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佤族風俗節日

佤族風俗節日

發布時間: 2022-10-14 06:37:34

1、佤族的中秋習俗

佤族有一句俗語:「把牙公艾,齋公尼,卧公桑。」「把牙」類似其他民族的火把節,「齋」為中秋節,「卧」即春節。意思是:「把牙節老大,中秋節老二,春節老三。」這三個節日是佤族的傳統節日。

「齋」是佤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八月(佤歷十月)間。當穀子剛熟時,大夥頭就召集所有小伙頭以及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商定過節的日子。吉日選定後就敲鑼擊鼓,向全寨子的群眾公布:「某日,全寨子的男女老少要早起打掃村寨,要修路搭橋。某日,全寨子要過「齋」節,招谷魂!」 過節前兩三天,伙頭就安排全寨子的青壯年男子出動修路搭橋,把要馱運新谷的道路橋梁拓寬修平。這是公益勞動,也是節日的內容之一。道路、橋梁修整好後,男人們就補谷倉、屯籮、篾笆等,婦女們則打掃屋裡屋外、洗滌衣服、被子等。 過節這天,全寨各戶要到主辦節日儀式的頭人家集中。各家各戶多少要送去一碗新米作禮儀。然後就邀請三四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將她們打扮得漂漂亮亮,讓她們身著節日盛裝,給她們一人一隻口袋,口袋裡備有一隻老鼠乾巴,一隻雞蛋。叫她們到旱谷地里、稻田裡去採摘谷穗,一丘田采一穗,一塊地里摘幾穗裝入口袋裡。這就是拿「谷魂」。

小姑娘們拿到谷魂後,就回到主辦節日儀式的頭人家,然後就殺雞、殺豬、濾水酒、煮糯米飯,還將小姑娘採回到家裡的谷穗,剝上幾粒丟進煮的稀飯里去。飯熟後,主辦儀式的頭人就念祝辭,看雞卦,然後大家才能吃稀飯,吃糯米飯。大家都知道,這是「迎新谷」的美好節日。過了新米節,大家將喜獲豐收,家家戶戶就要吃上香噴噴的新米飯。老人在家裡喝酒唱調子,年輕人上山打獵或者到野外鬥牛、摔跤。當夜幕降臨,年輕人踩著潔白的月光,在舞場上唱歌跳舞,人們高高興興,喜氣洋洋。

佤族人民將傳統的「齋」節定為自己的節。並更名為「佤族新米節」。佤族新米節帶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更有較深的思想內涵。節日中,佤族對「谷魂」的崇拜,就是對勞動的祟拜;它反映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和希冀,充分體現了古代佤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傳說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佤族人只靠打獵和採摘野果野菜來維持生活,還不知道種植莊稼和飼養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過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發現他們不會種植莊稼,於是就吩咐部下給佤族、傣族和拉祜族一些谷種,並且傳授種植技術。

不知為什麼,傣族和拉祜族都種出了穀子,吃上了大米飯,可佤族卻沒有種出來。佤族頭人去找那位皇帝問清原因,那皇帝說;「種植穀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要想種出穀子,獲得豐收,就要用人頭敬祭穀神。」皇帝教佤族如何祭穀神後,又給了佤族頭人一些新谷種。播種之前,佤族頭人按照皇帝教給的祭穀神的方法,派人砍了一顆人頭,認真進行敬祭穀神的儀式。這一年,佤族真的種出了穀子而且穀物豐收。這次佤族頭人又去找皇帝報喜,皇帝又吩咐佤族頭人說:「你們種出穀子了,並獲得豐收,這是山神賜給你們的。你們用人頭祭獻山神,山神給了你們谷魂,你們豐收了可不能忘了請山神跟你們吃,山神就像你們母親一樣。」可佤族頭人不知道山神在哪座山,又問皇帝,皇帝又說:「山神就在山上那棵大樹上歇著,你們把那棵大樹砍倒拉回家鑿它敲響,山神聽到響聲後,就會來到你們寨中了。」頭人回去後,又派人去山上砍一棵好端端的大樹拉回村子,可是怎麼鑿才敲響呢?男人們想了幾天,還是沒有辦法鑿響。有一天,一個婦女見那些男人們在那樹旁摸頭不著腦,就說:「你們不知道怎麼鑿?」說完掀起裙子指著下身,「鑿成像我這里就行了!」那些男人真的按照女人的生殖器官鑿,一敲就響。木鼓敲響後大家都來了,就像母親召集兒女一樣。從此,哪年豐收就請山神來吃——砍木鼓,為了使來年再豐收就用人頭祭木鼓。可是有一年,秋收時有一婦女背著穀子回家,剛走到半路,路旁的一棵樹杈掛通口袋,穀子漏了出來。那年戶戶人家也就缺食斷糧了。頭人去問皇帝,皇帝說:人有人魂,樹有樹魂,谷有谷魂,你們的谷魂是被一個守雀的孕婦先吃了,再一個你們背谷魂馱穀子的道路太窄了,當穀子要成熟時,—要先把道路拓寬修好,叫谷魂回家才行!」第二年,頭人又按照皇帝的說法,等到穀子要成熟時派人去修路搭橋叫谷魂,那年也確實豐收。從那時佤族就在穀子要收割前先叫谷魂,豐收那年就要砍木鼓、木橋,砍了木鼓後就要用人頭祭。後來,部分佤族地區由於受到基督教、佛教的影內,就不砍木鼓、祭人頭了,但還是要叫谷魂。叫谷魂是一種精神寄託,為的是能獲得好的收成,以便大家來喜慶。對木鼓的祟拜也是對祖宗、父母的祟拜。

2、佤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佤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新米節

佤族是一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圍繞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動,有的還漸漸形成定製,發展成為節日。「新米節」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歷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為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為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新米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多各家各戶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備好過節的酒肉佳餚。然後到田裡去采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接著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台之上,請巫師念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為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打開家門,把自家過節的消息告知鄰里鄉親們。於是人們紛紛攜帶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則殺雞、宰豬,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歡歌笑語,同享豐收的喜悅。

3、佤族都有什麼節日

佤族過去普遍信奉萬物有靈原始教,有部分地區的佤族信奉佛教,差不多所有節日都伴有祭祀活動。傳統的祭祀活動除殺雞殺豬外,還要進行特有的剽牛。如:播種節(佤歷氣艾月,公歷三月)全寨人聚居在一起進行剽牛,剽牛儀式由捐牛的主人主持。屆時由主人持鐵剽刺進牛的心臟使其致死,而後把牛肉均分到客戶祭祖。牛骨歸主人,牛頭骨被視為富有的標志。祭祖儀式後,全家吃午餐,開始播種旱谷。 「崩南尼」是舌燭舊迎新的年節,要選在佤歷一年最後一月的祭亥日,當夜四更,全寨的頭人、青壯年男子,都要集聚到寨王家,並湊錢買豬、雞各一隻宰殺,各家用小篾桌端去一盆糯米飯、一塊粑粑等給寨王拜年,祭神靈和祖先。後互贈粑粑,互相祝賀。天亮時祭神樹,並開始打獵、撈魚蝦,以求新的一年裡交下好運。 其他節日如接新水節、取新火、拉木鼓等活動,都要殺雞、殺豬祭祀。其中拉木又的祭祀規模較大,整個過程要十餘天,需全家一起置酒慶賀,拉木鼓前後不得吃薑,還能用芭蕉葉盛飯,還能使用碗筷等。 宗教信仰的和節日 過去,佤族一年裡的宗教祭禮活動從祭水開始,總在祈求保證人們有水吃用和來年風調雨順。祭水時,全村男子參加,由祭司為新引來的水祈禱,並接第一筒水,接著用第一筒新水在負責管水的窩朗家煮飯。有的家庭為了祈求自家有水用,還單獨舉行祭祀。除祭水,每年還以村寨為單位舉行古老的取新火祭典。在滄源縣糯良地區取火,擦出新火時鳴土炮慶賀,然後拿點燃的火把到家裡升火。此外,播種、狩獵等都要舉行燒砍祭祀,遇自然災害,則剽牛舉祭。 解放前,佤族最重大的宗教活動是「拉木鼓」、「砍牛尾巴」和「獵頭祭谷」。 木鼓原是佤族原始氏族祀用的樂鼓,同時也就是一種祭器。後來,木鼓用作戰爭時報警,跳舞時伴奏,召集群眾議事時擂鼓為號,木鼓也就隨之被神化,認為它是通天的神器,因此,許多村寨都專為木鼓蓋木鼓房。木鼓房是一間小棚,房頂成人字形,以竹片疊壓而成,近似房瓦。房架用牛角叉和竹子架成,無牆壁,內置一對木鼓(分公母,母鼓大,公鼓小)。有的把人頭供在木鼓房裡,用一麻袋將人頭包好綁在木鼓房頂上。如果獵到新頭,先把舊人頭送到柵門外集中的人頭樁處,祭鬼時,再由祭司把新頭接進木鼓房。木鼓房實為佤族的原始寺廟,他們每年播種以前都要剽牛祭鼓一次,一年或三四年換一次新鼓。木鼓用粗大的樹身製成,粗的一端為尾,細的一端為頭,將上部的兩側面挖空,一對木鼓共挖四處,由於各處所挖的深淺不同,敲擊時可以發出四種不同的聲音。換新鼓時,全村男女一齊動手把新鼓拉下山來,佤族稱之為「拉木鼓」。從制木鼓到拉木鼓都要舉行宗教儀式,在動工制木鼓前就要剽牛祭祀,並由祭司念咒,大意是:我們把木鼓拉回來,砍頭、剽牛祭你,希望保佑我們莊稼豐收,不受外寨襲擊,生活美好,如受外寨欺侮,我們就進行報仇。祭祀後的牛頭、四肢、牛頸分送給親戚和其餘平分給參加者。祭木鼓期間,男女青年日以繼夜地唱歌跳舞。

4、佤邦的節假日

佤邦的節假日:木鼓節、新米節、火把節、春節、隔年節和聖誕節等幾大節日。

木鼓節

木鼓節,佤族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主要流行於佤族當中的「 阿佤」支系,即中國西盟佤族自治縣的大部分佤族地區以及滄源、瀾滄部分佤族地區。緬甸等地的佤族也廣為流傳。佤族稱木鼓節為「克羅」或者「克魯克羅」。 一般在每年農歷11月(佤歷 一月)到第二年4月份之前。木鼓節來源於佤族的木鼓崇拜、祭祀活動以及伴隨這些活動而產生的文化活動。 

新米節

新米節,佤語稱 「地根俄」或 「西伯根俄」、 「伯根奧」、「地京哥」,是佤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過節時間基本上與中國布朗、德昂、景頗、拉祜、傈僳等少數民族時間相同,在祭「谷魂」上也基本相同,都是先民農耕活動的產物,有迎「谷魂」、慶豐收之意。 

佤邦是多種民族雜居的地區,居住著佤族、傣族、拉祜族、漢族、阿卡族、阿克族、克欽族、傈僳族、苗族、線景族、恩族、老咩族、布朗族、布歐族、崩龍族、彝族、回族、苯(土滿)族等民族。其中,佤族佔70%左右,其次是拉祜族和撣族。 

緬甸境內的佤邦占據著阿佤山的大部分地區, 生活在佤邦的主要族群佤人在中國和緬甸皆有, 在中國稱為佤族, 在緬甸稱為拉佤或佤,因分布的自然地理連為一體, 故不分伯仲。




5、佤族比較重要的節日有哪些?詳細一點

拉木鼓
「拉木鼓」是佤族極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
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樹木,拉入寨中,製作新鼓,更換舊鼓的活動。多於農歷十一月(佤歷一月)進行。屆時,首先由村寨頭人會議確定拉木鼓的時間及主祭人(出牛,承擔活動費用的人),准備好要剽殺的水牛數頭、取肝看卦黃牛一頭,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當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壯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選好的樹木,准備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參加)均身著節日盛裝,前來拉鼓,大家邊歌邊舞,用繩索將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當天不能進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殺雞祭 祀之後,另擇吉日進寨。
新鼓進寨之日,舉寨歡騰。鄰寨的人們也敲鑼打鼓,前來祝賀,大家載歌載舞,剽牛、殺豬、飲酒娛樂。
新木鼓的製作大約需要20餘天。摳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響,向全寨報喜,並舉行新木鼓安放儀式。晚上,全寨人齊聚木鼓房周圍,再次歡歌共舞,慶祝新木鼓的順利製成。至此,整個「拉木鼓」祭祀活動方告結束。
據說,佤族拉木鼓是為了祭祀「莫偉」神的。佤族人認為,「莫偉」是人類祖先的化身,他平時住在天宮,不問人間之事。只有聽到木鼓之聲,他才會下凡為人類解危救難或共享歡樂。

談情說愛「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過自由戀愛締結的。結婚的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從十五六歲便可開始參加談情說愛的社交娛樂活動。這種戀愛活動,俗稱「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體方式進行的。在正式確定戀愛關系之前,單獨活動的較少。在此活動中,男子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間進行。沒有特定的場所,多在姑娘家中進行。每當夜幕降臨,青年男女們便會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夥子們彈著三弦、吹著笛子,到等候他們的姑娘家裡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贈煙草、檳榔,男女相互梳頭,嘻笑打鬧,送秋波,訴衷腸。經過若干次串姑娘,小夥子看中某位姑娘後,就會送些手鐲、項鏈、梳子、頭巾等禮物給她。如果幾天或一段時間內不見姑娘退還禮物,便可以認定她已對自己情有獨鍾,願意作為自己的戀人了。而姑娘則來者不拒,不管誰送的禮物都會一一收下。因為他們認為,送禮物的小夥子越多,說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條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會為串女兒的人多而高興和自豪。但對不想繼續發展關系的小夥子,禮物會很快退還給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過程中,小夥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會趁機搶去她的首飾、頭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時,姑娘不管願意與否,都會大嚷大叫,佯裝反抗。如果兩三天內不去索取的話,就表示接受了小夥子的求愛。
確定了戀人關系的青年男女,便會脫離群體,開始單獨交往。進而正式托媒求婚,訂婚、結婚,喜結連理了。

新米節
佤族是一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圍繞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動,有的還漸漸形成定製,發展成為節日。「新米節」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歷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為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為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新米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多各家各戶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備好過節的酒肉佳餚。然後到田裡去采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接著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台之上,請巫師念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為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打開家門,把自家過節的消息告知鄰里鄉親們。於是人們紛紛攜帶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則殺雞、宰豬,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歡歌笑語,同享豐收的喜悅。

6、佤族都有哪些傳統民族節日?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歷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為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為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新米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傳統的新米節多各家各戶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備好過節的酒肉佳餚。然後到田裡去采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

7、佤族的民風民俗

佤族以稻米、禽畜為食,食用時會以手抓的方法取食,而且會配上紅米製成的酒,佤族男女都會身著無領短上衣,而男子會用黑紅布纏頭,女子則會佩戴銀箍篾箍,另外佤族有新火節、新米節、播種節等節日,祈禱家人平安、年年豐收。

佤族有什麼風俗

1、飲食

佤族人將稻米、玉米、紅米、豆類作為主食,肉類主要有牛肉、雞肉、豬肉以及打獵獲取的野雞、鳥類等,佤族吃飯時會用手取食,並配上紅米酒,日常休息時佤族人也會飲苦茶、嚼檳榔。

2、服飾

佤族中男女服飾有所不同。佤族男子身著無領短上衣,搭配短而肥大的褲子,並使用紅色或黑色布纏頭,而佤族女子身穿無領黑短上衣,搭配直筒摺裙,頭戴銀箍,頸部佩戴有銀項圈。

3、節日

佤族的主要節日有新火節、新米節、播種節等,其中新火節是佤族的年節,時間在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到次年一月,新米節在每年的農歷八月份,也就是穀物成熟的時期,播種節在農歷的三月十五。

8、佤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禮儀】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當先,認為無酒不成禮。佤族待客敬酒習俗多樣。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飲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種戒意,然後依次遞給客人飲。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盡力喝乾,以表示心地坦誠,否則被認為對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遞給客人,客人用右手接過後先倒在地上一點或右手把酒彈在地上一點,意為敬祖。然後主人和客人一起喝乾。佤族民間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習慣。每逢兒子出門,客人離去,主人還要打「送親禮」。即給親人或客人敬酒,屆時主人用葫蘆(盛酒器)盛滿酒,先喝一口,然後送到客人或遠離的親人嘴邊,客人需要喝到葫蘆見底,以表示親情、友誼永遠不忘。
【建築】
佤族房內的陳設簡單,無桌椅,竹席木板當床,沒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單做被蓋,枕木頭,和衣而睡。
佤族的住房,各地區不同。受漢族影響較大的地區,一般是四壁著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個別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區的住房構造和形狀與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築材料均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頂端保留樹杈,用以托梁,橫樑上再托上一些細竹子,然後覆以茅草,築成架空的「竹樓」。房屋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為牲畜、家禽活動之所,個別打鐵戶也在樓下設有風箱和打鐵的一套工具。
【飲食】
佤族以大米為主食。西盟地區的佤族都喜歡把菜、鹽、米一鍋煮成較稠的爛飯。其他地區的佤族則多吃干飯。農忙時日食三餐,平時吃二餐。雞肉粥如茶花稀飯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現吃現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間有「無辣子吃不飽」之說。
佤族的肉食主要來源於家庭飼養,有豬、牛、雞。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蟲的習慣。一些地區的佤族還有捕食昆蟲的習慣,更食用蛹、寄生於草木植物的紅毛蟲、掃把蟲和寄生於冬瓜樹的冬瓜蟲等十餘種。一般時都把可食的昆蟲與米一起煮成粥,加菜、鹽、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養蜂比較普遍,但養蜂方法十分特別,先用一段掏空的圓木,兩頭封口,留出數個小孔,供野蜂進出,放在森林或屋檐下,使其繁殖釀蜜,每年割2、3次,與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飲酒,喝苦茶。所飲用的酒都是自家釀制的「泡水酒」。常飲泡水酒不但於身體無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幾十年佤族才開始飲用燒白酒。
佤族更愛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濃,幾乎成了茶膏。苦茶雖然味苦,但喝後有清涼之感。對於處在氣候炎熱地區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檳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時勞動休息或閑談,口中都嚼一塊檳榔。所嚼檳榔都是用麻櫟葉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據稱嚼檳榔有健齒作用。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飯,火燒蛇肉,青豌豆炒螞蟻蛋,油煎柴蟲等。
木鼓
木鼓是佤寨的標志,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的傳統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器具。一般以紅毛樹、花桃樹或麻栗樹樹段為原料,將其腹部按一定形狀掏空製成。大小不一,一般長約2米,直徑0.5至1米之間。分公鼓、母鼓兩種。公鼓的音節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多成對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標志性的建築物。每個村寨都有一至數個。它是用6根柱子、 3根橫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沒有牆壁的小棚子。木鼓房雖然面積不大,結構簡單,但由於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當神聖,具有其他民族廟宇的功能與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徵,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
【節慶】
由於木鼓的這種神聖地位與作用,「拉木鼓」便成為佤族極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
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樹木,拉入寨中,製作新鼓,更換舊鼓的活動。多於農歷十一月(佤歷一月)進行。屆時,首先由村寨頭人會議確定拉木鼓的時間及主祭人(出牛,承擔活動費用的人),准備好要剽殺的水牛數頭、取肝看卦黃牛一頭,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當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壯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選好的樹木,准備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參加)均身著節日盛裝,前來拉鼓,大家邊歌邊舞,用繩索將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當天不能進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殺雞祭 祀之後,另擇吉日進寨。
新鼓進寨之日,舉寨歡騰。鄰寨的人們也敲鑼打鼓,前來祝賀,大家載歌載舞,剽牛、殺豬、飲酒娛樂。
新木鼓的製作大約需要20餘天。摳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響,向全寨報喜,並舉行新木鼓安放儀式。晚上,全寨人齊聚木鼓房周圍,再次歡歌共舞,慶祝新木鼓的順利製成。至此,整個「拉木鼓」祭祀活動方告結束。
據說,佤族拉木鼓是為了祭祀「莫偉」神的。佤族人認為,「莫偉」是人類祖先的化身,他平時住在天宮,不問人間之事。只有聽到木鼓之聲,他才會下凡為人類解危救難或共享歡樂。
談情說愛「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過自由戀愛締結的。結婚的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從十五六歲便可開始參加談情說愛的社交娛樂活動。這種戀愛活動,俗稱「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體方式進行的。在正式確定戀愛關系之前,單獨活動的較少。在此活動中,男子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間進行。沒有特定的場所,多在姑娘家中進行。每當夜幕降臨,青年男女們便會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夥子們彈著三弦、吹著笛子,到等候他們的姑娘家裡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贈煙草、檳榔,男女相互梳頭,嘻笑打鬧,送秋波,訴衷腸。經過若干次串姑娘,小夥子看中某位姑娘後,就會送些手鐲、項鏈、梳子、頭巾等禮物給她。如果幾天或一段時間內不見姑娘退還禮物,便可以認定她已對自己情有獨鍾,願意作為自己的戀人了。而姑娘則來者不拒,不管誰送的禮物都會一一收下。因為他們認為,送禮物的小夥子越多,說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條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會為串女兒的人多而高興和自豪。但對不想繼續發展關系的小夥子,禮物會很快退還給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過程中,小夥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會趁機搶去她的首飾、頭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時,姑娘不管願意與否,都會大嚷大叫,佯裝反抗。如果兩三天內不去索取的話,就表示接受了小夥子的求愛。
確定了戀人關系的青年男女,便會脫離群體,開始單獨交往。進而正式托媒求婚,訂婚、結婚,喜結連理了。
新米節
佤族是一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圍繞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動,有的還漸漸形成定製,發展成為節日。「新米節」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歷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為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為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新米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多各家各戶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備好過節的酒肉佳餚。然後到田裡去采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接著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台之上,請巫師念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為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打開家門,把自家過節的消息告知鄰里鄉親們。於是人們紛紛攜帶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則殺雞、宰豬,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歡歌笑語,同享豐收的喜悅。
【天文歷法】
佤族人民在與大自然進行斗爭的漫長歲月里,從艱苦的勞動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步積累了有關天文氣象、機械原理和醫葯等方面知識,從而產生了樸素的科學萌芽的技術。這些科學技術,反映了佤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他們的智慧與創造力。

9、佤族的風俗習慣

一、穿戴

歷史上的佤族,男人穿黑色短衣和寬口大褲。婦女著摜頭衣和橫條花短裙,飾物有項圈、項鏈、手鐲、腰箍和腳箍等,大部分為銀製品或竹藤製品,或塗上天然色料,或取決於自然的色彩,幾乎為男女老少所共同喜愛。

隨著社會的發展,佤族的服飾也開始有了變化,出現了長裙、筒裙以及一些較為有時代感的衣著和裝飾,但佤族聚居的地區仍然保持著傳統的民族特色,且大多數衣服的原料是自種的棉麻,按其傳統的方式,加工製做的,織出的圖案像孔雀、白鷳等羽翎,有的像靈貓、鯪鯉等毛皮的圖案。

二、居住

佤族的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巔。在西盟地區有的村寨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聚成了數百戶的大寨。佤族喜歡住竹樓,部分改住土坯平屋,這是後來改變的新的住宅形式。竹樓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

房內陳設簡單而明快,必不可少的是一個供人使用的火塘和一個供祭祀之用的火塘或供祭祀與牲畜飼料加熱的火塘。

三、飲食

佤族多用竹筒煮飯,吃飯時,由主婦按人數分食,一次平均分完。喜歡嚼檳榔、喝酒,有「無酒不成禮,說話不算數」的說法。水酒用小紅米發酵後製成,多盛於大竹筒內,插入細竹管吮吸。佤族人也有飲濃茶的習俗,而喜食辣椒是男女老少的共同嗜好。

四、婚嫁

佤族的家庭形式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財產多由幼子繼承,女兒沒有繼承權。佤族命名時用逆式父子連名制,由自己上溯祖先。佤族所有家族向上推算出的最早一代的名字都叫「司崗」,意為葫蘆或石洞,是對母權的崇拜。

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交往,稱為「串姑娘」,青年男女群聚在一處,對唱情歌,用贈給檳榔、菸草表示定情。但締結婚姻由父母作主,男方要交幾條牛的聘金,稱為「奶母錢」和「買姑娘錢」。有時父母一方不同意,則雙方逃婚,父母也不追究。過去佤族曾流行姑舅表婚,現已有較大的改變。

五、喪葬

佤族實行薄葬,村寨有共同的墓地。有些地區則保留將亡人葬於竹樓下或竹樓附近的習俗。

(9)佤族風俗節日擴展資料:

佤族概況:

1、佤族,中國、緬甸的少數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語支,沒有通用文字,人們用實物、木刻記事、計數或傳遞消息。

2、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國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孟連、耿馬、瀾滄、雙江、鎮康、永德等縣和緬甸的佤邦、撣邦等地,中國境內還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

3、佤族的起源,普遍流傳著《司崗里》的神話傳說。按照滄源佤族的解釋,「司崗」是「葫蘆」,「里」是「出來」,意即從葫蘆里出來的人;按照西盟佤族的解釋,「司崗」是「石洞」,「里」是「出來」,意即「人是從石洞里出來的」。

4、佤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宗教、佛教和基督教三種。

5、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的佤族總人口數為429709人。

10、佤族的習俗

佤族
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簡介】
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35萬多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與半山區。即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與漢、傣、布朗、德昂、僳僳、拉祜等民族交錯雜居。

佤族自稱「佤」、「巴饒克」、「布饒克」、「阿佤」、「阿卧」、「阿佤萊」、「勒佤」等。他稱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稱「哈喇」、「哈瓦」、「卡瓦」等,意為「住在山上的人」。根據本民族的意願,1962年定名為「佤族」。

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分「巴饒克」、「阿佤」和「佤」三種方言。舊時的佤文是英國傳教士為傳播基督教而編制的,比較粗糙。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為其創造了新文字。

佤族經濟以農業為主。喜歡吃紅米,飲濃茶,食辣椒,嚼檳榔,喝水酒。住房以兩層竹樓為主。傳統服飾以黑色為基調。男子多纏黑色包頭,著黑色短衣和寬腳褲。婦女服飾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無領無袖貫頭衣,下著筒裙,佩戴銀或竹篾製成的頭箍、項圈、項鏈、腰箍、手鐲等首飾。

佤族以信仰原始宗教為主。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新米節是最隆重的節日。文學藝術豐富多彩,竹文化獨具特色。滄源崖畫享譽海內外。

【歷史】
在佤族地區普遍流傳著「司崗里」的傳說。西盟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石洞,「里」是出來,意即人類很早是從石洞里出來的。傳說從石洞里最先出來的是佤族。石洞位於阿佤山中部,離西盟縣城以西約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視為「聖地」。而滄源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葫蘆」,「里」是出來,意即人類從葫蘆里出來的。

各地區的佤族雖然對「司崗里」解釋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視為人類的發祥地,同時也共同反映他們都是阿佤山一帶是最早的居民。「司崗里」是佤族對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

【禮儀】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當先,認為無酒不成禮。佤族待客敬酒習俗多樣。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飲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種戒意,然後依次遞給客人飲。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盡力喝乾,以表示心地坦誠,否則被認為對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遞給客人,客人用右手接過後先倒在地上一點或右手把酒彈在地上一點,意為敬祖。然後主人和客人一起喝乾。佤族民間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習慣。每逢兒子出門,客人離去,主人還要打「送親禮」。即給親人或客人敬酒,屆時主人用葫蘆(盛酒器)盛滿酒,先喝一口,然後送到客人或遠離的親人嘴邊,客人需要喝到葫蘆見底,以表示親情、友誼永遠不忘。

【建築】
佤族房內的陳設簡單,無桌椅,竹席木板當床,沒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單做被蓋,枕木頭,和衣而睡。

佤族的住房,各地區不同。受漢族影響較大的地區,一般是四壁著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個別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區的住房構造和形狀與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築材料均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頂端保留樹杈,用以托梁,橫樑上再托上一些細竹子,然後覆以茅草,築成架空的「竹樓」。房屋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為牲畜、家禽活動之所,個別打鐵戶也在樓下設有風箱和打鐵的一套工具。

【飲食】
佤族以大米為主食。西盟地區的佤族都喜歡把菜、鹽、米一鍋煮成較稠的爛飯。其他地區的佤族則多吃干飯。農忙時日食三餐,平時吃二餐。雞肉粥如茶花稀飯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現吃現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間有「無辣子吃不飽」之說。

佤族的肉食主要來源於家庭飼養,有豬、牛、雞。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蟲的習慣。一些地區的佤族還有捕食昆蟲的習慣,更食用蛹、寄生於草木植物的紅毛蟲、掃把蟲和寄生於冬瓜樹的冬瓜蟲等十餘種。一般時都把可食的昆蟲與米一起煮成粥,加菜、鹽、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養蜂比較普遍,但養蜂方法十分特別,先用一段掏空的圓木,兩頭封口,留出數個小孔,供野蜂進出,放在森林或屋檐下,使其繁殖釀蜜,每年割2、3次,與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飲酒,喝苦茶。所飲用的酒都是自家釀制的「泡水酒」。常飲泡水酒不但於身體無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幾十年佤族才開始飲用燒白酒。

佤族更愛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濃,幾乎成了茶膏。苦茶雖然味苦,但喝後有清涼之感。對於處在氣候炎熱地區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檳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時勞動休息或閑談,口中都嚼一塊檳榔。所嚼檳榔都是用麻櫟葉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據稱嚼檳榔有健齒作用。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飯,火燒蛇肉,青豌豆炒螞蟻蛋,油煎柴蟲等。

【文化藝術】

滄源崖畫

滄源崖畫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滄源縣糯良山、班考大山與拱弄山之間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帶。是我國發現較早的古代崖壁畫藝術遺存之一。1962年以來,已先後在滄源縣中北部的勐來、丁來、滿砍、和平、芒陽、勐省等地發現了11個崖畫點。這些崖畫大都畫於離地面數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

滄源崖畫的內容主要有人物像、動物像、村落圖、狩獵圖、祭祀圖、舞蹈圖等。每個畫面都有一個中心內容,真實地描繪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態圖,古樸、形象、生動。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

滄源崖畫採用平塗法,手法簡練,生動傳神。人體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畫五官,但四肢卻畫的姿態多變,動感強烈。通過雙臂和雙足的種種不同姿態,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動內容。動物也是如此,雖然五官不清,但通過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徵,也可以辨認出其種屬。

滄源崖畫圖像多呈赭色。作畫的顏料可能是用赤鐵礦、蟲膠和動物血調制而成的。根據專家們的初步研究分析,這些崖畫可能是新石器時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當地佤族群眾一直把它當作神物加以崇拜。

木鼓

木鼓是佤寨的標志,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的傳統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器具。一般以紅毛樹、花桃樹或麻栗樹樹段為原料,將其腹部按一定形狀掏空製成。大小不一,一般長約2米,直徑0.5至1米之間。分公鼓、母鼓兩種。公鼓的音節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多成對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標志性的建築物。每個村寨都有一至數個。它是用6根柱子、 3根橫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沒有牆壁的小棚子。木鼓房雖然面積不大,結構簡單,但由於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當神聖,具有其他民族廟宇的功能與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徵,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

【節慶】

由於木鼓的這種神聖地位與作用,「拉木鼓」便成為佤族極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

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樹木,拉入寨中,製作新鼓,更換舊鼓的活動。多於農歷十一月(佤歷一月)進行。屆時,首先由村寨頭人會議確定拉木鼓的時間及主祭人(出牛,承擔活動費用的人),准備好要剽殺的水牛數頭、取肝看卦黃牛一頭,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當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壯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選好的樹木,准備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參加)均身著節日盛裝,前來拉鼓,大家邊歌邊舞,用繩索將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當天不能進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殺雞祭 祀之後,另擇吉日進寨。

新鼓進寨之日,舉寨歡騰。鄰寨的人們也敲鑼打鼓,前來祝賀,大家載歌載舞,剽牛、殺豬、飲酒娛樂。

新木鼓的製作大約需要20餘天。摳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響,向全寨報喜,並舉行新木鼓安放儀式。晚上,全寨人齊聚木鼓房周圍,再次歡歌共舞,慶祝新木鼓的順利製成。至此,整個「拉木鼓」祭祀活動方告結束。

據說,佤族拉木鼓是為了祭祀「莫偉」神的。佤族人認為,「莫偉」是人類祖先的化身,他平時住在天宮,不問人間之事。只有聽到木鼓之聲,他才會下凡為人類解危救難或共享歡樂。

談情說愛「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過自由戀愛締結的。結婚的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從十五六歲便可開始參加談情說愛的社交娛樂活動。這種戀愛活動,俗稱「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體方式進行的。在正式確定戀愛關系之前,單獨活動的較少。在此活動中,男子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間進行。沒有特定的場所,多在姑娘家中進行。每當夜幕降臨,青年男女們便會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夥子們彈著三弦、吹著笛子,到等候他們的姑娘家裡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贈煙草、檳榔,男女相互梳頭,嘻笑打鬧,送秋波,訴衷腸。經過若干次串姑娘,小夥子看中某位姑娘後,就會送些手鐲、項鏈、梳子、頭巾等禮物給她。如果幾天或一段時間內不見姑娘退還禮物,便可以認定她已對自己情有獨鍾,願意作為自己的戀人了。而姑娘則來者不拒,不管誰送的禮物都會一一收下。因為他們認為,送禮物的小夥子越多,說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條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會為串女兒的人多而高興和自豪。但對不想繼續發展關系的小夥子,禮物會很快退還給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過程中,小夥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會趁機搶去她的首飾、頭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時,姑娘不管願意與否,都會大嚷大叫,佯裝反抗。如果兩三天內不去索取的話,就表示接受了小夥子的求愛。

確定了戀人關系的青年男女,便會脫離群體,開始單獨交往。進而正式托媒求婚,訂婚、結婚,喜結連理了。

新米節

佤族是一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圍繞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動,有的還漸漸形成定製,發展成為節日。「新米節」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歷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為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為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新米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多各家各戶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備好過節的酒肉佳餚。然後到田裡去采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接著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台之上,請巫師念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為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打開家門,把自家過節的消息告知鄰里鄉親們。於是人們紛紛攜帶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則殺雞、宰豬,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歡歌笑語,同享豐收的喜悅。

【抗英衛國美名傳】

佤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為開發和建設阿佤山區,繁榮西南邊疆的經濟文化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在反抗列強入侵,捍衛祖國領土和主權的斗爭中,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英帝國主義勢力多次侵入佤族地區,進行刺探情報、勘測地形、密探礦藏等侵略活動,均遭到佤、傣、漢等當地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英國的一支「探險隊」在500名英軍的保護下侵入阿佤山等地,佤族人民「各執兵器」,奮起反抗,嚇得英軍頭目「面如土色,從人亦怕」,狼狽逃竄。

1898年(清光緒二十五年),中英雙方勘定孟定、阿佤山、孟連等地滇緬邊界時,針對英國侵略者意欲佔領我方領土的圖謀,佤、傣、漢等族人民再次拿起武器,進行了堅決抵制。

滄源縣的班洪、班老地區,蘊藏著豐富的銀、鉛等礦藏。垂涎已久的英國從1927年起,便開始密探礦藏、盜運礦渣。1933年,更肆無忌憚地搶修公路,准備佔領這一地區,奪取礦藏。在遭到抵制與反抗後,1934年初,竟出動大批軍隊武裝佔領礦區。英軍的野蠻侵略行徑激起了佤族人民的憤怒。當年2月,班洪王和班老王邀請周圍10餘部落,於班洪集會,剽牛盟誓,「寧血流成河,斷不作英帝之奴隸」。會後立即組織起3支武裝,開始反英斗爭,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班洪事件」。雙江、瀾滄、耿馬等地的佤、傣、漢等族人民也組織了1000多人的義勇軍,趕赴班洪地區參戰,全國人民也以各種形式予以支援,給英軍以沉重打擊。

後來,由於南京國民黨政府的退讓與妥協,使這場以佤族人民為主的、轟轟烈烈的抗英斗爭受到抑制。但這場斗爭充分顯示了佤族人民高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對激發當地、甚至全國人民的反帝愛國熱情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現在,班洪的「班洪抗英遺址碑」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雲南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文歷法】

佤族人民在與大自然進行斗爭的漫長歲月里,從艱苦的勞動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步積累了有關天文氣象、機械原理和醫葯等方面知識,從而產生了樸素的科學萌芽的技術。這些科學技術,反映了佤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他們的智慧與創造力。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