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施甸民族風俗

施甸民族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28 22:17:07

1、布朗族的歷史

布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永昌一帶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區,部族眾多,分布很廣,很早就活動在瀾滄江和怒江流域各地。「濮人」中的一支很可能就是現今布朗族的先民。自西漢王朝在雲南設置益州郡,下轄惜唐(保山)、不韋(保山以南)等縣,濮人活動的地區就納入了西漢王朝的郡縣范圍。在西晉時,永昌濮人中的一部分向南遷移到鎮康、鳳慶、臨倉一帶。唐朝時稱為「朴子蠻」,元、明、清時稱為「蒲蠻」。隋唐以後,文獻記載有所謂「濮人」、「撲子」、「朴子」、「撲」、「蒲滿」、「蒲人」等名稱,其分布更為廣闊,唐宋時期,「撲人」受南詔、大理政權統治;明朝設順寧府,以蒲人頭人充任土知府。後來原居於雲南南部的部分蒲人發展為如今的布朗族。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布朗族。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還保留著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余;在平壩地區生活的布朗族人,由於受經濟文化發展比較快的漢族、傣族人的影響,己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區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善種植茶樹,是著名的普洱茶的產地。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實行母子連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線命名,將母親的名字連在孩子的名字之後。
布朗族是中國西南歷史悠久的一個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著的濮人,自稱「烏」,他稱本人,俗稱「花濮蠻」。從日老(今保山)遷來勐底(今施甸),現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擺榔兩個鄉。布朗族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無文字,習漢文,有著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化,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具鮮明特徵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風俗習性

2、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1、蒙古族

蒙古族新年(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成吉思汗紀念節,農歷三月十七日。那達慕大會,農歷七~八月。敖包節,農歷七月十三日。

2、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3、傣族

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歷10月中旬)。

潑水節,傣歷年——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

花街節,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

4、東鄉族

東鄉族每個月都有節日,每過了年逐月輪換,一年12個月,每個月36年後循環往復一次。這和宗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東鄉族有四大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阿守拉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5、布朗族

布朗族的節日與農業生產和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西雙版納、瀾滄、雙江等地區的布朗族受傣族的影響,信仰小乘佛教,宗教節日尤其繁多。

如「考瓦沙」(關門節)、「奧瓦沙」(開門節)、桑堪比邁(新年)、嘗新節和以「賧」為中心的各種節日活動。

施甸布朗族與漢、彝兩個民族雜居,節慶多受漢、彝民族的影響,節日絕大多數與漢族相同,只有少數節慶還保留本民族固有的特點,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等。

6、怒族

相傳怒族以前每隔三年才過一個年,後來因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改為一年過一次,時間有元旦及春節前後兩種之分。年前,要准備好燒柴、殺豬、煮酒、舂粑粑、打掃衛生。過年的第一天晚上,要請長者吃飯。

新年第一天的凌晨要打祖先水,第一碗飯要讓狗吃。初一至初三不串門。春節期間,老人在火塘邊飲酒唱歌,青年人則射弩、摔跤、打鞦韆、彈琴跳舞  。柔若人的節日有春節、火把節、七月十四、新米節、祭山林節等。

7、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撒班節」。

8、回族

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

9、滿族

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中,滿族先民形成了富於自己民族特點的歲時文化,如遠在渤海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春節、端午節等節慶習俗。這些習俗與其受到漢文化影響有關,但也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如女真人在端午節有采艾蒿、吃艾糕、系長命鎖、射柳祭天等習俗。

清入關後,滿族的歲時文化與漢族文化結合,互相吸收,漸趨一致,其間仍然顯示出滿族歲時文化的某些特色。如滿族春節吃餃子、吃薩其瑪,滿族的端午節不是祭祀屈原而是為了健身祛病等等。

10、黎族

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愛情節(每年農歷三月三日)。

11、納西族

祭天,是納西族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之一,也是納西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在正月間舉行。新年,農歷正月的過年在納西語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庫市」,意為「新年」。過節期間,納西民間要舉行一系列傳統的辭舊迎新活動。

還有棒棒會、三朵節、火把節、七月騾馬會、「燒包」節。納西族還有諸多節慶習俗,諸如香格里拉三壩鄉的「白水台會」,永寧納人(摩梭)的祭干木女神山等。

12、撒拉族

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是撒拉族人的三大節日。每當節日來臨,撒拉族都要宴請賓客,煮手抓羊肉、燉雞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饊子,做「比利買海」(油攪團)、「木絲日」(一種以油、熟面等為餡的包子)和各種燴菜。

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有:轉「拜拉特夜」節、「法蒂瑪」節、「蓋德爾」節。轉「拜拉特夜」節在齋月前第15天夜舉行,各家各戶邀請阿訇到家誦經。

「法蒂瑪」節,在齋月的第12天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法蒂瑪。一般只有成年婦女參加,每7人湊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瑪」節。

「蓋德爾」節在齋月的第27日舉行,也稱「小開齋節」,以一個「孔木散」為單位製作麥仁飯、油香、包子等,請阿訇、滿拉到家中念經,准備開齋 。

13、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14、獨龍族

獨龍族唯一的傳統節日就是過年,獨龍語叫「卡雀哇」。一般在農歷的冬臘月,即每年的12月到翌年1月間舉行,沒有固定的日期,具體日子由各村寨自己選定。

節日的長短視食物的多少而定,或兩三天,或四五天。節日里,人們祭祀天鬼山神、拋碗卜卦、共吃年飯、唱歌跳舞以至通宵達旦,而最熱鬧、最隆重的就是剽牛祭天。

15、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歷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

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扎熱甲節、俄喜節、羅讓扎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16、侗族

侗族一年中的各種節會活動不下百處(次),僅黔東南侗族地區一年之中就有各種節會活動84次。有全民族普遍過的節日,也有一村一寨、一族一姓的節日。

春節、活路節、嘗新節、三月三、林王節、牛神節、蘆笙節、花炮節、大霧梁歌節、四十八寨歌節、鬥牛節等節會最為隆重。節日的內容廣泛,涉及時令、生產、祭祖、信仰、姓氏、英雄、愛情、娛樂、體育等。

隨著民族文化的交融,侗族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漢族傳統節日  。

17、傈僳族

傈僳族群眾稱一年一度的年節為「闊時」。還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傳統的刀桿節,在節日會場的中央,豎起兩根約20米的粗大長桿,上面像梯子一樣綁上36把長刀作為橫檔,刀口向上,謂之刀桿。

18、毛南族

毛南族和鄰近的壯、漢族有共同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還有自己獨特的廟節——分龍節。即使和壯、漢族過共同的節日,也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帶有鮮明的民族色彩。

19、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的節日主要有聖誕節和復活節。

聖誕節在公歷1月7日,屆時,家家都裝飾聖誕樹,享用豐美的食品,由扮演的聖誕老人分發禮物,唱歌跳舞,歡度聖誕夜。復活節在每年4月間,節前49天為齋戒期,過節第一天即復活節。

俄羅斯族的復活節為節中之節。此外,還有「報喜節」(節期在每年3月上旬)、「成年節」(節期在每年6-7月間)等,也過元旦、春節、國慶等全國性的節日 。

20、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不多,只有春節、氏族的「莫昆」大會和宗教活動「奧米納仁」,還有篝火節。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21、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節日都來源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伊斯蘭教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

22、瑤族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主要有盤王(即盤瓠王,畲、瑤族傳說中的始祖,傳說是一隻名叫「盤瓠」的龍犬)節、達努節等。達努節是為紀念創世女神密洛陀而過的節日,日期為農歷五月二九日。此外還有「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曬衣節、乾巴節、月半節、祝著節等。

23、佤族

新火節是佤族的年節,充滿了「辭舊迎新」的色彩。還有播種節、新米節。

此外,耿馬四排山的佤族有青苗節,滄源班洪、班老的佤族有貢象節等。隨著民族文化的交往,佤族也有端午、中秋、春節等漢族傳統節日。

2003年,西盟佤族自治縣新創了木鼓節。2004年,滄源佤族自治縣新創了司崗里狂歡節 。

24、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宗教節日則指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25、仡佬族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祭山節」、「端午節」、「吃新節」、「中秋節」、「重陽節」、「牛王節」、「敬雀節」、「捉蟲節」等,其中最隆重的莫過於過春節。

26、鄂溫克族

每年5月22日的「米闊魯節」是鄂溫克族民間傳統節日,流傳在內蒙古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當中。這天,人們要舉行賽馬、套馬比賽,還要給當年產的羊羔剪耳朵,作為記號。

按照傳統習慣,老人要送給後輩人母羊羔,祝福他們今後羊群如雲、生活幸福,還要設宴款待親朋 好友,宣布他們當年幼畜的數字 。

「奧米那楞」會,是牧區盛大的宗教活動和娛樂節日,一般都在8月舉行。此外,「敖包」會也是牧區比較大的宗教節日。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27、苗族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

農事活動節慶、質交流節慶、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祭祀性節慶、紀念性、慶賀性節慶。

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

28、白族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繞三靈、石寶山歌會、本主節、蝴蝶會、茈碧湖歌會、海西海歌會、朝雞節、耍海會、葛根會。

29、畲族

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歷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30、土族

土族的節日主要有農歷正月十四日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台會、三月三和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和二十九松番寺和吐渾村的「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台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

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

31、錫伯族

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每年農歷除夕前,家家都要殺豬宰羊,趕做各種年菜、年餅、油炸果子。

民族化節日有「四一八」西遷節和正月十六「抹黑節」。

32、德昂族

德昂族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做擺、燒白柴等。

33、彝族

節慶是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習俗的集中表現。有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事節慶,有以祭祀神靈、祖先為主的祭祀節慶,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為主的紀念節慶,有以歡慶豐收、慶祝勝利為主的慶祝節慶,有以歌舞戲曲活動為主的社交娛樂節慶等。

主要的節慶有:彝族年、火把節、祭山節、祭龍節、插花節、跳弓節、護林節。

34、土家族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

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35、達斡爾族

阿涅節,是達斡爾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從進入臘月開始,人們便開始阿涅節而忙碌,准備過年用的各種食品。

庫木勒節,庫木勒即柳蒿芽,野菜可食用。每年五月,成群結隊的達斡爾族男女老少,深懷感恩之心,興高采烈地去採集柳蒿芽並歡歌勁舞。舉行傳統的體育競賽,其樂融融。

抹黑節(闊德格·烏都日),正月十六為抹黑日,是達斡爾族傳統節日之一,達斡爾族的「闊德格·烏都日」來源於達斡爾族春節,達斡爾族視同除夕至正月十五都是春節。

36、阿昌族

阿昌族各地節日眾多。從阿昌族的民族節日里可看到受漢、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響。戶撒阿昌族的節日比較多,有趕擺、潑水節、進窪、出窪、燒白柴、火把節、換黃單、過新年、澆水花等,這些節日與小乘佛教信仰有關。

其中,「做擺」活動近年來規模越來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與傣族民間交往的重要方式。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節日是「阿露窩羅節」。

37、保安族

爾德節、古爾邦節、聖紀節既是宗教節日,也是保安族的民族節日。爾德節又稱開齋節、肉孜節。

38、珞巴族

珞巴族沒有明確的年月節令和周密的歷法,確定日期多以月亮的圓缺變化為依據,並參照物候知識季節轉變確定月份和節日。有些地方的節日是由巫師來安排的。

「旭獨龍」:這是許多地區的珞巴族紀念和標志節令的一個節日。它的主要內容是祝禱豐收。月亮圓缺變化十二次代表一年,一般珞巴族在過完旭獨龍節以後,農時便到了。

「尼烏節」:「尼烏」意為「開始播種」,可譯作「播種節」。具體日期各戶自定。

尼波布節:「尼波布」意為「蓋田間小房子」。這是崩尼部落為夏收作物准備的節日。

安地若木節:「安地若木」意為「慶祝割完早稻」。

籠德節:為祈求幸福、富裕、在氏族范圍內舉行的慶祝活動。三年左右舉行一次,具體日期由紐布殺雞看肝卜卦確定。

「洞更谷乳木」:這是一個隆重的年節,時間在藏歷的十二月十五日。經過一年辛勤勞動之後,有慶祝豐收的意思。

39、壯族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

40、哈尼族

六月年(苦扎扎)、耶苦扎、活瑟瑟(漢族稱之為「黃飯節」或「二月年」)、扎勒特、十月年、嘎湯帕節、新米節、母親節、老人節。

41、拉祜族

拉祜族的主要傳統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中秋節,其中春節最隆重。按照拉祜族的歷法,一輪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

有的地方的拉祜族,碰上閏月年,就會出現過兩次節和過兩次年的情況。有的則只過前一個月的節,不過後一個月的節。

42、仫佬族

仫佬族有著十分豐富的節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許多節日,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節日,這是因為仫佬族除了擁有春節、元宵、春社、清明、端午、秋社、中秋、重陽、灶王節等當地壯族、漢族共同的節日外,還有不少帶有民族特色的節日。

在仫佬族,即便與各民族共享的節日,也別具民族風味。

43、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節日。主要是大過年、大十五節、繞岩洞、轉山會、嘗新節等,有些地方也過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日。

44、基諾族

基諾族的傳統節日以「特懋克」(一作「特毛切」) 最隆重、最盛大。 「特懋克」 即過年。基諾族的傳統節日還有「好希早」,即新米節,亦稱「新米」。

45、布依族

布依族有許多傳統節日,除過大年、端午節、中秋節等與漢族相似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節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46、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的節日與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一樣,與宗教信仰密切相關,主要節日除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外,還有「那吾肉孜」節。

「肉孜節」和「古爾邦節」雖然源於宗教,但已變成哈薩克族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節日,為國家法定的民族節日。

47、水族

水族的歲時節日有20多個,如端節(借端、吃端)、卯節(借卯)、額節(借額)、蘇寧喜(借寧喜)、敬霞節(敬霞、拜霞)、春節(借薦)、清明節(掛青、掛社)、端午節(借王)、銅鼓節、洗澡節(六月六)、黃飯節、花椒節。

二月二祭白龍、三月祭龍節、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節、重陽節、十月舂牛粑、拜廟(拜菩薩、拜哥善、拜善)、宇魎(韻娘)、吃新節(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48、羌族

羌族重視春節。春節又稱「過大年」,是羌族人家團年的重要日子。從農歷臘月二十三起,家家戶戶就要掃塵、敬灶,備好豐盛的年貨。除夕之夜,要燒豬頭肉敬獻祖先和神靈。全家人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團年飯,再圍坐在火塘四周守歲。

一般初一不勞動,不走人戶。初二以後開始親戚朋友之間的走訪。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三十要送年。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舉辦各種娛樂活動。

此外,羌族還要過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但最有特色的,當數羌歷年、祭山會和領歌節。

49、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以古爾邦節、肉孜節和聖紀節為三大主要節日。此外,還有獨具特色的肖公巴哈爾節(迎春節)、皮里克節(燈節)、祖吾爾節(引水節)、鐵合木祖瓦斯提節(播種節)等。

50、京族

京族的民族節日主要有「哈節」、「春節」、「中元」、「食新米節」等。「哈節」是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舉辦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

「哈節」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頭兩島在農歷六月初十,山心島在八月初十,紅坎村在正月十五。

51、高山族

高山族的重要節日有:播種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結束之日)、平安祭(布農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豐年祭(鄒人、魯凱人、達悟人等,八月十五日)。

竹竿祭(排灣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與大獵祭(卑南人,十一月)、矮靈祭(賽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達悟人的飛魚祭,等等。

52、漢族

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歲,初一要拜年。

漢族傳統節日,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

53、赫哲族

春節是赫哲人最重要的節日。一些人家做 「吐伙宴」面餅、稠李子餅和稠粥分送與鄰居們。在除夕夜,還要進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為亡者「燒黃錢紙和包袱」。屋內西牆供奉祖宗三代之位,鍋灶上方供奉灶神,後來房子西南外牆供天地神。

受滿、漢民族的影響,赫哲人也過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二月二」節、清明節、「臘月二十三」祭灶神等。赫哲族聚居區的赫哲族還過「烏日貢」節,以文體活動的形式慶祝豐收,日期為農歷五月十五日。

54、門巴族

墨脫門巴族以十二月為歲首。從藏歷11月開始,人們就做過年的准備。大年初一早上雞鳴第一遍時,全家人就起床,穿新衣,互致問候祝福,每人喝一碗用酥油、乳酪、「邦羌」和雞蛋煮制的飲料。

從初二開始,門巴族以村寨為單位,全村人集中一起,輪流去各家聚餐。這期間,人們除載歌載舞歡度佳節,舉行射箭、抱石、跳高、拔河等體育競技和游戲活動。

55、裕固族

春節是裕固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節前要包餃子(用作凍餃)、炸油餜子、饊子等,並有祭祖的習俗。節日期間放鞭炮,點酥油燈,互送哈達、禮品以示祝福。

56、景頗族

民族傳統節日主要有目腦縱歌節、能仙節、新米節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節日為目腦縱歌。

3、布朗族簡介

布朗族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可分為布朗和阿瓦兩大方言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

布朗族有著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化,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具鮮明特徵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風俗習性。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邊地區,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布朗族總人口數為119639人。

(3)施甸民族風俗擴展資料:

布朗族有多種自稱,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布朗族自稱「布朗」或「巴朗」,臨滄市和保山市的自稱「烏」,墨江、雙江、雲縣、耿馬等地的自稱「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稱「本族」,瀾滄縣文東鄉的自稱「翁拱」,鎮康、景東的自稱「烏」或「烏人」。

過去,其他民族對布朗族的稱呼也各不相同:雙江傣族稱之為「臘」,拉祜族稱之為「卡帕」、「卡普」,西雙版納傣族稱之為「悶」,哈尼族稱之為「阿博」或「阿別」,當地漢族及彝族稱之為「蒲滿」或「濮曼」等。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一稱為「布朗族」。

新中國成立前,布朗族的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大體可以分為兩類地區。一類以居住在臨滄地區和思茅地區的布朗族為代表,由於長期與漢族及其發展較快的民族雜處,受其經濟和文化影響較深,他們的社會經濟發展較快,保甲制度已遍布這些地區。

除墳園、森林尚保留有村社公有的性質外,其餘土地已經完全屬於私有,地主經濟早已確立。地主富農通過高利貸、典當、買賣、抵押和憑借政治特權,霸佔良田沃土。在這種體制下,各階層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已顯示出十分的不平衡。

例如雙江縣邦馱鄉的一個布朗寨中占總戶數6%地主佔有了全寨水田總數的30%以上。廣大貧苦農民不僅深受本民族地主、富農壓榨,還遭受漢族和其他民族地主、富農的盤剝與掠奪。國民黨政府與當地地主惡霸勾結在一起,橫征暴斂,拉丁派款,更加深了布朗族人民的苦難。

另一類以聚居在西雙版納布朗山、西定和巴達一帶的布朗族為代表。他們很早就受傣族封建領主的統治,布朗族人民每年必須向傣族領主交納一定數量的貨幣或實物作貢物。

傣族領主在布朗族內部冊封一些世襲頭人,叫做「叭」,每個「叭」管轄若干寨子,這種轄區也就是向傣族封建領主納貢的單位。傣族土司還通過分封自己的家臣和親屬為「波朗」(職官名)直接控制各「叭」,加強對布朗族人民的統治。

使布朗族的社會經濟結構、政治組織以及意識形態各方面受到很大影響。但是傣族統治階級還不能把自己民族的生產方式完全強加於布朗族,而在一定程度上讓原來的生產方式維持下去,滿足於徵收貢納。這種統治在布朗族社會從家族公社向階級社會轉化的過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4、金布朗是什麼意思

金布朗是近幾年雲南施甸縣政府提出的,用來稱呼本地特有的及少數民族布朗族。主要是指在施甸的木老元鄉,擺榔,姚關生活著的保持原始的,傳統的生活方式的布朗族,是施甸的土著居民。布朗族是我國西南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南的群山之中。居住在雲南施甸的布朗族,自稱「烏」,他稱「本人」,是滇西南一個古老的土著民族,秦代為哀牢國百濮群族的一支。布朗族屬南亞語系,有語言、無文字,有著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化,至今仍保留著最具鮮明特徵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和風俗習性。正是由於其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布朗族吸引了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因為布朗族特、少、稀,故在當地有了金布朗之稱。

5、在唐代時,布朗族為何被稱為「朴子蠻」?

布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永昌一帶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區,部族眾多,分布很廣,很早就活動在瀾滄江和怒江流域各地。「濮人」中的一支很可能就是現今布朗族的先民。

自西漢王朝在雲南設置益州郡,下轄惜唐(保山)、不韋(保山以南)等縣,濮人活動的地區就納入了西漢王朝的郡縣范圍。

在西晉時,永昌濮人中的一部分向南遷移到鎮康、鳳慶、臨倉一帶。唐朝時稱為「朴子蠻」,元、明、清時稱為「蒲蠻」。隋唐以後,文獻記載有所謂「濮人」、「撲子」、「朴子」、「撲」、「蒲滿」、「蒲人」等名稱,其分布更為廣闊,唐宋時期,「撲人」受南詔、大理政權統治;明朝設順寧府,以蒲人頭人充任土知府。後來原居於雲南南部的部分蒲人發展為如今的布朗族。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布朗族。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還保留著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余;在平壩地區生活的布朗族人,由於受經濟文化發展比較快的漢族、傣族人的影響,己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

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區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善種植茶樹,是著名的普洱茶的產地。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實行母子連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線命名,將母親的名字連在孩子的名字之後。

布朗族是中國西南歷史悠久的一個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著的濮人,自稱「烏」,他稱本人,俗稱「花濮蠻」。

從日老(今保山)遷來勐底(今施甸),現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擺榔兩個鄉。布朗族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無文字,習漢文,有著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化,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具鮮明特徵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風俗習性

6、談談拉祜族和布朗族

布朗族
【民族簡介】
[編輯本段]
布朗族(bùlǎngzú)
Bl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布朗族部分自稱「布朗」、「幫」,部分自稱「阿瓦」、「阿爾瓦」、「伊瓦」、「佤」和「翁拱」等。漢族或傣族稱之為「濮滿」、「蒲滿」、「孟」等。

【民族概況】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人口8.2萬(1990年)。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臨滄、思茅地區。主要從事農業。有本民族語言,兼通傣語。多信奉小乘佛教。

我國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臨滄地區的雙江、永德、雲縣、耿馬及思茅地區瀾滄、墨江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布朗族人口數為91882。使用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龍語支,分布朗與阿爾佤兩個方言。部分人會講傣語、佤語或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會漢文、傣文。

【民族歷史】

布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永昌一帶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區,部族眾多,分布很廣,很早就活動在瀾滄江和怒江流域各地。「濮人」中的一支很可能就是現今布朗族的先民。自西漢王朝在雲南設置益州郡,下轄惜唐(保山)、不韋(保山以南)等縣,濮人活動的地區就納入了西漢王朝的郡縣范圍。在西晉時,永昌濮人中的一部分向南遷移到鎮康、鳳慶、臨倉一帶。唐朝時稱為「朴子蠻」,元、明、清時稱為「蒲蠻」。隋唐以後,文獻記載有所謂「濮人」、「撲子」、「朴子」、「撲」、「蒲滿」、「蒲人」等名稱,其分布更為廣闊,唐宋時期,「撲人」受南詔、大理政權統治;明朝設順寧府,以蒲人頭人充任土知府。後來原居於雲南南部的部分蒲人發展為現在的布朗族。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布朗族。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還保留著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余;在平壩地區生活的布朗族人,由於受經濟文化發展比較快的漢族、傣族人的影響,己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區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善種植茶樹,是著名的普洱茶的產地。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實行母子連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線命名,將母親的名字連在孩子的名字之後。

【社會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布朗族地區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大體可分為兩類地區:西雙版納勐海布朗山、西定和巴達一帶保留著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余;臨滄和思茅地區受漢族和其他經濟、文化發展較快的民族的影響,已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西雙版納布朗族村寨多數具有農村公社的特點,由幾個至十餘個不同血緣的家族組成。生產工具、房屋、牲畜等屬個體家庭所有,土地所有制不同程度地保留家族公有、村社公有和私人佔有3種類型。少數村寨保留有家族公社的特點。家族公社由同出於一個祖先(布朗語叫「戛滾」,即「氏族或氏族集團」的若干小家庭組成。在家族范圍內的土地、森林、牧地均屬「戛滾」全體成員公有。每年春播前由家族長主持按戶分配一次土地,收獲分別歸各戶所有。這類土地無論家庭或個人只有使用權,不能買賣。離村寨較遠的社有土地,由村社直接管理,凡村社成員均可自由耕種。近代以來,在家族公有和村社公有的土地內,已出現了土地私有制,個別村寨的耕地、宅地、茶園等通過買賣或變相掠奪等形式,轉變為頭人、富裕戶所有。村社內的頭人,一般是選舉產生;村寨以上的頭人「叭」則由傣族土司委封,定期為傣族領主收繳稅貢,攤派勞役等。此地區的布朗族生產水平很低。在封建地主經濟發展的臨倉地區和思茅地區,地主富農通過高利貸、典當、買賣、抵押和憑借政治特權,殘酷剝削廣大貧苦農民。國民黨政府推行反動的保甲制度,並與當地的地主惡霸勾結在一起,橫征暴斂,拉丁派款,更加深了布朗族人民的苦難。布朗族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旱稻、玉米和豆類,還比較普遍地植茶、種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布朗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黨和政府從布朗族地區的實際出發,區別不同情況,有步驟地對布朗族地區進行土地改革。1953年春完成了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土地改革,對經濟發展落後地區,於1956年秋採取和平方式進行了土地改革;對還保留原始公社殘余的地區,則通過幫助大力發展生產,開展互助合作,逐步消滅落後制度的殘余。在黨和兄弟民族的幫助下,他們逐步開墾水田,興修水利,變刀耕火種為精耕細作,變墾新棄舊為固定輪作,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勐海布朗山一帶的茶葉產量大幅度增長,成為中國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布朗族地區的商業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各地區都建立了民族貿易公司,有的村寨建立了購銷店,商品銷售總值逐年增長。布朗族地區的文教衛生事業也有了很大發展,普遍建立了小學,設立了衛生所、醫療組,過去流行的痢疾、瘧疾等病基本得到了控制,群眾的健康狀況大為改善。

【文化藝術】

布朗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民間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流傳著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詩和抒情敘事詩,題材廣泛。歌舞頗受傣族歌舞影響,跳舞時伴以象腳鼓、鈸和小三弦等樂器。布朗山一帶的布朗人擅長跳「刀舞」,舞姿矯健有力。少男少女愛跳「圓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過節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

【民族婚俗】

布朗族的婚姻實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純情的少男少女戀愛和婚姻都比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現象。

布朗族有從妻而居的習慣,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染齒。染齒意味著步入成年,可以公開參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動。

「串姑娘」是布朗族傳統的戀愛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戀愛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小夥子們換上新裝,懷抱三弦,結伴來到姑娘的竹樓下面,爭相用詼諧的語言和熱情的歌聲去打動意中姑娘的心靈。梳妝打扮的姑娘們也早早燃起火塘,打開房門,請小夥子們進來,用對歌、遞煙、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布朗山區串姑娘可以群訪、也可以單獨夜訪。是青年男女進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雙方戀愛感情篤深,男子就會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區許多地方求婚時以花為媒。小夥子把從山上採回的鮮花獻給姑娘,當姑娘確認這個小夥子是真心地愛她時,就在花束中挑選最美麗的一朵戴在頭上,藉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禮也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復舉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後,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線禮儀式。此後新郎新娘各回各家,盡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勞動生活。直到舉行了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當兒媳婦。第三次的婚典往往辦在嬰兒出生之後,這次一定要殺豬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親朋好友。

【民族服飾】

布朗族穿著簡朴,布朗族的服飾,各地大同小異。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衣和黑色寬大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婦女的服飾與傣族相似,上著緊身無領短衣,下穿紅、綠紋或黑色筒裙,頭挽發髻並纏大包頭。景東布朗族婦女的著裝已與當地漢族基本相同。過去布朗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種花紋。婦女喜歡戴大耳環、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無論男女都喜歡飲酒、染齒、吸煙。

【民族飲食】

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雜糧。飲食喜酸辣,並嗜好煙酒。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並以牙齒被染成黑色為美。喜用鑼鍋或土鍋把稻米燜成米飯。尤擅煮竹筒飯,煮時選一段鮮竹,裝好米和適量的水,用火燒熟,剖開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當碗用。米飯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經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類以牛、羊、豬、雞肉最為常見,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蟲。菜餚的烹制技法以清煮、涼拌居多。對許多野味、魚、蝦、蟹、蟬、蟲等食物一般還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蟬醬等。還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筍、酸肉、酸魚等,製作方法同當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體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時最上面放一層米飯。

喜歡飲酒,且大都自家釀制。其中以翡翠酒最為著名。這種酒在出酒時用一種叫「懸鉤子」的植物的葉子過濾後呈綠色,很像翡翠的顏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間有「有酒必飲,飲酒必醉」之習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個嗜好,並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間還常把酸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

居住在西雙版納布朗山的布朗族婦女,尤其是懷孕婦女嗜食當地紅土,據說此紅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民族建築】

布朗族的住房建築為干欄式竹樓,分上下兩層,樓下關牲畜,樓上住人。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個至數十個同一血緣的家族聚居,住房干欄式竹木結構的二層瓦房,上層有正堂、卧室、曬台等,下層一般作為倉庫、圈養牲畜的地方。屋內中央設置火塘,火塘邊是家人吃飯、待客的地方,夜晚則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鋪。

【風俗習慣】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後,請佛爺或巫師念經驅鬼,三日內出殯。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並以家族或姓氏劃分開來。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行火葬。

布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常用歌舞來歡度隆重的節日。並用各種樂器伴奏,同時還有武術、雜耍來助興。

布朗族青年從小就要學唱各種曲調,彈奏各種樂器。布朗族的樂曲曲調分為甩、宰、索、綴四種。其特點是甩調激揚抒情;宰調歡快活潑;索調適合唱習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綴調頌揚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用於盛大歌會中的對唱。領唱者常根據場面即興編增歌詞內容。

布朗族舞蹈有喜慶舞蹈和佛禮舞蹈。舞蹈稱呼各地不同,西雙版納稱「跳擺」,施甸、鎮康稱「打歌」,雲縣、景東、墨江稱「跳歌」。「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之意。由於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術,因此,武術又常常和歌、舞融為一體。如長刀舞、甩棍舞、拳術舞等等,動作利索,剛勁健美。西雙版納布朗族的《象腳鼓舞》、《拍手舞》、《猴舞》、《採茶舞》等多源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舞姿優美、歡快,生動逼真。

布朗族的舞蹈是全民性的,白發老者、少年兒童只要聞聽竹笛響,便會翩翩起舞。而年輕人特別喜歡跳「圓圈舞」。先由能歌善舞的小夥子領舞,伴隨著鋩鑼、象腳鼓的節奏,姑娘們、小夥子們圍成一個圓圈,雙膝微微起伏。柔軟的雙手在肩兩側或前或後輕盈翻舞,邊舞邊向反時針方向移動腳步。同時,一群小夥子在圈內有節奏的作虎步跳躍。時而分散到姑娘面前與姑娘輕聲對歌,時而又聚攏,作虎跳狀。如此循環反復,盡情抒發心中的喜悅。

【民族節慶】

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布朗族其它的節日習俗,與傣族大同小異,如「過新年」,「進窪」、「出窪」等。在傣歷一月十五這天「賧帕」(拜佛),八月十五日「賧坦」。「賧」為傣語,指世俗眾生對僧侶或先祖亡人敬獻物品,佛教俗稱「布施」或「化緣」。布朗族傳說,他們與傣族是兄弟關系,布朗族是哥哥,居山區種山地,傣族是弟弟,住壩子種水田。因此,布朗族每次「賧佛」都要請傣族佛爺上山,傣族「賧佛」時也請布朗族佛爺下山。

過年節:布朗族用傣語叫「京比邁」,是布朗人最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吃紅糖糯米粑粑,還要用芭蕉葉包成兩份,各插上一對蠟條,兩朵鮮花,關到家庭長家中:一份裝入家族長卧榻上方掛的「胎嘎滾」(家族神位)內,作為祭祀家神之用;另一份獻給「高嘎滾(家族長)。各戶男家長都要脫下自己的包頭巾,向作為整個「嘎滾」(家族)代表的家族長行拜年磕頭禮。並且用水象徵性地從頭到腳為家族長做洗禮,祝賀長命百歲,吉祥平安。家族長也向人們祝福道:「全家族的孩子們,逢年過節來祈福,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古禮,不可忘記。舊的歲月過去了,新的一年到來了,全體兒孫們來告辭拜年,你們都有福了。預祝你們莊稼茂盛,人畜興旺。」祝畢,家族長為「胎嘎滾」(家族神)代襪么·代襪那神祈禱祭祀。村社以家庭為單位,再到日落方向,舉行滴水儀式。

關門節:布朗族也同傣族一樣叫「豪瓦沙」。這一天家族成員照例要給家族長送一朵鮮花、一對蠟條,去祭「胎嘎滾」,並跑著為家族長舉行洗手、洗腳禮,表示祈福。全家男女老幼還要向房門,樓梯及傢具雜物的鬼靈「蘇瑪」(磕頭),分別奉兩對蠟條作為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宗教信仰】

布朗族大部分人過去信仰小乘佛教,崇拜祖先。節日期間有許多佛事活動。人們除了要舉行迎接太陽的儀式,還要集體到佛寺舉行「開門節」、「關門節」、「賧佛」、「堆沙」、「浴佛」、「潑水」等活動。

【天文歷法】
布朗族的祖先經過長年累月的生產斗爭實踐,積累了不少天文、歷法、天氣變化規律的知識,並總結了原始的辨別方位、季節和氣候的方法。

布朗族人對於日月星辰都有其稱謂,並根據日月星辰的升降、樹木的向背來認識方位。一般,晚上以北斗星的方位來辨別方向和時辰。白天,以陽光照射的方位來辨別方向。陰天,則以植物生長狀況辨別方向,如樹皮陽光直射呈光滑的一面則是東方,背著陽光的樹干呈淡綠色,還長些鮮苔的一面是西方。更有趣味的是布朗族還保留一些原始的辨別季節和氣候變化的方法,如農諺說:「月亮帶傘要下雨,太陽帶傘要天干」;「久晴麂子叫,雨天要來到,久雨麂子叫,天要放晴了」;「河澗青蛙咯咯叫,天快要下雨」;「飛螞蟻飛上天,天將要下大雨」等等。山裡有一種鳥,布朗語叫「約」,雨天時隱居林中,陰天時若見這種鳥出林飛舞跳躍,則預示天將要放晴。

拉祜族
一,民族概述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41萬餘人。拉祜族源於甘肅、青海一帶的古羌人,早期過著游牧生活。後來逐漸南遷,最終定居於瀾滄江流域。其服飾也反映了這種歷史和文化的變遷,既具有早期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徵,也體現了近現代南方農耕文化的風格和特點。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兩地區,相鄰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區也有分布。其中,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孟連傣族拉祜族自治縣是最主要的聚居區。另外,作為跨界民族,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也有16萬多拉祜人居住。他們主要從事農業。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拉祜納和拉祜西兩大方言。過去無文字,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曾創制過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因欠科學,未能推廣。新中國成立以後,創制了新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經濟以鋤耕農業為主,旱谷、水稻、玉米是主要作物。現在還建起了農機、製糖、制茶、采礦等地方工業。

拉祜族歷史悠久,其先民「屬古代羌人族系」,是從青海、甘肅一帶逐漸輾轉南下,進入雲南和中南半島的。拉祜族自稱「拉祜」,有「拉祜納」(黑拉祜)、「拉祜西」(黃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稱、他稱有「史宗」、「野古宗」、「苦聰」、「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年4月,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時,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統一定族名為「拉祜族」。
二,生活習慣
拉祜族人民勤勞善良、崇尚禮儀。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很多為人處事、規范社會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和人與人之間互尊、友愛、和睦相處的良好氛圍。

「有酒桌上喝,有話當面說」 拉祜人崇尚為人坦誠正直、光明磊落,不說假話、虛話,不隨意惡語傷人。「有酒桌上喝,有話當面說」,這是他們一貫奉行的信條。鄰里、朋友之間偶有摩擦或誤解,事後互遞一支草煙、喝一杯水酒,也就和好如初。朋友之間因某事發生曲直之爭,孰是孰非,難以定奪的話,來個摔跤定「輸贏」,被摔倒者算無理,絕無二話可言。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的小人是不受歡迎的。拉祜人常說:「太陽、月亮是最老的人最先看到的;糧食穀米是最老的人最先栽種的;山花、野果是最老的人第一個找到的;世上的事情最老的人懂得最多。」因此,尊老、敬老、愛老是拉祜人普遍的道德准則。無論哪家,老人的床鋪肯定設置在房屋裡最暖和的火塘旁,飯桌上的席位安排,老人也是居中的;晚輩不能在老人坐卧的地方來回走動;老人講話時,不能隨便插話,更不能打斷;每年新谷開鐮前,第一個嘗新的也一定是老人;新年初一背回的「新水」,也要先端給老人洗臉、洗腳。家庭內部如此,社會上也是一樣。即便年輕的村寨頭領,對老人也要禮讓三分,否則,他就很難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擁護。

「一家有事,全寨相幫」也是拉祜族的傳統習俗和精神風尚。無論日常生產、生活,還是蓋房搭屋、婚喪嫁娶,時時處處都能體現出拉祜人這種淳樸、厚道、豪爽與熱情的民風。

「不得茶喝頭會疼」拉祜族地區盛產茶葉,是著名的茶葉之鄉。拉祜人擅長種茶,也喜歡飲茶。茶,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每日外出勞作之前,晚上回來之後,飲茶、品茶是他們的生活習慣,更是一大樂趣。他們可以一日不進餐,但不可一日不飲茶,他們說:「不得茶喝頭會疼」。拉祜人的飲茶方法也很獨特:把茶葉放入陶制小茶罐中,文火焙烤,待罐熱茶香之時,注入滾燙的開水,茶在罐中沸騰翻滾,之後倒出飲用,謂之「烤茶」或「煨茶」。有客至,必以烤茶相待。但按習慣,頭道茶一般不給客人,而是主人自己喝,以示茶中無毒,請客人放心飲用。第二道茶清香四溢,茶味正濃,這才捧獻給客人品飲。

服飾特點:古代,拉祜族男女皆著袍服。近現代,男子普遍上穿黑色無領短衣,內套淺色或白色襯衣,下穿肥大的長褲,頭纏長巾或戴瓜皮式小帽。婦女服飾各地不一,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頭纏長巾,身著大襟袍式長衫,長衫兩側開衩很高。衣襟上嵌有銀泡或銀牌,襟邊、袖口及衩口處鑲飾彩色幾何紋布條或各色布塊,下穿長褲。有些地區的婦女還喜歡腰扎綵帶。這一類型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點。另一種是典型的南方民族的裝束,上著窄袖短衣,下穿筒裙,用黑布裹腿,頭纏各色長巾。

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色為美。所以服裝大都以黑布為底,用綵線或彩布條、布塊鑲綉各種花紋圖案。整個色彩既深沉而又對比鮮明,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居住特點:拉祜族的傳統住房,主要有落地式茅屋和干欄式樁上竹樓兩種。茅屋結構簡單,搭建容易。建造時,先在地基上立幾根帶杈的柱子,杈上放梁,樑上放椽子,椽子上鋪蓋茅草。柱子四周用竹笆或木板圍柵作牆即成,頗具「構木為巢」的古風。干欄式竹樓房是在木樁之上搭建而成的雙斜面竹樓。有大小之分。大型竹樓為母系大家庭居住,小型竹樓為個體小家庭居住。兩種竹樓結構基本相同,只是大型的更長、佔地面積更大而已,因此,通常也稱「長房」。長房一般高約六七米,面積八九十平方米至二三百平方米不等,呈長方形。內部向陽的一側留有寬大的走廊,另外一側根據人口數量用木板隔成若干間,每個個體小家庭居住1至2間。走廊上設火塘若干,供各個家庭炊事、取暖之用。長房的居住形式,反映了拉祜族原始母系制婚姻家庭組織與觀念的殘存,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三,節慶習俗
拉祜族的節日有春節、擴塔節、端午節、嘗新節,火把節、新米節、祭祖節、卡臘節、搭橋節、葫蘆節等。另外拉祜族還有別有趣味的風情,它們是拉祜族文化延續,傳播的主要載體,凝聚著拉祜族的文化心理,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

春節,也叫過年,拉祜語稱「擴尼哈尼」。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九,與漢族春節時間基本相同。不過,拉祜族過年分過大年和過小年。大年從正月初一至初五,也稱「女人的年」;小年從正月初七至初九,也稱「男人的年」。傳說過去只有大年,沒有小年。年前男人們總是集體遠行圍獵,回來時常常誤了年期。女人們為了慰勞遠途而歸的男人們,也總是一次次重新備辦酒肉食品,給他們補過新年,後來竟逐漸沿襲成習。因為這是為男人而補過的年,因此,就被稱為「小年」、「男人的年」。原來的年則稱為「大年」、「女人的年」。關於過兩次新年習俗的形成,也有的傳說,古代拉祜人常常遭受外族人的侵擾。為了狠狠打擊敵人,保衛自己的家園,有一次男人們離鄉遠征作戰。當他們凱旋歸來時,年已過完。但為了慶祝勝利和萬家團圓,人們載歌載舞,又重新過了一次年,而且從此相沿成習,傳承至今。

「搶新水」和「蘆笙舞會」,是拉祜族春節期間重要而獨特的節日活動。「搶新水」是指新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清晨搶先到山泉邊去接取「新水」。這是拉祜人極為重視的新年頭等大事。他們認為,新水是最聖潔的,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徵。誰先接到新水,誰家的穀物、瓜果就會先熟,誰家就更有福氣。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凌晨,聽到雄雞的報曉聲,各家的代表便背起盛水的竹筒和葫蘆,迅速奔向泉邊,搶接新水。接回來的新水要先敬獻祖先,然後給老人洗臉。

擴塔節,是拉祜族人民間最隆重、最熱鬧、最歡樂的傳統年節。又稱為拉祜大年,時間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舉行,節期共九天。節前准備 除夕這天,家家戶口把村寨內外收拾的煥然一新。人們殺豬、泡米,把舂好的粑粑放在犁杖、砍刀、鋤頭等農具上,表示它們辛苦了一年,應和主人分享節日的快樂,人們還為牛割草添美食,以示慰勞。

「接新水「習俗 晚上,全家人沐浴潔身,各村寨鳴放三響火炮、火槍。新年的第一天凌晨,各村的青年男女爭先恐後奔往山泉邊「接新水」。拉祜人認為,一年之始,泉水最新最純,誰最先搶到新水,誰就是最幸福的人,按拉祜的風俗,初一日不準外人入寨,初二日才能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賀喜。節日狂歡 節日期間,姑娘和小夥子們吹響葫蘆笙,跳起豐富多彩的民間舞蹈。晚上,看熱鬧的人們紛紛離去,山坡上升起了一堆堆篝火。一對對青年情侶在一起談情說愛,沉浸在幸福與歡樂之中。

火把節 火把節也別具民族情趣,屆時以松木為燎,火把齊燃,蔚為壯觀,身穿節日盛裝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載歌載舞,盡情歡歌,熱烈異常。

嘗新節 嘗新節是拉祜族人生慶祝收獲的節日,嘗新節期間,全寨殺豬煮酒,男女老幼休息兩天。節前將穀米收割一部分回家,先祭祀祖先,然後再正式開鐮收割。

好客習俗 拉祜族是個十分熱情好客的民族。逢年過節,都要邀請周圍傣、哈尼、布朗等族人民一道來飲酒會餐,吃團結飯。這時,全寨大宰牲畜,各戶都要分一節大腸和幾勺鮮血,伴以鹽巴、辣椒,剁細生吃。拉祜族認為,「剁生肉」是待客的最好菜餚。歡宴畢,主人還要用芭蕉葉包「份子肉」分送客人帶回。

7、達斡爾族的由來和民族發生的重大史實和民族風俗

據說按照DNA測試,說他們是契丹人後代。

根據一份資料說: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新興的分子考古學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幫助。分子考古通過提取古代各種生物的DNA,並將其測序結果進行比較研究,可找出其內在的遺傳聯系,結論具有較高的科學性。社科院民族學研究所劉鳳翥、陳智超研究員和中國醫學科學院楊煥明、劉春芸教授等專家合作進行「分子考古學」課題研究時,將契丹人後裔的研究列為重要內容。課題組先從達斡爾、鄂溫克、蒙古和漢族等人群中收集血樣,然後南下雲南保山,從「本人」中提取100份血樣,又取道四川樂山,從正在那裡展出的內蒙古耶律羽家族墓中出土的契丹女屍上提取了小塊標本。課題組完成對契丹遺骨、達斡爾人、蒙古人、鄂倫春人、漢人和雲南「本人」的DNA測序後,進行了嚴格的比較檢測,最終得出結論,在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人群體中,達斡爾人與契丹人擁有最近的遺傳關系,而雲南保山施甸的「本人」與達斡爾人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均為契丹人的後裔。追隨女真蒙古四處征戰契丹後裔流散至全國各地.

達斡爾族是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民族,具有內涵豐富、風格獨特的民俗文化。達斡爾族民俗是達斡爾族民眾把日常生產生活中處理具體事宜的實實在在的觀念和行為。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模式化的特點,為人們世代承傳並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革發展而發展變化。在清代,達斡爾族已經形成了建立在農牧漁獵多種經營基礎上的民俗文化,其中既保留有古老的民俗內容,又有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增進的內容,具有綜合體現融匯農牧漁獵經濟因素的民俗文化特色。這在眾多的民族中是少有的,是達斡爾族對人類民俗文化的獨特貢獻。到20世紀初,居住嫩江中上游流域的達斡爾族仍然較全面地保持著原來的民俗文化,其他地區居住的達斡爾族,由於受居住地域環境及生產方式變化的影響,雖然也保持著原來的民俗文化,但已形成了適應當地環境與經濟狀況的民俗文化。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達斡爾族民俗已經發生了較為深刻的變革。在此,根據我們並不翔實的調查材料,對於達斡爾族民俗在現代的承傳和變化作粗淺的論述。

一、達斡爾族民俗的承傳變化的狀況

(一)生產習俗及經濟發展情況

據我們在莫旗、扎蘭屯的達斡爾族聚居地方調查,達斡爾族經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已經改變了傳統的多種經營的經濟特點,形成了以農為主的經濟。在此以莫旗騰克鄉特莫胡珠村、莫旗西瓦爾圖鎮雙龍堡村、扎蘭屯市達斡爾民族鄉巴圖村為例。

特莫胡珠村地處偏僻,是很典型的山區之村。1997年村裡有103戶,475人口,其中達斡爾族90戶、鄂溫克族4戶、蒙古族3戶、漢族6戶。在三四十年代,村裡達斡爾族從事多種經營,種地、狩獵、放排、製作大軲轆車到呼倫貝爾草原上換馬。而我們所了解到的,這里不放排有30年了,不制大軲轆車有20年了,不用大軲轆車有10多年了。

1982年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後,這里已經以農為主,發展農業成為最重要的生產方向。1982年全村有耕地面積4000畝,生產隊有2台拖拉機、150來頭匹牲畜。到1997年,村裡地多的人家一戶就有一百多垧(1000多畝)耕地,是過去一個生產隊耕地的數量。全村有耕地面積4萬畝、大牲畜300頭匹、山羊一百多隻,有95%的人家有奶牛,半數以上的人家養馬,主要用於騎乘。村裡的主要農作物是黃豆,佔耕種面積的80%多,其他有小麥、玉米、穀子。全村有大型拖拉機16台、小四輪拖拉機40多台,有播種機等配套機械。70%至80%的耕地用播種機,翻地也有機械,只有趟地時使用牲畜。大多數人家不用牲畜種地有十來年了。過去生產隊時,糧食不夠吃,好的年頭每人能分上360斤糧食,多數年頭是吃返銷糧。現在家家賣糧。人均收入達到一千五六百元。

這里仍然保持著園田種植蔬菜、玉米的傳統,但種植煙葉的人家明顯減少。原因是很少有人收購煙葉,中青年人吸煙卷的多。種植煙葉的人家也是一次種植夠用兩三年的煙葉,隔年種植,或買別人家的煙葉。

雙龍堡村偽滿時建村,當時就以農為主,同時有牧業、放排業。1997年有58戶、264人口,其中達斡爾族51戶、漢族7戶。有耕地9470畝,人均耕地面積由1989年的13.5畝,增加到1997年的近36畝。在六七十年代,仍然種植蕎麥、稷子等傳統農作物。到1982年以種穀子、玉米、小麥顯主,少量種植稷子、蕎麥、燕麥。1983年土地承包到戶以後開始轉向主要播種黃豆。1997年全村黃豆種植面積佔耕種總面積的90%。有小四輪拖拉機32台、大型拖拉機1台,種地基本上是機械化作業。該村從1984年開始使用除草劑,1990年已經普遍使用。1986年以後很少用牛馬耕地了。該村1983年售糖20萬斤,1996年售糧近200萬斤。

1989年該村有120多頭大牧率。1997年有47頭牲畜,其中7匹馬,其餘是牛,其中奶牛80多頭,基本上每戶都養豬,平均每戶兩頭獵。過去家家種黃煙,每家出售幾百斤黃煙。由於銷路變窄,從980年代以來已基本不出售黃煙了,黃煙種植逐漸減少,1997年全村只有五六家種植。1996年、1997年,村裡有兩三戶人家開始種菇娘(植物名稱),畝產可達120多斤,效益比較可觀。

巴圖村是40年代初由齊齊哈爾地區遷移來的達斡爾人建立的。當時就以農為主,同時從事狩獵、製造大軲轆車。1997年全村有278戶、1167人口,其中達斡爾族57戶、210人口。全村耕地9866畝,黃豆播種面積佔70%,玉米佔10%,葵花佔5%,還有白瓜、甜菜等。80年代,黃煙曾是重要的經濟作物,每戶平均種植一畝黃煙,單產達六七百斤。自1990年以來,黃煙銷路減少,現只有少數人家種植。全村有310頭牛,其中146頭奶牛,還有221匹馬、770隻羊。牲畜還較多地用於耕地、拉車。全村有40戶人家有小四輪施拉機,有配套的播種機、自動犁,占總戶數的14%。

以上三個村生產的基本情況,反映了大興安嶺東麓達斡爾族的生產現狀及生產民俗的變化狀況。這一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達斡爾族經濟已經由傳統的農牧漁獵多種經營經濟,轉向以農業為主的經濟。

2.達斡爾族農業經濟本身也在實現歷史性轉變。首先是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轉變。其次是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和機械化程度不斷加大。

3.在以農為主條件下牧業和經濟作物種植得到了相應發展。各地養畜頭數都有增加,出現了養十幾頭,甚至幾十頭牲畜的大戶。養畜業的發展具有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農牧結合的優勢,應當成為達斡爾族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發展經濟作物更是有利於調整種植結構、增加收入所不可缺少的。

(二)服飾習俗

達斡爾族有著穿長袍、皮服的習俗,傳統服飾在用料、式樣、裝飾上都有自己民族的風格。直到20世紀50年代,達斡爾族還比較完整地保持著傳統服飾。到70年代,老人們仍然穿長袍,人們穿狍子腿皮做的「其卡米」(靴子)。當時達斡爾族婦女做的「其卡米」很有銷路。而到90年代,在達斡爾族聚居地區平常時已經沒有人穿傳統的民族服裝了。據我們了解,在達斡爾人中,還保留著給已故老人穿民族服裝作為壽衣的習俗。除此以外,傳統民族服裝已經成為存放於箱櫃中的「文物」。

隨著這些年來民族文化活動受到重視,達斡爾族服裝也在繼承中得到了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舞台服裝。在各級文藝演出中,只要是表演達斡爾族歌舞,演員都穿上達斡爾族式服裝。舞台服裝經過專業人員設計,在服裝的式樣、風格、色彩、裝飾方面,都更加突出民族特色和審美藝術性,增強時代氣息,此傳統服裝有了改進、發展。二是體育服裝。以莫旗的達斡爾族等民族青年組成的共棍球隊,在參加比賽和表演時,穿頗具特色的運動服裝。三是禮儀服裝。參加各級人大、政協等重要會議的達斡爾族代表、委員等,在會議期間總要穿上民族服裝。在莫旗等達斡爾族聚居地方,在一些禮儀活動中,經常有主持人員和服務人員穿民族裝。四是群眾文娛活動服裝。在群眾民族舞蹈表演、娛樂活動中,參加者們穿民族服裝。在莫旗成立40周年慶祝活動的開幕式表演、敖包會表演中,參加者們穿的達斡爾族服裝式樣、色彩之多,達到一個高峰。上述這些表明,達斡爾族服裝已人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勞動,轉向主要應用於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採的展示。這種展示蘊涵了人們對於民族服裝標識作用的理解和民族文化的回歸。

(三)飲食習俗

達斡爾族傳統飲食中的主食有稷子米、蕎面和燕麥米等,以肉、牛奶、蔬菜和採集的野菜為副食,品味多樣、很有民族特色。20世紀以後,白面、小米、玉米進入了達斡爾族的飲食生活。這些主食與傳統飲食相匯的飲食習俗基本上保持到70年代。

實行農村生產責任制20年來,達斡爾人的飲食生活發生了變化。白面、大米在主食中的比重不斷增大,大於小米、玉米等,已構成主食內容的轉變。在農村,有相當數量的達斡爾族人家出售自家生產的黃豆,然後購買白面、大米,成為主食來源的轉變。在發生上述兩個轉變的同時,傳統飲食習俗也在得到承傳達室,以其特有的風味受到人們的流連和喜愛。傳統的用鮮、酸牛奶泡飯、做「托古列」(牛奶煮麵片)、做「昆比勒」(柳蒿芽)等野菜,吃傳統的燴菜、「音得森·努瓦」(菜末)、「瓦日勒·拉里」(初乳粥)等都仍然保留著。在農村裡仍有一些達斡爾人少量種植稷子、蕎麥、蘇子(紫蘇)。

在烹任設施方面有了改變。雖然很多人家還保留著大鍋做飯的習慣,但新建住房都設多灶、小灶,用小鍋、炒勺做飯、做菜。在夏季,個別人家也像城裡人那樣用液化氣做飯,用電冰箱貯存食物。在特莫胡珠村,1997年已有十幾家有電冰箱、冰櫃。

(四)居住習俗

新中國成立後,直到80年代初,大多數達斡爾族農牧民的住房基本上保持了傳統習俗。這期間建的住房沿承了土木結構、傳統樣式。有所改普怕是房子的南牆用磚壘成,或用瓦蓋屋頂,在窗子上安裝玻璃。實行改革開放20年以來,達斡爾族的村落、院落在整體上仍然保持了原有格局和面貌。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達斡爾人的居住習俗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表現在住房的建築上,一是改變傳統住房的內部結構。一些人家拆掉原住房的北炕或南炕。拆了北炕後,擺上組合傢具,仍以南炕為尊。拆了南炕的人家,則擺上寫字台、電視櫃。有些人家在室內搭建火牆,改變了冬季單靠火炕、火盆取暖的辦法。由於不採用炕乾的方法加工稷子米、蕎麥,原來基本上家家都有的「額勒烏」(池式炕)已很難見到了。二是新建的住房已不再是傳統的外觀和內部結構,由過去通行的基本一致的結構轉變為多樣化結構。90年代以來新建住房大多數為磚瓦結構,房門開在正面、側面和後面的都有,在側面、後面開門的,都在門口外建門廳。室內間壁結構多種多樣,多在北屋設廚房、物品庫、浴室,南面是起居間、客廳。雖然室內仍為長者搭火炕,但年輕人已在使用木床、鐵床,採用火牆或土暖氣取暖。在雙龍堡村,58戶中有14家為磚瓦結構住房,5家為一面磚住房,均不是三面大炕的結構。在巴圖村57戶達斡爾族中住舊式三面炕住房的只有四五戶。

在村落成員構成方面也在發生變化。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受土匪強盜侵擾,為生計投靠親友等原因,傳統的以「哈拉」、「莫昆」(氏族組織)成員單一結構的村落中,正遷入其他「哈拉」、「莫昆」成員。到目前,雖然原建村居民的後代仍較多地留在其村落居住,但是大多數達斡爾族村落已經成為有多數「哈拉」、「莫昆」成員共居的村落。村落為某個「哈拉」、「莫昆」所屬的觀念正在淡化。同時,其他民族成員在達斡爾族村落中落戶,以及達斡爾族居民在其他民族村落中安家的情況也較多。如特莫胡珠村原是鄂嫩哈拉建立的村落,現在已增加有莫日登(孟)、敖拉(敖)、蘇都熱(蘇)、郭博勒(郭)等哈拉的成員,並有鄂溫克族、蒙古族和漢族居民。雙龍堡村51戶達斡爾族中,約有一半是建材的莫日登哈拉居民,其他是別的哈拉的居民。

(五)交通習俗

達斡爾族的傳統水上交通工具有木槽船、木板船,在江河淺水、緩流處設渡口、在小河上架橋。陸路交通工具有爬犁、滑雪板、騎馬、大軲轆車、單輪推車等。其中大軲轆車最為常用。它曾經是山區、草原上最先進的交通運輸工具。

新中國成立以後,達斡爾族地區的交通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盡管農村牧區生產隊里有了汽包車、拖拉機,但大軲轆車仍是使用最多的車輛。到80年代中期,在莫旗已很少有人使用大軲轆車,個人家運輸以小四輪拖拉機為主。改變了單靠畜力運輸的狀況,開始以機動車為主要的交通工具。1997年,特莫胡珠村已有16台大型拖拉機、40網台小四輪拖拉機、4輛吉普車、8輛摩拖車。莫旗騰克鄉提古拉村在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前全村只有兩台大型拖拉機,47頭牛。1997年全村58戶人家已有22台大型拖拉機、56台小四輪拖拉機、8輛吉普車、2輛東風汽車。雙龍堡村58戶人家有32台小四輪拖拉機、7台摩托車。該村從1995年到1997年三年投資15萬元修建了通過村外的5公里公路。村裡一戶達斡爾人家自買麵包車搞客運,往返於雙壟堡村至莫旗政府所在地尼爾基之間。莫旗西瓦爾圖鎮小庫莫村71戶人家有小四輪施拉機32台、大型拖拉機9台、吉普車2輛,有一戶達斡爾人家搞客運,往返於卓洛尼村至尼爾基之間。

(六)文化生活習俗

達斡爾族民間有著舉辦歌舞晚會、講故事會、古典文學譯說會、開展體育、游藝等活動的傳統,傳統文化生活內容比較豐富。直到六十七年代,在一些達斡爾族村中仍有人講民間故事、舉辦傳統歌舞晚會,少年兒童進行傳統的玩「哈尼卡」(紙偶)、剪紙車馬、打曲棍球、山上放爬犁、下圍棋等活動。隨著一些民間藝人的過世,人們現代文化生活內容的不斷豐富,目前達斡爾族文化生活的格局已經有了變化。其中既有傳統文化生活的延續,也有新的文化生活內容的增加。

1.傳統文化生活的延續

在農村牧區開展講民間故事活動大致延緩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近年來達斡爾族村中已沒有講民間故事的活動,也沒有人譯講滿文的古典文學了。個別會滿文的老人也讀滿文書籍,但只是個人的文化興趣了。我們在西瓦爾圖鎮的雙龍堡村、小庫莫爾村了解到,現在村裡在春節、三八婦女節、五四青年節等節日時,人們仍組織相聚在寬綽的人家唱民歌、跳民間舞蹈。主辦者還准備瓜子、糖塊、飲料。有時,鄰近村屯的達斡爾人也互相邀請到自己村舉辦舞會。1992年我們在調查中,正逢並觀看了莫旗庫如奇鄉舉行建黨71周年文藝匯演,其中有幾個節目是達斡爾族民間舞蹈「魯日格勒」和民歌演唱。在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文化站還開展了達斡爾民間舞蹈培訓活動。他們在節假日舉辦歌舞晚會,不僅有本鄉的牧民參加,附近巴彥托海鎮的達斡爾族群眾也趕來參加。

打曲棍球是達斡爾族的頗具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直到20世紀60年代,在鄉村青少年中仍廣泛開展,90年代以來大為減少。1974年,莫旗成立了業余男子曲棍球隊,1976年轉為正式隊。經國家體育部門的重視,達斡爾族古老的曲棍球運動成為我國的一項正式體育項目,填補了空白。達斡爾族地區成為我國現代曲棍球運動的發源地。從1978年到1997年,該隊代表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隊在參加30次全國比賽中,奪得22次冠軍、8次亞軍、6次精神文明運動隊,並多次代表國家隊、包括隊員參加國家隊,參加國際曲棍球比賽和訪問比賽。1982年,由該隊10名運動員參加的國家隊在第一屆亞洲杯比賽中奪得第三名,國際曲壇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紅旗。該隊的老動動員退役後,分別被幾個省、市體委聘請為教練員,為國內曲棍球運動的發展再立新功。1980年,莫旗成立了以達斡爾族姑娘為主的我國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隊,為我國女子曲棍球事業的興起,起到了開創作用。

目前,在各地達斡爾族舉辦的敖包會等節慶活動中,都有打曲棍球的項目,也舉行摔跤、賽馬、拉棍、比頸力、下圍鹿棋等傳統體育項目的比賽和表演。

2.文化站活動情況

在調查中,我們走訪了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文化站。他們在組織開展文化活動中,做了很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代達斡爾族農牧民文化生活的發展趨向,即從民間自發組織向專門機構組織轉變,由幾種活動內容向具有豐富內容轉變,由傳統方式向現代趣味轉變。

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文化站成立於1981年。1984年建有土木結構的站室。1987年建起了250平方米磚瓦結構的站室。該文化站由上級撥包干經費,1991年為1萬元,1992年1.5萬元,1997年2.5萬元,設活動室、閱覽室、播音室。活動器材有手風琴、電子琴、二胡、吉他、架子鼓、擴音器、高音喇叭、照像機、音箱、檯球、乒乓球台、五百多冊圖書、報刊等。該文化站積極開展文化活動,其內容有:舉辦舞會,跳交際舞和達斡爾族民間舞。辦小學生繪畫班和繪畫展。1991年的小學生繪畫展有58幅作品參展。舉辦業余歌手大賽,基本上是每年一屆。1992年的第三屆業余歌手大賽有15人參賽。1997年的歌手大賽有20人參加。舉辦展覽。舉辦了香港回歸、紀念毛澤東、鄧小平的圖片展、少數民族風俗圖片展等。舉辦傳統交通工具馬拉爬犁比賽,賽程為10里地。舉辦畜牧業科技培訓班。1997年培訓的內容是草場改良、牛羊飼養與管理,聽課牧民五六十人。1996年、1997年舉辦了兩屆文化節。在1997年的文化節期間舉辦了歌手比賽、達斡爾族民間舞蹈比賽、少兒歌手比賽、少兒繪畫比賽、下圍鹿棋比賽、曲棍球比賽。文化站還搜集民族歌曲,請鄉里著名民間藝人那音太來唱達斡爾族歌曲,錄了幾盤盒式磁帶。文化站活動的開展,繼承發揚了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豐富了牧民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們的情操,對於維護社會治安、推動全鄉兩個文明建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

在此以莫旗為例,可以大致看到新中國成立以後達斡爾族地區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脈絡。在莫旗,1954年設立收音站。1955年成立有線廣播站。1956年廣播站的喇叭延伸到各鄉鎮。1958年開始有達斡爾語、漢語播音的自辦節目。1982年設無線廣播。1984年建立電視台。1993年建有線電視台。1998年全旗已有電視差轉台17座,有線電視台136座。廣播曾在六七十年代發揮了重要作用。1996年全旗15個鄉鎮通廣播,入戶喇叭9500隻,有些村中有高音喇叭。80年代以來,廣播的作用減弱,聲像俱備的電視更為人們所接受。通過電視在偏僻的達斡爾族鄉村也同樣可以迅捷地了解天下大事,獲得生產、科技、文化多方面的信息,享受現代文化生活。據我們調查,在騰克鄉1995年開通有線電視,全鄉電視普及率達到85%左右。特莫胡珠村103戶人家只有幾戶沒有電視機,多數人家是彩色電視機。雙龍堡村1989年42戶中有電視機28台,1997年全村58戶已是家家有電視機,其中彩電佔60%。

(七)民間信仰習俗

歷史上達斡爾族民間信仰薩滿教。薩滿教以其神職人員被稱為「薩滿」而得名。它是以萬物有靈思想為基礎,以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多神信仰為內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動為表現形式的原始宗教。直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薩滿教在達斡爾族群眾中影響很深,成為人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對於達斡爾族的習俗、民間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科學文化知識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薩滿教在達斡爾族社會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已經大為削弱。但是,在農村牧區達斡爾族群眾中,供神、請雅得根(即薩滿)或巴格其(雅得根助手)跳神、求寸祭祀、祭敖包等不同形式的民間信仰活動仍然存在。

在特莫胡珠村,我們訪問了一位從事民間薩滿活動的人,他六十多歲。他說,在他幼年時村裡有五六個雅得根,有男的也有女的。現在沒有了。他自己不是雅得根,可以是位巴格其,時常被本村和外村的人請去進行祭祀活動。說是在村的西北山上建有神房,供奉「牛馬王」,認為祭祀它對於村裡的牲畜有益,並保風調雨順。在該村,我們看到有的人家的園田裡建有供神的小木房,在人們家裡也能看到西牆上設置的神位。1997年7月19日,我們在特莫胡珠村趕上了村裡祭敖包求雨。當時已有一個多月沒雨,旱情嚴重。祭祀者們先到村南河邊祭祀,而後到村西山頂祭祀,最後到村西北山後坡的敖包處,殺雞獻酒。祭祀之後大家用盆、桶從敖包旁的泉水中取水互相潑水。第二天上午11點,開始下起了大雨。

這種求雨祭祀活動在一些村中都有,人們認為即使是經求雨沒很快下雨,也對避免雹、蟲災起到了作用。

8、布朗族有哪些特點

布朗族是中國西南歷史悠久的一個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著的濮人,自稱「烏」,他稱本人,俗稱「花濮蠻」。從日老(今保山)遷來勐底(今施甸),現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擺榔兩個鄉。布朗族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無文字,習漢文,有著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化,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具鮮明特徵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風俗習性。 文化藝術布朗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民間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流傳著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詩和抒情敘事詩,題材廣泛。歌舞頗受傣 族歌舞影響,跳舞時伴以象腳鼓、鈸和小三弦等樂器。布朗山一帶的布朗人擅長跳「刀舞」,舞姿矯健有力。少男少女愛跳「圓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過節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 布朗族的歌舞頗受傣族歌舞影響。其民歌分為「拽」、「宰」、「素」三種:「拽」為近似說唱的敘事歌,多在婚禮中於室內演唱;「宰」是近似山歌的傳統民歌;「索」是即興編詞的旋律性較強的抒情對唱歌曲。西雙版納一帶的布朗族民歌則分為「甩」、「宰」、「索」、「綴」四類,曲調幾乎不變,內容即興編唱。 民族婚俗布朗族的婚姻實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純情的少男少女戀愛和婚姻都比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現象。 布朗族有從妻而居的習慣,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染齒。染齒意味著步入成年,可以公開參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動。 「串姑娘」是布朗族傳統的戀愛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戀愛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小夥子們換上新裝,懷抱三弦,結伴來到姑娘的竹樓下面,爭相用詼諧的語言和熱情的歌聲去打動意中姑娘的心靈。梳妝打扮的姑娘們也早早燃起火塘,打開房門,請小夥子們進來,用對歌、遞煙、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布朗山區串姑娘可以群訪、也可以單獨夜訪。是青年男女進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雙方戀愛感情篤深,男子就會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區許多地方求婚時以花為媒。小夥子把從山上採回的鮮花獻給姑娘,當姑娘確認這個小夥子是真心地愛她時,就在花束中挑選最美麗的一朵戴在頭上,藉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禮也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復舉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後,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線禮儀式。此後新郎、新娘各回各家,盡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勞動生活。直到舉行了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當兒媳婦。第三次的婚典往往辦在嬰兒出生之後,這次一定要殺豬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親朋好友。 民族服飾布朗族穿著簡朴,布朗族的服飾,各地大同小異。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衣和黑色寬大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婦女的服飾與 傣族相似,上著緊身無領短衣,下穿紅、綠紋或黑色筒裙,頭挽發髻並纏大包頭。景東布朗族婦女的著裝已與當地漢族基本相同。過去布朗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種花紋。婦女喜歡戴大耳環、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無論男女都喜歡飲酒、染齒、吸煙。民族飲食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雜糧。飲食喜酸辣,並嗜好煙酒。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並以牙齒被染成黑色為美。喜用鑼鍋或土鍋把稻米燜成米飯。尤擅煮竹筒飯,煮時選一段鮮竹,裝好米和適量的水,用火燒熟,剖開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當碗用。米飯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經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類以牛、羊、豬、雞肉最為常見,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蟲。菜餚的烹制技法以清煮、涼拌居多。對許多野味、魚、蝦、蟹、蟬、蟲等食物一般還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蟬醬等。還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筍、酸肉、酸魚等,製作方法同當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體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時最上面放一層米飯。 喜歡飲酒,且大都自家釀制。其中以翡翠酒最為著名。這種酒在出酒時用一種叫「懸鉤子」的植物的葉子過濾後呈綠色,很像翡翠的顏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間有「有酒必飲,飲酒必醉」之習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個嗜好,並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間還常把酸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 居住在西雙版納布朗山的布朗族婦女,尤其是懷孕婦女嗜食當地紅土,據說此紅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9、雲南保山的習俗

雲南省是一個具有特色的美麗地方,有多個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省內的各個市區也有著不同的風俗與文化。保山就是一個異彩紛呈的美麗城市,一個不一樣的特色地方。特色齊聚,多彩多姿,悠久的民族民間文化,搖曳的本土風情,訴說著這個城市的源遠流長。

一、「趕」花街
說起特色,那不得不說說傳統習俗:齊「趕」花街。雲南保山端陽花市素有「滿城皆花,如錦如雲」的美譽,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在每年五月端午,保山人包粽子、逛花街、郊遊遠足、走親訪友。我們市區將傳統的民間文化節日賦予了新內涵,成為了集節慶、旅遊、文化、商貿為一體的大型盛會,已成為雲南省商貿旅遊文化較有影響的品牌。過去百姓民間習俗的趕花街,如今已成為文化、旅遊、商貿同唱大戲的舞台,特別是隨著「橋頭堡」戰略的實施,「百年花市」還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端午時節,「趕」花街是最隆重最盛行的事情。花街前夕,人們就在准備著慶祝節日,布置花街。家家戶戶喜氣洋洋,鞭炮聲、喜悅聲凝聚一堂,洋溢在每一處氣息中。一條條的花街上,擺滿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生活用品,服裝,花,葯等等。平時可以見到的,見不到的,應有盡有。走進梨園路東段,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民族民間文化氣息:琳琅滿目的竹篾製品、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式樣各異的民族樂器、別致典雅的工藝精品、庄嚴威武的民族圖騰等等。五縣區的這些展品,實在讓人驚嘆叫絕。
1.民族藝術

隆陽區展出了苗、彝、傣、傈僳四個民族的服飾以及樂器、日常用品:長號、吹號、二胡、三弦、四弦,弩子、長刀,動物頭骨,還有木製手工紡織機、600公斤的大香爐等,把個民族文化擺弄得風情搖曳。龍陵的黃龍玉精品依然熾手可熱,成為遊客們的「鍾愛」;還有原生態產品草包土雞蛋,也十分暢銷。昌寧的苗族服飾作為保山市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自然成為外地遊客們首選參觀和合影的對象。施甸的腌臘展台前擠滿了前來咨詢的家庭主婦,她們一一記錄著腌制醬菜的原料、流程。騰沖的葯品、茶葉也非常搶手,果脯成為外地遊客帶回去饋贈親友的佳品。

永昌古樂端陽夜,在燈火輝煌的易羅池內,端陽期間每天晚上8點半以後,由陶祖武醫生發動組織起來的團隊都會傾力為觀眾演奏出經典的保山洞經古曲。洞經是流傳久遠的傳統古樂,經文精深、音律莊重、優美動聽,是高尚、吉祥的象徵。8年前,陶醫生邀約十多個古樂愛好者,借市歌舞團的場地組建了博南藝術團,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有了50多名團員,他們當中,年紀最小的50歲,最大的已經68歲了。這其中有文工團退休的專業演員,更多的卻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業余愛好者。他們自己花錢定製服裝、買樂器、維持團隊日常消費,條件是艱苦了點,但平日里卻是嚴格的專業水準訓練。工夫不負有心人,這支團隊多次參加省級比賽、赴大理等地演出,獲得了省內外遊客的好評,聽眾們親切的稱他們為「紅夕陽」、「俏夕陽」。

2.特色藝術

另外,端陽花街上的了另一大特色就是葯業的豐富。保山端陽花街,舊時俗稱「葯街」。「葯市」之上,各種草葯在保山天津中學附近的四條大街上,琳琅滿目,爭奇斗艷,盡顯「葯王」風流。被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省,中草葯的種類達6000多種,保山葯市上的草葯種類絕不會低於4000多種,其品種之繁多讓人們大開眼界。街上,不僅賣中草葯的人增多,買中草葯的人也增多。買葯人有買葯人的「說法」,賣葯人有賣葯人的「道理」,因此形成了花街上葯市極為繁榮的景象。

除此之外,在這條街上,還可以領略保山戲劇演出團演出的端陽大戲: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滇戲、花燈、京劇等,都是名舞名劇,是一場正宗的「視聽大宴」。當然,百米長的大街上展品自是數不勝數,唯有親自觀光一趟,才能感受到保山豐富多彩的民樂、飲食、陶器、古道、服飾等民族民間「瑰寶」!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