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汀州風俗

汀州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55:53

1、中國古代秋天的祭典有什麼,還有什麼風俗

祭月拜月,慶祝豐收
分享、饋送「團圓餅」
家人團聚
祈婚嫁子嗣
燃寶塔燈
賬目清結日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

祭月拜月,慶祝豐收

唐宋時期的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娛樂性節日,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賞月、玩月。明清時期節日性質發生變化,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更關注月神的神性意義,以及現實社會人們之間的倫理關系與經濟關系。中秋是豐收的時節,人們利用中秋節俗表達人們對豐收的慶祝。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明朝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人們在市場上買一種特製的「月光紙」,這是一種神禡,上面繪有月光菩薩像:月光菩薩端坐蓮花座上,旁邊有玉兔持杵如人似地站立著,並在臼中搗葯。這種月光菩薩像小的三寸,大的丈余長,精緻的畫像金光燦爛。北京人家家設月光菩薩神位,供圓形的果、餅與西瓜,西瓜要切割為蓮花狀。夜間在月出之方,人們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後,將月光紙焚化,撤下來的供品,普遍由家人分食。清代北京祭月有所變化,月光神禡由道觀寺院贈送的,題名為「月府素曜太陰星君」。市肆中這天也多賣「月光馬兒」,長的七八尺,短的二三尺,頂上有兩面旗子,為紅綠色或黃色,對月而供,焚香行禮,祭祀結束後,與紙扎元寶、紙錢一起焚化。

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時節全國通行的習俗,清代俗諺有:「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清代有特製的祭月月餅,此月餅較日常月餅「圓而且大」。特製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後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這種月餅俗稱「團圓餅」。明清江南以素齋供月,有老南瓜、菱藕、月餅等,旁邊放涼水一碗,婦孺拜月畢,以指蘸水塗目,祝曰眼目清涼(周作人《中秋的月亮》)。此俗來源於六朝時人在八月中以露水洗眼的風俗。那時人們中秋時節相互饋贈的不是月餅,而是盛滿百草露的眼明囊(《荊楚歲時記》)。

各地對月亮神的形象有不同的描述與理解。在福建汀州一帶,中秋夜有「請月姑」的習俗,兒女在月下設果餅膜拜致詞,請月姑以卜災祥。浙江諸暨的大戶人家在中秋節製作大月餅,雜以瓜果,「疊案供月,謂之『宴嫦娥』」。蘇州家家戶戶擺上瓶花香蠟,不設月宮符像,望空禮拜,小兒女在「膜拜月下,嬉戲燈前,謂之齋月宮」。江浙一帶中秋祭月有「燒斗香」的習俗。蘇州所謂斗香,是用細的線香編製成斗狀,中間盛香屑,香店製作後賣給僧俗人等,人們在中秋夜,焚於月下,稱為「燒斗香」。杭州的斗香,用紙糊成斗狀,中間炷香,高的有兩尺左右,中秋夜晚祭月時使用。吳曼雲《江鄉節物詩》:「心字燒殘寸寸灰,靈香上請月輪開。斗量畢竟人間少,桂粟薪收萬斛來。」揚州小秦淮河,中秋節「供養太陰」,彩繪廣寒清虛之府,稱為「月宮紙」;又以紙絹作神像冠帶,月餅上排列素服女子,稱為「月宮人」;然後以蓮藕果品祭祀。
值得注意的是前代拜月,男女俱拜。宋代京師中秋之夜,傾城人家,無論貧富,從能行走的孩童至十二三歲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的服飾,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孩期望「早步蟾宮,高攀仙桂」,意思是說請月神保佑早日科舉成名。女孩則祈求有一副美麗的容顏,「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宋人推重的是郎才女貌。

明清以後,祭月風俗發生重大變化,男子拜月漸少,月亮神逐漸成為專門的女性崇拜對象。北京有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明清時代北京中秋節新添了一個節令物件——彩兔。明代「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清代昵稱玉兔為「兔兒爺」,人們用沙土作白玉兔,裝飾以五彩顏色。兔兒爺的製作工藝精美,造型千奇百狀、滑稽有趣:有上張傘蓋,衣冠楚楚,扮作官員者;有身穿甲胄,手持大旗,扮成武士者;有騎虎者,有靜坐者。大的高三尺,小的不及寸。京城人「齊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兒爺給市井生活增添了許多的情趣。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著中秋節祭月、拜月的風習。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後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歷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豎一根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包括: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等四階段(參看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由此可知,在偏遠民族中仍傳承著遙遠的祭月古俗,在中秋時節人們能夠與月神進行直接的對話與交流,這與少數民族的文化特性有關。

分享、饋送「團圓餅」

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為「團圓餅」。中秋時節正是收獲的季節,人們為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系,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徵。

月餅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蘇東坡曾有詩贊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從文獻記載看,當時的節物重在賞新,如嘗石榴、棗、栗、桔、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還沒有將月餅作為重要的節令食品。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大概始於明朝。在明朝初年中秋已有食餅習俗,但尚未稱月餅。據《客座贅語》記載,南京有一位鐵冠道人道術高明,能預知未來事。明太祖對此不以為然,於是召見道人問道:「今日我有何事?」對曰:「太子某時進餅。」這天正是中秋之日,太祖遂命人將道人鎖在房中等待驗證。等到那個時辰,太子果然來進奉餅食。宮廷中秋太子要向父皇進獻月餅。民間城鄉更是以月餅為節禮互相饋送。
先看明代京城「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這種面餅大小不等,呼為「月餅」。月餅的製作在明代後期的北京已經十分考究,價格也不便宜,「市肆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清代北京中秋祭月除香燈品供外,就是團圓月餅。清代後期北京出現了品牌月餅,前門致美齋的月餅為「京都第一」。一般供月的月餅到處都有,大的直徑有尺多長,上面繪有月宮、蟾蜍、玉兔等圖案。北京月餅有祭祀完後分食的,還有一種吃法是將月餅留到歲暮除夕「合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蘇州人家同樣以月餅為中秋節物,相互饋遺。清代杭州依然傳承明代節俗,「中秋食月餅,夜則設以祭月,亦取人月雙圓之意耳」。

現代月餅生產形成地域風格,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甬式月餅等,它們在月餅內餡、月餅形制及加工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京式月餅為酥皮、冰糖餡;廣式月餅以糖漿麵皮為主,有酥皮、硬皮兩種,分咸甜兩味,餡有肉類與蓮蓉、豆沙等;蘇式月餅也是酥皮,餅餡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以桂花、玫瑰花等天然香料;寧波的甬式月餅也是酥皮,多用苔菜為餡。傳統月餅糖多油重,近年來多流行以果類為餡的低糖月餅。

小小的月餅在民間生活中作為團圓的象徵與聯系親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饋送,從而實現對親族關系的再確認。中秋月餅有具體的吃法,一般民間切月餅都要均勻切成若干份,按人口數平分,每人都享受到月餅的一塊,象徵家庭成員是團圓的一部分。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特地留下一份,象徵他也參加了家庭團聚,這塊月餅留待除夕他回來享用。這種以飲食團聚家人的方式是中國人所特有的文化習慣。

家人團聚

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

因為家族生活的關系,中國人有很強的家族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系,從而較早形成了和睦團圓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員的團聚成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節日就為民眾的定期會聚提供了時機。在傳統年節中都不同程度地滿足著人們團圓的要求,如除夕的「團年」、重陽的聚飲等。中秋為花好月圓之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們由天上的月圓聯想到人事的團圓,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視為特別的「團圓節」。宋人的團圓意識已與中秋節令發生關聯,前述宋代城市居民闔家共賞圓月,就是體現了這一倫理因素。明清時期,由於理學的浸染,民間社會鄉族觀念增強,同時也因為人們在世俗生活中更加認識到家族社會的力量,因此人們在思想情感上,對家庭更為依戀。秋收之際的中秋節,正是加強親族聯系的良機,「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值得注意的是中秋節民間尤其重視夫婦的團圓。出嫁的婦女中秋要趕到娘家與父母團聚,當天又必須返回夫家,與夫君團圓。俗語雲:「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

祈婚嫁子嗣

中秋正值秋天收獲的季節,民間在對神靈酬謝的同時,也祈求著生殖的力量。

上古「合男女」是秋收後的主要人事活動,古代秋社中的祈子儀式就是這一活動的時間規范。中秋節出現以後,男女相會,祈求子嗣習俗逐漸轉移、合並到中秋節俗之中。婦女對月祈禱與月下出遊大都與婚嫁子嗣相關。中秋夜遊玩月在宋代已經流行,明代亦盛,特別是在江南蘇杭地區,杭州西湖「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蘇州夜遊盛況,由明人張岱《虎丘中秋夜》描述可知:「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遊冶惡少、清客、幫閑、傒僮、走空之輩,無不麕集」。清代以後俗稱為「走月亮」,中秋之夜,婦女可盛裝出遊,踏月訪親,或逗留尼庵,深夜不歸。「走月」是民間婦女的解禁日,在「結伴閑游」的背後隱含著祈求生殖的意義。據同治《江夏縣志》記載,中秋夜江夏城中滋陽橋特別熱鬧,橋上的石龍首成為出行少婦爭相撫摸的對象,為的是能得到媒神的恩惠,祈子的意義十分明顯。近代南京盼望子嗣者,先游夫子廟,然後過橋一行,說是可以如願。近代湘潭一帶,中秋遊寶塔的習俗,也與「走月」一樣,祈求著人類的生殖與健康,當地傳唱這樣一首歌謠:「八月十五游寶塔,帶起香燭敬菩薩。老人家青頭發,後生子有財發,堂客們生個胖娃娃,滿妹子對個好人家。」

「摸秋」或者稱「偷瓜送子」是南方地區普遍流行的中秋祈子習俗。人們在中秋之夜,到田間「偷」瓜,然後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將描畫成嬰兒模樣的冬瓜或南瓜送給婚後數年不育的夫婦,以求瓜瓞綿綿。浙江西安縣「偷摘瓜芋,以衣襟囊之送新婦家,曰『獻生子』」。有的地方夜中摸索的不是瓜果之類,而是瓦片、石子。如安徽懷寧,「是夕,城中婦女率至樅陽門內,百子庵前、鷺鷥橋畔摸索礫塊占子,石為男,瓦為女焉」。兩湖地區亦普遍流行中秋之夜到田間「偷」瓜的習俗。偷瓜菜的地點,青年男女各有自己的選擇,一般都去到意中人的園中去「偷」,偷時嬉笑打鬧,引出自己的情侶,共享「偷」的幸福果實。

燃寶塔燈

明清時期,民間還有在中秋之夜燃燈的習俗。

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同。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一種是素馨茉莉燈,這種燈香氣四溢。在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都有砌寶塔燈的習俗。江西清江,中秋多鏤瓜作燈,其形似月。兒童堆砌瓦礫作浮圖(佛塔),中置薪柴,點燃,「四面玲瓏,如火樹」。湖南寧鄉小兒堆寶塔,中間焚燒,「以紅透為吉兆」。安徽廬江「小兒堆瓦礫為浮圖,敲鑼鼓,謂之鬧寶塔」。這些燃燒塔燈或鬧寶塔的民俗行為,都有著藉助佛家力量,求取生活平安的意義。

賬目清結日

中秋之夜,在文人雅士看來是賞月的良宵,在農家為占卜來歲氣候天象的時日,在婦女眼裡是難得的嬉遊之夜,在工商民戶那裡,卻是一個結清錢債的日子,「凡錢債至五月節、八月節,必清結,謂之節關,而中秋視端午尤重」(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中秋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算賬日,也是老闆與雇員續約或終止契約的時日;債務人愁眉苦臉想方設法捱過此節,店傢伙計也擔心在晚間盛宴之後被告訴明天不要再來,對於這些人來說,中秋節就不那麼令人興奮了,過節對他們來說就是過關,所以「節關」之說,十分妥帖。中秋節在這里演變為工商社會的時間段落標志,顯示了節日對經濟社會的調節意義。

節日是日常生活的亮點,節俗文化是時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經歷了文人賞月雅趣、民間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餅、卻無心看月的俗趣,節俗形態從古至今發生了重大變化。明月依舊,人心已非。一部中秋節俗形態演變史,也就是一部中國民眾心態的變遷史。

摘自百度網友,謝謝。

2、閩南民風民俗

1、普渡

普渡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至農歷七月三十期間,每個村落都有特定的屬於自己的「普渡」日,鎮上村民過這個節日比較熱鬧,不亞於過春節,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備好雞鴨魚肉等各種吃喝,擺上供桌,舉行祭祖儀式,過後再宴請親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妝

閩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妝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與神明的供品,這些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在吃的嫁妝禮品中,禮數最重當數「轎前豬腳」,要前後兩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顯示禮品份量。

3、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在閩南及台灣盛行。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閩南,台灣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2)汀州風俗擴展資料

閩南風俗文化的形成:

閩南文化是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原河洛漢人南下與閩南原住民交流融合而形成,經宋元不斷吸收阿拉伯等外來文化而臻於成熟,明清時期由於人多地少、海禁及戰亂而大批移民潮汕、浙南、台灣和南洋,從而在中國和東南亞存在的一種文化。

從閩南文化的發展軌跡,可以窺見閩南文化是經過一代代閩南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挖掘、弘揚、創造,並吸收採納外來文化的特質和合理因素,有機地融入了其體系內,孕育、發展起來的,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獨特的性格和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南

3、麗水方言的浙江汀州腔

操客家語汀州腔的大抵是明末清初戰亂、又是清「三藩之亂」的產物。康熙時人指出:「獨衢之江(山)、常(山)、開(化)三縣,溫之永(嘉)、瑞 (安)等五縣,處之雲(和)、龍(泉)等七縣被陷三載,困苦,備極顛連。又如西安城郭雖存,而郊原或為賊據,或築壕塹,以作戰場,較與受害各邑相等。……自閩回處,惟見百里無人,十里無煙。」戰後客家移民就在這一背景下展開。 閩西汀州府是客家人的祖地,在麗水地區至今操汀州腔的是閩西汀州府籍後裔,又包括閩汀州府的長汀口音、上杭口音、寧化口音、永定口音、連城口音等。
浙江汀州腔與閩西地區語言已有些差異,但相同還是多過差異,大致相通。
客家人移民的入遷可能與地方政府的招徠有關。清代前期遷入浙江山區的移民,主要來自福建和江西,並以麻靛種植為主業。據此可判斷清代前期遷入的閩贛兩省移民是浙江地方政府招徠的產物。閩地的汀州,贛地的南豐。但以汀州人為主,佔到處州府(麗水)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弱,南豐人佔5%。
至今,在麗水市的雲和、松陽、遂昌、龍泉、蓮都等地,還有眾多汀州移民後裔操著「汀州腔」,保留著汀州風俗,並自稱為「汀州人」。據人口普查資料,光雲和縣就約有「汀州人」數萬之眾,30多個姓氏,以居住在牛頭山緊水灘庫區一帶居多,而大源鄉則全鄉都是「汀州人」。客家人有一警句:「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祖宗的語言,是他們在遠離故鄉,不得不掙扎求存於「瘴癘之地」時,仍然抱著廟宮未改,城社尚存的心態,堅守強勢文化優越感的精神支柱,成為維系一個族群世代相傳的重要紐帶。  如今,福建汀州府作為一個曾經管轄八個縣的行政單位,已經消失近百年了。然而在千里之外的處州(麗水)大地上,這些客家人後裔就像桃花源里的秦人一樣,「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依然執著地自稱是「汀州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讓這些「汀州人」數百年之後還在眷戀著自己塵封已久的身份?
『汀州人』約占麗水市總人口的18.7%,主要分布在雲和、松陽、遂昌、龍泉、蓮都等地。

4、長汀縣的文化

長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漢代置縣,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設置汀州,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至宋代,汀州府與省內其它七府構成了福建八閩。從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間,汀州一直是歷朝歷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文物,1994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長汀是著名的唐宋古城。眾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成為汀州古城景觀的一大特色,巍峨聳立的唐代城樓汀州三元閣,唐代大歷四年修建的汀州古城牆,宋明時期大規模擴建至4119米,城牆像一串璀璨的寶珠,從卧龍山頂分東西蜿蜒而下,合抱於汀江之濱,素有「觀音掛珠」之稱,把汀州城裝綴得獨具一格,分外美麗,現保存下來的古城牆將古城門及其古城樓-朝天門、五通門、惠吉門、寶珠門聯結在一起,全長1500米,近幾年長汀已修復汀州古城牆2100米,使其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汀的標志性建築。還有風格獨特的的汀州府城隍廟、汀州雲驤閣、汀州南禪寺、汀州劉氏家廟、汀州李氏家廟等眾多古跡見證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內涵。
唐代宰相張九齡,法醫鼻祖宋代長汀知縣宋慈,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宋代詩詞大家陸游,明代《天工開物》著者宋應星,清代著名大學者《四庫全書》總篡紀曉嵐和長汀籍清代著名畫家上官周等一大批文人志士都在長汀留下了足跡,為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文化色彩。作為古汀州所在地,歷代文人墨客留連吟誦,唐代的張九齡,宋代的陸游、宋慈、陳軒、王捷,明代的馬馴、郝鳳升、宋應星,清代的上官周、黃慎、楊瀾、紀曉嵐、黎士弘、康泳、江瀚等,都以如椽巨筆為長汀的山川風物寫下不朽的詩篇、著作,流傳於世。 長汀是歷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繞城而過的汀江被喻為客家人的母親河。客家人以堅韌、開拓、革新的精神創建了汀州,帶來汀州的繁榮和發展,以後又發展到廣東梅州,並擴展到東南亞和世界各地。汀州成為中國客家的大本營和客家的首府。 汀州古城深深地烙上了客家的印痕,洋溢著客家人吃苦耐勞、奮斗不止、開拓革新的氣息。悠久的歷史給長汀留下蜚聲中外的客家文化:至今,長汀還保留了獨具魅力的、有客家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服飾文化、客家建築文化、客家飲食文化、客家宗教文化和濃郁的客家風土人情。客家山歌、客家美食、客家傳統花燈、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如船燈、馬燈、龍燈、十番、鼓吹、台閣、花鼓等構成長汀客家傳統藝術文化的寶庫。2008年1月長汀被評為「中國文化旅遊大縣」。每年都有大量海內外客家鄉親返汀尋根謁祖,每年秋天舉行世界客屬公祭客家母親河大典。
據統計,台灣至少有六十多個常見姓氏的三百多萬人口源於汀州,香港有兩百多萬客家人傳自汀州,明末輔佐鄭成功收復台灣的重要將領劉國軒是汀州人,清代畫壇巨匠上官周是汀州人,孫中山的祖先曾在汀州定居,著名愛國人士江庸的祖籍地也在汀州,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寫道「五百年前,我的祖先是福建汀州人」。截止2009年7月,客家人已達一億人之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的祖先大多在汀州留下過生存與奮斗的足跡。
汀的傳統文化由於中原文化的播衍輸入,歷代外來文化的滲透以及與本土文化的交融,形成了長汀客家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色。 長汀民間故事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詼諧有趣,語言流暢,性格明朗。神話傳說故事主要有《河龍布雨》、《牛的傳說》、《水鬼朋友》等;人物故事主要有《解晉的故事》、《定光伏虎故事》、《胡瞎哩的傳說》、《九斗冇的故事》等;地方故事主要有《水漫天一樓》、《錢財與人意》、《太平軍在汀州》等;寓言笑話主要有《人為財死》、《三個傻哥》等;革命故事主要有《毛委員的故事》、《老伙夫》、《商人不是敵探》、《槍的故事》等。
長汀民間歌謠品種繁多,內容豐富,朗朗上口,具有鮮明的長汀客家語言色彩和風格。主要有長篇敘事歌《趙玉林與梁四珍》、《孟姜女》等;中短歌有《手提燈籠送郎歸》、《十二月長工》、《苦情歌》、《怨娘歌》、《長工苦》、《講了要戀就要戀》等,以及大量的革命歌謠。
長汀民間諺語大致可分為外來諺語和本地諺語兩類。外來諺語大多與各地通用。本地諺語是長汀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經世代流傳下來的,具有典型的長汀地方文化特點。 長汀民間藝術豐富多彩。主要有舞龍燈、踩船燈、高蹺、抬閣、打花鼓、花燈、角子燈、十番、長鑼鼓、公嫲吹、南詞北調、客家山歌、漢劇、楚劇、採茶劇、木偶戲、民間剪紙、根雕、竹編、鐵畫等。這些民間藝術秉承中原漢族遺風,融合地方色彩,形成特有風格,深受客家人的喜愛。
客家山歌是長汀最廣泛流行的民間音樂,是汀州客家文化藝術的結晶。它既融和了粵東、贛南等地山歌的特點,又富於閩西特有的風格,歌詞明白曉暢,朴實無華,大多採用比興手法。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對唱,在山野田園間一唱一和、一問一答,或抒情、悠揚、纏綿,回味無窮,或敘事、高吭、激越,一泄無遺。愛情是客家山歌永恆的主題,但情歌不是客家山歌的全部,勞動、歷史、傳說、兒歌、童謠等等都是山歌表達的對象。公嫲吹是一首著名的長汀民間器樂曲。它是以演奏樂器中其中二件樂器「公吹」和「嫲吹」命名的。樂器形似嗩吶,但比嗩吶長三倍左右。「公吹」音色低沉,渾厚,音域寬廣;「嫲吹」音色柔和,圓潤,清亮。「公吹」和「嫲吹」之間的關系是純五度的復調關系。演奏中以「公吹」和「嫲吹」為主要樂器,配以二胡、揚琴、三弦、中胡、大堂鼓、大堂鑼、小鑼、鬧鈸等樂器。
「公嫲吹」曲調扣人心弦,振憾人心。時而旋律舒展優揚,似一對老夫妻在回憶過去的美好歲月;時而交替吹奏,互問互答,象這對老夫妻在傾訴各自的心聲;時而緩慢低沉,緩緩吹來,象這對老夫妻在撫摸自己的白發,嘆息歲月的無情;突然樂器齊鳴,震人魂魄,分明是相依相伴幾十年的親人突然去世後悲憤交加、撕心裂肺的哭聲;轉而嗚咽聲聲……
「公嫲吹」的作者和創作年代無從查考,由民間藝人歷代相傳保留下來。「公嫲吹」的曲調內涵及吹奏水平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1985年由長汀民間藝人赴省演奏,被評為優秀節目。 長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種,而大多數客家人信仰佛教。
佛教傳入長汀有千餘年歷史。第一座佛寺開元寺創於736年(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907年—公元960年(五代時)為長汀佛教鼎盛時期,北宋時先後有兩名高僧伏虎和定光來汀傳教。定光、伏虎圓寂後,僧眾尊崇為神佛,與觀音合稱「三太祖師」,信徒遍布汀州各縣,後傳至台灣,今彰化有定光圖佛廟,淡水有鄞山寺,均由汀州移民創建。長汀近百年來每年農歷正月十三,農歷九月十四日為迎送定光、伏虎的會期,頗為隆重。1937年汀人本湛和尚創建八寶山峻峰寺,剃度40餘名僧尼,接收500餘名在家弟子,閩西各縣僧尼多屬本湛徒嗣。截止2009年7月,全縣有寺廟100多座。
道教傳入始於唐代,在唐宋兩代頗為盛行,清初頓衰,到清末縣內已無正式出家道士。截止2009年7月,僅有少數民間道士活動。
天主教兩次傳入長汀。首次為明末崇禎年間,活動10年後停頓。第二次於清光緒年間傳入,一直延續,截止2009年7月,存教堂1座。
基督教於清光緒年間傳入,至2009年已有90多年歷史。1941—1945年教會最盛。截止2009年7月,存教堂1座。
此外,長汀還有許多民間信仰,大約可分為四類:一是自然神,二是英雄神,三是宗教神,四是家族神。汀城東門外的汀州天後宮,初建何時未詳,公元1825年(清道光五年)重建,殿宇巍峨規模宏大,在海外頗有影響。 長汀物產資源豐富,世界五大名雞之一的河田雞肥嫩鮮美,善斗稱雄,唐代曾選送長安,列為斗雞之一;「汀州八干」之首的豆腐乾,加工精細,代代相傳;圓金柑甘甜可口,被列為優質水果;玉扣紙聞名遐邇,遠銷海內外;具有500多年歷史,被譽為「濟世聖品」的「驚風化痰丸」遠銷東南亞;紅娘酒、毛邊紙、紅菇、香菇、筍干、板栗、咸梅、柿餅、蚊香等特產,更是名不虛傳。
客家菜有「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肘不濃」的說法,因此,早已形成的菜餚特色乃得以保留和延續,此外,還與東江封閉的交通環境有關,閩西屬山區,交通不便而少受外界影響,從而使客家菜在較長的時間里自我成型,自我演變而自成一家。
長汀的客家美食,種類繁多,製作技藝精湛,獨具地方特色:咸鮮辛辣,原汁原味;主題新穎,構思嚴謹;造型脫俗,色調和諧;雕工精細,圖案清晰。長期以來,長汀人把傳統方法與現代科學結合,繼承與發揚相輔相成,烹調出風味獨特的「地方菜」、「客家菜」,並自成一種系列。


三角豆腐餃

三角豆腐餃是明清以來長汀筵席中的佳餚。此菜製作頗為考究,是用豆腐做皮,瘦肉、香菇、冬筍、蔥白等做餡,精工製作而成。汀州廚師製成的三角豆腐餃,皮白肉香,鮮嫩甜美,在豆腐菜餚中獨具一格,別有風味。


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獨特的風味食品,在汀州同樣廣泛流傳,世代相襲,至今仍在許多鄉村保留。擂茶是將適量的大米加進芝麻、黃豆、花生、茶葉以及桔皮等擂制後,熬煮而成由於長汀客家喜歡將大米加進擂茶中,所以又叫擂米茶。擂茶風味獨特,清香,微苦,呈灰綠色,稀糊渾濁,喝起來卻十分可口。因擂茶中有部分的中草葯,能起到解毒通氣的功效,所以客家人不論大人小孩,都以喝擂茶為習俗。
白斬河田雞
長汀民間烹雞的方法多式多樣,以白斬河田雞最為著名。它以其香、脆、爽、嫩、滑和易脫骨而深受贊譽,為汀州自古以來之名特優佳餚,向來被列為閩西客家菜之首。其雞頭、雞爪、雞翅尖更是下酒好料,俗有「一個雞頭七杯酒,一對雞爪喝一壺」之說。1986年省閩菜評比中,「白斬河田雞」榮獲地方特殊風味菜點稱號。
麒麟脫胎
麒麟脫胎又名「麒麟鑽象肚」,為長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相傳很早以前長汀司前街有個鄭姓富戶,其家婦女為求多子,常在豬肚內逐層填入小狗和烏雞媛、白鴿、麻雀、野山參等清蒸服用。此後做為一種飲食療法,一直在富戶中流傳。清朝末年汀郡總鎮肖芝美興辦慶壽筵宴時,曾把「麒麟脫胎」列為首菜。1985年麒麟脫胎在福建省閩菜評比中獲得「優質菜點」稱號,《福建日報》於1986年5月2日曾予報道。
(特色)狗頭外露者為麒麟脫胎狀,全包者為小象卧產狀。味香肉嫩,另有風味;壯陽補腎,祛風濕,健脾胃。
皺紗肉
皺紗肉俗稱「燒大塊」,是長汀傳統菜餚,歷史悠久,早在清朝就已列入官席菜譜。皺紗肉皮似皺紗,綜紅晶亮,色香味俱佳。
荔枝肉
荔枝肉是盤菜,據說它來源於「糖醋炸松丸」和「楊梅肉」。早在清朝時,宴席中就已有「糖醋炸松丸」的盤菜,至民國初,幾乎每席必備。後來,經過廚師不斷改進刀工等烹調技巧,入盤菜型宛如嶺南荔枝,即造型美觀,香脆酸甜,風味獨特。食之,不免使人想到「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古詩名句。
鳳凰醉酒
據《中國菜譜》載:「河田雞起源於福建長汀縣河田鎮」。據民間傳說,唐開元年間河田雞選送到長安,每每取勝,列為斗雞之雄。
長汀米酒娘,素以民間精工釀制,純天然原料,含有20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酒娘、雞是長汀食文化園地的兩朵奇葩。融雞酒於一體烹制菜餚,深為來賓青睞。[特色]雞似醉卧缸中,雞皮金黃油亮,酒香撲鼻,令人讒涎欲滴。
燒肝花
燒肝花盤菜是長汀傳統菜餚。因其味道香脆,為下酒妙品,故流傳久遠。(特色)色澤金黃,外酥內軟,食而不膩。
生燜草魚
長汀城鄉池溏、水庫大多放養鯇(草魚)、鱅(大頭鰱)、鰱、鯉等,每日都有鮮魚上市。而人們最愛吃草魚,因其湯鮮肉嫩,老少皆宜。
《長汀縣志·物產志》記載:鯇,即草魚,似鱒而大,形長身圓,肉厚而松,其種來自九江,邑人蓄之池塘,以草飼之,故俗稱草魚。
生燜草魚自清末以來為婚喜賀慶、華廈落成等宴席的主菜。
溫水魚
河田溫水魚以肥、鮮、嫩著名。相傳溫水魚起自明代,里人發現溫泉下游有一種魚,圓扁無鱗,肥大色美。釣上岸來在地上蹦跳片刻,全身即顯出絲絲血痕,在鍋中稍煮即熟,鮮嫩無比。於是人們便在溫泉下游挖池,試放魚苗養殖。細心觀察,多數幼苗適應環境,發育正常,半年中竟長成肥美大魚。後又養殖鯇(草魚)、鯉、鰱等,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長汀豆腐乾
長汀豆腐乾是閩西「八大幹」之首,始於唐開元年間,採用傳統工藝科學方法加工製作,配以肉桂、公丁、大小回香等十餘種中草葯材,鹵制而成。是一種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的綠色食品。它有3個品種:五香豆腐乾、醬油豆腐乾、黃色豆腐乾。
糍粑
相傳宋朝長汀滿嵐嶺寶珠峰有座龍廟,天旱求雨時,城鄉群眾多以糍粑供奉。後來廟內住持也製作糍粑出售。因糍粑柔韌甜美、價廉耐飽,來往旅客至此多爭相品嘗,致使滿嵐嶺的糍粑子無人不曉。
(特色)形圓質白,柔韌甜美。
米果
米果和糍粑一樣,都是汀州客家傳統風味食品。米果用大米製作,取材便當,工藝簡單,物美價廉,因而在汀州城鄉食用米果相當普及。
米果製作很簡單,將糯米在水中浸泡後磨成漿,裝入布袋壓去水分,再取出蒸熟,然後將蒸熟的米粉倒入臼中舂勻成粘狀,搓成圓長條即成。由於色澤潔白,故又叫「白米果」。在鄉村還盛行將灌木燒成灰,然後將柴灰澆上開水瀝出灰水,把做米果的粳米浸泡於灰水中,製成米果,由於色澤金黃,稱為「黃米果」。黃米果因為摻和進灰水,因而散發獨特鹼香,別具風味。吃法可沾上白糖即食,也可將米果切成丁塊狀或細條狀,加上韭菜、肉絲、筍絲,細鹽炒食,香氣誘人可口。
仙人凍
仙人凍,在廣東梅州客家地區又叫「仙人板」,是閩、贛、粵客家地區十分流行的應時小吃。
製作仙人凍主要顏料是仙人草,這是汀州山區盛產的草本類小葉綠色植物。用曬乾的仙人草製作的仙人凍呈黑褐色,而用鮮仙人草製作的仙人凍呈綠色。
芋子餃
芋子餃是長汀著名的風味小吃,在許多客家社區也有流傳,客家人大多住山區,有「無山不客客住山」之說。番薯、芋仔都是山區的主要雜糧,長汀客家人吃雜糧時不斷變換口味,製作出許多獨特小吃,「芋子餃」就是其中一種。
燈盞糕
即油炸糕,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經油炸而成,形扁圓,中空而隆起,形似兩個舊式燈盞吻合一起,故稱「燈盞糕」。
籠床糈
又名「簸箕糈」,為長汀城鄉傳統食品。籠床餳蒸好後,切成片條曬干,加佐料煮食者稱「米粉條」,蒸好後整張包入炒熟的瘦豬肉絲、韭菜段、豆芽等捲成筒狀,淋上花生油、醬油者稱「籠床卷」。
卷餅
卷餅(春餅):在長汀歷史悠久,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每逢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炰制。
燒麥
自明代以來,燒麥即為長汀著名的風味小吃。燒麥狀似石榴,以皮薄餡爽,芳香撲鼻,令人垂涎而得名為:「三特石榴果」、「三里香」。後人因燒麥皮為麵粉製成,吃時又要「趕燒」(趁熱吃),便叫「燒麥」。「燒麥」有葷素兩種。
板栗糕
明《永樂大典》在記述汀州府的貢品中曾有「栗」的記載。汀江兩岸沙灘多種栗樹。板栗、毛栗為長汀特產。清代暢銷沿海商埠,民國初年產品已遠銷海外,深受歡迎。板栗糕為秋令食品,因系全部採用熟果鮮制(外地風干板栗不能使用),故其味特佳。
兜湯哩
兜湯哩是長汀的熱湯類傳統小吃,有豬肉兜湯、魚肉兜湯、雞肉兜湯等。長汀方言「兜湯哩」是「端肉湯」的意思。
扁食
扁食(餛飩),有史記載在2000年前就已成為中國通食,長汀通稱為「扁食」。長汀的「扁食」是以極薄的麵皮包餡製成,餡如小指頭大,薄皮圍邊,餡心多種多樣,可用豬、牛、雞、魚各種肉類或蝦仁等分別制茸成餡,但以精豬肉為多。
炸雪薯
炸雪薯(炰薯包):又名「炰薯包」,在清末民初就已上了筵席。1941年,國際友人路易·艾黎來長汀時,工業合作社百餘人,曾在霹靂岩公園「中南旅運社」舉行盛大歡迎酒會。席間,炰薯包一菜受到艾黎贊美。亦受到美籍汀人陳鼓應贊美。

5、長汀的民風習俗有哪些?

長汀民俗風情
長汀民風淳樸。客家人勤勞善良,崇尚道德,講究禮儀,特別尊師敬老,熱情好客。不論城市或鄉村,教師和老人都在人們心目中得到敬重;不論何方來客,都給人賓至如歸的感覺。這和長汀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及客家人追求知識、好善樂施、嚮往未來有直接的關系。
長汀客家的民俗風情,不論衣食住行、婚喪喜慶都在祖祖輩輩的傳承中兼容中原遺風和土著稱習俗,而豐富多彩,猶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民俗畫卷。
【歲時風俗】 春節
春節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長汀客家人認為,春節才算是真正的過年。百節年為首,對新的一年寄託著無限的希望。春節大約分3個階段:從入年界至除夕為准備階段:年初一至年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至元宵節為余興階段。 入年界: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為入年界。入年界後積極籌備年料,送年禮、大掃除、洗曬被褥衣物、理發沐浴、添置新衣等。
蒸歲飯:除夕前一天蒸歲飯,歲飯要供數日,取「歲有餘糧」之意。初三早晨重蒸食用。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鍋。 過年:除夕(年三十晡)晚上合家團聚飲酒,稱「食年酒」,即「過年」。除夕在門前、廳堂貼對聯,家庭用具上貼紅紙,叫做「封歲」、「上紅」。
守歲:吃完年夜飯,全屋到處燈火通明直至天亮,叫「點歲火」,家中親人歡聚一堂,共敘天倫,通宵達旦,謂之「守歲」;長輩用紅紙做紅包給孩子,叫「壓歲線」;將紅包放在供桌上,稱「壓歲」。
開大門:正月初一凌晨,以「通書」為准擇吉時,打開大門,口頒「開門大吉,萬事如意,腳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鞭炮,辭舊迎新。
拜年:農歷正月初一,人們打開大門,擇吉利方向,以示「出天方」迎喜神。同時前往親朋好友家互相拜年,互祝新年好。
游樂:春節期間傳統游樂活動頗為豐富。民間踩船燈、舞龍燈、舞獅燈、踩高蹺、迎花燈、打花鼓、演戲、提傀儡等活動遍布城鄉,熱鬧非凡。
立春
立春,長汀客家人「交春」。因它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之首,頗為重視。屆時,備香案、燒香照燭,放鞭炮,貼上「迎春接福」、「春臨福至」等紅箋,名為「接春」。 元宵節
長汀客家人的元宵節又叫「正月半」,這是一年中第一個節。元宵節吃「元宵」,「無宵」用糯米粉、紅糖、花生米、芝麻等做成,意在祝福一家團圓和睦。民間舉辦各種燈會,玩燈、賞燈,好不熱鬧,俗稱「鬧元宵」。迎花燈以塗坊、南山、河田、三洲等鄉(鎮)尤為有名。
驚蟄
驚蟄這天,長汀客家人炒豆子、炒麥子,或在熱水中煮連毛芋子;在櫥腳、桌腳、柱腳、牆腳等處撒上生石灰。這兩種做法叫做「炒蟲炒豸」、「混蟲混豸」。尺蟄是冬眠昆蟲開始復甦之時,客家人主張早期滅蟲。
春社
長汀客家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穀神的風俗。每年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是春社,客家人妝扮人物故事,鑼鼓喧天,迎神遊行,祈求豐收,但並不普遍。
清明
清明期間,長汀客家人掃墓,祭祀祖先,從春分開始到清明達到高潮。祭祀活動非常講究。在這期間,外出的家人多趕回家祭祖。
端午節
端午節,長汀客家人又稱五月節,是一年中「五、八、臘」三大節日之一。過節除沿襲中原習俗用竹葉包棕子,吃雄黃酒,賽龍舟,掛菖蒲等外,還在五月初五那天,男女老少都用「葯把水」洗浴。「葯把水」是用山上能入葯的草木煎制而成。
入伏
長汀客家人在入伏這天家家熬「仙人凍」吃。習俗認為,吃了「仙人凍」好度炎熱的三伏天。「仙人凍」以仙草為主,配以澱粉熬成。
六月食新
長汀客家人「食新」就是嘗新米。日子一般選小暑過後,逢卯日「食新」。在鄉間,割下稻穀碾成新米,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而長汀客家人的中元節卻是七月十四日。相傳宋代末年,客家人正准備過節,元兵突然入侵,因此改為提前一天祭祀祖先,以避兵擾。七月十四日祭祀祖先,七月十五日祭祀「野鬼」。
中秋節
客家人過中秋和中原習俗大致相同。但長汀客家還有守「月華」的習俗。據民間傳說,守到「月華」天門大開,月亮大放奇異光彩,月光菩薩降臨,看見者求福得福,求財得財,因此有人在月光下守「月華」至深更半夜。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為「九九」重陽節,長汀客家人俗稱「九月節」。家家戶戶做米凍,打糍粑,殺雞鴨,買豬肉,宴請親友。此外,還有登高、賞菊活動。 九月十四
農歷九月十四,原為長汀城區廟會,古時迎神拜佛十分隆重,大街小巷小泄不通,家家戶戶賓客滿坐,各種民間文藝演出通宵達旦,熱鬧三天。現在已成為閩粵贛三省十四縣的物資交流會期。
冬至
冬至本是農事節氣,但長汀客家人稱為「冬年」。客家人歷來有冬至進補的習俗。汀州(長汀)客家米酒向來在冬至日添水,因為冬至添水的酒色、香、味俱佳,而且久經不壞。
【婚嫁風俗】
汀州(長汀)客家婚嫁風俗,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婚俗的遺風,即:「納采」(提親),「問名」(問生辰八字),「納吉」(雙方占卜合婚),「納微」(男方將聘禮送往女家),「請期」(男方將選定的結婚日期通知女家),「迎親」(迎娶新娘)等六禮。現在長汀客家婚嫁的六禮為:「提親」,「問名」,「送定」,「報日子」,「送嫁妝」,「接親」。
【喪葬習俗】
汀州(長汀)客家的喪葬習俗還保留著「五服制」遺風。從孝服上分為:「斬縗」(最重孝服),「齊縗」(次重孝服),「大功」(稍輕孝服),「小功」(次輕孝服),「緦麻」(最輕孝服)。從守孝上分為:三年、一年、九個月、五個月、三個月,基本沿襲中原漢族喪服制。
治喪過程:報喪、擺孝堂、守靈、弔孝、入殮、發靷、祭三朝、五七、完七、出服等。 此外,長汀客家人還有「撿金」習俗,也稱二次葬。
【生育風俗】
汀州(長汀)客家風俗大致有:催生、坐月子、報喜、出燕、滿月酒、開葷、剃頭、安名、百日、過際等。

6、汀州的歷史沿革

在明清時稱汀州府,長汀、連城、寧化、清流、歸化、上杭、武平、永定八縣屬之。
唐置汀州時,以撫州、福州開山峒置州。所以江西臨川、吉安、贛州、粵北以東、福建延平以西、龍岩以北、建寧、邵武以南的地區故稱汀州;為此不限於長汀等八縣地也。
長汀:位於福建西部汀江上游,是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晉代置新羅縣於長汀初轄境相當於唐之汀州,故從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發祥地之一,有「客家大本營」和「客家首府」之稱。悠久的歷史給長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巍峨聳立的唐代城樓三元閣、唐代大歷四年(公元769年)修建的古城牆、獨特罕見的唐宋「雙陰塔」、古井;還有革命遺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央紅軍醫院舊址福音醫院、周恩來舊居——中華基督教堂和劉少奇舊居——水東街204號。所有這些,足以使人領略汀州古城的歷史風采,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兩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 汀,水邊之平地也,汀州,水草綠茵之地,寓意豐華茂盛。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譽滿全球,汀州文化乃中華文化重中之重,浙西南山區溝壑縱橫、山重水阻,汀州人遠離市囂,綠色的搖籃依然傳承古中原的千年文明。
汀州人大部分是客家人。客家人,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先世居黃河流域,浙江省雲和縣黃氏仍然沿用「江夏郡」(湖北江夏縣)堂號。西晉末年、唐代後期,他們因戰亂大批南下。12世紀70年代,南宋滅亡,又遷至贛、閩、粵等地,並有遠渡南洋,飄洋過海,踏上了歐美大地。在這場綿延千年、波瀾壯闊的大遷移中,大批先民遷入福建汀州定居。明末清初,浙西南山區處州,由於長期戰亂人口大量減少,當地官府到「地窄人稠」、「生齒日繁」的閩汀州府各縣招徠大批鄉民前來開山植靛(染料),「靛青山」村名在雲和留用自今。康熙至乾隆年間,長汀、上杭、寧化等縣貧困農民掀起了移民浙西南山區的大潮,爾後,移民並非為植靛,多為開創基業。
至乾隆四十一年,浙南山區的汀州人及其後裔大約有23萬,浙西山區則有近10萬人,在雲和、遂昌、宣平、湯溪等縣,他們的人口接近或超過了本地人口,形成了人口重建。至今在麗水市的遂昌、雲和、松陽、龍泉等縣還有眾多鄉民操汀州口音,稱為「汀州腔」,至今仍保留汀州風俗。據人口普查資料,現麗水市約有「汀州人」數十萬之眾,30多個姓氏,分布較廣,以緊水灘庫區大源、赤石、庫北及朱村一帶居多,原龍泉溪北岸的牛頭山周圍一帶尤為集中。估計國內「汀州人」總數在麗水語系人數的10倍以上。
數百年前,閩西移民在浙南山區再造了一個汀州。閩「汀州府」早已解體,然而千里之外浙江,人們依然執著呼喚著「汀州人」那溫馨而親切的名字。漢語方言之一的「汀州腔」,依然保留較多古漢語音韻。
汀州文化有其區別於處州本土文化的顯著特徵。
有著更加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雲和縣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距今僅500餘年,而汀州人能從唐、宋開始持續本身文化。有史可查,雲和黃氏在唐季昭宗(888)時,就有峭山公官為「奎章內閣郎」,以文字記錄當年的文化和傳統,並延續至今。大南山村清光緒三十年《五桂堂塗氏家譜》記載:南宋武宗丁未年(1302),六郎公偕三子臻游寓於長汀福壽坊,後光桂公遷浙江處州龍門大南山定居,世祖皆通韻律。其獨特的汀州風情嗩吶一直傳承至今。
有著博大的中原文化傳承。畲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生活傳統主要集中在服裝、灶台、山歌等文化,相對較為「小氣」。而汀州人群體龐大,傳統文化的氣勢宏偉博大,品位較高,如功名文化、宗祠文化、婚嫁文化、祭祀文化等。雲和《黃氏宗譜》記載:「宋徽宗辛丑科,有三兄弟,狀元輔彥、榜眼輔平、探花輔正共登科甲,宋太平八年(984)黃氏共登進士十九名。」有朝臣贊詩,足見其壯觀:「黃河曾現幾番清,未見人間有此榮,千里朱幡迎五馬,一門黃榜點三名,奎星昨夜朝金闕,皂蓋今朝擁帝京,勝似狀元前榜眼,探花俱是弟和兄。」汀州宗祠文化有著「博大」的顯著特點,位於上杭稔田鎮石牌村的黃氏宗祠,為雲和黃氏之祖,雖隔千山萬水,從康熙年至今,時常有黃氏代表人前往祭祖,那裡每年的祭祀日,規模宏大,可達20萬元人。在雲和南洞黃氏宗祠,2007年清醮大祭時,30餘桌宗親一同拜祭。汀州風情嗩吶曲牌中,「將軍令」、「殺牲調」等曲牌,明顯保留了中原藝術的特點,高亢壯烈。
汀州文化顯著的優點,不僅激勵了汀州人本身的創業創新,而且深遠地影響了處州本土居民的文化習俗,其別具風格的民俗文化和勤勞質朴的創業精神,已經成為處州一筆寶貴的人文財富。正是:岸芷汀蘭甌江水,披星戴月異鄉人,悠悠琴韻留千古,赫赫豐碑勒忠魂。

7、福建閩南的家鄉風俗有哪些?

福建閩南的家鄉風俗如下;

1、筅塵日

即年終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干凈,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

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4、煎堆補天

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常常陰雨綿綿,人們盼晴心切,仿效女蝸氏煉石補天的做法,於是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民謠「雨仔微微,舀油來煎堆」正是這種民俗的生動反映。

相關內容

閩南即福建省南部的閩南地區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級市,以及漳平市,龍岩市新羅區(兩地原屬古漳州府),也包括大田縣部分,尤溪縣部分。北接福州市,莆田市,南與廣東粵東地區毗鄰,西與原汀州府界交界。

8、請問梅縣的客家人過春節有什麼習俗?

客家人有其極富魅力的風俗。客家保留的傳統風俗,大多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移民帶來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吸收、融合於自己的風俗之中。又在與其他地區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們的良風美俗。加上客家人口眾多,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風俗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萬象紛呈。
盡管如此,客家風俗的基本內涵又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故頗具凝聚力,把客家民系始終凝聚在一起。客家風俗反映著客家人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宗教信仰和其他各種社會生活事項。或是對神明及祖先的祭祀,或是節日的敘情、娛樂和競技,或是繁多的禁忌、服飾、生產……客家人在風俗中表達著「慎終追遠」的思親之心、對先賢豐功偉績的景仰、對民族正氣的崇尚以及鄉黨聯歡和親友款敘之情的抒發。
隨著時代的發展,客家風俗也在不斷演變和發展。有的現在仍傳於民間,有些則過去曾在民間流行。其間,自有些帶相當濃厚的迷信色彩,但作為風俗研究內容的一部分,仍有其文化和學術上的價值,唯需觀者熟辨之耳。
一、客家人的節日、歲時習俗
客家人的歲時習俗大致上包括全國性的傳統歲序節俗,地方性神明和雜神的崇拜。透過這些民間習俗,可以探索到客家民系文體的一些來源。

主要歲時節日:
1.春節:春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入年界到除夕為准備階段;年初一到年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

到元宵節為余興階段。較特別的活動有送年,打彈煤,蒸歲飯,食年酒,守歲,開大門,拜年,游樂活動等。

2.立春:即交春。此時民間一般備香案,燒香照燭,放鞭炮、高升炮,貼上"迎春接福","春臨福至"等紅箋,名為「接春」。

3.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吃元宵,玩燈,賞燈,猜燈謎。客家民間城市鄉村到處點綴著各種花燈,十分美麗。汀州風俗元宵節前,做母親的要送蓮花燈給出嫁而未生孩子的女兒,燈諧「丁」音,取「送丁,添丁」之意。各地元宵節大同小異。

4.驚蟄:汀州民間有兩種習俗與衛生有關。一是炒豆子,或在熱水中煮連毛芋子,二是在櫥腳桌腳,柱腳,牆腳等處撒一些石灰。兩者都是為了滅蟲。

5.春社,秋社:農村長期以來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穀神風俗。往往迎神,「撐社」打醮,祈求年成豐盛。

6.清明:客家掃墓習俗多從春分開始,清明達到高潮,延續到穀雨前後,約一個月左右。先醮眾墓後醮家墓。立夏過後掃墓則稱「祭野鬼」。

7.端午:客家普遍稱為五月節。節日前幾日,以竹葉包糯米做粽子,親友互贈。節日主要內容是吃粽子,雄黃酒,龍舟賽,用「葯把水」洗浴,以桃樹枝掛門首以避邪等。

8.入伏:城鄉許多人家熬「仙人凍」吃。

9.食新:即嘗新米。一般是在小暑過後,逢卯日食新。鄉下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一同吃嘗新酒。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供品有苦瓜,絲瓜,茄子等。俗謂苦瓜保佑大家,絲家保佑全家老少,茄保佑老婆。

10.七月七:客家有關於「七夕乞巧」和「牛郎織女」的傳說,但與此有關的習俗較少。民間有在屋外夜裡坐觀天象的活動。一些婦女有「姐妹會」。汀州民間有聚餐請先生的習俗。

11.中元節:也即鬼節。客家的中元節是在農歷七月十四日。長汀俗稱「七月節」或「七月半」十三十四吃葷,十五吃素。有蒸糕點「結緣」,「接太公太婆」,「燒包」,「燒夜香」等舊俗。汀城原有上刀梯的風俗。中元節迷信色彩較濃,今舊俗逐漸淡薄。

12.中秋:民間通稱八月節。吃月餅,賞月等風俗大體各地相同。中秋之夜,民間尚有幾種與月有關的習俗,近似巫術,如「伏花,啄月姑,跳擔桿,旋水碗」等。

13.重陽節:客家人叫「九月節」。有的山村又叫「兜尾節」,認為它是一年中最後一個重要節日。鄉間一般炸各種糕點,殺雞鴨,城市則較簡單加加餐。登高,飲菊花酒是傳統習俗。

14.十月半:十月十五下元節,又叫完冬節。農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類食品,謂「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戲之俗。

15.小年夜: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有「送灶君爺上天」之說。常用糖瓜祭灶,為求「把灶王爺的嘴抹甜了,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
是為客家一年中主要節日。

二、客家人的婚姻、喜慶風俗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系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客家社會雖不免亦存在重男輕女的成見,但總體上,男女關系還是較平等的。如,客家婦女與男子在家中同樣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時,與兄弟平等;出嫁時,

父母重視其婚嫁,夫家也必須按傳統禮節,循規蹈矩,才

能娶得好媳婦。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禮」。隨著社會的變遷,雖有更改,但大致上還是參照舊制辦理。六祀儀式:「說親,送定,報日子和送聘金,盤嫁妝,接親與送親,拜堂與吃面碗雞」。和古之"六禮"大同小異。婚禮儀式中,仍有鬧房,圓房等舊俗。
新娘出嫁後第三天,娘家宴請女兒,女婿,謂之「請三朝」。這天,女兒不能在娘家住宿,一定得趕回夫家。有些鄉間,娘家過幾天請一些婦女親友到女兒家中做客;或娘家請女兒回家做滿月酒(結婚滿月時)。男女親家各擇日期,設宴互請,謂「上門」,以求加強兩親家間的往來。
婚宴請賓客,俗稱「喜酒」,禮節甚為隆重,過去尤其如此。其中,女方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男方要在門前放鞭炮迎接,他們未到席,不能開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執壺,從母舅開始輪流斟酒。賓客按尊卑遠近、長幼入席,外戚尊,本族卑。廳堂左上為首席,右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等等。
其他婚姻形式,如抱童養媳,贅婚,轉親,換親,改嫁等。有些現正逐步少見,消失。

三、客家人的衣、食、住、行風俗

1、服飾
客家人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藍黑白色最為流行。質地多為粗布,漂藍緞烏成衣,自織夏布做帳。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清朝時男女老幼幾乎全部穿「側襟衫」,長袖,直領,布扣,開襟由領口斜向右脅,里襟裝袋。 褲是一律「大襠褲」,又寬又大,另接四五寸闊的腰頭,腰不開口,多餘部分折疊於肚前,以帶系住。褲管又稱褲腳,寬約0.3米。婦女衣服領邊加滾飾,開襟、袖口、褲腳加花邊等。清末上層社會的男子出外或會客多穿長衫,有時加馬褂在長衫上面。農村女子普遍系著的一種圍裙「掩腹」,其實可以掩胸,下擺寬

及兩側,上端縫花刺綉,另加「頸鏈」「腰鏈」和「牙牌」,

等銀飾。姑娘梳辮,少婦盤髻。另外,小腳婦女還有穿綉花鞋,系羅帕的裝束。農家婦女不纏腳,老婦也系羅帕。
民國時期,男子的側襟衫逐漸淘汰,長衫馬褂增多,後來出現中山裝,在知識界開始盛行。勞動者則多穿對襟短衫的,俗稱褂哩。婦女則仍保持側襟衫為主,只有少數讀了書的女性改穿旗袍戒藍衣黑裙,衣袖明顯縮短至掌根。讀了書的男子多改著西式褲,用皮帶或吊帶,女褲則一直以大襠為主。鞋襪方面,清朝時多穿布鞋,是家族婦女自製的,婦女鞋加綉花,小腳女人的鞋尖而翹,長度僅14-15厘米。雨天多打赤腳;或木屐布鞋,長汀稱「鞋屐」;或布鞋底加厚並塗以桐油。出遠門或上山割草砍柴,穿稻草編的草鞋。到了民國,外地運進來的膠鞋,雨鞋,皮鞋,只有少數人穿用。一雙雨鞋,往往全家人使用。襪子舊時用布縫制,清末開始有了紗織襪子。
清末民初上層社會男子戴有帽頂的禮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線織的筒狀爪子帽,後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婦女冷天包羅帕,很少戴帽子。

2、飲食
客家人日常三餐,多數早晚食粥,晝邊(中午)食干飯。農村早餐粥加雜糧。長汀稱雜糧為「粗貨」,過去常年是「粗貨半年糧」,歉收之時則以雜糧為主,有時要食番薯渣充飢。麥子一向少種,故面條只作年節加餐或招待客人時用。有時春荒青黃不接之時,將剛收下的麥子磨成粗粉,做麥羹度日,50年代後則很少如此吃了。長汀,上杭,武平部分鄉村有一種藏番薯,用鹽水腌漬而成,風味獨特。
家常便菜,腌菜乾、蘿卜干常年不斷,配以時令青菜,莧菜,血蕨,白菜,芥菜,藜瓜,番瓠最為普遍。家家戶戶都能製作一些小菜,如生搓腌菜,生搓蘿卜子,爽脆味美,富有地方特色。還有豆醬,豆腐乳等,是常見菜。
大米除做飯、粥外,還可做粉干,缽糕,籠床糈之類。粉干以潔白嫩細,柔軟滑韌的特點聞名遐邇。還有糯米做的糍粑,大禾米做的米果,品種如糕、圓、凍、果之分,其味有甜,咸,鹼之別。每逢喜慶之日,家家戶戶都有制備,敬神,餉客,饋贈親友均宜,亦是農村年節傳統食品。
風味小食有肉圓和燈盞糕等。肉類食品,燒大塊、白斬雞最為有名,是宴席中主菜。氽豬肉、干蒸豬肉是平時傳統菜餚。
長汀家釀酒素有盛名,味純香甜,度數低不易醉人,婦孺皆喜歡。酒娘更 是香甜可口,佐以蒸蛋,美不可言。飲茶多用碗,以解渴為主,有時用來作湯淘飯,常雲「粗茶淡飯」。
對於甜,酸,苦,辣,汀州人並無偏好之癖。不少人愛吃炸的食品,認為香脆可口。煮菜偏咸,口味較重。

3、居住
客家房屋建築的特徵,多為廳堂廚房間閣四方式。以土木結構平房為主,蹭有上下廳,左右兩擺橫屋左右對稱,前後左右各有天井。廳中央天子壁上必有神龕供奉祖宗,廳與廳之間有廂房。典型的前有坪,後有園,四扇大門,還有門樓。廳兩側房間為寢室,廳堂平日用餐會客,年節祭祀;橫屋多用來做廚房、禾倉,放農具傢具雜物。浴槽多在屋內,豬牛欄和廁所則在屋外。各種建築,城關一般採用磚木結構,農村多為木架土牆,邊遠山村純木建築也不少。鄉間還有「九廳十八井」的龐大建築和修起高大圍牆防寇的「土堡」建築。畲民住屋多是竹籬茅舍。這種房子格式沿襲了1000多年,至今在農村仍很普遍,它便於家族聚居,便於兄弟分居。城區房屋原也以上下廳或三四廳平房為主,城中房屋或為祠堂,後來一部分門面演變成商店,長汀水東街的騎樓頗具南方城市的特色。
據中國民俗辭典載:福建西南部及廣東廣西北部傳統客家住房樣式為群體式院落住房,因客家長期聚族而居,幫成群體式。多為土木結構,外牆用厚達一米以上的夯土承重牆,與內部木構架相結合,並加若干與外牆垂直相交的隔牆。外牆下面一般不開窗,故形如堡壘。一種為大型院落,平面前方後圓,內部由中、左、右三部分組成。院落重疊,屋宇參差;一種為平面方形、矩形或圓形的磚樓與土樓,大者直徑達70餘米,用三層環形房屋相套,達300餘間。外環房屋高四層,底層作廚房及雜間用,二層儲藏糧食,三層以上住人。其他兩環房屋僅高一層,中央建堂,供族人議事、婚喪典禮及其他活動之用。兄弟分居時,原則上平均分配,但長子不離灶,如有廁所則屬於「滿子」(最小的兒子),谷諺雲:「長子座灶,滿子座屎窖。

三、客家民間娛樂習俗

客家民間娛樂內容非常豐富,節日的主要有秧歌、龍舟競渡、踩船燈,舞龍燈,舞獅,高腳師,迎花燈,踩馬燈,打花鼓,九連環,茶燈,大刀舞,大成樂舞,道士舞,樂器會,演戲,十番音樂,提傀儡,放煙火,迎神賽會;平時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彈琴,彈箏,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紙牌,擲狀元簽,打麻將,養花,釣魚等。如大埔客家「箏」的音樂

特點標志出中州,漢水的大古母音,形成自己獨特的風

格,並已具有一套基本的法則,使人想到客家音樂的奮發向上和不同流俗。
兒童玩的游戲有蹀羊蹀,捉迷藏,種芋子,種冬瓜,踢毽子,跳繩,踔踔子棋丟沙包,下跳棋等。
流傳戲種主要有京戲,祁劇,南楚劇,木偶劇,漢劇,外江班,話劇等。1949年後,長汀又傳入歌劇,越劇,採茶戲,黃梅戲等。

1、秧歌。顧名思義是插秧等勞動中唱的歌,所以,它最早是一種歌唱的形式,後來才出現了舞蹈和戲劇的表演形式。現在這三種形式和秧歌廣泛流行於全國各地。有的地區將花鼓,採茶燈,旱船,竹馬等民間舞蹈形式都泛稱秧歌。也有的將高蹺稱為高蹺秧歌,把一般的秧歌叫「地秧歌」。

2、獅舞。獅子舞的中國民間舞蹈寶庫中閃亮的明珠,1000多年來,成為勞動人民最喜愛的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汀州一帶的獅子舞在表演上有「文獅」和「武獅」兩種形式。每年正月,舞獅表演者通常於城鄉走家串戶茯恭賀新春並獻藝,表演後戶主多以紅包相贈,以示酬謝。「文獅」表演細膩,柔和而穩重,著重刻畫獅子溫馴而可愛的性格。「武獅」著重武功,技巧很高,主要表現獅子的威武雄壯、勇猛矯健。

3、龍舞。鬧龍是祝願一年吉祥如意的活動和聯系親友的良機。汀州製作的龍體一般染成青色、黃色兩種,分別稱「青龍」,「黃龍」。有的在耍龍燈的同時,施放煙火,爆竹,看去火花四射,只見龍在萬點火花中滾進滾出,顯得金光燦爛,再配以喧天鼓樂,造成熱烈的節日氣氛。

連城姑田元宵佳節游大龍是當地農民傳統的,規模最大的群眾性文娛活動。在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日舉行。每條龍燈游一天一晚便焚化了。元宵節中堡村華、江兩姓輪番出龍,至少有100板以上,稱為主龍,龍頭龍尾都配有神銃、大鑼大鼓、十番樂隊,可謂盛況空前。

4、燈舞。元宵節的活動,以燈舞最多,各地稱呼不一,有稱「耍燈」,有稱「箅燈」,也有稱「鬧燈」或「花燈」。長汀的「踩馬燈」以反映愛情為主要內容,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對舞。此舞蹈具有古樸、輕松詼諧的特點。「馬燈舞」表演者多為少年兒童,表演者置身於馬燈中段,將燈用繩掛在肩上,演出時有4人或8人列隊。

5、踩船燈。踩船燈一般多在春節,元宵節演出,各地的名稱雖有所不同,但表現形式基本大同小異,如「跑旱船」,「盪旱船」,「打漁船」,「采蓮船」,「花船燈」等。福建有些地區也叫「陸地行舟」,都是同一形式的「旱船」,只是在表現的內容和船形有所差異。

6、九連環。又稱「霸王鞭」,「打蓮湘」。表演形式多是且歌且舞,曲調大都是本地區的民歌,內容多為表現男女愛情。它既有兩三個人的小表演唱形式,也有邊打邊走各種隊形和擺各種畫面的集體舞;亦有持霸王鞭者和拿扇子、竹板等道具者同舞。它深受青年和兒童的喜愛。

7、其他:如高蹺,擲狀元簽,提線木偶,茶燈,大刀舞,大成樂舞,道士舞等,不再詳述。

五、客家喪葬禮俗
比起其他禮俗,喪葬之俗來得更為庄嚴肅穆。客家人對於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過於繁文縟節。葬務從厚,禮務從奢,豐其筵席,醉飽靈側,鼓樂奠別等等。一些地方至今舊俗猶存。
病人臨終之際,便將事先做好的"壽衣"給病人穿上,稱"著壽衣"。過去有「上六下四」之說,即上身穿

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褲子。

客家風俗重視送終。出門在外的千方百計趕回家,以求在臨終前見最後一面,顯得孝順。人斷氣後,馬上燒轎,焚紙,眷屬、兒女悲哭成叫。是為「送終」。

報喪:病人斷氣後即刻報喪。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親伯叔家報喪,在門前或附近路口還出訃告。

擺孝堂:在遺體前掛白布,擺香桌,放靈位牌或遺像。早晚哭靈,登記親友送來的禮物或「代燭」,帳布按序掛在孝堂兩旁。

落枕:移動遺體,在廳堂地上鋪一白布,將遺體放在上面,頭新瓦,瓦上墊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擇日定時將遺體入棺叫「入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親友來弔唁時,喪家女眷在帳內棺旁舉哀。晚上親友參加孝堂守靈,俗稱「陪夜」。
發喪要擇時,常在早晨。舊時在頭一天要「鬧喪」,通宵達旦,鼓樂喧天。發喪先舉行祭奠,再起柩出殯。講究排場,以顯示兒女孝順。

安葬:將靈柩放入墓地。墓地選擇講究「風水」。墳墓外觀很似客家人的圍龍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種表現。埋葬後第三天,親屬穿孝衣到墳上哭拜祭奠,燒紙錢,謂「醮三朝」。

做七:人死後,每逢「七」日,要舉行祭奠,俗稱「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後舉行祭奠,焚化靈屋(紙屋),叫「完七」,以示喪事的結束。以後,周年舉行祭禮,叫開小孝;三年舉行祭禮,叫開大孝。開大孝時,門前、廳堂換上紅聯,一切恢復正常。
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後(常為十年),挖開墓穴,將遺骸用炭火烘烤,按人體結構屈肢裝入特製的陶瓮內,謂「檢金」,然後重新安葬,這才是永久、真正的墳墓。
對於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別的喪葬禮俗,如比較注重請僧道打醮念經,超度亡魂等。

六、客家人的信仰與禁忌
客家人的宗教信仰,除傳統的佛教,道教之外,還有以後從西洋輸入的基督教與天主教。此外,客家人崇拜祖先,信奉鬼神。而以信仰佛者居多。

1、佛教
佛教在南唐天成四年(929年)由惠寬大師傳入長汀。宋乾德二年(964年)又有定光大師來長汀傳

教。

以上兩師在民間傳說中,為民驅除賊寇,護城解圍;為農民祈禱求雨免除旱災;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除去虎害,眾稱惠寬為「伏虎祥師」。

2、道教
道教在客家地方之流行,與佛教可謂並行不悖。往昔醫學幼稚,瘟疫猖獗,於是道士乃有建醮以祭禱瘟神之舉。天花流行時則祭禱痘神,們瘟疫天花已千絕跡,但在鄉間對安龍打醮、祈福、豎符、起土、安胎、驅邪、壓煞以及以符水為人治病等項仍常有之。

3、天主教
清順治年間(年)義大利教士艾儒略到長汀,在老古井傳教。

4、基督教
清光緒十八年春(1892年)惠安周之德、陳秋卿等到長汀創教。

5、民間祭祀信仰的神明
客家人的寺廟,往往在主祀神之外,還有很多從神。從神也一同供奉在裡面,充分表現出中國民間信仰的性質--多神教和偶像崇拜的色彩,而且大部分屬於靈魂崇拜。客家地區民間地方神、鄉土神主要信仰媽祖、三山國王及義民爺三種。長汀民間信奉神明不一定就是什麼教徒,有些人見像就拜,不分什麼教。仙佛同爐香在長汀是很普遍的,主要的有八仙,以呂洞賓為主,財神,閻王,玉皇大帝,文曲星(魁星),真君菩薩,門神,灶君,五穀大帝,釋迦佛祖,西天諸佛,眾菩薩等。

6、迎神賽會
客家城鄉迎神賽會舊時很盛行,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中不斷;每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在家或上寺廟燒香照燭放鞭炮,以示敬仰。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城鄉婦女紛紛攜帶香燭,粉面,糕點之類到各處寺廟「做會」,紀念「觀世音菩薩」誕辰、成道和涅磐。家家戶戶在迎神賽會期間親朋滿座,每家要招待食宿。一部分群眾樂而不厭,寧可平日節衣縮食,旨在祈求穀物豐收,人畜平安。

7、其他信仰與禁忌
客家民間還有關於天地日月,雷電風雨,時間方位等的信仰。對動植物和用器,如蛇,燕子,草蜢,掃把,燈盞等,也有不同的信仰。對人的一些行為,如踢腳趾、換牙、眼皮跳、做夢等,也有自己的解釋方式。在占卜巫術方面,民間保留不不少用巫術治病的風俗。如「捉四眼」,「下驚」,「畫符」,「問神」,「伏花」等。

9、德化飲食特色習俗

德化「長命菜」
鄭廷瑜

舊時大年夜,農村有吃「長命菜」的習俗。意思是吃了「長命菜」就能長命百歲,益壽延年。

「吃命菜」做法很簡單,即選擇長得又高又嫩的芥菜。掰下幾葉(連梗剝下)洗凈,再從梗部撕威細條狀(如撕咸芥菜),在清水鍋里煮熟撈起,放在盤上,再拌上佐料,如醬油、辣醬、麻油、鹽等。農家沒那麼多的講究,想「長命」的想法卻不分貧富貴賤,只把菜煮熟,拌上鹽、少許豬油,最好是花生油之類的植物油,算是吃素菜,更能長壽。

然而,佐料簡單的長命菜實在是不好吃的,因為不輕切細,纖維又細又長,讓人難以下咽。小時候,一吃這種長命菜,就讓人皺眉頭,而大人總說難吃也得吃,這是關乎壽命的大事,不容你不吃,只好細嚼慢咽硬吃下去。

過去農民因為窮,過年沒什麼可吃的,就在自產的芥菜上變花樣。據說芥菜是「好」菜,不冷不熱,不溫不火,即使是產婦吃了也不損身子;芥菜做的咸糟菜,同樣是「好」菜。都可以當糧食吃,不會讓人患虛浮水腫病。

現在種芥菜主要是做腌菜或當飼料用,很少聽說吃「長命菜」了。

德化「芋子芋孫」

鄭廷瑜

每逢婚宴壽慶、喪事、「對年」、「三年」,筵席上總有一盤芋頭。

這芋頭很好很長,不挖它,第二年又伸出好多根來,又長出獨立的好多芋頭,繁殖能力很強。這芋頭既能救命又酥鬆好吃,並且有很強的繁衍能力,於是後來就上了餐桌。除了好吃,還取子子孫孫的繁衍生殖,也像芋頭那樣無窮無盡之意。

因此,芋頭成了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佳餚。

芋頭品種很多,最好吃的是檳榔芋,還有九棕芋、粘鼻芋、赤目芋……可蒸熟了吃;也可煮湯加佐料吃;還可煮熟透搗成芋泥吃。

現在食物多樣化,芋頭仍是一道必上的菜餚,但大多做成芋泥,加上美味佐料,也是很惹動筷的。不管怎樣煮法吃法,仍取「芋仔芋孫」、「護子護孫」、子孫繁衍興旺之意。

德化「鳥屎飯」

鄭廷瑜

舊時,科學意識差,人們思想迷信。人有時會被天上或樹上的飛鳥拉屎,臟了頭發或衣裳,被鳥拉屎的概率是很低的,也很少見,人們以為這是「不吉之兆」,要想法了子「解厄」。方法是煮「糟菜飯」吃了「過衰」。

糟菜飯俚語叫「鳥屎飯」。糟菜即芥菜腌制曬乾的鹹菜。用時先撕成條狀,洗凈切碎;米要「千家米」,又稱「雜姓米」,最好是到各家各戶去要一點,以前糧食缺緊,常由主人用自家的米去換。當然無法換得「千家」米,換三五家即可。比如一家4口人,一餐要煮二斤米,就換二斤米(不可過量,一餐應煮完),先洗凈淘好浸透。

煮時,一定要在露天上不要有屋蓋或樹遮(這一點很重要)的空地上,用石頭壘灶支起鐵鍋來煮,燒的柴也是路旁,山地隨手撿來的。煮熟了,全家人圍著鐵鍋露天里盛著吃。說是全家人里有一個「衰運」,煮「鳥屎飯」吃,全家也一同吃。也能「過衰」。要是有剩餘,碰巧有人來,也邀著同吃,這個人還千恩萬謝,自己不必破費也能「過衰」,幸運得很哩。

德化丁墘「擺大龜」
徐藝星

大卿宮位於龍潯鎮丁墘村,始建於北宋末年。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德化縣知縣林及為該宮捐建石樑。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知縣俞思沖為該宮題記。由此可見,大卿宮至少已有八百年以上歷史,且很早就已影響遐邇,甚至官府也特加青睞。至今,該宮還保留有古代木刻漆金楹聯及近代珍貴壁畫等文物,是德化著名道教官觀,被德化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引人注目的是該宮「擺大龜」民俗,其由來說來話長。

大卿宮供奉有保生大帝吳本。保生大帝以慈濟蒼生、救苦救難義舉在海內外有廣泛影響,香火播薪海峽兩岸乃至東南亞等處。其中廈門市杏林海滄青蘸官、龍海市青蘸宮供奉保生大帝,在旅外華僑中影響頗為廣泛,乃省級文保單位。保生大帝吳本生前是類似「嘗百草、懸壺濟世」的神農氏一般的歷史人物,因生前為民做了許多好事,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緬懷,奉為神明崇敬。但是,「擺大龜」敬奉卻是大卿宮獨有的,儀式之隆重,影響之廣泛,歷史之悠久,在閩南地區是獨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即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用糯米為主要原料,加工蒸熟做模擬海龜,栩栩如生。每頭壽龜有「八仙桌」面大,多至上十頭壽龜,供奉神案前,以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蔚為壯觀。這種奇異民俗已沿襲幾百年之久。

崇龜、愛龜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俗。龜在中國傳統文化里,被當成福、祿、壽、喜、財的吉祥象徵,與龍、鳳、麒麟並稱「四靈」。我國遠古時代還流傳著一個傳說:女媧煉石補天時,得到龜的大力幫助,用大龜的四足當擎天柱撐住蒼天,才使「蒼天補、四極正」,黎民百姓從此免遭洪水襲擊,安居樂業。因此,我們不難從大卿宮「擺大龜」透視出中國傳統文化積淀的折射及深厚影。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