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林州新年風俗

林州新年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9 17:51:50

1、河南過春節的習俗

送神慌年忙祭灶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凄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糊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閑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裡。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後,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准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煙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念念有詞。念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

間信息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閑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灶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面、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開封過年

開封民間稱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歷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我國民間祭灶節,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祭灶過後,家家都忙於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於今開封仍流傳有一首過春節的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大年三十兒慣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往這一天,開封還有諸多舊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業封門」、「說書封板」、「討飯的封棍」等,諸如此類。而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現在除夕,開封人仍沿襲以往許多好的習俗。除夕之夜雖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親友,看電視,猜迷語,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團聚一堂,互相勉勵,總結一年來收獲,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學習計劃。"守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當午夜的鍾聲響過,人們爭放第一掛鞭炮,這又意味著開封人開啟未來的決心和干勁。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換新衣,洗涮完畢,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裡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開封"早拜年,晚拜壽"的習慣,初一午後,拜年活動即告結束。

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舊時初二,開封城關四鄉,鞭炮聲、鳴笛聲、哨子聲響成一片,騾馬大車往來穿梭,絡繹不絕。

正月初三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歷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初三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後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閑日。

林州民間的春節

林州民間將春節稱為過年,但過年並非專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頭和年尾。一進入臘月便有"年味兒"了。

臘月初八這天的早餐,民間要吃"臘八粥"。粥用小米、柿塊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農婦均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口曰:"臘八粥早些做,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小鴰不蹬俺家谷"。吃"臘八粥"據文獻記載,林州是從宋朝開始的。原來的意思是人們用一年的收獲祭祀祖先、祭祀眾神並慶祝豐收。後來,由於林州災害頻繁,逐漸演變為吃"臘八粥",預祝來年粱谷豐登。目前林州民間尚有"吃了臘八粥,來年好收田"的俗語。

二十三,打發老灶爺上天。人們為了讓灶王向玉帝為民請命,好話多說,就在灶王牌位兩邊的對子上寫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為了防止灶王匯報假情況,就用芝麻糖當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掃房子。民間傳說灶王為天帝督使,負責察看家人功過,凡是有過者,要在牆上劃道記號,到年終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祿一五更接天旨後帶天兵回民間按牆上記號進行懲罰。人們為了消除隱患,待打發灶王爺上天後的第二天,立即動手打掃房子,這就形成了"二十四掃房子"的習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們將浸泡的黃豆磨碎,揉沫過籮去渣,煮沸點漿成塊,撈入篩子積壓而成。事後均將豆腐切小塊放入加鹽的清水裡保存,供春節期間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鍋宰殺豬羊,割肉者,量家財而行,富者備至正月十五;貧者備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著吃。是貧家富家都要辦的一件事,也是過年的特徵之一。每家都要根據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夠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數量。

二十八大貼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間大都請人寫對聯,有個別農家利用家花來表示自己的心願,除此之外,六上還要貼門神。門神像多為秦瓊、敬德、大刀關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貼對子講究"窮簽(橫聯),富對子",即橫楣紙要小,對子紙要肥。1980年以後,農村又興起了貼雙對聯,即除在門框上貼一幅外,另在門垛牆上再貼一幅巨聯。還有用菱形紙寫上一斗方子,上寫"福"字,下豎寫一條"出門見喜",或"迎喜接福",或"歡度春節"之類,貼在門口或迎壁牆上。庭樹上貼有"滿院春色",石磨上貼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貼"青龍大吉",車上貼"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貼"六畜興旺",糧食屯上貼"米麥滿倉",桌子上貼"日進斗金",衣櫃上貼"衣服滿箱",床頭上貼"身體平安"。與此同時,各種神牌寫刷一新,除廚房用綠色紙(意在免火災)寫外,其餘均用紅紙寫成。里里外外一派紅光吉祥。

二十九撒蠟走。是日晚上,以相鄰近的大村莊為首,組成數十人提燈籠、敲大鼓、拍大鐃、捧香卷,到各村寺廟神位前,點燃蠟燭,焚燒香箔,意在祭神驅邪送福音。村上的人們集中在聖地,等候著送福音的隊伍到來。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燈火輝煌。1950年後,此俗消失,改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鍋。捏仁即捏扁食,出鍋即用油炸食品。這兩項是臘月三十這天最緊張而繁重的活兒。是日,從早開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動手,盤餡的盤餡,和面的和面,待盤好餡和好面後,就圍在炕邊捏扁食。婆媳小姑邊捏邊逗,十分快樂。所包的扁食要足夠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點左右。扁食包好後,要先煮一鍋,撈到小盤內,每個盤子兩個,由主婦在家燒香點紙禱告列祖列宗:"有話您先知,有飯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財發。"另由家中男人用條盤端著到墳上祭祖,每個墳頭放一小盤,燃炮叩頭。這些事辦完後,開始油炸,凡是該過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頭(上供用的豬肋條),菜類食品統統下鍋炸,但頭一鍋都要先拿一點,填入灶膛里,讓灶王初一五更回來吃。當然,如果農歷臘月小,這一天的活動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幣扁食。這是林縣民間盛行的習俗。在三十包扁食時,將數枚硬幣分別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飯,誰吃到硬幣扁食誰在這一年就有福,給全家老少帶來極大的樂趣。人們都爭先恐後地早起,尤其小孩為了吃住錢,破例地多吃扁食,樂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燈。三十傍晚,縣南鄉村各家各戶要將用紙紮成的燈籠,接上立柱,送於墳上,長夜照明,以讓先祖隨人過年。此燈於初一早上收回。

攔門棍。三十晚上,人們習慣在大門里門檻跟放一根桃木棍,沒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進家。

熬年。又叫"守歲"。民間傳說三十夜晚,只要有恆心,一定會等到老天爺的閨女打開南天門向人間賜福的時候,如果早睡就沒有福了。人們懷著美好的願望,每年臘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倫這樂。主婦也要擺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燭,上香5遍。是夜禁大聲喧嘩,以免驚動神靈;禁開箱櫃,以免跑財;禁照鏡子,拿木梳,以免見"鬼";禁見刀剪,以免破家;禁掃地,以免金銀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穢神靈。三十晚上要丟剩飯,叫隔年飯。初一早起也要丟剩飯,以兆吉慶有餘。1980年以後,熬年增加了新的內容,很多有條件的人家聚集在電視機旁,觀看精彩的電視節目,將近子時,各家的青年右手掂著炮,左手拿著火,右腳跨門外,左腳踩門里,眼觀電視屏,擺開搶點頭響炮的架式。電視屏上子時一到,隨著悠揚的鍾聲,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齊鳴,起火、煙花、兩響等各種彩炮將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眼花繚亂。

初一磕頭。人們天不明吃罷扁食後,晚輩先給家中長輩磕頭,然後結伙去別家(一般是本族)磕頭拜年。家裡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頭外,其餘都到左鄰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親族新友拜年。若晚輩是小孩,或新婚媳婦,長輩要給幾個壓歲錢。

走親戚。走親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

破五節。農歷正月初五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們認為,初五、十四、二十三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後的第一個不吉日,非常忌諱"走親串友",積壓自在家改善生活過節。是日寅時,家庭主婦還掏爐灰少許,送至當街十字路口,俗稱"送窮灰"。

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這段時間,孩子們一律不挨打挨罵,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開心,那怕有了過失,也不挨打挨罵,這是老輩人傳下的規矩。如打罵孩子,就會遭到眾人譴責。所以孩子們最盼望的是過年。

2、河南的民俗

老字型大小,看這個網站
http://www.china-caa.com/detail.asp?id=876

民俗經典還沒有評出來,不過找到一些網站
http://www.cnsphoto.com/NewsPhoto/ShowNewsDetail.asp?Id=248417&Flag=WN

http://leader.jxcn.cn/34/2007-4-18/[email protected]

詳見http://www.nongli.com/Doc/0502/0614382.htm

送神慌年忙祭灶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凄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糊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閑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裡。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後,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准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煙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念念有詞。念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

間信息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閑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灶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面、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

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開封過年

開封民間稱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歷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我國民間祭灶節,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祭灶過後,家家都忙於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於今開封仍流傳有一首過春節的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大年三十兒慣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往這一天,開封還有諸多舊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業封門」、「說書封板」、「討飯的封棍」等,諸如此類。而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現在除夕,開封人仍沿襲以往許多好的習俗。除夕之夜雖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親友,看電視,猜迷語,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團聚一堂,互相勉勵,總結一年來收獲,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學習計劃。"守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當午夜的鍾聲響過,人們爭放第一掛鞭炮,這又意味著開封人開啟未來的決心和干勁。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換新衣,洗涮完畢,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裡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開封"早拜年,晚拜壽"的習慣,初一午後,拜年活動即告結束。

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舊時初二,開封城關四鄉,鞭炮聲、鳴笛聲、哨子聲響成一片,騾馬大車往來穿梭,絡繹不絕。

正月初三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歷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初三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後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閑日。

林州民間的春節

林州民間將春節稱為過年,但過年並非專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頭和年尾。一進入臘月便有"年味兒"了。

臘月初八這天的早餐,民間要吃"臘八粥"。粥用小米、柿塊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農婦均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口曰:"臘八粥早些做,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小鴰不蹬俺家谷"。吃"臘八粥"據文獻記載,林州是從宋朝開始的。原來的意思是人們用一年的收獲祭祀祖先、祭祀眾神並慶祝豐收。後來,由於林州災害頻繁,逐漸演變為吃"臘八粥",預祝來年粱谷豐登。目前林州民間尚有"吃了臘八粥,來年好收田"的俗語。

二十三,打發老灶爺上天。人們為了讓灶王向玉帝為民請命,好話多說,就在灶王牌位兩邊的對子上寫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為了防止灶王匯報假情況,就用芝麻糖當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掃房子。民間傳說灶王為天帝督使,負責察看家人功過,凡是有過者,要在牆上劃道記號,到年終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祿一五更接天旨後帶天兵回民間按牆上記號進行懲罰。人們為了消除隱患,待打發灶王爺上天後的第二天,立即動手打掃房子,這就形成了"二十四掃房子"的習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們將浸泡的黃豆磨碎,揉沫過籮去渣,煮沸點漿成塊,撈入篩子積壓而成。事後均將豆腐切小塊放入加鹽的清水裡保存,供春節期間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鍋宰殺豬羊,割肉者,量家財而行,富者備至正月十五;貧者備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著吃。是貧家富家都要辦的一件事,也是過年的特徵之一。每家都要根據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夠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數量。

二十八大貼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間大都請人寫對聯,有個別農家利用家花來表示自己的心願,除此之外,六上還要貼門神。門神像多為秦瓊、敬德、大刀關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貼對子講究"窮簽(橫聯),富對子",即橫楣紙要小,對子紙要肥。1980年以後,農村又興起了貼雙對聯,即除在門框上貼一幅外,另在門垛牆上再貼一幅巨聯。還有用菱形紙寫上一斗方子,上寫"福"字,下豎寫一條"出門見喜",或"迎喜接福",或"歡度春節"之類,貼在門口或迎壁牆上。庭樹上貼有"滿院春色",石磨上貼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貼"青龍大吉",車上貼"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貼"六畜興旺",糧食屯上貼"米麥滿倉",桌子上貼"日進斗金",衣櫃上貼"衣服滿箱",床頭上貼"身體平安"。與此同時,各種神牌寫刷一新,除廚房用綠色紙(意在免火災)寫外,其餘均用紅紙寫成。里里外外一派紅光吉祥。

二十九撒蠟走。是日晚上,以相鄰近的大村莊為首,組成數十人提燈籠、敲大鼓、拍大鐃、捧香卷,到各村寺廟神位前,點燃蠟燭,焚燒香箔,意在祭神驅邪送福音。村上的人們集中在聖地,等候著送福音的隊伍到來。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燈火輝煌。1950年後,此俗消失,改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鍋。捏仁即捏扁食,出鍋即用油炸食品。這兩項是臘月三十這天最緊張而繁重的活兒。是日,從早開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動手,盤餡的盤餡,和面的和面,待盤好餡和好面後,就圍在炕邊捏扁食。婆媳小姑邊捏邊逗,十分快樂。所包的扁食要足夠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點左右。扁食包好後,要先煮一鍋,撈到小盤內,每個盤子兩個,由主婦在家燒香點紙禱告列祖列宗:"有話您先知,有飯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財發。"另由家中男人用條盤端著到墳上祭祖,每個墳頭放一小盤,燃炮叩頭。這些事辦完後,開始油炸,凡是該過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頭(上供用的豬肋條),菜類食品統統下鍋炸,但頭一鍋都要先拿一點,填入灶膛里,讓灶王初一五更回來吃。當然,如果農歷臘月小,這一天的活動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幣扁食。這是林縣民間盛行的習俗。在三十包扁食時,將數枚硬幣分別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飯,誰吃到硬幣扁食誰在這一年就有福,給全家老少帶來極大的樂趣。人們都爭先恐後地早起,尤其小孩為了吃住錢,破例地多吃扁食,樂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燈。三十傍晚,縣南鄉村各家各戶要將用紙紮成的燈籠,接上立柱,送於墳上,長夜照明,以讓先祖隨人過年。此燈於初一早上收回。

攔門棍。三十晚上,人們習慣在大門里門檻跟放一根桃木棍,沒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進家。

熬年。又叫"守歲"。民間傳說三十夜晚,只要有恆心,一定會等到老天爺的閨女打開南天門向人間賜福的時候,如果早睡就沒有福了。人們懷著美好的願望,每年臘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倫這樂。主婦也要擺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燭,上香5遍。是夜禁大聲喧嘩,以免驚動神靈;禁開箱櫃,以免跑財;禁照鏡子,拿木梳,以免見"鬼";禁見刀剪,以免破家;禁掃地,以免金銀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穢神靈。三十晚上要丟剩飯,叫隔年飯。初一早起也要丟剩飯,以兆吉慶有餘。1980年以後,熬年增加了新的內容,很多有條件的人家聚集在電視機旁,觀看精彩的電視節目,將近子時,各家的青年右手掂著炮,左手拿著火,右腳跨門外,左腳踩門里,眼觀電視屏,擺開搶點頭響炮的架式。電視屏上子時一到,隨著悠揚的鍾聲,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齊鳴,起火、煙花、兩響等各種彩炮將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眼花繚亂。

初一磕頭。人們天不明吃罷扁食後,晚輩先給家中長輩磕頭,然後結伙去別家(一般是本族)磕頭拜年。家裡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頭外,其餘都到左鄰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親族新友拜年。若晚輩是小孩,或新婚媳婦,長輩要給幾個壓歲錢。

走親戚。走親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

破五節。農歷正月初五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們認為,初五、十四、二十三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後的第一個不吉日,非常忌諱"走親串友",積壓自在家改善生活過節。

3、家鄉習俗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凄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糊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閑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裡。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後,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准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煙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念念有詞。念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
間信息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閑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灶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面、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
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開封過年
開封民間稱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歷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我國民間祭灶節,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祭灶過後,家家都忙於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於今開封仍流傳有一首過春節的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大年三十兒慣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往這一天,開封還有諸多舊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業封門」、「說書封板」、「討飯的封棍」等,諸如此類。而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現在除夕,開封人仍沿襲以往許多好的習俗。除夕之夜雖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親友,看電視,猜迷語,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團聚一堂,互相勉勵,總結一年來收獲,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學習計劃。"守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當午夜的鍾聲響過,人們爭放第一掛鞭炮,這又意味著開封人開啟未來的決心和干勁。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換新衣,洗涮完畢,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裡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開封"早拜年,晚拜壽"的習慣,初一午後,拜年活動即告結束。
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舊時初二,開封城關四鄉,鞭炮聲、鳴笛聲、哨子聲響成一片,騾馬大車往來穿梭,絡繹不絕。
正月初三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歷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初三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後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閑日。
林州民間的春節
林州民間將春節稱為過年,但過年並非專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頭和年尾。一進入臘月便有"年味兒"了。
臘月初八這天的早餐,民間要吃"臘八粥"。粥用小米、柿塊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農婦均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口曰:"臘八粥早些做,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小鴰不蹬俺家谷"。吃"臘八粥"據文獻記載,林州是從宋朝開始的。原來的意思是人們用一年的收獲祭祀祖先、祭祀眾神並慶祝豐收。後來,由於林州災害頻繁,逐漸演變為吃"臘八粥",預祝來年粱谷豐登。目前林州民間尚有"吃了臘八粥,來年好收田"的俗語。
二十三,打發老灶爺上天。人們為了讓灶王向玉帝為民請命,好話多說,就在灶王牌位兩邊的對子上寫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為了防止灶王匯報假情況,就用芝麻糖當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掃房子。民間傳說灶王為天帝督使,負責察看家人功過,凡是有過者,要在牆上劃道記號,到年終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祿一五更接天旨後帶天兵回民間按牆上記號進行懲罰。人們為了消除隱患,待打發灶王爺上天後的第二天,立即動手打掃房子,這就形成了"二十四掃房子"的習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們將浸泡的黃豆磨碎,揉沫過籮去渣,煮沸點漿成塊,撈入篩子積壓而成。事後均將豆腐切小塊放入加鹽的清水裡保存,供春節期間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鍋宰殺豬羊,割肉者,量家財而行,富者備至正月十五;貧者備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著吃。是貧家富家都要辦的一件事,也是過年的特徵之一。每家都要根據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夠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數量。
二十八大貼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間大都請人寫對聯,有個別農家利用家花來表示自己的心願,除此之外,六上還要貼門神。門神像多為秦瓊、敬德、大刀關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貼對子講究"窮簽(橫聯),富對子",即橫楣紙要小,對子紙要肥。1980年以後,農村又興起了貼雙對聯,即除在門框上貼一幅外,另在門垛牆上再貼一幅巨聯。還有用菱形紙寫上一斗方子,上寫"福"字,下豎寫一條"出門見喜",或"迎喜接福",或"歡度春節"之類,貼在門口或迎壁牆上。庭樹上貼有"滿院春色",石磨上貼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貼"青龍大吉",車上貼"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貼"六畜興旺",糧食屯上貼"米麥滿倉",桌子上貼"日進斗金",衣櫃上貼"衣服滿箱",床頭上貼"身體平安"。與此同時,各種神牌寫刷一新,除廚房用綠色紙(意在免火災)寫外,其餘均用紅紙寫成。里里外外一派紅光吉祥。
二十九撒蠟走。是日晚上,以相鄰近的大村莊為首,組成數十人提燈籠、敲大鼓、拍大鐃、捧香卷,到各村寺廟神位前,點燃蠟燭,焚燒香箔,意在祭神驅邪送福音。村上的人們集中在聖地,等候著送福音的隊伍到來。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燈火輝煌。1950年後,此俗消失,改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鍋。捏仁即捏扁食,出鍋即用油炸食品。這兩項是臘月三十這天最緊張而繁重的活兒。是日,從早開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動手,盤餡的盤餡,和面的和面,待盤好餡和好面後,就圍在炕邊捏扁食。婆媳小姑邊捏邊逗,十分快樂。所包的扁食要足夠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點左右。扁食包好後,要先煮一鍋,撈到小盤內,每個盤子兩個,由主婦在家燒香點紙禱告列祖列宗:"有話您先知,有飯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財發。"另由家中男人用條盤端著到墳上祭祖,每個墳頭放一小盤,燃炮叩頭。這些事辦完後,開始油炸,凡是該過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頭(上供用的豬肋條),菜類食品統統下鍋炸,但頭一鍋都要先拿一點,填入灶膛里,讓灶王初一五更回來吃。當然,如果農歷臘月小,這一天的活動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幣扁食。這是林縣民間盛行的習俗。在三十包扁食時,將數枚硬幣分別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飯,誰吃到硬幣扁食誰在這一年就有福,給全家老少帶來極大的樂趣。人們都爭先恐後地早起,尤其小孩為了吃住錢,破例地多吃扁食,樂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燈。三十傍晚,縣南鄉村各家各戶要將用紙紮成的燈籠,接上立柱,送於墳上,長夜照明,以讓先祖隨人過年。此燈於初一早上收回。
攔門棍。三十晚上,人們習慣在大門里門檻跟放一根桃木棍,沒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進家。
熬年。又叫"守歲"。民間傳說三十夜晚,只要有恆心,一定會等到老天爺的閨女打開南天門向人間賜福的時候,如果早睡就沒有福了。人們懷著美好的願望,每年臘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倫這樂。主婦也要擺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燭,上香5遍。是夜禁大聲喧嘩,以免驚動神靈;禁開箱櫃,以免跑財;禁照鏡子,拿木梳,以免見"鬼";禁見刀剪,以免破家;禁掃地,以免金銀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穢神靈。三十晚上要丟剩飯,叫隔年飯。初一早起也要丟剩飯,以兆吉慶有餘。1980年以後,熬年增加了新的內容,很多有條件的人家聚集在電視機旁,觀看精彩的電視節目,將近子時,各家的青年右手掂著炮,左手拿著火,右腳跨門外,左腳踩門里,眼觀電視屏,擺開搶點頭響炮的架式。電視屏上子時一到,隨著悠揚的鍾聲,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齊鳴,起火、煙花、兩響等各種彩炮將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眼花繚亂。
初一磕頭。人們天不明吃罷扁食後,晚輩先給家中長輩磕頭,然後結伙去別家(一般是本族)磕頭拜年。家裡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頭外,其餘都到左鄰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親族新友拜年。若晚輩是小孩,或新婚媳婦,長輩要給幾個壓歲錢。
走親戚。走親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
破五節。農歷正月初五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們認為,初五、十四、二十三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後的第一個不吉日,非常忌諱"走親串友",積壓自在家改善生活過節
此文章共有2頁 1 2

4、10年端午節旅遊

白馬寺,有歷史價值
白馬寺在洛陽市東12公里,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我國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 之稱。
傳東漢明帝劉庄夜夢金神,從西而來,飛繞殿庭。於是,派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 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天竺(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得見佛經佛像。永平十年,漢使梵僧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洛,翌年建寺,遂以白馬為名。
唐代時規模宏偉,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予以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殿內造像以大雄殿內所存之元代乾漆造像三世佛 ,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珍貴。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經幢碑刻以及齊雲塔、天竺高僧墓、焚經台等古跡。
寺中的大佛殿內高懸一口大鍾,洛陽八大景這一的「馬寺鍾聲」即由此而來。據說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杵擊這只大鍾,鍾聲會響遍方圓十里,經久不絕。更奇妙的是,由於音律相同,只要鍾聲一響,遠在25華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鍾樓上的大鍾也應聲而和。每年元旦零時,都要在這里舉行流傳上千年的撞鍾迎新年活動。

龍門石窟 (來洛陽,一定要看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河南省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因伊水東西兩岸之香山和龍門山對峙如天然門闕,故古稱"伊闕",隋唐以後,習稱龍門。
龍門山河壯麗,風景幽美,故詩人白居易曾雲:"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石窟密布於兩岸的崖壁上,長達1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 大同雲崗石窟,合稱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國、隋、唐和北宋諸朝,其中尢以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造達一百五十多年。
據解放後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共二千一百多個,佛塔四十餘座,碑刻題記三千六百多塊, 全山造像十萬余尊。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唐代的潛溪寺、 萬佛洞、看經寺、奉先寺等都是代表性的洞窟。
奉先寺大盧舍那佛像龕的群像雕造,氣勢雄偉,雕琢精, 表現了古代藝術大師的卓絕技藝。魏碑精華"龍門二十品" 和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伊闕佛龕之碑", 則是書法藝術史上的珍品。
在迄今為至的一千四百多年裡, 龍站石窟曾遭受到自然風化的侵蝕和人為的破壞。

洛陽古墓博物館
裡面有很多珍藏古墓,很具有科學價值與觀看價值。還有曹魏的墓群(我上次去時,因為在整修就沒看成,遺憾……)。
寨溝風景區

寨溝風景區位於欒川縣城東3公里處,景區內有水上樂園、樊梨花寨、象鼻山、情人谷等景點20餘處。區內山青水秀,景觀美妙絕倫,更為獨特的「七潭八瀑」落差250米,泉水如縷如線,依次跌落而下,一級一潭,堪稱瀑中奇觀。最奇異的「過風洞」,深幽莫測,身近洞口可聽「轟嗚」風聲,冬日風暖,夏日風涼,妙不可言。近萬平方米的人工湖,青山綠水相映成輝,盪舟湖中,心曠神怡。

重渡溝 (我去過,夏天,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重渡溝自然風景區位於欒川縣潭頭鎮西南10公里的熊耳山,區內竹茂林密,野生動植物繁多,800畝竹林密密層層,可與蜀南竹海相比美。整個景區

包公祠

包公祠座落在開封城內碧波盪、風景如畫的包公湖西畔,佔地一公頃,是一組典型的仿宋風格的古建築群。
它氣勢宏偉、風格凝重典雅。祠內主要建築與景觀有大門、二門、照壁、碑亭、二殿、迴廊、大殿、東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龍亭與噴泉,小橋流水、嶙峋奇石。
其中大殿內高3米多,重達2.5噸的包公銅像引人注目,包公蟒袍冠帶,正襟端坐,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彷彿要拍案而起,一身凜然不可予奪的浩然正氣。
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詩、開封府題名記碑、包公書法手跡、墓誌銘等。
東西展殿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傳說軼聞,歷史故事,特別是群組蠟像《鍘美案》,與真人大小一樣,色彩鮮明、形神俱備、毫發俱現、栩栩如生。
包公祠憑湖臨風,綠樹紅牆倒映在碧波之中,成為七朝古都開封的一顆明珠。

清明上河園
這個雖然是近年興建的,但是裡面囊括了清明上河圖里的所有景觀。展現了大宋,汴京的繁榮。很不錯
相國寺

相國寺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位於開封市中心,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
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佔地達500餘畝,轄64個禪、律院,養僧千餘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後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
目前,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鍾鼓樓、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跡。 1992年8月,恢復佛事活動。整座寺院布局嚴謹,巍峨壯觀。

永昭陵

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趙禎的寢陵。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子,即民俗演義《狸貓換太子》中的太子。宋仁宗生於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1022年即帝位,1063年病死開封,享年53歲。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期間,國泰民安,文臣武吏薈萃,科學文化發達,達到宋王朝鼎盛時期。據有關史料記載,嘉佑八年(1063年)10月,葬仁宗趙禎於永昭陵(今鞏義市區),修陵調集士兵46700人,工期7個月,耗銀50萬兩,錢150萬貫,綢絹250萬匹,耗費佔北宋國庫年收入的一半。規模龐大,建築雄偉, 雖歷經千年風雨,飽受戰亂搶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園的恢宏氣勢。
整個陵園遵從封建的風水地形堪輿學說,依地勢而就,傍山依水,東南穹窿,西北低垂,由"皇帝陵"、"皇後陵" 和"下宮"組成,神道兩側的石刻群形態逼真,雄渾高大,栩栩如生,其中"瑞禽"和"角端 "更是雕刻史上的傑作,堪稱世界絕品。
1963年6月,宋陵被河南省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3月,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國家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國家文物局以[93]文物文字第402號文件批准對永昭陵進行緊急搶救保護。根據河南省豫計經社[1993]1117號及2188號文件精神,於1995年6月開始實施搶救保護方案。截至目前,永昭陵搶救保護工程已投入資金8500萬元,陵園內已是庭台、樓觀聳立,松柏花木交織,綠蔭蒼翠,鳥語花香,初步再現了永昭陵氣勢恢宏、庄嚴肅穆的歷史原貌。
永昭陵搶救保護工程的實施為添彩河南省"三點一線"旅遊帶硬體環境,充分利用上個千年中華文明的宋文化,帶動河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全方位推動對外開放,促進河南經濟快速騰飛,提高河南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已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雲台山

自然風光雲台山,舊名覆釜山,位於焦作市東北40公里的修武縣境內。景區面積約35平方公里,北臨山西,東接輝縣,南靠焦輝公路,西至溫盤峪。區內層巒疊嶂,泉瀑爭流,峭壁懸崖,奇石翠柏遍布山岩,有大小名峰36座,天然溶洞十數個,潭瀑泉池不計其數。原始次生林覆蓋了整個山巔,為景區增添了許多秀色。

黃河大觀

黃河大觀位於鄭州市北郊鄭邙公路23公里處,是一個以黃河文化為前景,以黃河流域的人文景觀為表現形式,融國內外高新技術和建築藝術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主題公園。
黃河大觀園內以3.7公里長的模擬小黃河為軸線,分文化風情區和北岸高科技游樂區。文化風情區由黃河流域代表性的19處人文景觀組成:包括泰山、龍亭、龍門石窟、大雁塔、兵馬俑、長城等。
北岸高科技游樂區建有亞洲最大最先進的動感影院,影幕有一座七層樓高,材料特殊,畫面甚是清晰逼真,令人身臨其境。

黃河小浪底

黃河小浪底景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南30公里黃河中下游交界處,西起八里胡同,東至黃河西灘,長50公里。距古都洛陽40公里。這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大河滔滔,氣勢磅礴,溝壑縱橫,坡谷相映,峰奇巒秀,姿態萬千,構成獨具特色的黃河旅遊景觀。有龍山文化,仰韶文化,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有夫子崖,王母洞與黃河大佛等。
小浪底工程位於黃河中下游交接處最後一道峽谷口,有83%的工程量集中在濟源境內,它不僅是中國治黃史上的豐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的傑作,總投資額400億元人民幣,創下三項世界之最,六項中國之最。建成後將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港灣交錯,山水交融,構成一幅山青水秀北國江南的壯麗畫面。

少林寺

少林寺是天下第一名剎,禪宗祖庭,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因其座落在河南省登封市中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為安頓年年個印度高憎拔陀落跡傳教而依山敕建少林寺。釋迦牟尼大第子摩訶迦葉的第二十八代佛徒達摩泛海至廣州,經南京,北渡長江來到嵩山少林寺,廣集信徒手傳禪宗,被佛教界尊奉為中國禪宗的祖初,少林寺也被奉為中國佛教的禪宗祖庭。
少林寺以禪宗和武術並稱於世。隋唐時期,已具盛名;宋代,少林武術已自成體系,風格獨絕,史稱"少林派"。成為中國武術派別中的佼佼者。元明時期,少林寺已擁有憎眾二千餘人,成為弛名中外的大佛寺;清代中期以後,少林寺逐漸衰落。 少林寺雖歷經滄桑,但是留存下來的文物仍然相當豐富。如:自北齊以後的歷代石刻四百餘品;唐至清代的磚石墓塔二百五十餘座;北宋的初祖庵大殿;明代的五百羅漢巨幅彩色壁畫;清代的少林拳譜和十三和尚救秦王等彩色壁畫等等,都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嵩 山 (很值得爬一爬)

嵩山位於登封縣境內,屬伏牛山脈,東西綿延近100公里,是我國一大名山,為五嶽中的「中嶽」。嵩山有36峰,風景優美。主峰為峻極峰,海拔1492米。
該山被譽為我國歷史發展的博物館,歷代曾多次興建廟宇、書院。帝王禪祭、文人騷客講學、高僧名道傳教,在嵩山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跡,著名的有漢代三闕、嵩山寺塔、中嶽廟、會善寺和少林寺。

太行大峽谷

太行山綿延千里,象一條青色的巨龍,盤踞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遼闊的大地上。位於林州市西部的一段,被稱為南太行林慮山。聞名於世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就構築在大山的懸崖峭壁中。
這里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主要景區面積有100平方公里,我國錦綉山河素有"北雄南秀"之稱,而林慮山是北雄風光最勝處。 林慮山屬暖溫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它的最高山峰海拔1675米,形成獨特山區氣候特徵。
林慮山歷史悠久,匯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從南北朝時期起,這里就已成為眾所矚目的旅遊勝地。 這里曾留下了歷代帝王將相、達官賢士、文豪武俠、名流高僧、神醫巧匠的足跡,也有他們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故事。
商朝第22代國王武丁,少年時被其父送往王相岩與平民奴隸生活在一起,在此結識了奴隸傅說,發現其很有才華,他即位後三年不語,方把朝臣說服,請傅說出山並拜為宰相,而武丁得傅說輔佐,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殷道復興"。
東漢時期,朝中官宦夏馥迫於皇官之禍,隱性埋名避難於此,現遺跡尚存。
明嘉靖年間遊方道人趙得秀居山不舍,依崖築景,苦練側丹,現仍存其師徒墓塔。

景區氣勢磅礴,風光獨秀。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形成了以"人工天河"紅旗渠、太行大峽谷、太行之魂王相岩、冬夏倒置冰冰背、北雄風光天平山、翠柏園林龍鳳山、石門湧泉萬泉山、龍洞天橋五龍洞等景觀為主體的獨具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太行大峽谷起林州市任村鎮回山角,南至山西省平順縣井底村,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200米,最窄處60米。群山環繞,山巒重迭,奇峰突兀,台壁交錯,形態萬千,森林覆蓋,鬱郁蔥蔥,青山流水,懸崖棧道,景色"雄、險、奇、秀"。站在高處眺望,處處是景,景色

5、棗山主要什麼時候吃,主要送給什麼人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辛亥革命後,改行公歷,這天被定為春節,以區別公歷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們仍習慣把它看作年節,俗稱「過年」、「過大年」、「舊歷年」、「陰歷年」。年節早見於《尚書·舜典》,到漢代民間習俗就已相當繁多,至今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公職人員放假3天,民間歡慶持續半月。

春節舊俗

舊俗春節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後才能說話。男人在家長的帶領下祭拜天地神靈。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一年象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餘頭。水餃煮好後,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一吃素餡餃子,取「素靜一年」之意。臨清地方初一早飯吃各種饃饃、棗糕、粘窩窩等,又佐以各種丸子、粉條、白菜熬成的「全菜」,名為「吃全年的飯菜」。

拜年

春節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爾後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後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商人拜年,除了問好外,還要互道恭喜發財。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臨清初一拜年,男子與已婚婦女參加,男女分開,拜過自家長輩,再拜族內各長輩,此謂「合族拜年」,之後,由族長率領到各廟宇、異姓祠堂內敬拜神位,此謂「拜庄鄉年」,最後,村長指揮全村人於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糾紛怨氣,此則謂「拜團結年」。鄆城等地有「春節五更乞長」的習俗。兒童起床後一聲不響,先去緊緊抱住椿樹,同時唱「椿樹椿樹王,你長粗來我長長,你長粗了做材料,俺長長了穿衣裳」。鄒城則有搗鼠洞的特殊習俗,初一早晨,用麵杖搗鼠洞,邊搗邊說「戳打戳,戳打戳,十個老鼠九個瞎,還有一個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證糧食安全。

地區俗規

魯西南地區俗規,初一早上不能把雞、鴨、鵝等放出來,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攪亂了年(因為鞭炮齊鳴,會把家禽驚得到處亂飛),其它如牛、馬、狗、貓等家飼動物,都得到優待,有的吃餃子,有的啃肉骨頭。有的人家用五穀雜糧喂牲口,牲口吃飽以後,再用掃帚從牲畜頭上往下掃,掃出什麼糧食來,就意味著這種糧食豐收。即墨初一早晨用隔年飯喂雞,據說雞吃一粒米,就能下一個蛋,把各種食品端給狗吃,據說狗先吃的東西,必定豐收。

膠東龍口、蓬萊一帶,初一早晨還有些特殊活動。一是照虛耗,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紅燭,掀起炕席照照,然後再把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驅逐黑暗,把邪氣惡息統統趕出去。二是壓窗檯,把年前用麵粉做好的各種各樣的面花於初一早晨放到窗檯上,十分美觀。三是「打鞦韆」,小孩一起床,就遵照父母年前的囑咐,攀著門栓打三個「鞦韆」,據說這樣能長得快。四是放壓缸錢,把一些硬幣扔進水缸,據說放了壓缸錢,一年不會乾旱,五穀豐登有餘錢。五是丟盛蟲(蟠龍),初一早晨,女主人先要把年前用面蒸的盛蟲放進糧囤和麵缸之中。盛是剩的諧音,丟盛蟲取「剩餘」之意。地當京杭大運河的微山縣南陽鎮,年初一由兒童擎燈籠上街,跳躍歡呼唱吉利歌謠,俗稱「喊發」。兒童所唱吉利歌謠有多種:「發財!發福!買地!蓋屋!」,「今年好子(個)年!明年排大船!裝紅棗,下江南,裝一個,卸一萬,掃倉掃個八百擔!」,「發來!圓來!元寶軲轆家裡來!」

萊蕪等地有初一送家堂的習俗。人們上墳、燒紙、鳴炮、叩頭,將祖宗送回墳塋。回家以後,把家譜收起來,春節祭祖儀式遂告結束。但是,有的地區是初二送家堂,還有的地區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初一忌諱

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臨沂則忌動針錢,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膠東各地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凶」。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後,念吉語「歲歲(碎碎)平安」來破解。初一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商店過年吃餃子同時吃蒜時,因「蒜」與「散」音同,改稱蒜為「義和菜」。

慶祝活動

春節的慶祝活動,從初一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四。膠東地區於初二日落後送年,送年時要擺貢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有的在大街上擺上供桌,接連不斷地鳴放鞭炮,十分熱鬧。鄒平初三下午送年,俗稱「送百神」,又稱「圓年」。臨清有初二祭財神的習俗,商人之家都要供著財神的牌位,桌上擺著「錢龍」和「棗山」。祭祀時,燒香叩頭,街坊鄰居也帶著香紙,到商人家祭祀財神,祝賀生意興隆,主人則以酒餚招待,表示感謝。

串親

串親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串親拜年的順序各地不一,臨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孫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岳父,俗稱「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較遠的親戚家。膠東東部和萊蕪等地於初二到岳父家串親,未婚的男女青年可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春節串親,都要帶一些禮物。新婚女婿給岳父的禮物十分講究,萊蕪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糕點、饃饃。雞、魚、香腸、罐頭、掛面、油條各算一色。此外,香煙、糖塊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雞要帶兩只,魚要帶兩條,各色禮物,均要雙數,切忌單數。即墨於初三或初四給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話說:「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萊西串親的順序是「先看姑,後看舅,岳父岳母在後頭」。岳家對姑爺,特別是新婚姑爺要盛情接待。萊蕪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雞、魚、肉、蛋外,一般都要擺「四頂四」,就是四個果碟,四個炒碟,四個小碗,四個大碗和四個大盤。陪客的人要輪流給姑爺敬酒。岳家給姑爺的回禮是10斤左右的大饃饃和大糕各一個。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親,叫做「紮根」,據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紮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紮根時,外祖父、舅舅、姨媽等都要送給新娘壓歲錢,魯西南的新婚夫婦串親一般都在雙日,意為成雙成對,大吉大利。舊時,臨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親,過了十五之後才能串親。
娛樂活動

春節期間開展娛樂活動,在山東民間極為普遍。秧歌、龍燈、獅子舞、跑旱船、武術表演、球賽等形式多樣。正月初二至十六日,曲阜城內有鼓樓門會,並開放孔廟。會上,有花鼓、瞎腔等地方戲表演,有曲藝表演,有賣玩具、賣花炮、賣花、賣油炸糕等諸種攤販。此會以十四日為最盛,鄉下有不少人進城趕會,俗稱「趕逛會」。孔府的小姐、太太為觀賞會中熱鬧場面,在孔府大門裡面牆邊築台搭棚,懸燈結綵,在檯子臨街一面掛起竹簾,隔簾觀光

6、林州方言新年好怎麼說

過年好昂

7、春節的時間和習俗是什麼?

1、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習俗: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為主;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家人吃團圓飯,一起看春節晚會。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習俗: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3、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

習俗:掃墓、踏青。

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促進家庭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4、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帶五色線,做香囊,門上插艾。

5、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習俗: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女紅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6、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習俗:賞月、吃月餅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7、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習俗:登高、插茱萸。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傳統節日

8、為什麼大年30為什麼門口要放長棍子

風俗:攔門棍

在魯東南一帶,每逢除夕這一天,家家門口攔一根長棍。這故事起源於明朝朱洪武(朱元璋)起事,延至現今。
朱洪武曾派兩員武將:胡大海、常玉春來山東討伐「北國韃子」。各家紛紛掛牌,凡是掛「南朝」牌的,屬良民;掛「北國」牌遭殺。
大軍壓境,逐村逐戶,都掛「南朝」牌,大軍一撤,又掛北國牌。
二位大臣把事情向上秉報,朱洪武拍案大喊:「反了,大膽刁民,竟敢欺騙當朝命官,把所有刁民全部殺掉,斬草除根!」
胡大海、常玉春奉旨來到山東,見人就殺,正在追殺時,見一青年壯漢背一位老嬤嬤奔跑,截住問:「你跑什麼?」這位壯漢打著哆嗦說:「你們可以把我殺了,把我老母留在世間,他從小把我喂養大,我卻無盡孝道之心!」跪地磕響頭,求饒。二人一聽,這屬良民之輩,有孝道之心,便說:「快快回去,關門閉戶,在門外面放一攔門棍,我下令凡見有攔門棍的人家不準斬首。」
壯漢背著老娘往家裡跑,被外逃的村民發現,壯漢一看是本村兄弟,急切地說:「快快和鄉親說:趕快回村,門口放上攔門棍,就免遭殺頭,保全性命。」
一傳十,十傳百,家家都返回家中,門口放一攔門棍,免遭殺害。
此日正是大年除夕。
在魯南蘇北一帶,農村現在仍有攔門棍這個習俗。大年初一早晨開大門的時候,把一根棍子攔在門口。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