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庭的小菜秘密
1、小暑吃什麼風俗食物
小暑吃什麼風俗食物如下:
小暑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餃子、羊肉、面條等。這個節氣民間有吃三寶的習俗在過去,此外,民間還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就是將新打的米、麥等製成各種面餅、面條,鄰居鄉親分享來吃。在小暑這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小暑還可吃過水面、炒麵。
每年的7月6日、7日或者8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5度,這個時候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標志著夏天的正式開始。此時天氣炎熱,消耗大,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的習俗,即黃鱔、蜜汁藕、綠豆芽。
小暑過後,正逢「三伏天」的頭伏熱浪襲來。北方人習慣在小暑這天喝粥,主要是為了清熱防暑,炒綠豆芽成了小菜首選。很多地方還有「小暑吃藕」的習俗,因藕有開胃的作用,適合夏天食用。詩人蘇東坡把西瓜叫做"冰漿仙液",食用後清涼爽口。
2、大年初七飲食風俗 為什麼要吃七菜羹
在中國傳統習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將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來年大豐收。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明天初八應該重新打起精神,開始努力工作了。
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
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
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客家人喜用魚一起煮,取食有餘之意。那天,農村哪一戶欠一兩件菜,在地里采他人的菜湊成七件,都不會被當成小偷。
3、海南黎族人專門用來招待上賓的「南殺」菜,是如何做的?
一、海南黎族人專門用來招待上賓的「南殺」菜,是如何做的?
「南殺」萊可分為兩種,製作方法相同。
腌制方法1:是將「里嫩」或「芝溫」兩種野菜清洗干凈,與冷米飯和米湯混合,然後放入缸中密封一個多月,讓其發酵成具有獨特氣味的酸菜。
腌制方法2:是將牛或鹿的脊椎骨切碎,或者將螃蟹、青蛙、蚱蜢等小動物切碎,與半熟的熱干飯混合,加入鹽或鹽水,放入缸中保存,發酵一個月以上或更長時間後取出食用。「南殺」不在室內存放,而是將腌制好的「腌海椒」放在廚房,將「南殺」菜品密封在地下很多坑裡。
二、「南殺」美食特色:
黎家酸菜味道濃郁獨特。第一次品嘗的人一般都不習慣,但是久了就會愛上這道菜,爽口,特別開胃。而且如果你能在宴會上像黎家一樣吃「南殺」,你就會受到尊重。黎族人認為你理解並習慣了他們的生活。
三、「南殺」菜是用野菜做成的酸菜:
黎族家家戶戶都有一壇酸菜,就像我們這里的人一樣,家家戶戶都有一壇「泡椒」,是一種風味和風俗菜。這道菜被黎族人俗稱為「南殺」。這是黎族的一道非常有名的小菜。「南殺」生活在海南山區的黎族將莉嫩(黎語「莉嫩」)、子溫等野菜清洗干凈,放入陶罐中,倒入煮好的剩米湯,密封保存,讓其發酵,腌制出味道獨特的酸菜。
這道菜的腌制過程和我們的酸菜差不多,只是我家用的是自產的清萊和蘿卜菜,他們用的是野菜。因為它的酸味,很受人們的歡迎。因此,這道菜成為海南人招待客人的必備菜。遠道而來的客人,桌上什麼都可以,但不能錯過這道「南殺」菜。
以上就是關於海南黎族人專門用來招待上賓的「南殺」菜,是如何做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4、中式傳統婚宴菜式的寓意
在傳統婚禮上民間就有有「無宴不成婚、無酒不嫁女」的說法,可見對婚宴重視程度有多大,話說回來。婚宴菜單大有學問,無論是中式風格的婚宴還是充滿浪漫的西式風格,菜單地位是不可以忽略,文化、風俗習慣無不穿插在其中。下面就舉例說一下傳統婚宴菜單以及一些傳統婚宴風格。
菜餚的數目應為雙數
婚宴菜餚數目通常以八個菜象徵發財,以十個菜象徵十全十美,以十二個菜象徵月月幸福。
比如在江南地區流行的「八八大發席」,全席由八道冷盤、八道熱菜組成。而且舉辦婚禮的日子也通常多選於農歷雙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暗扣「要得發,不離八、八上加八、發了又發」的吉祥寓意。常見菜單如下:
八冷碟:炙骨、油雞、紅鴨、風魚、蟄皮、彩蛋、香菌、芹菜。
八熱菜:如意海參、八寶酥鴨、花釀冬菇、三鮮海圓、荷花雞茸、一品棗蓮、麒麟送子、全家合歡。
以吉祥語命名菜餚
主要是為了寄託對新人的美好祝願,烘托氣氛,愉悅賓客。
比如:珍珠雙蝦我們可以取命為【比翼雙飛】,奶湯魚圓我們可以取名為【魚水相依】,紅棗桂圓蓮子花生羹我們可以取名為【早生貴子】......
婚宴中的菜品如果是色、料、味成雙成對我們通常以鴛鴦命名如:鴛鴦魚片、鴛鴦雞淖、鴛鴦酥等來寄予新人和諧美滿的祝願。
下面是某名媛的婚宴菜單,從菜餚的名字足可以見其婚禮的甜蜜與氣勢了吧!
四海同歌韻和鳴——龍鳳拼盤 鸞鳳喜映神仙池——迷你佛跳牆
百年好和錦玉帶——玉環鴛鴦貝 海誓山盟龍鳳配——蒜茸蒸龍蝦
月老紅線牽深情——紅燒刺參扣魚肚 比翼雙飛會鶴橋——金錢雞拼釀雞翅
天長地久慶有餘——糖醋煎黑鮪魚 紗窗綉幕鴛鴦枕——什錦燴蔬菜
同心齊譜金鏤曲——紅鱘米糕 七夕佳偶牽手心——虱目魚丸湯
花團錦簇並締蓮——團圓蓮子露 馥蘭馨果合家歡——環球水果盤
現在北京酒店比較常見的婚宴宴席的名稱主要有【比翼雙飛席】、【龍鳳呈祥席】、【山盟海誓席】等,而其中菜品的命名也都始終遵循著「吉祥」的原則:
如:比翼雙飛席
八冷碟:鴛鴦彩蛋、如意雞卷、糖水蓮子、稱心魚條、大紅烤肉、相敬蝦餅、香酥花仁、恩愛土司
八熱菜: 全家歡樂——燴海八鮮、比翼雙飛——酥炸鵪鶉、魚水相依——奶湯魚圓、琴瑟合鳴——琵琶大蝦、金屋藏嬌——貝心春卷、早生貴子——花仁棗羹、大鵬展翅——網油雞翅、萬里奔騰——清燉金踢
四果點: 甜甜蜜蜜——喜慶蛋糕、歡歡喜喜——夾心酥糖、熱熱鬧鬧——糖炒栗子、圓圓滿滿——豆沙湯團
菜品原料注禁忌
傳統婚宴菜品中原料一般都有雞、魚,象徵這吉祥喜慶,年年有餘,而且一般都作為壓軸菜上席。
宴席中甜品的主要原料有大棗、花生、桂圓、蓮子等,主要是取其諧音,祝福新人早生貴子。
傳統喜事當然少不了「紅」,婚宴中大部分的菜餚都以紅色為主調,一般有「醬紅、棕紅、橘紅、胭脂紅等」,給賓客帶來喜慶的感覺。
地區民族不同,喜好風俗禁忌也有差別:
四川地區傳統的婚宴中應出現紅燒肉和甜菜如甜燒白的菜品;東北地區的婚宴一般都要上「四喜丸子」象徵喜慶;信奉清真的人是不吃豬肉的,清真婚宴的「八大碗」、「十大碗」中通常以牛羊肉為主,講究一點的配上土雞、土鴨、魚等菜餚,有著豐富的民族特色。;而在香港地區婚宴菜品千萬不能出現豆腐、荷葉飯一類的菜餚飯點。
婚宴中的水果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可輕視。傳統宴席上一般選用石榴(因其籽較多,有多子之意)、西瓜、楊梅、蜜桃(取意今後生活甜蜜美滿);忌諱上梨和橘子,因為梨有與分離的「離」同音,橘子又要一瓣一瓣地分開來吃。
5、請問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有哪些傳統小吃?請詳細介紹
一. 春節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由來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至於「春節」一名,最早見於《後漢書•楊震》:「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二.元 宵 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三.二月二龍抬頭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春龍節的來源,在我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著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著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
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吃。
其實,在農歷二月以後,"雨水"節氣來臨,冬季的少雨現象結束,降雨量將逐漸增多起來,這本來就是華北季風氣候的特點。
四.清明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五.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納西族、達斡爾、仫佬、羌、仡佬、錫伯族、普米、鄂溫克、裕固、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六.六月初六姑姑節
"六月六,請姑姑"。過去,每逢農歷六月初六,農村的風俗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七.七 夕節
穿針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兒們的節目之一,據說在漢代已經盛行。《荊楚歲時記》中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也有把"穿針"轉為"丟針"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後把綉花針丟入水裡,讓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輝映下的針影,照在碗底,會生浮動的陰影,變化多端。依其形狀,就可以占卜投針姑娘針綉工作是拙是巧。
還有一種游戲節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約,結伴在七夕之夜的園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後仰首向天,面對牛郎織女星,根據所看到的景象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不過遮目怎能看到天象呢?這自然不是看雙星,而是閉目作幻想了。
神話的七夕作為一個"情人節",也應該是有其意義的。
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神話的七夕作為一個"情人節",也應該是有其意義的。
乞巧七夕的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綉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八. 中秋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九.重 陽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十.臘 八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十一.冬至節
冬至節的風俗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6、老南京小雪風俗 大街小巷腌菜忙
我國民間有「 小雪 腌菜, 大雪 腌肉」的俗諺,過去生活條件還不是那麼好的時候,我國一些地區冬季里沒有多少蔬菜可吃,腌制的鹹菜等就是寒冬里飯桌上的主菜了,而為了保證寒冬里有足夠的腌菜供應家庭,各地都要提前腌菜。那麼就讓 老黃歷 為你介紹,老南京小雪風俗:腌腌菜。
過去每逢小雪時節,老南京有個不成規矩的風俗,家家都忙著腌腌菜,應了「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俗話。以前生活不富裕,鹹菜、雪裡蕻就是天寒地凍時人們飯桌上的主菜。
要腌制供一個冬天食用的腌菜,數量一般都不少。有的人家吃口(吃飯的人)多,二分錢一斤的高桿白大青菜,一買二三百斤,一家人拿著繩子,捆好紮好,興頭頭地用扁擔抬回家,也有的人家用板車前拉後推弄回家。
腌腌菜其實是蠻有講究的,大青菜先要鋪開來曬一曬。地上擺的,屋檐邊放的,撐起曬衣竹竿掛的,小小院子里,一排排綠、白相間,成了一道風景。有的人家沒地方曬,就豎放在自家窗檯上,那一棵棵肥頭長莖的大青菜,活像一個個小菩薩。
等到大青菜曬得軟塌塌的時候,就開始下水洗。大人小娃齊動手,大盆小盆一起上,頭澆二澆輪番來,說也怪,剛剛還軟軟的大青菜,水這么一洗一泡,就又都硬梆梆的了。
洗好的菜,齊整整碼放在長板凳上,瀝瀝水,待到水不滴了,就放入早准備好的大缸里,放一層菜,撒一把大籽鹽,一層一層碼上去,末了壓上幾塊大磚頭(石頭),蓋上蓋兒。沒幾天,缸里就見到腌菜的鹵水,個把禮拜後,就可聞到沖鼻子的菜香。
大青菜腌一個月便可食用,入口香脆。那腌菜心,切成塊狀,用麻油一澆一拌,早飯時當小菜吃,實在是下飯。腌過的菜瓣白嫩似玉,煨豆腐湯,透鮮。雪裡蕻炒毛豆,又是一道美味。
如今生活好了,腌腌菜的人家少了,各家裡過去用來腌菜的缸呀、木盆呀,早被現代化的家庭日用品代替,而人們現在想吃腌菜,也會直接到菜場買些現成的回來,煨排骨湯,或買一小把雪裡蕻來家炒肉絲,胃口頓時大開。
7、娘家菜的習俗就是取親那天,娘家人要准備什麼菜
大沖,粉條,肉(離娘肉)
8、農村風俗辦喜宴第一個菜是什麼,有幾碗
江南,嶺南一帶辦喜宴,第一盤是雞!而且,多數還是全只的!最後一盤是酸蘿卜,全宴要有十二盤菜,越大盤越顯示主人家的貴氣!
9、潮汕風俗出嫁時要吃什麼菜?
潮州汕頭是那些風俗習慣出嫁的時候要吃紅辣椒。
10、傳統年夜飯十二道菜是哪十二道菜? 具體的 4涼8熱
1、傳統年夜飯通常情況下是四道冷盤、八道熱菜。四道冷盤沒有特殊規定,看個人喜好選擇。而八道熱菜則一般是四葷四素。四道葷菜分別是雞、鴨、魚、肉。四道素菜分別是白菜、芹菜、韭菜和豆腐。
2、傳統年夜飯十二道菜的8熱中的四道葷菜中:雞寓意金雞報曉、大吉大利;春江水暖鴨先知,因此鴨寓意報春;魚寓意年年有餘;肉象徵著生活富裕。
3、傳統年夜飯十二道菜8熱中的四道素菜中:「菜」和「財」諧音,白菜寓意發明明白白的財;芹菜象徵勤勞發財;韭菜寓意永久發財;豆腐中「腐」和「富」諧音,寓意生活富裕。
4、十二道菜還象徵著每年十二個月月月都有吃有喝,豐衣足食。
(10)風俗庭的小菜秘密擴展資料:
各地風俗年夜飯:
一、南北差異
1、南方北方春節飲食風俗的差異。雖然中國早就大一統,飲食風俗,還是有地域性的。正如「南米北面」、「南糕北餅」、「南甜北咸」之類演繹,說南有年糕、北有餃子。年夜飯有南北的地域差異,南方除了菜餚外,要吃糍粑或年糕,而北方一般吃餃子。
2、傳說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其實,餃子古代稱「角子」)。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3、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世代流傳。
二、關東年夜飯
1、年夜飯通常是舊時關東農家中一年內最豐盛的一頓飯,必須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滿桌的酒菜中必須要有魚,表示新的一年有餘錢、余糧,一切都很寬裕。還必須有一碗紅燒丸子,表示闔家團圓。
2、關東老百姓始終有「窮過年,富過年,不吃餃子沒過年」的說法。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施立學介紹說,餃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圍繞餃子的起源,民間產生過不同的傳說和故事,但關東人一直崇尚春節的第一頓餃子在除夕夜子時(零點)吃,此風俗遍布關東城鄉,並世代相傳。
3、如今在東北的許多農家,年夜飯依然保持著古時的許多風俗,如吃飯前祭祖,放鞭炮,吃餃子等。但由於年夜飯的吃喝已不重要了,施立學認為:「年夜飯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圍,而在於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馨,它溫暖在一家人的問候和溫情中。
三、土家年夜飯
1、剛進臘月,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鄉紅杏村農民許文旭家就忙開了。為了准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
2、土家人吃過年夜飯後,各家都會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達對田地的熱愛。
四、台灣地區
1、台灣和祖國大陸各地一樣,台灣人過年從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上元節)過完,才算全部結束,歷時整整一個月。
2、「尾牙」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一天,台灣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祭拜土地公,各商家行號也要在那天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戶戶舉行祭灶活動,歡送灶神及其他諸神上天。送完神後,家家戶戶就開始「清屯」,舉行大掃除。
3、除夕,也叫大年三十,出外謀生的家人,都要趕回老家來團聚;如無法趕回,家人就要空出一個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團聚。全家一起圍著桌子吃一年之中最豐盛的菜餚,桌下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爐,爐邊置一些銅錢,以示溫暖如春,財氣旺盛。
4、吃完之後,年長者要給年少者「壓歲錢」,然後全家圍坐在爐邊,說說笑笑,通宵不眠,叫「守歲」。初一這一天,信徒們除祭拜自家的祖宗神仙之外,還要到廟里燒金、焚香、上供品祭拜。全家人著新裝出遊,稱作「出行」或「行春」,取越走越能存錢的意思。
參考資料:網路-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