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飲食方面的風俗有哪些

飲食方面的風俗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0-07 13:07:02

1、湖南飲食風俗有哪些

飲食習俗是人類在飲食方面創造行為及其成果!以下便是我為大家所帶來的湖南飲食風俗,希望各位會喜歡!

湖南飲食風俗

長沙現存最早的地方誌雲:“吳越家飲食多粥少飯。而長沙饔餮獨厚,至宴賓則窮其極品,不,則便以陋嗇笑之。”

長沙人自古以米飯為主食,有糙米飯、熟米飯、紅米飯、白米飯之分。民國以前,一般人家多用鐵爐罐(一種口圓、底尖的鐵鑄炊具)煮飯,掛在通鉤上,四季咸宜。民國以後,用鐵鍋燜飯的日多。大場合、大戶人家多用木甑蒸飯。瀏陽東鄉則家家戶戶使用小木甑,乾菜、葷腥等一起在甑內蒸熟。很多人家的飯中常拌有紅薯、紅薯絲、包粟、高梁、豌豆、蠶豆等雜糧,農閑時有的一日只吃兩頓,或早晚吃稀飯。青黃不接時,飯中多拌有蠶豆葉、小竹筍、夏枯草等,或做南瓜粑粑、蕎麥粑粑、麥子(大麥)粑粑、艾(蒿)粑粑等食用,所謂瓜菜半年糧。山區則一年四季吃薯絲飯。

長沙稱魚肉為大葷,禽蛋鰍蝦為小葷,豆腐蔬菜為索,俗稱小菜。3餐有葷腥的,僅官紳富豪人家而已。一般市民只有初一、十五才吃紅燒肉,叫“打牙祭”,平素能撿(買)豆腐、端水豆腐、弄點火焙魚、淡干魚、蒸(炒)雞蛋之類就算不錯。鄉間,只有匠師上門或生日喜慶才稱肉打豆腐。民間請客,用臘肉、咸魚、鰍、鱔、干筍、豆腐等。“嘉慶時,長沙人宴客用四冰盤兩碗,已稱極腆,惟婚嫁則用十碗蟶干席。道光甲申乙酉間改海參席。戊子己丑間,加四小碗,果菜十二盤,……後更改用魚翅席……咸豐朝,更有用燕窩席者。”當然,海參,魚翅,燕窩席,只有達官貴人方可問津。廣大農村擺簇席,以十碗蟶干席為常。令現代人不可思議的是,蛇肉、狗肉、蛙肉長期被視為厭物,不僅不能上正席,而且不準在灶上烹任。

比北方人幸運的是,長沙人四時均能嘗到新鮮蔬菜,即使在冬天,也能吃到茼蒿、冬莧、菠菜、油菜苔等綠油油的青菜。長沙烹調菜看待講究色和味,所用佐料多。最常用的佐料是豆豉和辣椒,幾乎無菜不辣,所謂“湖南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特別是吃魚,不放辣椒頓覺味道全無。長沙辣椒有光皮椒、牛角椒、燈籠椒、朝天椒等傳統品種。壓扁爆炒的燈籠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稱為“送飯菜”。青椒經鹽漬、腕製成醬辣椒、覆辣椒,可四季受用。紅辣椒往往曬成干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就鮮剁成辣椒醬,拌入蒜頭、刀豆、豆豉等,再倒人適量的酒和麻油,可長期保鮮,四時咸備。除辣椒豆豉外,芫荽、蔥、蒜、姜、胡椒、八角、桂子等也是長沙人喜歡的佐料,不但能助其味,而且有提神發表、祛濕抗寒之功能。

長沙人善於加工貯藏菜餚,普通家庭都會薰臘肉、魚、鹵蛋、做霉豆腐等。臘肉放在茶油或谷倉內可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至於小菜腌制方法更是五花八門,家家戶戶都有酸壇,泡葛頭、豆角、黃瓜、蘿卜等可隨時食用,經濟方便。經淘米水泡過的刀豆、芋頭梗風味獨特。青菜、白菜、排菜經不同方法腌制,可變成風味各異的擦菜和酸菜。如脯成鹽菜,則帶甜味;若不放鹽而讓其發酵起酸,取出曬干,再與楓樹葉等一起蒸熟,則芳香撲鼻,曬干後可長期保存。至於生薑、茄子、苦瓜、蘿卜等晾曬腌制後,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饋贈佳品。如將刀豆、姜做成蝙蝠型,諧音“福”;製成喜鵲形,象徵“喜”;切成蘭草形,寓意“男”,都是很受歡迎的工藝食品。

長沙巧婦善作家庭副食品,僅紅薯做出的品種,就不下數十種,可說花樣翻新。如將紅薯去皮煮熟搗成糊狀,摻入芝麻桔皮,切塊曬干叫薯糕,用油炸或用沙炒,又香又脆;將紅薯熬糖,又甜又粘。薯粉,又稱芡粉,是上乘的流食。薯粉加工成粉皮,是農民最喜歡食用的干貨之一。至於大米糯米,更可加工成各式各樣的副食品,如年糕、糍粑、湯圓、凍米糕、油積極、棕子、八寶果飯等,還有米粉、夏至坨(或立夏粳),都是長沙人喜愛的食物。每逢喜慶節日,主婦都要將自製的豐富多採的副食品加上炒花生、豆子、瓜子等擺盤招待客人,叫“旱茶”(或漢茶),有的地方叫茶食或叫“換茶”。

長沙飲料自古豐富,農家大都自己蒸酒,客人來了,用錫壺盛酒在火中加熱,慢慢品嘗。富裕人家還自製甜酒。市民一般飲用河水和井水。到1949年,城區有井干余,著名的有白沙井、南沙井、鴛鴦井等。白沙井水在民國以前不僅是城南一帶居民食用水,而且四城富戶多飲用之。一天到晚,“買沙水不”的叫喊聲不斷。至於山區,很多人家自古就食用“自來水”,他們用竹梘將山後清泉引入家中水缸。夏天,城鄉都喜歡飲用涼茶,即用金銀花、淡竹葉、夏枯草、車前草、薄荷之類,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熱解暑,利尿解毒。

茶葉多自產自製,也有用黃荊葉、十大功勞葉等代用的。中西部的河西、寧鄉等地,有吃芝麻豆子茶的習俗,即在泡茶時加入炒熟的黃豆芝麻及薑末等。西部溈山還有吃擂茶的習慣。東部瀏陽北鄉則愛吃茴香茶,即在茶葉中加川芎和小茴香,飲後有祛寒止痛,健胃祛風之功。相傳古有一嫗,常惡心嘔吐,小腹冷痛,久治不愈。一日,她無意中喝下泡有茴香的茶水,頓覺異香撲鼻,漸成嗜好,多年頑疾竟不治而愈了。鄰里得知,竟相效仿,遂有喝茴香茶之習。由於長沙人離不開茶,故把茶與飯並稱,問人家有幾口人,常說“有幾個人吃茶飯”。

湖南的地方特產

湘菜

湖南菜簡稱“湘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湘菜的特點是注重刀工、調味,尤以酸辣菜和臘製品著稱,烹飪技法擅長煨、蒸、煎、燉、溜、炒等。因品種豐富,味感鮮明而富地方特色,名師輩出,自成一系而聞名於世。諸如“發絲百頁”細如銀發,“梳子百頁”形似梳齒,“溜牛裡脊”片同薄紙,更有創新菜“菊花魷魚”、“金魚戲蓮”,刀法奇異形態逼真,巧奪天工。

著名菜餚:

毛氏紅燒肉、巴陵全魚席、永州血鴨、東安雞、口味蝦、永州喝螺、寧遠血鴨、冰糖湘蓮、炒素什錦、翠竹粉蒸魚、大邊爐、洞庭金龜、發絲百葉、芙蓉鯽魚、干蒸湘蓮、紅燒龜肉、蝴蝶過河、椒鹽兔片、金魚戲蓮、開屏柴把桂魚、臘味合蒸、麻仁酥鴨、麵包雞排、清湯柴把鴨、馬蹄白果蛋花湯、全家福、酸辣狗肉、雙色魷魚卷、酸辣百葉、五元神仙雞、鮮魚生菜湯、湘味方肉、玉麟香腰、炸八塊、紫龍脫袍、組庵魚翅、青椒炒肉、湯鴨、三下鍋、豬血丸子、芷江鴨、梅菜扣肉

湖南小吃

長沙火宮殿臭豆腐,口味蝦,水煮魚頭,鴨脖子,唆螺、魚頭豆腐、豆腐乾、津市牛肉粉、耒陽壇子菜、荷葉包飯、臘魚、臘肉,臘腸,剁辣椒、三角乾子、龍脂豬血、岳陽燒烤、瀏陽蒸菜。

湖南茶

岳陽君山銀針(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三葉蟲茶、白馬毛尖、安化黑茶、大庸古丈毛尖、長沙高橋銀峰和湖波綠、沅陵碣灘茶。

酒文化

黃酒:“古越樓台”是中國著名的黃酒之一,產於岳陽。岳陽是中西部地區最大的黃酒產業基地。

白酒:酒鬼酒、開口笑酒、武陵酒、德山大麴、邵陽大麴、邵陽老酒、雁峰大麴、南州大麴、瀏陽河酒、米酒。各市特產

長沙特產:瀏陽煙花,菊花石雕,瀏陽豆豉,瀏陽黑山羊,銅官陶器,湘綉

株洲特產:株洲唐人神,株洲太子奶,醴陵陶瓷,醴陵煙花,攸縣香乾,茶陵黃牛,炎陵白鵝,炎陵香菇,炎陵黃桃

湖南特產

湘潭特產:檳榔,湘蓮,龍牌醬油,燈芯糕,湘潭臘味,韶峰名茶,紫油蘿卜、紫油姜

衡陽特產:黃花菜,龍須草,檳榔芋,南嶽雲霧荼,衡山白糖李,無渣生薑 ,竹雕,南嶽齋席,界牌瓷器、木芙蓉、衡陽唆螺

岳陽特產:雕屏、毛筆,岳州瓷,巴陵全魚席,龜蛇酒,岳州扇,洞庭銀魚 ,銀針茶

常德特產:常德米粉,津市牛肉米粉,桃源茶,桃源黃牛,芙蓉系列香煙,德山酒,石門渫峰名茶,高級竹涼席,安鄉松花皮蛋,安鄉板鴨 ,漢壽甲魚,洞庭大閘蟹,常德醬板鴨

湘西特產:湘西織花帶,湘西石雕,鳳凰薑糖,永順青菜酸,獼猴桃,湘西樅菌

郴州特產:仙鹿牌葡萄,有機玲瓏茶,冰糖橙,裕湘牌面,東江魚,臨武鴨,永興七甲臘肉

永州特產:永州血鴨,東安雞,道州灰鵝,野產異竹,延年益壽黑糊酒,瑤鄉八寶被,獼猴桃,桃川香芋

懷化特產:漵浦金銀花、朱紅桔,麻陽冰糖橙,雪峰烏骨雞,靖州血橙,靖州木洞楊梅,黔陽大紅甜橙,芷江藕心香糖,安江香柚,紅薯果脯,通道侗家苦酒,新晃牛肉

婁底特產:雙峰碧玉綠茶, 雙峰九峰雲霧茶, 雙峰縣永豐貢品辣醬, 雙峰縣永豐五香豆腐乾,落口溶喬餅,漣源精製麵粉,桃溪貢茶

益陽特產:安化柑桔,無鉛松花皮蛋,安化山野菜,安化黑茶,益陽水竹涼席,沅江銀魚,大通湖大閘蟹

2、在我國漢族地區,傳統飲食民俗都有哪些?

在我國漢族地區,傳統飲食民俗都有哪些?

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種種類,北方和南方栽種稻類地域,以米食為主導,種植小麥地域則以麵食為主導,除此之外,全國各地的別的農作物,比如苞米、高粱、穀物、甘薯農作物做為粗糧也都變成不同地區主食的構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食品,各不少於數百種。

如今,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導,稻米產品品種繁多,如白米飯、米發糕、小米粥、米團、豆面、糍飯、湯團、棕子等;東北地區、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導,饃饃、小籠包、鮮面條、做餅、餡兒餅、水餃等都為日常鍾愛食材,別的如山東煎餅、陝西鍋魁、山西餄餎面、西北、華北拉麵、四川四川擔擔面、江蘇過路面等全是知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餚

漢族在飲食習俗層面產生菜餚的'許多不一樣種類,是由於遭受各個方面的標准危害。首先是原材料生產的地方文化,比如東南沿海地區的各種各樣海鮮食品類,北方地區樹林的各種各樣土特產野貨,廣東一帶民俗的蛇餐蛇宴。次之,還需要遭受生活環境和口感的牽制。

人們常把漢族和別的相關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口感歸納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盡管過度含糊,並不準確,但也體現出含有地區性的一些味道的差別和區別。再度,全國各地的解調方式,包含調料、刀功、熟度、調料、烹飪技術性的不一樣規定和特性,全是產生菜餚種類的關鍵因素。

婚姻生活

中國漢族婚嫁習俗博大精深,民族風格濃厚。早就在春秋時期即已建立一套詳細的禮儀知識,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稱作「六禮」。節慶日: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漢族陰歷獨有的關鍵一部分,它產生和開創與中國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風俗習慣息息相關。

3、各個地方的飲食民風民俗[詳細]

1、江南一帶吃青團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團子。

2、寒食節-吃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

3、清明時節-吃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

4、春節-吃餃子

餃子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美食,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廣受人們的喜愛。中國有句老話叫「好吃不過餃子」。

5、元宵節-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的明州(即今天的浙江寧波)興起一種新奇食物,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圓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圓子」改稱「元宵」。

4、中國的飲食風俗

1、重陽節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古人在重陽節前後幾天製作的松糕稱作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2、重陽節飲菊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3、重陽節吃糍耙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糍耙分為軟甜、硬咸兩種。其做法是將洗凈的糯米下到開水鍋里,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里搗爛,揉搓成團即可。

4、清明節吃青團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團子。

5、清明時節吃吃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5、端午節飲食習俗有哪些

1、吃粽子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

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將粽子加熱後再吃,既安全衛生,又減輕消化負擔。



2、吃「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高郵的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有吃豆腐的習俗。

3、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4、喝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

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由於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熱後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內服;一般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

一般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5、吃油糕

端午節當天除了吃粽子,還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燙油麵,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鬆泡,餡心甜美,外形美觀。

6、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6、中國的飲食風俗

1,春節食俗:「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團圓飯。食年糕、餃子、元宵的習俗,喝元寶茶、年酒的習俗。

2,端午節食俗:吃粽子的習俗,食鹹蛋、飲雄黃酒(避毒與邪)俗話說「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鼎盛階段。

3,中秋節食俗:吃月餅,關於中秋節吃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史籍中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民間傳說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的祝捷食品。

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位經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



4,重陽節食俗: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古人在重陽節前後幾天製作的松糕稱作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5,清明節食俗:吃青團子。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7、中國的飲食傳統有哪些?

1,講究美感

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2,注重情趣

中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3,過年吃餃子

每逢新春佳節,尤其在北方,餃子是年夜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因為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子」為「子時」,「餃」與「交」諧音,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喜慶團圓」之意。

餃子外形如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人們還會將硬幣或者花生米和果仁包在餃子里,誰吃到餃子就預示新的一年將交好運。



4,元宵節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的明州(即今天的浙江寧波)興起一種新奇食物,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圓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圓子」改稱「元宵」。

5,新春吃年糕

新春期間很多地區都講究吃年糕,因為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所以,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代表著美好的寓意和希望。正如詩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8、飲食民俗主要類別有哪些

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飲食習俗分為:
日常食俗(包括使用各種主食和副食的習慣)
節日食俗(在不同的節日將人們往往是用不同的食品,長此以往,沿襲為俗)
祭祀食俗(來源於人們的靈魂不滅觀念,同時把祭品當作人神相通的中介,認為食用祭品就可以得到神靈祖先的福佑)
待客食俗(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招待客人熱情禮貌,待客食品往往優於日常食品,如蒙古人家通常以烤全羊待貴客)
特殊食俗(各民俗在食品方面常有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地方,常常與他們的生產條件、自然環境、組織形式有關,如侗族人喜食腌制的生肉等)。
快速食俗:指吃快餐等。
飲食習俗還涉及到飲食所用的器皿和場合等十分豐富的內容,但因為關於飲食習俗的資料較多,在此就不一一贅敘。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