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揭陽清明風俗

揭陽清明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1 21:35:55

1、潮汕風俗:清明「掛紙」祭先人有何歷史淵源?

潮汕風俗:清明「掛紙」祭先人有何歷史淵源?這點是有很多歷史事件結合起來,跟民族融合也有直接的關系,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請大家參考:

一、寒食節和潮汕風俗:清明「掛紙」掛鉤:

潮汕風俗清明掛紙,其實是一種文化的相互結合,在中國上古的時候,就出現了寒食節,這一天人們要吃冷食品,而不能吃熟食,這個節日最早的機載應該是在商朝的時候就出現了,而且人們會在這一天開始祭祀神明,這時候通常會有一些符紙出現,上面有些咒語。後來隨著南北大融合,潮汕就開始使用這種祭祀的方法,一直沿襲到今天為止。這裡面就是南北各個地區的文化結合,這點大家要注意。

二、潮汕風俗清明掛紙是本地早期的祭祀的逐漸改變:

潮汕風俗清明掛紙是很早時候就存在的,其實在中國大江南北融合之前,潮汕就有祭祀的一些講究,只不過那時候不像現在這么全面。當時潮汕地區主要是一些原始的祭祀,其中會將一些祭祀品掛起來,顯示對神明和先祖的尊重。之後隨著紙張發明,人們開始改變以往的祭祀辦法,逐漸轉化為紙張。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中國的文化是逐漸傳承和改變,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的做出調整。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也是中國五十多個民族,能夠和睦相處的原因。潮汕風俗清明掛紙就是一個例子,也是中國傳統的文化的深厚底蘊的顯現!

2、廣東清明節的習俗

1、拜山、吃艾粄

在東莞,清明期間掃墓叫「拜山」,也叫「掛紙」。講到祭品,清明節比較講究的,蘋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節節高升,乳豬(代表)全家富貴。客家人在清明節吃艾粄有不同的說法,而在東莞鳳崗,傳說是因為清明時節雷雨特別多,吃了艾粄就不怕被雷劈。也有人說吃了艾粄小孩會更乖。

2、行清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

江門的清明節掃墓是以家庭為單位或以家族為單位的聚會節日,為此還有一些應節的特色美食,比如雞屎藤餅、用於祭祖的雞蛋糕、恩平的燒餅等。江門當地糕點鋪老闆介紹,雞屎藤餅在清明時節最適宜吃,其有清熱散毒之效,又因為才五毛錢,可稱物美價廉,清明前後每天能賣出幾千個。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節,在江門民間,有清明折柳、插柳的習俗,很多當地市民都會買一束柳條,掛在家裡的門上。而清明對於農業生產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江門當地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3、揭陽民風民俗

1.揭東龍砂豎燈桿升彩鳳
在潮汕地區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動中,有一項獨具特色的活動,它的美麗壯觀令人贊嘆不已,這就是揭東縣龍砂的「豎燈桿、升彩鳳」活動。而它的獨特性還在於是揭東縣港畔村及其周圍江姓村民(舊稱龍砂族)紀念其先祖、南宋愛國名相江萬里的儀式,從元末明初十四世紀中期時開始舉辦,世代相傳。以「豎燈桿、升彩鳳」的民俗形式來紀念先祖,在潮汕地區乃至全國皆屬罕見。2009年,它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宋末年,元軍攻南宋王朝,左丞相兼樞密使江萬里帶兵守饒州城,因敵我力量懸殊,饒州失守,胞弟江萬頃被殺,江萬里帶家人投止水池殉國。宋亡後江萬里三弟江萬載和江萬里的次子江鑄、三子江鏜隨文天祥、陸秀夫等扶幼帝入閩,繼續與元軍戰斗。歷經戰火的江萬里子孫先後幾經輾轉,棲身潮州開元街,後來孫子江汝祖帶其子江恬息隱居揭陽龍砂。其時,他們懷念抗元殉國的先祖江萬里,可是在元朝統治者的高壓下,又不敢正面紀念,暴露身份。後來想到江萬里生平喜鳳,就用升彩鳳的形式來紀念,表示不忘祖輩。從元朝末年開始,居住在龍砂的江氏後裔就用「豎燈桿、升彩鳳」的形式來紀念先祖江萬里,這種習俗沿襲至今。
「豎燈桿、升彩鳳」,即是用一根10多米長的毛竹,尾部留著竹葉,竹尾掛上大紅燈籠,燈籠上方「立」著一隻五色「彩鳳」,彩鳳是用好木料做成鳳頭鳳身,再用鐵片剪成鳳翅及鳳尾形狀,安在鳳身上,而後染上紅、黃等色彩。由硬木、鐵皮和綉花綢緞製作的彩鳳;彩鳳升上竹竿上面時,鳳尾與鳳身都披上綉有金色絲線的紅綢緞,上面寫著「吉祥」、「幸福」字樣,鳳下掛著風鈴,風一吹,「彩鳳」轉動,鈴聲清脆悅耳,富有節奏。白天,遠遠望去,一支支竹竿,一隻只「彩鳳」,一家連一家,彷彿是一片棲滿鳳凰的竹林;夜晚,燈籠和「彩鳳」上安裝的各式閃燈一齊亮起,那是一座色彩斑斕的燈城,煞是好看。彩鳳有較高製作工藝,以木質和薄鋼板為主,再漆上彩色油質顏料,經久耐用,色彩豐富奪目。現在燈籠為竹片糊蠟紙,彩鳳上綴著燈籠,鈴鐺也加入現代聲光電子產品,體現了燈桿彩鳳這一工藝與時俱進。
「豎燈桿、升彩鳳」紀念儀式初始每年舉辦一次,後來江氏族人秉持勤儉節約家風,約定為12年舉辦一次。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8年舉辦過,解放後至文革時期停辦,1983年恢復舉辦,1994年、2005年續辦,下次舉辦則在2016年。
這一紀念儀式一般在當年農歷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舉行,歷時一個月。村民以一戶為單位豎一燈桿彩鳳,在這期間,各村還舉辦潮劇演出、潮州弦樂演出、鑼鼓標旗隊巡遊等文娛活動,熱鬧非凡。這一獨特的民俗形式,不僅是村裡的一大文化景觀,成為紀念先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形式,其獨特性、歷史性、象徵性和地域性,對研究中華民俗文化也有著重要價值。
(真的很壯觀)

2. 。揭陽舞獅
舞獅活動,在我國源長流遠,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期時漢人流行「假面戲」,把人扮成獸,模擬野獸的形狀作表演,其中獅子舞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項活動。唐代,舞獅是一種宮廷的娛樂活動,唐人稱舞獅為「五方獅子舞」。
獅子是「百獸之王」,古代人認為獅子能驅魔降邪,屬祥瑞之物,蘊含著「消災除害」、「預報吉祥」的含義。他們把這吉祥瑞獸擬人化,賦予舞蹈動作,並由簡單的跳躍,手舞足蹈,逐步改進,變換動作而演繹成為民間藝術和傳統民俗文化。
我國傳統舞獅,有北獅南獅之分。舞獅講究技巧,是一門融武功、舞蹈、技巧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北獅表演形式,多為雌雄共舞或大小群舞。舞獅人藏於獅內,表演動作輕巧靈活。常以溫順、柔和、輕松、歡樂等氣氛。北獅伴以京鑼、鼓、鈸等輕快節拍樂器,主要象徵吉祥、和平、歡樂,人們稱之為瑞獅。南獅表演時,一般由三人組成,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另一人扮成手執葵扇的笑面佛或扮成手持綵球的武士。表演時由笑面佛或武士出場引路,獅子後面跟著鑼鼓隊,這時隨著鼓點的輕、重、快、慢,獅子的表演千姿百態,時而搖頭擺尾,時而騰挪跳躍,時而昂首仰視,時而俯首匍匐,並做出搔頭、朝拜、舐毛、酣睡等動作。在表演技巧上有爬桿、過橋、翻身、咬球、采青等動作。動作妙趣橫生,令人捧腹。南獅舞動范圍廣闊,形態勇猛,低跳高躍,靈活多變,配以強壯雄健之士,運用各種腰肢動作,馬步功法,以表現威猛壯烈,勇往直前之意志。舞南獅常伴以大鑼、大鼓、鈸等聲勢雄壯、激越、令人振奮樂器。南獅既表現威武雄渾,又能表現喜、怒、哀、樂、驚等各種情感,故人們稱之為醒獅。
揭陽舞獅源於何時,稽查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19世紀初福建泉州少林傳人陳南枝前來揭陽傳授武功,曾傳授揭陽徒弟們學習舞獅的技巧、動作。 揭陽舞獅,屬於南獅表演藝術。而傳統的南獅舞蹈,又分紅獅、黃獅、黑獅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的獅子,又分別代表三國時代劉、關、張三位著名歷史人物。即:黃色獅子代表劉備風度;紅色獅子代表關雲長風范;黑色獅子代表張飛風格。在我國歷史上,劉、關、張他們的忠、義、仁、勇精神,俠義豪放的性格,英勇善戰的氣魄,歷來備受武林人士所敬仰和崇拜。南獅表演神態的技藝非常精彩,七情表達的動態、靜態發揮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見獵時喜,失望時哀,闖陣時怒,獲獵時樂。既表現出剛勇威武,也表達了細膩的情感變化。
過去,舞獅之後便是武術表演,表演者表演各家武術套路。表演模式是:先由一個人登場,徒手打一套拳路,接著,各人以刀、槌、長矛、三股叉等,各表演一套槍法;最後,是對打,即徒手對刀,刀對槌,槌對長矛,雙鐧對長矛,長矛對三股叉。有的對打是四人對打,也有八人對打的。有時還有帶雜技性質的表演,如鏢刀圈,鑽火圈等。
近年來,揭陽許多舞獅隊致力於提高舞獅藝術技巧,訓練和表演了許多高難度動作。包括踩樁、高低樁跳躍、爬竿、攀梯、摘綉球、掛賀聯等技藝。
做為一種民俗活動,每逢春節、元宵、國慶等傳統節日,新樓落成,公路、橋梁建成通車慶典,主辦單位或個人都要請舞獅隊到來表演助興,既能增加節日氣氛,又能烘托出吉祥之意,相沿成習,舞獅活動遂成為揭陽民間節日慶典的主要文娛活動之一。
(我們住在榕城的,每年中秋,大過年等重大節日村裡都有組織在村內或村外表演,很熱鬧)

3. 揭陽掛紙
揭陽人(或者說整個潮汕的人)家族觀念很強,對於清明節歷來非常重視,不論你在何方,都會往家裡趕,這個節日的重要並不亞於春節。
潮汕人管掃墓叫「上墳」或「掛紙」,形式並不繁雜。人們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並在墓碑及墓堆上掛紙條,進行祭祀。掛紙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必不可少的環節,有些地方可以只掛紙不祭祀。大概是表示後人沒有忘記,並且做了記號。掛紙方式很簡單,就是把一疊紅、黃、青色的紙用石頭壓在墓穴頂上,或者把色紙撒在墓穴上。有墓碑的,細心的後人會用鐵油把碑文描寫一新,碑文上名字的著色卻是隨便不得,綠色的表示已故,紅色的表示這人還活著。
一年一度的清明過紙,家族成員匯聚一起,先人墓前輕松隨意訴說些過往舊事,祭奠緬懷先人,也增進了彼此理解和感情。
(每年都要去,不過也有的家庭不是在清明節去的,而是在清明前去的,要爬山)

4.揭東喜趣民俗
(1)曬新娘
過去,在曲溪鎮圩埔村正月十七、十八日,鄉里舉行游神賽會,晚上在村裡的大灰埕上演潮劇。就在戲台的前方,約定俗成地站著一排村裡今年結婚的新娘。她們大都由婆婆領著,大概從晚上七時半出來,一直站到晚上十點多。新娘們靜靜地站著,任憑人們看、評、品。大家看看誰家新娘漂亮、評評誰家新娘賢惠、品品誰家新娘高雅。新娘們一起出來曬一曬,這是那些還沒結婚的小夥子最留戀、最起鬨的場合。這樣,那邊的戲台上鑼鼓喧天,這邊小夥子的起鬨聲也一浪高過一浪。整個村子真是熱鬧非凡,真是較為喜趣的民俗。後來,不知何因這個民俗取消了。
(2)貼對聯
貼對聯,是我國一項重要民俗,特別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更是少不了的事,一般是在大門上貼一副對聯。但在揭東縣地都鎮烏美、楓美村一帶,人們的貼對聯的習俗有些與眾不同。他們一般在結婚、生男孩這些喜事的時候,都習慣買一副對聯貼在家族祠堂的大門上。特別是在春節,自家大門貼對聯是不用說的,人們還要在每個窗戶貼對聯(大多隻貼橫批);更重要的是要買一副對聯貼在家族祠堂的大門上。這樣,祠堂的門面就有許多副對聯,這樣紅彤彤的一大片,自是喜氣盈門了。有喜事就到祠堂貼對聯,有一種向族人報喜、展喜的心理;又有向祖先報喜的意願,因為祠堂大多是祭祀祖先的地方。這種方式,在現實和心理上都皆大歡喜,是較為獨特有趣的民俗。

5.揭陽篾織
篾織,是揭陽特有的一門民間藝術。起源於20世紀初,興盛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揭陽民間藝人將「薄苦竹」抽成柔如絲,薄如紙的小篾條,然後以靈巧之手織成各種工藝品,如花籃、竹扇、籮筐等各種造型獨特的工藝品,再在上面織上人物、花卉、書法、圖案等,可謂巧奪天工。
20世紀初,揭陽月城松山一位叫林仲仁的藝人,首創篾織工藝。林自幼聰穎過人,詩詞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在此基礎上,又潛心鑽研篾織工藝,他所織的人物故事,形象逼真,楷書篆字,端莊秀麗。1936年,林仲仁創作的一幅作品為一大學生帶往南京參加比賽,獲第二名。1943年林仲仁應邀為揭陽「程新合幾鋪」編織屏文8幅,此後又為霖磐東洲老四賢太史第編織屏文8幅,每套均織字1200多個,屏字布局合理,結構嚴謹,點劃織成浮雕狀,清晰醒目,神韻俱佳。林氏還編織過一小蟹籃,其小如指頭,籃紋精細,籃里有數只海蟹,活靈活現。1954年,林仲仁還為潮汕文工團編織毛主席像一幅,屏文10幅。其高超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繼林仲仁後,又涌現了許多篾織工藝的能工巧匠,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陳大綾。陳大綾所織動物花鳥、篆書楷書玲瓏精美,1954年他織成二把竹扇,上面織《八仙過海》人物畫,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工藝十分精緻。他曾獲汕頭地區工藝美術二等獎和優秀獎,其精心製作之梅蘭竹菊畫屏,被選為國家禮品,由中央領導帶往海外贈送國際友人。

6.行彩橋
行彩橋,是元宵節期間潮汕地區所保留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它以特殊的文化魅力傳承了幾百年,也感染了一代代的潮汕人。
行彩橋活動目前在潮汕僅發現兩處,一在榕城,一在洪陽,兩地古時雖不同縣,但現今同屬揭陽市,故稱行彩橋為揭陽所獨有,其中榕城保留有正月十一「行頭橋」,正月十五「行二橋」和正月十六「行尾橋」三個完整的階段;洪陽目前僅在正月十五舉行。行彩橋活動雖自古有之,但相關記載極其簡單。有關榕城鬧元宵活動,清版《揭陽縣志》卷七之《歲時》中有載:「上元張燈樹,放煙花,舞獅子,坊間表謎,士民集而猜之,中者有賞,婦女兒童度橋投塊,謂之渡厄,或采青、拾瓶嘴以歸,取義宜男;鄉村架鞦韆為戲,斗畲歌,善者勝;元宵後送燈於晚嗣者,鄉村送鞦韆竹,歡飲徹夜」。古時元宵盛會由此可見一斑,其中有關行彩橋的描述只有「婦女兒童度橋投塊,謂之渡厄」之句,從句中可知,古時參與行彩橋活動的婦女和兒童在行橋時有投擲塊狀物的活動,此舉被視為替家人消災解厄,祈求吉祥。
對於行彩橋的由來,《揭陽縣志》中並無記載,但民間卻流傳著兩種相關傳說,其中有一則為凡間傳說:相傳古時榕城一貧窮人家育有一對兒女,女為長、子為次。長女出嫁後,因娘家人手不足,發展不快,多被歧視,後常回娘家幫忙,有一年元宵節期間回娘家,其夫與其弟在家門前的小橋上張燈結綵,以作娛樂。是年姐喜得貴子,弟赴試中舉,搭彩橋遂被視為祥瑞之舉而留傳下來。今榕城行彩橋時還保留有「回娘家」的習俗,主要是新婚或尚未生育的女兒偕同夫婿在行彩橋前或行彩橋後一同回娘家,當晚娘家除要煮甜圓接待之外,還要事先准備一盞新花燈點亮後送給女兒帶回家,因潮語「燈」與「丁」同音,潮汕又有生男子煮甜圓的習俗,「送燈食甜圓」之舉實為娘家祝福女兒家「財丁興旺」!另一則為神話傳說:據傳古時某日,榕城一村民夢見城中將發大水,一位神仙告訴他,發大水時天空中會架下一座彩橋,只要人們行過彩橋且不回頭的話便會平安無事。按照仙人的指點,全城人民果然逃過了這場災難,後來便有了行彩橋的習俗,且行彩橋時不能回頭也不可從原橋返回。這一傳說雖為今人所編造,但也為傳統的行彩橋活動增添幾分神奇色彩。
行彩橋具有較強的傳統性和民俗性,多為民間組織的自發行動。以石獅橋為例,石獅橋自1990年成立彩橋會以來,彩橋活動從未間斷,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在擼伯、楊少波、黃學楷、陳克茂等熱心人士的推動下,年年推陳出新,越辦越精彩,越辦越吸引人。另外,行彩橋往往被賦予「行橋行興行靈精(精神)、行興行財情(興旺)、行興行高升」等良好願望,因而每年「行頭橋」時,自發前往參與活動的民眾以單人單程計不下十五萬人次,近兩年來更是高達二三十萬人次,參與人群也由原來的榕城居民逐漸延及城郊以至全市各地,近年來更有汕頭、潮州、豐順等周邊城市的民眾前來參與,一些外地客人和外來打工者也漸漸喜歡上這一潮俗活動並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一座寬僅七米、長約二十米的小橋在一夜之間單向通過如此龐大的人流量且年年秩序井然,堪稱世界奇觀。此外,到石獅橋行彩橋還有一項特殊的活動——摸獅。盡管摸獅習俗自古有之,但石獅橋頭的石獅相傳是專為全城鎮守西來之靈氣而安置的,歷來被人們奉為神獅和求之有應的靈獅,因而到這里摸獅就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而顯得與眾不同。如「摸獅耳,生阿弟」、「摸獅鼻,寫雅字」、「摸獅頭,上等賢」、「摸獅肚,娶雅妻」、「摸中間,嫁好安(丈夫)」、「摸獅嘴,大富貴」、「摸獅腳,有錢擔」、「摸獅尾,好結果」等等,這些都是人們對生活所寄予的良好祝願。但也有民眾認為,過去摸獅是因為橋欄桿上雕有石獅子,作為裝飾品摸摸好彩頭無傷大雅,而石獅橋頭的石獅既然是靈獅和神獅,理應受到尊敬和禮拜,倘若肆意撫摸的話,是對聖獅的褻瀆。無論以何種態度去理解摸獅的含義,實際上石獅橋頭的石獅每年在正月十一都被圍護起來,因而在當晚能摸到獅子的人很少。石獅橋行彩橋活動的第二次高潮在正月十五「行二橋」時掀起,當晚除行橋賞花燈之外,更重要的是欣賞楊錫光舞獅隊的舞獅和武術表演,盡管表演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但前往觀看的民眾仍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至於正月十六「行尾橋」,由於過完元宵節後人們已經開始走向各自的工作崗位,因而「行尾橋」多為市民所淡漠而顯得冷清。
不管是豐富還是簡單,不管是榕城還是洪陽,兩地的行彩橋活動在流傳了幾百年後仍能為廣大民眾所青睞,足見其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更為可喜的是榕城行彩橋活動已於去年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果藉此加以包裝推介的話,完全可以把它打造成為揭陽的一張文化名片來助推提高揭陽的知名度。
(這個每年都要去,很多人一起走彩橋,摸石獅,摘神竹,很熱鬧,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一)

7.揭陽賽龍奪錦民俗
賽龍舟民俗在揭陽已歷經400多年,2007年「百龍鬧榕江」更是把這一民俗活動推向了高潮。如今的賽龍舟活動既是一種民俗,又是一項體育活動,新的時代也賦予了它更多的人文精神:拼搏、進取、沖向勝利。而關於揭陽的龍舟形制;賽龍舟形式;龍舟下水、上水儀式;造龍舟的程序都寄予了什麼民俗文化內涵呢?
數千年的中國龍文化,在中國的民俗文化中有深厚的積淀。數不清的民俗與龍有關,如元宵節的舞龍燈、游龍、燒龍和端午節的賽龍舟等,尤以賽龍舟活動較為普遍,影響較為深廣。賽龍舟是人們為了紀念戰國時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而開展的民間活動。1984年國家體委把龍舟活動列為我國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因而賽龍奪錦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民俗和體育盛舉,並且在規模和內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揭陽賽龍舟活動的歷史悠久。龍舟造型生動逼真,五彩繽紛,美不勝收。龍舟從建造到龍舟下水、上水和參加競賽,都要舉行各種儀式,莊重考究。故揭陽賽龍舟活動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和濃厚的地方特色。
清乾隆《揭陽縣志》載:「(端午)自一日起至五日,江滸競渡龍舟,或以花紅賞捷者,官府士夫各設酒饌往觀。」清雍正《惠來縣志》卷十三載:「端午……於溪港池塘集舟競賽,奪取旗標,」可知清初以前,揭陽已有賽龍舟習俗。普寧南溪鎮有一則民間傳說:南溪鎮外有榕江,內有新溪,素稱水鄉。相傳明朝中葉,新溪柳村人口眾多,村中柳員外家資萬貫,其女深居簡出,博覽群書,父視同掌上明珠。其女一夜偶夢龍舟,天亮稟告雙親,請求造龍舟。父聽之,遂造出龍舟並廣征民工於村旁鑿一新河,取名新溪,專為龍舟賽事,至今此溪仍在。磐東棉樹村則有林天穆跨紅龍中舉的傳說。若按這些傳說,則揭陽賽龍舟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清光緒十九年(1893),福建巡撫丁日昌晚年定居揭陽,曾邀請潮、普、揭部分龍舟,在榕江南河河段進行比賽,揭陽棉樹村的紅龍獲得第一名,丁日昌授予「欽差大臣丁賞」紅絨錦旗一面。北溪鄉參賽的藍龍沖過作為終點標志的鐵索時,龍嘴掛住鐵索,但卻因舟速快,沖力大,鐵索竟被沖斷,藍龍牙齒損缺了一個,故有活龍之稱。據說今北溪鄉藍龍出賽時,龍嘴仍缺一齒。這些歷史故事,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2007年揭陽市在榕江北河市政府前河段舉行全市龍舟賽,參加的龍舟有一百艘,稱「百龍鬧榕江」。場面之盛大壯觀,前所未有,其盛況將永載青史。
(不止榕江,揭陽還有很多地方有賽龍舟,南厝就是)

8.德安里·英歌舞
普寧德安里位於普寧市洪陽鎮。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為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府第。德安里又分老寨、中寨,老寨建築布局俗稱百鳥朝鳳,中寨為四馬拖車式。寨內有祠堂、佛堂、客廳、書齋、卧室、樓閣、蓮池、花園、倉庫、刑室等,房屋數百間,面積4萬多平方米。外面修護城河,為廣東罕見的大型府第式建築組群。後來,方耀家族還在德安里(中寨)南面不遠處新建了龐大的新德安里。現德安里(老寨、中寨)的一部分作普寧第一中學校舍,部分作為民宅。新德安里為鎮府使用。
德安里,這座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家族的集居寨,幾乎涵蓋了揭陽民間建築的精華。它分老、中、新三寨,老寨為「百鳥朝凰」,中寨與新寨為「駟馬拖車」,三寨相連,規模尤為壯觀。德安里的木雕、石刻、嵌瓷工藝,靜物典雅精美,動物栩栩如生,形神兼備。
普寧的英歌舞,是一種極富土風味的民間舞蹈。2005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者扮演的是梁山泊的英雄好漢,每個舞者的臉譜和服裝各代表一個梁山英雄,他們手執尺二木棒,在「咚咚鏘……」的鑼鼓聲中騰躍前進,手中木棒有節奏地敲擊旋轉,配合著陣陣的吆喝聲,那聲勢有如在古戰場上沖鋒陷陣、搏鬥格殺。英歌舞由潮汕底層文化發展而來,被視為吉祥的象徵,它緊緊結合民間的民俗活動,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當普寧的英歌隊來到德安里,當這兩種極富揭陽民俗風情的文化結合在一起,那畫面就成了經典。它幾乎就是揭陽文化的一個縮影——悠久而豐富,拼搏而和美。
(很好看,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看看)

下面送你一個小傳說(是我們揭陽黃岐山的)
黃岐山塔位於黃岐山的頂峰,塔分五層,呈八角形,高約二十米,全部為石結構,中間虛空,每層留有一個通窗。據記載,黃岐山塔始建於明代,原來只有三層,清同治年間被雷擊倒二層,民國二十三年(1934),縣長謝鶴年重新修建並增至五層,塔尖原來建成一朵蓮花,有一種說法是建成一個銅葫蘆,解放後塔尖再次被雷電擊毀,至今尚未修復。塔前一巨石上刻有謝鶴年修塔時所留下詩文。
這里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古時,黃岐山後面馬鞍山下,住著一個窮寡婦叫黃嬸娘。黃嬸娘養著一對異姓兒女,兒子名叫馬山英,是她收養來的馬家孤兒;女兒名叫黃山珍,是她自己的親生兒女。黃嬸娘歷盡苦辛把兒女養育成人,馬英山長得英雄俊偉,武藝高強,是個射獵能手;黃山珍則出落得水靈水秀,是個心靈手巧的美姑娘。
黃嬸娘眼看兒女長大成人,心裡頭有了個打算。一天,她把兒女叫到跟前,說要為他們兄妹擇吉成親。山英兄妹聽後,都歡喜得心頭卟卟跳。這對兩小無猜的異姓兄妹,從此更親熱得如膠似漆。每次山英上山射獵,山珍總要跟著同去;山珍下河洗衣,山英也就落河捕魚捉鱉。只等母親秋後擇吉,就可洞房成親。
誰料無端橫禍平地起,這地方有個惡棍叫白崇豹,他姐夫在依帝高王帳下做將軍,便狗仗人勢,橫行霸道,這一帶的百姓恨他入骨,便給他起個惡名叫「白無天」。這天,「白無天」帶著一群狗奴來到黃岐山遊玩,猛見河邊有個美如天仙的姑娘在洗衣,便上去拉拉扯扯,要姑娘跟他回家去享福。這姑娘正是黃山珍。她哥山英正在河邊捕魚,見這狗頭如此可惡,立即沖上去對他捅了一拳,把他捅了個狗啃屎。眾惡奴見主子被打倒,便圍上來夾攻馬山英。馬鞍里的人—見,便拿槌擎棒沖上來打「白無天」。霎時,便把這伙惡棍打得抱頭逃命。
「白無天」被眾人打得鼻青臉腫,氣得咬牙切齒,即時跑馬去向他那位將軍姐夫哭訴,向他借來五百人馬,要把馬鞍山踏成平地。馬鞍山裡的人得知這個凶訊,立即收拾衣物銀錢,攜兒帶女翻過馬鞍山逃難去。山英兄妹眼見眾鄉親為著他們的事而受累,便請母親跟著眾人先走,他們兄妹要在後面為鄉親們作掩護。
眾人剛離開,「白無天」就帶著人馬殺進馬鞍山裡。一看村裡空無一人,便放起火來把個馬鞍里燒為平地。隨後命令眾兵搜山追殺。山英兄妹眼看情勢不好,恐眾人被追上,便手拉著手直往黃歧山上跑,引動惡徒們來追,可讓鄉親們脫險。果然,「白無天」看見了山英兄妹,立即隨後緊追,並命令軍士把黃岐山團團圍住。
山英兄妹剛跑上山頂,猛見四方都已被包圍,而且已快圍到身邊來了。兄妹為恐被擄受辱,便緊緊地摟在—起,縱身一跳,雙雙撞死在山下的大石上。
這時,正巧天上的赤腳大仙雲游經過這里,他在雲端看得一清二楚,便有心把這對善良恩愛的情侶救活。於是念咒作法,口吹仙氣,兄妹倆立即翻了個身,變成一對白天鵝撲打著翅膀飛上了天空。
那「白無天」眼睜睜看著兄妹變成了白天鵝,氣得大喊大叫,喝令眾爪牙把白天鵝射下來,讓他吃頓天鵝肉。這下,可更惹惱了赤腳大仙,他把龍頭拐杖一揮,霎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把眾惡棍颳得統統滾下山去,「白無天」卻變成一隻大蛤蟆,蹲在山頂望著天鵝流口水,他還想吃天鵝肉呢。
赤腳大仙見「白無天」惡性仍不改,使用仙杖把他點成—塊大石頭。人們就把這塊大石頭叫作「蛤蟆石」。可誰知蛤蟆雖已變成石頭,涎水依舊流個不住。赤腳大仙一見,便用腳跟在蛤蟆石前輕輕—踩,下邊立時成了一塊凹形石槽,蓄住「蛤蟆涎」,不讓它遍山流淌。隨後,赤腳大仙恐蛤蟆久後成怪跳走,便將仙杖插在山頭上,再拔下一條頭發,化成魔索捆住蛤蟆,系緊在仙杖上,然後把仙杖化成「鎮魔木塔」。
五百年後,那塊「蛤蟆石」因吸日月精華,漸漸變動起來。有一年春雨時節,蛤蟆果真活動了,無奈被捆魔索縛住,跳走不開。它正在掙扎,即時被霹靂大仙用擊雷金槌擊斃了。「鎮魔木塔」和「捆魔索」也被電花燒毀了。
明朝天啟年間,馮元飆來揭陽任縣令,帶著愛妾黃月容同來任所,那年重陽佳節,夫妻一同登上黃岐山游覽,聽當地人講了這鎮魔塔的故事,很受感動。月容夫人便請丈夫出資,在這木塔基上重建起一個石塔。
一直到現在,石塔邊仍蹲著那塊「蛤蟆石」,石槽里的「蛤蟆涎」依舊終年不幹。
(去過黃岐山的人一定知道,在山頂塔旁有一塊大石裡面的水常年不幹,很神奇)
【揭陽現轄榕城區、揭東、揭西、惠來3縣,代管普寧市(縣級)】
如果你是揭陽人,就好好愛我們的文化;如果你不是揭陽人,那就好好感受我們揭陽的文化

4、潮汕人過清明節的習俗 200字 我會給分的

潮汕各地掃墓時間雖不盡相同,基本流程卻幾乎一樣,除草-填土-掃墓-描色-掛紙版-上祭-點香-敬福-跪叩權-燒錢-奠酒-跪叩-跪叩


潮汕地區保留著完整的上古祭祀習俗,比如三跪九叩頭之禮、描色和掛紙

重禮敬祖,清明掃墓是有很大的講究的,禁忌:

1、著裝:衣著要整齊,忌著大紅大紫裳褲;

2、掃墓前:宜食素;

3、掛紙動作:身體不好或諸事不順的人不要參與;

4、掃墓整個過程:忌大聲喧嘩,嬉笑玩耍,亂跑亂跳,隨處小便,忌踐踏或評論別家墳墓,不可在先人墓地照相。

5、待墓地紙錢和香火熄滅後方可離開墓地,以防火災。

5、清明節潮汕地區傳統掃墓的過程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候之一,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清明按農歷計就沒定月沒定日,但都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歷計則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閏而差異)。「清明」二字的由來,據《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明凈,故謂之清明。 」

  清明節又叫「柳節」,插柳便是民間一項很普遍的活動。 唐人韋贊詩「滿街楊柳綠如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宋詞中有「節後近清明,插柳穿戲戶。」、「忽見家家插楊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潮人過清明節,和全國各地的風俗活動有所異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例如食薄餅、蒸朴枳果、掃墓、郊遊踏青等,其中掃墓是潮汕清明節的主題。民間掃墓稱為「掛紙」(掛紙錢),為與冬至掃墓有別,在清明掃墓的稱「掛春紙」。人們到祖墳祭拜,丹書碑文,修整墓地,剪除雜草。海外僑胞也常在清明節回鄉掃墓,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

 
  當代清明掃墓,已不限於民間。新中國成立後,倡導紀念英烈,機關團體和學校,常在清明節組織隊伍到革命英烈墓地、紀念碑和陵園舉行紀念活動。

  潮州人在清明節都有掃墓祭祖的習俗。

  掃墓,都在節前兩三天至節後三天進行,提前或拖後都被視為對亡人的不恭。

  人到墓地時,先將墓前、墓身的野草雜樹拔除,打掃干凈,用紅漆把石碑上的字重新塗寫一次。祭祀將畢時,就要在墓上壓紙條。如果是去年清明節後才修新墳的,碑石頂端壓下十二張冥幣,閏月則壓下十三張,作為給亡人陰間花費之用。墳身上要壓上五至七層紙條。今年壓多寬,明年就多寬,不能擴大和縮小,據說這是死者還「地租」的范圍。掃墓的供品,一定要有燙熟的蚶,吃了蚶,蚶殼壓紙條,意是留給祖宗當錢用。壓錢有個規矩:去年新修的墳今年掃墓稱作過「新社」,要壓紅白紙條。以後每年壓的便用白紙條。由於離不開紙,掃墓俗稱「過紙」。

  掃墓是一種很隆重的祭祀儀式,往往要傾家、傾族、傾村而山。每年都有一人主辦掃墓事宜。如果祖上留下有產業的,每年由家族各兄弟輪流掌管公田所得租谷、租金,並用它備辦供品。祭祖完畢,當即將供品分給大家在墓前聚餐,祖上沒有留下遺產的,掃墓按人丁(男人)平均攤派供品。聚餐時,又按參加掃墓的人數分配供品,以鼓勵親人前去掃墓。

  清明掃墓稱作「春社」,除了過「春社」,每年農歷十月十五前後,還有過「冬紙」。從前經濟不甚寬裕的人家都過「春社」,只有有錢人才過「冬紙」。因為秋天少雨,天高氣爽。在山野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和宴客比較方便。

  由於某種原因,多年未及問津的墳墓,重新掃墓時要擇吉日,殺雄雞作祭品,以消墓前的邪氣。掃墓除了紀念祖先,還有顯示家族衰旺、財力多寡的意思。

  潮州人這一風俗,不管人走到哪,這風俗一直還是留傳下來,在海外的潮州人就可以證實,因為有了這些風俗習慣,才能更體現這就是根、這就是本!!!潮州人又要大忙碌……

6、請問揭陽那邊有什麼禮節的?

目前潮汕地區城鎮和鄉村間的婚禮程式大不一樣。聚族而居的鄉村的婚禮,很多保留「原生態」。就「迎娶」這個環節說起:在女方,新娘出嫁前要吃姐妹飯,分贈姐妹錢,全家吃拜別飯,接受母訓、哭別上轎(車)等禮儀。在男方,居室裝扮一新,貼紅雙喜,貼楹聯、貼「麒麟到此」紅紙條,安床、安燈斗,花轎(小汽車)到來,鞭炮迎親;青娘母掀轎門(開車門)、新郎踢轎門(輕踢車門或開車門)、新娘進門跨火盆、拜堂(先拜天地、祖先、司命公,再拜健在翁姑長輩,然後互拜),宴客…

在城市,程式簡省了許多,氣氛活潑輕松,大多數人在酒家定了酒桌,所有禮儀盡在宴會上由司儀小姐或司儀先生操持,內容隨意性很大。司儀小姐或司儀先生的「青娘味」很濃,開口閉口說順口溜,很顯然,這些有韻的語言是他們的職業語言,背得爛熟,有的地方用得很生硬別扭。拜堂改為鞠躬行禮,新娘改稱男方父母為「爸爸」、「媽媽」。唱歌祝賀是「大路節目」,玩弄新婚夫婦則是不可或缺的節目。近日,筆者參加一友人的婚禮,發現該婚禮的程式有一項「點同心燭」的內容:新婚夫婦合執一根火把,將宴會每一桌上的蠟燭都點亮,這動作看似簡單,其實有些難度。首先兩個人要配合得好,才能准確將火把對准燭心,第二,移步要同步,掌握好步速,不然火把會熄滅。小夫妻要同心,才能點燃所有的蠟燭。「點同心燭」,寓意好。

7、廣東清明節有什麼風俗

廣東清明節的風俗有:踏青、植樹、放風箏、掃墓祭祖、插柳。
1、踏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2、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而且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3、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風箏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
4、掃墓祭祖
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
5、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有專家認為,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

8、潮汕傳統節日的習俗都有哪些?

潮汕傳統節日
時年八節
潮汕地區有句話叫:「過日子,勿忘時年八節。 」潮汕地區「歲時節日」的各種活動,世代沿襲相傳,蔚然為俗。或紀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蘊義。潮汕人多於這些節日回家與親友團聚,增進彼此大鑼鼓 嵌瓷 工夫茶 燒瓷的情感和凝聚力。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稱元日,為新歲之首,在潮汕地區,過年一般要熱鬧四、五天。春節當晚,大街小巷,家家產戶貼春聯,張燈結綵。吃團圓飯。春節一早,大人攜小孩子帶上一對或二對生柑(稱「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節的文娛活動有英歌舞、營大鑼鼓、擎大標、布馬舞、舞龍、獅、鯉魚等。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古稱「上元節」。俗稱「燈節」,潮汕人叫「正月半」,歷來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說。當天家家戶戶門楣上都要插上榕葉、竹枝,以保平安;慶元宵的節目主要有:營老爺、賞花燈、添燈、猜燈謎、拋錢擲彌勒佛等。
清明節
清明節在潮汕各地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俗「過紙」。舊時要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用紅漆油出新石碑號,並在墓碑及墓堆上掛黃白兩色紙條,舉行祭禮。
端午節
潮汕人稱端午節為「五月節」,潮汕賽龍舟分「真龍」和「假龍」兩種。在包粽方面則有「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氣象諺語,潮汕人家,端午要在門楣、門環以至屋檐下,懸掛一束束用「紅頭繩」系扎著的艾草、菖蒲、榴花、蒜頭、龍船花共合為五種稱「五瑞」。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施孤」、「鬼節」,也叫「盂蘭勝會」。「施姑」當天,潮州人或以村為單位搭台「施孤」,或在自家門口擺上祭品、錢紙,祭畢燒錢紙、撒白米於地上,焚香禱祝,並把香插在房前屋後的地上。
中秋節
俗稱「八月半」,主要節目有:1.芋頭祭祖。潮汕有句俗諺:「河溪對嘴,芋食到畏。」;2.拜月娘,多數人家會在中秋前一個月精心製作工藝品用以拜月,拜月當晚必不可少的物品還有如八仙桌、「(八仙)寶仔」、大香、各類水果、餡餅等,拜月者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3.燒塔。這些節目的每一個元素幾乎與潮汕人的抗元歷史有關(傳遞信息)
冬節
冬節即是二十四節候中的冬至,時逢農事空隙,一年將盡,因此也稱小過年。舊俗冬節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圓,以表示大團圓。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節丸」便長一歲)、上墳掃墓等(清明行「過春紙」,冬至行「過冬紙」)
除夕
潮汕人稱之為「年夜」或「大年三十」。年夜節日活動是從祭祀祖先開始的,下午,一家老少理發沐浴換新衣,然後開始祭祖。祭品和儀式,祭過祖先,把大門、廳門、房門的舊對聯都撕下來,貼上新春聯。而後有「圍爐」吃團年飯、給壓歲錢(又叫「壓腰」)。和守歲諸環節。
勞熱
「勞熱 」民俗起源於潮州人民對土地的無比崇拜,對土地崇拜導致「土地之神」一說的產生。土地之神,古人稱之為「社」,潮州人則將其稱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鋪、家裡、工廠,都會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莊也可以見到),「勞熱」這一民俗活動在潮州傳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吊燈習俗

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
吊燈習俗
出花園
「出花園」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一種獨有的成人禮習俗,15歲(虛歲)的孩子要「出花園」。 凡是有15歲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陰歷七月初七乞巧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或另擇日為孩子備辦三牲(雄雞、鴨、豬肉)果品拜別公婆神(俗稱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從此可以走出花園,不再是終日在花園里玩鬧的孩童了。
工夫茶 燒瓷 花燈
傳說記載:「出花園」中穿紅皮屐和吃公雞頭的習俗,傳說於明嘉靖年間潮州府狀元林大欽有關。

9、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1][2]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據考古研究,廣東英德青塘遺址萬年前的墓葬,表明萬年前的先民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和禮俗觀念。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10、廣東這邊的清明節習俗是怎麼樣?清明節

1、行清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2、拜山、吃艾粄

在東莞,清明期間掃墓叫「拜山」,也叫「掛紙」。講到祭品,清明節比較講究的,蘋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節節高升,乳豬(代表)全家富貴。客家人在清明節吃艾粄有不同的說法,而在東莞鳳崗,傳說是因為清明時節雷雨特別多,吃了艾粄就不怕被雷劈。也有人說吃了艾粄小孩會更乖。

3、傳統祭品四大件

市民何姨說:「現在的祭品五花八門,從別墅到美女,都能買得到。但是我們家比較傳統,一般不會搞那些東西,每年都是母親指揮大家分頭去買。一般是四大件:燒金豬、甘蔗蘋果等水果、紙錢元寶、發糕面點等。」

4、「清明蕎菜」不可少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5、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