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羊風俗
1、下雨天可以放羊嗎,聽說羊淋雨了容易生病是嗎?還有就是羊吃了含有露水的草也會生病嗎?
不行的,不要在有露水或霜打雨淋的低濕草地上放牧。
露水草:一般不要在露水草地上放牧,羊吃露水草後易患寄生蟲病,也易發生腹瀉。
同時,應盡量選擇豆科牧草少的地方放牧,因為羊群貪吃豆科牧草,豆科牧草吃多了,易發生「臌脹病」。此現象在春季時更易出現。
2、羊怕雨水淋嗎
羊怕雨水淋,其全身長有厚重的毛發,淋雨後毛發就會潤濕,加大負重,影響羊的正常活動,而且濕潤的毛發不易干,容易使羊著涼,如果羊淋雨了,要及時將其趕往乾燥溫暖的場地,用毛巾將毛發擦拭一遍,然後生火烘乾。
羊怕不怕雨淋
羊怕雨水淋,因為羊全身長有厚重的毛發,遭受雨水淋後,毛發就會全部被潤濕,從而加重羊的負重,影響其活動,而且潤濕的羊毛不易乾燥,時間一長就會導致羊著涼,出現感冒的症狀。
羊淋雨後怎麼處理羊淋雨後,要將其趕入乾燥溫暖的環境中,使用毛巾擦乾羊毛上過多的水分,然後在羊群附近生一堆火,利用火堆散發的高溫將羊毛烘乾,避免羊著涼生病,而且要為羊提供紅糖姜水,提高免疫力。
羊放牧時的注意事項春季放牧前要為羊提供乾草和枯草,然後才能趕到山坡上,以免羊出現跑青的現象,夏季溫度較高,放牧時要注意防暑,秋季溫度降低後,要在晴朗的天氣對羊放牧,避免羊食用帶露水的青草,出現腸胃疾病。
羊吃哪些食物羊主要食用植物的根莖、葉、果實、花朵,尤其喜歡營養價值高的豆科植物,比如紫雲英、三葉草、苜蓿草等,而且羊也會食用葉片寬大、質地薄的葉片,例如紅薯葉、桑葉等。
3、農村民俗給小孩送羊的來歷
版本一
據說來源於神話故事沉香劈山救母的情節:沉香是個孝子,其母三聖母被母舅楊二郎壓在華山底下,沉香用神斧劈開華山,救出了自己的母親。他看到母親深受折磨,要砍殺虐待其母的舅舅楊二郎,聲稱要「剝其皮」、「食其肉」,而三聖母念及與楊二郎的兄妹之情,阻止了沉香,沉香就提出要楊二郎每年送上一對活羊,以此來作為「楊」的替身,如同年年剝他的皮,吃他的肉,以解心頭之恨。這話傳到了楊二郎這里,為了重修兄妹之好,即刻在第二天,農歷五月十三日,趕著兩只活羊來到沉香這里。這個神話故事在河北南部流傳得相當廣,因而在民間也漸漸興起了外祖父或舅舅給小外孫或小外甥送羊的風俗,並把五月十三日(農歷)定為「送羊節」。不過這里送羊的含義是表明舅舅或者外祖父對小外孫或小外甥的親近和喜愛。但除了少數富裕戶外,大多數家庭難以支付每年一隻活羊,因此改送面羊表示。農歷五月上旬,正是新小麥上場的時節,大家用新收的小麥磨成麵粉,蒸成面羊,於五月十三日送到外甥家去,藉此聯絡親戚感情。
版本二
相傳當年劉秀跑南洋,王莽為了篡奪王位加害劉秀。為了逃生,劉秀躲避在一座寺廟內,也是老天爺保他不該滅亡———蜘蛛吐絲把廟門纏繞,好似已很久無人來過,是以追兵誤認為是座荒廢已久的寺廟。劉秀躲過了這一劫難,後來劉秀稱帝。王莽為了自保,也為了和外孫處好關系,每年六月份給劉秀送羊表示悔意,也表示送陽壽的意思。
版本三
山羊
很久以前,城西劉庄有一戶人家———張氏和兒子劉小兒。張氏早年守寡,生活靠娘家接濟。只是她對兒子過分溺愛,使劉小兒越長越驕橫。一次,因飯菜稍不合口,竟把他娘推了一跤。張氏痛哭了一場,便回娘家了。後晌,張氏才回來。劉小兒又急又怕,急的是娘走後把他餓了一頓,怕的是舅舅來整他。誰知,張氏只對兒子說,到他姥姥家瞧羊去了,一隻母羊下了羊羔。到六月天草肥了,舅舅就把羊送來。劉小兒這才放了心。
到了六月,舅舅果然送來五隻羊,劉小兒每日趕上羊群到野外放。一天,他在樹陰下,發現兩只小羊拱到母羊奶穗下,先跪下兩條前腿,而後才吸奶,覺得很有意思,便問一位過路的老農。老農語重心長地說:「這羊羔知道它娘生養它的艱難,所以吃奶時要先下跪,謝老母生養之恩吶……」劉小兒聽著,突然對老人說了聲:「多謝!」扭頭就跑。他一口氣跑回家,撲通一下跪到母親面前,哭著說:「娘啊,往日孩兒不孝,真是連羊羔都不如啊……」從此,他一改舊習,敬孝母親,幫助鄰里,學農活,持家務,和母親過起了美滿如意的日子。
4、彝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彝族有什麼風俗習慣日常生活習俗
彝族有著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特點,所以各地的彝族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內大多設一個火塘,塘火終年不熄,除用於取暖、照明、燉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會客的中心。火塘的鍋庄石或三腳架,不能用腳去踩,嚴禁往火塘里吐唾沫。燒烤不潔之物,並禁忌在火塘邊裸露身體。
在長幼、男女、主客之間,彝族有嚴格的禮俗。途遇長輩,晚輩須待立一側,讓長者先行;長輩入室須讓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飯時,長輩坐上方(習稱「上席」),下輩依次坐兩旁和下方,並侍候長輩,為其添飯、夾菜、泡湯。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頭。
兄弟可與嫂嫂開玩笑,但兄長不能與弟媳開玩笑。客人入室讓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邊,小輩坐在客人對面。禁穿草鞋上火炕床;上樓要脫掉鞋子;禁裸體、半裸體成年人入家門;不能用腳踩門檻,或坐在門檻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說粗話;婦女的衣褲不能晾曬在過路的地方和蜂窩旁邊;禁止面對著太陽大小便。
節慶
清晨,同姓家族聚於長者家祭祀祖宗,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歡歌歡舞,此乃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良機。之後,各戶持火把燎烤庭院、房屋四周、田頭地角、果木樹旁,不斷將炒過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發出爆鳴聲並散發清香味,以「滅災驅鬼」。大多節日與漢族相同,但在除夕晚上要「吃黑飯」,初一至初三不做農活,三天所用之物必須在除夕前准備好,吃飯越晚,准備的東西越多,說明來年生活越幸福。春節期間,青年喜歡進行丟包、打陀螺、盪鞦韆、打磨擔秋等娛樂活動。
婚俗
彝族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在本民族內通婚,但也不禁止與其他族通婚,姑表優先婚配。青年男女可自由戀愛,但結婚必須得到父母同意,需經說媒、吃「合意酒」、「訂婚酒」等過程。迎親時,男家事先用錐栗樹枝和青樹葉搭「青棚」,迎接新娘進門後,即在「青棚」下設宴招待賓客。第二天為正席,親戚朋友以雞、肉、酒、蛋、米祝賀。第三天為新娘和新郎回門日,女家請親朋好友吃「團圓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實施後,姑表優婚已杜絕,現多為自由戀愛結婚。
建築
彝族村寨多為彝族聚居的大村寨。解放前,房屋多為土木結構的茅草房或閃片房。有門無窗,習慣於「黑房亮灶」。忌諱向北開門,無論房門、灶門和廄門都不向北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逐步建起有樓有廈的土木結構的瓦房,有部分建了磚木結構的瓦房。
服飾
彝族男女喜用自織自染的土布做衣服。男子頭纏青布包頭,內襯白衣,外套青色對襟領褂,下著寬腰大褲腳褲。中青年婦女皆穿深藍色土布包頭,上衣為藍色短面襟,背襟比面襟長,圓領上鑲有五種顏色的條形花紋,手袖有三色花紋的鑲邊;青年婦女青布包頭配有頭箍,佩帶有眾多銀泡的銀制項鏈,上衣為各色姊妹裝,圓領上鑲不同顏色的花邊,系圍腰並鑲藍色花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傳統服飾逐步減少,服裝多與漢族相同,青年一代則穿流行服裝。
禮儀
彝族是一個文武並重,講究文明禮貌的民族。長幼之間,誰長誰幼,誰大誰小,不僅論年齡,還依據父家譜蝶或母系譜蝶的長晚來定,不許喊錯。在特殊的公共場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輩數大小排列,長輩在場時發言不準搶先。彝族有「客人長主三百歲」之俗話,凡有客人來,必須讓位於最上方,至少也要煙茶相待。
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牲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後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里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吃飯時,長輩坐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並為長輩添飯、夾菜、泡湯。
禁忌
忌戲耍動頭;忌在眾人中放響屁,說臟話;忌夜間吹哨; 忌拿靈長類動物肉時屋,也忌食其肉(熊、狗、猴、貓等); 不論男女,忌跨火塘;忌婚喪嫁娶宰殺山羊;忌以苦篙桿做筷子及打人;火燒蕎麥粑粑從火塘里拿出時,忌馬上翻動及用棍棒穿通;忌把鋤頭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內將鋤或斧子扛於肩上;忌在家中火塘里燒刺奶包樹和馬桑樹;忌異根戀抱的樹。
5、陝北怎樣過白事
怎樣過白事?生活在黃土高原的陝北人民,世世代代依靠黃土地為生,死後也長眠於黃土之中。傳統葬俗也在陝北各地大同小異地延續著,它是對死者禮儀的習俗。一般老人年逾六十,即開始購置棺材,製作壽衣。棺材俗稱「壽木」,以松柏木料為優;壽衣俗稱「老衣」,以藍、紅、黃棕紅綢緞為料;有褥、被、褲、袍子、褂子等,一般為 7 件。如果年輕人夭折(稱「小口」)不得超過 3 套。老人喪事稱「白事」,墳(地)稱陵(地)。民間對陰宅的選擇非常重視,必須出錢請陰陽先生選地勢、定方位。有句百姓諺語「子孫出在墳里,富貴出在門里」,透澈道出其中的原因,人民祈求後世子孫的富貴願望。挖墓坑先下線挖坑,稱「破土打陵」。一般坑長 8 米,寬 4 米,深八、九尺。後打墓窯,墓窯一般深 8 尺,寬、高均為 5 尺。若遇合葬,要打的能放下兩副棺材即可。一些富裕戶,預先在地下用磚或石頭砌成墓窯,稱之謂「堂子」。堂子以上地面加蓋牌樓的叫明堂子,不加蓋的叫暗堂子。 12 歲以下夭折的, 均不埋葬,用乾草裹屍送到山裡了事。懷孕婦女死亡,需剖出肚中嬰兒或在肚子上扣面鍋,請陰陽行生上符後埋葬。老年人病危,子女日夜守護,並通知戶族女面(亡人的姑、姐、妹家統稱)及舅家前來看望。子女守候至老人停止呼吸,稱「給老人守氣」。若老人壽終正寢,稱「順心老人」,應隆重舉行葬禮。老人停止呼吸前後,給其整容,即(男)剃頭刮須 (女)梳頭盤髻,並洗面凈身,穿老衣。然後摘門板,鋪穀草,將亡者雙足朝門放置 在穀草床上,臉上蓋一張白麻紙,叫「蓋臉紙」。腳下放一個小供桌,上放供品、香碗。榆林地區講究老人死後要扭死一隻「替罪雞」意為死者生前可能有錯,死後為免閻王怪罪,讓雞去替罪。老人去逝,將其穿過的衣服,用過的被褥,卷放於牆頭。在大門外掛出「歲數紙」(按歲數每歲一張紙剪成長條狀,紅長紙條圍捆成一束),向世人報喪。孝子著喪服,即穿白紗布制的長褂,用麻繩系腰,戴白紗布帽,穿白色鞋。孝子忌穿紅服,遇人下跪叩頭,謂「替老人免罪」。隨即請戶內長者主持喪事,謂之總管。總管立即組織戶族內人,分別向親戚報喪。若兒子多,娘家(即外家)必須由一孝子身穿孝服持酒專程叩請。同時請陰陽先生擇定安葬日期,確定陵地方位。掘墓俗稱「打陵」。人亡之後,需請四個或八個打陵的(一般是中青年人),而且民間有「本命年者不打陵」、「一年不打兩陵」之說。若村內沒有合適打陵的,需在鄰村去請。打陵時,孝子應不停地送飯、送煙酒(忌送菜、送水),供打陵者的食用,但有剩飯不能往回帶之俗。陵打成後,請娘家人和陰陽先生指點,不宜處在修整。打陵的每天需空回,打陵工具待亡者葬後方可帶回。人亡三日後入棺(稱入殮)。入棺前棺底要鋪麻紙(孝子每人一份),放絲線或五色線,給亡人口中放銅錢,俗稱「口含錢」即意為銜金、銀、玉。在棺底擺北斗七星圖案、撒柏樹葉等,將老人抬入棺內,頭、手腳、穿戴都得一一擺正,最後加蓋。老人入棺後,在院內搭起帳逢(俗稱靈堂),置棺材於兩條長凳上。棺前放一小供桌,上擺供品、插香碗、長明燈,下放一插香器具供燒紙用,桌前鋪氈一塊,供人下跪叩用。孝子輪流守靈,盡夜不離,早晚獻食,點香燒紙。親友來,首先在靈堂前燒紙點香,此時孝女痛苦不止,至親姐妹來亦進靈堂哭泣。凡來者祭奠,孝子要陪祭,跪送祭弔者,並發給孝幅或孝布,女婿、娘家來,除燒紙、獻食外,還與孝子一樣,殺豬宰羊,俗稱「宰獻」。宰獻的豬(羊)應爬放在靈堂前一桌上。有的女婿請吹手奏哀樂,以表孝心,其親朋以香紙等為獻禮。近年來,盛行送花圈、被面、錢幣等祭禮。孝子將這些祭禮(除錢外)擺掛在靈堂兩側,以示親友之多。民間喪事,通常舉行兩天,習俗如同「紅事」。出殯前一天,親朋相聚吊喪,孝子陪祭。中午舉行「迎幛」儀式,吹手奏著《西風贊》《花道子》等曲子,迎著死者遺像及親友敬送的換幛,孝男孝女隨後而行,繞村一周返回。挽幛多少似乎標志死者及家人的威望高低、富貴及聲望。民間還有葬前一天晚上娘家人「下話」的禮俗,即孝男孝女跪於地上,由孝子(一般為長子)向娘人訴說死者生前病因、醫情及葬禮安排,娘家人聽後,有訓斥的、鞭策的,也誇贊、鼓勵的(因此俗是對不孝子女教育的機會,故至今流傳)下話畢。開始給孝子孝女、親戚、朋友依次戴孝,然後舉行「侑食上祭」的習俗,即數十個孝男孝女整齊序地跪 在靈前,吹鼓手在前引路,後面跟一個端祭盤之人,此人三指撐盤,盤為盛酒碟祭品,另一手拿著綢扇,且走且舞,步態輕盈,如同飛燕,走遍孝男孝女之間空隙。他們走的線路也很有規矩,或走四門斗底,或走天地牌子,或走十二鐮刀,或辮蒜辮,實則靈前秧歌舞,十分有趣。祭品花樣眾多,有的多達七八十種,接著舉行「擺路燈」(俗稱「撒路燈」)儀式。三聲炮響,吹手前行,長子端亡者靈牌居中,孝男孝女手持哭喪棒躬身隨後,另有一人帶著醮油花籽或浸油玉米芯,沿出殯路線兩旁,一撮一撮撒下,點燃成一盞盞小燈,為亡靈指路,路燈一般撒至村外向墳墓方位的路上或十字路口、河邊等。此意為亡人「歸陰」時行於金銀之橋。在吳旗、志丹等縣出殯前夜還舉行「領羊」也叫「淋羊」儀式,是由主家、娘舅家、外家、戶家各牽一隻活羊至靈前,燒一張黃表紙,給羊身上從頭至尾澆一碗涼水,由一人發問,藉以問訊死者還有什麼要安頓。若羊發抖意為問中亡人之意,否則,繼續澆水、發問、直到羊發抖為止。還有榆林、延長等地舉行擺燈山儀式,也是出殯前一日晚上舉行,用高桌作底,依次放置方桌、斗、開子,合合,成一寶塔狀,然後用蘿卜剜製成的燈盞放於每層之四方,越到下面,燈盞越多。此俗表示請三代孤魂回家看看,表示對老輩的尊敬,讓亡人走明路、順順走。出殯俗稱「埋人」。出殯前,舉行「三獻禮」即孝子向亡者獻祭禮(過去叫「祭菜」,就是給香紙錢),侄兒向亡者獻祭禮,孝孫、女婿外甥親朋和不上山埋人者向亡者最後獻祭禮。行禮前禮生手拿為文碟,每獻一次禮。大聲宣讀他們的獻祭物品或錢數,稱為祭文。行禮結束後,此人將棺材抬出靈堂,陰陽先生手搖銅鈴,口念咒符,手拿桃條打老公雞,雞怪叫仍過棺材,稱「起殃」。(也有陰陽先生手持菜刀,猛叫一聲,用刀將紙灰碗打碎,謂之「起殃」)。此時,號炮齊鳴,孝子嚎哭,出殯起程,叫「出靈」。長孫扛著引魂桿前走,吹手奏哀樂,迎著亡人的牌位、棺材;孝男孝女拿著哭喪棒舉著花圈、紙火等及有關小輩至親排成兩行,哭哭啼啼緩緩前行。大門外或礆畔上打起篝火,將歲數紙、亡者生前的枕頭及靈堂所貼之物全部燒掉。路經家戶均點一堆火,防鬼魂進宅。一路上有人不停地拋撒紙錢,謂「買路線」是給遊魂惡鬼的。出殯隊伍行至墓地,將棺材卸下由孝子推入墓窯,陰陽先生進窯用羅盤確定方位,擺正棺材,在墓窯內放一小桌,上擺長明燈、祭食罐,安墓磚(上書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放「五雷瓦」(一塊瓦上畫五雷咒符,上寫「動土大吉」、「入土為安」)表示鎮風水保吉祥,接著有「嗆墓」習俗(即用熱麻油炸糕,糕即高,意為吉祥高升,或者用燒熱的鐵杴澆上麻油冒起一股白煙嗆墓,然後人出時用穀草把腳印掃掉。蓋上墓門石,封縫埋坑。埋坑時不遞交工具,埋土者累了之後,將工具扔在地上,他人拾起接著填土,同時陰陽先生念安墓詞。墳堆好後在兩個禮生的指引下,再行「告墳」禮,同時除孝子孝女以外的縞帽等隨即脫去表示不在戴孝此事完畢。最後孝男孝女在墳前將紙火(即紙制金山、銀山、現代傢俱、童男童女、樓房、電器等等)燒盡以示孝心。葬後三日內,孝子每晚須上墳打火,最後一晚要祭奠,用小石板按好供桌,稱『復三'。後陰陽先生開出「七單」,每七日一祭。「頭七」為小祭,「五七」為中祭,「七七」為終祭。至百日再上墳祭奠,稱「過百」。此後每年亡者逝世日為周年,應祭,三周年後大祭。孝男孝女應守孝三年,過春節不貼紅對聯。
6、喪葬習俗有什麼?
喪葬習俗流有圓墳、燒七、燒百天、燒周年、燒三周年。
1、圓墳
自古中國喪葬習俗有出殯日起三天原墳的習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樑、擺供品、上香、踩院子、燒紙等程式。(骨灰盒在殯儀館存放的,只擺供品、上香、燒紙)。
2、燒七
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燒一次紙,燒七次,過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為燒七。今天的人們往往將做七改變為四次,即:一七、三七、五七、七七。
按喪事習俗,燒一七、七七、以死者兒子為主,稱做:有頭,有尾;三七、以死者兒媳為主;五七、以死者女兒為主。(燒五盆紙花)。按喪事習俗,燒七(做七)。
3、燒百天、燒周年、燒三周年
死者亡故後100天,孝子要上墳燒化冥紙冥錢,或將死者亡靈請回家中祭奠。此亦為小祭,也稱「百日」。
周年分頭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頭周年、二周年皆為小祭,三周年最為隆重,一般都要過大事,搭設祭棚,請鼓樂手、陰陽班子打醮念經、呈獻紙活、花圈等。
(6)淋羊風俗擴展資料:
喪葬中,所有人手握牽引靈車繩索的人一起合唱輓歌。漢代田橫的門客寫的輓歌的歌辭有《薤露》、《蒿里》二章。當時田橫自殺,門客哀悼他,就悲哀地唱起來了。歌辭的意思是說人就象薤上的露水,容易曬干滅亡,又以為人死了靈魂回歸到泰山南邊的蒿里。所以有這兩章。
7、彝族風俗
待客習俗
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先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後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里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吃飯時,長輩坐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並為長輩添飯、挾菜、泡湯.
烤茶相親習俗
烤茶是我國高山峽谷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於氣候寒冷乾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濃郁熱茶的方法來補充營養素的不足,所謂「每日必飲三次茶」。烤茶種類多樣,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艱苦勞作的能量之源,也是節慶待客的靈性之物。
據說在當地,若學不到一手烤茶技術,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會認為你沒本事,而不願將姑娘嫁給你,因此,當地小伙十五六歲就要學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絕招。
彝族人還流傳著百靈從無量山百丈高崖銜來茶種為人治百病的故事,為紀念靈鳥,客人飲茶時,少男少女總會模仿靈鳥翩翩起舞,而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靈有關。[2]
婚俗
男女青年訂婚之後,便要進行婚宴的准備。婚宴多用豬、雞肉,一般不用羊肉(喪事則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夥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煙、吃飯、閑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彝族的婚戀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舉行過「換裙禮」的少女,方可在「玩場」中與心上人結交戀愛,以及媒人說親和吃酒定親、讓新娘挨餓、親朋通宵哭嫁、向迎親者潑水、搶背新娘、洞房博斗等傳統婚俗。
少女換裙帶禮
彝族姑娘進入成年時(一般多在15歲),依俗要舉行隆重的「換裙禮」。換裙禮儀式上,姑娘要讓姐妹們把她原來的單辮子改梳成雙辮子,盤於頭頂。還要把原先佩帶兩耳的白墜片或穿耳舊線扯下,換上紅瑪瑙似的珊瑚珠或銀光閃閃的耳墜,以示吉祥。最後,姑娘脫去原先的紅白兩色童裙,換上綉了花邊的上衣和黑、藍、黃、白等五彩相間的有褶拖地長裙。換上新裙後,姑娘便可到「玩場」跳舞唱歌,參加社交活動,開始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背新娘
按照彝家俗規,新娘出閣時,雙腳不得落地沾土,否則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須由接親的小夥子來背新娘,並扶她上馬。迎娶歸途上還有種種規矩:倘山高路窄無法騎馬時,須由接親的小夥子輪流背負新娘而行;過河涉水,更得由人背過河,新娘的綉花鞋萬萬不能沾水。
潑水接親
彝族認為,清水能驅惡除邪,送走妖魔,帶來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時一定要潑水,為能經受住這個考驗,在迎親時,男家選派未婚伙子去接親時,既要身體強壯,又要精明能幹,既能招架潑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搶走"新娘的艱巨任務,往往在推薦人選時反復審議,擇優錄用,有的不惜長途跋涉,選拔良才。
彝族的迎親是通過"搶"的方式完成的。在「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們向小夥子展開了猛烈的水戰。姑娘們用潑、淋、灌、射等各種方式兇猛地攻擊小夥子,使來「搶親」的小夥子難以招架。於是,聰明的小夥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減輕「水災」的襲擊。
經過一晚上的水潑,當早晨來臨時,「搶親」便開始了。這時,姑娘們擁著新娘,小夥子們前去「爭搶」,姑娘們防守嚴格,小夥子必須機靈多變,乘一瞬間出現的漏洞,搶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為行走。可見,把新娘「搶」到婆家是多麼的不容易!但彝族卻認為,婚禮中的這一潑一搶才會驅除邪祟而保證日後生活不受侵擾。
洞房裡的打鬥
按照彝族習俗,洞房之夜,新娘如果不反抗搏鬥,將被人嘲笑:「這是不會反抗的女人!」據說,他們日後生下的孩子,祖先將不予承認,死後還進不了「陰間」呢!因此,待宴客散去,洞房裡的一對新人,還有一番打鬧搏鬥。他們摔摔打打,撕衣抓臉,從洞房裡傳出來的砰砰之聲,震得四鄰皆聞。[3]
第二天早晨,新郎便領著新娘認父母。下午,新郎便約上一個夥伴,跟著新娘回娘家,去認岳父母。如果那個作陪的小夥子是個調皮鬼,當他們到新娘家時,這個小夥子便會搶先進門,甜聲甜氣地首先叫爹叫媽,接著新郎也叫,使得新娘的父母弄不清究竟哪個才是自己的女婿。[4]
食俗
大多數彝族習慣於日食三餐,以雜糧面、米為主食。手沙江、安寧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為疙瘩飯。午餐以粑粑做為主食,備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蕎麥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據說蕎面粑粑有消食、化積、止汗、消炎的功效,並可以久存不變質。貴州女寧蕎酥已成為當地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
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主要是做成「坨坨肉」、牛湯鍋、羊湯鍋,或烤羊、烤小豬,狩獵所獲取的鹿、熊、岩羊、野豬等也是日常肉類的補充。
山地還盛產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園生產的蔬菜,使得蔬菜的來源十分廣泛。除鮮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兩種,另一種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間最常見的菜餚。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飲茶之習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以烤茶為主,彝族飲茶每次只斟淺淺的半杯,徐徐而飲。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彝族風味主食;麵糊酸菜肉,彝族農家常菜;白水煮乳豬,雲南彝族傳統佳餚,用乳豬水煮後蘸食;鍋巴油粉,雲南彝族風味名小吃,用豌豆面製成。
服裝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別近百種,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綉花的大
十月年
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雲南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綉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綉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綉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綉而成。居住在山區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志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綉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發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余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椎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閑暇把胡須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節慶
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節日很多,主要節日有十月年、火把節及區域性的節日和祭祀活動。
十月年: 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歷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節期5~6天,節日里要殺豬、羊,富裕者要殺牛,屆時要盛裝宴飲,訪親問友,並互贈禮品。
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也祭土主,相互宴飲,吃坨坨肉,共祝五穀豐登。火把節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2天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補年節: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歷二月初十和十一,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這個節為「麻龍火」。
補年節
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雲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後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會。
彝族少女成人禮:神秘「換裙」儀式
在大小涼山地區,彝族少女成年時要舉行一種神秘的「換裙」儀式,彝語叫「沙拉洛」,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耳朵掛的是穿耳線。「換裙」儀式舉行之後,就要穿上中段為黑藍色的三接拖地長裙,原先的獨辮要改梳成雙辮,並要戴上綉花頭帕,掛上耳墜。
舉行「換裙」儀式後,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趕場、看賽馬、交朋友、談戀愛了。「換裙」時間是根據少女的發育情況而定的,一般選在15~17歲之間,多擇單歲。因為在當地彝民看來,雙歲「換裙」會多災
「換裙」儀式
多難,終生也不會吉利。至於「換裙」的具體日期,則要請老人好好地擇算一下,才能最後定下吉日佳期。
由於「換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標志,作為父母對此都非常重視。特別是母親,她是女兒的貼心人,也最了解女兒的生理狀況,在臨近換裙前就熱心地為女兒准備好了頭上戴的花邊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顏色各異的珠子和領上的銀牌等服飾品。
民族節日
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一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節
火把節——彝族的狂歡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是彝族盛大的節日。
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願: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節日期間,人們彈著大三弦,跳起「阿細跳月」,同時舉行摔跤、鬥牛等活動;楚雄、彌勒等地的彝族,也舉行傳統的「祭火」儀式。節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處,到處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壯觀。
賽裝節
賽裝節——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一個是大姚縣三台鄉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賽裝節為居住分散,平時很難有機會相聚相識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表白愛情的機會。而姑娘們最能顯示自己的,就是看誰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裝,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綉,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因此,誰的衣服多、花樣好,誰就會被看作是勤勞能幹、心靈手巧的人。
與賽裝方式不同,人們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換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換五六套衣服。於是,賽裝節上也就多了一個景緻:在山管邊、青樹下,老人們搭起無數帳棚,烹煮著食物,忠實地為自己的姑娘守護著服裝。
賽裝節從一開始就有比賽的性質,這可謂是最早的時裝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裝的設計者,也是製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時裝模特」。
打歌——最受歡迎的全球民間舞蹈:每逢收獲、婚嫁或節慶,生活在雲南的彝族,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上千人,圍著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肅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為背景,合著蘆笙、短笛、月琴和樹葉吹奏的音樂節拍,男女手拉手,圍成圓圈,逆時針方向踏足而歌,通宵達旦,興盡方休。
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把這種民間自娛性的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一。
「打歌」
遍及雲南,不僅彝族,就連白族、納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這種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腳舞」、「踏歌」、「跳蘆笙」等名稱。
據考證,「打歌」系「踏歌」轉音而來。早在漢唐之際,「踏歌」就曾是我國中原及南方民間十分活躍的民俗性歌舞。而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所鑄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個垂尾人連臂環舞的銅扣飾以及凝固在雲南滄源等地崖畫上的舞蹈圖紋,其舞蹈圖案都與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這也許可作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證。
至今,在雲南巍山縣巍寶山龍譚殿的壁畫上還保留著一幅清代人繪制的"踏歌圖",其情形與今天巍山彝族的打歌非常相似。
慶年節
慶年節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彝族人民都要過慶年節,並相互拜祝,載歌歡舞,祝賀節日。
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食俗
彝族是西南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於中國西南部幾個省。雲南彝族占
2/3,由於居住的地理環境和資源極為豐富,以農業為基礎的彝族多種植玉米、土豆、大麥、小麥和蕎麥。蔬菜也較為豐富。居住在山區、半山區的彝族喜歡養羊,尤以小涼山的彝族養羊最多。
羊肉是其主要的食源,吃羊時有一些特殊的習俗:羊肝、羊胃先用來祭祀祖靈,然後燒食,也有的生食;羊腦給老人吃;處於生育期的婦女忌吃公羊;牧羊人不能食羊尾巴;羊血用蘿卜絲拌後腌做鹹菜,放在飯上蒸熟吃,味道特別鮮美。
彝族吃雞也有一些講究。一般吃清燉,用陶鍋煮,不用刀切。煮熟後用手將雞撕成條塊,蘸辣椒、花椒汁食。雞頭由老人吃,並要看卦(雞腦的形狀)。
彝族喜歡喝酒,酒分甜、辣兩種,過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釀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釀制。有「客人到家無酒不成敬意」的傳統。
彝族在過年過節時都要椎牛打羊,宰豬宰雞,而平時一般很少動牲,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殺年豬的食俗,一半留給自己吃,另一半送給岳父岳母。年豬多用來腌制,掛起來,陰干後成為臘肉或火腿。過年節時還要吃砣砣肉、糍粑,喝壇壇酒、泡水酒、酒茶。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時,家家戶戶宰羊殺雞,煮新蕎麥飯。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潑撒,表示祭祀,祈求莊稼好,無災無病。晚上,點燃火把,載歌載舞以驅散蟲蛇和害蟲。廣西彝族在九月初一過打粑節時有"嘗新"習俗,即吃新稻穀。這些都是節日喜慶的食俗。
彝族有一套社交禮儀食俗。彝家好客,凡家中來客皆先要以酒相待。宴客規格或大或小,以椎牛為大禮,打羊、殺豬、宰雞漸次之。打牲時,要將牲口牽至客前以示尊敬。以牛、羊待客皆不用刀,用手捏死或捶死,故稱打牲,其手法極敏捷,往往牲未死而皮已剝。
宴客時的座次順序有一定的慣制,一般圍鍋庄席地而食,客人一般讓坐於鍋庄之上首,彝稱「呷爾果」處;評價陪坐於鍋庄之右首,彝稱「尼木」處;幫忙者、婦女和親友則坐於鍋庄下首,彝稱「呷基果」處。客人多時,順延至右側。
行酒的次序依據彝諺「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以上而下」。先上座而後下座,「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輕人的」,端酒給貴賓後,要先老年人或長輩,次給年輕人,人人有份。
在農村無論婚喪嫁娶,都有「早六晚八」的習俗。即早上六碗萊,如水豆腐、紅燒豬肉、回鍋肉、白菜粉條、豬血和花生米。晚上八碗萊,如黃條、紅燒肉、,縐沙(炒肉皮)、千張肉、涼白肉、燴臘腸、花生等,經濟寬裕的還要燉上一碗雞。彝族擅長烤、炸、煮、拌等烹調技法,口味嗜咸、香、辣、麻,尤以製作乳餅而聞名。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https://.baidu.com/question/547788625.html
8、送羊的風俗起源
很久以前,城西劉庄有一戶人家———張氏和兒子劉小兒。張氏早年守寡,生活靠娘家接濟。只是她對兒子過分溺愛,使劉小兒越長越驕橫。一次,因飯菜稍不合口,竟把他娘推了一跤。張氏痛哭了一場,便回娘家了。後晌,張氏才回來。劉小兒又急又怕,急的是娘走後把他餓了一頓,怕的是舅舅來整他。誰知,張氏只對兒子說,到他姥姥家瞧羊去了,一隻母羊下了羊羔。到六月天草肥了,舅舅就把羊送來。劉小兒這才放了心。
到了六月,舅舅果然送來五隻羊,劉小兒每日趕上羊群到野外放。一天,他在樹陰下,發現兩只小羊拱到母羊奶穗下,先跪下兩條前腿,而後才吸奶,覺得很有意思,便問一位過路的老農。老農語重心長地說:「這羊羔知道它娘生養它的艱難,所以吃奶時要先下跪,謝老母生養之恩吶……」劉小兒聽著,突然對老人說了聲:「多謝!」扭頭就跑。他一口氣跑回家,撲通一下跪到母親面前,哭著說:「娘啊,往日孩兒不孝,真是連羊羔都不如啊……」從此,他一改舊習,敬孝母親,幫助鄰里,學農活,持家務,和母親過起了美滿如意的日子。
9、羌歷年的風俗習慣
羌族最早是以太陽歷推算年月。秦朝時期,太陽歷改為月亮歷(即現在的農歷)。據傳,在秦漢前,羌族已有這個習俗。羌族原始宗教巫覡上壇經典《木姐珠》的口碑傳承了一個關於羌歷年習俗的頗具神話色彩的解釋。說阿巴木比塔幺女木姐珠,執意下凡與羌族青年斗安珠結婚,父母拗不過女兒,以糧種、樹種、牲畜作為陪奩。至此,結合的年輕人,繁衍了後代,樹木成材, 農牧年年豐收。女兒感恩父母,供置豐收碩果,向天祈禱,這天正是十月初一。 還願,祈祥,慶吉,是許多民族年節的重要內涵。而羌歷年的傳統過法,是非常有特色的。節前,家家戶戶清掃房屋,趕制新衣,備辦年貨,也有選擇年節舉行婚禮的。
年節這天早晨,主人要給辛勤操勞為奪取豐收立下汗馬功勞的牛馬以最好的飼料犒賞。過去,從這天開始,牛馬羊敞開放了,甚至到地頭吃了懶人未收割的莊稼,也勿須賠償。
祭祀是羌歷年最重要的活動,寨上村民盛裝參加,這期間勞動停止。祭祀儀式也因地域支系不同而大同小異。由許(端公)宰牛、羊祭祀天神,各家則以面做的小禽畜作為祭品 供奉天神和祖先。有的村寨要祭山神。每家派人攜面制祭品參加。當神林中敲擊的皮鼓聲響起神杖綵帶激烈揮動時,端公的跳神便把村民帶進了莊重肅穆充滿虔誠和期冀的氣氛中。 宰羊時,端公用冷水淋灑羊頭,羊頭不停擺動,說明山神領受了,可殺;不擺動,則不敢殺。羊血灑於神壇前,羊頭躬敬山神。敬神的肉將分給各家各戶帶回享用。跳神後,各戶代表,於神林中圍坐吃煮熟的羊雜羊肉,豪飲咂酒。
有的村寨當年若無成人死亡,還將在牆上繪制白色吉祥符號以慶人畜興旺,莊稼豐收。祭祀活動結束後,全寨青壯男子匯同老人組成慶吉隊伍,載歌載舞到每家每戶祝賀,並由老人領唱,眾人合唱喜慶歌。有的則匯聚寨子壩中,歡跳沙朗、鍋庄,暢飲咂酒。也有相邀家中,圍著鍋庄火塘跳舞唱歌,盡興方休。羌歷年的慶吉活動,少則兩三天,多則六七天。 由於歷史的原因,羌歷年曾被極左的塵煙抹去。1988年10月,阿壩州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出《關於羌歷年放假的通知》,這是根據阿壩藏族自治州更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後的「自治條例」有關規定研究決定的第一個羌歷年,全州放假兩天。這天,州府馬爾康數千藏、羌、回、漢各族人民聚濟一堂歡度佳節。茂縣、汶川、理縣、北川四縣,並在茂縣舉行了慶祝羌歷年暨經濟、文化、技術交流會。1989年的羌歷年,五萬餘人歡聚汶川縣,古老的傳統節日,將民俗、文化、商貿、科技活動融合一起,促進了文化、經濟、科技的交流發展和繁榮。和漢族一樣,羌族也過春節。過法與漢族農村場鎮大同小異。但宰殺年豬卻從十月開始至冬臘月。一般宰殺兩三頭,富裕羌民要宰四、五頭。所宰年豬自家消費至來年乃至更長時間。春節要吃團年飯,酒宴擺「九大碗」,開宴前先敬祖先放鞭炮,喝咂酒、白酒,春節家家戶戶貼門神,喜門簽和春聯。大年三十團年一般不接待客人。有的村寨初一開始跳鍋庄、沙朗唱酒歌,也有的玩龍燈。初三一早上墳祭祖,之後開始串門走親戚接待親朋好友。
過年期間,無論到哪家,主人都會擺上肥而不膩香滑可口的豬膘肉和洋芋糍粑款待客人,並勸飲咂酒或白酒,熱情備至,足可領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的羌家古風。1995年筆者春節在茂縣黑虎鄉羌寨看到老人向晚輩送大面餅的習俗;更有幸在大年十五赴太平楊柳村羌寨遇到「跳甲」,據說這是三年豐收又無成年人死亡才舉行的活動。跳甲,是羌族古老的召集性集體舞蹈。身著盛裝的羌族村民,用激越的舞蹈展示了古羌傳統文化的魅力,讓人感受到羌族傳統習俗的豐富多彩和節日的喜慶,更讓人沉浸在醇厚濃郁的人情鄉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