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長坑過年風俗

長坑過年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1 11:27:07

1、安溪人嫁女兒?是什麼風俗。請說清楚點。謝謝!

婚前禮儀
「卜采」俗叫「看采」。以前婚姻,但憑父母之命、煤灼之言,男家憑媒送來女家姑娘的年庚(寫生時日月的紅帖),放在廳堂,預卜「采頭」。三、五天間沒發生打破碗碟或不伏貼意外事故,生活順利就算「好采」,便可托媒人向女家議婚。(其時,女家也必須「好采」)。
西坪、蘆田等地有的男女青年,傳統在茶園對歌,如:
(男)仙桃出世在月內,仙女出世在天台。對面有娘恰利害,眼睛轉輪伊就知。
(女)楊梅開花人不知,八月冬筍就出來。對面郎君阮無愛,眼睛免看這處來。
而拒絕了「求愛」。還有:
(男)楊梅開花無人知,「雞髻」(雞冠)開花結成排。娘子生好惹人愛,好花也要
努(賢)安排。
(女)日頭起來紅又紅,借問郎君何處人?真實姓名共阮說,花蝶相愛心相同。
在舊社會,通過對歌成婚,是縣內的特殊風俗之一。
定聘俗叫「定著」,即訂婚。青年男女既由媒說合。雙方議定聘禮,即擇日送採到女家
訂親。
聘金原是禮節上的應酬。30年代前後,一般以三百元、二百元議聘。40年代,時幣貶值,曾突升至五、六百元。1949年以後,提倡婚事新辦,買賣婚姻匿跡。60年代後,聘金之風又漸盛。地區不同,議聘亦不同。小平坡鄉村為一千至二千元;較山區六至八千元,個別邊遠山區突破萬元。70年代前悟.除聘餘外,還講服飾、盤食和「見面禮」。
請期俗叫「送¨頭」。男家把擇訂的迎娶¨期,由媒通知史家。如有異議,須於十天或半個月內提出,另予協議,否則,就按時籌備,如期辦喜事。
辦盤俗叫「挑盤」。婚期既定,男家於婚期前三天或五天,備齊聘金並婚書、禮帖、禮盤到女家(清代婚節有大啟、小啟;民國後,簡用「結婚證書」)。禮品一般以雞酒、豬腿、線面、蓼花、糖品;有的加紅蛋、米糍或麵包。較富裕之家,常添山珍海味、』四色盤;有的加添該地的特產名茶。女家把盤擔陳列廳堂上,點紅燭,告祖先,宴親鄰,分送蓼花、糖品,即告人其女將出閣。女家收禮:豬腿要留蹄,物品成雙留底。並另備「緣錢」(鉛錢)、烏糖、薑母、芋種、油麻、菜籽、大麥、火炭善.備用紅紙包裝或箍好,放來盤給挑回去,寄意「人未到緣先到」和「熱焰」旺盛之意。
盤食之風,本兩小擔,四小擔,變四大擔。80年代後,長坑、感德等地,還要百斤豬肉、百斤冬米糍、百斤蓼花、百粒紅蛋;龍涓地域要幾百塊大肉餅。各地習俗,盤擔要成雙,有時幾十挑。挑盤的工力,女家要付紅包,這天付多少,明天陪新娘來的「客仔」禮,男家要加倍送給。
二、娶 親
嫁女 女家嫁女,要備六大項和七事。六大項就是:
人門緣份緣錢、烏糖、桔仔、冬瓜(置盤內隨嫁)。』
衍傳「威實」白短衣褲、四幅裙、烏巾、手巾、扇、紗燈、圍身腰巾(隨嫁)、肚裙:內
藏袋子,系在新娘懷腰問,袋子中放菜籽、芋頭、薑母、油麻、泥孩兒、火炭、烏紅白線各
二粒;肚裙內又藏雞翅連褪,豬骨連陶,雞心、蛋一對。
閨房用具 火烘(火籠)、樁盒、腳桶(隨嫁)、尿盆(新娘帶入轎)。
紡織成家「績筐」、梭仔、簿博、籀中、「祭管」1「櫛1『」1銑禾苛苛葫鍋用是0
添花剪做 剪刀、竹尺、針、線、烏布。 .
種雞歸寧 種雞,雌雄一對.饅食百_二粒(歸寧隨帶回)。
有的還備特等茶葉,有的傳植特別品種茶苗隨嫁,如烏龍茶中的9黃旦」,便是當年嫁女黃旦隨嫁王耽培植的特種茶葉。
過去湖頭的官宦家嫁女,除衣物首飾外,還有田契和房內床桌等用具及棺木隨嫁叫「滿
堂紅」。
50年代,新婚姻法頒行,婚娶特簡,嫁女不拘妝奩,有的還曾用鋤頭、棕蓑、大笠陪嫁,
表示勤勞農作之意。
女家嫁女的七事:嫁前五事,嫁後兩事(嫁女前的三、五天內)。
「哭緣」也叫「哭嫁」。女兒久在父母身邊,現將生離,難免哭念惜別。也有因婚齡較低,一旦作人媳婦,要負其家「挨壟」(脫谷殼)、舂米、炊食、飼牲畜、織布等等繁重家務,一肚子埋怨而連哭帶訴地「哭嫁」。母親也在惜哭著女兒、寄望女兒嫁到男(夫)家好緣分。。
「出門惜、入門笑」女嫁前的三、五天內,伯叔兄弟,各要煮一大碗豐厚佳點(點心)請嫁女,表示惜別,叫「出門惜」;嫁女婚後初歸寧,要備送一禮品和紅包回饋,叫「入門笑」。
「開面」嫁女出閣前幾天,要請一個「福壽大姆」用紗線絞凈面上的細毛,叫「開面」,也叫「挽面」,使面膚更白潔細嫩。
「上頭」喜期的大清早,新娘先在娘家「上頭」。作媽媽的和「送嫁嫂」幫同請來的「福壽大姆」,在「天公」燈下,八仙桌前,面向祖先,引「新娘」就座正位,送嫁嫂念:「坐得正,得人疼,坐得『在』(牢),好夫婿。」大姆把少女額前兩綹長發,連原有腦後的三把發,共五把,合梳成髻(俗語有句「三把頭發五把梳」,即「結發」之意),系扎紅髻索的髻心,別上笄針,帶上金釵銀插,穿上耳環,佩上手鐲、足環,穿上嫁衣、四幅裙,再披紅襖,福壽大姆凈手臉,便妝重用梳子在新娘發上稍梳三下,口中念「上頭帶笄是大人(『及笄』)。大還大,小還小,是人媳婦免人教,奉侍翁姑要有孝」等訓語。
上轎「上頭」禮畢,送嫁帶新娘「辭桶」(辭去在娘家的便桶,入房解小便),再出廳,例要其父親手為女罩「烏巾」(遮羞布)後入轎。有的父為愛錢,濫許婚事,女有不如意者,往往在這時,狀似依依難舍,實也抱怨,而一把揪住其父胸襟。放聲大哭,不願上轎,弄得父母哭,女兒哭,旁人傷心,滿廳都是哭聲;經嬸姆勸解,母才代罩烏巾,扶女入轎,父親貼上封條(寫官銜。無官的,寫「清白世家」)。這才紗燈一對在前(沿襲初民搶婚痕跡),嫁妝擔擔成雙,花轎在後,從大門而出。剛出大門,常有同宅的嬸姆,用掃帚從轎後的大門處掃入,順手關上大門(意掃回「福氣」,不讓都被新娘帶走)。
湖頭以前官宦家嫁女,有的轎前紅聯采、紅涼傘和「八音吹」迎送,有的陪嫁嫻婢,護
花轎前,還有送嫁嫂和嫻婢兩挺無蓋頂的轎。
花轎離家不遠,到水溝地方,送嫁叫「放扇」,家內弟弟跟著拾扇。送嫁念:「好的心事(事與扇同音)隨轎到,壞的心『事』順水流。」這樣。便揚長而去。
嫁後兩事:添花,古例婚後三日,新娘的弟弟身著盛裝,由一個「客仔」挑「花擔」,內放花粉、剪刀、竹尺、針線和布,到新郎家添花(換花),男家專席歡宴,下午回去,新郎新娘及翁姑,都要給這新舅子「衫帶禮」,花擔內,回送「春花」、「吉花」和饅食,還送肩夫「客仔禮」。40年代後,漸漸改於喜期當日,新娘出門後的另一時辰,就去「換花」。
歸寧,婚後七日(有的十四日)新娘歸寧,俗叫「娶倒返」,男家一個「小叔」挑一籃
「饅食」伴新娘回娘家作第一次客(大多女婿同往),娘家備筵款待,新娘要分送出嫁時煮「惜別」點心的各家以糖品和紅包,作「入門笑」。晚上要「入門鳥」(天黑)才會生「乾埔」
(男)。
迎娶上頭:男家必先擇吉時安床,要有男孩有在上滾翻,叫「翻鋪」,象徵生「乾埔」
(男)。夜晚,要有男儐相與新郎同床,避免單人睡覺。
、 喜期的大清早,「上頭」大禮:在廳口「天公燈」下的八仙桌,掛上紅桌裙,點亮大紅燭。
桌上放新「斗燈」一隻。斗燈是貼有紅紙的大米斗,中裝快滿的大米,米上插一根新木尺、新剪刀托住新鏡子,鏡前新燈火盞灌滿生油,浸著七條草燈芯,以長條「冬瓜」作火挑;火盞兩旁放一糯米甜「饅食」和紙制的「春花」、「吉花」各一對,鏡子與火盞正中處,置有「財
寶」(鎮家金銀,後多用錢幣)。「上頭」時,點亮火盞,家主扶新郎出,坐在八仙桌前椅子面向堂上祖先。由族中一福壽長者,異常嚴肅地在新郎頭上梳三下念「上頭戴髻是大人,大還大,小還小,從此大丈夫,成家立業」。新郎抱斗燈入房,排於床左和床右與「發糕」相對,忌外人進房(尤忌生肖屬虎的和沖克的人)。斗燈的燈芯燥油時,新郎要親身添灌,別人不能代替。斗燈火長夜不能熄
新娘到家花轎到男家,在連串鞭炮聲中,先歇在大門前的一方,叫做「鎮地」,意即新娘從此是這里「鎮地」的人了。
人厝吉時一到,轎夫兜轎入大門。從下廳越過庭中炭火熊熊的烘爐。花轎上大廳,向內
放下。新郎起掉轎門的封條,下馬威地用左腳往轎門一踢(俗叫「踢轎門」),掀起轎簾,已
有小叔(新郎之弟)提紅燈請新娘出轎。福壽大姆捧著「米篩笠」(內裝新郎的褲和饅食斗笠
各一),遮上轎門頂,大姆和新郎、送嫁牽新娘出轎,「米篩笠」隨遮蓋頭頂,導入新房。
人房一進房就要踏破房檻內已先鋪好的一塊新瓦,入房後米篩笠放在床頂。
「米篩笠」和門檻內的瓦,寓有明亡後.一些孤臣遺老企望「反清復明」,教示新夫婦
「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的隱意,沿襲成為流俗。
新夫婦入房,送嫁關上房門,舉行「合巹」成親禮,新郎新娘相對坐定,送嫁叫挑鳥巾。
世俗新郎早知道要把新娘罩頭的烏巾揪踩在腳下,好讓新娘一輩子乖乖聽話;而新娘也准備
不讓烏巾落地,爭著「夫妻並頭做」。一聽「挑鳥巾」,早已悄悄執緊烏巾一角。所以「挑烏
巾」時,常出現新郎扯,新娘拒的對扭局面。為不失和氣,送嫁便從中緩解地按住他倆的手,
念「 郎 君會,娘子『1勢:(賢),烏巾一人揪一頭,生子傳孫人人都出頭」。但如果還對扭不放,送嫁再念:「雙人合著揪,明年生一個『乾埔』(男)肥『糾糾』』』。送嫁即把鳥巾藏入新郎袋裡去,從而便引導新夫婦重再對坐換丸。送嫁撿新郎碗中的丸,往新郎嘴唇一擦,繼對新娘嘴唇也一擦,把丸放回原碗;再撿新娘碗中的丸,往新娘嘴唇一擦,再向新郎嘴唇也擦過,當為都吃過丸子。換丸時送嫁一邊念著吉語。
換丸後,送嫁便拉新夫婦相碰肩,親嘴。以前,一般婚齡偏低,新夫婦年輕幼稚,送嫁
娘就擔負著對新婚夫婦的夫妻生活作暗示和誘導的責任。 』
拜天地 房內程序告一段落,便開房門,導新郎新娘上大廳,先拜天地,又拜「土地公」,
再拜祖先,然後對面互拜。每一過程,都念吉語,體現謀求蕃衍、富貴的祝願。
宴客:新婚喜宴,廳堂正東大多是新郎的母舅為首席。40年代後,「換花」的古例改在當天新娘入房後就來「添花」。故正東大位便讓新「舅子」為首席了。俗例,新婚宴第。道菜必是「甜丸」,作為新「舅子」今天姐嫁出,已不「團圓」,就不吃「丸」,例要另具一碗雞腿面線排在舅子面前以代。
俗例,喜宴每席人數都要雙,席不能排在露天。
宴開始,喜炮大鳴,上幾道菜後,送嫁嫂乘隙向席上念好句敬茶,賓客茶後給「壓盅
錢」。送嫁和賓客有時念「四句」逗趣助興。過去湖曼盲衙婚宴-席間常伴就樂此風已競。
40年代後,嫁娶漸漸不用送嫁嫂。席間,改由新郎、新娘按席敬茶,但壓茶盅習俗,沒再見。謁翁姑次日(有的第三日,3今多於是日),:送嫁嫂帶新娘謁見翁姑請茶,新郎逐一啟示稱呼,新娘跟著叫「阿爹」、「阿娘」。翁姑受茶,各送飾物壓盅。其餘家人和親戚也如是. 「一請茶。

鬧洞房縣內原很少鬧洞房。40年代後,開始有人鬧起洞房。80年代後,更升級,鬧的花樣繁多:「雙龍搶球」:「觀音滴露」、「夫唱婦隨」、「負娘過渡」等等;有時搬出惡作劇的戲謔節目。』弄得難解難分。 拜灶君婚後第三日,送嫁嫂帶新娘下廚房,俗叫「拜灶君」。送嫁對新娘每一動作,都念
好句。送嫁嫂教新娘叫豬,新娘跟著叫「營呀……營呀……」再撒谷飼雞,又教叫雞:「昧、
昧、昧」,新娘一一照做照叫。然後出灶間,到大門邊見「土礱」(脫谷殼具),往廳邊見織布機,出大門口汲井水,又往屋邊看踏碓,再到屋角熟悉廁所。每個過程都念有好句。見習畢,才隨送嫁嫂入房休息。
會親報生日 婚後次年,逢新娘的「生日」,父家要備衣服、蛋、線面到女家為女做「生
日」,男家盛意招待。
三、其他婚俗
續婚男女雙方失偶或離婚的,男再婚叫「續娶」,又叫「續弦」。「一切禮俗從簡。女喪夫或離婚再嫁,叫「改嫁」。封建社會,女喪夫要孀居守寡。但孀婦無子可依的,那要經夫家翁姑和親戚同意,與媒議好身價,交亡夫家,才得再嫁。但不得從正門出去,只能後門或邊門走出,步行一段路,事先備辦一擔較豐盛的「酒菜」飯,排於路邊燒楮紙,向葬亡夫方向訴說「哀情」(俗叫燒路頭紙),用筧梳(織布機上的用具)卡在路中(意已為其盡紡織之責),
不敢回頭,溜轉彎路,續步行一小段,再乘轎或乘車到續娶家去。這家原來已有子女,對續
娶母稱「繼母」。如果改嫁婦帶來其前夫子女,叫「入繼子」。
納妾封建時代,男人常多妻妾。民國初,縣內豪強常靠權勢、金錢,占民婦,迫民女為
妾(俗叫小姨)。小妾社會地位低。古納妾叫「納庶」,不能與正配平等。解放後實行一夫一
妻制,已不見有人納妾了。進贅 男到女家承接其宗祧,叫「進贅」。進贅家叫「招贅」。也有與其家死了兒子的媳婦結婚的,叫「接贅」。進贅、接贅婚後生子女,若議定承兩家宗祧的,叫「兩承雙頭顧」。解放後,改變舊觀念,提倡男到女家落戶,已形成社會新風尚。
童養媳也叫「苗媳」。將女兒給人家作「苗媳」,長大了,多與其家兒子結婚。先回母家,
按嫁女儀式嫁到男家的;也有不回母家,。於喜期清早與其家兒子一同「上頭」成婚的,但也有其子和童養媳平時不相愛,而把童養媳另嫁他人。
嫻婢過去,有錢人買窮人的女兒作為嫻婢,有的隨富家女出嫁,叫作隨嫁嫻,有的另再
擇配。但社會地位低。1950年後,已沒此俗。
嫂就叔就是大哥死了,嫂尚年青,而與「小叔」結婚的。傳統觀念,大伯喪妻不能與死
了弟弟的小嬸結婚。 『
四、新式婚嫁
文明婚禮 30年代,縣城、蓬萊、湖頭、官橋等地就有少數學人,借用學校或布置自家廳堂,舉行「文明結婚」禮。新郎、新娘盛裝,司儀唱禮:(1)婚禮開始,(2)奏喜樂,(3)證婚人入席,(4)介紹人入席,(5)來賓入席,(6)主婚人及親屬入席,(7)男女儐相引新
郎、新娘入席,(8)全體肅立,(9)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10)新郎、新娘用印,(11)證
婚人用印,(12)介紹人用印,(13)主婚人用印,(14)新郎、新娘交換飾物,(15)新郎、新
娘互行鞠躬禮,(16)證婚人致訓詞,(17)介紹人及主婚人致詞,(18)新郎、新娘致謝(向
證婚人、介紹人、主婚人行一鞠躬禮),(19)奏喜樂,(20)禮成。
婚禮畢,舉行宴客,新郎、新娘坐首席。席問向各席來賓敬酒。有的婚後為蜜月旅行,游覽各地名勝。40年代後,也有好幾對新婚男女,同時在一起聯合舉行文明結婚禮,儀式較莊重,各有主婚人、介紹人儐相,請地方名人證婚。但舉行此種集體婚禮的不多。
喜事新辦40年代以後,有的已不用送嫁,而「上頭」、「拜公」、「見公婆」、宴客等還照舊俗,但「盤食」之風較簡。有的山區,家境清貧的,則於農歷除夕,行簡單的合巹禮,俗稱「送做堆」,不計較什麼儀式。
解放後,男女結婚,只要符合《新婚姻法》的規定,就可辦理登記。1950年到1957年間,不計聘金,喜事提倡新辦,婚禮簡朴,社會風尚煥然一新。60年代後,「聘金」議親,故態復萌。
50年代以後,有的新娘已不乘花轎,只遮一把雨傘(忌露天)和挑衣擔的,由新郎帶著
步行到男家。後期,進用腳踏車代步。60年代後,又漸起用三輪、四輪摩托車代轎。70年代後,更進用小汽車婚嫁。未通汽車的鄉村,仍用腳踏車(婚嫁一行人數宜雙忌單)。
60年代後,較多青年男女,自談戀愛,婚嫁不拘形式,有的只新郎帶新娘到男家的;有新郎新娘連同男女儐相和女伴到男家的。而男到女家落戶成家的,則由男伴陪到女家,也漸成新風。80年代以後,新郎新娘採用到外地「旅行結婚」的漸成風尚。

2、安溪離長坑做月子有什麼風俗嗎?

安溪離長春坐月子有什麼風俗嗎?每個地方坐月子都有當地的風俗,這里也不例外,這里的風俗就是坐月子不能到別人家裡去玩,別人是會嫌棄的

3、閩南清明有什麼風俗習慣呢?

閩南清明有什麼風俗習慣呢?
除了掃墓和吃春卷外,還有沒有別
廈門民諺有雲「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如今,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廈門薄餅和寒食節有關廈門薄餅又稱春卷,全國各地的春卷做法都大同小異,但僅有閩南地區的傳統春卷不經過油炸的。民俗專家郭坤聰告訴記者,這和古時候的寒食節有關系。寒食,顧名思義,就是不生火做飯,吃冷食。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日本等國,至今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因此廈門人在清明節吃「寒食」(薄餅)。到了唐朝,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並,寒食禁火習俗逐漸消失。而廈門的這一道傳統小吃至今還保留了這一古老的習俗,這也是全國少見的。薄餅做法極其考究在廈門,多數人都吃過薄餅,知道薄餅皮薄而柔韌,吃起來軟綿醇香。記者特意請教了民俗專家范壽春,據他介紹,薄餅的做法極其考究,也很繁瑣,它必須在立春前後,各種新鮮時令蔬菜上市後才可以做成。最早的薄餅是用麥面烙制的薄餅做皮,選筍、豌豆、豆芽、粉絲、豆乾、魚、蝦仁、肉丁、海蠣、紅蘿卜等為主料,各種葷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燜熟後,調入適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鍋里要經常保持一定的湯汁和熱度,吃時才有風味。范壽春說,老廈門人卷薄餅時,一般喜歡在薄餅皮里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趁熱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預示著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還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相關典故關於薄餅還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說,宋代同安的理學名宦蔡復一在外省署理總督時勤於政務,常廢寢忘食,他有一個非常賢惠而又能乾的妻子,看著丈夫平時讀書辛苦茶飯不思沒有胃口,飯菜總是熱了再熱,很是著急,於是她用麥子磨成粉製成皮,再把各樣蔬菜各夾一些包在一起捲起來,讓丈夫可以右手執筆,左手取食,十分方便,這也就是薄餅的原形了http

4、劍斗有哪些節日風俗

劍斗的民俗文化極為豐富,除高甲戲外,還有木偶戲、南音、茶歌對唱、鼓吹音樂、民間舞蹈、水車閣、舞獅舞龍、彩燈、裝閣、說書、燈猜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盛行。在台灣地區,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寺廟達400多座,供奉清水祖師寺廟達200多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與安溪本土一樣,成為溝通鄉情、聯絡鄉誼的橋梁和紐帶,成為數百萬台胞心靈的棲息地和故土文化的象徵。劍斗素有「聚寶盆」之稱,是安溪縣兩大重工業城、七大衛星集之一。地處安溪縣東北部,距離縣城58公里。東與永春縣坑仔口相連,南與湖上鄉、長坑鄉毗鄰,西與感德接壤,北與永春縣橫口鄉、一都交界。境內設有交警中隊。全總面積121.48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2個場,2010年人口 40363多人。有初級中學2所,完小15所,在校師生7000多人。
參考資料: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3-03/27/content_805304.htm

5、安溪的民風民俗

安溪的民俗文化極為豐富,除安溪高甲戲外,還有木偶戲、南音、茶歌對唱、鼓吹音樂、民間舞蹈、水車閣、舞獅舞龍、彩燈、裝閣、說書、燈猜等。

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盛行。在台灣地區,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寺廟達400多座,供奉清水祖師寺廟達200多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與安溪本土一樣,成為溝通鄉情、聯絡鄉誼的橋梁和紐帶,成為數百萬台胞心靈的棲息地和故土文化的象徵。 

(5)長坑過年風俗擴展資料

茶文化鐵觀音:安溪產茶始於1725。安溪鐵觀音天下聞名,安溪縣的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溪是中國古老的茶區,鐵觀音境內生長著不少古老野生茶樹,茶葉在藍田,劍斗等地發現的野生茶樹樹高7米,樹冠達3.2米,據專家考證,已有1000多年的樹齡。

台灣烏龍茶由安溪傳入,隨著烏龍茶傳入台灣,安溪的茶俗也傳入台灣。以茶王賽、茶文化交流會等民間習俗加強與台灣同胞的交流往來,如今已成為安台加深聯系和鄉情的重要方式。 

安溪台灣媽祖文化基地:安溪台灣媽祖文化基地項目總投資超過2億元,規劃建設媽祖文化紀念館、植物園、櫻花林等主輔工程。安溪與台灣語言文化習俗相同,台灣茶葉與安溪鐵觀音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兩岸有著深厚的茶緣,由茶緣演繹出來的茶文化,推動兩岸鄉親的交流與合作。此外,安溪台灣媽祖文化基地的建設是對媽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

6、冬至有那些民族習俗?

冬至習俗

 冬至(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清代,有的旗人為了消災祈福。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殺豬祭天。順便祭「祖宗桿子」(系兩、三丈高的旗桿,頂端為葫蘆形,稍下為「刁斗」,斗下懸旗,代表祖先)。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余」。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遊的,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一起聚餐、餐飲。燕俗則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無此舉。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濕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九九消寒圖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此外,還有採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冬至團
亦稱「冬至丸」。漢族冬至節食品。流行於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陽歷12月2日前後(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蘿卜絲等作餡,包成團,稱作「冬至團」,並饋贈親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團圓的意思。

西施浣紗蘇州人過冬至——吃混沌憶西施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後裔,曾承襲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考究,延續著淵遠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

在古城蘇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內,冬釀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釀造一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

「老蘇州」們回到家,桌上擺好的「圓夜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牲禽,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鏈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餘」(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著姑蘇傳統節慶的喜氣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區盛產稻米,用糯米粉製成各種糕團更是當地頗具特色和最常見的點心。圓圓的冬至團更是席間的必備點心,據說在蘇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團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團子,六月二十四謝灶團,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卜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點心,新一年又來臨。

據說,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是廣泛流傳於吳地的民間俗語。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啟動大進補,也形成了秋後食羊肉的最高峰。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興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書羊肉店的老闆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賣出八隻羊,對食者而言,無論是燒、燜、燉、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補身體,實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羊肉粉湯 寧夏:冬至吃「頭腦」
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一天給羊肉粉湯叫了個古怪的名字——「頭腦」。

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凈、熬湯,熬好後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干後放姜、蔥、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後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後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調和面、精鹽、醬油;肉爛以後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節,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餃子,就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泡著粉湯吃。羊肉粉湯黃蘿卜餡餃子,對銀川人來說是司空見慣的飯食,外地人一吃卻贊不絕口。在外地很少見這樣香辣可口的餃子,這也算是銀川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吧。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這是冬至一首兒歌。
《八閩通志·興化府風俗·冬至》載:「前期糯米為丸,是日早熟,而薦之於祖考。」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一夜,莆俗叫「冬至暝」。這天傍晚,家家廳堂上紅燭通明,燈光如晝,寓意事業輝煌。桌上以紅柑為「果岳」(即是把紅柑堆疊成小山嶽狀,故名)。紅柑的最頂層插上「三春」(即民間剪紙者用紅紙剪成福祿壽的紙花)一支,用紅紙條封腰的箸子一副(十雙)和生薑、板糖各一塊,一家人洗手面,家長點燭上香,放了鞭炮,開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當年有新婚的,則是搓紅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會更紅火。這時,女的穿上紅衫,在燈光下分外耀目,孩子們笑口開顏,天真活潑。大家一齊圍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們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躍躍欲試」。主婦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圓坯,然後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興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寶、聚寶盆;有的在捏小狗、小豬,取「運氣好,狗仔銜元寶」及「做狗,做豬,做元寶」的俗諺,寓有「財源廣進、六畜興旺」的意思。孩子們對小狗、小豬最有興趣,歡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媽媽、奶奶都在做豬!」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來。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鵲丸」(俗叫「客鳥丸」)。孩子們搓來搓去總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長長的,連他自己也覺得好笑起來。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愛。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撿起來,吹去沾上的灰塵,不然的話,今後會長得丑。其意是在教育兒童從小就要愛惜糧食。「搓丸」畢,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蓋子,擺在「灶公」灶前過夜。

冬至的夜最長,而孩子們愛吃「丸子湯」,睡不著,天未亮,就吵著媽媽要吃「丸子湯」,故有「愛吃丸子湯,盼啊天未光」的童謠。主婦把「丸子」倒進鍋里,和生薑、板糖(姜、糖能祛寒開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熱的「甜丸子湯」。把它祭祖後,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門框之上,以祀「門丞戶尉」,保一家平安。還要把「(飼)喜鵲丸」丟在屋頂(一般是12粒,閏年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鵲來爭食時,雜訊嘩然,俗叫「報喜」,寓意五福臨門。

冬至早,一家人帶著「丸子」、水果、香燭、紙錢等上山祭掃祖墓。因為冬至節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掃墓節,所以掃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陽兩節的為多,寓慎終追遠之意。

 潮汕冬至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五日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據《辭海》載:「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潮汕地區民間一個大節日,有「小過年」之俗稱。
潮汕各市縣冬至之習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等習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此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但這個習俗還包含著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後,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米缸等處。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相傳有兩個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一樣。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一是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穀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為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後來,因為有一個貪心的人,把田裡的五穀全收割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後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後搬進人家屋內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為害了。成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俗畢竟行不久,它不僅不衛生,而且有損美觀和十分浪費,也就自然消亡了。而這個「吃甜九」的習俗則一直流傳至今。
上墳掃墓:這是冬至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於上山野餐。
潮汕還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的俗諺。據王琳乾先生的《汕頭舊俗談》載:「人們對此有二種解釋:一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說此俗諺是出自犯人。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潮汕習俗,是潮汕文化的一個內容。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對於好的習俗便繼承下來,對於不好的陋俗就丟棄了。冬至這個「上墳掃墓」是紀念先人艱苦創業和「吃甜丸」是預示來年又獲豐收的習俗,自然就沿襲下來。

紹興冬至習俗
冬至是紹興民間一年中的大節,諺稱「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們一直是把它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的。《嘉泰會稽志》稱其節「大略如正旦而差簡」,且諸多事情皆以冬至為起點。農歷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後106天為准,謂「冬至百六是清明」。《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為頭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記季節變化。民間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過冬,冬至月底,賣牛買被」,「冬前不結冰,冬後凍煞人」及「晴冬至爛年邊,雨冬至晴過年」之諺,以冬至遲早、晴雨佔一冬寒暖與年邊干濕。是日,民間必家家團聚宴飲,一如除夕吃年夜飯之俗。
紹興民間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廟里去祭祖,謂「做冬至」。一般於冬至前剪紙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稱「送寒衣」。祭祀之後,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懷念亡者,又聯絡感情。紹興、新昌等縣的習俗,多於是日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
冬至又稱「長至」,一年中,此日夜晚為時最長,故民間有「困覺要困冬至夜」之說,謂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夢天天。
舊時,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白,紹興人愛在冬至日前後將一年中的吃飯米預先舂好,謂之「冬舂米」,一來因為過了冬至,再個把月時間就「著春」了,家事將興,人人須忙於備耕,無暇再去舂米;二來因為春氣一動,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時的堅實,冬舂米可免米粒易碎而多粞,減少糧食的損耗。
紹興人家中釀酒,一般都愛在冬至前下缸,稱為「冬釀酒」,釀成後香氣撲鼻,特別誘人,加之此時的水還屬冬水,所釀之酒易於保藏,不會變質。此時還可以用特種技法釀成「酒窩酒」、「蜜殷勤」以饗老人,或作禮品饋贈親友。
餛飩 冬至夜,紹興民間還有「生火熜」習俗,畚隔夜火熜,裹入被內,謂至翌晨炭火不熄,可兆來年家事興旺發達。
舊時越中,無論男子婦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餛飩吃吃;而在夏至,則挨家挨戶都要吃一頓面條,謂之「冬至餛飩夏至面」。此俗流傳已久。但到底因何成俗,卻各有說法。或言至日最短,以餛飩形團而就節;夏至食麵,則用面(條)之長狀夏至之長晝。雖然後者可用壽慶吃面討長壽彩頭之俗進行印證,但畢竟無見於記載。晚清紹興學者范寅在《越諺·飲食》中說餛飩「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麵粉,冬至時食」,可見古代紹興還有甜味的餛飩。
是日,紹興民間忌諱甚多,忌說不吉利之語,忌吵罵滋事,忌打碎盤碗;婦女不歸寧,出嫁婦女務必於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娘家過夜;不許打罵孩子,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責罰,先生只能舉著戒尺警告說:「帳,給你記到明天再算!」。

泉州人「冬節不回家無祖」
中國天氣網每年農歷十一月中旬,約當公歷11月22日(或前、後一天),是冬至節,又稱冬節。冬至為24個節氣之一,特別為人們所重視,泉州人稱冬至為「冬節小年兜」,其重視程度似稍為遜色,但過節時同樣很隆重。

冬至應節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江浙一帶則吃湯圓和麻糍。蘇州人過冬至節所吃的湯圓,又稱「冬至團」,分為粉團和粉圓兩種,《清嘉錄》曰:「有餡而大者為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為粉圓,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節丸」,實際上就是《清嘉錄》所介紹的蘇州人應節食品粉圓。節日前夕,家家戶戶要「搓丸」。有紅、白兩色。「搓丸」手藝細巧,晉江深滬、石獅祥芝、惠安崇武的漁村婦女,搓丸速度快,質量好,粒粒小如魚目珠子,令人贊嘆不已,在搓冬節丸的同時,還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瓏的瓜果動物和金錠銀寶,以象徵興旺吉樣有財氣,俗稱「做雞母狗仔」。
泉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謁祖。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於餐後留下幾粒米丸,粘於門上,稱「敬門神」。泉州人吃丸,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著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但清嘉慶《惠安縣志. 風俗志》對冬節吃丸是這樣解釋的:「十一月,冬至,陽氣始萌,食米丸,乃粘丸於門。凡陽尚圓,陰尚方,五月陽始生,黍先谷而熟,而為角黍,以象陰,角,方也。冬至陽始生,則為米丸,以象陽,丸、圓也;各以其類象之。夏至不以為節,抑陰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葷素五味,入夜,又舉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餅菜。泉俗過年,一年中只有冬節、除夕和清明節要備辦嫩餅菜,據說都寓有「包金包銀」之意,旨在祈望家庭興旺發達。舊時如屬大宗望族者,還於是日開宗廟詞堂大門,舉行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的那次祭祖,合稱春冬二祭。祭儀十分嚴格,參加者虔敬至誠。
在惠安,冬節除祭祖外,還有一些清明節同樣的習俗,如可於是日前後十大內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百無忌諱。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節氣,有關的諺語也不少。如「吃冬節,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冬節過後,氣溫繼續下降,農活也很少,成了農閑季節,稱「上冬天」。而到了清明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農業生產上多忙於春耕春種,是農民最勞累階段,所以謂之「入苦坑」。但農閑不忘農忙,諺語又及時提醒農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過後106天就是清明,應該及早准備農耕之事。此外,還有「干冬節,濕年兜」。「冬至在月頭,嚴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嚴寒正二月」。「冬至前,米價長,貧兒受長養;冬至前,米價落,貧兒轉蕭索」,等等。

泉州部分山區的風俗是冬至掃墓
清明是眾所周知的掃墓時節,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區部分地方並不是清明掃墓的,而是在冬至。這一風俗究竟流傳了多久,這里有什麼樣的謎團呢?

安溪長坑:為避農忙
安溪縣博物館黃炯然先生說,安溪大部分人家,都是在清明掃墓,與泉州大多地方無異,倒是安溪長坑較為特殊,是在冬至掃墓。而且在長坑還有一奇特的風俗,若有人過世,先抬去山上,稱為「寄山」,當天不哭,而要選一天日子才哭的。
經過文博工作人員調查,長坑冬至掃墓原因很簡單——避開春耕大忙時。
長坑原來的老書記王新春說,清明時節,長坑霧氣很重,土地濕潤,常是陰雨連綿,加上地僻山高,山路不好走,又逢春耕大忙,遂改清明祭掃為冬至祭掃,這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至於這一習俗從何時開始,早已無從考證。

台灣冬至習俗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7、衢州即將消失的民俗文化

衢州地處閩、浙、贛、皖交界之處,從雕刻建築、飲食習慣到地方曲藝、民情風俗均深受周邊地域文化的影響。在對吳越文化、徽派文化以及福建的八閩文化和客家文化等諸多文化因素兼容並蓄的基礎之上,衢州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衢州地方文化。
衢州歷史悠久,人文豐富。古為百越之地,至今還有畲族留居於此。本區域以漢民為主,衢州本地人基本和大多數漢民的習俗一樣,重要的還是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原、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此外衢州人還過立夏、冬至、六月年、麻糍等節日。
春節通常除了年夜佳餚要准備外,通常還准備年糕、發糕、清明果,八寶菜、江山糕、索麵、凍米糖和粽子。粽子在衢州不僅是端午的節日必備,也是過年的常備,各地還略有不同,龍遊人愛發糕,江山人喜粽子,常山人好做索麵。而年夜守歲是主要的內容,通常是要到12點才放鞭炮來辭舊迎新的!壓歲錢還是小朋友少不了的最愛。
元宵除觀燈外,通常要耍龍燈。
清明節要做的是清明果,一種以米粉為原料的大餃子。這個節日要掃墓。
端午除了粽子,甜酒釀則是這個節日的主飲,另外還有茶食等零嘴食品,五花八門花樣不少。端午是衢州人頗為重要的節日,故時衢州的小孩還都要穿肚兜帶斗笠,這就是由一個典故《王志斬蛟》所帶來的習俗。
立夏時值農忙,衢州農俗有吃麥餅、燒餅、油條的習俗,這一天不可少的菜色是莧菜,正當時的上時菜。
七夕這個節在衢州並不重要,但還是有的地方是要過的,相對來說後面的節日那就是要緊的多了!
七月半也稱鬼節,期間有不少地方的習俗要做醅糕,不同地方不同的過法,過七月半(中元節)一定要掃墓。
中秋節,月餅是食品中的重頭,在衢州原本不是以廣式月餅受歡迎,在衢州的農村現在仍有烤蘇式月餅、徽式月餅的民俗,其中以杜澤桂花月餅最為特色,其為空心月餅,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地風味的容入,本地民風正被慢慢的淡化! 重陽節多要登高,爬山自然是少不了,飲酒也是個內容,而各地要做麻糍也許就和秋收聯繫上了。
冬至在衢州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老衢州口中都有「冬至大如年」或「冬至當於年」的說法,這一天還有「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的俗語。
在衢州農村北鄉的姚家等,農村裡還有過六月年的習慣,這還有典故,通常是農歷的六月十五六號。這個年要將軍掛門,以避瘟神。
此外江山有專門的麻糍節,用以慶賀一年的豐收,這個節日類似於廟會,要舉行近一個月,從縣城到各地鄉里抬著五穀神和城隍爺遊走。
過完八月中秋衢州農村裡就開始廟會,衢州人俗稱「趕會」從農歷八月二十六高家會到九月杜澤會、蓮花會等,類似於江山人的麻糍節,家家戶戶要包粽子,清明果接待客人,廟會趕到哪,哪裡就熱鬧,哪裡就有的吃,這樣還引來了不少專門趕會商家。
服裝:故時的衢州人還有圍湯布的習慣,一塊湯布圍在腰間即當得腰帶又當得毛巾。通過湯布還能分出人來,東鄉人是白湯布,北鄉人是藍湯布等。
藝術:(1)石雕 (2)木雕 (3)磚雕(4)徽式建築

8、請教一下安溪長坑那邊的婚嫁風俗~

訂婚: 1.雙方父母見面協商訂婚事宜,主要是訂下黃歷和男方的聘禮多少。目前比較大眾化的是10.8萬,但主要視雙方經濟條件而定。所收禮金按經濟條件情況返還,如果女方條件一般如果收88888的話返還給男方38888-58888不等。如果女方條件不錯,就直接收下全部禮金並購置一輛轎車給男方。 2.到訂婚日之前肯定還有大把的時間的,在這段時間里就是要添置兩人訂婚所需要的東西,我們以男方給女方的東西開始。 (1)金飾一套。包括耳環,手鐲,(腳鏈),項鏈,對戒一對,鑽戒一枚(鑽戒現在大概價格買到15000左右就可以了,其實也可以去金器店買裸鑽選擇自己喜歡的式樣打造價格相差很大,大約可以節約35%,註:前提先問過家長,有些家長喜歡買24K的純金覺得可以保值,年輕人就不喜歡了覺得土氣)。 (2)喜糖。包括糖金杏一對。溫州喜糖分大小,所有女方所需要的喜糖全部男方負責包括喜糖內的紅包(目前紅包50-100都有人放,視雙方條件跟喜糖的多少而定)。 (3)手錶。過去為對表,現在鑒於各種電子產品都有手錶的功能,只買一隻給女方也很多。價格視各自對款式的喜好和經濟條件而定,通常為一萬左右。 而女方要購買的東西為: (1)男方結婚訂婚時所穿的西裝一套,襯衫兩件,領帶兩條,鞋子兩雙(休閑跟皮鞋各一雙)休閑裝兩套,襪子一打,金器:手鏈和項鏈各一條(如果給伴郎的紅包少於580就需要再買條襯衫給伴郎)。(金器這個偶不知道,我那時也沒這么做) (2)碗碟一套有88件98件108件可以選擇,視情況購買。現在溫州的店主要集中在解放路、飛霞北路(本人是在解放北路鐵井欄對面的一家陶瓷店購買的,質量不錯,以後摔壞了還可以去原店配)。建議多跑幾家,多比較,不然各方開價差別不小。送碗也得挑個日子,溫州人有「穩當」一說,「穩」諧音溫州話的「碗」。現在市場的碗分骨質瓷和陶瓷,建議還是買陶瓷,耐高溫不易裂,而且還不像骨質瓷那樣日子久了容易積污垢。還有就是注意,最好買微波爐適用的,這點日後很實用。 (3)六樣分柑橘,糕點,棗子,桂圓,蓮子,花生。再把男方送的糖金杏回送一隻給男方(六樣在溫州有專門的店可買,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在西城路的菜市場附近就有一家,專門用臉盆和包裝紙包好,需提早一個禮拜左右的時間去預定)。 3.訂婚日:溫州人現在訂婚酒席分兩種,一種是中午女方家擺設酒席宴請男方的父母以及伴郎出席,晚上則由男方回請女方。另一種就是雙方父母加上至親好友一起於某酒店設宴訂婚。一般現在市區選擇後者的比較多,下午男方驅車盛裝至女方家中迎接女方及其父母,並給女方弟弟或者妹妹皮箱錢(皮箱錢所指的就是女方弟弟或者妹妹不讓姐姐出嫁拉著皮箱不肯走,你要給他錢他才肯放人,上輩人這么解釋的,還有就是女方要是獨生子女,就給女方的媽媽)。關於皮箱錢,也有是在結婚日給的。皮箱錢大概在5800-10800不等。到酒店後給雙方父母敬茶,向親朋好友敬酒以見證你們的愛情(反正一個字。喝~~~) 結婚: 1.決定下結婚的日子後就要開始去預定酒店布置酒席了,現在好象要提前一年預定酒席我暈,好日子大家都結婚啊。 然後就要先安個窩了,買房子和裝潢當然是男方負責的,裝潢就起碼要2個月了,一般在訂婚之後開始裝潢。裝潢好後房間內的傢具由男方購買以外其他的所有一切都是由女方負責打扮,所有帶插頭的,裝飾的東西還有廚房的櫥櫃以及床上用品都有女方搞定。 2.拍婚紗照。要挑選好時間, 3月份是拍婚紗照最好的時間,天氣好,風景好。要早點去預定,因為好時間大家都搶著去的。現在溫州的3W、古攝影、時尚春天、中天私人攝影坊(最近剛聽說)都不錯,一改薇薇新娘等千篇一律的風格。最好趁做活動的時候去預定,送的東西多,價格也會相對便宜。拍照時建議還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不要輕易聽信化妝師的建議,他們都是帶有利益的,一般沒什麼好推薦。還有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選影樓時弄清楚入冊照片數(一般是50張,有些是40張的就太少了)和每增加一張的單價,這個各個影樓差別還是很大的,高的要50一張,少的30,最後造成總價的差別還是不小的。 3.婚紗。現在很多人都是買婚紗,有時間這也是好的,畢竟去蘇州上海買來的要便宜很多,但要注意一點,蘇州的質量一般都不大好。還有就是去一趟路費開銷也不少,比較一下,租和買到底哪樣合算。租的話溫州現在的幾家店分布是這樣的:像百老匯、嫁衣工坊的一些租金很貴,嫁衣工坊有幾件相當獨特,就是價錢貴,好看晚禮服一般也要三千多,三件加加起來超萬是肯定的。百老匯的一些一件就要上萬。就穿一個晚上,這么貴,錢花得實在太冤枉。感覺柴橋巷有一家夢宮場嫁衣還不錯,價格實惠,東西也比較精. 3.結婚那天敬酒程序自己不必擔心,禮儀公司攝像的人對這些套路一清二楚,他會邊拍邊指導你怎麼敬酒的,只要照著做就好了。 4.女方給男方家人的禮物。 (1)地瓜爺地瓜娘。給地瓜爺和地瓜婆都得買禮物。我當初正值夏天,就給地瓜爺買了件鱷魚的T恤,給地瓜娘買了條項鏈。給地瓜爺地瓜娘都要買一雙鞋子,尤其是地瓜娘,還得在鞋子里放雙襪子,「鞋襪」諧音溫州話的「閑摸」,就是她在閑暇時能夠幫你打理打理家務。 (2)地瓜娘的兄弟姐妹也就是男方的舅舅阿姨。通常是每人買一條被子或被套之類的床上用品,價錢通常在兩三百元。 (3)男方的親兄弟姐妹。有哥哥弟弟的通常是買件襯衫或其他衣服。有姐妹的通常是戒指或是項鏈。還有兄弟姐妹的配偶視同兄弟或姐妹。 5.結婚前幾天的准備。 (1)攝影租車禮花,不過這些到關系不到現在滿大街的禮儀公司有全包的。 (2)司儀。請不請就看個人喜好,總覺得你酒席多的話司儀又搞半天你忙到晚上12點也別想好,你等的了人家也等不了啊。司儀請得好的話還可以,萬一水平太差或其他什麼的,反而會破壞了婚禮氣氛。 (3)預定化妝師。 4.結婚前晚新娘去做個美容去個角質就行了,如果有跟裝妝的話,結婚當日就不用起那麼早了,現在美容師都是直接上門來的9點多起來去做個頭發做指甲然後吃飯,中午這頓後下一頓可是要到第二天的中飯啊,這里要提醒大家還是要吃飽啊,呵呵。。。然後到一點多化妝師到家穿上婚紗,披上披肩,化妝和發型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多。這里要提醒的是,要注意提前電話通知化妝師自己的婚紗是什麼顏色和風格的,這樣便於她會准備相同顏色和風格的頭飾。 男方也是差不多吧,沒女的那麼麻煩,4點鍾的時候新郎和伴郎就要出發到女方家中去接新娘了(現在是越來越早了,因為現在酒店一般有多對新人同時結婚,早到的風水好,為了搶風水,現在新娘都很早到,而不像過去那樣客人等新娘了),到了新娘家後伴娘就會想些花招為難新郎,最後當然也是紅包搞定才開門,(紅包是50塊左右,溫州這邊是九個伴娘,加新娘正好一桌)然後就是九個伴娘加新娘所有的男方親戚隨車一起到新房。這里講下車,溫州這邊是租車,香煙是一定要遞的,否則有些不好的司機就會故意開快開慢,這樣就不成隊行,錄象拍起來就不太好看。然後到新房裡就是敬茶和湯圓排錄象,還有一定記住敬東西時的長輩次序,否則就會被人說閑話了。 接下來就是又一路車開到酒店,然後就是舞獅子,然後給紅包(紅包是1人10塊,總共60)。接下來就是有些伴郎會拿那種噴噴綵帶來狂噴新人和伴娘。建議新娘把頭紗放下來,而伴娘建議准備件有帽子的舊衣服,進去前先把帽子戴好,呵呵。最後一關當然是敬酒,這個是最重要,當然也是因人而異,大家各自發揮,在此也免了,還要注意中間新娘要換婚紗和發型。還要注意下的就是溫州現在是男方送給女方4桌酒席包括紅包,多出來的酒席就是女放自己負責了,而紅包當然是由各自的家長收。

9、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

冬至(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清代,有的旗人為了消災祈福。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殺豬祭天。順便祭「祖宗桿子」(系兩、三丈高的旗桿,頂端為葫蘆形,稍下為「刁斗」,斗下懸旗,代表祖先)。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余」。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遊的,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一起聚餐、餐飲。燕俗則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無此舉。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濕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九九消寒圖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此外,還有採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西施浣紗 蘇州人過冬至——吃混沌憶西施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後裔,曾承襲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考究,延續著淵遠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
在古城蘇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內,冬釀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釀造一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
「老蘇州」們回到家,桌上擺好的「圓夜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牲禽,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鏈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餘」(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著姑蘇傳統節慶的喜氣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區盛產稻米,用糯米粉製成各種糕團更是當地頗具特色和最常見的點心。圓圓的冬至團更是席間的必備點心,據說在蘇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團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團子,六月二十四謝灶團,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卜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點心,新一年又來臨。
據說,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是廣泛流傳於吳地的民間俗語。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啟動大進補,也形成了秋後食羊肉的最高峰。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興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書羊肉店的老闆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賣出八隻羊,對食者而言,無論是燒、燜、燉、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補身體,實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羊肉粉湯 寧夏:冬至吃「頭腦」
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一天給羊肉粉湯叫了個古怪的名字——「頭腦」。
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凈、熬湯,熬好後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干後放姜、蔥、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後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後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調和面、精鹽、醬油;肉爛以後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節,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餃子,就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泡著粉湯吃。羊肉粉湯黃蘿卜餡餃子,對銀川人來說是司空見慣的飯食,外地人一吃卻贊不絕口。在外地很少見這樣香辣可口的餃子,這也算是銀川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吧。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這是冬至一首兒歌。
《八閩通志·興化府風俗·冬至》載:「前期糯米為丸,是日早熟,而薦之於祖考。」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一夜,莆俗叫「冬至暝」。這天傍晚,家家廳堂上紅燭通明,燈光如晝,寓意事業輝煌。桌上以紅柑為「果岳」(即是把紅柑堆疊成小山嶽狀,故名)。紅柑的最頂層插上「三春」(即民間剪紙者用紅紙剪成福祿壽的紙花)一支,用紅紙條封腰的箸子一副(十雙)和生薑、板糖各一塊,一家人洗手面,家長點燭上香,放了鞭炮,開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當年有新婚的,則是搓紅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會更紅火。這時,女的穿上紅衫,在燈光下分外耀目,孩子們笑口開顏,天真活潑。大家一齊圍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們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躍躍欲試」。主婦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圓坯,然後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興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寶、聚寶盆;有的在捏小狗、小豬,取「運氣好,狗仔銜元寶」及「做狗,做豬,做元寶」的俗諺,寓有「財源廣進、六畜興旺」的意思。孩子們對小狗、小豬最有興趣,歡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媽媽、奶奶都在做豬!」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來。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鵲丸」(俗叫「客鳥丸」)。孩子們搓來搓去總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長長的,連他自己也覺得好笑起來。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愛。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撿起來,吹去沾上的灰塵,不然的話,今後會長得丑。其意是在教育兒童從小就要愛惜糧食。「搓丸」畢,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蓋子,擺在「灶公」灶前過夜。
冬至的夜最長,而孩子們愛吃「丸子湯」,睡不著,天未亮,就吵著媽媽要吃「丸子湯」,故有「愛吃丸子湯,盼啊天未光」的童謠。主婦把「丸子」倒進鍋里,和生薑、板糖(姜、糖能祛寒開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熱的「甜丸子湯」。把它祭祖後,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門框之上,以祀「門丞戶尉」,保一家平安。還要把「(飼)喜鵲丸」丟在屋頂(一般是12粒,閏年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鵲來爭食時,雜訊嘩然,俗叫「報喜」,寓意五福臨門。
冬至早,一家人帶著「丸子」、水果、香燭、紙錢等上山祭掃祖墓。因為冬至節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掃墓節,所以掃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陽兩節的為多,寓慎終追遠之意。
潮汕冬至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五日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據《辭海》載:「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潮汕地區民間一個大節日,有「小過年」之俗稱。
潮汕各市縣冬至之習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等習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此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但這個習俗還包含著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後,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米缸等處。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相傳有兩個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一樣。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一是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穀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為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後來,因為有一個貪心的人,把田裡的五穀全收割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後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後搬進人家屋內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為害了。成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俗畢竟行不久,它不僅不衛生,而且有損美觀和十分浪費,也就自然消亡了。而這個「吃甜九」的習俗則一直流傳至今。
上墳掃墓:這是冬至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於上山野餐。
潮汕還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的俗諺。據王琳乾先生的《汕頭舊俗談》載:「人們對此有二種解釋:一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說此俗諺是出自犯人。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潮汕習俗,是潮汕文化的一個內容。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對於好的習俗便繼承下來,對於不好的陋俗就丟棄了。冬至這個「上墳掃墓」是紀念先人艱苦創業和「吃甜丸」是預示來年又獲豐收的習俗,自然就沿襲下來。
紹興冬至習俗
冬至是紹興民間一年中的大節,諺稱「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們一直是把它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的。《嘉泰會稽志》稱其節「大略如正旦而差簡」,且諸多事情皆以冬至為起點。農歷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後106天為准,謂「冬至百六是清明」。《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為頭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記季節變化。民間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過冬,冬至月底,賣牛買被」,「冬前不結冰,冬後凍煞人」及「晴冬至爛年邊,雨冬至晴過年」之諺,以冬至遲早、晴雨佔一冬寒暖與年邊干濕。是日,民間必家家團聚宴飲,一如除夕吃年夜飯之俗。
紹興民間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廟里去祭祖,謂「做冬至」。一般於冬至前剪紙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稱「送寒衣」。祭祀之後,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懷念亡者,又聯絡感情。紹興、新昌等縣的習俗,多於是日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
冬至又稱「長至」,一年中,此日夜晚為時最長,故民間有「困覺要困冬至夜」之說,謂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夢天天。
舊時,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白,紹興人愛在冬至日前後將一年中的吃飯米預先舂好,謂之「冬舂米」,一來因為過了冬至,再個把月時間就「著春」了,家事將興,人人須忙於備耕,無暇再去舂米;二來因為春氣一動,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時的堅實,冬舂米可免米粒易碎而多粞,減少糧食的損耗。
紹興人家中釀酒,一般都愛在冬至前下缸,稱為「冬釀酒」,釀成後香氣撲鼻,特別誘人,加之此時的水還屬冬水,所釀之酒易於保藏,不會變質。此時還可以用特種技法釀成「酒窩酒」、「蜜殷勤」以饗老人,或作禮品饋贈親友。

餛飩 冬至夜,紹興民間還有「生火熜」習俗,畚隔夜火熜,裹入被內,謂至翌晨炭火不熄,可兆來年家事興旺發達。
舊時越中,無論男子婦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餛飩吃吃;而在夏至,則挨家挨戶都要吃一頓面條,謂之「冬至餛飩夏至面」。此俗流傳已久。但到底因何成俗,卻各有說法。或言至日最短,以餛飩形團而就節;夏至食麵,則用面(條)之長狀夏至之長晝。雖然後者可用壽慶吃面討長壽彩頭之俗進行印證,但畢竟無見於記載。晚清紹興學者范寅在《越諺·飲食》中說餛飩「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麵粉,冬至時食」,可見古代紹興還有甜味的餛飩。
是日,紹興民間忌諱甚多,忌說不吉利之語,忌吵罵滋事,忌打碎盤碗;婦女不歸寧,出嫁婦女務必於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娘家過夜;不許打罵孩子,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責罰,先生只能舉著戒尺警告說:「帳,給你記到明天再算!」。
泉州人「冬節不回家無祖」
中國天氣網每年農歷十一月中旬,約當公歷11月22日(或前、後一天),是冬至節,又稱冬節。冬至為24個節氣之一,特別為人們所重視,泉州人稱冬至為「冬節小年兜」,其重視程度似稍為遜色,但過節時同樣很隆重。
冬至應節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江浙一帶則吃湯圓和麻糍。蘇州人過冬至節所吃的湯圓,又稱「冬至團」,分為粉團和粉圓兩種,《清嘉錄》曰:「有餡而大者為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為粉圓,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節丸」,實際上就是《清嘉錄》所介紹的蘇州人應節食品粉圓。節日前夕,家家戶戶要「搓丸」。有紅、白兩色。「搓丸」手藝細巧,晉江深滬、石獅祥芝、惠安崇武的漁村婦女,搓丸速度快,質量好,粒粒小如魚目珠子,令人贊嘆不已,在搓冬節丸的同時,還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瓏的瓜果動物和金錠銀寶,以象徵興旺吉樣有財氣,俗稱「做雞母狗仔」。
泉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謁祖。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於餐後留下幾粒米丸,粘於門上,稱「敬門神」。泉州人吃丸,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著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但清嘉慶《惠安縣志. 風俗志》對冬節吃丸是這樣解釋的:「十一月,冬至,陽氣始萌,食米丸,乃粘丸於門。凡陽尚圓,陰尚方,五月陽始生,黍先谷而熟,而為角黍,以象陰,角,方也。冬至陽始生,則為米丸,以象陽,丸、圓也;各以其類象之。夏至不以為節,抑陰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葷素五味,入夜,又舉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餅菜。泉俗過年,一年中只有冬節、除夕和清明節要備辦嫩餅菜,據說都寓有「包金包銀」之意,旨在祈望家庭興旺發達。舊時如屬大宗望族者,還於是日開宗廟詞堂大門,舉行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的那次祭祖,合稱春冬二祭。祭儀十分嚴格,參加者虔敬至誠。
在惠安,冬節除祭祖外,還有一些清明節同樣的習俗,如可於是日前後十大內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百無忌諱。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節氣,有關的諺語也不少。如「吃冬節,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冬節過後,氣溫繼續下降,農活也很少,成了農閑季節,稱「上冬天」。而到了清明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農業生產上多忙於春耕春種,是農民最勞累階段,所以謂之「入苦坑」。但農閑不忘農忙,諺語又及時提醒農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過後106天就是清明,應該及早准備農耕之事。此外,還有「干冬節,濕年兜」。「冬至在月頭,嚴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嚴寒正二月」。「冬至前,米價長,貧兒受長養;冬至前,米價落,貧兒轉蕭索」,等等。
泉州部分山區的風俗是冬至掃墓
清明是眾所周知的掃墓時節,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區部分地方並不是清明掃墓的,而是在冬至。這一風俗究竟流傳了多久,這里有什麼樣的謎團呢?
安溪長坑:為避農忙
安溪縣博物館黃炯然先生說,安溪大部分人家,都是在清明掃墓,與泉州大多地方無異,倒是安溪長坑較為特殊,是在冬至掃墓。而且在長坑還有一奇特的風俗,若有人過世,先抬去山上,稱為「寄山」,當天不哭,而要選一天日子才哭的。
經過文博工作人員調查,長坑冬至掃墓原因很簡單——避開春耕大忙時。
長坑原來的老書記王新春說,清明時節,長坑霧氣很重,土地濕潤,常是陰雨連綿,加上地僻山高,山路不好走,又逢春耕大忙,遂改清明祭掃為冬至祭掃,這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至於這一習俗從何時開始,早已無從考證。
德化:受天氣和農務影響
永春方誌部門有關人士介紹,永春外半縣多為清明掃墓,而內半縣則有小部分人家也是在冬至掃墓。
德化情況更為驚人,知情者說,德化本地大多數人是在冬至掃墓的,如果在清明掃墓,那可能是從別處遷來的。德化這種情形又是怎麼回事呢?
德化縣地方誌辦公室許耀輝先生說,經分析可能有三種原因。一是每年清明前後多雨路不好走,冬至前後少雨路好走;二是清明前後逢農忙,冬至前後已秋收完成,時間較充裕。各家各戶往往有多穴祖墳,要知道,德化處於戴雲山區,大部分的祖墳都是分散在高山林中,一兩天恐怕無法祭完,怕誤了農活,選在冬至,時間上也就比較好安排了;三是古代農民糧食少,清明前後無法辦理「三牲」祭品,冬至前後,是秋收後糧食充足時。
記者另外還了解到,在惠安,冬至除祭祖外,也有一些清明節同樣的習俗,如可於是日前後十日內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百無忌諱

10、衢州有哪些風俗習慣?

畲鄉風情
男不肩水,女不扶犁 畲族大多居住山區,種植水稻、番薯為主,兼林業、茶葉、狩獵。畲族女子無纏足的習俗,和男子一樣下田上山。但俗例男子不挑水,不種菜;女子不扶犁不踩耙。現已無此講究。
牛三旦 小牛生下第三天,牛主要辦酒宴請本家、村鄰,分麻核給全村小孩。這天母牛要吃紅糖拌米飯,喝混有雞蛋、紅糖的黃酒。比俗今已消失。

花邊衣 女子服裝領、袖、右襟、褲管鑲花邊,衣袖、褲管大而短。新娘用手鐲、項圈、耳環等銀飾品,戴形似犬頭帽子。男子穿對襟衣、大管直筒褲。婚禮上腰系新娘親手織綵帶。不論男女,都用藍布綁腿。現穿民族服裝的已不多。

嘗新米 新谷上場,要請長輩嘗新。由年紀最大者吃第一口新米飯,用筷子把碗里米飯挑一點桌上,以示年年有餘,然後大家入席共餐。在此前,不準將新收稻穀置口中,甚至不得用嘴唇接觸。開鐮時,要割幾株稻頭、稻稈飼牛,讓牛嘗新。此俗今尚有。

草 案 過去大多住茅鋪,築泥為牆,蓋稻草、茅草,稱「草案」。分三間,中堂屋,靠牆處擺祖宗香案;右廚房;左卧室。卧室上部用竹為筋,抹泥巴成泥樓,稱有泥樓卧室為「土庫」。現已無住草案者。

火爐塘 灶門前挖一長坑,叫火爐塘,供烤火用,大/J艦家庭人口和社交需要定。天寒時待客、吃飯、對歌都圍坐火爐塘,故對來客要待其進廚房才致禮。除夕,要將一塊燒著的大柴根埋火爐塘熱灰中過夜,叫「煮過年豬」,柴根余火不能熄。此俗今廢。

祖 擔 系兩只竹箱,1隻裝本支始祖香爐、神器,另1隻裝布質彩繪「祖圖」1套;圖長20餘米,寬0.5米,繪畲族歷史連環回20多幅。祖擔為族中公有,不得私占。舉行祭祀儀式時必掛祖圖。

同姓通婚 貪族舊時不與異族通婚,內部凡同姓不同支者即可通婚;現在同支者在五代後也可結婚。男子入贅在意族不受歧視.舊時除童養媳外,還有「童養子」。民國時當地漢人偶有娶畲女為妻的,以女嫁畲民則無,現時通婚已不存禁忌。

對 歌 節日、喜慶場合徹夜歡唱,對歌系禮儀活動組成部分。嫁女,聘請女歌手與男方派來「赤郎」對唱,有勸酒歌、嫁女歌、姻緣歌等。若來善歌客人,襯里和來客性別不同之青年要來對歌。對歌前,大家要湊點錢給客人中的歌手,主人以夜點心招待大家。對歌內容有固定的歷史歌、故事歌等,也有用於互相詰難的傳統對答歌曲,更多即興編唱的。勞動、外出途中青年男女也對歌,隨編隨唱,稱『唱山歌。,有因此相愛的。祭祖、做功德要唱歌,內形有定例,但只唱不對。現在畲族人仍喜唱歌,但對歌在青年中已不流行。

秘 語 對來作客的同民族陌生人,要用秘語考察;如問」一行毛竹打幾來(一根毛竹剖幾片)?」來客姓藍,就應答「六來「.如姓雷、姓鍾.就回答「五來」。來客能對答,就待為上賓。外出者要學會秘語,並嚴守秘密:現在有些老者尚懂一些秘語。

問口餅 媒人去女方做媒,帶去糕點兩包叫「問口餅」。女方收下一包,表示願意考慮這門親事;女方到男方相親後退回問口餅,就表示不同意這門親事;未將問口拼退回,就基本定局了。
龍游沐塵畲族婚嫁過程的基本習俗

男女青年自由戀愛(過去由大人作主)確定後,要選擇吉日良辰娶親(一般是男婚女嫁)。

(一)、女方婚嫁

娶親當天,男方到女方娶親。有媒人、親家、赤郎二人(當門赤郎和赤郎子)、二位青年姑娘(接新娘)、抬花轎四人。赤郎用小籮筐挑上定新時禮單上規定的禮物:豬肉、雞、魚、香火禮——蹄胖、蠟燭、糖果、鞭炮、香煙、面條2—4斤、甘蔗兩根、布料一塊(叫老鼠尾,給新娘母親的)等等。當娶親人員快到新娘家時,以放鞭炮表示娶新人員即到,女方家也放鞭炮接到。

攔門:當男方娶親人員要進新娘家門時,女方男、女青年將大門半爿關上,不讓進去,唱著攔門山歌:「赤郎擔擔門前站,攔門都是我十娌,一雙紅包拿我手,紅包拿來就開你。大門好開又不開,香煙、喜糖要拿來,香煙、喜糖拿我手,糖、煙拿來就來開。紅包一雙又一雙,紅包還有五代雄,五代紅包拿我手,紅包拿齊開大門。」男方將准備好的紅包糖果、香煙一一送上,最後送上五個捆在一起的紅包(稱五代雄),方才打開大門,讓娶親人員進屋。

捉蚧(稱捉青蛙):女方青少年端上溫水讓娶親人員洗臉,每人洗完臉之後,面布橫攤在臉盤上,放上一個紅包。

交禮:媒人和親家向女方父親、娘舅等嫡親一一點清交代禮單規定的禮物,少一件或減少數量必須由親家補足。

借(釒隹又):女方姑娘把廚房一切用具都收藏起來,由男方當門赤郎向東家借用,借用具時赤郎要念借(釒隹又)口白,「上位親家親家母、祖公祖婆、伯公伯婆、叔公叔婆、阿姨舅母、隔壁鄰舍,借你四四方方一堵牆(灶頭),借你龍壙兩口(鐵鍋),鍋蓋一對。借你阿姨、舅母一樣好寶貝,火刀火石(火柴或打火機)借出來,借你金水桿、銀水缸,金桿流水銀缸裝,……感謝阿姨舅母幫我忙,早煮早吃,新郎新娘早拜堂。」

赤郎挑水:女方備好粽衣、笠帽讓赤郎子穿戴上,由青年姑娘陪同赤郎子挑水,待赤郎水挑到一定路程後,姑娘故意把泥沙丟在水桶內,水不幹凈,拖赤郎重新挑過。截赤郎反復多次增強了度親的熱鬧場面。
催親:宴請酒席酒菜上席一半左右,親家用小鞭炮催親三次(催親是催新娘早出娘門早上轎),第一次在門外放鞭炮,第二次在中堂放至門外,第三次從新娘房間放到門外。媒人和親家每放一次鞭炮,都得到理事面前作輯(意思請理事早料理新娘出娘門)。

娘哭嫁:理事(女方照料新娘出嫁做一些具體事務的人)把米篩放在中堂地上,篩內墊上紅紙,放上鏡子一面、尺一把、剪刀一把,由娘舅把新娘抱到米篩上,理事站在新娘旁邊,父母親、哥嫂、姐妹及嫡親站在周圍。首先,娘拉著新娘的手,邊唱山歌邊哭嫁,「今哺女嫁娘心痛,小時睡在娘床中,小時帶女不得大,大來總要結成雙。今哺嫁女娘心愁,小時跟娘睡一頭,小時帶女未自在,大來又嫁遠遙遙。做人媳婦莫嘴多,莫來無亂多嚕嗦,講好講壞都要想,家裡有活要多做。做人媳婦要真心,禮貌待人頂要緊,妯娌伯母都和好,家裡團結一條心。」然後,由理事點撥,讓新娘叫父母、娘舅、哥嫂、姐妹、嫡親到她家去玩,叫到一個給新娘一個紅包。(以示祝賀)

新娘上轎:由娘舅把新娘抱到轎上,起抬時新娘在門外滾出兩紅雞蛋,以示離開娘家。媒人和親家要一一向新娘的父母親、祖父母、伯父母、叔父母、哥嫂、姐妹等嫡親感謝、告別。
接大舅:新娘花轎抬出後,媒人和親家接大舅一同到男方赴宴,並將大舅裝好的糕餅包、香煙、紅包袋子幫助拎去,交給男方理客人員。

(二)、男方婚禮

新娘抬到路上,遇上有人攔路討喜糖,媒人或親家必須好事成雙分糖、分煙給所有人。(攔路山歌略)

新娘花轎將要抬到新郎家時,雙方放鞭炮接到。

喝紅糖茶:花轎抬進夫家,剛到門邊,新娘滾進兩紅雞蛋(表示新娘從娘家嫁到夫家),然後,由男方理事端上紅糖茶給新娘喝,便唱山歌,「新娘扮好上轎來,扛轎郎子扛過來,扛轎郎子扛到了,花轎小心息下來。花轎小心息下來,紅糖泡茶就端來,糖茶端來新娘食,食了糖茶下轎來。食了糖茶到廳堂,新郎扮好等拜堂,堂若拜好等傳代,蔴布袋子攤下來。蔴布袋子攤下來,代代傳到郎房內,代代傳到新郎房,新娘結子千萬歲」。

理事請新娘下轎,扶著新娘站在中廳,另一個理事陪新郎到中廳,舉行拜堂儀式。 (現在形式是新娘到夫家,未進門由理事扶著新娘坐在板凳上換上夫家的新鞋,再進門舉行拜堂。拜堂時,男方父母親及女方大舅均迴避)

傳代:童男童女端上蠟燭火,照新郎新娘傳代,兩個理事把蔴袋鋪在地上,讓新娘新郎踩上進房,幾只蔴袋輪換使用,一直慢行到床邊。新娘新郎雙雙站立床邊,理事端上煮好的兩個雞蛋,給新娘新郎各人吃一口(表示同吃同住)。

敬酒:當宴請到一定時候,新娘新郎雙雙向客人敬酒二蠱。(意思一是向客人見面,二是表示謝意)

同房:宴請下席後,一般待客人稍退,碗盞收好,再由兩個理事請男方父母、祖父母站在中廳,新娘、新郎站在下邊,向長輩微笑鞠躬作輯(表示孝敬長輩),然後由理事將新娘新郎送入洞房,關上房門,從房邊放小鞭炮到門外。

送鞋:第二天早晨新娘給在場的客人泡上一杯白糖茶,對夫家的父母各敬上一雙新鞋(以示新媳婦精明手巧),同時,父母親各以紅包還禮。

送大舅:新郎與新娘一同到娘家回門,先由新郎送大舅先走一步,直送到待大舅給紅包後,新郎才回家與新娘一同到娘家回門。

拜 師
舊時,曲藝藝人為了後繼有人,大多要收徒弟。在同一時間內,一般一師只帶一徒。拜師前須有「薦頭」(介紹人)推薦,首次見面得送見面禮。禮有大小,但至少得兩瓶酒,一隻豬頭,兩個包(糕點糖果類),一隻紅包。若師傅收下見面禮,表示願收下徒弟;若退還見面禮,表示拒絕接受。正式拜師,要訂立投師約(即文契,也稱契約、關書,內容一般為授徒時間、規矩等)。投師約須註明「薦頭」(介紹人)、「中央人」(見證人)、「擔保人」(保證人),也有三者由「薦頭」一人兼的。投師約得要家長簽名畫押方能生效。然後擇佳日,紅燭高燃,舉行拜師儀式,先拜「天地君親師」,再向師傅磕頭。磕頭前要講:「弟子×××,願拜恩師名下學藝為徒,尊師守規,至終不變……」。念畢磕頭拜師,遞上投師約。由徒弟家出資,設投師酒,酬謝師傅和所有參加儀式者。解放後,藝人拜師簡化,但也要舉行一定的拜師儀式,如徒弟家要擺一桌敬師酒,請來師傅及當地幹部和長輩,入席前,寫好拜師的投師約,並交上學藝費用,然後帶上口糧和日常用品、換洗衣物到師傅家開始學藝生涯。

投師學藝時間一般為三年(有學得快的,也可縮短出師時間,但正式出師為三年)。三年未滿時有能力演出的徒弟,收入全歸師傅(有的師傅也給徒弟零用錢)。拜師期間,不得轉師,白天徒弟須幫師傅到田間勞動,回來後幫著師娘做家務、帶孩子。大多是白天幹活,晚上學藝。師傅外出賣藝,徒弟挑著行李和道具。師傅演唱時,徒弟在一旁邊聽邊記。夏天徒弟得給師傅打扇子,冬天給師傅送熱茶,日常要給師傅點煙、洗衣服等。徒弟與師傅一起吃飯時不準發出聲音,要比師傅先吃完,即俗諺所說「師傅先吃飯,徒弟先放碗」。徒弟只能吃素食粗菜,即使管飯的東家開口請吃葷菜,徒弟也不能吃,只有師傅開口才可吃塊肥肉。收場時,徒弟要收拾好道具等,給師傅捧洗臉水、鋪好床及做其他瑣雜事。三年滿師後,有的須幫師(俗稱「半作」)三年。幫師三年是無償給師傅賣藝掙錢,所掙之錢全交師傅,再由師傅付給徒弟零用錢,最多也不能超過所賺之錢的一半。「半作」期滿,徒弟方可單獨操業賣藝謀生。也有學徒期滿,為師傅白白賣藝一個月,所賺的錢分文不留全交給師傅,就算出師了。從前的藝人大多不識字,學藝都得憑耳聽心記,直到把師傅肚裡的唱本都學到手。

出師要擺「滿師酒」,宴請酬謝師傅的教誨之恩。也有由師傅拿錢擺酒,宴請同行或地方上有名望的人,請他們給徒弟拉拉關系,鋪鋪路,今後演出時有個照應。

演 出
道情說唱,一般不舉行儀式,沒有像戲曲演出那樣的習俗,也不受場合和舞台限制,只要一張桌子,幾只凳子或一塊門板,兩頭一搭,藝人就登上落坐,稍比聽眾高出一頭就可。等聽眾入座,連擊數下漁鼓,待場內清靜後即開始演唱。演出開始先由藝人自報家門,作一簡單介紹,並講一些請聽眾多包涵之類的客套語,然後在開頭部分扼要介紹本場次演唱曲目內容,介紹時藝人亦以唱詞形式表達,俗稱「曲帽」。劇情介紹主要是為使聽眾能把握住劇情脈絡,在演唱過程中能聽懂;另外也是藝人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吊起大家胃口的慣用手法。

藝人唱正本前要先唱「灘頭戲」,唱得好不好,聽了「灘頭」就知道。

舊時,有的地方藝人進入一個村子,先要拜見本地紳董、族長。如遇師長或同行在本地演出,先要拜見師長,後拜同行,徵得他們的許可方可演唱。其規矩是「師長為大,先至者為大」。到一個地方演出,還要自編贊頌該地方風物和風土人情的曲目,在正式演唱前加唱。每年正月,在第一場開演前要祭拜祖師爺。各地祖師爺不同,可以自封,也有尊師傅的祖師爺為祖師爺的。

生產習俗
衢州地處浙西邊陲,無漁鹽之利,多以農為本,「食貧不輕改業」,民諺有雲:「衙門錢,一蓬煙;生意錢,六十年;種田錢,萬萬年。」生產習俗大多反映農村耕作。

婚 姻
訂親 舊時,婚姻重門第,講「門當戶對」,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均無自主權,形同買賣婚姻。

締結姻緣,先托媒人說合,求親都是男媒到女家相求,絕無女求男者.對待媒人必須以上賓之禮,備辦酒食,俗謂「親事成不成,酒水百廿瓶」。經雙方說合,再陪男的上女家「相親」,女方同意後,由父母或兄弟,也有由媒人或親人陪同姑娘到男方「望人家」。相親完畢,男方選擇吉日託人帶上禮物向女方討年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時)。「年庚帖」拿回後,要請算命瞎子「合八字」。八字不可相沖相剋,如「龍虎鬥」、「兩龍不同潭」、「雞兔不合籠」等均不宜配婚。男方也需將八字送到女方去合。八字相合,雙方父母同意婚事,即由男家擇日,將定親日期寫於龍鳳紅帖上,請媒人連同聘禮送到女家,稱為「定親」。女方回贈狀元花禮帽、糖果糕點等,也有的綉花袋一對,萬年青兩株,俗稱「回情」。定親後男女即視為夫妻,他人不得再上門求親。

迎娶 從定親到迎娶,少則半年多則三年,迎娶佳期稱「日子」,由算命先生按屬相八字確定。若婚期日子不利女家,可以退回重新擇日。成親前一兩日,男方派人到女家接運嫁妝,謂「發嫁妝」。各地嫁妝大同小異,一般有合歡被、對枕及櫃、箱、抽斗桌、方凳、腳桶、子孫桶、梳妝台等必備品。近年嫁妝多新舊結合。晚上,男家設宴「暖房」。成婚之日,男方發花轎迎親,新娘上轎前,母女都要啼哭,表示難分難舍,謂之「哭嫁」。江山一帶有新娘花轎上路,弟弟用雙手攀懸在轎杠上扛一段路,俗謂「吊轎杠」,也是表示不願別離之意。開化一帶「哭嫁」有「哭嫁詞」,如「望你到男方,水漲船高,腳踏樓梯步步高;手托蓮花朵朵開,蒂夫蒂妻,公婆歡喜;蒂夫上床,子孫滿堂;蒂夫上桌,銅錢滿地堵,……四季發財,元寶滾進來!」花轎到達新郎家由利市婆攙扶新娘,踩著地上輪番鋪墊的紅毯或麻袋而進,稱為「傳代」。接著拜堂成婚,晚上宴請賓客,宴畢鬧新房.婚後三日,由新郎偕新娘回娘家拜見岳父母,叫「回門」,當日返回。

1950年《婚姻法》頒布後,提倡婚姻自主,自由戀愛,文明結婚。舊俗的繁文縟節已漸減少。

婚俗 舊時,衢州各縣婚姻習俗大致相同。

童養媳,一般為家庭經濟不寬裕,人口過多,撫養艱難,怕女兒長大無力購辦嫁妝而給人作童養媳的,也有撿養或買養的,童養媳長大成婚時也舉行婚禮,若婚前男方夭折,童養媳當作女兒出嫁,也有的終身不嫁的。

入贅,俗稱「招親」。女方「招親」一般因家中沒有兄弟,入贅的男人多為家境貧寒、兄弟多、無力娶妻者,入贅女婿常受歧視,不能入譜,有「招親佬,三年不逃算好佬」之說。常山一帶招親時要寫招親字置於大門外的草坪或石頭上表示受村人監督。招親後如得罪村人,往往被趕出村。因此過去視入贅為畏途,今此俗已改,入贅者受法律保護。

換親,兩家因家境貧寒或關系融洽,親上加親,互娶對方女兒為媳婦,可以免送財禮,俗稱「寶換寶」。

改嫁,俗謂「二婚親」。寡婦一般要守孝三年才可再嫁,但被視為不光彩,沒有選擇丈夫的自由,須聽族人支配。娶寡婦者多為喪偶或無力娶妻的窮人。男方擇吉日夜間迎娶,寡婦坐「烏藤轎」或「藍藤轎」。建國後此俗已廢。

打喜,又叫「沖喜」。定親後,男子重病不起,經雙方商定提前完婚,由妹代兄拜堂。如男的死亡,女的即成寡婦。舊時還有同姓的不婚的習俗,今已廢除。

喪 禮
人死後多為土葬。舊時喪葬儀式復雜而繁瑣,而且有濃厚的迷信色彩。老人彌留之際,子女必須侍立左右,直至逝世,俗稱「送終」。瞑目時,燒草鞋、雨傘、包袱、香紙、錫箔,叫做「送盤纏」。將遺體置門板上,移至中堂或堂前右側,頭墊七塊瓦片,面蓋草紙,口含一枚紅紙包好的銅錢,腳後點一盞青油燈。同時差人帶一把雨傘往親友家報喪。到親友家,將雨傘頂朝上,豎於門檻上,親友接到凶訊,即備禮前往吊喪。女婿送壽桃、粽子、豬頭、全雞、全鵝;一般親友送香紙、壽被、輓聯、綢緞被面等。入殮,俗叫「落材」。殮棺前給死者梳洗更衣,然後由長子捧頭,女兒或女婿捧抱進棺材,放入木炭、石灰包,再將親友送來的「壽被」一一蓋上,並由女兒、媳婦報送者姓名,最後合棺,謂稱「封材」。

出殯儀式最為隆重,富裕人家,出殯前要請道士做三日天夜道場,超度死者,叫「做功德」。出殯日,要請有地位者宣讀祭文,焚燒神像,子女披麻戴孝,足穿草鞋,在孝堂拜見弔孝親友。出殯時,女婿舉墳頭傘、背紙錢袋前導。親友戴白帽、白兜、捧香隨後。一路鳴鑼擊鼓、吹嗩吶、散紙錢,直至墓地。棺材入土後,以磚為廓。晚上備「白事酒」宴請送喪親友,回贈每人毛巾一條,或白布五六尺,謂「謝孝」。建國後,喪禮的封建迷信內容大多廢除,葬儀從簡,一般以送花圈,佩黑紗、小白花,舉行追悼會表示哀悼。1979年後,城鎮逐漸通行火化,農村仍以土葬為主。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