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風俗文化
1、樂陵東巷子幹嘛的
樂陵東巷子是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旅遊發展的重點地區。因為東巷子位於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市中街道境內.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周邊擁有碧霞元君故居、大孫鄉生態採摘園、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樂陵市朱集鎮、白家「清真寺」、山東省德州市樂陵魏王故址、結義園等景點景區,擁有崗子劉驢肉、牛斗虎、黑陶文化、紅臉燒餅、海島金山寺的傳說、德州木偶小戲、除夕守歲等民俗文化,擁有劉武官豆腐皮、金絲棗露、樂陵金絲小棗、棗粽子、棗泥包子、奎台窩頭、樂陵金絲小棗等特產。樂陵東巷子是集休閑,民俗,採摘體驗於一體的遊玩的好地方。
2、樂陵兩紅文化是指什麼
紅色、紅棗這兩紅文化。
為了彰顯獨特的棗鄉文化特質,朱集鎮注重挖掘紅色、紅棗這兩紅文化,樂陵市民兵拓展訓練基地,就是樂陵在發展兩紅文化方面新籌劃建設的項目。
樂陵市持續加大紅色文化和基因的保護、傳承和弘揚,依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通過深挖資源、加快提升、強化培訓、創作精品等,藉助、整合各方力量,著力打造以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為龍頭的區域性紅色文化高地,形成了山東省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魯邊的紅色旅遊布局。
哥們,我來告訴你吧.我家離你老丈人的村兩公里.要是說訂婚現在的行情應該在八千以內當然個別戶也不大好說可能超出這個數.其實多少錢都看你媳婦了鐵的話還又不要錢的呢.再說結婚呢那得超兩萬錢了.這些錢暫時放在女方父母那.十年八年以後如果你表現得好自然會給你.從來沒聽說過女的還給男的錢.至於車接車送進呢你去接遠呢租車的錢一般還得你來 出女方不要呢那更好當然感情好也不在乎這幾個錢.不知你是哪裡人這么有福氣找到了我們黃夾的大美女 祝福你們
4、山東民俗特色。
山東素稱「齊魯之邦,禮儀之鄉」,魯中平原以農耕文化為特色,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散發著濃郁的泥土氣息;膠東沿海漁家風情濃郁,粗獷奔放;魯西地區傳統深重,是孔孟之鄉。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山東的民俗風情風格多樣,生生不息。在這片土地上,山東民俗藝術叫響全國。
齊魯兩俗並存,山東民俗自成系列。古時山東分為齊、魯兩國,兩個不同的地區形成不同風格的民俗並且一直相對存在,互相影響卻又自成風格。山東東部是齊國,西部是魯國。由於兩個古國對後人影響至深,至今山東還是被稱為「齊魯」。齊、魯的不同民俗,形成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有的文化傳統,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
山東兩大民俗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和山東高密的撲灰年畫入選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密撲灰年畫全國獨此一家,年畫藝人用柳木炭條起線稿,再用畫紙在線稿上撲抹復印,一稿可撲數張,因有這一招,便有「撲灰」之名。撲灰起稿之後,再加手繪一整套工序,才能畫出一張漂亮的畫來。撲灰年畫起源於明初,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撲灰年畫的人漸多。到清末,發展成兩個主要的流派:「老抹畫」和「紅貨」。如今,撲灰年畫的作品日漸其少,當年兩派藝人的作品,存留下來的都特別珍貴。
楊家埠木版年畫始於明洪武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朝乾隆年間,楊家埠年畫已行銷省內外。楊家埠年畫題材多樣,吉祥活潑,色彩鮮明,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根據張貼方位的不同,通常可分為門畫、炕頭畫等品種。楊家埠年畫的功夫在版上。木版製作是個細致活,需要精雕細刻,有的木版能夠保存多年。在一些民間藝人的手中,至今保存有明清傳下來的木版。刻好版,還要層層上彩,印在紙上,一幅年畫通常要上6-8道彩才能完成,都是純手工製作,大多是現場印製。
八大民俗叫響全國
山東濟南被稱為「麵塑之都」,在濟南工藝美術中,麵塑成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個種類。濟南的麵塑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業。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現代麵塑的發祥地就是山東,代表人物是董風歧,尤其擅長人物像。「麵塑的最高極限就是微塑,董風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說起叫響全國的山東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紙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任意剪出各種造型,其中的想像力讓人驚訝。據了解,山東剪紙以范祚信和欒月英較為有名。山東的剪紙風格簡練明快,地域文化性強,技巧性和想像力在全國都是很高的。「剪紙最初是用來當作窗花,後來才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劉館長說,「山東的剪紙歷史悠久,從發明造紙之後就逐漸出現了。」
山東濰坊是中國著名的風箏產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扎制風箏的藝人。後來,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濰坊風箏主要有3種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簡形,其中以龍頭蜈蚣最突出。現代風箏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花樣翻新,贏得了「風箏藝術,濰坊第一」的美譽。現在濰坊已成為國際風箏節的固定舉辦地。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山東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畫、微雕和臉譜等山東民俗即使在全國也是叫得響的。
移民民俗對山東的影響
山東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
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影響。明初推行"移民寬鄉"的民墾政策,從明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山東、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一帶,其中一部分又先後由濱州一帶東遷。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山西民俗影響山東,如寒食節不生火做飯。魯西北數縣居民(今聊城一帶),許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隸(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而來,他們居住的地方,年畫、泥玩具等民間藝術品,至今與棗強風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東的多集中在萊州,因此,萊州風俗多有與東鄰不相同,還有許多市地有移民至山東各地,民俗也各異。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時的京杭大運河沿岸的碼頭城鎮,如山東地段的德州、臨清、聊城(東昌)、濟寧等,受南北漕運影響,風俗與山東其它地區多有不同。這些城鎮中大多都有一個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見的竹編店鋪,街面上開設的茶館,其鋪面格局,賣茶、飲茶大致相同。濟寧的玉堂醬園由蘇州沿運河遷入,其產品至今保持著江南風格,並且仍用"姑蘇老店"的招牌。
外出謀職帶來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當數歷史上的山東人下關東,或稱"闖關東"。山東人下關東大致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攜家移住東北家村和山區,帶有逃荒性質,俗謂"被逼無奈闖關東";一種是家在山東,但大半生在東北做生意,俗稱"住地場"。他們將山東的風俗帶去東北,又將東北的習俗攜回山東。長期的交流使兩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一些內容相同的民間故事,如禿尾巴老李和人參的故事等,在山東與東北同樣廣泛流傳。山東風俗受東北影響以膠東最為突出。
希望我能幫到您!
祝您一生平安,財源滾滾!
望採納!
5、誰能告訴我山東德州樂陵的結婚風俗
訂婚當然是去女方家.如果去你家,你們當然要去接呀.所有的過程都要充分顯示出男方對女方的尊重.給足女方家面子.你不去請難道要女方及家人自己跑你家去呀.至於錢嘛.萬里挑一,也有講究萬里挑七的.當然是給女方.虧你想的出來,還想女方掏錢.祝你們幸福
6、樂陵有什麼習俗
春節 我國古代以臘月初八為年,南北朝以後改為歲末一天過年。辛亥革命後,國民政府宣布使用公歷,同時將舊歷年正月初一改為春節。解放前,「除夕,易門神,換桃符,貼春聯,祀天地、祖先」,外出不歸視為不孝。是日,早起去村頭「請已故先人回家過年」;中午「供祭天地神靈」;傍晚湊柴於街前、村頭點火,老幼圍烤,謂之「烤末陽」以示延伸時日,象徵興旺之日;晚上全家聚飲,吃花生,謂之「守歲」與「分歲」,至半夜吃水餃,謂之「辭歲」。吃水餃前,幼輩叩拜父母尊長,謂之「拜年」,飯後同族鄉里互拜,下午或次日清晨同族聚至祖墳燒紙叩頭,鞭炮齊鳴,謂之「上年墳」。解放後,易門神,祭天地等迷信活動逐漸廢除。除夕全家聚飲暢談於半夜方眠,吃水餃多改為黎明。飯前,鞭炮齊鳴,幼輩給長輩拜年,飯後同族鄰居互相走拜問好。機關、團體、學校於節前多舉行春節茶話會,開展擁政愛民,擁軍優屬等活動。正月初一多舉行團拜或互相走訪。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亦稱上元節,始於西漢文帝元年。解放前,「元宵節張燈火,放花炬,酒筵樂歌競為歡會凡三日。十四日主麥,十五日主谷十六日主豆,月明風,收燈也,有風為歉,無風為豐」。是日「女子以跳繩為戲,名日跳百索」。十四至十六日3天,男子盛飾遊街登城過橋,日昕始散,名日「走百病」。富裕之家,晚上吃元宵。解放後,城鄉多進行各種文娛活動,如龍燈、獅舞、高蹺、秧歌、小戲、武技等。棉區則多放煙花以慶棉花豐收。亦有放燈者,但不普遍。
填倉日 解放前,於正月二十五日,「黎明羅灰末於院中,畫地作囤,置谷少許於內為豐登兆,名日打囤,以糕祭倉神」。解入後,仍沿舊習,但不普遍。
二月二 解放前,每逢農歷二月初二,為「龍抬頭之日」,以菜因子謂之「龍球」,以面條或飴餉謂之 「龍須」供祭龍神。解放後,此節逐漸消除。
寒食節 汪明節前一天。解放前為紀念春秋時期介子推偕母陷於綿山,晉文公重耳求之不得,入火促其出山,不料焚死,故此日禁火寒食。是日,老幼習吃事前做的「炒麵」。解放後,此俗逐漸消除。
清明節 解放前,為祭祖掃墓之日。解放後,家村仍有此習。而機關、學校為緬懷先烈,到革命烈士墓、烈士陵園舉行紀念活動,已成習俗。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逝世紀念日,亦稱天中節。解放前「戴彩符艾,虎節門符,插艾葉於戶,以紅綠線造百索系兒童臂,日「長命縷」,以竹葉裹黍糯做粽名角黍(粽子)相饋。飲葛莆雄黃酒,用酒灑牆壁以避五毒,午時采面草為膏療諸毒」。解放後,仍有吃棗粽子的習俗。
天貺節 解放前,每逢六月初六「曝書帙、及服,農家掛線於田間」以祭孫光賜福。解放後,該日在農村仍有曝曬衣物、糧食,以防蟲蛀之習。
中元節 谷稱七月十五。解放前,每逢農歷七月十四(謂之鬼節)。祭祖先、用蒸包上墳。解放後,農村少數人仍有祭祖習俗。
仲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解放前,「設瓜果月餅祭月,婚姻家饋送瓜餅為應節時物,會親朋月下歡嘗」。解放後,仲瞅佳節,金家團聚,慶祝豐收,改善生活,夜間飲酒「圓月」,親朋互相饋贈月餅的習俗很盛。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解放前,「登高遊玩,賞菊,飲茱萸酒,又用面為糕五色錯雜」,以除「不祥」。解放後,多在此節前後舉行物資交流大會,開展敬老活動等。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解放前,「八日為臘,是日,雜五穀果食合而煮」謂之臘八粥,食之可「避災去病」。討飯人至可賜其一碗,亦稱善粥。解放後,農村仍有以棗、粘米和諸豆煮粥吃的習俗。
小年節 農歷臘月二十三。解放前,以麥芽糖瓜和棗粘糕祭灶王,祝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地隆吉祥」,謂之矢灶神,家人處出如有不歸者不辭灶,節後清掃房間。解放後,祭灶活動逐漸消除,而農村逢此節蒸食棗粘糕,清掃房間,准備過年的較為普遍。
喜慶婚事
傳統喜慶 民間的傳統喜慶:一是「送喜」,即婦女生小孩後,親朋攜帶雞蛋等營養食品登門送喜慶賀。還有慶「十二」的習俗,即小孩生下12天,親朋登門送喜慶賀。二是慶「百歲」,嬰兒滿一周歲,其外祖將嬰兒母子接去過生日,謂之走「百歲」和慶「百歲」。三是祝壽,老人到60歲後,每逢生日,其子女親朋帶酒肉和長壽糕等登門慶壽。
婚事 解入前,訂婚靠「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其方式是「通媒的結姻緣,男家投啟日通啟,女家回啟日允啟,男家納幣女家日聘禮」,講的是門當戶地,論的是身世田園,並多系早婚,男十一二歲即娶,女十六七歲即嫁,有的貧家之女不足10歲就去婆家當童養媳。迎親,男家備官轎各1乘,男乘官轎,伴隨鼓樂到女家迎娶,謂之大娶。只備花轎1乘,無鼓樂則謂小娶。婚禮,在院內天地堂前設香案、置香斗、插弓箭、系紅綢,新娘蒙頭服、蹈紅毯,拜天地後,方得入洞房行「合包禮」。二日拜家廟及翁姑與夫家尊長。三日拜同族與鄉里,謂之「拜三」。「女家送酒饌進舅姑,謂之送大飯」等等繁雜禮節。解放後,青年男女逐漸做到婚姻自主,在工作或學習中建立感情,經他人介紹,互相了解。訂婚形式,多數以互贈禮物,照訂婚像,男女互相走房認親,亦有沿用舊習的,謂之「過號」,藉以酬謝介紹人。結婚儀式改為騎馬騎驪,騎自行車。近年來,乘汽車結婚者漸多,也有的旅行結婚或舉行集體婚冖,還有的女娶男。喜事新辦的習俗,深受群眾稱贊。但也存有多要彩禮,設紅櫃收喜禮,大宴賓朋等不良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