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民間風俗居家

民間風俗居家

發布時間: 2022-10-07 18:52:17

1、農村習俗有哪些?

1、祈壽祝福習俗。
起乳名、掛長壽鎖。一些農村地區的嬰兒還有乳名,大多意思就是說代表著長壽,比如「銀鎖」等等。
每當孩子出生滿月的時候,外婆家就會贈送給孩子銀質的長壽鎖,項圈、手鐲、腳鐲,並且給孩子佩戴上。長壽鎖的反面刻有壽字,正面刻有「長命百歲」四字,再搭配銀項鏈。手鐲和腳鐲上也都有著銀鈴鐺。
2、年俗
臘月里的殺年豬、臘八蒜、臘八粥、蒸年干糧、做豆腐、掃塵、辭灶、寫春聯、貼掛錢、剪窗花、貼年畫、貼春條、豎燈籠桿子、趕窮漢子集等等。
3、過年放鞭炮。
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十一二點,門戶人家都會放鞭炮來迎接新年。鞭炮有長有短,長條的鞭炮就意味著來年更加順風順水。而且,大年初一後來訪的客人,都會為他放一次鞭炮以示慶賀與祝福。
4、回娘家,不能跟老公同房。
在有些地方的農村裡,還有著這樣的風俗,嫁出去的閨女,如果回娘家住,是絕對不能跟老公同房的,除非是沒有哥哥和弟弟的。老人家都說,在娘家同房的話,會導致娘家人丁不旺,克人。不知道有沒有道理,但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望樓主採納,謝謝。

2、民間的傳統習俗

中國各地的民間習俗:

接財神
舊時歲時信仰習俗。由於地域不同有沒的特點,在黑龍江、吉林一帶,大年夜接神是為了祈福,接神主要是接財神。
接神時屋門洞開,在庭院設供桌,桌上陳設香供蠟燭,燃放鞭炮,主人跪拜,由外面迎進室內,室內人要問:"迎來財神了?"男主人立刻高興回答:"迎來了,迎來財神了!"這時要有一人從屋外抱進一捆柴,女主人要問:"抱進柴了(財)了?"抱柴人馬上高興回答:"抱進柴(財)了!"柴諧音為財,取其吉利的意思。
家中最小的孩子事先要躺在高高的被落上,這時男主人要問:"小子起來了嗎?"這個孩子立刻從被落上起來,高聲答道:"起來了,小日子起來了!
女主人開始煮大年夜的接神餃子,煮時故意煮破幾個,男主人問:"掙了嗎?"女主人答:"掙了!"忌諱說煮破,以掙取其掙錢的吉意。這時放好桌子,端上水餃,全家團團圍坐,吃年夜飯。解放以後,破除了迷信,大年夜多燃放鞭炮祝賀春節,接財神的習俗漸漸消失了。
送燈
流行在黑龍江一帶的信仰習俗。在元宵節時,家家都做面燈,而燈形如碗盞,俗稱燈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燈,用白面做成的叫銀燈,用蕎麥面做成的叫鐵燈,做成型後上鍋蒸熟後,插上用棉絮纏裹的蘆葦做成的燈芯,面燈碗里倒滿燈油,面燈就算做成了。然後依次把這些面燈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倉庫、牛馬圈、井台、碾磨房等處,送到大門旁、大路口。
然後要把這面燈送到墓地,放在已故親人的每個墳頭上。送燈時,以誰先點燃為吉利。往墳地送燈的人,點燈時必須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別人的火柴點燈,認為祖先看不見光明。點燈時要邊點點說:"正月十五來送燈,送金燈、送銀燈、送鐵燈,有兒墳前一片明,無兒墳前黑洞洞。有心來偷燈,偷個大鐵燈,背也背不動,天冷地滑鬧個抑歪蹬,大布衫燒個大窟窿。"元宵節晚上,因為家家送燈,所以路口、野外墳地一片通明。送燈的習俗,在黑龍江偏遠山鄉至今還有遺存。
軋神仙
農歷四月十四蘇州特有遙廟會風俗。傳說這一天呂祖生日,八仙之一的呂純陽在這天要化身叫化子、小販,到人間點化世人。因此,市民和四鄉農民都要來"軋神仙",可以借到"仙氣"消災防病,延年益壽,吉祥如意,歲歲平安。
呂純陽是民間信仰中很有影響的八仙之一。道家重視煉丹,相傳呂純陽在醫學上頗多貢獻,所以被中醫奉為祖師。蘇州閶門內中市下塘的福濟觀奉禮呂祖,俗稱"神仙廟",又稱"天醫院"。每逢軋神仙這天,神仙廟附近攤肆林立,出售花草樹苗的最多,不少花草帶有吉祥名稱,如"萬年青"、"吉祥草"、"神仙花"、"龍爪蔥"。舊時習俗,仙誕前夕,剪"千年運"老葉鋪在路上,讓各路來慶壽的仙人路過,可沾仙氣。造屋得把"龍爪蔥"放置樑上,以為吉兆。
各種手工藝品、小兒玩具,也無不籠罩著神秘色彩。綠毛烏龜,象徵延年益壽:「金錢烏龜」,又稱「神仙烏龜」;爛泥老爺,象徵如意發財;喝的茶,也叫「神仙茶」,剃個頭也叫「神仙頭」。三天的廟會,將神仙廟擠得水泄不通,香火鼎盛。現在,商業部門利用這一節日,組織大規模城鄉物資交流,使廟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祀奉習俗
祭祀祖先
民間的祭祖活動,有廟祭、墓祭、歲祭、生辰忌日祭。歲祭中有清明祭、端午祭、中元祭、冬至祭、除夕祭。宗族春秋要舉行隆重"二祭"(今已廢)。每逢亡故親屬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稱"做忌"。此外,凡遇族中人升學、陞官、生兒婚合,也要到祖祠向祖宗行告祖禮。凡重大祭祀,舉族同聚,擺宴歡飲,民間稱之為"吃祖"或曰"吃公"。民國春秋兩祭。春在舊歷正、二月,秋在舊歷八、九月,各村有固定日期。每廂祀日,鄉長必集公款,在所祀神廟前,大演社戲,家家戶戶,殺雞為忝,旨酒佳餚,以祀神前。農民終年胼手胼足,埋頭苦幹,到了是日,遂放縱盡看,著新衣,宴親友,盡賓主之樂,為一樂事,漳諺稱為:"傍神祝福"。
燒香點燭
民間一般在農歷初一、十五,有在居家住宅的神龕佛前,或到鄉里宮觀廟殿燒香點燭成俗。春暖秋爽時節,更時興成群結伴到平和三坪祖師公、圓山腳下仙祖、莆田湄州灣媽祖,甚至坐火車、搭船、乘飛機到南海普陀山、九華山等地進香朝聖。神誕即神的生日,是日民間要殺雞蒸粿,焚香上供、大宴賓客,演戲敬神,熱鬧異常,俗稱"鬧熱"。用儀仗、鼓樂、藝陣等迎神出廟、周遊街巷村井,謂之"走尪"。除此以外,還舉"卦香"儀式,組織眾多的信男信女,列隊到該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滅香火。"卦香"之日,浩浩盪盪的隊伍中,五色旌旗,鼓樂吹打,神轎佛輦,化妝的高蹺、馬隊、涼傘以及旗、鑼、鼓、槍,無所不有,招搖過市,現今還出現以汽車、摩托車代步引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破除迷信中,做神誕、"卦香"等封建迷信活動一度基本消跡。但由於傳統習俗和封建思想的影響,這些迷信活動長期以來時隱時現,70年代末以後又有所回潮。
醮年之祀
諺雲:"南州重皇神"。醮年分為"清醮"、"王醮"兩種,清醮祀玉皇,王醮祀王爺。鄉村以王醮為多。有2年一醮,有6年一醮,有12年、20年一醮。甚至有40年一醮。醮年一到,農民必多種蔬果,多養牲畜,以備到時祀神之用。屆期邀請道士,大建羅天大醮,祀期有3天,也有5天。過去大演京劇,今改演薌劇,大宴親朋。凡屬宗姓之鄉,必備盛大之生豬生羊,牲醴匹帛,並選小孩裝扮故事,騎於馬下曰"馬藝",抬以彩棚曰"棚藝"。族長拈香導前,旌旗蔽日,鑼鼓喧天,鞭炮震耳,號炮雷鳴,浩浩盪盪,沿途敬送,或"祀皇",或"祀王"。抵鄉之前,主祀各家長,列隊出鄉接送,迎至廟前三拜禮畢,大設筵席陳列村中,凡屬祀王的鄉人,不分老少,都可自由入席,盡歡而散。每屆祀年,鄉民需費,貧者百餘元,富者數百元,雖平日異常節儉,至此亦大張門面,不肯示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俗曾廢。80年代以後,此風又起。
酬天敬地
每逢農歷正月初九凌晨子時,家家戶戶都要高擺香桌,備設五牲大禮,敬奉"天公",俗稱做"天公生"。每逢農歷八月十五日都備酒肉、月餅敬祀"土地公",以酬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天地庇佑之恩。另每月逢農歷初一、十五要敬神。生意人初二、十六則敬"土地"。此外,凡遇婚慶喜事,主人也大有舉辦"酬謝天地"之俗,唯喪事只祀土地。
錫伯族禁忌
睡覺時脫下的褲、鞋、襪等不能放在高處;不能在炕上橫卧;不得從衣帽被枕等物上跨過;吃飯時不得坐門坎或站立行走,嚴禁拍桌打碗;翁媳不能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遞刀給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對方;忌食狗肉,族內同姓禁止通婚。

鄂溫克人的待客習慣
以獰獵和役使馴鹿為生的鄂溫克人非常好客和講究禮節。到鄂溫克人家申做客,主人把毛皮墊擺放到哪裡,客人就在哪裡就座,不得挪移。互相敬煙之後,女主人端來奶茶,接著她就忙著給客人煮獸肉。肉端上來,女主人拿獵刀切一小塊,隨手投入火堆,然後再請客人吃。對貴客通常要獻上仟的胸脯肉或是野獸的脊骨、肥腸及馴鹿奶。敬的酒都是自家釀制的野果酒,敬酒時主人高舉酒杯,往火中傾注點滴,自已呻一口後再請客人喝。
哈薩克族的命名
小孩命名,一般分五種方式:一種是小孩生下來後,做父親的第一次出門,就以第一眼看到的物件為名;第二種是,父母預先提出許多名字,如果喊到一一個名字,正好與預想的相符,就確定此名;第三種是,生小孩時,正好有客人在家,便以客人的名字命名;第四種是,在轉場途中,以孩子生地為名。解放後,多用新名詞給孩子命名,如「阿扎特」(解放),「巴克特」(幸福),等。
滿族的悠車
這種悠車是滿族撫育孩子用的工具。悠車形似船,用繩子系在大樑上。當孩子要睡覺時,母親就把他抱進悠車里,邊唱邊悠,孩子很快就入睡了。
滿族忌殺狗
滿族忌殺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為滿族長期從事獰獵,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還用狗拉爬犁,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還有看家和軍事上傳遞情報的作用。相傳努爾哈赤起兵初期,因追兵步步緊逼,在蘆葦盪里被明兵點著的大火包圍,幸虧一隻狗用自己身上的毛浸水,救了過度勞累睡著了的努爾哈赤。因此滿族有敬犬之俗,平時對狗精心豢養,狗死埋葬,他們不打狗殺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滿族家,主人會不高興。但滿族哈達部卻無此禁忌,後從努爾哈赤部之俗,沈陽市東陵區後陵那氏調查資料。
維吾爾族禮節和禁忌
維吾爾族在接人待物方面很講禮貌。對長輩異常尊敬,如,不能當長輩面吸煙、喝酒,不能從長輩面前橫行穿過,不能說笑老人。到他人家作客,讓年長者先進門就座,等等。親朋好友見面,要握手問候,尤其遇到尊長,習慣將右手按在胸前,身體微前傾,互通"薩拉姆"(意為"祝您平安。,或"牙克西姆斯孜"(意為" 您好"。年長的婦女見到晚輩還要親吻道好。對於來客,主人會請他坐上座,客人到家一定被請喝茶。用茶用飯前,主人會一手提著盛滿溫水的壺,一手端盆,請客人洗手。用茶點時,主人會頻頻為客人斟茶。
維吾爾族也有許多禁忌。如吃飯時不能隨便到鍋灶前面,不能剩食物在碗中,如不慎飯屑落地,要拾起放在近前的餐布上,不要將抓起的飯粒再放進共用的飯盤內;吃飯或與人交談時,禁忌打哈欠、埠鼻涕、吐痰等;飯畢有長者領作"都瓦"時,禁忌東張西望或起立。在飲食方面,禁吃豬肉、驢肉、狗肉、騾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在衣著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過膝,褲腿達腳面,最忌戶外著短褲。屋內就座時要跪坐,禁忌雙腳直伸,腳朝人。異常講究飲水水源的衛生,禁止人們在水渠、河溝、水池等地洗衣洗澡。
彝族的忌諱
彝族群眾不願意別人叫他們"老彝胞"和"蠻子",他們認為這種稱呼是對他們的最大污辱。到彝族群眾家裡作客,要坐在鍋庄(即火塘)的上方或有方,不能坐在堆放東西和睡覺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腳踏在鍋莊上,更不準從鍋莊上和堆放的柴上跳過。彝族對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們給你東西吃,你必須吃,即使不會喝酒也要少喝一點,表示謝意。不然,就認為你看不起他們。
回族沫浴
回族普遍有沫浴的習慣。在清真寺附近居住的回族,可去寺內沫浴室沫浴;一般回族家庭都備有吊罐,可隨時沫浴(類似淋浴,。沫浴按伊斯蘭教規定,分為大凈和小凈。凡在房事、遺精、月經和產期血凈後,必須沖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謂之"大凈"(阿拉伯語:"務斯里",。未經大凈,不得進行念經、禮拜、宰牲等活動。凡在嘔吐、流血或睡眠之後作禮拜時,須洗手、洗臉、洗肘、洗"兩便"(稱"凈下",漱口、洗鼻孔、用濕手摸頭、沖洗雙足等,稱之"小凈"(阿拉伯語:"涯都";波斯語:"阿布代司台")。
無論大凈或小凈,其洗滌方式都必須是淋浴式的,而絕不許用盆和水桶洗滌。因為手一進入盆和桶,水即被認為是污水,不能再用。沫浴時,先洗上身,後洗下身;先洗右部,後洗左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現在的「龍須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發,叫 「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中秋闔家團員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設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在中國以前,很講究的,現在人不是很講究的譬如在飯桌上:
1.茶七,飯八,酒要十。就是茶要給客人倒七分滿,飯要盛八分滿,但就一定要滿滿的,就是所謂的十分滿。
2.給人倒完茶茶壺嘴不要對著人。(對著誰表示你在罵誰)
3.吃飯不能吧唧嘴。(表示對人不禮貌)
4.吃飯要守著自己這面的吃,就是在夾菜的時候要夾離自己近的那邊不要夾到離別人近的那邊。
5.不要只吃一種你愛吃的菜,都要吃一點。
6.吃飯時不能講話。
7.要雙手扶碗,保持兩只手都在桌子上。
8.吃飯時,不能把腿翹的超過飯桌。
9.不要狼吞虎咽。
10.喝湯時不能出聲,湯匙不能碗碰出聲音。
再有就是和人打招呼:尤其是長輩,一定要說「您」。不能你我他仨。
還有很多,這都是原老北京的一些講究,挺麻煩的。還有很多啊!!這算是基本的。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紀念女媧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農歷五月初五,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娃娃節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按照中國農歷,每年十二月被稱為臘月,而臘月初八日又被稱為「臘八節」。 「臘」,《說文解字》稱「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可見「臘」本是古代的一種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舉行的祭祀活動。《風俗通》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各種禽獸經過一年的生長,膘肥毛美,歇冬的農人獵之用於祭祀,可謂取之有道,用之當時。 但當時臘祭的日期並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並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將「臘日」定為每年的「臘月初八」始於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代的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明確記載說:「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於是,臘八這天便成為臘月里重要的一個節日了。 新華社發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 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希望對你有幫助 O(∩_∩)O~~

3、民間風俗有哪些 中國民風民俗的介紹

1、除夕

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都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2、春節

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為主;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3、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4、寒食節

在夏歷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5、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做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經歷史的發展演變,清明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4、民間的風俗禁忌

民間的風俗禁忌

民間的風俗禁忌,生活中並非百無禁忌,我國民間流傳著很多的習俗,其中就有一些民間禁忌是我們容易忽略的,今日我們來列舉一些民間的風俗禁忌,讓我們來說道說道。

民間的風俗禁忌1

(一) 結婚禁忌

雙喜不對沖。同月內喜事不相賀。

新娘新郎生肖相沖相剋刑者忌在場。

迎親忌遇出殯(大不吉)。

婚期忌單月單日,特別忌七月結婚。

(二) 孕婦禁忌

孕婦忌看砌灶、不祭灶神(否則生兒兔唇)。

孕婦房內忌大力開屜、亂搬東西、殺雞鴨剁肉等動作(否則驚動胎神,導致難產或產畸形兒)。

孕婦忌參加紅白喜事(因身不潔),忌看布袋戲(否則產軟骨兒)。

孕婦忌吃兔肉和薑母(否則生兒兔唇、有畸指)。

(三) 產婦禁忌

忌在娘家生產(否則會帶走娘家福運,使娘家衰敗)。

產房一月內忌外人進人(忌血光穢氣,不潔)。

月內忌冷水洗滌(否則患月內風痛)。

(四) 嬰兒禁忌

嬰兒「落地時」忌人知(防人做扣)。

贊嬰兒忌說「肥」、「重」(否則折福損壽)。

嬰兒忌人宮廟(因魂魄不全,怕見鬼神)。

嬰兒面前忌說「猴」字(否則易患「猴損」,發育不良)。

忌抱嬰兒參加喪事(不祥)。

(五) 兒童禁忌

兒童忌食雞爪(否則寫字手抖)。

忌食魚卵(否則長大不會數數字)。

(六) 喪事禁忌

停靈忌貓近屍體(否則屍體顫動或起立追人)。

入殮防人影入棺(否則生人靈魂被攝入)。忌與喪者生肖相剋者送殮。

吊喪忌說「死」字,以「老了」、「去了」代替。

居喪不拜客,不入他人居,吊喪不入他人居(因身不潔)。

(七) 治病、問病禁忌

葯渣不留屋內,得倒在路頭(送病出門)。

問病不過午(因午後陰氣漸盛,有礙病人)。

(八) 待客、宴客禁忌

家有客不掃地,宴客不趕禽畜(否則易被誤解為逐客)。

出菜忌單數,忌出四六盤(分別為轎夫和死囚辭世飯盤數)。

婚宴不出面條,喪宴不出甜湯、不飲酒。

(九) 建築禁忌

宮前、祖厝後忌建房屋(否則居家不利)。

住宅大門忌沖對他人屋脊尖,忌正對巷口(如沖對必築牆以遮擋,否則家口有損)。

(十) 其他生活禁忌

忌夢中掉牙齒(主折壽),

忌夢拾金銀(主破財)。

忌出行遇出殯(辦事不利)。

忌行路踩上葯渣(晦氣)。

忌從曬褲(特別是女褲)的桿下過(晦氣)。

忌空中、樹上鳥屎落頭(大晦氣)。

做壽忌稱「九」,逢「九」必稱「十」(否則陽極必衰)。

民間的風俗禁忌2

1、除夕守歲

中國人有守歲的習俗, 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歷新年的到來。守歲有兩個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 春節 的習俗之一。

2、放鞭炮

古代認為」年「是一種怪獸,在每年除夕的時候蘇醒,吞吃人畜,禍害百姓。但是偶然發現」年「懼怕火燃燒乾燥木頭發出的聲音,於是製作了鞭炮,在過年的時候點燃鞭炮驅嚇」年「。慢慢的在過年放鞭炮成為了一種習俗,無論家裡貧窮或是富貴,都會准備一些鞭炮。

3、喝涼水

古代生活環境較差,在過年的時候,都是鑿冰取水,並沒有所謂的涼水,所以他們要喝水只能將水加熱後飲用,演變到現在就剩下了不能喝涼水的習俗

4、魚不能吃完。

年夜飯的魚不能一次吃完,要留下一半,寓意年年有餘,寄託了廣大百姓對於明年生活的期望。

5、不能說不吉利的話

過年期間不能說死、病、痛苦、貧困、、、、等不好的言語,新年新氣象,你對別人的言論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最不濟也會影響其他人的心情。所以最好說一些祝福的話。

6、不能吃葯

新年辭舊迎新,如果在這個時間吃葯的話寓意新的一年身體會不太好。所以會在除夕和正月初一當天斷葯。

7、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不能向外潑水

水象徵財氣,向外潑水,相當於將財氣放走了,所以基本都會等到初二在潑臟水。

8、不能向他人討債

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過年期間討債的話,雙方明年都會走霉運,所以一般都會在臘月29前進行討債,如果沒有討債成功,則會年後再討債,過年期間是不能進行討債的。

9、出嫁的姑娘初一不能回娘家

民間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的話會把娘家吃窮,所以只有過了初二才能回娘家。 有一句民諺這樣說:「正月初二路上看,盡是小生和小旦」說的就是大年初二這一天, 滿大街都是提著禮物, 准備隨妻子回娘家的男子。

民間的風俗禁忌3

1、不準在屋中撐傘

大多數中國人都經歷過,小時候不懂事在屋裡玩雨傘,經常遭到老人們的嚴厲警告:「這樣會長不高」,很多朋友到現在還這樣認為。 其實,這是嚇唬小孩的說法,真正的原因是——打傘招鬼,是一種封建迷信觀念。

據了解,這種禁忌習俗起源於古代明清時期。許多志怪和演義小說都記述,鬼魂是怕陽光的,必須躲在傘下才能四處走動,比如《包青天》中就有類似情節。當然,這是封建迷信演變而成的民間傳統,不足為信。但從風水學上來講,長期在屋裡放置打開的傘,或是使用傘類裝飾品,會影響屋內的陰陽平衡,嚴重的會影響屋主人的情緒,因此是不提倡的。

2、不準隨意抖腿

小時候比較好動,坐在床沿或椅子上的時候,經常無意識抖腿,因為這種習慣沒少被父母責備。民間有句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人抖窮,樹抖死」。也就是說抖腿會把身上的`福氣抖散,把財富抖光,最終家破人亡,後果相當駭人。這種禁忌習俗有科學依據呢?個人覺得,雖然不至於這么嚴重,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中國人非常注重社交禮儀,與人交往要求彬彬有禮,行為舉止沉穩和含蓄。抖腿這種動作,屬於傲慢、輕浮、自負等無禮的行為,很令人反感。如果一個男子連基本禮儀都做不好,自然不會有福氣和財富。如果一個女人抖腿,則說明無教養和不檢點,更是要不得。

3、走夜路時不要唱歌

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這種經歷,走夜路感到恐懼時,會不由自主地唱歌壯膽。但在民間,這也是一種傳統的禁忌習俗。一種說法是,走夜路時唱歌,會吸引游盪的孤魂野鬼前來騷擾,明顯屬於封建迷信。還有一種說法,走夜路不發出聲音是為了人身安全。在中國古代,人口沒有現在這么稠密,荒郊野外野獸出沒,治安情況不好,各地匪患眾多。如非必要,古人一般是不會走夜路,更不會大聲唱歌招來不必要的災禍。因此,這種禁忌習俗,其實是古代先民生活中經驗和教訓的總結。

4、不要隔著窗戶遞東西

這種禁忌習俗在現代幾乎已經消失了,但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禁忌。古代坐牢的時候,囚犯家屬如果要送生活用品,只能通過牢獄的窗戶和圍欄遞交。因此,隔著窗戶遞東西的行為像是給囚犯送東西,預示著接受東西的人會有牢獄之災,非常不吉利。

5、家中不種槐樹和桑樹

你應聽說過成語「指桑罵槐」。槐樹和桑樹都是我國常見的樹木,為什麼會稱為民間禁忌習俗呢?根據民間傳說,中國有四大招鬼的樹木,分別是桑樹、槐樹、楊樹和柳樹。桑與「喪」諧音,因此不吉利,很容易理解。而槐樹、楊樹和柳樹,都是古代墳地中常用的樹木,因此不適合家中栽種。

特別是槐樹,可以望文生義,「槐」為「招鬼之木」。在4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遠古先民就開始在墳地附近栽種槐樹,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動,也會選擇在大槐樹下舉行。在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中有「南柯一夢」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在槐樹下做夢,開始了一段傳奇的經歷。因此,民間認為槐樹還有催眠和製造幻覺的作用,成為家中的禁忌樹木便理所當然了。

5、民間風俗

民間風俗有:守歲、鬧元宵、賽龍舟、掃墓祭祖、登高等。
1、守歲: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
2、鬧元宵: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
4、掃墓祭祖: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清明節本屬「祭祖節」,在後世發展演變中才被冠以「鬼節」之名,古時人們祭祖是為了表達孝道、感恩追始,並不將祭祀自己祖先的節日以鬼節稱之。
5、登高: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人對山嶽既敬畏又充滿崇拜之情。「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流行開來。還有登高避災之說,全家人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康健平安,免受瘟疫。重陽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於是,重陽節登山「辭青」與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6、中國有哪些民間習俗拜託了各位 謝謝

http://rthk27.rthk.org.hk/homepage/mdc/cuhk/culture/frameset.htm 上這個網站看看,它很詳細告訴你中國的傳統習俗.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