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漳村風俗

漳村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11 01:33:06

1、福建民風民俗我去永定土樓的路上看到一列長長隊伍具說是長生幼子的習俗請問具體的意思和習俗是怎樣的?謝謝

你看到的應該是一個秋季祈福的場面.每年四季在客家農民眼裡祈福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

2、漳州傳統民俗有哪些?

坐商走販

商業活動的俗規慣習,是商人在長期的經商過程中逐漸萌芽、發展、傳承的。明清時期漳台之間的民間貿易往來,必然把原鄉一些商業習俗傳到台灣。其中最突出的是坐商走販經營慣俗的傳承。

坐商是固定的經商形式,即固定的攤位店面、確定的營業時間、穩定的商品貨源,主要在城鎮、集市經營。無論小店鋪店主或是大商號老闆,民間俗稱之「頭家」。店員(或稱伙計)受雇於頭家,領取薪金,自稱「吃頭路」。漳台商俗認為「店多生理(生意)好做」,故同類商品往往匯集到同一街市開店設攤,以此來擴大影響,招徠顧客。歷久便形成特色商業街。例如龍海石碼鎮,自明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建埠,到清末民初的四百餘年間,已建成街巷一百七十六條。其中有許多是專門商品街,如糖街、茶料街、蝦米巷、.面線巷、木屐街、六味街、碗街、杉行街、炮仔街、米街、篾籠巷、紙街、桶巷、布街、車轆鱸巷等。此外還有米市、魚市、蝗市、咸魚市、菜市、瓜市、柴市、燈市、鴨市等集市。台南市是閩南商人雲集的都市,到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已有街道八十五條,其中有草花街、糖仔街、米街、魚行街、菜市街、鞋街、竹仔街等專營同類商品的街道。

為了吸引顧客,擴大商店影響,各坐商都有傳承的民俗標志。一是招牌,二是商號。招牌多置於店鋪門前顯眼處,以引人注意。其形式五花八門,有以實物作招牌的,如賣杉木的、賣篾籠的、賣桶的,把實物疊起或高吊於店門前,讓顧客遠遠就能看到;有以模型為招牌的,如賣木屐的以大木屐為記,賣蠟燭的懸木製紅漆大燭為記;有以包裝品為招牌的,如賣花生油的懸掛油瓶,賣酒的懸掛酒壺;有以額匾、旗子為招牌的,如米店寫「米」,酒肆寫「酒」,茶鋪寫「茶」,高懸於商店門口。商號是商店的名號和信譽的標志。歷史上許多老字型大小店鋪,至今為人們所傳誦。如漳州「同善堂」葯局、「天益壽」葯局、「長成」青草行、「蔡福美」鼓鋪、平和蘆溪「福蘭」煙店、長泰「奇蘭」煙行等等,都在漳州、台灣和海外久享盛名。

坐商的特點是坐等交易。為了交易成功,商人們除了在商品適銷對路、物美價廉方面下功夫外,特別重視店風的養成,因而形成了很多反映商人求吉、求利心理狀態的經營習俗.例如,店鋪是生意場所,錢財出入之地。商人們為祈求生意興隆、財源茂盛,都在店鋪中供奉財神(趙公明、關公等)或行業保護神(土地公等)。店員在店鋪的舉止也有諸多禁忌:禁忌踩踏或坐在門坎上,禁忌坐卧在櫃台和待客的條椅上,禁忌玩弄算盤和將算盤倒放,禁忌在店門口伸懶腰打哈欠或面朝店門小便,禁忌面朝內、背朝店門而坐,等等。俗信犯了禁忌就會得罪財神,而財神不進店門封經商就非常不利。商人最講究「開市大吉」,故銥天開店後來的第一位顧客,應盡量成交,即使不賺也要力促其成,以求吉利。俗話說:「行有行規,店有店規。」所有的店規都把「和氣生財」、「信譽生利」作為根本的經營之道,因而世代流傳下許多待客的商務。如對顧客耍笑臉相迎,熱情招呼,「努(能)招呼,有主顧」;「好嘴水」是商人必具備的素質,「踏車靠腳腿,生理靠嘴水」;待客中不能有任何厭煩、抱怨之舉,「問不煩,揀無怨,買賣興隆客滿店」;經商要守信,「信用守得好,趁(賺)錢免煩惱」;貨物不能摻雜使假,「貨真價實,顧客來規日」(整天顧客盈門);成交最忌短斤少兩,「短斤少兩,恰惡半路搶」……這些古商諺,對於規范商業道德,促進有序經商,平等競爭,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走販是游動的經商形式。日常所見走街串巷、走鄉串村的小販,俗稱「販仔」。舊俗賣日用品的販仔以手搖小鼓為記招徠顧客,漳台民間皆稱之「搖鼓擔」。販仔以敲鑼、搖鈴、擊板、打鼓、吹笛等發出的聲響和叫賣聲來招引買者的習俗,是商俗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例如,賣「柚柑串」的將竹簽放在罐子里,忽上忽下地,發出有節奏的沖擊聲;賣「咸酸甜」的(咸棗、蜜李、酸梅、橄欖等蜜餞),口吹瑣吶發出獨特的旋律;賣「敲糖角」的用分割糖 角的刀片和小錘敲擊出清脆的金屬聲響;賣「麥麥糕」的敲打小鑼「哨哨」作響。每當聽到這些聲音,小孩子就圍攏過來,一角二角、三分五分地買著吃。而當聽到「叮咚叮咚」的鈴瓏鼓聲時,則必定是貨郎「搖鼓擔」來了。這時是農婦村姑上前,買針頭絕腦紐扣手拍什麼的。

與敲擊吹奏聲相映成趣的叫賣聲,也是「人未到聲先到」。人們從其高音低音、長腔短調的呼喚聲中,即使聽不懂方言,也能分辨出是賣什麼的來了。市井街坊,清晨人們可以聽到沿街賣食品的叫賣聲。例如,賣花生的:「賣花生哎——!咸閣酥啊----!臭仁換一書。」賣醬瓜的:「賣咸醬瓜哎,醬瓜咸啊,醬瓜甜啊,醬瓜五味香啊,好做早點啊!好貨閣省錢,趕緊來買屍賣油條的;「賣油炸裸哎!燒閣脆,油炸裸,來買油炸裸啊!」賣軟餅的;「軟餅哎,吃軟餅燒啊!吃軟餅,剛上炸哎!」貨郎擔的經營,古來已成城鄉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貨郎們小本買賣,老少無欺。有的一生一世以此為生,老來才擱擔停業。一旦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人們才發現生活中好像缺少點什麼,而萌發懷念之感。

漳台民間都有「做牙」的風俗,分「頭牙」、「尾牙」,農歷二月初二為「頭牙」,十二月十六為「尾牙」。這兩個節都與商界關系密切。做牙又稱「做福」,或曰「牙祭」,即祭福德正神土地公。二月初二傳為「土地公生」,各商鋪競備牲禮祭神,祈求新的一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頭家」藉此宴請伙計,殷勤敬酒,希望大家和衷共濟,踴躍營生。轉眼年關將到,「尾牙」這天,各鋪產商賈皆備牲禮祭福神,以酬謝神靈一年來的佑助。同時「頭家」備酒犒勞伙計,向伙計發「年賞」。倘若「頭家」要辭退某伙計,可能會多發些賞銀給他,並在席上特地斟酒敬他,被辭退者心裡就明白了。上雞這道菜時,也特意把雞頭朝向他,以示謝意(閩南宴俗,雞頭朝向誰,誰即為最尊者)。假如伙計決定明年不再受「頭家」之雇了,也會有所暗示,即散席時將筷子倒置。故古時商界有俗諺:「吃頭牙粘嘴須,吃尾牙面憂憂」,反映了伙計在「頭牙」和「尾牙」截然不同的心情。「尾牙」過後,各商鋪年終清貨結帳,張羅年貨,追討欠款,又忙碌起來.

3、閩南民風民俗

1、普渡

普渡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至農歷七月三十期間,每個村落都有特定的屬於自己的「普渡」日,鎮上村民過這個節日比較熱鬧,不亞於過春節,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備好雞鴨魚肉等各種吃喝,擺上供桌,舉行祭祖儀式,過後再宴請親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妝

閩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妝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與神明的供品,這些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在吃的嫁妝禮品中,禮數最重當數「轎前豬腳」,要前後兩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顯示禮品份量。

3、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在閩南及台灣盛行。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閩南,台灣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3)漳村風俗擴展資料

閩南風俗文化的形成:

閩南文化是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原河洛漢人南下與閩南原住民交流融合而形成,經宋元不斷吸收阿拉伯等外來文化而臻於成熟,明清時期由於人多地少、海禁及戰亂而大批移民潮汕、浙南、台灣和南洋,從而在中國和東南亞存在的一種文化。

從閩南文化的發展軌跡,可以窺見閩南文化是經過一代代閩南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挖掘、弘揚、創造,並吸收採納外來文化的特質和合理因素,有機地融入了其體系內,孕育、發展起來的,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獨特的性格和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南

4、家鄉過年的習俗

福建各地的過年習俗

福州除夕,馬蹄祭祖,吃太平面

亨崇說,早在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君之前,福州人便開始為新年而忙碌。按福州人傳統,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便不殺生,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類就得在這之前准備。家中婦女把殺好的雞和豬吊在天花板上,等晾乾後燉熟,放在瓮內用酒及多種配料腌制。

侯亨崇說,這樣一瓮食品,不僅是團圓飯桌上的佳餚,往往還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底。

到了除夕,吃團圓飯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在眾多祭品中侯亨崇對馬蹄和年糕的印象最深刻。馬蹄長在田地里,生命力很強,以馬蹄祭祖,有希望祖先保佑有關人家後繼有人的含義。

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場常見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猶如一個托盤,口味也不一樣,所以每年福州會館都會替會員訂制年糕,好讓鄉親能品嘗到別具福州風味的年糕。

祭祖時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後盛在盤里擺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視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團圓飯桌上的一道飯後甜品,即使不吃,飯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紅糟雞、福州魚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團圓飯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還有一個頗有趣的年俗。吃過團圓飯後,父母都要用衛生紙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無忌,若小孩說錯了什麼話,希望神明不會怪罪於他。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門拜年之前,必須先祭天,竹篾飯是必備的祭品。飯是盛在一個竹篾編的容器中,當中要插一朵紙紅花,周圍則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據傳統這天福州人還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紅糟雞湯泡的面線,面里還要加兩個雞蛋,現在也有人以鵪鶉蛋取代。顧名思義,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侯亨崇記得,福州人的元宵節也很熱鬧。游神是一大節慶,響徹雲霄的鼓樂聲,簇擁的群眾,此起彼落的爆竹聲,把喜慶的氣氛推向最高潮。

侯亨崇於1959年20歲那年回到新加坡。這幾十年來,因為各種因素,福州人過年的傳統習俗已無法完整保留下來。

侯亨崇說,比如很多福州家庭都加入了非福州籍成員,為了適應不同籍貫成員的飲食習慣和喜好,這些家庭不得不加入一些非福州食品,使得團圓飯桌上的食品再也不是單純的福州食品了。

他說:「這是時代改變的結果,年長的福州人不應固執己見,在以和為貴的原則下,我們應順應時代作出適當的調整。」

「做大歲」和「白額春聯」福建莆田特有的過新年風俗

莆田市轄的莆田和仙游兩縣,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都同屬於興化這一軍、路、府,因此習慣上只稱興化。興化人家俗例,從農歷新年正月初一早開始,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說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全中國都一樣。但在興化,至今還沿襲「做大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

「做大歲」

明嘉靖41年11月間,倭寇進犯興化,殺戮掠奪,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屍骸遍地,慘不忍睹。

農歷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難的人陸續回來,悲喜交集,既為倖存者慶幸,又為死者悲傷。此時親友之間急先互相探望,然後擦乾眼淚,重過春節,補做大歲,慶賀光復。

因家家都沒過大年節,便決定在初四夜補過。以後為了紀念那段慘痛的歷史,民間相約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仙游則是在初五「做大歲」)。並以正月初二為「探亡日」,這一天互不登門,以示對死難親人的哀悼。

後來因感到春節期間互不登門,終究不便,就變通為初一日如已到親友家拜年過,初二日就不必忌諱了。

「白額春聯」

全國各地春聯均為一色滿紅,唯獨興化春聯有一段兩寸長的白色聯頭,紅白相間,格外醒目。

相傳清兵入關後,實行高壓政策,濫殺無辜,不少人家因辦喪事貼了白聯。時值春節,清廷又強令家家戶戶貼紅聯,以飾「國泰民安」。有人在貼紅聯時,有意讓門上的白聯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餘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額春聯」習俗,流傳至今。

「敬天公、賀正」泉州過新年風俗

正月初一,常稱為「過年」、「過新年」,可見「年」既是時間單位,也是節日名稱,是年與年之間的大節。年是我國民間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堯舜時稱「載」,夏代稱「歲」,商代稱「祀」,周代起稱「年」,沿用至今(其間只有唐玄宗、唐肅宗二帝時一度稱「載」)。過年的時間自漢武帝時確定正月為歲首,即以正月初一為新年,又稱「元日」;又因此日始於旦,也稱「元旦」。辛亥革命後改行公歷,以1月1日為元旦,於是原稱為「元旦」的農歷正月初一即改稱為「春節」,但仍習稱為「年」。

過年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稱為「過年」,要待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了。民謠雲:

「初一場,初二場,初三無姿娘(姿娘意為婦女,此日婦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從天上匯報回來);初五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初六隔機(整理織布機,隔開經線與緯線,婦女們開始織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氣寒冷宜在家飲酒);十一請女婿;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連日吃膩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媽』生;十七『那怎生』(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敬天公

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開正

除夕之夜守歲至深夜12點鍾響,迎來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賀正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備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霉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團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風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載雲:「元正賀禮,鄉老相約聚拜,省往復之煩。郡守、縣令率僚屬會焉。舊於貢闈,後於承天寺,至淳祐間(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宮。鄰里則各於側近庵宇,會集齒長,歲推一人,具酒果為禮。今此禮廢。」解放後又恢復。

壓歲錢

未成年晚輩給上輩拜年,上輩給一「紅包」作為壓歲錢。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納吉迎祥為准則,禁忌很多:

忌飲茶水,忌吃稀飯,如此即可避免以後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飯,以整葉煮的菜為佐,俗稱「長命菜」。

忌打罵孩子,忌和別人吵架,忌說不吉利的話,不得討錢逼債。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殺。所有食物如須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備周全。

忌用掃帚掃地,意謂新年迎祥納福,惟恐一掃而空。

忌穿舊衣裳,要穿新衣,曰「去舊迎新」;忌赤足,行走時足被刺傷即為不吉。

忌打壞器皿、碗碟之類,否則一年福氣均被破壞;如不慎打破,則將碎片投入井中以鎮壓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燈,寓祥光永駐。

「種花送花賀新春」漳州過年風俗

歲幕新春前,漳州人有互贈水仙花賀新春的習俗。其寓意是向親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祝新春吉祥如意,萬事如水仙花盛開。

說起這一習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6),龍海九湖蔡坂村有個在河南汲縣齬俚淖迦蘇毆飠蕁D且荒輳毆飠莞胬戲迪紓偶胰四瞎椋舜賜ズ時,在碧水連天的湖上,忽然見到前面出現一片仙景:殿宇巍峨,亭閣錯落,雲霞繚繞,仙樂陣陣。兩位身著白色、金黃色和素白淡黃色霓裳羽衣的仙女走出金碧輝煌的宮殿,翩翩向他們飛來。張光惠一家人見此美景,不由同時揉起眼睛,懷凝自己是否花了眼。待定睛細看時,仙境已煙消雲散,前面湖上漂浮著兩莖鮮花。張光惠急忙讓船家趕上,從水中撈起這兩莖美麗的鮮花。放在船上,芬芳朴鼻。細看,如亭亭玉玄的仙女,美麗、端莊、可愛!

張光惠一家回到故鄉——漳州南郊圓山腳下的琵琶坂村(今蔡坂村),在合家團聚「圍爐」守歲的除夕夜時,這兩球莖又抽出新的花箭開出鮮艷的花朵。

來年,張光惠把這兩個球莖種植在自家花園里,於是萌生出小球莖,越種越多。以後每年新春佳節前,張家就把這些花球分贈親朋好友,並附上一首贈花詩曰:「漳郡圓山穴鱉峰,花含仙露水流香。玉盤金盞仙祝酒,送給君家福壽堂」。人們問:「這叫什麼花?」張家人答「這叫『水上花』」。因為年長月久,代代相傳,「水上花」便叫成了「水仙花」。

以後,張家的親朋和鄰家也學張家種花送花賀新春,這樣形成習俗流傳下來。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扎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廈門春節習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著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為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除夕吃年夜飯,叫「吃廿九瞑」,大都愛吃火鍋(暖鍋),「圍爐」合家歡。火鍋有「一品鍋」(整鍋一格)、「鴛鴦鍋」(兩格)、「四色鍋」(四格)。從「一品鍋」而形成名菜「一品富貴」,湯是豬肉或雞鴨湯,主菜是金元寶(雞蛋)、銀元寶(鴿蛋)、整隻蹄膀叫「一團和氣」,黑刺參與墨魚用海帶綁在一起叫「烏金墨玉」,雞鴨翅膀叫「鵬程萬里」,冬筍叫「節節高升」,粉絲叫「福壽綿長」,魚丸、肉丸和發菜叫「團圓發財」,雞頭雞尾、魚頭魚尾叫「有始有終」,加上火腿腳爪叫「平步青雲」,末了吃長生果,意思是「長生不老」,吃柑橘,象徵吉利。由於火鍋熱氣騰騰,食品翻滾不停,不斷續湯,添加好料,就叫「越吃越有,越燒越旺」。廈門人特別重視海鮮,如鰱魚「年年有餘」)、蚝仔、紅蝦、珠蚶、旺螺、海帶和發菜豆腐(「發財多福」)等,近年來又有啤酒火鍋、豆腐火鍋、丸子火鍋、什錦火鍋等應市。

年糕

吃了年糕,萬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興!又有敬祝長輩延年高壽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從「粘粘糕」同音演化而來。廈門人把年糕叫做「米果」,品種多樣,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米果、烏(紅)糖米果,並加冬瓜、紅棗、花生等;鹹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頭(蘿卜)米果、番薯(地瓜)米果、芋頭米果,並加豬肉、蝦米、蚝干、香菇、油蔥等;此外,還有涼米果、發米果、碗糕米果……

薄餅

清代有詩人寫詩詠薄餅:「春到人間一卷之」,描寫薄餅皮是「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描寫薄餅餡是「紛藏絲縷縷,饞嚼味融融」。薄餅還是廈門人的一大發明。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將其女兒嫁給了金門蔡厝人蔡復一(那時,金門屬於同安縣管轄)。後來,蔡復一官至總督雲貴湖廣軍務兼貴州巡撫,公務繁忙,日理萬機,經常廢寢忘食。蔡夫人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害怕長此以往,有損夫婿健康。於是,她就將一些魚、肉、蝦、菜、筍、豆等用微火燉熟,用麵皮包卷,置於夫婿案頭,讓他邊吃邊辦公,一舉兩得。這種菜便被稱為「婆餅」,廈門話「婆」「薄」同音,便又稱為「薄餅」。它從官府傳到民間,「夫人薄餅」又變成「美人薄餅」。

圓仔

吃圓仔,又稱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湯圓、湯團。據說,吃元宵始於春秋末期,宋代才稱圓子,取「團團圓圓」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說這種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湯浴之」,並作16字贊一首:「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廈門圓仔將各地風味兼收並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餡,什錦、豆沙、棗泥、筍肉、豬油都有。

客家人「年湯」祭祖的過新年風俗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客家人過年是從農歷臘月二十四開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說,過年是從傳統的過「小年」開始。小年過後,家家戶戶准備年貨,炒粉皮、結米糖、炸豆腐,以及購買雞鴨魚肉、香燭爆竹之類。此外還少不了抽出時間來打掃庭院、擦拭門窗等。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早早地貼上對聯、年畫,然後准備年夜飯。年夜飯最講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湯」,主要有大肉、蘿卜、肉丸和菇類。吃年夜飯前要先做兩件事:一是給長輩端上熱氣騰騰的「年湯」;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爾後,一家人才團團圓圓吃年夜飯,這一餐一定要吃點飯,表示吃到了「年飯」,長了一歲。飯後,年長者會為小孩包上吉利的「壓歲錢」,除夕才算過完。正月初一凌晨,男人們早早地便起來洗漱干凈,然後點香燭、放爆竹,給長輩拜年。之後,裝上一盤粉皮、米糖、花生,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這一天有很多講究,不撈飯、不掃地、不打水,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早餐也要吃齋,並以芹菜、豆腐為主,意為勤勞致富發財。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殺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紙錢」上,謂之「血錢」。早飯後,一家人便穿戴整齊,和家族人一起帶上香燭爆竹、茶酒齋飯,上墳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家族人便開始一家一家拜年,一邊說著祝福的話,一邊喝著滾燙的酒。這一天,新媳婦還要和丈夫一起趕回娘家。正月初三,客家人便開始走親戚。

正月初五,各地的圩場開始了新年的第一個圩日,俗叫「開圩」。這一天,人們忙著趕場,各種玩具、小吃特別多,還有舞獅的、舞龍燈的,格外熱鬧。

正月初七一早,家家戶戶便用炸果、炸豆腐、臘味等湊成七種佐料煮稀飯,俗稱「七寶羹」,客家人認為吃了「七寶羹」,一年無病無災。直至正月十五過了元宵,傳統的過年才算結束。

如今,過年增添了許多內容,封建陋習明顯減少,人們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體育比賽,傳統的節日有了新的色彩。

閩西: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長命菜」

閩西客家人從年二十五「入年假」過小年始至除夕,是過年的准備階段。

大年三十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紅」(貼春聯和紅紙)表示紅紅火火。之後,貼門神、祭祀祖先、准備年飯、守歲等。而年飯中「腕子筒」與「長命菜」是閩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紅燒豬蹄,這紅燒豬蹄很有特色,不僅肉爛,更是香濃可口,這裡面的配料有的是當地的植物根莖,因此形成的香味獨特;「長命菜」其實就是整隻的雞或整塊的豬肉放進鍋中烹煮,再將整個大蘿卜和整棵的芥菜加進去,這裡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進食也還有一番講究。雞頭由長者吃,翅膀給出門的男人吃,讀書的孩子吃雞臂(腿)。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財,碗被摔碎看作會添丁,掉落了筷子當作有食緣……守歲,也稱點歲火。客家人要用特製的三盞油燈分別點在廳、門、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這將意味來年吉祥平安,萬事亨通。

贛南:諸多禁忌

贛南客家人過年有諸多禁忌。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潑水,忌進菜園摘菜,這天忌開口罵人,要說吉利話。除夕、春節及大的節日和喜慶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貸。新年「出行」,忌有女人在場。正月初五是「五穀神」生日,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夾生飯,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時,家家燒香迎接「五穀神」上谷倉,祈保「五穀豐登」。

贛南客家人講究「吉利」,每月初一、十五要說吉利話,「無」要說成「有」。寧都大沽、小布等鄉村「帽子」要說「有子」,因為「帽」與「毛」諧音。新喪家人忌諱到別人家賀年。大年初三稱為「窮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請。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來清掃的垃圾送至村邊,點燃三炷香後燒毀,俗稱「送窮鬼出門」。

5、閩南的民風民俗

1、普渡

普渡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至農歷七月三十期間,每個村落都有特定的屬於自己的「普渡」日,鎮上村民過這個節日比較熱鬧,不亞於過春節,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備好雞鴨魚肉等各種吃喝,擺上供桌,舉行祭祖儀式,過後再宴請親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妝

閩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妝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與神明的供品,這些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在吃的嫁妝禮品中,禮數最重當數「轎前豬腳」,要前後兩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顯示禮品份量。

明清時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灣,帶去了數量相當豐富,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閩南鄉土音樂。隨著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調律,如台北調、台南調、漳化調、恆春調、宜蘭調等。盡管如此,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閩南鄉土氣息,台灣學者統稱其為福佬系民歌。

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傳中不斷得到豐富發展,如福佬系人進入恆春後,受客家系影響,創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聲無奈》、《牛尾擺》等民歌;進入台北後,創作了《台北調》、《莰仔腳調》、《艋胛哭調》等。

此外,一些古老的閩南民歌流傳到台灣後,經過數代加工,形成相當完善的調。台灣的閩南話民歌,在旋律進行上多以級進為主,精巧秀麗,樸素流暢,平易上口,親切感人。閩南語系民歌的歌唱內容涉及面相當廣泛,有童謠、情歌、敘事歌、祭祀歌、勞動歌等。

6、漳州有什麼習俗

傳統節俗

一、春 節

春節是最盛大的節日,稱為「新正」或「過年」。清代,「漳之俗,歲正月里門干具茶酒相娛樂,迎神,明燈擊鼓,召巫,妝台閣,往來都市」。
春節期間忌講不吉利話,萬一小孩無知,說了不吉利的話,要用草紙拭嘴。同時忌吵嘴打罵和摔破碗碟,萬一不小心打破碗盤,要將碎片收集起來放進石臼或水井,口中念「歲歲平安」,借「碎」與「歲」諧音來化凶為吉,保持祥和歡樂的氣象。
漳州城舊俗過年要逛「公爺街」(即今南昌路近北橋路段,清代有海澄公黃梧府第;30年代以後「公爺街」數次改換地點)。其內容相當於中原的春節廟會。解放後,除「文化大革命」期間外,政府都另闢專門地點組織健康有益的娛樂項目代替「公爺街」,作為群眾的娛春場所。
舊時,雲霄、石碼等地及海濱地區,正月有「持石頭相撲」的「擲石之戲」,參加者常打得頭破血流而樂此不疲。此俗似源於古閩越族土著,但清末即已被視為陋俗而革除。
新中國成立後,在春節期間地方黨政領導開展「擁軍優屬」活動,各單位和街道居委會組織群眾慰問軍烈屬。
「文化大革命」期間,提倡破除舊俗,過「革命化春節」。組織城鎮居民挑糞下鄉支援農業;農民則修水利,平整土地,建「大寨田」。各單位還組織吃糠菜做成的「憶苦飯」,以示不忘舊社會的苦日子。
除「文化大革命」時期外,春節放假3天,各單位舉行春節茶話會和團拜。機關單位於正月初一早擺設水果、糕點、蜜餞等招待來客和本單位職工,互相祝賀新春,謂之「團拜」。其他單位則視其經濟力量舉辦不同規模的內部聯歡會。現在全市、全縣(區)范圍的春節文藝、娛樂活動多由企業出資舉辦,既是與民同樂的公益活動,又可藉此宣傳本企業、推銷商品。
(一)初 一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為「開正」。客家人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和紅柑。
是日要早起,家家燃放鞭炮,把炮扔出門口,然後打開大門,也稱為「開正」。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面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以甜線面及三碗干飯插上紅紙花祭祀先人,紅紙花稱「飯春枝」,其中「春」與「剩」(富餘)在方言中同音,寓意家中糧食有餘。現在祭拜之俗在城鎮中已基本革除,在農村中還有保留。
早餐為素食,干飯佐以「長年菜」(以豆腐及整株菠菜、韭菜、芥菜等做成)。漳州城區的長年菜是將厚末菜(菾菜)一葉一葉剝下(不得用刀切),在水中燙熟後置於缽中,任其發酸。除夕「圍爐」時每人均要吃少許,其餘留到新年裡加到年飯的「菜尾」中,俗謂可以消食去膩。也有用芥菜代替厚末菜作長年菜。一般不煮新的飯而吃除夕特意多燜的飯,寓意年年有餘。也有的吃八寶粥或甜線面湯。飯後老少著新衣走家串戶,向親友拜年。舊俗拜年時互道「恭喜發財」;50年代後,忌言發財,改說「新年好」;80年代後,又時興以「恭喜發財」道賀。
親友上門拜年時,主人用紅棗、蜜金棗、桂圓干或冰糖、冬瓜糖等煮成甜茶招待,並以朱漆的祭盒盛蜜餞、糖果、紅棗等外加瓜子、紅柑用以敬客。明代漳州人過年時用檳榔敬客,現在此俗在台灣尚有殘存。至親好友上門拜年,主人往往會以佳餚美酒招待,稱為「請春酒」。客人告辭時雙方常以紅包饋送對方的孩童。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洗衣、不汲水(有的地方還以米篩封井口),不乞火,不掃地,不用刀和針線,不討債,不打罵孩子,不穿白色、青色衣服等禁忌;忌打破食具,忌口出不吉利話。現代人還存有這些禁忌,但不太講究。
過去,九龍江上的「船底人」,過年要買一大捆連根帶葉的甘蔗,用紅綢布綁在船桅上,三日後方可卸下來吃,以祈求好運。
(二)初二、初三、初四
初二也要早起,做新年的第一次牙祭(「頭牙」),以菜、飯、牲醴祭祖,但不燒冥紙。初二俗稱「女婿日」。是日,女婿攜同妻室子女帶熟豬腳和年糕等禮品到岳家向岳父母拜年,岳父母宴請。宴後夫妻應在當晚炊煙升起前回家,不得留宿岳家。是日忌單身漢拜訪有待字女兒的家庭。
初三被視為「赤狗日」(凶日),不吉。經過除夕守歲和初一、初二兩天早起之後,初三日可以「困夠飽」(睡足足)。舊俗,新喪之家應在正月初三祭亡靈,有親眷前來弔慰,謂之「消新愁」。因此,是日一般不互相串門拜年,避免不吉利。現在已無這種禁忌。客家人於是日將祭神祭祖的「年飯」吃完。
俗稱灶神於初三日深夜自天上回歸本宅,初四清晨戶主沐浴焚香,擺三牲果品,燒印有馬、轎及馬夫、轎夫的「分(hun1)馬」紙上天接神,謂之「接尪」。漳州城區舊時初四凌晨要燃放三響炮,然後開啟井蓋汲水。
(三)初 五
年假已過,各行各業開始勞作和營業,故謂之「假開」。是日家家戶戶撤掉擺在供桌上祭神祭祖的年飯,開始打掃衛生,過年所積下的垃圾都要清掃出門,撤除供品。來客照常招待,但可以不必捧上水果、蜜餞和甜茶。店鋪開門做生意時要燃放鞭炮,並在門前張貼上書「大吉利市」、「開張大吉」的紅紙。
(四)初六、初七、初八
「假開」後,過年的活動基本結束,市郊婦女多於初六進城逛娛春場。俗諺雲:「初六行甲(得)無骹目(踝)」。民間以為初六日多走路可避免腳上長「雞眼」。
初七為「人日」或「七元日」,俗稱「平宵」。舊時,農民精選五穀和蔬菜合煮吃,謂之「七寶湯」,以為可解除百病。
《正月歌》中稱「初八哮枵(喊餓)」,意為到了初八年飯等新年的食物均已吃光,百姓要開始准備祭拜天公的食物了,故又稱「初八摸(忙家務)」。是日夜開始敬天公,鞭炮聲徹夜不斷。
(五)初九、初十
初九俗稱「天公生」(玉皇大帝誕辰)。漳人宰大豬,家家戶戶殺公雞,留著尾羽用以祭天公,在家設香案,用牲醴、米糕、甜粿、發粿和紅龜粿祭拜,還要將特製的黃色長條紙錢(「長錢」)用紅絲線系在門環上,待祭拜完再焚燒。舊時,社區還要請戲班演戲「敬天公」。各地都有專門用於祭拜天公的特殊食品,有的地方在這一天還禁止挑糞桶、撿豬糞。舊時,有敬惜字紙之俗,字紙不用,投入「字紙簍」。收集街上的字紙被認為是行善積德,也可以贖過。正月初九有「送字紙」之俗。是日,慈善機構將一年來所收集的字紙裝入箱子用紅緞包裹,上書「國粹」或「敬惜字紙」字樣,插上金花抬著遊街,學童盛裝執香隨行至溪邊焚化。
初十俗稱「地公生」(土地神生日)。是日,禁舂米、劈柴,以免觸犯地神。
(六)十一、十三
十一日俗稱「吃福」。各家各戶准備豐盛的晚餐共食,寓今年有福氣之意。俗諺稱:「吃福吃甲老」(音可,意為老邁),也有祈壽的意味。席上必吃韭菜和豆腐,俗謂「韭菜春,豆腐有」。
十三日,凡上一年出生男孩的人家均備一對寫有「慶賀弄璋」的紅燈籠,懸掛在祠堂或附近的廟宇前。在方言中「丁」與「燈」同音,添丁和點燈都是興旺的現象。此俗現已革除。

這里有很多~希望你能用上
http://www.mnrb.net/html/fjzz/lypd/zzms/10150755534.html

http://www.mnrb.net/html/fjzz/lypd/zzms/

7、閩南的地方習俗

許多研究華人文化的海外學者,在經過探索和思考之後,往往把自己關注的目光最終移向閩文化,其中閩南文化的注目度相當高。在日本學術界,但凡研究中華文化、漢文化、海外華人華僑等諸問題的學者,在從事台灣、香港研究之後,當學術氛圍允許他們進入這里時,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把自己的關注點轉向閩南文化研究。
普渡
普渡,據史料載,歷史上泉州於元代開始將所管轄范圍劃分為東、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設城北隅,並在四隅下設三十六「鋪」,每鋪下又分若干「境」。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聽到的「鋪境」、「三十六鋪」一語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內,人們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媽、在大門口祭普渡公兩項內容。舊歷十五祭祖先,舊歷七月里以「鋪境」為單位逐日輪流做普渡。據老人們的記憶,36個鋪輪流做普渡是清末才開始的。據一些後世的文字資料以及老人們的口頭講述,輪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為祭祀行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場供求緊張。人們常為買東西打架。清乾隆年間,由地方鄉紳出面呈請由抽簽決定城廂三十六鋪的輪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節依舊家家祭祀祖先。從那時起,鯉城區以及相關聯的部分鄉村都以鋪境為單位輪流做普渡。而泉州,在整個舊七月里,幾乎每一天都會有幾個角落輪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戶在七月十五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無論哪個鋪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結構主要有三部曲——豎旗.豎燈、普渡、重普,此外還有「結尾緣」。第一儀式從舊歷六月開始。最終儀式則在舊歷八月至十月之間。近水的鋪境和住在水邊的人們還要做「水普」。
泉州郊區鱘(蟲字旁)蜅是個漁村,舊歷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媽」,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時在門口擺酒菜、點香、燒金、放鞭炮。菜餚類里注意不能有帶鋒利邊緣貝殼的海鮮,有則要剝去貝殼再煮菜。擺好祭品後要「boyi」,卜問普渡公之後才可以燒金、放炮送普渡公走。PSh村的各家則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廟燒香、供奉酒菜、「燒金」。下午在家門口供酒菜、燒金祭普渡公。
城區舊式住房的普渡和鄉村類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門的裡面或大門外面擺桌子、放酒菜祭品、燒金。隨著高層多戶雜居式樓房的增加,產生了一個普渡祭祀地點的問題。從個案看到的樓房住戶的普渡方式現有三種:
1、在自家大門內面向樓道擺祭,到樓外面燒金;
2、在樓道內自家大門外擺祭,到樓外面燒金;
3、下到一樓露天處擺祭並燒金。
這是居民們在新的居住方式與傳統祭祀行為之間調節的結果。三種類型做法里,燒金行為都要在樓房外面做,這不單單是出於安全或通風的考慮,而是人們對傳統意識的承襲。
祭祀儀式一般在下午四五點開始。無論城區還是鄉村,左鄰右舍總要前後呼應式地開始做普渡儀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戶的酒、菜「供不應求」引得普渡公生氣對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後邀親喚友來「吃普渡」也是泉州城鄉共同的特點,祭祀儀式結束後的晚飯,除親戚外還廣邀朋友來喝酒,人們常常吃了這家又趕到那家去吃,這里剛吃著,那裡的催促電話就打來了。不拘城鄉,熱鬧的「吃普渡」成為泉州地區普渡全過程的一個高峰。有人說,各家各戶請很多客人是為了顯示自己,也有人說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來很多人壯膽,可以嚇走普渡公。我想,後者的理由也許是比較原始的,前者則是派生出來的一種客觀效果。事實上「吃普渡」表現出今日的普渡活動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於輪流做普渡,使人們有更多互訪機會以及參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時節的社交圈大於春節,這是普渡的一大特點。
嫁妝
閩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妝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與神明的供品,這些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稱奇。而且還分為一擔一擔的好幾擔!第一擔是裝吃的禮品。在吃的嫁妝禮品中,禮數最重當數「轎前豬腳」,要前後兩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顯示禮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條、冰糖、茶葉等組成,當地稱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還有農村自製的甜粿、發粿之類,稱為「壓房粿」,有建家立業、成立房頭之意。以上這些東西要用兩只竹籃裝上,繫上紅布條或紅紙條送到廳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貴子。另外,還得准備肉、面、糯米甜飯、香煙、酒等食品。
第二擔是裝衣服的皮箱。穿的東西會比較簡單,除了新娘隨身的衣服外,已不帶很多的服裝。但如果在憑票供應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當時有俗稱:「尼龍襪要四雙,四件襯衫的確良……」的唱詞呢!可見當時棉布緊張時新娘對服裝數量的要求。雖然對衣服的數量不大講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備了古色古香的紅襖、紅裙、藍布長衫、白黃身(白、黃布做成,男女各兩套),以備以後父母做壽拜堂及百歲年老時用,以此來體現男女雙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第三擔在嫁妝的禮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備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紅燭數對,香數把,鞭炮數串,紅包數包(稱為「房頭禮」),還有年糕點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數量都要二、四、十二等雙數,以圖吉利。然後放進兩只做工考究的紅籃里,當地稱為「紅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鄉鎮,有送保家燈(煤油燈)到男方家的習俗,為添丁發財之意。用的東西最多,大到彩電冰箱、摩托車,小到針線盒,真是無所不有。較傳統有「三盒」之稱。即一要首飾盒,裡面放著父母陪嫁的金銀首飾細軟等貴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妝盒,裡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鏡子、紅絲帶等八件東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針線盒,裡面有剪刀、紅尺子、針線等縫補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藝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稱「紅腳桶」),枕頭枕巾,毛巾牙刷,口杯茶具,臉盆等日常用品樣樣齊全,這就是閩南嫁妝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過,時至今日,有不少的習俗已為現代的婚娶習慣所取代了。
尾牙
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古時有一詩句「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香煙謝土神」,這是舊時詩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聯「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說東家要辭退夥計;下聯是尾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間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祭拜之後,東家即宴請夥計,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准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員工們,。早期,一般商家或工廠要解僱夥計或工人都利用「食尾牙」這一餐來暗示。不過,舊時的人較為厚道,如果不是夥計實在不行,或是東家的事業經營不佳。是不會隨便辭退夥計,辭退的方式也不是發下一張解僱通知或者資遣,都在尾牙宴中暗示,告知員工被解僱。 相關語言
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等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外地(包括廣東的粵東閩語【潮汕話】【海陸豐話】、粵西閩語【雷州話】)、台灣大部分),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 --- 閩南語。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 龍曾招數千人到台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台灣定居,而且還跟台灣原住民(大多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進了漢人與台灣各原住民族在血緣以及語言上的融合。
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南、北台灣,尤其荷蘭人統治台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閩南人前開墾台灣。來台漢人多出身漳州莆田和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一些新的語言因素。明末鄭成 功抗清失敗後,便率大軍攻佔台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福建南安。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陳永華,福建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福建人。因此,此時台灣的語言,是以福建音佔大多數的。
1683年,施琅征台,鄭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台灣。隔年,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布渡台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台,官渡只能從三個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從泉州府石獅 蚶江港渡台,漳州廈門人從廈門渡台,福州人從福州府 南台港和馬尾渡台。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廣東 客家人比較晚來台灣,台灣的開發幾乎都由福建人領先,而台灣的語言亦以閩語為優勢。雍乾之世,禁令漸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變,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統治台灣的200餘年間 ,閩人來台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跡而傳播到台灣各地。日後由於交通開始便利,人口逐漸增多,先後來台的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口音逐漸融合成一種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間將其稱之為「漳泉濫」(漳泉混合的意思),形成了一種兼容並進的閩南語口音並且沉澱固定下來,即為台灣的台語口音。另外,閩南語支中的莆田話和台語超過一半可以互通。台灣的閩南語特色是多種不同閩南地方口音融合,總而言之,台灣北部(比如台北、桃園)偏泉州腔,南部(比如高雄、台 南)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占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台語難免受其影響,一直到今天,由於日本語是在中國南北朝時到清朝前期從中國帶到日本的,所以我們都還可以從河洛話中找到日語影響的痕跡,日本語和閩南語有某些相似之處。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國國民政府收復台 灣地區;戰後國民黨再次發動內戰,在經過共產黨人和正義人士的艱苦努力,國民黨政府戰敗,帶著幾十萬軍隊和人民從大陸「轉進」台灣,這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語料。由於古代越 南、福建、廣東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漢族遷徙南下後使用的古漢語受到了很多越語的影響,古代越南從中國的西漢到唐朝是中國的領土,即使從中國分離出去後,還是和中國南方保持密切關系,越南還是中國的五代到清朝藩屬國,古代越南使用古漢語和古越語的融合的古越語時間有1000多年。近代現代之研究已也顯示侗台語系(TAI-KADAI)亦與原始漢藏語系以及上古漢語有極密切之關系。侗台語系和閩南話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語,侗台語系包括了中國境內的侗族、壯族、傣族,與及東南亞的泰國語、緬甸禪邦語,所以東南亞人有學習閩南語的優勢。更由於閩南人的遷徙傳統,閩南人與海外,特別是與東南亞的交流極為密切。相應的,閩南語中自然有相當多的東南亞借詞。從元 朝開始,泉州成為為東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西亞、東南亞的來往更加頻繁,大量的阿 拉 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閩南,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的語詞進入閩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分。例如 : ma-ti(死掉)、ta-pi (不過、可是)、ko-pi(咖啡)、gan-dang (馬鈴薯 / 土豆)、pa-sak(巴剎)、sa-bun(肥皂)、chok-ku-le(巧克力)、tong-kat(拐杖)、go-ka-ki(走廊)。
不同說法
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有兩個版本的說法:
一:河洛話原本是夏商周先秦時期中原商朝時的官話,商傳至紂王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滅,留在河洛一帶的商民,上階層者被迫遷至洛邑當奴工,營建新都成周,下階層者被分配至衛、宋、魯、齊國等地當農奴,在東方尚存的幾支頑強商族只好退到江南 等地,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工商業,而居東南沿海者則形成越族後裔,河洛語之口音即源於商代,讀書音源自古代漢語,故河洛語應稱為「商漢語」或「古漢語」,此種語言乃最具漢人本色之語言。
二:閩南語的發源地是在古代中原國都洛陽周圍的黃河、洛水流域,俗稱「河洛話」,「生生不息河洛郎「,這是因為西晉時中原一帶的林、黃、陳、鄭、詹、丘、何、胡八大姓為避戰亂南下,晉室南渡,在江邊定居,並把這條江定名為「晉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晉朝人,這樣也把河洛話帶到福建,也有晉安郡的人南遷,並逐漸演變為閩北、閩中和閩南三種方言語系。西晉在福建設置晉安郡、晉安郡晉安縣。在閩南人移民台灣後,把閩南話帶到台灣。令人預想不到的是,原先說河洛話的地方早已不說河洛話了。
語言分區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幾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安溪、石獅、晉江、惠 安、南安、永春、德化、金 門等九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岩話區:龍岩市新羅區、漳平市。
大田話區:大田縣部分、尤溪縣的小部分。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類似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於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斗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在國民黨執政早期的台灣,由於國民黨政府強制推廣普通話,使得閩南語在台灣曾經幾十年時間比較沒落,講閩南語的人會被稱為「台客」等,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及愛鄉、台灣人講台灣話等活動,講閩南語由「土」變成一種潮流時尚、Local Man,諸多外省人、客家人(如胡瓜)也在努力學習閩南語並會使用部分或流利使用閩南語,現台灣的諸多電視台也以閩南語為主要語言,如民視、三立、台視等,各大電視台也有製作各種類型的閩南語電視劇及綜藝節目,閩南語也被列入台灣學生學習的課程之一,很多台灣會說閩南話的人口大約佔全省的80%。
除了台 灣省以外,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超過4000萬,不少被閩南人同化的人也會使用閩南語,在東南亞的閩南人與馬來人聯姻的後代共計人數達1000餘萬人,不少馬來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綜述
閩南菜的發展與傳承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它從泉州發源,流傳到漳州、台灣、廈門等閩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後,由於交往的頻繁,對外交流擴大,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磨合融會也更加密切,這樣,閩南菜的風味不但影響漳、廈、潮汕、台海等地區還輸出到廣大東南亞地區。許多到東南亞旅遊的人會驚訝地發現,吃的飯菜正是家鄉的味道,街頭的小吃攤也能吃到海蠣煎、花捲、肉粽。不少外來飲食不斷進駐泉州,一些僑胞也回到故鄉開起了飲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緬甸菜、新加坡菜。
廈門特產
炸棗
炸棗:廈門同安著名的古老小吃,為同安五寶(馬蹄酥、封肉、炸棗、炸五香、碗仔粿)之一。
作法:原料分為皮、餡。皮一般為上好地瓜,米磨(碾)成粉,餡一般為花生、豌豆、芝麻餡,也可用蔬菜。把餡包在皮里,放在沸騰的油鍋炸,口感甚佳。
炸五香
五香條:「五香」是廈門同安傳統小吃。長期以來,每逢過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辦喜事必備的五香配酒是最美味的佳餚之一,所以拿來招待親朋好友是最好不過,這已成了廈門同安的傳統風俗之一。「色澤赤褐色,鮮香酥脆,餡潤滑甜美,熱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五香條作法:豆腐皮【豆膜】、豬瘦肉、澱粉、洋蔥、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干扁魚、馬蹄、花生油。
馬蹄酥
馬蹄酥:廈門同安傳統特產,盛行於同安。用麵粉制皮加香油作為進香的供品,所以俗稱香餅。
作法:用精麵粉、白糖、精生油、麥芽糖、花生仁和白芝麻,分皮、酥、餡三道製作工序。
封肉
封肉: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將豬肉(前腿肉)切成方塊,約二斤左右,用方形紗布包紮,放在干凈的鐵鍋,倒上熟豬油,加熱,把整塊豬肉放到鍋內熱炒,加上醬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蝦仁、壕乾等佐料,放在鍋里燜上兩個半小時即可。
碗仔粿
碗仔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主要原料是硬米,把經水泡過的大米放在石磨磨成漿,配上肉泥、油蔥等佐料,經過蒸炊便可。
番薯粉粿
番薯粉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盛行於翔安新店鎮一帶。
作法: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爛,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後加水,稠稀中,再放到鐵鍋里煎成一張一張的薄餅皮,切成兩厘米寬的粉條,涼在「敢壺」里。煮的時候,下足豬油,加上海蠣、海蟶、小蝦等海味,面上撒些蔥花或芹菜。
泉州飲食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與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均實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為正餐的補充。還有點心,但各時期、各階層有所不同。以永春縣為例,在清末至民國時期,為官「三餐三點」(早點、午點和晚點),十層「三餐二點」(早點和晚點),庶民農忙時才多加「一點」(午點),窮人三餐難顧,不敢有點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和生產方式的制約,泉州人的飲食結構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為大米、番薯(也稱地瓜)、大麥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內地縣,是以大米為主,而在惠 安、晉 江、南安等沿海縣,則以番薯、大麥為主。主食的製作方法有干飯、稀飯兩種,以三餐皆稀為常,或一干兩稀(中午或晚上為干飯),或兩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為干飯)。泉州人還有個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鮮、肉類等副食品直接與大米煮成咸飯(如高麗菜飯、紅膏母蟳飯、肉飯等)和鹹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鴨仔粥等),吃起來頗有地方風味。關於泉州人的主食原料,這里還應就番薯多說幾句。番薯除了作為三餐的主食,以及製作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風味小吃外,還成為維系家鄉和境外、海外遊子的精神紐帶。家鄉的親友出境、出國探親,所帶的禮品中就有番薯粉等。華僑回鄉來,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湯。泉州僑鄉的人民甚至認為,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地生長著的番薯,哺育了他們旅居在境外、海外的鄉親們艱苦奮斗、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與性格,並克服種種困難,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迅速成長。而一旦事業有成後,當他們回想起以前家鄉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湯的艱苦日子,又會激發起愛國愛鄉之情,踴躍支援桑梓建設。想不到番薯這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豐的內化內涵。泉州城鄉一般民眾,舊時儉朴,粗食淡飯,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價的新鮮蔬菜、豆製品等,魚、肉、禽、蛋,往往要逢年過節才難得一嘗,清道光《晉江縣志》曾記載明代萬曆進士楊廷相講他「為諸生時,歲惟大麥及蘿卜菜熟時一飽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諺有「死死六工尺,豆乾、菜脯、(蟲字旁一個宅)(即海蜇)」和「日日醬瓜豆豉,終年不知肉味」之說。
新中國成立後,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結構已以細糧為主,麵食品也進入正餐。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漿、麥乳精、營養麥片等飲料,配以麵包、油條或糕點為早餐。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家庭飲食日漸講究營養化和口味化。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時合家到飯店酒家進餐,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漳州飲食
1、蚝仔煎
介紹:蚝仔煎也叫海蠣煎,是泉州人非常喜歡的海味。地道的海蠣煎要用未在水 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凈後加入雞蛋、肉絲、澱粉、蒜白,調以味精、細鹽、白酒等,攪勻放入熱鍋,兩面煎透,起鍋後放入醬料和香菜,鮮香無比。
2、鹹肉粽
介紹:它選用上等糯米,配上蝦仁、香菇、雞蛋和豬五花肉,調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凈的竹葉紮好,放入鍋中煮爛。吃時解開竹葉,調以沙茶醬或辣醬,味道鮮美,香氣撲鼻。
3、手抓面
介紹: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將黃油麵條煮熟後 攤成巴掌大的圓形裝盤,澆上甜面醬、蒜茸醬、雜醋醬(用生薑、蔥頭剁碎加醋和番茄醬調拌而成)、花生醬、沙茶醬、辣椒醬、芥末醬,最後再加上油炸豆腐乾絲,捲起來用手抓著吃。甜中帶酸,令人脾胃大開,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閩南風味的冷盤,頗負名氣。

8、閩南地區地方特色的民俗有哪些?

1、尾牙(農歷十二月十六日)

作尾牙算是感謝土地公一來對信眾的農作收成與事業生意順利的庇佑,所以會比平常的更加隆重。

且各公司行號的老闆會在公司、家中或餐廳犒賞員工,做為慰勞員工一年來的辛勤。在舊社會的時候,一般是年底地主犒賞長工。

2、中秋博餅(農歷八月十五)

廈門人對中秋節特別重視,除了全國共有的賞月、吃月餅以外,當地有一種玩會餅搏狀元的民俗活動。當年鄭成功率部駐扎在廈門,中秋節前後,士兵們開始思念家人。

部將洪旭為了激勵士兵先國後家的鬥志,便巧設「中秋會餅搏狀元」,用六個骰子和一隻碗,讓士兵輪流擲骰子,根據骰子紅豆的多寡,可中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六骰均為4,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餅,六骰均為除4外的數,要關燈,搶月餅。該習俗一直在廈門民間流傳。

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會進行這種充滿樂趣的活動。廈門的餅店在中秋節前後大量生產會餅上市,有餡餅、廣東餅、餅乾式或三者綜合。

3、柴頭會(每年農歷二月初六)

柴頭會是集中竹竿柴棍農具和日用品的銷售會,是福建省民間較大的盛會之一,源於太平天國運動時。

縣衙不準農民進城時攜帶凶器和鐵器之類的東西,只能攜帶竹竿柴棍等,當地農民為了反對奴役壓迫和抗捐抗稅。

而在陳順光的帶領下,於農歷二月初六組織的一次起義,人們手持木棍、扁擔、竹叉等沖進縣衙,最後以起義勝利而告終,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此次勝利,便定於每年的農歷二月初六舉辦柴頭會。

4、冬節搓丸(農歷冬至)

福州地區特有的傳統時令節俗,象徵全家團圓。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人們會在祖先神主龕前陳列簪花壽面等吉祥供品。

桌面放置一隻大竹籮,籮中盛有糯米粉,點綴有福橘、紅箸、四季花等。然後全家老小圍坐在大竹籮周圍,邊搓丸、邊唱兒歌,搓丸分搓和捏兩種,搓的有圓球和圓條,捏的則形狀各異。

大人喜歡捏壽桃、蝙蝠等象徵吉利的物品;小孩所捏的則由大人喝彩附會,如捏一隻狗,就唱「狗投富」,捏一隻龜,就唱「龜長壽」,搓成的丸在煮熟後醮糖豆粉吃。

5、備節

節前,要完成掃塵、拆洗 被褥蚊帳等大掃除,炊年糕、年米果,給大人小孩買衣服,操辦「敬神敬佛敬公媽」的供品及年貨,請先生寫春聯,有的還到各宮廟「燒過年金」。

9、漳州那邊女的出嫁有什麼風俗?

一、常規婚嫁
古時,漳州的婚嫁基本按傳統的「六禮」進行。曾任漳州知州的朱熹主張刪簡古禮,清代漳州宿儒蔡世遠謂「吾閩昏(婚)禮由納采、納幣、請期而親迎」。可見其時已將六禮中的「問名」並入「納采」之中,並將「納吉」與「納征」合而為「納幣」。據蔡氏所輯《朱子家禮》,婚禮的程序為:「將昏,主人告於祠堂,遂以酒醮其子而誡之,子受酒跪聽訓誡……」此當為詩書之家所設。民間嫁娶較側重於物質形式,禮俗極繁復,而且地區差別很大。
二、「吵嫁」
在福建連城、長汀、清流、寧化的結合部的山村,以語言、服飾、風俗相同的部分村落居民,統稱為「四堡人」,這里保存有諸多奇異的風俗,其中當地婚俗中的「吵嫁」情節,頗富戲劇性,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吵嫁」是四堡最古老的表現了。在兒女成婚的大喜日子裡,親家要大吵一場才罷休,據說這是中原遺風。「吵嫁」的婚俗在迎親那天夜裡的女方家中進行。黃昏時候,男方的迎親隊伍來到女方家中,不但無人接待,坐冷橙板,反而不管來遲來早,有錯沒錯,女方親人都要故意「找茬」,大聲「斥責」男方諸多不是。比如來早了,女方親人就嘲諷迎親人:「那麼早來洗菜幫廚嗎?」來遲了,則說:「現在才來,要吃剩菜啊?」看到扛抬送來的豬頭: 「這么小的豬頭也敢拿來嗎?真是的,抬回去,換個大的來。」急得迎親人一個勁地道歉賠理,領受著各種奚落揶揄,還要滿臉堆笑向女方親人敬煙求情,不敢有半點動怒。
「吵嫁」的雙方由一人為主,五、六人助戰,至少要吵上一、二個小時。當地風俗認為,有了熱熱鬧鬧的爭吵,婚後男家就會人丁興旺,富貴雙全,夫妻恩愛,白頭偕老。四堡人玩起游戲來真的有點酷哇!如果沒有「吵嫁」,萬一婚後家庭不和或有不測之事,則會歸咎到出嫁時沒有「吵嫁」。直到今天,這種奇異風俗仍還保存著 。

10、漳州有什麼習俗?

春節俗稱「新正」。正月初一,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禮神祭祀祖先,開門放鞭炮,叫做「開正」,1994年底市區禁止放鞭炮,此俗廢,但鄉村依舊。主婦煮甜線面湯、敬祀神祗後,每人必食, 祈求全家幸福長壽。再以3碗飯,插上紅紙花,俗稱「飯春枝」祭祀先人,祝禱家庭糧食充足有剩餘。隨後拜年;

到尊長、親友、鄰居家道「恭喜」;主人家則以朱盒(俗稱「薦盒」)盛糖果糕點、蜜餞,並泡以甜茶,熱情款待客人。至親好友,主人以佳餚美酒招待,叫做「新春酒」。客人告辭,雙方都以「紅包」(壓歲錢)和紅柑(雙數)贈予小孩。清同治有《竹枝詞》雲:「元旦春為一歲魁,大家拜賀禮相陪。兒童也解稱恭喜,賺得紅柑滿袖來。」;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俗稱「上元節」。明,用木做燈架或結燈棚於繁鬧處,十一晚即試燈。燈用紗或紙做,雜以五色,剪人物極其精巧,有一燈費數十金者。十四、十五日連街接市,熒煌如火城。遊人絡繹,或擁細樂徐行,簫弦縹渺,謂之「行街」。兒童結隊張船燈,步駕於街市,鼓樂蹈歌喧鬧達曙;

少年聚會僧寺賽機炮,煙花流星錯落,觀者如潮,十五、十六夜尤盛。清,除做花燈,扎鰲山、放火炮外,子弟還扮仙獅、竹馬、龍燈諸戲。《竹枝詞》詠元宵:「滿城燈火巧安排,兢看鰲山景物佳。北管南腔聽不斷,幾番簫鼓過前街。」新娶媳婦站於元宵燈下任人觀看;

做福,農歷二月十五日,明、清,諸鄉籌錢物、備牲禮,祭土神,祭畢,群飲於廟分胙而歸。稱為「做福」,現在已鮮有做福。但二月初二為灶王公生日,家家戶戶用糕餅飴糖供奉灶君,祈求合家平安,家畜興旺( 有的人家同時供土地公)。清《竹枝詞》曰:「祈農報土事無關, 打鼓吹簫賽社還,近日民風多演戲,鄉村亦唱外江班」。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