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撞蛋風俗含意
1、端午節 撞雞蛋的來歷是什麼?
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年端午總要溜到民間播疫害人,受害者多為孩子,輕則發燒厭食,重則卧床不起。做母親的對此十分心疼,紛紛到女媧娘娘廟燒香磕頭,求她消災降福,保佑後代。
女媧得知此事後,便去找瘟神說:「今後凡是我的嫡親孩兒,決不準許你傷害。」瘟神知道女媧法力無邊,不敢和她作對,就問:「不知娘娘下界有幾個嫡親孩兒?」
女媧一笑說:「我的孩兒很多,這樣吧,我在每年端午這天,命我的嫡親孩兒在衣襟前掛上一隻蛋袋,凡是掛有蛋袋的孩兒,都不準許你胡來。」
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見孩子們胸前都掛著一個小網袋,裡面裝有煮熟的鹹蛋。瘟神以為都是女媧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動手害人了。這樣,端午吃蛋的習俗逐漸流傳開來。
撞雞蛋的習俗
端午節吃蛋是傳統,每年大人都會給做一個『蛋兜』,裝上熟雞蛋,掛在脖子上出去做游戲。蛋兜的樣子像一個小網兜。孩子們會挑一個看上去皮厚點兒的,拿看上去比較結實的那一頭去撞小夥伴的熟雞蛋,蛋殼先被撞破的那一方為輸。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老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老節日的形成蘊含了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古老節日重視祖先神靈信仰與祭祀活動,祖先神靈信仰是古老傳統節日的核心。
關於端午節的祝福語,大部分民俗學家認為,是先有端午節日之後,才將傳說歷史人物紀念附著在節日上,賦予節日以其它意義,但這些意義也只是端午節其中的一部分。
2、寧波立夏的風俗
希望孩子平安度夏。
立夏撞蛋是指立夏當天,煮好雞蛋,有的地方還用紅茶或者是核桃核煮蛋,將雞蛋放入用踩線編織好的蛋套內,小孩子以斗蛋為戲,以蛋殼堅硬不撞碎為贏。
立夏孩子們參加「斗蛋比賽」,孩子們手拿彩蛋,逐個斗蛋,以蛋殼堅而不碎為勝。5月6日是立夏,斗蛋習俗在江浙一帶很流行,主要是希望孩子們平安度夏。
3、寧波立夏吃什麼
寧波人很重視立夏,至今仍保留了撞蛋、煮倭豆、煮糯米飯等習俗。寧波立夏還有一個特有習俗,吃「腳骨筍」。吃「腳骨筍」在寧波成了民間祈求健康的一種借代。無論是用傳統的烏筍、野山筍,還是用常見的雷筍,吃「腳骨筍」的重點還在於形狀,將筍拍裂成扁形,切成4厘米左右一段,形同腳骨,吃了才能「腳骨健健過」。還有君踏菜,在寧波立夏吃軟菜即寓意像「君踏」那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終年生機勃勃,健康長壽。
其次,在寧波,歷來有立夏這天用紅茶或胡桃殼煮蛋相互饋贈、用綵線編織蛋套掛在孩子胸前、小孩拄「立夏蛋」游戲等習俗。立夏前後,鮮倭豆恰好上市。倭豆飯就是用倭豆煮飯:倭豆剝肉,米是糯米,最好再配一些火腿(切丁,鹹肉亦可),一起煮成飯即可。黑米飯糕也是寧波傳統的立夏點心之一。
4、立夏碰蛋的寓意 立夏為什麼要碰蛋
導讀:時值立夏,我們吃的玩得都與立夏節氣有關,立夏最常見的活動和食物都與蛋有關,其中一項習俗就是立夏碰蛋,對於這一習俗很多人都不解,那麼立夏碰蛋的寓意是什麼呢?想知道立夏為什麼要碰蛋,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立夏碰蛋的寓意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系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每年立夏都會吃蛋,還要把蛋放到五顏六色的網兜里帶到學校去「碰蛋」。
小孩子們碰蛋為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
還有的地方,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其實「立夏碰蛋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關於立夏,有一句諺語:「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徵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
立夏為什麼要碰蛋
俗話說「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日常見的症狀,患者多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
立夏這日,人們煮好雞蛋,有的地方還特地用紅茶或核桃殼煮蛋,稱「立夏蛋」。將蛋放入用綵線編織的蛋套中,相互饋送。或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孩子們斗蛋為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還有的地方,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立夏傳統習俗:撞蛋、煮糯米飯、吃「腳骨筍」
自古以來,人們就很重視立夏,至今仍保留了撞蛋、煮倭豆、煮糯米飯等習俗。除此之外,老寧波還有一個特有習俗,吃「腳骨筍」。
有句老話,叫「立夏吃腳骨筍,一年腳骨健健過」。所謂腳骨筍,是寧波方言的叫法,其實就是山上的烏筍。立夏至,農忙開始,大家都希望「腳骨健」(身體康健),吃「腳骨筍」也成了民間祈求健康的一種借代。
腳骨筍,每根大概三、四寸長,不剖開,吃時要揀兩根相同粗細的筍一口吃下,形同腳骨,吃了寓意一整年「腳骨健」。雖然現在很少有人要干農活,但吃「腳骨筍」的習俗還是被牢牢記住。
吃茶葉蛋和撞蛋,也是老寧波的重要習俗。老底子寧波人在初夏時節注重養生。「立夏吃只蛋,石板會踏爛」,說的就是在立夏當天吃茶葉蛋,會有好的體魄。孩子們脖子上掛著用絲線編成的蛋套,裡面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相互用力比試,稱為撞蛋。
立夏碰蛋的方法
碰蛋,是把雞蛋、鴨蛋煮熟了以後,蛋頭對蛋頭,蛋尾對蛋尾,相撞直到一方撞破殼為止,最後勝出的就是「蛋王」,而斗破的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下肚了。現在想想,覺得挺傻的,但當時真是樂趣無窮,可能是現在的小孩子不能理解也享受不到的快樂吧。
立夏撞蛋的玩法
吃茶葉蛋是小時侯最喜歡的風俗。小時侯小孩子是要玩撞蛋的。媽媽會給小孩編一個雞蛋絡(就是彩繩編的小袋,可以裝下一個茶葉蛋的),小朋友會挑一個自己家最硬的蛋帶到學校或幼兒園和別的小朋友的蛋去撞,要是自己的蛋把別人的蛋撞碎了, 可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呢。住在城鎮里的人,對節氣是不會理會太多的,惟獨這樣從孩提時代就積累起來的樂趣讓這個節日有了慶祝的意義。知道現在孩子們到了著一天還是會玩這個保留的項目。
5、有哪些城市或地區有端午節頂雞蛋的習俗?
端午節頂雞蛋的習俗;頂雞蛋是北方,最主要是東北一帶衍生出來的一種習俗,因為端午前後這個時節,正是母雞高產的一個季節,家家雞蛋都有富餘,趕上端午節就順便吃雞蛋來慶祝,長此以往的延續。,吃雞蛋、頂雞蛋也成為了北方端午節的一種習俗,例如溫州,福建,哈爾濱等地方。又賦予一些民間傳說,也就搭乘上了端午節的順風車,有了端午節丁雞蛋的習俗。
頂雞蛋習俗也有的人認為起源於南方,但不是端午節習俗,而是清明習俗。不過,東北地區把它給了端午節,帶給端午節增添了很多的樂趣。撞雞蛋一般是小孩子最喜歡的一個端午游戲環節,就是拿父母煮熟的雞蛋跟別的小孩子的雞蛋對撞,誰的先破,誰就輸了。為什麼讓小孩子這樣玩,猜測在古時候雞蛋很珍惜,就是為了延遲小孩吃雞蛋的速度,多玩一會,讓吃雞蛋這個過程拉長一些時間,省了雞蛋又延長吃雞蛋的快樂。雞蛋雖然是脆弱的,但是,讓小孩子拿它當比拼工具,就會增添節日的氣氛。也會增添節日的歡樂。
吃雞蛋、頂雞蛋在東北地區,到端午節的時候,家家都會煮茶葉蛋或煮雞蛋,還有的會煮鵝蛋、鴨蛋、咸鴨蛋。吃雞蛋之前,小孩子們還會拿出父母煮的雞蛋比大小,有的父母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小孩子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說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有的地方還在端午當天,煮很多的蛋,用五顏六色的繩子,編織蛋袋,並將煮熟的蛋,放進蛋袋,掛在小孩子們的脖子上寓意「逢凶化吉「之後進行撞蛋。
民間風俗習慣則是:吃了雞蛋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端午節吃蛋一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病,另一個原因端午節吃雞蛋代表:生生不息的美好願望,傳說吃煮雞蛋前做撞碰雞蛋的游戲,非常吉利,勝出者會迎來好運。
吃粽子端午節習俗中,排在首位的,東北的粽子一般有兩種,白色的江米大棗粽子,還有一種黃色的黃米小棗粽子是東北傳統的粽子,還有的東北人管粽子叫「掙子」,寓意來年可以多掙錢。總之端午節有很多好的寓意,端午節也是民間深受歡迎的傳統節日,小夥伴們,你的家鄉過端午節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嗎?歡迎在評論區發表特殊端午節習俗!
6、端午節為什麼要撞蛋?
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年端午總要溜到民間播疫害人,受害者多為孩子,輕則發燒厭食,重則卧床不起。
女媧得知此事後,便去找瘟神說:「我的嫡親孩兒,決不準許你傷害。」瘟神就問:「不知娘娘下界有幾個嫡親孩兒?」女媧一笑說:「在每年端午這天,命我的嫡親孩兒在衣襟前掛上一隻蛋袋,凡是掛有蛋袋的孩兒,都不準許你胡來。」
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見孩子們胸前都掛著一個小網袋,裡面裝有煮熟的鹹蛋。瘟神以為都是女媧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動手害人了。這樣,端午吃蛋的習俗逐漸流傳開來。
(6)寧波撞蛋風俗含意擴展資料:端午節,本是南方沿海一帶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
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7、立夏習俗舟山
5月5日,是我國勞動人民根據地面氣候變化而創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一一立夏。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立夏不僅是一個節氣,在民間還是一個傳統的節日。立夏開始,天氣晴暖,酷暑漸至,人們食量減少,容易掉膘退瘦,特別是孩子易得身疲肢軟、厭食消瘦之症,稱之為「疰夏」。因此,舟山立夏習俗大都與增強體質,身心健康有關。
記憶中的立夏是很有意思的,外婆或者奶奶會給孩子們准備好用絲線或毛線編織的袋子,用來裝蛋,各家都會蒸或煮一盆蛋,鴨蛋、雞蛋居多,鵝蛋比較少見,每個孩子去上學時一般都帶有四五個蛋,到了學校就開始斗蛋,哪個蛋殼先碎哪個就算輸,贏了自然洋洋得意,輸家把蛋吃掉也挺美,因為小時侯我們相信老人說的「立夏吃一蛋,力氣長一萬」。
那天還要稱體重,而且是用一種很大的秤,小孩抓著秤鉤,提繩中間穿過一根毛竹,兩個大人一提,秤桿上掛上相應的大秤砣,體重就出來了,抓著秤鉤盪來盪去比較有趣.有詩雲:「時逢立夏出奇談,巨秤高懸坐竹籃,老小不分齊上秤,紐繩一斷最難堪。」立夏稱體重的目的是出於祈求身心健康,身體不胖不瘦,防止「疰夏」,順利度過炎夏的願望。現在稱體重太方便了,這種方法估計沒人再用了。
立夏中午以時興的菜餚祭祀,全家團聚,吃立夏羹飯。午飯一般是吃糯米飯,飯中摻雜豇豆。按照中醫理論,糯米也是一味中葯,具有溫胃補中、益氣止瀉之效。餐桌上必有茶葉蛋、腳骨筍、帶殼豌豆、御菜等特色菜 。立夏為什麼要吃茶葉蛋呢?相傳民間有句俗話:「立夏吃只蛋,力氣大一萬;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立夏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其實從現代的角度看,這一習俗無疑對健康是有益處的。雞蛋或鴨蛋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再說茶葉蛋是用雞蛋或鴨蛋加上茶葉烹煮而成,其營養價值就更高了。據醫葯專家告知:在所有飲料里,茶葉抗癌是第一名,還能保護牙齒。所以,立夏吃茶葉蛋,確有積極的科學意義。腳骨筍(其形如人體的腿骨),這又是立夏一道奇特的菜名。將竹筍切成三四寸許,放入鍋內,用食用油、醬油、料酒和味精等烹制而成,寓意人們的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長途跋涉。帶殼豌豆形如眼睛。舊時人們患眼疾較為普遍,為了消除眼疾,立夏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能像新鮮豌豆那樣明亮清澈。說起御菜,這又是一個特殊的菜名,在舟山民間有個饒有風趣的傳說。據說,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入侵中原,康王趙構為了逃避金兵,從臨安(今杭州)到明州(今寧波),跨洋過海逃到昌國(今舟山)。康王剛棄舟登岸,金兵就尾隨而來,他就落荒而逃,從蔬菜田裡踩踏而過,把蔬菜踩得面目全非。誰知當天夜裡下了一場春雨,這田裡種的蔬菜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第二天居然恢復原貌,而且長得鬱郁蔥蔥。於是,民間就把這種蔬菜稱之為「御菜」,又稱之為「君踏」,其意思就是「帝王踩踏過的蔬菜」。立夏吃御菜是人們祈求如御菜那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終年生機勃勃,體力充沛,精神飽滿,健康長壽。
立夏的由來來歷和傳統風俗
顧名思義,立夏是指夏季開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並不一致。按氣候學上以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為夏季的標准。
每年農歷四月間,公歷5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45°時開始。民間習慣把它作為夏季的開始。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莊稼生長漸旺,多進行棉花等作物的中耕管理。農諺:「立夏三朝遍地鋤。」並以立夏日之陰晴占卜一年的豐歉。河南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的農諺。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到明代民間始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帶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腳筍、五虎丹、三兩半等「吃補食」的飲食風俗;雲南宣威地區則有大門插皂莢枝、紅花以壓崇,圍灰牆腳以避蛇之俗。我國部分少數民族亦有過立夏節的習俗。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它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成為福州地方的一種特殊標志。離鄉旅居海外的 福州人,在異國他鄉,一聽「鼎邊糊「三字,就好像見到家鄉的「倩影」,成為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立夏煮鼎邊「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這一天煮鼎邊,不光是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邊一樣,「一紋(涮)就熟」, 藉以聯絡感情。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里」的傳統美德。
從鼎邊糊傳說來看,「做夏」吃鼎邊,意義更深一層。明朝嘉靖年間,福州沿海城鄉常遭倭寇騷擾。戚繼光帶兵入閩剿倭,處處受到當地人民擁戴與歡迎。老百姓經常送糧送食犒勞戚家軍。有一天,戚家軍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幾個勝仗,決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將家裡好吃的東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勞三軍。料想不到,從長樂方向又闖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撲來。戚家軍緊急集合準備迎戰。鄉親們正在燒菜煮飯辦酒席,准備慶功,但已無法開席了。不知是誰出了個主意,將大米磨成漿,肉絲、蜆子、金針、木耳、蟶干、干貝等等一股腦兒混煮成高級清湯,涮米漿於鍋邊,不消一刻鍾,一鍋又一鍋的鼎邊糊出來了。眾將士吃飽後奮勇上陣,不消兩個鍾頭,把倭寇全部消滅在海邊。 「做夏」吃鼎邊糊,緬懷民族英雄,也有著愛國主義的內涵。
8、「立夏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 時節,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進入「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義上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以下是我整理的「立夏見夏」是什麼意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立夏見夏」是什麼意思呢
「立」是建立的意思,而「夏」也就是指夏天,但是立夏並不是說夏天就真的到了。其表示的是孟夏時節即將開始,也就是說春天就要結束了,而夏天也就要來臨了。因此把立夏當作是夏天到來,這個是有點不準確的。
立夏和 夏至 ,都是夏季的節氣,也常有人把它們搞混。其實這兩個節氣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其中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其表示的是夏季即將開始。在立夏節氣有三候:「初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也就是說,立夏節氣到了,螻蛄就開始鳴叫了;緊隨其後的就是蚯蚓也開始從地裡面爬出來了。至於「三候,王瓜生」,其指的是在華北地區的一種葯用爬藤植物,每年到了立夏節氣以後就會速攀爬生長,到了農歷六月以後還會結出紅色的果實。
在立夏節氣到了以後,日照會逐漸增長長,溫度也普遍升高,同時雷雨天氣也會明顯增多。這個期間,在國內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左右,正是仲春和暮春的季節,像江南地區就要進入雨季了,而在東北和西北地區雖然升溫也快了,但是大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降水仍不多。
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的6月21~23日。夏至是夏季的中間點,其將夏季一分為二了,在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夏至日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因此北半球的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在民間還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立夏節氣的風俗活動有什麼
1、立夏蛋
在民間,有「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會勁頭足。孩子們脖子上掛著用絲線編成的蛋殼套,裡面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相互用力比試,稱為撞蛋。還有「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許多人特別是小孩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孩子們還會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
2、立夏「秤人」
人們在戶外懸秤於大樹下,為小孩和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的變化。秤鉤懸一把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其實開始只是通過稱重來了解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過胖多瘦的人都會被善意的指出來,對於後來的營養和食材都會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慢慢地就被大家所認可的流傳下來。
3、立夏粥
根據當地史料記載,我國古時每年「立夏」節氣,民間形成了吃粥、等習俗。民間 傳說 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其實在過去基本上營養都是依靠喝粥來補充的,慢慢的演變而來就有了立夏喝粥的習慣了。
4、立夏面
過去有一個 諺語 :冬吃混沌夏吃面,特別是江浙一帶立夏吃面是很多地區重要的習俗,民間還有「吃過立夏面,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北方人由於天天都是吃面,反而對這個節氣吃面並不是特別的在意。
5、立夏養生
立夏時節,人容易心浮氣躁,所以要立夏以後慢慢地學會養生,養生體現在很多方面,有外界的,比如運動健身,也有內在的,美食,心情調節,對於美食 愛好 者,對於飲食養生方面也是給出了一些建議。
常吃堅果能夠有效強心護心。常吃乾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堅果,都有助於保護心臟。而由於夏季陽氣盛於外,應多以清淡食物為主,如白菜、苦瓜、絲瓜等。
民間風俗
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
嘗新活動:
在後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
斗蛋游戲:
在立夏還要這么一個習俗,家家戶戶煮好蛋,用冷水浸上數分鍾之後再套上早已 編織 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立夏時節孩子胸前掛上雞蛋便可以消除疰夏的症狀。
立夏「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台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立夏見夏」是什麼意思相關 文章 :
★ 立夏節氣的含義以及風俗簡介
★ 立夏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 立夏的習俗及風俗活動
★ 2022立夏節氣是幾月幾號
★ 立夏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 二十四節氣立夏的由來簡介
★ 2022立夏節氣最新古詩介紹
9、端午節的習俗有撞蛋比賽嗎?如果有那為什麼要舉行撞蛋比賽?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