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端午節的其他風俗

端午節的其他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9 18:29:43

1、端午節有哪些風俗活動

端午節有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放紙鳶等。
1、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屈原。
2、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3、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5、放紙鳶:放紙鳶,即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城市,端午節放風箏也是一種習俗。端午時期,兒童放風箏稱之為「放殃」。風箏,即紙鳶。

2、端午節的有哪些風俗?

端午節習俗:吃粽子
端午節時,很多人都會採摘些粽葉回去包各種口味的粽子,並送給親朋好友,慶祝節日的到來。包粽子的方式多樣,口味多樣,可包成牛角狀、四角形狀等,裡面可放些臘肉、蛋黃、紅棗、花生、鮮肉等。不過現在很少有人包了,大多是公司或企業發一盒就差不多了。
端午節習俗: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習俗: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3、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還有什麼習俗?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其實還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賽龍舟、懸艾草以及佩香囊等等。 

賽龍舟其實也是端午節的傳統項目,但是很多地區由於地域的限制,所以現在端午節的時候很難看到賽龍舟了。傳說是屈原投江的時候,當時很多人都劃著船趕去救他,大家爭先恐後的,但是卻沒有能夠拯救屈原,所以每年端午節的時候大家就用賽龍舟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屈原的紀念。

而且這種方式也是希望通過劃船的方式,利用船槳濺起的水花驅趕湖裡的魚蝦,不然屈原的軀體被啃食,這就是一種紀念的方式。而且很多地方把劃龍舟作為一種運動和競賽項目,有場地的地區每年端午節還是保留了這個習俗的。大家都會在端午節這天趕到河邊觀看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其次懸艾草菖蒲其實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習俗,在端午節前會看到很多家門口都掛著一些綠色的枯枝,其實這就是艾草菖蒲。在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將那些打掃,然後把艾草和菖蒲掛在門口,有的地方還會掛上蒜頭和榴花。艾草菖蒲具有獨特的香味,它是可以用來驅趕蚊蟲的,而且也有驅除疾病,辟邪擋災的用意。

另外佩香囊這個習俗現在已經很少了,因為會做香囊的婦人也越來越少。在端午節這一天,家裡的小孩都會佩戴一個小小的香囊在身上。香囊裡面會放一些中葯材,比如雄黃、硃砂和香料等等,硃砂和雄黃都是有驅邪的作用的,這樣做就是希望可以保佑家裡的小孩子身體健康,無病無災。而且有的還會在家裡的床頭和門框上面都掛上自己製作的香囊,同樣是祈福和驅邪的作用。

其實在端午節當天大家可以在一起包粽子,做香囊,然後一家人去看賽龍舟。年輕人也應該學習一下包粽子和做香囊的手藝,不要讓這些習俗慢慢的消失了

4、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春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在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氣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包粽子
春秋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後,漁民怕魚咬食他的肉身,就包了粽子投到江里,這樣魚吃了就不會再咬食屈原的肉身了。傳到後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傳統了。
包粽子
飲雄黃酒
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比較多,毒氣也就上升了,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古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斗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有艾草味兒的香包能驅邪解毒,使這一方法從春秋戰國時期延續至今。也成為每年端午節時候的一種習俗。
飲雄黃酒
佩戴香囊
在中國端午節時有佩戴香囊的習俗,老人父母們都會做幾個小香包給小孩掛在身上,她們管這種習俗叫做「壓午」。小孩佩香囊後,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純手縫制的香包
賽龍舟
「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5、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扒龍船、食粽子、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端午浴(浴蘭)、放紙鳶、盪鞦韆等等。

除了這些常見的習俗以外,不同的地域還有一些獨具特色的端午習俗,比如系百索子、贈香扇、曬百日姜、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

采葯制茶、立蛋、比武、擊球、躲端午、佩豆娘、貼五毒圖、游旱龍、劃喜船、打午時水、浸龍舟水、九獅拜象、放紙龍、點艾條、薰蒼術、搶青、馬拉溜、掛鍾馗像、品花宴等等。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

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

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

6、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傳統

端午節有劃龍舟、艾草、祭祖、吃粽子、放風箏、拴五色絲線等風俗傳統。
端午節是一種融合了各種民間風俗的發展與演變,全國各地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在風俗內容和細節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別。
在端午之際,開展傳統民間文藝演出,不僅可以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端午節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節日,在世界各地都有慶祝端午節的習俗。(6)端午節的其他風俗擴展資料:端午節是中國和漢字文化圈國家的一種傳統節日,相傳楚國的屈原在五月五日跳下汨羅江自殺,後世也把端午節定為屈原;還有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端午節的起源包含了古代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諸多方面,文化底蘊深厚,融合了各種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但由於地域文化的不同,在風俗內容和細節上也有很大的差別。
以下內容供參考:網路-端午節

7、端午節有哪些傳統活動?

端午節傳統活動有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屈原。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7)端午節的其他風俗擴展資料:

端午節來源

1、屈原

第一個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討伐楚,五戰攻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

吳王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答應。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臣,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聽信讒言,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因此死掉。

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8、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

當端午佳節來臨的時候,不管是大人和小孩都會非常的開心,因為在端午節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吃粽子,還可以掛香包,撒雄黃酒,看賽龍舟。

第一,掛香包和撒雄黃酒。如果說端午佳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話,那在端午佳節的時候掛香或者配香囊,就是對屈原精神的一種經驗了。我們在高中時代曾經學過屈原的《離騷》,在課文中我們對於愛國詩人屈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在端午佳節佩戴香囊是對屈原精神的一種紀念,所以在屈原逝世後的很多年,大家都會在端午佳節的時候懷念屈原,佩戴香包。另外在端午佳節的時候,還有點雄黃酒的習俗,雄黃是一種葯材,聽說能夠殺百毒,所以在端午佳節的時候,古人們也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手腕等處抹上黃酒,據說這樣做是可以驅使蚊蟲,蛇,蜈蚣,蜘蛛等不上身,具體為什麼要在端午佳節當天去撒雄黃酒,這沒有具體的說法,只是一些地區習慣了,在端午佳節的時候給小孩子點雄黃酒驅蚊蟲。

第二,懸掛鍾馗畫像。鍾馗是一個捉鬼的神仙,馗捉鬼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在江淮地區,端午節日的時候,家家都會懸掛鍾馗的畫像,用來鎮宅驅邪,而在北方地區的沒有這種習俗。

第三,賽龍舟。賽龍舟可謂是端午佳節的傳統項目了,在端午節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賽龍舟的活動,傳說是由於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投江的時候,當時有很多人都劃著船趕去救他,大家都爭先恐後的去拯救屈原,但是最終卻沒有能夠拯救到屈原,所以每當端午佳節來臨的時候,大家就用賽龍舟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屈原的紀念,而且這種賽龍舟的方式也是希望船長見齊的水能夠,去除水裡的魚蝦,防止他們去蠶食屈原的軀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覺悟的變化,現如今賽龍舟已經不僅僅作為一種懷念屈原的方式了,很多地方都會把賽龍舟作為一項運動和競賽項目,在端午節當天,大家都會爭先恐後的來到河邊觀看賽龍舟這項活動,在紀念屈原的同時,還能獲得一些快樂。

綜上所述,就是我認為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的習俗。

9、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風俗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應該去了解端午節的習俗。下面介紹的是端午節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3、懸艾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4、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5、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葯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端午節的歷史故事

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說

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為了寄託哀思,盪舟江河之上,此後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二、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自刎而死後,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三、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孝女曹娥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10、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呢?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隨處可以看到走街串巷賣粽子的小商販,商店裡面也都擺滿了端午節的商品,人們也會提前買好粽葉、糯米、大棗等,共同歡度端午佳節。

每個地方吃粽子的口味和慶祝習慣也略有不同,慶祝端午佳節的方式五花八門,各有千秋,最為熟知的就是吃粽子,那麼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哪些習俗呢?

1、系五彩繩

在古代,人們迷信端午節這天是一年中最不吉利、毒氣最重的日子。所以,端午節時,人們要用青、白、紅、黑和黃五種綵線編成的線繩,在孩子手腕上帶上五彩繩,以辟邪驅瘟、逢凶化吉。

2、掛艾草

端午的時候,是入夏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也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很早之前人們通常會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把菖蒲、艾草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於門楣,懸於堂中。寓意消除疾病、驅除晦氣、招福,讓家人身體健康,好運常在。

3、貼五毒

端午時節正值酷暑,各種毒蟲爭相而至,在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的古代,炎熱的天氣還容易引起疫情,故端午還有貼五毒的習俗。

五毒是指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這五種毒蟲,貼五毒便是用黃紙畫出五種毒蟲的畫像,貼在牆上,然後用把尖針刺在五毒畫像上,寓意是驅除五毒。

五毒畫像多由專人繪制,後來逐漸演變成印刷廠印刷,針刺五毒也演變成張天師手舉葫蘆收服五毒。雖然貼五毒有些迷信色彩,但這樣的小活動卻最能讓人感受到節日的氣氛。

4、吃「五白」

端午節民間還流行用「五白」來搭配,即白切肉、白蒜頭、白斬雞、白豆腐和茭白。端午食「五黃」,再配上「五白」,可清熱降火,健脾胃。

中醫認為,端午節這一天陽氣最旺,若在「陽中之陽」的中午時食「五黃」與「五白」,不但可祛五毒,還可借用端午節的「陽、陽」之力,以達到抑制、祛除諸多霉運,增強自身的「精、氣、神、血」。

5、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6、畫額

端午節彷彿是為孩子們量身定做的節日,它的很多習俗都與兒童有關,畫額也是如此。所謂畫額,便是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

大人們將它看作驅除邪祟的吉祥物,孩童們則把它看做一場游戲。有古詩稱「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於孩童而言,畫額也是一份珍貴的回憶。

7、吃面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面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8、點雄黃酒

將雄黃浸泡在酒中,然後將雄黃酒點在人的額頭、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遠離毒蟲,消災防病。

9、吃打糕

端午節也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

10、采葯

端午節在古人印象中是一年裡陽氣最旺的一天,人們普遍認為,這一天草葯的葯性最好,所以便有了采葯的習俗。

《夏小正》中曾記載這一習俗:「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端午採的葯大多是艾草一類的草葯,但也有地方抓蛤蟆入葯,在南方一些地區,則還有製作蟾蜍酥的習俗。

因端午采葯多,故又衍生出掛草葯、鬥草和沐蘭湯的習俗。掛草葯,顧名思義便是將草葯掛在門上。一般人們都會掛艾、菖蒲和蒜這三種草葯。

《清嘉錄》中也有記載這三種草葯:「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

端午節是珍貴的歷史財富,作為後人,我們應當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傳統節日,比如「鬥百草」、「射柳」等娛樂活動,既有利於豐富我們的生活,也有利於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對於端午節的習俗,我們應該努力做到「百花齊放」,避免「一枝獨秀」,這才是端午節永葆生機的保證。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