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風俗6
1、閩南的民風民俗
1、普渡
普渡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至農歷七月三十期間,每個村落都有特定的屬於自己的「普渡」日,鎮上村民過這個節日比較熱鬧,不亞於過春節,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備好雞鴨魚肉等各種吃喝,擺上供桌,舉行祭祖儀式,過後再宴請親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妝
閩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妝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與神明的供品,這些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在吃的嫁妝禮品中,禮數最重當數「轎前豬腳」,要前後兩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顯示禮品份量。
明清時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灣,帶去了數量相當豐富,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閩南鄉土音樂。隨著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調律,如台北調、台南調、漳化調、恆春調、宜蘭調等。盡管如此,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閩南鄉土氣息,台灣學者統稱其為福佬系民歌。
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傳中不斷得到豐富發展,如福佬系人進入恆春後,受客家系影響,創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聲無奈》、《牛尾擺》等民歌;進入台北後,創作了《台北調》、《莰仔腳調》、《艋胛哭調》等。
此外,一些古老的閩南民歌流傳到台灣後,經過數代加工,形成相當完善的調。台灣的閩南話民歌,在旋律進行上多以級進為主,精巧秀麗,樸素流暢,平易上口,親切感人。閩南語系民歌的歌唱內容涉及面相當廣泛,有童謠、情歌、敘事歌、祭祀歌、勞動歌等。
2、閩南的風俗有什麼?
1、筅塵日
即年終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干凈,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
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貼春聯
除夕,人們將家裡所有門上的舊春聯和福字取下,再貼上嶄新的春聯。而貼春聯在有些地區一般是由家裡的男子來貼。如此一來,家裡變得嶄新喜氣了起來。
4、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5、開正
除夕之夜,家裡團聚在一起「打邊爐」吃團圓飯,家裡的長輩會先給家裡的小孩發紅包,然後是跳火群。大家聊天玩耍,一起守歲至深夜12點鍾響,迎來新的一年,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具體地區
閩南地區總人口約一千餘萬。閩南地區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級市以及漳平市、龍岩市的新羅區,以及大田縣部分、尤溪縣小部分。閩南地區的泉州港在宋元時期是世界第一大港,閩南人分布廣泛,海內外使用閩南方言的人很多,不少被閩南人影響的當地民族和馬來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閩南這個詞是在20世紀後半期福建方言專家才提出的,之前閩南地區人遷徙到外地都自稱福建人,東南亞、廣東人、廣西人等外省人以及外國人也稱閩南人為福建人。閩南包括的縣市有:泉州、安溪縣、德化縣、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永春縣、惠安縣、金門縣。廈門市全境、漳州市區、雲霄縣、漳浦縣、詔安縣、東山縣、南靖縣、平和縣、華安縣、漳平市、龍岩新羅區、福建大田縣、尤溪縣部分地區。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閩南
3、閩南習俗有哪些?
一、煎堆補天
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常常陰雨綿綿,人們盼晴心切,仿效女蝸氏煉石補天的做法,於是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民謠「雨仔微微,舀油來煎堆」正是這種民俗的生動反映。
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於油內煎之」(《泉州府志·風俗》),味道香美,很受人們喜愛。在泉州,除了名聞遐邇的「蚝堆」(又名「蚝煎」)外,還有「麥堆」、「豬油堆」等。
二、筅塵
為了乾乾凈凈過春節,除夕之前,家家戶戶都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筅塵」(撣塵),即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活動,這種「筅塵」的習俗宋代已可見,據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三、吵新人
吵新人,即鬧洞房。泉州一帶有「七日內無大小」之說,意即新婚以後的七天之內可以不拘禮節隨時鬧洞房。鬧洞房的內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婦當眾做出種種親昵舉動,形式多樣,詼諧風趣,但有時也會因無所禁忌、別出心裁而出格。
四、滿月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稱作「滿月」。主人要請理發匠為嬰兒剃去胎發,俗稱「剃滿月頭」,並以「龜粿粽」饋送親友鄰居,親友鄰居則回贈衣服、贏巾(襁褓)、項鏈、手鐲、腳鐲等。「龜粿粽」中必有一種叫「滿月圓」的米粿,因形狀像奶頭,故俗稱「豬母奶」。它象徵母乳充足,嬰兒健康。
五、十六歲生日
男孩十六歲叫「成丁」,表示孩子已經長大了,因此十六歲的生日儀式特別隆重。家裡要備辦「三牲」、壽面最後一次答謝床母、檐口媽和夫人媽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線等物分送親友鄰居,並設宴招待。這時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襪或布匹等表示祝賀。
4、閩南風俗文化有哪些?閩南有哪些風俗
閩南風俗文化大致有以下幾個:
1、年兜
大年臘月三十、小年臘月二十九,是農歷一年裡的最後一天,也指最後一天的晚上,泉俗稱「年兜」、除夕。
2、備節
節前,要完成掃塵、拆洗被褥蚊帳等大掃除,炊年糕、年米果,給大人小孩買衣服,操辦「敬神敬佛敬公媽」的供品及年貨,請先生寫春聯,有的還到各宮廟「燒過年金」。
3、饋歲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遺,謂之饋歲。」
4、女兒女婿日
這一天清早,女兒、女婿和外甥,穿著盛裝,隨帶雞、豬腳、面線、豬肚、糕粿和糖果餅乾等,一起來到外公、外婆家。女婿帶領一家人來給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禮數之重與為老丈人祝壽差不多。
5、挑水蓋井
除夕日,家家戶戶該洗的東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裝滿,並稍溢出,以示年年有餘。後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壓石頭,把水井口蓋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蓋用水。現在使用自來水,此習俗已不存。
6、辟火符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辟火符:里胥於除日印辟火符,分貼各家門首,主人給制錢四文,藉以度歲。符紙用青藍色,長四寸許,廣三寸,中畫老人像,上作兩蟠龍,旁兩行四語:左曰『姓宋名無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
7、置甘蔗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除夕: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門側,殆取漸入佳境之意。桐蔭吟社黃謀熙(敬堂)先生雲:佳境到頭休嚼盡,大家珍重歲寒心。」
8、煎堆補天
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常常陰雨綿綿,人們盼晴心切,仿效女蝸氏煉石補天的做法,於是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民謠「雨仔微微,舀油來煎堆」正是這種民 俗的生動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於油內煎之」(《泉州府志·風俗》),味道香美,很受人們喜愛。在泉州,除了名聞遐邇的「蚝堆」(又名「蚝煎」) 外,還有「麥堆」、「豬油堆」等。
9、筅塵
為了乾乾凈凈過春節,除夕之前,家家戶戶都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筅塵」(撣塵),即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活動。這種「筅塵」的習俗宋代已可見。據宋·吳自牧《夢粱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10、滿月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稱作「滿月」。主人要請理發匠為嬰兒剃去胎發,俗稱「剃滿月頭」,並以「龜粿粽」饋送親友鄰居,親友鄰居則回贈衣服、贏巾(襁 褓)、項鏈、手鐲、腳鐲等。「龜粿粽」中必有一種叫「滿月圓」的米粿,因形狀像奶頭,故俗稱「豬母奶」。它象徵母乳充足,嬰兒健康。
11、度晬
嬰兒周歲,俗稱「度晬」。是日,主人要為嬰兒「做度醉」,敬神祀祖,設宴請客,還要製作大量的「四腳龜」和米粽分送親友,祈求嬰兒早日學會走路,健康 長壽。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紅線綉著「」字的「度晬裘」(披風)、「度晬帽」和有虎頭圖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銀制的如意鎖、長命鎖、天官鎖或手鐲、腳鐲等,祝福嬰兒吉慶康健。
12、過番
閩南地瀕東南海濱,從唐代起,就有泉州人飄洋過海,移居南洋群島。隨著宋元泉州港的興盛,遠航東南亞各國經商的泉州華僑更是猛增。本地人習慣把前往南洋謀生稱做「過番」,旅居南洋一帶的華僑則被稱為「番客」。
5、閩南民風民俗
1、普渡
普渡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至農歷七月三十期間,每個村落都有特定的屬於自己的「普渡」日,鎮上村民過這個節日比較熱鬧,不亞於過春節,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備好雞鴨魚肉等各種吃喝,擺上供桌,舉行祭祖儀式,過後再宴請親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妝
閩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妝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與神明的供品,這些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在吃的嫁妝禮品中,禮數最重當數「轎前豬腳」,要前後兩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顯示禮品份量。
3、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在閩南及台灣盛行。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閩南,台灣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5)閩南風俗6擴展資料:
閩南風俗文化的形成:
閩南文化是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原河洛漢人南下與閩南原住民交流融合而形成,經宋元不斷吸收阿拉伯等外來文化而臻於成熟,明清時期由於人多地少、海禁及戰亂而大批移民潮汕、浙南、台灣和南洋,從而在中國和東南亞存在的一種文化。
從閩南文化的發展軌跡,可以窺見閩南文化是經過一代代閩南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挖掘、弘揚、創造,並吸收採納外來文化的特質和合理因素,有機地融入了其體系內,孕育、發展起來的,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獨特的性格和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南
6、閩南風俗文化有哪些?
閩南風俗文化大致有以下幾個:
1、年兜
大年臘月三十、小年臘月二十九,是農歷一年裡的最後一天,也指最後一天的晚上,泉俗稱「年兜」、除夕。
2、備節
節前,要完成掃塵、拆洗被褥蚊帳等大掃除,炊年糕、年米果,給大人小孩買衣服,操辦「敬神敬佛敬公媽」的供品及年貨,請先生寫春聯,有的還到各宮廟「燒過年金」。
3、饋歲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遺,謂之饋歲。」
4、女兒女婿日
這一天清早,女兒、女婿和外甥,穿著盛裝,隨帶雞、豬腳、面線、豬肚、糕粿和糖果餅乾等,一起來到外公、外婆家。女婿帶領一家人來給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禮數之重與為老丈人祝壽差不多。
5、挑水蓋井
除夕日,家家戶戶該洗的東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裝滿,並稍溢出,以示年年有餘。後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壓石頭,把水井口蓋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蓋用水。現在使用自來水,此習俗已不存。
6、辟火符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辟火符:里胥於除日印辟火符,分貼各家門首,主人給制錢四文,藉以度歲。符紙用青藍色,長四寸許,廣三寸,中畫老人像,上作兩蟠龍,旁兩行四語:左曰『姓宋名無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
7、置甘蔗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除夕: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門側,殆取漸入佳境之意。桐蔭吟社黃謀熙(敬堂)先生雲:佳境到頭休嚼盡,大家珍重歲寒心。」
8、煎堆補天
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常常陰雨綿綿,人們盼晴心切,仿效女蝸氏煉石補天的做法,於是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民謠「雨仔微微,舀油來煎堆」正是這種民 俗的生動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於油內煎之」(《泉州府志·風俗》),味道香美,很受人們喜愛。在泉州,除了名聞遐邇的「蚝堆」(又名「蚝煎」) 外,還有「麥堆」、「豬油堆」等。
9、筅塵
為了乾乾凈凈過春節,除夕之前,家家戶戶都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筅塵」(撣塵),即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活動。這種「筅塵」的習俗宋代已可見。據宋·吳自牧《夢粱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10、滿月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稱作「滿月」。主人要請理發匠為嬰兒剃去胎發,俗稱「剃滿月頭」,並以「龜粿粽」饋送親友鄰居,親友鄰居則回贈衣服、贏巾(襁 褓)、項鏈、手鐲、腳鐲等。「龜粿粽」中必有一種叫「滿月圓」的米粿,因形狀像奶頭,故俗稱「豬母奶」。它象徵母乳充足,嬰兒健康。
11、度晬
嬰兒周歲,俗稱「度晬」。是日,主人要為嬰兒「做度醉」,敬神祀祖,設宴請客,還要製作大量的「四腳龜」和米粽分送親友,祈求嬰兒早日學會走路,健康 長壽。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紅線綉著「」字的「度晬裘」(披風)、「度晬帽」和有虎頭圖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銀制的如意鎖、長命鎖、天官鎖或手鐲、腳鐲等,祝福嬰兒吉慶康健。
12、過番
閩南地瀕東南海濱,從唐代起,就有泉州人飄洋過海,移居南洋群島。隨著宋元泉州港的興盛,遠航東南亞各國經商的泉州華僑更是猛增。本地人習慣把前往南洋謀生稱做「過番」,旅居南洋一帶的華僑則被稱為「番客」。
7、閩南習俗有哪些?
1、煎堆補天
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常常陰雨綿綿,人們盼晴心切,仿效女蝸氏煉石補天的做法,於是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民謠「雨仔微微,舀油來煎堆」正是這種民俗的生動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於油內煎之」(《泉州府志·風俗》),味道香美,很受人們喜愛。在泉州,除了名聞遐邇的「蚝堆」(又名「蚝煎」)外,還有「麥堆」、「豬油堆」等。
2、筅塵
為了乾乾凈凈過春節,除夕之前,家家戶戶都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筅塵」(撣塵),即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活動。這種「筅塵」的習俗宋代已可見。據宋·吳自牧《夢粱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3、吵新人
吵新人,即鬧洞房。泉州一帶有「七日內無大小」之說,意即新婚以後的七天之內可以不拘禮節隨時鬧洞房。鬧洞房的內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婦當眾做出種種親昵舉動,形式多樣,詼諧風趣。但有時也會因無所禁忌、別出心裁而出格。
4、滿月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稱作「滿月」。主人要請理發匠為嬰兒剃去胎發,俗稱「剃滿月頭」,並以「龜粿粽」饋送親友鄰居,親友鄰居則回贈衣服、贏巾(襁褓)、項鏈、手鐲、腳鐲等。「龜粿粽」中必有一種叫「滿月圓」的米粿,因形狀像奶頭,故俗稱「豬母奶」。它象徵母乳充足,嬰兒健康。
5、度晬
嬰兒周歲,俗稱「度晬」。是日,主人要為嬰兒「做度醉」,敬神祀祖,設宴請客,還要製作大量的「四腳龜」和米粽分送親友,祈求嬰兒早日學會走路,健康長壽。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紅線綉著「?」字的「度晬裘」(披風)、「度晬帽」和有虎頭圖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銀制的如意鎖、長命鎖、天官鎖或手鐲、腳鐲等,祝福嬰兒吉慶康健。
8、福建閩南的家鄉風俗有哪些?
福建閩南的家鄉風俗如下;
1、筅塵日
即年終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干凈,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
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4、煎堆補天
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常常陰雨綿綿,人們盼晴心切,仿效女蝸氏煉石補天的做法,於是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民謠「雨仔微微,舀油來煎堆」正是這種民俗的生動反映。
相關內容
閩南即福建省南部的閩南地區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級市,以及漳平市,龍岩市新羅區(兩地原屬古漳州府),也包括大田縣部分,尤溪縣部分。北接福州市,莆田市,南與廣東粵東地區毗鄰,西與原汀州府界交界。
9、閩南風俗
1、閩南普渡,普渡時在門口擺酒菜、點香、燒金、放鞭炮。菜餚類里不能有帶鋒利邊緣貝殼的海鮮,有則要剝去貝殼再煮菜。
2、尾牙,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閩南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這天,商家們為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會准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會犒賞給員工們。
3、飲食上吃肉多用豬、羊、雞、鴨、鵝或野禽野獸,少用牛肉,羊肉則用之進補。
4、忌以手巾、扇子、剪刀、雨傘贈人。
閩南文化是我國一支重要的民系文化,有特殊的生成范圍、表現特徵和歷史內涵。閩南文化的生成范圍十分廣闊,包括現有閩南金三角所在地廈門、泉州和漳州,以及龍岩、莆田、三明、寧德、潮汕等部分地區和台灣的大部分地區,同時輻射浙江、海南、廣西和雷州半島等地,傳播至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各國及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若以方言文化界定,閩南文化則以同操閩南語的聚集地為區域范圍。閩南文化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的區域范圍內存在、繁衍、傳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