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烏蘇彩禮

烏蘇彩禮

發布時間: 2022-10-14 01:02:05

1、滿族的風俗有什麼?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滿族有自已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創制於16世紀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創制的。17世紀四十年代,滿族大量入關後,普遍開始慣用漢語文。

滿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獵、戰斗的活動演化而來。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發梳辮留於腦後,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兒環,腰間掛手帕。滿族入關後,其服裝與漢族服裝趨於一致,但旗袍卻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

習俗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忌諱: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 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滿族婚禮既帶有本民族濃厚的特點,又融合了不少漢民族的風俗禮節,一般地講要經過以下程序: 訂婚:滿族青年男女訂婚有兩種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長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親,便 托媒人給子女許訂終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種是男女雙方互不認識,托媒人為子女訂婚,並由媒人轉交雙方的"門戶貼",開具雙方的旗佐、履歷、姓氏、三代。此外,還要互相檢驗生辰八字。

放定:即遞財禮。分放大定和放小定兩種。放小定是未來的媳婦拜見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親時,得到財物。放大定叫做「過大禮」,俗稱「下大菜」,就是選擇吉日,男方將聘禮送到女方家。 結婚前一日,送親的要喝「迎風酒」。新娘則離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稱「打下發」。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車送親,由其哥哥護送。彩車到新郎家時,洞房門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讓喜轎車抬著新娘從火盆上經過,俗稱"過火避邪"。為趕走或殺死隨轎而來的鬼怪,新郎要向轎門虛射三箭;也有實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轎底射,以免傷著新娘。接著,新娘被人扶出轎來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拜完北斗後舉世聞名行「撇盞」儀式。即頭戴紅蓋頭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豬肘一方、酒三 盅、尖刀一把,薩滿單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滿語念經,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拋向空中,同時端酒盅齊把酒潑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蒼保佑新婚夫婦,使他們子孫滿堂,白頭偕老。舉行完以上這些儀式後,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攙進洞房。新娘過門坎時,在門坎上放有一副馬鞍,新娘必須從上面跨過去。新房的床鋪必須全科人鋪設,洞房鋪好後要在房內奏樂,稱 「響房」。新娘入洞房時,一小女孩手拿兩面銅鏡,對新娘照一下,然後把銅鏡掛在新娘的前胸後背。接著,另一小女孩遞過兩只錫壺,裡面盛有米、錢等,新娘或抱在懷里,或夾在腋窩,俗稱「抱寶瓶」,又叫「抱保媒壺」。當新娘在床上坐穩後,新郎用秤桿把罩在新娘頭上的紅布揭去,叫做 「揭蓋頭」。接下來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長壽面或子孫餑餑等。

食俗
滿族民間農忙時日食三餐,農閑時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飯,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乾飯。有的地區以玉米為主食,喜以玉米面發酵做成「酸湯子」。東北大部分地 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餷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

滿族的餑餑歷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窩窩頭」, 也稱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全國著名糕點。較著名的還有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北京小吃墩餑餑,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餑餑,湖北荊州小吃豬油餑餑等。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腌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為主要蔬菜。據傳用腌漬的方法儲存蔬菜,始於清順治年間。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餚。

滿族人民愛吃豬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遼寧沈陽市的滿族餐館那家館有100多年歷史的,該店經營的白肉血腸,被譽為正宗的滿族風味。

典型食品:滿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腸。②火鍋。滿族傳統風味菜餚。③酸湯子。遼寧岫岩滿族的典型食品。④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

節慶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歷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 「滿洲」,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 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牋 ?走百病: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群,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 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 ?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 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須面」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清明節:上墳祭祖時不像漢族紙錢後在墳頂上壓錢,而是在墳上插「佛朵」。「佛朵」是滿語,譯為漢語為「柳」或「柳枝」。根據滿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孫,為表明後繼有人,要在墳上插柳。 ?
端午節:滿族過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其風俗與漢族相同。 ?

中元節: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 念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 ?

中秋節:滿族人家過中秋節也吃「團圓飯」。此外,月亮初升之際,還要供月。即在院內西側向東 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 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

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

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灶神,俗稱 「送灶王爺」。

2、誰知道有關愛新覺羅由來的傳說

愛新覺羅的意思就是金子一般的姓。
據《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中記載,有一次天女佛庫倫在長白山附近的湖裡洗澡,吞食神鴉所銜的果子之後,覺得身重不能升天,不久便生下一男孩,體貌奇偉,落地會說話。佛庫倫對他說:「汝以愛新覺羅為姓,名庫布里雍舜。」這個孩子就是清王朝奠基人努爾哈赤的始祖。這一說法充滿神話色彩,表示其受姓於天。可是努爾哈赤的上幾代並非姓愛新覺羅,至於姓什麼,無可考,不知道是佛庫倫疏忽了,還是那個落地就會說話的小孩沒有記清楚。

3、為什麼黑龍江的人口碑都很差?

沒有吧,可能有些人有些偏見。

黑龍江省,簡稱「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哈爾濱,地處中國東北部,北、東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

西部與內蒙古相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是中國最北端以及陸地最東端的省級行政區,介於東經121°11′—135°05′,北緯43°26′—53°33′之間,轄區總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6位。邊境線長2981.26千米。


黑龍江省地貌特徵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勢大致呈西北、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西南部低,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構成;地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綏芬河四大水系,屬寒溫帶與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黑龍江省位於東北亞區域腹地,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中國沿邊開放的重要窗口。

4、蒙古族的民俗有哪些及其特點

民俗風情之飲食——烤全羊
整羊整牛,也稱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貴賓的傳統禮儀。 自古以來,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馬奶酒和給遠徵人攜帶綿羔羊熟肉條的習慣。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來客和祭禮神祗。

最隆重的席面,有整牛、珠瑪、整羊三種,主要取其完整、齊全之意。 禮獻整牛,除了祭祀犧牲,一般只取牛的某一部位,比如說,為65歲以上老年人祝壽,僅象徵性地獻上牛烏查(蒙古族叫烏古查,即牛羊軟肋脊肉)。珠瑪,又分為立式珠瑪,也就是最講究的整羊,其特點是褪毛、帶皮、烤制。整羊席不象珠瑪那樣精製,其特點是去皮、煮制。禮獻整羊也象獻整牛一樣,根據不同需要和對象,採取不同方式。有時獻上完整的羊肉,有時獻羊的某一部分。春節時招待親朋好友和貴賓時,把熟羊頭放在大方木盤中間,周圍擺滿各種奶食品和點心端上,是隆重禮儀。 整牛、整羊、珠瑪的加工方法,各地不盡一致,但必須保證食品的完整,避免損壞皮肉。 整羊的擺法;羊頭必須向著主賓。在宴會上用整羊招待客人時 ,一般要唱贊歌敬酒三巡 ,當賓客們開始唱和時,再斟一杯酒,誦獻整羊的祝辭。專門向執刀割肉、招待客人的人敬酒一杯之後,主人請席間長者先動刀。那位執刀招待,蒙古語稱「渾都格其」。長者接過蒙古刀,在羊頭的前額劃個「十」字,從羊的腦後、嘴角兩邊、兩個耳朵、兩個眼眶、脖頸、硬齶上割下幾塊肉,再把羊頭轉向主賓。主賓端起羊頭回贈主人。主人端過一個空盤,接過羊頭和長者割下的部位肉,擺在佛龕前敬佛。接著用專用的蒙古刀,從羊烏查的右側、左側切出長條薄片,左右交換放置。割羊烏查前半部時,刀刃向外。如此切割三次之後,分節卸下其它骨頭(過席的羊烏查只能切一刀),由陽面轉圈後,退回去放入肉湯里熱,然後上桌進餐。退下整羊後,上肉湯。 禮獻整羊時,通常安排專人獻祝辭。誦祝前,要向祝辭人敬酒一杯。祝辭人用無名指蘸酒彈酹,然後舉杯祝辭。誦祝辭的姿勢:老年人坐著,中年人單腿跪著,年輕人站著。祝辭內容因人、因事、因地區不同而各異。比如有一則祝辭唱 道:「博格多成吉思可汗,迎娶花容光煥發月貌的孛爾貼只斤夫人。宰一隻花臉的羯綿羊,裝在水晶盤里招待貴賓 是成吉思汗定下的禮制,是蒙古人待客的傳統,是忠厚和貞潔的標志,是至誠心意的象徵。」 大家斟一杯酒互相唱和 。誦祝辭人說一聲「結!」(請用刀)。並舉杯繼續祝福唱道;「按著老規矩敬獻,請各位都來品嘗。遵循舊風俗奉獻,請各位都來舉觴。」 再斟一杯,眾人回敬唱和。之後,祝辭人接著說:「結!」

民俗風情之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是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的蒙古、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人民的盛大集會。「那達慕」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娛樂」或「游戲」。每年夏、秋季節舉行。大會期間,各地農牧民騎著馬,趕著車,帶著皮毛、葯材等農牧產品。成群結隊的匯集於大會的廣場。並在會場周圍的綠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那達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聖。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記載「那達慕」活動的是1225年用畏兀兒蒙文(古蒙古文)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在這篇石刻中說:成吉思汗為了慶祝征服花刺子模的勝利,在布哈蘇齊海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會上舉行了射箭比賽。他的一個侄兒在距離三百三十五度(音妥,成人兩臂平伸的長度,每度約五尺左右)遠的地方射中了目標。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有幾處提到過射箭比賽。後來,凡牧馬較多的部落舉行「那達慕」大會時,都要進行賽馬。在蒙古族文學巨著《格斯爾傳》及其他民間史詩,對賽馬都有描寫。摔跤則更為普遍,一般的「那達慕」大會,多以摔跤比賽為主。
元、明兩代,射箭、賽馬和摔跤比賽結合一起,從此形成男子三項「那達慕」大會比賽的固定形式。當時的「那達慕」祝頌詞中說:「得心應手的馬頭琴聲,悠揚動聽;潔白無暇的哈達,閃閃發光;傳統的三項『那達慕』,接連不斷;蒙古族力士,整隊上場。」14世紀末記載蒙古族風俗習慣的文獻中說:擀氈子,舉行婚禮或射箭、賽馬、摔跤等「那達慕」開始時,蒙古族長者舉起盛滿鮮奶的銀碗和哈達,朗讀祝頌詞。祝頌詞有「那達慕」祝頌詞、射箭祝頌詞等多種。如土爾扈特蒙古族射箭祝領詞中說:「你擎起萬鈞弓呀,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猶如滿月,啪地撒放扣環。你能射倒聳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飛翔的大雁。啊!祝福你啊,生銅熟鐵般的大力士」。從上述記載以及其他民間故事史詩對「那達慕」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那達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游藝活動,其規模、形式和內容較前均有發展。當時的蒙古族王公以蘇木(相當一個區)、旗、盟為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那達慕」大會,並對比賽勝利者分等級給予獎賞和稱號。但當時由於王公貴族的操縱,「那達慕」會上經常由王爺的摔跤手。賽馬手和射箭手獲得冠軍。
按蒙古族的傳統習慣,「那達慕」大會歷來有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那達慕」大會,參加摔跤賽的五百一十二人,馬三百匹左右,會期七至十天;中型「那達慕」大會,摔跤手二百五十六名,馬一百至一百五十匹,會期五至七天;小型「那達慕」大會,摔跤手一百二十八名或六十四名,馬三十至五十匹左右,會期三至五天。

民俗風情之鄂倫春
春節是鄂倫春族最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舉行,一般要進行四至五天,主要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鄂倫春族地區。
鄂倫春族的春節源於漢族習俗。節前,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清掃庭院;上山狩獵或在外工作的人們,都要趕回家,准備過年。除夕,家家戶戶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團圓飯,守夜。
初一清晨,人們忙著煮新包的「謝納溫」(餃子),鳴放鞭炮或向天空鳴槍,以示迎來了新的一年。全家人走出屋外,面向東或南,燃起九柱香,叩頭祭拜天神和山神,祈求神靈恩賜獵物,保佑全家免災免禍、吉祥如意。
太陽出來以後,人們穿上新衣服,攜兒帶女,帶著酒肉互相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長者家裡行拜,然後再到其他家。進門先燒香祭火神,向篝火里扔一塊肉,灑一杯酒,主人陪同客人祭拜。祭祀完畢,客人向主人敬酒、敬煙、叩頭,並祝願老人健康長壽。受拜的長輩同樣向來拜者說幾句祝福的話,有的還要給壓歲錢或幾塊糖。這一天,老人一般都在家裡等候晚輩來拜年。
初二開始,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飲酒娛樂,青年人則自動組織起來進行文體活動,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賽馬射擊、摔跤比賽,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為人們所喜愛,他們的舞蹈有反映飛禽走獸生活面貌的,有表現獵人捕捉野獸情景的,也有描繪婦女採集勞動場面的,動作古樸純真,具有深厚的狩獵生活氣息。娛樂活動一直延續到初四。初五,人們認為是「鬼日」,忌諱出門,也不許娛樂和吵鬧,這一天,人們都各自在家裡休息。初六開始,獵民可以上山打獵,恢復正常的生產活動。

民俗風情之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等。祭敖包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為山的高大雄偉,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牧民觀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內容、形式方面都有了變化。

5、少數名族的簡介

看了提問者的資料在青海 。我覺得那邊可能朝鮮族比較少吧。我就來介紹一下朝鮮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其餘則散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濟南、西安、武漢等內地大中城市。其中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多數居民使用朝鮮語和朝鮮文。雜居地區的朝鮮族一般漢語朝鮮語都會用。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朝鮮族總人口為1,923,842人。
朝鮮族通用語言為朝鮮語,有人認為屬阿爾泰語系。不過語法上不屬於任何一個語系。朝鮮文屬拼音文字,有26個字母。拼寫時,把同一音節的音素迭成字塊構成方塊形文字。
朝鮮族主要從事農業,以擅長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著稱,生產的大米潔白、油性大,營養豐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被稱譽為「北方水稻之鄉」。延邊地區還是中國主要的烤煙產區之一。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長白山林區的特產人參、貂皮、鹿茸,被譽為「東北三寶」。
朝鮮族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之一,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中,角幣貳角的正面圖案就是布依族和朝鮮族。
我國朝鮮族的先民,是數百年間陸續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的朝鮮人。早在明末清初,朝鮮族已在中國定居並形成單獨的族群,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如遼寧省蓋縣朴家溝村的朴姓朝鮮族,在當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從19世紀中葉開始,陸續有較多的朝鮮人從朝鮮半島遷入,這是中國朝鮮族的主要來源。由於當時朝鮮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壓迫,特別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難,一些苦難的朝鮮農民越過鴨綠江和圖們江來到中國,在兩江沿岸一帶開墾,同漢族、滿族等人民雜居共處。但此時遷入人數還不很多,大多數春來秋去,居住尚不穩定。
隨著日本在朝鮮侵略的加劇,大批居民為尋找生路,不顧清政府禁令,紛紛徙入中國東北邊疆地區定居下來,據統計,1870年在鴨綠江北岸一帶已有28個朝鮮族聚居鄉。清光緒七年(1881)延邊地區朝鮮族已達1萬多人。1883年在集安、臨江、新賓等縣的朝鮮族居民已有3.7萬多人。同一時期,烏蘇里江沿岸一帶也移入為數不少的朝鮮族農戶。

19世紀50~60年代,清政府對入境的朝鮮農民尚採取封禁政策。後來改行招民開墾政策.1881年在吉林設置荒務局,在南崗(琿春)、延吉、東溝等地設置招墾局,招募移民,凡應募移入者,均為中國臣民。1885年清政府將圖們江北岸長約700里、寬約50里的地區劃為朝鮮族農民專墾區,更便於朝鮮農民大批移入東北地區定居。
1910年日本吞並朝鮮半島,不堪忍受帝國主義殘酷壓迫和剝削的朝鮮人民和部分愛國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國東北各地,到1918年已達36萬多人。

朝鮮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06年日本侵入朝鮮族聚居區以後,朝鮮族人民便開始了抗日活動,從自發的到有組織抗日活動層出不窮。抗日知識分子在各地普遍建立了朝鮮族私立學校作為據點,不斷宣傳抗日思想。
1919年3月13日,在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朝鮮「三一運動」的影響下,朝鮮族人民大規模的抗日斗爭終於在延吉縣龍井(今龍井縣)爆發。此後,各地普遍建立抗日武裝組織,並於1920年開始聯合。與此同時,延吉道立中學、吉林省立一中、吉林毓文中學等學校的朝鮮族學生,同漢族和其他各族學生一起,積極響應五四運動的號召,舉行罷課遊行示威。
20世紀20年代初期,馬列主義部分經典著作和介紹社會主義的書刊陸續從上海、北京和蘇聯、朝鮮傳入朝鮮族聚居地區,先進的知識分子秘密組織了「讀書會」等馬列主義研究小組,在朝鮮族中產生了早期的共產主義者。在他們的領導下,出現了「延吉運輸組合」、「龍井建設者同盟」等工人團體和「農民會」、「青年會」等農村群眾組織。
1927年10月,中國共產黨滿洲省臨時委員會成立時,在朝鮮族地區也先後建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朝、漢聯合抗日游擊隊在各地建立起來。
1930年5月1日,延吉縣龍井工人舉行總同盟罷工,接著數千名小學師生也罷課罷教。同年5月26日,和龍縣葯水洞人民經過斗爭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同年8月,舉行了規模和影響更大的以敦化、額穆兩縣為中心的「八一吉敦暴動」。1931年秋至1932年春,東滿朝鮮族人民掀起了秋收、春荒斗爭。
1932~1933年,汪清、延吉、和龍、琿春、饒河、珠河、密山等地先後建立抗日游擊隊。1932年4月,在中共盤石中心縣委領導下,由李紅光(朝鮮族)等人組織朝、漢等族人民舉行了蛤螞河子暴動,並建立了「東北工農義勇軍」。
1935年春,東北各抗日武裝部隊統一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後,至1937年先後建立11個軍,第二軍中朝鮮族戰士占絕大多數,第一、七軍中朝鮮族戰士約佔半數,其他各軍也有朝鮮族戰士。「八女投江」紀念雕塑
在抗日戰爭中,朝鮮族人民不僅以物資支援抗日聯軍,而且先後有10多萬人參加了戰斗。數以萬計的朝鮮族戰士在抗日戰場上捐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的抗日詩篇。
1938年秋,有8名漢族、朝鮮族女游擊隊員在強大敵人面前,射完最後一顆子彈,砸碎武器,縱身跳入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光榮犧牲,譜寫了著名的「八女投江」的悲壯抗日詩篇。數以萬計的朝鮮族戰士在抗日戰場上捐軀。
1945年11月,中共延邊地委成立。勞動同盟、農民同盟、青年同盟、婦女同盟等群眾團體分別合並為「民主大同盟」(延邊地區)、「民主同盟」(牡丹江地區)、「民主聯盟」(遼寧、哈爾濱、通化等地區)。1946年,朝鮮族人民又積極參加和支援解放戰爭,僅延邊參軍的朝鮮族就達5萬人。
朝鮮戰爭爆發後,大批朝鮮族青壯年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普遍開展愛國捐獻運動和擁軍優屬工作,為朝鮮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朝鮮族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民族,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朝鮮族為抗擊日寇和解放祖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風俗習慣】
婚俗
朝鮮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按照傳統習慣,近親、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內」是一種普遍習俗。朝鮮族婚禮
朝鮮族婚俗從說媒到結婚要經過六次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幣」、「請期」和「迎請」。姑娘和小伙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納采」禮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親時送的禮物。「問名」禮是占卜新娘將來的運氣好壞而打聽其母姓名的禮儀。「納吉」禮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 「納幣」禮是新郎家給新娘有送的青緞、紅緞等財禮,「請期」禮是新郎家把選定的婚期以書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徵求意見,新娘家則根據姑娘的具體情況回復。「迎親」禮,即新娘家則根據姑娘的具體情況回復。「迎親」禮,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為隆重。
朝鮮族婚禮的儀式很復雜,在延邊,婚禮一般分兩段進行:先在新娘家舉行,後在新郎家舉行。在新娘家舉行謂之「新郎婚禮」,在新郎家舉行謂之「新娘婚禮」。新郎婚禮一般要按奠雁禮、交拜禮、房合禮、席宴禮等順序進行。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後,便獨自回家,隨後新娘等待選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樣搭起醮禮廳,為新娘擺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認,施禮,被請去招待,至此,婚禮才告結束。朝鮮族結婚後一般都不離婚,他們在婚禮中舉行獻木雁的儀式,象徵夫妻白頭到老的願望。
喪葬
朝鮮族多實行土葬,散居在城鎮的也實行火葬。在朝鮮族社會,父子關系是一切人倫關系的基礎。講求父慈子孝,長子贍養父母。社會上老人受到尊重,人們非常鄙棄不孝不敬的人和行為。朝鮮族老人死後,親人三天內不準洗臉、理發,也不準吃干飯,而且必須穿孝。親友來弔唁,首先在遺體前三叩首,再同死者親屬相互二叩首。舉行埋葬一定要在單日。入殮時要給死者穿新衣,原來的衣服則燒掉。三天後埋葬。埋葬前要請風水先生選墓地,墓地多選在山坡的陽面,頭朝山頂腳朝下。埋葬後,墳前置供品,叩首。以後要連續祀三天,飯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雲」,第二天叫「拜雲」,第三天帶供品到墳地叫「三雲」。以後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節等都要祭祀。
服飾
朝鮮族一般喜歡素白色,以示清潔、干凈、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朝鮮族民族傳統服飾叫「則高利」和「契瑪」。婦女服裝為短衣長裙,男子服裝為短上衣,外加坎肩,褲腿寬大。外出時多穿斜襟以布帶打結的長袍,現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短衣長裙,是朝鮮族婦女服飾的一大特點。短衣有長長的白布帶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結。長裙多有長皺褶。裙有纏裙、筒裙、長裙、短裙、圍裙之分。短衣,朝鮮語叫「則高利」,是一種斜領、無扣、以帶打結、只遮蓋到胸部的衣服;長裙,朝鮮語叫「契瑪」,腰間有細褶,寬松飄逸。這種衣服大多用絲綢縫制,色彩十分鮮艷。年輕女子一般愛穿筒裙、短裙,老年婦女常穿纏裙、長裙。冬天,中老年婦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男裝衣短,褲長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為男子出門時的禮服。長袍當大衣穿,有單、夾、棉之分。
食俗
朝鮮族的傳統風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麵、泡菜還有烤肉。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團、切塊、撒上豆面並加稀蜜、白糖 製成。冷麵是在蕎麥面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面條,煮熟後用冰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等製成,吃起來清涼爽口,味道鮮美。泡菜是將大白菜浸泡幾天,漂凈,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進大缸密封製成。腌制時間越長,味道越可口。
打糕:朝鮮族最愛吃的傳統食品之一。打糕的歷史比較長,早在18世紀朝鮮族的有關文獻中已有記載,當時稱打糕為「引絕餅」,並稱引絕餅已稱為傳統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節或紅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來招待親朋好友。顧名思義,打糕是打出來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產糯米的地方,則用小黃米或糜子;所灑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紅豆外,還可以用黃豆、綠豆、松子、栗子、紅棗、芝麻等。製作時,先將粘米淘凈蒸熟,放在打糕槽內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塊而成。吃的時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塊,蘸著糕面吃。
冷麵:朝鮮族傳統食品之一。朝鮮族人不僅在炎熱的夏天愛吃冷麵,即使在寒冬臘月里也喜歡坐在炕頭吃冷麵。特別是每年到農歷正月初四中午,朝鮮族有全家一起吃冷麵的習俗。據民間傳說這一天吃面條,可以「長命百歲」,故冷麵也稱做「長壽面」。冷麵的主要原料是蕎麥面、小麥面和澱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樹皮面和土豆澱粉製作。做法是在蕎麥面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面條,煮熟後用涼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製成,吃起來清涼爽口,味道鮮美。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鮮族的風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聰,此酒並非特製,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三伏與狗肉醬湯: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可是朝鮮族在三伏天卻有宰狗吃狗熱湯的習俗。這種醬湯別有風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醬湯可大補。朝鮮族大多數人愛吃狗肉。然而在節日,或辦紅白喜事時是絕對不準吃狗肉的。這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禮節。
五穀飯:朝鮮族吃五穀飯由來已久。每逢正月十五,農民用江米、大黃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穀飯吃。還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種,便表示哪種糧食這一年能獲豐收。這種風俗,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米酒:朝鮮族愛喝的一種飲料。米酒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總要端上來一碗自家釀制的米酒。這種酒比黃酒的色稍白一點,而且還略帶甜味。這種米酒後勁十足。長輩一起喝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切不可面對著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
辣白菜:朝鮮族最愛吃的傳統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白菜下來後,他們就開始製作辣白菜了。此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家家都要做,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因為要持續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膩解酒、助消化、增食慾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歡迎,成了朝鮮族日常飲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朝鮮族日常飲食朝鮮族喜歡食米飯,擅做米飯,用水、用火都十分講究,做米飯用的鐵鍋,底深、收口、蓋嚴,受熱均勻,能燜住氣兒,做出的米飯顆粒松軟,飯味純正。一鍋一次可以做出質地不同的雙層米飯,或多層米飯。各種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狀糕、發糕、打糕、冷麵等也是朝鮮族的日常主食。
朝鮮族日常菜餚常見的是「八珍菜」和「醬木兒」(大醬菜湯)等。「八珍菜」是用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桔梗、蕨菜、蘑菇八種原料,經燉、拌、炒、煎製成的菜餚。大醬菜湯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興菜、海菜(帶)等以醬代鹽,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鹹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餚。朝鮮族泡菜做工精細,享有盛譽,是入冬後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備菜餚。泡菜味道的好壞,也是主婦烹調手藝高低的標志。朝鮮族菜餚食用後大都有一定的滋補和醫療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參芪補身湯」、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湯」、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湯等。
朝鮮族節日菜餚品種繁多,並備時令名菜。朝鮮族名菜名點很多,主要有神仙爐【可以說是朝鮮族的火鍋】、補身爐【又稱補身湯 是一種狗肉湯】、冷麵、打糕、朝鮮泡菜等。另外還有:醬牛肉蘿卜塊;鐵鍋裡脊;生拌魚等朝鮮族風味菜餚。
用餐禮儀
餐桌上,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朝鮮族的「花甲宴」
朝鮮族人民非常注重禮節,尤其崇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晚輩對長輩必須用敬語,吃飯時長輩動筷後其餘人才能就餐。父母誕辰60周年這一天,女子們還要為老人舉辦「花甲宴」(也叫花甲禮)。花甲宴上,子女親戚歡聚一堂,老兩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裝的子女以輩分長幼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禮畢後子女們盛情款待親朋好友。
節慶
朝鮮族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周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朝鮮族春節:能歌善舞的朝鮮族人民的節日生活豐富多彩。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簫的樂曲聲,將人們帶入一個新的境界。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等,競賽場上,熱鬧非凡,人們扶老攜幼爭相觀看。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有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著他的兒孫健康、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樓」,隨著長鼓、洞簫、嗩吶樂曲聲載歌載舞直到盡興。
上元節:朝鮮族傳統歲時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期一天,這天,朝鮮放要先到祖墳送燈,然後在堂內烯「屬」燈,院內掛天燈、院門兩旁掛壁燈,還要到河裡放燈船。這一天還要吃葯飯、五穀飯,喝聰耳酒。葯飯以江米、蜂蜜為基本原料。摻大棗、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葯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合飯」代替。以盼望當年五穀豐收。上元節有許多游戲,過去有火炬戰、車戰、拔河等。火炬戰,即賽火,看誰的火炬最亮,燃的時間最長。車戰,是比誰的車結實。所有娛樂活動,全村人都來參加。圍觀者敲鼓助威,熱鬧異常。取勝者唱歌、跳舞,歡慶勝利。晚上,大家舉著火炬上東山高處迎圓月,誰當年有福,誰就能望見初升圓月,迎月之後,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橋。踏橋,也叫跺橋。朝語中「橋」和「腿」兩詞同音,跟橋意為練腿。踏橋時,每人要在橋上往返幾次至幾十次不等,共次數必須與自己的歲數相等,以求祈福禳災。
嬰兒生日節:即嬰兒周歲生日節。在朝鮮族的人生儀禮中,嬰兒的一周歲紀念日最受重視。嬰兒一周歲紀念日的慶祝活動也非常隆重。嬰兒生日到來之際,嬰兒的媽媽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給孩子穿上一套精心製作的民族服裝,然後把孩子抱到已准備好的生日桌前,讓嬰兒「過目」專門為他擺設的「涉獵物」。桌子上會擺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筆、書、小槍等等帶有象徵意義的東西。客人到齊後,嬰兒的媽媽就叫孩子從桌子上五花八門的東西中隨便拿自己喜歡的中意之物。當孩子伸手從桌子上拿一樣東西時,客人們就歡騰起來,說一些使祝興的話。這個過程人們叫做嬰兒受生日席桌的「儀式」。有的地方還有老人給孩子脖子套上一團素白色線的習俗,以示希望孩子象雪白的線團那樣做一個潔白的人,能像長長的線那樣命長延壽。
洗頭節:陰歷六月十五日是朝鮮族的洗頭節。這一天被視為黃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邊洗頭,傳說用向東流的溪水洗頭是很吉利的。晚上,人們還要在家裡舉行洗頭宴,唱洗頭歌,然後全家老少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餐。
回婚節:在朝鮮族的家庭節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節」,亦稱「歸婚節」,即結婚60周年紀念日。舉行回婚節必須具備如下三個條件:一是老兩口都健在;二是親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孫子孫女無夭折。如果親生子女或孫子孫女中有死亡者,則不能舉行回婚節。因此,誰家能舉辦回婚節,是種很大的榮耀,親朋好友都要前來祝賀,一對老人穿上年輕時的結婚禮服,相互攙扶著入席,大家頻頻舉杯祝福,比年輕人的婚禮更為熱鬧隆重。
六一節:六一國際兒童節在延邊已演化成新的全民節日。在延邊,人們把「六一」兒童節活動當成一項重大的愛幼活動。「六一」這一天,往往萬人空巷,人們穿著節日盛裝湧向公園進行游園活動。
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周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千人針
「千人針」指的是經多人之手縫制的一條有文圖的布帶。當青年應征入伍時,斜披在肩上作為克敵制勝的象徵。這一習俗是與一個古老傳說有關。據說,很早以前,有一個富庶的村落里,人們都過著自由幸福的生活。有一天來了一個力大無比的妖魔,殘害村民。村中的壯士與它交手,都因為力量不足,被它吃掉了。有一青年立志要除掉這妖魔,到處尋求方法。終於訪求到一智者,告訴他,要打敗這妖魔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要1000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行。要想有1000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得用一條布帶,讓年輕的媳婦或親人縫上一針,就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縫在帶子上了。有1000個媳婦(自然不能用寡婦)來縫制,這一條帶子就有了1000人的智慧和力量,便可打敗妖魔。青年人按照智者的話辦了,做成了「千人針」,披在身上去和妖魔決戰,真的打敗了妖魔。於是「千人針」便成了勝利保障的象徵,世世代代流傳下來,誰家有應征入伍者,家人就手捧布帶求人縫這千人針,以圖吉利。
近代在抗日救國的浪潮中,又有所發展。上世紀三十年代,日寇侵略我國東北時,住在延邊的許多朝鮮族愛國婦女,不論有無家人入伍,她們都手捧布帶,在車站、碼頭甚至走街串巷互相縫制「千人針」。縫制時還說一些對日寇詛咒和對抗日戰士祝福的話。
禁忌
朝鮮族喜食狗肉,但婚喪與佳節不吃。朝鮮族人非常尊重老人,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吸煙;吸煙時,年輕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認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理由;途中遇有長者迎面走來,年輕人應恭敬地站立路旁問安並讓路;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忌諱人稱「鮮族」。不過現在很少有人知道鮮族是一種侮辱的稱呼了。因為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時期就稱呼我們為鮮人。現在基本都叫我們鮮族。我很郁悶。
【宗教信仰】
朝鮮族信仰宗教的人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朝鮮族早期宗教流行圖騰崇拜和始祖崇拜,信仰土穀神,後來形成檀君教、東學教等本民族宗教。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先後傳入道教、佛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
佛教在朝鮮族中有悠久的歷史,佛教的某些禮儀和習俗早已滲透於朝鮮族人民生活之中,成為民族風俗。但是,現在佛教在朝鮮族中影響不多。
近年來,因為受到國際的影響,在朝鮮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增多。但朝鮮族沒有全民性的統一宗教。

這些是從網路找來給你的。因為比較系統的介紹了朝鮮族。不過其中有些東西我做了修改。並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來的哦。我一個字一個字都看過了。而且有不充分的地方都做了修改。

6、語文習作

蒙古族風俗習慣
2 / 12
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飾。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鄂爾多斯等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並在身後留出穗頭,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貴渾"(蒙古語,意為"不扎腰帶的人"),代替腰帶的是緊身的坎肩,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
蒙古靴子 蒙古民族服裝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人愛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氈靴三種,根據季節選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製成,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製成,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樣大體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種,分別適宜在沙漠、乾旱草原和濕潤草原上行走。氈靴用羊毛模壓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細考究,靴幫、靴靿上多綉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來的,非常適應自然環境。騎馬時能護踝壯膽,勾踏馬鐙;行路時能防沙防害,減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禮帽 一般用精緻呢料製作,是一種橢圓形的、四周有一圈寬邊檐的帽子,多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後低,帽頂中央稍凹陷,帽筒與帽檐相接處,綴以花紋鑲邊。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帶禮帽,顯得文雅美觀。
蒙古坎肩 蒙古民族服裝的配套服飾之一,是蒙古長袍的一種外套。蒙古坎肩始於元代。蒙古婦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帶。坎肩無領無袖,前面無衽,後身較長,正胸橫列兩排紐扣或綴以帶子,四周鑲邊,對襟上綉花。 色。
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據《黑韃事略》記載:"穹隆有二樣:燕京之制,用柳木為骨,正如南方罘罳,可以卷舒,面前開門,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皆以氈為衣,馬上可載。草地之制,以柳木組定成硬圈,徑用氈撻定,不可卷舒,車上載行。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由網狀編壁"哈那"、條木楞子"烏尼"、圓形天窗和門等構成,外面蒙上氈子,再用鬃毛繩子勒緊即可。蒙古包規格的大小,是由每頂包所用編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長2米多)的數量來決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編壁的。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先選好地形,鋪好地盤,然後豎立包門、支架編壁、系內圍帶、支撐木圓頂、安插椽子、鋪蓋內層氈、圍編壁氈、蒙包頂襯氈、覆蓋包頂套氈、系外圍腰帶、掛天窗簾、圍編壁底部圍氈,最後用毛繩勒緊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門一般朝向東南方向。包內中央為炊飲和取暖用的爐灶,煙筒從天窗伸出。爐灶的周圍鋪牛皮、毛氈或地毯。正面和西側為長輩的起居處,東面為晚輩的起居處。周圍擺設的傢具主要有木質的碗櫃、板櫃、板箱、方桌等,其特
蒙古族風俗習慣
3 / 12
點是小、低,佔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損壞。蒙古包看起來外形很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除天窗外,編壁牆底部還有一層圍氈,夏天可掀開通風,冬天放下保暖),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搭建時將哈那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折卸時將哈那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非常適合於經常移場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現在游牧生活逐漸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來的牧民建起磚瓦房,蒙古包越來越少了。為紀念和顯示蒙古包的民族特色,現在內蒙古的好多城鎮用水泥和磚建造蒙古包用做開飯店或酒店。
勒勒車 古稱"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傳統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樺木或榆木加工製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下腳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車輪的製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車輞,將12付車輞連結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圓形車輪,支撐車輪的車輻條一般有36根左右。上腳由兩根車轅和10條車撐構成。車轅長約4米左右,中間用10條車撐固定即可。一輛勒勒自重約一百斤左右,其特點是車輪大、車身小,載重可達數百斤乃至千斤。適於草地、雪地、沼澤和沙漠地搬遷和拉東西。牛拉勒勒車排成長長的隊緩緩遠行,顯示了牧區特有風情。
勒勒車輕便宜駕,適宜在草原、雪地、沼澤、沙灘上行走,可用來拉米、牛奶,搬運蒙古包和柴草等貨物。行駛時可一輛輛排成長長的車隊,首尾相連,如草原列車般行進在廣袤的草原上,一個婦女或兒童即可駕駛七八輛至數十輛,承擔全部家當的運輸任務。
蒙古轎車 在勒勒車的基礎上製作而成,是專門供乘坐人員的車。其特點是在勒勒車體上用柳木條彎曲成半圓形的車棚。棚周圍包以羊毛氈,形成篷帳,用以遮陽光、擋雨、防雪、禦寒。這種轎車主要用於外出探親訪友、接送親人以及婚姻嫁娶等。現在富裕起來的牧民們已購買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勒勒車、蒙古轎車的使用逐漸成為歷史。
蒙古包、勒勒車和配有精美馬鞍的駿馬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住行工具。蒙古包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勒勒車多以樺木或榆木加工製成,車輪大、車身小,適於草地、雪地、沼澤和沙漠運輸。過去,牛拉勒勒車排成長長的隊伍緩緩遠行,顯示蒙古草原特有的風情。現在,許多牧民都已經定居,住著寬大的磚瓦房,購有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 2. 婚俗
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13世紀以前,蒙古族社會多半為搶婚制。
蒙古族風俗習慣
4 / 12
公元13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求親,是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親,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親。
聘禮,青年男女定親後由男方家送給女方的禮品,又叫彩禮。聘禮的多少根據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牧區常以牛、馬、羊等畜牧為聘禮。嫁妝,女方陪送女兒的出嫁禮物。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妝,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妝。
娶親時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艷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到女方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遭。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拜火,蒙古族婚禮中的重要儀式。各地蒙古族盡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禮上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新娘、新郎從兩堆旺火之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他們的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不渝,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盡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方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順時針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杯,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
歌唱。婚宴往往延續兩三天,親友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禮舉行後的第三天,新娘家要來人,看望新娘和拜見新郎家的親屬。來者多為姑姑、嫂嫂等人,她們各帶禮品或食品來到新郎家舉行認親儀式。新郎家設宴款待,男女雙方彼此相識,相互問安敬酒,充滿著熱情洋溢的景象。
一個男子同時和幾個女子結為夫妻關系的婚姻形式現已廢棄。蒙古族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奴隸主或封建王公貴族常以納妾為俗。
一男一女結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眾歷來的婚俗,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搶婚或包辦買賣婚姻逐漸被淘汰,男女自由戀愛、自願結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風。 3. 喪葬
天葬是牧區盛行的一種葬式,又稱野葬或棄葬。人死後,脫掉死者的舊服裝,換上新衣或用白布纏裹全身,將屍體放在勒勒車上,趕車急行,屍體掉在哪裡,那裡就是吉祥的葬地。天葬後,死者的子孫一般49天內不剃發,不飲酒娛樂,
路遇行人不寒暄,以示哀悼。
火葬是喇嘛教傳入蒙古族地區後出現的一種葬式。為王公貴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後所採用。普通人死後,多數不實行火葬,只有患傳染病或產婦死後,才進行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屬揀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於山川、江河,有的裝入壇罐中埋葬,以示永遠悼念。
土葬是農區蒙古族普遍實行的一種葬式。內蒙古西部農業區蒙古族的土葬,與漢族大同小異。人死後(或臨終前),家人給死者更換新衣,將屍體放在木板上,用哈達罩其面,等待入殮。入殮時,屍體不能見太陽,一般在黃昏時刻,將屍體從窗戶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內,一般三至七天內出殯,東部地區蒙古族一般都當天出殯。出殯時死者的長子扛棺材大頭,其餘子孫抬小頭,有的拉在靈車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達墳地後,用吊繩把棺材放入墓穴。埋葬時,死者的子孫和近親,圍繞墓穴正反各轉三圈,並用手抓土向墓穴撒去,然後大家一起鏟土埋棺。老年人去世,一般全村的小夥子都來哀悼和參加葬禮。 4. 待客
熱情好客,待人誠懇,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美德。一見客人邊握手、邊問好:"塔賽奴!"(您好)。客人進入蒙古包後,家庭主婦便向客人雙手敬獻噴香的奶茶。同時擺上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客人要住宿,晚飯就是手把肉、美酒、面條或蒙古包子等。客人告別時,全家出蒙古包歡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歡迎再次光臨。現在的農區一般同漢族一樣,炒各種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獻哈達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種傳統禮節。哈達是一種禮儀用品。拜佛、祭祀、婚喪、拜年以及對長輩和貴賓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達。哈達以絲綢為料,一般為白色、淺藍色和黃色。長度通常為五尺左右,寬度不等。有的綉有"雲林"、"八寶"等民間花紋圖案。對長輩獻哈達時,獻者略彎腰向前傾,雙手捧過頭,哈達對折起來,折縫向著長者;對平輩,雙手平舉遞給對方;對小輩,一般將哈達搭在脖子上。
敬鼻煙壺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種日常見面禮。鼻煙壺用玉石、象牙、水晶、瑪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製成。晚輩同長輩相見時,晚輩曲身鞠躬,雙手捧著鼻煙壺,敬獻長輩,長輩用左手接受,聞後歸還。同輩相見時用右手相互交換鼻煙壺,雙方聞後歸還。 5. 禁忌禮節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認為火神或灶神是驅妖辟邪的聖潔物,所以人們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蒙古族風俗習慣
6 / 12
忌蹬門檻,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時,絕不許踩蹬門檻。農區、半農半牧區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誤踏蒙古可汗宮帳的門檻,即被處死。這種禁忌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諱在河流中洗臟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臟物。這由於草原乾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無水則無法生存。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 忌摸頭、忌別人打狗、忌產婦住處外人進入探訪。病忌,牧民家裡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並將繩子的一端埋在東側,說明家裡有重患者,不待客。
白節,蒙古語稱查干薩日(白月、正月),意為新年、春節。古代蒙古人以白色為純潔、吉祥之色,故稱春節為白節。白節在正月初一。過白節是從古代沿襲下來的習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就非常重視過白節。臘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節日盛裝,歡聚一堂,拜賀新年,徹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燒香拜佛,然後晚輩向長輩獻哈達或磕頭、敬酒、禮拜。初一清晨,家族親友開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結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農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農歷臘月二十三;貴族和台吉則在臘月二十四。有個別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禮上還要祭火。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的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方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邊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祭祀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求神降福。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牧民觀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內容、形式方面都有了變化。
蒙古族還有祭尚西(神樹的意思)的習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獨的神樹下,用五顏六色的花布條把樹枝裝飾得特別艷麗,一位扮裝的尚西老人盤膝坐在神樹下,男女老少匯聚在周圍拜祭尚西,並推選幾名主祭人手捧哈達、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獻。儀式結束,便進行蒙古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文體活動。 祭成吉思汗陵,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嚴的祭祀活動,簡稱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紀初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橫跨歐亞兩洲,震撼世界,成為"一代天驕"。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習俗,最早始於窩闊台時代,到忽必烈時代正式頒發聖旨,規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種祭禮,並使之日臻完善。現今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襲古代傳說的祭禮。祭禮一般分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
蒙古族風俗習慣
7 / 12
齊全,皆供整羊、聖酒和各種奶食品,並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每年陰歷三月二十一日為春祭,祭祀規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個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
祭蘇魯定,蘇魯定是成吉思汗的軍旗或軍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於鄂爾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園內。蘇魯定是成吉思汗遠征時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無事時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陰歷三月十七日,都隆重舉行祭蘇魯定的儀式。祭祀時,祭桌上擺放了整羊,還有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參加祭祀的蒙古族群眾絡繹不絕,各自帶著祭品,虔誠地叩拜蘇魯定,藉以表達對成吉思汗的敬仰,緬懷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

7、我想問一下嫩江結婚的習俗,男方給女方大約多少彩禮呢

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 叩頭禮常見於下級對上級、少輩對長輩。表示恭敬、侍奉、懇求之意,或春節拜年,均行叩頭禮。行禮時,先脫帽,跪左膝,後跪右膝,馬蹄袖一彈,雙手著地,連叩三下頭。此俗自建州女真時就有,《建州聞見錄》雲:"將胡(指女真人為官者)之見奴酋(努爾哈赤),脫笠叩頭,卒胡之於將胡亦然。"祭祀時也叩頭。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傳說,當年汗王遭難時,狗有救駕之恩,滿族視之為恩祖而加以保護和珍愛。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桿,不許拴牲口。

還有尊卑、等級關繫上的忌諱和規矩。新媳婦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飯。長輩吃飯,媳婦在旁伺候,否則,就視為不敬不孝。大爺伯父輩不得同侄兒媳婦開玩笑。侄兒媳婦不許在大爺面前露胳膊露腿。過去滿族婦女旗袍長至蓋腳背,袖長至手背後,與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徑庭。

滿族有敬老尊上的風尚。青年人見了長者要垂手站立並要和顏悅色地回答長者的問話。有人沖父母狀況,子女必須起立回答。對老人,三天請小安,五天請大安。 請安禮,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是請小安,垂手站問好。"打千兒"是請大安,也叫"單腿跪",滿語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撣下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與身略前傾。"叩頭禮",即磕頭,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請安"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者以好話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柳邊紀略》卷四)。

對神佛、祖先、帝王則三跪九叩。女人禮儀不同於男人,有"蹲安禮",俗稱"半蹲兒",即雙腳平行站立,兩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狀。婦女平日相見,以右手撫其額,點頭為拜,俗稱"撫鬢兒",即手指從眉上額頭鬢角連撫三下,隨後點頭目視。

婦女相見,興手拉手之禮,俗稱"拉拉禮",與漢族婦女拜見禮有別。至親久別相見彼此抱腰接面,然後執手問安,是謂抱腰接面大禮。如幼輩見長輩,兩手抱其腰,長者用手撫其背。老年夫妻相見有"頂頭禮",老夫婦久別重逢,老伴迎上去用頭頂住老頭胸脯,老頭輕輕撫摸幾下老伴後腦勺或後脖頸。

滿族人,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如騎馬,要下馬閃在路旁讓長輩先行。長者也很客氣地說:"謝謝阿哥,請上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馬趕路。

兒媳婦對公婆更是恭敬,要端莊恭謹,每日給公婆裝煙三次,一日三餐要站著侍候,早晚還要送上洗臉水和洗腳水。新媳婦頭一年不能上炕吃飯。在公婆面前不許穿短衣服,不許大聲責罵孩子。兒媳婦外出,臨走要給公婆裝煙,說聲"請阿瑪、額娘看家"。 來了客人,兒媳婦要紮上圍裙聽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聲媳婦要答應" ,再去幹活。即使媳婦年歲很大,在年歲小的長輩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滿族有重小姑習俗。滿族未結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側坐,媳婦則侍立於旁謹慎侍候。

滿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義。在滿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東西要設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認領。有以"竊人之財為恥"的風習。"鄰里相處,有難必幫",一家缺米大家湊,一人打柴大家燒,為鄉間鄰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貸,不需立契,只憑口頭相約,恪守信義。

舊時農村旅店少,過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熱情招待,酒足飯飽後自然留宿。由於滿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迴避。但客人入睡時必須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為有禮。

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報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禮"表示謝意即可趕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動手做飯吃,飯後收拾干凈,物放原處,臨行時拿來草放在門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來後會感到很榮幸。

滿族之家,有祭祀或喜慶事,要殺牲吃福肉,要請親朋作客,讓於南炕上坐。家人要將福肉敬獻尊長客人。肉是白煮,不準加鹽,特別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醬。客人進門向神主叩頭,轉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準道謝和擦嘴,否則是對主人不尊重。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2.回族:
回族是一個非常好客而熱情的民族,有著"持家從儉,待客要豐"的優良傳統,重視待客禮節。當家裡來了客人,主人立即起身相迎讓座,獻上香茶。當南主人與客人愉快交談時,女主人則到廚房准備豐盛飯菜款待客人。就餐前,要先洗手。入席,謙讓年長者如坐上席。上飯菜之前,主人首先要上蓋碗茶。倒茶水時要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揭開,然後盛水加蓋,雙手捧遞。這樣做,一方面表示這盅茶不是別人喝過的余茶,另一方面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客人要起立,雙手接茶盅。進餐時,上席長者先動筷子,其他人才能進食。席間,不說污言穢語,不挑剔食物,不要向碗里吹氣,也不要用筷子在碗亂攪動,要小口進食。飲水時,不連接吞咽,不能對著杯盞喘氣飲吮,要一口一口地慢飲。當客人道別時,回族總是滿臉笑容,並一再挽留,一直將客人送出自家大門。 在回族村寨,當別人請你作客時,要答應他,不能隨便謝絕。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應邀,要講清原因,表示謝意。 回族的飲食禁忌頗多,主要有:進入清真寺忌抽煙。忌食豬肉以及凡有犬齒且獵食其他動物的猛獸,忌食自死動物,忌食動物的血液。禁止飲酒。在語言上,對食用的畜禽忌說"肥",而說"壯";忌說"殺",而說"宰";忌說"肉",而說"菜",如"牛菜""羊菜"。相互之間不用禁忌物來比喻。 蘊涵於回族民居文化現象上的一些禁忌和禮儀,為我們揭示了雲南回族精神世界的底蘊。在許多回族家庭中尤其是老年人居住的房間里,是絕對看不到任何有人或動物的圖畫、雕塑的。回族建房是絕對不看陰陽、風水的,他們至多選擇一下民居的朝向:如喜好坐北朝南、背陰朝陽,喜好平坦、寬敞、乾燥,忌低窪潮濕和易遭山洪水流沖刷處。民居大門一般禁忌向西開,但也不是絕對的,在某種情況下(受到地形的限制),也可以變通。回族民居內部的布局分配體現"以西為貴",西房通常為老年人居住,西牆是老年人在家禮拜時面對的地方。當老年人做禮拜的時候,切忌旁人從正在禮拜的老人面前走過。 2、節日與祭祀活動中的禮儀及禁忌:回族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三大節日。 開齋節,在伊斯冀湯

8、內蒙古有什麼風俗習慣?

1、草原上春節的高潮,附近的牧民們都要相互喝茶,然後人們扶老攜幼聚集在年長者的家裡,進行除夕「乃日」 (宴會)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電視節目。接著牧人們要到邀請自己的每家去作客,有時因戶多,宴會往往通宵達旦;

2、除夕時,牧民家家都要擺放「花盤」即將點心、奶食、糖果等整齊地擺放在一個大盤子里,擺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圓柱體,也有方形的,每層一種,很有規則。這一習俗,不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襲著這傳統 ;

3、駕(乘)車在草原上游覽或到牧民家訪問做客,汽車行駛中路遇畜群,要早鳴笛,以使畜群早些避開,否則車輛猛然驚畜,牲畜急跑會掉膘。

如果在草原上遇見畜群,汽車和行人要繞道走,不要從畜群中穿過,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畜主的不尊重。到牧民家時要看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栓著馬,不要貿然駛入,免得馬驚掙斷韁繩跑失;

4、進包要從火爐左側走,坐在蒙古包的西側或北側,東側是主人起居處,盡量不坐。入座時不要擋住北面哈那上掛著的佛像。進包後可席地而坐,不必脫鞋,但不可坐在門檻上;

5、在牧民家或在旅遊點,主人或服務小姐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主人或服務小姐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要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即刻會明白賓客的用意;

6、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他們認為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穀之結晶,拿出最珍貴的食品敬獻,是表達草原牧民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

通常主人是將美酒斟在銀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瞧不起主人、不願以誠相待。賓客應隨即接住酒,接酒後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會喝酒也不要勉強,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要是你前頭的人都不得不喝下這碗酒,那你也非得喝下不可,這時最好方法是多給天、地、火神敬獻一點。)

7、尊老慈幼蒙古人長幼有序,敬老慈幼。到牧民家做客,見到老人要問安。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並排而坐。

稱呼老人要稱"您",不許以"你"相稱或直呼其名。見到牧民孩子不要大聲斥責,更不能打罵。不要當著家人的面說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對孩子和善、親切,被認為是對家長的尊重。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