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風俗有哪些
1、福建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福建春節的風俗有祈福祭祀、圍爐守歲、放上甘蔗、吃隔年飯、鬧元宵等,祈福祭祀一般在臘月二十四到除夕之間進行,在家中貼上各種形式的年紅,圍爐守歲在除夕夜進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觀看春晚,而甘蔗會放在家門口,寓意著漸入佳境。
福建春節有什麼風俗
1、祈福祭祀
福建春節有祈福祭祀的風俗,從臘月二十四到除夕之間,家家戶戶會在院落、卧室、灶房、倉房、畜棚等地貼上不同體裁的年紅,有著紅紅火火、熱鬧喜慶的含義。
2、圍爐守歲
福建春節有圍爐守歲的風俗,除夕夜當天吃完晚飯後,一家人要圍坐在爐火旁,觀看春晚、閑聊,等待新年的到來,而且在新年到來後,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祝願對方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3、放上甘蔗
福建春節有放甘蔗的習俗。在大年初一清晨,人們會在家門口放上用紅紙包裹的連根甘蔗,因為福建方言中,甘蔗的蔗和佳讀音相近,所以放上甘蔗有著漸入佳境的美好寓意。
2、福建閩南的家鄉風俗有哪些?
福建閩南的家鄉風俗如下;
1、筅塵日
即年終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干凈,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
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4、煎堆補天
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常常陰雨綿綿,人們盼晴心切,仿效女蝸氏煉石補天的做法,於是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民謠「雨仔微微,舀油來煎堆」正是這種民俗的生動反映。
相關內容
閩南即福建省南部的閩南地區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級市,以及漳平市,龍岩市新羅區(兩地原屬古漳州府),也包括大田縣部分,尤溪縣部分。北接福州市,莆田市,南與廣東粵東地區毗鄰,西與原汀州府界交界。
3、福建有什麼習俗
古語「寒夜客來茶當酒」,福建人是客一進門即泡茶。福建人喜歡喝烏龍茶,在福建最負盛名
的是安溪茶。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扎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廈門歲次民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著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為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4、福建有何風俗習慣?
福建是個多民族的省份,除漢族外,還有舍、回、蒙、滿、高山等31個少數民族。主要的節慶有:春節、元宵燈節、端午節、中秋節。另外,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最富特色的有:端午龍舟賽。惠安女服飾、舍族婚禮、崇蛇習俗和人魚同樂等。
烏龍茶的故鄉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大紅袍』是烏龍茶的伎伎者,在國際上享有盛譽。1996年,安溪「鐵觀音茶王」在廈門、廣州拍賣,每500克茶葉,達16萬一18萬元人民幣。烏龍茶對日本、新加坡、馬來兩亞、印尼和菲律賓等遊客頗有吸引力,特別是日本遊客對安溪;「鐵觀音」簡直到了崇拜的地步。
吃雞蛋的風俗
吃禽蛋的習俗據傳說是圖騰崇拜的遺存,或者說是圖騰崇拜的傳承。自古以來,城鄉家家幾乎都養母雞,都有雞蛋,雞蛋又很富含營養成份,吃蛋又很方便,所以,婚喪壽床,懷孕產兒,賀喜送禮,親友吃請,禮尚往來,都少不了用禽蛋作為禮品和食品。但煮蛋方法很多。煮給不同人吃有不同的煮法。
還有一種常見的習俗,即孕婦和產婦要吃很多蛋。婦女懷孕三四個月時,其母要給她送蛋,俗叫瞧胎。瞧胎的蛋也有送一百多個的。產後其母還要送幾次蛋去。產前產後,共計送蛋幾百個。產婦吃的是油炒蛋或油煎蛋,並要放生薑末或生薑絲,取其暖性。舊時產婦坐月子期間,必須餐餐吃蛋,以加強營養,滋補身體。同時,小兒三朝時要給親友鄰居散紅蛋,帶殼煮蛋熟後染紅色,謂之紅蛋。散得多的要花幾百個蛋。小孩過生日,還要請親人吃生日蛋糕。
福建省中秋習俗
城縣女子穿行南浦橋,吃求長壽。建甯中秋夜俗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中秋,兒女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以其搖動的次數來卜吉凶。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控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來自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韃子訊的傳說。
泉州人喜在筍江盪舟。據說,中秋夜三更時分,筍江橋的每個橋孔都映出一輪皓月,清源、紫帽兩山映影江中,"筍江月色"由此得名。此外,還有"燒塔仔"、"放孔明燈"等活動。
泉州-民間風俗之七夕
與全國其他地方差不多,故七夕又稱「乞巧節」,訛音「七巧」。
泉州婦女乞巧的風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個彩籮,准備瓜果 7 盤,點 7 支香,用 7 根針、 7 根絲線,在月光下比賽穿線,誰穿的線越多越快,就證明那個姑娘的手越巧。目前泉州地區的這種風俗已經少見,不過,如今很多華僑歸鄉,經常會把外地的絲線作為禮物帶來送給家鄉人,禮輕意重。
漳州-布袋木偶戲
福建保留著不少古代傳統文化,其中戲居文化最為絢麗多彩。福建木偶戲頗負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戲」和泉州「提線木偶戲」為最。福建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被海外同胞稱為「鄉音」。閩劇薌劇、梨園戲、高甲戲、莆仙戲是福建傳統戲劇。
漳州民間藝術的一雜奇葩,曾先後到亞、歐、美、大洋州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被譽為「世界第一流的藝術」。它由藝人以單手或雙手操縱造型高50釐米的木偶進行表演,所以也稱掌中戲。主要擅長表演兩人對打場面,及騎馬射箭、飛檐走壁、舞獅舞龍、轉碟頂碗等特技動作,尤其是「虎戲」、表演「虎威」、「虎趣」,更是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絕。《大名府》、《雷萬春打虎》是傳統劇目,如果你到漳州旅遊,有機會觀看木偶劇團的演出,一定會使你的漳州之旅樂趣倍增,難於忘懷。 還很多各個地方的不一樣 你看這個網站吧比較全
5、福建的風俗有哪些?
福建的風俗有:
1、福州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的掃墓祭祖節日,但福州的清明節卻有其獨特的風俗,每年清明節前後,福州市民家家戶戶都要去郊外踏青,為祖先掃墓、壓紙、培土。掃墓完畢後,必須折松枝帶回,插在家門口,向鄰人說明本戶已履行了掃墓祭祖的責任。
2、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國著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與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一樣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達他們的生活、勞作和情愛等情感。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人的口頭語言演唱,融含客家人的語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獨枝一秀。客家人由於所處環境大多是山野峻嶺,男女共同勞作,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地位差別,客家人大都純朴耐勞,客家人這些獨特的背景和文化,也影響著客家山歌。
3、龍岩客家婚嫁習俗
生活在龍岩的客家人迎娶婚禮別有風趣,男方迎親隊到達女方家,新娘出門要站在一個畫有八卦太極圖的米篩中換上新鞋,客家民間稱為「過米篩」,象徵留下娘家的活土財氣,到婆家去重立業。
接著要背新娘出家門,上車轎時新娘的兄弟用一碗水潑到車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到達男家後,新娘要在手捧盛著柑橘吉祥圓盤的伴娘牽引下跨過火紅的木碳爐,表示「火紅興旺」,進入廳堂拜堂後,即入洞房,婚宴開始。
4、泉州民俗風情
泉州地處我國福建東南沿海,古為閩越族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千百年來泉州民風淳樸,文教昌盛,人們勤奮堅毅,知禮樂善的遺風世代相傳,形成獨特的泉州民俗民風。
5、寧德民俗風情
福建寧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從唐朝開始,畲族先民從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一帶陸續遷移到福建東部。畲族作為一個古老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步形成了鮮明的獨特的習俗風情。畲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通用漢族文字,他們自稱「山哈」,意指居住在山裡的客人。畲族人民喜唱山歌,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常以歌代言,以歌傳情,歌頌勞動。
6、福建有什麼地方習俗?
1、在福建晉江,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要烹蒸一鍋番薯芋頭,供全家人食用。據民間傳說,土地公和土地婆在探討世間事物時,土地公主張天下人人豐衣足食。
土地婆卻說:如果天下人人豐衣足食,將來女要出嫁,誰來替她抬轎子。土地婆主張天下富的富上天,窮的窮寸鐵。土地公認為這樣做太過份,民以食為天,就賜給窮人番薯芋頭抵半年糧。人們感謝土地公的恩德,逢年過節都要用番薯芋頭祭祀他。
2、福建人還喜於水上賞月 。泉州人於此夕盪舟筍江。廈門也有駕舟於鷺江中流賞月之俗。福州閩江更是中秋觀燈賞月的泛舟之處。萬壽橋下,水上居民常集中在一起賞月、「盤詩」。
3、福建廈門人除了吃月餅外, 還有一種自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台灣時流傳下來的「玩會餅博狀元」的民俗活動,頗為有趣。據說在300多年前鄭成功踞廈抗清,鄭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
於是與當年駐扎在今洪本部33~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設計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拼搏。戲餅以「會」計算,一般一「會」以四五人為宜。
4、中秋也有拜月的習俗,不過全為女子之事,即所謂「男不拜月,女不拜灶」。在政和,中秋夜女子陳設香案置月餅、瓜果之類,未嫁者多就案前拜之,稱「拜月」。連城民間稱月神為「月光媽」,賞月時也有拜月的習俗。漳州、上杭等地則稱「請月姑」。
5、在福建,塔與中秋節關系密切,不亞於閩南一帶的「博餅」風俗。 福州地區有砌塔、燒塔、排塔;閩南的泉州、廈門、龍海一帶有造塔、燒「塔仔」;南平、崇安、邵武等地也有燒塔。福清的點塔燈則名聞遐邇。
根據民間傳說,「燒塔」之俗源於元末漢人燃塔為號殺「韃子」的故事。 福州舊俗,第一次做外公、外婆的,要在中秋節買一座泥塑或陶燒的塔,連同月餅等,送給外甥作「喜食」(福州方言意為圖吉利),稱「送塔」。
殷富人家更為講究,廳堂上除擺列各種泥塑的偶像外,還擺設假山、盆景、古玩,十分豪華,因此又有「排鰲山」之稱。入夜,垌內與坪架上點燃五彩小蠟燭,璀璨奪目,喜氣滿堂。福清則是點塔燈的塔,位於是城郊的「瑞雲塔」,每60年點一次。
7、福建民風民俗資料
福建民風民俗資料
福建有哪些民風民俗呢?為了滿足各位的好奇心,下面為各位整理了福建民風民俗資料,以供賞析和參考借鑒!
【1】福建民風民俗資料之福建懷孕習俗
媳婦懷孕使家中充滿了喜悅,對神佛的膜拜更虔誠了。除了祈求神明保佑胎兒健康發育之外。對孕婦更是關懷備至。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廈門人都很重視孕婦的營養。公婆不時在可口的正餐之外燉雞湯、豬內臟、黃花魚等,和之以俗稱"十三味"的中葯,給孕婦補養。臨盆前還要吃幾次豬肝炒老醋據說能防止胎衣不下、廈門的俗話中早有"補胎好過補月內(產後)"的說法,這說明廈門人早已懂得了孕期營養的重要性,拋棄了從鄉下帶來的孕期仍然稀飯場配菜脯,坐月子才大補的不科學陋習,消除了孕婦臨盆時因營養不良、心力衰竭而造成的生命危險。經濟條件好的人家都盡力而為。在給孕婦補養時,也考慮到可能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因此有些食品是禁止給孕婦吃的,如說吃雞時不能吃雞腳,吃了會生下手腳捲曲如雞爪的孩子,不能吃兔子肉,吃了會生下"兔子嘴"(幫嘴)的孩子。不能吃麻雀,吃了,生下的孩子長大了會好淫…等等。這些禁忌,現在還是盛行的。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幸福,現代的婦女也寧信其有,而不肯吃這些食品了。這當然是不科學的,但卻反映了人們美好的願望。懷孕的婦女,有的會有強烈的妊娠反應,嘔吐、畏冷、身疲,廈門人稱為"病子"。此時孕婦嗜酸味食品,婆家更是精心照料,每日點心不斷。寧可吃了吐,吐了再吃,而不能不吃或少吃。
其次是慎防動著胎兒。有了身孕的孕婦,禁行房事,不提重物,甚至說也不能看別人搬運重物,否則會動胎小產或難產。家中婦女有了身孕,除了平時經常挪動的物件之外,家中特別是孕婦房中的傢具都忌搬移。據說胎神無所不在,說不定它正附在所搬動的那件器物上,打擾了它的安寧,會招來報復。在器物上釘釘子,更是絕對禁止的。萬一釘到了胎神的身上,就會報應到腹中胎兒身上的相應位置,使胎兒或瞎眼,或臭耳(耳聾),或瘸手瘸腳。這些自然也都是無稽之談。孕婦房中要掛美麗、健康、活潑的嬰孩圖畫,每天細細觀賞,向冥冥中的神明默析心中嚮往的嬰兒形象。據說這樣,股神才會在孕婦腹中塑造出如意漂亮的胎兒。這只是一種美麗的幻想、孕婦忌看喪家的熱鬧,因為在那場面,歪心的小鬼多得很,會沖煞胎兒。萬一"動著"了胎兒,孕婦無端腹痛,那一定是觸犯了神明,就要請"司公"來吹螺號,撒鹽米,去邪除煞,或到開元路的"土地公祖"廟乞符燒灰,摻在水中,讓孕婦服下,據說還挺靈驗的,但畢竟是違反科學的迷信。較有知識的則多用"十三味"中葯來安胎。舊時只有富裕人家才請得起醫生,貧困人家只有求神一條路。孕婦懷胎十月,確是冒著很大的生命風險,當時在婦女中盛傳著這樣的俗語;"不生不值錢,要生生命在水沿。"深刻地揭示了舊時婦女惶恐的心境。
孕期保胎的這些措施,避免孕婦進行重體力勞動,過勞而損身;避免外界刺激,給孕婦創造一個安靜、祥和的環境,這些都是有科學道理的,有利於母子的健康,至今仍為民間所推行。迷信的做法尚未絕跡,但是絕大多數的公婆和孕婦都已懂得上醫院求醫,絕不再拿生命開玩笑了。孕婦定期上醫院檢查,已成定俗。不生育的仍然"不值錢","要生生命在水沿"的悲慘命運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廈門還有一種很有趣而不科學的風俗,就是孕婦不能同坐一條凳子。據說,兩個孕婦同坐一條凳子,腹中胎兒的性別就會互相交換.叫做"換胎"。世俗重男輕女,倘若以陽換陰,豈不冤枉。雖然誰也不清楚自己腹中胎兒的性別,但人人都很自信懷的很可能是男嬰,別人懷啊那就不知道"是雞還是鴨"了。這種"換胎"的禁忌,孕婦應該早領會,婆家更是時時提防。孕婦上婦產科例檢時.挺著大肚子的孕婦走累了,到醫院往往一屁股就往候醫的長凳上坐下去,倘若那條長凳上原先坐著的孕婦馬上像玩"翹翹板"似的'起身站起來還好,否則剛坐下的孕婦立刻就會受到陪同的婦女的阻攔,不是說凳子不幹凈,空氣不好,就是說"走得喘喘的,不要馬上坐下!"待尋到一條無孕婦的凳子,才讓坐下;一有別的孕婦來坐,又要即刻起身,弄得孕婦滿心疑惑。老腦筋的婆婆,如果碰上了不善領教的媳婦,往往心急如焚地說:"總是亂坐,以後換到一個‘查某’(女)的就’息德’(倒霉)了!"
除了防"換胎"的禁忌外,廈門人還喜歡在"冬至"搓湯圓的時候卜問生男還是生女。"冬至"掛的湯國是祭祖的吉物,舊時人家平時飲食都是很節儉的,冬節做湯圓算是一種"好料"了。平時難得做,這時卻一大簸箕一大簸箕地做,煮好了吃上好幾天。全家老小都圍攏來搓湯圓,家有孕婦的家長,往往在湯圓全部搓好後再數一數。如果湯圓的總數是單數,就意味著胎兒是男性;如果是雙數,則是女性。無知的小孩往往會問:"這怎麼數得完?"家長數完了又問:"一人可以吃幾粒?"機靈的女孩往往手中握著一個大湯圓,注意地觀察著家長的神情。家長數完數後,眉頭不展,她就一張開手說:"我手中還有一個!"家長臉色馬上轉陰為晴。倘若家長喜上眉梢,她就悄悄地一掰為二,報告她手中"還有兩個!"讓家長嚇一跳!搓湯圓,數單雙卜性別的習俗,時下仍流行不衰。數得單數的高興,數得雙數的也有"阿媽"做,不管今後應驗不應驗,都喜氣洋洋。古老的習俗將人們對即將降臨的新生命的憧憬推向更具體更形象的臆斷,不管是天上的太陽,還是水中的月亮,帶給人們的都是吟詠不盡的歡快樂章。
【2】福建民風民俗資料之福建風俗文化之“尾牙”福建“尾牙”節
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的由來
牙的涵義
「牙」是漢族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歷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准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餚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農歷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作牙
「作牙」的起源出於善良的社會風俗習慣,代代相傳。所謂「牙」字,為「牙旗」之簡稱,因古時荒地滿目,未經開墾之地,時有相爭開拓,致有格鬥、毆打等事發生。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均畫有獸牙之形狀,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區之人員,或族人,或者軍隊的標志;至於古代商場的買賣介紹人,往往被稱為「牙郎」或「牙儈」、「牽鉤仔」,故商人向「牙郎」們請客致謝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節目,稱為「做牙」。
頭牙
頭牙也正是土地公的生日,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一般農家在農歷二月初二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一年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八月十五(農歷不分日或號)還要祭拜一次,稱為「秋祭」,在五穀有了收成時感謝土地公賜給人們的豐收。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崇拜土地公是根源於人類對土地的信仰,主要為求生命繁衍或農作物豐收。在神明裡,土地公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反而更親近人間,人們遇見任何問題,都會找上深入民間的土地公,祈求豐收、生意繁榮,就連治病、陞官、轉職也找他幫忙;台灣的土地公特別多,所以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
尾牙
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古時有一詩句「一年伙計酬杯酒,萬戶香煙謝土神」,這是舊時詩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聯「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說東家要辭退夥計;下聯是尾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間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祭拜之後,東家即宴請伙計,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准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員工們。
早期,一般商家或工廠要解僱伙計或工人都利用「食尾牙」這一餐來暗示。不過,舊時的人較為厚道,如果不是伙計實在不行,或是東家的事業經營不佳。是不會隨便辭退夥計,辭退的方式也不是發下一張解僱通知或者資遣,都在尾牙宴中暗示,告知員工被解僱。
尾牙-雞頭隱喻
以前尾牙宴的主菜是白斬雞,僱主將要解聘任何員工,則以雞頭相向,假如被免職的不只一人則執筷子夾起雞頭分別朝向將被「辭頭路」者。凡是尾牙雞頭所指員工,即表示不再僱工請他(她)另謀高就,這種暗喻方式勞資雙方心照不宣,毋須口頭辭退也不必書面通知,這是台灣民間傳統的免職風俗。
假如僱主不想解聘任何員工,則將雞頭朝向自己或拿掉以示全體慰留。至於尾牙辭退員工為何要以雞頭相向表示,可能因為雞在民間習俗中是代表「家」和「加」,因為「雞」在台語中與「家」和「加」同音,因此喜慶宴會通常是以雞象徵起家或增添福壽之意,「家」也有多出來之意,在尾牙時則以雞頭所指表示多餘之人,應自行離職。有俗諺形容說:「食尾牙面憂憂,食頭牙蹺腳捻嘴須」,「頭牙」因為沒有被辭退的顧慮,所以心情輕松愉很;台語形容一個人的心情輕松悠哉悠哉叫做「蹺腳捻嘴須」。
福建“作牙”的意義
福建人最重視在每年農歷二月二日做“頭牙”,以及在十二月十六日做“尾牙”二月二日是“社日”土地神之紀念日,是一年的第一次“做牙”,被認為是頭牙,而十二月十六日,則是一年中最後一次“做牙”,稱為“尾牙”。福建人做“尾牙”特別隆重,這一日過後,也宣告時間就快走向另一個年份了。
“做牙”的習俗是宗教活動,其背面又其實是涵有神道設教的提示,告訴人們所有成就並非只是個人的努力和手段,同時間也有賞善罰惡的神明在身旁默默監視和扶助。因此,人們應定時供奉和時時感激神明的庇佑,從而不驕不縱,以及服從為善施仁的社會規范。
過去的人價值觀崇尚儉朴,農業時代的生活素質與物質享受也不比今日奢華。“做牙”是為平日儉朴的飲食習俗提供適當的變化,定時加添菜餚,調劑生活。古人以宗教需要代替個人需要,並以此作為理由,去合理化上述的行為,如此便可以控制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不會把飲食放縱視為合理。
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
潤餅系以潤餅皮卷包豆芽菜、筍絲、豆於、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
刈包里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牙的本義是軍中帳前的大旗,大軍在出征之前,照例要祭拜大旗,確保旗開得勝、一路平安,稱之為“禡牙”。這個典禮後來被商號援用,於每年過完年後第一次開市時,同樣來個祭典,希望財源廣進,生意興旺。他們祭拜的對象,主要是福德正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土地公。這一祭禮稱為“牙祭”或“做牙”。
很多地方不過尾牙,但卻受到了這種文化的影響。直到改革開放以後,人們還把大吃一頓美食叫做“打牙祭”,就是這種文化的遺存。
家中尊長領導幼輩拜祭神明,與東主領導僱工卑仆拜祭神明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通過這一宗教儀式,體現了互相的長幼有序和尊卑有分。同時,通過聚餐去平等共食相同的食物,又能加強一體的感覺,可以作為大家共同經歷一段努力時間的紀念,並提供實質的慰勞。
“做牙”這種宗教活動的祭祀對象,是以慰勞土地福德正神以及本家的地主為主;它也在喻示著人們,生活美滿的根源,是本身所依賴和生活的那片土地。
“做牙”,盛行於閩中,表面上看似帶有著一點點迷信色彩,但是不要以為那就是迷信。因其是一個土生土長悠久的華夏傳統節日。這是幾千年積淀來的文化遺產,隨著時間的流逝不但不會消失而且會更閃耀,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8、福建的習俗有哪些?
福建各地人過年的十大習俗:
1、福州人特別喜歡紅色,認為紅色代表吉利。在祭灶、供供時時一般會貼上一小張紅紙。
2、過年時,福州家庭都會備足桔子,以示「福」「吉」。福州人特喜歡一種顏色鮮紅的桔子,叫「福桔」,盡管他有些酸。客人來了首先端上桔子和瓜子,大人們對來拜年的小孩除了送壓歲錢外,還會加給兩個桔子。
3、在福州一帶,長面是過年飲食中必備的食物。長面,也叫長壽面。正月初一,福州人第一頓飯必須吃細長面,寓意「長年平安」。
4、在閩西,雞肉是客家人過年的重要菜餚,按客家人風俗,雞頭應由長者吃,雞翅膀要給出門做活的男人吃,雞腿通常要留給讀書的孩子吃。
5、客家人把過年餐桌上發生的諸事都看作「大吉大利」,如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財,碗被摔碎當作會添丁,筷子掉落了看成是有食緣等。
6、在泉州等閩南地區,過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芥菜在閩南方言中也稱「長年菜」;也有人家的餐桌上擺「韭菜」,「韭」與「久」諧音,寓意長壽。
7、由蘿卜和麵粉做成的蘿卜粿在平潭、閩南人的過年餐桌上也必不可少,他們稱蘿卜為「菜頭」,意為「好彩頭」。吃蔬菜時,通常不用刀切,整條蔬菜洗凈後連根煮熟,以祝父母長輩長壽。
8、老福州人還有送燈習俗,「送燈」得說「送丁」,因為福州方言燈與丁諧音。因此福州素有元宵送燈的習俗,寓意多子多孫多福。外婆給外孫、外孫女送燈和花面罩也是福州人一個重要習俗。
9、閩北、閩東過年必做黃粿,這是一種用粳米蒸炊、打細後做成的糕點。當地人在祭祀、供供時必備的。
10、莆田人新年初二不出門見客人。他們除了大年三十過年,正月初四也過的非常大。
9、福建過年風俗有哪些?
福建過年風俗有如下:
1、福州:出門拜年之前,必須先祭天。根據傳統這天福州人還要吃一碗太平面——用紅糟雞雞湯泡的面線,面里還要加兩個雞蛋。
2、閩南: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3、莆田興化:至今沿襲著「做大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
4、寧德:凡年六十以上整歲者皆擺酒席恭請親友會宴,謂之「做壽」。
5、三明: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薑紅糖茶先吃「甜頭」;將樂某村群眾還有到水井、溪邊爭挑第一擔水之習俗,叫「考頭水」;大田畲族婦女清早要先到河上游「汲新水」,小孩要到竹林里搖竹子,以求「快快長大」。
6、閩西客家:家族聚居的大樓里,先請最有福氣的人開大門,說「開門大吉」,走出大門又說「腳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長掛鞭炮,佳佳打開廚房門,放鞭炮,說好話。
10、福建民俗有哪些?
1、湄州島媽祖節,媽祖生於公元960年,傳說媽祖經常顯靈保護船隻,拯救海難。農歷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分別是被奉為海神的媽祖的誕生日和忌日。
每到這兩日,數以萬計的台胞和當地民眾都來朝聖媽祖。節期有拜媽祖、媽祖文化研討、工藝品展銷活動。可觀賞富有特色的民間歌舞,品嘗閩菜。
2、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由中國田徑協會與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是中國春季惟一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也是中國惟一在海岸風光賽道上進行的馬拉松,與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形成中國的南北兩大馬拉松賽事。
3、在閩南一些地方,為親友的婚禮贈送禮物時,鍾表、扇、傘、手巾、鏡子、刀子和綠色帽子等均屬忌諱之列。鍾與終、表與婊同音自然使人有不吉利之感。
扇雖與善同音,但只用於夏天,一到秋涼天即被拋之不用,有絕情之意,故不受歡迎鏡子容易破,不破也會照出人的真面目,有叫人現丑之意,故屬忌諱之物。
刀子易傷人,且有「一刀兩斷」的成語,用於送人有不懷好意之感,故多忌諱。手巾送人是喪家用以答謝吊喪者的回敬品,用於婚禮或其他場合,均不受歡迎。男人著綠帽向被認為妻子不貞的代詞,以綠帽為禮物被看成帶有侮辱性,向為忌諱。
4、福建自古農歷四月至九月結婚是忌諱的,諺語謂「四月死日,五月差誤,六月娶半年某(妻),七月娶鬼某,八月娶土地婆,九月娶狗頭重,死某又死成(夫)」。
其實四月到九月忌婚是有原因的,四月、五月正逢農忙季節,且氣候變化大,結婚辦喜事,既影響農事,又對健康不利,旦四與死同音,給人不吉利之感。
六月、七月正是大熱天,農歷七月又是鬼節(普渡),人們也以為不吉利。八月、九月為收成季節,有許多事要做,亦不宜把精力花在辦婚事方面,且九月霜降,霜與喪諧音亦謂不吉利。凡此種種,四至九月結婚被看成是犯忌的。
5、婚姻方面的忌諱,首先是男女同姓、仇姓和相差三、六歲等。同姓不婚旨在防止血緣太近,影響後代。古代有「男女同姓,其生不繁」的說法,自有科學根據。
仇姓不婚的起因在防止宗族械鬥時有人「通敵」、「資敵」。夫婦年齡三歲和六歲向被稱為犯偏沖和正沖之嫌,起因可能與所謂「一箭傷人則三歲殘,二箭傷人則六歲亡」的說法有關,久沿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