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結婚嫁妝
1、湖北宜昌結婚習俗
一、普通婚俗
定婚
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相信生辰八字。八字無沖無克,雙方父母同意,便可訂親。訂親時男方備酒席,請親族中有名望者陪媒。女方用紅紙寫好「庚書」(生辰八字),置於拜盒,由媒人交男方,稱「發八字」。男方據女方提供的尺寸做好衣物等,由媒人送給婦方作信物。亦有「血盆定親」、「指腹為婚」者。
報日
男方在徵求女方同意之後,將迎親日期正式通知女方,謂之「報日」。報日前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選擇黃道吉日,由男方用大紅紙寫成「龍簽」、「鳳簡」(即婚期通知書),連同按女方要求籌辦的禮品、禮金一並送到女家。
搬嫁妝
結婚前兩天,男方到女方搬嫁妝。女方待酒、給腳力錢。錢用紅紙包好,數量不等,但對背帳子、挑百子捅(馬桶)、腳盆(俗稱「小家業」)和掌鑰匙的人要封大禮。女方事先將嫁妝擺在客堂中,讓人觀賞,謂之「亮嫁妝」。嫁姨由「全福人」(兒女雙全的婦女)縫制,也由「全福人」鋪床。在新娘進房這前,新郎要選一兒童陪睡,謂之「壓床」。
迎親
男方打發花轎迎取新娘。發轎前,先對花轎敬香、放鞭炮;牽娘點燃3支紅香,托著鏡子照花轎的四周,謂之「照轎」;而後鎖橋、發轎。迎親隊伍一路放鞭鳴銃,敲對子鑼。到達女家門前,須投帖叫門;女方則再三索要「喜錢」,直至滿意時方可開門迎入。
新娘出嫁前一天,請禮賓「開眉」(用緔鞋線絞去臉上的汗毛)。上轎前梳妝打扮,頭頂一塊大紅綉花方綾,謂之「蓋頭」。臨上橋痛哭一番,稱「哭嫁」。
迎親花轎來去不走舊路,去時繞道走,回時走捷徑。中途換人不歇轎;停轎不落地。迎至家門,舉行「回車馬」儀式,鼓樂齊鳴,叫喜聲不絕。
拜堂
花轎入宅、鳴炮奏樂。牽娘打開轎門,牽出新娘。先拜天地,後拜家神、祖宗、父母,最後夫妻交拜,入洞房。新郎先向新娘行大禮,然後揭去新娘的蓋頭;夫妻並排坐床沿、喝交杯茶、交杯酒後,新郎出房招待賓客。客人散後,新郎回房,新娘斟茶敬新郎,並行大禮。富家大戶請禮生、樂生呼禮,一般分告祖、回鑾、踩堂、拜曉等四堂禮,以踩堂最為熱鬧。黃陂的踩堂歌別具一格,被《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收錄。
鬧新房
新娘進房後,開始鬧新房,亦稱「盤新娘」。男女老幼均可與新娘嬉笑打鬧。用衣服兜些紅棗、豆子、花生,摻雜苦楝砣等涌進新房,向床上和新娘的身上撒去,名曰「撒帳」。隨後,眾人或坐或立,七言八語,或說戲謔新娘的「
四言八句」,或提難以答復的問題難為新娘,或要新娘、新郎做一些表示親妮的動作。總之開各種各樣的玩笑,直至深夜方散。
回門
婚後第三天,由新娘的兄弟去新郎家接姑爺姑娘雙回門。並在當天日落前送回新郎家。新娘回到新郎家進門前,要在用板凳或木梯搭成的「橋」上走過,叫過橋。過橋後要「拜旗」,所謂「旗」,即綁在樹上的門幔。這些都是鬧劇,為婚後余興。
二、便親婚俗
男女簡單成婚,謂之「便親」,多在窮人或再婚者中流行。
童養媳
俗稱「細媳婦」。童養媳有兩種原因:一是女方家境貧寒,子女多,養不活,便將女兒送到婆家當童養媳;二是男方家窮,兒子訂不到親,先抱個姑娘做養女,成年後做媳婦。童養媳地位低下,挨打受罵是常事。成親叫做「圓房」。
回頭親
也叫「對換親」。男女兩家均為窮家薄業,又各有子女,婚嫁兩難,於是請媒人說合,互換成親。此種婚姻,嫁妝微薄,酒席從簡。
轉房婚 即兄死嫂配弟,或弟死弟媳配兄。多數族規把轉房婚視為「亂倫」,予以禁止。
入贅
俗稱「招坐堂女婿」。女家無兒,怕斷煙火,招婿進門,傳宗接代。婚禮由女方主辦,婚後生的子女一般隨母姓。
招夫養子
女亡夫後,不願守寡,又有一份家產,就招一個合適的男子進門支撐門戶,撫養子女。
搶親
以強硬手段將寡婦或對婚約不滿的姑娘搶到家中,草草成婚。也有男女相愛,因女方家庭或宗族反對,只好暗中約好而「搶」親的。
2、在湖北結婚彩禮要多少錢?
要彩禮的問題,湖北要彩禮沒有規定,這得根據男方家庭生活條件而定,要多少彩禮,得需要雙方家長協商解決,男方家庭條件好就多給點,如果一般的家庭條件就少給點,不能要高價彩禮,不要因為要彩禮的問題,弄得兩個有情人,不歡而散,那就得不償失了。
謝謝邀請,佛系,2021年12月31號
3、宜昌的結婚風俗習慣有哪些
一、普通婚俗 定婚 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相信生辰八字。八字無沖無克,雙方父母同意,便可訂親。訂親時男方備酒席,請親族中有名望者陪媒。女方用紅紙寫好「庚書」(生辰八字),置於拜盒,由媒人交男方,稱「發八字」。男方據女方提供的尺寸做好衣物等,由媒人送給婦方作信物。亦有「血盆定親」、「指腹為婚」者。 報日 男方在徵求女方同意之後,將迎親日期正式通知女方,謂之「報日」。報日前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選擇黃道吉日,由男方用大紅紙寫成「龍簽」、「鳳簡」(即婚期通知書),連同按女方要求籌辦的禮品、禮金一並送到女家。 搬嫁妝 結婚前兩天,男方到女方搬嫁妝。女方待酒、給腳力錢。錢用紅紙包好,數量不等,但對背帳子、挑百子捅(馬桶)、腳盆(俗稱「小家業」)和掌鑰匙的人要封大禮。女方事先將嫁妝擺在客堂中,讓人觀賞,謂之「亮嫁妝」。嫁姨由「全福人」(兒女雙全的婦女)縫制,也由「全福人」鋪床。在新娘進房這前,新郎要選一兒童陪睡,謂之「壓床」。 迎親 男方打發花轎迎取新娘。發轎前,先對花轎敬香、放鞭炮;牽娘點燃3支紅香,托著鏡子照花轎的四周,謂之「照轎」;而後鎖橋、發轎。迎親隊伍一路放鞭鳴銃,敲對子鑼。到達女家門前,須投帖叫門;女方則再三索要「喜錢」,直至滿意時方可開門迎入。 新娘出嫁前一天,請禮賓「開眉」(用緔鞋線絞去臉上的汗毛)。上轎前梳妝打扮,頭頂一塊大紅綉花方綾,謂之「蓋頭」。臨上橋痛哭一番,稱「哭嫁」。 迎親花轎來去不走舊路,去時繞道走,回時走捷徑。中途換人不歇轎;停轎不落地。迎至家門,舉行「回車馬」儀式,鼓樂齊鳴,叫喜聲不絕。 拜堂 花轎入宅、鳴炮奏樂。牽娘打開轎門,牽出新娘。先拜天地,後拜家神、祖宗、父母,最後夫妻交拜,入洞房。新郎先向新娘行大禮,然後揭去新娘的蓋頭;夫妻並排坐床沿、喝交杯茶、交杯酒後,新郎出房招待賓客。客人散後,新郎回房,新娘斟茶敬新郎,並行大禮。富家大戶請禮生、樂生呼禮,一般分告祖、回鑾、踩堂、拜曉等四堂禮,以踩堂最為熱鬧。黃陂的踩堂歌別具一格,被《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收錄。 鬧新房 新娘進房後,開始鬧新房,亦稱「盤新娘」。男女老幼均可與新娘嬉笑打鬧。用衣服兜些紅棗、豆子、花生,摻雜苦楝砣等涌進新房,向床上和新娘的身上撒去,名曰「撒帳」。隨後,眾人或坐或立,七言八語,或說戲謔新娘的「 四言八句」,或提難以答復的問題難為新娘,或要新娘、新郎做一些表示親妮的動作。總之開各種各樣的玩笑,直至深夜方散。 回門 婚後第三天,由新娘的兄弟去新郎家接姑爺姑娘雙回門。並在當天日落前送回新郎家。新娘回到新郎家進門前,要在用板凳或木梯搭成的「橋」上走過,叫過橋。過橋後要「拜旗」,所謂「旗」,即綁在樹上的門幔。這些都是鬧劇,為婚後余興。 二、便親婚俗 男女簡單成婚,謂之「便親」,多在窮人或再婚者中流行。 童養媳 俗稱「細媳婦」。童養媳有兩種原因:一是女方家境貧寒,子女多,養不活,便將女兒送到婆家當童養媳;二是男方家窮,兒子訂不到親,先抱個姑娘做養女,成年後做媳婦。童養媳地位低下,挨打受罵是常事。成親叫做「圓房」。 回頭親 也叫「對換親」。男女兩家均為窮家薄業,又各有子女,婚嫁兩難,於是請媒人說合,互換成親。此種婚姻,嫁妝微薄,酒席從簡。 轉房婚 即兄死嫂配弟,或弟死弟媳配兄。多數族規把轉房婚視為「亂倫」,予以禁止。 入贅 俗稱「招坐堂女婿」。女家無兒,怕斷煙火,招婿進門,傳宗接代。婚禮由女方主辦,婚後生的子女一般隨母姓。 招夫養子 女亡夫後,不願守寡,又有一份家產,就招一個合適的男子進門支撐門戶,撫養子女。 搶親 以強硬手段將寡婦或對婚約不滿的姑娘搶到家中,草草成婚。也有男女相愛,因女方家庭或宗族反對,只好暗中約好而「搶」親的。
4、我女朋友是湖北人,我倆准備截胡了,湖北結婚彩禮多少錢?
彩禮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聘禮、聘金。從古至今,彩禮一直都是婚姻的標配,歷經千年延續至今。一直以來,彩禮的數目都沒有準確的要求,古代如此,現代亦是如此,而且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彩禮風俗。通常,彩禮的多少由男方的家境條件和女方的要求決定,可多可少,並無定數。
湖北結婚彩禮多少錢?和全國大多數地方一樣,湖北不同的地區彩禮要求也不同。但是湖北人結婚講究「一動不動」,前面的「動」指的是可以動的車,後面的「不動」指的是房子。盡管湖北各地彩禮要求各不相同,但是「一動不動」是前提,可以說是湖北地區結婚彩禮的標配了。具體來講,如下:
武漢:武漢妹子最講情義,不太注重金錢,一般對男方的彩禮錢沒有過多的要求,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妹子甚至不要男方的彩禮。武漢妹子的父母一般也都很開明,比較注重男方的人品、工作。武漢彩禮的行價是10萬加上三金,而且這錢並不是完全給女方父母的,在女兒出嫁之時,女方父母還會為女兒准備很多陪嫁,車子、房子,傢具家電都有可能。
黃石:黃石不太注重彩禮的多少,但是對數字比較講究。黃石彩禮講究雙數,兩萬、四萬、六萬、八萬、十萬都可以,而且一般男方還要承擔結婚的絕大多數開銷,包括婚宴、婚房裝修等。
宜昌:宜昌妹子最有錢,對彩禮也最不講究,彩禮就是一份心意,女方倒貼的錢遠遠大於彩禮錢的比比皆是。
黃岡:黃岡的丈母娘比較厲害,彩禮錢也是丈母娘說了算,三萬五萬不嫌少,十萬八萬不嫌多,完全看丈母娘的心情。
恩施:相對來說,恩施的彩禮算是比較低的,一萬左右甚至六千就可以搞定。但是,恩施有認親的傳統,認親就是男女雙方到對方家裡去,給對方要求認的親戚紅包。另外,結婚之前,男方需要給女方買全套的新衣服。
荊門:荊門的彩禮其實就是嫁妝,不管給多少,等結婚的時候娘家人都會全額或倒貼退回。所謂的彩禮錢,其實就是由丈母娘先為女兒保管而已,最終還是要回到小兩口手裡。
十堰:十堰講究提親帶禮物,禮物要雙數,一般6、8、10、12樣禮物都可以。此外,禮金也是不能少的,但是數目沒那麼多,10001起步。除了錢和禮物以外,男方還要給女方准備首飾,十堰講究五金,經濟條件有限的也可以准備三金,只要和女方商量好就行。
5、宜昌地區婚俗禮節有哪些?
在宜昌,當哪家的女兒帶回家一個陌生的男孩時,鄰居們就會開始猜測:是不是這個姑娘的對象啊?而如果哪家的兒子帶回家一個陌生的女孩,街坊們同樣會七嘴八舌:莫不是帶著媳婦回來了?一般情況下,只要雙方父母見過面,而且點過頭,這庄婚事就算有盼頭了,因為在宜昌拜見對方父母叫做「過門」也就相當於「訂親」了。過門後,雙方父母會一起吃頓飯,講究點的人家還會請一些很重要的親戚(又叫己親),比如舅舅,姑姑,叔伯等。比起早年靠媒婆說親要簡單的多。
定親過後,就是要選日子了,也就是所謂「請期」。①日子的選定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首先,看季節,哪個季節適合結婚,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說法,但現在關於季節的要求已經差不多沒有了。其次是看年月日,主要方式是占卜,有句話說「按老皇歷辦事」就是講的現代人擇期的簡便方法。最後是時辰的選擇,古時迎娶的時間多在黃昏後,而現在迎娶的時間多為上午,估計是為了方便中午宴客。
日子選的比較近的新人從定下日子起就要開始忙碌了。按習慣一般是由新郎新娘一同去請雙方的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當然男方親戚要給新娘紅包而女方的親戚也會給新郎紅包。另外男方還要請大約六個生活相對幸福的鄰居或遠房親戚家庭一同去迎親。還有就是要請一個「支客司」(也就是「司儀」),當然這個人必須是當地有一定地位並能言善道的人。婚禮當天的所有活動都將由他主持調配。現在多數家庭選擇在飯店舉辦婚宴,所以相對比較簡單,如果在家舉行婚宴則要慎重選擇廚師等,並在婚禮前一天開始准備婚宴。
女方要准備的東西相對來說不多,但比較煩瑣,也比較重要:嫁妝。在中國古代,女兒出嫁時嫁妝的多少成為了這家是否富裕的標志。也可以說是父母怕女兒因著家底不豐厚而在婆家遭受不公待遇而採取的一些防範措施。發展到現在,女兒家出嫁的嫁妝已經遠遠沒有當時的豐富全面了,大多數被數額不菲的鈔票所代替。但也依然有些講究的人家會按舊俗給女兒准備棉絮,箱子,梳妝台等物品。棉絮一般為四套或者八套,現在也有準備六套的。
哭嫁,是土家族獨特的婚俗內容,一般在離開娘家前半月或者一月開始唱「哭嫁歌」。長陽和五峰都有過。②哭嫁,即新娘的女性親戚和同村的姑娘日夜輪流陪著哭,內容一般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因為新娘的身世境遇不同,其哭嫁內容和形式也有不同。這個程序將會一直持續到新娘出嫁的前夜。特別是天亮之前,父母、姐妹與新娘對哭時,養育之恩、手足之情、依戀之心,如泣如訴,聲淚俱下,好似撕人肺腑,旁觀者無不落淚,真有生離死別之感。
喜期到,男家在迎親前三日,准備迎親,應酬賓客。迎親的前一天,男方將備辦的各樣花紅彩禮送到女家,向女方交待彩禮、衣物等,並接洽第二天娶親事宜,這叫做「過禮」。過禮回來,男方設家宴,邀請新郎親友中的未婚青年歡聚一堂,通宵飲酒歌唱,以示祝賀,這種賀喜儀式叫「陪十弟兄」。形式類似於下面要提到的女方的「陪十姊妹」。其實,說是十兄弟,實際上卻並不限定十人。屆時,席上設一令杯選一歌師傅唱開台歌開令,然後依次歌唱,唱得好的就多吃些菜,唱的不好的就罰喝酒。陪十弟兄歌在演唱形式上,按不同曲牌與歌詞的需要,或獨唱或對唱或一人領唱眾人幫腔。其內容除歌手們相互奉承賀喜之類的吉利話外,一般故事、古人、盤歌(猜調)之類的歌均可唱。有的還用嗩吶或絲弦伴奏。最後仍然由歌師傅唱圓台歌,收令散席。
6、宜昌結婚習俗你知道嗎?
宜昌是湖北第二大城市,除漢族以外還有土家族還有等其他民族,因而在文化上更是兼容並包,婚嫁習俗也是如此,各地聯姻讓宜昌地區的婚嫁更具趣味。
自古就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一說,而男女各自所處的環境則決定了他(她)們要如何娶來如何嫁。《中國民俗通志——婚嫁志》中說道:「婚俗,是關繫到人類種族繁衍`人丁興旺和社會組成的一種本能文化。婚俗即是人類的動物屬性不斷減少`文化屬性不斷增加的一種最為重要的民俗事項。因此,各個民族對於婚姻的締結都異常重視,並有一套完整的習俗與之相配合。」本文就將向您介紹宜昌地區的婚嫁習慣,領略夷陵人的婚嫁風俗。
宜昌歷史悠久,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現在的宜昌地區轄宜昌城區、遠安、當陽、宜都、枝江、五峰、長陽、秭歸、興山共九個縣市,其中五峰和長陽為土家族自治區。本文將根據婚嫁中各個程序的進行時間來講述宜昌各地的習俗。
不管在哪裡,男女雙方要結婚,家長是一定要見的,類似於古代的相親。現代人們的思想受到了開化,因此戀愛的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以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變成了自由戀愛,父母的意見只用來做參考,而媒婆一說也改成了「介紹人」在宜昌,當哪家的女兒帶回家一個陌生的男孩時,鄰居們就會開始猜測:是不是這個姑娘的對象啊?而如果哪家的兒子帶回家一個陌生的女孩,街坊們同樣會七嘴八舌:莫不是帶著媳婦回來了?一般情況下,只要雙方父母見過面,而且點過頭,這庄婚事就算有盼頭了,因為在宜昌拜見對方父母叫做「過門」也就相當於「訂親」了。過門後,雙方父母會一起吃頓飯,講究點的人家還會請一些很重要的親戚(又叫己親),比如舅舅,姑姑,叔伯等。比起早年靠媒婆說親要簡單的多。
定親過後,就是要選日子了,也就是所謂「請期」。①日子的選定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首先,看季節,哪個季節適合結婚,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說法,但現在關於季節的要求已經差不多沒有了。其次是看年月日,主要方式是占卜,有句話說「按老皇歷辦事」就是講的現代人擇期的簡便方法。最後是時辰的選擇,古時迎娶的時間多在黃昏後,而現在迎娶的時間多為上午,估計是為了方便中午宴客。
日子選的比較近的新人從定下日子起就要開始忙碌了。按習慣一般是由新郎新娘一同去請雙方的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當然男方親戚要給新娘紅包而女方的親戚也會給新郎紅包。另外男方還要請大約六個生活相對幸福的鄰居或遠房親戚家庭一同去迎親。還有就是要請一個「支客司」(也就是「司儀」),當然這個人必須是當地有一定地位並能言善道的人。婚禮當天的所有活動都將由他主持調配。現在多數家庭選擇在飯店舉辦婚宴,所以相對比較簡單,如果在家舉行婚宴則要慎重選擇廚師等,並在婚禮前一天開始准備婚宴。
女方要准備的東西相對來說不多,但比較煩瑣,也比較重要:嫁妝。在中國古代,女兒出嫁時嫁妝的多少成為了這家是否富裕的標志。也可以說是父母怕女兒因著家底不豐厚而在婆家遭受不公待遇而採取的一些防範措施。發展到現在,女兒家出嫁的嫁妝已經遠遠沒有當時的豐富全面了,大多數被數額不菲的鈔票所代替。但也依然有些講究的人家會按舊俗給女兒准備棉絮,箱子,梳妝台等物品。棉絮一般為四套或者八套,現在也有準備六套的。
哭嫁,是土家族獨特的婚俗內容,一般在離開娘家前半月或者一月開始唱「哭嫁歌」。長陽和五峰都有過。②哭嫁,即新娘的女性親戚和同村的姑娘日夜輪流陪著哭,內容一般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因為新娘的身世境遇不同,其哭嫁內容和形式也有不同。這個程序將會一直持續到新娘出嫁的前夜。特別是天亮之前,父母、姐妹與新娘對哭時,養育之恩、手足之情、依戀之心,如泣如訴,聲淚俱下,好似撕人肺腑,旁觀者無不落淚,真有生離死別之感。
喜期到,男家在迎親前三日,准備迎親,應酬賓客。迎親的前一天,男方將備辦的各樣花紅彩禮送到女家,向女方交待彩禮、衣物等,並接洽第二天娶親事宜,這叫做「過禮」。過禮回來,男方設家宴,邀請新郎親友中的未婚青年歡聚一堂,通宵飲酒歌唱,以示祝賀,這種賀喜儀式叫「陪十弟兄」。形式類似於下面要提到的女方的「陪十姊妹」。其實,說是十兄弟,實際上卻並不限定十人。屆時,席上設一令杯選一歌師傅唱開台歌開令,然後依次歌唱,唱得好的就多吃些菜,唱的不好的就罰喝酒。陪十弟兄歌在演唱形式上,按不同曲牌與歌詞的需要,或獨唱或對唱或一人領唱眾人幫腔。其內容除歌手們相互奉承賀喜之類的吉利話外,一般故事、古人、盤歌(猜調)之類的歌均可唱。有的還用嗩吶或絲弦伴奏。最後仍然由歌師傅唱圓台歌,收令散席。
與此同時,女方的哭嫁也已進入高潮部分,入夜,擺放著姑娘陪嫁物品的堂屋裡紅燭生輝,香煙繚繞。兩張朱紅桌子擺在堂屋中間,桌上放有糖食果餅和葵花、板栗、核桃、花生等乾果,被邀的9位土家未婚女子圍桌而坐,陪新娘唱十姊妹歌,謂之陪十姊妹。歌聲通宵達旦,直到新娘出嫁前一個時辰才降下帷幕。這一習俗不僅在長陽和五峰兩個土家族聚集地有,在遠安、枝江等縣也有。「陪十姊妹」作為土家族婚俗中最隆重的禮節,其特點是規模大、內容多、形式活、氣氛濃。但相比之下「陪十弟兄」所唱的歌曲更具有陽剛之氣,歌詞排列密集,曲調起伏不大,節奏性較強。
迎親這天,親友齊聚。一大早男方就會派出早就安排好的迎親隊伍前往女方家。而此時女方的親友則在與新娘做最後的告別,在興山和枝江等地新娘的媽媽在婚禮當天是不送親的。除了爸爸媽媽的囑咐以外還要再次清點嫁妝,親戚朋友還要往作為嫁妝的箱子里塞錢,這些錢就是所說的「壓箱底」的錢。一般情況下男方會把時間算好以保證中午12點之前返回新房。刁難新郎的任務一般是交給伴娘的,新郎到女方家裡之後伴娘要想盡各種辦法不讓新郎進門,包括提問或者要求唱歌啊,當場再次求婚等等,如果新郎覺得難為情可以給紅包以買通伴娘使其開門。當然即使新郎進了門也是不可能讓他輕易接走新娘的。必不可少的一招——藏鞋子。伴娘在新郎進門之前把新娘的鞋子藏起來,其目的有兩個,其一就是要紅包,其二就是告訴新郎要將新娘抱走,因為在宜昌新娘從自己家到婆家的路程中腳是不能落地的。
迎親隊伍在返回過程中是要按順序排列的。一般排在前方的是裝嫁妝的車,緊跟著是新人乘坐的車,後面則是迎親的和送親的親友的車,當然如果有攝像的話,攝像的車就在最前面了。到達婆家以後男方的支客司還要大聲向來客通報新娘嫁妝的明細。③現代婚嫁中「拜堂」這一環節已經被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當新娘到婆家時男方的己親都要在堂屋(客廳)等候新娘敬茶,新娘每敬一杯茶,喝茶的人就要給一個紅包。當新娘的嫁妝收拾停頓之後,婚宴就開始了。婚宴上一般要准備15道菜加一個火鍋。新郎和新娘則要在婚宴過程中給每一位客人敬酒。
在宜昌,一直流行著鬧洞房的習俗。④鬧洞房,始於六朝。有的地方稱「逗媳婦」、「吵房」, 即在婚禮當天晚上,親朋好友,無論長輩、平輩、小輩都聚入新房中道喜嬉鬧,皆無禁忌,素有「三日不分大小」、「鬧喜鬧喜,越鬧越喜」之說。
到這里一場婚禮就結束了,但並不是說整個婚嫁過程都結束了,在宜昌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回門。回門的時間一般是在婚禮後的第三天,女兒和女婿一起回娘家,這一習俗從女婿方面來說,有感謝岳父、岳母恩德,拜會、結識女方親友等意義;從女兒方面來說,則表示了出嫁成家後不忘父母養育之恩的心情。而女方父母也會非常重視,所以事先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准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而這也就是婚嫁全部過程的終結。
7、宜昌遠安婚娶的風俗
我也是遠安的!男方當然會根據自己的實力來決定給多少彩禮!我也是女孩子,遠安或許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你選擇遠安一定不會錯的!
8、湖北的結婚習俗有哪些?
湖北的結婚習俗
大喜之日
1、結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舉行。 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2、結婚當天 祭祖:男方出門迎娶前,應先祭祖。
3、 迎親: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六的倍數最佳。 燃炮:迎親禮車應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發前要與家人一起吃飯,表示別離,大家要說吉祥話。 請新郎:禮車至女家時,一男童持茶盤恭候新郎,新郎下車後予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家。
4、 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問好之後,應持捧花給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姐妹或好友應刻意阻擾,經新郎哀求後以九九九元紅包禮成交,喻長長久久。
4、 蓋頭紗:新郎予捧花後,將新娘頭紗放下並挽出大廳。 拜別:新郎與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別,新郎行鞠躬禮即可。 出門: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走,進入禮車。
5、 禮車:應懸掛一棵由根至葉的竹子,根上掛著蘿卜,意有頭有尾。禮車後方則有朱墨畫的八卦竹飾。
6、敬扇:新娘上禮車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於茶盤給新娘回贈紅包禮。 不說再見:當所有人要離開女方家時,絕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7、 潑水: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將一碗清水、稻穀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8、 擲扇:禮車啟動後,新娘將扇子擲至窗外,謂棄壞性子;擲扇後應哭幾聲,且在禮車後蓋竹篩象徵繁榮。 迎娶隊伍以竹篩為先,青竹連根帶葉,竹端系豬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9、燃炮:一路燃放禮炮,車抵男方家門時,家人應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兩個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輕摸橘子,並贈紅包答禮。
10、 牽新娘:新娘下禮車時,由男方一福氣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持新娘入廳。 忌踩門檻:門檻代表門面,故新人應橫跨門檻過去。 新娘入廳後要跨過火盆踩碎瓦片。
11、敬茶:將新娘介紹給家中長輩認識。
12、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進洞房:以竹篩覆床,桌上置銅鏡壓驚,新人共同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同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合飲交杯酒、吃甜湯,象徵早生貴子。 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9、宜昌地區婚俗禮節有哪些?
在宜昌,當哪家的女兒帶回家一個陌生的男孩時,鄰居們就會開始猜測:是不是這個姑娘的對象啊?而如果哪家的兒子帶回家一個陌生的女孩,街坊們同樣會七嘴八舌:莫不是帶著媳婦回來了?一般情況下,只要雙方父母見過面,而且點過頭,這庄婚事就算有盼頭了,因為在宜昌拜見對方父母叫做「過門」也就相當於「訂親」了。過門後,雙方父母會一起吃頓飯,講究點的人家還會請一些很重要的親戚(又叫己親),比如舅舅,姑姑,叔伯等。比起早年靠媒婆說親要簡單的多。
定親過後,就是要選日子了,也就是所謂「請期」。①日子的選定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首先,看季節,哪個季節適合結婚,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說法,但現在關於季節的要求已經差不多沒有了。其次是看年月日,主要方式是占卜,有句話說「按老皇歷辦事」就是講的現代人擇期的簡便方法。最後是時辰的選擇,古時迎娶的時間多在黃昏後,而現在迎娶的時間多為上午,估計是為了方便中午宴客。
日子選的比較近的新人從定下日子起就要開始忙碌了。按習慣一般是由新郎新娘一同去請雙方的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當然男方親戚要給新娘紅包而女方的親戚也會給新郎紅包。另外男方還要請大約六個生活相對幸福的鄰居或遠房親戚家庭一同去迎親。還有就是要請一個「支客司」(也就是「司儀」),當然這個人必須是當地有一定地位並能言善道的人。婚禮當天的所有活動都將由他主持調配。現在多數家庭選擇在飯店舉辦婚宴,所以相對比較簡單,如果在家舉行婚宴則要慎重選擇廚師等,並在婚禮前一天開始准備婚宴。
女方要准備的東西相對來說不多,但比較煩瑣,也比較重要:嫁妝。在中國古代,女兒出嫁時嫁妝的多少成為了這家是否富裕的標志。也可以說是父母怕女兒因著家底不豐厚而在婆家遭受不公待遇而採取的一些防範措施。發展到現在,女兒家出嫁的嫁妝已經遠遠沒有當時的豐富全面了,大多數被數額不菲的鈔票所代替。但也依然有些講究的人家會按舊俗給女兒准備棉絮,箱子,梳妝台等物品。棉絮一般為四套或者八套,現在也有準備六套的。
哭嫁,是土家族獨特的婚俗內容,一般在離開娘家前半月或者一月開始唱「哭嫁歌」。長陽和五峰都有過。②哭嫁,即新娘的女性親戚和同村的姑娘日夜輪流陪著哭,內容一般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因為新娘的身世境遇不同,其哭嫁內容和形式也有不同。這個程序將會一直持續到新娘出嫁的前夜。特別是天亮之前,父母、姐妹與新娘對哭時,養育之恩、手足之情、依戀之心,如泣如訴,聲淚俱下,好似撕人肺腑,旁觀者無不落淚,真有生離死別之感。
喜期到,男家在迎親前三日,准備迎親,應酬賓客。迎親的前一天,男方將備辦的各樣花紅彩禮送到女家,向女方交待彩禮、衣物等,並接洽第二天娶親事宜,這叫做「過禮」。過禮回來,男方設家宴,邀請新郎親友中的未婚青年歡聚一堂,通宵飲酒歌唱,以示祝賀,這種賀喜儀式叫「陪十弟兄」。形式類似於下面要提到的女方的「陪十姊妹」。其實,說是十兄弟,實際上卻並不限定十人。屆時,席上設一令杯選一歌師傅唱開台歌開令,然後依次歌唱,唱得好的就多吃些菜,唱的不好的就罰喝酒。陪十弟兄歌在演唱形式上,按不同曲牌與歌詞的需要,或獨唱或對唱或一人領唱眾人幫腔。其內容除歌手們相互奉承賀喜之類的吉利話外,一般故事、古人、盤歌(猜調)之類的歌均可唱。有的還用嗩吶或絲弦伴奏。最後仍然由歌師傅唱圓台歌,收令散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