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酒泉風俗

酒泉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26 00:24:20

1、579374503721酒泉婚嫁風俗

"婚姻,自古是「合二姓之好」的喜事,備受重視。遠古先民,群居雜處,不辨婚姻。後來逐漸認識到「同姓不繁」,而辨內外之別,結婚姻之好。部落間相互通婚,以求種族繁衍。及至春秋制禮作樂、確立婚姻規則,「娶妻不娶同姓,買妾不知其姓,故卜之」。婚姻成為部落聯盟、兩國通好、二姓相合的大事,形成了嚴格的婚姻制度和民間習俗。婚姻不只講究門當戶對、命相相合,還形成納彩(提親)、問名(詢問女子母親姓氏)、納吉(占卜吉凶)、納徵(訂婚)、請期(占卜選定日期)、親迎(迎親、娶親)等主要儀節,稱為「六禮」。形成一整套繁瑣的儀式。這一婚俗一直延續到唐代。到宋代,簡化為納采、納幣(相當於納吉)、親迎三種儀式,一直延續到清代。近代以來,破除舊俗,提倡新風,婚姻走出門當戶對、家族結盟的窠臼。婚姻已經擺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習俗,變成男女相悅、自由戀愛、自主結合的新式婚姻,婚禮從傳統婚姻的繁文縟節中擺脫出來。現今,多民族雜居,婚姻已經打破民族、國家界線,自由結合。婚禮也按不同民族風俗及個人喜好,自由選擇安排,程序大為簡化。婚典不僅可在自家庭院,還可在賓館、飯店、教堂舉行,或旅行結婚,形式多樣,儀式也逐步形成多樣化。  各地婚姻風俗因不同民族而有所不同,但同一民族間男女結婚風俗基本一致。同時,為增加婚禮喜慶氣氛,表達對新人的祝福,人們還在延續著某些傳統風俗,通過舉行婚禮來答謝親朋好友的盛情,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敦煌漢族的婚俗自解放至今,大體格式沒有變化,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婚俗在繼承中不斷發展,其大致過程如下: 說 媒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男女雙方一般都要經人從中說合,才能「結絲羅」「諧秦晉」「結連理」「通二姓之好」。這種說合,就叫「說媒」。建國之後,「說媒」曾改稱為「介紹」,做這種說合工作的人,被人們雅稱為「月老」,俗稱為「媒人」。說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女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地提親,而且必須做到既准確地向男女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又要盡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長處,從而樂於達成嫁娶的意向。做媒人要勤於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往來於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願望和要求,防止發生意外的變故。習慣上男女兩家都有義務招待媒人,有句俗話叫「媒婆婆,嘴吃成個油餑餑」,之所以把媒人稱為「婆婆」,是因舊時說媒者一般以女性居多。媒人在舊式婚禮中是一個重要角色,在男女兩家對婚事達成基本一致的意見之後,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送換庚貼,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才把「媒人拋過牆」。媒說得好,雙方都滿意,以後常來常往,成為故舊: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意,往往歸咎於媒人,從此視為路人。說成一樁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錢財,稱之為「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舊時,謝媒錢是在約定成婚的前一天,連同送給媒人的雞、肘子、鞋襪、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為「圓媒」或「啟媒」「發媒」。謝媒錢的多少視主家經濟狀況自行決定,但無論多少,均需用紅紙封好,稱為「紅包」或「包封」。現今,謝媒的方式已經不再拒泥於過去的套式了。 上 門 雅稱「相親」。是在男女雙方經媒人說合後,若女方經過打聽認為男方情況尚可,便答應男方上門。一般是由媒人帶領男方到女方家進行初次走訪,目的是為了讓女方及女方父母和長者相未來女婿。上門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特別是男方,尤其要慎重對待。禮物並不在乎數量多、價值高,但切忌觸犯對方父母的禁忌,衣著打扮要大方入時,言行舉止要謙虛有禮。古時相親時,男子只能由媒人創造機會偷偷看姑娘一眼,看親的結果往往並不直接表白出來,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現。一般都是在男方進門之後,女方父母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小夥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干,然後姑娘的父母才同姑娘一起商量是否同意,如有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甚至還要托媒人將男方帶來的見面禮退還。現在不同了,男女雙方可以直接見面、談話,雙方都有機會進行初步了解。 看家道 在男方上門之後,由媒人探問女方家意見,若女方家同意,由男方家提出邀請,請女方及家人到男方家做客,即「看家道」。一般是女方及其父母、叔叔、舅舅等人在媒人的引領下,回訪男方家。所謂「看家道」,就是看男方家的生活境況,要看前院的房屋、後院的牲畜,甚至還要看糧倉的儲備等等。在很早以前,「看家道」時還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做法.就是男方父母先奉上香茶一盞,然後和女方父母交談。女方父母通過察看男方的家境,對男方財產、生活、家居環境等情況進行了解,如果對婚事認可,就將香茶喝盡,男方父母立即以「親家」相稱,並盛情款待客人。否則,女方父母起身告辭,男方不勉強留客。現在「看家道」多是履行一下程序而已,有些男女雙方已將這一程序簡化並取消。 訂 婚 在「上門」「看家道」之後,由媒人詢問男女雙方家的意見,如果男女雙方都滿意,認為時機成熟,就要履行訂婚手續。訂婚日期由雙方確定後,媒人帶女方及其父母等直系親屬到男方家去訂婚,男方家則邀請親屬長輩在家恭迎認親。訂婚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筆重禮,包括給女方父母的衣料,給姑娘的衣物、首飾、彩禮等等,這些一般都是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的。男方要准備酒席,款待女方家人。待女方家賓客齊至時,第一頓飯吃菜和饃。然後認親戚,重點是女方認男方家親戚,逐個敬酒稱呼,長輩要給女方端禮錢,婆婆給未來的兒媳婦佩戴耳環、項鏈、戒指等,女方給男方贈送一套衣服。認親的程序結束後。男方家擺酒席,做臊子面,新親戚上桌喝酒交流,增進情感。 結 婚 婚期確定後,男女雙方就開始著手做一些准備工作。重要的一項就是男女雙方要親自到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領取結婚證,然後選擇黃道吉日,男女雙方兩家確定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婚禮。婚禮前一天下午,男女兩家都要待東,即招待東家和所有幫忙的親戚朋友。傍晚時,男方家要選個干凈的空地給祖宗燒紙,向祖先通說後人婚事。同時,男方請親威、同事、朋友開始布置、收拾新房,主要是張貼喜字,裁剪張貼鴛鴦、拉花、窗花等飾物,營造喜慶氣氛。晚上,女方和姑嫂以及朋友還要到男方家看新房布置情況。男方則和媒人、伴郎一道到女方家送大紅「肉方」。新房布置完成後,不鋪床,晚上由新郎與一個親屬的未婚男孩一起在新床上就寢,俗稱「壓床」。壓床的人有條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隨便就能壓的,一般由新郎的親弟弟,或朋友或同學,但必須是歲數小於新郎的未婚青年。另外,有的家庭還講究請四五歲的男孩兒壓床,這是從延續子孫的角度來考慮的。次日,便要舉行結婚儀式,一般分喬親、典禮、認親、鬧洞房幾個環節。喬 親 就是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禮當天,新娘一大早首要的是化妝和打扮,然後穿上漂亮的結婚服裝在娘家等候。新郎則與伴郎、伴娘及娶親人員(不論迎親人員多少,但必須是雙數,且男女各半)在媒人的引領下乘車(車隊要求是雙數),從男方家出發前往女方家娶親。行前准備好雙份禮品(紅酒、掛面、豬「肉方」、紅糖、點心等)及紅包,還要拿一紅木匣子,內裝香、艾、掛面、酵面、棉花、紅棗、桂圓、蓮子、碗、筷、化裝品、錢等物,均是雙份。喬親人馬到女方家門口時,放鞭炮告知。女方家則事先准備好難題,或提問題、或讓喬親人員喝酒等,待嬉鬧後才開門。進門後,女方家准備荷包蛋等招待新郎,准備簡單飯菜招待娶親人員後,新娘拜別父母,給父母敬茶或敬酒。迎親人員還要從女方家象徵性地「偷」點東西,所「偷」東西中必須有木材類的,意為「偷財」。女方將男方帶來的紅白糖、「肉方」、掛面等留下一份,讓男方帶回一份,對紅木匣子中帶來的離娘錢及饃饃留在娘家,再由娘家對等換個過,其它物品原封不動隨新娘帶回。時辰一到,新郎或抱或背新娘從娘家出來,送上喬親新車,與娘家送親人員同行。喬親車隊中途不能隨意停留,不能走回頭路,也不能走重復路線。喬親車隊在路上與別家喬親車隊相遇,要互換手帕以圖吉利。喬親車隊到新郎家門口,放鞭炮、撒花,或噴綵帶。下車時,新娘腳不沾地,新郎將新娘抱人新房,換禮服,准備典禮。在新娘進門時,公婆、「阿伯子」(新郎的兄長)都要迴避,不能照面。典 禮 待賓客到齊,坐定,吉時一到,就開始進行典禮儀式。由司儀宣布婚禮開始,放鞭炮,或奏婚禮進行曲,或鼓掌,新郎、新娘攜手緩緩步入典禮廳堂。結婚典禮儀式開始後,新郎、新娘攜手站在典禮台上,由主婚人、證婚人講話,並宣讀結婚證書,然後新人互贈禮物,互帶紅花,以示相敬相愛,並進行拜禮。舊時講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對拜,現在則簡化為新人向雙方父母三鞠躬,向親戚朋友鞠躬答謝,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禮。為了喜慶,公婆的好朋友還要給公婆「抹花臉」,還要給婆婆的耳朵上掛紅辣椒,其意就是讓公婆在媳婦面前出醜,以此來縮小媳婦與公婆之間的距離。在典禮結束後,司儀宣布新郎、新娘攜手入洞房時,由親朋好友將事先准備好的紙花、五穀雜糧、白沙糖等混合物打向新郎、新娘的頭上,稱為「打煞」,意為驅災避邪。 認 親 典禮之後,敦煌還有「認親」的習俗,即在婚宴開始,由司儀帶著一對新人認長輩、認親戚,新人叫著長輩親屬的稱謂,並鞠躬行禮,有些地方有叩頭習慣。而長輩則要事先准備禮金紅包,當面分別給新郎、新娘,以示祝賀,稱為「拜禮」,一般要多次鞠躬行拜禮,尤其父母則要多次給紅包。婚禮的當天晚上,新郎和新娘不吃婆家飯,而是吃娘家派人送來的素食「寬心面」。所謂「寬心面」,就是我們所說的「寬板」拉條面,其意就是讓新人在成婚後放心過日子,不要怕事。 鬧洞房 也稱「耍床」。婚禮當天晚上,有鬧新房習俗。在過去,由於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識,新婚之夜要他們生活在同一空間心理上可能會感到不自在,鬧洞房無疑可以通過公眾游戲讓新人消除隔閡,捅破羞怯的「窗戶紙」。而在今天,鬧洞房主要是向新人們表示祝福之意。年輕人准備各種雅俗共賞的節目,讓新人表演,逗樂、起鬨,增加喜慶氣氛。如表演取筷子,將一雙筷子置於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讓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實際就是讓兩人有意親吻。另外,過去鬧洞房時還要耍鬧小叔子,讓小叔子給嫂子掃地,掃地要從門口往裡掃,掃的東西要堆在屋角,意思不能把財掃出門。第三天回門回來後,再由新娘清掃出門。鬧洞房結束後,新郎、新娘人睡前還必須完成一個很重要的程序,就是給新人鋪床。鋪床十分講究,要請父母健在、兒女雙全的女性給新婚夫婦鋪床,把兩床被子的四角夾人核桃、花生、蓮子、紅棗等物,一邊鋪床一邊口中還要念念有詞:「反鋪席子正鋪氈,生下的娃娃坐高官;雙雙核桃雙雙棗,兒子多來女子少……」而後,新婚夫妻才能同床共寢。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婦不能隨便出門,也不能睡懶覺,更不能隨意開門。必須等候小叔子或侄子叫門時,才可開門。叫門時稱「哥哥、嫂子(或叔叔、嬸嬸)開門來,金銀財寶滾進來」,這時才能打開新房門,並由叫門的孩童遞進來兩個熟雞蛋、兩個小饅頭、兩杯糖水,寓意財源流進,甜甜蜜蜜,新郎、新娘要給叫門送餐的孩童紅包。新婚夫婦在新房內吃完後,再出門拜見公婆。但新娘在回門前不能進伙房。回門前若進了伙房。則日後的日子會過得很不順利。 回 門 按照約定俗成習慣,結婚第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稱「回門」。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新娘家非常重視婚後第三天的回門,因此新郎事先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准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回門一般在上午進行。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問候老人。這時,新郎要改口,或跟新娘一樣稱岳父母為爸爸、媽媽,或稱姨父、姨娘,要叫得自然、親切,對待親友和鄰居也應表現出親切熱情、彬彬有禮,見人先打招呼,以禮相待。吃飯不做菜,只有餃子,餡內包有酸甜苦辣等各種味道,寓意今後漫長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吃完飯後要按婆婆的叮囑不能久留,放下筷子就回家。意思是說,新媳婦回門在娘家待得時間長了,婚後就不大顧家了,所以不能久留。" 9。

2、酒泉過年的風俗習慣

酒泉人在春節前半月(即臘月中旬),就已開始春節的准備工作。首先是家家戶戶必須做一次大掃除,名曰"掃房"(掃舍),然後是陸續購買肉食、蔬菜等過年用品。農家多殺豬宰羊,燒饃饃、撈油果(包括敬神用的供品),忙個不了。臘月三十日貼對聯,晚上,各家香火明燭,迎回灶神,敬奉家神。在此之前,首先要"清宅子"。
"清宅子"就是事先從野外選擇一個小碗大的圓石頭,持回家來,然後將石頭洗凈,放在灶火里燒紅,取出後放置於一把馬勺中,上面澆上半碗上好的黑醋,石頭立刻噝噝作響,散發出大量石炭酸的氣體。須有二至三人同時行動,一人手持火把在前引路,開房門,進各房;掌勺人緊跟其後,沿每個房間四角轉一圈子,讓室內彌漫炭酸煙氣,出門時要在門坎上澆點醋;第三人手提燈籠緊跟掌勺人,並隨手關門。三人一行,快步行走,避免石頭冷卻,不冒煙;最後送出大門,將石頭送還原來的地方。這個做法又名曰"打醋炭"。
臘月二十三日為"灶神節",亦稱小年。當天,家庭主婦烙成"灶干糧"(小月餅形),天黑時獻於灶神前,條件好的人家還要殺雞獻供。然後將舊灶神像取下,換上新請來的灶神像,將舊灶神像,並"灶馬子"一同燒掉,送灶神赴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主人的勤勞及善行。到臘月三十(除夕)晚上,家家戶戶又要焚香獻供,燃放爆竹迎灶神歸來。同時,在新灶神像兩邊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
臘月二十三日後即進入大年的准備階段,頭一件事是"掃房"。這時全家動員,大搞衛生。這一良好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臘月三十前幾天,各家男性不論大小均要理發,"有錢沒錢剃個光頭過年",已成為人們的口頭禪。這一習慣沿襲至今。
酒泉春節習俗中,貼對聯也是重要一環。不論貧富人家,都以貼對聯為過節的直觀標志,多數人家都在臘月三十日做完清潔後,張貼對聯及門神、門花,有的還剪紙貼窗花,紅艷艷,光閃閃,增加一片新春景象。讀書人家更是講究對聯的內容,用以表達自己的文學才氣。舊時也有個別人家請不到寫對聯的先生,便用碗底塗墨在對聯上印上七個圓圈。還有的在門上面貼上水墨鍾馗像以除妖邪鬼魅。還在街門外邊加貼"出門見喜"、"迎喜接福"的短聯,也叫做報春的"報條"。在住房炕牆上貼"身體安康"、"福壽康寧"、"身卧福地";在糧倉上貼"五穀豐登"、"米穀滿倉";就連牲口圈也要貼上"糟頭興旺"、"牛羊滿圈"等,以祈來年人壽康寧、六畜興旺。
舊日有臘月三十晚上坐夜(通夜不睡)之習。據說,坐夜可以延年益壽,故又稱"熬壽"。當晚,婦女們趕做年飯(包餃子),男主人則給子女們講家規家教、歷史故事,或讓識字者念卷(民間寶卷),一則進行勸善,再則做為一種家庭娛樂活動。大人一般要坐到天亮等候"接神"。
正月初一至初四不幹農活,因此正月初五早飯後,農村家家戶戶在門前地里點燃麥草,獻供品,放爆竹,並將牛羊車馬趕到現場,讓牛羊吃草,人們踏火堆而過,謂之"出行",也叫"破五"。意即這一天後就該上地勞動或外出打工、經商了。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城市居民以吃元宵表示慶祝,在農村家庭則用白面蒸成"面牛"(形狀比一般饅頭大,內包油麵、白糖等)和"面老鼠"獻供。獻牛意在保護牲畜,發展生產。"面老鼠"則不做眼睛(稱"瞎老鼠"),意為詛咒老鼠個個瞎眼,不要糟蹋糧食。
正月二十三日,傳說為女媧補天之日。舊時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攤煎餅獻供敬神,以示補天,至今仍有這天家家都吃煎餅的習俗。
立春後三十天為驚蟄。根據農歷,到這天氣候轉暖,冰消雪化,土地復甦,草木含有生機,入土蟄居之草蟲驚醒,這天,家家吃油炸雞蛋,芳香開竅,潤肺清胃。在農村,農民用清油或大油熬蘿卜湯,以啖牛馬,用以清胃火。
三月三日寒食節,民間一般把冬至後一百零五天,也即清明節前一二天叫寒食,此節是紀念春秋時介之推的。介子推輔助流亡別國的晉公子重耳時,曾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給重耳充飢。重耳後來當了國王(晉文公),便讓介子推執掌國家大權做大官,介子推不從,就和母親一起隱居綿山。晉文公讓人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介子推硬死不願出來,撞樹而死。晉文公十分悲痛悔恨,將介子推母子葬在綿山,修寺立廟,改綿山為介山,下令每年這一天禁止煙火,要吃冷食,以此寄託哀思。
清明節,地上青草出芽,一片嫩綠。各家上墳掃墓,祭奠祖先。兒童放風箏,青年男女踏青游春。
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誕辰,浴佛節。從初一至初八日,酒泉民眾去文殊山,法幢寺趕廟會,布施,浴佛。
五月端午為紀念屈原投江的日子。各家除做米糕、吃粽子,城鄉群眾除游泉湖公園外,還折取艾蒿、柳枝、沙棗花插在門上,防疫除邪。少女及年輕媳婦們做香袋(亦稱"香包子")。她們將香草、冰片、麝香包入碎布或紙內,紮成各種形狀,周圍纏上各色絲線,戴在胸前以避疫疾。並互相贈送,增進友誼,也是青年男女表達情感的信物。
農歷六月六日城鄉群眾紛紛到田間地頭撥艾草,拿回家中熬湯給小孩洗澡,或捆成小把掛在牆上用以消毒防病(艾有一股清香味)。艾葉曬干搗碎成為絨狀,針灸時用來治病。敦煌、安西一帶這一天有沙浴習俗。

3、酒泉婚嫁風俗拜託各位大神

婚姻,自古是「合二姓之好」的喜事,備受重視。遠古先民,群居雜處,不辨婚姻。後來逐漸認識到「同姓不繁」,而辨內外之別,結婚姻之好。部落間相互通婚,以求種族繁衍。及至春秋制禮作樂、確立婚姻規則,「娶妻不娶同姓,買妾不知其姓,故卜之」。婚姻成為部落聯盟、兩國通好、二姓相合的大事,形成了嚴格的婚姻制度和民間習俗。婚姻不只講究門當戶對、命相相合,還形成納彩(提親)、問名(詢問女子母親姓氏)、納吉(占卜吉凶)、納徵(訂婚)、請期(占卜選定日期)、親迎(迎親、娶親)等主要儀節,稱為「六禮」。形成一整套繁瑣的儀式。這一婚俗一直延續到唐代。到宋代,簡化為納采、納幣(相當於納吉)、親迎三種儀式,一直延續到清代。近代以來,破除舊俗,提倡新風,婚姻走出門當戶對、家族結盟的窠臼。婚姻已經擺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習俗,變成男女相悅、自由戀愛、自主結合的新式婚姻,婚禮從傳統婚姻的繁文縟節中擺脫出來。現今,多民族雜居,婚姻已經打破民族、國家界線,自由結合。婚禮也按不同民族風俗及個人喜好,自由選擇安排,程序大為簡化。婚典不僅可在自家庭院,還可在賓館、飯店、教堂舉行,或旅行結婚,形式多樣,儀式也逐步形成多樣化。 各地婚姻風俗因不同民族而有所不同,但同一民族間男女結婚風俗基本一致。同時,為增加婚禮喜慶氣氛,表達對新人的祝福,人們還在延續著某些傳統風俗,通過舉行婚禮來答謝親朋好友的盛情,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敦煌漢族的婚俗自解放至今,大體格式沒有變化,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婚俗在繼承中不斷發展,其大致過程如下: 說媒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男女雙方一般都要經人從中說合,才能「結絲羅」「諧秦晉」「結連理」「通二姓之好」。這種說合,就叫「說媒」。建國之後,「說媒」曾改稱為「介紹」,做這種說合工作的人,被人們雅稱為「月老」,俗稱為「媒人」。說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女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地提親,而且必須做到既准確地向男女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又要盡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長處,從而樂於達成嫁娶的意向。做媒人要勤於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往來於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願望和要求,防止發生意外的變故。習慣上男女兩家都有義務招待媒人,有句俗話叫「媒婆婆,嘴吃成個油餑餑」,之所以把媒人稱為「婆婆」,是因舊時說媒者一般以女性居多。媒人在舊式婚禮中是一個重要角色,在男女兩家對婚事達成基本一致的意見之後,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送換庚貼,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才把「媒人拋過牆」。媒說得好,雙方都滿意,以後常來常往,成為故舊: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意,往往歸咎於媒人,從此視為路人。說成一樁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錢財,稱之為「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舊時,謝媒錢是在約定成婚的前一天,連同送給媒人的雞、肘子、鞋襪、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為「圓媒」或「啟媒」「發媒」。謝媒錢的多少視主家經濟狀況自行決定,但無論多少,均需用紅紙封好,稱為「紅包」或「包封」。現今,謝媒的方式已經不再拒泥於過去的套式了。 上門 雅稱「相親」。是在男女雙方經媒人說合後,若女方經過打聽認為男方情況尚可,便答應男方上門。一般是由媒人帶領男方到女方家進行初次走訪,目的是為了讓女方及女方父母和長者相未來女婿。上門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特別是男方,尤其要慎重對待。禮物並不在乎數量多、價值高,但切忌觸犯對方父母的禁忌,衣著打扮要大方入時,言行舉止要謙虛有禮。古時相親時,男子只能由媒人創造機會偷偷看姑娘一眼,看親的結果往往並不直接表白出來,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現。一般都是在男方進門之後,女方父母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小夥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干,然後姑娘的父母才同姑娘一起商量是否同意,如有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甚至還要托媒人將男方帶來的見面禮退還。現在不同了,男女雙方可以直接見面、談話,雙方都有機會進行初步了解。 看家道 在男方上門之後,由媒人探問女方家意見,若女方家同意,由男方家提出邀請,請女方及家人到男方家做客,即「看家道」。一般是女方及其父母、叔叔、舅舅等人在媒人的引領下,回訪男方家。所謂「看家道」,就是看男方家的生活境況,要看前院的房屋、後院的牲畜,甚至還要看糧倉的儲備等等。在很早以前,「看家道」時還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做法.就是男方父母先奉上香茶一盞,然後和女方父母交談。女方父母通過察看男方的家境,對男方財產、生活、家居環境等情況進行了解,如果對婚事認可,就將香茶喝盡,男方父母立即以「親家」相稱,並盛情款待客人。否則,女方父母起身告辭,男方不勉強留客。現在「看家道」多是履行一下程序而已,有些男女雙方已將這一程序簡化並取消。 訂婚 在「上門」「看家道」之後,由媒人詢問男女雙方家的意見,如果男女雙方都滿意,認為時機成熟,就要履行訂婚手續。訂婚日期由雙方確定後,媒人帶女方及其父母等直系親屬到男方家去訂婚,男方家則邀請親屬長輩在家恭迎認親。訂婚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筆重禮,包括給女方父母的衣料,給姑娘的衣物、首飾、彩禮等等,這些一般都是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的。男方要准備酒席,款待女方家人。待女方家賓客齊至時,第一頓飯吃菜和饃。然後認親戚,重點是女方認男方家親戚,逐個敬酒稱呼,長輩要給女方端禮錢,婆婆給未來的兒媳婦佩戴耳環、項鏈、戒指等,女方給男方贈送一套衣服。認親的程序結束後。男方家擺酒席,做臊子面,新親戚上桌喝酒交流,增進情感。 結婚 婚期確定後,男女雙方就開始著手做一些准備工作。重要的一項就是男女雙方要親自到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領取結婚證,然後選擇黃道吉日,男女雙方兩家確定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婚禮。婚禮前一天下午,男女兩家都要待東,即招待東家和所有幫忙的親戚朋友。傍晚時,男方家要選個干凈的空地給祖宗燒紙,向祖先通說後人婚事。同時,男方請親威、同事、朋友開始布置、收拾新房,主要是張貼喜字,裁剪張貼鴛鴦、拉花、窗花等飾物,營造喜慶氣氛。晚上,女方和姑嫂以及朋友還要到男方家看新房布置情況。男方則和媒人、伴郎一道到女方家送大紅「肉方」。新房布置完成後,不鋪床,晚上由新郎與一個親屬的未婚男孩一起在新床上就寢,俗稱「壓床」。壓床的人有條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隨便就能壓的,一般由新郎的親弟弟,或朋友或同學,但必須是歲數小於新郎的未婚青年。另外,有的家庭還講究請四五歲的男孩兒壓床,這是從延續子孫的角度來考慮的。次日,便要舉行結婚儀式,一般分喬親、典禮、認親、鬧洞房幾個環節。 喬親 就是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禮當天,新娘一大早首要的是化妝和打扮,然後穿上漂亮的結婚服裝在娘家等候。新郎則與伴郎、伴娘及娶親人員(不論迎親人員多少,但必須是雙數,且男女各半)在媒人的引領下乘車(車隊要求是雙數),從男方家出發前往女方家娶親。行前准備好雙份禮品(紅酒、掛面、豬「肉方」、紅糖、點心等)及紅包,還要拿一紅木匣子,內裝香、艾、掛面、酵面、棉花、紅棗、桂圓、蓮子、碗、筷、化裝品、錢等物,均是雙份。喬親人馬到女方家門口時,放鞭炮告知。女方家則事先准備好難題,或提問題、或讓喬親人員喝酒等,待嬉鬧後才開門。進門後,女方家准備荷包蛋等招待新郎,准備簡單飯菜招待娶親人員後,新娘拜別父母,給父母敬茶或敬酒。迎親人員還要從女方家象徵性地「偷」點東西,所「偷」東西中必須有木材類的,意為「偷財」。女方將男方帶來的紅白糖、「肉方」、掛面等留下一份,讓男方帶回一份,對紅木匣子中帶來的離娘錢及饃饃留在娘家,再由娘家對等換個過,其它物品原封不動隨新娘帶回。時辰一到,新郎或抱或背新娘從娘家出來,送上喬親新車,與娘家送親人員同行。喬親車隊中途不能隨意停留,不能走回頭路,也不能走重復路線。喬親車隊在路上與別家喬親車隊相遇,要互換手帕以圖吉利。喬親車隊到新郎家門口,放鞭炮、撒花,或噴綵帶。下車時,新娘腳不沾地,新郎將新娘抱人新房,換禮服,准備典禮。在新娘進門時,公婆、「阿伯子」(新郎的兄長)都要迴避,不能照面。 典禮 待賓客到齊,坐定,吉時一到,就開始進行典禮儀式。由司儀宣布婚禮開始,放鞭炮,或奏婚禮進行曲,或鼓掌,新郎、新娘攜手緩緩步入典禮廳堂。結婚典禮儀式開始後,新郎、新娘攜手站在典禮台上,由主婚人、證婚人講話,並宣讀結婚證書,然後新人互贈禮物,互帶紅花,以示相敬相愛,並進行拜禮。舊時講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對拜,現在則簡化為新人向雙方父母三鞠躬,向親戚朋友鞠躬答謝,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禮。為了喜慶,公婆的好朋友還要給公婆「抹花臉」,還要給婆婆的耳朵上掛紅辣椒,其意就是讓公婆在媳婦面前出醜,以此來縮小媳婦與公婆之間的距離。在典禮結束後,司儀宣布新郎、新娘攜手入洞房時,由親朋好友將事先准備好的紙花、五穀雜糧、白沙糖等混合物打向新郎、新娘的頭上,稱為「打煞」,意為驅災避邪。 認親 典禮之後,敦煌還有「認親」的習俗,即在婚宴開始,由司儀帶著一對新人認長輩、認親戚,新人叫著長輩親屬的稱謂,並鞠躬行禮,有些地方有叩頭習慣。而長輩則要事先准備禮金紅包,當面分別給新郎、新娘,以示祝賀,稱為「拜禮」,一般要多次鞠躬行拜禮,尤其父母則要多次給紅包。婚禮的當天晚上,新郎和新娘不吃婆家飯,而是吃娘家派人送來的素食「寬心面」。所謂「寬心面」,就是我們所說的「寬板」拉條面,其意就是讓新人在成婚後放心過日子,不要怕事。 鬧洞房 也稱「耍床」。婚禮當天晚上,有鬧新房習俗。在過去,由於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識,新婚之夜要他們生活在同一空間心理上可能會感到不自在,鬧洞房無疑可以通過公眾游戲讓新人消除隔閡,捅破羞怯的「窗戶紙」。而在今天,鬧洞房主要是向新人們表示祝福之意。年輕人准備各種雅俗共賞的節目,讓新人表演,逗樂、起鬨,增加喜慶氣氛。如表演取筷子,將一雙筷子置於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讓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實際就是讓兩人有意親吻。另外,過去鬧洞房時還要耍鬧小叔子,讓小叔子給嫂子掃地,掃地要從門口往裡掃,掃的東西要堆在屋角,意思不能把財掃出門。第三天回門回來後,再由新娘清掃出門。鬧洞房結束後,新郎、新娘人睡前還必須完成一個很重要的程序,就是給新人鋪床。鋪床十分講究,要請父母健在、兒女雙全的女性給新婚夫婦鋪床,把兩床被子的四角夾人核桃、花生、蓮子、紅棗等物,一邊鋪床一邊口中還要念念有詞:「反鋪席子正鋪氈,生下的娃娃坐高官;雙雙核桃雙雙棗,兒子多來女子少……」而後,新婚夫妻才能同床共寢。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婦不能隨便出門,也不能睡懶覺,更不能隨意開門。必須等候小叔子或侄子叫門時,才可開門。叫門時稱「哥哥、嫂子(或叔叔、嬸嬸)開門來,金銀財寶滾進來」,這時才能打開新房門,並由叫門的孩童遞進來兩個熟雞蛋、兩個小饅頭、兩杯糖水,寓意財源流進,甜甜蜜蜜,新郎、新娘要給叫門送餐的孩童紅包。新婚夫婦在新房內吃完後,再出門拜見公婆。但新娘在回門前不能進伙房。回門前若進了伙房。則日後的日子會過得很不順利。 回門 按照約定俗成習慣,結婚第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稱「回門」。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新娘家非常重視婚後第三天的回門,因此新郎事先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准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回門一般在上午進行。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問候老人。這時,新郎要改口,或跟新娘一樣稱岳父母為爸爸、媽媽,或稱姨父、姨娘,要叫得自然、親切,對待親友和鄰居也應表現出親切熱情、彬彬有禮,見人先打招呼,以禮相待。吃飯不做菜,只有餃子,餡內包有酸甜苦辣等各種味道,寓意今後漫長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吃完飯後要按婆婆的叮囑不能久留,放下筷子就回家。意思是說,新媳婦回門在娘家待得時間長了,婚後就不大顧家了,所以不能久留。

4、甘肅酒泉金塔縣羊灣子鄉有家裡老人去世三年不辦喜事的習俗嗎?

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羊灣子鄉家裡有老人去世三年不辦喜事的習俗在過去是有的,現在都是新事新辦,但個別守舊的家庭也是有的。這正是「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5、甘肅習俗

 甘肅歲時習俗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武威習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臘八粥。臘八日夜晚,也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除夕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歷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春節

俗稱過年。正月初一凌晨,合家老幼均著新裝,齊集堂屋前,設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靈,祭奠祖先,行「迎神納福」之禮。接著小輩給長輩拜年。之後,全家吃團圓飯(水餃),新的一年開始。

武威鄉間習俗,大年初一不去別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攜帶酒看、香火、饃饃等祭品,趕著牲畜,按「皇歷」特定時辰和方向,到村外幾十米處,擺上祭品,燃著香火,並燒一堆柴禾,牽著牲畜,繞火堆轉一圈。並由長者念誦祝詞(祈禱神靈保佑人畜興旺之類祝語),名曰「出行」。回家時,再將慎饃饃揣在懷中,此意是「空懷出門.滿懷進門」,取其吉利之意。現在這一習俗在少數地方還保留著。

正月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相互走訪拜年。武威習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燒黃錢,送神,表示年已過完。 

上元節

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亦稱元宵節(又稱燈會)。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節日之前,企事業職工,紛紛結扎彩門,懸掛花燈。有花卉燈、動物燈、八仙過海燈、西遊記故事燈,爭奇斗艷,氣象萬千。有愛好者在燈內裝置微型電動機,勝似走馬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騰雲駕霧的金龍燈,足有lo多米長。是夜,城內和城郊居民,蜂擁而至,萬頭攢動,人流如潮。武威習俗,觀燈時必從龍燈下鑽過,祈求合家平安,萬字如意。又說龍是吉祥物,鑽了龍燈,就會人丁興旺。

農村燈會別有情趣,彩燈古樸典雅,鄉土氣息濃郁。有用玉米芯製做的火炬燈,也有用山葯蛋、蘿卜頭製做的彩燈。牆頭上、馬棚下,處處有燈,燈光通明。據史籍記載:武威燈會之盛況,自唐已有,並聞名於長安。故有唐玄宗與道士葉法善夜遊涼州燈會流連忘返的傳說。 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

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舊志載:是日城鄉居民以牲醴祀土祈豐年,各家炒豆類和麻籽食之,意示殺蚤滅蟲。如今祀土祈年活動已不存在,鄉間仍有炒麥豆之俗。

清明節

清明是農歷時令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日掃墓祭祖,謂之「春祭」。武威城鄉習俗,凡有墳瑩者,須於清明前一、二天到墳上供祭品、燒紙錢、添土;無墳莖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間,到郊外或於自家門前、街道巷口燒紙錢。禁忌在清明節當日上墳、燒紙。傳說當日燒的紙錢就成鐵錢,死者不能用。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日清晨,家家戶戶門頭插柳枝,有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線或絲線繩,身佩香囊荷包,並在口、鼻、耳邊塗抹雄黃酒,相傳這樣可以避五毒(即蛇、蠍、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來」的說法,男女青少年身著時興的夏裝,盡情遊玩。青年婦女講究綉香草荷包,綴上流蘇,贈送親友。舊時,未出嫁的姑娘將荷包帶在衣襟或系在發辮上,誘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會自慚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餅子卷糕,親友間相互饋送。下午,城鄉居民成群結伴,游覽寺廟,舊時游海子,現在海水乾涸,廟宇也毀於地震,改游文廟、古鍾樓、雷台、海藏公園、西郊公園等。小孩到野外攀樹折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乞巧節

農歷七月七日為「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舊時在這天晚上,姑娘和年輕媳婦們坐在月下穿針,看誰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據說這樣可以把手笨的人練得靈巧。此俗現已不存。唯城內劇團,每年照例上演神話劇《天河配》。四鄉居民蜂擁而至,場場爆滿,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武威習俗,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舊社會在這天,城內有人把城隍廟寢宮的木架城隍爺抬到暑三日,這叫「城蝗出行」。人們在行宮過廟會,搭台演戲。當時行宮設在現東角,地名叫賀家園子。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日城鄉居民家家蒸月餅,以示全家團圓。武威人的月餅是發面蒸的,如倒覆的臉盆大,種類繁多,有分層月餅、擰絲月餅、對瓣月餅、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來」的俗語,意思是八月已經秋收,食物豐盛。親友之間,互贈月餅,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潔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內,擺設香案,供上月餅及瓜果等祭品,點蠟燃香,全家圍坐賞月。少許,由主婦切開月餅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餅,談笑風生,頗有情趣。相傳祭月神供的西瓜,須剜成鋸齒形的兩個瓣,如家中有孕婦,可數瓜牙數預測男女,奇數生男,偶數生女。 

冬至節

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是「交九」的開始,從這天起,白天漸長,夜間漸短各家要吃冬至飯。有的人家吃肉湯面條;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條做飯;也有人家吃「杏皮壇韃子」,也叫「擻耳子」;也有吃羊肉香頭飯或臊子面的民間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

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爺上了天」的歌謠。是日晚上約八點左右,戶戶提前備灶書(用黃表紙書寫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麥牙糖和豆糖之類)、灶干糧(烙餅)、灶馬(黃表紙上印有備鞍的馬),並備一碟碎麥草,拌幾粒豆,子均供於灶神牌位之前焚燒,意示送灶爺上天庭。民間傳說灶爺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臘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了臘月二十三,已接近春節,家家戶戶購置年貨,製作食品菜餚,拆洗衣服,打掃房屋,准備過大年。

張掖婚俗 

催妝:結婚頭天晚上,男方家相關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裝,以便第二天來迎娶.實際上,這是男方家來辦理諸如財禮等各方面的手續,以免第二天遭閉門羹.辦完手續,雙方開始痛飲,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個海量的人物才不至於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嫁娶:舊社會張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定終身。從看相到訂婚一般要經過納彩、問名、納吉、納征、清期、新迎等六禮程序。婚禮不僅繁雜,而且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訂親後,擇定成婚吉日,男方用親車(或轎子)迎新娘到家。親車到男方家門口時,鰥寡孤獨、孕婦、屬相相剋者一律迴避。親車到門口後由年齡大的婦女端涼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車前向後潑水,用火把燎繞新娘腳後,新郎新娘從鋪著紅氈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廳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參灶。進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門鎖、跳馬鞍,同時道士將五穀雜糧、紅棗核桃、銅錢撒向新郎新娘,並念喜慶之詞:祝新人進門享受大福大貴。 入洞房後,飲交杯茶。以兩個茶杯系以紅繩,新婚夫婦交杯共飲圓圓茶,象徵歡樂好合,百年偕老。然後由婆家的嬸嬸或嫂嫂為新娘開臉,用棉線將新娘臉上的汗毛絞盡。晚上鬧新房,親友即景說些韻腳相同,比興手法的吉利話,如兩根筷子一樣長,小兩口生活賽蜜糖;大大盤子圓又圓,養個兒子中狀元。還進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動。 筵客之前,將女方陪嫁的物品擺在男方院中,讓雙親、鄉親觀賞評論,名曰擺針線。男女雙方各有一名長輩婦女致謙遜言詞致謝。 民國以來,婚俗有所改變。坐轎、跨馬鞍、紅紗遮面、拜天地等舊的形式逐漸廢止。女方索要彩禮,相沿成風。解放後實行婚姻法,廢除包辦買賣婚姻,提倡簡辦婚事。八十年代以後,索要彩禮之風盛行,從三轉一響(手錶。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四大件、四十八條腿(全套傢具),發展到電器化(彩電、電風扇、電冰箱等)。男方大擺酒席二三十桌。對此,有關組織出面組織集體婚禮,陋習有所改變。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風情 

裕固族為甘肅省三個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共有1.3萬人,主要居住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是一個有著悲壯歷史的古老民族。在歷史上,裕固族曾有過各種稱呼。元朝稱為"撒里畏吾爾",明朝稱為"撒里維吾爾",清朝稱為"錫喇偉古爾"或"西喇古兒黃番",建國初期稱為"撒里畏吾爾"。1953年經裕固族人民協商、報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用"堯乎爾"音相近的"裕固"為本民族名稱,取漢語富裕鞏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種語言:一種稱西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它和同語族的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有著密切的關系;一種稱東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它和同語族的蒙古語、東鄉語有著密切的關系:還有一種就是漢語,是用來與漢民族兄弟交際的工具。裕固族沒有流傳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鶻文。明末,隨著藏傳佛教的傳播,裕固族開始使用藏文。新中國成立後,漢文在裕固族地區傳播,至今,裕固族群眾普遍使用漢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獨特的民族風俗和民族傳統在中華文明史上魅力無窮。裕固族是一個游牧民族,他們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帳篷里。隨著季節的變化和畜場的轉移,帳篷經常移動。他們的帳篷由六根或九根桿子支撐。有些是用牛、羊毛織成褐子搭蓋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並且上面綴有傳統圖案。一般依照地形,選擇避風向陽的地方搭蓋。帳篷內部正上方為佛龕,進門右邊為女客的座位,左邊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飲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麵調制而成)乳製品為主。一般每日一飯三茶,即每天喝三頓酥油炒麵茶,吃一頓面片或米粥,有時也烙餅吃花捲等。裕固族熱情好客,每當家裡來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內放酥油、炒麵、曲拉、奶皮,然後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後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貴客人時,不僅獻羊背子,還要獻全羊,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頭是裕固族婦女婚前必經的儀式。所謂戴頭是將一副用銀牌、玉石、珊瑚、瑪瑙、海貝等飾物編制的頭面,系在准備出嫁的姑娘的發辮上。戴頭面之後,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頂帳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對唱歌曲。 送親、迎親儀式復雜,婚禮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結婚宴客常要連續數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兩、三天。女方送親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臨走時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別要給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長送一份上等禮品:羊背子、羊胸叉。 新娘和送親的客人騎著馬,一路上邊走邊唱歌。男方在途中鋪一氈毯,備一隻羊的肉(也有簡化為一隻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親,稱為"打尖"。 新娘進入大帳房後,先獻哈達給設於房內正上方的佛龕,新郎新娘磕頭,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儀式完畢後,新娘返回小帳房,揭去頭帕,新娘的父親和戶族中的人向男方的親家和鄰居致意請求對女兒多加關照。隨後將陪嫁的物品擺到大帳房中供客人鑒賞,接著就是盛大的宴請。 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們的喪葬因地區而異,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種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圓蹄的動物,如馬、驢、騾、狗和雞、魚等。 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之日不出賣牲畜。 戶族輩份嚴格,晚輩禁叫長輩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 裕固族的節日主要有春節、祭祀點格爾汗活動和喇嘛教的宗教節日。"點格爾汗"是古薩滿族信仰習俗。"點格爾"在裕固語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點格爾汗"即"天神"。

蘭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當你在中山橋至黃河母親雕塑之間的河濱小道上信步漫遊時,偶爾會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閑漂盪。遠遠望去,就象一葉扁舟。人筏混為一體,隨波逐流;近看則見在緊貼水面的皮袋筏上,坐著五六個客人,隨著波濤的起伏,顛簸而行,有驚無險,極富刺激。這是蘭州令人嘆服的民俗文化的遺產。 

蘭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們在屠宰時,剝下大個羊只的皮毛或整張牛皮,用鹽水脫毛後以菜油塗抹四肢和脖項處,使之松軟,再用細繩紮成袋狀,留一小孔吹足氣後封孔,以木板條將數個皮袋串綁起來,皮筏即告做成。因其製做簡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時便於載運而在民間廣為使用。我國以皮筏為渡由來已久。《後漢書》載,護羌校尉在青海貴德領兵士渡黃河時,「縫革囊為船」;(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舊唐書?東女國傳)載,「用皮牛為船以渡」;白居易在(長慶集?蠻於朝)中詩雲:「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鄂州道路遙」;(宋史?王延德傳》載,「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可見,自漢唐以來,上自青海,下自山東,黃河沿岸使用皮筏,經久不衰。蘭州何時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載而難以確定。據(王進寶)載,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據守蘭州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判亂,西寧總兵官王進寶奉命討伐時,曾在張家河灣拆民房,以木料結革囊夜渡黃河,大破新城和皋蘭龍尾山;六月,王輔臣兵也造筏百餘,企圖渡河以逃,王進寶率軍沿河邀擊,迫使王輔臣兵投降。可見,至少在320多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於青海、蘭州至包頭之間的長途水上販運。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隻羊皮袋紮成,長22米,寬7米,前後備置3把槳,每槳由2人操縱,載重可達20-30噸,曉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從蘭州順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達包頭,小皮筏由十多隻羊皮袋紮成,便於短途運輸。牛皮筏一般由90個牛皮袋紮成,可載貨四萬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黃河上漂行,氣勢壯觀,當地有「羊皮筏子賽軍艦」之說。50年代之前,在鐵路尚未開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黃河上游地區,皮筏一直是重要的運輸工具。「吹牛皮,渡黃河」是蘭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將渡河者裝人牛皮袋中,充氣扎口後,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劃水,只十幾分鍾便可將渡客送至黃河對岸,這種擺渡方式恐怕你聞所未聞。不過只要你願意,也可不妨一試。 

以皮筏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細,二要膽大。上筏時要輕松自如,絕不可猛勁上跳。坐在筏上要緊抓木桿或繩索,遇浪可不能驚慌亂動,保持平衡自然會有驚無險。筏子往往由諳熟水性、經驗老到的「峽把式」領航掌槳,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散步。50年代前,蘭州金城關、騷泥泉一帶的回民多從事皮筏運業,多達50多戶,400多人,有六十多條大筏,每年能外運羊毛250多萬公斤。 

乘坐皮筏將是一種平生難忘的奇特經歷。著名記者范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詳細記載了他在本世紀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蘭州前往內蒙古采訪的樂趣和見聞。今天,皮筏作為擺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蘭州和寧夏沙坡頭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來。有些筏工家族的後代們不願繼承父輩的衣缽,做了其它行當,做水路生意的也都開起了汽墊船或游輪業務,只有老年的筏工們不願拋棄隨他們幾十年的寶貝皮筏,開起了在黃河岸邊擺渡遊客水上娛樂的旅遊業務。不過,他們並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蘭州市金城路163號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個放筏人,經常在河邊迎風逐浪玩筏。在旅遊旺季,只要你運氣好,總會看到皮筏在水上漂盪,或在灘邊晾曬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興致,一番討價還價後,便可乘皮筏在黃河急流中一游,不過,別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總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個影,別有情趣,也不虛了蘭州之行。

 蘭州太平鼓 

從蘭州市區出發,向北跨過東西橫亘的黃河,沿公路行駛60公里,就到了皋蘭山西南麓的皋蘭西岔鄉鏵尖村,這里就是蘭州太平鼓的「發源地」了。鏵尖人歷來習性好武,太平鼓在蘭州擂得也最出名,數百年來,每逢正月初十開始,到元宵節進入高潮,村裡村外處處聽聞太平鼓的雄壯聲威,尤其是來了客人,鏵尖人總得擺出陣式,得意地耍耍鏵尖人的威風。本村太平鼓隊的領隊得知我們是誠心遠道而來趕赴鄉里尋訪「太平鼓」,十分熱情地為我們張羅,鍾聲一響,不到半個小時,隊員就到齊了。

一隊80多名壯年男子,頭戴英雄巾,身穿皂隸服,腰系紅絲帶,腳登麻窩鞋,個個宛如京劇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隊列中,我還發現竟有一名最小的隊員,只有6歲,硬要一起參加表演,小人兒肩背一個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開始,鼓手在領隊的一聲號令下,擊鑼伴奏,一時間,鼓聲咚咚,黃土騰騰,龍騰虎躍,地動山搖。隊列不斷變幻,一會兒「兩軍對壘」、「金龍咬尾」、「雙重突圍」;一會兒「車輪施戰」、「跳打」、「蹲打」、「翻身打」、「舉打」;一邊擂鼓,一邊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強大的陣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兩軍對峙作戰時的場面;氣勢粗獷,又顯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滿勇猛的陽剛之氣,令觀賞者無不為之振奮鼓舞。 蘭州的太平鼓,無論是鼓的結構還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東北一帶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蘭州的太平鼓是圓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蘭州太平鼓個大,鼓身高約70厘米,直徑約45厘米,雙面蒙皮,鼓幫外表深紅色或黑色。太平鼓還有一奇,背帶較長,可挎在肩上,讓鼓垂於人的膝蓋下,便於擊打又可任意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

蘭州打太平鼓的習俗據考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傳說明朝初年,徐達、馮勝奉命西征元軍殘部,一舉收復了蘭州。但據守在永登的元軍仍負隅頑抗,一時難以攻下。不久逢元宵節,徐達想了個計策,命令部隊製作了一批又長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後扮成社火隊,混入城內,里應外合,一舉攻下了永登城池。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徐達這次戰役的勝利,把這種鼓取名為「太平鼓」。從此,蘭州的太平鼓逐漸演變成各種復雜的形式,成為蘭州社火中最受群眾喜愛的民間歌舞而廣為流傳。

6、介紹一下你家鄉的年味美食,特色風俗?

一年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了,喜歡春節不僅喜歡它帶給我們的福利,還喜歡它的文化底蘊。說起在我的家鄉周口過年,那真的是有趣的很,有很多的特在習俗和年味美食,真讓我忍不住想和大家介紹一番。

一、年味美食

1.餃子,過年最不能少的就是餃子了,為什麼過年要吃餃子呢?因為餃子的外觀很像元寶,在包餃子的時候通常會把一個硬幣藏在餃子里,誰吃到下一年這個人就會有很好的財運。

2.魚:在我們老家的餐桌上,逢年過節都少不了鮮美的魚。清蒸魚是非常不錯的,首先把一整條河魚先過油輕炸,撈出來控油,在放入鍋中小火慢燉,不需要很多的配料,一把粉條,一些姜絲,就能賦予它靈魂。那嫩嫩的、滑滑魚肉,讓我不忍心把它往肚裡吞,只想讓它在口中慢慢回味,細細品嘗,嘴角不自覺微微上揚。過年吃魚有很大的寓意,因為有諧音,寓意著年年有餘(魚)。

3.年糕,年糕也是春節的美味食品,各種各樣的年糕都有,只有想到的口味,應有盡有。年糕有著年年高升的寓意。所以吃年糕也是過年的美味食品。

4.黃花菜燉排骨:我們那裡盛產黃花菜,年夜飯當然少不了它,用黃花菜的清香中和排骨的油膩,簡直是絕配。黃花菜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葯用,營養價值比較高,富含卵磷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對於增強和改善大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5.肉絲銀耳湯:將豬腿上的瘦肉切成細絲,在油鍋內炸至八分熟,再和晶瑩剔透的銀耳、紅艷艷的蘿卜一起燉湯。銀耳的功效可多了,可以護肝解毒、護膚美容、清肺養血等。豬腿的肉絲很滑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都是瘦肉,脂肪含量低。一碗湯喝下去,美味和營養全都有了,全身都暖洋洋的,每次有客人來,我們都會用它來招待客人。6.山葯燉母雞:俗話說:「冬吃山葯勝補葯」,滑嫩的山葯再配上老母雞,湯裡面加入一些蔥、姜絲、料酒、蚝油,熬出來的湯少油味美,街坊鄰居都能聞到它的香味。它不僅味道好,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能夠滋補氣血,健脾開胃,是冬日必備佳餚。每次我想起家鄉時,最懷念的味道就是媽媽燉的老母雞湯。
7.炸丸子:過年我最喜歡的美食就是丸子,做法很簡單,切兩個蒸好的饅頭泡在水裡面,再加入麵粉和蘿卜丁,放入少許鹽和雞精,在熱油鍋中炸至金黃。炸好的丸子個個表面金黃,外酥里嫩,是我們北方人過年必備的美食。丸子不僅可以直接吃,還可以用來做湯,例如丸子酸湯、燴餅丸子等,有丸子參與的美食每個都值得推薦。

8.湯圓,湯圓象徵合家團圓美滿,吃湯圓也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合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備美食。湯圓也有很多的口味,現在的湯圓都是非常好吃的。

二、特色習俗
⒈臘月二十三:在我們周口,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這一天被稱為「小年」,是祭灶神的日子。從這一天起,每家每戶都開始張羅起來了,大人們有說有笑的在街上采購著年貨,小孩們嬉嬉鬧鬧的在廣場上玩著游戲,到處都充滿著歡聲笑語,充滿著濃濃的「年味兒」。到了晚上,大人們會做一桌子的好菜,來犒勞忙碌了一年的自己,並慶祝新年的到來。


2.臘月二十四: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之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在我們家鄉叫「掃屋」,南方叫「撣塵」。其實,在春節前掃屋,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習俗。這是最忙碌的一天,大人小孩都要參與打掃房屋,我小時候最不喜歡的就是這一天了。一大早上媽媽就開始燒熱水,我們一人一個抹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晾曬各種書籍,灑掃房屋庭院,打掃的那叫一個火熱朝天啊!我們那說,撣塵可以除去一年的霉運,把晦氣掃出門,迎接新年新氣象,


3.臘月二十五:在我父母小時候,這一天每家都會推磨做豆腐,現在幾乎每一家都沒有石磨了,所以我們該成了吃豆腐。這聽起來有點奇怪,為什麼要吃豆腐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豆腐的「腐」和幸福的「福」諧音,所以豆腐代表著來年倖幸福福。除了豆腐,還有一個好玩的東西,我們小孩會在一起做「胡燃燈」。其實就是把蘿卜挖成空心的,往裡面塞上泡過蠟油的棉花,再用一個小棍穿著,在晚上挑著燈玩,比一比誰的燈燃的更好。我們也是希望來年能夠紅紅火火的。


4.臘月二十六: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好多人會起的很早去趕集,只為了能買上最新鮮的,最好的肉,豬肉啊,牛肉啊,羊肉啊,每家都會買很多。這一天是小販們最忙活的一天,不僅要准備最新鮮的肉,還要應付大人們的討價還價,集市上真的是熱鬧非凡。家長買肉回來了,中午我們就會燉一大鍋排骨,給爺爺奶奶們送去一些,我們留一些,一起分享排骨的美味。爸爸說,小時候家裡窮,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肉吃,我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味。現在生活質量提高了,隨時都可以吃肉,現在的孩子都覺得肉不好吃了,其實現在富裕了,我們也要珍惜糧食。


5.臘月二十七:這一天似乎沒有很特別的地方,早上還是去趕集,還是去籌備年貨,這一天要把所有的年貨都籌備好。但是,唯一不同的點就是殺雞。在我們這里認為公雞雄赳赳、氣昂昂,非常有氣派,更有喜慶的氛圍,所以通常以宰殺公雞來慶祝春節的到來,也希望有一個好彩頭。這一天殺的雞,會留在春節招待客人的時候吃,也是想和親戚一起分享這個好彩頭。除了殺雞之外,還買很多魚,把魚清理干凈之後,在魚肚上抹些鹽,掛在牆上晾曬。這樣可以防止魚肉腐爛,又能賦予它不一樣的鮮美。


6.臘月二十八: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吃完早飯後,媽媽和其她阿姨們在一起蒸很漂亮的棗花饃和大饃。我和爸爸,還有哥哥忙活著選對聯,貼窗花,有時候我們用毛筆字自己寫「福」貼在門上,還和其他叔叔們切磋書法呢。大饃是等到正月初一去奶奶家時送禮用的,棗花饃是正月初二去姥姥家拜年時送禮用的。其實,大饃和棗花都是用麵粉蒸的,大饃就是我們吃的普通饅頭的擴大版,棗花的形狀很好看,用面捲成很漂亮的樣子,再插上紅棗,一起上鍋蒸熟。到了晚上,爸爸還會邀請一兩好友,來家中做客,媽媽會做一桌子的好菜來招待朋友,說著即將過去的一年中發生的事情,感嘆著人生,並希望對新年充滿著期待。


7.臘月二十九:「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前上祖墳也顯得格外嚴肅和鄭重,爸爸會提前准備好紙錢,一大早到祖墳去祭奠已故的親人,陪他們說說話,告訴他們過年了,也讓他們熱鬧熱鬧,並且希望他們在天上能保佑家人們一切安好。其實,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不僅體現出我們敬老的傳統美德,也體現出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8.臘月三十:這一天就是我們的除夕了,從早上到深夜一直都熱熱鬧鬧的。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早飯後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貼對聯和「福」,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除了春聯啊,家家戶戶還要貼窗花、年畫、福字,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家裡的長輩還會到集市上挑一對稱心的碗筷,添丁添碗,這表示子孫滿門,是福氣的意思。晚上才是除夕的重頭戲,家裡做一桌子豐盛的年夜飯,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當然餃子少不了,和平常的餃子不一樣,除夕餃子裡麵包有硬幣,誰吃到了包有硬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吃完飯一家人做在一起看春晚。除夕還有熬夜的風俗,就是守歲的意思,我們小孩子都是跑著去玩,等到0點的時候就開始有爆竹生開始響起,預告著新年的到來。

9.正月初一:今天有燒早飯的習慣,這天要早早的起來,一放鞭炮就代表要下餃子了,吃完飯我們要跟長輩們拜年,一般不和距離很遠的長輩拜年。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新年好」,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孩子們壓歲錢,壓住邪祟。我們家鄉拜年是講究順序的,先跟奶奶拜年,然後才能和其他長輩拜年,每次拜年都能得到長輩們的誇贊,自己心裏面美滋滋的。這一天最開心的莫過於孩子們了,可以收到很多的壓歲錢,存起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10.初一以後就要開始去走遠點的親戚了,一年沒有見,過年就是見面的好機會,小孩子還可以去領到壓歲錢,這是每個小孩子都想的。

11.正月初五,這天大概就把親戚都走完了,這個是個特殊地日子,又稱為「破五」,因中國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過了這一天很多禁忌都沒有了。

12.正月十五,這天也是個特殊地日子,被稱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在元宵節這天最有趣的就是晚上了,晚飯從湯圓,吃完飯後就可以去賞花燈、放煙花。現在已經禁止放煙花了,但是不影響這天的樂趣,我們可以挑著自己做的燈去溜著完,各種各樣的燈展現而出,讓人覺得贊嘆不已。都是自己手工做的,燈的形狀各種各樣,真是非常的美。

13.過了正月15,年差不多就過完了,該出去打工的都准備走了,所有人都將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團圓的節日,幾千年來已經融入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中。過春節最講究的就是「年味」,美食的味道就是大半個「年味」了,能牽引遊子歸家的,大概就是家鄉的年味吧。現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年味卻越來越淡了,過年的紅包變成了電子紅包,拜年也變成了視頻拜年,沒有減退的是年夜飯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新年即將來臨,希望大家都能尋回記憶里的年味,尋回最初的自己。

7、4503721酒泉婚嫁風俗2438

"婚姻,自古是「合二姓之好」的喜事,備受重視。遠古先民,群居雜處,不辨婚姻。後來逐漸認識到「同姓不繁」,而辨內外之別,結婚姻之好。部落間相互通婚,以求種族繁衍。及至春秋制禮作樂、確立婚姻規則,「娶妻不娶同姓,買妾不知其姓,故卜之」。婚姻成為部落聯盟、兩國通好、二姓相合的大事,形成了嚴格的婚姻制度和民間習俗。婚姻不只講究門當戶對、命相相合,還形成納彩(提親)、問名(詢問女子母親姓氏)、納吉(占卜吉凶)、納徵(訂婚)、請期(占卜選定日期)、親迎(迎親、娶親)等主要儀節,稱為「六禮」。形成一整套繁瑣的儀式。這一婚俗一直延續到唐代。到宋代,簡化為納采、納幣(相當於納吉)、親迎三種儀式,一直延續到清代。近代以來,破除舊俗,提倡新風,婚姻走出門當戶對、家族結盟的窠臼。婚姻已經擺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習俗,變成男女相悅、自由戀愛、自主結合的新式婚姻,婚禮從傳統婚姻的繁文縟節中擺脫出來。現今,多民族雜居,婚姻已經打破民族、國家界線,自由結合。婚禮也按不同民族風俗及個人喜好,自由選擇安排,程序大為簡化。婚典不僅可在自家庭院,還可在賓館、飯店、教堂舉行,或旅行結婚,形式多樣,儀式也逐步形成多樣化。  各地婚姻風俗因不同民族而有所不同,但同一民族間男女結婚風俗基本一致。同時,為增加婚禮喜慶氣氛,表達對新人的祝福,人們還在延續著某些傳統風俗,通過舉行婚禮來答謝親朋好友的盛情,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敦煌漢族的婚俗自解放至今,大體格式沒有變化,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婚俗在繼承中不斷發展,其大致過程如下: 說 媒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男女雙方一般都要經人從中說合,才能「結絲羅」「諧秦晉」「結連理」「通二姓之好」。這種說合,就叫「說媒」。建國之後,「說媒」曾改稱為「介紹」,做這種說合工作的人,被人們雅稱為「月老」,俗稱為「媒人」。說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女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地提親,而且必須做到既准確地向男女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又要盡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長處,從而樂於達成嫁娶的意向。做媒人要勤於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往來於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願望和要求,防止發生意外的變故。習慣上男女兩家都有義務招待媒人,有句俗話叫「媒婆婆,嘴吃成個油餑餑」,之所以把媒人稱為「婆婆」,是因舊時說媒者一般以女性居多。媒人在舊式婚禮中是一個重要角色,在男女兩家對婚事達成基本一致的意見之後,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送換庚貼,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才把「媒人拋過牆」。媒說得好,雙方都滿意,以後常來常往,成為故舊: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意,往往歸咎於媒人,從此視為路人。說成一樁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錢財,稱之為「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舊時,謝媒錢是在約定成婚的前一天,連同送給媒人的雞、肘子、鞋襪、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為「圓媒」或「啟媒」「發媒」。謝媒錢的多少視主家經濟狀況自行決定,但無論多少,均需用紅紙封好,稱為「紅包」或「包封」。現今,謝媒的方式已經不再拒泥於過去的套式了。 上 門 雅稱「相親」。是在男女雙方經媒人說合後,若女方經過打聽認為男方情況尚可,便答應男方上門。一般是由媒人帶領男方到女方家進行初次走訪,目的是為了讓女方及女方父母和長者相未來女婿。上門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特別是男方,尤其要慎重對待。禮物並不在乎數量多、價值高,但切忌觸犯對方父母的禁忌,衣著打扮要大方入時,言行舉止要謙虛有禮。古時相親時,男子只能由媒人創造機會偷偷看姑娘一眼,看親的結果往往並不直接表白出來,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現。一般都是在男方進門之後,女方父母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小夥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干,然後姑娘的父母才同姑娘一起商量是否同意,如有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甚至還要托媒人將男方帶來的見面禮退還。現在不同了,男女雙方可以直接見面、談話,雙方都有機會進行初步了解。 看家道 在男方上門之後,由媒人探問女方家意見,若女方家同意,由男方家提出邀請,請女方及家人到男方家做客,即「看家道」。一般是女方及其父母、叔叔、舅舅等人在媒人的引領下,回訪男方家。所謂「看家道」,就是看男方家的生活境況,要看前院的房屋、後院的牲畜,甚至還要看糧倉的儲備等等。在很早以前,「看家道」時還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做法.就是男方父母先奉上香茶一盞,然後和女方父母交談。女方父母通過察看男方的家境,對男方財產、生活、家居環境等情況進行了解,如果對婚事認可,就將香茶喝盡,男方父母立即以「親家」相稱,並盛情款待客人。否則,女方父母起身告辭,男方不勉強留客。現在「看家道」多是履行一下程序而已,有些男女雙方已將這一程序簡化並取消。 訂 婚 在「上門」「看家道」之後,由媒人詢問男女雙方家的意見,如果男女雙方都滿意,認為時機成熟,就要履行訂婚手續。訂婚日期由雙方確定後,媒人帶女方及其父母等直系親屬到男方家去訂婚,男方家則邀請親屬長輩在家恭迎認親。訂婚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筆重禮,包括給女方父母的衣料,給姑娘的衣物、首飾、彩禮等等,這些一般都是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的。男方要准備酒席,款待女方家人。待女方家賓客齊至時,第一頓飯吃菜和饃。然後認親戚,重點是女方認男方家親戚,逐個敬酒稱呼,長輩要給女方端禮錢,婆婆給未來的兒媳婦佩戴耳環、項鏈、戒指等,女方給男方贈送一套衣服。認親的程序結束後。男方家擺酒席,做臊子面,新親戚上桌喝酒交流,增進情感。 結 婚 婚期確定後,男女雙方就開始著手做一些准備工作。重要的一項就是男女雙方要親自到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領取結婚證,然後選擇黃道吉日,男女雙方兩家確定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婚禮。婚禮前一天下午,男女兩家都要待東,即招待東家和所有幫忙的親戚朋友。傍晚時,男方家要選個干凈的空地給祖宗燒紙,向祖先通說後人婚事。同時,男方請親威、同事、朋友開始布置、收拾新房,主要是張貼喜字,裁剪張貼鴛鴦、拉花、窗花等飾物,營造喜慶氣氛。晚上,女方和姑嫂以及朋友還要到男方家看新房布置情況。男方則和媒人、伴郎一道到女方家送大紅「肉方」。新房布置完成後,不鋪床,晚上由新郎與一個親屬的未婚男孩一起在新床上就寢,俗稱「壓床」。壓床的人有條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隨便就能壓的,一般由新郎的親弟弟,或朋友或同學,但必須是歲數小於新郎的未婚青年。另外,有的家庭還講究請四五歲的男孩兒壓床,這是從延續子孫的角度來考慮的。次日,便要舉行結婚儀式,一般分喬親、典禮、認親、鬧洞房幾個環節。喬 親 就是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禮當天,新娘一大早首要的是化妝和打扮,然後穿上漂亮的結婚服裝在娘家等候。新郎則與伴郎、伴娘及娶親人員(不論迎親人員多少,但必須是雙數,且男女各半)在媒人的引領下乘車(車隊要求是雙數),從男方家出發前往女方家娶親。行前准備好雙份禮品(紅酒、掛面、豬「肉方」、紅糖、點心等)及紅包,還要拿一紅木匣子,內裝香、艾、掛面、酵面、棉花、紅棗、桂圓、蓮子、碗、筷、化裝品、錢等物,均是雙份。喬親人馬到女方家門口時,放鞭炮告知。女方家則事先准備好難題,或提問題、或讓喬親人員喝酒等,待嬉鬧後才開門。進門後,女方家准備荷包蛋等招待新郎,准備簡單飯菜招待娶親人員後,新娘拜別父母,給父母敬茶或敬酒。迎親人員還要從女方家象徵性地「偷」點東西,所「偷」東西中必須有木材類的,意為「偷財」。女方將男方帶來的紅白糖、「肉方」、掛面等留下一份,讓男方帶回一份,對紅木匣子中帶來的離娘錢及饃饃留在娘家,再由娘家對等換個過,其它物品原封不動隨新娘帶回。時辰一到,新郎或抱或背新娘從娘家出來,送上喬親新車,與娘家送親人員同行。喬親車隊中途不能隨意停留,不能走回頭路,也不能走重復路線。喬親車隊在路上與別家喬親車隊相遇,要互換手帕以圖吉利。喬親車隊到新郎家門口,放鞭炮、撒花,或噴綵帶。下車時,新娘腳不沾地,新郎將新娘抱人新房,換禮服,准備典禮。在新娘進門時,公婆、「阿伯子」(新郎的兄長)都要迴避,不能照面。典 禮 待賓客到齊,坐定,吉時一到,就開始進行典禮儀式。由司儀宣布婚禮開始,放鞭炮,或奏婚禮進行曲,或鼓掌,新郎、新娘攜手緩緩步入典禮廳堂。結婚典禮儀式開始後,新郎、新娘攜手站在典禮台上,由主婚人、證婚人講話,並宣讀結婚證書,然後新人互贈禮物,互帶紅花,以示相敬相愛,並進行拜禮。舊時講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對拜,現在則簡化為新人向雙方父母三鞠躬,向親戚朋友鞠躬答謝,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禮。為了喜慶,公婆的好朋友還要給公婆「抹花臉」,還要給婆婆的耳朵上掛紅辣椒,其意就是讓公婆在媳婦面前出醜,以此來縮小媳婦與公婆之間的距離。在典禮結束後,司儀宣布新郎、新娘攜手入洞房時,由親朋好友將事先准備好的紙花、五穀雜糧、白沙糖等混合物打向新郎、新娘的頭上,稱為「打煞」,意為驅災避邪。 認 親 典禮之後,敦煌還有「認親」的習俗,即在婚宴開始,由司儀帶著一對新人認長輩、認親戚,新人叫著長輩親屬的稱謂,並鞠躬行禮,有些地方有叩頭習慣。而長輩則要事先准備禮金紅包,當面分別給新郎、新娘,以示祝賀,稱為「拜禮」,一般要多次鞠躬行拜禮,尤其父母則要多次給紅包。婚禮的當天晚上,新郎和新娘不吃婆家飯,而是吃娘家派人送來的素食「寬心面」。所謂「寬心面」,就是我們所說的「寬板」拉條面,其意就是讓新人在成婚後放心過日子,不要怕事。 鬧洞房 也稱「耍床」。婚禮當天晚上,有鬧新房習俗。在過去,由於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識,新婚之夜要他們生活在同一空間心理上可能會感到不自在,鬧洞房無疑可以通過公眾游戲讓新人消除隔閡,捅破羞怯的「窗戶紙」。而在今天,鬧洞房主要是向新人們表示祝福之意。年輕人准備各種雅俗共賞的節目,讓新人表演,逗樂、起鬨,增加喜慶氣氛。如表演取筷子,將一雙筷子置於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讓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實際就是讓兩人有意親吻。另外,過去鬧洞房時還要耍鬧小叔子,讓小叔子給嫂子掃地,掃地要從門口往裡掃,掃的東西要堆在屋角,意思不能把財掃出門。第三天回門回來後,再由新娘清掃出門。鬧洞房結束後,新郎、新娘人睡前還必須完成一個很重要的程序,就是給新人鋪床。鋪床十分講究,要請父母健在、兒女雙全的女性給新婚夫婦鋪床,把兩床被子的四角夾人核桃、花生、蓮子、紅棗等物,一邊鋪床一邊口中還要念念有詞:「反鋪席子正鋪氈,生下的娃娃坐高官;雙雙核桃雙雙棗,兒子多來女子少……」而後,新婚夫妻才能同床共寢。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婦不能隨便出門,也不能睡懶覺,更不能隨意開門。必須等候小叔子或侄子叫門時,才可開門。叫門時稱「哥哥、嫂子(或叔叔、嬸嬸)開門來,金銀財寶滾進來」,這時才能打開新房門,並由叫門的孩童遞進來兩個熟雞蛋、兩個小饅頭、兩杯糖水,寓意財源流進,甜甜蜜蜜,新郎、新娘要給叫門送餐的孩童紅包。新婚夫婦在新房內吃完後,再出門拜見公婆。但新娘在回門前不能進伙房。回門前若進了伙房。則日後的日子會過得很不順利。 回 門 按照約定俗成習慣,結婚第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稱「回門」。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新娘家非常重視婚後第三天的回門,因此新郎事先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准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回門一般在上午進行。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問候老人。這時,新郎要改口,或跟新娘一樣稱岳父母為爸爸、媽媽,或稱姨父、姨娘,要叫得自然、親切,對待親友和鄰居也應表現出親切熱情、彬彬有禮,見人先打招呼,以禮相待。吃飯不做菜,只有餃子,餡內包有酸甜苦辣等各種味道,寓意今後漫長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吃完飯後要按婆婆的叮囑不能久留,放下筷子就回家。意思是說,新媳婦回門在娘家待得時間長了,婚後就不大顧家了,所以不能久留。" 9。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