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嫁妝手鼓

嫁妝手鼓

發布時間: 2022-09-29 05:59:07

1、有個組合叫安和什麼?

安與騎兵,內地原創音樂唱作兼情侶組合,實力派偶像明星。

2012年央視《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2011年度中國達人秀八強(獲「夢想我主宰」獎)。

代表作:《紅山果》《三年三天》《哦想》《向陽花》《幸福家鄉》《嫁妝》等。

主唱+修飾:安靜
主創+和聲:騎兵(有時也與安合唱)
標志性樂器:木箱手鼓手鈴、吉他

他們的原創音樂作品純朴、清新、自然;歌曲情緒主要體現幸福甜蜜、浪漫溫馨、健康向上;歌曲及演唱風格雖定位於民謠,但是其表現手法和演繹方式有別於傳統的民謠模式,被業內人士冠以「東方民謠」「獨立民謠」的美譽,另因倆人是情侶檔,兼有「樂壇神仙眷侶」贊譽。

安與騎兵 百度詞條(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http://ke.baidu.com/view/5752767.htm

2、中考語文中出現過的關於歇後語的題

反正你也不認真看,你這也太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 白娘子喝了雄黃酒——現了原形
3、 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4、 朝著窗外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5、 船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6、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樣樣有
7、 打破沙鍋——問到底
8、 燈盞油干——火燒芯(心)
9、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10、 電線桿上綁雞毛——好大的撣(膽)子
11、 丟了西瓜撿芝麻——因小失大
12、 冬水田裡種麥子——怪栽(哉)
13、 糞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14、 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15、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16、 蛤蟆跳井——不懂(撲通)
17、 滾油鍋里撒了一把鹽——炸開了
18、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19、 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討不到好報
20、 猴子撈月亮——白忙一場
21、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22、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23、 腳踩兩只船——搖擺不定
24、 九曲橋上散步——走彎路
25、 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
26、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27、 孔夫子的硯台——心太黑
28、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29、 老奶奶吃稀飯——無恥(齒)下流
30、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31、 老太婆開了口——一望無涯(牙)
32、 聾子的耳朵——擺設
33、 盧溝橋上的獅子——數不清
34、 魯智深出家——一無牽掛
35、 貓哭耗子——假慈悲
36、 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37、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38、 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39、 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
40、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誼重
41、 生薑——老的辣
42、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43、 四兩棉花——免談(彈)
44、 寺里起火——妙(廟)哉(災)
45、 孫大聖聽了緊箍咒——頭疼
46、 天文台上的望遠鏡——好高騖遠
47、 頭頂生瘡,腳底流膿——壞透了
48、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49、 下雪天穿裙子——美麗動(凍)人
50、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51、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52、 啞巴打官司——有口難言
53、 一頓能吃三升米——肚量大
54、 岳飛背刺字——精忠報國
55、 早開的紅梅——一枝獨秀
56、 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57、 芝麻開花——節節高
58、 豬八戒進了女兒國——不想走了
59、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60、 坐飛機吹喇叭——唱高調
2、 來自三國的歇後語
曹操轉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黃忠叫陣—不服老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張飛睡覺—不閉眼 黃忠射箭—百發百中

3、日本的女兒節里,一般什麼時候放人偶娃娃?是不是女孩的年齡不同,放的時間也不一樣?

3月3日是女兒節。有女孩子的人家要在家裡擺木偶人,祈求女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女兒節的木偶人要擺五層階梯或七層階梯。陳設木偶人的架子上,要鋪上紅色的毛氈。第一層擺上按照天皇和皇後模樣做的一對木偶人。第二層擺三個宮女。第三層擺五個童子(唱歌的、吹笛子的、擊小手鼓的、擊大手鼓的和打大鼓的)。第四層擺左大臣、右大臣。第五層擺三個男傭人。第六層擺衣櫃、長方形衣箱、針線盒、梳妝台、套盒等一套嫁妝和日用器具。第七層擺天皇坐的古裝車、牛車、轎子。這一天大家要吃菱角形粘糕、小方塊形狀的糯米點心、壽司飯、喝白酒和蛤蜊做的清湯。

4、白族舞蹈種類介紹

白族舞蹈種類介紹

白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有很多舞蹈種類,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了白族舞蹈種類介紹,歡迎參考和閱讀希望能幫到大家!

白族舞蹈「龍舞」

「龍舞」:在白族人民中流傳著大量關於龍的傳說故事。「龍舞」源於小黃龍大敗大黑 龍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條大黑龍,因丟失龍袍而異常氣憤,一怒之下,將海尾河堵起,大理壩子沉入海中。小黃龍見人民苦於水患,便奮力與大黑龍大戰了三天三夜,方才獲勝 。

「龍舞」中的小黃龍,系用黃緞精心紮成,並扎出美麗龜、鶴、鷺、鳳,以及梅、蓮、菊、牡丹等燈籠為小黃龍做陪襯;用黑布紮成大黑龍,又扎出魚、蝦、蛙、蚌為大黑龍作陪襯。 由兩個男子扮作龍丫頭為引導,一時間龍騰燈走,形象地再現出小黃龍奮戰大黑龍的場面。

此外,在白族人民中還流傳著其他龍舞的形式,如用竹子紮成能伸縮的龍,以及布龍等。

白族舞蹈「西山打歌」

「西山打歌」是白族的歌舞形式(「打」即踏,「歌」即唱,「打歌」即踏歌之意)。流傳在洱源西山地區,為婚嫁、喜慶節日的娛樂活動。此舞無樂器伴奏,由歌頭手端一碗酒和茶領唱,眾人相和或是男女對唱問答,眾人常是圍繞篝火踏足而舞,並常用呼號聲協調舞步。過去「打歌」動作多為向左、右各走三步,然後雙腳齊跺半蹲,以及模擬勞動動作及動物形態,如「猴子紡線」(雙手在胸前纏繞的動作);「打馬架」(將腳伸出)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西山打歌」已逐漸形成了成套的舞蹈語匯。近年來已成為青年男女聚會時的歌舞,舞蹈動作已發展到幾十種不同的組合。動作特點是上身鬆弛,雙臂隨腳步擺動,轉身急促,其中雙腳跺地然後一腳擦地向前伸出,是西山打歌有代表性的步伐。

白族舞蹈「栽秧會」

「栽秧會」是在栽秧前後進行的歌舞活動。流傳在洱源縣,源於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歌舞活動自始至終與栽秧勞動緊密聯系。由「豎秧旗」、「開秧門」、「搶旗比武」、「田家樂」幾個部分組成。首先由裝扮成秧官的人手執催秧鑼,催促群眾豎起綉有「五穀豐登」的三角旗和四丈余高扎有大斗,飾有綵球雉羽的「秧旗」。接著由秧官在秧田上拔起第一把稻秧並跳起「鷺鷺伸腳」(即一腿向後伸)、「白鶴展翅」(雙手做飛翔姿勢)等動作,嗩吶模仿布穀鳥叫聲,吹起「布穀報春」曲調,算是開了「秧門」。然後秧官敲起催秧鑼,催促大家趕快插秧,這時盛裝的挑秧小夥子和栽秧的姑娘就在嗩吶吹奏聲中開始了栽秧勞動。人們一邊在田裡栽秧,嗩吶手一邊在田頭吹奏,在既緊張又愉快的勞動間隙中,懲罰在勞動中不努力的人,叫他們頭頂秧苗跳舞逗趣,稱為「捉懶漢」。當栽秧結束後,大家手持八角鼓、霸王鞭圍著秧官跳舞並把他引回村子,邊舞邊打秧官,以表示對他的敬重和感謝。最後就在村頭歡樂地表演起「田家樂」,由扮做漁、樵、耕、讀的不同人物輪流出來表演,語言逗趣,邊說邊唱邊舞,以此慶賀栽秧結束。

白族舞蹈「繞山林」

「繞山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歌舞集會,於每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十五日舉行。屆時,每村組成一支少則數十人、多則幾百人的歌舞隊。隊前是兩位長者(或男青年), 手執柳樹枝和氂牛尾為先導,後隨唱「白族調」的人群,邊走邊唱,最後由男女青年分別手持「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組成的舞蹈隊伍壓陣。一行人浩浩盪盪吹吹打打,且歌且舞,沿洱海繞蒼山迤邐而行。當與別村歌舞隊伍路遇時,只聽得高亢嘹亮的「白族調子」聲,此起彼落;嗩吶吹奏聲振盪山谷;「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的敲打聲更是響成一片,場面宏大,熱烈非凡。

「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是三種不同的舞蹈道具,經常同時使用。多由女青年舞「霸王鞭」,男青年舞「八角鼓」和「雙飛燕」。「霸王鞭」是兩端穿有銅錢的竹棍(手握中間而舞),與漢族地區的「金錢棍」基本一樣;「八角鼓」實為六角形的單面羊皮小手鼓,持鼓邊緣而舞;「雙飛燕」為兩塊小竹板組成一付,飾以綵帶,雙手各握一付。道具雖然各不相同,但舞蹈基本動作、動律卻是一致的,且三種道具均有打擊樂器之特點,因此舞蹈節奏感極強。

舞者於左手小指系彩色手巾,右手持道具,有各種不同打法,如:「八下」、「十二下」、 「十六下」等許多成套動作。主要動作是用道具在肩、胸、臂、腿、膝、腳及地面輕擊,同時做「弓箭步」,並上下顫動或行進、跳躍、下蹲等,動作十分豐富。當動作幅度大時,舞姿健美剛勁,動作幅度小時則輕快、活潑。

表演時一般依照先單獨表演,然後對舞,最後集體舞的順序進行。其隊形有「鳳穿花」(即 「二龍吐水」或兩豎排相互交叉)、「雙採花」(兩人對舞)、「五梅花」(五人一組成「梅花」形)、「一條街」(眾人連結為一隊列,單腿橫跳)等。

解放後,「繞山林」已作為一種歌舞活動的形式,出現於重大節日和慶祝活動中。1958年經過整理的「繞山林」首次搬上了舞台,以後又屢有改編、加工,受到白族人民的歡迎。同時,「霸王鞭」等舞蹈亦隨之不斷得到豐富和提高。

拓展:白族習俗

白族飲食習俗

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並善於腌制火腿、弓魚、螺絲醬、油雞樅、豬肝胙等各種味美可口的菜餚。大理等中心地區的白族人民,還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稱「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片或肉絲,佐以姜、蔥、醋、辣椒,以宴請客人。此外,還有用糯米釀制的白酒,用蒼山雪燉梅和糖製成的「雪梅」,鄧川特製「乳扇」、「乳餅」等也都十分可口。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待客,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燉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干腌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干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一包檳椰,豐盛又不奢侈。

白族就餐很講禮儀,進餐時長輩要上坐,晚輩依次在兩旁或對面落坐,晚輩要隨時為長輩添菜加湯。

白族人民喜好飲茶。一般飲用烤茶時,用一陶制小茶罐將茶葉烤黃,沖以沸水,頓時熱氣翻騰,芳香四溢。烤茶一般沖水三道,邊煨烤邊品茗:初飲覺得其味微苦,再品則甘香醇厚,最後一道更覺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滿齒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謂「頭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飲第二道茶時,還往茶內放入核桃仁片、紅糖、乳扇等,第三道茶中加入幾粒花椒或桂皮,別具一番風味。有客來家,必燒烤茶水招待,每次只斟淺淺半杯,飲後口齒留香,熱渴頓解,嘴裡有苦甜混合的舒適感。

雲南「三月街」: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

雲南的「街子」,在北方稱為「集」,於是有「趕街」、「趕集」之說。古代大理的街子,是以十二屬相紀日定街期,子日為鼠街,丑日為牛街,辰日為龍街……所以,至今大理各地仍有鼠街、牛街、龍街等地名。後來,街期有了變化,有的七天一街,有的五天一街,還有的地方一天一小街。有的地方趕街與趕會相融合,如正月初五大理三文筆村「葛根會」、二月十五洱源三營「莊稼會」、四月十五「蝴蝶泉會」和中秋節「漁潭會」等,最著名的要數三月街。

三月街

三月街素有「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之譽。從前,三月街也叫三月會、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等,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節,是白族傳統盛大節日和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盛會。明代白族學者李元陽編撰的《雲南通志》有這樣的記載:「觀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蒼山下貿易各省之貨。自唐永徽間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變,知是觀音入大理,後人至日燒香,四方聞風,各以貨來也。」根據多種史籍記載分析,大理三月街在很大程度上與佛教傳入有關,在民間佛教講經會的基礎上產生。明代徐霞客在滇西旅遊、察期間,對大理三月街作了如實記錄:「十五日,是為街子之始,蓋榆城(即大理)有觀音街子之聚,設於城西演武場中……十三省物無不至,滇中諸蠻物亦無不至。」徐霞客還對三月街賽馬活動作了記錄:「余乃由西門西向一里半,入演武場,俱結棚為市,環錯紛紜。其北為馬場,千騎交集,數馳騎於中,更隊以覘高下……」清代《大理縣志稿》這樣描述三月街盛況:「盛時百貨生意頗大,四方商賈如蜀、贛、粵、浙、桂、秦、黔、藏、緬等地,及本省各州縣之雲集者殆十萬計,馬騾、葯材、茶市、絲綿、毛料、木植、瓷、銅、錫器諸大宗大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數萬。」其時,作為民間集市的三月街,規模之盛,享譽亞洲。清末大理留日學生、白族音樂家李燮羲,曾寫了這樣一首《三月街竹枝詞》:「昔時繁盛幾春秋,百萬金錢似水流。川廣蘇杭精巧貨,買賣商場冠亞洲。」

洱源漁潭會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傳統的洱源漁潭會,會址原在洱海北岸的沙坪漁潭坡,上世紀70年代,遷在沙壩,是滇西地區僅次於大理三月街的物資交流盛會,會期八天。在白族群眾中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蒼山腳下的漁潭坡一個魚洞裡面有一條魚精,平時酣睡不動,遇到打雷時,魚洞里湧出許多油魚,人們就到洞口捕撈油魚。有一年的八月十五,魚精突然醒了,張開大口吞食了不少捕魚人,嚇得人們不敢再捕魚,也不敢到漁潭坡。後來,經過幾年觀察,人們發現魚精只有八月十五才作怪,於是每年這一天,白族人民在漁潭坡上買賣漁具、大牲畜及生產生活用具,還在坡上耍龍耍獅,唱歌跳舞。魚精聽到人吼馬叫,聲響不絕,嚇得不敢出洞作亂,漁潭會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下來。

大理多數地區的街子,「日中則聚,日落則罷」。在大理市喜洲鎮,有「清晨始集,至午就散」的早街;在白族第一大村——周城和洱源茈碧等地,有「午後始集,至晚才散」的晚街。近幾年來,大理古城的街子以它特有的秀麗風光和地處滇西交通要道等原因,成為貿易、旅遊、購物熱點;位於大理蒼山雲弄峰下沙坪坡每逢星期一趕街,是五彩繽紛的民族集市;大理洱海東岸湖光山色中的挖色街以及每天下午的周城晚街,受到海內外遊客的青睞,成為繼大理古城「洋人街」之後,最受海外客人歡迎的鄉村「洋人街」。

大理白族民間「接三公主」習俗

每年農歷二月初,大理白族民間有「接三公主」習俗。此習俗始於南詔,延續1300多年,至今猶存。

唐朝初年,細奴邏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一帶建立了地方政權南詔國,成為南詔始祖。公元650年,他在巍山的山於 山龍(拼字)圖山上修築都城山於 山龍(拼字)圖城,直至公元738年皮羅閣遷都太和城,73年間曾有三代南詔王在此居住。

「接三公主」的習俗,最早就起源於細奴邏時期。傳說,白子國的三公主金姑,從大理下嫁細奴邏,她賢淑善良、樂善好施,深受蒙舍川(今巍山一帶)和洱海地區各族群眾愛戴。雖然三公主遠嫁他鄉,但故鄉人民十分懷念她,每年都要把她從巍山接回娘家過年。三公主去世後,其子孫在山於 山龍(拼字)圖山城南側修建了天摩牙寺供奉她,懷念她。隨後,逐漸形成了「接三公主」的民俗活動。

巍山歷史文化學者楊光梁說:「每年農歷二月十二這一天,白族地區的廣大村民,自發地以村為伍,結伴而行,一路吹吹打打,載歌載舞,離開蒼洱來到巍山山於 山龍(拼字)圖城的旁邊,來接三公主回娘家,此習俗已延續千年。三公主慈善愛民,賢淑聰慧,在故鄉口碑很好,很受人們愛戴。她下嫁巍山後,人們常常思念她,每逢這個季節,都要把三公主接回去。」

「接三公主」活動中,人們除了拜祭三公主之外,還要拜祭其他神靈,最後到巍山伽藍殿拜祭。楊光梁介紹:伽藍泛指佛家寺園,也指守護寺院的神靈,佛教中認為有十八伽藍。傳說,細奴邏也被封為伽藍,他又是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接三公主時要到伽藍殿祭拜,得到他的許可後,在二月十三天亮以前,把三公主接走。

農歷二月十二這天晚上,參加「接三公主」活動的白族、彝族群眾,都要打歌對調,歌舞至深夜。白族的歌舞,彝族的打歌,以及兩個民族的霸王鞭、八角鼓、蘆笙、刀舞,會在同一個旋律中盡情展示,形成了民族團結和睦的千古華章,千百年來未曾中斷。

「接三公主」活動包括了祭拜、誦經、祈雨、娛樂等內容,起始時間為農歷二月初九。這一天,白族群眾從大理啟程前往巍山,當天到巍寶山祭拜細奴羅和三公主。初十到達天摩牙寺,十三日上午接出三公主,晚上住巍山大倉鎮。十四日到達大理市下關七五村,十五日到達大理古城城隍廟祭拜。十六日到達灣橋鎮灣橋街,十七日到達喜州鎮慶洞村聖源寺,至此整個活動結束。

大理白族打老友

打:意思是結交;老:意思是終生,是從小到老;友:意思是同性別同年齡的可靠的好朋友。打老友,即結交終生親密往來的同性別同年齡的好朋友。這是大理白族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風俗習慣。

大理白族民眾中的打老友,一般出於三種情況。一是青少年自己通過一定時間在生活、學習、勞作中的彼此交往和了解,互相問喜歡,情投意合,一致決定用打老友這種形式把友誼長期固定下來。二是青少年雙方盼父母一代本身就是相處得很好的朋友,甚至他們本身就已經有老友關系,他們想通自己的子女打老友,從而把老一代之問的友情在下一代中繼續保持和發展下去。三是青少年父母中的一方,在生活中發現其他人家中相應的青少年在人品、學識、健康狀況等各方面,值得自己的子女學習和交往,於是通過第三者在中間做工作而結成老友。

由於打老友將是影響子女終生生活的一件大事,因此,父母一代對子女的打老友活動是極為慎重的。他們不僅要相互考察對方子女的人品、學識、健康狀況等各方面的表現是否值得結交。同時還要考察對方家庭情況,如對方家庭是否忠厚、善良、勤勞、合睦、健康等,情況不明是不會輕意應允的。

青少年雙方一當確定打老友關系後,雙方家庭即稱為干親家。為了表示其關系的親密,雙方父母在互相稱呼時一般都將「干」字略去。在剛開始確定打老友關系的三年之內.雙方家庭每年必須至少互訪一次。接待干親家的第一次來訪,場面甚為隆重。在舉行豐盛的酒宴招待時,還得邀請本家的親戚和鄰居作陪,作為打老友的青少年雙方,得當眾向雙方的父母跪拜、改口詐對方的父母為親爹親螞。

對其他親友的稱呼,則與老友所稱相同。雙方父母在扶起打老友的雙方後,要對孩子講一些勉勵的吉利話,要給孩子適當的禮物。禮物可以是書本,可以是文具,可以是衣物,也可以是紅包等等。雙方父母還得請求在場的各位親友和鄰居今後對兩個孩子多多關照。這樣,打老友關系就在雙方家庭的親友和鄰居間公開化,合法化了。

此後,不僅是打老友的青少年雙方將經常親密交往,雙方家庭也將建立起親密的關系,無論誰家有什麼大事小事,都要及時通報並竭誠幫忙。雙方家庭的關系就真所謂不是親戚而勝似親戚了。

大理白族通過打老友這種活動, 不少青少年和他們的家庭,得以卓有成效地擴大了其人際交往的圈子,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他們家庭在社會上的立足都不無好處。

大理白族婚俗

大理白族和我國其他兄弟民族一樣,經歷了由群婚、對偶婚、個體婚階段。現在行族外婚,一夫一妻制為基本家庭組織形式。家中兄弟成婚後即行分家,父母一般多從幼子居住。入贅女婿有對家產的繼承權,婦女在家庭中有較高地位。

大理地區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對象一般通過「對歌」認識結為知己,然後再經過說親、訂婚、迎新、結為夫婦幾個階段。說親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父親同意後訂婚,訂婚時男方要擇吉日送酒、公雞和聘禮到女方家,聘禮必帶「六字」。茶三斤六兩或六斤六兩,酒六斤或六瓶,糖果六斤六兩等,意在「有福有祿」。女方家以「三道茶」相待表示同意,又稱「提親雞酒禮」。

結婚時一般要舉辦三天,儀式非常隆重。結婚這一天稱為「正喜日」。婚前頭天叫「踩柵」,這天男方要把嫁妝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嗩吶,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慶祝。正喜日「男方要在親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親」,新娘要哭別父母兄妹。出門時吹鼓手們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調,嗩吶聲不時與新娘哭聲交織在一起。一路上吹打聲、逗趣聲不斷,同伴們邊走邊向新娘撒米花,還不時掐新娘表示「祝福」。迎親到家門時,需由新郎同輩兄弟將新娘背和新房,在這一點上還留有早年「搶婚」習俗。

新房內都燒有火堆。新娘入房時家人要在火中燒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難以下咽以表示「親熱」和「富貴」,白語中「辣,麻」與「親、富」同音。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賓客。晚上有認親儀式,長輩要給新娘見面錢,同輩則鬧新房。鬧新房時新娘要拿出從娘家帶來的燉梅、雕梅、水果、密餞等食物恭敬地給同輩品嘗,也叫「搖果酒」。大夥邊吃邊鬧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廚房做魚類孝敬公婆。婚後三至八日回門,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兒回家吃飯。七天後要到本村的本主廟祭本主,求本主保護全家平安,早生貴子。

白族喪禮中的「講孝百」

「講孝百,顧名思義就是指孝德百事評說。它是白族地區治喪儀式中一個重要部分。是追求逝者善終、仁者盡孝、通過亡靈進行「孝教」為主要內容的`倫理道德教育,是一種古老而朴實的教育形式。「講孝百是白族喪禮中最具生命力和現實意義的重要內容。

喪禮開始,「孝子賢孫」縱橫相跪於靈堂,德高望重的村族長老高坐於前,圍觀群眾不計其數。此時,先由司儀官主持祭拜一番,孝子們虔誠地三跪九叩首。爾後,主事官們(村中長者自願結合而成,酷似老年協會的組織,專為紅白事服務)宣布講孝百開始,於是鼓樂齊鳴。這咱傳統的民間樂禮,使得喪禮肅穆莊重,氣氛被渲染得極為悲傷。主事長老一是有條不紊地主持「講孝百」的進程。

「講孝百」,首先由主事長老隨儀式禮樂口頌「祭文」(類似悼詞)。祭文的撰擬極為認真,必須由村中德高望重者與死者的摯友共同擬就。文體處於古體文與現代文的交叉階段,屬混合型文體,目的是要方便口頌。「祭文」主要記述死者所經歷過的一生,其功能在於渲染氣氛,對死者「追功白過」。從而使聽眾了解亡者的賢德和辛勞。隨後由村族長者輪番追述死者的功過與艱辛,指點評判孝子的或賢良之德行。此時的環境氣氛和特殊的輿論作用,有助於孝子賢孫和周圍人們嚴肅認真地進行冷靜思索、分析。易於接受樸素的善惡觀念和「仁愛」的德行,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這種生動的傳統輪理教育,既教育了孝子,也教育了群眾。這種儀式的習俗力量,使得人們應該那樣,而不能不那樣,否則的話就會「被人看不起」,產生「感到低人一等」的內疚,從而身體力行盡孝為善。於是有力地弘揚了「真善美」,遏制「假丑惡」。這是因為,在道德教育中廣泛而恰當地造成和利用正確的社會輿論,倡導或斥責、贊賞或抑揄、鼓勵或鞭撻這樣或那樣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陶冶、督促人們自覺地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陶冶和增強人們對他人和社會的道德義務感。

這種人事對面的倫理宣傳和道德教育,增強了人們的孝心信念,培養了人們的從善棄惡觀念,培植了人們的道德責任感,提高了人們對自己所作所為的自我約束能力。有利於家庭和社會的和諧、融洽,對弘揚中華民族的「孝敬父母,報效祖國」的傳統美德,不愧是一種值得繼承光大的良好習俗。

;

5、烏茲別克族有哪些傳統文化與習俗

烏茲別克族的習俗

節日

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

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過"肉孜節"前的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齋,吃齋飯時,親友鄰里要互相邀請,如有客至,主人要熱情款待。

古爾邦節要屠宰牛羊炸油餅,吃手抓肉和抓飯以及民間特有的風味食品"那仁"。

每年春季,烏孜別克族還要舉行"蘇麥萊克"儀式,屆時以村為單位,大家自帶各種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鍋熬熟後共餐。在此過程中,人們聚在一起進行歌舞娛樂活動,預祝風調雨順、人畜兩旺[3] 。

婚姻

婚禮

烏孜別克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主要是在本民族內部進行,姑表、姨表和堂兄妹之間可以通婚,也允許與信仰伊斯蘭教的外族人通婚。過去,烏孜別克族婚姻大多由父母包辦。一般都實行早婚,男子十七八歲即可娶妻,女子十四五歲就必須出嫁。子女沒有戀愛自由。父母在為女兒擇婿時,比較注重男方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道德品質、年齡及外貌長相等。有時候,當父母准備為子女確定婚姻關系時,事先告知子女。這實際上是向子女打招呼,要他們做好結婚的思想准備。青年人一般來說都會同意父母的安排。新中國成立以來,青年男女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日漸普遍,但選擇對象也須主動徵得父母的同意。在當代,父母雖然過問青年的婚戀情況,一般都尊重兒女選擇,不會執意阻攔。

烏孜別克族的訂婚儀式,大致有下面幾個步驟:第一步是親烏孜別克族手工刺綉朋提親。男子的對象選擇有了眉目後,父母拜託親朋好友到姑娘家去提親。第二步是確定婚姻關系。分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初議,只由婦女參加。後一階段是定親及初送禮。第三步是送彩禮。訂婚後,男方的母親在十幾位女性親友的陪同下前往女方家,每人手裡掌著一個滿盛食物的托盤走在前面,後邊有人牽著一隻犄角上系著紅綢的綿羊。當這一行人到達女家門前時,女方母親率領親友在屋外迎候。兩位親家母熱烈擁抱,為這門親事祝福。第四步是回禮。在定親幾天後,女方家去男方家作禮節性回訪,姑娘的父母在親友的陪伴下,帶些禮物去男方家裡,男方家以盛情周到的接待表示誠意。第五步是選擇婚期。即男方家去女方家商定婚禮的良辰吉日以及婚禮中各自分擔的任務等。所有這些環節中,新郎和新娘都是不準與對方家人見面的。

結婚用品一般是男方准備彩禮和婚禮宴席的所需物品,女方要准備新房用品、鋪蓋、窗簾、房間布置等。婚禮費用基本由男方承擔。婚禮前幾天就要把婚禮費用--大米、肉、油、胡蘿卜、饢、糖果、水果、方塊糖、茶葉等物品送到女方家,協商確定邀請客人名單,分發請柬。之後,婚禮在女方家中舉行。

烏孜別克族婚禮連續進行四天。第一天舉行婚禮及證婚儀式。這一天,接到請柬的男女雙方賓客都到女方家中來慶賀,雙方父母聯手招待。一般早晨接待男賓客,下午招待女賓客。下午新郎的姐妹也來新娘家。新娘家在她們進門時要鋪一塊白色的長布讓她們從上面走過,以示吉祥與歡迎。由一位阿訇為新郎新娘主持伊斯蘭教規定的證婚儀式,烏孜別克族稱之為"尼卡"。新娘一般站在側面,只由其父親、叔叔或舅舅代替聽證。新郎則要和父母、親友站在庭院中間,親耳聽到阿訇誦讀的經文。儀式上,阿訇大聲詢問站在側面的新娘:"你願意嫁給某某為妻嗎?"新娘起初一言不發,待問三次以後才輕聲回答:"願意!"有的地方不是新娘回答,而是其父代答。然後阿訇轉問新郎:"你願意娶某某為妻嗎?"新郎響亮而爽快地答道:"我願意!"接著,阿訇拿起一塊饢,用鹽水略浸,讓新郎新娘吃下。據說,在烏孜別克族人的心目中,鹽是珍品,可以牢固夫妻感情,而吃饢又象徵著新婚夫婦豐衣足食。

第二天是探望儀式。早晨,新娘家要派人送一頓叫"伊斯格勒克"的早餐來看望新人;新郎要去岳父家向二老問安。

第三天是稱做"恰利拉爾"的儀式,即由新娘父母舉行的、由朋友、親人參加的答謝會,宴請新郎及其父母親友等人。席上按長幼分派坐次,新娘父母向新郎和來賓分別贈送禮物。

第四天是新郎父母同樣舉辦"恰利拉爾"表示對親家的答謝。這一儀式上,新郎父母將為兒媳婦准備的東西交給新婚夫婦,新娘父母也送上為女兒准備的嫁妝,大家過目後整個婚禮才告結束。按照傳統習俗,烏孜別克族婦女從結婚那天起,就必須戴上"帕蘭結"(面紗)。頭臉遮蔽很嚴,面紗遮臉的部分用馬鬃編織而成,便於通風透光。不過現在不戴面紗的婦女越來越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烏孜別克族婚禮儀式主要程序雖然得以保持,但內容已經進一步簡化,融進了一些新的風尚[4] 。

家庭

烏孜別克族人注重父慈母愛,子女孝順。人們認為,父母給子女合適的名字並撫養他們長大成人,子女孝敬父母並為他們養老送終,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家庭和社會普遍尊重老人,愈是年長的人,愈是受到敬仰。反之,不孝敬老人的言行會招致人們唾棄。一個家庭中出現不慈或不孝的事件,會受到公眾輿論的譴責。

烏孜別克族家庭中,父母具有絕對權力。兒子結婚時可從家庭財產中分得一部分,女兒出嫁也可獲得必須的陪嫁物,但給兒子分配財產的多少,完全由父母決定。女子出嫁前,在娘家有財產繼承權,但所繼承財產一般要比男子少。出嫁後,須把原繼承的財產帶給丈夫保管。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烏孜別克族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很低,男子尤其是丈夫在家庭中處於中心地位,女子則"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過去,一些家庭中丈夫任意虐待、打罵以至遺棄妻子,只要丈夫說聲"塔拉克"(遺棄),妻子就被拋棄了。因此,家庭內部妻子無明顯財產支配權,如何安排財產,如何置辦家什,全由丈夫獨斷。如果丈夫去世,家產只給妻子極少一部分。這時,假如子女沒有能力繼承家產,妻子可暫行財產支配權,待兒子長大後,無條件交於兒子。一個家庭中如果沒有財產繼承人,那麼,全部家產由清真寺收管[4] 。

禮節

烏孜別克族十分講究禮節、注重禮貌。人們之間,相助為樂,舍施為榮,友善為快。年長者被稱為"阿喀"(哥哥),"阿恰"(姐姐),年輕者被稱為"吾康"(弟弟),"森額爾"(妹妹)。平常人們見面,都要熱情問候。按傳統習慣,男子見面時,把右手放在左邊胸前,點頭鞠躬,並致問候;平輩女子相見時,雙手撫胸鞠躬問候,有時還擁抱。長輩一般吻幼者臉頰而互致問候。現在握手禮已經越來越流行了,有的場合兩種禮節並行。

烏孜別克族人尊重老人,崇尚學識。老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社會地位。眾人相聚時,要讓老人先說話,出門時要讓老人先走;騎馬時,如果兩人共乘一騎,一般都請長者騎在前面,晚輩坐在後面;吃飯時,老人坐在上座,小孩坐在下席;晚輩不在長輩面前飲酒吸煙;路上相遇,年少者為年長者讓路。有學識的人被認為聰明、靈異,同樣受到尊敬[4] 。

文學

烏孜別克族保存大量烏孜別克文字的文學作品,流傳較多的是敘事長納瓦依五部的詩集之一《法爾哈德和希琳》詩、寓言、諺語、格言、傳說、故事、民歌等。

《阿勒帕米什》是流傳廣、影響大,有口皆碑的英雄史詩。

《墳墓中出生的孩子》是一首廣大烏孜別克族人喜聞樂見的敘事長詩。

《母駝和羔羊》,《猴子和木匠》,《烏龜和蠍子》是烏孜別克族最為著名的寓言詩。這些詩都善用比喻,引用諺語明辨是非,在輕松愉快中闡明哲理。

作家文學的產生,把烏孜別克文學乃至整個中亞文學推向了新高峰,對形成和鞏固烏孜別克文學語言產生了巨大影響。文學作品的藝術形式,如格律詩注重輕重音、聲調、韻腳、復韻等,使詩句琅琅上口,流傳至今。

20世紀烏孜別克族文學中蜚聲文壇的詩人和文學家有福爾開提,納蘇茹拉·卡熱,許庫爾·牙里坤,比拉里·艾孜則,薩帕洪·撲拉提等[4] 。

藝術

音樂

烏孜別克族的民間音樂曲調婉轉悠揚,一般速度比較急促,演出的形式主要是獨唱,有的歌手自奏自唱,表達情感十分自如。

民歌歌詞內容極其廣泛,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烏孜別克族的器樂種類很多,大都為彈撥樂器和打擊樂器,主要有:"咖爾乃"、"嗩吶"、"都塔爾"、"斜格乃"、"熱瓦甫"、"彈布爾"、"暢"、" 薩塔"、"吾德"、"咖弄"、"笛子"、"雙笛"、"暢闊卜孜"、"海拉克"、"(烏茲別克式)冬不拉"、"納嘎啦"、"塔爾")等彈撥樂器以及手鼓、撒帕依等打擊樂器等[4] 。

舞蹈

烏孜別克族的舞蹈以優美、輕快、多變著稱,快速旋轉時雙臂動作均在腰部以上,舞姿舒展、爽朗,以單人獨舞的形式較多。

傳統的手鼓舞具有十分別致的風格[4] 。

6、五十六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中國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納西族風俗(附:納西族圖片)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民族風俗與習慣 點擊:2671 2006-10-12 17:09:45納西族風俗習慣——納西族簡介

納西族風俗習慣——納西族建築
納西族民間住房,在明清時還普遍是井乾式「木楞房」,用圓木縱橫相架,層面高至七八尺,即加緣行,覆之以板,石壓其上。在木楞房的正房(祖房)中,有一個高出地面的灶台稱為「格古魯」,中間為火唐塘,安上大型鐵制三角架,用來燒水,烤火和安鍋做飯,會客、用餐和老人就寢均在這個灶台上。火塘兩邊鋪木板,右是主位,左是客位,不能相混。

麗江壩區,尤其是大研古城內,納西民居則普遍是土木結構的瓦屋樓房。建築平面結構大多是「三房一照壁」,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納西族的「三房一照壁」正房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兩側廂房略低,由下輩居住,再加上正房對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協調。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磚石鋪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臨街的房屋,多被辟為鋪面,主人自己經營,或轉租他人經營。屋基採用石頭砌成,牆用土坯砌起,有的四角用磚修飾,上段則用木板圍封,屋架強化穿斗功能,增強了搞震能力,使房房具有「牆倒屋不塌」的特點。屋面都用筒板瓦覆蓋,前後出檐,人字面坡交接處裝飾「垂魚」。

納西族圖片——納西族的服飾圖片

納西族風俗習慣——納西族衣、食、住
古代納西人,不論男女,都著羊皮或披氈衫。近幾十年來,由於有漢、藏等民族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關系日益密切。到解放前夕,納西族服飾有了很大變化。麗江地區男子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婦女則穿寬腰大袖、前幅短,後幅及脛的大褂,外加坎肩,下著長襖,腰系百褶圍腰,腳穿船形綉花鞋,背披羊皮披肩。披肩背面上方釘有並排的七個圓布圈(早時釘肩帶處有兩個大圓布圈,代表日月)及垂穗七對。圓布圈上用金線和彩色絲線綉成圖案,俗稱「披星戴月」,以示勤勞之意。已婚婦女梳發髻於頭頂,戴圓形紗帕「左井」,未婚女子則結發辮於腦後,戴布頭巾或黑絨小帽。婦女們喜戴耳環、戒指、銀或玉質手鐲等飾物。衣服多為藍、白、青色,稍綉花邊,樸素大方,男子也有帶手鐲的習慣。但是因等級和經濟條件不同,窮人只能披一張羊皮和著麻布衣裙;貴族則多穿紅、黃、灰色的綢緞、毛呢和氆氌等貴重衣服。

據史書所載,古代納西族廣大人民多以蕎麥、稗子、圓根為食。明清以來,在大量吸收漢族先進生產技術和新農作物的基礎上,納西族的農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生活也有了新的變化。以玉米、小麥、大米、大麥、稗子為主食。壩區農民多在房前屋後開辟園圃,種點蔬菜自食。同時,納西族在每年冬天臘月間有殺年豬的習俗,做成火腿或臘肉,平時分切而食,豬油用做食用油。一般人家還自備有各種咸酸腌菜、豆豉、肝醬、香腸、腌蛋等等。一般情況下,每日三餐多為干飯,有米飯或大米、玉米混合飯,有二、三個菜及湯。冬春時節則愛吃熱氣騰騰的火鍋菜;夏季農忙期間,多數農家皆以米酒拌涼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也吃炒麵和酥油茶。納西族人喜歡喝酒、喝茶和抽煙葉,愛吃辣、酸、甜、味。城鎮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麥面,一般量少而精,蔬菜全靠郊區菜農供應。城裡賣有出名的麗江火腿粑粑,美味可口。

納西族的古代住宅,最早為木結構的「木楞房」。這類室深且暗,楣低檻高的建築,目前在一些山區仍可見到。明代已有瓦房出現。自清以來,以木石為結構的瓦房普通流行於麗江城鎮和壩區,即「三房一照壁」或「四舍五天井」住宅。這種瓦房多系二層樓房,屋基用石頭砌成,中段用土坯或磚,上段用木板,房檐外伸,以便保護木質部分不受雨水剝蝕。且在橫梁暴露的兩端加上「風火板」,既保護橫梁,也起裝飾作用。當地還有在風火板三角形的上角裝上一塊葉狀木片的「垂魚」,而富裕家庭的住宅,則裝上刻著浮雕的花飾,並在下面垂著兩條寫實魚形圖案的垂魚。住宅門窗上亦飾有花草鳥獸形象的浮雕,生動逼真,獨具民族風格。永寧等地的住宅,從牆院到房屋,全部結構用方木墊積而成。代表形式是三至四幢房屋組成一個院落。麗江木土司的宮殿,多仿中原建築,雖不甚高大,但層層疊疊,上覆銅瓦,下有玉砌雕欄,富麗堂皇。此外,麗江大研鎮的石牌坊,白沙的「大寶積宮」、「琉璃殿」、「大定閣」及五大喇嘛寺等,都是金碧輝煌的建築物,耗盡了納西等各族人民的血汗。 祭天和祭祖

三壩納西族每年要祭天一次,祭祖三次。正月祭天,臘月十四就要釀酒,做飯請客,請老人吟唱,三十晚上要「車尋」,初一祭灶神要磕頭,初二要洗頭、洗腳、洗衣裳,到河邊飲水。三日晚上把天神請到家裡來祭祀。四日就要殺雞,到祭天堂燒香,磕頭吟呷,搞完後回來作射箭等活動,搞完活動後在主祭家裡吃飯。五日天一亮抬出一口大豬煮成三鍋,煮熟後念「天好矢」、「烏鴉好友」。長者吃酒吃肉,然後眾人吃。吃完依次回家。六日各家各戶自己祭。八日又抬一口豬去祭天堂。九日又用一口小豬去祭天堂。整個祭天活動到此完畢。

祭祖:正月六、七日或二月十二日一次,六月初一次,十一月初二一次。一般祭時用黃栗樹三株,各家各戶自己祭。

納西族風俗習慣——納西族喪葬

三壩納西族老人病時得有人看守,斷氣時要放「沙口」(九顆米,沙七顆,一毫銀)在死者口中,邊放邊念遷徙路線,把死者送給祖先。人死時要吹三聲牛角放一槍(火槍),村裡的人聽見,知道人已死,就到死者家中來。將死人洗澡後穿上新衣服,用白氈掩蓋全身,並放一隻雞在死者面前,然後點香點燈、磕頭、包孝。請東巴念"孟精命"經。敘述死者身世、經歷,收回死者一生的足跡,把死者送給祖先。最後擇日火葬(根據經濟情況和死者生前的意見決定),送葬時將死者生前生產生活上用的主要物品與麥稻、包穀等糧食包成小包放在籃子里。若是土葬則撒在墳之四周,火葬則撒在焚場。葬後回家要趕鬼,全家人得出外躲避三天,以後就是「超度」,「超度」時男的用九匹馬,女的七匹,要到山谷里去招魂,起碼要殺一頭牲口。

納西族自古通行火葬。直至清代,仍沿俗行火葬,但由於清朝統治者屢次下令禁止焚屍,故納西族在清末以後逐漸實行棺葬,至解放前,除永寧和其他少數山區還實行火葬外,幾乎都改為土葬了。

納西族風俗習慣——納西族婚姻習俗

納西族因居住地區不同,婚姻習俗各有特點。其主要聚居區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部分地區仍有古代多種婚姻形態的殘余。

麗江地區的納西族,早已實行一夫一妻制。兒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豬、酒聘娶。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三從四德,夫唱婦隨等封建倫理道德。麗江納西族與漢、藏族聯姻的較多。在本民族內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結婚,但絕對禁止同家族的人結親。結婚,一般都要經過訂親、請酒、舉行婚禮三個程序。男女結婚年齡較早,小孩二、三歲或七、八歲訂婚的很多,到十七、八歲即行完婚。從訂婚到結婚要經過問八字、訂親、過大禮和完娶等幾道手續。結婚時,男方除宴請三天親友外,還要給女方很大一筆聘金;女方也要備辦二、三天酒席,陪送女兒許多嫁妝。因此,男婚女嫁都成為雙方家庭的沉重負擔。在婚姻關系中,麗江納西族盛行姑舅表親優先婚配(納西話叫「阿舅則美該」,意為「舅舅可以強認姑母的女兒為兒媳婦」)。依據傳統風俗,舅舅的兒子有優先娶姑表姐妹的權利。另一種習俗叫搶婚(納西語「密夫」,意為「拉姑娘」)。通過搶婚結合的夫妻,不受社會歧視,與正常結婚享有同等的地位。「殉情」是麗江納西族婚姻關系中突出的現象。一些熱戀著的男女青年,在無法獲得婚姻自由時,便產生了「生不同衾,死時共穴」的思想。相約到風景優美的地方殉情自殺。瀘沽湖地區的納西族,主要實行阿注(意為朋友)婚姻,其特點是男不娶妻,女不嫁夫。

納西族風俗習慣——納西族科學技術

生息在玉龍山上、金沙江畔的納西族人民在長期的農牧業生產和社會生活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積累了不少天文、歷算、畜牧、農耕、醫葯等方面的科學知識,並涌現出有所成就的學者和專家。

納西族古代的科學技術知識,很多是以神話故事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並用象形文字分別記載在東巴經書上的。根據東巴經記載,古代關於天象的專有名詞已有數十種之多;從《巴格圖》和《十二生肖的來歷》等經書上看,納西族早就對四言四隅(類似漢族的八卦)有了較為明確的概念;創制了以月亮圓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共三百六十五天的歷法,並用十二屬相來記日、記月和記年。民間還從對天象及生物活動觀察,摸出一套關於風、雨、花、雪,以及各種鳥類的活動規律,來分別季節的特徵,不誤農時地進行農事活動。

納西族素以養馬出名。麗江馬是著名的"大理馬"之別稱,東巴經中有《馬的來歷》的專冊。麗江是著名的「大理馬」產地之一。麗江馬是全國優良品種之一,體型小而精悍,能負重,善於爬山越嶺,適應性強,並能連續行走二、三個月。近來,農科部門又引進卡馬巴良種,與麗江馬交配,使其向身高體大方面發展。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逐步建立和健全了農、林、牧、醫葯的技術網點,培養了近萬名科學技術人員。他們深入地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在農村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比如,馬鈴薯是麗江山區的主要糧食作物,縣農科部門針對其病毒害和品種退化比較嚴重的情況,經過長期試驗,總結出適合當地的有性繁殖技術,採取實生苗移栽和實生薯利用的技術措施,基本上解決了難題,獲得了高產。又如,全縣對小麥推廣良種良法之後,也獲得了小麥連年大幅度的增產。

六十年代中,麗江地區科技部門根據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的方針,在反復進行科學試驗的基礎上,推廣蘋果"芽復選種,高接換頭"等新的種植技術,使全縣種植的蘋果實現良種化,至七十年代後期,全縣蘋果年產量達到一百幾十萬斤,變成雲南省新興的蘋果生產基地之一。

納西族地處橫斷山脈地帶,高山、河谷、平壩相間,土壤肥沃,日照時數長,雨量充沛,適宜各種植物生長。被稱?quot;植物寶庫"的玉龍山,生長著五百多種中草葯,其中行銷全國的名貴葯材達二百多種。麗江的醫療事業得到很大發展,瘧疾、霍亂、傷寒等傳染病已消滅,常見病和多發病漸漸減少,人民體質大大提高。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魯甸鄉以「葯材之鄉」而著稱,以此為中心,麗江地區建立了規模不同的葯材栽培研究種植場四百多處。

此外,納西族還有一批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中、高級科學工作者,如中外知名的歷史學者、教育家方國瑜教授,小麥育種專家趙仲修,木芹、木全章、楊鳳等知名人士。他們對納西族及祖國的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參考資料:http://www.ieenn.com/Article/fsjr/200610/329.shtml

7、象牙海岸民俗

象牙海岸住居風俗
http://www.aftour.com.cn/art/619/

象牙海岸婚俗喪俗
http://www.aftour.com.cn/art/638/

象牙海岸簡介
http://www.panpan.org/2005year/worldguoqigh/fz/2003128111737.htm

非洲各國民俗
http://www.aftour.com.cn/ch/2/

8、屬於日本人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元旦
一月一日——元旦(元旦)照日本的風俗,除夕前要大掃除

,並在門口掛草繩,插上桔子(稱「注連繩」),門前擺松、竹、梅(稱「門松」,現已改用畫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吃過年面,半夜聽「除夕鍾聲」守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稱「雜煮」[3] )。日本的新年是日本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成人節
一月第二個星期一——---成人節(成人の日)是慶祝年滿20歲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節日,有各市、鎮、村的行政機關舉行成人儀式的典禮。此節2000年(平成12年)前為1月15日。
國慶節
二月十一日——---國慶節(建國紀念日)根據日本神話,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故憲法上將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春分
三月二十一日左右——---春分(春分の日)是掃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昭和の日
日本在年初會去神社參拜,稱為「初詣」
四月二十九日——---昭和の日昭和天皇裕仁的生日,其在位時已是國家法定節日,裕仁死後改為現稱,仍被保留為國家法定節日。此節在1989年(平成元年)前為天皇誕生日[4] ,1989年(平成元年)—2006年(平成18年)為綠の日,2007年(平成19年)至今為昭和の日。
憲法紀念日
五月三日——---憲法紀念日(憲法紀念日)1947年5月3日,日本現行憲法開始實施,遂把這一天定為紀念日。
綠の日
五月四日——---綠の日此節在1988年—2006年為國民休息日(國民の休日)。
兒童節
五月五日——---兒童節(こどもの日)端午節也在這一天。是慶祝小孩成長,祈求幸福之日。其具體表現形式是有男孩的家庭在戶外用高竿懸掛鯉魚旗並擺放武士人偶。
海節
七月第三個星期一——---海節(海の日)日本四面環海,為了感謝得自海洋的恩典,並祈禱能成為國運昌隆的海洋國家而制訂。此節在2003年(平成15年)前的日期為7月20日。
敬老節
九月第三個星期一——---敬老節(敬老の日)以尊敬老人、感謝老人為宗旨,在1966年補制的節日。此節在2003年(平成15年)前的日期為9月15日。
秋分
九月二十三日左右——---秋分(秋分の日)按日歷每年前後有所不同,和春分一樣,要掃墓及祭拜祖先靈位。
體育節
十月第二個星期一——---體育節(體育の日)紀念1964年在東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的日子。此節在2000年(平成12年)前的日期為10月10日。
文化節
十一月三日——---文化節(文化の日)1954年以前是為紀念明治天皇誕辰而設立的節日。1964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憲法,因此,將這一天改為文化節,用以提倡熱愛自由平等,促進文化事業的社會原則。
勞動感恩節
十一月二十三日——---勞動感恩節(勤労感謝の日)此時正值收獲的季節,為了表示對收獲的謝意,而制定了以感謝勞動為宗旨的節日。
天皇生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天皇生日(天皇誕生日)明仁天皇於1933年12月23日出生。由於明仁尚在人世,依日本禮儀,決不可以「年號(平成)+天皇」稱呼之,應稱為今上天皇。(有很多寫平成天皇,是錯誤的說法)。
從07年開始,日本法定節日為15天。

2民間節日編輯
二月二日——---節分立春的前一天,撒黃豆,招福驅鬼
二月十四日——---情人節
三月三日——---偶人節,又稱桃花節,是女孩子的節日
四月上旬——---賞櫻花
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黃金周
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五月五日——---男孩節[5] ,家裡有男孩的要掛鯉魚旗[6]
七月十七日——---京都祗園花車遊行
八月六日——---廣島原子彈爆炸紀念日
八月十五日——---戰爭結束紀念日
八月中旬——---盂蘭盆節 民族大移動
八月十六日——---京都大文字送靈火
九月一日——---防災日(紀念關東大地震,加強防災意識)
十一月十五日——---七五三(為7歲、5歲、3歲的孩子過節)
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7]
十二月三十一日——---大年三十

9、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讓我帶大家走進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涼茶
廣東人最愛飲涼茶,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一,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葯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葯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一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葯物組成,適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症。適用於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濕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苦」!我喝涼茶的時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好
幾片陳皮去苦。
廣東迎春花市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綵樓,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廣州種花為業,已有100O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庄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就是庄頭的種花女。 金桔象徵「大吉大利」。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誠膜拜,飄逸肅穆,深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臘月初,市面上有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大批水仙頭,人們買回後,精心培植,通過對水溫和日照的調節來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氣襲人,所以家家必備。
當然,廣東還有好多民風民俗。比如:煲湯、
舞獅、種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還有舞牛的……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著我們去發現它呢!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