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潮汕風俗圖

潮汕風俗圖

發布時間: 2022-09-30 21:59:28

1、潮汕各地區的春節習俗?

1,除夕團聚守歲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新年鍾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2,送壓腰錢

送壓腰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3,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去給親戚朋友拜年。其中大桔(潮州柑)是必不可少的,諧音「大吉」,帶多帶少沒關系,但絕不能是奇數。臨走,主人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

2、潮汕的中秋習俗

在潮汕,自古有中秋節有拜月的俗,但拜月是潮人婦女和孩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圓月」,古已成例。潮人拜月稱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稱為月娘。婦女拜月的重要心願還在尋找一個好夫婿。潮汕有一首民謠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在潮汕,中秋節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然後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模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裡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紋漂亮、清白如雪,一些動物形狀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牙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中秋節當天下午,家家戶戶還要祭祖。所以一些人家中秋節這天一大早,甚至提前一兩天就開始忙開了。鹵鵝、做果、購買貢品,忙得不亦樂乎。
當三五之夜到來、玉兔東升時,人們就將大方桌擺在院子中央,然後,拿兩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個拱門,稱為月宮門。祭月時,常讓小孩子供上新買的文具——筆、課本和書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讀書聰明,成績優秀。並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剛從井裡打上來的「井心水」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聽眾朋友,您是否記得您的母親將您的新文具放上祭壇那虔誠的表情呢?那是母親對子女最真誠的禱告,希望「阿娘」能保佑自己的子女學業有成,出人頭地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可是父母們的期盼。他們會從祭壇取下一點煙灰,小心冀冀的用心包住,泡在「井心水」,讓小孩喝下。說那是「阿娘」賜予的靈丹妙葯,喝下後會機智靈敏。這樣的說法雖不可信,但這卻反映了長輩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夜漫步潮州城鄉,還能聽到咚咚咚的謎鼓聲和悠揚的弦樂聲,人們穿梭於各個街道、社區的燈謎台,駐足在涼亭內、祠堂前聽潮樂,熱鬧非常。
暮色降臨,玉兔東升,潮人賞月的活動也就開始了。中秋賞月,根據各自不同的愛好和條件,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潮人或設家宴於月下,為孩子們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古老的神話故事,共賞天倫之樂;或陳月餅、酒饌、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油甘、橄欖、香蕉、芋頭等食物於庭院、樓台,全家人在銀色的月光下一面聚談,一面品嘗節日的佳品。拜月都在露天,城市樓上居民則在陽台天台,面向月娘。假若碰到「雲蓋中秋月」的情境,也要等著有點月光才祭拜,總盼望月娘能給光彩。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粉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用柚牙裝扮白鴿等等,在汕頭則較少見。現代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購物方便,不象從前工巧。或爭先佔坐酒樓玩月,以先睹月色為快;或到汕頭港灣、中山公園、金砂公園等地駕輕舟泛江海作月夜之游;或徘徊於街市,以睹節日晚市熱鬧的場面;潮人的婦女們也盛裝出遊,互相往來,嬉戲在在月光下。

3、關於潮汕家鄉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貼門神,貼春聯,吃團年飯,迎財神,放鞭炮,送壓歲錢。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 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 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近幾年來興起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就是23:00到次日1:00拜財神。按說,臘月二十四日諸神上天,人間的諸路神仙都上天「匯報工作」去了。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是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著。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拓展資料

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最熱鬧,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日是春節。春節, 是農歷的元旦,是一年歲月更新的開始。每當年底臨近,人們便開始緊鑼 密鼓地籌辦年貨了。因為這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大節,故此,潮汕地區便有 著許多既同於中原地區又異於中原地區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4、潮汕風俗有哪些呢?

潮汕風俗有如下:

1、功夫茶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

2、剃胎發

在潮汕大部分地方,嬰兒出生滿月時,長輩要為其剃胎發。也有些地方是在嬰兒出生12日時進行。新生兒的第一次剃頭歷來被看作是一件喜事,剃了娘胎里帶出來的胎毛,終於可以「從頭開始,重新做人」了,因而剃胎發的儀式嚴肅而隆重,講究一定的規矩。

3、七樣菜

七樣菜是潮汕民間頗具特色的一種食俗,這種用七種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的菜餚,有「新春發大財」的寓意。雖然味道比較怪,但主要是為了過年圖個吉利頭。

4、打油火

「打油火」是潮汕入厝的一種風俗,建了新宅,入宅居住,主人必須請師公來屋內做法一次,驅去室內邪煞之物,以求合家居住平安。這是潮汕鄉下入厝的驅鬼儀式,俗稱「打油火」。

5、出花園

出花園是指當男女孩長到15歲時,便接受這樣一種儀式的洗禮。關於「出花園」一語的由來,普遍認為未成年的孩子在一個五彩繽紛的花園里,直至15歲到來,宣告童年時代向另外一個時代的轉變,所以要從「花園」中踏出,走向成年的門檻,從此要對自己,對社會負責。

5、潮汕特色的風俗習慣

一、冬節 

冬節即是二十四節候中的冬至,時逢農事空隙,一年將盡,因此也稱小過年。舊俗冬節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圓,以表示大團圓。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節丸」便長一歲)、上墳掃墓等(清明行「過春紙」,冬至行「過冬紙」)。

二、勞熱 

「勞熱 」民俗起源於潮州人民對土地的無比崇拜,對土地崇拜導致「土地之神」一說的產生。土地之神,古人稱之為「社」,潮州人則將其稱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鋪、家裡、工廠,都會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莊也可以見到)。

「勞熱」這一民俗活動在潮州傳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三、潮汕婚俗 

潮汕婚俗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

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舉行「開井」、「舂米頭」、「攪泔」等儀式;滿十二天或滿四個月要行「歸寧」禮——「返厝」。頭、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煙起時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過夜。

四、吊燈習俗

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

五、出花園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一種獨有的成人禮習俗,15歲(虛歲)的孩子要「出花園」。 凡是有15歲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陰歷七月初七乞巧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或另擇日為孩子備辦三牲(雄雞、鴨、豬肉)果品拜別公婆神(俗稱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從此可以走出花園。

6、潮汕的習俗有哪些?

潮汕的習俗:

1、功夫茶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

2、剃胎發

在潮汕大部分地方,嬰兒出生滿月時,長輩要為其剃胎發。也有些地方是在嬰兒出生12日時進行。新生兒的第一次剃頭歷來被看作是一件喜事,剃了娘胎里帶出來的胎毛,終於可以「從頭開始,重新做人」了,因而剃胎發的儀式嚴肅而隆重,講究一定的規矩。

3、七樣菜

七樣菜是潮汕民間頗具特色的一種食俗,這種用七種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的菜餚,有「新春發大財」的寓意。雖然味道比較怪,但主要是為了過年圖個吉利頭。

4、打油火

「打油火」是潮汕入厝的一種風俗,建了新宅,入宅居住,主人必須請師公來屋內做法一次,驅去室內邪煞之物,以求合家居住平安。這是潮汕鄉下入厝的驅鬼儀式,俗稱「打油火」。

5、出花園

出花園是指當男女孩長到15歲時,便接受這樣一種儀式的洗禮。關於「出花園」一語的由來,普遍認為未成年的孩子在一個五彩繽紛的花園里,直至15歲到來,宣告童年時代向另外一個時代的轉變,所以要從「花園」中踏出,走向成年的門檻,從此要對自己,對社會負責。

潮汕文化特點:

1、民間性。

如潮劇、潮汕音樂、潮汕民俗、潮汕民間文學等,皆植根於海內外潮人大眾,深受海內外潮人鄉親的歡迎。潮菜和潮汕工夫茶,都為海內外潮人所喜愛,在海內外潮人日常飲食中十分普及。

2、兼容性。

潮汕文化既傳承和弘揚中原文化的優良傳統,又吸取古代南粵土著文化的優良成分,同時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一些優良成分,互相融合,形成獨特的群體文化,具有海納百川的氣魄。

3、精細性。

潮汕木雕、石雕和美術陶瓷,都十分精細雅緻。潮汕農藝具有潮汕婦女一絲不拘細致綉花的風格。潮陽英歌舞中108條好漢,皆有獨特的臉譜、服飾和性格,十分精細。

4、開拓性。

潮劇吸取了不少古典戲劇和潮汕民間音樂、舞蹈等不少優秀成分,創造而成為富有特色的劇種。潮汕音樂既保存中國古典音樂的精華,又吸收民間音樂的優秀成分,創造而成為民間很喜愛的音樂。

7、潮汕習俗有哪些?

1、功夫茶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

2、剃胎發

在潮汕大部分地方,嬰兒出生滿月時,長輩要為其剃胎發。也有些地方是在嬰兒出生12日時進行。新生兒的第一次剃頭歷來被看做是一件喜事,剃了娘胎里帶出來的胎毛,終於可以「從頭開始,重新做人」了,因而剃胎發的儀式嚴肅而隆重,講究一定的規矩。

3、七樣菜

七樣菜是潮汕民間頗具特色的一種食俗,這種用七種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的菜餚,有「新春發大財」的寓意。雖然味道比較怪,但主要是為了過年圖個吉利頭。

4、打油火

「打油火」是潮汕入厝的一種風俗,建了新宅,入宅居住,主人必須請師公來屋內做法一次,驅去室內邪煞之物,以求合家居住平安。這是潮汕鄉下入厝的驅鬼儀式,俗稱「打油火」。

5、出花園

出花園是指當男女孩長到15歲時,便接受這樣一種儀式的洗禮。關於「出花園」一語的由來,普遍認為未成年的孩子在一個五彩繽紛的花園里,直至15歲到來,宣告童年時代向另外一個時代的轉變,所以要從「花園」中踏出,走向成年的門檻,從此要對自己,對社會負責。

8、潮汕民風民俗

1、功夫茶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

2、剃胎發

在潮汕大部分地方,嬰兒出生滿月時,長輩要為其剃胎發。也有些地方是在嬰兒出生12日時進行。新生兒的第一次剃頭歷來被看做是一件喜事,剃了娘胎里帶出來的胎毛,終於可以「從頭開始,重新做人」了,因而剃胎發的儀式嚴肅而隆重,講究一定的規矩。

3、七樣菜

七樣菜是潮汕民間頗具特色的一種食俗,這種用七種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的菜餚,有「新春發大財」的寓意。雖然味道比較怪,但主要是為了過年圖個吉利頭。

4、打油火

「打油火」是潮汕入厝的一種風俗,建了新宅,入宅居住,主人必須請師公來屋內做法一次,驅去室內邪煞之物,以求合家居住平安。這是潮汕鄉下入厝的驅鬼儀式,俗稱「打油火」。

5、出花園

出花園是指當男女孩長到15歲時,便接受這樣一種儀式的洗禮。關於「出花園」一語的由來,普遍認為未成年的孩子在一個五彩繽紛的花園里,直至15歲到來,宣告童年時代向另外一個時代的轉變,所以要從「花園」中踏出,走向成年的門檻,從此要對自己,對社會負責。

參考資料:網路-潮汕

9、潮州的春節習俗

潮州的春節習俗跟其他都是差不多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潮州在春節的時候通常都要「摜春盛」,這個是潮州的特色。一般習俗有:

1、吃團年飯。潮州市人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主婦們便忙著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2、送壓歲錢。送壓歲錢是潮州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著。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3、拜年。初一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

4、摜春盛。春節期間,潮州的的另一個有特色的民俗活動便是「摜春盛 」(春,一種分成三四層的,有蓋子的竹編禮籃,通常是成對使用,所以也叫「擔春盛」)。

5、臘月二十四後,家家戶戶要蒸年糕,主要是為了敬神,這兩天家裡老老少少都聚在一起做年糕,潮汕地區叫「粿」這天也是孩子最高興的一天。

10、潮汕傳統節日的習俗都有哪些?

潮汕傳統節日
時年八節
潮汕地區有句話叫:「過日子,勿忘時年八節。 」潮汕地區「歲時節日」的各種活動,世代沿襲相傳,蔚然為俗。或紀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蘊義。潮汕人多於這些節日回家與親友團聚,增進彼此大鑼鼓 嵌瓷 工夫茶 燒瓷的情感和凝聚力。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稱元日,為新歲之首,在潮汕地區,過年一般要熱鬧四、五天。春節當晚,大街小巷,家家產戶貼春聯,張燈結綵。吃團圓飯。春節一早,大人攜小孩子帶上一對或二對生柑(稱「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節的文娛活動有英歌舞、營大鑼鼓、擎大標、布馬舞、舞龍、獅、鯉魚等。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古稱「上元節」。俗稱「燈節」,潮汕人叫「正月半」,歷來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說。當天家家戶戶門楣上都要插上榕葉、竹枝,以保平安;慶元宵的節目主要有:營老爺、賞花燈、添燈、猜燈謎、拋錢擲彌勒佛等。
清明節
清明節在潮汕各地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俗「過紙」。舊時要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用紅漆油出新石碑號,並在墓碑及墓堆上掛黃白兩色紙條,舉行祭禮。
端午節
潮汕人稱端午節為「五月節」,潮汕賽龍舟分「真龍」和「假龍」兩種。在包粽方面則有「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氣象諺語,潮汕人家,端午要在門楣、門環以至屋檐下,懸掛一束束用「紅頭繩」系扎著的艾草、菖蒲、榴花、蒜頭、龍船花共合為五種稱「五瑞」。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施孤」、「鬼節」,也叫「盂蘭勝會」。「施姑」當天,潮州人或以村為單位搭台「施孤」,或在自家門口擺上祭品、錢紙,祭畢燒錢紙、撒白米於地上,焚香禱祝,並把香插在房前屋後的地上。
中秋節
俗稱「八月半」,主要節目有:1.芋頭祭祖。潮汕有句俗諺:「河溪對嘴,芋食到畏。」;2.拜月娘,多數人家會在中秋前一個月精心製作工藝品用以拜月,拜月當晚必不可少的物品還有如八仙桌、「(八仙)寶仔」、大香、各類水果、餡餅等,拜月者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3.燒塔。這些節目的每一個元素幾乎與潮汕人的抗元歷史有關(傳遞信息)
冬節
冬節即是二十四節候中的冬至,時逢農事空隙,一年將盡,因此也稱小過年。舊俗冬節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圓,以表示大團圓。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節丸」便長一歲)、上墳掃墓等(清明行「過春紙」,冬至行「過冬紙」)
除夕
潮汕人稱之為「年夜」或「大年三十」。年夜節日活動是從祭祀祖先開始的,下午,一家老少理發沐浴換新衣,然後開始祭祖。祭品和儀式,祭過祖先,把大門、廳門、房門的舊對聯都撕下來,貼上新春聯。而後有「圍爐」吃團年飯、給壓歲錢(又叫「壓腰」)。和守歲諸環節。
勞熱
「勞熱 」民俗起源於潮州人民對土地的無比崇拜,對土地崇拜導致「土地之神」一說的產生。土地之神,古人稱之為「社」,潮州人則將其稱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鋪、家裡、工廠,都會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莊也可以見到),「勞熱」這一民俗活動在潮州傳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吊燈習俗

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
吊燈習俗
出花園
「出花園」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一種獨有的成人禮習俗,15歲(虛歲)的孩子要「出花園」。 凡是有15歲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陰歷七月初七乞巧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或另擇日為孩子備辦三牲(雄雞、鴨、豬肉)果品拜別公婆神(俗稱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從此可以走出花園,不再是終日在花園里玩鬧的孩童了。
工夫茶 燒瓷 花燈
傳說記載:「出花園」中穿紅皮屐和吃公雞頭的習俗,傳說於明嘉靖年間潮州府狀元林大欽有關。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