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象州壯鄉風俗

象州壯鄉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2 00:49:27

1、壯家的飲食禮俗

壯家的飲食禮俗

壯家的飲食禮俗,說到壯家,許多人不太了解這個民族,但聊到壯家的食物,相信許多人都嘗試過或者在網上見過。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壯家的飲食禮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壯家的飲食禮俗1

重禮好客是壯族的民族風尚。迎賓待客、祝壽賀喜、男婚女嫁等風俗活動,都包含有濃郁的飲食禮俗。

壯家的木樓,是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當你踏入壯鄉,你就會看見這用木料建成的,分為上、下層的建築。來到壯鄉,哪怕你是個不速之客,熱情的壯鄉人也會將你迎進木樓。木樓的上層住人,下層用於飼養畜或堆放雜物。走進這布局合理的木樓,聽著那淳樸的敬酒歌,你會油然生起賓至如歸的感覺。

壯家的飲食禮俗主要表現在宴請賓客方面。宴請賓客時,壯家講究主賓座位的排列。一般來說,年老的客人與同輩的'老人坐正席,年輕人要為客人斟好酒才入席。席上眾人都要等主人為客人夾上最好的菜以後才能動筷。好客的主人不斷為客人添菜,若客人的碟子見底,主人則會感到自己沒盡到禮儀。

貴賓來到壯鄉,壯家人要依俗輪流著盡地主之誼。壯家的木樓座座相連,不用下樓就能在寨中穿行。客人要到每家每戶做客,哪怕吃一口菜,與主人喝一杯交杯酒,主人也會高興,證明客人看得起他。

壯家待客的菜餚有白斬雞、木瓜絲、炒肉、扣肉、生魚和冷盤拼盤等。魚生是一道最有壯家特色的菜,它的製作如徐霞客所述:「乃取巨魚細切為膾,置大碗中,以蔥及姜絲與鹽、醋拌而食之,以為至味。」人們邊吃邊飲,主人頻頻敬酒。《敬酒歌》如酒一般香醇:「諸位貴客臨家門,屋前家門萬事順,喜鵲叫聲聲。我以真心敬貴客,敬你一杯賽天神。」客人在這熱情的酒歌中,進一步領略到壯家人的盛情。

在壯族婚姻禮俗的婚宴中,送親的隊伍一到,主家便將隊伍迎進廳堂,禮俗歌也隨即唱起,謝媒人、謝親友,敬茶、敬煙、敬酒,真心感謝眾人辦成兒子的人生大事。敬茶時唱道:「初來到,奉請送親食杯茶,千條路遠走辛苦,喉不渴來眼也花。」「明火燒茶出青煙,茶到面前你莫嫌,今天好事成雙對,好事成雙結團圓。」敬茶完畢,主家的娶親隊伍用餐。婚宴中,主人的敬酒歌把眾人的情緒調動起來,使婚宴充滿了喜慶氣氛。「敬了茶完把酒來,篩杯談酒上高台,今日食杯成雙酒,日種桃花夜望開。」眾人觥籌相錯,交杯而飲,賓主互相祝福,將婚慶氣氛推至高潮。「恭喜啊恭喜,恭喜你造新房娶媳婦,恭喜你掃屋堂迎佳賓。今年賢媳接到家,明年金竹出金筍……」簡煉朴實的歌詞,表達了眾人的心,主家在眾人的祝福中頻頻舉懷,感謝大家的光臨。整個婚禮宴席熱烈而融洽。

在平常的日子裡,就餐時,讓老人坐上席,家人端坐兩旁,絕不能趴在桌上吃飯,要對老人有禮貌。尊老敬老是壯家的良好道德風尚。

壯家的飲食禮俗,情濃於酒,情真意切,深深地印在賓客的心中。

壯家的飲食禮俗2

壯族飲食

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南部多食糯米,無全民性的特殊飲食,但有些地方有吃生血的習慣,嗜好煙酒,待客必備酒,以示隆重,嚼檳榔是傳統習俗,一些地方地檳榔待客。

五色糯米飯

又叫花米飯或青精米飯,是壯族人民喜愛的食品之一。它是用糯米泡在楓葉汁、紫藍草汁(壯語叫「棵斬」)、紅草汁(壯語叫「棵些」)、黃花汁(壯語叫「花邁」)里分別染成黑色、紫色、紅色、黃色,加上本色(即白色)蒸制而成。五色糯米飯,色香味俱全。蒸熟後的糯米飯,幾種顏色混在一起,斑駁陸離,非常好看。其香乃天然清香,香氣襲人,極為可愛。其味鮮美,醇正平和,且有微甘,甚是好吃。五色糯米飯在氣溫不太高的情況下,可放多日而色香味不變。有的人家一蒸就是一二十斤,一時吃不完,把它晾乾存放起來,到吃時,回鍋炒或燜,加上一些作料,其味道更加鮮美。五色糯米飯象徵著吉祥如意。除了農歷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飯吃。

駝背粽

每到春節和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駝背粽」。其做法是將上等糯米浸泡後用粽葉包裹, 包時在糯米中間放綠豆沙或一條拌好作料的肉條,包成兩頭扁平、背面中間隆起的形狀。「駝背粽」大的能到二三斤,小的也有一斤,很長時間才能煮熟,是節日饋贈的佳品。

風莫飯

每年正月,廣西靖西嶽圩、湖潤一帶的壯族人,總喜歡吃「風莫」飯。「風莫」是壯族一種特大的粽粑。臘月二十八,姑娘們篩選糯米泡入清水中,浸一夜撈上來,滴干水,再用食鹽、五香、胡椒、生薑等調味品拌勻,把大塊大塊的「冬精」(一種植物,葉子很大,可包裹食物)合並,就包起「風莫」來。「風莫」中間有的放綠豆,有的塞上豬腿或鮮豬肉。形狀如竹筒,也有呈方形的。大年三十晚上掌燈時分,姑娘們便從大鐵鍋里撈出大「風莫」放置廳堂的方桌上。正月十五那天,大凡出嫁的姑娘都回娘家歡聚一堂,吃頓「風莫」飯。午時三刻,人們開始吃「風莫」。 老父或老母打開「風莫」,從大到小依次分給全家人,而親人也要嚴守規矩,老人分給的「風莫」妄盡可能吃完,以表示孝敬父母,恭祝父母延年益壽。這種風俗據說在北宋時期就開始有了,如今還在代代相傳,這倒是敬老愛幼的文明習俗。

酒餚

壯族人家用自製的水酒,配以雞膽的,叫 雞膽酒;配以雞內雜的,叫 雞雜酒;配以豬肝的,叫豬肝酒,統稱「酒餚」。

雞膽酒

將新鮮的雞膽汁沖進水酒即成。一隻新鮮的雞膽可沖二兩左右的酒,如酒多則太淡,酒少則苦。雞膽酒苦中帶甘,喝起來余香在口,回味無窮。

雞雜酒

把煮熟的雞腸、雞肝、雞心剪碎,分放在酒杯里,斟上酒即成。喝這種酒要一飲而盡,留存嘴裡的雞雜再慢慢咀嚼,既解酒,又鮮美好吃。

豬肝酒

將新鮮的豬肝切成薄片,放進酒杯里約七八分鍾,等豬肝變白,說明酒已滲透其中,細菌盪然無存,便可拿來吃。豬肝鮮脆可口,酒味醇香。

嚼檳榔

在廣西龍州、防城、上思和寧明等地的壯族村莊里,盛行著「客至不設茶,唯以檳榔為禮」的習俗。嚼檳榔象喝茶抽煙一樣,不限次數。方法是用小尖刀將檳榔削下少許,用火柴頭大的麵灰摻和著,加上一片指甲蓋大的煙葉揉在一起,再用蔞葉包起來,放進嘴裡咀嚼,跟著吐口水,而後在嘴裡品味慢慢吞下。不用多久,唇紅齒黑臉發脹,大有「醉檳榔」之感。嚼檳榔一是為了「辟瘴、下氣、消食」、增口味,二是為了保護牙齒——嚼擯榔後牙齒烏亮美觀,可防蟲蛀。

2、壯族風俗習慣是什麼啊?詳細

壯族的習俗:

1、節日:

壯族的節日大多與當地漢族的節日相同。 春節,元宵節,春秋社會,清明,端午節,中秋節,重陽,除夕等中國傳統民俗節日也是壯族的老年節日。 壯族有自己特色的節日是「三月三」歌曲節,「牛魂節」和「中國元節」。

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

「牛魂節」,又稱「牛王節」、「開秧節」。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進行,有的地區固定於農歷四月初八進行,因為相傳這一天是牛王的誕辰。

農歷七月十四日的「中元節」,又稱「鬼節」、「敬祖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日,主要內容是祭祖和祀鬼。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鴨(過去這個節日忌諱用雞作祭品,只能用鴨或鵝祭祀,尤以鴨為主,這個節日甚至因此也被稱為「鴨兒節」),蒸糕做饃,並用彩色紙裁成四季衣褲,以備祭祀之用。

2、婚姻

壯族多一夫一妻制家庭。過去,「女娶男嫁,夫從妻居」曾經較為盛行,後來過渡到「從夫居」的父系家庭為主。

直到近、現代,壯族農村地區仍普遍存在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新娘出嫁那一天,由十來個同輩姐妹陪同到新郎家,有的地方當天婚禮過後即回娘家,有的地方新娘與同輩姐妹一起在新房中歌唱達旦度過新婚之夜,次日一起回娘家。以後逢農忙或節日才到夫家勞動幾天。一般要到二、三年後或懷孕後才長住夫家。

這種文化現象被認為是壯族婚姻制度從「從妻居」到「從夫居」轉變進程的一種過渡形態。

3、喪葬

壯族傳統的喪葬習俗,主要有兩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

清代中葉以後,土葬成為主要葬法。壯族的土葬,以「二次葬」為主要葬式。二次葬,也稱撿骨葬、拾骨葬,壯族稱之為「金罈葬」、「金鍾葬」等。

其葬法是:親屬死後,以薄棺就近埋葬,起「長墓」;待三五年筋肉腐朽後,再掘墳開棺撿其骨骸裝進陶制的「金罈」中,然後擇定風水寶地埋葬,起「圓墓」。前述壯族的火葬,也是用「金罈」裝儲骨灰,然後擇地而葬,也屬於二次葬式。

近代以來,有個別富貴之人,為顯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異常堂皇,不再做二次葬,民間稱之為「大葬」。不過,在一般民眾觀念中,對此種葬式並不看重,也不認可 。

(2)象州壯鄉風俗擴展資料:

壯族禁忌: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

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壯家門外要放下農具,脫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台。

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別是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隻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乾爹、干媽。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災或其他重大災害時,壯族都要舉行安龍祭祖活動,乞求神龍賑災。儀式結束後,於寨口立碑,謝絕外人進寨。

3、壯族有什麼風俗?壯族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1.節日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

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

「牛魂節」,又稱「牛王節」、「開秧節」。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進行,有的地區固定於農歷四月初八進行,因為相傳這一天是牛王的誕辰。傳說牛王原來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幫助人們耕作。人們感激他的功勞,便在其誕辰祭祀牛魂。

這一天,各家各戶都將牛梳洗一番,並修整牛欄,帶著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邊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分給每頭耕牛吃。

農歷七月十四日的「中元節」,又稱「鬼節」、「敬祖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日,主要內容是祭祖和祀鬼。

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鴨(過去這個節日忌諱用雞作祭品,只能用鴨或鵝祭祀,尤以鴨為主,這個節日甚至因此也被稱為「鴨兒節」),蒸糕做饃,並用彩色紙裁成四季衣褲,以備祭祀之用。白天在家祭祀祖先之後,入夜還要到山角河邊,進行野祭,燃香點燭,焚燒紙衣,祈求野鬼別來作祟。

2.婚姻

壯族多一夫一妻制家庭。過去,「女娶男嫁,夫從妻居」曾經較為盛行,後來過渡到「從夫居」的父系家庭為主。

3.喪葬

壯族傳統的喪葬習俗,主要有兩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

其葬法是:親屬死後,以薄棺就近埋葬,起「長墓」;待三五年筋肉腐朽後,再掘墳開棺撿其骨骸裝進陶制的「金罈」中,然後擇定風水寶地埋葬,起「圓墓」。前述壯族的火葬,也是用「金罈」裝儲骨灰,然後擇地而葬,也屬於二次葬式。

4.壯拳

壯拳是古代廣西狼兵在戰場上格鬥的武術,拳術主要以強調拳,腳,膝,肘,咬等使用,完全放棄掌法,勾手等招式,因為戰場格鬥不可能出現這一類的技法。 壯拳的動作彪悍粗獷,形象朴實、功架清晰准確,沉實穩健,拳剛、勢烈、多短打、擅標掌、少跳躍,稈拳時結合使用壯語發音,借聲氣摧力。

壯拳在壯鄉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而且還是壯族獨特的習俗。這種習俗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後。而今壯鄉的傳統武術又逐步恢復發展起來。

5.風俗禁忌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

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壯家門外要放下農具,脫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台。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

特別是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隻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乾爹、干媽。吃飯時忌用嘴把飯吹涼,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夜間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門檻中間。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災或其他重大災害時,壯族都要舉行安龍祭祖活動,乞求神龍賑災。儀式結束後,於寨口立碑,謝絕外人進寨。

服飾

壯族的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在桂西鄉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婦女,還保存著自己民族服裝的特點。如廣西西北部,中老年壯族婦女多穿無領、左衽、綉花滾邊的衣服和滾邊、寬腳的褲子,腰間束綉花圍腰,下身穿褶裙和綉花鞋,喜戴銀首飾。

廣西西南部龍州、憑祥一帶的壯族婦女,至今仍穿著無領、左衽的黑色上衣,頭上包成方塊形狀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寬腳褲子。

(3)象州壯鄉風俗擴展資料:

壯族,舊稱僮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

在古黔中地區的道縣玉蟾岩(古代壯族蒼梧部活動區域),發現了人類在15000年前用來作陶器"墊布"的植物纖維編織紋,它是到目前為止人類自己用勞動創造出來的第一件手工紡織品。

4、壯族的風俗簡介

壯族的風俗習慣
篇一:壯族風俗習慣
壯族風俗習慣
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壯族人口最多,其中全中國35%以上的壯族人居住在廣西。壯族人的傳統民居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這點與侗、瑤、苗民族有異曲同工。但是壯族人的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這又是壯族人特有的方式。
壯族人服飾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女子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上衣是左衽無領闌乾衣,腰部扎有緊身帶,下身穿長褲,褲角稍寬,褲腳有蘭、紅、綠色的絲織和棉質闌干鑲邊。褲外套短裙,裙也有鑲邊。頭上包黑毛巾,穿綉花鞋,戴耳環、手鐲和項圈,褲腰左邊懸掛一個彩穗筒。壯族男子多穿對襟上衣,紐扣以布結之。胸前縫一小兜,與腹部的兩個大兜相配,下擺往裡折成寬邊;下褲短而寬大,有的纏綁腿;扎綉花紋的頭巾,穿布鞋。
壯族民歌特別發達。壯族人無論男女,從四五歲的童年時代就開始學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學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傳幫帶習俗。在農村,無論下地種田,上山砍柴,婚喪嫁娶,逢年過節或青年男女間的社交戀愛等,都用山歌來表達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吵架有時也以歌代言。唱歌幾乎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人人能歌,個個會唱。因此,廣闊的壯鄉,

5、壯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壯族的風俗習慣如下:

1、文化藝術

歌謠是壯族民間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喜慶節日、紅白喜事、迎宴賓客、談情說愛、文娛活動等,多以歌謠表達感情和助興。

歌謠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多彩,有古歌、酒歌、情歌、苦歌、贊歌、盤歌、孝歌、山歌等。歌謠格律形式,有短歌、勒腳歌、俳鑒和敘事長詩等。其韻律都是腰腳押韻、有別於漢族詩歌押韻,這是壯族詩歌特點。

所謂腰肢押韻,不管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都是第一句末字腳與第二句中間一字(也可前移)押韻,第二句末字第三句末字押韻,第三句末字與第四句中間字(也可前移)押韻。即「一句腳押二句腰,二三兩句腳押腳。三句腳押四句腰,腳腰押韻自相合」。

民間傳說故事,多兼有歌謠表述,增加其生動性。這種說誦唱相結合的文學形式,在整個壯族地區都很普遍。民間文學主要有神話、傳說、歌謠、諺語等。

2、居住

壯寨村寨多是依山傍水,多樓居,屬干欄式建築。房屋構造形式有二,在黔東南地區,壯家房類侗族模式,木質結構,多為四列三間搭偏廈。黔南荔波、獨山一帶,壯家房屋模式與毗鄰布依族和桂北壯家相同。

3、服飾

居住在黔南的壯族服飾與當地布依族基本相同。一般青年男女多穿普通服裝,尚有部分婦女還常戴一端綉花的掛胸圍腰,扎辮子盤於頭上,或加戴各色頭帕,顯出民族特點。黔東南邊沿地區壯族久與侗、苗雜居,隨鄉同俗,男女衣著顏色尚青黑,類同當地民族。

4、喪葬

老人過世,剛落氣,墊以草席,將屍體停於火堂邊或門背後,立刻向舅家報喪。請魔公擇時後,再移到走廊間停放。再擇時,才抬下樓停樓梯腳邊。然後象徵性洗屍,整發和穿壽衣,即殮入棺。全家吃素,忌鹽,親屬子女帶孝包白紗帕。按死者生辰八字推算,擇定出殯安葬時間。

5、節日

壯鄉節日活動,多與文娛或宗教迷信活動結合。傳統節日有壯年、牛神節、六月十四或七月十四節。

壯年,從江多數壯家以農歷十二月為歲首,十一月末日為除夕。除夕午後,各村寨集體殺一頭由各戶每年輪流飼養的「社豬」,祭祀社王後,按全寨的戶數把豬肉切成若干份,用竹簽串起來分給各家各戶,各家把串肉煮熟敬祖先後,全家共餐,稱為過「誼九」,即過「二十九」,如同漢族地區農歷臘月三十過「除夕」一樣。

除婦女和妻子有孕的男子外,均可參加祭祀儀式。從除夕到過年初三敬土地公之前,一般忌村內和外人出進,初三以後至初十為節日娛樂活動期間。

牛神節,也叫四月八節,是日人不出工,牛不下田,家家做黑糯米飯,並以米飯喂牛,表示慰勞和尊重之意。六月十四,凡以農歷十二月為歲首,必過六月十四為節日,這是除過年以外的第二大節日。

若是只過春節,不過壯年,則以七月十四為中元節。是日,普遍殺鴨敬祖先,姑娘回娘家團聚,有的舉行賽馬或打鞦韆等活動。

(5)象州壯鄉風俗擴展資料

壯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形成的,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共有1548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00萬,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一部分。

在1965年統一稱壯族以前,壯族的自稱和他稱較多,僅雲南就有40多種,主要有「儂人」、「沙人」、「土僚」等。

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區。以廣西最多。1990年人口1548萬。使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南宋時已出現方塊漢字構成的土俗字。但使用面不廣,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得到推廣,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

壯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時始稱僮人、撞丁。明、清時與土、依、沙並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統一為「僮」,1965年根據周恩來倡議,國務院批准,把「僮」改為「壯」。

壯族地區石灰岩分布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裡有岩洞和地下河。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

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

雲南文山州70%以上的土地屬亞熱帶氣候,而壯族多居住在平壩的臨水地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產豐富,農作物一年可以兩熟或三熟,適於種糯谷和其他水稻,故稱之為「水戶」。

其中廣南的八寶米尤為出名,曾為貢品。文山的「三七」早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丘北辣子、富寧八角等調味品頗具名氣。 

壯族主食大米,善於製作糯米食品,五色糯米飯、米花糖、烤方(大粽子)是節日佳點。花米飯是用各種顏色植物的汁液染成,蒸熟後便成。

壯粽的種類多,個頭大。一般每個1公斤左右,形似枕頭。祭把時,人們抬著大粽子遊街。有一種用棕葉包制的粽子叫「馬腳桿」,是將糯米用草灰染成黑色,加上八角粉、臘肉等煮制。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卜、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

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咸蘿卜、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壯族還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

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6、壯族的民族習俗是什麼?

1、壯族的禮儀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2、壯族的服飾

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顏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為「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壯族服飾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

3、壯族的住房

在古黔中地區的臨澧竹馬村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18000年)中,發現了帶甬道的「丅」字形「高台式土木建築」,它不僅是中國「高台式宮殿建築」的源頭,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座「高台式土木建築」。

4、壯族的婚禮習俗

壯族的婚姻,有自由戀愛和父母包辦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戀愛自由,但父母干涉包辦也時常有。壯族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婦女和男子一樣都是家庭的勞動力,但僅有男子有繼承權。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還保持這種習俗。

5、壯族的飲食習慣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干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6)象州壯鄉風俗擴展資料:

壯、布壯,原是壯族自稱。在漢文史書中譯寫為「撞」、「徸」等,讀音「壯」,最早見於宋代文獻中。新中國成立後統一寫為「僮」。

1965年10月12日,根據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並徵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為強壯的「壯」字。「壯」字有健康的意思,也不會誤讀。從此以後,僮族一律改寫為壯族。

壯族除自稱「布壯」以外,還有「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儂」、「布央」、「布曼」、「布饒」、「布傣」等自稱。「布」,在狀語中是「人」的意思。

參考資料:壯族-網路

7、壯族的特點和風俗是什麼?

如下幾個方面:

(1)圍繞生產,調節生活。壯民族是以稻作著稱的農耕民族,歲時節慶活動大多是隨著生產季節和農作節奏來開展的。如迎春牛對歌、開耕節、牛魂節(脫軛節、敬牛節)、拜秧節、谷魂節(嘗新節)、糍粑節,古時還以收割慶豐收作為迎新歲節日,即所謂"壯年"。

這些圍繞著各個重要生活環節活動的儀俗,盡管表現為原始祭祀性的形式,但帶有生產動員和期望豐稔的含義,寄託著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對調節勞動生活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2)祟尚互助,團結協作。由於稻作生產季節性強,在生產力低下的歷史條件下,農作過程有賴於群體力量。「凡耕獲,皆通力合作,有古風」(《鎮安府志》),「有無相資,一無所吝」(《赤雅》)。

一家有事百家幫,一人有難眾人當,這是壯族社會的傳統習尚。不少地方在進行重要的生產生活活動時,往往以各種民間的互助組織形式出現,如「輪牧」、「陪工」,以及「婚姻會」、「長生會」、「建新會」、「水利會」、「築路會」等等。

通過這些風俗媒介,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抵禦各種困難,求得共同的生存發展,增強了民族內部的凝聚力。

(3)生活歌化,樂觀向上。壯民族自古素以能歌善唱著稱,南朝粱代吳運《晏城(郡治在今廣西賓陽境)志》就有「鄉落唱和成風」的記載。明代鄺露《赤雅》稱:「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節」。

人們以唱歌活動作為節慶和社交的重要禮儀,並把習歌善唱視為聰明才智的一種標志,且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迫求。"壯鄉無論男女,皆以唱歌為其人生觀一之切要問題。

人面不能唱歌,在社會上即孤寂寡歡,即缺乏戀愛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號為通今博古,而為一蠢然如豬之頑民"(近人劉錫藩《嶺表紀蠻》),故此,歷來節期群體會唱的「歌圩」盛行,社交以歌代言,男女依歌擇配的風習延續至今。

歌化的社會生活,反映了壯民族的文化心理特性和樂現向上的民族品格。

8、壯族習俗的婚禮習俗

男女分行戲打球
廣西壯鄉,有的地方男女青年戀愛,至今還盛行一種拋綉球活動,壯語叫「飛沱」。這種互拋綉球擇偶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柳宗元曾有「男女分行戲打球」的詩句。在歌場上,壯族小伙與姑娘們自然分成一群一伍,彼此先對唱一陣山歌,然後拉開適當距離離。姑娘們便將各自用花布精心做成的綉球,拋向自己心愛的小夥子。小夥子眼疾手快,一手抓住朝自己拋來的綉球的飄帶,又拋回給對方的姑娘。如果小夥子認為合意,就會在綉球上繫上贈物,拋給自己傾心的姑娘。贈物越多,表示小夥子追求姑娘的心情越迫切。姑娘若是收下小夥子拋回綉球上的禮物。一對青年男女,通過多次歌場對歌,相互認識,加深了解,甚至私定終身。這樣通過對歌拋綉球擇定的對象,不用媒妁,也無需重聘,使壯族男女青年的戀愛婚姻更回富有詩情畫意。
男出嫁女招郎
廣西壯族地區還保存一種古老的「入贅」風俗。特別是邊遠山區的縣份,如田林、隆林 西林、凌雲、樂業、東蘭、鳳山、巴馬等縣更為盛行。
自願「入贅」的男青年,常常是家裡兄弟過多,或對家庭所在的地區覺得不理想,有離開家鄉的願望。於是他們便千方百計走出家門,到處打聽招婿之親。當相好對象,覺得滿意,便大膽地向女方暴露自己的心事,要求和她成親,經雙方同意,便可「入贅」。而女青年,則是出自孝敬父母之心,立志留在家裡供養父母,便串村走寨,先近後遠,尋找稱心如意的「上門郎」。但他們找尋對象的方式,就沒有男子那樣直爽,常常在農忙時節,走村幫工送殷勤,晚上對唱山歌。通過勞動和交往,觀察男子的心願和表現。一旦看中某個男子,便千方百計找尋機會聊天說情。一經男方同意,一年半載之後,則招之「入贅」。另一種是一些祗有女子,沒有男子的家庭,父母要求招婿上門,便出面為自己的女兒相好對象,派媒人上男家去說親,經男女雙方同意,即招之「入贅」。
凡應招「入贅」的男青年,按慣例結婚時不收禮物,不備「嫁」妝,結婚所需一切,均由女方准備。男子「出嫁」那天,家中一般都不舉行婚禮,不擺宴席。但女方的婚禮卻很隆重,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要前來祝賀,必須殺雞宰鴨,設宴招待。當晚,家中還大放燈燭,請族中元老圍桌商議,按本族姓氏和同輩男子的排行,給女婿改姓換名,女兒排為老幾,女婿也排為老幾;日後視為家中之子,同輩和他稱兄道弟。即使他的年紀大於兄長,兄長也祗能稱之為弟。絕對禁忌「姐夫」 「妹夫」之稱。以後,生兒育女,一律隨母從姓。
「入贅」後的男子,不論在家庭中或在社會上,都受人們的尊重。有能力、有威信的,群眾可以推選他為村寨幹部,享有和本地男子的同等地位。婚後如妻子過早去世,其本人有家產的繼承權,並且家人必須給他另娶媳婦。壯族的這種風俗,雖然源流遠古,但它卻打破了「重男輕女」的惡習。凡在盛行「入贅」的地方,人們不論生男育女,都能視為傳宗接代的繼承者和養老的可靠人。
「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作好第二次「阻擊」准備。新娘如果不經過兩、三次的「沖鋒」是進不了門口的。圍觀的客人里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郎也擠著「偷看」,但不能幫助新娘。因為這是單獨對新娘進行「堅強勇敢」程度的「考試」呵、祗有勇敢矯健的新娘才能一次通過「火牆」。當「炮手」的男青年是文明禮貌的,沒有胡作非為。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後,又穿過廳堂來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了。因為「炮手」除了放鞭炮外,還要放「大炮」。這時,適時勇雙全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處猛地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去。頓時,滿屋歡聲雷動,掌聲不絕,熱烈祝賀新娘「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新娘進入洞房以後,在伴娘和迎娘的陪同下,休息片刻。然後在鑼鼓聲中來到廳堂參加婚宴。散席後已是掌燈時分,客人們蜂擁在門邊觀看新娘在迎娘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出門時,不能帶電筒,要挑滿一缸水才夠格。這是考驗新娘是否吃得苦耐得勞的一課。要是有月光的晚上還好,碰上昏天黑地的晚上就費大力氣了。缸子相當大,得挑七、八擔才滿,「挑水」這一關真夠難啦。祗有在婚前勤提愛挑的新娘到這時才能順利地過關。新娘挑水時,迎娘祗能在前面引路,不能「代肩」。如果有弄虛作假,迎娘是要負完全責任的。夜深了,客人們開始休息。這時,新郎才能進入洞房和新娘握手言歡。
自願「入贅」的男青年,常常是家裡兄弟過多,或對家庭所在的地區覺得不理想,有離開家鄉的願望。於是他們便千方百計走出家門,到處打聽招婿之親。當相好對象,覺得滿意,便大膽地向女方暴露自己的心事,要求和她成親,經雙方同意,便可「入贅」。而女青年,則是出自孝敬父母之心,立志留在家裡供養父母,便串村走寨,先近後遠,尋找稱心如意的「上門郎」。但他們找尋對象的方式,就沒有男子那樣直爽,常常在農忙時節,走村幫工送殷勤,晚上對唱山歌。通過勞動和交往,觀察男子的心願和表現。一旦看中某個男子,便千方百計找尋機會聊天說情。一經男方同意,一年半載之後,則招之「入贅」。另一種是一些祗有女子,沒有男子的家庭,父母要求招婿上門,便出面為自己的女兒相好對象,派媒人上男家去說親,經男女雙方同意,即招之「入贅」。凡應招「入贅」的男青年,按慣例結婚時不收禮物,不備「嫁」妝,結婚所需一切,均由女方准備。男子「出嫁」那天,家中一般都不舉行婚禮,不擺宴席。但女方的婚禮卻很隆重,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要前來祝賀,必須殺雞宰鴨,設宴招待。當晚,家中還大放燈燭,請族中元老圍桌商議,按本族姓氏和同輩男子的排行,給女婿改姓換名,女兒排為老幾,女婿也排為老幾;日後視為家中之子,同輩和他稱兄道弟。即使他的年紀大於兄長,兄長也祗能稱之為弟。絕對禁忌「姐夫」、「妹夫」之稱。以後,生兒育女,一律隨母從姓。「入贅」後的男子,不論在家庭中或在社會上,都受人們的新生。有能力、有威信的,群眾可以推選他為村寨幹部,享有和本地男子的同等地位。婚後如妻子過早去世,其本人有家產的繼承權,並且家人必須給他另娶媳婦。壯族的這種風俗,雖然源流遠古,但它卻打破了「重男輕女」的惡習。凡在盛行「入贅」的地方,人們不論生男育女,都能視為傳宗接代的繼承者和養老的可靠人。
新娘過河「水手」背
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是個高寒山區。這里崇山峻嶺,林密路遠,河道九曲十八彎,本來祗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撟。所以成親時,為了確保新娘的安全,過河過撟都要請人來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虎背熊腰的未婚男青年,新娘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吹響。「水手」的兩掌即刻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來,讓蒙著面紗的新娘用膝蓋頂著自己的脊背,雙後扣穩自己的肩膀,身體往前傾去。「水手」即刻反手到後腰挽住新娘的小腳,妥當後,即起步入水過河(或過撟)。如象小孩攤開兩腿時大人背著的姿勢的禁忌的。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的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水手」多是品德最佳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的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不管天氣好壞都要撐開傘),表示護住喜氣,不給失散。整個隊伍過完河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擋住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此時火炮轟響,鞭炮齊鳴,樂隊吹奏歡樂曲,岸上也擠滿了觀看熱鬧的群眾。
不會對歌娶妻難
歌圩是廣西壯族民間的一種傳統的大型的歌節。每年秋春佳節,青年們都要穿上節日的盛裝,在本地傳統的歌圩日子裡,選擇唱歌的對手,尋覓心愛的情侶。照例,小夥子得先向姑娘唱歌邀請,要一直唱到姑娘滿意,她這才答歌。笨嘴夯腮的小夥子,甚至有唱三、四個小時姑娘也不答腔的,祗好狼狽而逃,讓位給更有歌才的青年。女方答腔後,雙方便在各自同伴的簇擁下,按歌圩的程序唱初交歌,贊美歌,詢問歌,盤歌,戀情歌。唱到情意綿綿,便唱起深交歌,贈禮歌,互相贈送禮品,這時情人便離開了同伴,雙雙踱入花間叢林。快分手時,兩人又唱起囑別歌,相約下次見面,這才依依不捨地分手。不少情侶就這樣訂下終身。然而,這個對歌程序中也有不少「險關」,尤其是盤歌,女問男答,內容包括遠至三皇五帝,近至當今世界;上自日月星辰,下至山河百獸;舉凡農事,季節花果等等,隨編隨唱,無所不包。其內容之廣泛,其歌才之敏捷,常常使慕名而來的博古通今的專家們目瞪口呆,為之傾倒。
出嫁先唱陪樓歌
廣西恭城縣蓮花鄉九甲河源頭一帶的壯族瑤族地區,每逢姑娘出嫁,都有唱陪樓歌的習慣。 姑娘出嫁的前幾天,主家就邀約村寨里的姑娘和表姐表妹們,專給姑娘陪三至五天的閨樓。陪樓當中,大家除了幫助新娘做些針線活外,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唱「陪樓歌」了。一方面為新娘慶賀美滿的婚姻,歌唱幸福的未來;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地熱鬧一番,主家也感到格外的榮幸。 每當有唱「陪樓歌」音訊一傳開,鄰近村寨的後生們,鼓足干勁,半天幹完一天活路,或者連夜幹完第二天的活路,洗好腳,穿起新衣,戴起白帽,纏上白牛肚手巾,從四面八方爬山涉水往嫁女的村寨趕來。大家一到村邊,三五成群地圍在閨樓四周,放開喉嚨,盡情高唱最美好的山歌。有時多達二、三十起,一兩百人,鬧得好象夏天夜裡的蛙聲,大家都爭著要和陪樓姑娘對歌。

9、壯族有什麼風俗 壯族有哪些風俗活動

1、文化藝術。歌謠是壯族民間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喜慶節日、紅白喜事、迎宴賓客、談情說愛、文娛活動等,多以歌謠表達感情和助興。歌謠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多彩,有古歌、酒歌、情歌、苦歌、贊歌、盤歌、孝歌、山歌等。歌謠格律形式,有短歌、勒腳歌、俳鑒和敘事長詩等。其韻律都是腰腳押韻、有別於漢族詩歌押韻,這是壯族詩歌特點。所謂腰肢押韻,不管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都是第一句末字腳與第二句中間一字(也可前移)押韻,第二句末字第三句末字押韻,第三句末字與第四句中間字(也可前移)押韻。即「一句腳押二句腰,二三兩句腳押腳。三句腳押四句腰,腳腰押韻自相合」。

民間傳說故事,多兼有歌謠表述,增加其生動性。這種說誦唱相結合的文學形式,在整個壯族地區都很普遍。民間文學主要有神話、傳說、歌謠、諺語等。

2、居住。壯寨村寨多是依山傍水,多樓居,屬干欄式建築。房屋構造形式有二,在黔東南地區,壯家房類侗族模式,木質結構,多為四列三間搭偏廈。黔南荔波、獨山一帶,壯家房屋模式與毗鄰布依族和桂北壯家相同。

3、服飾。居住在黔南的壯族服飾與當地布依族基本相同。一般青年男女多穿普通服裝,尚有部分婦女還常戴一端綉花的掛胸圍腰,扎辮子盤於頭上,或加戴各色頭帕,顯出民族特點。黔東南邊沿地區壯族久與侗、苗雜居,隨鄉同俗,男女衣著顏色尚青黑,類同當地民族。

4、喪葬。老人過世,剛落氣,墊以草席,將屍體停於火堂邊或門背後,立刻向舅家報喪。請魔公擇時後,再移到走廊間停放。再擇時,才抬下樓停樓梯腳邊。然後象徵性洗屍,整發和穿壽衣,即殮入棺。全家吃素,忌鹽,親屬子女帶孝包白紗帕。按死者生辰八字推算,擇定出殯安葬時間。

5、節日。壯鄉節日活動,多與文娛或宗教迷信活動結合。傳統節日有壯年、牛神節、六月十四或七月十四節。

壯年,從江多數壯家以農歷十二月為歲首,十一月末日為除夕。除夕午後,各村寨集體殺一頭由各戶每年輪流飼養的「社豬」,祭祀社王後,按全寨的戶數把豬肉切成若干份,用竹簽串起來分給各家各戶,各家把串肉煮熟敬祖先後,全家共餐,稱為過「誼九」,即過「二十九」,如同漢族地區農歷臘月三十過「除夕」一樣。

除婦女和妻子有孕的男子外,均可參加祭祀儀式。從除夕到過年初三敬土地公之前,一般忌村內和外人出進,初三以後至初十為節日娛樂活動期間。

牛神節,也叫四月八節,是日人不出工,牛不下田,家家做黑糯米飯,並以米飯喂牛,表示慰勞和尊重之意。六月十四,凡以農歷十二月為歲首,必過六月十四為節日,這是除過年以外的第二大節日。

若是只過春節,不過壯年,則以七月十四為中元節。是日,普遍殺鴨敬祖先,姑娘回娘家團聚,有的舉行賽馬或打鞦韆等活動。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