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寧德市福安一帶畲族嫁妝服飾

寧德市福安一帶畲族嫁妝服飾

發布時間: 2022-09-29 03:32:50

1、畲族民風民俗

畲族,自稱「山哈」,即山客的意思。畲族先民「山客」在12世紀初,已活動於粵東山區。南宋建炎、紹興後,漸遷徙入閩。分布於龍溪縣西江(西溪)、九龍江流域,時稱「西畲」。「官府不治,畲田不稅,久矣」。

宋、元畲族以李、陳、吳等姓為主,今無以聞。明代,龍溪縣北溪流域主要是藍、雷畲族活動區。今薌城區畲族大多是鍾姓,是明洪武年間由龍溪縣九都嶼上(今屬龍海市海澄鎮)遷入的。

(一)語言

舊志載畲族言語侏離,與閩南話不同。畲族不讀書,不識華文,與土人交流困難。龍溪縣二十五都(今屬華安縣)鍾、藍姓畲族獨居高山講「山哈」語。薌城區境內的畲族地處九龍江畔交通要沖,時間一久,適應了漢族的風俗習慣,改講閩南方言。

(二)衣著

畲族舊日椎髻跣足,不著巾帽,短衫闊袖。到民國初,仍著民族服裝。男子衣色尚黑,粗布、右衽。女子穿綉衣裳,袖子鑲著花邊,頭發扎紅線,頭上戴二個紅球。初一、十五著漢裝,行漢禮。今同周圍土著。

(三)婚育

畲族世代只鍾、藍、雷三姓自相婚姻,同姓不婚,違者按族規論處。薌城今無藍雷,允許與漢族通婚,但禁止與陳姓通婚。

相親:畲族通婚的形式是用對山歌,但還要互換條件,茶鋪鍾姓通婚的村莊是漳平的雷姓、華安仙都的藍姓。在每年的正月初,三姓中都選出可婚的男女青年同樣多,到對方的村子裡去。由老一輩帶隊,人數男女相等。男的二十歲,女的十八歲,如果不足數,也要挑出不足數來補足。然後按對歌對答,答對了,則表示滿意,可以訂親,不夠年齡女青年而又答中者,規定先娶到男家當妹妹,到年齡後才許成親;在當妹妹時,誰也不能違規,違規者取消婚約。此俗已廢。

作表姐
姑娘出嫁前,定要到母舅家做客,稱「作表姐」。父母須有一人陪伴同去,另還需一位姑娘陪伴。所有的親戚要宴請這位將嫁的女郎,一家請一餐,宴請日子隨親戚的多寡而長短不同。此俗已廢。

婚禮
舊時新娘出嫁,選在夜晚迎親。茶鋪畲族男女結婚時,還要穿一套貼身的白衣白褲拜天地、謁祖宗。這套白衣白褲要保存到終老,死後要穿上入殮。藉以哀悼古代畲漢戰爭中死難親人。

(四)喪祭

舊時畲族遷徙不定,有「二次葬」習俗。出喪日,家屬不穿麻衣,不著孝服。生人為死者洗凈遺體,穿上壽衣,隨即出葬。吊喪的人到靈前唱歌一拜就罷。此俗已廢。

(五)祭祖

茶鋪畲族是每年農歷的正月十四日和二月十四日,松州畲族則只在正月十四日祭祀祖先盤瓠王。祭祖時,全族人聚集到祖祠內,藍、雷、鍾共一祖祠。大門緊閉,四下派人守護,不準異族窺視、闖入。舊時參加祭祖時要穿民族服裝。祠堂上高懸著「祖圖」犬首人服,平時由族內長輩妥為保管。「祖圖」長三尺寬二尺余,畫的是盤瓠王的傳說連環圖。供品,除全雞、全鴨、豬頭、年糕、發粿外,還有一樣十分奇特的供品,即用香蕉肉攪拌成肉泥,壓成園柱體,放在石槽內,置於祭品的中央,十分鄭重。祭祖開始,鳴放鞭炮,吹奏樂曲,子孫分別跪於地上,同拜「祖圖」,族長宣讀祭文,吟唱《高皇歌》,十分庄嚴隆重。祭文上寫著歷代祖先的名字和謚號等。祭祖這一天,全族舞龍、舞獅、擺宴席、演大戲,熱鬧非凡。

(六)節日

畲族十分重視認親活動,他們認為「同族至親」。
每年三月初三日是「請親人」的節日,凡是藍、雷、鍾三族姓的親人,不管千里迢迢,也得趕上這天來訪祖認親。在認親中,雙方要以族中暗語盤答一番,先以「汝」字作暗號。

甲:「汝字當作何解釋?」

乙:「三點水是三男,女是一女。」

甲:「一根竹子劈幾片?」

乙:「三片半。」

甲:「你們的祠頭是什麼?」

乙:「穎川。」

甲:「鍾是什麼鍾?」

乙:「是金字旁,一邊是重字。」

甲:……

乙:……

經過幾番盤詰,暗語完全符合了,就以親人相待,彼此之間就親熱非常。

根據《高皇歌》,「鍾、藍、雷」都是南京一路人。浙江平陽縣宋橋鎮鮑坪村鍾姓畲族千里迢迢來茶鋪、松州各畲村認祖認親。1968年,惠安縣鍾厝畲村舉行「祭祖」盛典,茶鋪、松州等村均派代表前去參加祭祀典禮。

薌城區畲族雖長期與漢族生活在一起,已失去本民族的語言。但仍保留濃厚的民族感情和強烈的民族意識。松州村《鍾氏族譜》明確記載:「閩粵鍾姓皆是朝公一脈,有圖書所載作證,俱要相認,若不識汀州府所傳圖書者,是為冒名混入,不認為一家人」。又說:「祖有遺訓,山有來龍水有源,後代兒孫憑祖先,不認祖宗便雷打,千世萬代永不泯」。

(七)禁忌

松州、茶鋪、宏道諸村對待村狗,不打不罵,不殺不吃。狗若死了,還要在狗脖子上套上「銀錢」紙,投入河中,順水流走。

2、畲族的服飾

畲族男女服飾基本類同於當地漢人,但人口相對集中的閩浙兩地畲族服飾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尤以閩省畲家婦女特色顯著,並因地域、婚姻狀態而紛呈異彩。

閩東北畲族婦女發式稱為"鳳凰髻",16歲前少女用紅絨纏辮子,盤繞頭上,額前留"留海",畲族稱為"布妮頭"。成年已婚婦女發式畲族稱為"山哈娜頭",隨地域不同略有差異。

流行於閩侯,福州,古田,連江,羅源和寧德南路飛鸞一帶發式稱為"鳳頭髻"。流行於福安和寧德大部分區域的發式稱為"鳳身髻",流行於福鼎和霞浦西路發式稱為"鳳尾式"。

(2)寧德市福安一帶畲族嫁妝服飾擴展資料:

畲族婦女的裝飾要數發式最為引人注目,特別是已婚婦女,她們有將頭發從後面梳成長筒式發髻,像一個雞冠形的帽子扣在後腦勺上,發間用紅絨線環束。

有的是在頭頂上放一個五六厘米長的小竹筒,把頭發繞在竹筒上梳成螺形,顯得很別致。梳頭時,不僅要用茶油和水抹,還要摻以假發,所以顯得高大、蓬鬆而且光亮。

結婚時,小竹筒要用紅布包裹,上飾以銀釵、銀牌,盤繞著石珠串。有的前頂還用銀質頭花圍成環狀,頭花下沿有無數銀球、銀片之類的裝飾品垂落在眼前。

3、畲族婚俗的嫁妝

嫁妝中每一隻箱櫃和枕頭都要放上新娘精心選好的五穀良種,不能讓箱櫃空著,這有帶種出嫁之意,象徵出嫁的姑娘在夫家能落腳生根,開花結果。
迎親的另一個熱鬧場面是赤郎「借鑊」與「殺雞」。
晚餐是男方宴請女方客人,「借鑊」是意為男方借女方炊具辦酒席。據說過去是男方帶廚師去的,叫「大赤郎」、大赤郎進行「借鑊」儀式後,自己動手燒菜。「小赤郎」專門對歌。「借鑊」時,中堂祖宗香案上點燃香燭,赤郎來到灶前,阿姨舅姆端來盛有一塊豬肉、二塊豆腐、有香燭的米篩,向赤郎作個揖,赤郎接過又向阿姨舅姆作個揖,再向灶神作了揖,米篩放在灶台上,開始念「借鑊」詞。開場白是:郎兒(赤郎自稱)掌(住)山頭,多見柴林,少上書堂,口言來短,古禮難周全,念錯要莫怪,阿姨舅母多多原諒。
接著是念借炊具的謎語山歌,女方廚房凡能藏起來的炊具,已被姑嫂們事先藏了,赤郎念到什麼,就拿出什麼。如果有遺漏未念到的,就不拿出來,也不告訴是什麼東西,而要赤郎重新「借」全部的東西。

4、畲族有哪些特有的風俗?

婚姻習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
喪葬形式:
畲族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歷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族,中國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畲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 1956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公布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成為法定的族稱。

5、畲族民風民俗

畲族民風民俗
米酒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朴。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 畲族「三月三」烏飯節
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現在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服飾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發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發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 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艷麗奪目。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蘭、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傳統節日
畲族節日主要有農歷的三月三、農歷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米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飯染成烏色。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畲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沖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里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此外,畲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糍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情。
畲族風俗習慣與重要節日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朴。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現在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發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發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 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艷麗奪目。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歷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6、閩東的畲族民俗

全國現有畲族人口63萬人,在56個民族中居第19位。福建境內約有畲族34多萬人,分布在寧德地區的福安、寧德、霞浦等縣(市)的有15萬多人。畲族人民勤勞、淳樸、正直,能歌善舞,在服飾、婚嫁、祭祀、節慶等方面保留著獨特的民族傳統習慣。
傳說在堯帝之前有高辛帝,其手下勇士盤瓠平蠻有功,高辛帝把三公主嫁給他。盤瓠與三公主生下3男1女,皆由高辛帝賜姓: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招的女婿姓鍾。盤瓠成為畲族始祖。在一次畲族人的大遷徙中,長子盤姓一房人乘船遇風浪漂泊到海外去了,所以畲人以藍、雷、鍾三姓為多。
最有特色的畲族服飾是婦女的「鳳凰裝」。相傳三公主從小就把女兒打扮成鳳凰的模樣。當女兒長大出嫁時,美麗的鳳凰從廣東鳳凰山銜來五彩斑斕的鳳凰裝,從此畲族女子就根據鳳凰鳥的模樣來打扮。未婚女子是小鳳凰的打扮,頭發梳成獨辮,用紅頭繩纏成一圈,盤在頭上;衣領衣袖邊的剌綉較窄,腰帶向後扎,帶上綉有花紋,帶尾有絲絮,象徵美麗的鳳凰。成年結婚的女子,紅頭繩扎的頭髻升高,象徵鳳冠;衣領衣邊衣袖綉著很寬的彩色花邊,多是大紅、桃紅夾著黃色的花紋,象徵鳳凰的頸、腰和翅膀;向後飄的腰帶增寬,綉的花紋也增多,有的還紮上閃光的金邊的珍珠般的絲絮,象徵鳳尾。老年婦女頭髻低矮,衣服和腰帶的花紋稀少。
畲民生來愛唱歌,日常生活或山間勞動,喜慶節日或求婚說情,都常以歌代言。每逢佳節,畲族人民都要歡聚山頭,盤詩賽歌。每年農歷的二月二、三月三、封龍日(夏至後逢辰日)、端午節、七月七、中秋節、重陽節為畲族的傳統節日。福安市每年「二月二」的廟會最為熱鬧,青年男女圍著2丈多高的「火樹」,盤歌對歌,通霄達旦。寧德市每年「三月三」為一年一度的賽歌會。霞浦縣則每逢「封龍日」舉行大規模的畲族群眾性歌會。1990年9月,寧德地區還舉行閩東畲族文化節活動,來自廣東、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7個民族的21個代表隊以及中央民族歌舞團的700多名歌手和藝術家,參加了這一盛會。
婚禮也表現畲族的獨特風俗。女方(畲族稱「少娘」)出嫁不管是否願意,在梳妝前都要「以歌當哭」,名為「哭嫁日」,目的是給娘家討個吉利。其中,哭母舅最為感人,少娘見到母舅,便邊歌邊哭,還要跪拜,佯裝不願出嫁,親友給她梳妝也不順從。哭到第三天午後,母舅叫來兩個人抱著她梳妝打扮後,半推半拉地把她扶出廳堂與胞弟「分酸」。胞弟手捧紅漆樟木八角茶盤,盤里放著兩碗帶骨的肉煮成的線面。少娘站在竹製的米篩里,把甲碗里的肉面分一半到乙碗,又從乙碗里分一半到甲碗,連分三次,以示骨肉情深,日後兩家常來常往。隨後少娘又從另一茶盤里抓起一把米穀,邊唱邊撒到廳堂,祝願娘家年年吃穿有餘。接著由大哥抱少娘上轎,親友們把一碗茶葉拌大米撒向轎頂,祝福她一路平安。
娶親隊伍中,新娘坐著朱頂彩邊的花轎,新郎一身獵手打扮,還有手執紅燈籠的「接姑」,肩挑禮品彩擔的「赤郎」。閩北畲家也有迎親走嫁不坐轎的,「及期,婿前導,新婦以紅帕裹首,著藍色衣,張雨傘,徒步隨之,女父殿其後」。到了男家,由「八仙頭」(村中三代同堂的年長者)用秤子鉤去新娘的紅布蓋頭,新娘踏著米篩步入廳堂,意為她是米篩上的人,新郎不能輕視她。這時在畲歌聲中,新郎先向天地、再向祖宗神位行三跪九叩禮。新娘則手執花絹掩面,由伴娘扶著站在一邊。因為傳說畲族祖先盤瓠是高辛帝的駙馬,成親時按皇家儀式,公主不要下跪。
畲族婚嫁請酒,母舅未入席,任何人不得「開筷」。婚宴開始後,新郎新娘邊唱歌邊給母舅敬酒。接著,新娘手捧茶盤,盤內擺著10隻茶盅,盅內泡著花蜜茶,壓上一把銀匙,從母舅席上開始,逐席獻上一盤茶。客人邊喝茶邊唱歌,祝願新人「添丁添喜添錢財」,然後每人在盅底壓上一個小紅包,作為給新娘的回贈。
完婚請客「大酒」過後,「八仙頭」還要邀請「子弟官」8人,扮成「八仙」上門慶賀。這時新娘手捧茶盤,從後廳作半跪半蹲式舞姿至廳堂,先敬天地,後敬祖公神,再按輩份大小依次敬茶。茶畢,穿梭舞蹈,將茶盅一一收回。接著一手拿酒杯、湯瓢、筷子,一手拿方帕,舞至廳堂,一邊有節奏地扭擺,一邊做逐件洗擦動作,擦畢逐件擺到桌上,隨後搖擺踏步擦坐椅,請眾人入席。酒宴要進行到第二天凌晨,然後「八仙」送新人入洞房,邊舞邊唱送房令:「床上一合鳳凰鳥,鳳凰鳥仔結成雙,糖拌蜜,蜜拌糖,新娘伴新郎,榮華伴富貴,富貴天地長。年頭食你雙喜酒,年尾添個狀元郎。」至此婚禮方畢。

7、福安有哪些獨特的民俗文化現象?

1、福安平講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平講戲,由明末清初時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並結合屏南民間的「馱故事」表演藝術逐漸形成。平講戲系閩劇前身之一,也是閩東地區獨特的地方劇種,因其道白、腔調平俗如講話,故而得名「平講」。

平講戲屬高腔系統,由永嘉戲、弋陽高腔、亂彈和民間小調組成,唱腔多吸收民歌俚曲、道腔釋樂,主要的傳統劇目有「七雙」、「八贈」、「廿一雜」等。

2、畲族銀器鍛制技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福安銀製品加工製作工藝,始於明朝,為福建銀雕工藝的代表。是當地銀礦產與畲族風俗結合的產物,其工序包括:熔銀,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藝嚴謹考究,傳承有序;產品具有純潔、創新、精細、動感的特點。

3、閩東根雕技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朝年間畲族入遷福安、蕉城一帶,畲族根雕便在當地傳承繁盛,其透雕與浮雕相結合並施以全彩的手法盛極一時;此後,福安、蕉城的根雕工藝又吸收了閩北的以剔鏟闊略、保留疤結木紋的手法,形成了富有地域藝術風格的根雕工藝。

福安的根雕以其獨特的平削鑿木法、凸削鑿木法、凹削鑿木法、火攻法、土埋法、配方法、水磨法等自然雕法,不露雕痕,凸顯根料天然造型,其注重天然美與人工美的巧妙結合,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天人合一、神形兼備。

4、坦洋工夫茶製作技藝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坦洋工夫」屬全發酵茶,因發祥於福安市白雲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坦洋村以白雲山脈為其天然屏障,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非常適宜茶樹生長。

清咸豐、同治年間,坦洋村有個胡姓的人家,採用手工搡揉、發酵、烘培精研紅茶獲得成功,其產區逐漸遍及閩東諸縣,坦洋工夫紅茶聲名鵲起。最鼎盛時期,村中一條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並設洋行,年雇3000餘人,年產茶5萬多件,產值100多萬銀圓。

5、 寧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巫舞是原始社會的產物,閩東畲族巫舞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奶娘催罡巫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舞蹈,主角是漢族地方女神陳靖姑,又名陳十四娘,閩東民間親昵地稱為「奶娘」。

表演流派屬於正乙道中的武堂(又稱武科),全舞始終圍繞塑造陳靖姑的形象而展開,體現了畲族原生態的舞蹈形態和音樂風格。

8、福建人民生活習俗

福建畲族民俗風情——生活習俗 清代以前,畲族古住房大多是以竹子為架搭成的"懸草寮"。這種茅寮稱"千柱落腳"或稱"千枝落地",四面通風,呈"介"字形。架料多縛成框格型,寮面的懸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後蓋上。大多沒有隔間,前後開門,不開窗戶,沒有煙囪,一般佔地面積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牆高2米左右。有的山寮成"人"形,僅在寮中央豎1排3--5根樹叉,叉上架著橫杠,兩邊斜靠若干木條,紮上橫條(竹片),覆蓋茅草而成。茅寮結構低矮,陽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濕。清代,畲族地區才出現"土牆厝"。土牆厝為土木結構,四方築牆,屋架直接置在山牆上,屋頂呈"人"字形,蓋以瓦片,有4扇、6扇、8扇之分。福安社口坑裡畲族村曾有過1座10扇的土牆厝,可住20--30戶。近代畲家住宅與漢族民居格局大致相同,為土木建築,朴實無華,極少裝飾品,而且大多隨勢造間,極少見斜門、假窗和粗糙的"石敢當"等鎮凶化吉加物。畲族傳統宅院注重土牆牆體的厚實,牆上一般不開窗或者只開小窗,以便避風防盜。一般畲村的周圍都植有松、杉、樟、榕、柯、楓等喬木。畲族也有以陰陽八卦選擇宅地的職業性風水師,他們的理論大致與漢族風水師相同。1949年後,畲族住宅以土木結構為主,住房的建築和使用格局有所改善。1978年後,隨著畲村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出現磚木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式住宅。1978--1992年,據全區141個畲族村調查:新建住宅1036幢,建築面積15.85萬平方米,大多為磚木、鋼混結構的新式住宅。  【服裝習俗】歷史上畲族男女服裝多用薴布和棉布縫制。服裝顏色多為青黑或藍色。男裝式樣和漢族大致相同,女裝卻與漢族區別較大,但其款式在區內各縣大同小異。1949年後,隨社會生活水準的提高,畲族男女青年平時服裝的款式、選用布質和漢族無大差別,只在婚禮和節日喜慶活動場合仍穿用傳統服裝。民國及其以前,畲族男子傳統服裝為青黑或藍色的大襟布衫。夏天穿用的大襟薴布衫用耐汗、耐磨、通風透氣性能好的薴布縫制而成。其款式為對襟、無領,僅用藍布鑲領口,兩肩上襯有棉布「搭肩」。薴布衫因其袖子長短之別,又分成長袖和短袖兩種。夏天穿短褂較普遍。夏天男子所穿短褲,亦用薴布或棉布縫制而成。冬天畲族男子穿的大襟布衫,多用棉布縫制,故又稱棉布衫,款式和薴布衫相同。冬天老人還加穿夾襖或棉襖,其式樣均為中間開襟。要是出門做客就穿「錢吊」,中間開襟,兩邊腰間備有口袋,用以藏放錢物。缺棉布的就用雙重薴麻縫成「馬夾」穿用。冬天男子穿青、藍的棉布長褲,褲子為直筒式,褲筒大,不論短褲或長褲,褲腰均接有15厘米的不同顏色棉布作「褲頭」。腰帶用布帶。男婚禮服裝是紅頂黑緞官帽(清代官帽),青色長衫,其襟、胸前綉花紋飾,青色布靴。除官帽、布花族內借用外,一般男子結婚都縫一件青色長衫。畲族婦女傳統衣服為黑色,向右開襟,其具體款式又因縣而異。福鼎式,通常稱福寧東路裝,上衣分大領和小領。大領中部最高處4--5厘米,多用水紅、水綠做底色,加綉花紋。領口裝飾有2顆約2厘米粗的紅絨球,球心鑲有各色料珠,俗稱楊梅花,球底托十幾片布葉子,有的盛裝背後還有銀飾小薄片,胸前右邊綉有圖案,大襟上釘有兩條長過衣裾的紅色飄帶,袖口以紅、綠色布(或用綢)條滾邊。有的少女裝不綉花,只用印花紅布縫在服鬥上。霞浦式,又稱福寧西路式,流行於霞浦縣西、南、中部和東部畲村及福安東部地區。其特點在於前後衣片長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帶,可兩面翻穿,逢年過節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勞動穿反面。領口低窄,中部最高處約2厘米。大襟一般是20厘米,服斗12厘米。服斗的刺綉集中在上角,左右側均延伸至中線,右側盡襟邊,斜長16厘米,垂直6.5厘米,寬1--10多厘米不等,由1--3組圖案組成,每組稱「池」,寬1--3厘米,以紅色為主。習慣以所綉組數,分稱「一紅衣」;或按領口綉花,分為「花領」、「一行領」、「二行領」、「三行領」。青年婦女所穿的服斗綉花偏寬,最寬的「三紅衣」三組花樣並列10厘米以上,領口多為花領,綉工特別精細,多作為盛裝、禮服。老婦和少女所穿的則偏窄,多隻綉一條1厘米左右的小花邊,反面服斗及領口都沒有綉花,只在袖口、兩側衣衩內緣添條、套肩、系帶和相應部鑲藍色布條。福安式,福安大部地區及寧德市畲族女裝,紋樣較簡單,只在衣領上飾水紅、黃、綠等虎牙紋,服鬥上鑲有一條3--4厘米寬的紅布邊,下端靠袖頭處才綉以三角隅花紋(相傳是當年高辛帝賜時蓋的金印),兩邊袖口各縫一塊1寸多寬的紅布。此外,女褲與當地漢族類似,舊時是大褲頭、大褲管、沒有口袋的「便褲」,多為黑色,有的長度稍短,稱「半長褲」。畲族婦女還有綁扎兩腳的傳統習慣,其綁腿又叫腳綁或腳暖,兼作防護、保暖之用。整幅呈三角形,寬29厘米,長55厘米,多以白色龍頭布縫制,末端有紅色纓絡和紫紅色長襟。20世紀70年代後,綁腿已少見。此外圍裙亦因縣有別,西路式(霞浦式)圍裙,裙身色黑,呈梯扇形,長(高)33厘米、上寬33厘米、下寬160厘米,正中12厘米外兩側有對稱的折迭,每側5--7條,每條寬0.7厘米、長5厘米,與裙身相等,折上有刺綉。兩側邊緣滾鑲藍色窄添條。兩側和上方均滾鑲紅、黃、藍、白、綠多種顏色相同的添條,排列成彩邊,緊靠彩邊外綉有圖案。裙頭藍色,寬6.5厘米,兩端系有白色素麵棉線織帶,寬約4.5--6厘米,長約2米,呈須穗狀。少女穿用的圍裙多系水紅色,或寬邊織花還帶。福鼎式圍裙大體與西路式相似,但裙身多呈長方形,長40厘米、寬47厘米。裙身上中部用淡綠色綢布作裝飾,節日穿用圍裙則加綉花。裙帶均為織有幾何圖案或水波紋花帶。畲族婦女舉行婚禮和逝世時穿的專用長裙叫大裙。黑色、素麵、四褶,長至腳背,分筒式和圍式兩種,與上衣配套,束以寬大的綢布腰或系配色大綢花。有的大裙改用紅色布料縫制,束以紅綢結的大綢花。1949年後,隨社會發展,畲族傳統服裝除中老年婦女還保留穿用外,青年男女只在婚嫁及重大喜慶活動時才穿著。其布質追求時尚,刺綉更趨精細。而平時穿用服飾和漢族無大差異。 【帽鞋習俗】黑緞官帽 ∷ 俗稱「紅纓帽」或「紅包帽」,是畲族男子專用禮帽,整體青黑,寬沿外敞,頂綴2厘米大的銅質球或紅布球,球頂下垂以紅線編成的纓穗。民國後用圓沿禮帽,在舉行婚禮或逝世時穿戴。鳳冠軍 ∷ 又稱公主頂,是畲族婦女舉行婚禮和逝世時戴的頭飾。尖頂圓口,戴於發髻上,以紅綢帶或料珠串扣於下頰。冠體內層竹籜圈制,外蒙黑或深色布,正中上部裝有精緻銀框小方鏡,並配微形剪、尺、書、鏡等物件,冠頂用竹篾編織成塔形骨架,外蒙紅布,綴大小不一銀片,上部後側及兩側,名綴掛一蝶銀飾上名綴五串小銀片,兩端飾玻璃珠,頂端飾有2片三角銀片和紅纓絡,銀片上鏨有吉祥紋。婚禮用鳳冠系有遮面銀飾,俗稱「線須」,由一長方形銀牌和九串銀飾薄片組成,整體若簾,垂掛面前,銀牌有「雙龍搶球」圖案,銀片則為魚、石榴、梅花等吉祥圖案。鞋子 ∷ 傳統穿圓口黑布厚底(或木底)有鼻鞋,鞋面上折有一道紅色中脊為單鼻鞋,系女性穿用,鞋口邊緣鑲以紅、黃、綠等色邊線。鞋面折有兩道中脊的為雙鼻鞋,系男性穿用。傳統有鼻鞋民國後漸少見,大多數用作喪服,婚禮則穿長靴。【發式習俗】畲族男子發式與漢族無異,女子傳統發式不同於漢族婦女。畲族已婚婦女發式樣 霞浦為古典「盤龍髻」式(又稱鳳凰髻),式樣復雜,夾以大量假發紮成。梳扎時,先把頭發分為前後兩部,後部約佔三分之二。其間置放一支長約20厘米,直徑3厘米裹著黑布的竹籜捲筒,其中段用紅線扎緊往上折,呈斜角,使頭發膨鬆在後腦勺部位,呈瓜辮形,前端與假發用紅絨線扎緊,讓假發至前頂呈側扁型垂下;前部頭發分成左右兩股,旋成小股,從左住右繞於頭頂,呈螺旋狀,用發夾固定,最後用大銀笄橫貫發頂中央,形成昂揚屈曲、獨具一格的盤龍狀高髻。寧德北部和福安一帶畲族婦女頭發則從後腦勺梳起,向上盤旋繞頭蓋一匝,高達臉部的二分之一,如截筒高帽一般,腦後呈瓜瓣狀,發間環束數根深紅色的紅線。頂部壓一條兩指寬的銀簪,並插銀耳扒、豪豬簪各1枚,俗稱「鳳凰中」。福鼎一帶畲族婦女梳頭不摻假發,僅梳本身的長發於腦後成麵包型,罩以黑色網紗,插上銀簪等飾物。畲族未婚少女發式 福安畲族少女過16歲,頭發亦梳成截筒高帽形狀,但頂部不壓以銀簪而以一束紅絨線纏在右額前。寧德與霞浦畲族少女則把頭發圍成圓形,額前留若干劉海,以紅絨線夾上兩支銀笄。福鼎畲族少女頭發圍成圓形後,右側斜插1條銀簪,在簪子上垂下纓絡狀絨線。其他 畲族婦女發際所系黑色、藍色、紅色絨線環束,標志老、中、青不同年齡的身份,喪偶的婦女還用綠色的絨線圈頭。【首飾習俗】頭笄 ∷ 俗稱「髻簪」或「橫鈀」,橫貫於盤龍髻端,長約10厘米。兩片相連的垂葉,上鏨鑿花紋。這種頭笄樣式,系代代相傳,不容更改。銀簪 ∷ 用1枚銀元鍛成,兩指寬,10厘米長,如目魚骨形狀,上鏨花紋,供橫栓發頂緊發用。 頭花 ∷ 插於發際裝飾品。婚禮用的頭花,三朵一組,上鏤人物、動物圖案,製作精細。耳環耳牌 ∷ 與盤龍髻配套用,耳環通常製成翻轉問號形狀;耳牌,近耳處為曲形鈞,下掛銀牌。【飲食習俗】平時畲族飲食和當地漢族相同,主食大米和甘薯米,雜糧有麥、高粱、小米、玉米、鴨爪稗以及南瓜、馬鈴薯、芋頭等。副食有竹筍、蔬菜、野菇、野菜、魚、肉、蛋等。節日食品較有特色,主要有烏米飯、菅葉粽和糍粑等。烏米飯 ∷ 為農歷三月三食用。烏米飯的製法,是用山上的一種野生植物烏稔樹(杜鵑科,烏飯樹)的葉子,放到石臼舂碎後,貯到布袋裡,連袋放到鐵鑊里,加適量的水熬湯,讓它釋出紫黑色的湯汁來,而後去掉袋裡葉渣,將精選的糯米泡進湯進汁里,幾小時後,撈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烏米飯色澤烏黑發藍,香軟可口。由於烏稔能起開脾、防腐作用。故將烏米飯放在通風陰涼處,數日不腐。食用烏米飯有準備春耕,迎接豐收的象徵意義。 菅時粽 ∷ 俗稱「菅粽」,通常在端陽節和龍節時食用。將精選優質糯米倒入黃鹼水裡浸泡若干小時,拿兩片菅葉對折成一條槽底,而後舀鹼水泡過的糯米放葉槽中,成為一條20厘米長玉米棒子狀的菅葉粽,放到鍋里煮十餘小時遂成。每逢端午節,菅粽供敬祭祖宗外,還用以饋贈親友。 糍粑 ∷ 畲族過年、做「七月半」和冬節都要制糍,取意時(糍)來運轉,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將浸泡一天後的糯米濾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搗爛,捏成小團或餅狀食用。

9、畲族的名族習慣

畲族以農業生產為主、狩獵經濟為輔。早在公元7世紀,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勞動開辟了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山區。當時畲族先民的農業生產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種」,所耕之地多屬於缺乏水源的旱地。由於耕作粗放,生產力水平低下,農作物產量很低,加上長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獸出沒之地,所以狩獵經濟一直比較發達。「農耕」與「狩獵」是畲族早期的生產特點。

明、清時期,是畲族先民向閩東、浙南大遷徙的時期。他們到達那裡時,平壩地區已多為漢族居住,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已為漢族所墾殖。因此,他們只能開山劈嶺,拓荒造田,新建家園。或者是佃租漢族地主的土地,或給地主富農當長工。長年辛勤勞作。他們所到之處,荒山變茶園、溝壑變良田。畲族人民為開發祖國東南山區作出了重要貢獻。

畲族文學藝術十分豐富。山歌是畲族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多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所以畲族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他們每逢佳節喜慶之日,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1000多篇、四五萬行。在長篇敘事詩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稱《盤古歌》、《龍皇歌》、《盤瓠王歌》,是一首長達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詩。它以神話的形式,敘述了畲族始祖盤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艱難繁衍出盤、藍、雷、鍾四姓子孫的傳說。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尤其是,他們還把這一傳說繪成連環畫式的畫像,稱祖圖,即在一幅十來丈長的布帛上,用彩筆把這一傳說的40多個畫像連環式地繪在畫卷上,世代珍藏。

勤勞淳樸的畲族婦女,不但是生產能手,也是編織刺綉的能工巧匠。他們手工藝品種類豐富,色彩斑斕,風格獨特。如編織的綵帶,又稱合手巾帶,即花腰帶,案花紋多樣,配色美觀大方。編織的斗笠,花紋細巧,工藝精緻,配以水紅綢帶、白帶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婦女最喜愛的一件裝飾品。畲族姑娘精心織綉的綉帕或綵帶,送給心愛的情侶,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後,這種工藝技術得到了更加發揚光大,成為搶手的旅遊產品和出口產品.

畲族人民酷愛體育活動,「打尺寸」、「盤柴槌」、節日登山、騎海馬和竹林競技等,都是畲族民間流傳十分有趣、別具有一格的體育活動。尤其是練拳習武之風盛行,經千百年傳承,已形成獨具一格的民間武術。解放前,畲族群眾習武是為反抗壓迫和剝削,解放後則是為了強身健體、陶冶性情,豐富文化生活。畲族武術分棍術和拳術兩大類。棍術種類多,動作名稱復雜多樣。拳術十分普及,作為拳術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絕的點穴功夫。武術精通的老拳師一般都會點穴術和醫術。但是,畲族武術還需要進一步地整理、挖掘。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朴。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現在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發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發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 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艷麗奪目。

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
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歷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宗教信仰

主要是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畲族十分重視祭祖。

10、畲族婦女因居隹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服飾一般有幾種方法

畲族婦女因居住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服飾,一般有5種:

(1)福安式。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寧德地區。該地區婦女的服裝上衣黑色,花紋比較簡單,大襟服差別上綉的花紋少,只在衣領(高二厘米)上綉有水紅、黃、大綠等色的馬牙花紋,沿服斗的邊緣縫上一條三、四分寬的紅布邊,邊的下端靠袖頭的地方綉上一塊角隅花紋圖案。袖口縫一寸多寬的紅布邊。穿黑色長褲,著方頭黑布厚底鞋。圍身裙(又稱合手巾)長一尺,上端有一段三寸多的紅布橫縫在裙身上,裙身上端兩角綉有花紋。

(2)福鼎式,婦女上衣一般為黑色。上衣大襟上以桃紅色為主要色調,加配其他色線,刺綉的花紋面積大,花朵也很大。衣領高四公分,比福安高二公分,衣領兩頭下端靠領口地方綉有二朵楊梅花,衣領多用水紅、水綠作底色,加綉花紋。袖口有一條紅、一條綠或其他顏色的布條。

(3)霞浦式。福建霞浦畲族婦女的服裝式樣與上述二地區相仿,但上衣大襟、小襟的尺寸與福安、福鼎的都不一樣,尺寸前後一樣,便於翻穿,所以大襟上有了服斗,小襟上也連做一個服斗。袖口是用藍色布條縫制,在服斗和花邊下端的琵琶帶也比較講究,美觀大方。領上多綉自然花紋,與福安只綉幾何紋、馬牙紋不同,一般有大葉牡丹、小葉牡丹、蓮花,還有雙龍搶珠,用色絢麗多彩。服鬥上的花樣有:梅花、梅鵲、鳳凰牡丹、「鰲魚望涼亭」、「鹿竹 」、「曲龍上天」、盤桃等,顏色有大紅、桃紅、大綠、水綠、藍、白、大黃等幾種,有的還配有金線,增添艷色。

(4)羅連式。福建羅源、連江和寧德南部飛鸞一帶畲族婦女的服裝一般都穿黑色短褲,打綁腿,領長9寸、寬1.5寸,領上花色由紅、黃、綠、紅、藍、紅、黑、紅、水綠的順序排列成柳條紋圖案。上領的黑底上綉有一條水紅、黃色的粗線條的自然花紋。圍身裙的圖案花紋以大朵的雲頭紋為其特徵,裙邊配上柳條紋原色圖案花紋,非常醒目。

(5)麗水式。浙江畲族的服裝以麗水地區為代表,富有特色的是花邊衫,畲族稱為「蘭觀衫」。男子現常見的是直襟短花邊衫,領、袖、襟處鑲有花邊,口袋綉有花朵。婦女一般服裝崇尚青色,闊領小袖。一般都圍以青裙,後來也有改裙為褲的。腰縛以花帶,帶寬二、三寸,以赭色土絲織成。腳穿黑色布鞋,鞋頭綉綴紅花。這種鞋多走親訪友之用。平時勞動穿草鞋,在家趿木托鞋。上述各式服裝,隨著時代的發展,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以服裝用料為例,現在就同漢族地區無異,各種機織布料,應有盡有。至於服裝樣式,也是融傳統特色與時代風格為一體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