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洛陽風俗不禁街

洛陽風俗不禁街

發布時間: 2022-09-30 12:36:35

1、洛陽的風俗民情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堯、舜、禹等居住於此。 同時,洛陽也是中國3000多年文明的帝都王城,華夏,中華,中土,中原,中州等稱謂均源自於古老的洛陽城和河洛文明。1960年在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上層發現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
洛陽十大文化符號:河圖洛書;二里頭遺址;杜康;周公;白馬寺;關林;龍門石窟;牡丹;水席;「東方紅」拖拉機。 洛陽文化產品
洛陽澄泥硯:即新安虢州澄泥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洛陽牡丹石:牡丹石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資源,國際石材界公認為世界奇石,被列為世界珍稀品種。牡丹石產地世界唯一,中國·偃師·寇店·五龍村。
洛陽唐三彩:中國古代陶瓷藝術中的瑰寶,始於南北朝,盛於唐,洛陽為主要產地。
洛陽曲子
洛陽曲子(洛陽曲劇):洛陽曲子淵源於明代弘治年間(15世紀後期)開封的俗曲。這種俗曲匯集了里巷歌謠和南北曲的零星曲牌,後又融匯人江淮俗曲,由開封傳向洛陽、南陽等地。
洛陽戲劇團 洛陽市豫劇團 洛陽市曲劇團 洛陽偃師曲劇團 洛陽偃師豫劇團 洛陽李天方曲劇團 洛陽青年曲劇團 洛陽汝陽曲劇團 洛陽市九都曲劇團 洛陽市牡丹曲劇團 洛陽市小皇後曲劇團 洛陽市馬小騏曲劇團 洛陽市星光曲劇團 四掃尾:依次是「魚翅插花」、「金猴探海」、「開魷爭春」、「碧波傘丸」。
八大件:分前五後三。前五為「快三樣」、「五柳魚」、「魚仁」、「雞丁」、「爆鶴脯」。 (後三為三道甜食)
真不同洛陽水席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中國唯一以整套宴席入選的國家級非遺項目。
四鎮桌:燕菜、蔥扒虎頭鯉、雲罩腐乳肉、海米升百彩。
洛陽湯文化:羊肉湯,牛肉湯,丸子湯,驢肉湯,豆腐湯,不翻湯,胡辣湯。 龍門石窟【2000年列入】
中國大運河(含嘉倉遺址、回洛倉遺址)【2014年列入】
絲綢之路(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漢函谷關遺址)【2014年列入】

2、洛陽有那些習俗

由於長期在中國歷史上居於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位,古都洛陽的歷史文化可謂綿延久遠、博大精深,民俗文化即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洛陽民俗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無論是物質生產、衣食住行、人生禮儀、節日廟會,還是手工技藝、游戲雜耍、民間傳說、方言俚語,林林總總,蔚為大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大種類:以河洛大鼓、排鼓、舞獅、舞龍、旱船、高蹺、皮影戲、雜耍等為代表的戲曲演藝類,以關林廟會、洛陽民俗文化廟會、元宵燈會和其它傳統節日等為代表的節日廟會類,以洛陽水席、民間小吃(如漿面條、燙面角、不翻湯、各種肉湯、燴菜等)為代表的飲食類,以刺綉、雕刻、陶瓷、泥人、年畫、剪紙等為代表的民間工藝類。這些內容無不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動人的魅力。
任何一個社會的文化都可以分著兩種文化:一種是主流文化,即雅文化;一種是非主流文化,即俗文化。如果人們只關心主流文化的研究,就會喪失文化的豐富性。洛陽風物民俗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千年來一直綿延不斷,從某種意義上說,洛陽風物民俗就是中華風物民俗的淵源和縮影。蘇東坡說:「洛陽古多土,風俗猶爾雅。」
(一)洛陽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藝術的精華,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三彩是通稱,並不只限於三種顏色。唐時多以紅、綠、黃為主,故稱「唐三彩」。實際上除以上三種顏色外,還有白、黑、蘭、紫等顏色。唐代的這種藝術珍品最早是在洛陽發掘出來的,故有洛陽唐三彩之稱。唐三彩的復制與仿製工藝,在洛陽已有百年的歷史,清乾隆年間,孟津南石山高氏家開始仿製,經過歷代藝人們研製,使製作的工藝技巧與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全國工藝產品評比中,名列前茅。洛陽唐三彩,目前生產廠家很多,產品在市場上供應充足,已成為饋贈國內外親朋好友的貴重禮品。
(二)洛陽宮燈
洛陽宮燈,歷史悠久,古樸典雅,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洛陽宮燈,品種繁多,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園燈、六角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尤以紅燈最為有名。洛陽宮燈,造型優美,宜書宜畫,撐合自如,易於保存。洛陽宮燈製作始於漢代,代代相傳,至今仍很盛行。洛陽老城人李文林及朱氏成為一代製作宮燈的名師,所制宮燈萬余盞,遠銷省內外。解放後,北京中南海,大會堂、天安門城樓上也掛起了洛陽宮燈。自1983年起,洛陽每年一度的牡丹燈會,將制燈技藝推向了新高度,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的宮燈藝術,光彩奪目,令人贊嘆不絕,,已成洛陽的一道迷人的景觀。
(三)澄泥硯
黃河澄泥硯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觀之一,唐宋時皆為貢品,原產虢州,後失傳。新安縣的民間藝人,從1987年開始挖掘研究澄泥觀的製作工藝。經過反復試驗,燒製成的仿古黃河澄泥觀,具有澤美如玉,擊如鍾馨,貯墨不腐的特點。硯的式樣又有改觀,從單一的貯墨功能並為收藏珍品。主要式樣有壽星、盤龍、卧虎、醒獅、卧牛等圖形,投入市場、深受國內外賓客歡迎。
(四)仿古青銅器
洛陽是中國青銅器製作最早的地區之一,在洛陽東部二里頭的夏文化遺地中,不僅出土有青銅器,還發現了青銅作坊。洛陽仿古青銅器不僅再現了歷史的風貌,而且已成為精美的工藝品。青銅器的主要品種有馬踏飛燕,犀牛、醉邪、方彝、車馬俑、人物俑,奔馬、酒器、刀、劍,樣樣都形象逼真,再現了遠古風采。
(五)洛陽杜康酒
史料記載,杜康酒是洛陽的傳統名酒,也是全國的名牌酒。杜康是中國糧食酒的創造人,被譽為酒聖,距今已有3000多年。古往今來,「杜康酒八仙」、「杜康醉劉伶」的動人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杜康已成為瓊漿佳釀的代名詞。建安時期的曹操在《短歌行》中寫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訪問中國時,周恩來總理為他舉行宴會,田中贊道:「天下美酒,唯有杜康。」並希望下次來中國時能喝到杜康酒。消息傳出,古代杜康釀酒之地的汝陽、伊川在「復興杜康,為國爭光」
的號召下,幾經試驗,使失傳的杜康酒復生。從此,杜康酒以名揚海內外,並多次被評為全國優質酒。
(六)洛陽探鏟
洛陽古墓很多,曾有「邙山無卧牛之地」之說。舊中國的一些洛陽人,以挖墓為生,根據他們的經驗,製成了一種半園形的長筒鐵鏟,這種探鏟呈半筒形,上裝長木柄,手持下探,鑽探鋒利,帶土量多,出土利,又能保持原土質不變,使用方便,判斷准確。解放後被文物部門所採用,定名為「洛陽探鏟」。解放前,洛陽有四家生產這種探鏟,而以楊林家生產的質量為最好,所以又稱:「楊林探鏟」。1955年洛陽被定為全國重點建設城市,利用楊林探鏟,在洛陽探出古墓及古遺址數千處,後被國家文物部門所肯定並拉推廣全國,又傳到蘇聯,東歐與亞州各國,被公認為「洛陽探鏟」。
(七)洛寧竹簾
洛寧竹簾,源於明代。洛寧盛產竹子,從事竹簾編制的人有數千人,多數技巧精湛,造型奇巧。洛寧竹簾主要有門簾、窗簾、樓房走廊的墊簾。編制者根據竹節情況,巧作安排,製成各種各樣的優美圖案,引起國內外客商的極大興趣。洛寧竹簾在日本最受歡迎,年出口日本常在40萬掛。

說到民俗的話,與漢族人的大多數習俗都一樣的。。也有一些地方的特色。。
比如:
女子嫁人的 哭嫁
家裡面有人去世的話,三年內的對聯怎麼掛,都是有講究的。第一年不貼對聯,第二年貼紫色對聯,第三年才貼紅對聯
家裡有人去世的話,過年時怎麼走親戚也是有講究的,第一年是不允許走親戚的。。
女子出嫁後三日回門
回娘家要帶三色禮
嬰兒滿月要穿小貓鞋
四月中旬賞牡丹花

另外中國農歷的二十四節氣,都是根據洛陽地區的農耕時節來定的,每個節氣都有一定的農事活動及其它慶祝活動。

3、洛陽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中國的傳統節日自漢以後基本定型,有一定增減,民國以後,由於正式西化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民間仍然堅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數。直至文革,政府更削減了宣傳除春節以外的傳統節日,即使對於春節,也被宣傳成「過革命化的春節」。改革開放以後,民間開始慶祝一些傳統節日,報刊上也相應作了些介紹宣傳。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間慶祝的傳統節日大約占傳統節日的三分之一。傳統節日里包含了許多民俗文化和傳統人文觀念,以及宗教因素,對於研究古代社會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生活,有一定的意義,下面羅列主要傳統節日,以餉對這方面感興趣的朋友。春節 一年之始,萬象更新,主要活動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飯、祭祀和守歲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這三天,一般除了做飯,不做任何工作,忌諱說不吉利的話,要拜訪至親和尊貴的親戚。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各地還舉行各種廟會、社火、鄉戲等活動,是傳統節日中最為熱鬧和奢侈的節日。正月,又稱元旦,或稱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個月起始的一天。《春秋傳》上將正月叫做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因此,正月是從自有歷法以後,上古就有的節日。正月有很多習俗,如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這項風俗至今還保持,飲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體活動現已廢棄,包括漢晉時期,如周處在《風土記》里所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政府在正月要舉行大朝會,皇帝和百官要舉行大型團拜活動,並宴請各國使節,特別重視對遼、高麗使團的賜宴待遇。此項活動保留至今。辛亥革命以後,民國政府法定保留的傳統節日僅有正月,但改名為「春節」,並將元旦放在西歷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間都更重視春節,人民共和國政府法定春節放假四日,但目前許多私人企業都不同程度將春節做了適當延長,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內,延長至元月十五。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元夕節、上元節、燈節。節日里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社火、猜燈謎等習俗。除吃元宵外,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飲食習俗。陝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湯里放進各種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陽、靈寶一帶吃棗糕;雲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團。二月二俗稱"龍抬頭",也叫青龍節,是一年農業生產開始的標志。活動有撒灰引龍、熏蟲、挑菜、忌針線(以防"扎壞龍眼")等。關於此節風俗的記載唐代就有。至於二月二這天的吃喝,一改春節期間大吃油膩之風,要動素食。寒食節寒食在清明節前二日,冬至以後一百零五日,這一天要禁火,從上到下只吃瓜果點心一類冷食。寒食起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說:晉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國外,晉公子經過衛國時飢餓乏食,他的隨從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文公吃。文公回國當了國君以後,論功行賞時,只有介子推一個人沒有得到祿位。子推於是作《龍蛇之歌》並隱居起來。晉文公訪求子推,子推不願出來,於是文公在子推隱居的山上前後左右放火燒樹,希望逼使子推出來,子推抱住枯柳,讓火燒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火,後來五月五日在兩漢時候被改到上面寫的時間。這個故事並不見於《左傳》和《史記》的記載,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專門考證過它。元張養浩曲《中呂。兼堯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煙,雨過郊原」似說寒食來源於唐堯傳說。不知今天山西農村還保持寒食節的紀念否?清明節清明節祭祀祖先和亡故的親人,大約在南北朝以後才興起的,因為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未曾記載。北宋時要家家插柳枝在門庭,官府要舉行所謂「鑽燧改火」的儀式,就是用榆木鑽木取火,還要舉行龍舟比賽,熱鬧非凡,不是簡單地掃墓活動,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麼悲滄。清明活動至今還在上下保持著。端午節也叫端陽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來。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有的地方如青海還有系索(用五色絲線擰成的細繩,縛在手腳腕上)、插楊柳、戴香包等習俗,以用來驅蟲和祈求吉祥平安。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會,非常熱鬧,民間要自發組織龍舟比賽,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於門庭。這個節日相傳是紀念楚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奮身投汨羅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葉包成飯團投入江中作餌,讓魚鱉不食他們尊敬的屈大夫。但據邯鄲淳《曹娥碑》說:「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這是相傳於吳國之俗,事在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越地傳》則說這個風俗起源於越王勾踐,看來,端午節起源於吳越風俗。喝雄黃酒,掛艾草,采雜葯的風俗可能出自上古,采雜葯,《禮記。夏小正》:「此月蓄葯,以蠲除毒氣。」早說了。七巧節也叫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民間一般在當晚擺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給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也稱為中國的愛情節。 在七月七日晚,天上的牛郎織女要從隔開的銀河上踏過喜鵲組成的橋相會。這當然不是事實,橫跨銀河系兩側的距離長度是以千萬光年為單位來計算的,即便乘坐與光線一樣快的飛行器,跨過銀河系也絕對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實現。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這一天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原來還有「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此節被海外遊子更為重視,不少少數民族也過此節。重陽節取九九重陽之意。主要活動為登高、賞菊、飲酒等,頗受老年人喜愛,所以也叫「老年節」。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佳節,這一日正逢秋高氣爽,是郊遊登高望遠的好時候。王維《九月九日登高憶山東兄弟》里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現他對親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登高坡之頂,飲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渾然一體,所以想到長壽。十月一俗稱「鬼節」、「寒衣節」,也是祭祖節。俗語說「十月一,送寒衣」,這天黃昏,家家都要上墳祭祖。因故不能上墳或遠離家鄉的人,就在場心或十字路口劃個圓圈,焚化紙錢。冬至節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臘八節人們習慣上把農歷的十二月稱為臘月,把臘月的初八稱為臘日或臘八,並將其當作一個傳統節日即臘八節來對待。許多與臘月或臘八有關的習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臘」字。這天,許多地方都吃臘八粥,臘八其實也是春節准備工作的開始。除夕守歲除夕是一年中最後一天,這一天,普通人家盡量爭取團圓,全家圍爐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辭舊歲,迎新年之意,而戶外則是爆竹聲聲。一家大小在一起度過一個溫馨的一年中最後一個夜晚,至今在神州大地還濃濃的保持著,只不過春節聯歡的精彩節目破壞了溫馨的氣氛。在《荊楚歲時記》里,記載有:家家戶戶備辦美味佳餚,到守歲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來,一家人在一起開懷暢飲。留下些守歲飯,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邊或街道旁;認為有吐故納新的意思。看來那時的人團年和現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歲。除此之外,各地還有不同民俗的傳統節日。我國先民在幾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創立了許多民俗節慶,既包括生產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飲食文化,也有禮儀文化,還有樸素神奇的科學思想,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很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傳承。

4、洛陽風俗還有特色

風俗沒啥特別的。 洛陽美食
一、湯類:
肉湯
1、人民西路迎賓館南側胡同東關牛肉湯,味道醇厚,隔壁豆腐湯門口賣的油餅也非常好吃。
2、華林路與九都路口東大石橋的驢肉湯(原先在大石橋)。
3、爽明街老洛一高南側的陳記驢肉湯,2、3、5元/碗。
4、啟明東路馬傑山牛肉湯,近些年退步了。
5、青年宮廣場對面胡同里的馬小道甜牛肉湯。
6、九都路洛八辦隔壁的南關雜肝湯。
7、金業傢具城旁邊的小胡同里喝雜肝湯的。
11、唐宮路毛家全驢湯。
12、玻璃廠路的一飄香驢肉湯。
13、道南路鐵路口岸大酒店劉記虢國羊肉湯,靈寶風味。
14、金谷園的老丹牛肉湯也不賴。
15、洛埔路小碗牛肉湯。
16、道北李記甜牛肉湯,麵粉廠向東不到春都。
17、九都西路(實際是長江西路)第二中醫院東側的陝西李記牛肉湯,肉爛湯濃,味道不錯。
19、洛陽三中,東邊的牛肉湯不錯。
20、第二中醫院東邊還有一家何師傅羊雜湯。
21、陵園路上有個買牛肉湯的,味道也不賴,烈士陵園對面。
24、新街與民族路交叉口西南角鐵菊花(人稱洛陽第一勺,老早的洛陽報上介紹過她)牛肉湯(絕對一流)。
25、九龍鼎南邊,金業路上的匡家小碗滋補驢肉湯!
26、道北陵園路與春都路交叉口北30M(陵園路上)的羊肉湯不錯。
27、北關機床廠對面白記豆腐湯和韓城羊肉湯。
28、康樂巷老馬家甜牛肉湯。
29、大石橋湯城的馬順齋甜牛肉湯。
30、珠江路上的小郎牛肉湯也不錯!
31、機車工廠洛源牛肉湯,比馬傑山家的生意還火爆。
33、老城的黃梅路有一家牛肉湯。正宗甜牛肉湯,清真的。在一運公司家屬院邊上。
34、建設路(銅加工廠往西氣站旁)小碗牛肉湯,好喝!
35、凱旋西路過澗東路路口後向西100米路南有個胡同口,進去有家金家甜牛肉湯,味道不錯!
36、新街北段鐵繼花家羊肉湯。
37、啟明西路白果家羊肉湯。
38、啟明東路穆斯林新村對面的羊肉湯。
39、孫記羊雙腸湯:凱旋東路(市土地局對面)。

素湯類:
1、洛埔路九都路路口東北梁記豆腐湯不錯,油餅也不錯。
2、民主街和東大街路口的劉建國丸子湯。
3、民主街與中州東路路口西北角有一「不翻湯」,晚上出攤,很多很多年了!
4、澗西區四中對面長春路菜市場銅加工廠幼兒園對面的李記豆腐湯(原小李村李記豆腐湯)。
5、爽明街老洛一高斜對面,食品廠北邊的金記豆腐湯不錯。
6、唐宮路家電市場門口有家豆腐湯也不錯。
7、啟明東路小健豆腐湯。
8、真不同的豆腐丸子湯。
9、唐宮毛線市場斜對面〔偏東一點〕的「張家豆腐湯」,味道不錯。
10、老城西大街,離麗京門不遠了,有家「不翻湯」不賴,I去吃過幾次,還遇見外國人在吃呢,比較有民族特色。
11、啟明西路黃委會對面的豆腐湯。

二、三皮一線類
米皮
1、長安路與景華路路口西北角,玉英米皮,味道好。
2、廣百大樓對面飲食街里的莫記米皮味道不錯,辣椒油也單賣。
3、凱旋路與解放路交叉口路東(還在凱旋路上)滿口香米皮。
4、玻璃廠路與凱旋路交叉口,碗底香米皮涼皮都還可以。
5、市公安局大樓附近的老薛家米皮也是遠近聞名的。
6、黃河路的陳記米皮、無名包子店(是水煎包喲)、張記肉夾饃。
7、麗春西路202漢中米皮,不放辣椒也味道好極了!
8、道北曹記米線。

涼皮(釀皮)
1、涼皮第一人民醫院東邊清真寺下邊有一家味道好極了。
2、夾馬營路北端的胖妞涼皮

擀麵皮
1、長春路菜市場旁邊的擀麵皮味道不錯。
2、老城十字街口的董記擀麵皮。
3、解放路和唐宮路交叉口北邊一百米左右,解放路路東,店名好象就叫擀麵皮。
4、武漢路中部的一家擀麵皮大王不錯
5、玻南路西城量販對面的擀麵皮。
6、牡丹廣場天津路交叉口的原廣州市場擀麵皮大王。
7、二胖的擀麵皮,就在老城南大街,八角樓西二十米,他家的擀麵皮和米線都不錯

米線(含米粉、牛筋面、麻辣面等)
1、道北麵粉廠往東走,鄰近春都廠的曹記米線,牛骨湯、大塊牛肉,味道不錯。
2、凱旋路解放路路口向東100米路北側的魏記單鍋雞湯米線,米線和煮雞蛋都不錯。
3、長春路菜市場銅中大門東側的楊記蓋澆米線。
4、西工影院街的王素娥麻辣面也很好吃。
5、湖南路與湖北路交叉口的東邊小李村裡面的吳記紅燒雞塊米線干凈衛生味道還很好。
6、聯盟路澗西小商品市場對面很小門面的「桂林米粉」味道不錯。
7、湹河區熙春東路東段(回中往東)有家馮記米線,很美味。
8、行署路上的田氏米粉,炸醬米粉最好吃,在金城賓館邊上。
9、澗西區江西路上小商品市場側門旁邊的"趙記米粉"。

三、麵食類
燴面(削麵泡饃等)
1、歐陸傢具城後面「林家飯店」的燴面。
2、纏河東來順西邊小巷裡的孫記單鍋燴面。
3、丹城路好像也有一家林家飯店,也賣燴面,肉是炒出來的,很好吃。
4、偃師華夏廣場南邊「曲記刀削麵」湯味香濃,回味悠長。
5、燴面還有一家紗廠南路健康路口的國安燴面。
6、還有紗廠西路的醬牛肉刀削麵,無需我多講,大家的口碑很不錯的。
7、七一路距凱旋路30米路東的陝西油潑面,有很久歷史了,味道不錯。
8、機車廠飲食城第二排東邊第一家的清真燴饃,燴菜也是很誘人的。
9、青年宮下坡那裡有家「清真」滋補繪面也不錯!
10、一拖集團東方賓館斜對面新開了一家錦陽川,茄汁刀削麵很好吃。
11、長安路上的長霞砂鍋面好吃,另外那裡的砂鍋也很有特色,10塊錢一鍋,能就著米飯當盤菜吃!
12、王城路凱旋路路口東路北的吳記四川面館,味道不錯。
13、七一路的雞湯刀削麵也很有特色。
14、老成居業小吃園裡面的吳記刀削麵裡面的面和泡饃都不錯。
15、白馬集團醫院東隔壁的穆斯林削麵館!
16、青年宮下坡的妞妞繪面。

手工面(手擀麵、糊塗面等)
1、青年宮廣場的白記刀鍘面都是老字型大小了,有特色。
2、九都路13中學(外國語學校)東150米的楊記手擀麵,有點小歷史了。
3、開發區創業路國稅局對面的新地面館的手擀麵,味道還行。
4、丹城路妞妞面館的糊塗面不錯。
5、啟明西路與夾馬營路西那裡的平安糊塗面漿面條,兔子頭也是一絕。
6、位於九都路與玻璃廠交叉路口「百歲雞」飯店向西30米「清真馬記漿面條糊渡面」。
7、(小建糊塗面)總店廛河東來順後清真寺旁 分店唐宮路消防隊旁
8、百貨樓西工飯店裡的漿面條。一塊錢一碗,味道介乎漿面條和糊塗面之間,恰到好處。那裡的涮牛肚值得推薦,一塊錢五串,刷上多多的辣椒油,味道超好,是魚每去必吃的小吃。往裡走右拐,有家賣手工桂花小湯圓的,味道不錯。一塊五一碗,湯香甜解渴,另加另算錢。
9、道北家電市場對面的史記手工面很火暴,還有道北麵粉廠斜對面有家陝西肉加饃很有特色好吃。

擔擔面(含排骨、牛肉麵等等)
1、小街天府餐館的川味麵食小吃和川菜都不錯。
2、上海市場步行街北口(景滬商場西門對面)原長安路「賀記」麻辣面(涼面)。
3、長春路菜市場里九龍包子店拐彎的「成都小吃」,他家的擔擔面和粉蒸排骨粉蒸牛肉吃著不錯。尤其牛肉,經常賣完。
4、解放路和凱旋路交叉口往北走一點有個鄭記四川小吃,那邊的擔擔面也不錯,別的還有牛肉麵、排骨麵還有鹵肉。
5、中州路玻璃廠路口「三中」斜對面的「四川擔擔面」是四川人開的,味道很正宗。另外裡面的牛肉麵和一些炒菜也味道不錯,也挺實惠的。

包子(餃子、餛飩、燙面角、鍋貼等)
1、天津路老田餛飩。
2、景華路東頭與延安路附近的開封第一籠的罐湯包。
3、青年宮下坡那的李記餛飩、燙面角都很不錯的。
4、長春路市場南門東的九龍王包子。
5、西工八一路與唐宮路交叉口的煲仔和雲吞,味道不錯,生意很好啊!
6、民主街口的胖嫂雲吞和灌湯包。
7、新安縣轉角樓附近的老王燙面角不錯。正宗的新安縣燙面角。
8、廛河橋頭,一院對面的清真包子。

肉夾饃
1、聯盟路太原路口向西路北側的肥肥臘汁肉夾饃,普通的2.5元/個,生氽丸子味道能趕上西安本地,在凱旋路西也有分店,大清花東邊。
2、廣百大樓後面西南側的偃師府店肉合,好吃,有特色。
3、上海市場南麥當勞對面誠記山西白吉饃夾肉堪稱一絕。
4、廣百大樓後的袁記兄弟「好吃大王」肉夾饃不錯,那裡的小碗湯也是很棒的。
5、長安路五號街的鄧記肉夾饃。

四、燒烤涮類(烤肉、烤魚、涮牛肚等)
1、馬坡村的村委會、二蛋等燒烤,回民村,真材實料的羊肉,味道也好。
2、塔西村搞的燒烤涮廣場,很多家,其中「青年宮王胖子總店」還不錯。
3、南昌路與九都路路口東南角花園酒店南側的牛肚王涮牛肚。
4、洛南趙村的悠然苑烤全羊,最早一家烤全羊,味道還不錯。
5、牡丹廣場北邊的大喜大韓式烤肉,洛陽比較工薪的韓式烤肉店。
6、南苑路的漢江韓式烤肉,檔次較高。
7、七一路的漢城之約韓式烤肉,環境好,味道也不錯。
8、邙山森林公園旁邊快活林燒烤和烤全羊。
9、邙山森林公園的瑞林山莊烤全羊不錯,還有眼睛燒烤在快活林上面。
10、江西路牛肚王涮鍋。
11、澗西的寧記牛肚涮鍋很不錯,總店在景華路與康滇路交叉口往西200米,珠江南路走到頭也有分店。
12、建設路中橋綠城大門的東邊鄧記烤羊排。
13、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1元5串肉、板筋、小腰子(不去腰腥,大塊),可以去解摻,吃到撐死也化不了多少錢。澗西丹尼斯麗新西路口處,1元兩串肉(羊肉)、板筋、小腰子(去腰腥,小塊),建議吃他家的生烤板筋和一元一串的羊鞭。小李村菜市場,湖北路走到頭,和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的類似。

八、其它類美食
1、玻璃廠路洛玻賓館對面的王記牛肚的炒海河鮮。
2、天津路中原電影院小弟河鮮。
3、啟明南路的馬記大盤雞不錯。
4、西工長樂街的郭記豆付腦不錯,1.3元。
6、老城居業家園小吃街的張波鹵肉吃著肥而不膩。
7、機車廠飲食城的大盤雞。
9、天津路(原中原電影院)的范記臭豆腐!
10、麗新路周口葉氏豬蹄。
12、九都路與下園交叉口的大盤雞。
13、青年宮下坡妞妞大盤雞。
14、老城居業家園有家老王橫水鹵肉不錯。
15、中州路定鼎路口西印刷廠招待所門口有一家「××路飯店」的雞頭做的味道好極了。
16、天津路南段725所南邊的老三卷餅那是相當了得!從來就沒有見過那麼多人排隊吃卷餅的!
17、八號牡丹路口中州西路上的「大砂鍋」不錯!那裡的砂鍋品種齊全,味道也是一流的!

5、「洛陽風俗不禁街,騎馬夜歸香滿懷。」反映了唐代商業發展的什麼景象?

打破了市「日中為市」的營業時間限制,出現了夜市,營業場所有所變化,出現街邊經營,而不是在固定的坊市

6、「洛陽風俗不禁街,騎馬夜歸香滿懷。」這句話怎麼翻譯?

洛陽的風俗文化使街上行人感受到,夜晚騎馬歸來各種芳香迎面撲來

7、「洛陽風俗不禁街,騎馬夜歸香滿懷。」這句話怎麼翻譯?

洛陽當地的風俗是晚上不實行街禁(夜間可自由在街上行走),(我)在夜晚騎馬歸來聞到撲鼻的花香,香味彌漫了我的衣襟,好不愜意。

8、洛陽過年的習俗??

迎新春萬家喜慶,接新年城鄉同樂。洛陽歷史悠久,傳統的過年習俗豐富多彩,但大同中又有小異。

年三十兒 花門兒

「年三十兒,貼花門兒。」這「花門兒」,說的就是春聯。經過「祭灶」、「掃房子」、「割豆腐」、「割肉」、「剪柏枝」、「挖河沙」、「打酒」,到了貼春聯,已是迎接新年的最後一道程序了。貼上春聯,再伴著歡歡喜喜的心情熬上一夜,萬象更新的大年初一就來了,欣欣向榮的新一年就到了。

洛陽地處天下之中,文化底蘊深厚,春聯文化源遠流長。除了春聯,地處東部的偃師又有貼門花的習俗。這習俗,主要流行在偃師伊河以南地區。舊時每到臘月,農家院里,太陽底下就三三兩兩坐著剪門花的婦女,她們拿來紅紅綠綠的彩紙,折疊後剪出花邊和圖案,圖案的中心一般是一個 「福」 字或者「春」 字,也有巧手女子剪出「麻姑獻壽」等圖案,寄託了人們期盼幸福的美好願望。

這些年,會剪門花的少了,但集市上到處都有賣門花的,這也成了農村市場的一個商機。這些門花,要到大年三十兒貼春聯時一起貼。有的貼在大門門楣上,有的貼在屋門門楣上,還有的貼在院子里供奉天地全神和老灶爺的神位上邊。少則貼一個,多則三四個。有的大門上中間貼著個大的,兩邊兩個小的,下面挨著貼三個小的,花花綠綠,煞是好看。有的家庭因為貼有門花,乾脆把對聯的橫批也省了。過年的時候,孩子們除了比吃、比穿、比壓歲錢外,還比誰家的門花好看。

貼春聯是為了喜慶,但在洛寧,除了迎新接福,春聯的意義還有很多:其一,誰家一貼上春聯,討債的就不能進這家的門了,多少錢財也只能等到過完春節後再來了。其二,春聯只要一貼上,家裡的東西都不能外借了,只進不出,寓意守住錢財,大吉大利。

9、為何古詩詞中總有洛陽這個詞,洛陽代表了什麼

自古洛陽被稱為「詩城」,歷史上與洛陽有關或提及洛陽風物的詩詞篇秩浩瀚,除了長安(數量要少一些)以外,世界上再沒有類似的城市了。這份獨特的精神、歷史遺產,足以使洛陽獨步天下!

一。洛陽形勝適宜建都
「三河建洛都」,是黃河、洛河和伊河孕育了洛陽。洛陽是古代漢族主要聚居地的黃河流域水資源最充分的地域,洛河當時澄徹見底:「清洛象天河,東流形勝多」;「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伊水亦然:「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見石」。有詩人稱贊洛陽:「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形容洛陽的地勢險要:「三河分設險,兩崤資巨防」。
洛陽處於九州之中:「天中洛陽道」;交通四通八達:「御路浮橋萬里平」,便於「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萬國朝天中」。古時洛陽的伊洛黃河均有舟船之便:「洛水泛泛中行舟」;「務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舟通南越貢」。
洛陽的氣候也是古時詩人樂於稱道的。唐朝時期的洛陽可以清晰地看見嵩山:「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月明直見嵩山雪」;「宅東籬缺嵩峰出,堂後池開洛水流」。白居易說:「地稱高情多水竹,山宜閑望少風塵」;「老愛東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塵」。
所以古時洛陽是公認的帝王之都:「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千年王氣浮清洛」;「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品江山、洛陽第一,金陵第二」;"洛陽天子縣";

二。鼎盛時期的洛陽
東漢和盛唐,洛陽都曾經有過輝煌時期。由於唐詩的興盛,洛陽的輝煌在其中得到了更多的反映。
1。宮闕嵯峨,市曹興隆:
*洛陽宮闕當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樓。
*漢家伊洛九重城。
*洛陽宮觀與天齊。
*鳳樓龍闕倚清光。
*帝宅層甍垂鳳翼。
*洛城今古足繁華。
*洛陽城裡多池館。
*宮官試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九門開洛邑,雙闕對河橋。
*藹藹鼎門外,澄澄洛水灣。
*洛水照千門,千門碧空里。
*皇宮對嵩頂,清洛貫城心。
*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
*洛陽十二門,官寺郁相望。青槐羅四面,淥水貫中央。
*洛陽大道傍,甲第何深邃。
*唐代鄭世翼如此描繪站在邙山上遠眺洛陽城的情景:(「登北邙還望京洛」)
步登北邙坂,踟躕聊寫望。宛洛盛皇居,規模窮大壯。
三河分設險,兩崤資巨防。飛觀紫煙中,層台碧雲上。
青槐夾馳道,迢迢修且曠。左右多第宅,參差居將相。
清晨謁帝返,車馬相追訪。胥徒各異流,文物紛殊狀。
囂塵暗天起,簫管從飛揚。伊余孤且直,生平獨淪喪。
山幽有桂叢,何為坐惆悵。
*唐代韋應物眼中的洛陽:( 登高望洛城作)
高台造雲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
河嶽出雲雨,土圭酌乾坤。舟通南越貢,城背北邙原。
帝宅夾清洛,丹霞捧朝暾。蔥蘢瑤台榭,窈窕雙闕門。
十載構屯難,兵戈若雲屯。膏腴滿榛蕪,比屋空毀垣。
聖主乃東眷,俾賢拯元元。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
至損當受益,苦寒必生溫。平明四城開,稍見市井喧。
坐感理亂跡,永懷經濟言。吾生自不達,空鳥何翩翻。
天高水流遠,日晏城郭昏。裴回訖旦夕,聊用寫憂煩。
*唐 白居易 題洛中第宅
水木誰家宅,門高佔地寬。懸魚掛青甃,行馬護朱欄。
春榭籠煙暖,秋庭鎖月寒。松膠粘琥珀,筠粉撲琅玕。
試問池台主,多為將相官。終身不曾到,唯展宅圖看。
*唐 白居易 題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坊靜居新深且幽,忽疑縮地到滄州。宅東籬缺嵩峰出,堂後池開洛水流。
高下三層盤野徑,沿洄十里泛漁舟。若能為客烹雞黍,願伴田蘇日日游。
*唐 白居易 登樂游園望
獨上樂游園,四望天日曛。東北何靄靄,宮闕入煙雲。
愛此高處立,忽如遺垢氛。耳目暫清曠,懷抱郁不伸。
下視十二街,綠樹間紅塵。車馬徒滿眼,不見心所親。
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可憐南北路,高蓋者何人。
*宋 歐陽修 少年游
玉壺冰瑩獸爐灰。人起綉簾開。春從一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台。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宋 晁端禮 鷓鴣天
洛水西來泛綠波。北瞻丹闕正嵯峨。先皇秘聿無人解,聖子神孫果眾多。民物阜,歲時和。帝居不用壯山河。卜年卜世過周室,億萬斯年入詠歌。
2。車馬駢闐,八方來儀:
*唐 張九齡 奉和聖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課最力已陳,賞延恩復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首路回竹符,分鑣揚木鐸。
戒程有攸往,詔餞無淹泊。昭晰動天文,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茲念,克終期所託。行矣當自強,春耕庶秋獲。
*唐 顧況 送使君
天中洛陽道,海上使君歸。拂霧趨金殿,焚香入瑣闈。
山亭傾別酒,野服間朝衣。他日思朱鷺,知從小苑飛。
*唐 儲光羲 洛中貽朝校書衡,朝即日本人也
萬國朝天中,東隅道最長。吾生美無度,高駕仕春坊。
出入蓬山裡,逍遙伊水傍。伯鸞游太學,中夜一相望。
落日懸高殿,秋風入洞房。屢言相去遠,不覺生朝光。
3。帝王巡遊,官員宴飲:
*唐 武則天 早春夜宴
九春開上節,千門敞夜扉。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
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務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台映幾重。群公拂霧朝翔鳳,天子乘春幸鑿龍。
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琳琅擁軒蓋。雲罕才臨御水橋,天衣已入香山會。
山壁嶄岩斷復連,清流澄澈俯伊川。雁塔遙遙綠波上,星龕奕奕翠微邊。
層巒舊長千尋木,遠壑初飛百丈泉,彩仗蜺旌繞香閣。下輦登高望河洛。
東城宮闕擬昭回,南陽溝塍殊綺錯。林下天香七寶台,山中春酒萬年杯,
微風一起祥花落,仙樂初鳴瑞鳥來。鳥來花落紛無已,稱觴獻壽煙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關猶駐五雲車。鳥旗翼翼留芳草,龍騎駸駸映晚花。
千乘萬騎鑾輿出,水靜山空嚴警蹕。郊外喧喧引看人,傾都南望屬車塵。
囂聲引颺聞黃道,佳氣周回入紫宸。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
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
*唐 張說 安樂郡主花燭行
青宮朱邸翊皇闈,玉葉瓊蕤發紫微。姬姜本來舅甥國,卜筮俱道鳳凰飛。
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穠李遙相匹。鸞車鳳傳王子來,龍樓月殿天孫出。
平台火樹連上陽,紫炬紅輪十二行。丹爐飛鐵馳炎焰,炎霞爍電吐明光。
綠輧紺幰紛如霧,節鼓清笳前啟路。城隅靡靡稍東還,橋上鱗鱗轉南渡。
五方觀者聚中京,四合塵煙漲洛城。商女香車珠結網,天人寶馬玉繁纓。
百壺淥酒千斤肉,大道連延障錦軸。先祝聖人壽萬年,復禱宜家承百祿。
珊瑚刻盤青玉尊,因之假道入梁園。梁園山竹凝雲漢,仰望高樓在天半。
翠幕蘭堂蘇合薰,珠簾掛戶水波紋。別起芙蓉織成帳,金縷鴛鴦兩相向。
罽茵飾地承雕履,花燭分階移錦帳。織女西垂隱燭台,雙童連縷合歡杯。
藹藹綺庭嬪從列,娥娥紅粉扇中開。黃金兩印雙花綬,富貴婚姻古無有。
清歌棠棣美王姬,流化邦人正夫婦。
*唐 張祜 雜曲歌辭
車駕東來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陽城。小兒一伎竿頭絕,天下傳呼萬歲聲。
紫陌酺歸日欲斜,紅塵開路薛王家。雙鬟前說樓前鼓,兩伎爭輪好結花。
*唐 蘇頲 廣達樓下夜侍酺宴應制
東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會公卿。樓台絕勝宜春苑,燈火還同不夜城。
正睹人間朝市樂,忽聞天上管弦聲。酺來萬舞群臣醉,喜戴千年聖主明。
*唐 王維 三月三日勤政樓侍宴應制
彩仗連宵合,瓊樓拂曙通。年光三月里,宮殿百花中。
不數秦王日,誰將洛水同。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風。
天保無為德,人歡不戰功。仍臨九衢宴,更達四門聰。
*唐 王維 奉和聖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
故事修春禊,新宮展豫游。明君移鳳輦,太子出龍樓。
賦掩陳王作,杯如洛水流。金人來捧劍,畫鷁去回舟。
苑樹浮宮闕,天池照冕旒。宸章在雲表,垂象滿皇州。
*唐 張九齡 天津橋東旬宴得歌字韻
清洛象天河,東流形勝多。朝來逢宴喜,春盡卻妍和。
泉鮪歡時躍,林鶯醉里歌。賜恩頻若此,為樂奈人何。
*唐 白居易 三月三日祓禊洛濱
三月草萋萋,黃鶯歇又啼。柳橋晴有絮,沙路潤無泥。
禊事修初半,遊人到欲齊。金鈿耀桃李,絲管駭鳧鷖。
轉岸回船尾,臨流簇馬蹄。鬧翻揚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謝公宴,詩陪荀令題。舟同李膺泛,醴為穆生攜。
水引春心盪,花牽醉眼迷。塵街從鼓動,煙樹任鴉棲。
舞急紅腰軟,歌遲翠黛低。夜歸何用燭,新月鳳樓西。
4。四季節慶,傾城歡娛:
*唐 孫逖正月十五日夜 應制
洛城三五夜,天子萬年春。彩仗移雙闕,瓊筵會九賓。
舞成蒼頡字,燈作法王輪。不覺東方日,遙垂御藻新。
*唐 陳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體
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寶馬金為絡,香車玉作輪。
連手窺潘掾,分頭看洛神。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
*唐 張祜 李謨笛
平時東幸洛陽城,天樂宮中夜徹明。無奈李謨偷曲譜,酒樓吹笛是新聲。
*唐 武元衡 贈佳人
步搖金翠玉搔頭,傾國傾城勝莫愁。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謝風流。
*唐 薛逢 醉春風
頃年曾作東周掾,同舍尋春屢開宴。斗門亭上柳如絲,洛水橋邊月如練。
洛陽風俗不禁街,騎馬夜歸香滿懷。坐客爭吟雲碧句,美人醉贈珊瑚釵。
*唐 王建 上陽宮
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畫閣紅樓宮女笑,玉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澗橙花發,玉輦登山桂葉稠。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
*唐 皮日休 洛中寒食
千門萬戶掩斜暉,綉幰金銜晚未歸。擊鞠王孫如錦地,斗雞公子似花衣。
嵩雲靜對行台起,洛鳥閑穿上苑飛。唯有路傍無意者,獻書未納問淮肥。
*唐 沈佺期 洛陽道
九門開洛邑,雙闕對河橋。白日青春道,軒裳半下朝。
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嬌。行樂歸恆晚,香塵撲地遙。
*唐 劉禹錫 洛中早春贈樂天
漠漠復靄靄,半晴將半陰。春來自何處,無跡日以深。
韶嫩冰後木,輕盈煙際林。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
花意已含蓄,鳥言尚沉吟。期君當此時,與我恣追尋。
翻愁爛熳後,春暮卻傷心。
*唐 白居易 洛陽春贈劉李二賓客
水南冠蓋地,城東桃李園。雪銷洛陽堰,春入永通門。
淑景方靄靄,遊人稍喧喧。年豐酒漿賤,日晏歌吹繁。
中有老朝客,華發映朱軒。從容三兩人,藉草開一樽。
樽前春可惜,身外事勿論。明日期何處,杏花游趙村。
[洛城東有趙村,杏花千餘樹。]
*唐 司馬扎 送孔恂入洛
洛陽古城秋色多,送君此去心如何。青山欲暮惜別酒,碧草未盡傷離歌。
前朝冠帶掩金谷,舊游花月經銅駝。行人正苦奈分手,日落遠水生微波。
*唐 張籍 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唐 白居易 天宮閣秋晴晚望
洛城秋霽後,梵閣暮登時。此日風煙好,今秋節候遲。
霞光紅泛灧,樹影碧參差。莫慮言歸晚,牛家有宿期。
*唐 白居易 秋遊
下馬閑行伊水頭,涼風清景勝春遊。何事古今詩句里,不多說著洛陽秋?
*唐 白居易 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
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風裊裊秋蟲鳴。嵩峰餘霞錦綺卷,伊水細浪鱗甲生。
洛陽閑客知無數,少出遊山多在城。商嶺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
南出鼎門十八里,庄店邐迤橋道平。不寒不熱好時節,鞍馬穩快衣衫輕。
並轡踟躕下西岸,扣舷容與繞中汀。開懷曠達無所系,觸目勝絕不可名。
荷衰欲黃荇猶綠,魚樂自躍鷗不驚。翠藻蔓長孔雀尾,綵船櫓急寒雁聲。
家醞一壺白玉液,野花數把黃金英。晝游四看西日暮,夜話三及東方明。
暫停杯觴輟吟詠,我有狂言君試聽。丈夫一生有二志,兼濟獨善難得並。
不能救療生民病,即須先濯塵土纓。況吾頭白眼已暗,終日戚促何所成。
不如展眉開口笑,龍門醉卧香山行。
*唐 裴夷直 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
清洛半秋懸璧月,綵船當夕泛銀河。蒼龍頷底珠皆沒,白帝心邊鏡乍磨。
海上幾時霜雪積,人間此夜管弦多。須知天地為爐意,盡取黃金鑄作波。
*唐 白居易 登天宮閣
午時乘興出,薄暮未能還。高上煙中閣,平看雪後山。
委形群動里,任性一生間。洛下多閑客,其中我最閑。
*唐 顧況 洛陽陌二首
鶯聲滿御堤,堤柳拂絲齊。風送名花落,香紅襯馬蹄。
珂佩逐鳴騶,王孫結伴遊。金丸落飛鳥,乘興醉青樓。
*唐 曹鄴 四望樓
背山見樓影,應合與山齊。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鳴雞。
無限燕趙女,吹笙上金梯。風起洛陽東,香過洛陽西。
公子長夜醉,不聞子規啼。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