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湖北荊州過年的風俗

湖北荊州過年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20 15:06:50

1、荊州人過春節的習俗

打彈塵、貼年畫福字。除夕夜前要洗個熱水澡。團年飯、團年飯菜之前,先要祭祖,盛了飯菜,斟了酒杯,象徵性地讓先人來享用。將最好吃的菜放在灶頭處,燒香、燒紙給已過世的長輩,祭祖的酒澆在堂屋,飯菜讓孩子們吃下,表示保佑孩子。

團年飯之後,就開始守歲。守歲,屋內的燈都要亮著,不能熄滅,直到十五前晚上必需亮一盞燈。大年三十晚轉鍾後要放鞭炮。

初一換上新衣新鞋、正月里整整一個月都不能剪頭發。開門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貼春聯、貼年畫、玩龍燈、舞龍燈。春節期間一直到元宵節,就是您請我,我請你,吃「春飯」的時節。

大年初一 開門茶 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吃雞蛋,叫「石滾蛋」,吃了「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個煮得很嫩、透過蛋白能看到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鍍銀」,「得金得銀」。

初二的早餐必須是面條,不能吃別的主食。如果被長輩發現沒有吃面條,那就是犯上。

大年初五,家家戶戶放鞭炮,家裡做了樓房的,要提著鞭炮,從樓上噼啪噼啪一直放到樓下。放鞭炮的同時,還要在院子里堆起一堆青柏樹枝,用燃放的鞭炮將其點燃,能發出陣陣清脆的響聲。可以把家裡所有的跳蚤都燒光,傳說這樣的年俗在荊州已延續了數千年。

2、湖北過年有哪些風俗

1、水煮蛋

在湖北沙市、荊州一帶,新一年吃第一餐有個奇特的風俗,那就是吃荷包蛋,這意味著新的一年裡,家人都能「實實在在,吉祥如意」。

2、白蒿菜

新的一年第一頓飯,湖北秭歸有些地方會吃油炸白蒿,取其諧音「百好」,圖個好彩頭,不過這還是第一次聽說白蒿還能油炸後食用,貌似是用白蒿加雞蛋、麵粉、水,放在油鍋炸。

3、糍粑

湖北省內各地過年都要吃糍粑的,這已經是一個普遍的事實了。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奇特的習俗由來或許大家不知道。在以前,湖北人新年頭三天是不讓煮生米的,必須吃去年留下的剩飯菜,因為剩飯不好吃,逐漸演變成吃面條和糍粑了。

4、三全菜

武漢人以前過年時,年夜飯桌上絕對少不了「三全」、」三糕「、」三丸「,這三全分別指的是「全雞、全魚、全鴨」、「全糕指的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指的是「魚丸、肉丸、藕丸」。有無丸不成席、無魚不成席、無湯不成席一說。

5、除夕夜

湖北人以前過年時,男人一定要在除夕當天,挑水把水缸蓄滿,至少要夠家人使用3天,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有自來水後,該習俗無形廢止。女人則無論再忙,也要給家人做好鞋子,象徵「過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來」。

然後要將牲畜喂飽,囑咐狗不要亂吠,以免嚇跑財神。天亮前吃飯,「越吃越亮」,全魚不能動筷,因為要「年年有餘」。

3、湖北過年的風俗和傳統是什麼?

1、襄陽:除夕吃荸薺大年初一吃餃

在襄陽,老百姓過年一般會在年前一個月做准備。

灌香腸、纏纏蹄、腌制各種雞鴨魚肉等臘味,准備各種年貨。而在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的這一天,襄陽人大都會買來灶餅,供於桌上,全家圍在一起,一人吃一個,預示新一年甜蜜和幸福。

2、恩施:殺年豬、打糍粑

恩施地區聚居著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在這里民族文化如一朵奇葩一般,展現了它的獨特魅力。

恩施地區過年大概都在臘月二十之後就開始做准備,幾乎每家每戶都要殺豬,而且殺豬的時候也會請鄰居到家裡吃皰湯,同時這也是孩子們期待的時候。

3、武漢:除夕「咵天」到凌晨

除夕,武漢人要貼對聯門神、貼福字、貼窗花,要祭祖,吃團年飯,一家人團員的圍坐在一塊,邊吃邊咵,一直到轉鍾,才算完成了守歲。

零點一到,小輩便會向長輩拜年,長輩把准備好的壓歲錢給伢兒們。

4、荊州:魚糕、魚圓不可少

在荊州的農歷除夕,家家戶戶都會准備一大桌豐盛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這一天人們准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

有許多菜更是荊州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且每樣菜都有著寓意。

荊州地處江漢平原,物產豐富,魚米之鄉,比如,魚糕、魚圓、全魚等都是不可少的,另外,炸春卷、發菜也都列在其中。

5、仙桃:「沔陽三蒸」與「沔陽三臘」

仙桃地區,以前都是在晚上闔家團圓吃年夜飯,現在一般是中午夫妻倆會娘家吃年飯,然後一起回婆家團聚。

由於年飯已經不局限於晚上吃,所以現在一般只說「年飯」或「團圓飯」。

4、荊州過年有哪些習俗?

春天的節俗
在荊州春天的節俗主要有:大年拜賀、鬧元宵、龍抬頭、社日、寒食、清明、立春、花朝、踏青等。荊州民間是最看重過年的,其習俗也多。民諺雲:「過年為大」,「有三十過年,無三十也過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自除夕到年初一,各地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顏開,參加豐富多彩的大年拜賀活動,出現了以迎春納福為主題的各種風俗習尚。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與之全國各地相比,荊州民間過年的習俗,既有「大同」,亦有「小異」,小異之處則存在不同形式的楚文化內涵。如「開門禮俗」的內容就有開門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貼春聯、貼年畫等。如「玩春景」的活動形式就包括玩龍燈、舞獅子、采蓮船。荊州民間在元宵節張燈觀燈,可謂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就有了燈事活動,隋、唐、五代到漢代,出現了各種製作精巧、獨具匠心的花燈,其中鏤刻金箔的「魚形燈」最引人注目。
· 夏天的節俗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荊州民間多稱之為「端陽」。端午節盡管名稱頗多,含義各異,但楚人駕舟拯救、紀念屈原為端午節的主要內涵,是世人皆知的。由此可說,先秦時代的楚人及楚國的文化民俗氛圍,對端午節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端午節乃是荊楚地區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以祭奉屈原而形成的儀俗,在荊州民間主要有劃龍舟、吃粽子、懸掛蒲艾、喝雄黃酒、系香袋等。
· 秋季的節俗
七夕、七月半、八月中秋、九九重陽等傳統節日在荊州民間也有著獨特的習俗。八月中秋在荊州民間就曾經流行過一種較為奇特的習俗,即「到中秋,賽摸秋」。摸秋,就是中秋之夜偷摘他人田園的瓜果不視為偷,失瓜果的主人也不視為被盜。俗信這天月娘下凡,未生育的已婚婦女若摸秋不被人發現,可早得子。荊州就有這樣的俗諺:「中秋中秋,送子摸秋」。摸秋的婦女一般是結伴而行,所摸來的瓜果放置在床內側,並與之陪睡,第二天將瓜果煮熟食之,據說可以懷上兒子。建國後,摸秋之俗已消失。荊州民間特有的風俗還有重陽節吃九黃餅。相傳東漢年間,重陽節達官貴人扶老攜幼出遊荊州龍山,正是天高氣爽、風霜高潔之時,熱飯熱菜既不好帶,又容易冷,為方便遊人登山食用,荊州民間糕點師傅便製作了九黃餅。其名謂九黃餅,乃取九月重陽,登高賞金黃菊花之意也。此種餅子,面如黃菊顏色且酥脆,餡子系用冬瓜條、桂花、冰糖、白糖拌和而成,吃起來香甜可口,頗受遊人稱贊,成為一種應時節令食品。至今荊州民間仍偏愛重陽節吃九黃餅。
· 冬天的節俗
荊州民間在這一季節,大都有冬至、臘八、小年、除夕等傳統節俗。拿冬至來說,和北方農村不同是,荊楚大地的人們,往往會在這天開始淘洗糯米,磨漿瀝干,製成「沉(讀去聲)漿」,然後用糖、或肉製成餡,包成團,先是祭祖、祭灶,然後閡家團聚,共同分享,還可饋贈親朋好友。又如農歷臘月二十四,俗謂「小年」,又稱為「小過年」、「小除夕」,是荊州民間很看重的一個年節。民諺雲:「臘月二十四,家家小團圓」。是日,「吃壞吃好,一人不少;有吃無吃,團圓一席」,一家人必須在一起吃團圓飯。

5、湖北荊州過年有哪些習俗?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武昌以正月初四為「新婿賀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須忍受岳家人的戲弄而不得動怒。黃陂拜年的順序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親喪者,必以籃紙寫一服字貼在門口,謝絕賀年。 孝感 孝感位於江漢平原,但節令習俗與鄂東北大部分地區基本一致,卻也獨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糍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為止。 這里的人們還有以初一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於養鴨;鵲先鳴宜於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初一聽到狗群吠不是好兆頭。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會招財進寶 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初三才開始挑水,並在井池邊燒紙錢說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燒掉,俗諺說:「初三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牆上。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龍燈會是孝感民間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中心。人們一般從初八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台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采蓮船走村串戶,見到什麼人家就唱什麼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元宵之夜,孝感當地還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七姐當地叫做張七姐,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最心靈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陽境內(今孝感)有一年輕人姓董名永,因家貧無錢安葬死去的父親,只得賣身為奴。七姐深受感動,私下天庭與董永結百年之好,在大槐樹下成就姻緣。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樹一時高興,把「百年好合」說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緣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織出了10匹錦絹贖出了董永,准備整治家園恩愛白頭。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宮,七姐不得不忍痛飛去。她的織布校化成了飛梭石,織機留在了人間,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咔喳、咔喳」的織機聲。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著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後,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當地民間還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裡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人們還用竹籃從屋上拋過去占棉花豐歉。仰則主豐收,仆則歉收。 另外,孝感地區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五更時,人們用火照栗、梨等果木,邊照邊用刀斧敲打樹干。一人邊敲邊問:「結不結?」一人在旁邊應道:「結!「據說這樣做新的一年裡就會果實滿枝頭。

6、湖北過春節習俗有哪些呢?

1、龍燈會

龍燈會是孝感元宵節的重頭戲,從初八人們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台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2、鬧元宵

元宵夜時,孝感有些地方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因為傳說七仙女被不願回天庭,在人間化作飛梭石,正月十五晚上,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唱乞巧歌,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裡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

3、除舊迎新大掃除

新年伊始,他們講究「除舊歲,迎新年」,在大年三十之前一定會把家裡打掃的乾乾凈凈的,給新的一年一個好寓意,也是為了親朋好友拜年更好得展示家裡的環境。

4、年三十洗澡

除了家裡要收拾干凈,個人也得在新年到來之前,好好洗干凈,洗去舊年的霉運和不順利,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年。

5、喝雞湯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

7、湖北的節日風俗是什麼?

湖北的節日風俗是:

1、在一年四季的民間節日中,過年的慶典禮俗最為隆重熱鬧。處於荊楚腹地的仙桃,至今仍盛行著諸如換門神、貼春聯、祭祀祖先、開門爆仗、拜年、給壓歲錢、舞龍舞獅、盛宴吃請、抹牌娛樂等習俗,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給人們以高雅的享受和無限的樂趣。

2、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邊地區(沔陽、漢陽、黃陂、孝感等地)遷入的,因此,過年習俗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過小年時要請灶神,除夕這天,男人還要將水缸挑滿,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這叫「過年穿新鞋,喜事一起來」。

3、湖北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

4、荊州、沙市一帶,第-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5、 跨完年就開始拜年了,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初三以後拜親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錢有勢的,這叫「人往高處走」,表示自己在新的一年會步步高升。但是在孝感,人民信奉的又是「拜年無大小」,來者皆是客。

8、湖北過年的風俗是什麼?

湖北過年必不可少的習俗就是喝雞湯。過年喝雞湯對於湖北的鄉親們來講象徵著「清泰平安」。其次跨完年就開始拜年,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

過年吃糍粑,俗語中有「拜年拜年,糍粑發裂」,可見糍粑在春節的重要性。

湖北過年第一餐吃荷包蛋,這意味著新的一年裡,家人都能「實實在在,吉祥如意」。新的一年第一頓飯,吃油炸白蒿,取其諧音「百好」,圖個好彩頭。

龍燈會是孝感民間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中心。人們一般從初八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台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采蓮船走村串戶,見到什麼人家就唱什麼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9、湖北過春節習俗有哪些呢?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

荊州、沙市一帶,第-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湖北以正月初四為「新婿賀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須忍受岳家人的戲弄而不得動怒。黃陂拜年的順序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親喪者,必以籃紙寫一服字貼在門口,謝絕賀年。

湖北省內各地過年都要吃糍粑的,這已經是一個普遍的事實了。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奇特的習俗由來或許大家不知道。

在以前,湖北人新年頭三天是不讓煮生米的,必須吃去年留下的剩飯菜,因為剩飯不好吃,逐漸演變成吃面條和糍粑了。在孝感,家裡來了拜年客,一定要以糍粑招待,俗語中有「拜年拜年,糍粑發裂」。可見糍粑在春節的重要性,看到糍粑就想到過年。

10、湖北過年特色的風俗有哪些?

1、龍燈會

龍燈會是孝感元宵節的重頭戲,從初八人們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台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2、鬧元宵

元宵夜時,孝感有些地方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因為傳說七仙女被不願回天庭,在人間化作飛梭石,正月十五晚上,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唱乞巧歌,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裡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

3、除舊迎新大掃除

新年伊始,他們講究「除舊歲,迎新年」,在大年三十之前一定會把家裡打掃的乾乾凈凈的,給新的一年一個好寓意,也是為了親朋好友拜年更好得展示家裡的環境。

4、年三十洗澡

除了家裡要收拾干凈,個人也得在新年到來之前,好好洗干凈,洗去舊年的霉運和不順利,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年。

5、喝雞湯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