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浦風俗
1、水燈的中國海燈節
海燈寄託了漁民們對好年景的企盼。
農歷正月十三。每年這一天,旅順龍王塘鎮的漁民們都歡聚在海邊,張燈結綵,載歌載舞。入夜時分,漁民們按照慣例,舉行了隆重的放海燈儀式。絢麗的焰火,精緻的海燈,把天空和海面映照得絢麗多姿。
寧波市漁港石浦有個民間節日——放海燈。海燈又稱水燈,農歷7月15日放海燈是流傳於我縣沿海漁村的一項民俗文化活動,石浦港東門尤為盛行。
農歷7月15日,俗稱「鬼」節,據說一年之中只有這一天,「鬼」才 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出來活動。不少偏僻地地方現在還有在「鬼」節祭祀的風俗。祭祀的形式大同小異,無非是擺桌菜,上香點蠟燭燒紙錢,嘴裡念叨上幾句祝願先人的話,完了全家美美地吃上一頓。這風俗道了海港確演化出了新的內容。沿海漁民為了讓死於海事的親人(即海鬼)盡情歡娛和享用,便家家戶戶紮起各色海燈。
傳說,農歷七月是地獄鬼門洞開的日子,這些日子裡,鬼可以四處游盪,更可以探親訪友。要是鍾馗在這些日子撞見了小鬼們,也只好放過一馬了,因為這是法定的鬼的節假日。不過,現在百姓心裡早就明白,這一天的天與昨天和後天的天沒有什麼差別,圖的只是一種內心的安慰,一種鬧猛的氣氛。這里一些漁村的百姓,當日歷一翻到七月初,便各顯神通,開始扎制各式彩燈,抓住良機來體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手藝。
海燈有的用絹做,但大多是用紙。有蝦燈、魚燈、蛤蜊燈、蟹燈、荷花燈、海星燈、六角燈、八角燈、寶蓮燈,以及各種和諧的幾何形狀的燈,沒有固定模式。只要做得漂亮,什麼色彩、形狀都可以,但海生生物形狀的燈是必須有的。
燈載著做燈人和漁家的希望與祝願,順著潮流飄向只有它自己清楚的地方。當海燈漸漸遠去,人們也漸漸散了。散去的人掛著一臉的開心和滿腦子的愉悅,披著星光踏著月色往回走。 揭西縣五經富鎮,民間流傳著一種放水燈的風俗。風俗始於清代康熙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五經富人放水燈無規定時間。舊時鄉民修孤骨,或有錢人死了,七日喪後放水燈,藉此祈求神佛保佑、禳災獲福、庇佑兒孫,甚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舉五經富1942年一次放水燈為例。五經富鍋廠村,一位105歲的汪氏老太婆逝世。在龍江河上游、龍頸口的馬腰潭舉行放水燈儀式。子民們請來僧人,在潭畔開闊處擺開道場,僧人念經畢,子民們托著水燈,列隊下水至膝蓋處。將燈放下水去慢慢推出。讓水燈隨波逐流而去,祈求大慈大悲佛祖為小民消災消難,逢凶化吉。祖宗升天,蔭佑兒孫。同時,放出白鴿幾十隻。鑼鼓、大銃、爆竹齊鳴。霎時,各色水燈滿溪浮動,兩岸觀看的人活躍起來,特別是青年男女,紛紛下水撈「燈」,「燈」與「丁」同音,他們都希望,添丁生貴子。此時,歡笑聲,擊水聲混在一起,天上白鴿飛翔,江邊、水裡萬頭攢動。做父母的,做妻子的,都希望自己人撈得一個「丁」,此情此景可熱鬧極了。
放水燈有個神話故事。據說是來源於印度婆羅門教。從前有一對白色的烏鴉,築巢於喜馬拉雅大雪山近河的大樹上,一天雄鴉外出覓食,迷失歸途而不知去向,留在巢中的雌鴉正在孵著生下的五個蛋。不料刮來一陣狂風,把孵蛋的雌鴉吹落樹下,當風停後,雌鴉折回原地,盤旋再三,不見巢和蛋,於是極度傷心,日夜為五個蛋悲號,結果悲戚而死。迨後,已轉世為大梵天王-----印度國人視其為造物主。至於五個鴉蛋呢?被母雞、母水獺、母牛、母鹿、母獅子各銜去一個後孵化,誕生的都非鴉而是人。此後,各成為婆羅門的至尊。他們各自長大成人後均要求出家為僧,在大雪山中隱居潛形。一天他們相遇於路上,寒暄後,獲悉均屬失去父母者,於是各自祈禱,以見生身父母為最大願望。禱畢,大梵天王遂化身白鴉出現在五僧人跟前,陳述一切經過,並告訴他們:如果它們想見生身慈親時,可在每年12月月圓之夜,用紗線連結蕉葉製成蓮花碗型,中間插上香、點上燭,放入河中,便可漂流到你想見的慈親那裡去了。於是放水燈就成了當地的風俗。自佛教傳入我國後,這種風俗也漸漸在我國流傳開來。
解放後,隨著人們思想覺悟的提高,這種放水燈的陋俗也隨之結束了。 我國一些地方在農歷七月十五,即傳統的「中元節」有放流水燈祭親人的習俗。而在百島洞頭,過去放流水燈的時間卻是在農歷的七月二十九,其用意也與祭親大相脛庭。
農歷七月二十九,是傳說中地藏王(鬼王)的誕辰日,也是所謂的「鬼門關」即將關閉,所有外出的「鬼魂」都必須返回陰曹的最後時限。為保村嶴四境平安,漁民們便在當夜將供品擺在村口灘頭進行「布施」,焚燒印有衣褲圖案的冥紙,放流點亮的水燈,讓那些「孤魂野鬼」與水燈一起,順著潮流漂到遠洋外海。
洞頭放流水燈的習俗是從閩南傳入的,已有二三百年歷史。水燈的製作和使用方法很簡便:把彩色的油光紙裁為7cm×10cm大小,折糊成小碗(閩南語叫「甌」)形狀;用菜油浸透的毛邊紙捻搓成上尖下大形似錐狀的燈芯,粘貼在小碗當中;然後把小碗依次排列在一塊塊薄木板上。入夜退潮時分,點燃燈芯,放木板下水,水燈趁著潮流漂出海口,漸漸遠去。放流時,燈多,人更多,過去有的地方還搞祭禱,場面頗為壯觀。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因破除迷信,摒棄陋習,漁民們不再於七月二十九放水燈了。不過,農歷七月正是洞頭洋海蜇生產季節,有的地方便把水燈改叫海蜇燈,選風微浪靜時在港口漂放。以後,隨著海蜇資源的衰退,這種活動也漸趨式微了。
90年代以後,洞頭縣文化部門致力於海島特色文化建設,發掘、揚棄海島傳統習俗。為繁榮漁村文化,把水燈作為漁村文娛活動———大型漁村燈會的一個項目加以重新包裝,並賦予它嶄新的含義。活動時間改在每年的元宵節,當晚舉辦的海島民俗燈會表演中,龍燈、魚燈、馬燈、空明燈、水燈各顯神通。在碼頭海灘,岸上龍燈魚燈馬燈穿梭騰躍;天上空明燈乘風冉冉升起;海上水燈成片成簇漂浮。紅的、黃的、白的……各色水燈在亮光下熠熠生輝,匯成彩色的燈之海洋。鑼鼓聲鞭炮聲伴和著男女老少的歡笑聲,沸騰了整個漁村。置身其間,令人贊嘆海島民俗文化的絢麗多彩。浙江電視台曾專程上島,拍錄了燈會的專題片。
近幾年,水燈的使用方法也改進了,不再排列在木板上,而是置放在竹篩子里,用時只要把竹篩在水上一捺,海水從篩孔湧上,順流把水燈帶走,更加便捷了。
水燈,從驅鬼保平安到祈祝海產豐收,直到演變成為如今賞心悅目歡度良宵的文娛活動項目,見證著海島漁村的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海島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2、求農歷三月習俗民俗
農歷三月,一年中的第三個月份。
三月又叫季春、桃月、桐月、蠶月
三月初三,上巳節;
三月十五,苗族姐妹節;
三月廿三,天後娘娘(即媽祖)誕辰。三月(8張)
媽祖誕辰
農歷3月23日為媽祖誕辰日,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居民信奉的水神。
媽祖,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還立天妃神位供奉。
天後天妃天上聖母媽祖真名林默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苗族姐妹節
節日這天,婦女們都要吃一種用五顏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姐妹飯」,互相贈送禮物,以示吉祥.。 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節日里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和「遊方」活動。
三月三節日習俗
漢族
安徽舒城、霍山吃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臘肉、香蒜等
(二) 製法:
1、將新鮮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團,然後用木棍將蒿子的汁水敲打盡;
2、將臘肉切成小方塊,先放在鍋里炒,臘肉出油時,將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進鍋里拌勻,添適量涼水燜一會盛起;
3、將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狀,要薄厚均勻,做好後放入鍋內加蓋,小火炕,約15分鍾左右即可。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為舒城、霍山獨有,傳說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傳說故事:「鬼節」與蒿子粑粑
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沒有現在這樣的森嚴,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陽間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陰間看看,方便得就象走親戚一樣。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繁榮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游盪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數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我們為那些魂魄不歸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念經畫符招魂。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間了。
因此,農歷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鬼節」前夕,人們都擁到廟里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人間濃烈的香火,直沖到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前。
觀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間燒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托夢給一個老奶奶:「我是南海觀音菩薩,知道人間有難,特來拯救你們。我增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無恙。」老奶奶一覺醒來,手裡果然拿著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細一看,跟地里長的青蒿一樣。她把觀音菩薩托夢贈草的事告訴鄉親,大家都很歡喜,忙到地里去採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說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關。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婦女就成群結隊到山間地里採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現在,舒城、霍山民間還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呢。
薺菜煮雞蛋[1]
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
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口味新調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地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不僅是佳餚一碟,更是靈葯一方。「薺菜,別名地菜、護生草、雞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葯。在中葯里,薺菜的葯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
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是一道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每到三月三這天,薺菜便長莖開花,婦女都會採摘來插在發際。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濕、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 薺菜(串心草)以及歌會等活動。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的詩句。宋代歐陽修也在一首詞中寫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這些都說明,三月三的習俗,唐宋時期仍在盛行。同時這個節日也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女兒節。
漢族女孩在這一天過女兒節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采鼠麹(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灣府志》),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慶忠縣等地有「三月會」,舉行紀念抗敵將領巴蔓子的盛大活動,是日,群眾抬巴蔓子的偶像繞城遊行,後跟社火隊,玩龍燈、舞獅子,家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熱鬧非凡。
在英德市英紅鎮華僑聚居區域,婦女會在三月三當天收集艾草、薴麻、路邊青等多種植物的葉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據說能去百病。
壯族
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侗族
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家傳說,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族三月三,節期為五天。每逢農歷三月初一,家家戶戶便開始准備。
初二,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采來滿監蔥蒜,在泉邊用水洗凈。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里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一群穿著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夥子們當眾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贊嘆聲,小夥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討不到籃子的小夥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後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尋覓知音,一直唱到天亮。這天中午,人們集中在寨中心的場地上歡歌狂舞。
三月初四還要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初五下午要為前來觀看的鄰近村寨的客人舉行歡送儀式。
瑤族
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相傳在很久以前,野獸經常出入瑤族村寨傷人、損壞莊稼,為了保衛家園,寨子的民族英雄盤古率勇士上山守獵、捕殺猛獸,盤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頂破服部而當場死亡,那天正是農歷的三月初三,為了記念民族英雄盤古,瑤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位記念盤古的日子,取名為「三月三」又名「乾巴節」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守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並且烤成乾巴帶回家裡。婦女們上山採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後染成紅、黃、藍、紫四種顏色的糯米飯用於敬獻盤古,年復一年,一直傳到今天。過去「三月三」,瑤族人民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一天,以祭奠盤古,即婦女們休息做針線活、男人們讀經書、喝酒、娛樂、姑娘和小夥子們卻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縱林里對歌、談情說愛、玩耍。
布依族
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傳說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後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經過反復觀察,他認為地蠶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馬」。為避免幼苗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祀都不靈驗。後來,他在春播時炒包穀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遠近的布依人家。
此後,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於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用炒包穀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讓五穀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並把包穀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溫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著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游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著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說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此日有條狗請客的習俗。
貴州安龍縣部分布依族傳說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
人們為避免山神放出蝗蟲傷害莊稼,確保農業豐收,舊有掃寨祭山神的習俗。「三月三」這天,人們到村寨山神壇前擺設雄雞、刀頭等供品,還要殺一頭狗,將血灑在紙旗、紙馬和寨子進出要道口的石頭上,然後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員攜帶淋有狗血的紙旗,紙馬到各家各戶掃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門口要設置一張長凳,凳上擺一隻裝滿清水的「水碗」和一隻裝有瓦礫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門口咒念「魔經」,打幾個「農陽卦」,再將瓦礫石粒向這家房屋內亂撒,將水碗的水四處亂潑,掀翻大門前的長凳,扣起水碗,意為掃除了魔鬼。最後,給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紙旗、佳上紙馬,另赴他家去掃。村寨住戶都輪掃完畢,「老魔公」口到神壇,將收掃的妖魔鬼怪集中鎮壓於神靈之前,然後全寨男人於神壇處就地會餐,稱為「陪神吃飯」。
該縣德卧鎮稱「三月三」為「趕毛杉樹」,又叫「毛杉樹歌節」,為期三天,聚會者達數萬之眾。雲南羅平八達河一帶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對調的節日。這天,男女老少來到河邊聽青年們唱山歌,觀看孩子們比賽劃竹排、打水槍。有的人家還給孩子做花糯米飯分送到邊和寨旁;有的則用小花布口袋裝上雞蛋和各類食品,供玩耍和參加比賽活動的青少年吃。羅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則要在這三天中,舉行盛大的游山、對歌和交友活動。
方圓幾十里的各族青年,屆時也來到馬把山腰一帶,參加和觀賞這一傳統的賽歌對調活動。歌手們可以在這樣的場合中大顯身手,憑著即興作詩吟唱的天才,能和對手連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長的時間。有許多男女青年通過這些活動建立了愛情關系。
畲族
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傳說,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在畲族民眾中,三月三是可以與春節相提並論的重大節日。此日,家家宰殺牲口,祭祀祖先。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辦婚禮。節日里吃烏米飯。夜幕降臨時,則舉行篝火會,競相對歌。畲民善對歌,此日往往要邀請省內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獻藝,場面十分熱烈。節日里還要趕舞場,跳起火把舞、木拍靈刀舞、竹竿舞、龍燈舞、獅子舞、魚燈舞。同時還有問凳、操石磉、腹頂棍、操杠、趕野豬等畲族民間競技。「三月三」節日活動是畲族人文歷史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在建設新農村和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由於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東南沿海欠發達地區,隨著現代化進程和畲族居住環境的改變,畲族的語言、服飾、歌舞正在逐漸漢化,「三月三」傳統節日活動也趨於萎縮,亟待加強保護。
三月三活動
黎族
稱三月三[2]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人們稱它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傳說,上古洪水時期,兄妹兩人躲在南瓜中倖存下來。為了成家立業,他們決定分頭尋找其他人,並約好來年農歷三月三會合。結果幾年過去兩人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簽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來歷的傳說。至今在東方市東方鎮中方,每年農歷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匯集一起,參加「三月三」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說愛。[2]
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3],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歷三月初三前後,地溫和水溫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
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著晚輩趕沙灘,重溫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灘」,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以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為主體,以體育、漁業競技項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雜技節目為陪襯的特點。其中的文藝表演多種多樣,除了跑馬燈、舞龍燈、彩閣巡遊等,還有據《辣螺姑娘招親》等民間故事改編的越劇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拋綵球」在觀眾中招親等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具有民俗性、群眾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等特點。
土族
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里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群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3、全國各地有哪些不同的鬧元宵習俗?
在湖南的常德民間,家家戶戶都在正月十五張燈。入夜,不論貧富,家家張燈,街道、鄉村、水邊一片光明。燈的製作工藝極為精巧,有走馬燈、八寶燈、蓮花燈、蝦燈和魚燈等。燈上繪有山水人物、花鳥魚蟲。有的設置燈謎,猜中有獎。
青年婦女平時不能隨便拋頭露面,若是觀燈,則可名正言順出遊,有了談情說愛的機會。
這時,花鼓戲、龍燈、獅舞和采蓮船等紛紛出動,穿街入巷,鑼鼓陣陣,歡聲一片,喜氣洋洋。
石門縣的農村有放路燈的習俗,每戶備明燭數十,每10步或5步燃燭一支。居於溪邊的人放河燈,任燈順流而下。又有放天燈的活動,就是用大幅薄紙糊成袋,袋口朝下並附上燭盞,燃燭充氣上升。
湖鄉有賽燈的習慣,溝港兩岸居民認為勝者可五穀豐登。因此,爭勝之心極強,如若賽燈將敗,便燒茅屋一棟或幾棟,以圖取勝。
正月十五這天晚上,江蘇無錫民間所掛的花燈名目很多,有龍燈、鳳燈、魚燈、兔子燈、走馬燈以及各種神話燈、歷代人物燈等。有的用燈紮成燈樹、燈樓、鰲山、牌坊等,還有的進行踩高蹺、扭秧歌、打太平鼓、玩花船、耍龍舞、耍獅子舞等活動。
花燈上還寫有燈謎,吸引人們觀燈和猜謎。在城裡,最熱鬧的是崇安寺,明清時期,這里的燈市極盛,整條街上懸燈結綵。
元宵節前後的幾天晚上,錫山的龍光塔的每隻角和每一窗口都要掛上彩燈,猶如火樹。元宵節晚上,還有人攜帶酒、菜登錫山、惠山,一面觀賞市內夜景,一面飲酒賞月。
南昌人將過元宵節叫鬧元宵,鬧了十五還要鬧十六。鬧元宵這天,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村住戶,都必須吃元宵,象徵全家團圓、幸福。吃了元宵之後,便開始鬧燈了。
南昌鄰縣農村元宵節的龍燈,各式各樣,有龍燈、板凳燈、關公燈、采蓮燈等。板凳燈最長由1000多條板凳組成,用1000多人連接起來。起舞時整齊統一,十分壯觀。
浙江象山石浦元宵節有兩個民間風俗,一是吃「糊粒」,二是舞魚燈。
象山石浦元宵節晚餐,家家吃的不是元宵而是「糊粒」。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石浦人把正月十四定為元宵節,而非正月十五。這一天,人們把家裡每間房屋都點上燈,做到「十四夜,間間亮」。
所謂糊粒,也叫糊粒姜,是以海鮮牡蠣、蝦仁和魚肉等為主料,加上豬耳朵、芋艿、蘿卜、雞蛋、香腸和年糕等,混合在一起做成的雜燴羹。
石浦地處東海之濱,是我國著名的漁港,東門島、延昌、番頭一帶的漁民世代耕海牧魚,故舞魚燈的民間舞蹈是石浦最具地方特色的習俗。
對當地來說,風調雨順,魚蟹滿艙,即是好年景,即是喜慶年歲。「魚」與「年年有餘」「富足有餘」的「余」字是諧音,因而,魚便在人民心目中成了吉祥、幸福、美滿的象徵。
石浦是具有濃郁海洋文化的鄉鎮,「舞魚燈」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民間表演藝術。舞魚燈托物寓意,也寄託著廣大漁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願望。
山西一些地區的元宵節也有很多獨具特色的習俗,如鬧社火、放煙火、點燈等,很是熱鬧。
山東威海人十分重視元宵節。元宵這天,漁村家家戶戶紅燈高掛,鞭炮齊鳴,男女老少走出家門,演活報劇,唱大戲,其隆重程度一點也不亞於春節。
與南方的燈會不同,威海不舉行燈會,但在這一天要捏面燈,據說這是膠東最有特色的地方民俗之一。過去的燈均用豆面捏成,又稱為豆面燈。豆面燈有月燈、散燈和生肖燈3種。
面燈多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面燈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做燈盞12個,閏年做13個,盞內放食油點燃,或將面燈放鍋中蒸,視燈盞滅後,盞內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後盞中留水的多少,以卜來年12個月份的水、旱情況。元宵節捏面燈,仍然是我國北方經久不衰的習俗,反映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
4、急!!幫忙收集一些關於石浦的資料!!!
石浦漁港,獨特而美麗。石浦人世世代代以海為生,蘊涵出眾多神奇的漁文化和漁風情,豐富而廣博。盡管時代變遷,但徜徉在石浦老街中,依然可以玩味到明清建築的絲絲風貌,漁賈文化的連綿氣息。
石浦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人稱「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頭連著漁港、一頭深藏在山間谷地,城牆隨山勢起伏而築,城門就形而構,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鎮」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徵。老屋梯級而建,街巷拾級而上,蜿蜒曲折。中街始建於明代,曾是繁華的商貿街,沿街有商鋪100多家,幾個別具特色的封火牆,是為防火防盜而建。後街上有不少老宅,數百年的歷史,歷盡風雨。
在老街上走著,不經意就會遇見一處老宅或古跡,漁港先人留下生活印跡,歷歷在目。關帝廟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漁民為了乞求風調雨順、阻擋海盜而建立;惜字亭則有一段漁民崇尚知識,珍惜字紙的古詩;「大夫第」為清末四品官員院宅,盡顯大戶人家的氣派。
一首清代古詩勾畫出了漁港古城石浦的地形特徵,也道出了它的文化特色。
蜃雨腥風駭浪前,
高低曲折一城圓。
人家住在潮煙里,
萬里濤聲到枕邊。
http://ke.baidu.com/view/673684.htm
中國四大漁港之一,素有「浙洋中路重鎮」之稱。石浦港最早稱荔港。港區長18公里,港面最寬3公里,是國家二類開放口岸,被列為全國四大群眾漁港之一。有許多諸如「三月三、踏沙灘」、「祭海」等獨特的風俗,其中「祭海」就是漁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的一種儀式。近年來,當地政府將原來自發的民間儀式組織起來,每年9月中旬都舉辦「中國開漁節」。內容有漁家燈會、千舟競發開船儀式,煙火文藝晚會、「漁家樂」風情旅遊、地方民間燈舞表演、祭海儀式、彩車大巡遊等,吸引了眾多的遊客。
http://www.9tour.cn/Wiki_2/5772/1/
石浦漁港圖片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CA%AF%C6%D6%D3%E6%B8%DB
5、三月初三到底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是一個古老的節日,人們將這天定為上巳節。
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我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已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每到三月三各族就會有不同的習俗相傳。
因為三月上旬的巳日每年不同,所以到魏晉時就以「初三」來代替上旬的巳日了。唐朝房玄齡等人撰寫的《晉書。禮志》載:「漢儀季春上已,官及百姓皆楔於東流水上……自魏但用三日,不以上也。」
《夢梁錄》卷二載有「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觸故事,起於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楔飲踏青,亦是此意」。現在的三月三,就是從古代的三月上已日而來的。
農歷三月初,春風和熙,萬象更新,大地一片生機,河南民間多於初三日趕會買菜籽、花籽、北瓜籽和葫蘆籽等下種,認為此日所種的花果收成好。故有「三月三,上北關,南瓜葫蘆結一千」之說。許多人還在這一天到地里挖養薺菜與雞蛋一起進食,據說吃了能補虧壯神。
舊時,在豫南新縣、光山一帶民間,傳說三月三日是「陰曹地府」遣小鬼小判抓人之時,夜間外出危險多,因此,人們在這天夜間一般不出門。當夜幕降臨時,家家要燃放鞭炮,驅邪逐鬼,以求平安,同時,各家門口還要放幾顆大蒜,以示「小鬼小判」「算了,抓不到人就回去吧」。
夜裡睡時,要將鞋子倒放著,使小鬼誤認為無人而走開。這天夜裡十二點鍾以後,民間一些不怕鬼的「傻大膽兒」悄悄起床,三五成群到野外地邊觀「鬼火」,俗稱「看燈」,並以所見「鬼火」多少來推測本村本庄的生死情況。
三月三日防鬼避邪的迷信氣氛頗濃,隨之也產生了有關的忌禁:三月三日出嫁的閨女必須到婆家去和丈夫在一起,否則妨丈夫,有諺曰:「媳婦不過三月三,死了丈夫塌了天。」
三月三日飲食,民間也講究要利於避鬼祛邪。光山一帶人,這天喜歡以篙子做摸,俗稱「篙子饃」,認為吃了「篙子饃」,人的靈魂便可以鑽進篙子林中,以免小鬼抓人。淮陽一帶,則有吃野菜餃子的習慣,三月二日,人們便到野地里挖取五種野菜,回來精心製作成餃子餡。
三月三日早晨,太陽出來之前包成餃子吃下,說可以免小鬼抓去。在新縣有吃松把避邪的人。這些都是相當迷信的,不能提倡的,但不管「篙子饃」還是「野菜餃子」和「糍粑」都有葯用價值,吃了可以防病。人們從迷信的角度為這些防疫之舉進行解釋,是可笑又可憐的事情。
建國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三月三避鬼祛邪之意已漸衰微,而在此日上市場上買花、菜種子下種和吃篙子饃、松把、野菜餃子的風俗仍見於民間。尤其是現在,人們總是把三月三節、寒食節和清明節合而為一,都以春遊為主了。
據載:「上巳清明共一時。」以春遊為主要內容過節從唐朝就已經開始了。豪門貴族在這一天總是車馬駢闐出遊。皇帝往往在曲江池宴請群臣,貴婦們則鬥富誇奇,「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的《麗人行》詩,生動地描寫了唐代女士們在三月三日遊玩取樂的情景。
6、石浦元宵節吃什麼
吃湯圓。
湯圓,別稱「元宵」「湯團」「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製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不論元宵、彩燈、煙花如何變化出新,這些元宵節延續的古老傳統風俗依然沒變。這些傳統文化的元素,它始終是人們心中割捨不斷的情愫。
元宵節主要活動是大眾娛樂,但是其社會文化意義卻不僅僅是娛樂。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元宵節也是求子的佳節良辰。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二《偷燈盞》解釋當時人在元宵節偷燈的原因時說:「一雲,偷燈者,生男子之兆。」這里「燈」諧音「丁」,就是男丁。這樣一來,偷燈就象徵著生育兒子,偷燈就是祈求子嗣綿延。
7、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習慣?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該節在文字記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
古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宋朝以後,上巳節和花朝節一樣,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7)石浦風俗擴展資料:風俗習慣
上巳節
上巳節起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在這項活動中,蘭草被用作靈物。蘭草有香氣襲人的特點,古人在舉行重大祭神儀式前,須先期進行齋戒,其中包括採用當時最好的沐浴方式——蘭湯沐浴,這在楚辭中有生動的描寫。祭神必齋戒,齋戒必沐浴,沐浴用蘭湯,區別僅在於蘭湯沐浴是個人行為,多在室內,並可隨時實施,祓禊則是集體活動,必在河濱,並須定時舉行。
8、3月3有哪些風俗
3月3,古稱「上巳日」
三月三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其間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給人們帶來許多快樂。與少數民族熱鬧的三月三相比,我們江南的三月三,毫不特色可言,僅僅只是個吃的節日罷了。然而三月三帶給我的卻不只是單純的吃,三月三踏青的快樂,三月三那份地菜情結,三月三的來臨總讓我興奮無比。
地菜,是一種綠色的植物,小小巧巧的葉片多貼地而生,學名叫薺菜。幼苗時期很不起眼,不仔細看很難找到她。也許是為了方便人們採挖吧,地菜一般長在堤岸和菜地里。地菜是隨了春風春雨來的。春風過處,你會看到嫩嫩的地菜齊刷刷的鑽出地面;春雨滋潤後,你會發現一大片綠油油的地菜挺起了腰桿,葉片兒托著一粒粒珍珠般的小雨滴,讓你感到生機盎然,耳目一新。
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地菜即薺菜,在路邊或野地裏隨處可見,它不僅是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民間不僅有「陽春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諺語,還流傳著「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可見薺菜不僅是佳餚一碟,更是靈葯一方。在中葯裏,薺菜的葯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現在還有一個,3月3日 ,全國愛耳日.
9、石浦的習俗與傳說,詳細
石浦仙草凍的傳說
相傳石浦一姓林的讀書人,因母中暑,心急如焚,於是根據《海內十洲記• 瀛洲》的記載:「瀛洲在東海中,……上生神芝仙草。」趕到一海島,尋找救母仙草。不料炎炎酷暑,一介文弱書生也中暑昏倒,片刻過後,恍惚間,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口銜一草,雙手端一臉盆,含笑來到書生跟前,忽然兩手一抖,盆內黑物朝書生臉部潑撒過去。此時,書生被海風吹醒,原是南柯一夢,發現自己躺在溪水邊,身邊漂浮著一灘夢中所見之物,黑黑的、晶晶亮亮似果凍狀。書生一時興起,匍匐過去用手捧起就往嘴裡送,只覺得滿口生香,暑熱全消,神清氣爽。書生直覺那就是救母的良葯,於是就地採摘了一些夢中姑娘口銜之草,急忙趕回家,母親煎服之後也因此得救。後來,母子倆常到周圍海島采來這種救命仙草,曬干以備不時之需,左鄰右舍,如遇暑熱不適,都來向這戶人家要這仙草,屢試不爽。石浦當地人因為驚奇這種草葯的神奇功效,認為那是仙人所賜,故名仙草或仙人草。
象山同鄉網訊 正月十四,也就是象山傳統上的元宵節,石浦當地居民的晚餐幾乎家家戶戶都約定俗成地吃一種被稱為「糊拉」的主食。
當天記者在石浦采訪,恰巧碰到文蘭橋一戶人家正在吃晚飯,晚飯一掃當地市民七碗八盞小菜的講究,僅僅有一種主食,小菜一碟都沒有。據主人介紹,這種主食就是「糊拉」。糊拉的成份很豐富,主要由蝦仁、花生仁、油豆腐、豬肉、蔬菜等勾芡而成,簡直就是大雜燴。記者品嘗了一下,味道還很鮮美,難怪不用小菜。
據了解,石浦一帶市民一直以來就有十四夜吃糊拉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還與戚繼光抗倭有關聯。
相傳,當年戚繼光在石浦沿海一帶抗擊倭寇,因為軍情緊急,那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需要出兵,官兵們不能在營地歡度元宵,於是將傳統的元宵節提前了一天。正月十四那天的晚餐也就是戚繼光官兵出征前在營地的最後一個晚餐,當天,伙夫來不及處理大量已經准備好的過節菜蔬,於是把所有菜蔬都放到一起,用勾芡的方式做成了這樣大雜燴的主食,而且官兵們覺得這種大雜燴主食味道還很不錯。據說其寓意還有一層,那就是吃完所有備晌,不打勝仗不回營,也就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戰斗信心。最後,這一仗大獲全勝。
為了紀念戚繼光抗倭,當地老百姓不僅把元宵節改為正月十四,而且還把吃糊拉也作為元宵節的一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文蘭橋的這戶人家女主人以前自己沒有親手做過糊拉。這是第一次嘗試做。她說:「近幾年,傳承傳統習俗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大家不學著做的話,傳統習俗會慢慢流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