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寧化節日風俗

寧化節日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28 14:33:24

1、介紹寧化的小吃

在寧化,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吃擂茶的習俗。平時自家擂茶飲用,遇有客人登門,擂茶待客。就連喜慶之事,日後主人也要擂茶請謝曾予幫忙的左鄰右舍。擂茶在客家日常生活中如此受重視,是因為它不僅具有風味獨特、簡便易行和保健的優點(現在寧化老人生病買葯,仍叫「摘(音)茶」),更重要的是一種禮儀和聯絡感情的交際工具,且不分男女老少,四季皆宜。其特點是茶味郁香,清心爽口,食而不膩,既可作飲料,又可當飯吃,備受歡迎。

●燒麥
燒麥是寧化客家傳統小吃,每逢節日或有遠方客人到來,客家人都會親手包燒麥來款待。客家的燒麥跟我們平常吃的燒麥有很大的區別。他們以精選地瓜粉、芋子為主原料,配以新鮮瘦肉、蝦米、筍、蘿卜、蔥等配料和調料。讓人百吃不厭。

●松丸
每逢「立春」之日,客家人都會將豆腐弄碎,拌入切成丁狀的蔥、瘦肉、荸薺、冬筍,捏成小圓團,加上少許地瓜粉,拌勻,做成一粒粒的丸子。再加調料,煮熟,連湯一起食用。吃起來鬆脆、柔軟、香甜可口,取名「松丸」。吃了「松丸」,預示著可以在這一年裡輕輕鬆鬆地過日子。

●薏米
寧化薏米採用本地生產的薏米經傳統加工而成,具有健脾、滋補、祛濕、利尿、解毒、消腫、排濁、通關節的功能,還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不含任何添加劑,食用方便。取薏米若干,加水適當,文火煮成粥,加上白糖,即可食之。

●魚生
說到日本生魚片,自然眾所周知,可到了寧化,我卻有幸吃上客家有名的第一大菜:魚生,又稱「生魚膾」。將活草魚洗凈,去魚鱗、除凈臟腸,用刀取下主骨兩側鮮肉,揩乾血水後,迅速切成紙般薄片,灑上麻油,沾芥辣、醬油立即生吃,口感柔嫩、軟滑、腴潤、鮮美。具有清熱降火、滋陰平肝的功效,又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硫胺素,營養價值較高。適量食用,不僅不傷胃口,還能促進食慾。

2、有關閩西的習俗5個,急求!

2.閩西歲時節日習俗
春節: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灶君升天日,各家各戶要備辦果盆、甜糕祭送。二十五日為入年架。其時各家各戶大掃除。爾後是主婦上街采辦年貨。為全家老少備辦新鞋新帽新衣。兒童則跟隨大人上街看熱鬧,買炮竹玩具等。
除夕,家家戶戶宰雞殺鴨,制年糕。中午,全家用香湯沐浴,穿新衣新鞋戴新帽,由主婦挑著豐盛的牲儀,帶著全家到祖公廳敬祖公。爾後,貼春聯、掛門紅、燈籠等,晚上全家坐一桌吃團圓飯,晚飯要多預備一些,使之有餘,取「年年有餘」、「豐衣足食」之兆。爾後全家團座,又曰守歲,大人向小孩發壓歲錢。迎接新年的到來。鬧到午夜凌晨,
農歷正月初一,即為元旦,是一年的開始,無論男女老少都特別重視,家家戶戶張貼春聯,懸掛門紅、燈籠、門神利市等。家家戶戶鳴炮慶祝,俗謂接財神。舊俗是日,有些宗族還以牲禮果品擇定吉時祭祀某位祖先,大部分人關門在家慶祝新年,三餐吃除夕之夜預留下的菜。俗謂這一天不能探親訪友,以取好兆頭。但也有例外,有些人則在這天到廟堂里去進香,俗稱「行香」。這一天的行程一定要選好「利方」,出門時一定要避開所謂的「空亡時」。以取「無往不利」和避「空無一物」的意思。逢人就相互拱手互道「恭喜」。賀客到來,要擺酒席接待,而金獅(即舞獅)、龍燈(即舞龍)也紛紛到各家去表演。
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路上熙熙攘攘很是熱鬧。婦女們手提籮筐,裡面放著一些雞腿(客家人叫做雞臂,是饋贈至親中最講究的禮物)、糖果以及其它孝敬父母的物品,到了娘家與父母兄弟姊妹歡聚,共話天倫,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初三日是「送窮鬼」的日子,「送窮鬼」在客家地區有不同的傳說故事 。這天家家戶戶都清掃垃圾,以香紙送出門外,放在路旁,焚香燒紙相送,意味著「窮去富來」。這一天又叫做「三重日」(生蟲日),避免入園采菜,也不過門作客。有些地方又說老鼠在這一天出嫁,讓老鼠無法看路而跌死。
初四的晚上,家家准備牲禮祭灶神,叫做「等神」。灶君爺在臘月二十四這天上午,到初五早上要回來,所以家家戶戶都准備牲禮接駕。
初五是「出年架」。中等以上的人家,天天燒「門頭香」一直到這天為止。有些地方則從除夕那天開始燒紙炮,雖然燒的不多,但總是照樣做,一直到這天為止。
初七為人日節。這天的早上,婦女採集菠菜、芹菜、茴香、蒜、蔥、韭菜、芥菜、白菜等七樣菜共煮而食,這叫「七樣菜」。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雲:「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以七樣菜為羹」。客家地區對「七樣菜」的叫法不一。粵東地區稱「七樣菜」,福建寧化、江西石城等縣稱「七樣羹」,江西寧都縣則叫「七寶羹」。而且其菜的品種不一,有的是指蒜、芹、蔥、韭、魚、肉、米米果;有的指蒜、芹、蔥、韭、肉丸、芫荽、芥;還有說「七樣菜」應該是指芥、芹、蒜、菠、菖、蔥。「七樣菜」雖然品種略有不同,但意思都是以其諧音圖吉利、平安。芹菜喻示人勤勞,蔥使人聰明,蒜使人精於打算,韭菜使人幸福長久,魚比喻年年有餘。
初九是「天公日」,玉皇大帝的誕辰,以年糕果品等敬神。十三日是「添丁日」,又叫做「開燈」。凡是在上年添了男孩的,必須買一對新燈懸掛在祖公廳樑上,叫做「添燈」,「燈」和「丁」兩字是同音,就是添人丁的意思,也就是一種「慶丁」的禮俗。以「燈」的形式祈子、求子的現象在客家地區十分普通。這種求子的情形除了常見的在宗族祠堂里舉行,在祖宗牌位前祈禱的形式外,客家人還有一種獨特的習俗:在庵廟上燈報丁。如解放前廣東蕉嶺縣蕉城鎮陂角的賴氏宗族議定:每年的元宵節前一天新丁升丁時,凡是上年添了男丁的賴氏族人要抱著男孩必先在祖堂敬祖宗,然後敲鑼打鼓,擎著扛彩、燈籠、舞著獅頭、龍燈一路上鳴放鞭炮,扛祭品到其家廟千松庵「上燈」,然後才回到祠堂向祖宗上燈報丁。
蕉嶺縣上南村為例:從族譜記載中可看到「立嗣」習俗。立嗣有幾種情況,普遍的一種是男丁早亡,做父母的要健在的兒子中多子者立一子給早亡者為「嗣子」,被立的「嗣子」可得一份祖父母家產,繼承早亡者的煙火。一種是本人未育男孩,和兄弟商量立兄弟的子為「嗣子」,該嗣子可繼承嗣父的家產。
族譜中記載失傳者,多為客死他鄉或貧困無產者。他死後,也有親房把其骸骨附墓在其兄弟墳附近,後輩親房把他稱「祖叔伯」。鄉間流傳「莫做祖叔伯」,即不要失傳之意。
還有一種為半嗣子,即生父母不願子弟全過繼給兄弟為嗣子,只過一半,稱「頂兩房」。半嗣子在這家娶了一個妻,可在另一家又娶一妻,兩者地位平等,不能稱大小婆,而稱「兩房嫂」,一般不得相爭,有親如仔嫂的。這又是一種特別的婚姻配偶。形式上寫嗣單過房的,沒有財產繼承關系。

3、三明寧化過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的習俗: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重陽節的習俗:插茱萸。人們認為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

重陽節的習俗:登高。重陽登高是廣州人的一種習俗。古人認為,二陽相重,是大吉大利之日,重陽登高則可圖個吉利因此在廣州,重陽節是一年中的一個大節日

4、寧化端午節作文500字

我們先去了烏蘭夫紀念館。館前立著一尊銅像,銅像高4.4米,重4噸,正是老革命家烏蘭夫同志的銅像。烏老銅像著呢子大衣,戴寬邊眼鏡,手持手杖,他神情堅定,目光充滿自信,正在守望和關注著這片他曾經為之奮斗半個世紀的土地。銅像台基上方一面五星紅旗正隨風飄揚,台基前方立著少先隊員們敬獻的花圈,台基周圍環繞著蒼松翠柏,一片肅穆景象。站在銅像下,我們禁不住肅然起敬,對烏老立下誓言:我們一定要奮發圖強,天天向上,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進入館內,共有八個展廳,按照史實順序分為「少年鬥志投身革命」、「赴湯蹈火再展紅旗」、「武裝民眾奮起抗戰」、「團結建設振興邊疆」、「為國操勞鞠躬盡瘁」六大部分。聽著解說員的介紹,看著烏老的生平簡介和烏老生前的物品、歷史照片、繪畫和文獻資料等,我似乎也被帶到那個戰火紛飛、戎馬生涯的年代,眼前的烏老在我心中逐漸豐滿起來。整個陳列,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了烏老光輝戰斗的一生。烏老這種生活簡朴、胸懷坦盪、立場堅定、一心為民的高尚品德深深感染著我、教育著我,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

出了紀念館,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館展廳大樓造型別致,極具民族特色。樓頂塑有凌空賓士的駿馬,象徵著內蒙古的吉祥與騰飛。博物館展廳包括遠古生態環境、地質礦產資源、近代民族民俗等七個基本陳列廳和六個以音樂、美術、衣冠等內容為主的專題陳列廳。

5、福建人過春節時干什麼?

《福建人春節習俗習慣》
春節古稱「元旦」,指新的一年開始。又叫「年節」,俗稱

《福建人春節習俗習慣》《放眼天下》
關於《放眼天下》的文章《福建人春節習俗習慣》正文開始>> 春節古稱「元旦」,指新的一年開始。又叫「年節」,俗稱「年」。
春節是福建省各族人民最為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從時間上說,春節的核心是正月初一。民間活動主要是開正、祭祀、拜年、游樂等。
1.開 正
指除夕午夜後子時到卯時之間,擇一良辰,開啟大門,同時焚香點燭,燃放鞭炮,既表示新的一年開始,也祈求吉利和順。「開正」的時間依該年天乾地支推算,一般人家均依歷書上的記載行事。「開正」之時,天未破曉,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香煙繚繞,鞭炮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一時間熱鬧非凡。
「開正」,在龍海,叫「開春」;在古田,叫「開年」;在沙縣,叫「接年」;而南平、邵武、順昌、光澤、連城、長汀、清流等地則稱之為「開門」或「開大門」。「開正」的儀式全省各地大同小異。在廈門,「元旦焚香紙、放爆竹、開門即閉」①。在將樂的農村,倘若是多戶人家共住一座房屋的,那麼開大門者必須是一位德高望重、子孫滿堂的長者,希望他能在新的一年中給大家帶來吉祥與福祉。寧化的一些農村,在開大門之前先放鞭炮,走遍屋內的各個房間,然後才開門。在武平,開門時全家人應在場,如有外人,不得參加;開門後即按「春牛圖」所示的財神方位叩頭。在邵武,若有人無意中被「開正」的鞭炮擊傷出血,叫「血彩」,據說是極好兆頭,這年能發大財。
現在,選擇「開正」時辰的做法基本上沒有了,一般在除夕零點新舊年之交時大放鞭炮、焰火,喜迎新歲。近幾年來,電視機普及,全省城鄉的大多人家都圍坐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零點時,當電視中新年鍾聲響起,人們不約而同點鞭炮、放焰火,其盛況絕非昔日「開正」可比。這一新習俗在城鎮尤盛,以致於公安部門通告市民,限制焰火爆竹施放地點,規勸居民注意防火安全。本省的大城市則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代之以錄有鞭炮響聲的錄音帶。
2.祀 神
祀神在「開正」之後,是舊時不可缺少的重要儀式。祀神主要包括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祭祀之前,在廳堂的長案上事先擺好供品。各地的供品有所不同,一般是酒、果品(多為柑或桔)、年糕、凈茶、牲醴以及插著紅紙花的「歲飯」、鮮花。有的地方則純為素齋,「設齋果、茶、酒、歲飯拜天」②。永春還供有圓子湯,漳州還有紅糖煮線面,同安還有金針菜、龍眼乾等。泉州的許多人家把正月初九的「天公誕」移至「開正」後祭祀,供品就更講究了,備的是三牲、五果、六齋。祀神時,由家中長者主持,全家穿戴一新,先祭拜天地神明,焚香點燭,燒金紙,祈求新的一年中合家平安、萬事如意,多福多壽,即所謂「禮神祈年」。次則依長幼次第祭拜祖先。在羅源,「元旦設香案當天叩拜,謂之『啟寅』。」③也有些地方祭祀活動選在其他時間進行。在廈門,是初一中午祭祖。也有些地方祭祀活動選在其他時間進行。在廈門,是初一中午祭祖。在連城,拜祖先稱「拜圖」,初一早上由族長率本族子孫在祖廟進行。在大田,民間有初一早起喝薑茶(即糖開水中放生薑、米花)的習俗,這時應敬一杯薑茶於祖宗神位前,祭祀則在早飯之後到祖祠中進行。
祀神之後,供品多放置一天才撤,有的要保留到初五。其中果品如紅桔,要放到正月十五元霄節。在福安,廳堂長案上的香火要持續三天不斷。
在龍海,龍江上的漁戶,春節時都買連根帶葉的大捆甘蔗,用紅絲布綁在船桅桿上,祈求新年日子節節甜。甘蔗要等過了初三方可取下食用,否則據說會壞了兆頭。
現在,祀神儀式多不流行,但尚有人家設供果、點香燭,雖不無祀先之意,但也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3.拜 年
拜年又稱「拜正」、「賀正」、「賀春」,是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拜年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在自己家中,在祀神祖先之後,晚輩依次向長輩拜年。舊志中的「少長序拜」④、「卑幼以次拜其尊長」⑤即屬此類。舊時要行跪拜禮,後逐漸改為作揖鞠躬,流傳至今雖有鞠躬行禮者,但大多隻說些「拜年」、「長壽」之類的話。長輩在接受小輩的拜年之後,要賞給紅包(即壓歲錢,有的壓歲錢在除夕夜給。)或紅桔等。現在拜年的時間也有變化,由於城鎮中兒女很多是與父母分居,因此一般在初一早上帶小孩回來給父母拜年。
第二種類型是以宗族為單位,在祠堂祖廟中拜年,類似於現在的「團拜」。據(民國)《連江縣志》「禮俗」(卷19)記載:人們在拜完神、祖先後,「隨入祖廟,合族序拜,以側柏葉插桔,人領一二枚,取百事吉之義。」凡在祖廟中祭祀祖先的,祀畢均有宗族拜年之俗。現在這一類拜年已不時興。
第三種類型是親朋好友、鄰里故舊之間的拜年。(光緒)《漳州府志》「民風」(卷38)記載:「元日祭畢,無貴賤御新衣,詣親賀歲。主人出辛盤共款,行人相望於道,五日乃止」。龍海、南靖等地舊志也有相同的記載。這是給親戚拜年。拜年時,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萬事如意,合家平安,新年發財,主人也以作揖回賀。福州地區流行的回賀語是「齊發,齊發」。有的地方講究拜年的時間。在連城有句俗語,「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年初五六,有酒無肉」。說的是初一拜宗親,初二拜岳父、舅父,如果是初三、四去給岳父、舅父拜年,則是怠慢了,只能是「野婿郎」。要是初五、初六去,更是遲了,恕招待不周。帶小孩去給親戚拜年,小孩往往會得到一份「壓歲錢」,至少也有兩個紅桔,因此福州地區俗語說:「拜年拜年,沒桔也有錢」。在詔安,親友互相賀年,入門要高聲說「新正如意」,對方要回答「大家,大家」,以表示彼此皆如意。賀年要帶二枚紅桔,一些糖果之類,對方把禮品收下,紅桔奉還,以表雙方都吉利。在三明一帶,必須先到親屬中的長輩和老師家中拜年,否則有失禮儀。但去的第一家不可是姓王(諧音「亡」)、吳(諧音「無」)、對於姓桑(諧音「喪」)、賈(諧音「假」)的人家也應迴避。
學生到老師家拜年,拜見時雙手作揖,口稱「拜年」、「恭喜」,旋即退出,一般不接受款待。如果到好友家中拜年則可隨便些,主人以煙、茶、糖果、紅桔等待客。就是一般的熟人,路上相遇,也都拱手說「恭喜發財」之類的吉利話。
拜年的時間多在初一至初五,但也有例外的。馬祖島居民過了年夜,親友間就開始互相拜年。在漳平、寧化、尤溪、邵武、崇安等地,初一不外出拜年。寧化、尤溪等地的風俗是初一可到公共場所游樂,但不走家串戶。現在這些風俗多已不存。
在寧化、邵武等地,初二才開始到親友家拜年。但在霞浦的一些地方,卻忌這天賀年會親。同姓中有老人做壽的,應送壽面。過去拜壽是在正月初旬夜間進行,稱「暖壽」,現在則不拘此例。
在福安,初二是祭日,可以做諸如洗衣、劈柴之類事,但不能去做客,也不接待客人。在福清,初二為弔唁死者日,凡有新喪的人家,應為逝者設靈座,讓親友弔唁。在莆田、仙游及惠安北部的一些地方,初二為探亡日。據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入侵,大肆燒殺搶掠。民族英雄戚繼光打敗倭寇之後,進山避難的百姓才在二月初二陸續返回家園,但見倭寇鐵蹄過處,屍骨相枕,滿目瘡痍。親友鄉鄰不知誰家遭了難、死了人,於是互相探望,幫助收殮親人。後世相傳,二月初二便稱為「探亡日」。後來,把這紀念日改在「小年夜」(除夕)與「大年夜」(正月初四,詳見後「除夕」條)之間的正月初二。此後年年正月初二,人們互不登門,以避「探亡」之諱。但終有諸多不便,故又約定俗成:凡初一早晨串過門、拜過年者,初二日再登門便不算犯忌。為此,初一拜年的人特別多,為的換取初二的行動自由。
舊時福州水上居民(俗稱「晝民」)有一特殊的賀年習俗:正月初二後的數日內,三五結伴的水上居民(男女老幼均有,多為中年以下女性),盛裝攜筐,至市內各街巷挨戶唱小曲賀年。受賀的人家贈以年糕、米粿等食品。水上居民無論貧富與否,每家最少要有一人參加賀年,據說這樣類似吃了百家飯,可保全家一年平安無事。所唱小曲和諧悅耳,且多與地方習俗、新年吉利有關,因此頗受青睞。
閩西客家習俗,正月初一,16歲以下的孩童都挎個布包成隊到各家各戶「打餅」,也含有賀年之意。每到一家,主人便分給一人一粒糖、一塊餅,年幼未能到者,則由兄、姐代領。
現在拜年之俗仍盛行,而且增加了「團拜」和電話拜年的新內容。「團拜」即為集體拜年。許多單位都定於新年前後的某一時間,聚會一起,互相拜賀致意,既增進友誼,又可免逐家拜訪之勞。此外,還有軍民「團拜」,軍政「團拜」的。在農村,回鄉幹部、學生也常有「團拜」之舉。電話拜年則是近幾年時興的新鮮事,主要在城鎮。新年鍾聲一響,人們便拿起電話向親朋好友賀年,既及時,又便捷。隨著私人電話的增多,電話拜年這一新習俗逐漸流行。
4.游 樂
春節的游樂活動很多,大型的游樂活動主要有舞獅、舞龍、踩高蹺、舞龍燈等,次則觀看戲劇,猜燈謎,另外還有玩四色牌、打麻將、玩牌九,聚賭為樂。
在平和、漳浦,「諸少年或裝束獅猊、八仙、竹馬等戲,踵門呼舞,鳴金擊鼓,喧鬧異常。主人勞以果物。有吉祥之家,所勞之物倍厚於常」⑥。在漳平,舊時春節期間,有三、五人臨時組合的小樂隊(其主要樂器是嗩吶,配以小鼓、小鈸),挨家挨戶吹奏吉祥的樂曲,俗稱「鼓吹達仔」。東家要放鞭炮迎送,並賞給紅包。縉紳豪富之家,甚至有舞獅隊(俗稱「打獅」)來拜年,同樣要燃放鞭炮迎送,賞紅包。舞獅隊還在大街或廣場上舞弄。在清流有在街頭或大戶人家舞獅表演的。每到一家,都大受歡迎,離開時一樣贈紅包賞彩。此外,還有人家邀請唱曲藝的到家中彈唱。有些農村,青年農民以盪鞦韆為樂。年前他們先以竹竿搭好簡易鞦韆架,從初一到十五,聚集一起,或單人,或雙人,作各式各樣的盪鞦韆比賽,觀者雲集。在明溪,春節期間也有迎神及舞龍燈、獅燈等娛樂。
在福州,舊時春節期間最為兒童們喜愛的娛樂是打「鑼鼓板」,而且大人們也玩。「鑼鼓板」的調式不少,常見的是「大板」、「小板」、「行板」。「鑼鼓板」不但自娛,而且還進行比賽。婦女們則結隊出遊,或逛街,或游西湖、白塔,也有打四色(即四色牌)、打麻將的。男人們的娛樂除聽戲、聽評話外,不是喝酒談天,便是打麻將、抽牌九。舊時玩撲克牌只是上流社會的雅事。
在閩南,春節游樂內容豐富,除了舞龍、舞獅外,還有地方戲劇、歌舞,如南音、歌仔戲、大鼓涼傘舞、車鼓弄,以及武術表演如「套宋江」等等。在詔安,還有舞鳥,即用竹篾做骨架,蒙上白布彩紙,裝飾鳥的形狀,人套在裡面表演著鳥的舞蹈。
1949年後,全省各地春節游樂更豐富多彩,除傳統的舞獅、舞龍、龍燈、旱船等等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文藝演出、游園、舞會、體育比賽。電影院上演新影片,電視台播出精彩節目。在農村,文化體育部門也組織了許多文體活動。有的鄉與鄉、村與村之間自發組織籃球、棋類等比賽。自80年代後,有一新趨向,即春節期間農村人進城遊玩,城鎮人(尤其是城市)出去登山等。每逢春節,龍岩的登高山、蓮花山,連城的冠豸山,長汀的卧龍山,永定的北門山、東華山,尤為熱鬧,其盛況勝於重陽。福州的鼓山、泉州的清源山、崇安的武夷山更是如此。
近幾年來,流行於閩南農村的攻炮城游戲,別有情趣。所謂「炮城」,是竹竿掛起一串串排炮(大鞭炮),分別設置數處,排炮離地面八至十二米不等。攻「城」者必須用點燃的鞭炮扔向排炮,以點響排炮者為勝。「攻炮城」獎品甚為豐厚,常見的有電視機、收錄機、自行車等。獎品的等級依攻「城」的難度(即排炮離地面的高度)而定。攻「城」開始之前,每處「城」的邊上都用大紅紙標明獎品名稱。這一頗有刺激的游戲往往能吸引大批的「攻城」者和更多的觀戰者。
「攻炮城」一般在春節里進行,也有選定農閑時某一日子的。設「炮城」的村莊首先要集資購買獎品,布置場地,然後確定「攻城」時間,發出通告。「攻炮城」的這一天,附近各村的人們都早早地來到「戰場」。「攻城」者大多是青年人,他們帶來的鞭炮不是五包十包,而是一箱一箱。到來之後便選定所要攻的「城」,占據有利的地形。圍觀的群眾人山人海。當主持人宣布「攻城」開始時,戰場上各據點頓時炮聲大作,硝煙彌漫。加上觀眾的吶喊聲,整個戰場沸騰起來,極為熱鬧。「攻炮城」進行得十分激烈,從上午一直持續到晚上。有的當天不能攻下「炮城」的,第二天繼續進行。攻城者耗費「炮彈」一箱箱,一直堅持到全部「炮城」被攻下才收兵。
「攻炮城」的成績各有不同。經驗豐富者由兩人配合,一人送「炮彈」、一人「攻城」。有時,一箱鞭炮還沒有完,「城」便被攻下。他們興高采烈地扛上獎品凱旋而歸。經驗不足者盡管耗去幾箱鞭炮,卻一「城」未下。雖然如此,但也喜氣洋洋,毫無懊悔之意。
5.食 俗
福建舊俗對於正月初一的飲食十分講究,比較普遍的是吃「隔年飯」(歲飯)、線面、年糕、素食。初一早上一般不煮新飯,吃「隔年飯」討個「年年有餘」的吉利;吃線面寓意長壽;年糕寓意年年高;而用素食則與崇拜神、佛有關,以示虔誠,祈求一年平安如意。在將樂一帶流傳這樣的俗語:「一餐吃齋,四季無災;一天吃齋,災禍不來」。
各地食俗互不相同。福州地區,早餐必是線面,而且要配上兩個「太平蛋」,象徵一年中福壽綿長,太平如意。在仙游,早餐是線面和菠菜,稱「歲面」。在泉州、惠安、福鼎等地,早餐的食物中也都有線面。在漳州、龍海是吃甜壽面和紅蛋,祈求平安長壽。各地吃素食的相當普遍。在順昌,早餐吃「隔年飯」配素菜,主要是紅蘿卜(滿堂紅)、豆腐(滿足)、芥菜(長命),此外還有粉干(取須發皆白長壽之意)。南平民間初一早餐是由男人起來煮點心(長壽面),早、午兩餐素食。在崇安(今武夷山市),「早、午兩餐素食,晚設宴如除夕」⑦。建陽、邵武、將樂、建寧、大田、永安、永定、上杭、連城、漳平、武平、詔安、德化、南靖、福安等地,有很多人家吃素。尤溪民間,早餐大多素食,有線面,有整顆煮的長壽菜。有的人家還在初一的三餐多擺一副餐具,以求添丁;兒子弱冠的,則多給一份雞肉,說是能娶上好媳婦。沙縣民間早餐無論吃素吃葷,都應吃大蒜(萬事順意)、菠菜(紅頭見喜)、豆腐(滿足)。在漳浦,早餐大多吃以花生油炒的韭菜、菠菜、芹菜、豆腐;韭菜、菠菜不切,稱「長年菜」,寓齋戒與長壽之意。平和也有類似的習俗。長汀的素食中必有芹菜、大蒜、蔥、韭菜,諧音「勤、算、聰、巧」,以圖吉利。有的地方初一早上講究吃甜,除了吃年糕外,還喝甜茶。在尤溪,早餐之前喝生薑糖茶,稱吃「甜頭」。在霞浦,「無論貧富,人各食糍湯一碗,俗稱『行時』。蓋『糍』與『時』同音,取吉利意」⑧。
現在,初一吃的習俗大多仍在流行,不過素食已很少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餐桌上的食物更豐富,更講究了。

6、下元節做什麼

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家打樓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稱「做完冬」。也有些鄉村打醮祀神,請親友看戲,捉傀儡。 在福建寧化「下元節」要前往佛廟燒香。農家普遍要打糍粑分送親友,做些紅燒肉等菜餚下酒,作為過節家宴。有的也請親友同食。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燒。」下元節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凈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里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講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紅糖和白糖做佐料的。糍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還可用微波爐加熱。 吃糍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濕,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後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里白,似一個「金包銀」的糍粑拿在手裡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7、寧化人是客家人嗎

寧化是客家人,因為這些習俗

客家民俗,當然也不例外,它傳承中漢族古風,同時也融合了閩粵贛客家民系形成區的土著風俗,所以它同屬漢族風俗范疇,又有明顯的個性特徵。

寧化民俗既有客家人的共同特點,又有突出的地域特點,當今許多帶普遍性的客家風俗,有的在寧化形成,有些民俗在大部分地區失傳了,但寧化仍然保留下來。所以學者們認為寧化有著更多的原始客家文化,這是特殊的寧化歷史和地理使然。正如李升寶在《石壁風俗的形成和傳播》一文中所說:「石壁風俗為何能播衍輻射至客家許多地區?重要原因是保留了中原歷代風俗,隨著石壁先祖的遷移,而將各類風俗一同帶去,在新的地區播衍繼承,也有些風俗被客地融化、改變,或賦予新的內容,或由於各種原因被新地區的風俗所取代。」

禮 俗

「禮為社會生活之規范,以禮節之,則為禮俗」。重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稱「中國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的傳統禮俗多來源於「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古禮可分為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類,筒稱為「五禮」。習俗中,包含著禮的成份;禮,許多表現於習俗之中。

客家人重禮,最主要的是由古禮沿襲,但也少不了演繹,賦予地域特色。如客家人的婚喪節慶禮俗基本沿襲古禮,但在具體活動程序和內容上,卻千姿百態,富有地方特色。如「接親」,就有「哭嫁」、「吵嫁」、「攔嫁」等等不同」節目」。寧化人的婚、喪、壽慶等,在「請」和「賀」的雙方均有不同禮俗。婚嫁要先請後賀,不請不賀;壽筵和新遷要先賀後請,不賀不請;喪葬祭奠,要先送「燭禮」,後做「拆封」(謝客宴)。「燭禮」不宜太多,認為「多了下輩要還」。

尊老愛幼,長幼有序,老人要嚴於律已,為人表率。俗語說:「為老不尊,教壞子孫」。在家吃飯,長輩上座,宴席座位排列有嚴格規定,如果安排(俗語稱「拘席」)不好,客人可離席而走,主人得賠禮道歉,加以挽留。親戚按血緣親疏,寧化以舅公(母舅)為最大,稱:「上有雷公,下有舅公」;朋友以世交深淺或年齡大小排;同宗則按輩份大小排,同一輩份,則視年齡。上輩交談,下輩不得多言插嘴,俗語雲:「大人話事,細人摁耳」。

尊師重教,望子成龍,是儒家思想的沿襲,客家人發揚更加突出,所以被列為民系特點之一。客家地區的尊師重教程度使海外學子都稱道。在梅縣傳教的法國神父賴里查斯曾說:「一個不到三萬人的城市,便有十餘間中學和數十間小學,學生人數幾乎超過全城人口的一半。……全境有七八百間學校,按照人口的比例來計算,不但中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趕得上,就是與歐美各國相較之下亦不多讓。」(賴里查斯《客法詞典》)寧化或者石壁都有著很好的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蟾蜍羅,咯咯咯,唔讀書,沒老婆」,「生子唔讀書,不如養條豬」,「目不知丁,枉費一生」等諺語,家喻戶曉。各姓氏都把興教之事寫入族規之中。各姓宗祠都設有「學田」,專門獎勵上進者,或資助無力求學者。由於把世家命運寄託在下一代身上,所以視教育、視入學、視老師神聖至上。私塾無論大小,都是聖賢之地,都要設立聖壇,中供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神位,左列三千學師,右列七十二賢。每日清晨塾師親自燃香,初一、十五諸生帶香燭,跪拜供祭。父輩都把孩子的前程,寄希望於老師,因此,有人說,對待老師猶如對灶君,思想上十分尊敬、崇拜,生活上關心倍至。「逢年過節必送禮,家有宴席必有請,殺雞宰豬忘不了,新鮮菜蔬先敬嘗。」異鄉老師大凡放假回鄉,學生家長紛紛贈送農副產品。

在款待客人方面,除上述飲食之外,還有一個「跨火把」的特殊禮儀。如果生客、稀客臨門,定要客人「跨火把」進門,所謂生客、稀客,是指第一次進門的客人,或長久未來的客人,如生親家、生姐丈(女婿)、外孫等等,也包括新娘進門。稀客,指難得登門的客人,俗語雲:「三年來兩遭,當得清官到。三天來兩遭,當得狗爬灶」。所謂「跨火把」,是主人在客人進門之前,用一把柴草放在門檻外面,上面蓋上火炭;或柴草點燃,再蓋上谷殼,讓它只冒煙,而不冒火,引客人跨過火把進門。這是一項最高的迎客禮儀,可能是從當地土著那裡學來的。

婚 嫁 轎 封

客家地區對婚嫁習俗各有不同說法,但其做法基本相同,或繁或筒,或增或減,均有所聞。客家人夜間迎親,福佬人白天迎親,是最大的不同。客家人過去都抬「花轎」迎新娘。「花轎」的「包裝」大體一致,但有些內容,多數地區已「早逝」。「花轎」轎頂,一般都貼上「螽斯衍慶」或「龍鳳呈祥」四個大字。轎後掛銅鏡或「八卦」,轎門貼「封簽」,俗稱轎封。普遍的封簽內容是書其姓氏郡號和男方族中最為顯赫的官名,一是標明迎親者的姓氏,二是顯示本族的聲望,三是以官位鎮邪,保迎親的順利。如:寧化淮土劉氏的轎封是「欽點法部主事劉吉日封」,石壁大江頭張氏轎封是:「欽點浙江龍泉縣正堂張吉日封」,不書其姓氏最顯赫的官職,而以本房族最顯赫的人封轎。這種轎封男方貼在右轎門上,以示謙虛。到了女方,則將男方的移至左門上,以示對男方的尊重。女方不必要再貼轎封。另一種轎封是以對聯代替,此招可能出自文人舞文弄墨以表現族人才華。轎聯,先由男方出上聯,貼在右轎門,女方要對下聯,把男方上聯移至左門,自已的貼右門,作下聯,雙方都表示謙虛。男方出聯,往往是為表現本族人才或為難女方,因此絞盡腦汁出妙對,而且要臨啟轎時方貼上,過早貼上,怕人通風報信,讓女方早有準備。女方為了對好下聯,要早請「高手」,因轎在女方停留時間不長,如對不上,不能啟轎,對不好則丟族人的臉,所以要早請「高手」早作準備。有的文人墨客便趁機「敲竹杠」。傳說有個村子的教書先生,日常不引人重視,「對轎聯」時卻有人求上門,他於是擺起架子,聲稱「家寒」不能作,求者即奉上銀兩,他又說:「筆枯」不能作, 只得增些銀兩,最後還以「桌殘」不能作為由,讓求者俯首彎腰,以背當桌,伺候先生寫就下聯。自此,這個教書先生身價培增,就讀的孩子也多起來。傳言,過去有錢人為了體面,不惜重金聘請文人,以字計算,一個字一元銀洋,或更多。但通常的轎封只寫些通常的聯對,如「天成佳偶,夙締良緣」、「百年好合,五世其昌」之類的祝賀聯句。只有少數確有些文學造詣的男方「先生」會出些難度較大的上聯,如「簫笙管笛迎來四化能手」、「真心慎娶妙齡少女」。曾經出現過這樣的一個尷尬局面:男方上聯為「臘月雪梅迎春喜」,女方一時難以對上,臨近啟轎時,寫上「中國共產黨萬歲」。

轎聯的風俗是客家人的古老的婚俗之一,但近數十年來,大部分地區已經失傳,只有寧化和江西石城的少數山區,在十年前,還用轎接親,對轎聯的遺風猶存。

端 午 掛 葛 藤

端午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除了紀念先人之外,還有祛疾避邪因素,所以客家人非常重視,如同過年。端午節門旁「掛青」也是漢族廣泛流傳的一種習俗。客家人「掛青」多了一種葛藤,有的再加桃枝,都掛在門框兩旁和門楣上。寧化客家人一般把菖蒲、艾枝分別掛在門框兩旁,葛藤橫掛在門楣上,並配對聯:「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掛葛藤的習慣是客家人特有的,從福建寧化,傳至廣東等各客家地區。寧化至今仍有此習,閩西有的地方也仍然繼續保留。此習起源的傳說:黃巢起義軍路遇一婦人帶著孩子逃難,背著大的,牽著小的,黃巢見狀好生奇怪,問婦人何故,婦人說:聽說黃巢造反,到處殺人,大的孩子是我侄兒,他父母已不在人世,惟恐閃失,斷了香火,所以背著,小的是我親生子,雖然小一點,為了保侄兒,也顧不了許多。黃巢聽後很受感動,便告訴婦人不必再去逃難,回家去采葛藤掛在村口,於是一村人平安無事。事後,村裡人把葛藤認作吉祥物,所以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掛葛藤,並將村名改為「葛藤坑」。此村就是現在石壁鎮的南田村,距石壁村不到五公里。歷史上居住許多人家,現在仍有十多種姓氏的居民,據說廣大埔、興寧也有相類似的傳說,但沒有具體地點。石壁葛藤坑的傳說,自寧化到梅縣到台灣都廣泛流傳,具體情節都一樣。也許興寧、大埔的傳說同出一源,以後在流傳過程中「走樣」了。
考據歷史,黃巢起義軍未曾到過寧化,但經過鄰縣建寧的邊境,所以此傳說有待進一步考證。也許黃巢路遇婦人之地正是鄰縣邊境。

喪 葬 偷 青

「一個人的生與死,是人生的兩個極端。生是人生的發端,死是人生的終結,所以,生與死是人生之大事。但死之喪禮,不僅遠比生禮更為隆重,而且是人生禮儀中最為庄嚴肅穆、最為獨特的禮儀。」喪禮儀規,《禮祀》有詳細記載,客家人基本沿襲陳規,雖然各地在具體程式上,稍有演繹,形成客家特色,如二次葬、婦女的「靈牌」和墓碑稱「孺人」及墳墓的造型有別等,但總的程式仍不離其宗。寧化客家人在出殯前「偷青」,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做法。

寧化人在出殯前一天舉行堂祭,亦稱「祭奠」。堂祭是在靈堂舉行的祭祀儀式,寧化人稱「開堂」。屆時燃香鳴炮,哀樂齊鳴,孝子及「五服」親屬各著孝服,分別致祭。孝子開始,由小大到按順序逐個進行。請「知禮者」司儀念祭文,陳述死者生前業績及親人哀思,致祭者按司儀的號令行跪拜禮,對父母、內外祖父母、岳父母、尊師、師傅行三跪九叩,對其他長輩二跪六叩,同輩一跪三叩。拜畢,大禮者,還要繞奠堂匍匐跪爬一周,有的則要在堂前空坪上匍匐跪爬一周,以示對死者長輩生前不盡孝道的懺悔之意。祭訖,焚燒楮帛祭文。當晚「偷青」,吃「辭堂丸」。

「偷青」,就是偷別人家的青菜。在出殯的前一個晚上,孝子孝孫披麻戴孝帶人到田間,明火執仗偷別人地里的瓜果蔬菜,毫不顧忌,不管何人的菜地,碰上就摘、就拔、就挖。但一般在一戶人家的菜地里不會「偷」太多,因為要「偷」好多家,被「偷」的人家越多、罵的人越多、越好,「越罵越發」,但此風習以為常,被偷者知道是「偷青」偷的,都可以諒解,不認真,最多說上幾句「這么狠,都給我偷走了」。「偷」的「青」是用以做「辭堂丸」,亦稱「老頭丸」,是用大米做的,其做法將大米煮成半熟,笊起來,擦揉後,做成橢圓形的丸子,講究的,再下油鍋去炒成赤色。另外將瓜果蔬菜(少許)和蔥蒜煮熟,加上米飯丸子一起煮,配以佐料便可。「辭堂丸」煮好之後,首先孝敬死者,家人每人端一碗,跑在棺材下,邊哭邊吃。吃完又祭,叫「辭堂文」,祭文寫在紅紙上,意即死者將辭別而去陰間。「辭堂丸」除了家人外,幫忙辦喪事的人、祭弔的親戚朋友和鄰居都可以以食,他們不必在靈前祭祀。

寧 化 人 好 客

客家人好客,為世人所稱道。寧化客家人更加好客。鄉里人較城裡人好客,山裡人又比鄉里人更好客。進門便是客,不進門,路過者也是客。只要經過門口的人,主人都打招呼:「進來坐!」「放下肩吧!」這利俚語,可能過去少有不挑東西走路的人,下田必扛鋤頭、挑笨箕,做買賣的人,更要挑擔子,因是山區,過去道路不好推車,所以只能挑擔。「放下肩」是叫人把肩上的東西放下,讓肩膀休息一下。這種招呼久而久之,成為習慣口語,就是對沒挑東西的人,主人也隨口而出「進來放下肩吧!」

客人進屋後,主人首先讓坐敬茶,這是最起碼的禮節,也是對不認識的過路客人的一般禮節。若是親、朋,男客則招待家釀水酒,最現成的下酒菜是炒黃豆和濕子花生(花生收獲後,不用曬干摻沙一起炒熟,俗稱濕子花生,是寧化的一種特產)。再者則加炒一些小菜。如果逢年過節,一戶有客,鄰居也會提一壺酒、端一盤菜一起招待「湊熱鬧」。若招待更加親密的至親好友,必須宰雞,請客人吃雞腿,一人一隻雞腿,若客人多,雞腿不夠,則主客吃大雞腿,次客吃翼雞腿(雞翅膀稱翼雞腿)。

女客上門,一般招待吃擂茶。若是一般過路女客,用現成擂茶,加些炒豆子、炒米等。若是親朋好友,則要現做,必須有「內容」(即有許多配料),鄰居知道某戶做擂茶招待客人,會主動送些食油、豬油、粉干、花生等食物,請主人一起做。有些事先不知的鄰居,主人待擂茶做好後,也會請鄰居一起吃,鄰居也隨帶一些食品。如果在吃擂茶時,凡過路的人,都會受到邀請,也都可進屋品嘗,不必拘禮,主人都會熱情招待。

大凡喜慶做擂茶或米茶,都要請全村人,男女老少都可以前往,不必拘禮。過路客人也可以進去,叫「見者有份」。客人愈多,主人愈高興,也愈體面,是一種人緣好的表現,說明「人家看得起」。喜慶菜一般是婚嫁後的第三天,壽慶後一天或廷遲些也可以。建新房、遷新居,大多是在進屋的當天,也可以推遲。叫「樣新灶」(「樣,諧音,方言,熱鬧之意),有的地方,廟會期間,凡趕會的人都可進屋吃飯飲酒,主人都非常歡迎。

寧化人待客還有一項」洗澡「,也是必不可少的。請客人洗澡是一種禮節,客人謙讓不想洗,主人一定動員你洗,主人把洗澡水提進洗澡間,幫客人把澡盆洗干凈,然後請客人進去。農村洗澡水很熱,特別招等客人的,一般用開水,洗時不能把水都倒進盆,那樣水太熱,無法洗,只能先倒入一、二杓,因澡盆是涼的,澡巾也是涼的,攪動一下,水溫下降便可以開始洗,在洗的過程中,水不夠熱時,再添一些,邊洗邊添,直到洗完,能保持所需溫度。外地客人,不知此習者,往往「上當」,到了洗澡間,水那麼熱,又無冷水摻和,不知所措。有位來自北京的梅州客家人,便曾遇上這種尷尬的局面。

寧化人好客的習俗由來,一是由於客家先民飽嘗流離之苦,在那長期流浪的生活之中,深深體會到相待的重要。在困境之中,如果有人相待,真乃「滴水之恩,應湧泉相報」。因此形成一種相敬於人的心態,好客待人;二是從當地少數民族那裡學來的。有文獻記載:「苗族每逢節日遇見遠客,必接至家中款以酒菜的,至少要送一碗酸湯表示對客人的歡迎。」

8、寧化縣延祥村過農歷六月六是什麼節

農歷六月初六,民間稱為"洗曬節"、"晾經節"。

1、洗曬節

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再加上值雨季,氣候濕,萬物極易霉腐損壞。所以在這一天從皇宮到民間,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曬物的習俗。當年百姓家沒有洗浴設備,但人們也很講清潔衛生,習慣在每個節日或節氣時,進行沐浴潔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潔凈之軀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誠。

2、晾經節

每當六月六,如果恰逢晴天,皇宮內的全部鑾駕都要陳列出來暴曬,皇史、宮內的檔案、實錄、御制文集等,也要擺在庭院中通風晾曬。

當年這一天也有"晾經節"之稱,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廟道觀要在這一天舉行"晾經會",把所存的經書統統擺出來晾曬,以防經書潮濕、蟲蛀鼠咬。

如舊京的白雲觀藏經樓里,藏有道教經書五千多卷,在每年的六月初一至初七,白雲觀要舉行晾經會,屆時道士們衣冠整潔、焚香秉燭,把藏經樓里的"道藏"統統拿出來通風翻曬。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