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朝鮮族風俗民情

朝鮮族風俗民情

發布時間: 2022-09-23 16:34:56

1、朝鮮族有什麼習俗和禁忌

一,飲食

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多為大米飯、二米飯,湯每餐必備,尤喜喝大醬湯。狗肉是朝鮮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喪及節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節都可吃狗肉。

二,服飾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

三,居住

多居馬尾式住宅,建於近水源方便之處。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辮抹泥為牆,屋頂四面坡,用稻草覆蓋。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同時也是窗),室內通屋為炕,進屋脫鞋,盤腿而坐。

四,喪葬

先將屍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裡擺上供品,這時趕制壽衣。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男子戴麻制喪帽,女戴麻制喪圈。靈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喪者向遺體三叩首,同時帶去禮物。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並把屍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

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 近年移風易俗,也出現了深葬,火化等。

五,婚姻

朝鮮族人無女方向男方索取財物的陋習,只由男方買些服裝和姑娘所愛之物相贈,以表訂親之意。舉行婚禮時,男女雙方各備豐盛酒席。男方先備牛車,車上鋪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儐相,身穿禮服胸佩紅花,去女家接新娘

六,禁忌

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朝鮮族人民十分注重出生儀禮,一旦嬰兒降生墜地後,這戶人家就會在自家的屋檐下掛上一條草繩,即「忌繩」,以此告知眾人嬰兒的出世,外人禁止出入。

2、朝鮮族的風俗習慣

朝鮮族的風俗習慣(1)服飾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

(2)飲食

  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多為大米飯、二米飯,湯每餐必備,尤喜喝大醬湯。

  辣白菜,一般製法將白菜用鹽水浸泡幾天,洗後,再抹入辣椒、蔥、蒜、姜等調料。有條件時還可加蘋果、梨片等,然後窖藏,半月後便可食用。還可用蘿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麵,三分澱粉、七分面壓制而成。煮熟撈出冷卻,再用牛肉或雞肉熬湯,並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薑、味精、糖醋等製成冷麵湯,吃時再放入牛肉片、黃瓜絲、芝麻、辣椒面等適口調料。

  狗肉是朝鮮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喪及節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節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復時為補養而殺狗。殺時將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臟做湯,肉加調料涼食,其味鮮美可口。

  朝鮮族飲具器皿別具風格,一般一灶兩鍋,其鍋邦深底闊,特別鐵蓋,便於燜飯,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鍋飯、一鍋湯。桌中間一盆飯,一人一匙,並備有涼水。器皿講究衛生,女人用壇罐頂水(現已不見)。

(3)居住

  多居馬尾式住宅,建於近水源方便之處。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辮抹泥為牆,屋頂四面坡,用稻草覆蓋。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同時也是窗),室內通屋為炕,進屋脫鞋,盤腿而坐。農村在房屋東端室內養一頭大黃牛,院內放牛車及搗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鮮族已發生變化,磚瓦結構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風格的室內設計日漸減少,一切向現代化發展。

(4)喪葬

  先將屍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裡擺上供品,這時趕制壽衣。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男子戴麻制喪帽,女戴麻制喪圈。靈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喪者向遺體三叩首,同時帶去禮物。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並把屍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 近年移風易俗,也出現了深葬,火化等。

(5)禮儀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6)婚姻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訂親後,選吉日。由男方攜佳餚至女家,由女方邀親友共同飲酒。至夜幕降臨,方撤下酒席,奏樂。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歸家,以表不忍女兒即將離家外嫁。

  朝鮮族人無女方向男方索取財物的陋習,只由男方買些服裝和姑娘所愛之物相贈,以表訂親之意。舉行婚禮時,男女雙方各備豐盛酒席。男方先備牛車,車上鋪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儐相,身穿禮服胸佩紅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進一無人的房間——室內擺放一桌豐盛酒席,女方給新郎連斟三杯酒。其後,新郎將酒菜各選一點,用一張白紙包上,帶上一瓶白酒,請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愜意,女家招待甚豐。接著女家又給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飯,裡面埋上三個雞蛋。新郎要剩半碗飯一個雞蛋給新娘,象徵此後共吃一鍋飯,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永成鸞鳳之好。 儐相於席間也選一點菜餚,帶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儀式結束後,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禮,以謝玉成。然後新娘帶妝奩上車與新郎回家。

  回歸途中,趕車人故意把車趕進橫壟地里任其簸簸,同車人歡笑一團,樂不可支。車進村邊,村人穿民族服裝,載歌載舞迎接新娘。此時由男家向趕車人獻出一小桌酒菜。宴罷,趕車在村中轉幾圈,再乘興將車趕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車後,步入屋內舉行婚禮,儀式與在女方家相似。儀式後,在場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時,新郎新娘「三問三答」,其內容是對老人的尊敬、對幼輩的愛撫及雙方海誓山盟之類的話語。宴罷,客歸,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畢。

3、朝鮮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朝鮮族是朝鮮和韓國的主體民族,雖然在朝鮮和韓國並不存在朝鮮族的概念,此外還分布在中國東北的吉林以及遼寧和黑龍江三省。可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朝鮮族的風俗習慣究竟都有哪些?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 民族文化 的角度來學習學習吧!

朝鮮族(韓民族)的先民是三韓人(馬韓、辰韓和弁韓),《後漢書·東夷列傳》第七十五:「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余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

雖然韓半島古代國名多變,但是「韓人」、「韓民」之稱一直在民間延續,在中韓兩國的法律文書中也時有出現,比如:19世紀80年代的《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就有「華民」、「韓人」之稱,19世紀90年代中期清國皇帝對日宣戰詔書中也有「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之稱。

在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後,在《馬關條約》中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承認朝鮮獨立,1897年,朝鮮王宣布建制稱帝,建立「大韓帝國」,「韓」第一次從民間進入國號,han這個音在韓語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絕大多數民族都喜歡選寓意好的或者有紀念意義的名稱作為國名、族名。

朝鮮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強。很多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流傳至今。傳統的朝鮮民族民居鄉土氣息濃郁,一般是稻草屋頂,朝鮮族大炕、木筒煙囪。大多數朝鮮族聚集區,主要的農作物為水稻,因此他們就地取材,用稻草蓋屋頂,又隔雨,又保暖,經濟實惠。朝鮮族大炕別具特色,房間整個地面除了放鞋子的地方,其餘是一埔大炕,進屋就脫鞋上炕,炕上一般埔著地革,朝鮮族婦女總會使它保持的乾乾凈凈,愛清潔也是這個民族的一大特點。

傳統的朝鮮族的服飾以婦女穿的高麗裙最為獨特。每到大型節日、朋友聚會或生日、祝壽她們總會穿上這種傳統的服裝,伴隨著那優美的民族樂曲,載歌載舞,熱鬧一番。朝鮮族婦女擺運物品一般用頭頂,這是在長期勞動中練就的本領,既使走的很快,也非常平穩。在歷史上,朝鮮族男尊女卑的現象比較突出。這和日本的風俗有些相象,但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現象也逐漸在改變。

朝鮮族民族音樂,民族歌舞,獨具風格,它們多半反映勞動和豐收的歡樂的場面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朝鮮族歌唱家和藝術家。每到朝鮮族的傳統節日和慶祝的場面,他們都會引吭高歌,舉杯暢飲,充分體現了這個民族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嚮往。朝鮮族的民族節日有歲首節、上元節、寒食節、秋夕節等。為老人祝壽場面熱鬧隆重,體現朝鮮族尊老愛幼的風俗。

傳統朝鮮族舞蹈有刀舞、長鼓舞、龍鼓舞、農樂舞等。伽椰琴、奚琴、筒簫、長鼓、手鼓是朝鮮族的傳統民族樂器。

朝鮮語是他們的民族語言,延吉市是延邊自治州首府。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延邊自治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延邊自治州地處吉林省東南部,圖們江中下游地區,中、朝、俄交界地帶,幅員遼闊,邊境線長。邊境口岸—琿春,可直接與日本海相通,再加上國家對邊疆地區有相應的政策扶持,為開發投資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近幾年又先後開辟了琿春至朝鮮羅津、琿春至俄羅斯海參崴的跨國旅遊線路,相信延邊自治州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

服飾: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朝鮮族的飲食文化也遠近聞名,朝鮮族的主食一般以米飯、打糕、冷麵為主,朝鮮族的鐵鍋與漢族的蒸飯的鐵鍋有所不同,它口小,內大,所蒸出的米飯味道純正。打糕是用糯米蒸熟以後,經過反復錘打而成,吃起來柔韌可口。朝鮮族冷麵多為夏季食用,冷麵所用的原料為蕎麥粉、麵粉和澱粉按一定比例和勻,經過手工機械壓制到沸水裡煮熟,然後放以冷水裡浸泡,食用時放到特製的冷麵湯,然後加辣椒沫、牛肉片、煮熟的雞蛋、黃瓜絲等,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挑選,吃起來,涼爽可口,特別受到女性的歡迎。

美食:
朝鮮族的菜餚多以涼拌和泡漬的為主。朝鮮族泡菜家喻戶曉。所用的原料多種多樣,幾乎無所不有,常見的有桔梗、薇菜、蕨菜、海帶、蘿卜、大白菜、黃瓜等等,泡製時所用的佐料主要有姜沫、蒜泥、辣椒沫、鹽、味精等。朝鮮族泡菜是遊客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餚,傳統的朝鮮族人愛吃狗肉,做法獨特是宴請客人必備的一道菜。狗肉湯、醬湯、鰱魚湯、水豆腐、明太魚、朝鮮族包飯、朝鮮族燒烤、用糯米釀制的朝鮮族米酒都頗具民族特色,讓人回味無窮。如果你作為一個外地遊客到這里,欣賞完美麗自然景觀,坐朝鮮族農家大炕上,品嘗風味獨特的菜餚,喝著朝鮮族米酒,聽其音樂,觀其舞蹈,你一定會樂在其中。

朝鮮族傳統的體育活動有摔跤、跳板、盪鞦韆、拔河、傳統木排賽等。每到大型節日都要舉行體育運動會

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多為大米飯、二米飯,湯每餐必備,尤喜喝大醬湯。

辣白菜,一般製法將白菜用鹽水浸泡幾天,洗後,再抹入辣椒、蔥、蒜、姜等調料。有條件時還可加蘋果、梨片等,然後窖藏,半月後便可食用。還可用蘿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麵,三分澱粉、七分面壓制而成。煮熟撈出冷卻,再用牛肉或雞肉熬湯,並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薑、味精、糖醋等製成冷麵湯,吃時再放入牛肉片、黃瓜絲、芝麻、辣椒面等適口調料。

狗肉是朝鮮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喪及節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節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復時為補養而殺狗。殺時將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臟做湯,肉加調料涼食,其味鮮美可口。

朝鮮族飲具器皿別具風格,一般一灶兩鍋,其鍋邦深底闊,特別鐵蓋,便於燜飯,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鍋飯、一鍋湯。桌中間一盆飯,一人一匙,並備有涼水。器皿講究衛生,女人用壇罐頂水(現已不見)。

居住:
多居馬尾式住宅,建於近水源方便之處。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辮抹泥為牆,屋頂四面坡,用稻草覆蓋。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同時也是窗),室內通屋為炕,進屋脫鞋,盤腿而坐。農村在房屋東端室內養一頭大黃牛,院內放牛車及搗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鮮族已發生變化,磚瓦結構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風格的室內設計日漸減少,一切向現代化發展。

喪葬:
先將屍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裡擺上供品,這時趕制壽衣。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男子戴麻制喪帽,女戴麻制喪圈。靈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喪者向遺體三叩首,同時帶去禮物。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並把屍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近年移風易俗,也出現了深葬,火化等。

禮儀: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婚姻: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4、朝鮮族人的生活習俗?

1、傳統服裝:

朝鮮族居住以火炕為中心,平時男人盤腿而坐,而婦女坐相一般是雙膝著地的脆式,所以衣著多是寬松式。朝鮮族一般喜著白衣素服,顯示出喜愛清凈樸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稱。

2、飲食:

傳統飲食中,稻穀類和蔬菜為基本飲食,菜餚通常以辣為特徵。

日常飲食中,一般以米飯為主食,以菜湯為副食,兼備各種風味小菜。朝鮮族歷來以素食為主,不喜歡吃油膩的食物,其飲食特點可以概括為辛辣、爽涼、清淡。

朝鮮族喜歡吃狗肉。但是,逢年過節、操辦婚喪事或搬家時不吃狗肉。

3、禮儀:

①周歲生日

小孩的周歲生日當天,小孩穿著漂亮的生日服裝,男孩一般上著「則羔里」(上衣),外加小坎肩,下穿藍色褲子,頭戴幅巾。而女孩上穿綵綢「則羔里」,下著紅綢羅裙。生日當天,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是象徵預言命運的「抓周」。

結婚典禮

朝鮮族婚禮按「婚儀」、「納采」、「納幣」和「迎親」等程序進行。婚儀是父母通過媒人商議好子女婚事,納采為訂婚儀式,納幣是新郎家送彩禮以示對女方家許婚的謝意。迎親則為結婚典禮,這是整個婚禮中最為重要且最隆重的儀式。

③60周歲花甲。

花甲之日,子女們為老人擺壽席,設酒宴,廣邀親朋好友和鄰居歡聚一堂,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祝願老人健康長壽。

在花甲儀式中,「獻壽」為主要內容,即晚輩們依次向花甲老人敬酒跪拜的祝壽之禮。獻壽禮按子女長幼之序、親戚遠近之別,及至賓客依次敬酒獻壽。

獻禮後,老人和婦女們把壽席上的飲食分給在場的年輕人和小孩,人們相信吃壽席上的東西會使人健康成長。

4、喪葬:

過去,朝鮮族多實行土葬。

當老人亡故後,親人三天內不準洗臉、理發,也不準吃干飯,而且必須穿孝。

親友來弔唁,首先在遺體前三叩首,再同死者親屬相互二叩首。

舉行埋葬一定要在單日。入殮時要給死者穿新衣,原來的衣服則燒掉。三天後埋葬。埋葬前要請風水先生選墓地,墓地多選在山坡的陽面,頭朝山頂腳朝下。埋葬後,墳前置供品,叩首。

埋葬後要連續祭祀三天,飯前先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雲」,第二天叫「拜雲」,第三天帶供品到墳地叫「三雲」。

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節等都要祭祀。

現在土葬已多改為火葬,程序也日趨簡化。

5、舞蹈

朝鮮族舞蹈主要包括農樂舞、長鼓舞、扇子舞、象帽舞、頂水舞、刀舞等。

6、樂器

朝鮮族傳統樂器有伽倻琴、筒簫、奚琴等。

伽倻琴為朝鮮族傳統弦樂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濃的彈拔樂器,形狀近似於漢族民樂器古箏,演奏時一端著地、一端放於腿上,右手彈,左手弄,表演姿態穩雅別致。

筒簫是朝鮮族民族音樂中一種重要的吹奏樂器,自其誕生以來就備受朝鮮族人民的青睞,其音色十分優美,是竹管樂器中的中音樂器。

奚琴是朝鮮族人民喜歡使用的一種弓弦樂器,相傳是我國宋代東北一帶的奚部族所創造,故而得名。

7、宗教信仰

歷史上朝鮮族信仰多種宗教,有原始的萬物有靈論的多神信仰、佛教、基督教等,也有近代產生的民族宗教信仰,如天道教、侍天教、濟愚教、青林教、元倧教、檀君教、大倧教等。此外,也有人信仰佛教、儒教等。

改革開放後,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落實,朝鮮族宗教信仰中基督教的影響逐漸擴大,其信徒也明顯增多。目前,朝鮮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以基督教、天主教為主,尤其是基督教發展速度較快。

(4)朝鮮族風俗民情擴展資料

朝鮮族是由相鄰的朝鮮半島陸續遷入、定居東北地區而逐漸形成的我國跨境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東北三省,集中居住於圖們江、鴨綠江、牡丹江、松花江及遼河、渾河等流域。

改革開放後,朝鮮族人口由傳統居住地東北三省逐漸遷往京津地區、黃河下游、長江下游、珠江下游地區等沿海經濟開放區。

「朝鮮族」的稱呼特指中國少數民族朝鮮族,是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中國人,在非中國地區生活的朝鮮民族人不自稱」朝鮮族「。

5、朝鮮民風習俗

(轉載)
朝鮮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周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

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還有你要注意的是.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周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 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朝鮮族人非常尊重老人,並將8月15日定為「老人節」。朝鮮族有古老的「花甲」祝壽儀式。 「花甲」是慶60周歲,「進甲」是慶61周歲。祝壽儀式隆重而獨具風格。

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吸煙;吸煙時,年輕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認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

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理由;途中遇有長者迎面走來,年輕人應恭敬地站立路旁問安並讓路;

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

餐桌上,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 婚喪、佳節期間不殺狗、不食狗肉。忌諱人稱「鮮族」。
朝鮮族的主食以冷麵和米糕見長。盛夏,朝鮮族家家都吃冷麵,即使是冬天冷麵也會得到許多人的青睞。這種冷麵是用蕎麥粉和澱粉軋成的,有的也用白面或米面。面條壓成後,直接放到開水裡煮熟,然後用涼水浸涼,撈出後加上牛肉、狗肉、蛋絲、辣椒、芝麻、香油、蘋果梨絲等,再澆上一些狗肉湯。吃起來甜里有酸,香里透辣,清涼爽口。

米糕的種類很多,有打糕、切糕、片糕等。打糕是朝鮮族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招待賓客時所不可缺少的主食。打糕,顧名思意,就是用手工打出來的。打糕的具體製作方法是,先把糯米蒸熟,然後用木棰在木臼里打成糕團,有兩人打的,也有一人打的,一般要打上半小時左右,然後取出切成片狀,放上小紅豆沙面,再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來嘖嘖有味。

米酒,是朝鮮族愛喝的一種飲料。米酒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總要端上來一碗自家釀制的米酒。這種酒比黃酒的色稍白一點,而且還略帶甜味。不過千萬不能貪杯,這種米酒開始喝的時候度數不大,但它卻後勁十足。而且和長輩一起喝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切不可面對著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

辣白菜,是朝鮮族最喜歡吃的一種菜,它是冬季的主要副食品。每年冬天,大白菜下來後,他們就開始製作辣白菜了。此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家家都要做,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因為要持續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膩解酒、助消化、增食慾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歡迎,成了朝鮮族日常飲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與滿族的習俗相反,朝鮮族是一個愛吃狗肉的民族。他們認為吃狗肉可以清熱解毒。用狗肉來烹制菜餚,是朝鮮族烹飪中的一大特色。
參考資料:http://www.hdzc.net/www/culture/2005-6/gyz200561803912.htm

朝鮮族的娛樂

朝鮮族人民非常熱愛體育運動。摔跤是他們古老的體育和娛樂活動。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愛好的體育活動。延邊素有「足球之鄉」的美稱。盪鞦韆和跳板是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娛樂和體育活動。

跳板:朝鮮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流行於吉林、黑龍江、遼寧朝鮮族聚居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節舉行。參加者多為女子,比賽進行時以2—4人為一組,分別站在一塊長約5米的蹺蹺板兩端,它有「抽線」和「表演」兩種。「抽線」在蹺蹺板兩端各置一團線,抽出線頭系於比賽者的腳踝上,在規定的時間內,以比賽者彈跳時所抽出的線的長度、高度,來判定勝負。「表演」則有自選動作和規定動作兩種,主要根據比賽者的跳動動作難度和姿勢進行評分。

盪鞦韆:也叫「打鞦韆」,是朝鮮族傳統體育項目,尤其受到婦女們的喜愛,並經常進行該項目的比賽。比賽時評定優勝者有幾種方法:一種是以鞦韆架前方高樹上的樹葉或花朵為目標,用腳碰著或咬掉樹葉(花朵)者為勝;一種是在踏板底下掛一根長繩,測量鞦韆盪起的高度,高者為勝;還有一種是在鞦韆架前方豎兩根樹桿,桿上橫拉一根系有鈴鐺的繩子,盪鞦韆者以碰鈴次數多少決定勝負。

摔跤:素有「摔跤之鄉」之稱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具有悠久的摔跤歷史。每逢端午節或中秋節,四方摔跤手雲集,爭奪錦標,人們常選一頭肥壯的黃牛作為獎品給優勝者。比賽時,雙方穿上特製的服裝,右腿上扎一束白色的帶子,各自將左手套進對方的帶里,右手抓住對方的腰帶,裁判一聲令下,雙方同時立起,比高低,經過多局較量,獲勝者牽著黃牛在鑼鼓聲中繞場一周。

鐵連極:朝鮮族武術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武術套路以器械為主,其中「鐵連極」為著名器械。鐵連極類似我國傳統武術的大梢子。在一根齊肩高的棍端,有一圓環,環上套連著三根並列成放射狀的短節,長度尺余,舞動起來雙手握棍,風格勇猛,控制范圍大,有砸、掄、掃、纏、蓋、架、格等技法,配合多種身形,異常精彩。

頂瓮競走:朝鮮族傳統體育活動.主要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常在勞動之餘舉行,參加者均為女子。比賽開始前,參加者先頭頂一盛有10斤水的瓦瓮,站在出發線上,裁判員發令後,即快步疾走,每次賽程為一百米或二百米。走時,以瓦瓮不倒,水不濺出和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

朝鮮族的服飾

朝鮮族人比較喜歡素白色服裝,以示清潔、干凈、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婦女穿短衣長裙,這也是朝鮮族婦女服裝的一大特色。短衣朝鮮語叫:「則高利」,是一種斜領、無扣用帶子打結、只遮蓋到胸部的衣服;長裙,朝鮮語也叫做「契瑪」,腰間有細褶,寬松飄逸。這種衣服大多用絲綢縫制而成,色彩鮮艷。朝鮮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褲腿寬大的長褲,褲腳繫上絲帶。外出時多穿斜襟以布帶打結的長袍,現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朝鮮族的飲食

朝鮮族的主要食糧一般是大米和小米。以魚肉蛋奶製品和海鮮產品為輔,基本上以素食為主,同以吃葷的民族有明顯的區別。辣泡菜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菜。另外,打糕、 冷麵、大醬湯、辣椒和狗肉也是他們非常喜愛的。

打糕:朝鮮族最愛吃的傳統食品之一。打糕的歷史比較長,早在18世紀朝鮮族的有關文獻中已有記載,當時稱打糕為「引絕餅」,並稱引絕餅已稱為傳統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節或紅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來招待親朋好友。顧名思義,打糕是打出來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產糯米的地方,則用小黃米或糜子;所灑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紅豆外,還可以用黃豆、綠豆、松子、栗子、紅棗、芝麻等。製作時,先將粘米淘凈蒸熟,放在打糕槽內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塊而成。吃的時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塊,蘸著糕面吃。

朝鮮冷麵:朝鮮族傳統食品之一。朝鮮冷麵的歷史很長。據日本史書記載,17世紀上半期,朝鮮僧天珍已將製作冷麵的方法傳到日本。朝鮮族人不僅在炎熱的夏天愛吃冷麵,即使在寒冬臘月里也喜歡坐在炕頭吃冷麵。特別是每年到農歷正月初四中午,朝鮮族有全家一起吃冷麵的習俗。據民間傳說這一天吃面條,可以「長命百歲」,故冷麵也稱做「長壽面」。冷麵的主要原料是蕎麥面、小麥面和澱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樹皮面和土豆澱粉製作。做法是在蕎麥面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面條,煮熟後用涼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製成,吃起來清涼爽口,味道鮮美。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鮮族的風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聰,此酒並非特製,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三伏與狗肉醬湯: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可是朝鮮族在三伏天卻有宰狗吃狗熱湯的習俗。這種醬湯別有風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醬湯可大補。朝鮮族大多數人愛吃狗肉。然而在節日,或辦紅白喜事時是絕對不準吃狗肉的。這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禮節。

五穀飯:朝鮮族吃五穀飯由來已久。新羅國時;把正月十五這天叫做「烏忌之日」,用五穀飯祭掃烏鴉。每逢正月十五,農民用江米、大黃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穀飯吃。還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種,便表示哪種糧食這一年能獲豐收。這種風俗,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米酒:朝鮮族愛喝的一種飲料。米酒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總要端上來一碗自家釀制的米酒。這種酒比黃酒的色稍白一點,而且還略帶甜味。這種米酒後勁十足。長輩一起喝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切不可面對著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

辣白菜:朝鮮族最愛吃的傳統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白菜下來後,他們就開始製作辣白菜了。此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家家都要做,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因為要持續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膩解酒、助消化、增食慾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歡迎,成了朝鮮族日常飲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朝鮮族的居住

朝鮮族的村落,多位於山坡下的平地上。在鄉下常見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兩種形式。村內房屋的建築多面向南或東南、西南,有瓦房與草房,房牆外多刷白色。屋頂多四個斜面構成,主室上蓋為大「人」字形,兩翼斜坡較小,用穀草或灰瓦片覆蓋。每套房屋正面開一扇或四扇門,同時開窗。後面一般亦設門和窗。房內一般分寢室、客室、廚房和倉庫等。有的在正房蓋廂房,作為住房和倉庫。室內用土磚或平埋的片石鋪成平炕。進屋脫鞋,席炕而坐。室外屋基離地60—70厘米,外有台階。

朝鮮族的婚戀

婚姻方面,朝鮮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按傳統習俗,近親、同宗、同姓不得通婚。「男主外,女主內」是一種普遍的習俗。解放前,婚姻都由父母包辦,早婚較普遍,也有招婿、童養媳等現象。朝鮮族婚俗從說媒到結婚要經過六次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幣」、「請期」和「迎請」。「納采」禮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親時送的禮物。「問名」禮是占卜新娘將來的運氣好壞而打聽其母姓名的禮儀。「納吉」禮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 「納幣」禮是新郎家給新娘有送的青緞、紅緞等財禮,「請期」禮是新郎家把選定的婚期以書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徵求意見,新娘家則根據姑娘的具體情況回復。「迎親」禮,即新娘家則根據姑娘的具體情況回復。「迎親」禮,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為隆重。朝鮮族婚禮的儀式很復雜,在延邊,婚禮一般分兩段進行:先在新娘家舉行,後在新郎家舉行。在新娘家舉行謂之「新郎婚禮」,在新郎家舉行謂之「新娘婚禮」。新郎婚禮一般要按奠雁禮、交拜禮、房合禮、席宴禮等順序進行。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後,便獨自回家,隨後新娘等待選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樣搭起醮禮廳,為新娘擺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認,施禮,被請去招待,至此,婚禮才告結束。朝鮮族結婚後一般都不離婚,他們在婚禮中舉行獻木雁的儀式,象徵夫妻白頭到老的願望。

朝鮮族的喪葬

朝鮮族多實行土葬,有的地區也實行火葬。朝鮮族老人死後,親人三天內不準洗臉、理發,也不準吃干飯,而且必須穿孝。親友來弔唁,首先在遺體前三叩首,再同死者親屬相互二叩首。舉行埋葬一定要在單日。入殮時要給死者穿新衣,原來的衣服則燒掉。三天後埋葬。埋葬前要請風水先生選墓地,墓地多選在山坡的陽面,頭朝山頂腳朝下。埋葬後,墳前置供品,叩首。以後要連續祀三天,飯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雲」,第二天叫「拜雲」,第三天帶供品到墳地叫「三雲」。以後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節等都要祭祀。

朝鮮族的節日

朝鮮族的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一年主要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等。

朝鮮族春節:能歌善舞的朝鮮族人民的節日生活豐富多彩。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簫的樂曲聲,將人們帶入一個新的境界。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等,競賽場上,熱鬧非凡,人們扶老攜幼爭相觀看。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有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著他的兒孫健康、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樓」,隨著長鼓、洞簫、嗩吶樂曲聲載歌載舞直到盡興。

上元節:朝鮮族傳統歲時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期一天,這天,朝鮮放要先到祖墳送燈,然後在堂內烯「屬」燈,院內掛天燈、院門兩旁掛壁燈,還要到河裡放燈船。這一天還要吃葯飯、五穀飯,喝聰耳酒。葯飯以江米、蜂密為基本原料。摻大棗、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葯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合飯」代替。以盼望當年五穀豐收。上元節有許多游戲,過去有火炬戰、車戰、拔河等。火炬戰,即賽火,看誰的火炬最亮,燃的時間最長。車戰,是比誰的車結實。所有娛樂活動,全村人都來參加。圍觀者敲鼓助威,熱鬧異常。取勝者唱歌、跳舞,歡慶勝利。晚上,大家舉著火炬上東山高處迎圓月,誰當年有福,誰就能望見初升圓月,迎月之後,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橋。踏橋,也叫跺橋。朝語中「橋」和「腿」兩詞同音,跟橋意為練腿。踏橋時,每人要在橋上往返幾次至幾十次不等,共次數必須與自己的歲數相等,以求祈福禳災。

嬰兒生日節:即嬰兒周歲生日節。在朝鮮族的人生儀禮中,嬰兒的一周歲紀念日最受重視。嬰兒一周歲紀念日的慶祝活動也非常隆重。嬰兒生日到來之際,嬰兒的媽媽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給孩子穿上一套精心製作的民族服裝,然後把孩子抱到已准備好的生日桌前,讓嬰兒「過目」專門為他擺設的「涉獵物」。桌子上會擺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筆、書、小槍等等帶有象徵意義的東西。客人到齊後,嬰兒的媽媽就叫孩子從桌子上五花八門的東西中隨便拿自己喜歡的中意之物。當孩子伸手從桌子上拿一樣東西時,客人們就歡騰起來,說一些使祝興的話。這個過程人們叫做嬰兒受生日席桌的「儀式」。有的地方還有老人給孩子脖子套上一團素白色線的習俗,以示希望孩子象雪白的線團那樣做一個潔白的人,能像長長的線那樣命長延壽。

洗頭節:陰歷六月十五日是朝鮮族的洗頭節。這一天被視為黃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邊洗頭,傳說用向東流的溪水洗頭是很吉利的。晚上,人們還要在家裡舉行洗頭宴,唱洗頭歌,然後全家老少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餐。

回婚節:在朝鮮族的家庭節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節」,亦稱「歸婚節」,即結婚60周年紀念日。舉行回婚節必須具備如下三個條件:一是老兩口都健在;二是親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孫子孫女無夭折。如果親生子女或孫子孫女中有死亡者,則不能舉行回婚節。因此,誰家能舉辦回婚節,是種很大的榮耀,親朋好友都要前來祝賀,一對老人穿上年輕時的結婚禮服,相互攙扶著入席,大家頻頻舉杯祝福,比年輕人的婚禮更為熱鬧隆重。

六一節:「六一」節是國際兒童節,但在延邊已演化成新的全民節日。在延邊,人們把「六一」兒童節活動當成一項重大的愛幼活動。「六一」這一天,往往萬人空巷,人們穿著節日盛裝湧向公園進行游園活動。

朝鮮族的風俗

禮儀:朝鮮族講究夫慈子孝,長子贍養父母,人們非常鄙視不孝不敬的人和行為。朝鮮族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吃飯時長輩動筷子後其餘的人才能就餐。吃飯時,匙要放在湯碗里,若放在桌上則表示已吃完。與長者同路時,年輕人須走在後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老者說明原委。

花甲宴席:朝鮮族每個家庭都很重視老人的花甲壽辰。父母誕辰60周年那天,子女們要為老人舉辦「花甲宴」(也叫花甲禮)。花甲宴上,子女親戚歡聚一趟,老兩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裝的子女按輩分長幼為序排開坐下。祝壽開始,從長子夫婦起,到孫子止,依次斟酒向老人跪拜祝福,感謝老人的辛苦操勞及養育之恩。禮畢後子女盛情款待親朋好友。
參考資料:http://spaces.msn.com/members/blue0331/Blog/cns!1pAj6Ih-XatZVJJo98xFVzjA!530.entry
回答者:wqf891119 - 經理 五級 11-17 21:55
朝鮮族不分男女都比較喜歡穿素白色的服裝,顯示出他們喜愛清凈樸素的個性。婦女的民族服裝,上身是白色斜襟的短衣,垂著飄帶;下向是裙子,有水粉、淡綠、淡藍、淡紫幾種顏色,分長裙和短裙。長裙到腳面,短裙僅過膝,有筒裙和纏裙兩種。男子在短衣外加坎肩,下面穿比較肥大的褲於,外出時再穿上斜襟的用布帶做紐扣的長袍。

朝鮮族婦女善於在頭上頂著東西走路,如盛滿水的瓦瓮、裝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頭頂著,不但不會掉下來,而且還能走得很快。朝鮮族的婦女還十分喜愛清潔,房間、餐具、衣被隨時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房間內用土坯和平整的石頭砌成炕,人一進屋便脫鞋,在炕上坐卧

朝鮮族的主食是大米、小米,也愛吃打糕、冷麵和大醬湯。特別喜歡吃狗肉和一種叫「克依姆奇」的泡菜,這種泡菜是以白菜和蘿卜為原料,佐以大蒜、辣椒、生薑,用鹽水腌漬而成,味道很獨特。

摔跤是朝鮮族一種古老的娛樂和體育活動。男子最喜歡比技巧、比氣力,看看誰更強悍、更聰明。足球是朝鮮族男子最喜愛也是最普及的一項體育運動。在延邊,四年級以上的小學生都有班隊,工廠農村各單位也都有自己的足球隊。每逢節假日,經常舉辦足球比賽。朝鮮族不僅踢足球的人多,而且踢足球的水平也較高。
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運動是壓跳板和盪鞦韆。壓跳板時,一端的人跳下,另一端的人被高高彈起,又輕巧,又驚險,往往會使觀眾發出笑聲和贊嘆聲。少女盪鞦韆時,長裙在空中飛舞,一會幾像白鶴撲向地面,一會兒又像彩鳳鑽人雲天,真是健與美的絕好展現。
http://www.gxi.gov.cn/intoguangxi/mzfq/zhmz_xndq/cxz.htm
回答者:o0老蒼蠅0o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11-17 21:59
朝鮮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周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

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還有你要注意的是.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周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 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朝鮮族人非常尊重老人,並將8月15日定為「老人節」。朝鮮族有古老的「花甲」祝壽儀式。 「花甲」是慶60周歲,「進甲」是慶61周歲。祝壽儀式隆重而獨具風格。

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吸煙;吸煙時,年輕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認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

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理由;途中遇有長者迎面走來,年輕人應恭敬地站立路旁問安並讓路;

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

餐桌上,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 婚喪、佳節期間不殺狗、不食狗肉。忌諱人稱「鮮族」。
朝鮮族的主食以冷麵和米糕見長。盛夏,朝鮮族家家都吃冷麵,即使是冬天冷麵也會得到許多人的青睞。這種冷麵是用蕎麥粉和澱粉軋成的,有的也用白面或米面。面條壓成後,直接放到開水裡煮熟,然後用涼水浸涼,撈出後加上牛肉、狗肉、蛋絲、辣椒、芝麻、香油、蘋果梨絲等,再澆上一些狗肉湯。吃起來甜里有酸,香里透辣,清涼爽口。

米糕的種類很多,有打糕、切糕、片糕等。打糕是朝鮮族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招待賓客時所不可缺少的主食。打糕,顧名思意,就是用手工打出來的。打糕的具體製作方法是,先把糯米蒸熟,然後用木棰在木臼里打成糕團,有兩人打的,也有一人打的,一般要打上半小時左右,然後取出切成片狀,放上小紅豆沙面,再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來嘖嘖有味。

米酒,是朝鮮族愛喝的一種飲料。米酒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總要端上來一碗自家釀制的米酒。這種酒比黃酒的色稍白一點,而且還略帶甜味。不過千萬不能貪杯,這種米酒開始喝的時候度數不大,但它卻後勁十足。而且和長輩一起喝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切不可面對著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

辣白菜,是朝鮮族最喜歡吃的一種菜,它是冬季的主要副食品。每年冬天,大白菜下來後,他們就開始製作辣白菜了。此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家家都要做,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因為要持續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膩解酒、助消化、增食慾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歡迎,成了朝鮮族日常飲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與滿族的習俗相反,朝鮮族是一個愛吃狗肉的民族。他們認為吃狗肉可以清熱解毒。用狗肉來烹制菜餚,是朝鮮族烹飪中的一大特色。

6、朝鮮族的民間風俗有哪些

朝鮮族的風俗習慣(1)服飾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

(2)飲食

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多為大米飯、二米飯,湯每餐必備,尤喜喝大醬湯。

辣白菜,一般製法將白菜用鹽水浸泡幾天,洗後,再抹入辣椒、蔥、蒜、姜等調料。有條件時還可加蘋果、梨片等,然後窖藏,半月後便可食用。還可用蘿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麵,三分澱粉、七分面壓制而成。煮熟撈出冷卻,再用牛肉或雞肉熬湯,並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薑、味精、糖醋等製成冷麵湯,吃時再放入牛肉片、黃瓜絲、芝麻、辣椒面等適口調料。

狗肉是朝鮮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喪及節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節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復時為補養而殺狗。殺時將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臟做湯,肉加調料涼食,其味鮮美可口。

朝鮮族飲具器皿別具風格,一般一灶兩鍋,其鍋邦深底闊,特別鐵蓋,便於燜飯,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鍋飯、一鍋湯。桌中間一盆飯,一人一匙,並備有涼水。器皿講究衛生,女人用壇罐頂水(現已不見)。

(3)居住

多居馬尾式住宅,建於近水源方便之處。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辮抹泥為牆,屋頂四面坡,用稻草覆蓋。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同時也是窗),室內通屋為炕,進屋脫鞋,盤腿而坐。農村在房屋東端室內養一頭大黃牛,院內放牛車及搗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鮮族已發生變化,磚瓦結構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風格的室內設計日漸減少,一切向現代化發展。

(4)喪葬

先將屍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裡擺上供品,這時趕制壽衣。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男子戴麻制喪帽,女戴麻制喪圈。靈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喪者向遺體三叩首,同時帶去禮物。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並把屍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 近年移風易俗,也出現了深葬,火化等。

(5)禮儀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6)婚姻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訂親後,選吉日。由男方攜佳餚至女家,由女方邀親友共同飲酒。至夜幕降臨,方撤下酒席,奏樂。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歸家,以表不忍女兒即將離家外嫁。

朝鮮族人無女方向男方索取財物的陋習,只由男方買些服裝和姑娘所愛之物相贈,以表訂親之意。舉行婚禮時,男女雙方各備豐盛酒席。男方先備牛車,車上鋪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儐相,身穿禮服胸佩紅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進一無人的房間——室內擺放一桌豐盛酒席,女方給新郎連斟三杯酒。其後,新郎將酒菜各選一點,用一張白紙包上,帶上一瓶白酒,請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愜意,女家招待甚豐。接著女家又給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飯,裡面埋上三個雞蛋。新郎要剩半碗飯一個雞蛋給新娘,象徵此後共吃一鍋飯,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永成鸞鳳之好。 儐相於席間也選一點菜餚,帶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儀式結束後,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禮,以謝玉成。然後新娘帶妝奩上車與新郎回家。

回歸途中,趕車人故意把車趕進橫壟地里任其簸簸,同車人歡笑一團,樂不可支。車進村邊,村人穿民族服裝,載歌載舞迎接新娘。此時由男家向趕車人獻出一小桌酒菜。宴罷,趕車在村中轉幾圈,再乘興將車趕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車後,步入屋內舉行婚禮,儀式與在女方家相似。儀式後,在場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時,新郎新娘「三問三答」,其內容是對老人的尊敬、對幼輩的愛撫及雙方海誓山盟之類的話語。宴罷,客歸,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畢。

7、朝鮮族的民風民俗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

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

禮儀風俗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婚姻風俗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7)朝鮮族風俗民情擴展資料

朝鮮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在中國東北部,特別是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朝鮮族主要的農作物為水稻,民族節日有歲首節、上元節、寒食節、秋夕節等,傳統朝鮮族舞蹈有刀舞、長鼓舞、龍鼓舞、農樂舞等。伽椰琴、奚琴、筒簫、長鼓、手鼓是朝鮮族的傳統民族樂器。

建築

朝鮮族居室採用磚石結構,房子的正面開三四扇門,也當作窗戶。開門進屋就是大炕。朝鮮族人所有的家庭活動幾乎都在火炕上完成。室內一般分寢室、客室、廚房和倉房等,每間屋通常用木製拉門隔著,隨時可打通以擴大面積。朝鮮族屋中修大炕同他們勞作密切相關。如今農村的朝鮮族居民們保留大炕,而城鎮的朝鮮族人則改為漢族人的居住方式。

8、朝鮮族風俗

朝鮮族十分注重禮節,講究禮貌.朝鮮族的禮貌道德,以尊老敬客、孝敬父母、尊敬老師、互助禮讓為主要內容,約束著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表現在說話有言禮、走路有路禮、吃飯有餐禮、待客一是三餐,先給老人和長輩盛飯上菜,並給老人和賓客設單人桌,媳婦或兒女雙手恭敬地把飯菜端到老人面前,等老人、長輩舉匙後全家才能就餐。吃飯時,匙要放在湯碗里,若把匙放在桌上表示已吃完.晚輩不在長輩面前喝酒、吸煙,無法迴避時,年輕人背席而飲(記住這一條),以示尊敬.
反正你只要表現出溫婉的一面就可以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