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沙河的風俗

沙河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07 14:38:21

1、關於沙河的風俗,特產寫一篇作文字數500字

我的家鄉住在舞陽縣侯集鄉。這里雖然沒有什麼名勝古跡,但是有一條玉帶似的沙河從村旁流過,灌溉著我們的農田。
春天,沙河上堅硬的冰解凍了,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小燕子和大雁從南方飛回來了,在河旁的小樹林中安了家,它們快活地在沙河周圍飛來飛去,高興地對我們唱著春天的贊歌。沉睡了一冬的小動物,從洞里走了出來,到外面舒服地曬太陽。蝴蝶被花園的花香所陶醉了,在花朵上興奮地玩耍。此時,也正是各種魚兒最鮮肥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就捉到了一小桶!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我們點一把火,把捉來的魚烤著吃,那別提有多好吃了。我們常常被這里繁花似錦『奼紫嫣紅的景象所熏陶,常忘記了回家,一玩就是一整天!
夏天,鳥語蟬鳴。我們幾個小夥伴隔三差五就來到這樹木繁茂的小樹林,打鳥捉蟬,我們把捉到的蟬放進一個透氣的大瓶子里,任蟬用好聽的歌聲伴我們進入甜蜜的夢鄉,夏天同時也是暑氣蒸人的。我們頂著烈日炎炎,來到河裡游泳、玩水。我們幾個列成一排,一開始,我便能超他們5米,到最後我總是冠軍,我被譽為游泳能手。過一會兒,我們就開始玩水,你潑我一下,我潑他一下。最令人大笑不已的是那次:小明正在和小軍潑水,我趁他們不注意,用水桶舀了半桶水,將水一下子從小明頭上倒下使他嗆了一口水。小軍和我都鬨堂大笑......秋天,果實累累。蘋果、桃子、梨都沉甸甸地掛滿了枝頭,這時,我們就會摘些野果。吃著香噴噴的野果,甭提有多愉快了。我們拿著船槳,劃著小船在沙河上穿梭。秋天,樹葉落在了河面上,就像一層鉑金鍍在上面。樹葉落在地上,積了幾厘米厚,我們踩在樹葉上,在樹木之間做游戲,寫作業,歡聲笑語充滿了沙河兩岸。
冬天,樹木上的樹葉掉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河面也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唯一依然常青、富有生命力的是那生機勃勃的松樹。看著松樹那欣欣向榮的樣子,我想起了陳毅大元帥的《雪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寫得多麼好啊!」我不禁贊嘆道。我們也常會在冰上滑冰。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挺痛的!不過還真好玩!

2、深圳的風俗

深圳風俗

龍崗女子哭嫁

昔日龍崗客家人保持著客家的傳統習俗,「女子哭嫁」便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例。每個女子在出嫁前,有七天以上的「哭嫁期」。哭這么長的時間,淚水也流了不少,眼睛也稍現紅腫,而這使得新娘更顯楚楚動人,可能正應了「經常性地流點眼淚有助於美容」和「姑娘在出嫁前顯得最漂亮」的俗話。完婚之日,當迎親隊伍臨近待嫁姑娘所在的村莊時,村中男子就在路中燃火「避邪」,新郎帶領迎親隊伍經火「避邪」之後,方可進村正式迎親。拜見過岳父母之後,村中長老即宣布良辰到了。此時,新娘即嬌婉纏綿地哭辭父母,輕移蓮步,款款出門,頻頻回望,之後即登轎起行,陪嫁女亦隨轎送行至夫家。迎親隊伍一路上笙歌不絕,鞭炮、煙花不停地放。陪護新娘的伴娘每隔十來步路程就在路旁撒一根寸把長的紅繩,意為完婚後新娘首次回娘家探望而「引路」。隨著時代的變遷,龍崗女子哭嫁習俗現已不很流行。

坪地圍籠屋

昔日坪地人的居住方式保留著客家人的傳統習俗,他們過去的住所相當獨特。他們用三合土、竹木、磚瓦、蘆葦稻草等建成外表酷似圓柱形的圍籠屋,全家人都住在裡面。這種圍籠屋佔地面積一般有三四十平方米,有的做成兩層。圍籠屋外觀上很象古堡,高牆翹檐,氣勢很恢宏。地主大戶的圍籠屋佔地面積更大,屋的四角設有樓閣,用於瞭望放哨,由於建得相當堅固,而且通常只有一門可進,因而易守難攻,很容易防護別人的攻擊。圍籠屋最大的特點是冬暖夏涼。夏季炎熱時可上樓閣通風處感覺涼爽,冬季天涼時又可因密不透風而保暖。而且,堅固耐住也是它的一大優點。一般圍籠可連續住幾代人,可經受8-10級台風襲擊。坪地圍籠屋體現了客家建築奇特的風格。

坪山打蘸

坪山鎮居民主要是客家人,保留了客家獨特的傳統習俗。過去坪山人特別重視祭祀活動,祈神拜佛極為虔誠。其中最隆重的儀式即為每八年一次的打蘸(集體祭奠神靈),地點聚在關帝廟前的廣場上,一片喧騰,熱鬧非凡,附近小販也雲集於此趁此機會大做買賣。先由坪山圩的首腦主持祭典儀式,祭桌上擺滿精美的果脯酒饌,大香爐里插滿檀香,一片香霧繚繞。首腦身後,簇擁著全圩居民。首腦行禮時,鄉民跟著伏地叩拜,九遭之後禮畢,居民就在廣場上開始連續嬉戲七天八夜,盡情吃喝賭鬧,通宵達旦,一片喧囂氣氛。打蘸期間,人們極盡奢侈,花費不少錢財;同時八天樂此不疲,也貽誤了農事。有些經濟不寬裕的居民在打蘸之後只得借債或乞討日。這個打蘸陋俗,勞民傷財,在1943年被廢除。

涼帽遮羞

大鵬人操客家方言,保持著客家風俗。大鵬婦女素有戴涼帽的習俗,不論冬夏。其涼帽是用竹條和布料做成的,先把竹條用火燒燙一下,這樣可使竹條更柔韌,然後用劈刀把竹條分成竹篾,織成圓圈,中間穿孔,竹蔑周圍用布條縫掛。其他客家婦女的涼帽是用黑布條縫掛,而大鵬婦女的涼帽用藍士林布條,所以戴起來也顯得更秀氣、更嫵媚。這種戴涼帽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說,過去婦女要嚴守「婦德」、「婦容」,不能拋頭露面,但客家婦女為環境所迫,南遷之後要跟男人一樣出門幹活,上山打柴,下田插秧,趕場趕圩,親戚出入,為了「遮羞」,便戴上這種涼帽。婦女戴上涼帽,自己可以看清別人,而別人卻看不清自己,很有點面紗的味道,也給自己增添了一種朦朧的美感和風韻。同時,戴涼帽既輕便又可防太陽輻射而涼爽,因此世代相傳,一直流行至今。

漁民娶親

地處龍崗區東南端沿海的南澳鎮,其民風淳樸,保留了較多的民間習俗。以前南澳居民大多靠捕魚而生,因而「漁民娶親」成為本鎮最具特色的風俗之一。當漁村女子成親之日,新娘新娘被眾多漁家姐妹簇擁前行,身後有鑼鼓樂隊和幾組舞龍獅載歌載舞,而他們身後,有著一名男扮女裝的漁民帶領著一群頭戴漁帽、手操船槳的漁家婦女,列隊而行,一路撐槳,迎親到家。迎親隊伍規模龐大,浩浩盪盪,觀者甚眾,一片喜洋洋的氣氛。路上鼓樂齊鳴,禮炮震天,熱鬧非凡。「漁民娶親」之日,全村不論男女長幼,都不下海而趕來為新人慶賀。最好的賀禮當屬用彩紙剪的成雙成對的大魚模樣,意祝新人百年好合,家業興旺。

舞草龍

舞草龍是南澳鎮極具特色的風俗。每年正月初二的晚上,漁民小夥子用草紮成「巨龍」,一節節加起來後長達二三百米,再在這條「巨龍」身上插滿燃燒的香火。隨著「巨龍」游動,樂隊敲鑼打鼓,穿街過巷,聲威極為壯闊。龍身舞動之時,上下閃閃發光,猶似一條火龍在翻騰動宕。草龍所經之處,圍觀者甚眾,秩序井然,燃放煙花炮竹,祈求紫氣常臨、如意吉祥、興旺發達,一派節日喜慶景象。舞草龍是南澳漁民極為喜愛的一種活動,舞龍者的豪氣、觀舞者的熱烈,構成了一幅宏大的,生機勃勃、萬眾歡騰的畫面。舞草龍既是漁民企盼一帆風順、生活富足的心理表現形式,也是一種大眾樂於參與的健身運動,因而盛行至今且一年比一年熱鬧。

民間節日

深圳的民間節日主要有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和荔枝節等,這些都是各鎮居民通有的節日。但是某些節日在不同的地方其過法卻不相同。如除夕,公明人貼春聯,從子夜零時起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鞭炮;龍崗和大鵬人要用香茅、柚葉等煮成的「年香水」沐浴,以求來年好運;龍華人在這天要殺鵝祭祖。又如春節,龍華人初一要吃素,該鎮彭姓人以正月十五為過年而不是初一。除了這些共有的節日之外,有的鎮又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坪山有二月初二的八公節、四月初八的米面節、六月初六要食綠豆粥、七月十四的祭仙節、十月初一的茶果餅節,還有十一月的冬至;南澳鎮有正月初二的舞草龍節;西鄉地區盛行二月二十八到三月初二的「北帝誕」等。自1987年廣東省舉辦首屆民間藝術「歡樂節」之後,許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節日活動七彩紛呈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

民間禁忌

與豐富的民間節日相對照,深圳各地的民間也流傳著許多禁忌。民間禁忌的形成是由於人們對大自然的諸多客觀現象無法理解、無力改變因而產生神秘感到的結果。

沙井和公明居民每逢農歷初一、十五,必需上香供神,且吃齋以示心誠,祈求神爺能驅除邪氣,保全家平安。龍華人大年初一要吃素一天,忌葷膩食物;清明節吃雞屎藤(中草葯)、艾餅等以「避邪」,「避瘟神」。龍崗和大鵬人在婚嫁時,當迎親隊伍臨近女方村莊,村中男子在路中燃火以「避邪」,迎親者經火「避邪」後方可進村迎親;他們在除夕夜要用香茅、柚葉、菖蒲和香石榴葉等煮成「年香水」沐浴凈身,以洗去舊年的「霉氣」,祈求新年裡小孩能茁壯成長,大人能精力旺盛,老人能延年益壽……這種民間禁忌雖然帶有濃厚的封建米信色彩,但無一不體現出深圳人民對健康和幸福的渴望。

深圳特產

荔枝
深圳荔枝為嶺南四大名果之王。果皮紅,凹凸不平,核大如卵,肉白如脂,甘甜如蜜。
甜桃
主要分布在南山,松崗,塘下涌,羅田,燕田,龍華,石岩等地。但以南山甜桃最為著名,南山甜桃種植有70多年歷史,所產甜桃爽甜如蜜,大如碗口,一個有半斤重,南山甜桃與南山荔枝同享盛譽。
金龜橘
主要產地坪山、金龜、馬蘭。顏色金黃鮮艷,肉質豐厚多汁,味道甘甜純正,而且每個橘子多帶有碧綠的葉子,十分惹人喜愛。
沙梨
沙梨是深圳主要水果之一,其特點是果大如碗,最大達半斤重,皮薄汁脆,肉白無渣,汁甜如蜜。可療熱症。主要產在北部山區如岩、龍華、觀瀾、沙河、平湖和布吉,主要品種有黃梨和蜜梨。
沙井蚝
蚝學名牡蠣,是名貴海鮮之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味道鮮美可口。蚝單於寶安沙井、福水、西鄉及深圳南頭、蛇口、沙頭、上沙等地。但以沙井蚝最為出名。沙井蚝一其色澤乳白,肥嫩爽滑著稱港澳和東南亞。
大鵬鮑魚
產於大鵬灣一帶得名,屬海中貝殼類動物。它以吸盤附著在海中石排峭壁上,因它肉質鮮脆美味可口,高蛋白,是「鮑、參、翅、肚」四種海味珍品之首。
基圍蝦
在松崗,沙井一帶稱沙蝦,產於珠江口兩岸,淺海灘之基圍、沙田裡。食法多,如白灼蝦、清蒸、炒蝦仁、炒蝦段等。

3、春節習俗完整版(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一天要干什麼)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臘月二十四,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徹底打掃室內,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是否如灶王所奏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清苦,瞞過玉帝的懲罰。

臘月二十六,割年肉,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過去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稱為「年肉」。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采購,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牛羊肉、各種玩具禮品等。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無論是發面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准備主食過年了。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

大年三十(今年沒有大年三十哦)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

大年初九,玉皇天誕。古人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准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正月初十傳說是「石頭」的生日,因此被稱為「石頭節」。這一天要在石磨、石碾、石槽、石臼、槌布石、石碼頭、石梯坎等石制物品處燃香舉供,以示祭拜和感恩。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傳說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嫉妒,在正月十五這天被害死在廁所里,天帝憐憫,封她為廁神。紫姑代表了封建社會中深受壓迫的女性,被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民間俗稱「十二搭燈棚」,意思是元宵節將近,村莊中的管事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壯年准備花燈,做元宵賞燈的各種准備工作了。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

正月十四,「順天聖母」誕辰。娘娘誕辰於正月十四,又稱「順天聖母」。傳說娘娘姓陳,是唐朝大歷年間的人,後來成為了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於是民間立祠奉祀,稱為「順天聖母」。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相傳,正月十五日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蠶神」的日子。祭蠶神用白粥加上肉脂為供品,同時用一桿竹竿挑著燈燭插在田間,謂之「照田蠶」(據說觀察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歉)。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後代元宵節觀燈習俗的一種源頭。

4、沙河方言的那些事,你知道哪些?

在邢台地區,沙河市的方言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沙河人一說話,人們便聽得出是沙河人。社會上流傳著一些調侃、打趣沙河方言的小故事。一則說,沙河幹部匯報工作,講一二三四幾個問題,開口便說「ye」,經人提醒,趕緊改口說「第一」,結果又說成「di'ye」。一則說,中央和省市新聞部門內部有文件,廣播電視單位一律不招收沙河人。筆者探求考證,前一種傳言純系茶餘酒後的玩笑話,但沙河方言中有時將單韻母i讀作復韻母ie,確是事實。後一種傳言實屬子虛烏有的無稽之談。沙河的孩子入學後普遍說普通話,普通話流利程度與他縣無異。筆者為沙河籍,上世紀六十年代就讀於北京廣播學院,同學中還有幾個沙河人。沙河人就職於各級廣播電視單位,從事播音工作的比比皆是。現在,沙河方言口音較重的,僅限於偏遠鄉村的中老年人群。

還有一個小故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筆者一位同學六十年代考上南開大學中文系,剛入學時,說話帶著一些沙河口音。一位教古代漢語的教授大感興趣,特意請這位同學在課堂上用濃重的沙河方言朗誦唐詩宋詞。教授感慨地說:「我講了多年的古漢語音韻學,學生不易明白,想不到沙河方言中保留這么多的古漢語音韻。沙河話真是古漢語的活化石!」

沙河方言究竟有何特點,有別於其他各縣市?又究竟有何功能,被南開教授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筆者研求總結,沙河方言僅就音韻、語調來說,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是韻母e的泛化。沙河方言中,韻母e廣泛使用。在很多詞彙中,無論是單韻母或復韻母,都可用e來取代。如:

取代a,數字「八」讀作「be」,「褡褳鎮」讀作「de褳鎮」;

取代o,「剝削」讀作「be削」,「撫摸」讀作「撫me」;

取代u,副詞「不」讀作「be」,「幸福」讀作「幸fe」;

取代ao,「喝葯」讀作「喝ye」,「腳步」讀作「jie步」;

取代ei,「北京」讀作「bie京」,「黑色」讀作「he色」;

取代ou,「妯娌」讀作「zhue娌」,「叩頭」讀作「ke頭」,等等。

還有一種情況,韻母為i,u的字,沙河方言中,則將原韻母後加e,改為復韻母ie,ue。

如:i改為ie:數字「一」讀作「ye」,「感激」讀作「感jie」;

又如:u改為ue:「綠色」讀作「lue色」,「菊花」讀作「jue花」;

二是保留大量的入聲字。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入聲已消失,平聲分為陰平、陽平二聲。而沙河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入聲字:如一、七、八、吃、黑、發等。這些字的韻母在沙河方言中又都為e,讀作ye、qie、be、che、he、fe。這些字發音短促有力,收音急促。

古代詩詞中很多都押入聲韻,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岳飛的《滿江紅》等。用現代普通話誦讀,有的地方音韻不協,稍顯生硬。但如果用沙河方言朗誦,讀出其中的入聲字,則朗朗上口,詩意中悲涼悱惻之情感,慷慨激昂之氣勢,展現得淋漓盡致。

三是區分尖團音。古漢語中尖團音區分清楚。團音,即舌面音聲母j、q、x與i、u起頭的韻母相拼合;尖音,即舌尖音聲母z、c、s與i、u或i、u起頭的韻母相拼合。現代普通話中已取消尖音,實行尖團合流。但在沙河方言中尖團音仍區分清楚。普通話已取代尖音字的團音字,在沙河方言中仍保留原貌。拼合團音字的j、q、x仍按古音z、c、s拼合。

J仍拼作z,如:「焦點」讀「ziao點」,「喝酒」讀「喝ziu」;

q仍拼作c,如:「夫妻」讀作「夫ci」,「千萬」讀「cian萬」;

x仍拼作s,如:「東西」讀「東si」,「笑話」讀「siao話」。

四是保留合音字、合音詞。合音字即合兩字之音為一音,取前字聲母與後字韻母拼為一字。宋朝沈括的《夢溪筆談》說: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現在漢語中也傳承了少量的合音字,如成語居心叵測、付諸東流等。其中「叵」為「不可」的合音,「諸」為「之於」或「之乎」的合音。沙河方言中保留不少合音字、合音詞。如「不用」為「甭」(bing),「不要」為「嫑」(biao)。這幾個合音字在其他縣市也通用,但沙河還有一切獨特的合音字,最常用的如:

媳婦(xi'fu),讀作「修」(xiu);

衣裳(yi'shang),讀作「央」(yiang);

五是韻母en、ei的混用。沙河方言中對en、ei兩個相近的韻母分不太清楚,往往把en讀作ei。如「春天」讀成「吹天」,「開門」讀作「開煤」,「矛盾」讀成「矛隊」等等。

六是「的」字的泛用。沙河方言中,「的」字使用非常廣泛。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凡普通話中作為名詞詞尾的「子」字,沙河方言中均用「的」字。如:桌的、椅的、孩的、鼻的、胖的等等。普通話中不能帶「子」的名詞,沙河方言中也可帶「的」。如布袋的,外甥的等。最常用的是稱呼妻子為媳婦的,合音為「修的」。

過去沙河農村給小孩起名字,習慣用「的」字,如江的、海的、牛的、紅的、黑的等。現在文化素質普遍提高,這樣名字已不多見,給孩子起名大多比較文雅。

沙河方言的特色,除上文所述語音部分外,在流行的詞彙、短語方面,也有一些獨特之處,限於篇幅,不再贅述。另需說明,因沙河方言大量為入聲字,本文涉及拼音文字,一律未標音調。

5、河北省有哪些傳統文化

您好, 名人:
漢高祖劉邦
漢光武帝劉秀
蜀漢昭烈帝劉備
水稻專家袁隆平
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
前海軍司令蘇振華
黨史人物蘇兆征
起義將領盧漢
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
著名記者鄒韜奮
抗日將領郝夢齡
志願軍烈士邱少雲
民主人士邵力子
香港名人邵逸夫
紅軍將領段德昌
著名學者俞平伯
紅軍將領韋拔群
開國將領韋國清
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
唐宋八大家中的歐陽修
捨身救列車的歐陽海
著名作家歐陽山
宋代書法家歐陽詢
西楚霸王項羽
新四軍副軍長項英
二胡名家閔惠芬
漫畫家繆印堂
前副外長符浩
竹林七賢之一嵇康
和氏璧的發現者卞和
氣象學家竺可楨
音樂家冼星海
抗戰將領佟麟閣
邊塞詩人岑參
戰國趙相藺相如
明朝文人祝枝山
三國名將趙雲
抗戰將領趙登禹
抗日英烈趙一曼
抗聯將領趙尚志
抗戰名將薛岳
唐代名相裴度
古人類學家裴文中
前新疆軍區副政委裴周玉
前駐紐西蘭大使裴堅章

風俗文化:
淶源 婚喪、節慶、禁忌
淶源民間藝術
多邊文件的交匯-淶源方言及謠諺

滄州武術
落子
吳橋雜技

承德地區民俗民情
滿族的祭索撥桿子
豐富的戲劇藝術

著名的書話藝術
保定老調
冀南扇鼓舞

黃窯焰火
大隱豹彩布擰台
南呂固抬猴爺

二月二乞巧節
元霄節盪鞦韆
五月十三送羊

看皮影哼大鼓
望海大會
秦皇島的傳說

唐山皮影戲
樂亭大鼓
常山戰鼓

正定民間花會
井陘雪花山廟會
絲弦戲

六月初六姑姑節
河北吹歌

6、邢台的風俗人情

邢台歷史悠久,《禹貢》記為冀州之域,商祖乙曾遷都於邢,為京畿地。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為邢侯,建立邢國,統轄邢地。春秋末期為晉國領地。戰國為趙國信都,轄區亦屬趙,因「趙襄子食采於引,故有襄國之名」,邢稱襄國始於此。公元前372年趙成侯據邢,改邢為信都。
秦統一六國後,廢封建,行郡縣,置信都縣,轄區屬巨鹿郡。秦末,項羽攻佔趙地,「立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國」。漢初,劉邦分封趙國,立張耳為趙王,都襄國,轄常山,巨鹿,邯鄲三郡,東漢屬魏郡,三國時屬廣平郡、巨鹿郡。西晉末年,羯人石勒建後趙都襄國,置襄國郡,邢地屬之。 永和六年三月.後趙新興王石祗即帝位於襄國;永和七年七月,劉顯在襄國稱帝。隋開皇十六年廢襄國郡置邢州。唐天寶元年改為巨鹿郡,至德二年復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為信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為順德府,至元二年改府為順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順德路為順德府,清因明制。 
中華民國初期廢府留縣,屬直隸省。1914年設大名道,轄區屬之。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道廢,各縣均直隸於省。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七七」事變,10月15日日軍侵佔邢台,設冀南道,不久改順德道。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後建立晉冀魯豫邊區抗日政府,轄區屬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建立邢台市,為太行區直轄市。
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成立並恢復河北省建制,撤銷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台專員公署,轄邢台、沙河、臨城、內丘、威縣、南宮、任縣、隆堯、柏鄉、寧晉、南和、新河、平鄉、廣宗、巨鹿等縣,撤邢台市為邢台鎮。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1953年邢鎮復升格為邢台市。1958年底,邢台專區撤銷,寧晉、新河劃入石家莊專區。其它各縣並入邯鄲專區。1961年邢台專區復置。1964年,臨西縣歸屬邢台專區,轄區為1市17縣。1984年,邢台市升格為省轄市,轄區與邢台地區分設,1986年,邢台縣劃歸邢台市領轄。1986年、1987年,南宮、沙河先後改建為縣級市。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邢台地區,實行地、市合並,將所屬縣化歸邢台市管轄。至此,邢台市下轄2區、15縣、2個縣級市。

7、沙河鎮的基本概況

沙河鎮立於連雲港市贛榆區西南部,南接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西依江蘇最大的人工河——石樑河水庫,是江蘇省首批對外開放衛星鎮,省重點中心鎮。全鎮下轄52個行政村,總面積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9萬畝,人口12萬。是江蘇省農業大鎮,盛產優質小麥、水稻、花生,蔬菜、花卉、草莓及優質大蒜生產形成規模;是蘇北有名的商貿重鎮,自古就是蘇北魯南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被著名的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費孝通稱為「蘇北三大集鎮」之一。每年農歷四月八的時候都會逢會,為期三天周圍各大鄉鎮的都會過來遊玩消費,人數和熱鬧程度不比春節差甚至有超越!
沙河鎮與東海縣隔河相望,國道310、327、省道牛青公路交匯於此。全鎮總面積130平方公里,耕地11.6萬人口。沙河鎮先後被市命名為設施栽培先進鄉鎮、多種經營先進鄉鎮、個體私營經濟先進鄉鎮,被省政府命名為先進小城鎮、群眾文化先進鄉鎮,被國家綠化委命名為平原綠化百家鄉鎮。
沙河因古大沙河橫穿東西而得名。西漢時定名,春秋戰國時初屬郯,後屬楚,終歸齊。齊相管仲曾在沙河興漁鹽利,使沙河名聞遐邇;唐宋以來,沙河的經濟貿易相當繁榮,是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沙河鎮歷史悠久,文人薈萃。明末沙河街的朱梓在湖廣靖州任天柱令,為苗漢民族團結立下大功;傳說中為七仙女、董永做媒的槐樹在沙河境內,殷庄因此而得名。
沙河鎮是省科技種植示範園區和連雲港遠郊蔬菜基地。現有經濟作物6.5萬畝,其中蔬菜2.5萬畝,糧經比例達到4:6,初步形成萬畝設施蔬菜栽培基地、萬畝大蒜生產基地、萬畝草莓、萬畝土豆和5000畝花卉、雜果生產基地五大基地,年產各類蔬菜15萬噸,產值1.5億元。沙河鎮多種經營生產形成了種植、養殖、加工、飲食、草竹編、販運等門類,建成各類專業村40個、專業戶5000戶,其中規模養殖千隻(頭)以上的300多戶,珍珠獾、藍狐、白玉蝸牛、落地王鴿等特種養殖60餘戶。發展糧油加工大戶200餘戶,流通專業大戶300多家;500多名農民經紀人每年將各類農副產品30萬噸銷往全國各地,培育的「顏河」牌西紅柿、三順蘿卜、黃牙菜等特色農產品暢銷蘇魯農貿市場。
進入90年代以來,沙河鎮的工業經濟進入規模發展軌道,全鎮有木業建材、塑料管件、糖果食品、機械鑄造、服裝針織等門類企業近百家。私營經濟已成為沙河的重要經濟支柱,全鎮發展個體工商戶4600家、私營企業260家,從業人員達2.8萬人。其中投資580萬元興建浪潮塑業有限公司,生產的PPR塑料管材管件已通過國家質量體系驗證,年可創產值2200多萬元,利稅超百萬元;殷勇化工廠生產的胱氨酸市場前景看好,年可創產值400萬元,利稅80萬元;與加拿大迪克斯電器公司合作的汽車發動機生產項目,總投資150萬美元,年可創產值2300萬元,實現利稅600多萬元,並積極與福建、浙江、韓國、加拿大等地客商洽談,大力五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新上化工、建材、塑料、機械、食品等20多外項目。
沙河鎮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鎮區由原來的0.8平方公里擴大到2.7平方公里,投資近億元實施硬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投資建設中小學樓房18幢,鎮衛生院被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建有農貿、糧油等規模市場8個,其中沙河糧油批發市場為蘇北地區最大的縣級糧油批發市場。全鎮實現村村通公路、電話、有線電視、自來水「四通」目標;15%農民建起兩層以上樓房;2002年全鎮人口出生率8.56%,計劃生育率達90%。
在今後工作中,沙河鎮將積極實施農民增收、財稅增源、企業增活、市場增大、集體經濟增強、城鎮建設增新的富民強鎮工程,把沙河建成「農業大鎮、工業強鎮、三產重鎮、商貿富鎮」。一是突出工業主體,打好招商引資攻堅戰,力爭在兩年內吸引外資8000萬元,興建外資、合資合作企業20家,年增加產值2億元以上;二是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兩年內增加溫室2000棟,大棚1000個,更新技術、品種20項,農民年增加經濟收入1500萬元;三是營造良好環境,促進私營個體經濟上規模、上水平,年新增個體工商戶500戶、私營企業40家,年創稅收500萬元;四是建設文明新鎮,樹好贛榆南大門形象。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