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甘肅平涼端午節風俗

甘肅平涼端午節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28 09:03:02

1、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崗縣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2、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簡單)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據說,屈原投
汨羅江
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
米團
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3、端午節有什麼風俗活動?

端午傳統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3、懸艾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4、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5、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葯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6、吃粽子

粽子也是葯膳的一種。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和荷葉。

4、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春節和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除夕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到奶奶家過年。吃過奶奶給我們張羅的年夜大餐,我就舒舒服服地守著電視看春節晚會。時間飛快地流逝,離x年的來臨不到20分鍾了,奶奶說:「乖孫子,餓了吧?奶奶給你煮點餃子做夜宵吧。」
爺爺過世後,奶奶怕給爸爸媽媽添麻煩,就一個人住。可她時常給我們送吃的。爸爸媽媽工作忙,奶奶就打電話叫我去她那兒吃飯。奶奶常常買十幾元錢一條的褲子穿,破了還捨不得丟,縫補了接著穿,可我與她進商店時,她總會大把大把地往購物車里揀東西,全是我吃的用的……此時,望著奶奶在廚房裡忙碌的身影,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要給她一個驚喜。 我走進廚房把奶奶扯了出來,叫她在沙發上坐好,擺一個很舒服的姿勢。奶奶一臉的驚訝,不知她的乖孫子還有什麼下文。我撲通一聲跪在她的面前,厥著屁股,額頭快要碰到地板,很真誠地說:「謝謝奶奶給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孫子給您磕頭拜年了!祝您老福如東海!」 奶奶一臉的幸福與喜悅,她忙從口袋裡掏出一疊鈔票,說要給我做壓歲錢。我再三推脫,可奶奶執意要我收下。此時,恭敬不如從命,我只得收下。 幾張百元大鈔沉甸甸的。我在心裡盤算著,大年初一,我要用奶奶給的壓歲錢請全家人吃飯,省去奶奶給全家做飯的勞苦。

5、甘肅定西過端午節的習俗

甘肅定西過端午節的習俗有:

洗浴蘭湯: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插艾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時節歷來就有插艾葉的習俗。這是因為端午前後,艾葉長勢正盛,新鮮艾葉散發出的強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素,能有效起到驅蚊殺菌的作用。

端午食粽: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節日介紹: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6、甘肅省靜寧端午節習俗

甘肅省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另外,端午節的食俗以吃糯米粽子、甑糕為主,農村地區也有吃油餅的習俗。社火也是端午一種民間的文化娛樂活動,每逢春節或重大節日,在甘肅各地的農村都有社火表演,稱為「耍社火」。社火是由村鎮組成的集體活動,因表演時常常伴有煙火,而稱之為「社火」。還有唱戲也是其中一項。

全國各省的端午節習俗如下: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xx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淅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崗縣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7、端午節各地的風俗

http://www.tianmiao.com/url/web/zuiku076/anwu/index.htm

端午節的來歷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盡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濤神說。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三,龍的節日說。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四,惡日說。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說。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葯」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食俗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從《風土記》中記載的作法看來,當時的粽子是以黍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餘餡料。但在講究飲食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論是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乾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餡葷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內容,則是最能突顯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製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第三種是豆沙粽,比較少見。華北地區另有一種以黃黍代糯米的粽子,餡料用的是紅棗。蒸熟之,只見黃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紅艷艷的棗兒,有人美其名為「黃金裹瑪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質香軟,分為咸甜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隻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餡。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五芳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餡料都經過專人選擇,有八寶粽、雞肉粽、豆沙粽、鮮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鹽豆粽也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吃起來外焦里嫩,頗具風味。

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閩南的粽子分鹼粽、肉粽和豆粽。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軟、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鹵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漫話端午粽

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但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端午食粽作為全國性風俗最早始見於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宋時,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

粽子話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雜粽。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燦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大江南北品名粽

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個頭大,外形別致,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蛋黃、冬菇、綠豆蓉等調配為餡料的什錦粽。

閩南粽子: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水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的粽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並先鹵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鹵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卜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

寧波粽子:浙江寧波粽子為四角形,有鹼水粽、赤豆粽、紅棗粽等品種。其代表品種鹼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適量的鹼水,用老黃箬葉裹扎。煮熟後糯米變成淺黃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興粽子: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如鮮肉粽,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肥而不膩。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其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北郊農村,習慣吃大黃米粽,粘韌而清香,多以紅棗、豆沙為餡。

其他較為著名的粽子還有四川、兩湖的辣粽、貴州的酸菜粽、蘇北的鹹蛋粽。

上海地區粽子種類多

以杏花樓、新雅為代表的廣式粽子吃口松軟而味道濃烈,外形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餘伸向四方。廣式粽子品種很多,有栗子、鮮肉、蛋黃、香菇;裹枕粽有烤鴨、香菇、栗子、鮮肉、蛋黃、米仁,其他還有鹼水粽、豆沙粽、鮮肉粽、鮮肉蛋黃粽、赤豆粽等。

以老半齋、揚州飯店為代表的淮揚特色粽子為"八味八式",正宗"小腳"白米粽、四角形紅棗赤豆粽、秤砣形蛋黃栗子粽、元寶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鹹肉粽、枕式鮮肉粽、長枕風雞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鮮明。

功德林供應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紅棗粽、松仁白米粽和羅漢粽,均以素食為特色。

清真洪長興的粽子很具穆斯林風范,粽殼略青,稜角分明,外觀清秀,品味純正,特別是"牛肉粽",是其他幫別所沒有的。

以沈大成、上海嘉興粽子店、五芳齋等傳統特色店所供應的粽子則是"五花八門",豆沙、鮮肉、白米、紅棗赤豆、鮮肉蛋黃等。沈大成首創咖喱雞粽,繽紛多彩。各類粽子從品種到外形,從口味到色澤都各不相同,大的廣式裹枕粽450克一隻,而迷你粽每隻僅25克。

外國的粽子

日本:稱粽子為茅卷,在陰歷五月五日吃,是用箬葉或菰葉包米粉,成長圓柱形。

越南:陰歷端午節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蝦米、瘦豬肉、紅豆,再加半隻鹹蛋包成;鹼粽,是用糯米粉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條肉、蝦米、綠豆和五香調料包成,煮熟剝殼切片而食。

泰國:潑水節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頭、地瓜,用芭蕉葉包成蒸熟後再吃。

墨西哥:有「粽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胡蘿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後食用。

此外,哥斯達利加、宏都拉斯、秘魯等國家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別稱知多少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

端陽節 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 午,屬十二支,農歷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 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太陽重人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棕節 古人端午吃棕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游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沈榜宛《雜記》載:「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歸寧簪以榴花,曰女兒節」。

菖蒲節 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8、求大神寫一篇關於平涼人文風俗的800字作文,高懸賞,急急急急急急啊

放河燈:河燈文化大約起源於春秋時期,是平涼涇川西王母文化的遺存,至今保持已達兩千多年,進行這種古老的民間祭祀活動,目的在於祈雨、敬神,求得上天保佑,使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相傳公元前169年,西王母要去東南巡遊,臨行前令手下把風神和雷神兩位尊神叫到宮,吩咐風神去睡覺不要刮風,吩咐雷神要三天兩頭打雷下雨。因為風神和雷神都耳聾,一個也沒有聽准。風神是主管刮風的神,平日里謹慎小心,生怕誤了西王母吩咐的事情,三天兩頭刮風,直颳得天昏地暗,土焦地干;雷神是專管打雷降雨的神,他誤聽為西王母讓他去睡覺,加上平日里懶惰,一睡就是三年,直到西王母駕雲歸來,回到行宮,看到夜晚涇河燈光通明,人頭攢動。一問才知,雷神睡了三年覺,沒有降一點雨,風神颳了三年風,時而大風,時而小風,一天沒停,天下大旱,邊疆三年災荒,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夜間挑燈正從涇河裡挑水抗旱。西王母一怒之下,撤了風神、雷神的職,並令新任風神、雷神一旦發現涇河燈光,便及時降雨,使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自那以後,每逢天旱,黎民百姓家家戶戶製作河燈,夜晚成群結隊來到王母宮山腳下,在涇河上漂放。西王母看到河燈,便知民間發生了旱情,令雷神及時降雨,解除民間疾苦。
黎民百姓為了感謝西王母的慈悲情懷,每逢西王母的誕辰等重要節日,便歡天喜地製作河燈,到宮山腳下的涇河中漂放,以示慶賀。這一活動堪稱平涼獨特民俗的代表。
點「法」:每年端午節前,平涼市崇信縣黃花、赤城一帶的放羊娃早早從楊柳樹上砍下樹枝,選一根粗壯高大的木頭做芯子,栽在早已選好的一個高峁上,將其他樹枝圍繞著芯子壘成塔形,這就是「法」。
到了端午節凌晨四五點鍾,全村男女老小戴上香草荷包,端上早已做好的酒醅子、晶糕、煮雞蛋,吆上自家的牲口、羊只匯集到壘「法」的地方,人們把各自的食品擺在「法」的周圍。這時,早已選好的一個羊倌用火將「法」點著,人們手拉著手圍著大火堆跳舞,把點「法」推向高潮。直到天色大明,村裡的姑娘、小夥子們就到山窪窪、溝坡坡拔地椒草,在野雞冠花、蒿子草上擺露水。據說,姑娘的手擺過露水綉花捏針不出汗,心靈手巧;小夥子的腳擺過露水變得勤快,早早會瞅到媳婦。
背「猴」:每年一踏進臘月門,崇信縣所有當年嫁出女兒的人家將酒谷碾成米,再磨成面。正月十四晚上,將面用開水燙後做成窩頭焐在鍋里,使其發甜;元宵節清晨,再用旺火蒸熟,按照本家族中長者的年齡數或者女兒父母年齡相加數,再捏一個約有尺許,頭項、肩膀、腰背、腳面等處都長滿小燈的面猴。小面燈和猴燈裡面都插上棉花芯子,添上清油,等天一黑,在院子中間先放一張方桌,方桌上架一個小炕桌,炕桌上又放一個量米用的升子。面猴就安放在這個最高處的升子上。這時,新婚女子、女婿走過來,先拜過天地、雙親,再拜過父老鄉親和面猴,然後小兩口用麻稈點火,從面猴頭頂的那盞燈開始點,接著由家人、親戚和村裡人依次將所有的面燈點著。這時面猴七竅生煙,火眼金睛,煞是威風。欣賞一番之後,隨著一陣鞭炮響聲,前來觀燈的大人小孩一擁而上,去搶面燈,所有的面燈一搶而空。只有那面猴,早被機靈的新女婿搶去。即使有人故意惡作劇將面猴搶走,新女婿也要帶上禮品上門贖回。次日,新婚夫婦「背」著面猴回家,蒸熟擀成面卷吃掉。因此,有的鄉村把點猴燈還稱作新女婿「背猴」。點猴燈習俗與希望早生貴子的傳統觀念有關。
娶「黑媳婦」:古時,崇信縣北塬地區一位富戶人家的公子瞅上一個其貌不揚但卻琴棋書畫皆通的聰穎女子,非她不娶;女子也傾慕公子的才貌而非他不嫁。這本來是一樁美滿的婚姻,卻難壞了愛面子的公婆,婚期一推再推。後來,不知是誰出了一個主意,將結婚的時辰定在了晚上。婚期的前一天下午,婆家人抬著花轎,趕天黑來到女子家。吃過晚飯後,抬上新娘子,不吹不打不放鞭炮,摸黑趕路,無論如何也要在天亮之前趕回。這樣,「醜媳婦」便巧妙地避開了眾人的瞧看。如今北塬的黃寨鄉、高庄鄉還沿用這種習俗。
服裝:頭衣清末至民國時期,城鎮居民於春夏秋三季以瓜皮帽(亦稱小帽、襯帽)、草帽護頭防曬,而腳戶、車夫及部分農民,則以二尺多長的黑、藍色布料纏裹在頭上以代冠帽,稱作「纏頭」或「頭纏」。冬季,平民多戴自製的防寒暖帽,或以氈製成的簡易氈帽和毛線紡織的絨帽。較講究的公務人員、商人等,以氈制禮帽(外地產品)和冬季皮製的形似火車頭形的棉帽和猴娃帽,示優示雅。紅頂緞殼帽(亦稱紅纓帽)漸成陳跡。婦女多以包巾裹頭。回民男性多戴平頂圓帽或尖頂六角帽,多為白色或青色布料製成;女性則以黑白二色布巾或絲紗巾裹頭,稱之蓋頭。
境內的兒童帽多有寓意,如嬰兒出月(滿月)時由舅家特製的「出脫帽」,寓意孩子有出息;冬季戴的狗頭帽,以形似得名,如同以「狗娃」為兒童乳名一樣,取賤而易成,平安長大之意。而「虎頭帽」則講究用黃、白、黑三色布拼制「虎頭」之形之勢,尤其帽前布貼的黑色「王」字,更看出家人期盼孩子有虎神保佑,活得虎虎有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