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過年風俗
1、我打算寒假從四平去長白山天池,熟悉的人給點建議
景區簡介
四平市山門二郎山莊風景區位於吉林省四平市山門鎮鏡內,建在海拔二百九十三米,號稱長白第一山上,佔地面積十五萬平方米,它是「楊二郎」趕山歷史故事的所在地。
景色特點
景區融入人文景觀懷自然景觀於一體。有宗教活動場所青雲寺、觀音堂、財神堂;有以古老神話傳說為背景的二郎神宮、西遊記宮、豐都鬼城;有以歷史故事為內容的美女名人宮、帝王薈萃宮等,寓教於樂。山南是高八十米與地面成45度角的山涯,是楊二郎力劈而成而成,山上青松覆蓋。
風俗習慣
每逢農歷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是廟會之日。
風味特產
鹿茸、人參、玉石雕刻、地毯、柳編、刺綉品
交通概況
四平火車站乘5路小公共汽車可直接抵達
門票
6元/人
到了以後自己大一點的賓館 都不是很貴 好一點的大概80-200 兩個人100住宿夠了
山門風景區坐落在四平市外東南方,迎面是被一劈為二的半邊山門,因形得名的被當地人喚為「半拉山門」,入其內部,便可得其精華所在。山門風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現在休閑娛樂是它的突出特色。風景區佔地10平方公里,由杏花山、德仁堂山和山門水庫組成,以自然景觀為主,真山、真水加上人文點綴,更顯風光秀麗。整個景區內有景點十餘處,其中以四平唯一一家道教活動場所龍泉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二十四孝宮最為著名。
景色特點
從山門水庫大堤南側登杏花山,需經過148階水泥石階,這些石階連接起「登天門」和山頂上的「攬月門」之間的3個樣式各異的涼亭,涼亭有古意,石階富幽情,星星點點的繁花零散的夾雜在全身披掛著濃密綠蔭的石階之間,聞鳥語花香,思曠古幽情,不禁心神俱醉。遊人曾在此留下詩句「曲曲雲山路,巍巍攬月門,春風似有意,故醉旅遊人」。石門山、烏龜石、神仙洞、神女亭、牡丹亭是風景區內最值得游覽的景點。
風俗習慣
滿族風俗習慣:滿族男子普遍穿坎肩,姑娘嫻於刺綉,在衣邊、門簾、幔帳上綉制優美的圖案和「喜慶話」字樣。過年剪窗花的習俗很盛行。老年婦女綰發盤髻,姑娘蓄發為辮,帶耳環的隨處可見。滿族人家還較多地保存著古建築的遺風,許多建築帶有滿清特色,生活習俗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尤其以薩滿教(滿族原始家教)的儀式和婚禮最具有代表性。每到祭福祭天婚喪嫁娶,驅魔治病等活動,都要把薩滿請來,此時的薩滿脫去常服,穿上神裙,戴上神帽,束上腰鈴,手持抓鼓和鼓鞭,一邊口誦神詞,一邊盤旋舞蹈,跳躍禮贊,膜拜娛神。
風味特產
鹿茸、人參、玉石雕刻、地毯、柳編、刺綉品
交通概況
四平市公路運輸網四通八達,京哈、集錫、沈明、四渾四條國、省道貫穿東西南北。四平市位於長沈高速公路的中間,到長春1小時20分的路程,到沈陽1小時40分的路程。去該景區可從四平火車站乘5路小客。
門票
3元/人
二龍湖,位於梨樹縣石嶺鎮境內,距四平市中心45公里,象一顆明珠鑲嵌在東遼河上。二龍湖是吉林省第一大水庫,站在二龍湖大壩的泄水閘旁,俯瞰湖畔兩側的二龍山,如同龍身蜿蜒起伏,守護著茫茫的碧波輕浪。二龍湖的岸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早先二龍湖是滴嗒咀子地方,常年滴嗒水,人們叫它埕子。埕子上有珍珠,旁邊有兩個山,是二龍,又稱二龍戲珠。雖說滴嗒咀流水少,但由於常年不斷,滴出一眼幾十丈深的水坑。深潭水溢出,又被珍珠山攔住,形成了遼闊的湖面,湖又被二龍山環抱。所以,人們叫它「二龍湖」。
景色特點
二龍湖水面八千多公頃,盛產青、草、鰱、鱸、池沼蝦等二十幾個品種的魚蝦。二龍湖群山環抱,綠樹成蔭,風光秀麗。春有各種候鳥水禽來這里繁衍棲息,夏天漫山野花競相開放,秋天各種野果、菌、菇信手可采,冬至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二龍湖自然景觀優美,歷史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二龍山的傳說美麗動人,赫爾蘇古城、燕國遺址、康熙東巡驛站訴說著久遠的歷史故事。萬寶山、湖心島景色秀麗,遊人如織。「二龍亭」由李鵬委員長親筆提名。站在這里領略偉人風采之餘,整個二龍湖盡收眼底。
風俗習慣
滿族風俗習慣:滿族男子普遍穿坎肩,姑娘嫻於刺綉,在衣邊、門簾、幔帳上綉制優美的圖案和「喜慶話」字樣。過年剪窗花的習俗很盛行。老年婦女綰發盤髻,姑娘蓄發為辮,帶耳環的隨處可見。滿族人家還較多地保存著古建築的遺風,許多建築帶有滿清特色,生活習俗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尤其以薩滿教(滿族原始家教)的儀式和婚禮最具有代表性。每到祭福祭天婚喪嫁娶,驅魔治病等活動,都要把薩滿請來,此時的薩滿脫去常服,穿上神裙,戴上神帽,束上腰鈴,手持抓鼓和鼓鞭,一邊口誦神詞,一邊盤旋舞蹈,跳躍禮贊,膜拜娛神。
風味特產
鹿茸、人參、玉石雕刻、地毯、柳編、刺綉品
交通概況
在四平客運站乘四平--石嶺長途汽車,到石嶺換乘石嶺--二龍湖客車
門票
3元/人
2、北方過年的風俗有什麼
首先,臘月初八,臘八這一天,表示年已經開始了。在臘月二十四號這一天,也就是小年,老北京會有吃一些好吃的,放些花炮以示慶賀。
北京人過春節對食物很講究,根據禮節文化的諧音文化,准備代表吉祥如意等意思的水果和飯菜。蘋果,柿子,等等。但是不能准備梨,因為春節過的是團圓的氣氛。在大年三十之前,就是過年的准備過程,需要采購年貨,布置家。比方說貼春花,剪紙,福字,對聯,掛燈籠。(這里說的燈籠是老北京的一種燈籠,學名叫「氣死風燈」。)采購年貨的最後一樣,必須是荸薺,諧音「必齊」,說明年貨已經准備完全,可以過年了。
今年的立春離除夕不遠,在北京,立春這一天要吃春餅。而且吃春餅要吃完成,從頭吃到尾,寓意為有頭有尾。
大年三十這一天,全家聚在一起,為的是吃一頓年夜飯,年夜飯也有講究,要八個熱菜四個冷盤,這是所謂的四平八穩,其中必須有「雞,鴨,魚,肉」這四樣熱菜。而且魚必須要多做出一條,不是吃,意思是年年有餘。這個時候的年夜飯還沒有餃子。
在年三十兒晚上十二點的時候,就要開始放炮竹了,在過去,「年」是一個怪獸,放炮竹的意思是為了把「年」嚇跑,保證下一年風調雨順。到現在,放炮竹已經演化成單一的慶賀方式了。放完炮竹,就要吃餃子了。
過春節有這樣一個講究,就是不掃地,不刷碗。因為在過去來講,這些都是財。比如說放完炮竹的廢屑,果皮等等。等到正月初五,破五這一天,再打掃收拾,這個時候叫「掃災」,而且在破五之後,一切禮數講究就都不計較了。
大年初一開始,就要串門,孩子可以領到壓歲錢,但是在過去,壓歲錢是給老人的。這個年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就表示這個春節過完了。
3、大年十五都做什麼?
大年十五即正月十五,也叫元宵節,在我國有很多習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花燈寄寓: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笫、幾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元宵燈詩: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歷代文人墨客贊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
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雲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值得稱道的,還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里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蘇東坡有詩雲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范成大也有詩寫道「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贊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阮元有羊城燈市詩雲:「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致。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
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燈聯:
元宵張燈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元初\南宋末,南宋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據說,此聯為我國最早的燈聯。此後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傳說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元宵燈謎:
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後,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傳統燈謎的製作講求一定的格式,需運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燈謎,是中國獨創的文學藝術。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致風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謎聯,讓大家猜一猜。大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麼也猜不出來,最後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4、一些地方的風俗習慣(節日習俗,服飾,飲食,民居,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
一、服飾
民國時期,富戶人家的婦女多穿旗袍或偏襟短衫;男人多穿長袍馬褂,戴禮帽或帽盔,穿皮鞋。城鎮富有的學生,身著中山服。平民百姓多穿土粗布,樣式簡單,男女老少一律中式。上衣有大襟,用布帶打結為扣,俗稱「打蒜頭疙瘩」;下為綰腰長褲,系布褲帶。春、夏、秋三季,男人多穿內襯衣,俗稱「漢褶子」,頭戴草帽,腳穿黑布鞋、白布襪;中老年婦女身著黑、藍褲褂;青少年及婦女多穿白褂黑褲。冬季,男女老少一律穿棉褲、棉襖、棉鞋、線襪,青少年男女多穿駱駝鞍式棉鞋,老人穿納雲幫的棉鞋,俗稱「老頭樂」。
民國年間,縣內有「衣冠不改舊家風」之說,衣著變化不大。1938年八路軍開辟薊縣抗日根據地後,服飾大變,男人上衣有掩襟改為對襟,夏戴大沿草帽,東戴氈帽頭,穿布鞋布襪。
新中國成立後,服裝變化較快。50年代,實興中山裝、學生裝、列寧服,戴八角帽,穿膠底鞋、針織襪,衣著多為藍色,有「掙錢不掙錢,一身海成藍」之說。1966-1976年,流行軍干服,青少年多穿草綠色服裝,戴草綠色軍帽。1978年以後,春秋冬季,年輕人服裝流行穿西服、夾克衫、喇叭褲、牛仔褲等,夏天,年輕婦女多穿裙子,男青年汗衫花色品種較多,鞋的樣式有港式、前進式、火箭式。
民國年間,婦女有佩戴手鐲、耳環、戒指的習慣。兒童掛長命鎖,希望孩子平安長大。50-70年代,佩戴飾品的習俗逐漸消失,80年代再度流行.
二、飲食
平時飲食 明、清、民國年間,一般農戶正常年景一日三參,兩稀一干。麥收時,青甸窪地區一日4頓飯,早、晚在家用飯,中午、下午在田間用飯。午飯多為饅頭、烙餅、水飯、大蔥蘸醬等,謂之「帖晌飯」。麥收後,青甸窪、太河窪一帶農戶家家磨炒麵,陰天下雨,做飯困難時,全家人以炒麵為主食。至今仍有部分農戶喜食炒麵。夏季,縣內大部分地區習慣吃涼飯:壓餄餎、做涼格豆湯、過水面、水飯。這一習俗流傳至今。冬季,一般農戶一天兩頓飯,進入臘月,中等以上農戶淘米磨面,蒸餑餑、年糕。正月十五前,以t餑餑為主食。過去農戶所食蔬菜品種單調,從秋末到春天主要吃白菜。宴席也有白菜上桌,明曰「佛手肉」。春季,家家煮豆做醬,秋季戶戶腌鹹菜。
宴席 宴席有八八席(俗稱八碟八碗)、四四席、大四四席、小四四席。赴席時,客人長者坐上座,隔輩不同席,男女不同席。席間待客,有「七茶八飯十成酒」之說,即給客人倒茶要七成滿,盛飯要八成滿,到酒要是十成滿,甚至酒滿外溢,才算尊敬,且「主不喝,客不飲」,這些風俗,80年代大部分仍然保留。
三、居住
新中國成立前,破土建房,必擇吉日,焚香祭土地神,請陰陽宅先生看風水。縣內講究接東不接西,即一房建成後,想再接一間,只能往東蓋,不能往西蓋。門口一般留在南面或東面,且不直接對胡同、煙囪、橋口。廂房低於正房,謂之「廂不壓正」。建房時全村人主動幫工,不取報酬,主人酒肉相待,俗稱「請工」。上樑時,用紅線繞房四周,放鞭炮,樑上系紅布,貼「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對聯。上樑這天,親朋好持禮品祝賀,謂之「澆梁」,孕婦、寡婦不能入內。80年代,舊習俗大部分廢止,隨著專業或半專業建築隊的出現,幫工改為包工。
縣內民房講究深宅大院,座北朝南,幾層正房前後通行,前後均設門窗。廁所、豬圈一般設在院的東北角和西南角。70年代後,農村大多建獨院住宅。
新中國成立前,遷居挑吉日良辰,太陽出升前搬遷,先將火盆生著旺火,搬入新居,取今後日子「紅火旺盛」之意。然後烙張發面餅,形如鍋大,取「今後的日子大發起」之意。這天,親朋攜火柴、筷子、升、肉、糧(主要是高粱)等禮品「添宅」,取「發旺、高升、紅火、快活」之意,也有送《孟母擇鄰圖》和條幅者。80年代,添宅之風猶存,禮品多以火柴、筷子和生活用品居多。親朋在新居開懷暢飲,俗稱「賀新居」。兄弟之間分家遷居,親戚均送來米面,稱「溫居」。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房屋多為座北朝南的3間正房,長輩住在東屋,謂之「上房」。兄弟住對屋,兄東弟西。有客人來時,主客人住在一屋,讓客人睡在炕頭,以示尊敬。兒子娶媳婦,西屋作洞房,以示長幼輩份。女兒與女婿回娘家,不能同居一室,若同居,須在炕席下面放些錢幣,以免娘家日子不興旺。已婚女兒,如在娘家生孩子,女婿必須將岳父家水缸、水桶等盛水器物挑滿水,以免日子不起或血腥之災。新中國成立後,全縣農村房屋坐落、建築樣式基本上與民國前相同。在縣域有數萬名職工幹部家庭居住樓房或平方房,居住習俗不大講究。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有「窮灶坑、富水缸」的習俗,以防水災,勤扒灶坑灰,隨時挑滿水缸。這一習俗保留至今。
四、行路
新中國成立前,縣內書香門第、豪門富家的人走路講究端莊穩重、四平八穩,寧濕衣不亂步;平民百姓走路較為隨便。離家外出,擇吉日或雙日子,以保「平安」。臨行前,吃餃子,取「發腳」之意。途中遇蛇橫道,返轉回家;遇別人丟失的煙斗或旱煙袋、繩子絕不拾起,以免不吉利;遇長輩,下車、下馬問好,否則,晚輩請長輩「恕過」,長輩應答「當行」或「快行」;如遇同輩、鄉親、熟人,在車上、馬上打手勢,說聲「兩便」;問路時,先下車、下馬,後說「借光」或「勞駕」,然後再問路;與長輩同行,長者在前,幼者在後。
新中國成立後,自行車逐漸增多,尤其近年來,汽車增多,人們行路習俗日趨簡化。
5、新年裡各地的習俗有那些!!
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歷來為千家萬戶所重視。
廣 東
年宵花市 桔言花語祝新年
金燦燦的年桔擺上街頭的時候,也是春節到來的時候。
過年期間,廣州的街邊悄悄擺上了一盆盆金黃的年桔,小到可以放上桌面的小盆栽,大到需要一輛小貨車才能運回家的二三米高的「巨盆」年桔,碩果累累、金光燦燦,青枝綠葉相扶,逗人喜愛。
沒有買一盆黃澄澄的年桔,沒有扛回去一棵粉嘟嘟的桃樹,彷彿就沒有過年氣氛。每逢春節,家門里外擺上一盆年桔,是珠三角地區老百姓的傳統習俗。
金桔的發音,在粵語里頗近「吉祥」,除夕夜把桔子放在家中,有「大吉大利、吉到運到」的寓意,新年裡給人們帶來好運氣。
這些「大吉大利」的盆栽被小心培植好幾個月,就是為了在年宵花市上一展風采。
「十里長街花成海,春色滿園關不住」,說的就是廣東的年宵花市(見右圖)。每年春節,主要街道就會搭建起牌樓、花棚,花農、商販沿街設攤展賣,十里長廊,燈火輝煌、遊人如織、鮮花如海。
「逛花街、行大運」的民俗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家家買年桔成為古今一景。據說是因為年桔成熟期正值春節,故得名「年桔」。
花市一般是在春節前3天舉行,除夕夜是花市的高潮,祈求來年鴻運當頭的願景。大街小巷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各地花市搭起綵樓,支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直到正月初一凌晨,花市人潮才逐漸散去。
有意思的是,因為這個習慣,使得年桔年花價格一夜之間可以充滿起伏,除夕傍晚逛花街高峰時段只能買一枝百合花的錢,到了初一凌晨花市散場的時候,可以買上一大束。
與金桔一同上市的還有四季桔、金蛋果、硃砂桔多個品種;百合、水仙、康乃馨也是年宵花市上的搶手花卉;象徵世代同堂的代代果,吉祥虔誠的佛手果,粉白靚麗的桃樹,從尋常百姓家,到酒樓食肆,「一樹桃花滿庭春」,簡直是嶺南年節的「聖誕樹」。
南國暖洋洋的冬天,年宵花市是最熱鬧喜慶的「廟會」,桔言花語成為最好的新年祝福。
河 南
熬年守歲 舉家圍坐夜長明
河南延續中原根脈,過年頗有講究。過臘月二十三就進了小年,民謠里唱詞分明: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貼花花(對聯);二十九,去灌酒;三十兒,捏鼻兒(餃子);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這方天地里,歲歲年年遵循著這段章程,綿延無窮。
臘月底幾天,主婦上陣,忙不過來時,男主人也得掌勺,和面蒸饃、包餡過油、殺魚燉肉……個個不亦樂乎。麵食,不同以往。花捲、油卷、棗花饃,上面都要用胭脂點上紅點,以示吉慶。更有別致者,做成壽桃、刺蝟等等,不一而足。
年三十兒除夕,年味兒最足。河南鄉下管餃子叫扁食,扁食里興包枚銅錢硬幣,使之成為「幸運果」。這是傳統的「抽獎」活動,誰吃到硬幣,象徵新的一年必有福氣。河南人講究守歲,又名「熬年兒」,大門外點燈,長明一夜,全家圍坐,閑話一年。過了子時,鞭炮燃放既畢,依長幼為序祭祖跪拜,孩子們再向長輩叩頭,討取壓歲錢。
河南俗語「三天戲,五天年」。唱大戲要三天整,年要過五天。大年初一正式過大年,既有樂趣,也頗多規矩,嘴上多說吉利話,忌觸霉頭。五天內不準吃面條,不攪面湯稀飯,吃饅頭不準剩。新年開門頭件事,放掛萬字頭鞭炮,爆竹聲中驅邪迎新。隨後,便要出門,逢人作揖拜年。
走親戚是過年主要內容,規矩多,歷時長,貫穿年節。一些地方講「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晚輩帶禮,要到長輩家「走親戚」,長輩則要安排酒菜,等客到來。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這天還要吃餃子,取意捏住「小人嘴」。大年初六,生意便要開業了,這叫「初六大開市」。
除夕之前,叫做拜早年,正月十六之後,叫做拜晚年,過了二月二,這年才算最後過完。
安 徽
龍船起舞 祝福送到家門口
安徽地跨長江、淮河南北,南北地區過年習俗也有著較大的差異。
黃山人在小年夜的前一天深夜,有祭灶的習俗,也稱「送灶」,目的是祈求和保佑平安。從小年開始,家家戶戶清洗傢具,拆洗被褥,掃除塵埃,乾乾凈凈迎接新年。
在滁州市全椒縣,則流行著「走太平」的傳統民俗(見左圖),並已延續了近2000年。「走太平」時,全椒人都扶老攜幼、傾家出動、從清晨到深夜,數十萬人到太平橋上走一走。「群眾自發地進行健身走、看花燈、放煙花、游縣城、燒香燭等活動,以此祝福風調雨順、平平安安。節日的氛圍非常濃厚。」王慶霞大姐說。
每到新春時節,在池州市許多山村和田間地頭,都能觀賞到古老而又神奇的儺祭及表演。村莊家族祠堂中,鞭炮、鑼鼓喧天,村民們戴上彩繪面具,舉行莊重的儺儀,跳起粗獷的儺舞,演著精彩的儺戲,蘊有驅邪納福之意。池州儺戲有「儺儀」「儺舞」和「儺戲」等表現形式。鑼鼓伴奏,節奏明快,這種東方古典雕塑藝術的自然美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舞龍船是宣城春節期間常見的民俗項目,又叫舞旱船。龍船用竹子做成船的形狀,帶有船蓋,重量不重;上面畫著五顏六色的圖案,很漂亮。撐船人一般是皮膚白凈的男生裝扮成女生的模樣,穿著花花綠綠的服裝,化裝成戲曲里的女旦一般。
每到一戶人家門口,首先將鑼鼓敲起來,龍船前面有一個人拿著彎彎的細竹,引導著龍船跟他轉,鑼鼓敲得越響,龍船就舞得越快,然後有人敲快板,眾人跟著唱,歌詞似皖南花鼓戲。
吉林伊通
白山黑水 年息花枝滿屋香
「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吉林省滿族聚居的村屯,進入臘月,年味就一天天變濃,這樣的歌謠又會被家裡的老人反復念叨起來。
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吉林省長春、四平、吉林和通化等地就有許多滿族聚居的鄉鎮村落。
在吉林省伊通縣,滿族仍較多地保留本民族的風俗習慣。伊通滿族男子仍普遍穿坎肩,姑娘嫻於刺綉,在衣邊、門簾、幔帳上綉制優美的圖案和「喜慶話」字樣。這些地方的春節習俗,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
一到臘月初七,滿族的姑娘們會上山撅「年息花」枝,回家插入裝滿水的瓶子里。20多天後適逢過年,枝上的花苞正好開花,冰雪覆蓋的滿族人家,伴隨著新年的鞭炮聲,滿屋飄香。
傳統的滿族婦女在臘月里「忙年」,要淘黃米、磨黃面、做餑餑等,凍好放入大缸里,留著正月里吃。姑娘和老太太則開始剪窗花、棚花,什麼龍鳳呈祥、喜鵲登梅、吉慶有餘、人壽年豐等主題都可以通過剪紙表現出來,成為春節的傳統習俗。關雲德的滿族剪紙是當地的著名品牌,他可以把滿族傳說中的300多位女神作為題材,用剪紙表現出來。
祭祖是滿族人大年三十的重要活動。「在祭祀中,滿族人用優美的神歌,惟妙惟肖的薩滿舞蹈,表達對祖先的懷念。」長春師范大學滿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呂萍說。
滿族人的祭祀可以分為家祭和族祭,特別是當家族中遇到金榜題名、續家譜等重大事項的年份,祭祖儀式會非常盛大隆重。
滿族人的傳統在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衍生品」。比如,為了准備祭祀,要殺年豬。如今,這在東北農村成了過年的普遍習俗。
年夜飯,滿族人的飯桌上往往會多擺放一副碗筷,紀念「姑姑媽媽」。"姑姑媽媽』是滿族傳說中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為了傳播醫術救死扶傷,終身未嫁」,呂萍說。
而在大年初一煮餃子時,男主人還要吆喝:「起來了嗎?」女主人回答:「起來了!」連續三遍。據說,滿族人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反復吆喝只為求得一年的好兆頭。
滿族春節民俗非常重視祈福、講究禮節,從大年三十的「抱柴火」、「踩芝麻稈」,到初一拜年的「碰肩禮」、「抱腰禮」等等,都透露出喜慶和對新年的期盼。春節,在「白山黑水」的滿鄉,處處都有濃濃的年味和傳承已久的滿族風情。
6、滿族人過年的風俗習慣是怎樣。
滿族過年的風俗習慣
滿族的春節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舉行。節期一般為三至五天,舊時有的地區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沈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後,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系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滿族人的節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薩其馬、白肉血腸、豆面卷子(驢打滾)、蘇子葉餑餑、大黃米干飯、火鍋等;喜飲喝的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黃米釀造的「米酒」;客人來家拜年,喝的飲料是用炒糊的大黃米、高粱米沖的「糊米茶」。臘月二十三:滿族人過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粘豆包逐漸被漢族接受,豆面卷子就是大家所俗稱的「驢打滾」。
除夕:滿族人除夕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馬,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八旗所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互贈綉有「歲歲平安」的荷包。薩其馬是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製做而成,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除夕下午要擺供、祭祖。不常打開的祖宗龕,年三十中午打開。把擦得錚亮的錫供器擺上五件,主食擺上兩摞饅頭,一摞五個,豬頭擺在正中間,豬鼻孔插上大蔥,還有干飯五碗。供菜更有特點:第一碗是煮熟的「豬肉方子」;第二碗是過油鯉魚;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蔥;第五碗是豆腐方塊。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蔥要剪去蔥根,紮成一把,標志著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這些擺上桌案的祭品,祭祀之後由家人分吃。
除夕,要接神,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除夕也掛門神,以驅邪避鬼,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沈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夜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
新年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然後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內豎燈籠竿,高挑紅燈。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滿族人家家皆早起,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然後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賀新春。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正月十五,元霄節,又稱燈節。滿族除接彩燈外,還製作「冰燈」,張燈三日。早年有舊俗,在沈陽市四平街(今中街)舉行燈市,商家預制各式彩燈、懸於門際,有人物、瓜果、禽獸、魚蟹燈,奇技淫巧,角勝爭奇,還雜陳龍燈、獅子、高蹺、旱船、秧歌、燈官等劇,士女游觀,填溢街巷。
歌舞是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據《渤海國記》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迴旋婉轉,號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蹺。至今,此俗仍沿襲不衰。初一至初五,人們都相聚一處,唱歌、跳舞、踩高蹺、盡情娛樂,有的地方,年輕人還自發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新年,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7、殺年豬的過年習俗
過完臘月二十三日小年之後,便拉開了節前准備的序幕,從這—天起,就意味著進入過年的階段了。過小年的主要活動是辭灶,也叫祭灶。祀灶原是古代五祀之一,時在夏天。相傳漢代陰子方臘日見灶神,祭以黃羊。因成巨富。因而把祀灶口改在臘月,唐宋時定在臘月二十四日。到了明代,祀灶日改成「軍三民四」或「官三民四」.就是說軍隊和官府二十三日祭灶,平民百姓二十四祭灶。當時榮成地界駐軍很多,除兩衛兩所外,縣地大都是衛所的屯田,許是受到駐軍的影響,榮成的祭灶日定在臘月二十二。
灶王,又稱灶君、灶土老爺,據傳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監察善惡的神,就本質而言,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戶的奸細、坐探,從年首到歲末.始終守在各家各戶,監視這家人的一言一行,到了臘月二十三日便升天向玉皇密報,報告這家人的善惡。而玉皇大帝呢,則偏聽偏信,根據灶王的密報,把這一家在新一年中應行的吉凶禍福交給灶王帶回。因此,人們既敬畏灶王是「一家之主」、「東廚司命」,又有點瞧他不起,甚至捉弄他,這點在祭灶儀式中表現得十分明顯。
祭灶之前,要請一張新「灶馬」,榮成俗稱「灶馬頭」,實際上是一種木刻印刷的年歷。「灶馬」除印有灶王神像外,還印有一年的日歷。日歷的內容,隨歷法的不斷完善而有所增刪。
祭灶前,先用白泥漿把鍋灶粉刷一遍,意思是給「灶王老爺」洗洗臉,修修面,免得他埋里埋汰的。吃過晚飯後,在灶前擺好供品——米飯、餃子、酒菜等,但麥芽製成的糖瓜和秫面製成的黏糕是必不可缺的,有的家還放上一碗用地瓜拌好的酒糟。吃了糖瓜嘴甜,見了玉皇大帝凈揀好聽的話說。至於黏糕和酒糟則是為那些不受賄賂的灶王准備,把嘴給粘住,想說壞話也張不開嘴。吃了酒糟的灶土,醉得東倒西歪,昏昏欲睡,哪有心思告密呢?供品擺好後,一家人跪在灶前,焚香叩拜,並將舊「灶馬」取下,用「格登棒棒」(即高粱秸)把灶馬夾好,在香火中焚化,灶王老爺也就騎馬上天了。此時,男主人一邊燒一邊祈禱:「上天言古慶,下界保平安。」
舊灶王升天,新灶王便鳩占鵲巢,升為「一家之主」,貼在舊灶土的位置卜。榮成灶王的位置,一般貼在正面東鍋台上方的牆上,也有貼在東里房西山牆上,少數人家的「灶馬」兩旁貼副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一家之主」。更多的人家對灶王採取實用態度,除過小年外,平日並不恭敬,「灶馬頭」實際只起到日歷的作用。
辭灶以後,諸神上天,百無禁忌,長期被各種禮儀、禁忌壓抑的人們,突然被解放了,便「肆無忌憚」地准備過年。殺豬宰羊、搬物動土,全不受禮儀和禁忌的束縛,完全自己說了算,大概這也是一種宣洩吧。 臘月二十八日,家家戶戶蒸供品,榮成俗稱蒸供兒。供品的種類很多,包括家堂供兒、天地供兒等等,而且大小不一。最大的,當屬家堂供的餑餑,底部直徑起碼一尺,高六至七寸,頂部三開,插棗,每個少說也在五斤左右,俗稱棗餑餑。少數買不起棗的人家,可以蒸光頭餑餑,蒸熟後在頂上打個紅點兒,俗稱點餑餑點兒,以示鮮亮,但大小同棗餑餑一樣,數量也都是十個。這樣大的餑餑,光用頭羅面蒸,連富戶人家也蒸不起。過去,農民全年的使費,主要靠賣小麥和花生,所以蒸大餑餑只好偷工減料。發面時,頭羅面二羅面同時發。做餑餑時,先把發好的二羅面團成團兒,在外面裹上一層頭羅面,頂部厚些,底部薄些,因為擺供品時,都是底部朝下,第四個雖然朝上,但又被第五個底部遮住,沒人看得見,不過,餑餑蒸得太好,頂部笑得露出黑面,人們也見怪不怪,家家如此,誰也不笑話誰。天地供兒小,比拳頭大點,俗稱小棗餑餑,因為個頭小,全用頭羅面。年糕蒸成板狀,俗稱板糕,有插棗的,有不插棗的,在糕面上點紅餑餑點兒,鮮亮、美觀。當供品的,切成大小一致的方狀兩塊,摞在一起,,家堂供兒個頭大,蒸時加屜,燒火計時用香。一炷香盡.餑餑蒸熟。
蒸供兒最忙,勞動強度大,特別揉面更累。鄰舍間的主婦們樂於互助,誰家面先開,先幫誰家。甚至孩子和老人也排上用場——插棗兒;供兒蒸好後,鄰舍間相互看供兒笑得好不好,如果是新媳婦做的供兒,笑得又好,人們不約而同誇她手巧,新媳婦會美得合小攏嘴兒。
供兒蒸好後,先放在盤子上、簸箕里,待涼透了,再拾到柳條笸籮里,上面蓋好紅包袱,以待過年祭神用。如果涼不透.餑餑之間會粘皮,不美觀。 臘月三十包括小盡二十九,榮成習慣地稱為大年三十。這一天最忙,主要活動有:
貼對子 榮成俗稱貼春聯為貼對子,但從嚴格的意義上講,貼對子與貼春聯略有差異。貼對子是在清晨,做媽媽的把新衣新帽准備好,放在子女枕邊,子女醒後,穿戴一新,端著糨糊盆同父親一起敞開大門,先放鞭炮,轟走晦氣和貧窮,後貼對子。「對子」的內容有強烈的時代感。清代多用「一元復始,萬象回春」、「向陽門第春常在,富貴人家慶有餘」之類,連袁世凱當政時,也「國徽翻五色,民幟定八方」。建國後,「對子」的內容,多為歌頌黨的恩情,如「春風綠萬里,黨恩澤九州」,「風景這邊獨好,江山如此多嬌」。「對子」之所以貼得早,與「年」有直接關系。傳說「年」是個兇殘的妖怪,每年除夕都要吃人害命。有一天,它剛到一個村莊,准備行凶,忽聽「叭」的一聲脆響,「年」以為是炸它的,拔腿便跑。其實,那是村裡人賽牛鞭的。「年」喘息未定.跑到另一個村門,突然眼前紅光一閃,向它打來,嚇得它抱頭鼠竄,這次是個閨女曬紅襖,恰巧掄在「年」的眼前,從此人們知道「年」怕響怕紅,就發明了鞭炮和春聯,「年」再也不敢進村傷害人了。但榮成貼「對子」,和催債討債有直接關系。過去,貧苦人家遇有紅白喜事或災病,往往向有錢人家借債。年終歲末,債主清理債務,就派人到各借債人家裡討債,踏進臘月門,討債逼得更緊,無法還債的借債人便躲,只要躲到大年三十,門上對子一貼,討債人看見對子扭頭便走,借債人可以安穩地過年。正是這個道理,榮成的對子都是一大早便貼好。民國年間章村一位老人更絕,他因還不起債,「過小年」那天貼對子:「刀槍劍戟來要賬,針尖削鐵不能還」,橫批:「來年論計」。然後把門一鎖躲債去了,不到過年不回家,債主們無可奈何。
春聯不同,可以等吃完早飯再貼,大年三十早飯,崖頭以南吃燙麵包子,菜很講究,褶兒細密,非常漂亮,不次於城市裡的三鮮蒸餃,取其平安富足之意。崖頭北喝面條,謂之錢串,預示來年錢財滾滾而來,必須提前准備穿錢的繩子。
早飯過後,家長們忙著敬神的事務,子女們則在家裡貼春聯,如迎面牆貼「抬頭見喜」,箱櫃貼「招財進寶」,米囤貼「五穀豐登」,畜欄貼「六畜興旺」、「騾馬成群」等等。「福」字不僅貼在門纂上,而且到處可貼,並且故意將「福」字倒貼,謂之「福到了」。至於小姑娘們則貼窗花,什麼盛蟲(小龍)啦,合和二仙啦,年年有餘、喜上眉梢啦,盡其所能,花樣不斷翻新。若家中成年死者不滿三周年,不貼紅紙對子,如貼應用素紙。貼春聯的習俗不僅延續到今天,內容也有所增加。從抗日戰爭時間起,榮成百姓出於對保家衛國的軍人及為國捐軀的烈士家屬的尊敬,每逢大年三十都敲鑼撲鼓地給烈軍屬貼春聯,掛紅燈,掛光榮牌,以示崇敬和慰問。 從前農業生產到了月日便地了場光,進入農閑時期,榮成百姓也從這天起吃兩頓飯,晚飯叫「兩頓夜飯」,時間在3點半到4點之間。年三十的晚飯,便叫「年夜飯」。榮成年夜飯很講究,酒菜豐盛。不同的是富庶人家質量好些,貧苦人家質量差些,但必須滿盤子滿碗,數量以雙數為吉利,而且各有名稱:四個菜叫「四季發財」,六個菜叫「六六大順」,八個菜叫「四平八穩」,反正都是吉利詞兒。年夜飯有個規矩,—律不招待客人,也不邀請客人,吃飯時鄰舍間也不串門,只有—家人坐在熱炕頭上,吃團圓飯,喝團圓酒。主食是大米干飯,沒煮熟之前,舀出部分留待發紙用,然後煮熟自食。凡是年飯,包括早晨的包子、晚上的干米、初一的餃子都要多做,全家人吃飽吃好還有剩餘。剩飯一定存放在糧囤里,蓋上紅色包袱,寓意「年年頓頓有富餘」。
吃完年夜飯,主婦們忙著包發紙的餃子,男主人便領著孩子,端著香紙供品盤子,扛著木杴,提著灰簍子,到場院祭場。祭場時,先焚香紙。酹酒叩拜。拜畢,男主人用木杴鏟草木灰,在場院上撒上圓圈,圈內十字交義,在十字中心點上放上撮糧食,謂之「打糧囤」。圓圈旁邊用灰撒成梯狀,謂之糧梯。意思是糧圈太滿太高,只有踏著梯子才能夠得著。糧囤撲好後,再焚燒紙燃放鞭炮,磕頭叩拜。祭場回來,又在各自的門前撒一糧囤,放上五穀,預示來年五穀豐登。走進街門順手將早已准備的桃木棍橫擋在門檻前,叫「擋門棍」,擋住財寶,防止外流,同時又能阻擋厄運進門。放下香紙盤子、木杴、灰簍。男主人便將一種紙制的幾何形、長條刻紙品,插在自己的屋檐下,榮成土話叫「吊貫」。掛上「吊貫」,等於宣布過年正式開始。因為掛上「吊貫」後,除寢膳事務外,禁止一切勞務活動,並有諸多禁忌,如不耕不織,不漿不洗(指衣服),不縫不補,不羅(雀)小捕(魚),不推(磨)小搗(碓),不摟(草)不挑(水)。不鋤(草)不掃,不潑(水)不掏(灰),禁說不吉利的話。 也叫請神靈,實際是一種祖先崇拜。吃完年夜飯、祭完場之後,天擦黑兒,男主人領著兒子,端著香紙盤子和供品,提著燈籠,到祖墓請祖先回家過年。首先擺好供品,提上燈籠,按世次高低,繞每座墳轉一圈。榮成稱奶奶為婆,轉時嘴裡要虔誠地念叨:「請老爺老婆回家過年,請老爺老婆回家過年……」每座墳都照完,收拾起香紙盤子和供品,提燈前面引路,路上仍要念叨,直到把「老爺老婆」引導到擺供桌那個屋,俗稱伺候神主的家,才停止念叨,稟告「老爺老婆」到家了。然後,將燈籠別在供桌左手桌面上,男主人先把神主套揭下,古代叫啟櫝,再點燭上香,焚紙叩頭。這套程序完成後,方能將引路的燈籠熄滅移開。請神之前,家庭成員及供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人不團圓,財不完整,這也是年夜飯必須全家人一起吃、不招待外人的理由。此後,供桌上的燭火常明,香火繚繞,每日三時燒紙叩拜祖先,香台前的紙灰不能掃掉。同時,神靈請來,後輩必須嚴守規矩,供桌兩旁座位,任何人不得擅坐,免得和祖先爭位。不得吵嘴罵陣,以免驚動祖先,或對祖先不敬。不得把自己喝剩的水潑在地上,混淆澆奠。祭神時不得大聲呼喚小孩的名字,以免門外的野鬼遊魂聽到而索命,使小孩不好養。
神主牌位只祀太、高、曾、祖、父五世,太祖以下者入家譜,懸掛祭祀。逝世未滿三周年者,不能當神供奉,因此不入家堂,而是單獨設供桌供奉,供品可以比家堂簡略些。 除夕晚上,發紙、迎則財神、辭歲,都在半夜子時進行,興許這就是守歲的由來吧。發紙,在天地桌前進行、除夕白天,在庭院正南方位設天地供桌,為走路方便,天地桌一般用六仙桌或飯桌,供品不如神主桌興盛、齊全,供牌上寫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君之神位」,祭祀時間在晚飯前。祭祀時焚香酹酒,磕頭跪拜,祈求天地老爺保佑。最後,燒道黃表才能起來,說是「送錢糧」。此神也許是玉皇大帝,要不,普通百姓為什麼要給它納「皇糧國稅」呢?這叫祭天地。
請神回來以後,全家圍坐在熱炕上,開始守歲。過去年歲,一般都通宵達旦,徹夜不眠。到了半夜子時,各家各戶在天地桌上擺好供品:餑餑、水餃、米飯、酒、菜等等。家長帶領全家人焚香燒紙,鳴放鞭炮,先叩拜天地神,再按順序叩拜門神、灶神、家堂,最後祭祖,在進行這些儀式的同時,家庭主婦將一棵白菜攔腰切開,口中念道:「切白菜,(家)發得快!」 切完白菜,接著切開一個方瓜,念道:「切方瓜,打的糧食觸(榮成方言念「促」)屋笆!」謂之「借口彩」。發紙的餃子,煮時要燒苞米或谷秸,發時口中念念有詞:「燒得壯,莊稼人丁都興旺。」日廣過得像芝麻開花——節節高。發紙時,語言要謹慎,嚴禁不吉利之詞,對兒童及剛過門的媳婦,家長再三叮嚀。發紙後到家堂祭祖,祭祖起來,順手將預先放在供桌旁邊的升拿走。端上香盤子,按「灶馬頭」所示當年財神所處方位,到村外焚香叩拜。然後順手摸起一塊石頭(不一定是石頭,凡是手最先觸到的硬物,如泥塊、柴棒等,摸到什麼拿什麼),輕輕放進升里,扭頭回家,路上嚴禁說話。回家以後,將升放在供桌下面,升上蓋以紅布。有些地方在家裡專設財神供桌,懸掛財神像,擺下供品,焚香祭祀。這叫「迎財神」。財神要比祖先祭祀的時間長,從迎財神起,到正月十六日大祭一番,才能將升從供桌下拿出來。因為「十五」已過,百事俱興,財神也就負起責任,保證一家財運亨通。
當男人迎財神的時候,主婦在家裡包餃子、煮餃子。過去,辭歲餃子和初一的餃子,要包成元寶形,俗話叫「元寶餶扎」。即將捏好的餃子,兩角交替捏在一起。迎完財神後,全家圍坐一起,吃辭歲餃子,也叫辭年飯。農業合作化以後,這些習俗逐漸消失,守歲也流入形式,一般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象徵性地擺擺樣子,既不發紙,也不迎財神,便各自安寢。這些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上電視機的普及,電視節目的新穎、吸引力強,守歲、辭歲餃子重新興旺起來。看完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已是深夜一二點鍾,老年人和孩子們興許睡了,青年人哪有心思睡覺?發紙被鳴鞭炮所代替,從半夜12點,一直放到大年初一早晨,而且鞭炮越來越大,越來越響。
8、吃年夜飯的傳統習俗,規矩,禁忌。
1、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
2、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准看不準吃,名為「看余」,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
3、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
4、南方人喜歡吃米團子、水磨年糕、湯圓,還有的吃生蒜和皮蛋。
其中年糕寓意最明顯:「年年(黏黏)高(糕)」,吉祥如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而北方人傳統食品以麵食為主,餃子是最普遍的過年食物,也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習慣。
5、吃魚
年三十晚上,再困再累也不合眼,就等著吃餃子,吃出錢幣,心裡高興。再就是魚,這也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而且不可以吃光,要剩下一點,寓意著「年年有餘」。
9、吉林四平的想在三十上午上墳可以嗎?
這個視頻地區想在年30上墳當然可以了,但是絕對不可以燒紙。現在。是不允許在燒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