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舊風俗迷信

舊風俗迷信

發布時間: 2022-10-09 21:09:49

1、中國迷信習俗

死人燒,車馬人,過年晚上12點發紙(就是燒黃表紙)
拜什麼東西為干媽.(比如拜老槐樹之類的避難用的)
求簽,拜佛.供觀音.求伏,(辟邪用的)

正月初七為人日。莞俗頗為隆重,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祈福。

正月初九為玉皇誕。家家備壽桃、果品拜神求福。

二月初二為土地誕,這天鄉民都做一些艾角、艾餅之類的粉果拜祭。

民間有所謂「觀音誕」。二月十九日相傳為觀音菩薩誕生日;六月十九日相傳為觀音菩薩成道日;九月十九日相傳為觀音菩薩圓寂日。這三個日子,都被稱為觀音誕。

三月初三為北帝誕,這天,莞城北隅區居民有時會在新涌北帝宮舉行盛大廟會。其他居民則到當地神廟或在家中供神。

三月十五日為財神誕,商人多於店鋪祀奉趙公元帥,以祈招財進寶,生意興隆。

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後誕。沿海地區多有天後廟,又稱媽祖廟。漁民船民船上多供奉其神像,對天後誕非常隆重,焚香秉燭,祈求媽祖娘娘保佑,一年四季平安。

四月初八為浴佛節,又稱黃瓜節。供奉佛像的庵堂寺院是日有許多善男信女,拖著小孩去上香,中午,吃芝麻糊。

四月十七日為金花誕,俗有「行船駛 拜娘 嫲 ,生男撿女拜金花」之說,家中備果品拜祭。

莞城舊有城隆廟,農歷四、五月間舉行城隍會。

農歷五月十三日為關帝誕,民間多有關帝廟,商家鋪店亦多供奉關帝。

農歷七月初七為七姐誕,又稱乞巧節。傳說這天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佳期。姑娘們紛紛積聚經費,備辦金豬 (少女們自養的「七姐豬」) ,購買精巧的蠟像、刺綉……等工藝品,採集七種花卉、七種生果,供於案上。初六日晚,姑娘們穿戴一新,在鼓樂聲和鞭炮聲中,行拜七姐禮,希望七姐賜給她們聰明才智,故稱「乞巧」。建國後此俗仍存,但沒有過去那麼興盛。

農歷七月十四日為盂蘭節。俗稱「鬼節」。據說源於「目蓮救母」的神話。解放前,是晚群眾集資,購元寶、錫紙、香燭等祭品,請巫師或尼姑打齋醮、超度,俗名「祭幽」。解放後這些迷信陋習盡廢,但仍有過節的氣氛。如親戚間互相探節,及雞,殺鴨,做松糕等。

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誕辰,封建時代學校均有祭孔活動。

十月初一,客家人為「十月朝」 (牛生日) 。客家有「十月朝,糍粑碌碌燒」的歌謠。農 民憐惜耕牛一年辛勤勞碌換來了果實,故以糯米、蔗糖、花生,製成「糍粑」慶賀牛的生日。 東莞各地多有各種游會,均與神有關。迎神賽會是舊社會的迷信活動,勞民傷財,抗 日戰爭後,各地的會景,基本停止。

2、清明節的習俗中有哪些迷信現象與陳規陋習

1.上墳添土挖毀成片的麥苗,還有人為了把分頭壘得更高,就挖一些好的麥苗添種在上面,以此表示孝心。
2.清明節前後幾天,亂砍濫伐樹木,以「驅鬼辟邪」。
3.燒紙錢,污染空氣,在森林中,可能會引起火災。

3、傳統習俗 與封建迷信 的區別是什麼

主要區別有,性質不同、產生不同、影響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從歷史沿襲而鞏固下來的,具有穩定的社會風俗和行為習俗。

2、封建迷信

指對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說。

二、產生不同

1、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大體上分兩部分:一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其源遠流長,時代久遠,具有社會性,集團性,民族性的特點.不同地區,不同集體,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如不同民族的民風習俗。二是適應現實社會歷史條件而產生的,如新中國成立後所倡導的新的生活習俗。

2、封建迷信

迷信是對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說,沒有科學依據。科學是一種允許自我證偽的動態開放的可靠方法(科學不是任何科學理論),講究的是形式邏輯和證據。而迷信是無條件接受,不允許質疑、沒有形式邏輯、不需要可靠證據,是盲目相信。

三、影響不同

1、傳統習俗

在社會主義社會,傳統習俗有兩重性,存在著新與舊,進步與落後,積極與消極相對立的習慣,一方面,存在著社會主義新風俗習慣,它是適應社會主義制度的新風俗習慣,是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在黨和國家大力倡導下,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對評價人們的道德行為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存在著舊的風俗習慣.在舊的風俗習慣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對此,我們要進行具體分析,區分出精華和糟粕,以摒棄其糟粕,而吸其精華,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所用。

2、封建迷信

社會上或民間,有人以「算命」為標榜,推出計算機算命、特異功能預測等,動物算命,利用現代聲、光、電等設備,製造種種神秘效果,欺騙愚弄群眾。封建迷信活動已從傳統模式,演變為有組織、有計劃、有紀律、有制度的團伙形式。並且,活動的組織者及骨幹成員,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巫婆了,而是呈高學歷高素質方向發展。

他們利用某些專業知識,將真偽科學相互摻雜,加工成新的科學外衣。這樣,普通人很難分辨其真偽,受迷惑的可能性極高。封建迷信害人欺世,恰似一劑精神鴉片,迷信不破除,社會難以健康發展。

4、請問遇到這樣的風俗(迷信)怎麼辦?

這個舊風俗在我國農村一直盛行。改革開放後有的地方已經消失。但多數地方仍然存在。作為一個晚輩,要想扭轉這一局面,恐怕吃力。搞不好吃力不討好,把自己的名聲搞壞了,還不能達到目的。更是無故傷害了愛妻。她何嘗不想溫馨的二人世界?也是考慮到孩子和養育自己的父母,萬般無奈沒有力法的事。建議你想開些,孩子一兩年就能離開母親,忍著點。如果許可,用摩托車勤接送。你看好嗎?

5、我國有哪些舊風俗

沖喜

沖喜是指男方未娶先病,或生的孩子多病,俗有「沖喜」民俗,其實也是一種迷信活動。取「喜神臨門,諸邪迴避」之意。如男方款娶先病,先請媒人說服女方,穿戴半新,乘轎來府。步入華堂時,姑娘對准四方,灑去紅米一升,喜錢(專用小錢)半貫,這叫「打鬼」,然後與病夫假拜堂,午宴後回去。若剛生不久的孩子病了(專指南方的男孩),則攀親上門合婚,也叫沖喜。

中國航空旅遊網 -> 風俗民情主頁
http://www.ftrip.com/MSMAIL.htm
TOM首頁 > 民俗 > 民俗風情
http://heritage.news.tom.com/tradition/custom/
中 國 民 俗 網 站
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

6、中國十大迷信習俗

 死人燒,車馬人,過年晚上12點發紙(就是燒黃表紙)
拜什麼東西為干媽.(比如拜老槐樹之類的避難用的)
求簽,拜佛.供觀音.求伏,(辟邪用的)

正月初七為人日。莞俗頗為隆重,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祈福。

正月初九為玉皇誕。家家備壽桃、果品拜神求福。

二月初二為土地誕,這天鄉民都做一些艾角、艾餅之類的粉果拜祭。

民間有所謂「觀音誕」。二月十九日相傳為觀音菩薩誕生日;六月十九日相傳為觀音菩薩成道日;九月十九日相傳為觀音菩薩圓寂日。這三個日子,都被稱為觀音誕。

三月初三為北帝誕,這天,莞城北隅區居民有時會在新涌北帝宮舉行盛大廟會。其他居民則到當地神廟或在家中供神。

三月十五日為財神誕,商人多於店鋪祀奉趙公元帥,以祈招財進寶,生意興隆。

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後誕。沿海地區多有天後廟,又稱媽祖廟。漁民船民船上多供奉其神像,對天後誕非常隆重,焚香秉燭,祈求媽祖娘娘保佑,一年四季平安。

四月初八為浴佛節,又稱黃瓜節。供奉佛像的庵堂寺院是日有許多善男信女,拖著小孩去上香,中午,吃芝麻糊。

四月十七日為金花誕,俗有「行船駛 拜娘 嫲 ,生男撿女拜金花」之說,家中備果品拜祭。

莞城舊有城隆廟,農歷四、五月間舉行城隍會。

農歷五月十三日為關帝誕,民間多有關帝廟,商家鋪店亦多供奉關帝。

農歷七月初七為七姐誕,又稱乞巧節。傳說這天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佳期。姑娘們紛紛積聚經費,備辦金豬 (少女們自養的「七姐豬」) ,購買精巧的蠟像、刺綉……等工藝品,採集七種花卉、七種生果,供於案上。初六日晚,姑娘們穿戴一新,在鼓樂聲和鞭炮聲中,行拜七姐禮,希望七姐賜給她們聰明才智,故稱「乞巧」。建國後此俗仍存,但沒有過去那麼興盛。

農歷七月十四日為盂蘭節。俗稱「鬼節」。據說源於「目蓮救母」的神話。解放前,是晚群眾集資,購元寶、錫紙、香燭等祭品,請巫師或尼姑打齋醮、超度,俗名「祭幽」。解放後這些迷信陋習盡廢,但仍有過節的氣氛。如親戚間互相探節,及雞,殺鴨,做松糕等。

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誕辰,封建時代學校均有祭孔活動。

十月初一,客家人為「十月朝」 (牛生日) 。客家有「十月朝,糍粑碌碌燒」的歌謠。農 民憐惜耕牛一年辛勤勞碌換來了果實,故以糯米、蔗糖、花生,製成「糍粑」慶賀牛的生日。 東莞各地多有各種游會,均與神有關。迎神賽會是舊社會的迷信活動,勞民傷財,抗 日戰爭後,各地的會景,基本停止。

7、舊中國的陋習有哪些,多說幾個

三妻四妾、指腹為婚、女子無才便是德、君主專制、迷信等。

1、三妻四妾

三妻四妾指「妻妾眾多」,漢人除了「嫡妻」外還有「偏妻」、「下妻」、「御婢」等,可見「三妻四妾」的習俗由來已久。

三妻四妾中的「妻」包括嫡妻、偏妻、下妻等,並不僅僅局限於正妻。在人類學的概念上,一夫一妻制並不包含一般所謂"一夫一妻多妾制"。

這兩者其實是分屬不同范疇的語言,前者的"一妻"僅指女性配偶的惟一性,而一般所謂"一夫一妻多妾制"屬於人類學概念上的"一夫多妻制"。

2、指腹為婚

指腹為婚,讀音zhǐ fù wéi hūn,漢語成語,所謂「指腹婚」,就是指子女尚在娘肚子里,父母親就給指定了婚姻。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特殊嫁娶形式。

南北朝時候,指腹為婚現象傳向民間,從而使這一現象達到非常流行的地步。

舊時婚姻風俗。流行於全國廣大地區。即雙方家長,於孩子尚未出生之時,即約定為婚姻。

又有怕男女長成後,互不相認,或一方不守信諾,將衣襟裁為兩幅,各執一幅為憑證者,稱「指腹裁襟」或「指腹割衿」。統治者時或禁止,但無實際效用。

3、女子無才便是德

古時候人們認為男人擁有聰明才智可以成就事業,女人擁有聰明才智則非但不是好事,還是攪亂天下、釀成災難、禍國殃民的根源。

為使「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制度化,還與儒學結合大力推進貫徹「男女有別」、「男女大防」的封建禮教,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防女子之「淫」。

為此,大加渲染的是女子一旦有了知識,就可能具備對自由的嚮往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僅難以駕馭,還會變得「淫盪」,繼而發生種種「不貞」之事。

4、君主專制

君主專制是我國封建王朝的產物加強了古代帝王的個人權力,在某些程度上,鞏固了我國的封建制度。

君主專制政體又稱君主專制或君主專政,是一種政治體制和政府形式,統治者君主擁有統治國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權力而沒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訴君主如何行使權力。

雖然有的宗教權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為。君主制是一種專制政體,君位採用世襲方式產生。

5、迷信

「認識是有限的」,而且相當有限。人面對巨大的未知的空間的時候,往往會提出自己的解釋。古人懾服於雷霆之威,於是提出自己的解釋「雷神、天庭」並對此頂禮膜拜。後人稱之為迷信。

迷信是指人們對於事物盲目地信仰或崇拜。狹義的迷信,按照我國解放以後約定俗成的習慣,是專指人們信星占、卜巫、風水、命相和神鬼等的思想和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陋習

8、你如何看待舊時代種種迷信陋習?

我們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應該是,所有的公序良俗都符合普世價值觀,對禁錮人思想,傷害人身體的風俗應該唾棄。在婚喪嫁娶的各種風俗里,可能最不好部分是存在相互比較,彼此攀比,鋪張浪費,這些是生活富裕以後,大家消費觀有些變化,需要好好引導,回歸到理性。

9、有哪些你不能忍的舊習俗、舊觀念?

一年的大年三十,婆婆一家人都在洗澡洗頭,婆婆問我說你不去洗洗?我說我明早起來再洗吧,晚上洗好頭發明天早上就沒樣子了(過年嘛,也想要一個好形象),然後婆婆說:我們這大年初一不讓洗頭。好吧,我現在去洗澡。

然後看春晚嗑瓜子,掉的一地瓜子皮,我去掃地,公公說:大年三十不讓掃地,掃地是往外掃財呢,好吧,我不掃了,我好好看我的春晚。

大年初一,我拿著剪刀准備把新衣服上的吊牌剪掉,婆婆搶過剪刀,一臉正式的告訴我,大年初一不讓動剪刀……

大年初三我拿著衣服准備去洗,婆婆說不過初五不讓洗衣服,嗯,終於熬到初五可以洗衣服了,公公說必須中午放過炮以後才能洗……

平時跟我說:每個月的初一不能回娘家,十五不能回娘家,冬至不能回娘家,臘八不能回娘家,過了臘月二十三就不能在娘家了……(在我不知道這么多規矩的時候,我有一次臘月初七回我媽家了,想著住幾天再回去,結果剛進家門,公公發微信說明天就臘八了,快點回來,臘八不能在娘家,我說大老遠來都來了,住兩天就回去了,應該沒什麼事吧,公公最後發微信說:我們這的老話說,臘八回娘家,不死公公就死婆婆,你自己看著辦吧。我當時就真的崩潰了,因為媽媽家離婆家有一點遠,不是經常回去的,但是沒辦法,我和我媽說了幾句話,哭著走了,心裡真的氣。

時隔一年來更新,上個月離婚了。恭喜自己,脫離苦海,喜得重生。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