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關於年糕的歷史和由來各地風俗

關於年糕的歷史和由來各地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26 16:22:13

1、年糕的來歷?

年糕的來歷
年糕有兩千多年歷史,馳譽南洋歐美不衰,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闔閭大城",建成後,大宴眾將群臣慶功。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回營後他密囑身邊隨從說:"我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飢無食,可往相門(蘇州六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後來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軍橫掃而滅。這時都城斷糧,餓殍遍野。隨從們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人們為了紀念並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

2、年糕的來歷有哪些?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3、吃年糕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年糕是中國民間的一種傳統食品,每到春節期間,好些地區都有吃年糕的習俗。年糕是用糯米摻豆沙、紅棗、青絲等製成的,它除了可以蒸、炸之外,還能炒和煮著吃。

年糕的種類也比較多,中國的北方城鎮有白糕、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北地區有糯粑粑等。中國人過年吃年糕的習俗已有2000多年歷史了,而說起它的起源,還與一段感人的傳說有關呢!

在春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國王夫差為了抵抗敵國——越國的入侵,就對他手下的大將伍子胥說:「趕快召集百姓,築一道堅固的城牆把蘇州城圍起來。這樣,越國就很難攻下蘇州了。」

伍子胥非常有才幹,在他的領導下,不久,一座堅固的城牆就修好了。吳王見了大喜,說:「從今天起,我就可以放心享樂了!」果然,從此吳王整日在宮中尋歡作樂、喝酒遊玩,把治理國家的大事全扔在了腦後。

伍子胥見吳王如此昏庸,非常擔心,他幾次來見吳王,勸說道:「一個君主應該以國事為重,倘若沉迷於酒宴,國政必然荒廢。一旦敵國入侵,國家就很危險了。」吳王不僅聽不進伍子胥的忠言,反而勃然大怒,說伍子胥製造國家會滅亡的危言,命令伍子胥自殺謝罪。

伍子胥悲憤交加,臨死時他對身邊的人說:「吳王昏聵,吳國必將滅亡。當蘇州城被圍後,若遇飢荒,可在城門下掘土三尺,自會找到食物。」伍子胥死後不久,越國果然大舉進攻吳國。吳軍大亂,連連潰退,最終蘇州城被層層包圍起來。被圍數月之後,蘇州城中的軍民因缺吃少食,開始大量餓死。這時,忽然有人記起了伍子胥的遺言,於是拆牆挖地,發現做牆基的磚不少是用糯米漿製成的。人們用它煮食充飢,度過了艱難的歲月。

為了紀念伍子胥,從此每逢過年,人們就用糯米製成磚形的糕,並叫它年糕了。

4、吃年糕的來歷是什麼?

吃年糕的來歷:

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國都。那時諸侯稱霸,戰火連年。楚國大夫伍子胥,為報父仇投奔吳國,意欲借兵伐楚。吳王不同意,伍子胥便殺了吳王,率兵攻破了楚國京城郢都,另立新吳王即位,伍子胥也受封申地。為了防止侵略,伍子胥帶人修起了著名的闔閭城。

城修好後,他對心腹說:「我死後,如果國家遭難,人民受飢,可在城門下掘土數尺,自可找到食物。」不久,伍子胥遭陷自殺身亡。越國乘機伐吳,戰事連綿,申地餓殍遍野。危難時,有人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於是暗中拆城牆挖地。

原來城基是用糯米製成的磚石、人們用它製成一種食物,度過了難關。這種食物就是後來所說的年糕。以後,人們在臘月里,用糯米製成年糕,來祭祀伍子胥,同時也取「年年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4)關於年糕的歷史和由來各地風俗擴展資料:

年糕的寓意:

年糕代表的寓意是年年高,因為年糕諧音「年高」,表達了在新春之際大家對於新一年的期待以及一份美好的祝願,年糕是過年必不可少的賀年糕點,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它飽含吉祥之意。「年」與「粘」同音,因此可以將粘字理解為新年或團圓凝聚之意。

而「糕」諧音「高」,寓意步步高升,再加上年糕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

5、年糕的由來和發展?

年糕的漢語拼音:nián-gāo
年糕的英文:rise cake; new year cake
[年糕]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歷年的應時食品。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編輯本段]年糕歷史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就發現了顆粒飽滿、保存完好水稻的種子,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漢代揚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早在遼代,據說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習俗。到明朝、清朝的時候,年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吃,並有南北風味之別。 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濃重的歷史氣息。
[編輯本段]年糕來歷
關於春節年糕的來歷,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餓了就捕捉其他獸類充飢。可到了嚴冬季節,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眼了。「年」餓得不得已時,就下山傷害百姓,攫奪人充當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後來有個聰明的部落稱「高氏族」,每到嚴冬,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撳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人們躲在家裡。「年」來到後找不到人吃,飢不擇食,便用人們製作的糧食條塊充腹,吃飽後再回到山上去。人們看怪獸走了,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慶幸躲過了「年」的一關,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準備了。這樣年復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目的為了喂「年」度關,於就把「年」與「高」聯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了。
[編輯本段]年糕傳說
據說年糕是從蘇州傳開的。它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伍子胥幫助闔閭奪了吳國王位,並幫助他整年經武、強盛國勢,但後來闔閭志得意滿,命令伍子胥築「闔閭大城」以顯示他的功德。
城垣建成後,吳王擺下盛宴慶賀。席間群臣縱情酒樂,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無憂了。見此情景,國相伍子胥深感憂慮。他叫來貼身隨從,囑咐道:「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里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隨從以為伍子胥酒喝多了,並未當真。
沒過多久,吳王闔閭駕崩,夫差繼承王位,聽信讒言,伍子胥力諫吳王拒絕越國越王勾踐的求和,遭到嫌棄並被賜死。伍子胥自刎後,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姑蘇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內婦孺哭聲慘不忍聞。這時那位隨從記起伍子胥從前的囑咐,便急忙召集鄰里一起來到相門外掘地取糧,當挖到城牆下三尺深時,才發現城磚是用糯米粉做的。頓時人們激動萬分,朝著城牆下跪,拜謝伍子胥。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於是在伍子胥的家人主持下,分給城內飢民,大家暫時度過了飢荒。蘇州人敬仰伍子胥的愛國憂民的精神,此後,每到寒冬臘月,就准備年糕,一來表示對伍子胥的懷念,二來可供在送舊迎新的春節與親朋好友分享。所以,蘇州年糕的造型與城磚相似,而且煮後不膩,干後不裂,久藏不壞。
[編輯本段]年糕的製作
將糯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的像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朝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有經驗的年糕師傅說,要想做出好的年糕,最重要的是注意水和油的運用。除此,糯米粉是否純也很重要,一般市場上買的糯米粉大多是摻雜了別的米粉,故吃起來不夠軟糯。所以年糕應直接用糯米做,為的是保正年糕的純度原味。做年糕很簡單,年糕可以做成很多種口味,但都是在最基本的原味年糕上加入個人喜歡的其它材料。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編輯本段]各地的年糕
我國地域廣、風俗習慣各地不同,年糕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糯粑粑;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
北京的年糕為北方年糕的代表,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並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其實追溯年糕的歷史,早在中國的周朝就有記載。《國札•札記》中「羞邊之食,糗餌粉餐」的「粉餐」就是米粉蒸成的糕食。北京小吃中的年糕,用黃米或江米面加各種輔料蒸制而成。年糕品種多,有棗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細的年糕有白果、什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點。
北京的年糕一般為清真回民小吃店供應,除年節大量供應外,平時亦有供應,但數量和品種都比春節時少。年糕是清真回民小吃,也是滿族跳神用的祭品。滿族名字叫飛石黑阿峰。清代沈兆有詩一首:「糕名飛石黑阿峰,味膩如脂色若琮。香潔定知神受餉,珍同金菊與芙蓉。」自注說:「滿洲跳神祭品有飛石黑阿峰者,粘穀米糕也。色黃如玉,味膩如脂,慘假油粉,蘸以蜂蜜頗香渚,跳畢,以此偏饋鄰里親族。又金菊、芙蓉,皆糕名。」可見年糕至少在清代就是滿族的小吃品種了。
而南方的年糕則有所不同,福州年糕叫做白粿。廣東年糕一般以糯米粉、粘粉、生油、瓜子仁、竹葉等為原料製成。其色澤金紅、軟滑甜香,味美可口。海南年糕的表面光滑,色黃細軟,味道甜香。按當地的風俗,每逢農歷臘月,家家戶戶都為歡度新年而趕制年糕,並作為節日禮品。其主要原料有糯米、砂糖、芝麻、紅棗、水。海南年糕吃法多樣可烘烤或軟吃,也可燒糕湯吃,還可以切成薄片炸著吃。江浙一帶的新年風俗必備年糕,而且種類很多,有桂花糖年糕、豬油年糕、水磨年糕、八寶年糕等。江蘇的年糕以蘇州的為典型,是糯米做的,主要是桂花糖年糕與豬油年糕;浙江的年糕以寧波的為普遍,主要是晚粳米做的,水磨年糕。台灣同胞每年也要吃年糕,做年糕時,先將糯米、蓬萊米混合洗好,泡三小時,磨成米漿壓干,加入砂糖、香蕉油揉勻。在蒸籠底部墊一層玻璃紙,把揉好的米粉放在上面,每個角放個竹筒透氣。約蒸二三小時,用筷子插入米粉中,看看有無生粉,做到鍋內隨時加水,直到蒸熟為止,然後將米糕切塊,保存著慢慢食用。
[編輯本段]年糕的做法
一、八寶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白糖20克、麻仁20克、青梅20克、葡萄乾20克、桃脯20克、冬瓜條20克、白蓮20克。
做法:
1、先將1000克糯米淘洗干凈,水浸24小時後上屜蒸爛,取出用木棒搗爛攤涼備用。
2、把白糖、麻仁、青梅、葡萄乾、桃脯、冬瓜條、白蓮各20克攪拌做成餡。
3、在方盤內刷一層豬油,鋪上搗爛的1厘米厚的糯米飯,每鋪一層放入適量的餡,共鋪三層。
4、上鍋蒸熟後,用刀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二、夾心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小豆50克、青絲50克、紅絲50克、糖適量。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洗凈,浸泡24小時後上屜蒸爛,取出用木棒搗爛後展開切成兩塊。
2、把50克小豆煮爛,加糖和青紅絲各50克做成餡。
3、將餡料撒於其中一塊的面上,再將另一塊放在餡上壓實、壓緊,然後用刀切成塊即可。
三、炸白條糕
原料:糯米1000克、油500毫升。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洗凈浸透後瀝去水分,上屜蒸至熟爛,取出用木棒搗爛,壓碾成塊。
2、先將年糕用刀切成約50克的小塊,然後把油500毫升放鍋里燒沸,再放入年糕,待炸至年糕浮起時,即可撈出。
四、炸花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粳米250克、豬油50克、白糖50克、桂花醬50克、花生油少許。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和250克粳米洗凈、浸透,然後加水磨成粉漿,裝入布袋內壓干水分。
2、將粉漿放入盆內,加入豬油、白糖和桂花醬各50克攪勻。
3、在方盤內刷上花生油,把攪好的粉團放入盤內攤平,上屜用旺火蒸約30鍾便熟。
4、涼後切成長方塊,然後放入花生油鍋中以中火炸透即可。
五、湯年糕
原料:年糕,紅豆,銀耳.
做法:
1.銀耳泡發洗凈;紅豆洗凈後,浸泡熱水悶半小時.
2.加一碗水燉半小時。
3.半小時後加入銀耳開始煮,再燉半小時.
4.年糕蒸熟後切片或搓圓加入湯中即可。
六、豆沙年糕湯
1、 鍋里水燒開,將寧波水磨年糕切成片下水煮熟,然後小火加熱等待第二部工序。願意吃得筋道一點的,可以把年糕切厚一些。
2、 將豆沙在碗中象調麵粉一樣地加水調稀,緩緩倒入煮年糕的鍋中,用勺調勻,根據各人口味加一些糖,就ok了。
七、青菜肉絲炒年糕
原料:肉絲,青菜(一般用油菜),年糕
做法:
1、肉絲用嫩肉粉抓一下,料酒和油放進去拌好;青菜切成合適的長度
2、鍋里放油,炒肉絲和青菜,下點鹽,炒好撈出備用
3、再放油,下年糕,快炒,並不斷加點水以防止粘鍋,炒到年糕變軟,加入炒好的肉絲青菜,放點鹽,雞精,可再加點水,等湯基本收干起鍋。
八、脆炸年糕紫菜卷
材料: 年糕 適量、紫菜 數張、炸漿 適量
做法:先將年糕切成四方型,大小隨意,然後用紫菜包裹,沾上炸漿,放於約170度滾油炸至香脆,上碟即可使用。
貼士:要控制好油溫,不宜太高或太低。
九、年糕糖水
材料:雙色年糕 150g、薑片 40g、水 450g、冰糖 75g
做法:先將雙色年糕切成正方形狀,大小隨意;水、薑片煲滾;放入年糕同煮約五分鍾便可。
貼士:甜度可因自己喜好而調小。煮年糕時間不宜太長。
十、脆炸吉列馬蹄糕
材料:馬蹄糕 適量、麵包糠 適量、雞蛋 1隻、生粉 適量
做法:先將馬蹄糕切件、沾滿生粉後上蛋漿,再貼上麵包糠,滾油約170度火,炸至金黃便可上碟。
貼士:可沾上茄汁一同進食,令其無油膩的感覺。
十一、粵港風味年糕
材料:各式年糕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
1、煎---將各式年糕切成片狀,大小隨意。放少量油,將年糕煎至金黃即可。
2、蒸---將各式年糕切成片狀,蒸透即可。
貼士:以上做法保持年糕原滋原味,口感細膩香滑。
十二、螃蟹小年糕
材料: 螃蟹、小年糕 、蔥、姜 、低鈉鹽、糖、老抽、味精、料酒、水澱粉
做法:
1、將螃蟹對切,放入油鍋中煎熟盛出;
2、在剩油中放入年糕煸炒;
3、將煎熟的螃蟹放入鍋中一起煸炒;
4、放入料酒、姜、醬油等進行調味後燜燒一會兒;
5、然後,放入糖和少許味精;
6、最後勾芡就可以出鍋了。
十三、臘腸年糕
原料:臘腸\年糕片\青椒\胡蘿卜
配料:蔥
做法:
1.各種原料切片
2.鍋放少許油,加蔥段炸香
3.加臘腸
4.加年糕,可以加少許水,將年糕炒軟
5.加青椒\胡蘿卜,炒熟出鍋
十四、塞外黃米年糕
原料:黍米面(黃米面)\玉米面\紅芸豆\紅棗兒
做法:
1.黍米面(黃米面)和玉米面按3:1混合。
2.熱水潑面,面要散,不能成團。
3.用白菜葉(或者籠屜布)鋪籠屜,鍋里加水燒開。
4.在菜葉上(或者籠屜布)撒一層紅芸豆,撒一層散濕麵粉,再撒一層紅棗兒...麵粉厚度以蓋過撒的棗兒和芸豆為准。
5.撒面過程用筷子戳面,給面層通氣,不然容易夾生。
6.45--60分鍾後蒸熟。
提個醒
年糕不但味道香甜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還具有健身祛病的作用。據化驗,年糕的熱量較高,是米飯的數倍。不過年糕含水分少,不容易消化,吃後易生痰。因此,患消化不良、胃、腸疾病及哮喘的人不宜多吃。少吃不膩,即補充營養,又對身體好。

營養分析
年糕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鈣、磷、鉀、鎂等營養·健康元素
年糕的保存
把年糕浸泡在清水裡是一個保存的好辦法,但要注意,浸泡在清水裡的年糕需要每天清洗,水也要天天更換,這樣才能保存更長的時間;如果你的年糕一直浸在水裡,沒清洗也沒換水,已經出現酸味,就不能再吃了。另外,年糕洗凈後,每塊用保鮮袋包好,放在冰箱冷凍室里,吃多少拿多少,這個方法可以將年糕保存更久。
[編輯本段]老北京傳統老字型大小——年糕錢
年糕錢祖居廣安門牛街,提起牛街這個祖輩繁衍的地方,自會引起許多童年的回憶。牛街有著千年歷史的清真寺。建築宏偉壯觀,古柏林立,周邊居民百分之八十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除去部分從事珠寶玉器的富商居住四合院外,其餘大部分都是小商小販貨或出賣勞動力者,居住低矮的平房。牛街流傳一句口頭語「回回兩把刀,一把賣牛肉,一把賣年糕」。
錢老的祖父錢啟承(生於1850年)老哥六個,以買麵食為主,即賣燒饃饃等小吃,就是現在的油酥火燒,有甜的有鹹的,以賣年糕為輔。到父親錢寶文(生於1815年)那輩也是老哥六個,其中有4位都做本行,其父又是棚匠,主要就是賣年糕了。在當時牛街的街頭巷尾一聲「熱切糕哇!真熱哇!」街坊四鄰均聞聲而出。
錢老本人從十二歲跟隨其二哥賣切糕,後獨立做買賣也不外乎年糕,驢打滾等,在前門大街、天橋一帶。80年代,退休的錢老在牛街開了第一家「年糕錢」店面,成為牛街個體戶賣年糕的第一人。現在牛街提起錢家沒有不知道的。「年糕粘、豆餡甜」是當時群眾給的評價,真有點老味,給了錢老很大的鼓勵和信心,生意非常興旺。據說很多賣年糕的老前輩看到不足還獻身說法,言傳身教,使干勁十足的錢老開辟了許多新品種,形成了北京小吃系列,能按不同節氣供應不同的品種,例如:豌豆黃、芸豆卷、山葯卷、黃米面炸糕、茶菜、糖卷果、栗子糕等等,供不應求。在宣武工商和市個協的關懷領導下還成功地參加了大興縣的西瓜節、通縣的小吃節,在通縣的小吃街上田紀雲副總理親筆題詞「年糕世家」,讓錢老認識到從祖輩上一百多年傳下來的手藝,獲得了這樣的肯定和榮譽是多麼的不易。隨後積極參加了《1989年在新僑飯店舉辦的招待各國大使小吃宴》;《1998年在中國大飯店舉辦的招待世界財務部長會議的小吃宴》《1999年釣魚台國賓館的50周年大慶小吃宴》
2003年3月,年糕錢加入了籌備成立「老北京傳統小吃協會」的隊伍。在發起人侯嘉先生的帶領下「爆肚馮」「乳酪魏」「戶部街馬記月盛齋」「 俊王德順齋」「羊頭馬」「豆腐腦白」七戶老字型大小一起倡辦組織了《首屆老北京傳統小吃品嘗宴》《老舍茶館外交部春節團拜會》《紀念慕田峪長城建關600周年》《國家博物館答謝美國二戰老兵捐贈物品活動》《原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家宴活動》等。
2006年《宣武區老北京傳統小吃延續發展協會》成立。「年糕錢」作為第一批會員加入協會與其它十幾戶老字型大小一同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九門小吃」內共同打造老北京的小吃名片。年糕錢,老北京的名牌小吃!
小小的年糕錢,那麼大的努力。珍惜吧,每一件物品都來之不易啊!
年糕加糖的話,味道會更好!

6、過年為什麼要吃年糕?過年吃年糕的習俗和來歷是什麼?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7、年糕的來歷

相傳春秋戰國時,吳王夫差建都蘇州, 終日沉湎酒色,大將伍子胥預感必有後患。故伍子胥在興建蘇州城牆時,以糯米制磚,埋於地下。當吳王賜劍逼其自刎前,他吩咐親人:「吾死後,如遇飢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覓食。」

伍子胥死後,吳越戰火四起,城內斷糧,此時又值新年來臨,鄉親們想起伍子胥生前囑咐,爭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磚充飢,從那以後,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每逢過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磚頭的年糕,漸漸地,過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習,風行各地。

(7)關於年糕的歷史和由來各地風俗擴展資料:

過年吃年糕,寓意吉祥:春節, 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風。吃年糕以祝願生活「年年高」。

年糕,主要用蒸熟的米粉經舂搗等工藝再加工而成。因其制於過年之前,故名。我國製作年糕的歷史源遠流長,經歷代而不衰。

如今,各地年糕的原料和做法各具特色,風味各異。在塞北,農家習慣將黍子磨成粉,蒸出金燦燦的黃米年糕。在江南,人們喜歡把糯米加水磨成米漿,蒸成條形或磚塊的水磨年糕。

8、北方過年盛行吃年糕,民間對於這種習俗的來歷有什麼說法?

過年吃餃子的風俗由來已久,這一節日佳餚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過,春節時還有一種食物也同樣不可或缺,那就是年糕,不用想“年糕”既冠之以“年”,必然和春節有很大的關系。

春節吃年糕,在我國南方比較盛行。“糕”諧音“高”,過年吃年糕,除了嘗新以外,恐怕主要是為了討個口彩,取“年年高”之意。正如清末一首闡發年糕寓意的詩所說:“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藉以祈年稔。”新年吃年糕的風俗,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關於年糕的誕生,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為了防止敵人入侵,命伍子胥建造闔閭城。闔閭城建成後,吳王大宴群臣,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這時,建城有功的伍子胥卻悶悶不樂,一天,他對部將說:“我若去世後,如果吳國遭難,人民飢苦無著,你們可在東門下掘土數尺,民飢可救。”

後來,伍子胥果然遭誣陷而死,越國乘勢發動戰爭,戰爭使得百姓民不聊生,飢民遍地,眾人在危難中忽然想到伍子胥生前說過的話。於是部將們率領民眾挖開城牆,挖下三四尺後,竟然發現基磚是由糯米做成的。眾人大喜,洗干凈後蒸食充飢,緩和了飢荒。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伍子胥備荒之功績,每年過年都要蒸年糕紀念。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食年糕的習俗也不盡相同,年糕的品種多種多樣。北方年糕又分為廣式和蘇式兩大風味,廣式以糯米粉、片糖、生油、瓜子仁、竹葉等為原料,其色澤金紅、口感軟滑,內含竹子清香。蘇州年糕的特點是色澤鮮艷美觀,肥潤香糯,食而不膩。

除了喜歡吃甜年糕外,有的地區還吃咸年糕。以南瓜絲,蘿卜為料,加入糯米漿中蒸熟。咸年糕吃起來更是別有風味,在湖北、湖南、江西、海南等地,每年一到臘月、家家戶戶便開始製作年糕,年糕成為春節重要的食品和禮品。

春節飲食活動的高潮就是吃團圓飯,在民間,人們對吃團圓飯十分重視,遠在他鄉的遊子,除非不得已,再忙也要趕回家吃頓年飯。即便是在外的家人不能回家過年,也會擺上一套碗筷,以示團圓。

吃團圓飯的風俗,在晉代已經出現,當時的除夕之夜,要舉辦豐盛的筵宴,辭舊迎新。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說:“除夕夜,家庭舉宴,長幼咸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俗稱‘合家歡’。”

所謂的“年飯”顧名思義,它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飯,其准備之充分、食材之豐富、菜餚之精美,是平常飲食無法相比的。其次,年飯安排在除夕夜這樣一個新舊更替的特定時刻,它關繫到來年的生活好壞,因此,無論是菜品的安排,還是人們進餐的言談舉止,都必須講究。

比如在菜餚的安排上,數量要成雙、不能出現單數,最好是能包含一定寓意的數字,如十道菜,取“十全十美”之意,十二道菜,取“月月樂”之意,十八道菜,取“要得發,不離八”的吉祥寓意。在江漢平原地區,除夕夜的年飯必有一道金魚,謂之“年魚”,意取“年年有餘”。年魚的魚頭、魚尾是不能吃的,一直有“有頭有尾”的說法,來年做事有始有終。

在廣東、香港等地,年飯上發菜是頗受歡迎的菜餚,因為發菜諧音“發財”,於是精於經商的廣東、香港人,總要在年宴上吃一些發菜,希望來年發財、總之,年飯上一般要有一至兩道包含吉祥寓意的菜餚,以此來表達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9、年糕的由來是什麼呢?

年糕的由來:相傳春秋末期伍子胥自刎後,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姑蘇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內婦孺哭聲慘不忍聞。他臨死前對部下說:「如果國家有苦難,百姓斷糧,你們到城牆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糧食。」

伍子胥死後,他的部下被越軍包圍,城中斷糧已餓死不少人,這時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話,就去挖城牆,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許多可吃的「城磚」即年糕,結果打了勝仗。原來是當年伍子胥在姑蘇城督造城牆時,已做好了屯糧防飢的准備。

從此以後,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做年糕,年夜飯就吃年糕湯來紀念伍子胥。

年糕分類:

寧波慈城年糕的食用方法:用煮、炒、炸、片炒、湯煮等,且咸甜皆宜。例如:糖炒年糕。民諺曰:「糖炒炒,油爆爆,吃得嘴角生大泡」。烹飪方法之多,林林總總不下數十,以前貯藏條件不好,所以許多居民將年糕切片後曬干貯藏,食用時用水浸上二天即可。亦有以水浸批量者,竟能保鮮數月之久。

中國地域廣、風俗習慣各地不同,還有研發新式年糕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西南的糯粑粑;台灣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