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明朝新年風俗

明朝新年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07 18:51:34

1、明朝對吃的方面很有講究,那他們都是如何過年的?

第一,過年前一個星期每天都要做一樣好吃的。

有民謠說得好“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這首節選自小學語文課本的民謠,充分地體現出了明朝過年時候的飲食文化。雖然說在古代經濟文化水平發展程度較低,食物種類不夠豐富,但是勤勞的人們總能夠將簡單的食物通過復雜的製作讓原本簡單的食物散發出更濃郁的味道。根據相關歷史書記載,在明朝正年初一的時候起來要帶領全家人拜天地,然後一起做匾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餛飩,水餃這一類需要用麵粉製作的食物。一般來說,他們都意味著團團圓圓,一家人闔家幸福的寓意。當然現在的過年吃餃子習俗也是那個時候所沿襲下來的。

第二,明朝過年講究一個字,那就是要“鬧”。

明朝過年的時候要講究熱鬧兩個字。明朝過年的時候,特別是在大年三十的時候會有燈會。人們在吃完飯以後,邀約家人和友人一起到街市裡面去賞燈,觀賞煙火。並且燈會的熱鬧程度和規模都是空前盛大的。有的地方還會邀請戲班子來露天唱戲。一般來說唱戲的戲班子都會唱上好幾天。讓人們在節日裡面感到更加地喜慶熱鬧。當然戲班子在古代可不是誰都能夠請得起的,一般來說由官府主持,然後提前兩個月預定。

第三,在看完戲,賞完燈以後,明朝開放夜市供人們出行夜遊。

在古代市場有夜市和早市之分,每到一個關市和閉市的時間點就不允許行人再出來閑游。但是在過年的時候,官府一般都會不限時間,通宵達旦地,允許人們在街上夜遊。並且整晚的城門燈火都不能熄滅,大街上可能會是熱鬧非凡。加上古代制燈工藝特別發達,因此各種奇形怪狀和五顏六色的燈籠在街邊增添了很多喜慶的味道。當然夜遊的時候必須要結伴而行,並且其中一人要持點燃的煙走在最前面,寓意驅除百病。

2、明朝的春節習俗你知道有哪些嗎?

沈榜、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曾任順天府宛平縣知縣,在任期間留心時事,搜尋掌故,根據署中檔案材料編著了《宛署雜記》,它記載了明代社會政治、經濟、歷史地理、風俗民情、人物遺文等資料,在北京史書匱乏的封建社會,它實際是宛平的縣志,也是北京最早的史書之一。

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了明代京城百姓的一些過年方式,對了解古代春節民俗有一定幫助。

四百餘年前的京城,正月初一一大早起來,一家之主就會帶領全家拜天地、拜祖先的牌位,然後給長輩祝壽,全家一起做“匾食”。若是出門遊玩,路上見到了親戚朋友,小輩就當街給長輩磕頭行禮。匾食是北地方言,泛指餛飩、水餃之類的麵食。如今許多地方有春節包餃子的習俗,大約就是由此沿襲下來。至於祭神祭祖的儀式,也是隆重而嚴格的。把草紙剪成紙錢,和以不同的供品,分別供奉於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為三牲熟食,紙錢在三天後焚毀;神像前則供以果子素食,紙錢在過了元宵之後才焚毀。

無論男女老幼,在節日期間皆以金箔紙折成飛鵝、蝴蝶、螞蚱等形狀的飾物,插在頭上,用於烘托喜慶氣氛,名為戴“鬧嚷嚷”。大的鬧嚷嚷有巴掌那麼大,小的如銅錢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個,也有故意炫富的有錢人,在頭上插滿了鬧嚷嚷。

明代的煙花爆竹已經有了相當高的製作水平,品種有數百種之多,可以表現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圖案。煙花從製作材料和形態上進行區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鍋兒”;用紙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裝的叫“花盆”;只發出聲響的叫“響炮”;能飛上天空的叫“起火”;飛上天空後發出響聲的叫“三級浪”;在地上旋轉的叫“地老鼠”。一些權貴大戶人家,每年都會請巧手匠人製成各色煙花,在除夕通宵燃放,一年僅是放煙火就要數百兩銀子,相當於一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

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賞燈的日子。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地的制燈工匠和商人紛紛雲集京城,把自己的產品拿到東安門外迤北大街售賣。燈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燈,應有盡有,專程前來觀賞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熱鬧非常。正月十四開始試燈,各種花燈開始點亮懸掛;正月十五燈會正式開始;正月十六罷燈。

罷燈這天晚上,京城的婦女會結伴夜遊,由其中一人持著點燃的香在前面走,其餘的人跟在後面,名為“走百病”,祈禱在新的一年裡無災無咎。如果走過的地方有橋,就三五個婦女相攜而過,取度厄之意。在城門處,婦女還會在黑暗中摸索城門釘,如果能摸到,就是吉兆。這一夜,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都通宵不閉,任由百姓往來,士卒校尉則通宵巡邏,維持秩序。至此,年才算是真正過年。

3、求明代的過年習俗,越詳細越好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 送上名片抵見人。 各處賀歲皆如此, 贈予紙店大筆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 《清波雜志》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詩雲:『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4、中國春節習俗由來,歷史上各個朝代如何過年?

春節,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國春節習俗由來以及歷史上各個朝代如何過年?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由來】: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習俗】:

辦年貨

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采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祭灶

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如《釋名》中說:「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掃塵

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

割年肉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貼年紅(揮春)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春聯: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文學作品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貼春聯也叫貼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

窗花與「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等,特指歲末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餘)、蚝豉(寓意好市)、發菜(寓意發財)、腐竹(寓意富足)、蓮藕(寓意聰明)、生菜(寓意生財)、臘腸(寓意長久)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這是古時候流傳下來的習慣。由於地理氣候方面原因,春節期間北方還處於萬物閉藏的寒冬,冬天的北方地區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沒辦法種植作物,資源匱乏,可選用的食材不多。而南方地區,尤其是沿海一些地方,基本上四季綠意盎然,南方冬季在蔬果等食材上佔有極大的優勢,所以在飲食的選擇上具有更多的選擇性;在地利方面,又得益於水資源充沛分布廣所以各類漁獲充足食材多樣;所以在一些重要的節日上,南方的飲食會豐富多樣一些。

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並守「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遍燃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古時北方一些地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壓歲錢

壓歲錢,年俗之一,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派發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在歷史上,壓歲錢是分多種的,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派發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可追溯的最早壓歲錢文字記載在漢代,又叫壓勝錢,並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鑄成錢幣形式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

游神

游神,是傳統賀歲習俗之一。游神,又稱聖駕巡遊、游老爺、營老爺、游菩薩、游神賽會、年例、迎神、迎年、游春、行香、菩薩行鄉、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們在新年期間或其它喜慶節日里,又或諸神聖誕的這一天,到神廟里將行身神像請進神轎里,然後抬出廟宇游境,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主旨是酬神、消災、祈福等。游神沿途伴隨有鑼鼓、嗩吶、神偶、舞獅、舞龍、飄色、標旗、游燈、八音、雜技及樂隊演奏等豐富多彩藝陣表演。是集拜神、祈禱、歡慶、宴客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活動。

游神在潮汕地區又稱為「游神賽會」、「營老爺」,是潮汕地區的傳統民間民俗活動;每年春節期間,按時間順序,各村鎮輪流舉行民間游神活動,場面熱鬧非凡。在粵西地區又稱為「游老爺」、「游菩薩」,或稱「年例」;所謂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在北流一帶亦是稱為「年例」。在珠三角地區又稱為「菩薩行鄉」,眾人抬神像巡遊,繞村一周,接受祈福。在福州又稱為「迎神」,農歷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時間,成為鄉村「做年」的重要活動之一;游神常以村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百姓夾道觀看、迎接,場面熱烈。

拜歲

拜歲,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上古紀元星名。太歲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歲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凶禍福。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拜歲是歷史最悠久的過年傳統風俗,這古俗如今在廣東,尤其在吳川一帶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

廟會

逛廟會是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之一。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拜年

春節期間走訪拜年是年節傳統習俗之一,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新年好等話。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

派利是

派利是,是流傳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亦有寫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著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紅大紫。「利市」一詞古已有之,早在《易經》中便有記載,帶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諺考》亦提及「為了吉兆,要向主家討個利市」的說法,由此可見,利市亦有好運的意義。根據《易雜注》所載:「營商利市,營達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於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燒炮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炮仗」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燒炮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炮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爆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與驅邪。後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燒炮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各個朝代如何過年】:

春節據相關記載,大約起源於4000多年前的虞舜時期,據說舜即位天子,祭拜天地,當日稱歲首,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春節。自此春節便傳承了下來,雖然春節其意義都大致相同,就是歲首祈年祭祀,祭奠祖先,祭祀神佛,迎接新年祈求豐收,除舊布新登,但各朝各代的春節還是稍微有點不太一樣。

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春節定期在秋末,時間是在每月十月初一,稱為元旦,主要意義和活動是為了慶祝當年的豐收。

西漢時期,漢武帝將十月初一的元旦定在了正月初一(也就是現在春節農歷時間,一直延續至今),稱為歲首,主要意義和活動是祭祖。

東漢時期,春節與西漢無差別,關於祭祖的考察據崔提的《四民月令》中有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 」

晉朝時期 ,在原來的元旦和歲首基礎上出現了守歲一說,據《風土記》記載,晉朝有出席之夜大家終歲不眠,以待天明,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酒食相邀,稱「別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此習俗,經唐宋相襲,並沿襲至今。

唐朝時期,春節基本已經有了節日的雛形,春節除了登門拜年外,還出現了「拜年貼」和現在的賀年卡一樣,只不過,現在大多用電子卡了。春節已經有過大節的濃郁氣息了。

宋朝時期,春節過年要吃餃子,目前北方吃餃子的習俗基本源於此,還有就是宋代有爆竹,當今春節放爆竹的習俗都源於宋代。

明朝時期,春節到來明朝時期,已經和現在的春節沒什麼倆樣了,明朝過年十分熱鬧,出來以上的一些習俗,還有就是誕生了接灶神、貼門神、賞燈會等春節習俗,沿用至今。

清朝時期,這個時候的過年,在清朝都正式稱為春節,據記載,清朝皇帝有寫福字下賜群臣的習俗。

民國時期,春節的拜年方式是發掛紅名片,就是名片上必須有紅色,代表著喜慶,另外,把名片塞別人家裡,就代表了拜年過節了。

新中國,也就是當今時代的春節,1949年9月27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也就是現在我們過的春節

【寓意象徵】:

春節象徵著辭舊迎新、祝福。寓意:家家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等。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盡可能的和家人團圓,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相關典故】:

傳說一:「年」是稔的初文,早在古代的字書上,民間把「年」放在禾部里,寓指谷禾豐稔之意。

傳說二:民間百姓把年稱為春節是近代以來的事情。數千年以來,中國歷法進行過多次變革,但是一直採用農歷,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後才開始採用公歷。為了區別公歷和農歷,又因農歷新年在立春前後,所以才把農歷新年叫做春節。

傳說三:古人把歲首安排在寒冷的日子裡,正是秋收冬藏與春耕夏耘之間,農閑時光,養精蓄銳,以待來年投入旺盛體力勞動。

傳說四:傳說「年」是一個生性兇殘的龐然怪物,俗話講:年怕聲響,以爆驅之。」所謂過年,就是要驅趕這個怪物,祈求平安吉祥。

傳說五:早在神農氏的時候已經有了所謂「索鬼神而祭祀」。年是一個有形的鬼,過年就是驅鬼保平安。這就是雛形的春節文化,也是年文化的一種,更是鬼文化的初型。《民俗博物館學刊》1996年第一期里記載:春節是一個人節,同時也是一個鬼節。

5、我國的明朝時期,人們是如何過春節的?

清時期是我國傳統社會晚期,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最後階段,在此時期我國今日的諸多節日習俗已經發展成熟並確立起詳細的規范制度。明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十分重視傳統文化,而春節也在這一時期得以繼續發展。

一、皇家怎樣過春節

眾所周知,歷代皇室均對規章禮儀與祭祀天地等活動十分重視,這不僅關乎到皇室尊嚴,更是皇帝藉此確定加強王朝正統性的重要方式。明王朝與歷代漢人王朝一樣以儒家文化作為國家的正統思想,自然會特別重視一年當中的各個節日,而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春節,自然也會受到明朝皇室的「特別對待」。

正月里的重要節日可以說是一年當中數量最多也是最為重要的,據《酌中志》記載,明朝宮廷在正月的慶祝節日多達六個,分別為「正旦節(即大年初一)」、「立春日」、「人日(正月初七)」、「上元節(即正月十五)」、「燕九節」、「填倉節」。而其中最為重要的當然是正月初一與正月十五這兩天的節日,無論是皇室還是民間都差不多到正月末才算把年正式過完。


宮廷上元節

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萬象更新,十分重要。在這一天皇室要舉行多種多樣的慶祝活動,首先在初一五更時便要在宮里焚香放鞭炮,然後要將門閂在地上摔三下,寓意為「跌千金」即來年能夠財源滾滾。而在這一天人們吃的食物也是多種多樣,在宮廷里有一種名為「百事大吉盒兒」的食品禮盒,在禮盒裡有著柿餅、荔枝、圓眼、栗子、熟棗等多種水果堅果等,還有一種放滿驢肉的禮盒人們稱之為「嚼鬼」,這種禮盒體積很小,因古人稱驢為小鬼,所以名為「嚼鬼」。


吃驢肉在明朝被人們稱之為「嚼鬼」

等天明之後,一年一度的初一大朝會就要開始了,這項習俗早在漢代便已經產生,發展至明朝已經是一個規模越來越宏大壯觀的皇室盛典。在初一天蒙蒙亮的時候,京城的文武百官就要從家裡出發趕往紫禁城,正旦朝會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朝賀儀」,朝賀的對象又有所不同,文武百官與外國使者要向皇帝拜賀新年,而各家的夫人則要向太皇太後、太後與皇後進行朝賀;第二部分則是「大宴儀」,首先即皇帝在官員拜賀結束之後在宮中大擺宴席,官員、皇室成員與外國使臣均可參加,其次便是各位夫人要在後宮與太後等人一起吃飯。整個正旦朝會的規模十分龐大,宴席也多種多樣,分為大宴、中宴或小宴,不同的宴席也對應著不同的菜式。


盛大的宮廷宴席

二、明朝民間的除夕夜

前邊講完了明朝宮廷里是怎樣過新年的,現在我們來講一下民間百姓怎樣慶賀新年,由於明朝是小說比較發達的時期,所以在一些明朝小說中也留下了許多民間過春節的記載,而我們便可以從中一窺究竟。

除夕夜是春節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天,明朝過除夕的諸多習俗則是直接繼承了宋朝傳統,例如要在這一天燃放大量的煙花炮竹以驅逐年獸,保護全家平安。在明朝著名小說系列「三言兩拍」中的《警世通言》中便記載說:「一個拋鐵杵,直撞橫沖,璣璣璫璫,就如那除夜人家燒爆竹。真個是棋逢敵手,終朝勝負難分」,作者將兩位武者之間的打鬥場景形容為除夕夜人們放鞭炮的聲音一般激烈,而另一本《醒世恆言》里也有記載說一位人物在除夕夜被鞭炮轟鳴聲吵起,四大名著之《水滸傳》中也有多出描寫除夕夜放鞭炮的場景,正可謂是人人皆知除夕夜要放鞭炮。


放鞭炮

除了燃放煙花炮竹的習俗在小說筆記中多有出現,發壓歲錢、張貼門神等習俗在明朝也十分盛行,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門神形象又有所變化,據說明朝士子因信奉理學而有崇尚復古之風,他們不再以宋代的秦瓊尉遲恭為門神而改以最早的神荼與郁壘二人作為門神。

三、民間的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在古代被稱為「元旦」或「正旦」,這一天除皇室要舉行盛大的朝賀典禮,民間也有著多種多樣的傳統習俗。除夕夜晚上人們要守歲,小憩一會等天亮就要放鞭炮以迎接新年的到來,放完鞭炮之後人們便要吃飯飲酒。在《水滸傳》中便寫道:「賴眾兄弟之力,國家復了三個城池。又值元旦,相聚歡樂,實為罕有……教即日擔送羊酒,分頭去送到衛州,陵川,高平三處守城頭領交納,兼報捷音。」這一段很清晰的表明在初一這一天人們有著喝酒的習慣,至於酒的類型則一般以屠蘇草泡製的屠蘇酒為主。


屠蘇酒

放完鞭炮吃完飯,人們就要出門拜年了,在《醒世恆言》里寫道:「玉娥想了一回,凄然不樂。其日新年,只得強起梳妝。薛媼往鄰家拜年去了。」此外還有《金瓶梅》、《二刻拍案驚奇》等書也有關於百姓初一拜年的記載。在一些地區, 人們還有著初一祭祖的習慣,這實際上也是從秦漢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古老習慣了。

6、明清時期「過年」風俗文化有哪些變化

明清各代,春節稱為元日或元旦、新年。它是國家時間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官員們也借觀看節日燈火與欣賞雜藝表演的機會,表露出與民同樂的姿態,以和諧社會。除夕夜要祭祀祖先,貼年畫全家圍著爐子,飲酒唱歌,非常熱鬧。元旦還要放鞭炮,穿新衣並且年是時間標志,體現著生活節律,這樣的傳統在中國延續了至少三千年 。春節在那個時期還被稱為元日和元旦呢。

7、明朝人如何過春節

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啦,可恨的是,雨雪天氣最近也來湊熱鬧,本來打算和朋友出去玩的,計劃這下子又泡湯了。期望春節陽光明媚吧。 下午玩明朝時代的時候突然對古人過春節也好奇得很,所以查了些資料,還有不少關於明朝的風俗故事哦,真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呀,下面就來跟明朝時代的朋友一起分享吧。 春聯 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余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除夕不殺雞 舊時,在浙江舟山過年不許殺雞,這就很奇怪了。因為在過年這樣的喜慶日子裡,中國人都要大擺筵席,而筵席上往往離不開雞。為什麼舟山會流傳下這么一個習俗呢? 據說明朝末年,魯王逃到了舟山,輔佐魯王的是舟山人張名振。張名振是東海抗清名將,屢次擊敗清軍。1651 年的除夕,清兵趁張名振率兵遠出作戰之機突襲定海城,清軍逢人便殺,他們相約,一直殺到雞叫為止。他們殺了舟山百姓1.8 萬人,最後只剩下六戶人家六個姓。當清軍殺到劉家嶴時,忽然聽到了公雞的叫聲便停止了殺人。正是由於這一聲雞叫,才救了舟山的這最後六戶人家,舟山人才得以繁衍下來。從此,為了紀念公雞的恩德,舟山除夕不殺雞的風俗就流傳下來。 舞獅降怪獸 為什麼在春節期間人們喜歡舞獅子呢?據說,明朝初年,廣東佛山地區出現了一頭怪獸,每逢年歲將盡,則在佛山郊區出現,到處糟踏莊稼,殘害人畜,鄉農不勝其苦人們就把竹篦紮成若干頭獅子模型,並塗上各種斑駁的顏色,事前布置好,當怪獸出現時,鑼鼓齊鳴,群獅奮舞,一齊朝著那頭怪獸進發,那怪獸驚恐萬狀,掉頭就跑,爾後,當地鄉民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於是,每年春節打鑼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舞獅子,除春節外,在喜慶的日子裡,也常以舞獅助興。民間一般舞獅由兩人合作扮一頭大獅子(有的地區稱太獅),一人扮作一頭小獅子(有的地區稱少獅),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綉球作引導,並先開拳踢打,以誘引獅子起舞。 明朝時代人們是這樣過的,那麼,在21世紀的我們,過法肯定會更多更有意思了,新年將到,你准備好了嗎? 進入官方論壇與其他玩家交流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