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蒙古族建築風俗

蒙古族建築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10 21:25:23

1、蒙古族習俗有哪些?

1、藝術習俗

一提起蒙古族很多人除了會想起烤全羊之外,還會對馬頭琴悠揚的琴聲情有獨鍾。蒙古族人能歌善舞這是公認的事實,. 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蒙古人用勤勞勇敢的人生態度,以及獨具草原特色的大智慧,創造出了極其豐富而又寶貴的草原音樂。

每當馬頭琴響起之時,都會讓蒙古人精神振奮,而其他民族也會從馬頭琴的琴聲中,聽到蒙古族人或喜或悲的復雜情感。在蒙古族中無論男女老少人人皆會跳舞唱歌,作為蒙古族最為獨特的藝術習俗,也為我國藝術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借鑒。

2、建築習俗

現在很多人在去內蒙古旅遊的時候,都能夠看到極具蒙古族風情的蒙古包。《史記》和《漢書》分別對蒙古包有所記載,在古代歷史中蒙古包又被稱作「氈帳」或「穹廬」。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就有「天似穹廬」的詩句。

但是在蒙古族史書中記載,蒙古包又可以稱為「斡魯格台格兒」,按照漢語翻譯可以得知就是沒有窗戶的房子。這種房子具有安裝方便、可拆卸等特點,一般都是由質地比較堅固的毛氈、木柵撐桿、等構成。

據歷史記載,這種特別具有蒙古族風情的房屋,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出現,並且最先在突降、東胡等部族中流行。蒙古部落也延續了這種住房特色。作為一種冬暖夏涼、具有防風防沙功能的房子,直到現在社會在蒙古地區依然比較盛行。

3、祭火習俗

對於古代社會中的游牧民族來說,「火」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於蒙古牧民、獵戶來說,他們對「火」更具有崇拜之情。蒙古族人之所以崇拜「火」,其實與祖先崇拜有非常大的關系。

一般情況下「祭火」習俗分為年祭、月祭兩種,農歷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漢族小年,蒙古人會在長者的主持下舉行「祭火」儀式。簡單說就是將牛羊肉、酒等投入火中,他們認為這樣就可以獲得火神爺的庇佑,並且還可以人畜兩旺、五穀豐登。

「月祭」則在每個月的初一、初二舉行,祭祀儀式基本上與年祭差不多。事實上在蒙古族聚居區有很多關於火的禁忌,不能向火中潑水或人雜物,同時也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亂搗。筆者認為這種習俗就是比較原始的自然崇拜。

4、蒙古族婚俗

在古代社會蒙古族由於並未形成婚禮制度,所以他們的婚姻方式基本上都是「搶婚」。但是隨著時代不斷進步以及禮儀形成,蒙古人拋棄了最原始的「搶婚」習俗。而是汲取了漢族人的婚俗禮制開始實行「聘婚」。

「聘婚」其實與漢族人所說的「三書六禮」婚姻制度差不多,在公元十三世紀之後「聘婚」在蒙古族中開始流行。這其實與社會制度和發展有很大關系,因為在十三世紀之前蒙古族一直都處於奴隸制社會。

但是在十三世紀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之後,蒙古族開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大家都知道封建制雖然有其固定的缺陷,但是在婚姻禮俗方面卻做得比較完善。所以,當蒙古族人開始實行「聘婚」習俗之後,其實也預示著向文明社會邁進了一大步。

5、蒙古族服飾習俗

相信很多去過蒙古大草原的人,曾看到過身著蒙古傳統服飾的蒙古人。蒙古族作為一個有本民族文字和語言的古老民族,在其形成之後服飾文化就已經開始萌芽,並逐漸向更加具有文化素養的方向發展。

但是按照歷史學家的說法蒙古族服飾文化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舊石器時代。但是筆者卻認為一旦服飾與文化相互融合之後,就預示著已經擁有了文化特徵。很顯然蒙古族服飾文化應該是在,東胡時期才逐漸形成並固定下來。

蒙古族服飾的主要特點就是長袍、長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長袍都特別肥大。但是從顏色上來講多以紅、黃、深藍色為主,這說明蒙古族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掌握的染布技術。或是與漢族手工業者學習之後,進而形成了獨具蒙古族風俗習慣的染布技術。

一般情況下蒙古族長袍無論男女下擺均不開衩,而在穿長袍的時候腰部還會系著一條紅、綠綢緞腰帶。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將肥大的腰身固定住,這樣在穿長袍之後才更有利於日常生活。

2、蒙古族的習俗

蒙古族是一個熱情好客、講究禮儀的民族。同輩人相遇互請安,說聲「門德」(問好),遇長輩先請安,騎馬或坐車路遇先下馬(車)後請安。這種禮節男女老幼皆宜,只是男子請安,單曲右膝,女子請安則曲雙膝。無論男女,對長輩、師長都倍加尊重。

當客人到門前時,主人上前問候說:「賽音百努」(你好),隨後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請客人進屋。客人坐定後,女主人把茶水端到客人面前,雙手捧送,茶水越滿越好,否則視為不敬。少時,主人向客人敬煙,雙手遞給客人,隨即點火。當主人與客人一起進餐時,主人頻頻向客人敬酒,把酒杯托在左手掌上,酒滿後,用右手托於左掌下躬身略舉過頂遞給客人。當客人告別時,常是舉家相送,說「巴依日太」(再見),「阿木日賽很雅布」(祝您一路平安)。
蒙古族人民把哈達視為最聖潔、最崇高、最吉祥之物。「哈達」,原是用5尺或7尺長絲綢,折成5寸見寬的形狀;現在民間多是用1尺見方的白布或藍色緞子疊成三角形。一般在元旦時向佛祖叩拜、晚輩向長輩問候、婚筵敬酒之前對尊敬的客人等獻哈達,表示以最崇高的禮節歡迎。現在政府部門迎接遠方尊貴的客人時也用這一禮節。獻哈達時主人用雙手舉過頭向客人敬獻,這種傳統禮俗沿用至今。
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蒙古族養成了互助友愛、助人為樂的美德。村中鄰里修建房屋,都要出工出資相助,以示祝賀。遇有打井、請碾子之戶,有經驗者主動上前出謀劃策,以避事故。對村裡紅白喜事,條件好的贈送整豬、壇酒,條件差的也要送一面哈達表示心意。村裡有人生疾得病,大家不辭辛苦送醫送葯,幫助安排車輛錢財,為其分憂解難。遇有搬家喬遷之事,街坊鄰居主動出車出力相幫,婦女們幫助打掃房間、燒水做飯、招待客人。

生活習俗

蒙古貞的蒙古族在牧業時期住氈房,俗稱「蒙古包」,設計簡單,可以拆移,適合游牧生活。牧業轉入農業後多以土木石蓋房,漸次定居,形成村落。

蒙古族建房多為坐北面南,以三五間居多,忌四六間形式,謂「四六不成材」。人口多,可續建東西耳房。舊時有地位、有官職的人,或建五間瓦房或草房。房間次第,按習慣以西為尊,西為大間,炕搭在南面和西面,俗稱「彎子炕」,人多的可南、西、北連搭,俗稱「錢褡子炕」。按習慣長輩住南炕,晚輩住北炕。五間者東間為子媳居住。

蒙古族蓋新房,還有一樁特殊習俗:新房上蓋那天,村裡鄰舍、三親六故全來幫忙並送「粘豆包」或小米麵豆包,以示祝賀。上中檁時,請兒女雙全的老人祝頌吉言。之後由木匠站在中檁上灑酒,然後向東西南三面扔豆包讓人爭搶,以示吉祥。這種風俗,至今仍在沿用。

蒙古族的飲食,在牧業時期,主要以食牛、羊肉為主,兼食小米、炒米,以乳酪、黃油、奶豆腐為佐。茶以磚茶為主,兼以自製的哈爾干茶。牧人多以磚茶加些牛奶熬製成奶茶飲用。到了全農時期,主食以糧谷為主,兼食炒米等,以肉蛋為鋪,將各種蔬菜烹製成各種炒菜食用。
「蒙古餡餅」: 是居住在蒙古貞地區的蒙古族群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所獨創的食品,它具有鮮明的民族風味和地區特色。「蒙古餡餅」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聞名,是招待貴賓的美饌。最初,蒙古餡餅用蕎面做原料,民間干烙水煎;後轉入王公貴族府第,改用黃油、大豆油煎制,牛、羊肉做餡,現在普遍用白面做原料,牛、羊、豬肉做餡或「三鮮餡」(海米、雞蛋、韭菜),用豆油煎制,成為城鄉各族人民喜愛的食品。「蒙古餡餅」特點有三:一是薄,面和得稀,包好餡後用刀翻、手拍,皮還不能破漏。手藝精湛的,烙出的餡餅都能透過兩面的麵皮看到里邊的餡料,菜餡綠如翡翠,肉餡紅如瑪瑙。相傳最早的「蒙古餡餅」是用喬麥面做皮,主要原因是蒙古貞地區十年九旱,春苗不全,只有毀種,種些無霜期短的蕎麥、糜子等早熟作物。因此蕎麥面就成了做「蒙古餡餅」麵皮的主要原料。不過現在已改為用小麥粉做「蒙古餡餅」麵皮的主要原料了。二是「蒙古餡餅」餡剁得特別細碎,細如雞粉。餡料多以牛羊肉為主,輔以時新青菜。三是烙法獨特。最初民間採用干烙水煎的方法,後來傳入王公貴族府第改干烙水煎為用奶油、牛羊油、大豆油煎制。現在已改為先烙餡餅,待烙出後再往餅上刷油的煎制方法了。煎好的「蒙古餡餅」其形狀圓潤無比、色澤金黃。待吃時用筷子夾破餡餅的皮,熱氣放出,滋水含在餡中,香味四溢,好吃極了。
蒙古族服飾刺綉,主要運用帽子、頭飾、衣領、袖口、袍服邊飾、長短坎肩、靴子、鞋、摔跤服、賽馬服、荷包、褡褳等處,刺綉的圖案都含有一種潛在的象徵意義,或喻富貴,或表生命繁衍,通過不同題材的造型表現,運用了比喻、誇張的手法寓情於藝術。如變化多樣的盤長圖案,在與卷草紋等不同圖案的結合,象徵吉祥、團結祝福。犄紋,代表五畜興旺。蝙蝠,象徵福壽吉祥。回紋,象徵堅強。紋,寓意太陽的轉動和四季如意。雲紋,有吉祥如意的含義。魚紋,象徵自由,虎、獅、鷹象徵英雄。再如杏花象徵愛情、石榴寓意多子、蝴蝶象徵多產的母親。壽、喜、梅代表美好的祝福。自古以來,蒙古族的文化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在蒙古族服飾刺綉藝術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各種文化的滲透。蒙古族對龍鳳非常崇拜,認為龍鳳是神物並不具有漢族的統治含義,因而在服飾、荷包、建築壁畫、銀碗、蒙古刀等地方都用龍的圖案進行裝飾。蒙古族服飾刺綉紋樣無不包含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這種象徵性的手法與刺綉技藝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圖案內涵特徵。

3、蒙古族的風俗有哪些

迎賓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有各種迎賓禮節。預約的會客,不論是社會團體還是私人會面,主人總是遠遠的迎候著客人。有人會在路邊等候,有的騎馬飛馳而來,有的騎著摩托、乘著越野吉普車趕來,在隆重的場合還會分幾個梯隊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遊,您一定會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為這是蒙古族從古到今的傳統。當來到這里,您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贊美主人的住處,「這真是一塊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會用臨時學會的蒙語「賽努!賽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懷,一句蒙古語說出來,這里的主人會由衷地高興。
當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進蒙古包後,賓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側。一般來了十分尊貴的賓客,主人會主動讓您坐在正北(男坐進包後的西側,女坐進包後的東側)位置上。這時候,主婦會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擺在客人面前,然後端上一碗滾燙飄香的奶茶,請客人們品嘗。接著在問候和笑聲中開始敬酒,主人手捧哈達,托著銀碗、齊眉舉盤,把美酒敬獻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飲而盡,主人會非常高興,頓時主客情融,氣氛很快會熱烈起來;如果您不善飲酒,接過銀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這表達了對主人的尊重與親密。

待客

這里的主人首先給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擺上奶食、糕點、炒米等茶食為客人壓飢解渴,有的還做點面條,讓客人們少吃一點墊個頻祝?然後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酒盅)向客人們每人敬一杯,這就是敬酒的開始。接著用大杯(比銀碗小一點專用敬酒的銀制器皿)從客人中的年長者開始,依次一一進行;敬酒達一定杯數就要奏樂唱歌為客人們喝酒助興;酒後用飯,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為整羊宴,其次為羊背子宴。
神奇的蒙古包
如果說草原是綠色的大海,蒙古包則是大海中的點點白帆。蒙古包作為草原上特有的建築,既美觀又實用,而且結構簡單,便於拆運。
蒙古包具有結構簡單,便於拆遷組裝,就地取材,自產自用等特點,非常適於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聰明才智。在大海般的綠色草原上,星羅棋布的蒙古包白帆點點,會使人感悟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圓形尖頂,外用一層或二層羊毛氈圍裹,裡面用「哈那」和「烏尼桿」支撐。「哈那」是數十根同樣粗細、拋光後的木棍,用牛皮繩連接,構成可以伸縮的網狀支架。「烏尼桿」是用木棍支撐的傘狀包頂支架。蒙古包頂端還有「陶腦」——天窗,既可通氣又可採光。整個蒙古包用數根毛繩牢牢固定,抵禦風的侵害。

華麗的民族服裝

蒙古族的服飾包括衣、帶、靴及頭飾等,款式講究,裝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服裝。蒙古袍衣體寬大,袖子較長,下端不開叉,衣領較高,服帶中圍,非常適應廣闊草原游牧生活中的防寒及一衣多用的需要。腰帶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腰帶一般由綢、緞等料製成,長達數米,顏色視袍子的顏色而定。男子扎腰帶時,袍子向上提,下擺束得較短,即顯得精幹瀟灑,騎乘或勞動時也方便。女子之相反,扎腰時一定要把袍子拉展,以顯示身材的苗條健美。穿蒙古袍系腰帶除裝服飾上的需要外,實用價值也很大,繫上腰帶騎馬時可以保持腰和肋骨的穩定和垂直,冬天還可保暖。

「查干薩日」的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稱為「查干薩日」(漢語意為「白月」);草原上的春節活動主要有祭火、祝壽、拜年等,並且從農歷臘月二十三開始,到正月(查干薩日)達到高潮。

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來以祭火的習俗迎接春節,因為燃旺的火焰象徵著一年裡一切幸運吉祥。祭火在過去比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戶」(貧民)一般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貴族)在臘月二十四日祭火,有的牧戶把系有五色綵綢的五小捆蘆葦插在門外樹上,將劈成細條的柞樹放在燃旺的火撐子上方的四條腿上,戶主穿好禮服跪在正門處的墊子上,把用油網包好的羊胸骨奉獻給聖火。婦女們則將美酒、黃油灑進聖火,並按順序站立,叩頭。富裕的牧戶則搞大型祭火,祭祀時用整羊,並將左鄰右舍請來喝茶吃酒。有的將聖火點燃後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許遷場,不許在聖火上烤腳。目前,傳統的祭火在新一代牧民中已很少舉行了,但是在草原旅遊點和慶祝的喜慶日子,人們還是點一堆篝火助興。

祝壽

春節期間牧民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祝壽的對象為正當「本年」的長者。祝壽開始時,先為85、73高齡者祝壽,時間一般在臘月25或26日,臘月27至除夕的幾天里,則為61、49的本年者祝壽。給長者祝壽時,晚輩除要行禮祝賀外,還要贈送壽禮以示尊敬。祝壽禮的輕重多寡,一般視祝壽對象的年齡大小而定。

除夕

草原上春節的高潮,附近的牧民們都要相互喝茶,然後人們扶老攜幼聚集在年長者的家裡,進行除夕「乃日」 (宴會)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電視節目。接著牧人們要到邀請自己的每家去作客,有時因戶多,宴會往往通宵達旦。
除夕時,牧民家家都要擺放「花盤」即將點心、奶食、糖果等整齊地擺放在一個大盤子里,擺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圓柱體,也有方形的,每層一種,很有規則。這一習俗,不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襲著這傳統。

拜年

草原上春節最隆重的活動,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時候開始,牧民們先祭敖包,然後開始家庭內部拜年,先是晚輩向長者問安跪拜,然後由長者祝福晚輩幸福長壽。拜年時,晚輩要衣帽端正,手捧哈達進行。
家庭拜年後,牧民們相互互拜。互拜時,先到年長者的家裡,隨著互拜的進行,人們自動結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齡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時,牧民們一般要獻上一兩首頌辭或頌歌。對出色的歌手,戶主會捧起放有哈達的奶食盤頌祝辭。草原上的春節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們辛勤勞動一年後歡歌笑語的時刻。

草原宗教

內蒙古自治區也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的民族地區,現有喇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漢佛教和道教7種宗教。漢佛教在我區有悠久的歷史,其它宗教從十七世紀後先後傳入。
錫盟的喇嘛教是屬西藏佛教格魯派,傳播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解放前,錫盟有喇嘛教寺廟192座,喇嘛12750人,大多分布在牧區的蘇木。1960年廟宇減少為102座,喇嘛 3542人,1966年廟宇減少到92座,喇嘛2290人。在十年內亂期間,黨的宗教自由政策遭到破壞,喇嘛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絕大多數寺廟被破壞,經書被焚毀;寺廟停止了活動,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錫盟喇嘛教的喇嘛和信教群眾逐漸恢復他們的正常宗教活動,有的寺廟國家還撥給維修經費加以修繕,一些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喇嘛領取了生活補貼,自養事業有所發展。

4、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一提到蒙古族,你肯定會想到他們的服飾、飲食和民居吧!現在就由我來慢慢介紹吧!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在草原上搭起一個輕便的蒙古包,就能住了。因為草原上的一部分才要被牛、馬、羊吃完,因為蒙古包易拆易建又輕便,所以草原上放牧的蒙古族人民用蒙古包當自己的居住地。
蒙古族的牧民愛穿滾邊長袍,頭上的戴帽或纏布,腰帶上掛著鼻煙壺,腳穿皮靴。
到了內蒙古自治區,到了主人家裡,進門要從左邊進,進去後要在主人的陪同下坐在右邊,這時,你可以看見桌子上擺滿的好吃的:手抓羊肉、全羊席、奶茶……蒙古人忌諱吃狗肉,不吃魚蝦等海味以及雞鴨的內臟和肥肉。客人坐好後,主人會遞上奶茶和美酒,並把哈達托著獻給客人。客人要先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沾酒分別彈頭上方、彈下地、彈向前方,各表示祭天、地和祖先。會喝酒的客人可以把酒一飲而盡,不會喝酒的,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吃飽喝足後,主人會送客人到蒙古包外或本地邊界。離開蒙古包後要原路返回,不要立即上車,要等主人送完,否則視為對主人的不敬。
蒙古族是一個具有特色節日的民族,那邊的人不但熱情好客,而且草原風景優美,我嚮往那裡! 民族簡介]
蒙古族,現有人口約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特別是明代以來,在歷史、文學、語言、醫學、天文、地理等方面,對祖國的科學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民間文藝方面,「好力寶」是蒙古族中流傳很廣的一種演唱形式,馬頭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樂器。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蒙古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為內蒙古、衛拉特、馬爾虎--布里亞特三種方言。

[飲食習慣]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制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制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 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稱為紫玉漿、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開膛破肚,剝皮去內臟洗凈,去頭蹄,再將整羊卸成若干大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各執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達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當你踏上草原,走進蒙古包後,熱情好客的蒙古人便會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上,唱起動人的敬酒歌,款待遠方的貴客,以表達自己的誠摯之情。

[建築特色]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 . 2 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服飾特色]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月瑪瑙、珍珠、金銀製成。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格外醒目。

[民族禁忌]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四季都穿長袍

內蒙古、新疆牧區,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

不同顏色各有象徵

袍子的顏色,男子多喜歡穿藍色、棕色、女子則喜歡穿紅、粉、綠、天藍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淺藍、乳白、粉紅、淡綠色等。蒙古人認為,像乳汁一樣潔白的顏色,是最為聖潔的,多在盛典、年節吉日時穿用;藍色象徵著永恆、堅貞和忠誠,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紅色是像火和太陽一樣能給人溫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時多穿這樣顏色的衣服;黃色被看作是至高無尚的皇權的象徵,所以過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過皇帝恩賜的王公族,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

腰帶防風抗寒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綢緞製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素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僵時又能保持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束。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

5、蒙古族的習俗

蒙古族的主要習俗有:
1、 獻哈達
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詞或贊詞,渲染敬重的氣氛,同時將哈達的折疊口向著接受哈達的賓客。賓客要站起身面向獻哈達者,集中精力聽祝詞和接受敬酒。接受哈達時,賓客應微向前躬身,獻哈達者將哈達掛於賓客頸上。賓客應雙手合掌於胸前,向獻哈達者表示謝意。
2、敬茶
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遊點上,主人或服務小姐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主人或服務小姐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請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即刻會明白賓客的用意。
3、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他們認為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穀之結晶,拿出最珍貴的食品敬獻,是表達草原牧人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通常主人是將美酒斟在銀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讓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對主人瞧不起,不願以誠相待。賓客應隨即接住酒,接酒後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會喝酒也不要勉強,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
4、敬神
蒙古民族的禮宴上有敬神的習俗。據《蒙古風俗鑒》描述,廚師把羊割成九個相等的肉塊,「第一塊祭天,第二塊祭地、第三塊供佛、第四塊祭鬼,第五塊給人,第六塊祭山,第七塊祭墳墓,第八塊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塊獻給皇帝」。祭天則把肉拋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則拋入爐火之中;祭佛置於佛龕前;祭鬼置於包外;祭山則掛之於供奉的神樹枝上,祭墳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於包外,祭水神扔於河泊,最後祭成吉思汗,置於神龕前。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薩滿教,其崇拜多種神祗,爾後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間信仰,把眾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軌跡。
5、待客
蒙古族自古以來以性情直爽、熱情好客著稱。對家中來客,不管常客還是陌生人,都滿腔熱忱。首先獻上香氣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盤盤潔白的奶皮、乳酪。飲過奶茶,主人會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時節還會請客人喝馬奶酒。有些地區用手扒肉招待客人,還有一定的規矩。例如用一條琵琶骨肉配四條長肋骨肉進餐;牛肉則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節肋骨及一段肥腸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後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頦、脖子肉都是給晚輩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貴的客人或是喜慶之日則擺全羊席。
6、尊老愛幼
蒙古人長幼有序,敬老愛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見到老人要問安。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並排而坐。稱呼老人要稱「您」,不許以「你」相稱或直呼其名。見到牧民孩子不要大聲斥責,更不能打孩子。不要當著家人的面說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對孩子和善、親切,被認為是對家長的尊重。
7、 唱歌
蒙古民族的勸酒往往通過情真意切的歌唱表達出來,唱歌與勸酒是同時進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後,大家舉杯合唱,然後大家一起乾杯,如此數遍,酒意酣暢。歌唱有禮儀性的,也有即興盡興的,有一人或數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達旦。
熱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這種習俗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
8、婚禮
婚禮是蒙古族為孩子成家立業而操辦的一項重大禮儀活動。婚禮(蒙語稱「好力牧」)是由喇嘛或長輩選定良辰吉日,隆重舉行的結婚慶典。牧區婚禮一般持續三四天。
到了娶親這天,男方家要舉行一個宴會,送娶親隊伍上路,娶親隊伍一般都是夜間或天亮前出發,也有白天出發的,根據新娘家的路途遠近而定。草原的夜晚總是寧靜的、空曠的,本來就稀少的村落顯得更為分散和遙遠。為了驅散沿途的寂寞,又不至互相走失,便放開嗓門,一路賓士,一路高歌……
新娘上接親車之前,要舉行告別儀式。新郎新娘首先跪拜火神。跪拜結束後,新娘不能主動上車,而是哭著和父母依依不捨。此時,祝頌人前來用詩歌的形式勸告新娘。
母親端過一碗鮮奶,一邊安慰一邊讓她喝,但姑娘不能全喝,只喝一點兒,表示姑娘給娘家留口福。隨後母親把剩下的奶子往上灑向四邊八方。這時新郎過來把新娘推進大蓬車里,接送新娘的隊伍離新郎家不遠時,便要停要下來休息。這時新郎和伴郎先回去報信,然後新郎換騎快馬,領著迎親人馬前來迎接。
蒙古族婚禮是詩歌更是戲劇。參演的不僅是新娘新郎、伴娘婚親,而是整個民族。我們可以透過熱鬧有趣、異彩紛呈的一幕幕情節儀式,感知一個富於游戲精神的民族靈魂。與各民族婚禮比,蒙古族婚禮所不同的是重禮不重財。禮是禮路、規矩,用的象徵物和道具很多,充滿戲劇性和虛擬的問答,洋溢著種種詩意和浪漫氣息。精神生活絕對大於物質生活,或者說把生活藝術化了。似乎整個民族還停留在可愛的童年。在舉行婚禮時又擬乎回到古代,把這個民族的傳說、歷史,一些稀奇古怪、鮮為人知的習俗又重演了一遍。許多民族昨天已消失的淳樸古俗,這個民族今天還完整保留著。
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盡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牧區的婚俗更有特色,娶親回到男方家,新郎新娘不下馬車,先繞蒙古包轉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禮,表示愛情的純真、堅貞不渝和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首先拜祭佛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再梳頭改裝。婚宴上擺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獻哈達、敬酒、唱歌、跳舞,常常是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9、 服裝
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時喜歡穿布料衣服,逢年過節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製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檐尖頂帽。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男子的顏色多為藍、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喜穿軟筒牛皮靴,長到膝蓋。農民多穿布衣,有開衩長袍、棉衣等,冬季多氈靴烏拉,高筒靴少見,保留扎腰習俗。男子多戴藍、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未婚女子把頭發從前方中間分開,紮上兩個發根,發根上面帶兩個大圓珠,發稍下垂,並用瑪瑙、珊瑚、碧玉等裝飾。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飾工藝。摔跤比賽服裝包括坎肩、長褲、套褲、綵綢腰帶。坎肩袒露胸部。長褲寬大。套褲上圖案豐富,一般為雲朵紋、植物紋、壽紋等。圖案粗獷有力,色彩對比強烈。內褲肥大,用10米大布特製而成。利於散熱,避免汗濕貼於體表;也適應摔跤角力運動特點,使對手不易使用纏腿動作。套褲用堅韌結實的布或絨布縫制。膝蓋處用各色布塊拼接組合縫制圖案,紋樣大方莊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裝各部分配搭恰當,渾然一體,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10、舞蹈
薩吾爾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間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區廣為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新疆蒙古族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跳薩吾爾登。薩吾爾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間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稱,同時又是民間舞蹈的統稱。薩吾爾登常在喜慶節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的家宴等娛樂活動時跳。活動場地、人數不限,一般是在氈房和氈房附近的草地上進行。薩吾爾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載歌載舞跳和對歌對舞跳幾種形式
安代蒙古族傳統民間歌舞。是古代"踏歌頓足"、"連臂而舞"、"繞樹而舞"等集體舞形式的演變和發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場院里幾十、上百人不等,圍成大圓圈,圈裡由兩名歌舞能手對歌對舞,眾人呼應踩腳、甩動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熱烈,歡騰的場面。解放後廣大舞蹈工作者通過搜集、整理、改編、創新,使古老的安代發展為反映生活,表現時代的新的藝術形式。形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在廣場上自娛性的集體舞,一種是在舞台上表演性的。
頂碗舞鄂爾多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新穎,動作優美,氣質高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爾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1人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里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頂燈、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掌握好基本動作和擊盅、打筷子的規律之後,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越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越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
筷子舞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兩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細頭,擊打筷子的粗頭。動作有雙手胸前交叉擊打筷子,也可擊打雙肩;雙手腹前交叉擊打筷子;雙手胸前擊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轉圈打擊地面蹲轉;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順著打腿,再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腳下舞步有平步行進與後退,亦有點地步行進後退,或各種轉和跳躍動作隨舞者即興而做。慢舞穩 重深沉,快舞則飄灑矯健。情緒高昂時筷子繞身飛舞,可在各種動作上擊打身體的各部位,場面輕松熱烈。筷子舞凝結著蒙古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盅子舞流傳於鄂爾多斯的一種舞蹈。每逢佳節、喜慶歡宴之際,人們在酒足食盛之時,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來,以表達喜悅之情。每一隻手持兩個盅子,擊打出各種快、慢、碎、抖等聲音,隨著音樂舞動的雙手用盅子擊打出各種節奏。動作有雙手橫繞八字,上身隨左右八字(阿拉伯字)亦左右擺動;雙手上、下、左、右十字形擊盅,身體隨手上下起伏;雙手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劃圈;雙手向舞台位置的二點或八點抖盅,身體隨手起落,臉和視線與手呈反方向,盅伸向哪一側,哪一側的耳朵便隨身探過去聽盅聲;繞圓動律一一一手在頭上方另一手在身前側由里向外繞圈;雙手從身後向一旁慢慢擺出,動作范圍在胯旁為小,在身體的正旁為中,一手至頭上一手在腰後為大,依次左右做即謂橫擺扭動律。在一些動作的末尾或兩個動作銜接之際常有漂亮的華彩動作出現,可謂精彩。下身動作有雙腿跪著,亦有迂迴步等各種舞步伴之。頭可頂碗、也可頂燈。舞得端莊質朴,韻味持穩雄惲,剛柔相濟。
角斗流傳在自治區以摔跋之鄉著稱的錫林郭勒草原的一種模擬性舞蹈。由一個人表演兩個人摔跋的生龍活虎般的拼搏動態,而且表現得比生活中的摔跤還要生動、靈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眾的喜愛。表演者要穿特製的服裝,身著蒙古袍的兩個小假人擺好摔跋姿式(抱腰狀)縫在一起,使兩袍子成筒狀套在身上,紮好腰帶上身向前弓腰180度,兩個貼在一起的假頭正好頂在腰背上,用套上馬靴的雙手當作其中一人的雙腳,在歌聲或鼓點中做摔躍的各種抱、踢、蹁、鉤等技巧。
普修爾樂舞又稱托普修爾樂舞。巴拉特蒙古用蒙古語跳民間舞稱為貝.貝伊勒,漢語意為身體的律動。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准格爾、陶爾扈特、杜爾別特、和碩特,每一個部落都有極其豐富的民間舞蹈,他們具有一種古老的兩根弦的彈撥樂器名叫托普修爾,按巴拉特蒙古的習俗,托普修爾一響必隨之貝•貝伊勒,貝•貝伊勒必在托普修爾的樂聲中進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間舞蹈又 稱托普修爾樂舞。托普修爾樂曲較完整保存下來的有12-17支曲,以內容每一支曲都有各自的名稱和不同的動作和跳法,如黑吉馬、育老人、慢撤布爾登等,巴特拉蒙古民間舞所反映的生活內容有表現勞動的,如剪羊毛、趕氈、擠奶等;有表現日常生活的,如梳頭、照鏡、戴頭飾等;有模仿飛禽走獸的,如鷹展翅、山羊跑跳、走馬、駱駝步等;有模擬自然景物的,如水波、水浪、草浪等。形式上分徒手與帶道具2種,帶道具的有頂碗和雙手各拿一雙筷子跳。手拿托普修爾邊彈邊跳,其動作中除硬肩、聳肩、轉身之外有反彈托普修爾的舞姿和動作。跳法有達勒勒恩貝伊勒(招手式,指提壓腕動作)、敖德勒恩貝伊勒(纏繞式跳,指繞臂動作)、阿查貝伊勒(托重而跳,指甲用雙腿抱住乙的腰部,乙托著甲,二人面對面跳),整個舞蹈貫穿繞圍動律,以雙滕微微顫動,典型動作:硬肩、聳肩、壓提腕、抖手、繞臂,在2人、3人和多人的對舞中動作即興中可千變萬化。
圈舞蒙古族民間流傳的舞蹈。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礦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拉手,眾人手拉手,圍著圓圈跳舞,所以通常人們又稱布里雅特民間舞蹈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敏捷,跳躍性強。民風淳樸,具有遠古色調,感情熱烈豪放。
11、節日
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戲:打鬃節等。
蒙古族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乳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
那達慕大會:每年夏秋季牧閑時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有娛樂或游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里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贊。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歷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燃燈節,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現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縣蒙古族在燃燈節的—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
節日後,各村寨忙著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群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6、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在亞歐大陸東北部的高原上,廣袤的大草原孕育了一個純朴、豪放而偉大的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形成的。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世界上大部分的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又被譽為「草原驕子」。
清新的空氣,明麗的陽光,晶瑩的露水,給了他們純潔的心靈;蒼茫的原野,狂暴的風雪,嚴峻的天氣,給了他們粗獷和堅韌的性格。在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滲透著阿爸的汗水,阿媽的奶汁,珍藏著蒙古族人民勤勞、朴實的靈魂,記述著一個馬背民族的古樸生活。

7、求白族 苗族 蒙古族 的房屋風俗習慣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苗族由於特有的遷徙歷史,在建築選材和房屋構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築風格。苗家人喜歡木製建築,一般為三層構建,第一層一般為了解決斜坡地勢不平的問題,所以一般為半邊屋,堆放雜物或者圈養牲畜,第二層為正房,第三層為糧倉,有的人家專門在第三層設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麗,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關系苗家整個村寨都使用木材作為建築材料,被現代建築學家們譽為最具生態的建築方式,木製桿欄式建築既解決了山地建築平地少的問題,也解決了農家雜物堆放及牲畜的圈養問題。

「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干薩日」。蒙古族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男兒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

8、蒙古族有啥習俗??

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13世紀以前,蒙古族社會多半為搶婚制。公元13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求親,是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親,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親。聘禮,青年男女定親後由男方家送給女方的禮品,又叫彩禮。聘禮的多少根據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牧區常以牛、馬、羊等畜牧為聘禮。嫁妝,女方陪送女兒的出嫁禮物。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妝,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妝。娶親時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艷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到女方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遭。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拜火,蒙古族婚禮中的重要儀式。各地蒙古族盡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禮上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新娘、新郎從兩堆旺火之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他們的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不渝,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盡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
一般牧區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方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順時針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人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杯,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延續兩三天,親友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禮舉行後的第三天,新娘家要來人,看望新娘和拜見新郎家的親屬。來者多為姑姑、嫂嫂等人,她們各帶禮品或食品來到新郎家舉行認親儀式。新郎家設宴款待。男女雙方彼此相識,相互問安敬酒,充滿著熱情洋溢的景象。一個男子同時和幾個女子結為夫妻關系的婚姻形式現已廢棄。蒙古族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奴隸主或封建王公貴族常以納妾為俗。一男一女結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眾歷來的婚俗,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搶婚或包辦買賣婚姻逐漸被淘汰,男女自由戀愛、自願結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風。

蒙古住蒙古包
喝的是牛奶或奶茶
穿的是用羊毛紡織的衣服,非常保溫
蒙古包內的傢具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魏這首千百年來吟頌的民歌,不知令多少人對廣闊無垠的草原產生無盡的暇思與嚮往。自古以來馬背上的民族在這塊神奇的上地上生息、繁衍,這里是他們縱橫馳騁的歷史舞台,他們不但譜寫出吒叱風雲震撼世界的傳奇歷史,也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游牧文化。蒙古民族便是這—文化的集大成者。
奶豆腐模具
蒙古民族世代生活在草原上,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狩獵,飼養牛、馬、羊、駱駝。過著「逐水草遷徙」的游牧生活。游牧經濟使人與草原之間通過牲畜建立起一種特殊的關系,牲畜既是生產資料,也是他們衣、食、住、行的來源,由此形成了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及風俗習慣。傳統飲食以紅食、白食為主,紅食指肉食,有羊、牛、馬肉及其它肉類。羊肉是蒙古族最喜歡吃的食品,羊肉的烹制方法有很多種,最有特色的是手把肉,在食用時,用蒙古刀割、刮、卡、挖、剔。肉香味美,鮮嫩異常,是蒙古族牧民餐中佳品。牛活在寒冷地帶的游牧民族為抵禦寒冷使身體保持足夠的熱量,需要攝入含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畜肉及其它動物肉食正好提供這種需要。白食則指奶食品,大體包括飲料、食品兩種。用奶製作的傳統食品主要有:白油、黃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餑餑等。傳統飲料有奶茶、酸奶子和奶酒。奶茶是蒙古族牧民最喜愛的不可缺少的飲料,有「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酸奶子則由於其富有營養和滋補作用成為牧民喜愛的飲料。蒙古族牧人為了抵禦風寒,自古就有飲酒的習俗,而奶酒最受牧民的喜愛。在奶酒中,最負盛名的是馬奶酒,據史書記載,蒙古族從部落聯盟開始就釀造馬奶酒。馬奶酒醇香濃烈,營養豐富,在牧民心中是一種聖潔的飲料。奶食品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是上等的食品。在款待客人及逢年過節的喜慶宴會上,先端上各種奶食品請大家品嘗;在婚喪嫁娶各類儀式上,都要請老人端著鮮奶祝賀;在家人出門遠行時,要向其所走的方向拋灑聖潔的奶汁,祝福他一路平安。
蒙古民族多從事畜牧經濟,過著「人隨畜遷」,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每年要遷徙兩次,夏擇水草暢旺之地,冬擇背風向日之區。為了便於游牧,蒙古人多居住傳統的氈幕——蒙占包。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獨創的適合游牧生活的建築傑作。蒙古包由「哈納」(牆部)、「陶腦」(天窗)、「烏尼」(頂部竿)、門、柱、外包氈子、牛毛繩等構成。由於生活習俗、歷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蒙古民族在利用蒙古包包內空間和方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規制。包中央為神聖的火位,不可侵犯。西面是男子坐位,東面為婦女坐位,東南放水、奶及餐具;弓箭、獵槍等狩獵式具則放在西北方向。蒙古包冬暖夏涼,搭拆迅速,搬遷輕便。它隨著四季的變換,隨著蒙古牧民的遷移,在茫茫草原戈壁上移動,這里曾孕育出無數美妙的傳說和史詩。它是蒙古高原的命脈,它給這片遼闊的土地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蒙古民族多從事畜牧經濟,過著「人隨畜遷」,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每年要遷徙兩次,夏擇水草暢旺之地,冬擇背風向日之區。為了便於游牧,蒙古人多居住傳統的氈幕——蒙占包。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獨創的適合游牧生活的建築傑作。蒙古包由「哈納」(牆部)、「陶腦」(天窗)、「烏尼」(頂部竿)、門、柱、外包氈子、牛毛繩等構成。由於生活習俗、歷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蒙古民族在利用蒙古包包內空間和方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規制。包中央為神聖的火位,不可侵犯。西面是男子坐位,東面為婦女坐位,東南放水、奶及餐具;弓箭、獵槍等狩獵式具則放在西北方向。蒙古包冬暖夏涼,搭拆迅速,搬遷輕便。它隨著四季的變換,隨著蒙古牧民的遷移,在茫茫草原戈壁上移動,這里曾孕育出無數美妙的傳說和史詩。它是蒙古高原的命脈,它給這片遼闊的土地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勒勒車是蒙古族的主要運輸工具,它是適應草原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慣而創造出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勒勒車主要用來拉水、運送燃料,搬運蒙古包。每當牧民遷居或聚會時常常是幾十輛勒勒車首尾相連,彷彿一條游動的長龍,游弋於茫茫綠海中。在內蒙古西部沙漠地區,駱駝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浩瀚的沙海漫無邊際,水草缺乏,沙底松軟,駱駝與牧人結下了不解之緣。訪親問鄰、搬遷以及水、糧食、畜產品、日用品的運輸都要依靠它,因此駱駝也被牧民譽為「沙漠之舟」、「旱地之龍」。
蒙古民族以畜牧業經濟為基礎,在生活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而游牧經濟使人們與植物和牲畜之間建立起一種特殊的關系,牲畜即是他們的生產資料,也是他們衣、食、住、行的來源。這種游牧生活方式的最大特點是:崇拜大自然、順應大自然、依賴大自然。因而,蒙占民族世代居住在這片遼闊富饒的土地上,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草原文化。

9、蒙古族的建築特色。。介紹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幾個人。

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 . 2 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

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

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9)蒙古族建築風俗擴展資料

演變發展

蒙古包的形成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時代,才會自己製造「洞室」,在地面挖一個地洞,沿洞壁用木頭、石頭之類謅甃起來,甃得快齊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桿,與木石牆平齊,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烏爾斡。

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

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窩棚再向前一步,支架變成哈那,並跟前面提到的洞頂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