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風俗的過法

風俗的過法

發布時間: 2022-10-14 20:41:43

1、全國各地過中秋節都會有哪些習俗?

全國各地中秋節習俗習慣盤點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2、七夕有什麼傳統的過法嗎???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綉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3、七夕節各地有哪些與眾不同的過法?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之一。相傳這天是牛郎織女鵲橋會的日子。

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因為織女是個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在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
都要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顆聰慧的心、一雙靈巧的手。於是,七夕便被賦予了
「愛情美滿」和「心靈手巧」這兩種涵義,圍繞這兩個主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2006 年5 月20 日,七夕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了表達希望牛郎織女能過上幸福美滿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初七家家都要殺
一隻公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便能永遠不分開。在浙江嘉興鄉村有七夕香
橋會,每到七夕,人們都趕來用香搭製成橋,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
象徵著牛郎織女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江浙一帶,七夕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據說七夕
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流下的眼淚,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在浙江紹興農村,這
一夜會有一些少女躲在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時傾聽牛郎織女相會時說的悄悄話。這些少
女日後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初七清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這樣的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
七水」。這天早上人們都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七夕節」最基本的「乞巧」主要有「穿針乞巧」、「投針乞巧」、「喜珠應巧」、「蘭夜鬥巧」4 種形式,此外還衍生出其他一些方式。姑娘們除了會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飾物賽巧,還會備香案擺瓜果乞巧。各地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七夕節有吃巧食的風俗,巧食的內容有瓜果和各式面點。巧食做成後,都要陳列到庭院的幾案上,先要請天上的織女品評。然後人們一面觀賞著遙遠的星空,一面吃著各種巧食,認為這會使人變得靈巧。

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大多就是陳列瓜果乞巧,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則會在七夕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祈求得巧。

在膠東地區,多見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
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藝。」
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
各種奇巧的小玩藝兒,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
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七月初六至初七,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
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
拜七次。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
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互相贈送,以示
友情。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扎穿花
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與此同
時也派生出一些新時代特徵的七夕活動,如:相親大會、大齡青年聯誼會等⋯⋯

4、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的習俗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由於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5、中秋節的習俗

除了吃月餅,賞月,還有以下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門票)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6、七夕節傳統的過法是什麼?

中國傳統七夕情人節習俗與過法

一說起七夕,相信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個很浪漫的畫面:「牛郎和織
女在鵲橋相會」。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是千百年來一直流傳至今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愛情傳奇,所以每逢七夕節情侶們總是效仿牛郎織女,要把這一天過得很浪漫。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傳統七夕情人節習俗,以及情侶如何過七夕。

七夕乞巧節的習俗
一、通過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一些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如: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二、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三、把麵粉製做成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四、還有一些獨具特色的七夕習俗;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將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把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7、江南春節的過法,有哪些習俗

江蘇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 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 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無錫
無錫舊俗,年初一早晨開門,要放3聲開門爆仗。早餐吃糕絲、圓子、面條,取團圓、高升、長壽、長春之意。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飯,寓意「有餘」。吃飯時不能以湯澆飯,也不吃粥,怕出門遇雨。還忌向鄰居乞火、汲水,告誡不罵人,不發怒,不講不吉利的話,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春節期間,晚輩先向長輩拜年,然後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第一次見面時,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等話,互相祝賀。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選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滿60虛歲開始,每10年在春節期間設宴慶祝。
無錫除貼桃符、門補、春聯外,還有在新年掛鍾馗象,以避一年鬼祟。傳說鍾馗善於捉鬼。這個風俗大概始於唐代。無錫民間很多人家還有在門楣上張掛吉慶語句的紅單聯和剪紙門箋掛絡的習俗。無錫地區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絲圓子,取團圓高升的意思。另還要吃面,取長壽、長春之意。無錫風俗新年中小孩來到,主人就得拿茶點糖果招待饋贈。親友中有孩子前來拜年都要賞給壓歲錢。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選在年初三。初三稱為小年朝,也不能掃地、乞火、汲水、與元旦風俗相同。無錫還有一個風俗與別處略異,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壽,都在春節舉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賀。元旦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掃地的風俗,無錫也是這樣。認為一掃地要把財氣掃掉。年初二即使掃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門,而是堆在屋角邊,一直要到正月半,稱為"聚財"。歲朝風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動刀剪,又禁止傾倒污水、糞便。元旦臨睡時,又要放二聲或三聲關門爆仗。無錫這一天晚上睡得都較早,如有孩童貪玩不肯睡時,父母常哄孩子說:"早些睡,今晚聽老蟲做親"。無錫舊俗對元旦這一天的氣候十分重視,常以這天的天氣占卜今後一年的收成。

8、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分別是什麼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吃粽子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3、掛菖蒲插艾葉

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過端午節時大多在院門前和房檐掛菖蒲插艾葉。民間有用它來驅邪。

在端午節,人們還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有的還用菖蒲根泡酒,以為喝了能健康長壽。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菖蒲身上這層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使它成了人們過端午節時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4、喝雄黃酒

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古詩雲:「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說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黃酒灑在牆角、床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必須慎用。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9、春節習俗有哪些

春節習俗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買年貨、掃塵、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游神、押舟、廟會、游鑼鼓、游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

一、年前習俗:

年末廿三/廿四:

1、忙年。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間稱為「小年」,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了。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在清朝之前,民間傳統的小年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民間百姓相效仿,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老傳統。

2、掃塵。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前除舊布新習俗之一。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祈求與願望。

3、祭灶。農歷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後要把灶台刷干凈,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等。

年末廿五:

1、做豆腐。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個別地區有這樣的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2、接玉皇。民間傳說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廿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3、照田蠶。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4、趕亂歲。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閑暇娛樂好時機。

年末廿六:

關於臘月二十六,民間還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故此稱為「年肉」。

在部分地方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濃了起來。過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較窮苦,而且家裡的人又都比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條件稍微好點的,也不過是能吃上點窩窩頭與野菜什麼的,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家裡的勞力們紛紛開始殺豬,沒有養豬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因此,臘月二十六燉豬肉也被稱為「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年末廿七: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俗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二十七,洗疚疾」。

年末廿八:

北方一些地方有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廣東有一句俗語「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說在農歷十二月廿八日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裡打掃衛生,貼年紅(揮春),迎接新年。

除夕:

「歲」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挨年近晚、歲窮月盡」,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此期間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自古就有貼年紅、祭祖、團圓飯、守歲等習俗,經久不息。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祭祖大節。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除舊布新、迎接新年。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清掃庭舍、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1、拜神祭祖。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們會擺上菜餚、倒上美酒,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此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並祈求祖先的庇佑,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祭祀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

2、貼年紅。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貼年紅是中華傳統過年習俗,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1)門神: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2)春聯:即對聯,亦名「門對」、「聯對」、「桃符」等。一說春聯來源於桃符;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

(4)窗花: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5)吊錢:貼吊錢的歷史由來已久,因名稱中帶有「錢」字,把它們掛在門前檐下,預示著新的一年中財源會滾滾而來。

(6)倒「福」字:每逢新春佳節,有的地方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倒"福"字。春節貼倒"福"字,取其諧音「福到了」,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7)橫批:橫批是指同對聯相配的橫幅,一般僅用於少數有此必要的楹聯。所謂「橫」,指的是橫寫的書寫方式;「批」,含有揭示、評論之意,指的是對整副對聯的主題內容起補充、概括、提高作用。

3、年夜飯。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蚝豉(寓好市)、發菜(寓發財)、腐竹(寓富足)、蓮藕(寓聰明)、生菜(寓生財)、生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4、壓歲錢。壓歲錢(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春節習俗之一。壓歲錢是由長輩派發給晚輩的,年夜飯後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派發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5、守歲。守歲,又稱照虛耗、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全家團聚,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有的地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二、節期習俗

1、拜歲。是古老的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奉祀齋菜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為上古紀元星名,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歲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凶禍福。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拜歲是歷史最悠久的過年傳統風俗,這古俗如今在廣東,尤其在吳川一帶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這一傳統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

2、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開門爆竹」一說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3、齋日。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齋菜拜祭太歲神,早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早吃完,往後便可以大魚大肉。

4、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5、姑爺節。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岳父家 、岳母拜年。這天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利是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潮汕人將初二姑爺回岳父母家吃飯稱為「食日晝」,就是吃午飯的意思,姑爺和女兒必須在晚飯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區由於路途的原因可能會住下並吃晚飯)。

6、拜年。拜年,即是新年期間走訪親朋好友互賀新年的一種方式,拜年是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們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7、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8、赤口。古時在中國南方民間,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古時在香港,人們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則不吉,故此,「小年朝」例應祀祖祭神。

9、小年朝。年初三又稱「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習俗。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親朋好友之間不可互相走動拜訪,還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小年朝:古載,初三日,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10、羊日。《歲占》中說: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11、路頭神。五路神又稱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四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據說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後,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後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12、開市。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13、送窮鬼。農歷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14、挹肥。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於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並祭拜廁所神明,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干凈。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

15、開市大吉。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正月初六,在舊時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門板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16、人日。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在文字記載上,漢朝開始便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

17、順星、穀日。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黃昏後,以北斗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陰則年歉,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穀豐收。

18、九皇會。古時全國許多地方,如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均於農歷九月一日至九日連續九天盛行禮斗之俗,謂之九皇會。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和左輔、右弼構成。《玉匣記》說: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齋戒,此日勝常日,有無量功德。九皇信仰的影響很大,這種崇拜在民間逐漸演變為禮斗之俗。據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廣東地區於九月九日,多建九皇會以禮斗;在雲南,禮斗已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舉辦,最為虔誠;浙江杭州的禮斗日期則在六月朔至初六,禮俗大抵一樣。

19、開燈、燈酒宴。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區有開燈的習俗,設開燈酒宴。該日,男孩之父必購八角紙燈一盞,懸掛在祠堂或廟堂正中央,以求讓祖先認識自己的子孫而加以蔭佑,或請神明進行保護。燈酒會的習俗包括開燈、投燈、飲燈酒等一系列習俗活動。

20、子婿日。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21、十二搭燈棚、做齋頭、做醮、標炮。正月十二,搭燈棚,做醮,做齋頭,標炮。「做齋頭」禮儀復雜,當天早上要從廟里請神回家,並安坐大堂之上,供奉糖果香火;「做齋頭」機會難得,是榮耀之事,因為人們普遍認「做齋頭」可得到神的厚愛,會帶來好運,來年會發財勝手,心想事成,因而都隆重而為之;「做齋頭」一般都擺齋頭酒。

22、舞獅、飄色、游神、廟會。正月十三、十四,舞獅、飄色、游神、廟會。也有傳說正月十三是「燈頭生日」, 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

23、試花燈、游神、廟會、送蠐蟆。這一天的中國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農歷正月十四,四川蓬溪縣有「送蠐蟆」傳統民俗活動,參與活動的人員不僅能吃到正宗農家「壩壩宴」,還能手持竹製燈籠登山,燃放煙花並「送蠐蟆」,迎接農歷新年的好運和良好祝願。

24、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燈節,習俗活動主要有賞燈、游燈、押舟、放煙花、鬧元宵等。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賞燈與放煙花也是元宵主要習俗之一。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1)燈會。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比如唐《兩京新記》雲:「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

(2)廟會。逛廟會是傳統民俗活動之一。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3)吃湯圓。正月十五吃湯圓,「湯圓」亦稱「元宵」。湯圓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湯圓也寓意團團圓圓。

(4)演社火。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還要幾個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蹺、跳鍾馗、花車等等。

三、少數民族習俗

1、藏族習俗。藏族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2、彝族習俗。彝族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還有的地區,在節日里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將一碗水和前一天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著到來的這一年裡雨水充足。

3、壯族習俗。除夕,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4、布依族習俗。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5、羌族習俗。羌年節於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慶典,一般為3-5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按民間習俗,過羌年時還願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直到盡歡而散。整個活動儀式由「許」主持,咂酒則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

6、侗族習俗。侗族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7、白族習俗。雲南白族人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拋綉球」活動。

8、土家族習俗。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會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朴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9、傣族習俗。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穀雨開始那天定為「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里,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10、黎族習俗。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擺上豐盛的佳餚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

11、僳僳族習俗。僳僳族稱年節為「盍什」,他們大都做秈米粑、糯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雲南怒江地區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

12、基諾族習俗。春節到來,聚居於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口嚼檳榔的老翁揚頭打鈸,戴大尖帽的老嫗低首鳴鑼,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響,男女青年圍成一圈徒手跳舞。

13、高山族習俗。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里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並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背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

春節習俗歌謠:

1、北京:「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山東:臘八粥,熬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推煤鼠(應該是糜黍,見北京篇「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白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姐姐拉著弟弟扭一扭

3、陝西: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兒捏餃兒,初一撅著屁股亂作揖兒。

4、東北: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灶雞,二十八貼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餃子。

5、統一: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煮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帶你滿街走。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