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春節的風俗最短
1、苗族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過苗年: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准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等等。百獅會:周鄰四鄉苗胞會舞著近百匹或數十匹獅子,雲集在傳統的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銃、打火槍。放鞭炮搶年:搶年是苗族的過年習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會在大年三十晚12點交接之時放鞭炮,以此搶年。
1、過苗年: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准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等等。
2、百獅會:周鄰四鄉苗胞會舞著近百匹或數十匹獅子,雲集在傳統的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銃、打火槍。
3、放鞭炮搶年:搶年是苗族的過年習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會在大年三十晚12點交接之時放鞭炮,以此搶年。
4、吃排家飯: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來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數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戶都必須輪流請之,盡自家所有,熱情地招待來賓。被請的客人,絕不能借故推辭,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瞧不起人。
5、年初一,婦女不用做早飯:初一這天的早飯由男人來做,意思是婦女已經做了-年,這天該讓她們休息。
2、苗族過春節的習俗
苗族同胞過年,沒有統一的日期,一般是在農歷十月的「卯」(兔)日。有時幾個村寨聯合過,有時排好次序輪流過,往往要持續一個多月。節前,家家准備酒、肉、魚和其它食品,人人都要准備新衣服。 節日期間,各種活動極為豐富。主要活動有鬥牛、賽馬、跳蘆笙、遊方等。第一天就把牛喂飽,裝飾好,牽到鬥牛場。各村寨都有傳統的鬥牛場,四周的山坡是天然看台。鬥牛時,滿懷興趣觀看的人常常有五六千。 鬥牛結束後,把事先各家湊集的好酒抬到場地中央,人們一面喝酒,一面合著蘆笙的節拍跳舞,老年人往往在山坡上邊吃酒邊淡天。 青年人喜歡參加「遊方」活動。男青年到村寨里唱遊方歌,女青年聞聲,互相邀約,出來歌唱周旋。一般是本寨的姑娘和外寨的小夥子對唱,通過歌聲互相詢問,表達愛情。分別時互贈禮物,有的從此結為終身伴侶。 苗族婦女節日的盛裝,除了銀鋶子、銀包、插頭針、插頭花、銀項圈、耳環、手鐲之外,還特別注重綉有彩色圖案的新衣服。有的姑娘穿上六七件新衣,以誇耀自己的能乾和織綉技巧。 湘西苗族過年習俗 一、過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紀,各地方的苗年時間很不一致,多數地區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臘月。近年以來,絕大多數苗族過年以改在正月過年,過春節,但苗族的風俗習慣仍然保持不變。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准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還要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從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間,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漢譯為「踩花山」,「跳場」,「跳年」,「跳月」,「吃排家飯」等。湘西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稱「趕年場」,主要內容有打鞦韆、百獅會、玩龍燈、唱花燈等。 二、百獅會 過苗年最有趣的民間活動莫過於百獅會了,周鄰四鄉苗胞舞著近百匹或數十匹獅子雲集傳統的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銃、打火槍,簡直要把天地翻過來。百獅會的名堂蠻多,有迎獅,有盤獅,考獅,搶獅,獅子登高等內容,土裡土氣,苗味十足,藏著厚實的文化底蘊。 苗族喜愛舞獅跟遠古的傳說和圖拜相關聯,相傳洪荒時代,妖魔橫行,為害苗山。一群從森林奔出的金獅趕走了吞食牛羊、莊稼的惡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後來,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條毒計,譴魔女用五彩綉球把群獅誘入波濤洶涌的東海。勇敢的苗家後生亞果為救鄉親們出苦海,不畏千辛萬苦,翻山涉水,終撈起了飄浮在海浪上的綉球,把吉祥的獅群重新引回苗山,盪平了作惡的妖魔鬼怪。苗民們歡天喜地、敲鑼打鼓涌到寨頭迎接吉祥的金獅們,從此,苗鄉就有了「百獅會」。 神話是生活折射。原始荒蠻的陽光穿越歷史的雲層,照射當今。「百獅會」的其實是苗族遠古的大遷徒。《遷徒謠》唱道:「我們的祖先在東海,翻過九十九道溪,浩浩盪盪走過……」那些妖魔鬼怪指的是一路遇的自然災害。 百獅會舉辦的時間多在春節正月初三後,百獅狂舞,挨家挨戶給苗家拜年。 獅子進屋,聰明的主人家依照風俗:在門口擱上一張小方桌,擺洗臉盆一個、白毛巾一條,既迎獅,又考獅,看它是否聰明、靈活。獅子當然明悟主人家的賢惠,新年大節,先洗去一路風塵再拜年。拋綉球的笑眯羅漢主動拿起白毛巾替獅子「洗臉」。主人家樂了,這才撤走方桌、臉盤,任獅子騰躍進屋。有的苗家板眼更足;堂屋前的三扇門同時敞開,堂屋正畫一隻大烏龜,家先牌位下的八仙桌上,喝下中間的一碗酒,剩下的兩碗,一碗敬天,一碗奠地。一口氣利索的做完這些套路,獅子方可倚桌而立,縱身躍起咬下懸在天花板的「紅封兒」,搖頭擺尾給主人家作揖拜年。然後退出大門,另覓別家。 「盤獅」的苗味兒更濃。主人家中門洞開,蠟光搖是,堂前懸紅綢,擱「封兒」。男主人腰纏絲帕,打綁腿,攔門而立。當昂頭擺尾的獅子蹦跳入時,他狂吼一聲,揪住獅子的胡須,提起獅子頭高聲盤問:「獅子你從哪裡來」?「獅子」當然靈活,迅速答道:「獅子我從東方來!」主人還不罷休,繼續盤考:「東方來,走的是水路,還是陸路?」這難不倒獅子,它頭一甩,從主人家裡掙脫吼道:「獅子我騰雲駕霧來」!主人見難不倒獅子,急了又問:「獅子你帶什麼來「?獅子笑答:「我帶大吉在利來!」主人臉呈喜色接著問:「獅子你到哪裡去」?「獅子」自然回答:「我往西方去」。主人追問「獅子你帶什麼去」?「獅子」回答得很乾脆:「我帶災難瘟疫去」!吉祥的祝福喜得主人眉飛色舞,閃連呼:「瑪汝!瑪汝!」(苗語是好!)獅子此時趁機躍入堂屋,取下紅綢封兒,給主人柏拜年,敏捷離去。在苗鄉,舞獅子的若無超凡的武功,不僅拿不到封賞,還會倍受奚落,因為獅子拜年要跳火圈,躍桌子,騰空而立,缺乏過硬的本事是絕對拿不到封賞的。 和獅子凳高比起來,躍桌取封賞可算小巫見大巫了。曠坪上重疊起三十六張八仙桌,恰似一座陡峭的小山。最頂上的一張小方桌四腳朝天,倒扣的小方桌照例是少不了的。喧天的鑼鼓聲中,扣人心弦的舞獅開始了,騰躍的雄獅尾隨耍寶的拳手敏捷地穿桌孔,躍桌子。獅子爬到「桌塔」的最高層時,拳師吹響了牛角號。「雄獅」抖擻精神踩小方桌倒立的四腳,懸空轉圈表演驚險的絕技,先是獅子頭舞東西南北四方,拜天拜地。接著,躍上立起的木杠巔「雄鷹展翅」;或舞獅人用頭頂住鋼刃口倒立「熬魚撐天」。最精彩的一招叫「鯉魚標灘」。獅子大吼數聲,從「桌塔尖」騰躍而下,穩穩落在土坪上,不是武功精湛的舞獅者是不敢輕易嘗試這一招的。 三、接龍 苗家接龍可分為大型的村寨接龍和家庭接龍。兩種活動僅是規模大小有別,其過程基本相同。 「接龍」多在黎明時分進行,儀典隆重而熱鬧,新居的堂屋燃滿燈燭,一鋪開大竹簟,擺好紅、黃、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紙,閃亮的 四、吃排家飯 過苗年最有趣的還有「吃排家飯」。苗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千百年來,苗族人民都遵守這樣一條規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來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數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戶都必須輪流請之,盡自家所有,熱情地招待來賓。被請的客人,絕不能借故推辭,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請,也不必帶什幺禮品,直到每家每戶都吃到了,方能告別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這種待客方式叫作「農列壤」,直譯為漢語叫「吃排家飯」。誰個村寨的戶數多、留客吃「排家飯」的時間長,誰個村寨的聲譽就高。不但說話有人聽,做事多人幫,就是小夥子找對象也比別村容易得多。 凡讀過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的人,無不深深地被其中這樣的一段描述所吸引:「見魚人,便邀之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由於這種特殊的待客方式,使得那位「漁人」不得不在桃花源里「居數日」而後才「辭去」。 欲遂當年漁人願,苗山就是桃花源! … 四、苗家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風習,每當趕年場或重大民俗節日,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十米以上的木桿,桿上鑿開三十六把鋼刀,鋼刀長一尺五寸、刀背厚零點五至一厘米,刀刃鋒利,刀口向上,裝成刀梯,加閂固緊。一尺一梯為三十六刀梯。樁桿四周拉線固定,刀梯上端系多種彩布小旗,象徵希望和勝利。上刀梯者,必有膽識、技巧和武功。從第一級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鋒利,爬至梯頂頭發往刀上一擱,即斷成兩截。登梯者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掛金鉤、大鵬展翅、觀音坐蓮、古樹盤根等節目,旋展全身本領。上刀梯是驚心動的表演,是英雄所為,是苗族人民過去生活的顯現,有血有汗,有甜有美。觀者無不驚嘆。
3、苗族的過年習俗
苗族同胞過年,沒有統一的日期,一般是在農歷十月的「卯」(兔)日。有時幾個村寨聯合過,有時排好次序輪流過,往往要持續一個多月。節前,家家准備酒、肉、魚和其它食品,人人都要准備新衣服。
節日期間,各種活動極為豐富。主要活動有鬥牛、賽馬、跳蘆笙、遊方等。
一、過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紀,各地方的苗年時間很不一致,多數地區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臘月。近年以來,絕大多數苗族過年以改在正月過年,過春節,但苗族的風俗習慣仍然保持不變。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准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還要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從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間,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漢譯為「踩花山」,「跳場」,「跳年」,「跳月」,「吃排家飯」等。湘西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稱「趕年場」,主要內容有打鞦韆、百獅會、玩龍燈、唱花燈等。
二、百獅會
三、接龍
苗家接龍可分為大型的村寨接龍和家庭接龍。兩種活動僅是規模大小有別,其過程基本相同。
「接龍」多在黎明時分進行,儀典隆重而熱鬧,新居的堂屋燃滿燈燭,一鋪開大竹簟,擺好紅、黃、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紙,閃亮的
四、吃排家飯
五、苗家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風習,每當趕年場或重大民俗節日,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上刀梯是驚心動的表演,是英雄所為,是苗族人民過去生活的顯現,有血有汗,有甜有美。觀者無不驚嘆。
4、苗族過節的風俗
1、苗年
盛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區。過苗年的日期,各地不盡相同,但都是在收穀子進倉以後,即分別為農歷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龍)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舉行。過苗年的頭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把房子打掃干凈,積極准備年貨。
2、龍船節
這是苗族的一種水面劃船比賽的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的台江、施秉兩縣交界處的清水江兩岸,和注入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兩岸,黔東苗語稱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個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兩條劃船比賽用的龍船。
每年的農歷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這五天,居住在河兩岸的苗族群眾輪流舉行盛大而隆重的龍舟競賽。在湖南湘西的鳳凰、瀘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劃龍船,而且分男隊、女隊、男女混合隊比賽,場面非常熱鬧。苗族的龍船節,雖是以賽龍船為主要內容的節日,但同時也是民族文化娛樂和青年男女進行社交活動,中老年人探親訪友、交談年景和生產經驗的節日。
3、四月八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的貴陽、黃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傳統節日。該節是由紀念苗族英雄亞宜發展而來的。每逢節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飯,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對唱情歌。在北京的苗族也過四月八節。
4、吃新節
主要流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自治縣地區。每年農歷六七月間,當田裡稻穀抽穗的時候,苗族村寨家家戶戶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歡度「吃新節」。到時,每家都煮好糯米飯、一碗魚,一碗肉等,都擺在地上(也有的擺在桌上),並在自己的稻田裡採摘7—9根稻苞來放在糯米飯碗邊上。
然後燒香、紙,由長者掐一丁點魚肉和糯米飯拋在地上,並滴幾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禱豐收,然後把摘來的稻苞撕開,掛兩根在神龕上,其餘給小孩撕開來吃,全家人就高高興興地共進美餐。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紛紛穿著新衣來觀看蘆笙會,參加跳蘆笙會,參加跳蘆笙舞;有的拉馬來跑馬場賽馬,有的牽水牯牛來鬥牛場鬥牛,節期一般2天。
5、花山節
此節又名「踩花山」、「跳花場」、「踩場」、「踩山」等,流行於貴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雲南東南部的苗族地區。由於苗族住地不同,服飾有差異,因此,苗族過花山節的日期也不一致,節日的名稱也不盡相同。有的在農歷正月,有的在六月,有的在八月。在黔西北的鐵盔一帶,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場,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場,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場。
5、苗族過年的風俗習慣
新年來臨,全家守歲。吃 了「過地餐」(這是苗家人與在陰間的祖先共進的團圓餐),拜過年,人們就開展各種 活動。祭龍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熱鬧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場面。祈神求豐收,是苗族過年活動的一個大主題。
呵呵 不要一味的認為那是迷信 那隻是少數民族的風俗而已.....你有機會去探索一下 或者趁節日拿著相機 假裝記者去采訪一下他們 他們肯定會好好招待你的!!!
苗族過年,食品也多種多樣,有米飯、糯米粑、肉(酸肉)、魚(酸魚)等,還有
一種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進食慾,驅風禦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備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苗族過年,食品也多種多樣,有米飯、糯米粑、肉(酸肉)、魚(酸魚)等,還有
一種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進食慾,驅風禦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備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紀,各地方的苗年時間很不一致,多數地區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臘月。近年以來,絕大多數苗族過年以改在正月過年,過春節,但苗族的風俗習慣仍然保持不變。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准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還要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從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間,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漢譯為「踩花山」,「跳場」,「跳年」,「跳月」,「吃排家飯」等。湘西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稱「趕年場」,主要內容有打鞦韆、百獅會、玩龍燈、唱花燈等。
6、苗族過年的風俗是什麼
苗族同胞過年,沒有統一的日期,一般是在農歷十月的「卯」(兔)日。有時幾個村寨聯合過,有時排好次序輪流過,往往要持續一個多月。節前,家家准備酒、肉、魚和其它食品,人人都要准備新衣服。
節日期間,各種活動極為豐富。主要活動有鬥牛、賽馬、跳蘆笙、遊方等。第一天就把牛喂飽,裝飾好,牽到鬥牛場。各村寨都有傳統的鬥牛場,四周的山坡是天然看台。鬥牛時,滿懷興趣觀看的人常常有五六千。
鬥牛結束後,把事先各家湊集的好酒抬到場地中央,人們一面喝酒,一面合著蘆笙的節拍跳舞,老年人往往在山坡上邊吃酒邊淡天。
青年人喜歡參加「遊方」活動。男青年到村寨里唱遊方歌,女青年聞聲,互相邀約,出來歌唱周旋。一般是本寨的姑娘和外寨的小夥子對唱,通過歌聲互相詢問,表達愛情。分別時互贈禮物,有的從此結為終身伴侶。
7、苗族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苗族過年的風俗有如下:
一、過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紀,各地方的苗年時間很不一致,多數地區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臘月。近年以來,絕大多數苗族過年以改在正月過年,過春節,但苗族的過年習俗習慣仍然保持不變。
二、百獅會
苗族過年習俗最有趣的民間活動莫過於百獅會了,周鄰四鄉苗胞舞著近百匹或數十匹獅子雲集傳統的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銃、打火槍,簡直要把天地翻過來。百獅會的名堂蠻多,有迎獅、盤獅、考獅、搶獅、獅子登高等內容,土裡土氣,苗味十足,藏著厚實的文化底蘊。
三、放鞭炮搶年
搶年是苗族的過年習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時間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點(即第二年初一的0點)交接之時,放鞭炮搶年!搶年是很有講究的,放早了不行,放早了等於送舊年;放遲了不行,放遲了等於別人已把年搶去了。所以一定要很准時地等到12點那個時候一齊放。放鞭炮搶年的習俗在城鄉很普遍。
四、吃排家飯
苗族的過年習俗最有趣的還有「吃排家飯」。苗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千百年來,苗族人民都遵守這樣一條規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來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數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戶都必須輪流請之,盡自家所有,熱情地招待來賓。被請的客人,絕不能借故推辭,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瞧不起人。
五、苗年食物
苗年期間,每戶人家都要清掃門戶、殺豬宰羊准備豐盛的食物。糯米在苗年食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僅要有糯米酒,而且還有用糯米做成的糍粑。節日前一晚,一家人要吃年夜飯,還要守歲到午夜,並開門放鞭炮,迎接龍進門。
8、苗族過年的習俗
最佳答案 - 由提問者1年前選出
苗族同胞過年,沒有統一的日期,一般是在農歷十月的「卯」(兔)日。有時幾個村寨聯合過,有時排好次序輪流過,往往要持續一個多月。節前,家家准備酒、肉、魚和其它食品,人人都要准備新衣服。
節日期間,各種活動極為豐富。主要活動有鬥牛、賽馬、跳蘆笙、遊方等。第一天就把牛喂飽,裝飾好,牽到鬥牛場。各村寨都有傳統的鬥牛場,四周的山坡是天然看台。鬥牛時,滿懷興趣觀看的人常常有五六千。
鬥牛結束後,把事先各家湊集的好酒抬到場地中央,人們一面喝酒,一面合著蘆笙的節拍跳舞,老年人往往在山坡上邊吃酒邊淡天。
青年人喜歡參加「遊方」活動。男青年到村寨里唱遊方歌,女青年聞聲,互相邀約,出來歌唱周旋。一般是本寨的姑娘和外寨的小夥子對唱,通過歌聲互相詢問,表達愛情。分別時互贈禮物,有的從此結為終身伴侶。
苗族婦女節日的盛裝,除了銀鋶子、銀包、插頭針、插頭花、銀項圈、耳環、手鐲之外,還特別注重綉有彩色圖案的新衣服。有的姑娘穿上六七件新衣,以誇耀自己的能乾和織綉技巧。
湘西苗族過年習俗
一、過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紀,各地方的苗年時間很不一致,多數地區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臘月。近年以來,絕大多數苗族過年以改在正月過年,過春節,但苗族的風俗習慣仍然保持不變。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准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還要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從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間,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漢譯為「踩花山」,「跳場」,「跳年」,「跳月」,「吃排家飯」等。湘西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稱「趕年場」,主要內容有打鞦韆、百獅會、玩龍燈、唱花燈等。
二、百獅會
過苗年最有趣的民間活動莫過於百獅會了,周鄰四鄉苗胞舞著近百匹或數十匹獅子雲集傳統的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銃、打火槍,簡直要把天地翻過來。百獅會的名堂蠻多,有迎獅,有盤獅,考獅,搶獅,獅子登高等內容,土裡土氣,苗味十足,藏著厚實的文化底蘊。
苗族喜愛舞獅跟遠古的傳說和圖拜相關聯,相傳洪荒時代,妖魔橫行,為害苗山。一群從森林奔出的金獅趕走了吞食牛羊、莊稼的惡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後來,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條毒計,譴魔女用五彩綉球把群獅誘入波濤洶涌的東海。勇敢的苗家後生亞果為救鄉親們出苦海,不畏千辛萬苦,翻山涉水,終撈起了飄浮在海浪上的綉球,把吉祥的獅群重新引回苗山,盪平了作惡的妖魔鬼怪。苗民們歡天喜地、敲鑼打鼓涌到寨頭迎接吉祥的金獅們,從此,苗鄉就有了「百獅會」。
神話是生活折射。原始荒蠻的陽光穿越歷史的雲層,照射當今。「百獅會」的其實是苗族遠古的大遷徒。《遷徒謠》唱道:「我們的祖先在東海,翻過九十九道溪,浩浩盪盪走過……」那些妖魔鬼怪指的是一路遇的自然災害。
百獅會舉辦的時間多在春節正月初三後,百獅狂舞,挨家挨戶給苗家拜年。
獅子進屋,聰明的主人家依照風俗:在門口擱上一張小方桌,擺洗臉盆一個、白毛巾一條,既迎獅,又考獅,看它是否聰明、靈活。獅子當然明悟主人家的賢惠,新年大節,先洗去一路風塵再拜年。拋綉球的笑眯羅漢主動拿起白毛巾替獅子「洗臉」。主人家樂了,這才撤走方桌、臉盤,任獅子騰躍進屋。有的苗家板眼更足;堂屋前的三扇門同時敞開,堂屋正畫一隻大烏龜,家先牌位下的八仙桌上,喝下中間的一碗酒,剩下的兩碗,一碗敬天,一碗奠地。一口氣利索的做完這些套路,獅子方可倚桌而立,縱身躍起咬下懸在天花板的「紅封兒」,搖頭擺尾給主人家作揖拜年。然後退出大門,另覓別家。
「盤獅」的苗味兒更濃。主人家中門洞開,蠟光搖是,堂前懸紅綢,擱「封兒」。男主人腰纏絲帕,打綁腿,攔門而立。當昂頭擺尾的獅子蹦跳入時,他狂吼一聲,揪住獅子的胡須,提起獅子頭高聲盤問:「獅子你從哪裡來」?「獅子」當然靈活,迅速答道:「獅子我從東方來!」主人還不罷休,繼續盤考:「東方來,走的是水路,還是陸路?」這難不倒獅子,它頭一甩,從主人家裡掙脫吼道:「獅子我騰雲駕霧來」!主人見難不倒獅子,急了又問:「獅子你帶什麼來「?獅子笑答:「我帶大吉在利來!」主人臉呈喜色接著問:「獅子你到哪裡去」?「獅子」自然回答:「我往西方去」。主人追問「獅子你帶什麼去」?「獅子」回答得很乾脆:「我帶災難瘟疫去」!吉祥的祝福喜得主人眉飛色舞,閃連呼:「瑪汝!瑪汝!」(苗語是好!)獅子此時趁機躍入堂屋,取下紅綢封兒,給主人柏拜年,敏捷離去。在苗鄉,舞獅子的若無超凡的武功,不僅拿不到封賞,還會倍受奚落,因為獅子拜年要跳火圈,躍桌子,騰空而立,缺乏過硬的本事是絕對拿不到封賞的。
和獅子凳高比起來,躍桌取封賞可算小巫見大巫了。曠坪上重疊起三十六張八仙桌,恰似一座陡峭的小山。最頂上的一張小方桌四腳朝天,倒扣的小方桌照例是少不了的。喧天的鑼鼓聲中,扣人心弦的舞獅開始了,騰躍的雄獅尾隨耍寶的拳手敏捷地穿桌孔,躍桌子。獅子爬到「桌塔」的最高層時,拳師吹響了牛角號。「雄獅」抖擻精神踩小方桌倒立的四腳,懸空轉圈表演驚險的絕技,先是獅子頭舞東西南北四方,拜天拜地。接著,躍上立起的木杠巔「雄鷹展翅」;或舞獅人用頭頂住鋼刃口倒立「熬魚撐天」。最精彩的一招叫「鯉魚標灘」。獅子大吼數聲,從「桌塔尖」騰躍而下,穩穩落在土坪上,不是武功精湛的舞獅者是不敢輕易嘗試這一招的。
三、接龍
苗家接龍可分為大型的村寨接龍和家庭接龍。兩種活動僅是規模大小有別,其過程基本相同。
「接龍」多在黎明時分進行,儀典隆重而熱鬧,新居的堂屋燃滿燈燭,一鋪開大竹簟,擺好紅、黃、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紙,閃亮的
四、吃排家飯
過苗年最有趣的還有「吃排家飯」。苗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千百年來,苗族人民都遵守這樣一條規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來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數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戶都必須輪流請之,盡自家所有,熱情地招待來賓。被請的客人,絕不能借故推辭,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請,也不必帶什幺禮品,直到每家每戶都吃到了,方能告別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這種待客方式叫作「農列壤」,直譯為漢語叫「吃排家飯」。誰個村寨的戶數多、留客吃「排家飯」的時間長,誰個村寨的聲譽就高。不但說話有人聽,做事多人幫,就是小夥子找對象也比別村容易得多。
凡讀過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的人,無不深深地被其中這樣的一段描述所吸引:「見魚人,便邀之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由於這種特殊的待客方式,使得那位「漁人」不得不在桃花源里「居數日」而後才「辭去」。
欲遂當年漁人願,苗山就是桃花源!
…
四、苗家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風習,每當趕年場或重大民俗節日,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十米以上的木桿,桿上鑿開三十六把鋼刀,鋼刀長一尺五寸、刀背厚零點五至一厘米,刀刃鋒利,刀口向上,裝成刀梯,加閂固緊。一尺一梯為三十六刀梯。樁桿四周拉線固定,刀梯上端系多種彩布小旗,象徵希望和勝利。上刀梯者,必有膽識、技巧和武功。從第一級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鋒利,爬至梯頂頭發往刀上一擱,即斷成兩截。登梯者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掛金鉤、大鵬展翅、觀音坐蓮、古樹盤根等節目,旋展全身本領。上刀梯是驚心動的表演,是英雄所為,是苗族人民過去生活的顯現,有血有汗,有甜有美。觀者無不驚嘆。
9、苗族的春節習俗
苗族的過年習俗:
一、過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紀,各地方的苗年時間很不一致,多數地區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臘月。近年以來,絕大多數苗族過年以改在正月過年,過春節,但苗族的過年習俗習慣仍然保持不變。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准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還要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從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間,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漢譯為「踩花山」,「跳場」,「跳年」,「跳月」,「吃排家飯」等。苗族的過年習俗娛樂活動稱「趕年場」,主要內容有打鞦韆、百獅會、玩龍燈、唱花燈等。
二、百獅會
苗族的過年習俗最有趣的民間活動莫過於百獅會了,周鄰四鄉苗胞舞著近百匹或數十匹獅子雲集傳統的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銃、打火槍,簡直要把天地翻過來。百獅會的名堂蠻多,有迎獅,有盤獅,考獅,搶獅,獅子登高等內容,土裡土氣,苗味十足,藏著厚實的文化底蘊。苗族喜愛舞獅跟遠古的傳說和圖拜相關聯,相傳洪荒時代,妖魔橫行,為害苗山。一群從森林奔出的金獅趕走了吞食牛羊、莊稼的惡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後來,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條毒計,譴魔女用五彩綉球把群獅誘入波濤洶涌的東海。勇敢的苗家後生亞果為救鄉親們出苦海,不畏千辛萬苦,翻山涉水,終撈起了飄浮在海浪上的綉球,把吉祥的獅群重新引回苗山,盪平了作惡的妖魔鬼怪。苗民們歡天喜地、敲鑼打鼓涌到寨頭迎接吉祥的金獅們,從此,苗鄉就有了「百獅會」。
三、放鞭炮搶年
搶年是苗族的過年習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時間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點(即第二年初一的0點)交接之時,放鞭炮搶年!搶年是很有講究的,放早了不行,放早了等於送舊年;放遲了不行,放遲了等於別人已把年搶去了。所以一定要很准時地等到12點那個時候一齊放。放鞭炮搶年的習俗在城鄉很普遍。
四、吃排家飯
苗族的過年習俗最有趣的還有「吃排家飯」。苗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千百年來,苗族人民都遵守這樣一條規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來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數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戶都必須輪流請之,盡自家所有,熱情地招待來賓。被請的客人,絕不能借故推辭,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請,也不必帶什幺禮品,直到每家每戶都吃到了,方能告別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這種待客方式叫作「農列壤」,直譯為漢語叫「吃排家飯」。誰個村寨的戶數多、留客吃「排家飯」的時間長,誰個村寨的聲譽就高。不但說話有人聽,做事多人幫,就是小夥子找對象也比別村容易得多。