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春節汕頭風俗

春節汕頭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04 13:15:09

1、汕頭春節風俗習慣

一,貼門神、春聯

在潮汕的春聯中,經常還看到單扇門兒上或谷簟、福龕上貼著斗大的一個「春」字。「春」字在這里有兩層含義:一層表示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一層巧借「春」與「存」潮音的相諧,表示年年有餘的良好願望。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魚,諧音「余」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祭拜祖先。

祭拜祖先,是為了紀念祖先,也有意思說是讓祖先跟我們一起過年,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三,吃團圓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大都吃火鍋,潮汕人說是「圍爐」有團圓的意思。

四,送壓歲錢。

這是小朋友最最開心的時刻了。在潮汕只有還沒工作的人才有壓歲錢,工作了的人就要給壓歲錢了。潮汕人給的壓歲錢很多。人們認為,給得多證明過去的一年裡收入多,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多的收入。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謔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謔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六、禁 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言語方面,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凶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為方面,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不慎打壞時,在場的人就得馬上說上兩句吉祥的順口溜(如「缶(瓷器)開嘴,大富貴」等)來彌補。這一天米缸不能空著,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之虞。忌灑水、掃地、倒垃圾,這叫做「聚財」。因為潮汕人在這一天,往往將水、土視作「財氣」,將垃圾、糞便視為「肥水」,灑掃、傾倒垃圾,唯恐把「財氣」掃走、倒掉。與此同時,潮汕人在除夕將大小水缸裝滿之後,就舉行封井儀式。即用一個大的簸箕將井面蓋住,然後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開簸箕,因為人們往往將水視作財水,一揭開簸箕用水,豈不意味著財氣外流?近年來由於用上丁自來水,往往是這里在舉行封井祭神,那裡卻擰開水龍頭,讓水嘩嘩直流。因此,蓋井禁取水一俗已經徒有形式而已。禁掃地這一習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從講究衛生出發,不少年輕人也就對這些傳統禁忌習俗不怎麼講究了。
這一天債主不許上門討債,人們認為這一天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也忌從別人口袋裡掏東西,人們認為,正月初一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險。
忌死人;也忌辦喪事,因為這將給家裡帶來不祥。同時,忌該天理發,因為人們在這一天總喜歡把理發同辦喪事聯系起來。這一天甚至忌殺生。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圖個新鮮,為了口腹之快,也就沒什麼顧忌了。
飲食方面,這一天嚴禁吃葯。否則,被認為會導致一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葯不斷。初一早飯忌吃葷,有幾種說法:一種是這一頓吃齋,其功用等於一年;另一種是暗喻指勤儉治家,不可鋪張浪費。
本文來自: 潮汕論壇http://www.cr668.cn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cr668.cn/thread-1458-1-1.html

2、關於潮汕家鄉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貼門神,貼春聯,吃團年飯,迎財神,放鞭炮,送壓歲錢。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 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 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近幾年來興起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就是23:00到次日1:00拜財神。按說,臘月二十四日諸神上天,人間的諸路神仙都上天「匯報工作」去了。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是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著。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拓展資料

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最熱鬧,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日是春節。春節, 是農歷的元旦,是一年歲月更新的開始。每當年底臨近,人們便開始緊鑼 密鼓地籌辦年貨了。因為這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大節,故此,潮汕地區便有 著許多既同於中原地區又異於中原地區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3、潮汕人過年的習俗有什麼

農歷正月初一稱元日,為新歲之首,在潮汕地區,過年一般要熱鬧四、五天。春節當晚,大街小巷,家家產戶貼春聯,張燈結綵。吃團圓飯。

春節一早,大人攜小孩子帶上一對或二對生柑(稱「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節的文娛活動有英歌舞、營大鑼鼓、擎大標、布馬舞、舞龍、獅、鯉魚等。

潮汕地區「歲時節日」的各種活動,世代沿襲相傳,蔚然為俗。或紀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蘊義。潮汕人多於這些節日回家與親友團聚,增進彼此的情感和凝聚力。

(3)春節汕頭風俗擴展資料

潮汕其他過節習俗:中秋節

中秋節俗稱「八月半」,主要節目有:芋頭祭祖。潮汕有句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畏。」拜月娘,多數人家會在中秋前一個月精心製作工藝品用以拜月,拜月當晚必不可少的物品還有如八仙桌、「(八仙)寶仔」、大香、各類水果、餡餅等。

拜月者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燒塔。這些節目的每一個元素幾乎與潮汕人的抗元歷史有關。

4、汕頭的過春節傳統習俗

除夕歷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鍾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吃團年飯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 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著收拾飯桌,於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後便生爐起火,開始准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 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准備完畢,讓其晾乾。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註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里一放,它就在油鍋里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嘗嘗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壓歲錢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後即將鈔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

5、汕頭的風俗習慣

1.農歷正月初七吃七樣羹:七樣羹又稱七樣菜,七寶羹或七種粥,是潮汕、閩南地區春節時獨具特色的一種傳統食俗。七樣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蘭等蔬菜同煮,寓意:新(芹)春發(蒜)大財(大菜),久(韭)合各人(芥蘭)。

2.冬至吃冬節丸:潮汕冬節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的傳統節日。在潮汕,冬節也算是一年中的重大節日之一。潮汕冬節有很多民俗文化活動,如祭祖、謝神、掃墓、吃糯米丸等。

3.請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習俗:潮汕男女嫁娶舊俗,一定要舉行各種儀式,女家要專聘一位如戲劇中的賓相一樣的老婦女來主持各種儀式,這位老婦女叫做「青娘母」。青娘母在主持各種儀式中要唱祝頌語叫做「四句」,也稱青娘歌。 

4.吃丁酒,出花園等生育習俗:過去潮州的宗法習俗,只有生下男孩,才算添丁。並且必須舉行熱鬧非常的「上燈」活動。凡是生了男孩的人家,在農歷正月十三日家人就可以挑起一對大紅燈掛在祠堂的燈架上,象徵家中添了丁。

在元宵燈節期間,每天晚上,抱著孩子到祠堂前接受鄉下的祝賀。除了掛燈外,還要在祠堂前懸掛八屏大花燈,或搭戲台做紙影戲,讓村裡的人觀賞,娛樂。

5.搬塗戲,賽花燈等游藝民俗:元宵節前後,展出各種彩燈,爭奇斗勝,謂之「賽花燈」。

6.好事送禮成雙,歉事送禮奇數等交際禮俗:生活中,人們好事或者喜事送禮一般都要「一對」,「一雙」,很多成箱裝的物品也都是成雙的,這都寓意著好事成雙之意。

7.信奉媽祖 :傳說福建湄洲民女林默,她仙逝之後於海上屢救風浪中之漁民。海上作業者崇敬她,稱她為「媽祖娘娘」,林姓者則稱她為「姑娘」,供上神位,建廟祭妃,因而行船者初一,十五在舟中祭拜媽祖,每年三月廿三為「媽祖生」,隆重祭拜。 

8.五穀爺:也叫五穀母,潮汕民間崇奉的農業祖像。傳說五穀神是教民種五穀和嘗百草教民治病的神農氏。每年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早晚稻收成後,農民用米筒裝滿白米,貼一圈紅紙便算是五穀神位,進行祭拜。俗稱五穀爺(母)神誕。

(5)春節汕頭風俗擴展資料:

1.七樣羹是潮汕地區民間頗具特色的一種食俗。"七樣羹"即由7個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一鍋吃,由來已久。相傳,宋朝有一京官遭到奸臣陷害,被貶江南。正月初七這天,他來到榕江邊一個偏僻荒野,頓覺頭暈眼花,飢餓難忍。

只好就地採摘了幾樣野菜,煮成雜菜湯聊以充飢,剛吃完,頓覺眼睛明亮,渾身有了力氣,後來該官員復職高升,憶起當年在江南嘗過的救命野菜共有七種,於是讓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務必隨便取七樣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樣羹」而食。

2.潮汕冬節丸分為兩種:一為常見的糯米丸,一為用粳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長條,用剪刀斜剪下,兩頭尖尖如白米,主要流行於揭陽一帶。


參考資料:

網路——汕頭

新浪網:汕頭風土人情

網路——七樣羹

網路——丁酒

6、汕頭農村過春節的風俗習慣

汕頭農村過年習俗

1、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

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版

晚上農家水權缸要貯滿水

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

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

新年鍾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2、//送壓腰錢//

送壓腰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

長輩要分錢給後輩

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

錢要很講究地裝在利市包中

俗稱為「壓肚腰」

意謂一年從頭到尾

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3、//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

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

其中大桔(潮州柑)是必不可少的

帶多帶少沒關系

但絕不能是奇數

臨走,主人會留下兩個大桔

取出自家大桔交換

意在互贈吉祥

7、汕頭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一)辭年——除夕圍爐合家團聚 辭年,汕頭人也稱過年。臘月廿三日,作為起點,開始置辦節品,清掃衛生,祭拜神明。到廿四日,說是「老爺上天」,就得准備「紙馬」。「紙馬」,其寄意是讓各路神仙騎馬上天去「述職」,祈望它「上天說好話,下界保平安」。廿四日,還是祭灶日子。廿五日到除夕,家家更是忙碌歡樂。 到陰歷年最後一天,人們就稱「除夕」,因為多是月小,故稱「廿九夜」,也稱「大年夜」。大年除夕那天,家家戶戶在門口貼上新春聯,家內擺滿食品,有雞鵝鴨、豬肉、豬蹄、香菇、針菜、木耳、腐枝和鮮蔬佳果。下午,必須祭拜祖宗神位,然後,老少都要洗澡。洗澡前必須摘下十二樣花葉放在洗澡水中,叫「花水」。洗澡叫「新年浴」,意在洗去舊的污穢,乾乾凈凈迎新春。 華燈初上,家家戶戶關門「圍爐」,「圍爐」何必關門?這與傳說古代人們於年底驅除怪獸「年」有關。因而,也叫「過年」。圍爐桌上,菜餚豐盛。桌中央,擺著「火爐」俗稱「賓爐」。「賓爐」是用銅、錫或鋁鑄打而成的一種器皿(現在多改為火鍋),這種器皿,在中間的火爐中盛炭火,熱湯中放置肉丸、魚丸,取其「丸」與「圓」諧音,寄寓合家除夕團圓。遠離桑梓諸親人,都趕在除夕來家圍爐團聚。「賓爐」四周,擺滿「白切雞」、「紅鹵鵝」、「紅蚊豬蹄」、「生炒韭菜」、「活灼鮮蚶」、朥蚊姜薯等等,這些都包含著「食雞起家」、「食豬蹄年年有奔頭」、「食韭菜長命富貴」、「食鮮蚶,錢銀多多賺」等寓意。更妙趣橫生的是:吃完年飯,家長要拿出事先制好的「龜粿」,讓每人嘗一點,以祝賀健康,來年順遂。緊接著,家長向小孩發壓歲錢,後生向長輩敬奉「壓歲錢」。然後,合家便團聚在一起,開始「守歲」,共敘天倫之樂。

8、潮汕的春節風俗有哪些

潮汕的春節風俗有貼門神、春聯;送壓歲錢;摜春盛;接福神;吃七寶羹等等。
1、貼門神、春聯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2、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著。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3、摜春盛(挑禮盒)
春節期間,潮汕的另一個有特色的民俗活動便是「摜春盛」(春,一種分成三四層的,有蓋子的竹編禮籃,通常是成對使用,所以也叫「擔春盛」)。
4、接福神
在潮汕地區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年前的臘月二十四則是「送神」的日子。相傳諸神仙都會在這一天向玉皇大帝朝賀述職,報告一年中下界人間行為的善惡。因此,家家戶戶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臨,通常會供上雞、魚、豬頭等食物,如果家庭條件不富裕,則會准備一盤米、一盤紅糖。奉上白米一盤,意謂新年五穀豐登;紅糖一盤,暗含生活甜蜜。
5、吃七寶羹
吃七寶羹是潮汕地區的舊俗,相傳在正月初七吃七寶羹可以驅除一年的邪氣,醫治疾病。七寶羹主要採用芥菜、芥蘭、春菜、韭菜、芹菜、蒜及厚瓣菜等七種蔬菜做成的羹食,以此來取吉兆。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

9、潮汕地區過年有什麼風俗?

潮汕的春節風俗

除夕

農歷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鍾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著收拾飯桌,於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後便生爐起火,開始准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准備完畢,讓其晾乾。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註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里一放,它就在油鍋里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嘗嘗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後即將鈔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潮汕地區春節禁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言語方面,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凶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為方面,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不慎打壞時,在取水一俗已經徒有形式而已。禁掃地這一習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從講究衛生出發,不少年輕人也就對這些傳統禁忌習俗不怎麼講究了。

這一天債主不許上門討債,因為人們認為這一天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也忌從別人口袋裡掏東西,人們認為,正月初一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險。

忌死人,也忌辦喪事,因為這將給家裡帶來不祥。同時,忌該天理發,因為人們在這一,天總喜歡把理發同辦喪事聯系起來。這一天甚至忌殺生,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圖個新鮮,為了口腹之快,也就沒什麼顧忌了。

飲食方面,這一天嚴禁吃葯。否則,被認為會導致一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葯不斷。初一早飯忌吃葷,有幾種說法:一種是這一頓吃齋,其功用等於一年;另一種是暗喻指勤儉治家,不可鋪張浪費。

10、汕頭在春節有什麼習俗?

潮汕民俗是中華民俗文化的一支,是漢文化與百越民俗文化及外來文化相融合的結晶,別具特色、自成體系。有農歷正月初七吃「七樣羹」,冬至吃「冬節丸」等飲食習俗;有請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習俗 ;有「吃丁酒」、「出花園」等生育習俗 ;有時年八節祭拜等歲時民俗 ;有「搬塗戲」、「賽花燈」等游藝民俗 ;有好事送禮成雙、歉事送禮奇數等交際禮俗。

拓展資料:

汕頭,廣東省轄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

汕頭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1-22℃,日照時間2000-2500小時,降雨量1300-1800毫米。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享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文具生產基地。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