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有關荊州春節的風俗事例

有關荊州春節的風俗事例

發布時間: 2022-10-04 06:58:31

1、荊州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1、沔陽花鼓戲

沔陽花鼓戲,俗稱花鼓子,中路花鼓戲。清道光年間起源於湖北沔陽州,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湖北省江漢平原一帶備受觀眾喜愛的傳統戲曲劇種。在民間,盛傳著「聽了花鼓戲的喲喂喲,害起病來不吃葯」的美譽。

2、天沔花鼓戲

天沔花鼓戲又稱沔陽花鼓戲,荊州花鼓戲,是一種湖北的地方傳統劇種。誕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門、沔陽一帶,這一帶平原遼闊 ,湖 港交織,歌天沔花鼓樂一起千人應和,是古楚文化的腹地。荊昔稱"花鼓子"。

3、關帝廟會

各地先後建有關王廟、關帝廟、老爺廟、關廟、武廟等多種廟宇 每逢夏歷五月十三日舉行關帝廟會。民間傳說這天是製造旱災的怪物旱魃經過的日子,因於祀典關帝時祈其顯靈,驅邪避災,普降甘霖,以解農憂。是日又稱「雨節」。

4、荊州國際龍舟

荊州國際龍舟節是中國湖北省荊州市舉辦的一項國際性的龍舟賽事,從2000年開始舉辦,極大提高了荊州的旅遊和文化宣傳活動。也被稱為荊州龍舟賽,荊州賽龍舟。

5、說鼓子

說鼓子又稱荊州說鼓,是一種湖北省的傳統曲藝曲種,以說為主,說中帶唱,擊鼓說書,用嗩吶伴奏的傳統民間曲藝形式。流行於松滋、公安、石首、監利等地。老輩藝人認為「說鼓子」是由元、明「詞話」 衍變而來。主要流行於湖北荊州地區的石首、松滋、公安、監利等縣。

2、湖北過春節習俗有哪些呢?

1、龍燈會

龍燈會是孝感元宵節的重頭戲,從初八人們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台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2、鬧元宵

元宵夜時,孝感有些地方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因為傳說七仙女被不願回天庭,在人間化作飛梭石,正月十五晚上,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唱乞巧歌,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裡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

3、除舊迎新大掃除

新年伊始,他們講究「除舊歲,迎新年」,在大年三十之前一定會把家裡打掃的乾乾凈凈的,給新的一年一個好寓意,也是為了親朋好友拜年更好得展示家裡的環境。

4、年三十洗澡

除了家裡要收拾干凈,個人也得在新年到來之前,好好洗干凈,洗去舊年的霉運和不順利,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年。

5、喝雞湯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

3、我國各地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山東

在山東,包水餃、炸年貨是大年三十重要的年事活動,吃過早飯後,家中的女性長輩開始包水餃,男性長輩則開始炸年貨。這里還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就是包水餃的時候,面要和的多一點,包完水餃一定要剩下一點面,揉成橢圓形,一切為二,象徵「大元寶」,寓意來年財源廣進。

安徽

祭祖,安徽大多地方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前後幾天都要去上墳祭祖,不能拖得太晚。二十六,殺年豬,每到臘月二十六,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會殺年豬,然後做上豐盛的食物,招待鄉親和親戚,不過現在基本上都是買肉了。初一步步糕,大年初一的早上,都會吃上步步糕,有自家蒸的,或者買的糕點,不管哪種,都會吃上一兩塊。

河南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兒,捏鼻兒(餃子);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

湖北

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 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四川

四川人對農歷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

雲南

老昆明年夜飯的餐桌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條完整的魚。富貴人家一般選很大的魚,鯉魚、草魚,不論紅燒、清蒸都可以,只要是完整的。過年吃魚符合中國人對來年的美好願望—年年有餘,生活富足。

貴州

大過年即過春節,在過節前幾天,各家各戶釀制好黃、白米酒,准備好大米、小麥、餌塊和燕麥炒麵等美味。過節前一天,在祖先牌位前插上兩只點燃的香條和兩根青松枝,在院子里栽一棵小松樹,謂之祭樹神,之後就殺雞做飯,接祖先和祭鍋庄,求他們保佑來年糧食豐收、全家平安。第二天要背純凈水和吃年飯,還要舉行賽馬、打靶、摔跤、跳高、踢毯子等活動,山歌唱不完,歡樂滿山寨。第四天祭過鍋樁後,又要把祖先送回去。

湖南

年三十洗澡,除了家裡要收拾干凈,個人也得在新年到來之前,好好洗干凈,洗去舊年的霉運和不順利,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年。

廣西

按壯家獨特的春節習俗,要進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獅、舞雞、舞春牛等活動。初一零時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辭舊迎新,初二親友帶上禮物互訪「拜年」,十五元宵節晚上鬧花燈,十六農村舉行廟會。

廣東

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三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

江西

行花街,每年春節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年宵花市一般在春節前十天左右開始,到年三十晚十二點結束,除夕夜是年宵花市的高潮,越接近年初一人氣就越旺。花市擺賣鮮花、年桔、工藝品等。

福建

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戶都要蒸好多饃和包子,並准備禮饃。禮饃分為三種:一種是媳婦要給娘家帶的「大饃」,狀如蝸牛殼,裡麵包的是菜油、乾麵、蔥花合拌的餡;一種是帶給不太走動的遠方親戚的「小饃」,形如菱角;另外是自家吃的饃,做成老虎、小鳥、魚等各種吉祥動物的形狀,在饃頂部表面會用紅色顏料點上紅點,象徵吉祥。這些饃和包子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麵」的習俗。

浙江

開門炮: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今年隨便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五穀豐登。

上海

上海人在臘月廿五要祭城隍,這是春節期中的重大活動之一,歷明清兩代相沿不輟。上海人過春節較注重的有兩個舊俗,一是吃年夜飯;二是逛城隍廟。上海人對年夜飯很講究,以前進入臘月就開始張羅,雞、鴨、魚、肉、南貨、北貨、果品、糕點、糖果、瓜子,樣樣力求辦理齊全。年夜飯菜餚,煎、炒、炸、燴,樣樣都有,色、香、味、形,都達完美。主婦大顯身手,男士外出采辦,整個臘月闔家歡樂融融,「學富五車」、「日進斗金」,種種吉語都可帶來一家的溫馨氣氛。

江蘇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 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海南

首先是十二月二十四送「灶公」。傳說中,「灶公」是玉帝派來人間監督善惡之神,每年的這一天都要上天向玉帝匯報。為此,家家戶戶都用竹把或竹枝將屋前屋後、屋內屋外、屋上屋下全面打掃干凈,香爐也要打掃干凈並換上新爐灰,夜間則備酒果設祭,為「灶公」送行。

香港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台灣

由於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每到農歷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台灣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豬、羊、雞、鴨、魚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從這天起,「過年」也就開始了。

澳門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大概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著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4、湖北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湖北過年的風俗有如下:

1、湖北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著「清泰平安」,新年第一餐喝雞湯,能給家人帶來好運與祝福。分食雞肉的也很有講究,當家做主的人要吃雞骨頭,表示「出人頭地」;主要勞動力則吃雞爪,表示「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

2、湖北秭歸人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湖北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3、湖北人跨完年則開始拜年,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初三以後拜親友,要先拜比自己有錢有勢的,這叫「人往高處走」,表示自己在新的一年會步步高升。

但在孝感,人民信奉的又是「拜年無大小」,來者皆是客。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糍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為止。

4、湖北的人們還有以初一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於養鴨;鵲先鳴宜於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初一聽到狗群吠不是好兆頭。

5、荊州過年有哪些習俗?

春天的節俗
在荊州春天的節俗主要有:大年拜賀、鬧元宵、龍抬頭、社日、寒食、清明、立春、花朝、踏青等。荊州民間是最看重過年的,其習俗也多。民諺雲:「過年為大」,「有三十過年,無三十也過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自除夕到年初一,各地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顏開,參加豐富多彩的大年拜賀活動,出現了以迎春納福為主題的各種風俗習尚。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與之全國各地相比,荊州民間過年的習俗,既有「大同」,亦有「小異」,小異之處則存在不同形式的楚文化內涵。如「開門禮俗」的內容就有開門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貼春聯、貼年畫等。如「玩春景」的活動形式就包括玩龍燈、舞獅子、采蓮船。荊州民間在元宵節張燈觀燈,可謂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就有了燈事活動,隋、唐、五代到漢代,出現了各種製作精巧、獨具匠心的花燈,其中鏤刻金箔的「魚形燈」最引人注目。
· 夏天的節俗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荊州民間多稱之為「端陽」。端午節盡管名稱頗多,含義各異,但楚人駕舟拯救、紀念屈原為端午節的主要內涵,是世人皆知的。由此可說,先秦時代的楚人及楚國的文化民俗氛圍,對端午節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端午節乃是荊楚地區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以祭奉屈原而形成的儀俗,在荊州民間主要有劃龍舟、吃粽子、懸掛蒲艾、喝雄黃酒、系香袋等。
· 秋季的節俗
七夕、七月半、八月中秋、九九重陽等傳統節日在荊州民間也有著獨特的習俗。八月中秋在荊州民間就曾經流行過一種較為奇特的習俗,即「到中秋,賽摸秋」。摸秋,就是中秋之夜偷摘他人田園的瓜果不視為偷,失瓜果的主人也不視為被盜。俗信這天月娘下凡,未生育的已婚婦女若摸秋不被人發現,可早得子。荊州就有這樣的俗諺:「中秋中秋,送子摸秋」。摸秋的婦女一般是結伴而行,所摸來的瓜果放置在床內側,並與之陪睡,第二天將瓜果煮熟食之,據說可以懷上兒子。建國後,摸秋之俗已消失。荊州民間特有的風俗還有重陽節吃九黃餅。相傳東漢年間,重陽節達官貴人扶老攜幼出遊荊州龍山,正是天高氣爽、風霜高潔之時,熱飯熱菜既不好帶,又容易冷,為方便遊人登山食用,荊州民間糕點師傅便製作了九黃餅。其名謂九黃餅,乃取九月重陽,登高賞金黃菊花之意也。此種餅子,面如黃菊顏色且酥脆,餡子系用冬瓜條、桂花、冰糖、白糖拌和而成,吃起來香甜可口,頗受遊人稱贊,成為一種應時節令食品。至今荊州民間仍偏愛重陽節吃九黃餅。
· 冬天的節俗
荊州民間在這一季節,大都有冬至、臘八、小年、除夕等傳統節俗。拿冬至來說,和北方農村不同是,荊楚大地的人們,往往會在這天開始淘洗糯米,磨漿瀝干,製成「沉(讀去聲)漿」,然後用糖、或肉製成餡,包成團,先是祭祖、祭灶,然後閡家團聚,共同分享,還可饋贈親朋好友。又如農歷臘月二十四,俗謂「小年」,又稱為「小過年」、「小除夕」,是荊州民間很看重的一個年節。民諺雲:「臘月二十四,家家小團圓」。是日,「吃壞吃好,一人不少;有吃無吃,團圓一席」,一家人必須在一起吃團圓飯。

6、荊州人過春節的習俗

打彈塵、貼年畫福字。除夕夜前要洗個熱水澡。團年飯、團年飯菜之前,先要祭祖,盛了飯菜,斟了酒杯,象徵性地讓先人來享用。將最好吃的菜放在灶頭處,燒香、燒紙給已過世的長輩,祭祖的酒澆在堂屋,飯菜讓孩子們吃下,表示保佑孩子。

團年飯之後,就開始守歲。守歲,屋內的燈都要亮著,不能熄滅,直到十五前晚上必需亮一盞燈。大年三十晚轉鍾後要放鞭炮。

初一換上新衣新鞋、正月里整整一個月都不能剪頭發。開門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貼春聯、貼年畫、玩龍燈、舞龍燈。春節期間一直到元宵節,就是您請我,我請你,吃「春飯」的時節。

大年初一 開門茶 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吃雞蛋,叫「石滾蛋」,吃了「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個煮得很嫩、透過蛋白能看到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鍍銀」,「得金得銀」。

初二的早餐必須是面條,不能吃別的主食。如果被長輩發現沒有吃面條,那就是犯上。

大年初五,家家戶戶放鞭炮,家裡做了樓房的,要提著鞭炮,從樓上噼啪噼啪一直放到樓下。放鞭炮的同時,還要在院子里堆起一堆青柏樹枝,用燃放的鞭炮將其點燃,能發出陣陣清脆的響聲。可以把家裡所有的跳蚤都燒光,傳說這樣的年俗在荊州已延續了數千年。

7、湖北過年特色的風俗有哪些?

1、龍燈會

龍燈會是孝感元宵節的重頭戲,從初八人們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台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2、鬧元宵

元宵夜時,孝感有些地方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因為傳說七仙女被不願回天庭,在人間化作飛梭石,正月十五晚上,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唱乞巧歌,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裡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

3、除舊迎新大掃除

新年伊始,他們講究「除舊歲,迎新年」,在大年三十之前一定會把家裡打掃的乾乾凈凈的,給新的一年一個好寓意,也是為了親朋好友拜年更好得展示家裡的環境。

4、年三十洗澡

除了家裡要收拾干凈,個人也得在新年到來之前,好好洗干凈,洗去舊年的霉運和不順利,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年。

5、喝雞湯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

8、有關各地春節的習俗和傳說

春節的起源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春節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1、傳統民俗
年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准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
年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謂穀子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年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年節還是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
年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
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年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承與發展。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拜年
現代社會通行的賀年卡在中國古代已經實行。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它是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門上粘一紅紙袋,稱為「門簿」,其上寫著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貼)。拜者投名刺(名貼)於門簿,即表示拜年,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一樣。
 
 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是有史為證的。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9、關於荊州的民風民俗的小學生作文

記春節
一支紅杏沾春雨,兩貼春聯噴墨香。伴隨著鞭炮聲聲,我們迎來了熱鬧喜慶的龍年春節。
大家都把舊的福字、對聯揭下來,貼上了新的對聯,和帶有大龍的福字。這叫辭舊迎新。有些家還貼上了窗花,小區的牆面、樓梯也都穿上了新衣服。乍眼望去,都是一片紅紅火火,大家都在等待春節的到來。
過年了,辦置年貨是家家必做的事情。看哪,超市裡,人可是多得不得了!飲料、小吃櫃台上銷售一空。排隊的隊伍就像一條龍,在超市裡穿梭。門口的小商店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看新聞就知道今年回老家探親戚的人還真不少。理解理解,過年了,誰不思鄉心切,吃吃自家的年夜飯!
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就開始為年夜飯-----餃子做准備。看著大家忙碌的樣子,我也參加了戰斗。餃子終於都包完了,看看自己,看看大家,手上都是面,而我衣服也沾滿了麵粉。大家也沒有責怪我,早就沉浸在團圓的喜悅中了
在春節的晚上,大家都會拿出已經買好的煙花、鞭炮放. 「嗤,嗤,嗤——」的幾聲,天空盛開了幾朵鮮花,五彩繽紛,漆黑的天空頓時變得一片通明。原本平淡無奇的天空,此時像被明亮的彩燈照耀著。隨著鮮花的盛開,頓時傳來一陣驚喜的歡呼聲。樓房窗口,時而隱現一張張仰望天空的笑臉。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地上的欣喜卻在漫延。一掛掛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極了。
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大家都坐在一起,晚會的節目真是豐富多彩:相聲、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讓我們跟著載歌載舞;魔術、雜技讓我們嘖嘖稱贊。晚會進入了高潮,「當當當……」十二點鍾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臨了。我暗暗地許下心願,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我的學習成績能更上一層樓。
在稀稀疏疏的鞭炮聲中,我進入了甜蜜的夢鄉,夢到了美好的明天。

10、荊州有什麼風俗?

荊州花鼓
荊州花鼓源自民間窮苦人乞討謀生的「沿門花鼓」和「薅草秧歌」。這種「花鼓」是一人擊鼓唱詞,數人幫腔和調。近幾十年來,荊州花鼓已演變成獨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戲。..
荊河戲
荊河戲是湖北荊州市地方傳統民間劇種,是以本地彈腔為主,吸收崑腔和高腔的優點融合而成。在明代永樂年間,沙市已有荊河戲演出,時稱「楚調」。晚清至民國年間,著名戲班有「三元班」、「泰壽班」。現今茶..
荊州關帝廟會
每年正月和農歷5月l3,荊州關帝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屆時,人們在這里玩龍燈,劃采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
石首勤儉民俗
湖北荊州石首人向來以勤勞節儉為榮, 素以「早起三日當一工」、「富日子當窮日子過」、「正三年,反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等傳統節儉諺語。..
荊緞
荊緞亦稱荊綿,是一種以蠶絲為原料的絲織物,是荊州傳統紡織品。荊緞通常以經緯紗按一定的結構方式提花織成,表面平整,富有光澤,是一種高檔的服裝面料。..
荊州習俗禁忌
先秦時期楚人經過了兩千年衍變和發展,積淀了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想內容。在民俗活動中,禁忌實際上是以消極迴避的方式實行自我抑制,其具體表現為..
洪湖漢綉
洪湖漢綉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地刺綉,到了清朝中葉,以漢口為中心向周邊擴散,鼎盛之勢與蘇綉、湘綉平分秋色。那時候,朝廷在漢口設織綉局,徵集貢品,可見其一時之盛。..
洪湖貝雕
洪湖盛產淡水珍珠貝,其貝殼質地堅硬,色彩絢麗,晶瑩光華,是上等的工藝材料。早在清朝時期,就有藝人用這種貝殼做原料,加工製作成各式貝雕工藝品,極受市場青睞。..
沙市人過早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人吃早餐叫「過早」。荊州沙市人一日三餐,最看重早餐和晚餐,早餐在外面的小館子或小吃攤點上「過早」,美美的吃上一頓,心情愉快地去上班、上學。..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