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風俗春節
1、平潭過年的民風民俗是怎麼樣的?
平潭過年的民風民俗是做年仔,撣塵,分年,過除夕。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過小年,俗稱「做年仔」。就是要准備過年了。舊社會,長工吃過小年飯,就跟主人給結賬下工,回家過年。但店鋪伙計例外。他們要拿著主人的帳單上債主門催債,但一般不收錢,僅為通知而以。
二十五日開始收錢。直到除夕封門為止,封門後任何人不得叫門收帳。從這天起,家家戶戶就開始張羅年貨,裁新衣,殺豬羊,蒸年糕,宰雞鴨,買年畫、鞭炮等等。大人忙忙碌碌操心費神,小孩歡歡喜喜期盼過年。這一天還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平潭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節前就要做很多准備工作。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撣塵日。就是從這天開始到三十日要選擇奇數日,對屋裡屋外進行大掃除。用粽片或草綁在竹竿上,對天花板,牆壁的灰塵撣除干凈。除外還要洗門窗、地板、傢具等等。就是要過一個乾乾凈凈的春節。
平潭貼春聯掛年畫的習俗與其他地方相似。一般要在除夕日前貼好春聯掛好畫,以迎接新的一年的來臨。凡在本年度有新喪的人家,春節只貼綠色春聯以示戴孝。
過除夕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吃年夜飯,平潭人稱為「三十盲脯頓」,家主人都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做年夜飯,越豐盛越好。但不能做成十道菜,可以是九道,也可以是十一道。一家老小吃完年夜飯後,長輩要向未成家的兒孫輩送壓歲錢,叫做分壓歲錢。
然後全家人圍坐一起。促膝談心,憧憬未來,直至零點,開大門放鞭炮,迎接財神爺。除夕夜還要通宵點燈,取燈明火旺,來年紅火之意。
2、春節的起源歷史和平潭的春節習俗300字到400字左右
春節它起源於殷商時期的祭神祖活動,是我國先民經過一年的勞動,在歲尾年初之際,用他們的農、獵收獲來祭祀眾神和祖先,以感謝大自然的賜予。這就是「臘祭」。由於宗教、風俗自身的保守性和歷代統治階級出於自身的提倡,這種生產力低下的原始時代的傳統禮俗,一直保留在生產力相對低下的各個歷史時期,沿襲到20世紀40年代,演化為「春節」的習俗。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過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穀豐登的意思。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打農歷收成好叫「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為「年日」。
年有一個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串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村莊,有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啪」的聲音,就嚇的跑到另一個村莊,迎頭看到了一家門前曬件大紅衣裳,不知其物就嚇跑了。後來又到了一個村莊,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就夾著尾巴逃走了。
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 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
ps:應該有300字左右吧 一定要採納哦~~
3、平潭的春節
春節的習俗
1、臘月二十三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5、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詩: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給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祭祖,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7、逛廟會
逛廟會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春節情結,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節廟會最早是民間的宗教儀式,廟會之時,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場」以祭祀神佛,人們也要進香朝拜、許願、還願、求福。廟會期間,也少不了商販叫賣、民間藝術表演。廟會上有許多歷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項目,比如,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
8、觀社火
除了廟會,民間自演自娛的社火也是歷史悠久的年節娛樂活動。社火源於古老的土地神與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成為規模盛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娛樂活動。
9、舞龍
舞龍,又名「耍龍燈」、「龍燈舞」,是漢民族傳統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慶節日,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
舞龍起源於漢代,經歷代而不衰。舞龍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到了唐宋時代,舞龍已是逢年過節時常見的表現形式。
關於舞龍的來歷,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天,龍王腰痛難忍,龍宮中的所有葯物都吃了,仍不見效。只好變成老頭來到人間求醫。大夫摸脈後甚覺奇異,問道:「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於是大夫讓他變回原形,從腰間的鱗甲中捉出一條蜈蚣。經過撥毒、敷葯,龍王完全康復了。為了答謝治療之恩,龍王向大夫說:「只要照我的樣子扎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件事傳出後,人們便以為龍能興雲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龍祈雨,並有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矩。
10、舞獅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又會在春節或慶典活動舞獅。
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北方舞獅和南方舞獅兩種。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這種舞獅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獅子的造型、式樣、顏色多與北方獅不同。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密妞扣的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舞獅要使出渾身解
人們為什麼特別喜歡在春節時舞獅呢?相傳明代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一頭怪獸,每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有人建議用獅舞來嚇唬怪獸,果然奏效,那怪獸逃之夭夭。當地百姓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節便敲鑼打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消災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4、平定的春節習俗
春 節
農歷正月初一,又稱元旦,俗稱「初一早」。有「初一起得早,全年事事如意」之說。午夜剛交,就有人放鞭炮。早餐,各家各戶吃線面、「太平蛋」,祈求「太平如意、福壽綿長」。
早飯後大多出門拜年,主人或主婦留在家中接待客人。出門碰見熟人,或登門拜年,則互致「恭禧」、「發財」、「拜年」等語。見來客則敬茶敬果,備盡殷勤。敬果俗呼「請吃甜』。初一晚餐,一般在天未黑前進餐,有「與百鳥歸林爭比早」的說法,與除夕晚餐相反。
正月初二,平潭舊習,互不串門。初一早上見面互道恭喜、互祝平!安後,初二則到受倭害死難者家中弔唁。後來沿襲下來初二一般不串門縣獨有的習俗。
初三這天,人們繼續探親訪友拜年串門。舊時商店、手工作坊也從正月初一放假到初三。平潭一些鄉鎮沿襲福清習俗「請初三」,即請新娘回娘家。頭年「請初三」,娘家要設宴招待女婿和出嫁的女兒。初四是開假日,各行各業均開始照常活動。
在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之前,還有初七「人生日」、初九「天公生日」、十一日「上彩暝」。舊時各鄉鎮在正月舉行鬧社火、做「上元」,自正月十一開始(有的正月初十開始),晚上吃「上彩飯」。許多鄉鎮按舊例各自規定社日做「上元」,開展文藝活動。城鄉各處的寺廟,則抬出神佛巡境遊行,俗稱「游神」、「走轎」。這種習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消除。
二、 元 宵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俗稱元宵節,是舊時民間最熱鬧的節日。其時有扎花燈、舞龍、舞獅、踩高腳、排鰲山、放煙火、燒瓦塔等活動,使「做上元」、鬧社火以來的娛樂活動達到高潮。正月十五夜,城關居民有吃元宵丸(湯圓)、點長明燈的習俗。
5、平潭春節的由來
據介紹,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 「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6、關於平潭縣的風俗習慣
平潭縣的風俗習慣:
清明節:人們都到祖先墳上掃墓,刈除雜草,修整林木,刷新碑銘,壓錢紙、紅紙簽;基督教徒多用紅紙剪成十字架壓在墳上。
頭年墓(或前年有新喪),要在清明當日或前一兩天祭掃。有「不孝子,清明不祭(掃)祭穀雨」之說。遇虎年,一般忌清明日掃墓,要提前或推後一兩天祭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機關單位、學校團體常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公務員、教師、學生等,到烈士陵園掃墓,以表緬懷敬仰之意。
立夏:是小麥上場時節,群眾有製作麵食過節的習俗,意在慶祝豐收。
中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節」,又稱鬼節,是祭祖的節日。
尾中元:農歷七月二十九日,正逢漁區夏汛結束,舊時漁民多備香燭供品到媽祖廟、龍王廟拜謝海神。50年代後,此習漸除。
重陽節:九月初九重陽節,也叫重九節。舊時重陽登高,有避邪去禍之意。兒童多在這天競放風箏。1988年福建省政府將此日定為「敬老日」、「老人節」。
冬至:也叫冬節。平潭民間有兩項主要活動,一是祭拜祖先,一是「搓圓」(做冬節塒)。兩項活動都在冬至前一天進行。先是祀祭祖先(基督教、天主教徒無此習俗),至晚餐後,各家各戶點起紅燭,擺上紅橘,男女老幼圍坐一起開始搓塒。塒分糯米甜塒和薯粉咸塒。舊時搓前要放鞭炮。而且在簸箕圈沿插上時花(舊稱「瓷官人」),還要特別搓幾粒染紅的小塒,待次晨煮熟粘在門框兩邊及豬背鬃毛上,寓合家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之願。煮塒一般要在冬節早晨,放完鞭炮後,合家人吃塒當早餐。平潭有些地方沿襲福清習俗,新嫁女兒的人家,第一年冬節應給女兒、女婿送冬節花、紅橘,俗稱「搓圓花」,表示祝福。新喪人家冬節不搓塒,由鄰居或親友贈送,要奇數,喪家以食糖回贈。
除上述節日外,民間尚有許多宗教節日,如佛教徒要過農歷四月初八的浴佛節、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等;基督教、天主教徒要過復活節、聖誕節等。
7、平潭的拗九節是什麼?
正月二十九日,是新年正月中最後一個逢九的日子,故叫「拗九節」,「後九」也叫「拗九」平潭還有一種關於「九」的習俗。家中不管男女老少,歲數逢「九」的叫「明九」,歲數是九的倍數的稱為「暗九」。
屆時,親戚互相請去吃拗九粥(丸),糯米煮的,加紅糖,紅棗、瓜條、龍眼肉等,也吃太平面,祝賀過節。如果家中有兩人逢九,要邀請親戚中有逢九的過來一個,湊成「奇數」,以示吉利。有的地方「後九節」過三天,到二月初二,叫做「拗九仔」,繼續包「拗九丸」。這就是民間所說的「過九」。是百姓對生命敬畏的一種特別的表達方式,在平潭民間很是慎重,而且很具體。
(7)平潭風俗春節擴展資料
據平潭縣志記載,拗九節家家包「拗九丸」,即用薯粉和熟番薯混合舂成有彈性的粉團,內包多是糖餡或海鮮、肉、菜等葷餡,捏成「燒賣」形或餃子形,或蒸或煮,於後九節合家當早餐。舊時城關有的還煮「拗九粥」(粥中加花生、紅棗、瓜條、龍眼肉、糖等)。
在傳統觀念中「九」是不好過的。在福州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
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歲數逢九的人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稱「暗九」)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