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那坡的風俗

那坡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9 23:01:43

1、彝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1、阿嚕「姑娘節」

傳說很久以前啊嚕人住在原始叢林,常受到野獸和外族的侵略,所以啊嚕男人常年寨子邊緣抵抗野獸和外敵,女人就負責了所有的農活和家務。為了犒勞啊嚕女人一年到頭的辛勞,每年啊嚕人都會選一個好日子,殺雞宰羊給女人吃,男人還要為女人縫制新衣和花腰。

2、祭火節

相傳,阿細人在遠古時期沒有火,所以一直食用生食,並且深受野獸的困擾,後來有一位先民鑽木取火,得到火後不僅用火驅趕了野獸,也吃上了熟食,後來阿細人把傳說中鑽木取火的發明者「木鄧賽魯」當作「火神」每年的3月都會舉行祭火,以此表示對火神的感激。

3、花臉節

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節日期間,凡是彝族的男女青年都歡聚一堂,殺豬宰雞,備辦酒肉飯菜,先敬神靈,再以最好的酒肉請老人吃。飯後,就到村頭寨尾,用墨汁、鍋煙灰互相抹臉,一直抹到滿臉滿身見黑,笑夠累夠方休。花臉節也是因此得名的。

4、草馬節

阿扎人十分敬重陪伴自己祖先尋路長途跋涉遷徙的役馬,並希望瞞能一直陪伴莊稼,所以每年舊歷八月選屬馬或屬鼠日過草馬節,紅河彌勒東山和西二等地的彝族都有這個節日。

5、祭龍節

因地域等原因,各地舉行日期不盡相同,但多半在二月初三、三月初三、六月初六舉行。祭龍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殺豬宰雞,大祭則宰牛,祭禮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稱為「龍頭」的老人主持,祭壇設在「龍樹下」。

各家各戶自己置辦齊豬、雞、鴨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獻祭。祭時停產三日,祭後的第一個午日,各戶派一個男性自帶酒肉去「龍頭」家聚餐,以示謝意。

2、壯族在飲食,服飾,習俗上各有什麼特點 要簡短點的

1、飲食

壯族的飲食,在種植稻米的地區,喜食大米飯、大米粥,喜歡用糯米製成各種粽子、糍粑、糕餅等食品,愛食酸品。在山區以玉米、小米、薯類為主食。 壯族人都喜歡吃豬、雞、鴨、魚肉,有的地方喜歡吃蛇肉、魚生、豆腐圓等。壯族男子喜歡飲酒,並以酒招待客人。熱情好客,是壯族人民的良好品質。

2、服飾

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綉,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艷麗著稱,還有風 格別致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在服飾上男子比較素,女子則多姿多彩,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綉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斕。

3、習俗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勺起一羹,雙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忠。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並送到分手處。

(2)那坡的風俗擴展資料

壯族節日:

1、銅鼓節

東蘭縣隘洞、長樂鄉一帶壯族傳統節日。分別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舉行。屆時,各村的小夥子組成銅鼓隊,把銅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頂上,懸於木架,首先擊鼓祭祖,然後進行擊銅鼓比賽。

2、蛙婆節

東蘭、南丹、天峨等縣壯族民間傳統節日。俗稱螞拐節。節期從農歷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至十五)日,以大村寨為單位或幾個村寨聯合舉行,有「請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祭祀儀式。

整個節日活動以贊頌蛙神給人間帶來雨水、保佑豐收的功績貫穿始終,為樂神娛伯歌舞盛會。人們把大年初一找到的第一隻青蛙奉為神聖,抓獲此蛙者受到敬重和擁戴,並成為當年主持祭蛙儀式的首領。現代蛙婆節已演變成群眾娛樂節慶活動和歌會,故又有「螞歌會」之稱。

3、吃立節

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民間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或「補過春節」。相傳在1894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進犯邊疆,為打擊侵略者,當地青壯年紛紛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所以未能按時過春節。

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糍粑,盛情款待,歡慶勝利,補過春節,並相沿成俗。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4、農具節

桂西南地區壯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九日舉行。是日,各家各戶把自家加工製作的各種農業生產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軛、簸箕、畚箕、扁擔、鋤頭、犁頭、耙、鋤柄、籮筐、竹墊、谷籮、谷桶及傢具等。人們紛紛選購以備春耕。

5、葯王節

亦稱葯師節。壯族傳統節日。傳說葯王是壯醫葯神。他發現葯草,為人治病,還向眾人傳授種葯、采葯、治病的知識。昔時壯族地區各較大村寨都立有葯王廟,每年五月端午節祭祀葯王並進行采葯防病活動。

如桂北一帶的壯族此日上山採回烏桕、田基黃、葫蘆茶、元寶草等草葯煮水洗澡。以為此舉可使皮膚光潔,不生疥瘡。靖西縣的壯族則在這天開設葯市,專賣各種草葯,買者踴躍。傳說此日之葯有特效。此外,各家各戶還包三角粽,在屋裡熬醋液,燒柚子皮,在門邊插艾草,以示驅邪逐疫。

3、求關於少數名族壯族的所有傳統文化,越深沉越好。

廣西壯族

廣西全稱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 全自治區聚居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先秦時期,廣西為駱越國,居住著百越中的"駱越"、"西甌"、"蒼梧"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駱越與西甌是構成今天壯族的主要兩個支系,它們存在一千多年,創造了燦爛的稻作文明。今天壯族傳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甌、駱越人創造的。駱越人和蒼梧人、西甌人一起,在我國最先發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為中華民族也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
廣西得名由宋代始。 宋朝開寶四年(971),宋滅南漢,統一嶺南。先後將全國劃分為15路,今廣西絕大部分地域屬於廣南路。後分廣南路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今廣西絕大部分地域屬廣南西路,南渡後更名為廣西路。這是"廣西"名稱的由來。新中國成立以後,設立了廣西壯族自治區。
「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在之後的朝代中一直沿用。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一. 最流行、最有影響力的民俗——「山歌好比春江水」劉三姐與歌圩節
「歌圩」是壯族群眾在特定時間、地點舉行的節日性聚會歌唱活動形式,壯語稱為「圩歡」、「圩逢」、「籠峒」、「窩坡」等。凡是壯族較大的聚居區都有歌圩,舉辦歌圩的時間主要在春秋兩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間為最盛,農歷三月初三舉辦的次數最多;秋季歌圩集中於農歷八九月,尤以中秋節為最佳日期。歌圩的舉辦地點各處不盡相同,但每一處歌圩一般都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地方舉行。
壯族人的能歌善舞是舉世聞名的,他們以歌來講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緒,自古以來就有以歌會友、賽歌選賢能、以歌傳情擇偶、賽歌擇婿等風俗,逐漸形成了「歌墟」這種以歌為主的節日盛會。
每到農歷三月初三,壯鄉處處成了歌的海洋。盛裝打扮的人們向「歌墟」涌去,他們帶著節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飯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賜予歌才。劉三姐是壯族人心目中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據說「歌墟」便是為紀念劉三姐而起的。
「三月三」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達桂年紀不大,但學識淵博,才能過人,而且,十分關心壯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給他的俸祿,他都拿回鄉分給百姓,自己兩袖清風,一無所有。有一年,狀鄉大旱,鄉親們求達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糧,達桂跪奏道:「狀鄉百姓顆粒無收,吾伴千歲前往視察。」達桂伴駕來到狀鄉,只見田土龜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黃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達桂跪下說:「千歲親見,萬望免糧。」土皇帝無奈只可免去狀鄉皇糧。打那以後,他對達桂恨之入骨,可是鑒於達桂的聲望,又找不出什麼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計,陰謀陷害達桂。

一天,他把達桂喚道跟前:「達桂,你向來很能幹,現在想叫你給我辦件事」達桂聽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懷好意,但他還是從容地說:「請千歲道來。」土皇帝半眯著眼說:「我正在建一座樓閣,缺少瓦片,聽說狀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經久耐用,我要你在兩個月以內給我弄900張狀人皮當瓦片用,到時重重有賞,如果完不成,定要從嚴懲罰。」達桂輕松的答道:「到時就請千歲親自到城門下點貨驗收吧。」
一個月過去,達桂沒有動靜,五十九天過去了,達桂依然沒有動靜。限期到了,達桂才召集900個壯家大漢,每人帶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來到皇城腳下,架鍋煮糯米飯,煮辣椒菜湯,一個個脫掉上衣,光著膀子,坐在城門下飲酒,喝辣椒湯,吃糯米飯。正當個個酒足飯飽,滿頭大汗淋漓的時候,土皇帝坐著八抬大轎趕到了。達桂連忙上前施禮道:「貨物已經給千歲送來了,可是這幫賤骨頭張張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嗎?」土皇帝下轎一看,一個個黑里透紅的皮膚上都是濕漉漉的,象是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臭氣撲鼻。土皇帝用手捂著鼻子,皺著眉頭,後退幾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說完,調轉轎子回宮殿去了。
一計未成,又生二計。快到清明節了,土皇帝又把達桂換到跟前,裝著十分誠懇的樣子:「達桂,你向來很聰明,現在我有一件事非要你去干。」達桂一聽,就知道土皇帝又懷惡意,但達桂好不畏懼地說:「請皇上明說。」土皇帝眯著眼睛說:「清明節我需要一個象宮殿後面那座大山一樣重的豬頭來祭祖,你給我在一個月內弄來,到時重重有賞,過期誤了大事要從嚴懲罰。」達桂十分輕松地笑道:「好辦,好辦。」
二十天過去,達桂沒有動靜,三十天過去,達桂依然沒有一點動靜。限期過了,土皇帝派兵來抓達桂,達桂扛著一桿大秤和兵差一道去見土皇帝:「皇上大人,壯家比山頭還要大的豬頭多得很,就是不知道宮殿後面的大山有多重,請皇上用這桿秤去稱一稱,我好回去把豬頭抬來。」「這......」土皇帝啞口無言了。
土皇帝見達桂聰明過人,留在宮殿里是禍根,非得除掉他,因此有想出一條毒計。一天,他把達桂叫到跟前:「達桂,你向來聰明能幹,再過一個月就是皇後坐月了,聽說壯家的公雞蛋很有營養,你給我在二十天內弄490個公雞蛋來,到時重重有賞。」達桂滿口答應。 限期到了之後,土皇帝派兵去抓達桂,達桂連忙施禮道:「非常對不起,我扶起正在坐月子,按照壯家的規矩,我得照料七七四十九天以後才能出門,到時我會給皇上送去公雞蛋的。」兵差大喝一聲:「天下男子怎麼會生孩子?」「男人不生小孩,公雞怎麼生蛋?」兵差無言以對。只好回去報告皇上,皇上大怒,下令捉拿達桂。
壯家百姓聞訊立刻送達桂到山上的楓樹林藏了起來。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圍,只見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飯,就是不見人,皇上下令放火燒山,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後,鄉親們上山在一棵合抱不過來的楓樹洞里找到了達桂的屍體,大家含著眼淚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墳前放聲痛哭。哭呀!哭呀!淚水灑在墳上,墳上頓時長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楓樹,一叢叢翠蘭的紅蘭草。為了紀念達桂,鄉親們又在墓旁邊建造了廟宇,名曰:「達桂堂」。因為達桂生前喜歡喝酒,吃糯米飯,用喝酒、吃糯米飯的方法戰勝了皇帝,後來又因為拿不出公雞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三這一天,狀鄉家家戶戶都拿著米酒、糯米飯和熟雞蛋到達達桂墓前祭奠。正當人們陷入哀思時,天空突然雷聲大作,從廟堂 里沖出一條五色大蛇,這條大蛇向鄉親們點了點頭,就直奔宮殿把皇帝給咬死了。
從那時起,桂西一帶壯族人家為了紀念達桂,年年到三月初三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為傳說在外喪生的亡靈不能進家,因此人們只好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糯米飯等祭品供祭達桂的亡靈,在布棚周圍唱起贊美和感謝達桂的壯歡。一代傳一代,就形成了現在趕三月三歌迂的習俗。
慶祝方式
歌圩節前,人們要備好五色飯和彩蛋,姑娘們還要趕制綉球。 歌圩日,小夥子和姑娘們都穿節日盛裝,男攜禮物,女揣綉球,成群結隊前往。有的抬著劉三姐神像繞行歌圩一周,才開始對歌。有的則由姑娘們搭起五彩綉棚,待小夥子到來,邊對歌、邊審度對方人品、才華。有的是男女對列,姑娘向意中人拋出綉球,對方如果中意,就在綉球上綁上禮物,擲還女方。 有些歌圩有碰蛋的習俗:小夥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願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邊蛋讓他碰,不願,就整個握住。還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綵球,相約還球時舉行山歌比賽,如乙村輸了,綵球不準送還,來年繼續比賽,直到唱贏為止。
歌圩的高潮是擂台賽,歌台設在山腳下的幾棵大榕樹下,歌手們相繼上台獻藝。有老歌手,也有初登歌台的新秀;人們歌唱著新生活,歌唱著甜蜜的愛。
歌仙——劉三姐
民間傳說,初唐時有個叫劉三姐的著名的壯家民歌手,她的歌聲優美,感情充沛,寓意深遠,並經常用朴實的語言謳歌勞動的喜悅和甜蜜的愛情,控訴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深受群眾的喜愛。現在,廣西壯族仍然愛唱"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的歌詞。壯歌善於觸景生情、托物喻志的手法,充滿濃郁的詩情畫意。內容涉及勞動、愛情、敘史、述事和訴苦等多方面。形式有"五四四句"和"七言四句"兩種;前者稱"歡",後者叫"歌"。
劉三姐生得月貌花容,家窮,與哥哥種田打柴養活母親。她每天歌不離口,開口成歌,遠近男青年都來找她對歌,卻唱不贏她。其兄恨她唱歌太多,經常責罵,刁難她。要她插完一大塊田的秧,不給她空閑。她卻插一蔸秧唱一句歌,歌聲引來許多青年同她唱,替她插秧,很快插完。3月的一天,左江上來三隻船,上乘桃、李、羅、石四位秀才,見了江邊洗衣的劉三姐便唱盤歌,三姐信口答唱,反詰秀才,四位秀才翻遍船上歌書也答不上,三姐代答了,隨口譏笑四位秀才。秀才服輸,把兩船歌書拋下左江。城裡一豪紳托媒人攜2l兩黃金來求婚,其母與兄均答應了,就她本人不願,指媒唱罵,羞走媒人。其兄再勸不依,惱了騙妹上山砍柴,冷不防將她推下懸崖,被藤蘿托住在崖間,唱了3天3夜,其兄復來嚇唬不服,揮刀劈斷藤條,三姐墜落江中,隨藤漂流,沿江歌唱,到邕寧楊美村才沉江而死。傳說至今三姐落江處有一圓圓的石墓,從墓頂往上望,在懸崖絕壁問有一長長的滑痕對准石墓,滑痕兩邊有兩丈余長的白壁和黑壁,宛如黑、白兩條頭巾,為三姐當年頭巾變成。
劉三姐是壯族人心目中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

今日發展 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
為把民歌發揚光大,從1993年起廣西開始舉辦民歌節。人們在民歌節上以歌傳情,以歌會友,共同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民歌成了飛架於廣西各民族與全國各兄弟民族及世界民族之間的彩虹。1999年11月,首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成功舉辦了大型廣場文藝晚會《大地飛歌》、『99中國(南寧)民族服飾博覽會、廣西民族風情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動。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因此一炮走紅。它以濃郁的民族風情、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強勁的現代氣息,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贊譽。
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宗旨是繼承和弘揚壯族人民的文化藝術,加強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藝術節期間,國內著名藝術家、歌手以及國外民間藝術家為觀眾帶來精彩紛呈的民族文化節目演出。與民歌節同時舉辦的還有時裝大賽、壯族節日聯歡、全國少數民族孔雀獎聲樂大賽、旅遊美食節、廣西山歌擂台賽以及經貿洽談會等活動。歷屆藝術節舉辦以來,在國內外受到了廣泛贊譽,影響力不斷擴大。

二. 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
(一)
壯族的風俗習慣集中地體現在各種節日活動上。他們幾乎每一個月都有自己的節日,加上各聚居點自己的特定節日,壯族人民的節日,可謂接二連三,不停不斷。這些節日活動,從內容看,有預祝新年大吉大利的,有喜慶耕種開始、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有慰勞牲畜或農田勞作某個階段勝利完成任務的,有歡慶好收成的,有紀念祖先和其他歷史、傳統人物的,也有其他特定好日子的。節日一到,家家戶戶殺雞宰鴨,或者烹豬煮羊,用糯米做成五色飯、米花、糍粑、湯圓或粽粑,一家團圓,同餐共飲,而且還要請客走親,充分體現了壯族人民熱爰生活,創造生活的良好願望和感情,體現了壯族人民團結互助相愛如賓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壯族人民把希望寄託在多神 (金、木、水、火、土等等方面)保佑的美好願望上。
一月節日:春節
時間:原為農歷十一月三十日,壯族新年。時間比漢族早一個月。現在受漢族春節的影響,多為農歷正月初一。
壯族的迎新歲活動,與漢族大致相同,從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了十五日各家吃了專供祖神的"母粽"(特大粽子)後即告"散年",意為新年節期聚慶終止。亦有部分地區的新年節慶延至正月末,采白頭翁或艾草合糯米制糍粑(俗稱"艾粑")小祭為歲慶終期,有的延至二月初二社祭方告結束。故通常又將整個正月作為慶新春節期,稱為「過正月」、「吃正月」。壯語Cieng("正月"之簡稱)為春節的代稱。
二月節日:春社節 
時間:農歷二月初二內容:殺雞鴨祈求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三月節日:歌圩節 
時間:農歷三月三日內容:壯族傳統歌節,男女老少在這天對歌。
四月節日:清明節
時間:四月五日
五月節日:端午節
時間:農歷五月初五內容:人們用葦葉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在邕江舉行龍舟賽,分男女組對陣,勝者可得一頭烤豬作獎賞。
六月節日:新 節
時間:農歷六月初六內容:鄉間人家把新米做成米粉,叫「吃新」。
七月節日:中元節 又名 鬼節
時間:農歷七月十四內容:鄉村殺雞鴨過節,用紙糊成冥府的錢物祭祖。
八月節日:中秋節
時間:農歷八月十五
九月節日:重陽節
時間:農歷九月初九。
壯語有"九九歸一,百歲成仙"的說法,此節主要是給老人祝壽,是老人壽辰活動的延續和補充。沒有老人的農家也都過節,但有老人的農戶則特別講究。兒子要給老人剃頭、穿新衣服;已出嫁的女兒都要回來,並帶給一隻雞,幾斤米,俗稱"補糧",給老人添糧增壽。席間,子女兒孫先給老人喂飯,然後才進餐,以示孝敬。
十月節日:霜降節
即趕降霜降節活動之意。
十一月節日:壯年除夕
壯年以農歷十二月為歲首,十一月末日為除夕,習慣叫「崴誼久」,意為過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稱謂)。是日,全寨集資買豬,(有的村寨按戶輪流專門喂養社豬)宰殺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穀豐登。壯家包粽子過年,但年三十晚絕不吃粽子。
十二月節日:王 節 即冬至
時間: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內容:鄉村各家打掃一年積下的灰塵,並備酒肉祭送「王爺」

(二)那坡黑衣壯服飾

黑衣壯服飾
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那坡縣,與越南毗鄰,是廣西壯族自治區80多個縣市中壯族比例最高的9個縣市之一。該縣境內的壯族按自稱的稱謂劃分有12個族群之多,其中,自稱為「敏」(亦稱布壯)的一個族群,通常被稱為黑衣壯。黑衣壯以黑為美,以黑作為穿著和族群的標記。因此,其服飾顏色以黑色為主色調,無論男女老少,從頭衣到體衣、足衣,全身上下都是黑的。
黑衣壯的服飾是黑衣壯人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反映著黑衣壯的社會經濟生活及其變化,起到表徵、再現黑衣壯文化內涵的作用。
服飾的傳承,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文化現象。它經常和一個民族的歷史及文化發展史緊密聯系,體現著一個民族集體的智慧和創造。黑衣壯與其他壯族和當地漢族的區別,主要是由服飾、語言、風俗習慣來構成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觀念的不斷更新,這里的人們在不斷地「改裝」,從原來的「全身黑」過渡到現在許多年輕人喜歡穿的「上藍下黑白頭巾」的第二代服飾。而第二代服飾是與其他壯族相一致的,這就很難從服眼飾上看得出來了。
而黑衣壯的「黑衣」是歷史悠久的。據調查,現在幾乎沒有人能說出什麼時候起就要這番裝飾,也幾乎沒有人能說出這么裝飾的原因。他(她)們強調的只能是一些含糊的說法,如「這是一個傳統」、「老人家傳襲下來的」等等。

黑衣壯頭衣
頭衣及其習俗。在黑衣壯族婦女中,人人都戴上頭巾頭飾,她們所戴的頭巾頭飾,已婚的和未婚的,戴的方式不一樣,都各自保持一定的裝束,保留著一種濃濃的頭衣文化。
關於頭衣的產生,黑衣壯族婦女的解釋是:主要是為了保護頭部。戴上頭巾可以在天氣炎熱的時候防止日曬,在天氣寒冷的時候防止頭部免受寒冷和風吹。
頭衣有兩件:一是一條較深的白頭巾,長以剛好繞包住頭為宜,寬2~3寸。婦女們通常把頭發束盤成發髻,卷在頭頂,將發髻包住。然後用這條白頭巾沿發際將頭包住,以能穩插各種頭飾,二是一條長約9尺,寬6寸的黑布條,黑布條是經折後蓋在頭上,如飛機樣蓋在頭上。蓋住前額。(所以人們稱這樣穿戴的婦女為「黑飛機」,也由此引申出黑衣壯的他稱「黑飛機」)。此兩件頭衣是婦女們自己剪裁縫制,白的不需加任何裝飾;而黑的則用紅線來縫,以為裝飾。縫的紅線只有在近處仔細看,才看出,在遠處或不注意看就不能看出了。由於此黑頭巾用土布來做,所以質地很硬,打了折蓋在頭上,無論風吹抖動都不易變型。為了能戴頭巾,裝頭飾,本地婦女一般都留長發。

黑衣壯體衣

體衣及其民俗。黑衣壯地區的上衣都是用土布來做,且都是自種、自紡、自織、自染、自裁、自縫的土棉粗布,既暖和又耐穿。據《那坡縣志•民族篇》(審議稿)載:在明、清土司統治時期,規定凡土民只准穿黑、藍兩色,讀書人可穿灰、白色,土官及其親屬可穿綢、緞料子,考中秀才的人,可與土官一樣,穿上大襟衣寬筒長褲,這可能是黑衣壯人為什麼穿黑衣的原因。
黑上衣的構成分衣領、衣襟、後身、衣袖等。黑衣壯婦女的上衣衣領是交領,即衣領直接連左右襟,衣襟在胸前相交,領子也就相交。衣襟是右掩的左衽,衣袖較窄。本地婦女的服式,大襟衣短至肚臍,剛好接著裙頭,紐路從領口往右腋下開,胸前和袖口,用不同條布捆飾,配上藍布條;紐扣一般是自己縫制的布結扣。第二代的藍上衣及領也是交領,衣領綉有各種圖案的花紋,胸前綉花,衣袖也飾有綵線條繞縫。是從街上買回的。下身則穿大筒長褲,外再套上百褶黑裙子,裙腳捆三條邊,折起插在裙褲頭中。據說,百褶黑裙子是本來自然放下的,但當地婦女為了勞動方便,把裙腳三條邊捆起,插在裙褲頭中。改裝後的婦女褲子依然是黑色,但一般不是自製,而是從街上買回,無褲頭,直筒褲,無前後之分,穿時褲頭處用布帶來綁。

黑衣壯足衣

足衣及其習俗。過去,黑衣壯的婦女一般穿翹頭綉花布鞋,男子則穿黑布鞋。現多穿解放鞋,還有穿運動鞋、皮鞋。
在黑衣壯地區,女孩子長到12、13歲,做母親的便要手把手地教她做布鞋了。做鞋時,先將舊的衣服或布撕成片狀,用玉米糊一層一層地粘在鞋樣上合成板塊,晾乾,然後撕下,用攪錘經煮熟的糯米粽成糊,一張張粘上,約一厘米厚,正面用白土布包裹使鞋底輪廓既圓滑又白凈,然後再用紗線來納縫的方法,在鞋底、襪底等上面密密地縫,使它結實耐磨。依鞋樣成,鞋面用黑布包圍,用紗、線將圍邊一針針地縫納結實,鞋面、鞋底納好後,把預先縫好的鞋面沿鞋底邊用粗紗密密麻麻地縫上去,這樣,一雙布鞋就算做好了。
襪子舊時用土布做,現在一般從街上買來。

黑衣壯佩飾
發式 黑衣壯女子在成年前頭發發式可順其自然,但成年後,就按要求去改裝發式。成年以後的發式一般要梳理成綰髻,把頭發梳成一束,結成髻,置腦後。用白頭巾沿發際將頭發墊上,頭髻插著班簪、頭籠、頭叉、頭花等。頭籠和頭叉交叉插上,起著固定作用,後再插上六朵頭花,並用玉環珠一條(有黑、紅、蘭紫色)繞著六朵頭花,頭龍為銀做,頭刻有龍樣,還有其他花紋,班簪也是銀做,刻有玫瑰花紋圖案,或其他花紋圖案。如臟,則用洗衣粉或木炭來擦冼,頭花共有6朵,為未婚女青年或已婚但尚未落夫家帶,而已落夫家的婦女則只帶頭叉子。蓋上頭巾後,6朵花及頭叉、頭龍、班簪仍露出外面,以顯示美。
耳飾 解放前,本地女嬰滿三日,即在耳垂處用錐刺扎穿孔,並用紅線穿孔作結。成年後以拴掛耳環、耳墜,或玉珠等飾物。耳環、耳墜一般用銀製作,玉珠則買的居多。如今那些婦女所戴的耳環,大多數是家傳,或是出嫁時,從娘家帶來的「浮財」(首飾之類)。
頸飾 本地婦女所戴項飾主要有項鏈、項圈等,多系銀質。項圈有大小兩種,同時戴上,大的項圈兩端雙面都雕刻有草葉、花紋的圖案,小的項圈刻有動物(如貓頭)的圖案。銀項圈上扣著兩串銀鏈,垂掉胸前,項鏈有的用銀質自製,有的在市上買,有的用石珠、石管等做。 •
手鐲 本地婦女喜愛戴手鐲,手鐲有圓圈形的,也有圓筒形的,一邊手戴兩個,共四個。以銀製成,在製作銀手鐲時,婦女們喜愛在手鐲上有規則地雕刻各種動植物的圖案,或燕子,或太陽,或草木,或花紋,做工精細。現在一些婦女則喜戴手錶。

三.我最喜歡的民俗
(一)。拋綉球
綉球是用12塊花瓣結成的一個圓球,每瓣代表一個月份,布面,綉有花鳥,內裝木棉花或豆、米之類農作物,四角綴以彩色布帶,供手握拋擲。它是壯族人的傳情信物。玩時,男女分成兩對,雙方人數相等。男女雙方相距一定距離,各列一方,每方有一「乜同」即領隊,在中間樹一高竿,作為拋球的高度標准。拋球時首先由女方領隊手拿綉球,唱完一首山歌將球拋出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勝利,否則女方勝。誰勝誰將對方剔出一人,然後由勝方發球。每發一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輪流直至一方「全軍覆沒」。這時,勝方追逐負方、搶取對方頭巾、手帕,互相追逐嘻戲,盡興方散。宋朱輔《溪巒叢笑》載:「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雙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此活動也是男女青年傳情的方式。姑娘若看中一男青年,便將綉球有意拋去,男方接過綉球,若亦有情意,即系禮物於綉球上投報之
實際上,壯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視為他(她)們的「情人節」,誰不想抓住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際機會,覓得意中人呢?這時,傳情擇偶的對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開。通常先是小夥子唱「游覽歌」觀察特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就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聲回應,彼此有了傾慕之心,就唱愛慕歌。若姑娘覺得小夥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會悄悄將自己精心綉制的綉球贈給意中人。
(二)壯錦
壯錦色彩
「紅配綠,看不俗」,壯族織錦藝人的俗語,道出了壯錦配色的一些要求。既要艷麗奪目,還要經久耐新。壯族多喜重彩,以紅、黃、藍、綠為基本色,其餘是補色,對比鮮明強烈,以紅為背景,充滿熱烈、活躍、歡騰的氣氛;用綠作烘托。有開朗的情調;如以黃綠配置,則艷麗動人。一幅壯錦,常常用幾種顏色甚至是十幾種顏色搭配組成,由於配置得當,顯得斑爛絢麗,豐富統一。對比和諧,古艷深厚,華而不俗。壯錦色彩運用和特點是:以少見多,純朴中見豐富,素雅中見多彩,對比鮮明強烈。顯示壯族人民熱情、爽朗、勇敢、樸素的性格。
壯錦紋飾
壯錦紋飾內容豐富多彩,大部分含有吉祥如意幸福美好意味。主要來源於生活,計有:蝴蝶朝花、鴛鴦戲水、寶鴨穿蓮、團龍飛鳳、獅子滾球、四寶圍蘭、雙鳳朝陽、五彩花卉。此外還有大小五彩花、大小菊花、菜花、速組夾星花、石槽夾牡丹、穿殊蓮、團龍、飛鳳、雙龍掄珠、水波浪六耳結、五福捧壽、福祿壽喜、馬鹿穿山、鯉魚跳龍門等傳統花樣,充分反映了壯族人民淳樸健康的審美情趣。近代題材則是朵朵葵花向太陽、民族大團結、四大豐收、糧棉豐收、農林牧副漁、桂林山水、鳳凰花、紅棉、南方水果、劉三姐等。
(三)過年吃粽子
正月初一、初二凡來客必吃粽子。壯家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兩,還有一種叫「風莫」(特大粽子)的,重達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餡兒。餡兒是由去皮的綠豆、半肥不瘦的豬皮拌上面醬製成,挾在粽心裡,煮熟後,其味之香堪稱一絕。

4、彝族民風民俗的資料

1、彝族的傳統節日,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

2、彝族的婚禮,男女青年訂婚之後,便要進行婚宴的准備。婚宴多用豬、雞肉,不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夥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煙、吃飯、閑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3、背新娘,按照彝家俗規,新娘出閣時,雙腳不得落地沾土,否則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須由接親的小夥子來背新娘,並扶她上馬。迎娶歸途上還有種種規矩:倘山高路窄無法騎馬時,須由接親的小夥子輪流背負新娘而行;過河涉水,更得由人背過河,新娘的綉花鞋萬萬不能沾水。

4、潑水接親,彝族認為,清水能驅惡除邪,送走妖魔,帶來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時一定要潑水,為能經受住這個考驗,在迎親時,男家選派未婚伙子去接親時,既要身體強壯,又要精明能幹,既能招架潑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搶走"新娘的艱巨任務。

(4)那坡的風俗擴展資料:

火把節:

「火把節」一般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是彝族盛大的節日。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也祭土主,相互宴飲,吃坨坨肉,共祝五穀豐登。

火把節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2天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願。

5、彝族風俗、服飾、節日習俗、飲食、民居

一、彝族風俗

1、成年禮:少女成年,要舉行成年儀式。彝族少女成年的換裙儀式,彝語稱為「撒拉火」,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俗稱「換童裙」,在少女13歲或15、17歲時舉行。

2、婚禮風俗:彝族的婚禮保留了許多古老的習俗,如潑水、抹黑臉、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後「坐家」等。彝族男女婚前要舉行訂婚儀式,訂婚時要先取吉兆合婚,男女雙方各殺一頭豬,取膽、胰觀看,以膽色澄黃、胰大直肥為吉,若胰臟捲曲則為凶,表示不能相配。

二、彝族服飾

涼山彝族傳統服飾,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平時跣足,冬天穿麻鞋。男子頭纏中髻,不同次方言區的樣式不同,左耳戴蜜臘珠、銀耳環等飾物。

男褲在北部方言區根據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褲腳」、「中褲腳」、「小褲腳」之別。婦女著百褶裙、戴頭帕,生育後,可戴帽或纏帕,喜佩耳飾、手飾,戴銀領牌。

三、彝族節日習俗

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傳統節日,彝語稱「庫施」。各地過年時間不一,通常在每年農歷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選吉日過年。

火把節,為彝族的傳統節日,日期為每年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日,歷時三天。節日期間,人們身著盛裝,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壩或緩坡上,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斗羊、摔跤、選美等,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熱鬧非凡。

四、彝族飲食

彝族的飲食原料及食用方式有獨特的風格。主食型食物為土豆、玉米、蕎麥、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類、豆類、蔬菜類、調料類、飲料類。肉食類以牛、羊、豬、雞為主,待客需殺牲,以殺牛為貴,羊、豬次之。

五、彝族民居

涼山彝族民居為「瓦板房」;貴州和雲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樓」、「垛木房」和「廈片房」;廣西和雲南東部則是「干欄式」住宅。彝族村寨大多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陽避風、樹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開闊、有利於耕牧和軍事防禦的山坡上。

(5)那坡的風俗擴展資料

彝族的發展現狀:

1951年1月10日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彝族自治政權—西昌縣紅毛姑彝族自治區(區級)。1951年4月、5月,分別建立了昭覺縣彝族自治區和峨山縣彝族自治區兩個縣級的民族區域自治政權。

隨著民族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和民族政策的落實,在20世紀50年代,相繼建立了涼山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三個更大范圍的民族區域自治單位(地區級)。

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還相繼在雲南的江城、寧蒗、巍山、路南、南澗、尋甸、元江、新平、祿勸、漾濞、普洱、景東、景谷,貴州的威寧,廣西的隆林,以及四川的峨邊、馬邊等縣建立了單一的彝族或彝族與其它少數民族聯合的自治縣。1979年1月,又將彝族居住比較集中的西昌地區合並到涼山彝族自治州中。

彝區的各自治機關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依照法律的規定,制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單行條例。如涼山彝族自治州制定了「民主改革實施辦法」;規定以當地通用的彝、漢兩族文字作為自治機關行使職權的工具;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照顧彝族人民的風俗習慣,規定留下麻園地、姑娘羊、壽材樹;對於彝族人民節日用糧、民族服裝用布等問題也都有適當的照顧與規定。

6、彝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1、火炬節

火炬節 - 彝族狂歡節:「火炬節」通常在農歷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舉行。這是彝族的盛大節日。那時,要殺牛,殺羊,犧牲祖先,還有一些地方也要犧牲地主,互相盛宴,吃肉,並希望收獲糧食。

火炬節通常慶祝3天。整個家庭在第一天聚集,在2天後,舉行各種活動,如摔跤,賽馬,鬥牛,比賽和拔河比賽。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並陶醉在夜晚。

2、彝族年份

在彝族,這句諺語被稱為「庫斯」,「庫」是年,而「斯」是新的,意思是新的一年。這是涼山彝族的傳統儀式和慶典節日。 「庫斯」通常選自農歷10月,即收獲作物的季節。彝族年份為3天。

彝族的第一個晚上叫做「焦羅基」,春節的第一天叫「庫斯」,第二天叫做「朵博」,第三天叫做「阿普機」。

3、花臉節

花臉節流傳於丘北縣境內,於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歷時3天。節日期間,凡彝家村寨男女青年均歡聚一堂,殺豬宰雞,備辦酒肉飯菜,先敬神靈,再以最好的酒肉請老人先吃,爾後眾人才團團圍坐,互相敬酒、吃肉。飯後,就到村頭寨尾,用墨汁、鍋煙灰互相抹臉,一直抹到滿臉滿身見黑,笑夠累夠方休。花臉節即由此得名。

抹花臉,除男女青年互相對抹外,其餘的人按年齡、論輩分也相互對抹,認為抹得越黑,抹的人越多,那一年才風調雨順,人畜平安,五穀豐登。節日期間,村民都不準勞動,不準春碓、推磨。

4、朵博

它表示該月的第一個月(即該月的第一天)。早上,雞叫做主人起床做心肺,心臟和肺部被打碎。將油放入鍋中,放入水中,加入豆芽並晾乾。新鮮的竹筍等,製成三個新鮮的湯。早上,全家人將享受三種新鮮湯的美味。早上,婦女們將組織整個村莊獻祭果樹和「社交日」儀式。

5、阿普機

它意味著送走祖先的靈魂,在下午烹飪豬肉腸和蔬菜,女性將慶祝新的一年,男性將在家裡接受新年的團隊。在為期三天的結束後,彝族人將攜帶大件豬肉襯衫(一般分為三,五或七件),酒,糖,蛋糕,炒麵,雞蛋等給岳父、岳母,十月的整個彝族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

7、曲靖市的民風民俗

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的曲靖,距省會昆明市135公里,地區面積33,8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多樣,民族風情各異。
來這里可領略到彝、壯、苗、瑤等各民族獨特的語言、服裝、風俗和信仰。
現居住著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各族人民
壯族
銅鼓節
東蘭縣隘洞、長樂鄉一帶壯族傳統節日。分別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舉行。屆時,各村的小夥子組成銅鼓隊,把銅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頂上,懸於木架,首先擊鼓祭祖,然後進行擊銅鼓比賽。其法是大鼓對大鼓,小鼓對小鼓,以四面為1組,每鼓3人,輪換著打,不能中斷。以打得響亮動聽、節奏明快、耐力持久為勝。比賽往往通宵達旦。同時,男女青年結伴縱聲對歌。比賽結束,人們以從家裡帶來的粽粑等食物進行野餐,歡歌笑語響徹山谷。
農具節
東蘭、南丹、天峨等縣壯族民間傳統節日。俗稱螞 節。節期從農歷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至十五)日,以大村寨為單位或幾個村寨聯合舉行,有「請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祭祀儀式。整個節日活動以贊頌蛙神給人間帶來雨水、保佑豐收的功績貫穿始終,為樂神娛伯歌舞盛會。人們把大年初一找到的第一隻青蛙奉為神聖,抓獲此蛙者受到敬重和擁戴,並成為當年主持祭蛙儀式的首領。現代蛙婆節已演變成群眾娛樂節慶活動和歌會,故又有「螞歌會」之稱。
侗族
姓氏節
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龍勝、三江等地。石、羅姓過「未節」,以立秋後第一個未為節日;有的石姓則在十月十二日過祭祖節。胡、吳兩姓過「甲戌節」,即立秋後第一個甲戌日過節。伍姓在六月初六過「雙鴨節」或過八月「社節」。陳姓原在除夕早上過「概考送節」(即開酒壇節),後因除夕難以請到客人,改在七月十四過「中元節」。這些節日,多數在黎明前以粗飯、淡菜或凍菜放在芭蕉葉上祭祖,紀念先人在民族壓迫下逃難的艱辛生活。到上午或中午才請親威朋友到家作客。40年代以來,黎明祭祖活動已淡化,白天請客習俗至今盛行。
侗年
侗族傳統節日。侗語稱凝甘,又稱冬節或楊節。冬節原為侗族楊姓節日。最初以楊節為侗年的是貴州黎平、榕江、從江三縣部分地區(每年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間)。後來互相仿效,過侗年的人逐漸多起來。80年代初,經各地侗族代表人物商定,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侗年。是日,楊姓侗家備好各種酸菜、凍魚、糍粑以饋親友,叫「吃楊粑」。過農歷大年時,對方要如數奉還,稱「還楊粑」。一般人家過侗年時殺雞宰鴨,宴請親友。
仫佬族
走坡節
仫佬族青年傳統社交節日。又稱坡節、坡會、後生節。一般在春節期間和中秋節前後擇日舉行。節日里,男女青年盛裝打扮,三五成群來到預約的峒場或山坡上,對唱山歌,結交友情,尋找情侶。初次相會對唱《相逢歌》,告別時,互贈毛巾、布鞋等隨身帶的小禮物;二次對歌相逢,彼此稱「雙」;第三次相逢對歌改稱「舊」。通過多次對歌,情意日增,不少青年互結同年,相愛定情。現代走坡又增添了球賽、下棋等活動內容。
水族
端節
水族傳統節日。水語叫「借端」。端節原先是在統一的日子裡大家集中在一塊過的,後因人員過多,住地分散,為便於過節時互相往來,互相慶賀,經協商,定於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農歷八月至十月)間第一至第七個亥日分期分批過節。習慣上是長房住地的人先過,晚房後過。節期忌晴,以有雨為吉,預兆是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現廣西水族不單獨過端節,與當地的壯族、漢族一道過春節。
彝族
開年節
那坡縣彝族傳統節日。彝語稱「嘈堂創」,意為節日的開頭。每年正月初八、初九舉行。活動內容為:聚眾祭祖;占定當年重大節日歌舞和族祭頭面人物;為當年各種節日活動集資籌糧。
瑤族
盤王節
瑤族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亦稱「做盤王」、「跑盤王」、「還盤王願」、「還祖公願」。各地節期不一。一般秋收後舉行。1984年8月17~20日,在南寧召開的全國瑤族代表座談會,通過以農歷十月十六日為盤王節。相傳,盤護為評王擊敗高王,娶評王三個公主為妻,被封為盤王,生育6男6女。後盤王上山打獵,被羚羊撞落山崖而死。後人為了紀念盤王始祖恩德,伐梓木作鼓,取羚羊皮蒙之,擊鼓慶祝。由於時值秋收後進行,含有慶豐收意義。
達努節
馬山、都安、巴馬、平果、隆安等地自稱「布努」的瑤族傳統節日。又名二九節、祖娘節、祝著節、瑤年。達努,瑤語意為老慈母。傳說農歷五月二十九日是瑤族始母密洛陀的生日,後人出於崇拜,定該日為祝壽日。是日,家家戶戶殺豬宰羊,宴請賓客,同時還舉行銅鼓舞、斗畫眉、賽弓箭、賽馬等文娛活動。達努節經歷史變遷,逐漸從民間宗教節日變成豐收節和平安節。
苗族
苗年
黔東南方言區苗族傳統節慶活動。苗語稱努倫。始於都柳江流域,由北而南經融水的大年、拱洞、桿洞、洞頭、紅水、白雲到安太、安陲、香粉、四榮而止,以農歷九月卯日到十二月半,歷時3個多月。年前,大家清掃房屋,修整村道,殺豬、做糍粑,做好迎賓的准備。除夕夜老少守年,四更後姑娘們搶新水、挑金銀,小夥子們上山趕牛羊入欄,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初一安龍神,趕鬼邪。初二給已出嫁的女兒送年飯。初三以後上蘆笙坡,以村為單位「打蘆笙同年」,全村老少一起到他村作客3天。節慶期間,大苗山共有十三坡、十六坡、十七坡三大坡節,村級、鄉級坡節無數,坡節除吹笙踩堂,進行蘆笙比賽外,還舉行斗馬、斗鳥、鬥牛及對歌、摔跤、鳥槍射擊等活動。男女青年自由往來,以歌會友,以笛傳情,尋找自己理想的伴侶。直到大年二十方告結束。
社節
苗族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的傳統節日。分春社和秋社,在立春、立秋後的第五個戌日舉行。春社接神,秋社送神,有固定的社廟和社坪。社節供祭用的豬,在前一年抽簽決定。需敬土地神的人,社節前30~40天內不得參與紅白喜事,女人和家有孕婦的男人禁止參加。祭社之前,各家交一斤糯米用以釀酒和蒸飯。是日晨,由師公挨家挨戶求福,早飯後,大家齊聚社坪、社廟,殺豬蒸飯,燒香化紙,祭拜社神,祈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祭畢,與土地神共餐同樂。社日忌晾衣、下地勞作、上山燒火、挑柴進寨等。
四月八
苗族敬牛節日。傳說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是日人不下地,牛不拉犁,上山采來烏米飯樹葉和楓樹葉,入石臼舂碎,用濾汁泡米蒸成烏糯飯,並殺雞宰鴨為牛祝「壽」。烏米飯是苗族民間驗方,具有強筋護骨、益精養氣的療效。苗族用烏米飯來敬牛,反映農耕社會中牛的特殊作用。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夠嗎?

8、彝族有哪些傳統故事?

彝族火把節的來源故事

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體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間收稅。由於人間鬧災害而歉收,人們交不起租稅,人間有位能吃銅鐵的大力士俄體拉巴把收稅人思惹阿比打死了。

天神大怒,先發洪水想淹歿地上的人類,但洪水被人們戰勝了。天神又放出各種害蟲到人間來吃百姓的莊稼,俄體拉巴和大夥兒圍在火塘旁商量治蟲的辦法,無意中發現一隻掉進火塘里的蟲很快就被燒死了。

於是,俄體拉巴就組織大夥兒舉火把燒蟲,最終戰勝了蟲害,奪得了豐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節。

(8)那坡的風俗擴展資料:

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彝族火把節一般都歡度三天,頭一天闔家歡聚,吃酒祝賀。人們把牲畜肉煮熟後切成坨坨,祭祀神靈和祖先,然後用來下酒。晚上燃火把四處照燎,一般持續三個晚上。人們情緒十分熱烈。人們以村寨為單位,高舉火把繞著村寨和田地照燎,猶如千條火龍騰飛。

第二天及第三天,火把節進入高潮,整個涼山沸騰了。小夥子穿上民族盛裝,纏著有英雄結的頭帕;婦女們穿著百褶裙,聚集在廣闊的草壩上,進行各種傳統的體育競賽。小夥子們進行摔跤、賽馬、射箭比賽,婦女們則唱歌、跳舞,彈口弦琴。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