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洛舍的風俗

洛舍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02 20:30:27

1、洛社有哪些風俗

一、春 節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年初一,這是傳統節日中最大的一個節。春節也兼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一段時間,俗稱新年裡。
年初一,每家晨起開門,放開門炮仗2響或3響,取開門大發之意。男女老幼卻穿戴全新。小輩向長輩拜年,解放前行跪拜禮或鞠躬,年齡大的一般口頭叫一聲「拜年」,解放後通行叫一聲「拜年」;長輩發給孩童紅紙包壓歲錢(有的預先在大除夕發給)。解放前,有些人家還在堂前掛有祖先神影(神影,或稱神子,即神像畫鈾,在大除夕懸掛),家主率子弟依次瞻拜。早餐吃糕團,取團團圓圓、高高興興之意;也有吃面的,取長壽之意。中餐素食,或吃面,或吃飯,晚餐葷食,吃飯。米飯都是大除夕留下的「年夜飯」,意為有吃有剩,素菜有長梗菜(即青菜)、百葉炒菠萊和黃豆芽,象徵長庚(長壽)、波波鍵鍵和稱心如意。這一天,禁掃地,不倒垃圾,據說不讓財氣出門;上了年歲的人,上茶館吃早茶,吃的是橄欖茶,稱「元寶茶」,以取吉利;晚上忌點燈,父母哄騙孩童早睡,說是聽老蟲(老鼠)做親,有的預先在枕頭邊暗藏幾個紅雞蛋,讓孩童明晨醒來摸到,信以為真。
春節期間,出門首次近見熟人,作揖道賀,口稱「恭喜」、「新年好」、「拜年」。年初二起,親友間互吃「年晝飯」(解放前要過年初五)。解放前,從年初一到年初四,街上商店不開門。年初五,俗稱「路頭生日」,各家要祭路頭神,以祈求發財,叫做「接路頭」,商店接路頭尤為隆重,並爭先取早於年初四下午或晚上祭祀,然後於年初五開門營業。
春節期間盛行的群眾娛樂活動,有鬧元宵和掉龍燈。年初一,村莊上大人小孩被鑼打鼓取樂,稱「鬧元宵」,到處鑼鼓聲喧。掉龍燈是由一個村莊20人左右的青壯年組成一個龍燈隊,扎條龍燈,到鄰近村鎮去掉,算是「壓邪」,祈求人口太平、五穀豐登,故有「太平龍燈」之稱。一般從年初二掉到年初五為止,掉一次龍燈所募集到的錢大多用於舉辦本地公益事業。洛社地區解放前的龍燈,有洛社上塘的小龍,中陶巷的青龍,大樹庵(花渡)的雞毛龍,吳巷(花鍍)的青龍,滸泗橋的青龍,南蔣巷(徐貴橋)的黃龍,杭水渠(徐貴橋)的黃龍,小徐巷(正明)的青龍,彭村(雙廟)的黃龍等。大樹庵的雞毛龍已於1986年恢復,更名為風羽龍,並參加首屆「洛社之春藝術節」表演。
春節的習俗在演變,解放後,一些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禮節、習慣逐漸廢止(如跪拜,祭神、禁忌等)。由於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走親訪友的風氣更盛,幾乎每家卻請吃「年晝飯」,主人都以豐盛的酒餚殷勤待客。春節因物資充足,各行各業又休假歡度節日,比較空閑,人們舉辦喜事一般已集中在春節期間,成了新興的習俗。

二、元 宵

正月十五(正月半)為元宵節,俗稱燈節。早晨吃熯糕(煎年糕),考究的吃薺菜熯糕。從早到晚人們破鑼打鼓「鬧元宵」。有句歌謠,「五月半,龍燈、馬燈齊來看。」這說明掉龍燈、馬燈是燈節的主要活動,日夜都掉。解放前,杭水渠的龍燈和花渡吳巷、葛巷的馬燈於元宵節晚上都曾到洛社鎮上去掉,並到店家穿堂,店家賞給紅紙包。上塘的大寺場(開利寺門前)和下塘西沿河的聾坊場(今無錫縣通用機械廠所在地),均為聚觀掉演的場地。杭水渠的一條龍燈是 「打柴龍燈」,共9節,每節竹柄上用竹篾紮成長方形的龍骨,中空,形如打柴榔頭,掉夜龍時裡面裝上蠟燭,掉起來宛如火龍飛舞,頗為壯觀。

三、清 明

清明,在公歷4月5日前後,即從隔年均冬至起共106天。清早,家家折楊柳枝條,插上門桶,叫做「催燕」,兒童嬉戲,將楊柳技條的皮剝開,捋成楊球,取其諧音,叫做「娘舅」。清明時節,人們結伴而行到郊外,欣貨田園風光,稱為「踏青」,現已發展為春遊活動,到外地游覽名勝。春節以後,到清明為止,本地原有放風箏的活動(清明,田裡麥苗已長起來,放風箏停止,以免踏壞麥苗)。風等俗名鷂子,有蜈蚣鷂、蝴蝶鷂、八角鷂等,還有兒童放的瓦爿鶴。民國時期,葉巷村上的放風等是有名的。村人製作了三、四面大的風等,在晚上,用長長的麻繩拉著,趁著風勢把它們馱起來放,繩上系著幾十盞燈籠,帶上夜空,似串成星斗,這叫做「鷂燈」,煞是好看。
解放前,清明和冬至,同姓宗族有祠堂(祭祀祖先的場所)的都要祭祀祖先,以示慎終追遠。凡年滿16歲的男丁都到祠堂內,由族長(俗稱老長輩)、房長帶領祭奠。祭祀禮畢,合族宴飲,叫做「吃清朋」、「吃冬至」,統稱吃公堂。然後議事:清帳理財,整頓族規,謂解家庭糾紛(如夫妻不和、兄弟分家、忤逆不孝等)。各家在清明節或清明的前一天(寒食節)要掃墓,人們攜酒饌、香燭至祖墳祭拜,同時飄紅、白、黃、綠彩紙,叫做「飄白紙」。有些客居異鄉的遊子,也要特地趕回掃墓,以表孝心。有的人家還對祖墳整修,植樹培土。解放後,掃墓增添了新的內容。清明到來,機關、學校及群眾團體開展祭掃革命烈士墓活動,以緬懷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一般前往無錫市革命烈士凌園(在惠山),敬獻花圈憑吊,瞻仰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

四、立 夏

立夏,在公歷5月6日前後。這天能嘗到三鮮,有「立夏見三鮮」的諺語,主要指莧萊、蠶豆、蒜苗。解放前,有稱人的習俗。午後,村前樹上掛著一桿大秤,男女老少都去稱體重。也有在家中稱的。洛杜開利寺前的石牌樓,曾是立夏稱人懸掛大秤之處。立夏稱人有個傳說:
三國魏蜀吳棺繼滅亡,晉朗開國之君司馬炎(晉武帝)統一中國。當時在南方邊疆,曾被蜀漢丞相諸葛亮七擒七縱的孟獲,聞知蜀漢後主劉阿斗(即劉禪)被幽禁在都城洛陽,他為了報答諸葛亮的寬容之恩,就請求司馬炎在生活上優待阿斗,並在每年立夏這一天,特地前往洛陽,親自給阿斗稱體重,若缽重減輕,他就要起來反晉。可嘆亡國昏君劉阿斗竟說出「此間樂,不思蜀」的話來。

五、端 午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陽節,俗稱端午節。家家門上插菖蒲劍(即菖蒲葉,俗稱蒲郎,削劍形),孩童手上系菖蒲根做的葫蘆,都有驅瘟逐疫的作用。
早晨吃棕子,相傳是紀念戰國時期投泊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舊有「瑞陽勿吃棕,死則嘸人送」的諺語。在隔日下午,家家戶戶就忙著裹棕子,品種有米棕、赤豆棕、豌豆棕、豆瓣棕;家境好的還裹火腿棕、鮮內棕。式樣有小腳棕、菱角棕、三角棕。午餐,飲雄黃酒,並噴灑牆角、床下,可祛五毒(指蠍、蛇、蜈蚣、壁虎、蟾蜍),菜餚有黃魚、黃鱗燒肉兩樣傳統菜。大人用手指蘸雄黃酒給孩童額上寫個 「王」字,以示壓邪。有的還在腳背上寫「王」字,防蛇蟲百腳(蜈蚣)咬。午後,室內煙熏蓬艾(俗稱煤蓬頭),以消毒殺蚊。解放後,插菖蒲劍、飲雄黃酒、煙熏蓬艾等習俗已廢止。

六、夏 至

夏至,在公歷6月22日前後。中午吃餛飩。

七、七月半

農歷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多數人家在這天或超前兒天要祭祖,謂之「過七月半」,祭品中有西瓜、茄餅(用茄子做餡的米粉餅)。有些人家還請親戚吃晝飯,親戚離去時送些茄餅,有句歌謠:「七月半,做了茄餅送親眷。」解放後,這一習俗基本廢止。

八、七月三十

農歷七月三十晚上,人們都要點燃棒香及蠟燭,插在家門前的階石間和場地上,謂之「插棒香」。棒香,是用細的竹梗或木梗做芯子的一種香。插棒香的風俗有兩種說法。一說七月三十日為地藏菩薩誕辰,焚香燃燭插於地上,是「插地藏香」,帶有迷信色彩。另一說,也是比較流行的說法,稱插棒香為「插狗屎香」,這有個由來:
元末張士誠舉兵起義,據姑蘇稱吳王,深得民心,後被朱元璋擊敗,城破被俘而死,時為七月三十日。百姓為感激他的功德,於是每年在他死期的晚上,用焚燒棒香的方式來紀念他。因張士誠小名「九四」,特取名為「九思香」,又恐怕觸犯明王朝,就託名「狗屎香」
插棒香這一風俗,解放前在本地盛行,似乎成為民間的一種娛樂活動。每逢農歷七月三十晚上,村村莊庄,男女老少,都不約而同地手捧點燃的棒香,一炷炷地插到家門前的地上,這時家家戶戶的屋檐下,星火點點,光彩閃耀,宛如一條條火龍,煞是壯觀!愛玩的大孩子,還在場中心把棒香插成正方、長方、圓圈、多角等圖形;有的把一炷炷棒香遍插在幾個大南瓜上面,安放在春凳上,好象一盞盞彩燈。

九、中 秋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這天要吃糖芋頭(早晨吃)、麥餅(家家戶戶在當天下午做)和月餅。有句歌謠:」八月半,糖燒芋頭吃吃看。「也有說」八月半,做了麥餅鍋里熯"。
晚上,各家團聚歡宴。解放前,洛社鎮上一些店家還於門前或天井中燒斗香(用線香編成升籮形的香斗,中放檀香、末香,插上線香)齋月。中秋月明之夜,有些居民往往約三五友好,出門散步,連走大小3座橋(如洛社大橋、南小橋、北小橋),別有雅趣,謂之「走三橋」。

十、重 陽

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按照古代的說法,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因日月均屬陽數,故稱重陽,也稱重九。
登高與吃糕是重陽節的兩個習俗。重陽登高的由來是:
東漢時侯,有個桓景,跟隨方士(指通曉追道術的人)費長房學道。一次,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將有災疫,應急令家中人縫制緯(深紅色)囊,盛放茱萸(茱萸是一種有濃烈香味的植物,這里指它的果實),每人結在臂上,登高飲菊花酒,此災可避。」桓景依費長房所囑,到了九月九日,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見雞犬暴死,而人免於災。
本地因無山可登,故重陽無登高之舉。惟解放後興秋遊活動,也有人於重陽節去惠山登高眺覽的。吃重陽糕,解放前較盛行,「校」和「高」諧音,寓登高避災之意。

十一、冬 至

冬至,在公歷12月22日前後。先一日晚叫做冬至夜,有「先有冬至夜,慢有冬至朝」的諺語。人們重視吃冬至夜飯,舊時還有「有末冬至夜,嘸末凍一夜」的諺語,意為有錢、人家吃冬至夜飯,無錢人家只得挨餓受凍。解放前,冬至和清明一樣,同姓宗族有祠堂的都要祭祖(見前「清明」記述)。

十二、臘 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中午,吃臘八粥,粥里有八樣食物,各家大同小異,一般用青菜、黃豆、赤豆、蠶豆(發芽豆)、油豆腐、百葉、芋頭、山芋合煮而成;考究的有棗子、蓮心、白果等物。

十三、除 夕(包括除夕前)

除夕為農歷一歲之最後一天(大月為十二月三十,小月為十二月廿九),俗稱大年夜。其前一日稱小除夕(相對而言,除夕亦稱大除夕),俗稱小年夜。從農歷十二月中旬起到除夕,人們忙於送舊歲、迎新春的過年活動,分述如下:

(一)撣檐塵

俗說「若要發,撣十八」,「十七、十八,越撣越發」。家家戶戶都要在農歷十二月十七、十八這兩天內,束扎稻草帚系在長竹竿上,撣除四壁、屋枯的灰塵,並用稈稞或竹筏通灶間煙囪,謂之「撣檐塵」。實際上這是進行一次大掃除,准備乾乾凈凈迎新年。

(二)送灶

農歷十二月廿四,據說是灶神(俗稱灶家菩薩)上天的日期,傍晚,各家做腳跟團子(團子半個白,半個黃,成橢圓形),送灶神上天,並在神龕上貼「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析求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時多說好話,少說壞話,以保合家平安、到了正月半再接灶,迎接灶神下界。此風現末絕跡。

(三)蒸糕做團子等

十二月廿四送灶後,蒸糕做團子。事先「牽淘磨」(即淘米後用人力牽石磨磨粉),鄰居互助協作。現在牽淘磨已發展為用鋼磨機械軋粉(各村都有糧飼加工廠),節省了不少人力。條件好的人家殺豬宰禽,有的還在十二月初就釀了年酒,有的村上車水干河,捉魚、分魚。家家采辦年貨,市場繁榮、熱鬧,一派過年景象。

(四)祭記

敬神祭祖,俗稱過年,早者在十二月廿六、廿七左右舉行,晚者在大小年夜舉行。解放前,過年比較隆重,先祭天地,後祭祖先,祭把過程俗稱祝餉。祭祀時,燃香點燭,敬酒接羹飯,供魚肉葷素(有葷湯蘿卜)和年糕年團子等,全家行跪拜禮。解放後,禁祀過年曾大為城少,近年來又逐步恢復,但禁禮已簡化,許多人家僅祭祖先。

(五)畫弓箭、貼春聯

到了除夕傍晚,家家要畫弓箭、貼春聯。畫弓箭,是用草帚蘸石灰水在門前場上畫張弓射箭的圖形(有的把箭頭畫成戟頭),以示鎮邪。有些人家畫在大門、後門內外場地,並在場上書寫「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國秦民安」等吉利話。抗戰前,曾有人家畫飛機、大炮的。此俗解放後已廢止。春聯,解放前稱門對(包括大門對、二重門對、房門對等,一般指大門對),貼春聯是喜迎新春。解放前的傳統聯語有「運轉三陽泰,時來萬事通」(通用);「種田千倍利,養蠶十分財」(用於農家);「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用於經商);「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用於讀書人家)之類。解放後,春聯的內容大為革新,並隨著形勢的發展而有變化,同時不拘泥於平仄。例如:「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全靠毛主席」(解放初期較為普遍);「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60、70年代較為普遍);「九州生氣逢春旺,四化新潮逐日高」(1978年以來,下同),"萬眾一心創大業,五講四美立新風」;「春回大地喜盈門,國展宏圖民致富」。

(六)吃年夜飯

除夕晚上,合家團聚吃年夜飯(有些人家趁這天祭祖之後吃年夜飯),酒餚豐盛,在外地工作的也都趕回家,探親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寄母家還要請寄子(在開始三年內)吃年夜飯。
解放前,一到農歷十二月下旬,便有人到附近村莊喊火燭:「寒冬臘月,火燭小心,水缸挑挑滿,柴倉擄擄清。」同時提防盜賊,兼喊:「前門撐撐,後門閂閂。」到了除夕,就挨戶索取年夜飯米或年糕年團子。現在有的村在除夕前還有人喊火燭,由村委給予報酬。

(七)守歲

吃過年夜飯,家庭主婦炒長生果(花生)、南爪子,准備年初一的食物和穿的新衣。一切事畢,全家團坐,吃茶和瓜子、長生果等,談天說地,直到深夜,叫做「守歲」。睡覺前,放關門炮仗2響或3響。1980年以後,有電視機的人家逐漸增多,除夕之夜全家在熒屏前欣賞春節文藝聯歡節目。
解放前,窮人欠租、負債,過年如過關,故稱年底為年關。有句歌謠:「十二月半,拔掉鍋子剩個煙囪管。」這就是形容諸債畢集的窮人一貧如洗。他們還不起債,往往在除夕這一天外出躲避,到年初一才敢回家(按規矩,債主不得在年初一索債)。這種現象解放後已絕跡。

2、浙江省德清縣的民居有什麼特色?

新市
江南著名古鎮--新市坐落於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市德清縣東部,東去30公里,便是烏鎮和西塘,往北30公里外,有南潯與周庄、同里。相比這些江南古鎮,新市古鎮濃郁的民俗文化和商貿文化堪稱別具一格。新市始建於西晉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因此新市的商貿文化從時間可上溯到兩晉,從地域能輻射到日本、南洋,尤其是絲綢貿易,新市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新市同樣人文薈萃,南宋有狀元詩人吳潛,清朝有影響日本一代畫風的畫家沈銓,現代有著名神學家趙紫宸和他的翻譯家女兒趙蘿蕤,中國古橋古船專家朱惠勇……

蠶花廟會
上千年歷史積淀,以及千百年流淌的古運河帶來的對外開放交流機會,賦予了新市內涵深厚、風格獨特且包容性較強的民俗文化。其中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當屬蠶花廟會。
相傳,春秋時期的一年春天,越國美女西施自會稽往姑蘇送蠶花,途經新市鎮,看見十二位採桑姑娘在其轎前翩翩起舞,西施為之所動,遂將絢麗多彩的絹花分贈眾女。從此,新市蠶桑豐收,物泰民豐。為追念西施,每逢清明,新市人便會舉行蠶花廟會。
1999年,中斷63年的新市蠶花廟會重新恢復,一頂花轎引來4萬多人「狂歡」。從此,傳統的蠶花廟會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每年清明節,狂歡的人們一邊觀看蠶花娘娘、蠶花仙子的巡遊表演;一邊參與民間自發的社區文化活動,游千年古剎覺海寺、祈禱蠶花廿四分。政府也組織經貿洽談會,開展招商引資。同時,外地一些民間藝人也聞風而動,紛紛前來登台表演,使這古老的民間習俗更添歡迎氣氛。

特色美食
近百年來,新市人喜歡上了吃羊肉。新市羊內的製作方式十分考究,原料選自一年生的湖羊,用文火加醬油、網油、紅糖、飴糖等數十種調料燜煮一整夜。其特點是肥而不膩,酥而不爛。在眾多的店家中,「張一品」的牌子最響。當然,單吃羊肉不過癮的話,可上銀都大酒店吃「全羊宴」。
除羊內外,茶糕及芽麥圓子,也是新市小吃中一大特色。
新市茶糕採用糯米粉蒸制,中間嵌一團絞碎的豬肉。剛出鍋的茶糕香氣四溢。咬一口,油潤香糯,滋味悠長。遠勝過火腿肉粽。
而芽麥圓子,是新市四鄉八村農家的傳統點心,大多為農家自製自食,也有為饋贈親友而特地製作的。芽麥圓子的主要原料為糯米粉、小麥芽、棉線草、白糖、芝麻等,是純綠色食品。它口感香甜糯軟,冷食尤佳。
另外,新市的細沙羊尾、豆豉、干挑面、酥糖等,均是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地方特產。
近年,新市鎮黨委政府更將「羊肉黃酒節」辦到杭州吳山廣場,讓羊肉和黃酒的香味隨「吳山天風」飄進杭州的千家萬戶。

古橋和古弄
新市古稱仙潭,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又因水被分割成18塊,再由架在河面上充滿濃郁水鄉情調的72座橋梁連成一片,36條各具特色的弄堂貫穿於街市之間,構成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卷。
早在晉朝以前,新市就已形成市井,街道間有弄堂貫穿,市河上小橋橫卧。經過千百年的風雨侵淫,逐漸形成了悠久的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
據記載,新市鎮區最多時曾有36條弄72座橋。但因歷史變遷,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古橋11座。
太平橋,為單孔石橋,橫跨小西河。始建於宋朝,明清時期得到重建。兩側欄桿至今仍保留石獅數個,橋石基座上刻有楹聯。當地流傳這樣的風俗:新婚男女從橋上經過,可期太平吉祥。
狀元橋,位於鎮北樂安港西。因宋朝時新市人吳潛考中狀元,後官至左丞相。故得此橋名,蘊含金榜題名之意。
鍾樓弄,長180米,寬約1.7米,位於覺海寺旁。優美典雅、古色古香,極富江南水鄉情調。弄的一頭是波光粼粼的市河和造型優雅的迎聖橋,古剎、小橋、流水、深巷四景合一,構成一幅古樸的圖畫。
「胭脂弄,秦淮河」。連通北街與寺前弄胭脂弄,明朝時就已出名。這條長70餘米,寬1.5米的小巷,當時多為娼妓所居,因弄內胭脂味撲鼻而得此名。

宗教文化
新市自東晉至晚清的千餘年間,佛教、道教文化興旺,先後建成的寺廟庵堂達30多處。隨著歷史的變幻,大多已遭戰亂毀壞,目前保存完好的有覺海寺和劉王廟兩處。
覺海寺,位於新市鎮北街迎聖橋(現稱寺前橋、如意橋)北堍,坐北朝南,佔地約4000平方米。覺海寺是一座風景優雅、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剎,民間有「先有覺海寺,後有靈隱寺」的說法。其大雄寶殿上懸掛的匾額,為著名佛學大師趙朴初先生親筆所書。
始建於南宋的劉王廟,是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劉錡所建,其山門庄嚴肅穆,牌坊石刻「劉王廟」三字為楷書陽文,下方刻有浮雕「二龍戲珠」與「獅子滾綉球」。朝南封火牆上的磚雕《三國演義》片段及人物、駿馬等,仍有較高的觀賞和考古價值。

枕河人家
西河口是新市一條典型老街,南始陳家潭北至朱家橋,長約二華里。緩緩流淌的市河由南向北將數以百計的民居隔在兩邊,再由數十座精美的小石橋連成一片。千百年來,伊伢而過的槳聲楫影,曾勾起多少沿河人家的遐思。
西河口水街的西邊,歷代為臨水而建的靠街樓,基本保持清末民初水鄉老街之特色。古樸優雅的石庫牆門、精美的磚雕民居、獨特的封火牆、石砌的堤岸河埠,向你訴說著一個個凄美動人的故事。
位於西河口中段的錢宅,是一處多進深的大院。五代吳越王錢繆在新市的後裔們曾聚居於此。
據記載,晚清至民國初,西河口仍是新市的一條主要商業街,沿街居民大多從商,臨街店鋪棧坊最多時達500餘家,有60多種行業。當年的西河口,兩岸船舶川流不息,三尺櫃台賓客盈門,一派興旺景象。
1957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茅盾的名著《林家鋪子》時,曾選取西河口作外景地之一。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蠶花姑娘》攝制組,也是選取西河口作外景點。「魚米之鄉,採桑忙,兩岸青青萬枝桑」,老電影中的甜美歌聲,唱的就是西河口售蠶繭的熱鬧景象。

3、德清縣洛舍鎮有修太陽能熱水器的嗎

有的德清縣經濟開發區武康鎮長虹中街339號。
賣太陽能能修太陽能熱水器,特色服務:極速上門費用:30元上門費+維修費用太陽能熱水器維修服務專業維修,極速上門服務。

4、洛舍鎮的歷史沿革

洛舍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城鎮,早在一萬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村落聚居。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便出現樂舍的名稱。清咸豐年間(1851—1861),大通橋飛架洛水,將港西港東兩墩聯成一體,自然鎮逐年形成。清光緒二十四年,港西墩創辦了德清縣內的第一家織布廠,給洛舍自然鎮開拓了新的規模。

5、洛舍附近釣魚的地方

在洛舍東北大約500米的地方有一個釣魚的好地方。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