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福建晉江的風俗

福建晉江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28 13:53:55

1、晉江的節日習俗

 蒸「碗糕」

在晉江,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

粘良圖介紹,麵粉發酵好了便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筅塵:

農歷臘月廿三日或廿四日,是閩南一帶的「筅(xian第三聲)塵日」。古書《夢粱錄》載有:「十二月盡……無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家戶……以祈新歲之安。」也就是說,「筅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潔干凈,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以前,「筅塵」可有不少講究。

人們通常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掃完塵,掃把上的嫩竹枝葉、稻草、甘蔗葉等一般都不會丟棄,而是收藏起來,待到除夕夜時,再拿出來,用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關於「筅塵」還有一個傳說:每年玉皇大帝都要派「三屍神」到人間視察,「三屍神」把各家的罪行寫在一張紙上,並把紙黏在門前的蜘蛛網上,供玉皇大帝視察時察看。後來,這事被人們知道了,大家就想了個好辦法,用嫩竹枝葉扎了支長長的掃把,悄悄把黏在蜘蛛網上的紙條掃掉,這樣玉皇大帝視察時就看不到所記的事了。此後,臘月廿三日抑或廿四日就成了「筅塵日」。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聯」,過年的門聯都是紅色的(除了有喪事的家庭頭年貼綠色春聯,第二年貼水紅色春聯,第三年貼紅色春聯),貼上了春聯意味著來年春意盎然,紅紅火火。


 圍爐、守歲:

除夕之夜,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這是中國人的共同傳統。而在閩南一帶,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稱為「圍爐」。早時由於晉江僑鄉外出謀生者甚多,回家過年吃團圓飯,共享天倫之樂,是全家人最為幸福快樂的事。

「圍爐」很有特色,也很講究。吃年夜飯時,要「添碗筷」。就是說,桌上的碗筷一定要成雙,要多擺上幾個碗、幾雙筷子,為還沒有回來的親人准備著。有些外出經商或打工的親人無法回來過年,多添副碗筷,表示家人對其思念之情。

「圍爐」後,大家喜歡坐在一起聊天,等著新年的到來,這個過程,俗稱「守歲」。


 跳火群:

除夕夜「圍爐」以後,有一項重要活動是晉江人少不了的,那就是「跳火群」。民間認為「大人跳入來,年年大發財。小孩跳出去,歡喜無憂慮……」既寓意來年生活紅火,也有驅邪避災之意。

吃過年夜飯後,人們便會在庭院里准備好用以點起火堆的草料———「春草」,一般是稻秸稈和番薯藤。點火燃燒後,由家中輩分最高的男丁帶頭最先跳過火堆,其他人按長幼順序跳過。跳過火堆,拾階而上,從正門進入「厝內」,一直走到神廳內的「天公燈」下,完成一趟。然後沿原路折回庭院里的起點處,接著跳。跳幾趟都無所謂,待到火勢漸歇,家中婦女手持火鉗和瓦片(現在瓦片少了,可以用其他容器代替),從火堆里夾出一些未燃盡、帶火星的番薯藤條,放入瓦片上,放到「房內」「眠床」下面。粘良圖強調,只是夫妻住的「房內」才需要放這些。

「跳火群」並不單是跳過一堆燃燒著的「火群」,有時人們還邊跳邊念著「閩南四句」。例如,跳入來,大發財;跳出去,好財氣;跳過東,吃袂(不會)空(完);跳過西,錢銀歸厝內(滿屋都是金錢)。

2、福建有什麼地方習俗?

1、在福建晉江,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要烹蒸一鍋番薯芋頭,供全家人食用。據民間傳說,土地公和土地婆在探討世間事物時,土地公主張天下人人豐衣足食。

土地婆卻說:如果天下人人豐衣足食,將來女要出嫁,誰來替她抬轎子。土地婆主張天下富的富上天,窮的窮寸鐵。土地公認為這樣做太過份,民以食為天,就賜給窮人番薯芋頭抵半年糧。人們感謝土地公的恩德,逢年過節都要用番薯芋頭祭祀他。


2、福建人還喜於水上賞月 。泉州人於此夕盪舟筍江。廈門也有駕舟於鷺江中流賞月之俗。福州閩江更是中秋觀燈賞月的泛舟之處。萬壽橋下,水上居民常集中在一起賞月、「盤詩」。


3、福建廈門人除了吃月餅外, 還有一種自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台灣時流傳下來的「玩會餅博狀元」的民俗活動,頗為有趣。據說在300多年前鄭成功踞廈抗清,鄭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

於是與當年駐扎在今洪本部33~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設計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拼搏。戲餅以「會」計算,一般一「會」以四五人為宜。


4、中秋也有拜月的習俗,不過全為女子之事,即所謂「男不拜月,女不拜灶」。在政和,中秋夜女子陳設香案置月餅、瓜果之類,未嫁者多就案前拜之,稱「拜月」。連城民間稱月神為「月光媽」,賞月時也有拜月的習俗。漳州、上杭等地則稱「請月姑」。


5、在福建,塔與中秋節關系密切,不亞於閩南一帶的「博餅」風俗。 福州地區有砌塔、燒塔、排塔;閩南的泉州、廈門、龍海一帶有造塔、燒「塔仔」;南平、崇安、邵武等地也有燒塔。福清的點塔燈則名聞遐邇。

根據民間傳說,「燒塔」之俗源於元末漢人燃塔為號殺「韃子」的故事。 福州舊俗,第一次做外公、外婆的,要在中秋節買一座泥塑或陶燒的塔,連同月餅等,送給外甥作「喜食」(福州方言意為圖吉利),稱「送塔」。


殷富人家更為講究,廳堂上除擺列各種泥塑的偶像外,還擺設假山、盆景、古玩,十分豪華,因此又有「排鰲山」之稱。入夜,垌內與坪架上點燃五彩小蠟燭,璀璨奪目,喜氣滿堂。福清則是點塔燈的塔,位於是城郊的「瑞雲塔」,每60年點一次。

3、晉江當地過春節的風俗習慣

1、蒸「碗糕」

在晉江,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



2、筅塵

人們通常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掃完塵,掃把上的嫩竹枝葉、稻草、甘蔗葉等一般都不會丟棄,而是收藏起來,待到除夕夜時,再拿出來,用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4、晉江七夕五大風俗

晉江七夕風俗1:祭拜「七娘媽」

在閩南的七夕傳說中,天帝原旨意是允許織女七日一會牛郎,但喜鵲錯傳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會,這是個不能原諒的過失。因此家庭婦女們在七夕大清早,把早已准備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用紅髻索捆紮起來,拋上屋檐頂,責罰喜鵲銜送到天河邊,供織女梳妝打扮,以會牛郎。

七夕中午,人們在檐口擺方桌,敬祀七娘媽。舊時人們要備瓜果菜餚七盤(如時令小芋頭,喻「芋仔芋孫」),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盞七個,筷子七雙,小型紙轎七乘,敬祀「七娘媽」。

晉江七夕風俗2:吃糖粿

泉諺有雲:「七月初七七娘生。」泉州人都說織女是天帝的第七個女兒,把天帝的第七個女兒演變成「七位娘媽」;而在中國民間七夕節流傳著「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閩南人將兩個傳說「合二為一」,共同構成獨具特色的七夕風俗,應令祭品糖粿除了用於拜祭「七娘媽」之外,還有一個美麗的說法———「用來盛放織女的眼淚」。

糖粿的做法其實很簡單,用糯米粉加涼水調成面團,然後搓成跳棋、玻璃珠大小的丸子;然後,用手掌輕輕一按搓成圓形的丸子,使之成為扁圓;最後用拇指往中間一押,使其中間下凹即可。糖粿做好後,把水燒開,放糖粿、烏糖,煮片刻即成。

晉江七夕風俗3:「契七娘媽」

每逢七夕,凡有1歲或16歲子女的家庭最為忙碌熱鬧。因為小孩出世的頭年要拜「七娘媽」為乾娘,以置於她們的庇護之下,此稱「新契」。到了16歲,已是成年,根基已固,可以脫離乾娘了,俗稱「洗契」。

在孩子16歲成年禮時,祭拜的貢品會比平時豐盛。除供奉上述禮品,有兩件必不可少:做成烏龜形狀的米粿,代表長壽;還有就是煎粿。還有人供奉「三牲」「五牲」,即雞、鴨、魚、豬蹄等。

晉江七夕風俗4:掛「七娘媽燈」

此外,掛「七娘媽燈」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風俗。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載:「七夕:……家各懸一紗燈。一書七娘神燈,一畫一仙女騎鶴,一男子衣冠仰視,雲是董永遇七仙女事。泉中亦有《仙女送》傳奇,指此。」「七娘媽燈」是一種長圓形的燈籠,上面畫著七仙女的圖,一般在下面還掛上一串有各種顏色的花串。

如果當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剛結婚的新媳婦,在農歷的七月初就開始懸掛燈籠,甚至是掛在新婚夫妻的新房門口,有早生貴子的願望。

晉江七夕風俗5:婦女乞巧

泉州婦女乞巧的風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個彩籮,准備瓜果七盤,點七支香,用七根針、七根絲線,在月光下比賽穿線,誰穿的線越多越快,就證明那個姑娘的手越巧。

目前泉州地區的這種風俗已經少見,不過,如今很多華僑歸鄉,經常會把外地的絲線作為禮物帶來送給家鄉人,禮輕意重。

5、晉江民俗

1、柯派高甲戲

柯派高甲戲醜行表演藝術,又稱柯賢溪表演藝術,形成於1930年,當時柯被譽為「閩南第一丑」、「丑大王」;柯派高甲戲醜行表演藝術有男女丑之分,男丑有破衫丑、公子丑、傀儡丑、服丑、家丁丑等,女丑由男扮最富特色。

2、閩台東石燈俗

安海端午嗦啰嗹習俗,又叫采蓮。端午節午後,人們抬出供奉的龍王頭雕像焚香叩拜,走街串巷進行采蓮活動。由於行進間反復詠唱《采蓮歌》,領唱者每唱一句歌詞,眾和聲高歌嗦啰嗹啊伊嘟啊啊咧,意為消災納福,因而稱采蓮為嗦啰嗹。

3、晉江布袋木偶戲

晉江布袋木偶戲即南派布袋戲,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有別於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1951年7月,閩南布袋戲定名為掌中木偶戲,是我國木偶戲中的稀有劇種。南派布袋戲流行於閩南地區,其源頭可追溯到晉代《拾遺記》及五代《化書》、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記載。

4、晉江燈謎

燈謎活動在晉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唐貞元進士歐陽詹擬制中葯謎,被葯鋪荔枝姑娘猜中,雙方喜結良緣的故事至今尚在晉江民間傳誦。明清以來,晉江海上交通順暢,經濟日興,文風大盛,民間燈謎也隨之活躍,並相繼有李贄的《推謎類談》、林桂舟的《錦江林畫中隱語》等著作問世。

5、旋鼓舞

屬泉州「跳鼓」舞中的一個分支,主要分布在泉州城鄉及晉江、石獅、下南安一帶。內容表現《水滸傳》梁山泊好漢化妝成雜耍戲班,以賣藝為幌子,伺機混進城門,劫法場、掄盧俊義的這段故事。

6、晉江冬至日習俗?

一、冬至祭天

「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的一種方法,是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漢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而今國內只有潮汕地區延續此習。

二、南吃團子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習俗。不但自家人吃,亦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講究吃湯圓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品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三、北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每年農歷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東漢時,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葯,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向民眾施捨「祛寒嬌耳湯」。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葯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將羊肉、葯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大家每人兩只「嬌耳」和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因而,冬至吃餃子防凍耳朵的習俗就被沿襲下來。

四、消寒會

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則掃雪通路,延請賓客到居處宴飲,稱之為暖寒會。後人在冬至之後,招集朋友,輪番聚飲,稱為消寒會。

五、獻襪履

古代女子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獻鞋襪。三國時魏國曹植在《冬至獻襪履表》中言:「亞歲迎祥,履長納慶。」舊俗中無論南北,都流行這一風俗,寓意「陽生於下,日永於天,長履景福,至於億年。」因此,在過去,冬至也稱為履長節。

六、窖鮮花 

宋朝時,北平人在冬至後,挖地為窖,以焰火熏烤,在窖中種植花卉瓜果,時常澆灌,使其生長。冬至正午之時,賣花聲便在街巷中到處響起,女子爭相購買。山茶、茉莉、慈蘭、珠蘭之類的鮮花,用銅絲編製成別致的形狀,或如半環,或綴成圓環,可在鬢邊斜掛或襟前點綴。而芍葯、碧桃、海棠、玫瑰等花,選取鮮嫩待放的花苞,圍插成巨球或者製成彩籃,懸掛在帳中,芳香四溢,令人陶醉。

7、晉江七夕風俗介紹

晉江七夕風俗

農歷七月初七,晉江家家戶戶都會准備許多貢品祭拜七娘媽,舉行祈福活動,俗稱「做七娘媽生」。跟許多傳統節日一樣,七夕也有自己的應令祭品,老晉江人在七夕要吃糖粿。

1、吃糖粿

泉諺有雲:「七月初七七娘生。」泉州人都說織女是天帝的第七個女兒,把天帝的第七個女兒演變成「七位娘媽」;而在中國民間七夕節流傳著「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閩南人將兩個傳說「合二為一」,共同構成獨具特色的七夕風俗,應令祭品糖粿除了用於拜祭「七娘媽」之外,還有一個美麗的說法———「用來盛放織女的眼淚」。

糖粿的做法其實很簡單,用糯米粉加涼水調成面團,然後搓成跳棋、玻璃珠大小的丸子;然後,用手掌輕輕一按搓成圓形的丸子,使之成為扁圓;最後用拇指往中間一押,使其中間下凹即可。糖粿做好後,把水燒開,放糖粿、烏糖,煮片刻即成。

2、祭拜「七娘媽」

在閩南的七夕傳說中,天帝原旨意是允許織女七日一會牛郎,但喜鵲錯傳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會,這是個不能原諒的過失。因此家庭婦女們在七夕大清早,把早已准備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用紅髻索捆紮起來,拋上屋檐頂,責罰喜鵲銜送到天河邊,供織女梳妝打扮,以會牛郎。

七夕中午,人們在檐口擺方桌,敬祀七娘媽。舊時人們要備瓜果菜餚七盤(如時令小芋頭,喻「芋仔芋孫」),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盞七個,筷子七雙,小型紙轎七乘,敬祀「七娘媽」。

3、婦女乞巧

泉州婦女乞巧的.風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個彩籮,准備瓜果七盤,點七支香,用七根針、七根絲線,在月光下比賽穿線,誰穿的線越多越快,就證明那個姑娘的手越巧。

目前泉州地區的這種風俗已經少見,不過,如今很多華僑歸鄉,經常會把外地的絲線作為禮物帶來送給家鄉人,禮輕意重。

4、「契七娘媽」

每逢七夕,凡有1歲或16歲子女的家庭最為忙碌熱鬧。因為小孩出世的頭年要拜「七娘媽」為乾娘,以置於她們的庇護之下,此稱「新契」。到了16歲,已是成年,根基已固,可以脫離乾娘了,俗稱「洗契」。

在孩子16歲成年禮時,祭拜的貢品會比平時豐盛。除供奉上述禮品,有兩件必不可少:做成烏龜形狀的米粿,代表長壽;還有就是煎粿。還有人供奉「三牲」「五牲」,即雞、鴨、魚、豬蹄等。

5、掛「七娘媽燈」

此外,掛「七娘媽燈」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風俗。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載:「七夕:……家各懸一紗燈。一書七娘神燈,一畫一仙女騎鶴,一男子衣冠仰視,雲是董永遇七仙女事。泉中亦有《仙女送》傳奇,指此。」「七娘媽燈」是一種長圓形的燈籠,上面畫著七仙女的圖,一般在下面還掛上一串有各種顏色的花串。

如果當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剛結婚的新媳婦,在農歷的七月初就開始懸掛燈籠,甚至是掛在新婚夫妻的新房門口,有早生貴子的願望。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