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內蒙過年風俗

內蒙過年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03 23:46:46

1、內蒙古的習俗

1、「那達慕」大會

是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的蒙古、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人民的盛大集會。「那達慕」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娛樂」或「游戲」。每年夏、秋季節舉行。大會期間,各地農牧民騎著馬,趕著車,帶著皮毛、葯材等農牧產品。成群結隊的匯集於大會的廣場。並在會場周圍的綠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2、鄂溫克馴鹿習俗

鄂溫克人飼養馴鹿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在很早以前,他們的8位祖先在山中狩獵,捉住了6隻野生鹿仔帶回飼養,久而久之,發展成了今天人工飼養的馴鹿。據有關專家考證,鄂溫克人飼養鹿可追溯到漢朝以前。

3、手扒羊肉

蒙古語稱手扒羊肉為「布和力麻哈」。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簡便實惠的待客食品。做法是剛屠宰後的羊,挑選好的部位,(頭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鍋,原汁清煮。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調味齊全,不加任何調味品,只要掌握清煮技術,就能做得美味可口。在食用時不用餐具,用手扒著吃。

4、 春節

春節是鄂倫春族最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舉行,一般要進行四至五天,主要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鄂倫春族地區。 鄂倫春族的春節源於漢族習俗。節前,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清掃庭院;上山狩獵或在外工作的人們,都要趕回家,准備過年。除夕,家家戶戶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團圓飯,守夜。

5、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他們認為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穀之結晶,拿出最珍貴的食品敬獻,是表達草原牧人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通常主人是將美酒斟在銀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讓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對主人瞧不起,不願以誠相待。

2、中國其他地方的春節習俗

1、內蒙古春節習俗

蒙古族人民在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初一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辭歲酒」,然後青年男女跨上梭馬,騎串蒙古包,先給長輩們叩頭祝願,接著喝酒跳舞,隨後串包男女還利用這一機會進行賽馬比賽。

2、台灣春節習俗

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里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並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背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

3、香港春節習俗

舞獅、舞龍燈等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4、澳門春節習俗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

5、江蘇春節習俗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3、內蒙古有什麼過年習俗

 內蒙古春節習俗:
內蒙古春節習俗儀式中包括「祝壽」的內容,而且是從最長者開始,比如說,先為85、73歲高齡者祝壽,時間一般在臘月二十五前後;臘月二十七到除夕這段時間,則為61、49歲的長者祝壽。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傳統習俗,以示合家團圓。除夕晚上吃年夜飯時,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擺到案頭,把羊頭放在整羊上面,羊頭朝年紀最長、輩分最高的長者。戶主用刀在羊頭的額部劃一個「十」字後,全家人開始享受豐盛的晚餐。喝酒,是蒙古族過除夕必不可少的程序。蒙古族的年夜飯,按常規要多吃多喝。民間還流行年夜飯的酒肉剩得越多越好的說法,象徵新的一年全家酒肉不竭,吃喝不愁。

蒙古族的除夕夜,家家屋裡的燈必須點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盡情娛樂,一夜不睡,直到天明。除清掃環境外,還要合家團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飯,並把牛羊肉、糖塊、面餅、奶食品供奉在神龕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熱鬧非凡。大年,也就是春節。蒙古族取奶食潔白無垢之意,稱春節為「白節」。除夕,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圍著火塘吃餃子。飯罷,還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頭),在馬頭琴的伴奏下,通宵達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曉,男女老幼便穿上嶄新的民族服裝,由長輩帶著全家人祭天,並在堆積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著,開始拜年。由晚輩向長輩叩頭敬酒、獻哈達,祝願老人健康長壽,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們一般不遠行。初五以後,他們才騎著駿馬,興高采烈地帶著禮物到親友家拜年, 共進全羊酒宴。每逢節日期間,草原上到處都充滿了歡歌笑語,各族群眾沉浸在節日的幸福之中。
正月初一,祭敖包、祭天地之後,熱鬧的拜年活動開始了,以前多數人是需要騎著駿馬相互拜年的,小輩的要行叩頭禮;大家先到長輩的家裡(蒙古包)里拜年,然後再邀請親戚朋友到自己家裡。一直忙活著,叩節、拜年一般要持續到正月十五才結束。在此期間,酒肉、歌舞是不變的主題。現在,蒙古族多數儀式簡化了,但春節期間一定會盛裝,穿上蒙古長袍,祭天儀式仍然非常隆重,最主要是供奉酒、肉、奶製品,跪拜之後,再是家庭內部給長者尊者拜年,最後才是向家庭外部的朋友拜年。
初二開始,在內蒙古春節習俗中,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飲酒娛樂,青年人則自動組織起來進行文體活動,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賽馬射擊、摔跤比賽;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為人們所喜愛。他們的舞蹈有反映飛禽走獸的生活懷貌的,有表現獵人捕捉野獸情景的,也有描繪婦女採集勞動場面的,動作古樸純真,具有深厚的狩獵生活氣息。娛樂活動一直延續到初四。初五,人們認為是「鬼日」,忌諱出門,也不許娛樂和吵鬧。這一天,人們都各自在家裡休息。初六開始,獵民可以上山打獵,恢復正常的生產活動。在內蒙古春節習俗中,正月十六早上,有相互給對方臉上抹黑的習俗。

4、蒙古族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內蒙古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這天是送火神爺的「年火」之日。除清掃環境外,還要合家團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飯,並把牛羊肉、糖塊、面餅、奶食品供奉在神龕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熱鬧非凡。大年就是春節。蒙古族取奶食潔白無垢之意,稱春節為「白節」。

除夕,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圍著火塘吃餃子。飯罷,還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頭),在馬頭琴的伴奏下,通宵達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曉男女老幼便穿上嶄新的民族服裝,由長輩帶著全家人祭天,並在堆積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

開始拜年。由晚輩向長輩叩頭敬酒、獻哈達,祝願老人健康長壽,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們一般不遠行。初五以後,他們才騎著駿馬,興高采烈地帶著禮物到親友家拜年,共進全羊酒宴。每逢節日期間,草原上到處都充滿了歡歌笑語,各族群眾沉浸在節日的幸福之中。

春節去內蒙古注意事項

1、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2、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臟衣物,或者將不幹凈的東西投入河中。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

3、牧民家有重病號或病危的人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並將繩子的一端埋在東側,說明家裡有重患者,不待客。

5、內蒙古的過年風俗有那些?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爺上天報告一年的工作,晚上響炮。
臘月二十左右打掃家。
臘月二十九貼對聯掛燈籠。
除夕凌晨,洗臉,穿新衣,堆旺火,給老天爺燒個饅頭,燒盒煙,磕個頭,全家人圍著火堆烤一烤,一個勁兒的響炮。
火堆滅了進家後給長輩拜年,長輩給紅包,吃點瓜子花生,打撲克。

6、在內蒙古過年,可以體驗到哪些特別的蒙古習俗?

祭祖、拜年、祭火、吃奶皮子等

一,祭祖

蒙古的除夕夜就和我們所說的守歲一樣,但不同的是,挨家挨戶會聚集起來,在這一天晚上唱歌跳舞,直到天亮。不參加唱歌跳舞的人也不會睡覺,而是在一旁祈求辛福吉祥。

二,拜年

蒙古族的拜年和漢族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在這一天,人們會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裝,以表示隆重,也算是為節日增添氣氛。晚輩會按照年長到年幼依次拜年,向長輩敬酒敬茶,長輩會回饋一些禮物或者壓歲錢。在這一天,人們還會在家中准備哈達,有來拜年的人,便會奉上誠摯的謝意,收下祝福的同時也送出自己的祝願。

三,祭火

蒙古的祭火就跟我們的烤雜病一樣,人們會生起一個巨大的篝火,圍繞著篝火唱歌跳舞,把家裡一些想要丟棄的東西紛紛扔入火中,代表著把不吉祥的東西帶走,還會用篝火烤腳,代表著日子蒸蒸日上。

四,食物

不同於漢族的是,蒙古族過年會准備很多奶製品,比如說早上熬上一鍋熱乎乎的奶茶,人們聊天的時候,會吃奶皮子奶豆等。有條件的家庭,還會提前將牛肉乾烘乾,人們大口喝著酒,大口吃著肉。

其實在現在,蒙古族在保留自己文化的同時,也沿用了漢族的很多文化,比如說除夕夜一家人會看春晚、團圓飯變成了餃子。總之,每個民族都有慶祝節日的方式,各有各的特色,但不變的是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如果有機會,大家可以選擇去內蒙人家過一回春節,真真實實的感受一次節日的氛圍。

7、內蒙古的過年風俗是什麼?

吃餃子,壘旺火,蒙古人初六,初七會過小年。

8、內蒙古的過年風俗有那些?

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這天是送火神爺的「年火」之日。除清掃環境外,還要合家團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飯,並把牛羊肉、糖塊、面餅、奶食品供奉在神龕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熱鬧非凡。
大年,也就是春節。蒙古族取奶食潔白無垢之意,稱春節為「白節」。除夕,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圍著火塘吃餃子。飯罷,還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頭),在馬頭琴的伴奏下,通宵達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曉,男女老幼便穿上嶄新的民族服裝,由長輩帶著全家人祭天,並在堆積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著,開始拜年。由晚輩向長輩叩頭敬酒、獻哈達,祝願老人健康長壽,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們一般不遠行。初五以後,他們才騎著駿馬,興高采烈地帶著禮物到親友家拜年,共進全羊酒宴。每逢節日期間,草原上到處都充滿了歡歌笑語,各族群眾沉浸在節日的幸福之中。
鄂倫春族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也是鄂倫春族一年一度的重大節日。節前進山打獵,冰上捕魚,備過新年。臘月二十三火神上天,要供食品。除夕,家家戶戶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團圓飯,守夜。
初一清晨,人們忙著煮新包的「謝納溫」(餃子),鳴放鞭炮或向天空鳴槍,以示迎來了新的一年。全家人走出屋外,面向東或南,燃起九柱香,叩頭祭拜天神和山神,祈求神靈恩賜獵物,保佑全家免災免禍、吉祥如意。祭祀之後,按輩份次序入座就餐。席間,晚輩要向長輩斟酒、叩頭拜年,先拜爺爺、奶奶,再拜父親、母親。弟弟、妹妹也要向哥哥、姐姐拜年,行屈膝請安禮。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用手指蘸酒,向上、下、左、右彈三下,以示敬天敬地敬祖,然後向來拜的人囑咐幾句吉利的話。太陽出來以後,人們穿上新衣服,攜兒帶女,帶著酒肉互相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長者家裡行拜,然後再到其他家。進門先燒香祭火神,向篝火里扔一塊肉,灑一杯酒,主人陪同客人祭拜。祭祀畢,客人向主人敬酒、敬煙、叩頭,並祝願老人健康長壽。受拜的長輩同樣向來拜者說幾句祝福的話,有的還要給壓歲錢或幾塊糖。這一天,老人一般都在家裡等候晚輩來拜年。
初二開始,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飲酒娛樂,青年人則自動組織起來進行文體活動,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賽馬射擊、摔跤比賽;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為人們所喜愛。他們的舞蹈有反映飛禽走獸的生活懷貌的,有表現獵人捕捉野獸情景的,也有描繪婦女採集勞動場面的,動作古樸純真,具有深厚的狩獵生活氣息。娛樂活動一直延續到初四。初五,人們認為是「鬼日

9、內蒙古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內蒙古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這天是送火神爺的「年火」之日。除清掃環境外,還要合家團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飯,並把牛羊肉、糖塊、面餅、奶食品供奉在神龕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熱鬧非凡。大年就是春節。蒙古族取奶食潔白無垢之意,稱春節為「白節」。

除夕,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圍著火塘吃餃子。飯罷,還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頭),在馬頭琴的伴奏下,通宵達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曉男女老幼便穿上嶄新的民族服裝,由長輩帶著全家人祭天,並在堆積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

開始拜年。由晚輩向長輩叩頭敬酒、獻哈達,祝願老人健康長壽,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們一般不遠行。初五以後,他們才騎著駿馬,興高采烈地帶著禮物到親友家拜年,共進全羊酒宴。每逢節日期間,草原上到處都充滿了歡歌笑語,各族群眾沉浸在節日的幸福之中。



(9)內蒙過年風俗擴展資料:

春節去內蒙古注意事項

1、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2、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臟衣物,或者將不幹凈的東西投入河中。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

3、牧民家有重病號或病危的人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並將繩子的一端埋在東側,說明家裡有重患者,不待客。

4、蒙古族婦女生孩子時的忌諱。各地習俗大同小異。蒙古族婦女生孩子不讓外人進產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掛一個明顯的標志。生男孩子掛弓箭,生女孩則掛紅布條。客人見標志即不再進入產房。

5、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時,絕不許踩蹬門檻。農區、半牧區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