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風俗
1、有關於我們海豐的民風民俗文化
既然你說我們海豐的民風民俗文化,就是說你是在當地或者在附近地區的人,最具體的就是一些對比,你們當地的一些文化民風跟海豐有什麼具體的區別,你所知道的跟實際情況有何出入,還例如方言,諺語等等,我們都知道就算相隔很近只要語言有出入就會有不同的解釋和傳播,找出這種差異是最完整的文化錄了。
希望能搞幫到你。
2、大年初五的習俗
這風俗,在關中,東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後,所吃食物,不盡相同。西府的隴縣是全縣都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據說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過年也吃攪團,但不是破五,而是臘月三十,如三原縣和武功縣。這和隴縣也一樣。隴縣是過年期間吃三頓攪團,臘月三十,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七。彬縣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也吃攪團,說是"吃窮飯,除窮根",又說"糊窮坑"、"填窮坑"。用攪團這樣的食物來糊來填倒也適當。彬縣人說,反正不能吃酒肉。地處渭北高原的淳化縣,這一天也吃攪團,也說是用來填窮坑,並且這一天不能出門串親戚,說是不能讓親戚沾著了窮氣。 最有意思的是鳳翔縣,這是秦人的發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掃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講究大不相同,他們是吃餃子。不叫餃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然後才包那餃子。這是為什麼?鳳翔人說: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了來,包將起來,煮熟了,吃掉。秦人豪邁,辦事徹底,這樣做,竟不只是趕走"五窮",而是要趕盡殺絕,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 按:"五窮"也叫"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曾見於韓愈的《送窮文》。這位詩文大家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無論內心如何思謀,行文總是比較平和,雖屬我的大患,還是客客氣氣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實話實說,"趕五窮","填窮坑",而且動用了爆竹掃帚,不能客氣。這畢竟不是請客送禮。趕盡殺絕,當是其中最為慷慨激昂淋漓盡致者。 "破五":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 五馬日(破五)。正月初五日,山東的一些地方稱為「五馬日」,並以這一天的陰晴來占當年騾馬的凶吉,說這一天晴空萬里則主騾馬興旺,據東方朔《占書》說,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不知山東如何訛牛日為馬日。這天又稱「破五」,有些地區在初五之前婦女不能出門串親,也不準動尺剪做針線活,還不準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鍋,過了這天則不再忌諱。臨清一帶的破五,以家族為單位舉行送家堂的儀式。天還未亮,人們就都煮好餃子,上供、燒紙、叩頭,接著把神主牌位收存起來,只等三聲大炮一響,全族男人帶著香紙鞭炮集合一起,排著隊伍前去上墳,叫做送老祖宗回家。一路上,抬供的抬供,放鞭的放鞭,來到墳地再焚香紙叩頭,喊道:「爺爺奶奶,到家啦!」沂南也在這天撤家堂軸子,有的還吃炸糕,掃院子,據說這天掃院子不招螞蟻。墾利、壽光等地於這天鳴放鞭炮,全家聚餐,以示新年過去。 魯西南地區在年除日把剪刀用線纏住放在床鋪的席下壓住,到初五這天才能開始使用。臨沂、鄒城婦女這天不出門、不梳頭、不動針錢,據說動了針線會招蠍子、蚰蜒。這天普遍中午吃水餃,也可以吃面條,有「初五吃頓面,一畝打一石」的說法。
3、遼寧省民風民俗
各地民風民俗:(供參考)
一..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
4、介紹一下鞍山的民俗或風俗傳說
燈宮舞
"鬧燈官"舞蹈,由一人裝扮成燈官。身穿官服,頭戴纓帽,另由一人裝扮成燈官娘,身著紅襖,兩耳上掛著紅辣椒,6個滿族少女身著滿族節日服裝,手持豐燈,翩翩起舞,戲耍著燈官。燈官乘坐一台花轎,為便於表現,轎子是用一根扁擔,轎夫抬著,燈官站、坐在轎桿上進行幽默、形象表演,燈官娘娘緊隨轎旁,兩人邊覆邊逗,配合默契,曲調滿族特色強烈,演奏得抒情、流暢,是迄今滿族民間舞蹈中最有風味、活力、美感的舞蹈。
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又名海城秧歌,迄今已由300多年的歷史。初為兩足落地,叫地秧歌;後在清咸豐年間,變地秧歌為高蹺。它以既火爆,又嚴謹、細膩,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在遼南、東北乃至全國久負盛名,並以獨特的民族風格政府了國際藝壇,逐步走向了世界。
鞍山玉雕
鞍山玉雕興於清末民初,更盛於當代。工藝多受河北、北京藝人影響,屬中國北方流派。以立體圓雕、浮雕為主,輔以線刻、鏤、透雕等技法。其造型簡練古樸,打磨光滑,氣韻生動傳神,素有古遼河紅山文化遺風。
如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華夏靈光岫玉塔熏」、「蟈蟈簍」等作品就是岫岩玉雕的代表。岫岩玉雕產品可謂林林總總,應有盡有。就其用途而言,可分為祥瑞玉、用品玉、玩賞玉、觀瞻玉、保健玉、禮品玉。孔子說:「蓋天下堅潔精美之品無過於玉者」,得其一件足以陶性怡情,受益無窮。
5、潮汕地區有哪些獨特的元宵節習俗?
元宵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全國各地都舉行各種活動來慶賀。因一地的風俗是由其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決定的,所以潮汕地區的元宵節也有一些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有趣習俗。
先說吊喜燈的習俗。燈火在祀神禮節中是作為光明喜樂的象徵。從正月十一至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節這一天,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汕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
元宵節這一天,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作吊喜燈。
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後生了男孩子,農歷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須挑起一對紅燈籠,並在燈屏下貼著紅紙寫上姓名,歡天喜地掛到鄉中宗族祠堂的燈架上,以此象徵著家中添了丁。
每晚家人要抱著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燈籠里點燃蠟燭,使燈籠通紅,一面接受周圍鄉人的祝賀。元宵夜更是庄嚴、熱鬧。
潮汕人還有元宵節做丁桌的習俗。在潮汕鄉村,上一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還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
宴客時有兩種席式,一種叫龍船席,即用好多隻方桌連接起來,客人圍在兩旁吃飯,形同劃龍船;另一種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疏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飯,吃完後主人再重新擺上各種菜餚,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接連不斷。這後一種席式一般是較有錢且較慷慨的人家才會這么做。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時代在前進,思想在進步,潮汕人雖仍有元宵辦丁桌的習俗,但多改為在自家裡進行,且限於宴請較親的親戚和較好的朋友,豐儉由人,無人計較。
求喜物也是潮汕人元宵節的一大習俗。元宵節這一天,鄉村中多有設壇拜神活動。各神廟宗祠燈火齊明,煙霧彌漫,善男信女爭先參拜,擁擠異常,熱鬧非凡。
神壇前擺設的雞、鵝、鴨、糖果、米果品、花燭、大吉,及潮州柑等祀品被視為神物。
參拜的男女紛紛卜取祭品,取回家中,這就叫作求喜物。人們認為用了這些神物後,就可以讓家門平安、添財添丁。
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還或多還所拿的神物。於是有些人便乘擁擠的機會,偷偷拿走壇前的祭品回家吃,意謂吃興盛。
擲喜童也是潮汕人的一大習俗。元宵節這一天,鄉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彩棚,裡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彌勒佛光禿禿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有男女泥喜童。
人們站在一丈多遠的竹欄桿外,用銅錢瞄準彌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歸其所有,而在一些較難命中的部位,如頭頂、耳朵等,命中者則一贈二三不等;不中者銅錢即歸擺彌勒佛的棚主所有。這是一項老少都喜愛的活動。
元宵節,潮汕大都有度橋的習俗,這在舊方誌中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和乾隆《揭陽縣志》記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度厄」。
在揭陽,元宵這一天,男女老幼爭先度過橋,少男祈望日後娶賢妻;姑娘祈嫁個好夫婿,產男孩;老者則祈求健康長壽;小孩子則祈求長大成人。
此外,元宵節這一天,潮汕有些地方還要采榕樹枝、竹葉回家插在門楣、灶台、禽舍,以祈人口平安、六畜興旺。
有些地方的新婚夫妻要在鄉里老榕樹下盪鞦韆,任鄉人往其身上潑糞便,說是被潑得越多,今年就能生男孩。
有些地方的農戶還要到屋外或田地里抱回灰磚或土塊,放在豬欄內,稱正月十五夜抱大豬,以祈飼養大豬發大財。
有些地方的少女偷偷到菜園里坐下一芥菜,說是坐大菜,將來嫁個好夫婿;而少男則偷偷推倒廁所牆,說是將來可以娶到雅女么。有些地方則舉行賽大豬、賽大鴨、賽大鵝、賽大雞等賽會活動及夜間抬神出遊的游神活動。
廣東省海豐縣鬧元宵的方式有很多。
一是懸燈結綵。全縣各地祠堂廟宇懸掛元宵燈,有的搭起燈棚,懸掛大型精緻的鰲山燈,展現各種用泥塑或紙扎的「公仔」布置成《桃花過渡》《唐僧取經》等戲劇場景。
燈火生風,帶動「公仔」旋轉過場,惟妙惟肖,煞為好看。各戶懸燈分多種,當年生男的人家懸掛的大花燈稱「男孫」燈,當年新婚懸掛的紗燈稱「新婚」燈。兒童則滿街奔跑,揮舞著各式古燈、提燈等。火樹銀花,甚為壯觀。
二是鞦韆對歌。在海城高田南門湖畔及公平鹽街口,青年男女邊盪鞦韆邊對歌,唱著十二月歌、百魚名、百鳥名等,或臨時自編自唱,多為歌頌太平、喜慶豐收或表達男女戀情等。
圍觀之人,有的附和著曲子,有的等待著輪流打鞦韆,通宵達旦,盡情歡樂。
三是搶炮頭。梅隴習俗有人在高台點燃大鞭炮,台下的人們爭先恐後地搶拾,搶到頭炮的為最尊,全家慶幸,好不暢快。
多種多樣的元宵節習俗,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剔除糟粕,取其元宵節傳統文化的特色習俗,有利於古老的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6、海豐的風俗·
在廣東的海豐,小輩給長輩拜年時要以叩頭作揖賀年,而長輩就用紅紙包著錢或拿柑橘賞給小輩。與中國各地的風俗一樣,小輩向長輩拜年是向長輩致敬,長輩自然要犒賞小輩. 至於用什麼食物贈給小輩,自然是要選擇孩子愛吃並且有吉利意義的物品,於是,橘子便被選為這種有特殊意義的食品了。至於賞賜紅包,則是讓孩子們自己去買些他們愛吃,愛玩的東西,這是後來為簡化手續而變化的,雖然意思相同,但還是不如傳統的送個橘子更有意義。
7、遼寧省海城市岔溝鎮海龍川村的結婚風俗有那些 彩禮多錢 都有什麼說道和風俗之類的?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雙方多溝通比什麼都好,要是達成共識,就沒有任何說道了,沒有任何規矩是寫在書面上的,主要看自己。
8、汕尾地區端午習俗
農歷五月初五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而此節日在家鄉汕尾海陸豐也是一年中重要的節日之一,俗稱「五月節」,在這天,家鄉也有各種各樣的節日習俗。
說起「端午節」的來歷,最早接受的說法當然是紀念屈原說,而此說法至今也是根深蒂固的。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此外還有「迎濤神說」、「祭龍說」、「惡日說」、「夏至說」等,端午節的來歷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在海陸豐家鄉,大約從五月初二這天開始,各家各戶便要開始為節日做准備,當然,除了采購好一些拜神祭祖的貨品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做棕子了。而到初五這天,節日氛圍籠罩著整個村鎮,各式各樣的習俗也將在這天一一舉行。 劃龍船
海陸豐俗話叫「扒龍船」,更有流傳已久的一首童謠:《含悲蟬》
「寒悲巡,叫勻勻
叫到五月節,人扒船
扒到我姐門腳過,過金卦
金卦索索赤,嫁後壁
後壁無多尼,嫁海乾 海乾無綠豆,嫁科鱟
鱟未爬, 嫁科蝦
蝦未跳, 嫁科鸚哥鳥
鸚哥鳥食酒檸檸, 會讀經
讀經文, 會做船
做船溜溜走, 會台狗
台狗步,會種芋
種芋肥,會擔瓷
擔瓷翹扁擔,會鉸衫
鉸衫長短龜,會台龜
台龜大細胚,會織綾
織綾子, 偷插老公仔三合米
科老公仔掠到貢死死。
………… 」。五月節扒龍船可以說是應節的頭等大事了。但由於受江河等條件限制,並不是每個村鎮都會舉行這一項活動的,在海陸豐,主要是汕尾主要城鎮、海城、東海等城鎮會舉行,而且場面也較浩大。
到端午節這天,橋邊以及河岸,人山人海,爭相觀看龍舟比賽。龍船由龍頭、船身和龍尾三部分組成。據說新船下水要祭龍頭。比賽之前,要舉行開賽儀式:龍舟和槳手要祭拜伯公老爺,也有拜祭媽祖的,目的只有一個——「旗開得勝」。龍船長度有10米左右,7對槳手,一個舵手和一個擂手,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龍舟則聞聲起鼓,健兒們奮臂劃槳,力爭上游。鑼鼓手統率全船,劃槳的只管劃槳,掌舵的把穩方向。奪標進入高潮時,擊槳激起的水花能把整個船都罩住,岸上觀看的群眾不見龍舟,只見一團團「雲龍」在江面飛奔。兩船在向相反方向前進了幾百米後各自到新老橋底轉彎折回,誰率先到達原先起點位置是為贏。得頭標者,嗩吶伴奏,遊河、遊街,等等。選手們開開心心互相道賀,民眾快快樂樂一飽眼福,全民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慶之中。
食粽、桃李
海陸豐俗語叫「粽稞」,但並不像其它地方的「粽子」一樣用粽葉包裹,而是做成柔軟的糕狀,可以切成方形。還有餡料也並不像其它的粽子那樣多種多樣,幾乎是不下什麼餡料的,似乎就是用糯米粉和麵粉加入些紅糖攪拌蒸熟而成的糕點。但是吃起來卻又有一股說不清的味道,至今仍記憶猶新。當然,人們最記得就是有稜有角的包裹著粽葉的粽子了,這小小的粽子凝聚著悠久的歷史,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民族情節。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便有史料記載,據說當時汨羅江沿岸百姓是為了保全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身軀,用粽子投喂河裡的蛟龍魚蝦。宋代《東京夢華錄》載:「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汨羅之遺風也。」 在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今天,在節前吃粽子,互送粽子拜節,許多家庭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也越來越變得更為繁多。從餡料看,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鄰國。
至於五月節這天吃桃李,這樣的風俗似乎只在家鄉海陸豐地區才有的吧,具體原由就不得而知了,大概因為桃李正是五六月份的應節水果,剛好可作節慶,或者待客之用。 接「午時水」
五月節這天,各家各戶還要接午時水。通常拿一個盆子或水桶加水放上菖蒲、艾、榕葉等置於路邊,過了午時,據說這水能長久保存而不腐,備日後配葯用;而那些菖蒲等再放於鍋內煮水,用以洗澡擦身,俗信可祛病去邪。 所謂午時水,指的就是端午節中午打上的井水。小時候記得,五月節這天,村中各家各戶挑著水桶到井邊汲水,絡繹不絕,村中的各口水井的水都會被村民搶汲一空,甚至於乾涸,有的村民只好到鄰村去汲水供用了。按照習俗,所接的午時水,放上菖蒲、艾枝、榕葉等置於鍋內煮沸,用以洗澡擦身,可祛病去邪,這或許是可信的,中醫本就有葯草洗身的原理。而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在一些農村地區更是將端午節的水視為神水,那一天要到溪河邊打水洗澡、洗頭、煮飯。
祭神祭祖
五月節這天上午,村上各家各戶首先要祭拜家中各神以及鎮上附近的各處神靈,之後就是在村中祠堂祭祀祖先,和其它各大節日一樣,各家備好豬肉、雞、鴨等食物,拿上香燭,早早來到村中祠堂佔位擺放整齊,之後就是焚香禱告,祭拜先輩之靈。整個祠堂由內到外擺滿豐盛佳餚,場面尤其壯觀。
在海陸豐,五月節這天,各家各戶口還要插抹草、艾菖蒲、榕葉等植物,特別是要插在家中的各處神位上。記得小時候,端午節的前一兩天,就會約上幾個小夥伴到村上去採摘這幾種草,拿上長長的手制鉤竿,在村上的那棵百年老榕樹上鉤下幾枝榕枝來,捧著帶回家交給父母,一一的插放於各神位上。抹草可以說是海陸豐地區人民過年過節、紅事白事經常用到的神草,傳說具有驅魔辟邪的寓意。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人們在五月節將抹草、艾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圓圈懸於門楣窗檯,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拜神祭祖,插抹草、艾、菖蒲、榕葉。抹草是海陸豐地區人民過年過節、紅事白事經常用到的神草,具有驅魔辟邪的寓意。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人們在五月節將抹草、艾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圓圈懸於門楣窗檯,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還有祭神祭祖等活動,這些都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9、海城韓姜正常彩禮多少錢
這個要看當地的風俗吧
每個地方的人情彩禮錢都是不同的
如果真的不懂可以問下家裡的長輩
或是比較懂行一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