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家鄉風俗論文
1、我的家鄉是石家莊,現在要寫一篇我的家鄉的論文,可以寫什麼啊?切入點要寫一些的,我寫西柏坡可以嗎?
07年我去過石家莊,到處在拆遷。你從石家莊的變化著手。當然如果你對西柏坡很了解,也可以寫。那就是紅色題材了。
2、家鄉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風俗初二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1每到春節,人們都會把春聯和窗花貼在自己家門前,據說這樣可以辟邪,又可表達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在我還小的時候,一回到老家過春節,爸爸就會拿出一張紅色的紙,對折了幾次,裁剪一些我看不懂的玩意兒:菱形、方形、圓形,奇形怪狀,應有盡有。一開始我很奇怪:為什麼把那好好的紙剪成那樣?直到爸爸那張紅色的紙給展開,一幅幅漂亮的花朵、福字出現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這就是窗花!
爸爸把裁剪好的春聯貼在窗前,那扇小窗一眼望去就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爸爸讓我也自己嘗試著做一個,我按著他的建議,一步一步地剪下來,可最後一打開,卻什麼造型也沒有,不過是一張充滿破洞的紅紙。看來這剪窗花,也不是誰都可以信手拈來的本事。
轉眼間,爸爸又拿出兩條長長的紅紙。這次,我不用猜也知道——他要寫對聯。爸爸拿起毛筆,蘸墨、提筆,書寫,一個個飄逸灑脫的行書,一氣呵成,那些龍飛鳳舞的字,我雖不能一一識別,但肯定都是寓意著美好。把對聯放在窗前晾乾,再搬出凳子放在門前,一腳踩上去,刷漿糊,貼春聯。來來回回,幾下子,就把寫好的春聯貼在了門前。
當春節時,走出家門,看到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貼著對聯,貼著窗花,頓時就覺得那一條街的氣氛都熱鬧起來。紅紅火火的裝飾,像一條條騰飛的龍,帶著人們新年最美的祝願,翩飛如雲。
家鄉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2在我的老家徐州,過年的風俗還真是不少。掛紅燈籠,包水餃,舞龍獅,放鞭炮……人們忙前忙後,接春納福,忙得不亦樂乎。其中獨具特色的就是寫春聯。
徐州的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書法非常熱愛和重視。村居委會規定:每家每戶都要買紅紙,自己寫對聯,然後全村進行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書法是我的強項,我想大展身手,就自告奮勇寫春聯。媽媽在一旁小聲說道:「你不要小瞧村子裡的人啊,這可是群英薈萃、卧虎藏龍的地方。」我聽了媽媽的話,好奇心很快就被激發了,我想看看我的書法水平能在村子裡排到第幾名。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們把筆墨紙硯擺放整齊,我按住紙,提起筆,蘸點墨,開始寫第一個字「五」。「橫」輕落筆,到三分之二處,按壓毛筆,最後收筆。筆斷意連,連到下面的「橫折」,在折筆處立鋒換面,保持中鋒豎下來。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毫端,毛筆走到哪兒,我的眼睛就跟到哪兒。「五」這個字很快就寫好了。我抬起頭,大家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這是對我的鼓勵和肯定。我又飽蘸墨水,一鼓作氣寫完上聯「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聯「萬水千山盡朝暉」。橫批「萬象更新」中的「新」比較難寫,我認真琢磨著它的字形、筆畫。左邊高,右邊低,左邊窄,右邊寬,回想老師上課講的注意點,然後一氣呵成,上聯、下聯、橫批的書寫都是那麼完美流暢。大家看了我寫的春聯,不禁嘖嘖贊嘆:「這幅春聯如同行雲流水,真是妙筆生花呀!」我聽了大家的誇獎,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評選的時間到了。評委們你一言我一語,認真對比,名次很快就出來了。第二名,我是第二名!我開心地合不攏嘴,望著第一名的春聯,暗下決心,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超過他。
寫春聯的比賽不僅是家鄉過年的風俗,也是家鄉人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一代代接班人把毛筆拿起來,使過年的味道更加濃郁,也讓中國的書法藝術發揚光大。
家鄉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3做事情做的疲勞的中年人,喜歡吃優雅的下午茶的中年人,工作一天回來的中年人,一提起安吉的白茶,誰不是立刻想到一杯碧綠、清澈的白茶水,還有那淡淡的白茶香。
每年的3月25日至清明節左右,是最熱鬧的時候。這幾天,遠在外地的親人都會趕回安吉採茶葉。凌晨五點,天還蒙蒙亮,正是人們睡覺的時候,但在這兒,家家戶戶都已經起床了。清幽的小路上時不時會閃過許多人影。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要去茶山上採茶的。
我們這里的茶山,特別多。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一塊「領地」。那些茶葉,全市淡綠色的。一些嫩綠的小芽在茶樹的腳邊生長,彷彿在尋求茶樹的庇護。所有人都眼疾手快的採摘著,只剩下我們在旁邊玩耍了。
烘製茶葉可費時間和力氣了,要准備上一個大的工具(茶扁),再把大家辛苦摘來的茶葉撒在上面,晾乾後才能送上機器烘炒。炒好的茶葉要先挑渣,就是挑出那些有殘缺的茶葉。剛剛炒好,大人們就如火如荼的干起來了。碩大的茶扁里的茶葉被分成了好幾堆,大家的兩只手是一刻也不得閑,總是一大把一大把地抓,兩隻眼睛更是不會停下,抓來多少檢查多少。茶葉就像落花流水般往下掉。這邊好的那邊壞的居然不會走錯門。
我把包裝袋打開,弟弟塞入防潮劑,小姨和叔叔往袋子里裝挑好的茶葉,媽媽給茶葉稱重,外婆用工具把包裝的口子封上——大功告成了。然後包裝好的茶葉就會有三個命運:一個是被我們賣掉,一個是拿出去送人,最後一個是自己喝了。咦,爺爺呢?原來是被我們遺忘在了一旁,正悶悶不樂地喝著茶呢!
拿點白茶泡上,你就會看到一杯碧綠、清澈的茶水在你面前,還能聞到淡淡的清香。喝下去沁人心脾,白茶是提神醒腦、清涼解渴的飲品。
白茶,和我們,和安吉聯系在一起,白茶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家鄉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4在剛剛過完的新年中,我的家鄉有很多風俗,如:穿紅衣服,貼春聯,包餃子……不過我最喜歡放鞭炮,下面我就來講一講我到底是如何放鞭炮的吧!
小年那天中午,我和爸爸在家鄉的大街上買了許多鞭炮,如:轉碟、大地紅、飛車……但我覺得最好玩的是大地紅、魔術彈和飛天火箭。一直到除夕前一天,我都會偶爾出去放鞭炮。等到除夕晚上只剩了大地紅、魔術彈和飛天火箭了。下面我來講講除夕晚上我放鞭炮的故事吧!
那天晚上,月亮被雲彩擋住了,風也很小,正是放鞭炮的好時機。我和爸爸拿著鞭炮走到了廣場,准備開始放鞭炮。我們第一個放的是飛天火箭,爸爸把它插入雪堆,然後拿打火機把它的引火線點燃,只見它不停地向地面噴火花,突然猛的一噴,「嗖」地一聲飛得足有10米高,還噴出一大串火花,好看極了!放完飛天火箭後,我們又放了魔術彈。放它的方法和飛天火箭一樣,只見它「砰」的一聲向上噴出一串火花,足有15米高!而且一次噴的是綠色的火花,一次是紅色的火花,我數了數,居然一共噴了30下!
爸爸一邊看放鞭炮,一邊講道:「其實放鞭炮的由來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隻怪物叫『年』,它每年的除夕都來吃人!有一年一個老人在除夕的晚上等『年』來了以後,那個老人放鞭炮把『年』嚇跑了,從此『年』便不敢來了。」我算了算,這是我第7次聽別人說這個傳說了!
聽完以後我改放了大地紅,因為它的引火線很短,所以差一點炸到我!後來我發現可以先用打火機點燃一根小樹枝的尾端,再點燃引火線。所以,做任何事只有用正確的.方法和好的技巧,才能把事情做好。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重要、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放鞭炮是它的風俗,可以烘托節日氛圍,但是隨著空氣質量越來越差,應該減少放鞭炮,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家鄉每天都擁有藍天!
家鄉的風俗初二的作文 篇5在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巨大的國度里,包含著許多小的城市,這里的每個城市都有著自己歷史悠久的風俗。我的家鄉——哈爾濱,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
說到哈爾濱,每個人都會想像到哈爾濱的冬天。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蕪的,但是哈爾濱的冬天卻是一片繁榮的生機。這生機的背後,正是哈爾濱最有特色的風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萬眾矚目的冰雪盛宴就會來到。在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樣的冰雕,閃亮出眾的冰燈……
每個外地遊客來到哈爾濱,看到冰雕都會贊不絕口,為何?只看那冰雕花樣奇多,別具匠心,一個冰雕,一個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個個如真的一樣,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讓人身臨其境。這其中有一塑龍狀的冰雕格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條真龍悠然地盤旋著,這不僅表現了手藝者的高超技藝,更體現了華夏兒女對於龍的傳說的敬愛與嚮往。
說完冰雕,我們來一起看看冰燈吧!每到冰雪節的夜晚,光明隨著夜幕照亮了這哈爾濱的大街小巷,帶來光明的正是那精製而又小巧的冰燈。冰燈的起源,是早年間,靠近松花江的漁民和農民晚間用來照明用的。後來經過工匠們的改造,成為了現在人人喜愛的冰燈。做冰燈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觀賞,見那冰白光四射,讓人不禁產生一種威嚴神聖之感,遠觀之,見那冰光晶瑩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貴寶石一樣,讓人不禁想去觸碰、欣賞一番。那冰燈,讓人在這深夜中毫無睡意,只抱著一顆激動的心,對它戀戀不舍。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冰雪盛宴。因為有了這些別具特色的風俗,我的家鄉變得更美、更迷人了。我愛家鄉,愛它的風俗。
3、作文:家鄉的風景 石家莊350字
家鄉的風景
我的家鄉——石家莊,最近幾年突飛猛進的發展。
晚上,我坐在寫字桌旁邊把前面的窗簾撩開,一片五彩繽紛的明珠像點點滴滴的碎金分布在夜空中,與天上的繁星爭輝。
我抬起頭一看,是北國先天下頂上幾個閃閃發光,醒目明亮的幾個大字「北國先天下」。
再往右看,那是鍾樓老爺爺。他全身穿了一條深藍色的套裝,因此胸口還特別嵌著幾顆晶瑩透亮的珍珠。看呀,他肩上扛著的那個大鍾,渾身透出一股橙黃光。可能他是想讓人看的清楚一點吧。
還有裕華路,以前只是個小土坡,現在成了石家莊最好的路了。以前石家莊只是鹿泉縣的一個小庄,現在成了大城市了,四十年來,從庄到市我們只用了四十年。
石家莊,我愛你!
4、家鄉的風俗四年級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四年級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風俗四年級作文 篇1敬亭山,江南詩山,是這座城市不可多得的珍貴「寶藏」,散發著迷人的江南味道。
好山自有好茶出。茶貴在清醇微苦,需要您用心去品,就像您要慢慢品嘗宣城的味道一樣。因為文明,宣城茶香千年。入春的宣城,三分春色,二分茗香,一分詩香,半分塵土,半分流水。
好茶自有好酒出,宣城的每一個角落裡都散發著那原汁原味的「宣酒」醇香,太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借杜康來解救自己的寂寞,太白的「舉杯消愁愁更愁」是借醇酒來祭奠這逝去的所有雲煙,那一縷縷惆悵,正是他踏足宣城這塊充斥著酒和詩的土地,此刻的他是如此的逍遙自在。
茶欲新,酒欲醇……是因為這個千年古城,一直與文明相伴。
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遙看水陽江,環抱著青山碧水,輕輕的低吟,捕捉每一束陽光,每一縷清風,化作一江靈氣。當灰色的混凝土成為了城市的地標,就算是刺目的玻璃反光也無法再現充滿生機的綠色。這一刻,我只能用回憶來滋潤心田。面對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大千世界,我們如何才能夠置身在碌碌眾生之外,如何將宣城放在心田裡。
因為熱愛,所以,一直期望著家園在創建中處處文明,在文明中時時創建。
家鄉的風俗四年級作文 篇2爸爸的家鄉是雲東海,暑假的時候,他經常會帶著我回家鄉待上一陣子。我喜歡那裡的鄉村美景------那裡一種天然去雕飾的田園美。 我喜歡過節,最喜歡過中秋節,尤其是家鄉的中秋節。因為八月中秋,正是收獲的季節,我們就可以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在我們這里可好了,每年臨近中秋節,媽媽和奶奶就會給我們包月餅吃,因為,中秋節是要吃月餅、賞月的。
媽媽和奶奶坐下的月餅可漂亮了。做下的月餅你別看錶面上像是大餅,但上面的圖案就像是雕刻家刻出來的一樣,其中,我最喜歡桂花瓣的圖案,不僅如此,還是用新鮮的面和陷做成的。主陷是:紅糖或白糖,然後再加上點兒芝麻、果仁、花生豆和葡萄乾什麼的。做出來的月餅,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考出來的。只要端在桌子上,就會有一股清香可口的味道,都會讓你的口水垂涎三尺。我喜歡過中秋節,在院子里,全家人為主桌子,吃著月餅,喝著桂花茶,賞著天上圓圓的月亮。
有時候,外出在外的家人如果不會來,我們就一邊賞月,一邊想他們,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
家鄉的風俗四年級作文 篇3貼對聯、剪窗花、吃餃子、放鞭炮是我們過春節的習俗。我最了解的是剪窗花。
剪窗花是我國民間的一種風俗。意味著喜氣、更有辟邪的'傳說。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小時候住在農村,村子裡每家每戶都最少能出一名剪窗花的選手,高手不一定算得上,但剪出的作品絕對惟妙惟肖。印象中母親剪得窗花不是村裡最好的,但樣式卻是最多的,從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到喜慶文字,每樣都剪。我和姐姐經常跟著母親學剪生肖。
母親教我們把大紅紙折疊,或成方形,或成三角形,依據不同的窗花,我們對折的層數也不同。印象中母親從不用鉛筆畫圖案,小小的剪刀在她的手中變得更加靈活了,她時而低頭思考,時而任剪刀在紙上游移,時而剪下半個小圓圈,時而剪出長長的波浪形弧線,對折著紅紙,又沒有任何圖案,我們總擔心母親會剪壞。可等母親突然將她剪的圖案展開時,一隻昂首挺胸,闊步向前的大公雞就剪成了。它炯炯有神的圓眼,渾厚而又直挺的雞冠向人們炫耀著它的地位,如果有彩色紙的話,我想它的尾巴是最漂亮的了。尾巴綻開如繽紛的花朵,流線型的羽毛更引得人們去觸摸它的順滑。
剪窗花也意味著新的一年生活的開始,像這紅紅的窗花一樣充滿喜氣,更迎來運氣,我喜歡剪窗花。
5、我的家在石家莊我想要一篇關於家鄉特產的作文
家鄉,是個風景秀麗、特產豐富的地方。那裡有王仙領的水上樂園,蘇仙領的山,有壇子肉、東江魚……而我對臨武鴨的印象卻最深。臨武鴨是我國的八大名鴨之一,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十分好吃。臨武鴨的蛋白質里氨基酸含量非常多,使臨武鴨的口味非常好。臨武鴨無論是燒、炒、燉,還是加工成各種各樣的鴨子食品,都很好吃。而且在中國占的級別十分高。臨武鴨摸起來十分嫩滑,顏色一般呈桔色。真空包裝的舜華臨武鴨特別辣,你拆開包裝一看,那整個裡面都是辣椒,香噴噴的,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吃。你只要吃上一塊,就會讓你滿地找水喝,是正宗的湖南口味,即使是愛吃麻辣口味的四川人,也免不了喊辣。臨武鴨攜帶十分方便,旅遊時,帶上一大包真空包裝的臨武鴨,即使在遊玩時,也能隨時隨地地享受到臨武鴨。野餐時,用保溫盒裝上一盒臨武鴨,使你在外吃飯也能享受到香噴噴的鴨子……有一次,爸爸帶回一大包臨武鴨,有鴨腿、鴨翅、鴨脖……看得我眼花了亂,應接不暇。我看著看著,肚子里又起了饞蟲,口水都要掉下來了。趁老媽不注意,我抓起一包就往口袋裡塞。心想:「反正就拿一個,還有那麼多,嘗一嘗嘛!」等媽媽一走開,我小心翼翼地把那個鴨腿拿了出來,一撕開包裝,一陣撲鼻而來的香味令我陶醉。我張大嘴巴,大口大口地撕咬著,實然,麻辣直沖我的嘴巴、喉嚨,嗆得我喘不過氣,我的嗓子像火在烤一樣,又干又疼。我喘著氣,到處找水。喝完水,我反而覺得更辣了,伸著舌頭,喘個不停。媽媽過來,見了,說:「奇,你偷吃臨武鴨了嗎?」我聽了,只好點點頭,媽媽聽了。一臉笑容地對我說:「哈哈,誰叫你嘴饞,辣了吧!」我又羞又氣,真沒想到臨武鴨竟然這么辣,辣得我象狗一樣伸舌頭。氣我也。後來上網一看,才知道,原來舜華臨武鴨中,有許多舜華特產辣椒,所以十分辣。臨武鴨,一張家鄉人走向世界的「精美名片」,我愛臨武鴨
6、求一篇 調查「家鄉的年俗」的1000字論文
你家鄉在哪裡啊?這都不說,誰知道該怎麼給你整啊?
網上整了2個,你看著辦吧
第一個:
我的家鄉河南鹿邑位於中原東部的黃泛區,有著大年初一早上家家只吃「素扁食」(素餃子)、「火菜」和「姥娘吃大饃,外甥搬棗山」的獨特年俗,所反映的就是家鄉人民勤儉與捨得的精神風貌。
大年初一早上,這一天家家早餐一個樣,都只吃用韭菜、雞蛋、粉條包的「素扁食」和用胡蘿卜絲、黃豆芽、粉條調制的「火菜」。老人們說,大年初一是一年的開始,這一天吃素食,就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能大手大腳、大魚大肉,要節儉過日子。「火菜」里的胡蘿卜絲象徵的是紅紅火火,黃豆芽象徵的是金玉滿堂,粉條象徵的是細水長流。
大年初二是走親戚的第一天,女兒拖家帶口回娘家置辦的年禮中,有一樣不可缺少,那就是「大饃」。老人們說,以前家裡普遍都很窮,白面饃是稀罕物,只有過年才能吃上幾天,所以「大饃」也就成了最重要的年禮。過年走親戚,每一家都會拿出最好的菜和酒招待親朋,而這些恰恰是他們平時捨不得吃的。
家鄉年俗的勤與舍,與現在時尚的「低碳生活」,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殊途同歸。
第二個:
春節無疑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年畫、剪紙、春聯、鞭炮等年俗,一直是過年不可分割的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傳統年俗開始式微,一些新的「年俗」正在產生。年俗正在新與舊之中嬗變。
專家說,對於優秀的傳統年俗,我們需要保護和傳承;對於新的"年俗",我們需要不斷創新。這樣,我們的年才更有活力,更加燦爛。
從年畫到春晚:新舊「年俗」的傳承
「每逢春節,最先給家鄉帶來歡樂氣氛的是武強年畫。年畫在這里鋪天蓋地,爭奇斗艷,直至每一個村子裡每一戶有購買力的人家對年畫的需求達到飽和為止。少了年畫,這些黃土平原的年節,會變得多麼難耐和凋零。」這是著名作家鐵凝對兒時春節的回憶。
最早的年畫可以追溯到漢代,千百年來,年畫是春節必不可少的。
河北武強縣年畫博物館中有一座典型的北方民居模型,從這一模型中可以發現,年畫在春節中占的分量。在這座民居中,年畫無處不在:院門有門神,家門有財神,堂屋有中堂,牆上有牆畫,床上有床畫,灶上有灶王爺的畫,牛廊馬廄都不能拉下。各類年畫各就各位,絕不含糊。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說,在農耕社會中尤為重視年的意義,作為張揚生活理想並可視的年畫必不可少。年畫行家將舊時年畫形容為「貼在牆上的電視機」,因為長期以來,年畫不僅僅是裝飾喜慶的作用,更多時候,它是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一種媒介。
這種「貼在牆上的電視機」度過了千年之久的輝煌期,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年畫經歷了這個世紀初最後的鼎盛時代,然後走向衰亡期。也許是巧合,從這個時候開始,真正的電視機開始普及,電視遠比年畫富有更多的娛樂和教化功能,因此人們很快接受了它,並越來越喜歡它。
將春節和電視直接聯系起來的是春節聯歡晚會。1983年,中央電視台推出了春節聯歡晚會,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20多年來,春晚每年一次,盡管人們對它的議論越來越多,不可否認的是,春晚仍是大多數老百姓除夕夜不可或缺的一道「大餐」。
年畫的衰落也許是不可避免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產物。
網路時代:數字化年俗
年近七十的爺爺常常會向十多歲的孫子講過去的事情,尤其會津津有味地回憶自己小時候過春節的情景:一進臘月,就聞見了年的氣息。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到二十八采購年貨,二十九祭祖先,大年三十放鞭炮,吃年夜飯,守歲。大年初一穿新衣服,拜年討壓歲錢。一直到正月十六,年才進入尾聲。
十多歲的孫子對這些年俗,有的清楚,有的似懂非懂,有的沒經歷過。長在「E時代」的人,很多事情在網路上就完成了。科技使得年俗有了新的載體,年俗從現實中轉移到了虛擬的網路中。
20年前,12歲的王衛拉著父親的手,從家裡一直走到年貨市場,擠進人群。置辦年貨,是中國人過年的大事。在那個時候,中國各地的臘月市場,都是一派喧囂熱鬧的場面。王衛說,那次,擁擠的人群將他和父親沖散了,他嚇得哭了。
2007年2月10日,已過而立的王衛坐在電腦前,上了一家購物網站,發現了他想要的所有東西:大米、花生油、速凍水餃等等,貨到付款,不需要支付送貨費用。王衛說,網上購物失去了實地購買的許多樂趣,但有失必有得,網上年貨品種豐富,有的還是本地市場上沒有的,最讓他滿意地是網上購物使他節省了很多時間。
拜年的方式也在改變。許多人還記得小時候被父母帶著,走家串戶,「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視頻拜年、電子郵件和賀卡拜年、簡訊彩信拜年、博客拜年,多種多樣的網路拜年方式使遠在天邊的人變得近在咫尺,你可以看到他的樣子,也可以聽到他的聲音。通過網路傳達彼此的思念和問候,即使在10年前,這種事情還是想都不敢想。
數字化時代,年俗也越來越數字化。在網上,你甚至可以包虛擬的餃子、放虛擬的鞭炮,你能想出的事情網上基本能實現。傳統的春節與現代的科技融合在一起,網路為春節增添了新活力。
面臨消逝的和需要挽留的
鞭炮、春聯、剪紙、年畫,多少年來,這些東西是春節不能缺少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傳統的春節道具逐漸走向了沒落。
年畫的境遇是顯而易見的,它面臨的不僅是市場萎縮的問題,更是年畫藝人的斷代。天津楊柳青年畫傳人霍慶順說,年畫看似簡單,其實分為勾描、刻版、套印、彩繪、裱畫等幾道工序,以前的藝人只要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到兩門,就可稱為民間藝術大家。2003年,天津市摸底調查時發現,當時能熟練掌握年畫工序的老藝人已所剩無幾。另一個年畫之鄉河北省武強縣,刻版、印刷的老藝人只有80多人,平均年齡40歲以上,許多老藝人在年畫凋敝的時候轉行。
30年前的中國北方,家家戶戶不是現在的玻璃窗戶,而是下半格是玻璃,上半格是麻紙。為了美觀,人們在麻紙上貼上剪紙,稱為「窗花」。在以黃灰色為主調的北方冬天,窗花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獨特亮麗的風景。每年一到臘月二十四,撕掉舊的窗花,貼上新的窗花,是這一天的頭等大事。人們通過張貼窗花來表示「辭舊迎新」。
如同年畫一般,剪紙內容無所不包,在老藝人的手下,剪紙包括了花鳥魚蟲、深化傳說、歷史故事……但和年畫的命運一樣,現在尋常百姓家難以看到它的身影,成了博物館和收藏家的至愛。
許多傳統的年俗正在消逝。無論是年畫、剪紙還是春聯,它們作為中國「年文化」的產物,承載著民間信仰、哲學、道德、娛樂、教育等內容。面對優秀年俗文化的衰落,保護和傳承,倡導和宏揚,尤為重要。
7、我的家鄉石家莊 作文
我生在石家莊,長在石家莊,我的家鄉就是石家莊。
我愛家鄉的河。
環市一圈的民心河,讓乾燥的城市清涼起來,碧波盪漾的太平河水域更是廣大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或登高賞景,或戲水泛舟……
岸邊綠柳婆娑,微風過處,調皮的柳枝拂過水面,水面上便泛起一道道漣漪,這時,水面波光粼粼,水光瀲灧,讓人暫時忘記了城市的喧囂……綠柳下,河岸邊,悠閑的老人在垂釣,熱戀的情侶在親昵地耳語,調皮的孩子們或在嬉鬧,或在撈魚……岸上草地蔥蘢,樹木青翠,百花斗艷,彩蝶飛舞,休閑的人們或是躺在自家的帳篷里聽音樂,或是在綠蔭下、花叢間拴一個吊床,悠閑自在地躺在吊床上讀書看報……好一副生動的畫卷!
我愛家鄉的園林。
「出門見綠,舉步有園」。幾乎每個小區附近都分布著公園或花園,而且都是免費開放的,大大方便了市民健身、休閑和娛樂。我留戀裕西公園荷塘的美麗,鍾愛歐韻公園的歐洲風韻,偏愛平安公園的幽靜雅緻,喜愛明珠公園的獨具匠心,陶醉於花卉園里花卉的嬌艷欲滴,感動於烈士陵園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醉心於趙佗公園和中山公園的歷史文化,忘情於長安公園的熱鬧和世紀公園的星級享受……
植物園、動物園和空中花園這類大型的園林才是收費的。植物園是一個集觀賞、科普、研究、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綠色生態休閑基地,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奇植物,被譽為「植物王國」,簡直就是一部植物學活教材!在仿生態的動物園里,你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地的珍奇動物,了解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同時也可以寄情於山水之間……最具創意的當屬空中花園了,這在全國尚屬首例,亞洲第一,位居世界第三。園林里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和假山塑石等雄奇景觀以及大面積的水域一體相連,卻又動靜分離,渾然天成的完美造林藝術讓你流連忘返……
美的景緻離不開美的人,所以我更愛家鄉的人。這里的人寬厚友善,淳樸謙和,包容大度,不排外,任何一個來石家莊的人都會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公交車上的禮讓,計程車上的熱情文明,商戶的誠信無欺,老人滿足的微笑,中年人踏實的拼搏,青年人的奔放,少年的爛漫,兒童的天真……這就是家鄉人的寫照!
近年來,我的家鄉石家莊相繼開展了「建設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市民」,「藍天碧水,你我同行」等活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座城市會更美麗,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會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