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張家港過年的風俗

張家港過年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9 05:13:09

1、張家港的風俗有哪些

張家港境內各地由於成陸時期、建置歸屬和人口來源的不同,形成「江南」、「江北」、「老沙」、「常陰沙」等不同風情習俗。「老沙」、「常陰沙」又統稱「沙上」。從鹽鐵塘、東橫河到三甲里一線的長江古堤是「江南」與「沙上」的分界。「沙上」又以南中心河為界,西南為「老沙」,東北為「新沙」。「江南」為古老的太湖平原,居民大都聚族而居,民性淳樸剛直,喜武重義;「沙上」屬長江三角洲平原,成陸較晚,居民大多來源於如皋、南通、靖江、海門、啟東等地,民性淳和好強,崇文自立。時光流逝,隨著統一大家庭--沙洲縣的建立,人們的經濟、文化、情感交流日益密切,各種語言、習俗也正逐步相互滲透。尤其是正直淳樸、奮發向上的民風已成為今天張家港市鄉情民俗的鮮明特點。
一、婚嫁
解放後,封建時代的婚禮舊俗逐漸革除。男女一般20歲左右開始擇偶,多半由父母或青年本人央人作媒(亦稱介紹人),不少是自由戀愛。江南地區,介紹人有2位,一為男方媒人,一為女方媒人。「沙上」,媒人一般為一對夫婦。男女雙方在介紹人引帶下,經「看人家」、定親(江南、老沙稱訂婚、跑動;常陰沙稱押日、上下),然後男方備彩禮,委託介紹人到女方商定婚期,擇日結婚,男女青年到當地人民政府進行婚姻登記,領取結婚證。
婚日,男女雙方都宴請賓客。新郎於當天上午由介紹人陪同上岳家迎娶。進宅時,男方鳴炮報喜,女方鳴炮迎接。新郎在女家吃午飯時,拜認女方長輩,飯後即返家恭候新娘。女方隨之「起妝」(發家妝)。妝奩舊時多為傢具、被褥,現今還有家用電器等。新娘於下午盛裝出嫁,告別父母親人,在數名未婚小姐妹的陪同下「動身」,於華燈初上時至夫家。女方鳴炮報喜,男方應聲鳴炮相迎。婚禮開始,入席宴飲,新娘參見公婆及長輩(常陰沙一帶為第二天)。宴後,親朋歡鬧新房,俗稱「鬧新房」。在「江南」是第二天,在「沙上」是兩天後的雙日,新娘要偕丈夫回娘家謝親,俗稱「回門」,當天返回。滿月後,女方方可回娘家探親住宿。「老沙」還有「會親」習俗,即男方於婚後數日,邀請女方親屬長輩來家聚宴,作為來往走動的開始。在婚後數日,男方還要備禮謝媒。至此,婚禮才告結束。
城鎮和鄉間部分地區婚嫁已行新法,婚事簡朴、熱鬧。少數行集體婚禮或旅行結婚的,就更簡便。
二、喪葬
舊時貧富懸殊,有錢人在老人生前就備「壽材」與墓地。死後,從發「訃文」、「殯殮」、「弔奠」直到「斷七」、「百日」、「周年」等,喪儀繁雜。尤其開喪出殯,雇樂手奏哀,請僧道誦經,極盡奢糜。普通勞動者生活困苦,人死往往借債營葬,薄棺殮,蘆席捲,埋入土內。無地的葬在義冢。
解放後,殯葬、奠儀都有改革。50年代沿用土葬,60年代提倡棺木深埋。鄉間,人死後,先向親友「報喪」,再擇日開喪,親友前往弔唁,俗稱「吃素飯」、「吃豆腐」,沙上稱「吃米飯」。殮前為死者沐浴更衣,理發整容,放置前屋;掛幃幔,設靈座,供死者「牌位」、遺像,設香燭齋羹祭奠。直系子孫披麻戴孝,其它親友發一白布束腰,或臂佩黑紗,表示哀悼。出殯時,子孫先行,棺木居中,親友隨後,直至墓地安葬。1966年後推行火化。1975年起全部實行火化。在開喪當日將死者用車船載至火葬場,親屬向遺體告別,然後火化,家屬將骨灰盒捧歸。幹部職工,由生前單位開追悼會,寄託哀思。
鄉間喪葬後大多設靈座,放置遺像,每七日祭一次,七期為限。江南老沙重五七,常陰沙重六七。「終七」撤靈座,喪禮才告結束。
三、喜慶
生育 生男舊稱「弄璋之喜」,生女稱「弄瓦之喜」。產婦臨產前夕,娘家備糖、糕點前往探望,叫「催生」。分娩後,親友都往送禮慰問,俗稱「送湯」、「送產婦羹」。嬰兒滿月,產婦家做滿月團子,吃滿月面,辦筵席答謝親友,並用染成紅色的熟雞蛋回贈親友,男孩為單數,女孩為雙數,以示喜慶。現時育齡婦女須憑《准生證》懷孕生育。
祝壽 平時一般都過生日,從50歲開始慶壽,以後逢十慶一次。習慣上稱50為半百小慶,60為花甲歡慶,70為古稀喜慶,80為眉壽榮慶,90為耄耋嘉慶,100為人瑞大慶。祝壽時間,「江南」大多放在大年初一,「沙上」大多放在生日那天。壽筵大多由兒子操辦,女兒和親友前往送壽禮,吃壽面,恭祝老人健康長壽。一般人家借壽日子孫團聚,共敘天倫之樂。如今過生日者居多,慶壽者較少。
建房 「江南」稱「起屋」,「沙上」稱「砌屋」。舊時先要請陰陽先生看「風水」,如今由村民委員會統一規劃。基地確定後便擇日破土動工。上正梁時,由一工匠手拿糕團、饅頭,口念吉祥話語,將糕團、饅頭從房上拋下,俗稱「拋梁」。宅主和主婦用紅綢布接「寶」,四鄰老少前往搶接。拋梁結束,主家要宴請工匠及親朋鄰里,俗稱「待匠酒」。
此外,青年人參軍入伍和考取大學,親友常備禮賀喜,主家通常要設宴致謝。
一. 拜 師 學 藝
解放前,青少年當學徒,都需拜師,商業稱「學生意」,小手工業稱「學手藝」,從師期限,一般3年。學徒邊學藝,邊幫師傅家裡燒飯、抱小孩子、干雜活。期滿,商店學徒即升為伙計;學手藝的辦謝師酒,並在師家幫工3年,領少量工資,俗稱「學三年,幫三年」。解放後,農村拜師學手藝之風仍有。拜師要「壓帖」(一種文字或口頭的學藝規定),出壓帖費數百元。從師年限,雙方商定,一般為2~3年,無幫工期。滿師後,辦謝師酒,宴請師傅及師門長輩,作為獨立從事生產的開始。
二、義 親、寄 親
解放前,雙方為相互修好和依仗而結拜為兄弟,稱「義結金蘭」,也有因撫養或拜認的義父母、義子女,均稱義親。解放後,此俗已廢。寄親是自已或子女攀認寄父母,或自已收認寄子女而結成的親屬,多數是為相互依靠,少數為保佑子女健康生長,認寄多子女父母。結寄親後,逢年過節,婚喪喜慶,彼此往來,與至親無異。此俗流傳至今。
三、上 茶 館
解放前,農村集鎮茶館特多,俗語「十家店鋪三茶館」。農村中有上茶館喝早茶的習慣。清晨,附近農民就上市到茶館喝茶,三三兩兩坐成一桌,相互扯談,從天南海北到村坊巷裡,奇事新聞,無所不有。在國民黨白色恐怖時期和日偽時期,茶館中貼有「莫談國事」的警語。一些老年農民,天未亮就上茶館,風雨無阻,作為常客。上茶館的,還有談生意的商人,接主顧的作頭工匠。還有喜養鳥雀者,攜籠鳥來茶館飲茶調鳥,一時紅裳翠羽,鳴聲啁啾,為茶館清晨增添水鄉情趣。上茶館喝茶的習慣一直流傳至今,但人數已較前為少。
四、分 家
分家是分割家庭財產的俗稱。解放前,農村一般在兒子成家後開始分家,亦有長子一成家就先分家,家產平均分給兒子。嫁出的女兒一般無權獲得家產,亦無贍養父母的責任。分家由父母作主,請母舅及族裡長輩到場,兄弟協商,寫下分家書,又稱「分關筆據」,列出每人分得主要財產的細目,亦有訂立贍養父母老人的協議。分家書一經簽名蓋章,長輩作證就生效。
解放後,對公民私有財產的繼承,婦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但農村多數仍行舊俗。
五、忌 諱
煤與「霉」諧音,解放前忌,改稱「利市」,解放後已不忌。
店鋪晚上關門,因關門與停業同義,故忌,叫「打烊」。
肉鋪賣豬舌,「舌」與「蝕」諧音,故忌,叫「賺頭」。
病人服葯忌稱「吃葯」而稱「吃人參」。今不忌。
「鮠魚」, 「鮠」與「回」諧音,漁民忌,稱為「來魚」。
船民、漁民吃飯忌將筷擱碗上,吃魚忌將魚翻身或夾斷,犯忌不吉,意為擱淺或翻船。今仍忌。
農村老人忌稱63歲,迷信說法「七九六十三,不死鬼來攙」,故多數超前自稱64歲。
產婦未滿月忌去親戚鄰舍家,今鄉間仍忌。
父母去世未滿月,子女忌理發,否則認為不孝。戴孝期間,忌走親訪友,更忌人喜筵、壽堂。今仍注意。
商店的門檻忌坐,怕擋生意,不吉利。今不忌。
商店掃地忌向外掃,台上灰塵忌向外抹。向外,意為散財。今集鎮小店仍忌。
向人敬酒,忌反手倒酒,屬不敬。今仍忌。
書信忌用紅筆寫,意為絕交。今仍忌。
裁縫做蚊帳,忌開口說話,認為開口後擋不住蚊蟲。今鄉下少數老裁縫仍忌。

2、過年了家鄉有哪些風俗?

過年了家鄉的風俗有:

1、祭灶:農歷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釋名》:「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2、掃塵: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作「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3、貼年紅: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4、守歲: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並守「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

5、壓歲錢:壓歲錢,年俗之一,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派發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6、在歷史上,壓歲錢是分多種的,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派發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

7、游神:是傳統賀歲習俗之一。游神,又稱聖駕巡遊、游老爺、營老爺、游菩薩、游神賽會、年例、迎神、迎年、游春、行香、菩薩行鄉、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們在新年期間或其他喜慶節日里,又或諸神聖誕的這一天。

8、拜歲:拜歲,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這一傳統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

9、廟會:逛廟會是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之一。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3、張家港放活鵝是什麼風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舊稱過年,民國初年定名春節。春節凌晨,千家萬戶燃放爆竹,俗稱「開門炮仗」晚上燃放「關門炮仗」。近年市區和各鄉鎮所在地為了安全清靜,禁放煙花爆竹。農家仍守舊俗。早晨,合家吃糯米粉圓子,象徵團圓;中午吃面或餛飩,意為長壽、興旺。是日,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見面互賀新禧,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組織集體拜年,並組織擁軍優屬、新春茶話會、文藝演出等活動。舊有的禁掃除、不汲水、不動剪刀等習俗尚存。

4、張家港的民風民俗

張家港境內各地由於成陸時期、建置歸屬和人口來源的不同,形成「江南」、「江北」、「老沙」、「常陰沙」等不同風情習俗。「老沙」、「常陰沙」又統稱「沙上」。從鹽鐵塘、東橫河到三甲里一線的長江古堤是「江南」與「沙上」的分界。「沙上」又以南中心河為界,西南為「老沙」,東北為「新沙」。「江南」為古老的太湖平原,居民大都聚族而居,民性淳樸剛直,喜武重義;「沙上」屬長江三角洲平原,成陸較晚,居民大多來源於如皋、南通、靖江、海門、啟東等地,民性淳和好強,崇文自立。時光流逝,隨著統一大家庭--沙洲縣的建立,人們的經濟、文化、情感交流日益密切,各種語言、習俗也正逐步相互滲透。尤其是正直淳樸、奮發向上的民風已成為今天張家港市鄉情民俗的鮮明特點。

傳統節日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舊稱過年,民國初年定名春節。春節凌晨,千家萬戶燃放爆竹,俗稱「開門炮仗」晚上燃放「關門炮仗」。近年市區和各鄉鎮所在地為了安全清靜,禁放煙花爆竹。農家仍守舊俗。早晨,合家吃糯米粉圓子,象徵團圓;中午吃面或餛飩,意為長壽、興旺。當天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見面互賀新禧,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組織集體拜年,並組織擁軍優屬、新春茶話會、文藝演出等活動。舊有的禁掃除、不汲水、不動剪刀等習俗尚存。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古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稱「上元節」。當天晚上家家都要吃元宵(湯團),鬧元宵(放爆竹、焰火)。舊時農村許多農戶或用亂柴堆在田頭、場角焚燒,稱「煨田角」;或用枯竹紮上草把點火在田頭、河邊燃燒枯草,南部稱「放毛柴」,北部稱「燒毛蟲」。夜色蒼茫,野火明滅,別有一番情趣,這一習俗今已消失。元宵日,「沙上」已出嫁女兒要備菜餚,做團子,請母親來家過節,此習俗至今猶存。
清明節 舊時過清明,全家攜酒食、紙錢、香燭、糕團去祖先墓地祭掃、添土,稱「上墳」。也有順作郊遊,觀賞春景。解放後,機關、學校、人民團體都於當天或前幾天組織憑吊烈士陵墓,敬獻花圈,寄託哀思。祭祖掃墓之習至今仍有。
立夏節 立夏日,人們有嘗鮮的習俗。農戶大多採食青蠶豆、青豌豆等時鮮產品。當天,兒童吃煮鴨蛋,傳說可防「疰夏」。舊時,立夏日還是一年一次人們稱體重的日子,鄉間男女老幼依次坐在畚箕里用木桿秤稱體重,看一年來的生長胖瘦。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舊時,不少農家於當天用菖蒲、艾草懸於門額,用蒼術、白艾煙熏或懸於門前,驅瘟逐疫,用雄黃漬酒或飲、或灑屋角、或在小孩前額書寫「王」字,以解百毒。還有用香料裝入綢袋掛於小孩胸前、腰際,以驅蟲避毒。城鄉居民都要吃用新蘆葉、竹殼包裹的各式粽子,相傳為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是神話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期。白天,不少人家用麵粉、砂糖做「巧果」,為應節食品。少女用麥稈折疊成粽子、花籃、風車等小巧玲瓏的器物,繫上紅綠絲線,相互饋贈賞玩;用紅鳳仙花搗爛後塗指甲。入夜,姑娘少婦,對月穿針,意為「乞巧」。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道家稱「中元節」。舊時,各家要祭祀祖先,叫作「過七月半」,故又稱「鬼節」。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三秋恰半,故名「中秋節」。節前,至親好友互贈月餅、禮品,女婿要給岳父母送禮。當天,合家團聚,吃月餅、鮮藕、紅菱、糖燒芋頭。入夜,萬籟俱寂,皓月當空,人們敘坐庭園賞月。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因九為陽數,故稱「重陽」。人們這天要吃「重陽糕」,以示登高避災之意。如今人民政府把此日定為「老年」節,動員全社會關心老人,形成敬老風氣。
冬至節 常陰沙一帶稱為「大冬日子」。舊時有「冬至大如年」之說。當天,大多農家祭祖,或遷墳墓。但忌婚嫁。
臘八節 農歷十二月初八稱「臘八」,相傳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民間習慣用白糯米或新粳米加花生、芋艿、豆類等煮成粥,叫「臘八粥」。富裕人家還加百合、瓜子、胡桃、棗、栗、蓮心等。有甜有咸。吃「臘八粥」意為避邪保健。
除夕 農歷十二月最後一天,臘盡歲底為「除夕」,俗稱「大年夜」。節前,家家都要灑掃門庭,備年貨。有的還要張貼門聯、年畫,辭舊迎新。「沙上」還要蒸糕做饅頭。當天晚,合家歡聚,祭祀祖先,吃「年夜飯」。入夜,鳴放爆竹,家人圍坐「守年歲」,歡聲笑語達旦。
此外,還有農歷二月初二為龍日,一些地方興吃「撐腰糕」,以期身強力壯投入春耕;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要修剪花枝,枝上貼紅紙,表達愛護花木;十二月廿四為灶神生日,要做團子、飴糖餅祭灶神,稱「送灶」。

婚、喪、喜慶
一、婚嫁
解放後,封建時代的婚禮舊俗逐漸革除。男女一般20歲左右開始擇偶,多半由父母或青年本人央人作媒(亦稱介紹人),不少是自由戀愛。江南地區,介紹人有2位,一為男方媒人,一為女方媒人。「沙上」,媒人一般為一對夫婦。男女雙方在介紹人引帶下,經「看人家」、定親(江南、老沙稱訂婚、跑動;常陰沙稱押日、上下),然後男方備彩禮,委託介紹人到女方商定婚期,擇日結婚,男女青年到當地人民政府進行婚姻登記,領取結婚證。
婚日,男女雙方都宴請賓客。新郎於當天上午由介紹人陪同上岳家迎娶。進宅時,男方鳴炮報喜,女方鳴炮迎接。新郎在女家吃午飯時,拜認女方長輩,飯後即返家恭候新娘。女方隨之「起妝」(發家妝)。妝奩舊時多為傢具、被褥,現今還有家用電器等。新娘於下午盛裝出嫁,告別父母親人,在數名未婚小姐妹的陪同下「動身」,於華燈初上時至夫家。女方鳴炮報喜,男方應聲鳴炮相迎。婚禮開始,入席宴飲,新娘參見公婆及長輩(常陰沙一帶為第二天)。宴後,親朋歡鬧新房,俗稱「鬧新房」。在「江南」是第二天,在「沙上」是兩天後的雙日,新娘要偕丈夫回娘家謝親,俗稱「回門」,當天返回。滿月後,女方方可回娘家探親住宿。「老沙」還有「會親」習俗,即男方於婚後數日,邀請女方親屬長輩來家聚宴,作為來往走動的開始。在婚後數日,男方還要備禮謝媒。至此,婚禮才告結束。
城鎮和鄉間部分地區婚嫁已行新法,婚事簡朴、熱鬧。少數行集體婚禮或旅行結婚的,就更簡便。
二、喪葬
舊時貧富懸殊,有錢人在老人生前就備「壽材」與墓地。死後,從發「訃文」、「殯殮」、「弔奠」直到「斷七」、「百日」、「周年」等,喪儀繁雜。尤其開喪出殯,雇樂手奏哀,請僧道誦經,極盡奢糜。普通勞動者生活困苦,人死往往借債營葬,薄棺殮,蘆席捲,埋入土內。無地的葬在義冢。
解放後,殯葬、奠儀都有改革。50年代沿用土葬,60年代提倡棺木深埋。鄉間,人死後,先向親友「報喪」,再擇日開喪,親友前往弔唁,俗稱「吃素飯」、「吃豆腐」,沙上稱「吃米飯」。殮前為死者沐浴更衣,理發整容,放置前屋;掛幃幔,設靈座,供死者「牌位」、遺像,設香燭齋羹祭奠。直系子孫披麻戴孝,其它親友發一白布束腰,或臂佩黑紗,表示哀悼。出殯時,子孫先行,棺木居中,親友隨後,直至墓地安葬。1966年後推行火化。1975年起全部實行火化。在開喪當日將死者用車船載至火葬場,親屬向遺體告別,然後火化,家屬將骨灰盒捧歸。幹部職工,由生前單位開追悼會,寄託哀思。
鄉間喪葬後大多設靈座,放置遺像,每七日祭一次,七期為限。江南老沙重五七,常陰沙重六七。「終七」撤靈座,喪禮才告結束。
三、喜慶
生育 生男舊稱「弄璋之喜」,生女稱「弄瓦之喜」。產婦臨產前夕,娘家備糖、糕點前往探望,叫「催生」。分娩後,親友都往送禮慰問,俗稱「送湯」、「送產婦羹」。嬰兒滿月,產婦家做滿月團子,吃滿月面,辦筵席答謝親友,並用染成紅色的熟雞蛋回贈親友,男孩為單數,女孩為雙數,以示喜慶。現時育齡婦女須憑《准生證》懷孕生育。
祝壽 平時一般都過生日,從50歲開始慶壽,以後逢十慶一次。習慣上稱50為半百小慶,60為花甲歡慶,70為古稀喜慶,80為眉壽榮慶,90為耄耋嘉慶,100為人瑞大慶。祝壽時間,「江南」大多放在大年初一,「沙上」大多放在生日那天。壽筵大多由兒子操辦,女兒和親友前往送壽禮,吃壽面,恭祝老人健康長壽。一般人家借壽日子孫團聚,共敘天倫之樂。如今過生日者居多,慶壽者較少。
建房 「江南」稱「起屋」,「沙上」稱「砌屋」。舊時先要請陰陽先生看「風水」,如今由村民委員會統一規劃。基地確定後便擇日破土動工。上正梁時,由一工匠手拿糕團、饅頭,口念吉祥話語,將糕團、饅頭從房上拋下,俗稱「拋梁」。宅主和主婦用紅綢布接「寶」,四鄰老少前往搶接。拋梁結束,主家要宴請工匠及親朋鄰里,俗稱「待匠酒」。
此外,青年人參軍入伍和考取大學,親友常備禮賀喜,主家通常要設宴致謝。
服飾
服 裝 清代,男女都穿無領大襟上衣和寬統長褲,女子衣服加邊條裝飾。民國時期,男改穿對襟便衣,或大襟長衫,冬季穿長袍,女穿有領大襟衣襖。男女罩褲都為疊腰褲。公務員和學生中,男的穿長衫,女的穿套裙或改良旗袍;有的穿中山裝、學生裝。衣料多為自織的各種土布,亦有少量麻布、士林布和龍頭細布(俗稱白洋布),服色以白、黑、青、藍為主。普通農家幾年才添一件新衣;而士紳、權貴、富戶則年年添新,衣著講究,男子出門或迎客,穿長衫馬褂,女的穿旗袍或綉花衣裙,質地多為綢緞呢絨。解放以後,服式有明顯變化。50年代,時行列寧裝、中山裝、人民裝、春秋衫,長衫絕跡,旗袍罕見。「文化大革命」期間,男女老幼多穿藏青、鐵灰色布的中山裝、人民裝,青年中流行穿黃布軍裝,西服、裙袍視為異物。70年代末,一度興過對襟中式男女上裝。進入80年代,開始流行西服(大多不佩領帶)、裙子、連衣裙、牛仔褲、擊劍衫、茄克衫、滑雪衫、長短大衣,亦有用羊毛衫、腈綸衫等針織製品作上裝,衣料多數是各種化纖混棉織品,絲綢、毛料和皮裘製品亦日漸增多,色澤鮮艷,四季各異。
帽 民國時期,勞動人民一般夏季戴草帽,冬季戴布帽、氈帽,雨天戴笠帽。老年婦女冬天多扎戴用黑布、棉花做的「橫捆」、「蚌殼帽」,亦有戴黑色或棕色的盆形網眼絨線帽。學生戴學生帽或絨球線帽。士紳、富豪戴瓜皮帽、裘皮帽、禮帽。解放以後,瓜皮帽和禮帽被棄,流行解放帽,夏天戴闊邊草帽。中年婦女冬季流行包方格布頭巾。「文化大革命」時期流行黃色軍帽。80年代,城鄉帽型繁多,夏天有遮陽的草帽、太陽帽,冬天戴鴨舌帽、東北帽、皮帽、滑雪帽、絨帽,部分老年人仍喜戴羅宋帽。青年中還愛用腈綸、羊毛製成的圍領和圍巾。
鞋 解放前勞動人家都是自製自穿,有草鞋、布鞋、蚌殼式棉鞋和雨天用的釘鞋。解放後,從棉布鞋發展到膠鞋、塑料涼鞋、皮鞋,以及各種面料的橡膠底、牛筋底、泡沫塑料底的鞋子。80年代始,鞋由平跟向中跟、高跟發展。
襪 解放前,農村大多用布照腳大小做布套,稱「襪套」。20年代起,有棉紗襪。集鎮居民穿短統襪,部分婦女穿長統襪。解放後,多穿中統或短統紗襪。70年代逐步發展到尼龍、錦綸等多種織襪。1980年後,女青年開始穿長統絲襪。
發型 清代,男子後半頭留發編辮,女子滿頭留發,少女梳獨根長辮。出嫁婦女於頭後梳圓型發髻,插釵或套網路。民國時期,男子去長辮,多數剃光頭或平頂頭,學生中梳西式分頭,孩子剃「桃子頭」、「荷葉頭」或扎獨角、雙角小辮,女子仍梳辮留髻。女學生梳劉海式短發(額前垂發)。農村中女子平時不修面,出嫁前用紗線捲去臉上毫毛,稱「開面」。解放後,發型崇尚朴實大方,男子不蓄鬍須,一般為平頭式、一邊倒的自然型和三七開西式分頭;女青年梳辮或剪童花式、游泳式;中年婦女梳齊肩短發;老年婦女仍留發髻。燙發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禁止。80年代,男子多數為短發型,亦有留港式長發、大鬢腳;女子發型有劉海式、童花式、波浪式和披肩長發;青年婦女大半燙發;農村中老年婦女多梳分頭短發,舊式發髻已不多見。
裝 飾 民國時期,男人一般無特殊飾物。富商、豪紳才有戴戒指和金飾表鏈。婦女大多戴耳環,發髻上插釵,亦有鬢邊夾發夾、插花;有錢的戴金、銀質的項鏈、手鐲、戒指等裝飾品。小孩戴銀質或鍍銀項圈、鎖、鎖片,或戴有響鈴的手鐲和腳鐲。解放後,一度不尚裝飾,戴戒指、耳環的為數不多。中青年普遍愛戴手錶,女孩子頭上扎花結。80年代始,流行戒指、耳墜、項鏈等金銀飾物,姑娘在發上扎絲綢花結或彩色塑料發夾、玻璃球。青年女子中流行淡妝,臉霜、香水已為日常化妝用品,胭脂、唇膏開始使用。
特色服裝 境內農村,普遍使用圍裙,束圍下身,有長短兩種,用青色土布製作,有防污和保暖作用。長的兩側打襇,系裙帶、全圍,稱「作裙」、「轉裙」;短的不打襇,半圍,俗稱「系腰」,在田間還可作采裝豆角和棉花之用,北部使用很普遍。冬季,北部沿江還有一種蘆花蒲鞋,用蘆花和稻草編織,圓頭,船形,質地輕,保暖性好,城鄉居民都喜愛。

5、張家港有什麼習俗

立夏和夏至吃粽子和咸鴨蛋,門口掛艾草,重陽吃桂花糕,過年蒸年糕\饅頭。還有吃臘八粥,秋至吃餛飩,等等。呵呵,這都是和節氣有關的。
張家港當地居民有好幾種,語言風俗都不同,具體習俗差異很大,沒法細說了。

6、張家港古老的風俗有哪些?

最佳答案張家港境內各地由於成陸時期、建置歸屬和人口來源的不同,形成「江南」、「江北」、「老沙」、「常陰沙」等不同風情習俗。「老沙」、「常陰沙」又統稱「沙上」。從鹽鐵塘、東橫河到三甲里一線的長江古堤是「江南」與「沙上」的分界。「沙上」又以南中心河為界,西南為「老沙」,東北為「新沙」。「江南」為古老的太湖平原,居民大都聚族而居,民性淳樸剛直,喜武重義;「沙上」屬長江三角洲平原,成陸較晚,居民大多來源於如皋、南通、靖江、海門、啟東等地,民性淳和好強,崇文自立。時光流逝,隨著統一大家庭--沙洲縣的建立,人們的經濟、文化、情感交流日益密切,各種語言、習俗也正逐步相互滲透。尤其是正直淳樸、奮發向上的民風已成為今天張家港市鄉情民俗的鮮明特點。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舊稱過年,民國初年定名春節。春節凌晨,千家萬戶燃放爆竹,俗稱「開門炮仗」晚上燃放「關門炮仗」。近年市區和各鄉鎮所在地為了安全清靜,禁放煙花爆竹。農家仍守舊俗。早晨,合家吃糯米粉圓子,象徵團圓;中午吃面或餛飩,意為長壽、興旺。是日,男女老少穿戴一新,見面互賀新禧,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組織集體拜年,並組織擁軍優屬、新春茶話會、文藝演出等活動。舊有的禁掃除、不汲水、不動剪刀等習俗尚存。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古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稱「上元節」。是日晚,家家都要吃元宵(湯團),鬧元宵(放爆竹、焰火)。舊時農村許多農戶或用亂柴堆在田頭、場角焚燒,稱「煨田角」;或用枯竹紮上草把點火在田頭、河邊燃燒枯草,南部稱「放毛柴」,北部稱「燒毛蟲」。夜色蒼茫,野火明滅,別有一番情趣,這一習俗今已消失。元宵日,「沙上」已出嫁女兒要備菜餚,做團子,請母親來家過節,此習俗至今猶存。
清明節 舊時過清明,全家攜酒食、紙錢、香燭、糕團去祖先墓地祭掃、添土,稱「上墳」。也有順作郊遊,觀賞春景。解放後,機關、學校、人民團體都於是日或前幾天組織憑吊烈士陵墓,敬獻花圈,寄託哀思。祭祖掃墓之習至今仍有。
立夏節 立夏日,人們有嘗鮮的習俗。農戶大多採食青蠶豆、青豌豆等時鮮產品。是日,兒童吃煮鴨蛋,傳說可防「疰夏」。舊時,立夏日還是一年一次人們稱體重的日子,鄉間男女老幼依次坐在畚箕里用木桿秤稱體重,看一年來的生長胖瘦。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舊時,不少農家於是日用菖蒲、艾草懸於門額,用蒼術、白艾煙熏或懸於門前,驅瘟逐疫,用雄黃漬酒或飲、或灑屋角、或在小孩前額書寫「王」字,以解百毒。還有用香料裝入綢袋掛於小孩胸前、腰際,以驅蟲避毒。城鄉居民都要吃用新蘆葉、竹殼包裹的各式粽子,相傳為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是神話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期。白天,不少人家用麵粉、砂糖做「巧果」,為應節食品。少女用麥稈折疊成粽子、花籃、風車等小巧玲瓏的器物,繫上紅綠絲線,相互饋贈賞玩;用紅鳳仙花搗爛後塗指甲。入夜,姑娘少婦,對月穿針,意為「乞巧」。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道家稱「中元節」。舊時,各家要祭祀祖先,叫作「過七月半」,故又稱「鬼節」。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三秋恰半,故名「中秋節」。節前,至親好友互贈月餅、禮品,女婿要給岳父母送禮。是日,合家團聚,吃月餅、鮮藕、紅菱、糖燒芋頭。入夜,萬籟俱寂,皓月當空,人們敘坐庭園賞月。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因九為陽數,故稱「重陽」。人們這天要吃「重陽糕」,以示登高避災之意。如今人民政府把此日定為「老年」節,動員全社會關心老人,形成敬老風氣。

冬至節 常陰沙一帶稱為「大冬日子」。舊時有「冬至大如年」之說。是日,大多農家祭祖,或遷墳墓。但忌婚嫁。
臘八節 農歷十二月初八稱「臘八」,相傳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民間習慣用白糯米或新粳米加花生、芋艿、豆類等煮成粥,叫「臘八粥」。富裕人家還加百合、瓜子、胡桃、棗、栗、蓮心等。有甜有咸。吃「臘八粥」意為避邪保健。
除夕 農歷十二月最後一天,臘盡歲底為「除夕」,俗稱「大年夜」。節前,家家都要灑掃門庭,備年貨。有的還要張貼門聯、年畫,辭舊迎新。「沙上」還要蒸糕做饅頭。是日晚,合家歡聚,祭祀祖先,吃「年夜飯」。入夜,鳴放爆竹,家人圍坐「守年歲」,歡聲笑語達旦。
此外,還有農歷二月初二為龍日,一些地方興吃「撐腰糕」,以期身強力壯投入春耕;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要修剪花枝,枝上貼紅紙,表達愛護花木;十二月廿四為灶神生日,要做團子、飴糖餅祭灶神,稱「送灶」。

7、求張家港婚喪嫁娶風俗習慣

婚喪喜慶習俗

一、婚 嫁

舊式婚配程序繁瑣異常,民國時期倡導文明結婚,但民間仍然大量存在舊式婚姻。解放後,倡導自由戀愛,自主婚姻,婚配手續大為簡化,男女雙方互相看中,到了結婚年齡去鄉鎮民政部門登記,領取結婚證,就成合法夫妻。但民間舊式婚配遺風尚存,僅廢除包辦,剔除迷信活動,簡化手續而己,許多習俗保留至今。其過程大致如下:

說媒 舊時,男方相中門第相當,年齡相仿之女,請媒妁撮合,媒人總是誇張男方財富、容貌、品學、勤勞儉朴,盡情說合,徵得女方家長同意就可「相親」了。今民間仍有不少男女攀親是央人作伐的,說合者稱「介紹人」,相當於媒人。即使是男女雙方自由戀愛,到需要送聘禮、訂婚、結婚時,也得臨時拉一個人充當「介紹人」,人稱「現成媒人」。

相親 經媒人說合,只需家長同意,就可以由媒人領著男方到女方家去相親,主要是看女方容貌,考察人品。女方到男方家去,是由女方母親等親屬代相親的,除相男方長相外,主要看男家的房舍田產,打聽男方的人品。今常由媒人牽線,男女雙方當面考察。相親有條規矩,如果相不中,是決不肯在對方家中用膳的。

送庚貼 庚貼即寫著生辰八字的貼子。「相親」雙方滿意後就可送庚貼。按照舊式程序在送庚貼前,先由男方發出「求貼」,女方無異議就發出「允貼」,男方接到「允貼」 後,立即發出「請庚貼」,女方接到「請庚貼」後,立即發出「庚貼」。為簡化手續,減少媒人的往返,常由男方一次發出「求貼」和「請庚貼」,女方一次性回上 「允貼」和「庚貼」。

媒妁持女方庚貼送往男家,進男宅時要急匆匆地把它壓在男家灶上的香爐下。男家取出庚貼,請人推算,推算既妥,然後擇吉日行聘定親。今這一過程已逐漸消失。

行聘 經算命的排生辰八字,男女無相剋之處,即可行聘,行聘即定親、訂婚,本地區稱「押日」、「吃小喜酒」。由男家擇定吉日,備聘貼、聘禮送往女家,是日男女兩家各自設宴款待親友。一般為中午男方先到女方去吃中飯,下午,女的到男家去吃晚飯。雙方家長和親戚中的長輩要出禮,俗稱:「叫錢」。舊時,聘禮的多寡,貧富懸殊,從2石米到20石米不等,豪門富室競尚奢華,聘禮多達千金,故女子有「千金小姐」之稱。此項聘金為女方將來置辦嫁妝之需,在聘金之外還有各色飾物,或金銀玉器或珠寶或布匹,以多為貴,女方常斤斤計較,雙方討價還價,媒人兩頭奔走,居間調停。解放後,行聘的聘金不含嫁妝費。解放初期至60年代,一般聘禮為一套衣服料,兩斤毛線,一副金耳環(或一隻金戒指),人民幣數十元不等。70至80年代,一般工薪階層為一輛自行車(或縫紉機)、一隻金戒指、一付金耳環、一塊手錶、衣料、毛線,外加數百元至千元不等。90年代以來,一般工薪階層為金項鏈、金戒子、金耳環和人民幣萬元左右。「押日」後,即屬定了婚約,如將來悔約,按慣例,男方悔約,此項聘禮就自行放棄,如屬女方悔約,則需將聘禮歸還男方。

結婚 1950年開始,貫徹執行《婚姻法》,實行自由擇偶,廢除封建包辦、買賣婚姻,排八字、算命占卜等迷信活動漸趨消失。但傳統的婚配方式仍在民間存在,僅為形式簡化而已。

結婚的程式大致如下:請期,就是男方通過介紹人與女方商定完婚日子。其方式為農歷七月初二,由媒人(或稱介紹人)陪同男方到女家去「送節禮」。往往在受禮與不受禮之間要有幾番往返折騰,一直到八月十五日為止。如果女家收下「節禮」,就算答應在本年度或春節前後定日子結婚。其時,由男方付給女方的嫁妝費就在這送節禮的過程中商定。一般工薪階層的標准為一套新房裡的傢具、電視機、電冰箱、收音機、影碟機等折算的價目,外加衣著費用。檔次的上下視家庭境況而定。女方用這筆錢購買上述用品於婚前或結婚那天下午運抵男家。迎娶,婚日上午,新郎備香煙、白酒、喜糖、魚、肉以及喜錢,在介紹人陪同下到女方家去迎娶。迎娶新娘在清末至民國時期用花轎、黃包車、獨輪車。解放後,改乘自行車、拖拉機或者步行。近年來,新娘出嫁坐的是麵包車或轎車。新郎抵門,燃放炮竹,女家款以蓮子羹、湯圓、雞蛋,稱為「三道茶」,用畢即告別回家恭候新娘「於歸」——嫁到夫家。今新郎要在新娘家用罷午餐後方始返家。下午,男方來人「起嫁妝」妝奩多為傢具、被褥、家用電器等。嫁妝到達男家,把新房布置一新。臨近傍晚,在介紹人的再三催促下,新娘盛妝出嫁,告別父母親人,嚶嚶哭泣,在介紹人引導和幾名未婚女友的陪同下,在華燈初上時抵達夫家。男方燃放爆竹迎接,將新娘扶入中堂。合巹,即俗稱拜堂成親,是婚禮中最重要的禮節,拜堂後即為合法夫妻(而今,結婚證在舉行婚禮前一段時間里早已領取了)。拜堂,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然後夫妻對拜,今改為行鞠躬禮。拜堂畢,新郎新娘各執紅綠綢帶的一端,由新郎牽引,踏著地上鋪設的青布袋,一步步趨向洞房,布袋依次向前鋪墊,謂之「傳代」。鬧新房,新娘進門宴會開始,宴罷,客人們不分男女老幼擁入新房,對新人故意評頭品足,說笑調侃,索討喜糖,逗耍新娘。逗耍對象除一對新人外,還將公婆小叔扯進新房取鬧。主人不以為忤,反以為榮,鬧得越凶,主人越有面子,叫做「鬧發祿」。鬧新房不分年序尊卑,所謂「三日無老少」。此俗,鄉間仍有,但已淡化。舊時,新娘結婚之夜,從上轎之後起到進洞房是絕對不能開口說話的。新婚夫婦吃罷合巹酒,即花筵夜飯後就寢。按例,新郎用秤桿挑開新娘面紗,新娘仍嚴守緘默,因傳統說法,新娘開口不吉。此俗,今已不存,新娘進門後即在婆母引導下會見親屬長輩。會親,女方父母、親戚在女兒出嫁後的翌日,到婿家與女婿的父母、親戚會見,謂之會親。此俗原老沙人所有,今其他語音的移民後代也普遍仿效。參加會親的女方親戚一般達三四十人。歸寧,俗稱「回門」。婚後第三天,新婦偕同丈夫備了禮品回到娘家,省問父母長輩安寧。當晚必須回到夫家。做滿月,婚後匝月,岳家盛備禮物送往婿家,稱作「做滿月」。至此,婚嫁禮節才算結束。

舊式婚姻還有如下種種:

指腹為婚,嬰兒尚在胎中,雙方家長已指腹聯姻。

中表聯姻,這在解放前甚多,認為親上加親,可以加深戚誼。解放後,因中表為血緣近親,禁止成婚.

童養媳,境內叫「養媳婦」。貧苦人家的女孩無法養活,送與他人做童養媳,也有男家貧寒,怕將來娶不起媳婦,就從小收養一個貧苦人家的女孩子作童養媳。童養媳沒有社會地位,自小備受歧視和虐待,長成後被強製成婚。

搶親,兒女幼年訂婚,長成後,男家貧寒,無錢娶親,或女方有賴婚意向,這時就會發生搶親。還有一種搶親是搶寡婦。漢子家貧討不起媳婦,就去搶寡婦成親,也有寡婦相中了人,但舊時寡婦再醮要遭非議,而甘願被「搶」的。搶親時,先探察女方在何處,然後准備好爆竹,組織人員潛往設伏。搶親有規矩,必須是先由新郎去抓住女方,然後大家一擁而上強行搶走;在拉住女方的同時,連放兩個爆竹,爆竹一響,鄰里鄉親就不再阻攔。

拔親,男方長輩在兒孫輩婚期前突然病故,男方不願將婚事延期,就將婚事提前舉行。把死者擱置一邊,先舉行喜事,婚事儀式結束後再舉喪。

入贅,俗稱招女婿,舊時,男方貧窮,女方富有,男方入贅女家。入贅後男方有易姓女姓者,有不易姓者,但生育子女要隨女方的姓。今獨生子女多,男方到女方家成婚者增多。這與舊時的入贅已有所區別。

換親,俗稱姑娘換嫂嫂。兩家都因家境貧寒,無力攀媳婦,雙方互將女兒給對方兒子成婚,互不出聘金,婚事簡辦。解放後,這種方式的婚配逐漸減少。

冥婚,是一種社會迷信陋習。有三種情況:第一種,舊時未婚夫死,未婚妻抱神主牌位成婚,終身不嫁。這種陋習近代已無。第二種,有婚約的男女雙方夭折,經雙方家長同意合葬成「夫妻」。第三種。夭折的男女生前本無婚約,雙方家長通過「攀陰親」,將他倆撮合成「夫妻」。這兩種陋習尚未絕跡。

二、喪 葬

訃告與報喪 境內習俗,人死後,其家人立即發出訃文,略述死者名諱、享年、死亡時間和舉喪弔祭日期,由孝子(也可請他人代勞)持把雨傘至親戚、族人處報喪,俗稱報死訊。喪者每至一家,其家一定會泡碗糖茶或燒水孵雞蛋給報喪者吃下,以求吉避凶。

祭奠與弔唁 殮前為死者沐浴更衣,理發整容,移至前屋中堂,掛白布幃幔,設靈位,擺遺像,設香燭齋飯祭奠。憑吊一般為3日,到第三日舉喪出殯。在此期間,直系子孫披麻戴孝日夜守靈,親友陸續前往弔唁,多數人在舉喪日前往弔唁。喪儀一般為香燭、紙錢,解放後除上述祭品外還送花圈、綢被、毛毯等物。弔唁稱「望喪」。親友前來弔唁,孝子孝女跪迎,哀樂齊鳴,死者女眷在靈堂哀聲號啕。如弔唁者向死者行跪拜禮,死者子女要在一側跪著俯伏於地,以示還禮。

舉喪與出殯 一般在死者死後的第三日舉喪,俗稱「發喪」。舊時,請道士做道場或請和尚做法事,此俗在解放後屢禁不止。是日,請親朋好友,鄰里鄉親前往聚餐送葬,稱為「吃白米飯」、「吃豆腐」。60年代前以棺木入殮死者,實行土葬。實行土葬時,先選好墓地,掘好墓穴,出殯時,子孫先行,眾人抬著棺木居中,親友隨後。領行者一路撒紙錢,稱為「買路錢』。棺木入穴後即填土堆墳。送葬者回到喪家時,要在喪家燃起的火堆(俗稱「燒床柴」)邊上熏一下,然後吃一點喪家准備好的糖水和雲片糕,以除晦驅邪。1966年開始實行火化。

解放前殯葬,貧富差異甚大。富者棺木在家擱置49天,甚至三年才出殯,棺木安置在地礦里。貧者草草入殮,無錢發喪,鄰里相幫一埋了之。更有一無所有者,無地下葬,由他人義捐蘆席一張卷了死者送往亂墳場(義冢)埋葬。

奉祀與七數 民間喪葬後大多設靈座,放牌位、遺像,每日早中兩餐送上羹飯供奉,舊時,一直要到三年「脫孝」為止。解放後,此俗仍存在,但時間縮短為百日或1年。今市鎮居民在商品套房內無法設靈座,此俗漸變。

民間有「守七」的習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屬每隔7日要設祭1次,直到49天,第七個七日,俗稱「斷七」為止。其中以「頭七」和「六七」(或「五七」)最為隆重。「頭七」晚上祭祀死者,至親好友廝守通宵,午夜吃「頭七餛飩」,派人到他人地里「偷菜」,目的是要被偷之家咒罵,據說罵得越凶,財發得越快。而被偷之家常會察覺近旁人家「燒頭七」的隱秘而噤若寒蟬。此俗民間尚存。在死者第五個或第六個七日忌日,其家屬請僧侶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請親友前來參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兒,於「六七」的前一天晚,置辦三牲、果品前來祭祀,人稱「燒六七羹飯」。這祭桌一直設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斷七」以後,喪禮才告結束。

三、喜 慶

生育 催生,分娩前岳丈家要做一種叫「催生團」的大粉團、彩蛋、菜餚及嬰兒衣帽、尿布等物品送往婿家,稱做「催生」。送紅蛋,嬰兒誕生要染紅蛋分送娘家及親戚。生男孩送紅蛋要成奇數,生女孩送紅蛋成偶數。收到紅蛋者必須去送產婦羹。產婦羹,收到報喜紅蛋的娘家及親戚,備了食品去探望產婦,叫「望產婦」、「送產婦羹」。產婦羹中常見的有雞蛋、糖、油饊子,其餘胡桃、桂園、蜜棗、蓮子、雞、魚、肉等都可以送。今有親友乾脆送錢而不送食品。做三朝,分娩3日要「做三朝」,叫湯餅筵、吃三朝面,陳設酒饌敬神祀祖。做彌月,分娩匝月,為子女剃發,置辦酒席以湯餅和粉團款待親友,叫做彌月。周歲,孩子滿一周歲,稱做「滿期(jī)」是件較重要的喜事,要辦「滿期」酒筵款待親朋,外婆家再次送給孩子衣帽鞋襪。

命名 為孩子命名是一件大事。舊時,稍有名望的人有名有字,一般人也有乳名、學名兩種。乳名是孩子出生後父母或祖父母給起的名字,俗稱「小名」;上學時啟蒙教師重新為孩子起個學名,俗稱「大號」。

命名常烙有時代印記。清末至民國時期,男孩的名字常帶有福、祿、壽、富、貴和金、銀、財、寶、吉、祥等字眼,女孩的名字常帶有鳳、貞、珠、玉、花、雪、琴等字眼。解放初期名建國、保衛、念恩的較多,60年代初以「騰飛、躍進」命名的不少,「文化大革命」時期,「衛東、紅兵、建軍、文革」等名字當作時尚,改革開放以來帶「振興、中華」等字眼的名字應運而生。這類名字反映了願望和期盼。

命名帶有迷信成份的。請算命的排生辰八字,認為五行不全者用金木水土火等字或這些字作偏旁的字來命名。怕孩子長不大,用貓、狗等名稱來命名,或帶上根、柱、石等字眼,以圖將孩子拴住。如果頭胎是女孩,名字往往是招弟、領弟、盼弟、想弟、來弟等等。

大戶人家有家譜、族譜者,乳名不拘,但正名是由族中長者按預定的輩份序列排定的字序來命名。

生日 舊時,境內居民過生日,除孩子周歲生日比較隆重外,其餘生日紀念都較簡單,不邀請親友祝賀,自家吃一頓面條而已。90年代開始,為孩子過生日逐漸隆重起來,時興送玩具、蛋糕、點小紅燭。近年來有不少年滿30歲者舉辦生日筵席,宴請賓朋。

慶壽 民間稱「做壽」、「吃面」。一般60歲做壽,富者有在50歲就做壽的,以後每隔10年舉行一次。做壽,做九不做十,即59歲慶祝60歲壽辰。

慶壽日為老人誕生的日子。是日舉行壽筵,子孫親朋前來送壽禮,吃壽面。除親骨肉相邀前來祝壽外,一般親友和鄰里是不邀請的,他們是聞訊自動來的。俗話說「請吃喜酒捺吃面」,意思是其他喜慶宴是非請不到席的,而壽筵則可不請自到。

慶壽的禮品。舊時,一般親友和鄰里送一籃重三四斤不扯斷的長面條,上覆一條紅紙,和稱做喜糕的雲片糕兩貼;至親骨肉及近親除送壽面、喜糕外,要有香燭鞭炮,有的還送壽幛、壽軸、食品等。近年來變送壽面為蛋糕和營養補品,繼而發展到不送食品送鈔票,故有為官不正者,借為父母做壽而斂錢。

舊時祝壽,被慶者端坐壽星軸下,子孫親朋按大小次序,成雙結對,點燭焚香,向被慶者禮拜,口道吉祥語,諸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子孫滿堂」 之類。今焚香禮拜已少見,常見的作法是親朋好友在筵席上舉杯敬酒祝賀。做壽者吹滅蛋糕上的紅燭,在祝生日快樂的歌聲樂曲聲中分吃蛋糕。

待匠酒 民間建房造屋落成以後,要選定吉日宴請匠工和親友,稱「待匠酒」。建房造屋是件大事,有的是盡了畢生的精力和積蓄才建造起房屋。宴會之隆重不亞於其他婚喪喜慶,往往遍邀親友赴宴。親朋、鄰里鄉親都會前往送禮賀喜。解放後,改送禮品為錢鈔,此俗至今盛行。

參軍、入學宴會 80年代開始,青年人參軍入伍和考取大專院校都屬喜事,親友常備禮品前去慶賀,主家設宴款待親友、師長及有關鄉村幹部。

婚喪喜慶,親朋鄰里之間禮尚往來稱做「送人情」。近年來奢華競逐,相互攀比加碼。有道是「人情不是債,敲碎鍋子當鐵賣」,「人情」雖然不是債務,但比債務要緊,就是砸鍋賣鐵也得去「送人情」。

責任編輯: 張家港.錦豐

8、蘇州市過節風俗

蘇州習俗:春節一早開門要於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級」。清晨出門,要遵循黃歷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並到城隍、土地等廟去燒香,必歷經十廟乃止,稱為「燒十廟香」。自春節至元宵,火爐中燒巨煤墼,稱為「歡喜團」。准安人傳說,吃湯團可以接財神,所以從大年初一清晨就開始下湯團,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湯團吃。武進縣婦女春節剪松柏枝,繞以紅絲,戴在發髻上,據說可以長壽.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就回漸漸放白,用紙籠之,到市上去賣,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區,支搭席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相購買,以為樂。

臘月初一,大街上賣粥果者排成市場。更有賣核桃、柿餅、棗、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貯,叫而賣之。其次則肥野雞、關東魚、野貓、野鶩、腌臘肉、鐵雀兒、饊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張、樓子庄元寶。初十以後則賣衛畫、門神、掛錢、金銀箔、錁子黃錢、銷金倒酉、馬子燒紙、玻璃鏡、窗戶眼。廿日之後則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時供給神馬用的。又有賣窯器者,銅銀換瓷碗,京城之香爐燭台;悶葫蘆,小兒籍以存錢;支鍋瓦,灶口用為助爨。至廿五日以後則賣芝麻秸、松柏枝、南蒼術以供「煨歲」之用。臘月諸物價錢都比平日貴些,所以才有「臘月水土貴三分」的諺語。老年人到了這時,總要勸後輩謹慎花錢,於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諺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 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