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蘭縣風俗
1、甘肅省有多少個市州?
甘肅省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合計14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17個市轄區、專4個縣級市、58個縣、7個自治縣(合計屬8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
具體行政區劃信息如下:
信息來源:中國·甘肅 行政區劃
(1)皋蘭縣風俗擴展資料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河西走廊是甘肅著名的糧倉,也是昔日鐵馬金戈的古戰場和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
聞名於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肅南裕固族風情、肅北蒙古族風情、阿克塞風俗、天祝藏區風情、雷台奇觀、古酒泉傳奇、嘉峪關傳說、玉門關和古陽關、橋灣人皮鼓、民間筵悅、駱駝隊等奇風異俗在這里熠熠生輝。
2、金姓的歷史來源
源流一
出自少昊金天氏。相傳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黃帝的己姓子孫,少昊死後被尊為西方大帝;即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所雲:金姓是「少昊金天氏之後」。少昊是古代東夷部
金姓
落首領,東夷部落以鳥為圖騰,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相傳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按照古人的五行學說,土生金,他以金德王,故號為金天氏。《帝王世紀》上說:少昊自窮桑登帝,後徙曲阜。窮桑在今山東曲阜市北。少昊的子孫中,有一支簡化他的號「金天氏」而為姓氏,就是金氏。
源流二
源於匈奴族,出自西漢時期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屬於帝王賜姓為氏。西漢王朝時期,南匈奴休屠王的兒子名叫日磾,在漢武帝執政時期隨母親歸順於漢室。日磾在漢武帝時賜姓「金」,曾為馬監,後以功拜車騎將軍。金日磾,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匈奴休屠王太子,武威休屠人(今甘肅民勤)。著名西漢大臣,車騎將軍,有遠見卓識的匈奴族政治家。漢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農歷9月,金日磾病逝於長安(今西安市),終年四十九歲,陪葬於茂陵,謚為「敬侯」。金日磾長期生活在漢王朝,勤學苦練,鑽研漢朝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生活等進步文化。因此,他在供職中央期間,盡力維護統一,反對任何破壞和分裂統一的行為,他一生多次識破並挫敗叛亂活動,在維護漢王朝的統治和社會安寧方面,建立了不朽功績。
金姓
金日磾的後代子孫,就以漢武帝所賜之「金」為姓氏,盡皆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改姓,出自五代時期吳越國劉氏一族,屬於因謚改姓為氏。唐朝末期至五代時期,吳越大豪錢鏐創建了吳越國,他成為開國第一任君主。
由於錢鏐的「鏐」與「劉」為同音字,為了令轄下皆避自己的名諱,錢鏐便下詔將吳越國中所有的劉氏族人皆改為金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相傳古有金國,國人以金為氏,伏羲臣金堤為其後(見《姓考》)。
金姓發源地(百家講壇截圖)
源流五
賜姓而來。明代蒙古王子也先土干,元人額森圖克、阿爾哈特實哩等受賜金姓;清乾隆帝賜台灣土著七姓有金姓。
源流六
改姓或其他。元人金履祥、清人金聖嘆均系改姓;景頗族金劈氏、恆滾氏,達斡爾族索曲氏、德力根氏等漢姓為金;南北朝時羌族,唐時新羅國,金時女真族,今日回、蒙、土等族均有金姓。
源流七
朝鮮族中源自「王」姓。公元1392年,高麗王朝大將李成桂廢黜高麗王自立為國王,改國號為「朝鮮」。朝鮮王欲將蒙古血統很濃的原高麗王朝王室家族(王姓)斬盡殺絕,於是朝鮮王姓之人紛紛改姓金、全、玉。
根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65年脫解尼師今聽到慶州西部的樹林傳出公雞的鳴叫。於是派宰相瓠公前去看個究竟。瓠公在林中發現一個掛在樹上的金盒子。還有一隻公雞在金盒子下不停地鳴叫。脫解尼師今令人將金盒子取下。打開盒子後,竟然發現盒子中有一個小孩。脫解尼師今於是將這個小孩收養。由於小孩來自金盒子,故而被脫解尼師今定為金姓。發現金盒子的樹林因此也被改名為雞林(公雞鳴叫的樹林)。《三國史記》記載:「改始林名雞林, 因以為國號」。
源流八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西北金城郡,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在《前漢·地理志》中記載有金城郡。金城郡,是漢昭帝劉弗陵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開始設置的。原為古匈奴之地,後在農歷7月,以邊塞闊遠,取天水、隴西、張掖郡各二縣置金城郡。傳說當初築城得金,故稱金城。而且稱「金」,取其堅固之意。金城郡轄今甘肅省蘭州以西和青海省的一部分,即皋蘭縣西北黃河北岸一帶地區,治所在允吾(今甘肅永靖),漢朝時期的金城即指今蘭州,但不在金城郡轄區之內。西晉朝時期初治榆中(今甘肅榆中),東晉時期移治金城(今甘肅皋蘭),北魏時期金城郡初治榆中,後徙金城(今陝西漢陰)。隋朝時期廢郡,改置蘭州,移治皋蘭。唐朝時期先稱蘭州,後改金城郡,再後又改稱塵州。宋朝時期乾脆稱蘭州金城郡,南齊因之,治所在今陝西南鄭。
古代居金城之民,多為故匈奴、西羌之民,因而有取金城之名為漢化姓氏者,稱金氏。
源流九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執金吾,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史籍《前漢·百官公卿表》中,記載有官吏執金吾。金吾,是古代的一種祥鳥的名稱,專避不祥之兆。後在帝王國君出行時,「執金吾先導,以御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實際上,在侍衛一類官中,金吾,就是一種武器,為金屬棒,多以銅棒製造,以黃金塗抹在兩端,上刻有「金吾」,樣子好似孫悟空的金箍棒,職位到了校尉之屬者方能執有,謂之「金吾御史大夫」,為武職,護君懲佞,簡稱「執金吾」。執金吾多是帝王的親信,對君主忠心不二,受封「執金吾」者,一直是門庭榮耀之極的美事。在唐朝時期,分為左、右金吾衛,負責掌管宮廷河京畿的護衛,為禁衛軍之一。在金吾衛中設有上將軍、大將軍、將軍等官職,官秩衛正二品,屬大員。這種官制一直沿用到明朝時期。
在執金吾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金吾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金氏。
源流十
源於官位,出自三國後期曹魏時期官吏金曹,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金曹,為曹魏、晉朝以後,在丞相、三公府中設置的一種官職。曹魏時期,在丞相府專門設有金曹官署,長官稱金曹掾,官秩三百石,下設金曹屬一人,官秩二百石,官位七品。金曹官署主要負責掌管貨幣、鹽鐵之事。到了晉朝、南北朝時期,丞相府內均將相應官職改稱參軍,但南朝劉宋政權在太尉府中仍設為金曹。
在金曹掾、金曹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金曹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金氏。
源流十一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蒙古王室,屬於帝王賜姓為氏。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率二十萬大軍伐漠北,元世祖孛爾只斤·忽必烈的後裔、蒙古王子孛爾只斤·也先土干率妻子及其部族眾人歸降,明成祖大喜,特賜其漢姓為金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阿勒特氏,源於元朝時期蒙古阿兒剌部,以部為氏,世居塔巴克努圖克哈喇。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lte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
⑵.蒙古族阿魯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rute Hala。所冠漢姓即為金氏。
⑶.蒙古族阿蘇克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以地為氏。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suke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
⑷.蒙古族阿蘇特氏,以部為氏,世居錫喇塔拉(今甘肅張掖永固鎮)。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sute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
⑸.蒙古族阿嚕羅特氏,源於元朝時期蒙古阿魯剌惕部,世居察哈爾。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rurote Hala。所冠漢姓即為金氏。
⑹.蒙古族阿穆尼布塔斯氏,世居蓀尼喀扎哩。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munibutas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
蒙古族博爾濟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後裔,世居東城(今吉林梨樹葉赫鄉)。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gi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邊氏、季氏、李氏等。
⑺.蒙古族博羅特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後裔,世居察哈爾。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lot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包氏等。
⑻.蒙古族博爾吉津氏,亦稱白爾濟吉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後裔,世居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gigin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包氏、陸氏、王氏、梁氏等。
⑼.蒙古族博爾齊特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後裔。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kit Hala。所冠漢姓即為金氏。
⑽.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亦稱博爾機錦氏、包結慮駝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後裔,突厥語「藍眼睛的人」。世居科爾沁(今內蒙古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錫喇木楞(今內蒙古東部克什克騰旗西喇木倫河流域)、烏魯特(今內蒙古興安盟)、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克魯倫(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克魯倫河流域)、察哈爾、呼倫貝爾(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巴岳特(今山西天鎮、陽高)等地。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jigit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包氏、鮑氏、博氏、李氏、陸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⑾.蒙古族特濟氏,亦稱台吉氏、唐基氏,漢義「太子」,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後裔,世居扎庫塔。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egi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雲氏、鄂氏、趙氏、敖氏等。
源流十二
源於改姓,屬於冒改姓為氏。元朝時期有個金覆祥,原先本為劉氏,後改為金氏,其後裔子孫遂皆為金氏,世代相傳至今。
清朝初期著名的文學評論家金聖嘆,本名張采,字若采;明朝滅亡後,他改名為張人瑞,字聖嘆;後又改姓為金氏,目的就是為了在衡文評書中響亮其筆名,因此在金聖嘆的後裔子孫中,便有人乾脆以先祖筆名為姓氏者,稱金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三
源於景頗族,出自明朝時期景頗族諸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明朝時期,西南地區景頗族中有復姓金劈氏、恆滾氏。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嚴禁胡姓,因此多取漢姓為金氏。
源流十四
源於達斡爾族,出自明朝時期達斡爾族諸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達斡爾族精奇哩氏,斡爾族著姓之一,世居精奇里烏喇(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流域)、噶哈里碧漢額里村(今吉林延吉朝陽川)、黑龍江沿岸等地。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ingciri Hala。後多冠漢姓為金氏。
⑵.達斡爾族索曲氏、德力根氏,到清中葉以後,多取漢姓為金氏。
源流十五
源於滿族,出自清朝時期滿族諸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在清興祖佟·福滿、清景祖佟·覺昌安的清朝滿族皇室後裔愛新覺羅氏族人中,皆取意為漢姓金氏,時代相傳。
⑵.滿族楚庫勒氏,亦稱車勒庫勒氏、褚庫爾氏、車克里氏,滿語為Cukule Hala,世居楚庫勒(今黑龍江黑河江北俄羅斯境內褚庫爾村),以地為氏,後多冠漢姓為金氏、楚氏等。
⑶.滿族金佳氏,滿語為Gin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訥殷(今吉林撫鬆鬆花江上游流域)、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海岸則自俄羅斯濱海地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金氏。
⑷.滿族精吉氏,滿語為Ginggi Hala,世居烏拉(烏喇,今吉林永吉)。後多冠漢姓為金氏、精氏等。
⑸.滿族精格哩氏,亦稱精厄禮氏,滿語為Ginggeri Hala,漢義「潔凈」,世居烏拉(烏喇,今吉林永吉)。後多冠漢姓為金氏、精氏、孫氏、景氏等。
⑹.滿族索爾濟氏,滿語為Sorgi Hala,以地為氏,世居烏拉(烏喇,今吉林永吉),後多冠漢姓為金氏、索氏、鎖氏、關氏等。
⑺.滿族錫爾馨氏,亦稱謝京氏,滿語為Sirhin 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以姓為氏,世居和托阿拉(今遼寧新賓),後多冠漢姓為金氏、謝氏等。
⑻.今遼寧丹東東溝大孤山鎮滿族金氏的始祖為佟·猛特木,他曾在後金時期督師南關,連戰連捷,深受後金大汗佟·努爾哈赤所器重。後因為恃權私收降女為妻,被佟·努爾哈赤定罪處斬。經諸位大臣力保其征戰之功,方予免死,卻被貶配至遼東。其後裔愛新覺羅·塔石後來乘船過海,隱居在遼寧丹東的大孤山下,後代子孫散居在東溝金大嶺、三道窪等地。滿族金氏顯祖愛新覺羅·塔石的後裔皆為宗室金氏
3、皋蘭縣的人口民族
2012年,皋蘭縣農作物播種面積40.8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7.97萬畝,經濟作物22.86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200萬公斤,蔬菜總產量達到2.4億公斤,西瓜總產量達到6000萬公斤,白蘭瓜總產量達到7000萬公斤,油料總產量達到620萬公斤。
2012年,皋蘭縣畜禽飼養總量160萬頭只,存欄55.58萬頭(只),其中:大牲畜0.33萬頭,奶牛94頭,肉牛267頭,生豬4.98萬頭,家禽37.5萬只,羊11.53萬只,兔1.2萬只。肉蛋奶總產量達到1090萬公斤,其中:肉類780萬公斤,鮮蛋280萬公斤,鮮奶27萬公斤。皋蘭縣農機擁有量達5323台,農機總動力達到32萬千瓦。產業化龍頭企業18家,實現產值5.52億元,農產品加工率52%;農民專業合作社162個,社員7800人;農村土地流轉5萬畝,流轉率13%。
2011年,皋蘭體育館完成主體。
2013年,皋蘭縣投資2056萬元的縣老年護理院和石洞、什川敬老院建設進展順利。建成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0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3個。
2013年,皋蘭縣完成和實施北辰路改造、縣城主軸線延伸、污水處理廠、南部供熱站、體育公園、東湖公園、西通道等7項城市建設重點工程。投資920萬元完成24.5公里農村公路建設。投資1750萬元建成西岔下半川和石洞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2011年,皋蘭縣投資584萬元實施科技項目43項。
2011年,皋蘭縣投資1.4億元,完成皋蘭四中、西岔中學等86項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24所。 2013年,皋蘭縣投資1.24億元實施皋蘭一中綜合樓等54項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2011年,皋蘭縣投資3600萬元,完成縣醫院門診綜合大樓等13項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80萬元建成標准化村衛生所46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累計報銷4839萬元。
2013年,皋蘭縣投資2871萬元建成縣中醫院綜合樓和衛生監督所、急救中心、合管局業務綜合樓,建成標准化村衛生所13所。 2011年,皋蘭縣建成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賃房2.89萬平方米。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8339戶。開發公益性崗位1060個,安置高校畢業生1133名。輸轉勞務人員13.65萬人次,創勞務收入9.47億元。
2013年,皋蘭縣投資2.19億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976套,改造農村危舊房890戶。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6%。安置高校畢業生131人,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102人。 太平鼓
太平鼓皋蘭人民喜愛的民間表演形式之一,含有慶賀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慶典活動,太平鼓表演都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那鏗鏘有力的鼓點,顯示了黃河之濱人民的英雄氣魄,其風格獨特,具有濃厚的西北特色和藝術魄力。
皋蘭每年春節期間都有鬧「社火」的習俗。從陰歷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這段時間的祭祀活動中,太平鼓隊一直充當著重要角色。 剪紙
剪紙藝術何時傳入皋蘭,沒有史書資料記載。皋蘭地處黃河流域,有著燦爛的文化傳統和民間風俗。黃建中編《皋蘭縣志》稱:皋蘭民俗人情質朴,好勇喜獵,蕃漢雜處,各從其俗。文志貞《蘭縣志》稱:皋蘭民俗民物阜繁,風俗醇厚,尚禮義,務耕織。彭澤《蘭州志》稱當地民俗重婚喪、崇墓祭、善木業、精工藝,文雅頗盛。
秦腔
秦腔是清代以來盛行於大西北的戲劇藝術。皋蘭縣什川農民愛好秦腔由來已久,清代以來久唱不衰。秦劇傳統劇目中有許多劇富有人民性,被世代藝人和觀眾鍾愛。秦腔以高亢、豪放、粗獷著稱,人們常說「吼秦腔」,即突出了這個特點;但它也有溫柔、嬌美、細膩的一面。換句話說,秦腔既充滿了陽剛之氣,也不乏陰柔之美。 皋蘭縣主要美食有:蘭州牛肉拉麵等。
皋蘭縣主要特產有:冬果梨、軟兒梨、白蘭瓜、紅砂洋芋、黑瓜籽等。
4、甘肅省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那些
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85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天祝土族《格薩爾》 西北民族大學
2 Ⅰ—2 隴東紅色歌謠 慶陽市
3 Ⅰ—3 肅南裕固族口頭文學與語言 張掖市肅南縣
4 Ⅰ—4 東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 臨夏州東鄉縣
5 Ⅰ—5 保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 臨夏州積石山縣
6 Ⅰ—6 河西寶卷(武威寶卷 武威市
張掖寶卷 張掖市
酒泉寶卷) 酒泉市
7 Ⅰ—7 東鄉族小經文與民間敘事長詩 《米拉尕黑》 西北民族大學
8 Ⅱ—1 敦煌藝術—音樂技藝研承 敦煌研究院
9 Ⅱ—2 花兒 (蓮花山花兒會 臨夏州康樂縣
松鳴岩花兒會 臨夏州和政縣
二郎山花兒會 定西市岷縣
新城花兒會 甘南州臨潭縣
張家川花兒會) 天水市張家川縣
10 Ⅱ—3 佛宮音樂「道得爾」 甘南州
11 Ⅱ—4 清水縣道教音樂縣 天水市清水縣
12 Ⅱ—5 嗩吶藝術 慶陽市西峰區、環縣
13 Ⅱ—6 裕固族民歌 張掖市肅南縣
14 Ⅱ—7 天祝藏族華銳民歌 武威市天祝縣
15 Ⅱ—8 甘南藏族民歌 甘南州
16 Ⅲ—1 敦煌藝術—舞蹈技藝研承 敦煌研究院
17 Ⅲ—2 高高蹺 蘭州市永登縣
18 Ⅲ—3 蘭州太平鼓舞 蘭州市
19 Ⅲ—4 攻鼓子舞 武威市
20 Ⅲ—5 旋鼓舞 天水市武山縣
21 Ⅲ—6 荷花舞 慶陽市西峰區
22 Ⅲ—7 巴當舞 定西市岷縣
23 Ⅲ—8 甘地蹦子 酒泉市
24 Ⅲ—9 多地舞 甘南州舟曲縣
25 Ⅲ—10 尕巴舞 甘南州迭部縣
26 Ⅲ—11 巴郎鼓舞 甘南州卓尼縣
27 Ⅲ—12 儺舞(文縣儺舞—池歌晝 永靖縣儺舞 隴南市文縣
西固軍儺) 臨夏州永靖縣
蘭州市西固區
28 Ⅲ—13 鍋庄舞 甘南州
29 Ⅳ—1 道情戲 省隴劇院、慶陽市
30 Ⅳ—2 皮影戲
(環縣道情皮影戲 慶陽市環縣
隴南影子腔 隴南市
永登皮影戲 蘭州市永登縣
天水皮影戲) 天水市
31 Ⅳ—3 曲子戲
(敦煌曲子戲 酒泉敦煌市
華亭縣曲子戲 平涼市華亭縣
秦安老調 天水市秦安縣
通渭縣小曲) 定西市通渭縣
32 Ⅳ—4 秦腔 省秦劇團
33 Ⅳ—5 燈盞頭戲 平涼市靈台縣
34 Ⅳ—6 「南木特」藏戲 甘南州
35 Ⅳ—7 高山戲 隴南市武都區
36 Ⅳ—8 玉壘花燈戲 隴南市文縣
37 Ⅴ—1 蘭州鼓子 蘭州市
38 Ⅴ—2 賢孝(涼州賢孝 武威市涼州區
河州賢孝) 臨夏州臨夏市
39 Ⅴ—3 回族宴席曲 臨夏州
40 Ⅴ—4 春官歌演唱 平涼市崆峒區
(平涼崆峒春官歌演唱 隴南市西和縣
西和縣春官歌演唱)
41 Ⅴ—5 阿肯彈唱 酒泉市阿克塞縣
42 Ⅴ—6 藏族民間彈唱 甘南州瑪曲縣
43 Ⅴ—7 南梁說唱 慶陽市華池縣
44 Ⅴ—8 甘南「則肉」演唱 甘南州
45 Ⅵ—1 高抬 平涼市庄浪縣
46 Ⅵ—2 萬人扯繩賽 甘南州臨潭縣
47 Ⅶ—1 敦煌藝術—美術技藝研承 敦煌研究院
48 Ⅶ—2 夜光杯雕
(酒泉夜光杯雕 酒泉市
武山夜光杯雕) 天水市武山縣
49 Ⅶ—3 藏族唐卡 甘南州
50 Ⅶ—4 磚雕 臨夏州臨夏縣
51 Ⅶ—5 慶陽香包綉制 慶陽市
52 Ⅶ—6 木版窗花年畫 定西市岷縣
53 Ⅶ—7 剪紙 慶陽市、平涼市、 定西市、天水市、 白銀市、張掖市、
蘭州市
54 Ⅶ—8 馬尾編荷包 平涼市庄浪縣
55 Ⅷ—1 敦煌古樂器製作技藝研承 敦煌研究院
56 Ⅷ—2 天水雕漆製作技藝 天水市秦州區
57 Ⅷ—3 洮硯製作技藝
(岷縣洮硯製作技藝 定西市岷縣
卓尼縣洮硯製作技藝 甘南州卓尼縣
臨潭縣洮硯製作技藝) 甘南州臨潭縣
58 Ⅷ—4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 臨夏州積石山縣
59 Ⅷ—5 東鄉族擀氈技藝 臨夏州東鄉縣
60 Ⅷ—6 刻葫蘆(臨夏刻葫蘆 臨夏州臨夏市
蘭州刻葫蘆) 蘭州市
61 Ⅷ—7 甘谷脊獸製作技藝 天水市甘谷縣
62 Ⅷ—8 肅北縣蒙古族馬頭琴製作技藝 酒泉市肅北縣
63 Ⅷ—9 肅北雪山蒙古族馬上用具製作技藝 酒泉市肅北縣
64 Ⅷ—10 舟曲縣織錦帶 甘南州舟曲縣
65 Ⅷ—11 夏河金屬飾品製作技藝 甘南州夏河縣
66 Ⅷ—12 蘭州青城水煙製作技藝 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
67 Ⅷ—13 蘭州黃河大水車製作技藝 蘭州市
68 Ⅸ—1 靈台縣皇甫謐針灸術 平涼市靈台縣
69 Ⅸ—2 藏醫葯 甘南州
70 Ⅹ—1 博峪採花節 甘南州舟曲縣
71 Ⅹ—2 夏河縣香浪節 甘南州夏河縣
72 Ⅹ—3 乞巧節 隴南市西和縣
73 Ⅹ—4 合水麵塑風俗 慶陽市合水縣
74 Ⅹ—5 蘭州羊皮筏子 蘭州市
75 Ⅹ—6 隴東窯洞民居文化 慶陽市
76 Ⅹ—7 肅北雪山蒙古族服飾 酒泉市肅北縣
77 Ⅹ—8 裕固族人生禮儀 張掖市肅南縣
78 Ⅹ—9 太昊伏羲祭典 天水市
79 Ⅹ—10 十八路湫神祭典 定西市岷縣
80 Ⅹ—11 西王母祭典 平涼市涇川縣
81 Ⅹ—12 公劉祭典 慶陽市西峰區
82 Ⅹ—13 插箭節 甘南州
83 Ⅹ—14 「※」字燈會 金昌市
84 Ⅹ—15 周祖祭典 慶陽市慶城縣
85 Ⅹ—16 拉扎節 定西市臨洮縣
第二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8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一、民間文學(共計3項)
1 Ⅰ—1 《格薩爾》 甘南州瑪曲縣
2 Ⅰ—2 岷縣寶卷 定西市岷縣
3 Ⅰ—3 康縣木籠歌 隴南市康縣
二、民間音樂(共計9項)
4 Ⅱ—1 隴東民歌 平涼市崇信縣
慶陽市環縣
慶陽市華池縣
5 Ⅱ—2 兩當號子 隴南市兩當縣
6 Ⅱ—3 康縣鑼鼓草 隴南市康縣
7 Ⅱ—4 康南毛山歌 隴南市康縣
8 Ⅱ—5 嗩吶藝術 武威市民勤縣
隴南市康縣
天水市秦州區
9 Ⅱ—6 永昌曲子 金昌市永昌縣
10 Ⅱ—7 卓尼土族民歌 甘南州卓尼縣
11 Ⅱ—8 臨洮花兒 定西市臨洮縣
12 Ⅱ—9 甘州小調 張掖市甘州區
三、民間舞蹈(共計17項)
13 Ⅲ—1 慶城徒手秧歌 慶陽市慶城縣
14 Ⅲ—2 酒泉「福祿車」 酒泉市肅州區
15 Ⅲ—3 宕昌羌儺舞 隴南市宕昌縣
16 Ⅲ—4 民樂頂碗舞 張掖市民樂縣
17 Ⅲ—5 天祝土族安召 武威市天祝縣
18 Ⅲ—6 道台獅子 蘭州市榆中縣
19 Ⅲ—7 馬銜山秧歌 蘭州市榆中縣
20 Ⅲ—8 太符燈舞 蘭州市榆中縣
21 Ⅲ—9 和政秧歌 臨夏州和政縣
22 Ⅲ—10 河州北鄉秧歌 臨夏州永靖縣
23 Ⅲ—11 節子舞 金昌市永昌縣
24 Ⅲ—12 「哈欽木」 甘南州合作市
25 Ⅲ—13 拉卜楞民間舞 甘南州夏河縣
26 Ⅲ—14 秦州夾板舞 天水市秦州區
27 Ⅲ—15 臨洮儺舞 定西市臨洮縣
28 Ⅲ—16 秦州鞭桿舞 天水市秦州區
29 Ⅲ—17 黃河戰鼓 白銀市白銀區
四、傳統戲劇(共計7項)
30 Ⅳ—1 木偶戲 慶陽市正寧縣
酒泉市瓜州縣
31 Ⅳ—2 皮影戲 張掖市民樂縣
武威市涼州區
白銀市會寧縣
32 Ⅳ—3 隴南高山劇 隴南市
33 Ⅳ—4 邵家班子木偶戲 張掖市甘州區
34 Ⅳ—5 涼州半台戲 武威市涼州區
35 Ⅳ—6 西廂調 蘭州市榆中縣
白銀市白銀區
36 Ⅳ—7 民勤小曲戲 武威市民勤縣
五、曲藝(共計6項)
37 Ⅴ—1 蘭州太平歌 蘭州市安寧區
蘭州市皋蘭縣
38 Ⅴ—2 河州平弦 臨夏州臨夏市
39 Ⅴ—3 甘穀道情 天水市甘谷縣
40 Ⅴ—4 秦州小曲 天水市秦州區
41 Ⅴ—5 春官歌演唱 隴南市禮縣
42 Ⅴ—6 河池小曲 隴南市徽縣
六、民間雜技與競技(共計2項)
43 Ⅵ—1 崆峒派武術 平涼崆峒文武學校
44 Ⅵ—2 秦腔獠牙特技表演 張掖市高台縣
七、民間美術(共計10項)
45 Ⅶ—1 西峰泥塑 慶陽市西峰區
46 Ⅶ—2 石雕藝術 慶陽市寧縣
慶陽市合水縣
47 Ⅶ—3 剪紙 酒泉市瓜州縣
酒泉市敦煌市
天水市清水縣
定西市通渭縣
白銀市會寧縣
48 Ⅶ—4 木雕 甘南州卓尼縣
隴南市武都區
天水市武山縣
天水市秦州區
酒泉市金塔縣
49 Ⅶ—5 紅古刺綉 蘭州市紅古區
50 Ⅶ—6 天水鴻盛社秦腔臉譜 天水市秦州區
51 Ⅶ—7 天水竹雕 天水市秦州區
52 Ⅶ—8 水陸畫 武威市涼州區
定西市臨洮縣
53 Ⅶ—9 阿克塞哈薩克族刺綉 酒泉市阿克塞縣
54 Ⅶ—10 臨夏穆斯林建築藝術 臨夏州
八、傳統手工技藝(共計18項)
55 Ⅷ—1 西峰陶塑技藝 慶陽市西峰區
56 Ⅷ—2 寧縣皮影雕刻技藝 慶陽市寧縣
57 Ⅷ—3 王錄拉板糖製作技藝 慶陽市正寧縣
58 Ⅷ—4 平涼紙織畫工藝 平涼紙織畫社
59 Ⅷ—5 安口陶瓷製作技藝 平涼市華亭縣
60 Ⅷ—6 敦煌彩塑製作技藝 敦煌文化學會
61 Ⅷ—7 禮縣井鹽製作工藝 隴南市禮縣
62 Ⅷ—8 竹籃寨泥玩具製作技藝 隴南市成縣
63 Ⅷ—9 寺台造紙術 隴南市康縣
64 Ⅷ—10 紅古黑陶製作技藝 蘭州市紅古區
65 Ⅷ—11 東鄉族釘匠工藝 臨夏州東鄉縣
66 Ⅷ—12 永靖王氏鐵器鑄造技藝 臨夏州永靖縣
67 Ⅷ—13 永靖白塔鄉古建築藝術 臨夏州永靖縣
68 Ⅷ—14 通渭脊獸製作技藝 定西市通渭縣
69 Ⅷ—15 通渭草編技藝 定西市通渭縣
70 Ⅷ—16 鐵芯子製作技藝 蘭州市西固區
蘭州市皋蘭縣
71 Ⅷ—17 秦安麥稈編技藝 天水市秦安縣
72 Ⅷ—18 裕固族皮雕技藝 張掖市肅南縣
九、傳統醫葯(共計1項)
73 Ⅸ—1 華銳藏醫藏葯 武威市天祝縣
十、民俗(共計15項)
74 Ⅹ—1 阿克塞哈薩克族氈房 酒泉市阿克塞縣
75 Ⅹ—2 天祝土族婚俗 武威市天祝縣
76 Ⅹ—3 七月官神 蘭州市榆中縣
77 Ⅹ—4 蘭州清湯牛肉麵 蘭州市城關區
78 Ⅹ—5 正月十九迎婆婆 甘南州舟曲縣
79 Ⅹ—6 藏族服飾 甘南州
武威市天祝縣
80 Ⅹ—7 甘南藏族婚禮 甘南州夏河縣
81 Ⅹ—8 秦安女媧祭祀儀式 天水市秦安縣
82 Ⅹ—9 青苗會 定西市岷縣
83 Ⅹ—10 蘭州「天把式」 蘭州市皋蘭縣
84 Ⅹ—11 窯街「福」字燈會 蘭州市紅古區
85 Ⅹ—12 九宮八卦燈會 定西市岷縣
86 Ⅹ—13 金塔黃河燈會 武威市涼州區
87 Ⅹ—14 裕固族剪馬鬃 張掖市肅南縣
88 Ⅹ—15 裕固族祭鄂博 張掖市肅南縣
5、七月初七的節日及風俗有哪些?
乞巧,觀星,看戲。
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歷史上蘭州人在這一天有乞巧,觀星,看戲的民俗活動,清代翰林,蘭州人秦維岳在道光皋蘭縣續志載,七月七日,兒女設瓜果於庭前,祀星,穿針乞巧,這是寫清代蘭州姑娘們七月七日夜晚乞巧的習俗。
她們在院中擺上小桌,供上時鮮瓜果,擺上針線剪刀,向織女星焚香禱告禮拜,引線穿針,乞求織女賜予智慧,讓自己心靈手巧,1915年蘭州甲辰科進士王烜賦詩詠七夕,綵樓針黹暗疑猜,破得工夫送巧來,聞說相思無限苦,情思斬斷即仙才,瓜果庭前眾女兒,巧娘祭罷愛游嬉,閑歌一曲長生殿,好為今宵譜竹枝。
這證明晚清民國初年蘭州還有女孩乞巧的習俗。
蘭州人還有在七月七夜晚觀銀河的習俗,大人們為小孩指指點點,在廣袤的星空尋覓牛郎星與織女星。夜空中淡淡的銀河如帶,東岸的是牛郎星,發出橙黃色光芒,屬天鷹座,有三顆星,即河鼓一,河鼓二,河鼓三。
河鼓二就是牛郎星,河鼓一和河鼓三即為牛郎挑的一雙兒女,而牛郎星東南的六顆牛宿星被視為牛郎牽的牛,彼岸的織女星發青光,屬天琴座,也是三顆,為織女一,織女二,織女三,呈三角形分布,被認為是織女的工具梭子。
織女星東南方的四角形的漸台一,二,三,四,被視為織女的織布機,這無形中為富有好奇心的兒童傳授了天文知識。
節日里文娛表演是少不了的,從前在七月初七前後數日,蘭州各秦腔班子都要上演天河配,老百姓則稱為牛郎與織女,場場人滿,現在由於社會發展,為傳統的節日輸入了現代元素,得到了一些年輕人的喜愛。
牛郎織女的故事
傳說,牛郎父母早逝,經常受哥嫂虐待,每天在外放牛,牛郎長大,老牛牛金星下凡所變讓他去偷沐浴的織女的衣裙,以此為緣由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育一雙兒女,王母娘娘發現後,捉回織女,牛郎牽著老牛,挑著孩子追上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急忙拔出金簪一劃,一條驚濤駭浪的銀河出現了,將牛郎,織女分割兩岸,後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發了善心,恩准每年七月初七,讓喜鵲搭橋,兩人相會。
由此蘭州有一個傳說,七月初七那天喜鵲沒了蹤影,也聽不到喳喳喳的叫聲,人們說喜鵲都上天搭鵲橋去了,此外在七夕節時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有些年輕人躲在葡萄架或豆棚,瓜架之下,據說能偷聽到牛郎,織女說悄悄話。
6、甘肅白銀靖遠的民俗及變遷
靖遠是黃河岸邊一個古老的縣城,縣城的中央聳立著一座古老的城樓,這座古城樓的名字叫做鍾鼓樓。在全國好多地方,都有被稱作鍾鼓樓的古老建築,僅僅望文生義可知,這里便是古代安置鍾和鼓的地方,而鍾和鼓則是古代用來報時的工具。但是,靖遠縣城的這座鍾鼓樓,它的得名或許更多地包含一些鮮為人知的東西,給人非常厚重的歷史滄桑感。因為這座樓,以前的名字叫做譙樓,這個譙樓過去似乎是用來瞭望的所在,或者是用作鼓樓的別稱。據說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場「文化大革命」運動中,縣城東西兩座古老的鼓樓被毀於一旦,原來放在其中的鍾和鼓之類的報時工具被迫轉放在譙樓之上,於是譙樓便更名鍾鼓樓,時間長了,人們忘記了譙樓這個歷史的稱謂,而且後來的人本來就不知道譙樓是哪個樓了。被毀的東西兩座鼓樓,位於舊城東門的叫做東鼓樓,位於舊城西門的叫做西鼓樓,古代有晨鍾暮鼓的說法,所以東邊的鼓樓放著報時的鍾,應該叫做鍾樓才對,而西邊的鼓樓,則是名副其實的。可惜,今天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很少有人知道這些過往的事情了。
這座鍾鼓樓始建的年代是明朝正統二年,即公元一四三七年,距今正好五百七十年。當時為了防禦北元蒙古人的南下入侵,明英宗朱祁鎮同意了大臣的奏報,令置靖虜衛,時任漢中守備的安徽廬州府人房貴,率領一對人馬,奉旨來到西北邊陲黃河上游的這塊風水寶地,在廢棄的古會州舊址上建起一座新的城池,這便是靖遠方誌所載房貴「相地築城」的來歷。明代新築的這座城市,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虜衛城。數百年來,她經歷了無數的劫難,堅強的城市終於保存了下來,猶如居住在這里的人們一樣,一代又一代頑強地生存著。就是這座城樓,也在戰爭和地震中被毀多次,後來又經過多次重建修繕,但是原貌被完好地繼承了下了,堅如磐石一般,高高地聳立在縣城中心位置,成為靖遠悠久歷史的象徵。
過去的所有繁華,以及經歷過的災難,都成了歷史。但是,這鍾鼓樓依然雄風當年,見證著人間的滄桑變遷。夏天的早晨,迎著燦爛的朝陽,無數的燕子飛翔在鍾鼓樓周圍,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蔚藍的天空下,琉璃瓦映射出斑斕的色彩,飛燕環繞,呢喃不絕,佇立在鍾鼓樓前,誰能不感到心曠神怡呢?
居住習慣
歷史上的靖遠,是一個通過移民而得到開發的地方,人們的生活習俗經歷了不斷演變的過程。移居這里的人們為適應新的生存環境,選擇居住地點以出路方便、避風禦寒、接近水源等為主要考慮因素,慢慢形成了不同類別的人口集聚居住點,從境內許多小地方的命名即可略見一斑。人們歷來多選擇以城、堡、灣、灘、水、井、泉、梁、峴、塬、溝、墩、鋪、川、坪、寺為聚集點,如古城、裴家堡、東灣、糜灘、營盤水、劉家井、紅柳泉、砂梁、曹峴、三場塬、煙洞溝、十里墩、二十里鋪、吳家川、五大坪、劉家寺等等。在這些聚集點中,有的以同族為核心,有的為歷代軍屯點,有的以地形地貌等命名。此外,由於這里曾為邊陲地帶,人們集中一處而居,和防禦外敵入侵也有直接關系。住所的形式有堡子、樓房、土房、高房子、土窖、箍窯、棚道、卧鋪子等。
住戶聚集點廣布黃河兩岸,河谷灘地,土壤肥沃,人口眾多,村落密集。有大面積可耕地的川塬一帶,人們選擇在有泉水的地方居住,海拔較高的二陰山區,因雨水多,氣候寒冷,一般都居於避風向陽的地方。
堡子是用土夯築而成的小型城池,高牆厚壁,多為軍事守望據點,或作為軍政合一的建制單位。亂世年間,一些特別富有的家庭,為了安全,偶有一戶修築一座堡子者,也有多戶人家集資共築一座者,遇有變亂,臨時移居其中避難,目前散見於境內各處的堡子遺址,即為此類建築。
民用住房,在1949年以前,農村居民普遍生活貧困,山區居住多以土窯為主。城區以及沿河兩岸川塬地帶因不具備挖窯居住的條件,多住簡易平房或土箍窯,極少數富裕人家建造有寬敞的院落式住房。
土窯,即二陰高寒地帶或乾旱山區的老百姓,依據自然地形條件,選擇高大的黃土山體,削成平齊的斷面,並在其中挖窯洞居住。窯洞一般深達4~6米,正面開設門窗。民國九年發生大地震,境內住窯洞者居多,人口傷亡將其慘重,現今一般不再建造。
箍窯,即為用土坯箍成的下為方形上呈半圓形狀的窯洞,又稱為箍窯洞。箍窯大多橫著修築,門開在正中,長為6~9米,深至2~3米。在過去貧困的年代裡,箍窯不失為為貧寒人家的好住處,現今也不再建造。
石窯,或稱窨子,多分布在東灣至北灣一帶的黃河沿岸,於兩岸陡立的峭壁上鑿石為洞,口小內大,有的還雕有各種花紋,其中設有石磨、石碾、水缸、炊灶等生活用具。這與境內偏遠山溝土山中存留的窨子一樣,曾經成為人們躲避戰亂災難的的藏身逃命之所,今殘跡猶存。
簡易土房,是一種土建的簡陋住房,數間小房子連成一排,牆壁屋頂皆用草泥土坯,結構門窗均極其簡單,空間稍大,安全性差,多為人口較多,生活貧困的家庭所建,現今生活較為困難的農村以及灌區移民初期移居時仍在建造。
棚道,是以土基作牆,架設簡單梁椽,以草泥摸頂,多用於圈養牲畜及米面加工用的小作坊。
卧鋪子,以木料作支架,可以移動,多用於農戶看守田園的臨時居所。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群眾生活逐漸富裕,農戶住宅狀況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農家新居多為傳統的院落式建築,修建北房七間,中間三間為主房,俗稱上房,為年長者居住或作為客廳,兩邊各兩間稍低,俗稱耳房,東面修建廚房三間,房屋有土木結構與磚木結構之分,四周院牆相連,圍成一座院落。這種院落結構的住宅,在靖遠城鎮及農村極為普遍,約佔全縣民居的一半以上。
近年來,典型的院落式房屋建築日臻完善,以往主次分明的外觀結構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以高檔次的房屋建築設計。普遍追求寬敞大方,住房美觀適用成為新的時尚,諸如四面柱式出檐上房、虎抱頭上房、大門窗飛檐上房、磚混結構的平板一層樓房等越來越多,少數人家開始建造封閉式極為講究的住房。農村富裕人家,建造鋼筋水泥新式二層樓房者也日益增多,城鎮居民有三分之二住進了樓房,樓房的建築面積越來越大,一般為50~120平方米。隨著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眾的居住條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飲食習慣
民以食為天。在靖遠農村,人們保持著一日三餐的習慣,清晨起來先勞動兩個多小時,於九點鍾左右吃早飯,一般以黃米或白米糝飯炒菜為主,在一日中最為重要。午飯在下午一點鍾就餐,冷季吃蒸饃,暖季吃涼粉、涼面。太陽落山時吃晚飯,多為煮麵食。城鎮居民一日三餐,早晨吃早點,一般簡單量少,中午米飯、炒菜,晚上也多以煮麵食為主。
食品主食類以大米、黃米、小麥麵粉為主,間以少量雜糧。蒸食類有蒸饃、花捲、月烙餅、馬蹄子、包子、發糕等,烙餅以鍋盔為主,加以油饃、攤餅。煮食最多最普遍,各類麵食、水餃等都以煮食為主,油炸類以油餅、油條、麻花為主。
副食原料主要為各類蔬菜以及肉蛋等,分為熱炒與涼拌兩種。貧困山區農民,仍以素菜為主,平時很少吃肉。城鎮居民,則以大米飯、炒菜為主。冬令時節,大白菜缸腌酸菜仍普遍食用,將辣子、西紅柿、韭菜等混合在一起腌制的鹹菜,也是本地人喜愛的菜食之一。春節前後,多做酸菜炒肉片、糝飯,味道純真,十分可口,是當地老百姓最喜愛的食譜。
每逢婚喪嫁娶等大事,俗稱「過事情」,皆邀請親朋好友參加,擺設宴席,款待來賓。婚嫁食譜,在過去盛行八個碗、十全、十三花等名目,如今更為豐盛,一般都做以魚肉、雞肉、牛肉、肘子肉等肉食為主的十三碟炒菜。高檔豪華的宴席還有海參、魷魚等名菜,配以涼拌菜類和好酒。喪葬菜餚則較為儉約,一般均為含有紅燒肉、炸丸子、千刀酥、炒菜之類的大雜燴,每人一碗。
野生菜類如苦苣、野韭菜、野蔥、灰條、苜宿,以及地軟軟、頭發菜、蘑菇等野生菌類,農村居民根據季節採食較多。近些年由於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日光溫室反季節蔬菜上市,各類蔬菜常年供應市場,四季嘗鮮,食用野生菜只是品嘗而已,不再大量採集。
服飾習慣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由於存在貧富差距,民眾著裝差異很大。生活條件極貧困者,衣服夏以蔽體,冬以禦寒,油污補丁,無式無樣。普通百姓,春秋以大腰褲短褂為主,夏穿汗衫、短褲,多以自製粗布為主,冬著大襟棉衣,俗稱 「裹肚子」,天氣寒冷時穿羊皮襖。夏戴瓜皮小帽或頭裹毛巾,冬戴氈帽、棉帽。富戶人家以上等布料綢緞為主,春秋穿長袍短褂內襯外套,冬著二毛裘衣。夏天頭頂灰絨禮帽,冬天戴平頂黑絨帽。一些大中專學生職員身著中山裝,男子穿自製圓口平底布鞋,年輕婦女穿綉花鞋。已婚婦女用青布扎褲腳,頭發盤成圓盤狀,發髻固定於腦後,俗稱「盤頭」,有錢人家插各種金銀頭飾於發髻上,未婚女子則將頭發紮成一束長辮子。
自五十年代開始,服裝發生巨大變化。盛行男人身穿中山裝,青年男子留分頭,上衣口袋掛水筆以顯示為讀書者或有文化之人。青年婦女著裝,有「膠皮鞋、洋襪子、剪發頭搭肩子」的時興民謠。六十年代後,男女服裝皆向輕便短衣轉化,有中山裝、軍便服、列寧服、工人服、學生服、青年服等名號。布鞋式樣有方口、八眼、牛眼窩等式樣,還有機制運動鞋、解放鞋、皮鞋等。帽子有解放軍帽、鴨舌帽、棉絨帽等,農村婦女長時間講究包頭巾。
到了八十年代以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很快提高,人們的穿著習慣不斷發展演變,講究舒適大方,瀟灑氣派,追求艷麗美觀,雍容華貴。夏季服裝有長短袖襯衫、筒褲、健美褲、短裙、超短裙,以及西裝、T恤衫、牛仔服等,冬天有棉絨呢大衣、風雪大衣、航空服、宇宙服,以及各類毛衣、皮夾克罩衫等,鞋有中高跟皮鞋,各類涼鞋、布鞋、棉鞋、運動鞋、旅遊鞋等,服裝名類繁多,色彩紛呈,難以盡述。
喪葬禮俗
生死是人生的大事。自古至今,喪葬的禮規習俗衍生繁雜,沿襲不衰。有關靖遠民間的喪葬禮俗,其大致情形簡要記述如下。
一是喪之禮俗,分為臨終、守鋪、居喪、戴孝、家祭等幾個程式。
臨終。依據古制,死者男稱正寢,女稱內寢。人死之後,隨即套衫穿壽衣,停放亡靈,俗稱「落草」。搭設靈堂,置辦棺材、紙貨等亡者所用之物。棺材又稱壽材,有大小材、連身轉及金匣,紙貨有童男童女、牲口馬匹、鹿鶴碑、金銀斗、花圈、花籃等。
守鋪。自死者亡故至入殮期間,親屬必須守候死者鋪側,以示服孝。期間,亡者遺體置於堂屋正中,前有帷簾遮掩。停放遺體的房子稱作喪鋪,遺體前安放一張桌子,懸掛白帳,桌上擺放供品、香爐、燭台和長明燈等,在沒有收殮之前,這盞長明燈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讓它熄滅。為防止遺體變腐,傳統保護法為採取敷冰塊等降溫措施,近些年來,地方上採用了全自動電腦控制的豪華水晶棺盛殮,地方喪葬文化更趨文明。
居喪。在此期間,死者親屬須脫冠踏履,身穿素服,婦女則去掉裝飾品。禁止外出會友、參與娛樂等社交活動。
戴孝。死者親屬穿戴不同的孝服,男女有別。死者的長子、長孫身穿扎有麻繩的白色長衫孝衣,頭戴白布做成的孝帽,俗稱披麻戴孝。玄孫除戴孝帽外,還紅綠附身。其他子、媳亦穿戴孝服,侄子以及其他親屬,則只戴孝帽。
接三。死者亡故第三天,親朋前去祭奠,薦以三獻之類祭品。
家祭。死者家屬擇日舉行家祭,出紙放告,向親友送訃告,報告亡者的喪期、葬期有關事項,請姑舅即娘家人(男為舅家,女為娘家),親朋吊喪,女婿外甥送銘旌、獻羊等。家祭之日舉行弔唁儀式,請姑舅當眾向死者子女訓話,並給孝子披麻帶孝,賜喪棒。有功名的人家還要請禮賓,行祭祀。如今,家祭活動日益革新,除傳統的領羊、游銘旌等,主要為揭碑儀式,請有功名的讀書人書寫碑文,做成紙碑,與死者遺像安放院內供桌之上,敬獻果茶奠酒,上香燒紙焚黃。參加揭碑儀式的禮賓就位,披紅掛花,然後鳴炮奏樂。主持人簡要介紹葬禮情況,接著請禮賓兩人揭碑,然後由碑文的撰寫者或他人宣讀碑文,其餘禮賓垂手恃立兩旁。其後,由孝子跪讀祭文,並致答謝辭。禮畢後,禮賓退位,孝子致哀。晚間舉行家祭與餞靈活動,向死者遺體告別,獻上家饌果酒,關閉靈堂門窗並熄燈,行幽食禮,直至深夜。
靖遠北部地區的喪事活動時間長,儀式較為隆重。開吊至少為兩天,更長的有小三元,最長最復雜的是大三元。小三元開吊時間為整三天破五天,大三元開吊時間為整五天破七天,如此長的時間里,主要是為死者做法事念經,超度亡靈。
二是葬之禮俗,分為擇塋、安葬、修陵園、做旬等程式。
擇塋。即尋找並選擇確定墳塋的位置。死者亡故之後,要請風水先生(俗稱陰陽、高工等),除選擇安葬的時間外,主要的活動在於踏山盤水,卜選吉地安葬死者。
安葬。有三個步驟。出殯,靈柩出門,穿街過巷送往墓地。點主,由陰陽用紅筆在「神主」之上點朱。埋葬,靈柩入墓穴並掩埋。
出殯是安葬過程中的隆重活動,在安葬之日的清晨進行。靖遠老百姓講究對死者高抬深埋,送葬的人要多,棺材被眾人抬著走的路程要長,過去大多由人力一直抬至墓地,現在改用車輛運送。送葬的車輛為數很多,高達數十兩,一路浩浩盪盪,氣勢非凡。到達墳地後按選定的時辰安葬,安葬時鼓樂鞭炮齊鳴,孝子們更是哭得痛不欲生。棺材沉入墓穴後,要由風水先生分內外經。掩埋前,須請娘家人先動三掀土,接著再由他人掩埋。安葬完畢眾人返回,進門前先用清水洗手洗臉,表示洗盡與死者的一切關系,有的地方在水盆里放一把刀,喻意著與死者一刀兩斷。
修陵園。在墓地造墓冢,樹墓碑、墓耳、印頭,設墓桌、豎石獅等。
做旬。死者安葬後,其親屬每七日到墓地祭奠一次,稱為做旬。一般分為七旬,七天為一個旬期,也叫「七期」。頭期,每晚送水火,點墳燈,孝子守墓伴睡。五期,祭奠儀式在次日凌晨時分進行,死者的兒女全部參加。七期,又稱「盡七」,死者的所有親屬來到墳地,為其舉行做旬的最後一個祭奠儀式。
死者安葬後,其親屬要守孝三年時間,以表示對逝去親人的長久懷念之情。守孝期間,禁止死者親屬舉行婚禮、修繕房屋等一切重大活動,也忌諱隨便走親訪友。三年到期後,施行換孝禮節,一切禁俗方才解除。隨著時代的進步,喪俗也在變革之中,古老的禮俗逐漸被時尚的文明方式所取代。
人類社會在不斷地發展進步,民間的風俗習慣也在不斷地變化著。民俗有其悠久歷史淵源,更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靖遠作為歷史上的一個移民居住地,其民俗必然傳承著來自不同地域的古老的風俗特點,了解並深入探究靖遠民俗,或許能從中發現一些彰顯其歷史文化價值的東西。
過年
說到過年,最難忘的還是童年。每每到了年關,總是曲指數著過年的日期,盼望著快點過年,盼望著天天過年。那時候過年的誘惑力之所以如此之大,自有一番樂趣在其中。
臘八一過,村子裡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火起來,擇吉日掃房呀,推磨碾米呀,過了臘月二十三,節日的氣氛就更濃了,殺豬宰羊辦年貨,蒸饃煮肉貼春聯,大人小孩都忙得不亦樂乎。家鄉有個習俗,要在過年之前備好節日里所需的一切,過年不可以再干,特別是初一,辛苦了一年,大年初一,應該好好休息一下,也取吉祥之意。即此,臨近過年這幾天,都炊煙裊裊,家家戶戶都忙忙碌碌的。按家鄉的風俗,過年乃至正月里都要吃蒸饃,說是象徵著來年的日子蒸蒸日上。到了年三十下午,一切都准備就緒,剩下的就是吃年飯拜年了。家鄉一般在除夕夜及初一初二吃臊子面,初三早晨吃餃子。初一這天,還有個講究,不準掃地掃屋子,老人們講,那叫掃財,說是如果掃了屋子,就是掃走了財富。可見,鄉親們期盼早日過上富裕的日子。
那時候,總感覺天黑得特別慢,好不容易,天幕總算拉了下來,於是就急不可待地穿上新衣服,和弟弟妹妹們一起尾隨父親去拜年。家鄉拜年還有許多的規矩。一般除夕夜,初一初二初三在本家族拜,初四起,才能提著禮品去拜親戚。我們家爺爺奶奶輩份最高,自然要從他們拜起。在這之前,也不能忘了先逝的祖宗,一家人按大小順序排開,爺爺領拜,他為先祖上完香,說一聲:「給先人拜年。」緊接著大家一起下跪磕頭,接下來就該給爺爺奶奶拜年了,爺爺奶奶坐在炕上,由父親領拜,父輩們拜完坐在炕頭,就該我們這一輩了,先給爺爺奶奶磕頭,再給父輩們拜年。不過不同的是小孩子們給長輩拜年是有報酬的,只要雙膝一落地,受禮的長輩就得趕忙掏壓歲錢,多則一元兩元,少則一毛兩毛不等。那時候,我總將屬於自己的這一筆不多的財富用來買些喜歡的書籍,而弟弟們則不同,他們會拿出多半的年錢去買煙花爆竹,盡情地放,玩得開心玩得過癮是他們最大的樂趣!
看大戲耍社火要算農村過年最大最常見的娛樂活動了,一般在初三四就會有省或縣劇團來村裡演戲,也有村民們自演的。出演的戲演員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戲服,臉上塗抹著花花綠綠的油彩,盡情地吼著村民們最喜歡的秦腔。雖說那時候我和弟弟們並不懂戲劇,但還是擠在人群里看戲,幾個小時下來,戲沒看懂,人倒被擠得夠嗆!嘿!與其說是去看戲,倒不如說是去湊熱鬧!
耍社火是挺有意思的,不過也很有講究。社火隊在正式出演之前,要舉行隆重的出行儀式,請村裡德高望重者選定集聚的吉祥地,帶領社火隊去拜祭神靈,村民們也能夠一起參加,特別是有車的村民,更不會放過這次出行機會,因為能跟著社火隊一起出行,可以得到神靈平安吉祥的保佑,這也是村民們祈盼平安幸福的願望。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扶老攜幼來到集聚地,為神靈上香,燒紙錢,放爆竹……臨回之際,更有迷信的村民還會撿幾塊吉祥地的石頭帶回家,說是撿了塊「寶」,其實這是村民們期盼富裕日子能早些到來。待出行儀式結束之際,舉辦者還要為所有參加出行儀式的村民們每人佩帶一根用紅布或紅毛線做成的吉祥物,保佑所有的村民,雖說迷信的盛行與色彩濃了些,但這也是村民們祈盼新一年能平平安安,幸福健康,順利如意的心願哪!
出行儀式結束後,社火隊就可以正式上演了。村裡的社火隊一般說有獅子舞,跑旱船,舞龍燈,踩高蹺之類的。這些活動都有很高的技巧性,所以基本上都是由大人來操縱表演的。獅子舞由兩個人來跳,一人在前撐頭,一人在後耍尾,舞時搖頭擺尾,起跳,打滾,坐、立、卧……無不體現出耍獅人的靈活瀟灑。跑旱船、舞龍燈都有領舞之人,他們拿著舞棍在前指引著耍舞的姿式與方向,並不時地散放煙火,使其更加活靈活現。高蹺適時穿梭其中,合著鼓樂一起助興。整場演出都在震耳欲聾的鼓樂聲中,顯得熱鬧非凡,妙趣橫生,惹得觀望的村民們贊不絕口,我們這幫小孩子圍站一旁,樂得又蹦又跳,也一個勁兒拍手叫好。
雖說現在的生活條件比過去優越了許多,然而過年的誘惑力似乎已遠不如從前了,期盼過年之心也淡了再淡,甚至有些害怕過年,害怕年前的忙碌,害怕年中的熱鬧,更害怕年後一成不變的日子……想起兒時過年的樂趣:那少之又少的壓歲錢,那盼了一年的新衣服,那絲毫不懂煩憂的瘋玩兒……都是一種甜蜜。而那甜蜜的回憶,也往往能讓人更加留戀童年,留戀兒時的過年,更懷念兒時的歡樂與純真。
鬧社火
每逢春節,從舊年臘月開始,到新年的元宵節期間,靖遠城鄉都要排練和表演由當地民眾自發參與的系列文化娛樂活動,為歡快的節日增添更多的喜慶氣氛,這些慶祝活動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民間俗稱社火,亦稱其鬧社火或耍社火。
靖遠老百姓的鬧社火活動,多以表達鄉情民意的傳統類型為主,歡快詼諧,別具一格,主要有告廟、舞獅、龍燈、綵船、高蹺、鐵芯子、天平鼓、跑驢、大頭和尚等。這些活動,由來已久,歷代延續,成為習俗。
告廟 俗稱出窩。社火排練完畢公開演出的前一天,要舉行告廟儀式。因為農村排練社火,一般都是以神的名義來組織,故出演前必須前往廟堂,焚香禱告,率先為神靈表演,即為告廟。告廟時,選挑精悍青壯年十數人,妝扮成為戲劇人物,騎上高頭大馬,浩浩盪盪,敲鑼打鼓,走街串巷,一路緩行,觀眾則扶老攜幼,夾道欣賞,熱鬧異常。
舞獅 俗稱跳獅子。即用紙筋殼製作獅頭,彩畫成型,再將大麻染成綠色作為獅毛,縫綴於數尺長的布面上形成獅身。舞獅由兩人表演,身著彩色服裝,與獅毛顏色一致,前者舞頭為首,後者隨身作尾,上下翻跳,動作協調,形成一體。用來表演獅舞的桌子長一米四,高一米二,表演時桌下需蹲二人,以免獅桌搖晃。獅子一般為兩只,綠色頭為公獅,藍色頭為母獅,也有跳獨獅的,跳獅時除鑼鼓助威外,並燃放焰火。舞獅初登場,先放三把助威,接著在跳「四角」、「翻身」、「打能能(站立)」、「下獅娃」等環節,還要輔之以焰火,技藝精湛,情節誘人,實為當地一絕。
龍燈 以白布彩畫墨綠色為龍身,用鐵絲紮成龍頭,糊以亮紗,全身制裝九至十三節,每節安一手把,又一人掌握,龍頭、龍身各節均裝燈泡,龍尾裝一條竹掃帚,由龍頭率領集體舞動,快慢一致,渾然一體。
綵船 或稱耍旱船。有單船、雙船、群船(6~12隻)之分,船身扎滿花朵、明鏡、燈籠,船體下方裙幔拖地,每隻綵船由一人掌握,作假腳置於船面,似人坐在船艙,表演者將船身帶動作船游水上之飄逸狀態。群船表演多作戲劇裝扮,如「游西湖」、「回荊州」等,船前由一武功較好者扮演船工導航,開場前先耍一套拳腳,接著再由群體進行表演。
高蹺 用優質木椽刨成木腿,高約兩米左右。在木腿上端約二尺處,安裝有木腳台。踩高蹺者多扮演成戲劇人物,將兩腿綁縛於高蹺台上,行走起來,步伐較大。踩高蹺者隊伍中間,夾雜有大頭娃娃、瘋婆婆、倒騎驢者等丑角,挑逗看客捧腹大笑,以取樂觀眾,在鑼鼓鞭炮聲中,同步緩行,煞是熱鬧。
鐵芯子 用鋼筋做成支柱,固定於木桌上,以十歲左右男女小孩,身穿戲裝,將其固定在彎曲的鋼筋上,不露扎綁痕跡,一台有二至三人,演員巧立於寶劍、馬鞭、花朵之上,臨空搖曳,前後擺動,但不出聲唱說,僅以扮裝奇巧稱著。
天平鼓 有跳鼓、抬鼓兩類。跳鼓,據說在民國中期從蘭州、皋蘭一帶傳入當地,開始由西灘村農民排練表演,延續至今。每個跳鼓隊由九至十三人組成,各自扮成武夫,左手提桶鼓,右手執鼓棰,上下翻騰擊鼓,其套路有九點、七點之分,由大鑼指揮,鼓鈸齊鳴,陣容龐大,聲震四野。抬鼓,先興起於平堡,據說為「四十八門軍戶」自陝西帶入。在當地農村,都有自臘月初八至元宵佳節打太平鼓的習慣。這種鼓,鼓身為圓柱狀木桶體,高約二至三尺,直徑約一尺五至二尺,上下頂端鞔上牛皮,鼓身漆成紅色,裝鐵拴,以粗壯鼓棰敲打,並配有鑼鈸打擊樂器。鼓聲熱烈歡快,鼓點節奏為一節,循環往復,聲震天地,傳至數里。夜晚,各村莊鼓聲,此起彼伏,熱鬧異常。社火走村串戶以及地攤子表演,鼓由二人用杠抬著,沿途伴隨敲打,歡慶太平盛世,企盼人壽年豐。
跑驢 用鐵絲綁就骨架,然後糊以紗布,彩畫成毛驢形狀,模樣逼真,騎驢人扮作少婦回娘家的情節,有丈夫護送,另一人作騎驢趕路姿態相遇,演出各種姿態,博得觀眾嘻笑。
大頭和尚 用紙筋括成較大的人頭面具,表演者戴在頭上。男角為一胖大和尚,身穿黃道袍,項戴念珠,手執佛塵,演出開始,作起床、揉眼、凈手、擊鼓、鳴鍾、點香、磕頭、跪拜等動作,然後盤膝靜坐念佛。女角頭戴少女面具,身穿肥大綵衣,手持彩帕,往返於和尚之側,以手帕擊和尚頭部肩部,不讓其靜坐念佛,意欲談情說愛,動作滑稽,逗引取笑,使觀眾忍俊不禁。
7、語文題目
甘肅
甘肅古屬雍州,省會蘭州。地處黃河上游,位於我國的地理中心,介於北緯32°3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它東接陝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內蒙古、寧夏,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並與蒙古國接壤,它像一塊瑰麗的寶玉,鑲嵌在中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上,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縱橫45.3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72%。人口2345萬(1949年968萬人),有漢族、回族、藏族、東鄉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薩克族、土族、撒拉族、滿族等民族。
甘肅一名始於11世紀,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監軍司,甘肅為其一,元代設甘肅省,筒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筒稱為隴。
【歷史沿革概述】
先秦時期,全國分為九州,甘肅省境大部屬雍、梁二州,舊稱「雍梁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全國為36郡,省境東南地區為北地郡和隴西郡。漢代先在省境置涼州,至元封五年(前106)省境先後改置武都、隴西、金城、天水、安定、北地、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10郡。唐代改郡為道,省境分屬關內道、隴右道和山南道,共轄22州。元代始設甘肅行中書省,轄黃河以西七路二州,黃河以東地區為陝西興遠路。明代廢省設司,省境屬陝西布政司、陝西都司、陝西行都指揮使司。清代設陝西右布政司,後改甘肅布政司,行政中心從鞏昌(今隴西縣)遷至蘭州市,轄今甘肅、新疆、青海、寧夏省區范圍。光緒十年(1884)分出新疆。1912年省境又劃分為寧夏(原朔方)、西寧(原海東)、蘭山、涇原(原隴東)、渭川(原隴南)、甘涼(原河西)、安肅(原邊關)七道。1927年廢道,1929年分出青海和寧夏兩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省境隴東地區屬陝甘寧邊區的隴東和關中兩分區。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肅行政公署。1950年1月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甘肅省名相沿至今。
甘肅建省約有700多年的歷史;縣的建制早於省的,從春秋時開始萌芽算起,迄今己達2200餘年。北宋初期西夏統治河西時設有甘肅軍司(駐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這是最早出現的甘肅之名。但作為地方行政區劃名稱,元代才正式設置甘肅省。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張掖市)、肅州(今酒泉市)的第一個字合成。簡稱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隴山之西,故亦稱隴西、隴右,或簡稱隴。
甘肅位於黃河中、上游。遠古時期這里的氣候比現在溫暖、濕潤,是個稀疏的草原環境。低凹地豐富的水源,高山茂密的灌木叢,台地上疏鬆的黃土,灌木、草地上生活的多種動物,為原始人類生存提供了天然適宜的環境。因此,這里是我國歷史上經濟開發,特別是農業墾殖和古代文化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是形成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根據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證明,遠在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我們的先民就在這塊地方生息、繁衍,利用簡陋的石器頑強地同大自然作斗爭。建國以來,先後在鎮原縣姜家灣、寺溝口、黑土梁,慶陽巨家塬,環縣樓房子和劉家岔處,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石器、骨器、動物化石和早期人類用火的遺跡。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跡,己發現的有1000處,其中著名的有受仰韶文化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中下游為中心,處於母系氏族公社階段的齊家文化;還有晚於齊家文化,發現己有銅器,已經進入原始社會末期或奴隸社會早期的辛店、寺窪和卡窯文化。古代傳說中的四千年前的炎帝(號神農氏)、黃帝(號有熊氏,又號軒轅氏)也起於西北。近幾年來,我省考古工作者在省境東部秦安縣大地灣發現並挖掘了一處距今7800至4500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出土文物8000餘件,其中發現的7000年前的地畫、5000年前的混凝土和一座建築面積達450平方米的原始社會會堂式宏偉建築,系國內首次發現。這處遺址堪與西安半坡村遺址相媲美。這里發現的罕見的三足缽、三足罐珍品,比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要早1000多年。大地灣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史前史特別是研究古代建築、文字起源和人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甘肅省行政區劃】
甘肅省設蘭州市、嘉峪關市、金昌市、白銀市、天水市、武威市、張掖市、酒泉市、平涼市、慶陽市、定西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蘭州市:五區三縣
城關區、七里河區、西固區、安寧區、紅古區、榆中縣、皋蘭縣、永登縣。
嘉峪關市
金昌市:一區一縣
金川區、永昌縣。
白銀市:二區三縣
白銀區、平川區、會寧縣、靖遠縣、景泰縣。
天水市:二區五縣
秦城區、麥積區、清水縣、秦安縣、甘谷縣、武山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武威市:一區三縣
涼州區、古浪縣、民勤縣、天祝藏族自治縣。
張掖市:一區五縣
甘州區、山丹縣、民樂縣、臨澤縣、高台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酒泉市:一區二市四縣
肅州區、玉門市、敦煌市、金塔縣、安西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平涼市:一區六縣
崆峒區、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華亭縣、庄浪縣、靜寧縣。
慶陽市:一區七縣
西峰區、正寧縣、華池縣、合水縣、寧縣、慶城縣、鎮原縣、環縣。
定西市:一區六縣
安定區、通渭縣、隴西縣、漳縣、渭源縣、岷縣、臨洮縣。
隴南市:一區八縣
武都區、成縣、兩當縣、徽縣、西和縣、禮縣、康縣、文縣、宕昌縣。
臨夏回族自治州:一市七縣
臨夏市、臨夏縣、康樂縣、廣河縣、永靖縣、和政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市七縣
合作市、舟曲縣、卓尼縣、臨潭縣、迭部縣、夏河縣、碌曲縣、瑪曲縣。
【地理地貌】
甘肅省位於祖國西部,地處黃河上游,地域遼闊。介於北緯32°1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東接陝西,南鄰四川,西連青海、新疆,北靠內蒙古、寧夏並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狹長,東西長1655公里,南北寬530公里,大致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六大區域:
隴南山地:這里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到處清流不息。這一區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山區,為秦嶺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東低,綠山對峙,溪流急盪,峰銳坡陡,恰似江南風光,又呈五嶺逶迤。南疆的「纖秀」,北國的「粗獷」,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隴中黃土高原:位於甘肅省中部和東部,東起甘陝省界,西至烏鞘嶺畔。這里曾經孕育了華夏民族的祖先,這里有蒼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豐富的石油、煤炭,也有聞名遐邇的名山大川。黃河從這里穿流而過,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水庫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這塊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把無窮無盡的動力和光明,奉送給這塊土地,煥發著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隅,地勢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區。這里草灘寬廣,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於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是塊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傾斜的狹長地帶。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長約1000餘公里,寬由幾公里到百餘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勢平坦,機耕條件好,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戈壁綠洲,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是甘肅主要的商品糧基地。
8、甘肅習俗
甘肅歲時習俗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武威習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臘八粥。臘八日夜晚,也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除夕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歷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春節
俗稱過年。正月初一凌晨,合家老幼均著新裝,齊集堂屋前,設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靈,祭奠祖先,行「迎神納福」之禮。接著小輩給長輩拜年。之後,全家吃團圓飯(水餃),新的一年開始。
武威鄉間習俗,大年初一不去別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攜帶酒看、香火、饃饃等祭品,趕著牲畜,按「皇歷」特定時辰和方向,到村外幾十米處,擺上祭品,燃著香火,並燒一堆柴禾,牽著牲畜,繞火堆轉一圈。並由長者念誦祝詞(祈禱神靈保佑人畜興旺之類祝語),名曰「出行」。回家時,再將慎饃饃揣在懷中,此意是「空懷出門.滿懷進門」,取其吉利之意。現在這一習俗在少數地方還保留著。
正月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相互走訪拜年。武威習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燒黃錢,送神,表示年已過完。
上元節
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亦稱元宵節(又稱燈會)。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節日之前,企事業職工,紛紛結扎彩門,懸掛花燈。有花卉燈、動物燈、八仙過海燈、西遊記故事燈,爭奇斗艷,氣象萬千。有愛好者在燈內裝置微型電動機,勝似走馬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騰雲駕霧的金龍燈,足有lo多米長。是夜,城內和城郊居民,蜂擁而至,萬頭攢動,人流如潮。武威習俗,觀燈時必從龍燈下鑽過,祈求合家平安,萬字如意。又說龍是吉祥物,鑽了龍燈,就會人丁興旺。
農村燈會別有情趣,彩燈古樸典雅,鄉土氣息濃郁。有用玉米芯製做的火炬燈,也有用山葯蛋、蘿卜頭製做的彩燈。牆頭上、馬棚下,處處有燈,燈光通明。據史籍記載:武威燈會之盛況,自唐已有,並聞名於長安。故有唐玄宗與道士葉法善夜遊涼州燈會流連忘返的傳說。 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
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舊志載:是日城鄉居民以牲醴祀土祈豐年,各家炒豆類和麻籽食之,意示殺蚤滅蟲。如今祀土祈年活動已不存在,鄉間仍有炒麥豆之俗。
清明節
清明是農歷時令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日掃墓祭祖,謂之「春祭」。武威城鄉習俗,凡有墳瑩者,須於清明前一、二天到墳上供祭品、燒紙錢、添土;無墳莖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間,到郊外或於自家門前、街道巷口燒紙錢。禁忌在清明節當日上墳、燒紙。傳說當日燒的紙錢就成鐵錢,死者不能用。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日清晨,家家戶戶門頭插柳枝,有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線或絲線繩,身佩香囊荷包,並在口、鼻、耳邊塗抹雄黃酒,相傳這樣可以避五毒(即蛇、蠍、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來」的說法,男女青少年身著時興的夏裝,盡情遊玩。青年婦女講究綉香草荷包,綴上流蘇,贈送親友。舊時,未出嫁的姑娘將荷包帶在衣襟或系在發辮上,誘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會自慚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餅子卷糕,親友間相互饋送。下午,城鄉居民成群結伴,游覽寺廟,舊時游海子,現在海水乾涸,廟宇也毀於地震,改游文廟、古鍾樓、雷台、海藏公園、西郊公園等。小孩到野外攀樹折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乞巧節
農歷七月七日為「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舊時在這天晚上,姑娘和年輕媳婦們坐在月下穿針,看誰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據說這樣可以把手笨的人練得靈巧。此俗現已不存。唯城內劇團,每年照例上演神話劇《天河配》。四鄉居民蜂擁而至,場場爆滿,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武威習俗,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舊社會在這天,城內有人把城隍廟寢宮的木架城隍爺抬到暑三日,這叫「城蝗出行」。人們在行宮過廟會,搭台演戲。當時行宮設在現東角,地名叫賀家園子。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日城鄉居民家家蒸月餅,以示全家團圓。武威人的月餅是發面蒸的,如倒覆的臉盆大,種類繁多,有分層月餅、擰絲月餅、對瓣月餅、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來」的俗語,意思是八月已經秋收,食物豐盛。親友之間,互贈月餅,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潔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內,擺設香案,供上月餅及瓜果等祭品,點蠟燃香,全家圍坐賞月。少許,由主婦切開月餅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餅,談笑風生,頗有情趣。相傳祭月神供的西瓜,須剜成鋸齒形的兩個瓣,如家中有孕婦,可數瓜牙數預測男女,奇數生男,偶數生女。
冬至節
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是「交九」的開始,從這天起,白天漸長,夜間漸短各家要吃冬至飯。有的人家吃肉湯面條;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條做飯;也有人家吃「杏皮壇韃子」,也叫「擻耳子」;也有吃羊肉香頭飯或臊子面的民間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
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爺上了天」的歌謠。是日晚上約八點左右,戶戶提前備灶書(用黃表紙書寫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麥牙糖和豆糖之類)、灶干糧(烙餅)、灶馬(黃表紙上印有備鞍的馬),並備一碟碎麥草,拌幾粒豆,子均供於灶神牌位之前焚燒,意示送灶爺上天庭。民間傳說灶爺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臘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了臘月二十三,已接近春節,家家戶戶購置年貨,製作食品菜餚,拆洗衣服,打掃房屋,准備過大年。
張掖婚俗
催妝:結婚頭天晚上,男方家相關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裝,以便第二天來迎娶.實際上,這是男方家來辦理諸如財禮等各方面的手續,以免第二天遭閉門羹.辦完手續,雙方開始痛飲,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個海量的人物才不至於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嫁娶:舊社會張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定終身。從看相到訂婚一般要經過納彩、問名、納吉、納征、清期、新迎等六禮程序。婚禮不僅繁雜,而且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訂親後,擇定成婚吉日,男方用親車(或轎子)迎新娘到家。親車到男方家門口時,鰥寡孤獨、孕婦、屬相相剋者一律迴避。親車到門口後由年齡大的婦女端涼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車前向後潑水,用火把燎繞新娘腳後,新郎新娘從鋪著紅氈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廳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參灶。進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門鎖、跳馬鞍,同時道士將五穀雜糧、紅棗核桃、銅錢撒向新郎新娘,並念喜慶之詞:祝新人進門享受大福大貴。 入洞房後,飲交杯茶。以兩個茶杯系以紅繩,新婚夫婦交杯共飲圓圓茶,象徵歡樂好合,百年偕老。然後由婆家的嬸嬸或嫂嫂為新娘開臉,用棉線將新娘臉上的汗毛絞盡。晚上鬧新房,親友即景說些韻腳相同,比興手法的吉利話,如兩根筷子一樣長,小兩口生活賽蜜糖;大大盤子圓又圓,養個兒子中狀元。還進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動。 筵客之前,將女方陪嫁的物品擺在男方院中,讓雙親、鄉親觀賞評論,名曰擺針線。男女雙方各有一名長輩婦女致謙遜言詞致謝。 民國以來,婚俗有所改變。坐轎、跨馬鞍、紅紗遮面、拜天地等舊的形式逐漸廢止。女方索要彩禮,相沿成風。解放後實行婚姻法,廢除包辦買賣婚姻,提倡簡辦婚事。八十年代以後,索要彩禮之風盛行,從三轉一響(手錶。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四大件、四十八條腿(全套傢具),發展到電器化(彩電、電風扇、電冰箱等)。男方大擺酒席二三十桌。對此,有關組織出面組織集體婚禮,陋習有所改變。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風情
裕固族為甘肅省三個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共有1.3萬人,主要居住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是一個有著悲壯歷史的古老民族。在歷史上,裕固族曾有過各種稱呼。元朝稱為"撒里畏吾爾",明朝稱為"撒里維吾爾",清朝稱為"錫喇偉古爾"或"西喇古兒黃番",建國初期稱為"撒里畏吾爾"。1953年經裕固族人民協商、報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用"堯乎爾"音相近的"裕固"為本民族名稱,取漢語富裕鞏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種語言:一種稱西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它和同語族的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有著密切的關系;一種稱東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它和同語族的蒙古語、東鄉語有著密切的關系:還有一種就是漢語,是用來與漢民族兄弟交際的工具。裕固族沒有流傳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鶻文。明末,隨著藏傳佛教的傳播,裕固族開始使用藏文。新中國成立後,漢文在裕固族地區傳播,至今,裕固族群眾普遍使用漢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獨特的民族風俗和民族傳統在中華文明史上魅力無窮。裕固族是一個游牧民族,他們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帳篷里。隨著季節的變化和畜場的轉移,帳篷經常移動。他們的帳篷由六根或九根桿子支撐。有些是用牛、羊毛織成褐子搭蓋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並且上面綴有傳統圖案。一般依照地形,選擇避風向陽的地方搭蓋。帳篷內部正上方為佛龕,進門右邊為女客的座位,左邊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飲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麵調制而成)乳製品為主。一般每日一飯三茶,即每天喝三頓酥油炒麵茶,吃一頓面片或米粥,有時也烙餅吃花捲等。裕固族熱情好客,每當家裡來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內放酥油、炒麵、曲拉、奶皮,然後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後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貴客人時,不僅獻羊背子,還要獻全羊,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頭是裕固族婦女婚前必經的儀式。所謂戴頭是將一副用銀牌、玉石、珊瑚、瑪瑙、海貝等飾物編制的頭面,系在准備出嫁的姑娘的發辮上。戴頭面之後,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頂帳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對唱歌曲。 送親、迎親儀式復雜,婚禮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結婚宴客常要連續數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兩、三天。女方送親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臨走時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別要給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長送一份上等禮品:羊背子、羊胸叉。 新娘和送親的客人騎著馬,一路上邊走邊唱歌。男方在途中鋪一氈毯,備一隻羊的肉(也有簡化為一隻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親,稱為"打尖"。 新娘進入大帳房後,先獻哈達給設於房內正上方的佛龕,新郎新娘磕頭,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儀式完畢後,新娘返回小帳房,揭去頭帕,新娘的父親和戶族中的人向男方的親家和鄰居致意請求對女兒多加關照。隨後將陪嫁的物品擺到大帳房中供客人鑒賞,接著就是盛大的宴請。 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們的喪葬因地區而異,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種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圓蹄的動物,如馬、驢、騾、狗和雞、魚等。 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之日不出賣牲畜。 戶族輩份嚴格,晚輩禁叫長輩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 裕固族的節日主要有春節、祭祀點格爾汗活動和喇嘛教的宗教節日。"點格爾汗"是古薩滿族信仰習俗。"點格爾"在裕固語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點格爾汗"即"天神"。
蘭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當你在中山橋至黃河母親雕塑之間的河濱小道上信步漫遊時,偶爾會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閑漂盪。遠遠望去,就象一葉扁舟。人筏混為一體,隨波逐流;近看則見在緊貼水面的皮袋筏上,坐著五六個客人,隨著波濤的起伏,顛簸而行,有驚無險,極富刺激。這是蘭州令人嘆服的民俗文化的遺產。
蘭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們在屠宰時,剝下大個羊只的皮毛或整張牛皮,用鹽水脫毛後以菜油塗抹四肢和脖項處,使之松軟,再用細繩紮成袋狀,留一小孔吹足氣後封孔,以木板條將數個皮袋串綁起來,皮筏即告做成。因其製做簡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時便於載運而在民間廣為使用。我國以皮筏為渡由來已久。《後漢書》載,護羌校尉在青海貴德領兵士渡黃河時,「縫革囊為船」;(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舊唐書?東女國傳)載,「用皮牛為船以渡」;白居易在(長慶集?蠻於朝)中詩雲:「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鄂州道路遙」;(宋史?王延德傳》載,「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可見,自漢唐以來,上自青海,下自山東,黃河沿岸使用皮筏,經久不衰。蘭州何時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載而難以確定。據(王進寶)載,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據守蘭州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判亂,西寧總兵官王進寶奉命討伐時,曾在張家河灣拆民房,以木料結革囊夜渡黃河,大破新城和皋蘭龍尾山;六月,王輔臣兵也造筏百餘,企圖渡河以逃,王進寶率軍沿河邀擊,迫使王輔臣兵投降。可見,至少在320多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於青海、蘭州至包頭之間的長途水上販運。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隻羊皮袋紮成,長22米,寬7米,前後備置3把槳,每槳由2人操縱,載重可達20-30噸,曉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從蘭州順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達包頭,小皮筏由十多隻羊皮袋紮成,便於短途運輸。牛皮筏一般由90個牛皮袋紮成,可載貨四萬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黃河上漂行,氣勢壯觀,當地有「羊皮筏子賽軍艦」之說。50年代之前,在鐵路尚未開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黃河上游地區,皮筏一直是重要的運輸工具。「吹牛皮,渡黃河」是蘭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將渡河者裝人牛皮袋中,充氣扎口後,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劃水,只十幾分鍾便可將渡客送至黃河對岸,這種擺渡方式恐怕你聞所未聞。不過只要你願意,也可不妨一試。
以皮筏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細,二要膽大。上筏時要輕松自如,絕不可猛勁上跳。坐在筏上要緊抓木桿或繩索,遇浪可不能驚慌亂動,保持平衡自然會有驚無險。筏子往往由諳熟水性、經驗老到的「峽把式」領航掌槳,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散步。50年代前,蘭州金城關、騷泥泉一帶的回民多從事皮筏運業,多達50多戶,400多人,有六十多條大筏,每年能外運羊毛250多萬公斤。
乘坐皮筏將是一種平生難忘的奇特經歷。著名記者范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詳細記載了他在本世紀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蘭州前往內蒙古采訪的樂趣和見聞。今天,皮筏作為擺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蘭州和寧夏沙坡頭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來。有些筏工家族的後代們不願繼承父輩的衣缽,做了其它行當,做水路生意的也都開起了汽墊船或游輪業務,只有老年的筏工們不願拋棄隨他們幾十年的寶貝皮筏,開起了在黃河岸邊擺渡遊客水上娛樂的旅遊業務。不過,他們並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蘭州市金城路163號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個放筏人,經常在河邊迎風逐浪玩筏。在旅遊旺季,只要你運氣好,總會看到皮筏在水上漂盪,或在灘邊晾曬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興致,一番討價還價後,便可乘皮筏在黃河急流中一游,不過,別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總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個影,別有情趣,也不虛了蘭州之行。
蘭州太平鼓
從蘭州市區出發,向北跨過東西橫亘的黃河,沿公路行駛60公里,就到了皋蘭山西南麓的皋蘭西岔鄉鏵尖村,這里就是蘭州太平鼓的「發源地」了。鏵尖人歷來習性好武,太平鼓在蘭州擂得也最出名,數百年來,每逢正月初十開始,到元宵節進入高潮,村裡村外處處聽聞太平鼓的雄壯聲威,尤其是來了客人,鏵尖人總得擺出陣式,得意地耍耍鏵尖人的威風。本村太平鼓隊的領隊得知我們是誠心遠道而來趕赴鄉里尋訪「太平鼓」,十分熱情地為我們張羅,鍾聲一響,不到半個小時,隊員就到齊了。
一隊80多名壯年男子,頭戴英雄巾,身穿皂隸服,腰系紅絲帶,腳登麻窩鞋,個個宛如京劇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隊列中,我還發現竟有一名最小的隊員,只有6歲,硬要一起參加表演,小人兒肩背一個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開始,鼓手在領隊的一聲號令下,擊鑼伴奏,一時間,鼓聲咚咚,黃土騰騰,龍騰虎躍,地動山搖。隊列不斷變幻,一會兒「兩軍對壘」、「金龍咬尾」、「雙重突圍」;一會兒「車輪施戰」、「跳打」、「蹲打」、「翻身打」、「舉打」;一邊擂鼓,一邊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強大的陣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兩軍對峙作戰時的場面;氣勢粗獷,又顯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滿勇猛的陽剛之氣,令觀賞者無不為之振奮鼓舞。 蘭州的太平鼓,無論是鼓的結構還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東北一帶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蘭州的太平鼓是圓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蘭州太平鼓個大,鼓身高約70厘米,直徑約45厘米,雙面蒙皮,鼓幫外表深紅色或黑色。太平鼓還有一奇,背帶較長,可挎在肩上,讓鼓垂於人的膝蓋下,便於擊打又可任意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
蘭州打太平鼓的習俗據考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傳說明朝初年,徐達、馮勝奉命西征元軍殘部,一舉收復了蘭州。但據守在永登的元軍仍負隅頑抗,一時難以攻下。不久逢元宵節,徐達想了個計策,命令部隊製作了一批又長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後扮成社火隊,混入城內,里應外合,一舉攻下了永登城池。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徐達這次戰役的勝利,把這種鼓取名為「太平鼓」。從此,蘭州的太平鼓逐漸演變成各種復雜的形式,成為蘭州社火中最受群眾喜愛的民間歌舞而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