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嫁妝化妝怎麼樣
1、結婚女方陪嫁品
結婚女方陪嫁必備品
結婚女方陪嫁必備品,結婚是人生大事,所以在結婚前需要准備的東西有很多,其中新娘這邊就要准備陪嫁的嫁妝,而新娘的陪嫁嫁妝一般是在出嫁當天跟新娘一起去男方家的,下面是結婚女方陪嫁必備品。
結婚女方陪嫁品1一、女方結婚陪嫁用品必備品全套
女方嫁妝必備品一:傳家首飾很多家庭家裡都有傳家的首飾,比如說手鐲這類的物件,很多家庭都是媽媽傳給女兒,女兒在傳給女兒,如果沒有傳家首飾,可以去一些商場購買最想送給女兒的首飾,可以是手鐲,也可以是吊墜作為新婚嫁妝。
女方嫁妝必備品二:婚房床上用品結婚時娘家都要准備兩套以上雙數的床上用品,床上用品是在新婚的時候可以布置婚房用,也可以作為婚後新人生活中用,以後新人很久都不用購買床上用品,這樣也能夠讓新人都能記住父母的好。
紅腰帶:女方的媽媽要買5尺紅布,然後裁成兩半,由新娘新郎各拿一條。紅腰帶里可以放些新錢,有腰纏萬貫之寓意。這兩條腰帶要在接親當天早上(接親前)進行交換,新郎的紅腰帶要在出門接親之前纏好,新娘的紅腰帶則由新郎來接親時給纏好。
二、嫁妝都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按咱們國內的結婚習俗來說,一般先有男方給予聘禮之後,女方再回以物品給予陪嫁~
按照古代的傳統,嫁妝,一方面代表的是女方父母對女兒婚姻的祝福;
而另外一方面則指,女兒帶著嫁妝出嫁,才有面子,婆家才會高看一眼,以後不至於在婚姻中受委屈。
但我覺得,男方准備彩禮,女方准備嫁妝,禮尚往來,其實挺正常的~
常見的嫁妝
禮金/汽車/房子
女方也會給男方拿禮金用作回禮,當然,一般會少於男方的聘禮。
床上用品(按家鄉習俗准備:幾鋪幾蓋)
1、十件套(十全十美)一床;
2、蠶絲被、羽絨被、羊毛被、棉被、夏涼被、毛毯...(因情況而定,大多娘家人都會准備各一床)
3、四件套,可以買各種不同花色款式(最實用,一般都會准備八床以上,到了新家,你會發現,四件套是最實用的)
三金三銀
女方出嫁前,男方家都會給買三金,這些東西要在結婚那天放進嫁妝箱,也有地方是婚禮當天直接佩戴在身上。
這里所說的三金三銀,是媽媽為女兒准備的金銀首飾,如果婚後是要一起搬入婚房,可以准備這些~
三、結婚紅箱子放什麼
1、 床上用品。一般是娘家准備的紅色被子、紅色床單、紅色枕頭等。
2、 新娘服裝。一般娘家會給新娘准備一些新的紅色衣物,也是需要帶過去的。
3、 首飾珠寶。這個根據地方風俗不同而具體東西不同。有的三金有的五金。
4、體己錢是新娘出嫁的時候父母一定會給的,古時候就有多少多少台,直接將銀子放在箱子裡面,表示對自己女兒的疼愛。這么做一是為了不讓女兒去夫家受欺負,二是這部分資金作為新人的家庭啟動資金。
5、新娘出嫁肯定需要帶走一些自己的日常用品。比如新娘結婚當天的不同服裝、不同鞋子,還有回門需要的`服裝。自己日常需要用到的首飾、化妝品之類的。
結婚女方陪嫁品2一、結婚女方需要買什麼陪嫁物品
1、家電
家電用品是嫁妝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大多數情況來說,男方准備房,女方准備家電。家電有三大件:電視機、洗衣機、冰箱。這三樣是一定要配齊的,其他方面根據女方家的情況,再配上空調、沙發、衣櫃、電腦、電飯煲、微波爐等。
2、床上用品
大多數新娘會准備四件套或八件套,包括枕套、被套、床單、床罩。有些地方還要准備枕頭、被褥,枕頭要是龍鳳枕,表示對新人龍鳳呈祥的美好祝福;被褥被稱為合歡被,寓意新人婚後幸福、和和美美、子孫滿堂。
3、首飾
母親為女兒准備的金銀首飾,既是父母希望女兒能夠打扮得光彩奪目,也代表了父母親對女兒深深的祝福。重視傳承的父母在挑選嫁妝時,可能會有幾件傳家的物品,比如手鐲、項鏈、戒指等,可以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4、討吉利的生活用品
初到新家,媽媽都會為女兒提前准備好新家必備的日常生活用品。讓女兒嫁過去後能不慌不忙順順利利地過日子。一些遵循傳統的人家,都會准備:
① 紅桶(子孫桶):寓意多子多孫
② 紅色喜盆:盆底最好有喜字,叫做喜盆,喜盆要用紅布包好,喜盆里還要放上「早生貴子」——花生、紅棗、蓮子、桂圓
③ 糖罐子:寓意甜甜蜜蜜
5、廚房用具
很多陪嫁物品中,杯子、熱水瓶、電飯鍋等一些廚房物品也是必備的,廚房用具和日常用品一樣,主要根據新人需要來准備。
6、陪嫁箱&壓箱錢
新娘出嫁,一般要准備2個紅色的陪嫁箱,叫龍鳳箱,裡面擺放穀米錢物,寓意五穀豐登,家庭富裕。現在常見的陪嫁箱有:皮箱、木箱和行李箱。新人結婚一般都選用行李箱,因為方便而且實用,婚後蜜月、旅行也都可以派上用場。
壓箱錢則是說女方父母會在箱子的四個角或者正中央壓點錢給女兒,所以這個箱子最好還要帶鎖。
二、結婚女方陪嫁禁忌
1、婚禮前一天,男女兩家大人不適宜見面,所以送嫁妝時女方不宜安排新娘的直系成年親屬相隨。
2、女方要派一近親男童(一般為新娘胞弟或近親族弟),手執陪嫁之箱櫃鑰匙前往,現在一般只要隨同前往即可,名為「押嫁妝」。
3、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妝用的各式車輛工具一律系以紅綢布,以示吉慶。
4、送嫁妝的人員、車輛以及陪嫁物品宜為雙數。
5、陪嫁物忌送床、鍋、鍾,因為諧音不吉利。
以上這些女方必備的陪嫁物品,在婚禮之前準新娘們仔細檢查不要漏買了~
結婚女方陪嫁品3普通家庭女方陪嫁物品清單
紅色的桶:民間也叫子孫桶,需要用大紅布包好,代表很喜慶的儀式,桶內放置8樣物品。分別為:紅花生、紅棗、桂圓、五個紅鴨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衛生紙、柏樹枝一小捆。寓意以後生活富足,早生貴子的含義。
鍋碗瓢盆:這個可以按照實際的需求來准備,不過一些地方會注重准備臉盆,例如紅色的塑料盆子2個,上面放置的是幫公公婆婆買的皮鞋和襪子及帽子各一。另一個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帶籽萬年青一盆,這樣代表今後將是一家人,日子過得和睦美滿。
首飾:可以是父母贈送的,也可以臨時去購買,一般有黃金的項鏈、耳環和戒指等等,按照實際經濟實力來准備。
置備嫁妝有何技巧
①首先要避開不詳的物品,比如送床、鍋、鍾等,都是不利於以後生活美滿的,要盡量繞開來,選擇喜慶的物品,另外不要為了面子而超出實際的經濟實力,要安排得合理一些。
②可以提前一些時間准備,避免臨時去購買就很匆忙了,因為送嫁妝也需要測算吉利的日期,應當未雨綢繆,數月前就要布置妥當。
嫁娶常見的儀式
祭祖:在成親的早上,都要准備相應的供品,來給祖先上香,向先人報告這個好消息,希望保佑以後的日子都平安吉祥。
拜堂:過去會在男方家裡舉辦拜堂儀式,現在則會在酒店進行宣誓環節,交換完戒指後意味著成為正式的夫婦,今後就會承擔更多的責任。
2、女方嫁妝一般准備些什麼
1、喜被
新娘出嫁時,娘家會為女兒准備寓意和諧美滿一輩子的龍鳳喜被,一般是准內備6床或者八套。容
2、床上用品
結婚時娘家都要准備兩套以上雙數的床上四件套,四件套通常帶有百子千孫圖、牡丹花開圖或者龍鳳呈祥圖案,可以布置婚房用,也可以作為婚後新人生活中用。
3、首飾
首飾是女方嫁妝必備品之一,這些首飾通常是媽媽傳給女兒,女兒在傳給女兒的。如果沒有傳家首飾,可以去一些商場購買最想送給女兒的首飾作為陪嫁品。
4、壓箱錢
在女兒出嫁時,父母會為女兒准備一筆錢,希望女兒結婚後生活能夠過的好一些。這個叫壓箱錢,通常放在嫁妝箱里。
5、家用電器
一般包括洗衣機,冰箱和電視機三大件,這是大部分家庭會選擇的家電,如果是條件好的,還可以送空調,電視等等
6、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也是結婚時必備的,女方需要准備拖鞋,牙膏牙具、洗護產品、毛巾、臉盆、喜碗喜筷等生活中的日常用品。
7、傳統婚嫁習俗用品
傳統婚嫁習俗中有兩樣婚嫁物品,一是嫁妝箱,嫁妝箱內放新娘的衣物和壓箱錢、另一個就是 寓意新人早生貴子,多子多孫的子孫桶。
3、女方嫁妝一般准備些什麼?
女方一般准備三金、床上用品、家電、衣服、鞋、包、化妝品等,男方一般准備煙酒糖茶、家電、衣服、床上用品、傢具等,具體根據雙方家庭經濟情況而定,一般是女方准備的多一些。女方嫁妝一定要准備好,這是女方對自己的一種心意,也是對自己的家庭的一種責任,如果嫁妝准備的不好,會讓男方家人看不起的,所以嫁妝准備的好不好直接關繫到女方在男方家裡的地位。祝幸福!女方嫁妝一般准備三金、床上用品、家電、衣服、鞋、包、化妝品等,男方一般准備煙酒糖茶、家電、衣服、床上用品、傢具等,具體根據雙方家庭經濟情況而定,一般是女方准備的多一些。
4、山東聊城的訂婚都有什麼程序啊?
山東聊城冠縣一帶農村結婚習俗(細節)
參加了個婚禮,是聊城冠縣那邊的,挺熱鬧.把過程寫下來,與大家同樂!!
新娘新郎是媒人介紹的,(現在農村大多數也是自由戀愛了,介紹的越來越少了.)不過在介紹之前他們就認
識,是小學同學.
結婚前一些時間,女方家裡准備好了嫁裝,等結婚那天女方帶入男方家裡.而男方准備好的是:一座新房子,再加床等用品.結婚前幾天,新娘要找好伴娘和化妝盤頭的人員.伴娘一般是自己院里的(直系或旁系親屬).
結婚當天早上,新郎家先出車來新娘家拉嫁裝(這一趟新郎不來),等拉走嫁裝之後.新郎等一隊人馬浩浩盪盪的來到新娘家,進新娘家後,要親手給新娘帶上喜花,女方要准備給他們做喜面.然後新郎和女方全家人合影.冬天新娘穿的一般都是裡面套著一身紅的套裝,外面套婚紗,婚紗外面披兩條紅綢緞(也有披一條的)新娘要離開娘家,傷心的哭泣,不想離開.新娘上車時,要換雙新鞋再上車.然後就一路的回新郎家去了.記得回去的路和來時的路一定不要是一條,不能走回頭路.新娘要隨身帶的有:銅鏡和糖果,在半路時,新娘把銅鏡翻到正面來,是辟邪的.
來到新娘家,新郎把新娘從車里抱到院子里,院子里有好多男方院里的人,在院子的上頭擺上兩把椅子,是讓新郎的父母坐的.他們在院子里舉行了:一拜天地,二拜爹媽,夫妻對拜的禮節.在舉行儀式的中間,有好多人和新娘新郎鬧,讓他們抱一個,還有人跑過去把兩人推到一塊.越鬧越旺,如果沒人鬧的話,就顯得不太好啦.然後讓新娘入東屋或西屋裡吃喜面,新娘子吃了不能咽,得吐到門後面,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然後新娘進喜房,裡面的人把門關上,不讓進,給新娘新郎出難題,讓新郎把新娘抱起來,應該說是舉起來,讓裡面的人看到為止.進入喜房,又是一頓鬧.鬧一會,就該新娘子給大家磕頭了,其實也不是真磕,主老婆婆喊著人名,最後掬一個躬就行了.磕完頭,親朋好友都開始拿"頭錢".都拿完後,讓新郎媽當面數,最後由她出錢湊個整數,給新娘收著.這些都完後,開始吃飯,新郎家自己請的廚師,在自家做.每個村上都有這樣的廚師,手藝很不錯.在吃飯期間,新郎和幾個人輪番敬酒,新郎不喝.再後來就是雙方父母聚聚,在見面時,擺上好菜好茶,但誰都不能動,只能看,這是習俗,不知道什麼原因.
然後新娘子隨父母回家,等新郎晚上去接回來.接回來後,可就是進入了鬧洞房階段了,不過俺沒參加,沒能見識當晚的熱鬧.忙忙碌碌的一天過去了,再接下來就是每天都有男方院里的人請新娘吃飯,認認門.
5、女孩子結婚一般嫁妝都是怎麼准備的?
女孩子結婚一般嫁妝。
我們這里獨生子女家庭,幫助女婿裝修房子,買各種電器。結婚帶車一輛。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是雙方父母共同商量。
女孩子結婚娘家陪送嫁妝,都是兩家人一起商量,家和萬事興!
6、聊城的結婚習俗?
建國前,男婚女嫁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至於男女本人沒有自主權,自由戀愛被視為「大逆不道」。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經過通媒、定親、送婚帖、賀喜、迎親、住日子等過程。通媒男到十五六歲甚至十二三歲,即由父母央媒求親,也有在兒童年齡即定婚的,俗稱「娃娃親」。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親,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條件高,習稱「攀親」。雙方父母在對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財產情況探聽了解後,認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時必男家先允,女方後允,互相允婚後即委託媒人換「小啟」(俗稱換小字),載明屬相年庚及生辰日月。雙方央人(多為算命先生)「合八字,無沖克和不中意處方可成親。再另擇吉日交換正式婚約,稱「大啟」。也有到男家親自看的,叫「相親」,若相不中,則不吃男家飯告辭。男女通婚年齡以女大為貴,俗說「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五,賽老母」。
定親多稱「傳柬」或「換帖」。男家寫好柬帖(即定婚書)附彩禮送女家,女家回帖,作為定親的依據。換柬後,親友鄰居送物送錢祝賀,男家備酒席答謝媒人和親友。
送婚帖又叫「送年命帖」。男女到結婚年齡(一般女在十八歲以上,男小則十二三歲、大則二十幾歲),男方根據女方的命相,請人擇定吉期(俗稱「選日子」、「看日子」),並將吉期通知女方,女方若同意,便選擇吉日良辰,正式向女方送婚帖。帖上寫明迎親日期、新婦冠帶、坐帳、開面、梳妝、上下轎的方向及禁忌等事宜。女方家中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置辦被褥、衣物、首飾、傢具等陪嫁,做婚嫁准備。
賀喜婚前,男方.的親友鄰居都備禮品祝賀。稱「賀喜」。向待嫁的女子送喜禮,稱作「填箱」或「添箱」。男方在結婚前一天備席慶賀。
迎親俗稱「辦喜事」。迎親的前一日,女方即將嫁妝送至男家。男方帖喜聯、掛喜幛、鋪炕、填枕頭做好迎娶准備。晚上,新郎給近處的親友長輩「行禮」。迎親這天,按既定時辰,男方排列儀仗,吹鼓手奏樂,用轎(較貧者用車)到女家迎娶。娶親有「大娶」與「小娶」之分。一乘轎為小娶,即備花轎一乘將新娘抬來,謂之「不迎親」;大娶用兩乘轎,新郎乘官轎到女家迎親,另一花轎為新娘所備,去時由幼童乘坐,俗稱「壓轎童子」;轎內還要放一隻大紅公雞,回時女方壓回一隻母雞。不論大娶或小娶,其習俗大致相同。嫁女開臉、上頭後便開始少吃少喝、坐炕待嫁的「禁閉」生活。男方到女家迎親必須帶紅襖、紅氈、紅頭巾等。
是日,新娘早起梳妝打扮,蒙上頭紅,吹鼓手高奏喜樂,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辭岳父母,例行「謝親」等禮,然後新郎先上轎,新娘由自家親人用椅子抬入轎內,俗稱「發轎」、「升轎」,賓客坐車隨行。新娘升轎離家時必灑淚而泣,以示依戀。路上,大紅紗燈開道,笙簫嗩吶齊奏,車馬轎夫前簇後擁,轎面四閉,新娘不得與外界接觸,若路人相遇,即躲避讓道。來到男家村頭和門首,鞭炮齊鳴,並按規定的時辰和方向落轎。即有人點燃草束繞新娘所乘彩轎一周,稱之「燎轎」,傳說可以驅除邪氣與不祥。在鼓樂及鞭炮聲中,由娶女婆和陪女扶駕新娘進入大門,腳踏紅氈(曰倒氈),至院內擺設的香案前,與新郎並立,行拜天地之禮,禮畢,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入洞房時,男家長輩則在院子里撒大棗、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縫在被角內或裝入枕頭內),亦取諧音「早得貴子,並男女花著生」之意。洞房花燭高照,新郎揭去新娘的蒙頭紅,同吃「寬心面」、共飲「交杯酒」,並例行填枕等儀式,新娘開始「坐帳」,亦稱「坐床」,多為一天。是日,不論輩份大小,好事者大鬧洞房,直至深夜。新婚夫婦睡下後,有青年男女窗下「聽房」(聽悄悄話)的舊俗。新婚日,男家張燈結綵,帖紅喜聯,殺豬宰羊,盛宴款待親友。境內還有搶娶的風俗。即同時同村若有多家娶親者,則認為誰搶在前頭誰家吉祥。故迎娶的時辰多在黎明之前。
住日子、會親家婚後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住兩日,曰「住對日」,或女家下帖接閨女請女婿。,新郎、新娘雙方同去岳家,此謂「回門」或「認親」(俗說「接三天」)。女家設宴款待女婿,俗稱「請女婿」。接三天回來,新娘拜見公婆及近族長輩,並祭告於祖祠或去祖塋祭奠,然後下廚房做飯。至第六日,男家復設宴「會親家」,同時宴請至親好友。聊城一帶除3天回門外,娘家人還要接6天、9天、12天等;同時還有「住對月」的風俗,即新婚後一個月,娘家人把新娘接回去住幾天,然後送回婆家。這種風俗至今存在。至此,整個婚禮程序結束。如此繁縟禮節,貧寒人家難以講究,極貧者則由老人陪同新娘持一小包袱至男家即為完婚。
建國前,境內男女早婚現象較為普遍。富裕之家多有十幾歲甚至八九歲即成婚娶妻者,女子的結婚年齡多在十四五歲到十七八歲之間,有的「童養媳」十二三歲即被迫「圓房」成婚。另外,男子可以一夫多妻,除「正配」以外,其他均稱為「妾」。未婚青年男女死後,也有的經人撮合將屍骨並葬一處,配成「冥婚」,亦稱「結鬼親」,或叫「陰親」。貧困者無力娶妻,亦有入贅於女家成婚者,俗稱「倒插門」,或「招養老女婿」。還有搶婚(多為寡婦再嫁)、近親結婚等陋俗,建國後均被革除。
嫁女忌諱較多,如做嫁衣忌用寡婦及兒女不全者,寡婦不當送女婆,姑姑不迎娶新娘,姨、嫂不送娶,俗雲:「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著腚」。
建國後,人民政府大力提倡自由戀愛和喜事新辦,繁縟禮節多被革除。城鄉自由戀愛者增多,但多數仍需媒人說合。雙方認為合適,即安排見面,若互相有意,雙方交換手絹或鋼筆之類,此謂「換手絹」或曰「小見面」,然後約定訂婚日期和儀式。訂婚日,男方攜帶重金、重禮送至女家,女家設宴待客,即為「定婚」。女方同意後,擇日到男家,稱「認家」,男家長輩給「見面禮」。多有趁此照定婚像者,個別仍有換帖者。到了國家規定年齡,男女同到政府登記領取結婚證。多數認為不舉行婚禮不謂結婚,故多另行婚禮。婚禮較之過去大為簡便,一般由婆家用車輛接新娘,也有娘家送來者。新婚之日,男家張燈結綵,燃放鞭炮,盛宴賓朋。鬧房之俗依然。城鎮青年視舉行集體婚禮或旅遊結婚為時髦,簡便文明,愈來愈興。但是,門當戶對的舊觀念還根深蒂固,仍有戀愛不自由、索要彩禮、變相買賣婚姻、包辦婚姻及早婚等現象。
凡結婚者,男方親友街坊多有道喜者。至親厚友賀禮較厚,一般多送喜幛。喜幛一般有布料,亦有絲綢、毛料、被面、毛毯等,也有送工藝裝飾品者,講究實用的則送炊具、茶具等生活用品。街坊一般關系者多「湊份子」相賀(多為現金),每份多少不等。現金用紅紙包好,俗稱「紅包」。主家下帖宴請送禮者。近年,喜宴之風愈來愈盛,規格也越來越高。女方在出嫁之前,親友多送些衣料、時裝等物品,以示祝賀,也有相助之意。
下面是現在聊城結婚的具體細節,供你參考:
山東聊城冠縣一帶農村結婚習俗(細節)
參加了個婚禮,是聊城冠縣那邊的,挺熱鬧.把過程寫下來,與大家同樂!!
新娘新郎是媒人介紹的,(現在農村大多數也是自由戀愛了,介紹的越來越少了.)不過在介紹之前他們就認
識,是小學同學.
結婚前一些時間,女方家裡准備好了嫁裝,等結婚那天女方帶入男方家裡.而男方准備好的是:一座新房子,再加床等用品.結婚前幾天,新娘要找好伴娘和化妝盤頭的人員.伴娘一般是自己院里的(直系或旁系親屬).
結婚當天早上,新郎家先出車來新娘家拉嫁裝(這一趟新郎不來),等拉走嫁裝之後.新郎等一隊人馬浩浩盪盪的來到新娘家,進新娘家後,要親手給新娘帶上喜花,女方要准備給他們做喜面.然後新郎和女方全家人合影.冬天新娘穿的一般都是裡面套著一身紅的套裝,外面套婚紗,婚紗外面披兩條紅綢緞(也有披一條的)新娘要離開娘家,傷心的哭泣,不想離開.新娘上車時,要換雙新鞋再上車.然後就一路的回新郎家去了.記得回去的路和來時的路一定不要是一條,不能走回頭路.新娘要隨身帶的有:銅鏡和糖果,在半路時,新娘把銅鏡翻到正面來,是辟邪的.
來到新娘家,新郎把新娘從車里抱到院子里,院子里有好多男方院里的人,在院子的上頭擺上兩把椅子,是讓新郎的父母坐的.他們在院子里舉行了:一拜天地,二拜爹媽,夫妻對拜的禮節.在舉行儀式的中間,有好多人和新娘新郎鬧,讓他們抱一個,還有人跑過去把兩人推到一塊.越鬧越旺,如果沒人鬧的話,就顯得不太好啦.然後讓新娘入東屋或西屋裡吃喜面,新娘子吃了不能咽,得吐到門後面,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然後新娘進喜房,裡面的人把門關上,不讓進,給新娘新郎出難題,讓新郎把新娘抱起來,應該說是舉起來,讓裡面的人看到為止.進入喜房,又是一頓鬧.鬧一會,就該新娘子給大家磕頭了,其實也不是真磕,主老婆婆喊著人名,最後掬一個躬就行了.磕完頭,親朋好友都開始拿"頭錢".都拿完後,讓新郎媽當面數,最後由她出錢湊個整數,給新娘收著.這些都完後,開始吃飯,新郎家自己請的廚師,在自家做.每個村上都有這樣的廚師,手藝很不錯.在吃飯期間,新郎和幾個人輪番敬酒,新郎不喝.再後來就是雙方父母聚聚,在見面時,擺上好菜好茶,但誰都不能動,只能看,這是習俗,不知道什麼原因.
然後新娘子隨父母回家,等新郎晚上去接回來.接回來後,可就是進入了鬧洞房階段了,不過俺沒參加,沒能見識當晚的熱鬧.忙忙碌碌的一天過去了,再接下來就是每天都有男方院里的人請新娘吃飯,認認門.
7、嫁妝一般都包括什麼?
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娘家為新娘准備的結婚用品,如衣被、傢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其所准備的嫁妝也會不同。在古代嫁妝是女人的私人物品,又稱為「陪嫁」。婦女在結婚時帶到她丈夫家裡的錢、物。亦稱「陪妝」、「妝奩」。發送後,女方即准備嫁妝,某些大戶人家當女兒出生時還特地釀酒,裝入酒埕,埋在灶口地坑,稱「女兒紅」,待出嫁日,讓親友分享。嫁妝窮富懸殊,厚薄不一。
8、山東這結婚,女方需要准備什麼嫁妝呀
好像要拿個盆,用包袱裹著,裡面裝些個人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