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蘇州春節風俗

蘇州春節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06 18:51:26

1、蘇州市過節風俗

蘇州習俗:春節一早開門要於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級」。清晨出門,要遵循黃歷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並到城隍、土地等廟去燒香,必歷經十廟乃止,稱為「燒十廟香」。自春節至元宵,火爐中燒巨煤墼,稱為「歡喜團」。准安人傳說,吃湯團可以接財神,所以從大年初一清晨就開始下湯團,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湯團吃。武進縣婦女春節剪松柏枝,繞以紅絲,戴在發髻上,據說可以長壽.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就回漸漸放白,用紙籠之,到市上去賣,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區,支搭席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相購買,以為樂。

臘月初一,大街上賣粥果者排成市場。更有賣核桃、柿餅、棗、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貯,叫而賣之。其次則肥野雞、關東魚、野貓、野鶩、腌臘肉、鐵雀兒、饊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張、樓子庄元寶。初十以後則賣衛畫、門神、掛錢、金銀箔、錁子黃錢、銷金倒酉、馬子燒紙、玻璃鏡、窗戶眼。廿日之後則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時供給神馬用的。又有賣窯器者,銅銀換瓷碗,京城之香爐燭台;悶葫蘆,小兒籍以存錢;支鍋瓦,灶口用為助爨。至廿五日以後則賣芝麻秸、松柏枝、南蒼術以供「煨歲」之用。臘月諸物價錢都比平日貴些,所以才有「臘月水土貴三分」的諺語。老年人到了這時,總要勸後輩謹慎花錢,於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諺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 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2、蘇州特色的過年方式

舊時蘇州人過冬至也似過年,要掛「喜神」(即祖先的遺像),供齋祭祀祖先。「一如元旦之儀」,「必更鮮衣以相揖」,「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此乃「拜冬」習俗,出門拜賀尊長。有吳中竹枝詞為證:「相傳冬至大如年,賀節紛紛衣帽鮮,畢竟勾吳風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冬至節前,蘇州家家戶戶磨粉制團,以糖肉、菜果、豆沙、蘿卜絲等物為餡,名為冬至團。冬至團有大小之分,大者俗稱稻窠團,冬至夜祭先品也,小而無餡者稱粉團,冬至朝供神品也,故蔡雲《吳歈》「有大小團圓兩番供,殷雷初聽磨聲旋」之詠。從那時其,蘇州人家紛紛制糕做團,有年節糕、謝灶團、春朝粉圓、年朝粉圓等,直至歲暮,里巷間磨聲不絕。

寒冬來臨之時,寒景蕭條,無論大街小巷,酒簾盡偃,故諺語有」大寒須守火,無事不出門」。富貴人家以花戶油窗避寒,以新裝紙閣通明,以深護綉幃聚暖。團坐圍爐,淺斟低唱,大蟹肥魚,分曹促席,詩牌酒箋,排日為歡,前人稱之為暖冬。暖冬席間,最得宜的是暖鍋,葷素雜陳,吃得熱氣騰騰、酣暢淋漓。寒冬時的吃食,實在很多,最有時令特色的,大概就是乳酪和餳糖。《吳郡歲華記麗》卷十一記道:「《吳郡志》『稱牛乳出光福諸山,田家畜乳牛,冬日取其乳,如菽乳法,點之為乳餅。其精者為酥,或作泡螺、酥膏酥花』。莫旦《蘇州賦》注『吳縣顧搭村,出乳餅最佳。』《吳門補乘》:『北街安雅堂(酉包)酪,為郡城第一。』寒冬農家畜乳牛,取乳汁入瓶,日擔於城,X於富家,呼為乳酪。」餳糖,也就是麥芽糖,以麥芽熬米而成。冬時風燥糖脆,利人齒牙。寒宵擔賣,鑼聲鏗然,凄絕街巷,夜作人資以療飢。兒童聞聲,啟戶而買,入口甘甜,歡然語笑,也是西風篝火中一景也。汪豐玉《賣餳鑼》詠道:「擔行鉦且擊,鏗爾昏黃衢。寒食簫已古,聲換江鄉吳。歲豐市弛禁,煎制貧家爐。燈凄風閃紙,屨滑冰穿蒲。遠鳴漸漸近,開戶人相乎。所得嗟有幾,兒女拋青蚨。雕盤絲互結,事記繁華都。畫灰但清話,好句司空無。」常熟嚴公祠畔茶肆出的剪松糖,常熟直塘出的蔥管糖,崑山出的麻粽糖,都是餳糖的名品。另據《盛湖志》記載,吳江盛澤產的飴餳,以米為之,用以練綢,潔白甘鮮,食之絕佳,而他處都用雜糧,故皆不及。沈雲《盛湖竹枝詞》詠道:「米制飴餳異雜糧,練細光潔為甘芳。初非養老兼粘牡,惠(足庶)何勞論短長。」

~~~~~~~~~~~~~~~~~~~~~~~~~~~~~~~~~~~~~~~~~~~

附蘇州各地《九九歌》:

一九膩九,伸不出手;
三九四九,凍死貓狗;
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寒盡,春暖花開。

吳江版《九九歌》:

頭九二(讀「膩」,下同)九,相拱不出手;
三九四九,凍碎石缽頭;
五九四十五,窮人街上舞;
六九五十四,沿河看柳絲;
七九六十三,被衣兩頭摜;
八九七十二,盪里挖河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太倉《九九歌》:

一九二九,出門搓手;
三九四九,凍殺黃狗;
五九六九,冰開船走;
七九八九,相花看柳;
九九出九,使喚黃牛。

3、各地的春節習俗

江蘇省
江寧縣春節貴家於房門口貼畫雄雞。吳縣多於春節至通元寺禮拜觀音大士。蘇州習俗:春節一早開門要於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級」。清晨出門,要遵循黃歷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並到城隍、土地等廟去燒香,必歷經十廟乃止,稱為「燒十廟香」。自春節至元宵,火爐中燒巨煤墼,稱為「歡喜團」。准安人傳說,吃湯團可以接財神,所以從大年初一清晨就開始下湯團,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湯團吃。武進縣婦女春節剪松柏枝,繞以紅絲,戴在發髻上,據說可以長壽.
老北京
臘月家家事兒多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就回漸漸放白,用紙籠之,到市上去賣,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區,支搭席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相購買,以為樂。

臘月初一,大街上賣粥果者排成市場。更有賣核桃、柿餅、棗、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貯,叫而賣之。其次則肥野雞、關東魚、野貓、野鶩、腌臘肉、鐵雀兒、饊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張、樓子庄元寶。初十以後則賣衛畫、門神、掛錢、金銀箔、錁子黃錢、銷金倒酉、馬子燒紙、玻璃鏡、窗戶眼。廿日之後則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時供給神馬用的。又有賣窯器者,銅銀換瓷碗,京城之香爐燭台;悶葫蘆,小兒籍以存錢;支鍋瓦,灶口用為助爨。至廿五日以後則賣芝麻秸、松柏枝、南蒼術以供「煨歲」之用。臘月諸物價錢都比平日貴些,所以才有「臘月水土貴三分」的諺語。老年人到了這時,總要勸後輩謹慎花錢,於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諺
山東省
寧陽縣春節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春節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後將年前以麵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檯上。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鞦韆,據說可以長得快。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飯後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余頭「。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稱為「札根「。據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舊時還有初五「送窮「的習俗。當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趕五窮「。曲阜則在初五辦「文曲星會「,初五晚上,學生要到老師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師出題做一篇文章,完成後由老師它焚掉,叫做「文曲星會「。
四川省

成都人春節不吃飯,因為「飯」與「犯」,同音,為了避諱,則吃湯圓或掛面以祈求合家團圓,福壽綿長。劉閣等地於正月初七「人日」還要「過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團年飯。成都人則於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長壽縣春節於門外燃九支臘燭,稱為「九品燭」,以敬天地。
陝西省
富平縣各宗族皆為祖先畫像,元日聚集子孫禮拜,祭後更醵金飲宴,稱為「節坐」。初二各戚友間則以麵食、豬肉相贈,稱為「拜節」。高陵縣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懸掛黃紙於竹竿上以祀天,稱為「接天神」。又以木炭懸於門首,據說可以去瘟疫。石泉縣以黃紙作錢,元旦結綵懸於門,名為「寶蓋錢」。臨潼縣以初五為「送窮節」,家家剪紙人後,拿到門扔掉。當日每人必定飽食,稱為「填五窮」。
廣東省
海豐一帶,小輩向長輩賀年時,長輩會以紅包或柑橘賞給晚輩。潮州春節節食有菜粿、腐圓、酵包、管煎、五果湯。初四夜裡,家家要點一盞燈,准備一缸水,叫做「等神水」。東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頭,叫做「富貴有緣」。

福建省

廈門人春節出門前,都得當空拜禱玉皇大帝,稱為「祭神」。清晨祭神用鮮花素果,中午祭神則用牲醴,及一碗春飯。春飯就是在白飯上插上紅紙做的春花。閩音「春」與「剩」諧音,春飯是取其「年年有餘」的好口彩彩。漳州初四稱為「接尪」,除了進廟燒香外,還要預備一個糖果糕餅盒,叫做「薦盒」、供上在廳上迎神下降。
浙江省
烏程縣春節以長竿束草於上,點火燃燒,並敲鑼打鼓,稱為「慶田蠶」。又點天燈於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寧波元旦祭祖後要吃豆粥。晚上要關門前,再於一次「關門炮」。紹興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裡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桔,同時用茶葉蛋待客,稱為「捧元寶」。

4、全國各地春節習俗 (要簡單滴,一句話寫一個地方)

新一年,總是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祝福。在這除舊迎新的日子裡,世界各國的人們都以其別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著新年的到來。

中國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英國

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印度

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

蒙古

新一年到來,蒙古老人會裝扮成牧羊人的樣子,穿著毛絨的皮外套,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

巴西

巴西人在元旦這天,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人們爭先恐後地尋找那象徵幸福的金樺果。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他們稱之為「尋福」。巴西農村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便是互相揪耳,人們在元旦見面時,一定要相互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

在元旦這一天,巴基斯坦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

在阿富汗北部地區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舉行激烈的搶山羊比賽,以示慶祝。兩隊騎手爭搶獵物,比賽既緊張激烈,又喜慶歡樂。

阿根廷

阿根廷人認為水是最聖潔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結隊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穢。

墨西哥

墨西哥有些地區的人們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他們一年共分18個月,每月20天,一年最後5天內不準笑。

保加利亞

元旦用餐時,誰打噴嚏誰准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家主將第一隻羊、牛或馬駒許給他,以祝願他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巴拉圭

巴拉人把每年最後五天定為「冷食日」。在這五天中,上至國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動煙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飯,慶祝佳節。

蘇格蘭

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西班牙

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以音樂和游戲相慶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加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元旦這天,最忌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認為這些現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總是盡量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同時,這天人們身上必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

比利時

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土耳其

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洗澡,然後穿上新衣裳,他們認為這樣可去除過去一年的衰氣,除舊迎新,迎接來年好運。

阿根廷

元月之日,各家各戶紛紛到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採集來的鮮花撒在江面,然後,大家笑呵呵地跳進水中盡情沐浴,同時用花瓣來揉搓身子,在這個國家,水被視為「聖潔」之物。

古巴

元旦前一夜,每人准備一碗水,聽到新年鍾響,大家都很快地將水潑向街,意為「除歲」

哥倫比亞

元旦前夕,各條街上都製作很大的傀儡——「舊年」,並宣布「舊年遺言」,「遺言」的內容滑稽風趣,以博得人們開心,午夜時將「傀儡」炸毀,在粉碎舊年「傀儡」的爆炸聲中,人們載歌載舞,互相慶賀。

日本

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陽,接著去神社參拜,或互相向親友問好。他們稱元旦為「正日」。在這一天,他們的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3天則吃素食,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泰國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節日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地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

德國

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

埃及人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在埃及的一些地方,元旦這一天,要供上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等農作物的顆粒,還有一些綠色植物的小芽,以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朝鮮

朝鮮和我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怪,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以美酒佳餚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裡人丁興旺日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新加坡

農歷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到午夜待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結束後方能就寢,第二天清晨則起個大早,高高興興的從長輩那裡拿「紅包」(壓歲錢)去看舞龍、舞獅隊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裝,帶上禮品走訪親友,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一種節日的氣氛。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

義大利

義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成千上萬的人們湧向街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收拾舊物,將屋子裡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舊盆子、瓶瓶罐罐統統扔到門外,表示去掉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伊朗

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歷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湧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

法國

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瑞士

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成群結隊去爬山,站在山頂面對冰天雪地,大聲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著長長的雪道滑雪,彷彿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行踩高蹺比賽,男女老幼齊上陣,互祝身體健康。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希臘

元旦時,家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裡面放一枚銀幣。主人將蛋糕切若干塊,分給家人或來訪的親朋好友。誰吃到帶有銀幣的那塊蛋糕,誰就成了新年最幸運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賀。

羅馬尼亞

元旦前夜,人們在廣場上豎起高大的聖誕樹,搭起舞台。市民們一邊燒著焰火,一邊載歌載舞。農村人拉著木犁,上面裝飾著各種彩花,慶祝新年

5、春節的姑蘇寺有哪些重要習俗?

蘇州人過年很簡單,年夜飯都在臘月29號之間都吃過了。大年三十和初一和平是一樣,也就大夥聚聚喝酒打牌。倒是蘇州人過冬至節要比過春節要熱鬧。

6、蘇州春節的習俗~

除夕之前,蘇州有送年盤的習俗,據蘇州文士顧祿記載,里巷門牆之間,百姓互以豬蹄、青魚、果品等饋貽,稱為饋歲盤,俗呼為送年盤。那幾日,仆嫗成群,絡繹道途,受盤之家,賞賚亦稍稍豐盈。清人潘際雲《饋歲》詩曰:"門巷相連意氣親,送將微物亦情真。略如佳節詢親友,聊比盤餐洽比鄰。
蘇州自古文風昌盛,民間貼春聯的習俗盛行不衰,傳統春貼是由人手以毛筆書寫。春聯不僅滿足了人們辟邪的心理,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貼春聯的同時少不了貼「福」字,對於這個「福」字,有人正貼也有人倒貼,用倒貼來諧音「福到」。老蘇州人一般不倒貼「福」字,而將「福」字正貼,寓意著順當。

7、江蘇的新年風俗

1、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維讀者。
2、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攀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3、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8、各地春節習俗以及與地理環境的聯系,(最好有圖)

飲食方面:北方過年吃餃子,南方過年蒸年糕,臨海地區如浙江過年捕魚;娛樂方面:北方如山西有看花燈的習俗,南方如廣州過年有逛花街的習俗;

拓展資料

1、飲食方面:北方過年吃餃子,北方種小麥,餃子是面做的,南方過年蒸年糕,年糕是糯米做的。而這些差異主要是因為南方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以季風水田農業為主,而北方是溫帶季風性氣候,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干耐旱的小麥生長,以商品穀物農業為主。

2、北方氣溫低,各種花在冬天的時候都凋零了,而南方氣溫更高,夜市多。南方過年氣溫較為溫暖,給不少的花卉的生存提供了條件,所以在廣州過年習俗是大年三十前就逛花街,人們在路上能夠看到陳列的各色年桔、年花。

3、在雁北地區,每年春節會用碳壘一個叫"旺火"的東東,有點像寶塔,尺寸、高低各種各樣,年三十那晚十二點點著,然後全家會正向繞旺火三圈,逆向繞旺火三圈,祈求來年一切順順利利、日子紅紅火火,討個好彩頭。這是因為旺火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資源,而山西等地區煤炭資源豐富。

根據煤炭開發使用的歷史推斷,現代形制的旺火最早可以上溯至漢代,並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故山西北部地區形成了一種生旺火的風俗習慣。旺火點燃後熊熊燃燒,火勢旺盛,所以取其意叫旺火,預示著人們的運氣也會一年旺盛。

9、有關蘇州春節習俗的書有什麼

蘇州春節習俗的書有清嘉錄,過年瑣記,蘭生講蘇州。蘇州春節習俗,臘月二十起,打掃衛生,買年貨, 臘月二十四,送灶上天,臘月二十五,喝口數粥,除夕之前,送年盤,討債躲債,臘月二十九,小年夜。

除夕,接灶,年夜飯,做年糕,壓歲錢,守歲,燒頭香,年初一,開門炮仗,吃小圓子,年初三,小年朝,年初五,接路頭神,正月十五,上元節。

春節習俗年初五接路頭神

財神,俗稱路頭神,財神統財,人人有關,尤商家開業為財,故他們的慶祝最為起勁,正所謂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清朝吳中才子顧祿總結的非常到位,從初五開始,商家也都恢復營業。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